CN112015072B - 清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5072B
CN112015072B CN202010471814.9A CN202010471814A CN112015072B CN 112015072 B CN112015072 B CN 112015072B CN 202010471814 A CN202010471814 A CN 202010471814A CN 112015072 B CN112015072 B CN 1120150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roller
unit
convey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18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15072A (zh
Inventor
臼井将人
玉井宏笃
渡边刚史
佐武健一
坂根广规
汤浅让
为国雄介
道下恭弘
大畑志伸
宫越直人
山崎俊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753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8809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015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5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15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5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58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 roller or a polygonal rotating cleaning member; Details thereof, e.g. surface struc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29Transpor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3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by movement of cleaning members over a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18Multiple web-feeding apparatus
    • B41J15/20Multiple web-feeding apparatus for webs superimposed during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7Clean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1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03G15/553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7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of the cleaning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9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cleaning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3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for acting on performance of handling machine
    • B65H2301/531Cleaning parts of handling machi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4Detachable element of feed pat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8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duplex mod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79Conveying means details, e.g.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87Handling details
    • G03G2215/00708Cleaning of sheet or feeding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34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eet siz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清洁装置包含使清洁带离开或接近输送辊的离接机构;控制利用所述清洁带对所述输送辊进行的清扫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含输送数判断部和离接控制部。所述输送数判断部监视在被所述输送辊输送的薄片体实施第一面及第二面双面图像形成处理的双面图像形成用的薄片体的输送数,并判断该输送数的累积值是否达到了规定的阈值。所述离接控制部在所述输送数的累积值达到了所述阈值的情况下,以使所述清洁带通过推压辊而被推压到所述输送辊的方式控制所述离接机构。据此,能够使用有限长度的清洁带的卷绕体长期地清扫输送薄片体的输送辊的表面。

Description

清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输送薄片体的输送辊进行清扫的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薄片体被输送到规定的图像形成位置,在所述图像形成位置在所述薄片体上形成图像。以往,已知有将薄片体送出到图像形成位置的对准辊对。该对准辊对分别具有对应于薄片体的宽度的长度,并形成薄片体通过的夹缝部。在对准辊对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如果薄片体的前端部抵接于夹缝部,则薄片体的斜行被矫正。其后,如果对准辊对旋转,在薄片体被搬入夹缝部后,配合图像形成位置的适当的图像形成时机,薄片体被送出(输送)。
以往,已知去除附着于对准辊的表面的纸粉的清洁装置。在该清洁装置中,被卷绕成卷状的清洁带被卷取辊卷取,从而新的清洁带面接触于对准辊的表面并去除纸粉。
在所述以往技术中,清洁带接触于对准辊对中的下侧的对准辊的表面并清扫该表面。在每次利用清洁带清扫对准辊时,通过卷取辊执行清洁带的卷取动作,清洁带接触于对准辊的部分变化。
在对准辊上不仅附着纸粉,而且有时还附着用于对薄片体形成图像的墨以及调色剂。此种现象不局限于对准辊对,在输送薄片体的输送辊也会发生。如果在输送辊的表面附着纸粉、墨等,会发生薄片体的输送不良或在薄片体上发生墨等污垢,因此,需要对输送辊进行清扫。在利用清洁带去除附着于输送辊的墨等的情况下,卷绕成卷状的清洁带的卷绕体的消费量增大,存在有限长度的清洁带的卷绕体不能长期对输送辊进行清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此种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有限长度的清洁带的卷绕体长期清扫输送薄片体的输送辊的表面的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清洁装置用于清扫可旋转地被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支撑并输送薄片体的输送辊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带状的清洁带、支撑辊、卷取辊、推压辊、离接机构及控制部。所述清洁带抵接于所述输送辊的表面并清扫所述表面。所述支撑辊支撑所述清洁带的卷绕体。所述卷取辊从所述支撑辊抽出所述清洁带并卷取。所述推压辊在所述支撑辊与所述卷取辊之间抵接于所述清洁带,并将该清洁带向所述输送辊推压。所述离接机构通过使所述推压辊相对于所述输送辊的位置变化,从而使所述清洁带离开或接近所述输送辊。所述控制部控制利用所述清洁带对所述输送辊进行的清扫。
所述控制部包含输送数判断部和离接控制部。所述输送数判断部监视在被所述输送辊输送的薄片体实施第一面及第二面双面图像形成处理的双面图像形成用的薄片体的输送数,并判断该输送数的累积值是否达到了规定的阈值。所述离接控制部在所述输送数的累积值达到了所述阈值的情况下,以使所述清洁带通过所述推压辊而被推压到所述输送辊的方式控制所述离接机构。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输送辊,可旋转地被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输送薄片体;图像形成部,在所述薄片体上形成图像;以及所述的清洁装置,用于清扫所述输送辊。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用有限长度的清洁带的卷绕体长期清扫输送薄片体的输送辊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对准辊对及清洁单元的周边的剖视图,是清洁单元被配置在清扫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清洁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清洁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清洁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清洁单元及清洁带送出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输送单元框架从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主体框架脱离后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9是输送单元框架的立体图。
图10是输送单元框架的立体图。
图11是输送单元框架的清洁单元转动部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清洁单元被安装于输送单元框架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清洁单元被安装在输送单元框架后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14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对准辊对及清洁单元的周边的剖视图,是清洁单元被配置在装拆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5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对准辊对及清洁单元的周边的剖视图,是清洁单元被配置在离开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17是利用清洁单元的清洁带对对准下辊进行清扫时的时序图。
图18是表示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中的清洁控制部的存储部的换算率相关信息的图。
图19是表示存储在存储部的阈值相关信息的图。
图20是表示螺线管工作次数的累积值与螺线管每工作一次时的清洁带卷取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1是表示存储在存储部的工作次数设定信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剖视图。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喷出墨滴在薄片体S上形成(记录)图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装置主体10、供纸部20、对准辊部30、带输送单元40、图像形成部50、卷曲矫正部60及维修单元61。
装置主体10是收容用于在薄片体S上形成图像的各种装置的箱形的壳体。在该装置主体10形成有成为薄片体S的输送通道的第一输送通道11、第二输送通道12及第三输送通道13。
供纸部20将薄片体S供给到第一输送通道11。供纸部20具备供纸盒21和供纸辊22。供纸盒21对装置主体10装拆自如,并在内部收容薄片体S。供纸辊22被配置在供纸盒21的上端部的右侧。供纸辊22将收容在供纸盒21的薄片体S向第一输送通道11的下游侧输送。
被供给到第一输送通道11的薄片体S通过被设置在该第一输送通道11的第一输送辊对111而被输送至配置在第一输送通道11的下游端的对准辊部30。此外,在装置主体10的右侧的侧面配置有供纸盘24,在该供纸盘24的上面部可以载置薄片体S。被载置在供纸盘24上的薄片体S通过供纸辊23而朝向对准辊部30而被送出。
对准辊部30是将通过第一输送通道11或供纸辊23而被搬入的薄片体S朝向带输送单元40的输送带41而沿薄片体输送方向A1输送的装置。另外,对准辊部30及带输送单元40在彼此不同的位置输送薄片体S。关于该对准辊部30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说明。
通过对准辊部30被输送的薄片体S通过带输送单元40而沿薄片体输送方向A2被输送。另外,薄片体输送方向A1及A2在图1中为左方向。
带输送单元40被配置在图像形成部50的下方。带输送单元40以使薄片体S通过图像形成部50的下方的方式,将通过对准辊部30被输送的薄片体S朝向卷曲矫正部60而沿薄片体输送方向A2输送。带输送单元40具有输送带41、第一支撑辊421、第二支撑辊422、第三支撑辊423、一对第四支撑辊424以及吸引部43。
输送带41是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环状带。输送带41与图像形成部50相向配置,在外周面411上沿薄片体输送方向A2输送薄片体S。在输送带41的周向转动路径上设定通过图像形成部50而在薄片体S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位置。
输送带41被张设在第一支撑辊421、第二支撑辊422、第三支撑辊423及一对第四支撑辊424。在该被张设的输送带41的内侧,与输送带41的内周面412相向而配置有吸引部43。第一支撑辊421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马达而被旋转驱动,沿规定的周向转动方向使输送带41周向转动。此外,输送带41具有沿厚度方向从外周面411贯穿至内周面412的多个吸引孔。
吸引部43通过输送带41而与图像形成部50相向配置。吸引部43通过在保持于输送带41的外周面411的薄片体S与输送带41之间产生负压,从而使薄片体S紧贴于输送带41的外周面411。吸引部43具有带引导部件431、吸引壳体432、吸引装置433及排气管434。
带引导部件431在第一支撑辊421与第二支撑辊422之间引导与第一支撑辊421的旋转联动的输送带41的周向转动。
吸引部43通过形成在带引导部件431的槽部和贯穿孔以及输送带41的吸引孔,从输送带41的上侧的空间吸引空气,从而产生吸引力。通过该吸引力,在输送带41的上侧的空间发生朝向吸引部43的气流(吸引风)。如果薄片体S通过对准辊部30被输送到输送带41上并覆盖输送带41的外周面411的一部分,则吸引力(负压)作用于薄片体S,薄片体S被紧贴于输送带41的外周面411。
吸引壳体432是上侧开口的箱形的壳体,以使该上侧的开口被带引导部件431覆盖的方式配置在输送带41的下侧。吸引壳体432与带引导部件431协作而界定吸引空间432A。
在吸引壳体432的底壁部形成有开口部432B,与该开口部432B相对应而配置有吸引装置433。在该吸引装置433连接有排气管434。该排气管434与设置在装置主体10的未图示的排气口相连。
在带输送单元40的上侧配置有图像形成部50。图像形成部50在以被保持在输送带41的外周面411上的状态沿薄片体输送方向A2被输送的薄片体S上实施图像形成处理来形成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部50的图像形成方式是喷墨式,喷出墨滴在薄片体S上形成图像。
图像形成部50具备行式头51(51Bk、51C、51M、51Y)。行式头51Bk喷出黑色的墨滴,行式头51C喷出青色的墨滴,行式头51M喷出品红色的墨滴,行式头51Y喷出黄色的墨滴。行式头51Bk、51C、51M、51Y从薄片体输送方向A1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并排设置。
行式头51向以被保持在输送带41的外周面411上的状态沿薄片体输送方向A2被输送的薄片体S喷出墨滴而在薄片体S上形成图像。据此,图像被形成在薄片体S上。
被形成了图像的薄片体S被输送带41输送,一边被薄片体排出引导部44引导一边朝向卷曲矫正部60而被排出(送出)。卷曲矫正部60隔着薄片体排出引导部44而配置在输送带41的薄片体输送方向A2的下游侧。卷曲矫正部60向下游侧输送形成有图像的薄片体S,并矫正该薄片体S的卷曲。
通过卷曲矫正部60矫正卷曲后的薄片体S被送出到第二输送通道12。第二输送通道12沿装置主体10的左侧的侧面而延伸设置。被送出到第二输送通道12的薄片体S通过设置在该第二输送通道12的第二输送辊对121而朝向形成在装置主体10的左侧的排纸口12A被输送,并从排纸口12A排出到排纸部14上。
另一方面,在对薄片体S进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第一面(表面)的图像形成处理结束后的薄片体S从第二输送通道12送出到薄片体翻转部15。薄片体翻转部15是在第二输送通道12的中途分支的输送通道,是薄片体S翻转(转回)的部分。通过薄片体翻转部15而表背翻转的薄片体S被送出到第三输送通道13。被送出到第三输送通道13的薄片体S通过设置在该第三输送通道13的第三输送辊对131而被返送,并通过对准辊部30而以表背翻转的状态再次被供给到输送带41的外周面411上。如此地以表背翻转的状态被供给到输送带41的外周面411上的薄片体S一边被输送带41输送,一边通过图像形成部50而在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背面)被实施图像形成处理。结束双面打印的薄片体S通过第二输送通道12并从排纸口12A排出到排纸部14上。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执行在薄片体S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处理时,从行式头51喷出墨。另一方面,在停止对薄片体S的图像形成处理时对行式头51执行维修处理时,进行从行式头51喷出被加压的墨的清除处理。对行式头51的维修处理通过图1所示的维修单元61执行。维修单元61包含搭载于支架61A的盖单元61B和擦拭单元61C。关于该维修单元61的结构的详细内容以及对行式头51的维修处理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说明。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对准辊对以及清洁单元70的周边的剖视图,是清洁单元70被配置在清扫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所述的对准辊部30具有对准壳体30H以及包含对准上辊31和对准下辊32(输送辊)的对准辊对。对准壳体30H安装在装置主体10,将对准上辊31和对准下辊32可旋转地支撑。薄片体S在对准壳体30H内如图2的箭头所示被搬入对准辊对的夹缝部。另外,对准辊部30具有旋转驱动对准上辊31和对准下辊32的对准驱动部30M(后述的图16)。
对准上辊31是对准辊对中配置在上侧的辊。对准上辊31由金属辊形成。
对准下辊32是对准辊对中配置在下侧的辊。对准下辊32由橡胶辊形成,在其外周面缠绕(嵌合)有PFA(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树脂)管。
另外,如图2所示,在连接对准上辊31的中心和对准下辊32的中心的直线L相对于铅垂方向以锐角(例如10度)倾斜。换句话说,相对于对准上辊31,对准下辊32被配置在向薄片体S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偏离的位置。
而且,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清洁装置7。清洁装置7能够清扫对准下辊32的表面。清洁装置7具有清洁单元70和移动机构75(离接机构;参照图9)。移动机构75具有使清洁单元70在清扫位置(图2)、装拆位置(图14)、离开位置(图15)之间移动的功能。
图3至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清洁单元70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VI-VI线剖视图。
清洁单元70具有清洁部70A和清洁壳体70H。清洁部70A呈沿对准下辊32的轴向延伸的形状,从下方抵接于对准下辊32的表面并清扫所述表面。
清洁壳体70H支撑清洁部70A。清洁壳体70H具有前壁701和后壁702、连接壁703、一对单元支点销70P、遮挡部件704以及一对导辊705。清洁壳体70H的前壁701、后壁702及连接壁703由金属材料(磁性材料)形成。
前壁701和后壁702在前后方向(对准下辊32的轴向)上彼此相向而配置并支撑清洁部70A。连接壁703将前壁701和后壁702沿前后方向连接。连接壁703具有侧壁703A和底壁703B(图5、图6)。在底壁703B突出设置有前后一对的肋703T(参照图12、图13)。
一对单元支点销70P从前壁701和后壁702的外侧面朝向前后方向分别突出设置。单元支点销70P被配置在前壁701和后壁702的左下部分。各单元支点销70P呈外径朝向远端部缩小的两段式的圆柱形状。
遮挡部件(sheet member)704以界定清洁单元70的左侧面的方式被固定在底壁703B(图6)。遮挡部件704防止回收到清洁单元70的纸粉等回收物向带输送单元40(图1)侧飞散。
一对导辊705在单元支点销70P的上方分别被前壁701和后壁702支撑,分别包含绕平行于前后方向的中心轴能够旋转的外周面。导辊705被配置在前壁701和后壁702的右上部分。一对导辊705具有在清洁单元70向所述的装拆位置、离开位置及清扫位置移动时引导清洁单元70的功能。
清洁部70A具有清洁带(web)W以及可旋转地分别被前壁701和后壁702支撑的清洁带从动辊71(支撑辊)、推压辊72和清洁带驱动辊73(卷取辊)(参照图6)。清洁带W由具有能够抵接于对准下辊32的表面的抵接面的带状的部件构成,作为一例,由无纺布等布材料构成。清洁带W抵接于对准下辊32的表面来清扫所述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作为清洁带W预先以卷状被卷绕的卷绕体的清洁带卷WR外嵌于清洁带从动辊71。并且,清洁带W的远端在被挂于推压辊72的外周面后被固定于清洁带驱动辊73的外周面。
清洁带从动辊71是支撑作为清洁带W的卷绕体的清洁带卷WR的支撑辊。清洁带驱动辊73是被旋转驱动的辊,是具有作为旋转驱动力被输入的驱动输入部的驱动辊齿轮713的卷取辊。清洁带驱动辊73通过对应于被输入到驱动辊齿轮713的旋转驱动力的旋转,从清洁带从动辊71抽出清洁带W并卷取。推压辊72在清洁带从动辊71与清洁带驱动辊73之间抵接于清洁带W的背面,将该清洁带W的表面推压到对准下辊32。另外,如果清洁单元70被配置在所述的清扫位置(图2),推压辊72隔着清洁带W抵接于对准下辊32。通过对应清洁带驱动辊73的旋转而从清洁带从动辊71抽出清洁带W,从而清洁带W中通过推压辊72抵接于对准下辊32的部分变化。
另外,如图5所示,通过在侧壁703A与底壁703B之间形成的开口部,能够从清洁单元70的外侧目视确认被清洁带从动辊71支撑的清洁带卷WR的状态。因此,防止使用途中从装置主体10脱离且清洁带W的可抽出量只有一点的清洁单元70误被安装于装置主体10的情况。
而且,清洁单元70具有单元输入齿轮711(图4)、联动齿轮711T、传递齿轮712以及所述的驱动辊齿轮713(图6)。
单元输入齿轮711可旋转地被前壁701的下端部且右端部支撑。单元输入齿轮711的输入齿轮轴711S贯穿前壁701而向前壁701的内侧(里侧)延伸。联动齿轮711T被固定在输入齿轮轴711S,与单元输入齿轮711一体旋转。
传递齿轮712可旋转地被支撑在前壁701的内侧,与联动齿轮711T和驱动辊齿轮713分别啮合。驱动辊齿轮713是固定在清洁带驱动辊73的一端部的齿轮,作为被输入使清洁带驱动辊73旋转的旋转驱动力的驱动输入部而发挥功能。
图7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清洁单元70及清洁带送出机构81的立体图。清洁装置7还具备清洁带送出机构81。清洁带送出机构81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10。清洁带送出机构81具有送出清洁单元70的清洁带W的功能。清洁带送出机构81通过清洁单元70被配置在所述清扫位置而连接于清洁单元70。清洁带送出机构81具有螺线管811、第三检测传感器813、传递齿轮814、815。
螺线管811产生用于使清洁带驱动辊73旋转的驱动力。螺线管811具有进出轴811S,让转动臂812转动。进出轴811S相对于螺线管811的主体而进出。转动臂812是可转动地被装置主体10支撑的转动部件。螺线管811对应基于通电的进出轴811S的进出动作而让转动臂812转动,并将该转动臂812的转动力作为对固定在清洁带驱动辊73的驱动辊齿轮713的旋转驱动力而输出。螺线管811被支撑于配置在装置主体10内的板金制的未图示的驱动框架。
转动臂812可转动地被装置主体10内的所述驱动框架所具备的轴812S(图7)支撑。该轴812S以能够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轴旋转的方式被所述驱动框架支撑。转动臂812具有第一臂部812A和第二臂部812B。第一臂部812A从转动臂812的旋转中心轴朝向右方延伸。第一臂部812A的远端部连接于进出轴811S。第二臂部812B在第一臂部812A的相反侧从转动臂812的旋转中心轴朝向下方延伸。在第二臂部812B的远端部(下端部)固定设置有检测片812C。此外,在轴812S的后端部具备能够与轴812S一体旋转的齿轮部812T。
而且,清洁带送出机构81具有第一单向离合器和第二单向离合器(均未图示)。第一单向离合器固定在转动臂812的内部并嵌合于轴812S。此外,第二单向离合器以与第一单向离合器相邻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驱动框架,并嵌合于轴812S。
第三检测传感器813固定在螺线管811的主体的左端部。第三检测传感器813是在检测片812C对应转动臂812的转动而配置在规定的检测区域的情况下,检测出该检测片812C的检测部。
传递齿轮814可旋转地被装置主体10支撑,且与齿轮部812T啮合。另外,传递齿轮814由二段齿轮构成。同样,传递齿轮815可旋转地被装置主体10支撑,与传递齿轮814的二段齿轮中的后侧的齿轮部啮合,并且与所述的单元输入齿轮711啮合。
图7表示进出轴811S相对于螺线管811的主体进入(收缩)的状态。从图7的状态起,如果螺线管811的通电停止,则进出轴811S从螺线管811的主体突出(伸长),从而转动臂812以轴812S为中心向图7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利用所述的第一单向离合器的作用,转动臂812对轴812S进行相对旋转,因此,轴812S不会旋转。
另一方面,为了卷取规定量的清洁带W而螺线管811被通电,则进出轴811S相对于螺线管811的主体收缩。其结果,转动臂812以轴812S为中心向图7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利用所述的第一单向离合器的作用,轴812S与转动臂812一体地旋转规定的角度。其结果,旋转驱动力从固定于轴812S的齿轮部812T通过传递齿轮814及传递齿轮815而输入到单元输入齿轮711。并且,旋转驱动力从清洁单元70的单元输入齿轮711进一步传递至联动齿轮711T、传递齿轮712及驱动辊齿轮713,清洁带驱动辊73旋转预先设定的旋转角度,清洁带W以被清洁带驱动辊73卷取的方式移动。其结果,清洁带W的抵接面中与对准下辊32相向的部分变化。另外,每当转动臂812转动一个往返时,第三检测传感器813检测出检测片812C,从而检测出单元输入齿轮711旋转而清洁带W移动的情况。
如果清洁带W以被清洁带驱动辊73卷取的方式移动,对螺线管811的通电就停止,处于进出轴811S相对于螺线管811的主体再次突出的状态。此时,利用所述的第二单向离合器的作用,防止轴812S反向旋转。此外,在清洁带驱动辊73的驱动辊轴73S所具备的单向离合器发挥功能,防止清洁带驱动辊73反向旋转。通过切换对螺线管811的通电及通电停止的通电状态,让进出轴811S进行进出动作。对应该进出轴811S的进出动作而转动臂812转动,对应该转动而清洁带驱动辊73旋转。据此,清洁带W以被清洁带驱动辊73卷取的方式移动。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螺线管811的进出轴811S的微小的进出行程,能够从被支撑在清洁带从动辊71的清洁带卷WR送出清洁带W。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清洁带送出机构81也可以除了清洁带驱动辊73以外还让清洁带从动辊71旋转驱动。
另外,参照图7,在推压辊72的推压辊轴72S具备转矩限制器72T。在清洁装置7的清洁带W(推压辊72)抵接于对准下辊32,且薄片体S被夹持在对准上辊31与对准下辊32之间的状态下,有时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发生薄片体S的卡纸。此时,使用者开放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10的指定的罩,朝向图2的箭头的相反方向抽出薄片体S,从而想要去除卡在对准上辊31与对准下辊32之间的薄片体S。此时,如果薄片体S被抽出的力从对准下辊32传递至推压辊72,则清洁带W从推压辊72朝向清洁带驱动辊73侧过剩地被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推压辊轴72S具备转矩限制器72T,因此,如果推压辊72被施加急剧的旋转力,则推压辊72的旋转锁定,防止清洁带W被抽出。
移动机构75(图2)能够让清洁单元70在清扫位置(图2)、所述清扫位置的下方的装拆位置(图14)、清扫位置与装拆位置之间的离开位置(图15)之间移动。移动机构75在所述清扫位置容许清洁部70A的推压辊72经由清洁带W而抵接于对准下辊32,在所述装拆位置容许清洁部70A相对于对准下辊32朝向下方离开而配置且清洁单元70相对于装置主体10进行装拆。此外,在所述离开位置,清洁部70A相对于对准下辊32朝向下方离开而配置且清洁单元70与所述的清洁带送出机构81的连接被解除。
移动机构75作为通过让清洁单元70移动而使推压辊72相对于对准下辊32的位置变化,使清洁带W相对于对准下辊32离开或接近的离接机构而发挥作用。移动机构75通过使清洁单元70移动到所述清扫位置,从而通过推压辊72的推压而使清洁带W抵接于对准下辊32。此外,移动机构75通过使清洁单元70移动到所述离开位置,将推压辊72相对于对准下辊32朝向下方离开而配置,使清洁带W从对准下辊32离开。
图8是表示输送单元框架40H从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10的主体框架100脱离后的情况的立体图。图9及图10是输送单元框架40H的立体图。
图1所示的带输送单元40还具有输送单元框架40H。输送单元框架40H将输送带41、第一支撑辊421、第二支撑辊422、第三支撑辊423、一对第四支撑辊424及吸引部43一体支撑。输送单元框架40H能够沿平行于前后方向(对准下辊32的轴向)的第一方向(后方向)安装于装置主体10的主体框架100,并且,能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前方向)从主体框架100脱离。
参照图9及图10,输送单元框架40H具有前框架401、后框架402、左框架403、第一右框架404A、第二右框架404B、前后一对磁铁404C以及左右一对导轨部40R。
前框架401是配置在输送单元框架40H的前面部的框架。另外,在前框架401安装有前罩401A。前罩401A构成装置主体10的前面部的一部分。后框架402是配置在输送单元框架40H的后面部的框架,在前后方向上与前框架401相向配置。左框架403配置在输送单元框架40H的左端部,沿前后方向连接前框架401和后框架402。此外,第一右框架404A和第二右框架404B配置在输送单元框架40H的右端部,沿前后方向连接前框架401和后框架402。第一右框架404A沿输送单元框架40H的上面部而配置,第二右框架404B配置在第一右框架404A的下方。另外,第一右框架404A和第二右框架404B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通过配置在前框架401和后框架402的内侧的未图示的一对侧板而沿上下方向互相被连接。其结果,由第一右框架404A、第二右框架404B以及所述的一对侧板形成矩形状的框结构。
左右一对导轨部40R是用于输送单元框架40H相对于主体框架100沿前后方向滑动移动的导轨部。另外,在图9及图10中,只示出右侧的导轨部40R,但在输送单元框架40H的左端部也配置有同样的导轨部40R。一对磁铁404C是在第二右框架404B的上面部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的磁铁。一对磁铁404C具有保持清洁单元70的功能。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输送单元框架40H中第一右框架404A和第二右框架404B的左侧形成有输送单元安装部40A。在该输送单元安装部40A配置所述的输送带41、第一支撑辊421、第二支撑辊422、第三支撑辊423、一对第四支撑辊424及吸引部43等。另一方面,在第一右框架404A与第二右框架404B之间的空间配置清洁单元安装部40B。清洁单元安装部40B容许配置在装拆位置的所述的清洁单元70被安装,并收容该清洁单元70。另外,清洁单元安装部40B构成移动机构75的一部分。
而且,输送单元框架40H具有清洁单元转动部45和转动输入齿轮40G。图1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单元框架40H的清洁单元转动部45的立体图。
清洁单元转动部45在第一右框架404A的正下方被所述一对侧板支撑。清洁单元转动部45具有转动轴451、前后一对轴承451S、转动齿轮452、前后一对杆支撑部453以及前后一对转动杆454。
转动轴451通过前后一对轴承451S而可转动地被所述一对侧板支撑。转动轴451沿前后方向(对准下辊32的轴向)延伸并形成一对转动杆454转动的中心轴(第一中心轴)。转动齿轮452是固定在转动轴451的后端部的齿轮,其与转动输入齿轮40G啮合。
前后一对转动杆454配置在清洁单元安装部40B。转动杆454以从前后方向(对准下辊32的轴向)的两侧夹住清洁单元70的清洁壳体70H的方式支撑清洁壳体70H。在前后一对转动杆454形成有销接收部454P。销接收部454P具有沿垂直于前后方向(对准下辊32的轴向)的方向接收清洁单元70的单元支点销70P(图3、图4),并将单元支点销70P可转动地支撑的功能。前后一对杆支撑部453以能够分别保持一对转动杆454的方式固定于转动轴451。
而且,清洁装置7具有转动驱动部75K。转动驱动部75K构成移动机构75的一部分。转动驱动部75K使一对转动杆454绕转动轴451的中心轴转动。通过该转动,在一对单元支点销70P被枢轴支撑在一对销接收部454P的状态下,清洁单元70经由所述离开位置而在所述清扫位置与所述装拆位置之间移动。另外,所述中心轴在图2中配置在销接收部454P的上方。此外,转动驱动部75K以使清洁单元70维持清洁单元70的清洁部70A(清洁带W)朝向上方的姿势的方式,容许一对单元支点销70P相对于一对销接收部454P相对旋转,并使一对转动杆454转动。
转动驱动部75K除了所述的清洁单元转动部45以外还具有单元驱动部80(图2)。单元驱动部80产生让清洁单元转动部45的转动轴451绕其中心轴旋转的驱动力。参照图2,单元驱动部80具有包含驱动马达输出轴801的未图示的马达、脉冲板802、第一检测传感器803、第二检测传感器804及单元驱动输出齿轮805(图14)。
脉冲板802固定于驱动马达输出轴801,与驱动马达输出轴801一体旋转。第一检测传感器803检测脉冲板802的旋转量。具体而言,第一检测传感器803具有发出检测光的发光部和接收所述检测光的受光部。在脉冲板802形成有沿其旋转方向隔开间隔而开口的多个狭缝。伴随脉冲板802的旋转,检测光被所述狭缝遮光,受光部输出对应于其波形的信号,由此检测出驱动马达输出轴801(一对转动杆454)的旋转量。
第二检测传感器804由公知的PI传感器构成,检测清洁单元70配置在图2所示的清扫位置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清洁单元70的清洁壳体70H的一部分进入到第二检测传感器804的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由此第二检测传感器804检测出清洁单元70。
单元驱动输出齿轮805将单元驱动部80的马达生成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清洁单元转动部45的转动输入齿轮40G。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输送单元框架40H安装于主体框架100,则转动输入齿轮40G与单元驱动输出齿轮805互相啮合,能够传递旋转驱动力。
图12是表示清洁单元70安装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单元框架40H的情况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清洁单元70安装在输送单元框架40H后的情况的剖视图。图14是图像形成装置1的对准辊对以及清洁单元70的周边的剖视图,是清洁单元70配置在装拆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5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对准辊对以及清洁单元70的周边的剖视图,是清洁单元70配置在离开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14,移动机构75还具有引导部100G。引导部100G容许一对导辊705伴随一对转动杆454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的转动而抵接于该引导部100G,并在所述清扫位置与所述装拆位置之间引导清洁单元70。引导部100G具有前后一对第一引导面101R和前后一对第二引导面102R。前后一对第一引导面101R分别由主体框架100所具备的前后一对引导框架101的左侧面构成。第一引导面101R以随着朝向上方前进而将清洁单元70(导辊705)向右侧引导的方式倾斜。同样,前后一对第二引导面102R分别由主体框架100所具备的前后一对对准框架的一部分构成。第二引导面102R以随着朝向上方前进而将清洁单元70(导辊705)向左侧引导的方式略微倾斜。
此外,移动机构75具有前后一对定位部102S。定位部102S在所述清扫位置抵接于清洁单元的导辊705,以使清洁部70A的清洁带W能够清扫对准下辊32的方式将清洁单元70定位。如图14所示,定位部102S连接于第二引导面102R,呈沿导辊705的外周面的圆弧形状。另外,在图14中示出了前后一对的第一引导面101R、第二引导面102R以及定位部102S中后侧的各部件。
如图8所示,如果输送单元框架40H从装置主体10的主体框架100朝向前方拉出,作业人员就能够将清洁单元70安装于输送单元框架40H的清洁单元安装部40B。如图12所示,一对转动杆454以从转动轴451朝向下方延伸的方式被配置。销接收部454P呈转动杆454的右侧的侧部朝向左侧且下方倾斜地被切出口的形状。因此,作业人员能够把持清洁单元70的侧壁703A及底壁703B(图6)并将清洁单元70的前后一对单元支点销70P从上方插入并嵌入于销接收部454P(图13)。此时,所述的单元输入齿轮711被配置在清洁单元70的前侧的单元支点销70P的后方。此外,清洁单元70的后侧的单元支点销70P嵌入于销接收部454P。
如果作业人员将一对单元支点销70P嵌入于销接收部454P,则清洁壳体70H的底壁703B与一对磁铁404C相向配置,并且,一对肋703T分别抵接于第二右框架404B的上面部。其结果,除了一对转动杆454以外,还利用一对磁铁404C生成的磁场,清洁单元70被保持于第二右框架404B。因此,即使作业人员放开清洁单元70,也能防止清洁单元70从输送单元框架40H脱落的情况。
如上所述,如果清洁单元70安装于输送单元框架40H的清洁单元安装部40B(装拆位置),作业人员就将输送单元框架40H插入于主体框架100。其结果,清洁单元70插入于主体框架100内,并且,输送单元框架40H的转动输入齿轮40G啮合于主体框架100内的单元驱动部80的单元驱动输出齿轮805。此时,清洁单元70的前后一对导辊705与前后一对引导部100G的第一引导面101R在左右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相向配置。
如图14所示,如果从平行于对准下辊32的轴向的方向观察配置在装拆位置的清洁单元70,则支撑在销接收部454P的单元支点销70P的中心(P2)配置在转动轴451的中心轴(P1)的下方且右侧(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此外,清洁单元70的重心(J)配置在单元支点销70P的右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推压辊72包含由金属件形成的重量大的推压辊轴72S。因此,清洁单元70的重心(J)以相对于推压辊72的中心(P4)更位于右侧的方式向清洁单元70的右侧部分偏心。此外,磁铁404C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P3)配置在单元支点销70P的中心(P2)的右侧(左右方向上的清洁单元70的移动方向远端侧)。
从图14所示的状态通过单元驱动部80的驱动力而清洁单元转动部45的转动轴451旋转,对应该转动轴451的旋转而一对转动杆454转动。此时,伴随单元支点销70P的移动而底壁703B的左端部朝向上方移动。其结果,底壁703B的左端部与磁铁404C的距离扩大,从而磁铁404C的磁约束力影响变小,能够使清洁单元70的底壁703B容易从磁铁404C脱离。其后,如果利用清洁单元70的自重而清洁单元70以单元支点销70P为中心朝向右侧倾斜移动,则一对导辊705分别抵接于一对引导部100G的第一引导面101R。
其后,如果对应转动轴451的旋转而一对转动杆454进一步转动,则一对导辊705被第一引导面101R引导,清洁单元70朝向上方且右方移动。此时,转动杆454的转动轨迹和被第一引导面101R引导的清洁单元70的移动轨迹彼此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洁单元70的一对单元支点销70P能够相对旋转地被转动杆454的销接收部454P支撑。因此,伴随朝向上方的移动,清洁单元70的姿势可以变化,所以对应转动杆454的转动而清洁单元70能够顺利地上升。
在图15所示的状态,一对导辊705从第一引导面101R移交到第二引导面102R。并且,如果对应转动轴451的旋转而一对转动杆454进一步转动,不久,一对导辊705抵接并嵌入于一对定位部102S。此时,清洁单元70的清洁部70A的推压辊72如图2所示沿连接对准上辊31的中心和对准下辊32的中心的直线L而从下方抵接于对准下辊32。由此,如果清洁单元70到达图2所示的清扫位置,则通过推压辊72将清洁带W推压到对准下辊32,能够清扫附着于对准下辊32的表面的纸粉、墨等。另外,在图2所示的清扫位置的清洁单元70的姿势下,清洁单元70的重心(推压辊72)配置在单元支点销70P的正上方,因此,清扫位置的清洁单元70的姿势稳定地被维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图14所示的装拆位置为基准,由第一检测传感器803检测出脉冲板802的旋转量,从而检测出转动杆454的转动量、即清洁单元70的位置(清扫位置、离开位置)。此外,通过第二检测传感器804检测出清洁壳体70H,由此检测出清洁单元70到达了清扫位置。
接着,参照图16的框图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及清洁装置7的控制系统。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控制部90。
控制部90例如由内置存储控制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以及暂时存储数据的闪存等存储装置的微计算机构成。控制部90通过所述控制程序被读取,从而控制包含清洁装置7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控制部90包含图像形成控制部90G、维修控制部90M以及清洁控制部90C。
图像形成控制部90G主要控制带输送单元40的薄片体输送动作和图像形成部50的图像形成动作,并执行对薄片体S的图像形成处理。
维修控制部90M在停止对薄片体S的图像形成处理时,控制清除机构50P及维修工作机构61M,执行对行式头51的维修处理。对行式头51的维修处理包含覆盖处理(capprocessing)、清除处理及擦拭处理。
覆盖处理是将盖子覆盖于行式头51上的处理。维修控制部90M主要控制维修工作机构61M来执行覆盖处理。维修工作机构61M通过在维修单元61(图1)使支架61A移动,从而使盖单元61B在相对于图像形成部50向水平方向(左右方向)退避的退避位置与相对于图像形成部50位于铅垂下方的维修位置之间移动。另外,当让盖单元61B从退避位置向维修位置移动时,在此之前,维修工作机构61M使带输送单元40从图像形成部50的正下方的位置向铅垂下方下降。如果盖单元61B被配置在维修位置,则维修工作机构61M使盖单元61B向铅垂上方上升。据此,盖单元61B抵接于行式头51的墨喷出面,盖子被盖上。
清除处理是为了去除行式头51的墨喷出喷嘴内的气泡和异物、增粘的墨等而从行式头51强制性地喷出被加压的墨的处理。擦拭处理是在清除处理后擦拭附着于行式头51的墨喷出面的墨滴的处理。
维修工作机构61M通过使支架61A移动,从而使擦拭单元61C在相对于图像形成部50向水平方向退避的退避位置与相对于图像形成部50位于铅垂下方的维修位置之间移动。另外,当使擦拭单元61C从退避位置向维修位置移动时,在支架61A支撑在擦拭单元61C的上方的盖单元61B维持配置在退避位置的状态。此外,当使擦拭单元61C从退避位置向维修位置移动时,在此之前,维修工作机构61M使带输送单元40从图像形成部50的正下方的位置向铅垂下方下降。如果擦拭单元61C被配置在维修位置,维修工作机构61M使擦拭单元61C向铅垂上方上升。其后,维修控制部90M通过控制清除机构50P而执行对行式头51的清除处理。此外,维修控制部90M通过控制维修工作机构61M使擦拭单元61C的刮板单元移动,执行对行式头51的擦拭处理。
清洁控制部90C构成清洁装置7的一部分,控制清洁单元70利用清洁带W对对准下辊32进行的清扫。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洁控制部90C基于在被对准辊部30输送的薄片体S实施第一面(表面)和第二面(背面)双面图像形成处理的双面图像形成用薄片体S的输送数,控制清洁单元70对对准下辊32进行的清扫。清洁控制部90C在对薄片体S的图像形成处理停止时,在对准下辊32处于薄片体S的非输送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清洁单元70对对准下辊32进行的清扫。
在双面图像形成处理(双面打印)中在第一面形成了图像的薄片体S如上所述地经由薄片体翻转部15及第三输送通道13而以表背翻转的状态再次被搬入于对准辊部30。此时,如果形成在第一面的图像的墨附着于对准下辊32的PFA管的表面,则该墨从对准下辊32附着于下一个薄片体S的前端部而发生薄片体弄脏的情况。此外,如果附着于对准下辊32的墨转移到对准上辊31,则该墨附着于下一个薄片体S的第一面而发生图像不良。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洁控制部90C在对应双面打印的执行的预先设定的清洁时间CLT(图17)内将清洁单元70配置在清扫位置,而在单面打印时将清洁单元70配置在离开位置。即,清洁控制部90C在所述清洁时间CLT内将清洁单元70配置在清扫位置,在其以外的时间段将清洁单元70配置在离开位置。结果,即使是有限长度的清洁带卷WR,也能长期进行对准下辊32的清扫,并且使清洁带卷WR紧凑化,能够使清洁装置7的尺寸变小。
此外,在如单面打印时那样对准下辊32的表面难以弄脏的条件下形成图像时,将清洁单元70配置在离开位置。据此,能够减少清洁部70A抵接于对准下辊32而发生的对准下辊32的负荷,并且,能够抑制清洁带W的不必要的抽出。
除了图16以外还参照图17至图21说明清洁控制部90C的控制。图17是清洁单元70利用清洁带W进行对对准下辊32的清扫时的时序图。图18是表示存储在清洁控制部90C的存储部99的换算率相关信息J1的图。图19是表示存储在存储部99的阈值相关信息J2的图。图20是表示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的累积值与螺线管811每工作一次的清洁带卷取量之间的关系的图。图21是表示存储在存储部99的工作次数设定信息J3的图。
清洁控制部90C如图16所示包含输送数判断部91、输送状态判断部92、离接控制部93、对准旋转控制部94(输送辊旋转控制部)、卷取控制部95、工作次数判断部96、清洁带末端判断部97、信息生成部98及存储部99。
存储部99存储控制清洁单元70利用清洁带W对对准下辊32进行的清扫时参照的信息。存储部99分别存储图18所示的换算率相关信息J1、图19所示的阈值相关信息J2及图21所示的工作次数设定信息J3。
图18所示的换算率相关信息J1是按薄片体S的每个尺寸示出将薄片体S的尺寸换算为薄片体S的输送数的换算率的信息,是薄片体尺寸信息J11与换算率信息J12相关联的信息。
薄片体尺寸信息J11是表示薄片体S的尺寸的信息。薄片体S的尺寸例如用“A4尺寸”、“A3尺寸”等来表示。换算率信息J12是表示有关由对准辊部30输送的薄片体S的输送数的换算率的信息。登记于换算率信息J12的换算率随着登记于薄片体尺寸信息J11的薄片体S的尺寸变大而被设定为大的值。例如,假定关于登记于薄片体尺寸信息J11的薄片体S的尺寸“SS1”及“SS2”,“SS1”表示“A4尺寸”,“SS2”表示“A3尺寸”的情况。此时,关于登记于换算率信息J12的换算率“CR1”及“CR2”,相对于与“SS1”相关联的“CR1”,与“SS2”相关联的“CR2”示出大的值。例如,换算率“CR1”为“1”的情况下,换算率“CR2”为“2”。此时,如果一张“A4尺寸”的薄片体S被对准辊部30输送,则其输送数被修正为“1”。另一方面,如果一张“A3尺寸”的薄片体S被对准辊部30输送,则其输送数被修正为“2”。换算率相关信息J1被后述的输送数判断部91参照。
图19所示的阈值相关信息J2是表示输送数判断部91判断由对准辊部30输送的薄片体S的输送数时参照的输送判断阈值的信息。阈值相关信息J2中时机条件信息J21、打印条件信息J22和输送判断阈值信息J23相关联。
时机条件信息J21是表示利用单元驱动部80的驱动力而清洁单元70从离开位置向清扫位置移动的时机条件的信息。如上所述,清洁控制部90C在停止对薄片体S的图像形成处理时,在对准下辊32处于薄片体S的非输送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清洁单元70对对准下辊32进行的清扫。因此,登记于时机条件信息J21的清洁单元70的移动时机为满足对准下辊32处于薄片体S的非输送状态的条件的第一时机及第二时机。所述第一时机被设定在对连续的薄片体S的一连的图像形成处理结束时刻起至下一个图像形成处理的开始时刻为止的期间内。所述第二时机被设定于在停止对薄片体S的图像形成处理时,通过维修控制部90M执行对行式头51的维修处理的期间内。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在时机条件信息J21,表示所述第一时机的信息作为“CT1”而被登记,表示所述第二时机的信息作为“CT2”而被登记。
打印条件信息J22是表示对薄片体S的图像的打印条件的信息,是表示例如打印率的信息。打印条件信息J22按时机条件信息J21中所示的清洁单元70的每个移动时机而被登记。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与时机条件信息J21的“CT1”及“CT2”的每一个相对应,作为打印条件信息J22而登记有“CP1”及“CP2”等。
输送判断阈值信息J23是表示输送数判断部91判断由对准辊部30输送的薄片体S的输送数时参照的输送判断阈值的信息。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按照对应时机条件信息J21的“CT1”的打印条件信息J22的“CP1”及“CP2”,作为输送判断阈值信息J23而登记有“TT11”及“TT12”。此外,按照对应时机条件信息J21的“CT2”的打印条件信息J22的“CP1”及“CP2”,作为输送判断阈值信息J23而登记有“TT21”及“TT22”。
登记在输送判断阈值信息J23的输送判断阈值根据登记在时机条件信息J21的清洁单元70的移动时机而被设定不同的值。例如,比较登记在输送判断阈值信息J23的输送判断阈值“TT11”和“TT21”。此时,在时机条件信息J21与表示所述第一时机的“CT1”相关联的输送判断阈值“TT11”被设定为小于在时机条件信息J21与表示所述第二时机的“CT2”相关联的输送判断阈值“TT21”的值。此外,登记在输送判断阈值信息J23的输送判断阈值随着登记在打印条件信息J22的打印率变大而被设定为小的值。
图21所示的工作次数设定信息J3是表示后述的卷取控制部95设定清洁带驱动辊73进行的清洁带W的卷取动作的次数时参照的螺线管工作次数设定值的信息。另外,清洁带驱动辊73进行的清洁带W的卷取动作的次数与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一致。在工作次数设定信息J3,累积值信息J31和工作次数设定值信息J32相关联。
累积值信息J31是表示清洁带驱动辊73进行的清洁带W的卷取动作的动作次数的累积值,即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的累积值的信息。工作次数设定值信息J32是表示预先设定的清洁时间CLT(图17)内的清洁带驱动辊73进行的清洁带W的卷取动作的次数的设定值,即一次清洁的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的设定值的信息。登记在工作次数设定值信息J32的螺线管工作次数设定值随着登记在累积值信息J31的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的累积值变大而被设定为小的值。
输送数判断部91监视在清洁单元70被配置在离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对准辊部30输送的薄片体S中双面图像形成用的薄片体S的输送数。并且,输送数判断部91参照存储在存储部99的阈值相关信息J2,判断双面图像形成用的薄片体S的输送数的累积值是否达到了输送判断阈值信息J23中所示的输送判断阈值。此时,输送数判断部91参照存储在存储部99的换算率相关信息J1,基于对应双面图像形成用的薄片体S的尺寸的、在换算率信息J12中所示的换算率,修正所述输送数。并且,输送数判断部91判断该修正的输送数的累积值是否达到了所述输送判断阈值。
输送状态判断部92判断是否满足存储在存储部99的阈值相关信息J2的时机条件信息J21所示的规定所述第一时机及所述第二时机的条件。据此,输送状态判断部92判断对准辊部30的对准下辊32处于薄片体S的输送状态及非输送状态的哪一种状态。输送状态判断部92如果是规定所述第一时机的条件、即对连续的薄片体S的一连的图像形成处理的结束时刻起至下一个图像形成处理的开始时刻为止的期间,则判断对准下辊32为非输送状态。此外,输送状态判断部92如果是规定所述第二时机的条件、即由维修控制部90M执行对行式头51的维修处理的期间,则判断对准下辊32为非输送状态。
离接控制部93控制单元驱动部80使清洁单元70移动。假设由输送数判断部91判断为双面图像形成用的薄片体S的输送数的累积值达到了所述输送判断阈值,且由输送状态判断部92判断对准下辊32为非输送状态的情况。此时,离接控制部93控制单元驱动部80,以使清洁带W被推压辊72推压到对准下辊32的方式让清洁单元70从离开位置向清扫位置移动。如果通过单元驱动部80的驱动而清洁单元70配置在清扫位置,则第二检测传感器804检测该清洁单元70。如果由第二检测传感器804检测出清洁单元70的时刻起经过规定的第一时间t1,则离接控制部93使单元驱动部80的驱动停止(参照图17)。所述第一时间t1例如被设定为400毫秒。
对准旋转控制部94在配置于清扫位置的清洁单元70中的清洁带W被推压到对准下辊32的状态下,控制对准驱动部30M,让对准上辊31及对准下辊32旋转。对准旋转控制部94在从单元驱动部80的驱动被停止的时刻起经过规定的第二时间t2后使对准驱动部30M驱动(参照图17)。所述第二时间t2例如被设定为100毫秒。通过清洁带W被推压的状态下的对准下辊32的旋转,能够利用清洁带W清扫对准下辊32的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准旋转控制部94控制对准驱动部30M,以低于对准下辊32的薄片体S的输送状态下的输送时旋转速度的清洁旋转速度使对准下辊32旋转。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说明,基于螺线管811的工作的清洁带驱动辊73的清洁带W的卷取动作在规定的清洁时间CLT内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被执行多次(参照图17)。对准旋转控制部94在所述多次的卷取动作的彼此之间的卷取待机期间WP对准下辊32能够旋转1圈的第一旋转速度以上且所述输送时旋转速度的一半的第二旋转速度以下的范围设定所述清洁旋转速度。通过将清洁带W被推压的状态下的对准下辊32的旋转速度设定为比所述输送时旋转速度低的清洁旋转速度,从而能够使对准下辊32对清洁带W的接触时间变长。据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利用清洁带W的对对准下辊32的清扫。
卷取控制部95在对准下辊32旋转的状态下进行对螺线管811的通电以及通电停止的通电状态的切换。通过此种对螺线管811的通电状态的切换控制,卷取控制部95让清洁带驱动辊73进行的清洁带W的卷取动作在规定的清洁时间CLT内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执行多次。卷取控制部95在从对准驱动部30M的驱动开始的时刻起经过规定的第三时间t3后进行对螺线管811的通电状态的切换控制(参照图17)。所述第三时间t3例如被设定为1000毫秒。此外,所述清洁时间CLT基于图像形成部50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形成于薄片体S的图像的打印率等,例如在10秒间~30秒间的范围内被设定。
此外,在清洁单元70被配置在清扫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推压辊72对对准下辊32的推压,形成清洁带推压夹缝部。该清洁带推压夹缝部的夹缝宽度例如在2.5mm~5.0mm的范围内被设定。卷取控制部95将通过所述清洁时间CLT内的多次卷取动作而被卷取到清洁带驱动辊73的清洁带W的合计卷取量设定为与所述清洁带推压夹缝部的夹缝宽度一致。
在利用清洁带W对对准下辊32进行清扫时,卷取控制部95让对应清洁带驱动辊73的旋转的清洁带W的卷取动作在所述清洁时间CLT内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执行多次。据此,在一次清洁时间CLT内,能够使清洁带W接触于对准下辊32的部分多次变化。因此,即使在用于对薄片体S形成图像的墨等附着于对准下辊32的情况下,也能从该对准下辊32可靠地去除墨等并回收到清洁带W上,适当地清扫对准下辊32。
如果利用螺线管811的工作而清洁带驱动辊73进行清洁带W的卷取动作,则在清洁带驱动辊73上形成清洁带W的卷绕体。在清洁带驱动辊73上形成的清洁带W的卷绕体的外径每当进行对应螺线管811的工作的清洁带驱动辊73的卷取动作时变大。即,随着对应清洁带驱动辊73的卷取动作的动作次数的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的累积值增大,在清洁带驱动辊73上形成的清洁带W的卷绕体的外径变大。如果在清洁带驱动辊73上形成的清洁带W的卷绕体的外径变大,则通过螺线管811的一次的工作而卷绕于清洁带驱动辊73上的清洁带W的卷取量增大(参照图20)。因此,将所述清洁时间CLT内的清洁带驱动辊73的卷取动作的次数、即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设定为恒定的情况下,对应清洁带驱动辊73的旋转的清洁带W的卷取量会根据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的累积值而变化。
对此,卷取控制部95被构成为能够执行监视处理、动作次数设定处理以及卷取处理。卷取控制部95在监视处理中通过监视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的累积值来监视清洁带驱动辊73进行的清洁带W的卷取动作的动作次数。此外,卷取控制部95在动作次数设定处理中设定在所述清洁时间CLT内清洁带驱动辊73进行的清洁带W的卷取动作的次数,即一次清洁中的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卷取控制部95参照存储在存储部99的工作次数设定信息J3,根据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的累积值设定一次清洁中的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以使通过所述清洁时间CLT内的多次的卷取动作而被清洁带驱动辊73卷取的清洁带W的合计卷取量在规定的容许范围内恒定。并且,卷取控制部95在卷取处理中让在动作次数设定处理中设定的次数的螺线管811的工作在所述清洁时间CLT内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执行。
而且,卷取控制部95在卷取处理中让基于螺线管811的工作的清洁带驱动辊73的多次的清洁带W卷取动作的每一个卷取动作以等时间间隔执行。据此,能够使清洁带W接触于对准下辊32的部分在一次清洁时间CLT内以等时间间隔变化多次。
如果所述清洁时间CLT内的利用清洁带W的对对准下辊32的清扫结束,对准旋转控制部94以使从所述清洁时间CLT的结束时刻起规定的旋转继续时间RCT内使对准下辊32的旋转继续的方式控制对准驱动部30M(参照图17)。并且,离接控制部93控制单元驱动部80,以使在所述旋转继续时间RCT内清洁带W从对准下辊32离开的方式,使清洁单元70从清扫位置向离开位置移动。
如果通过单元驱动部80的驱动而清洁单元70从清扫位置移动到离开位置,第二检测传感器804对清洁单元70的检测就被解除。如果从第二检测传感器804对清洁单元70的检测被解除的时刻起经过规定的第四时间t4,则对准旋转控制部94使对准驱动部30M的驱动停止(参照图17)。所述第四时间t4例如被设定为500毫秒。另外,如果清洁单元被配置在离开位置,则离接控制部93使单元驱动部80的驱动停止。
如上所述,在利用清洁带W对对准下辊32进行清扫后,在让对准下辊32的旋转继续的状态下,让清洁带W从对准下辊32离开。据此,能够将附着于对准下辊32的纸粉及墨等更可靠地从该对准下辊32去除并回收到清洁带W上。
工作次数判断部96监视对应螺线管811的通电的工作次数,判断该工作次数的累积值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工作判断阈值。所述工作判断阈值被设定为能够识别通过基于螺线管811的工作的清洁带驱动辊73的清洁带W的卷取动作而被支撑在清洁带从动辊71的清洁带卷WR的剩余量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警告剩余量的值。例如,假设清洁带卷WR的全长为“5m”,基于螺线管811的一次工作的清洁带驱动辊73的清洁带W的卷取量的平均值为“3.75mm”的情况。此时,理论上,在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的累积值达到“1333”时,在清洁带从动辊71上露出清洁带W的末端。但是,实际上,如图20所示,随着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的累积值增大,通过螺线管811的一次工作而被清洁带驱动辊73卷取的清洁带W的卷取量增大,清洁带W的卷取量变化。因此,相对于理论上推测在清洁带从动辊71上露出清洁带W的末端的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的累积值“1333”而在规定的范围小的“1300”作为所述工作判断阈值而被设定。
清洁带末端判断部97在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的累积值达到了所述工作判断阈值的情况下,执行判断清洁带W的末端是否露出于清洁带从动辊71上的清洁带末端判断处理。清洁带末端判断部97基于螺线管811的通电状态和第三检测传感器813的检测结果,判断清洁带W的末端是否露出于清洁带从动辊71上。清洁带末端判断部97在尽管对螺线管811进行通电但第三检测传感器813的检测结果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判断为清洁带W的末端露出于清洁带从动辊71上。据此,清洁带W的末端露出于清洁带从动辊71上,能够准确地判断需要更换清洁带W,即需要更换清洁单元70。因此,在更换清洁单元70时,在支撑于清洁带从动辊71的清洁带卷WR上不会使清洁带W多余地留下,能够将所有的清洁带W用完。
信息生成部98生成表示工作次数判断部96及清洁带末端判断部97的各个判断结果的信息。假设由工作次数判断部96判断为螺线管811的工作次数的累积值达到了所述工作判断阈值的情况。此时,信息生成部98生成用于通知被支撑在清洁带从动辊71的清洁带卷WR的剩余量达到了规定的警告剩余量的内容的清洁带剩余量警告信息。清洁带剩余量警告信息例如是“清洁带卷WR的剩余量变少了”等消息信息。另一方面,假设由清洁带末端判断部97判断为清洁带W的末端露出于清洁带从动辊71上的情况。此时,信息生成部98生成用于通知需要更换清洁带W的内容,即需要更换清洁单元70的内容的清洁带更换请求信息。清洁带更换请求信息例如是“清洁带卷WR全部被抽出,请更换清洁单元70”等消息信息。
由信息生成部98生成的清洁带剩余量警告信息和清洁带更换请求信息向图像形成装置1所具备的通知部DP(图16)而被输出。通知部DP通知从信息生成部98输出的清洁带剩余量警告信息和清洁带更换请求信息。作业人员通过认识到由通知部DP通知的清洁带剩余量警告信息,能够掌握清洁带卷WR的剩余量变少的情况。并且,作业人员通过认识到由通知部DP通知的清洁带更换请求信息,能够掌握需要更换清洁单元70的情况。
如果认识到清洁带更换请求信息的作业人员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未图示的操作部指示清洁单元70的更换作业的执行,则离接控制部93控制单元驱动部80让清洁单元70移动到装拆位置。其后,作业人员将输送单元框架40H从装置主体10的主体框架100朝向前方拉出,从输送单元框架40H的清洁单元安装部40B拆卸清洁单元70。接着,作业人员将新的清洁单元70安装于输送单元框架40H的清洁单元安装部40B。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清洁单元70与输送单元框架40H一体地从装置主体10脱离,转动驱动部75K与一对转动杆454之间的驱动传递系统的一部分(装置主体10与单元驱动输出齿轮805的啮合)被切断。其结果,一对转动杆454绕转动轴451转动自如。因此,当作业人员将旧的清洁单元70从清洁单元安装部40B拆卸时,一对转动杆454以能够将清洁单元70向清洁单元安装部40B的外侧送出的方式转动。换句话说,一对转动杆454以辅助清洁单元70的一对单元支点销70P从一对销接收部454P脱离的方式绕转动轴451转动。其结果,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将清洁单元70的一对单元支点销70P从一对销接收部454P脱离。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清洁单元70从输送单元框架40H的清洁单元安装部40B拆卸。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装置7以及具备该清洁装置7的图像形成装置1。根据此种结构,从对准下辊32可靠地去除纸粉及墨等并回收到清洁带W上,能适当地清扫对准下辊32。因此,抑制发生薄片体S的输送不良以及薄片体S被墨等弄脏的情况,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能够形成适当的图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以下所示的变形实施方式。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伴随清洁单元70的移动而使推压辊72相对于对准下辊32的位置变化,从而使清洁带W离开或接近对准下辊32的方式,但是,并不限定于此种方式。例如,也可以为通过将推压辊72设置成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使该推压辊72移动,从而使清洁带W离开或接近对准下辊32的结构。
此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对准下辊32作为被清洁单元70清扫的输送辊而进行了说明,但是,输送辊也可以为输送薄片体S的其他的辊。
此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图像形成部50由喷墨方式构成的情况,但是,图像形成部50也可以适用公知的电子照相方式等其他图像形成方式。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使用有限长度的清洁带的卷绕体长期地清扫输送薄片体的输送辊的表面的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6)

1.一种清洁装置,用于清扫可旋转地被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支撑并输送薄片体的输送辊的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状的清洁带,抵接于所述输送辊的表面并清扫所述表面;
支撑辊,支撑所述清洁带的卷绕体;
卷取辊,从所述支撑辊抽出所述清洁带并卷取;
推压辊,在所述支撑辊与所述卷取辊之间抵接于所述清洁带,并将该清洁带向所述输送辊推压;
离接机构,通过使所述推压辊相对于所述输送辊的位置变化,从而使所述清洁带离开或接近所述输送辊;以及
控制部,控制利用所述清洁带对所述输送辊进行的清扫,其中,
所述控制部具备:
输送数判断部,监视在被所述输送辊输送的薄片体实施第一面及第二面双面图像形成处理的双面图像形成用的薄片体的输送数,并判断该输送数的累积值是否达到了规定的阈值;以及,
离接控制部,在所述输送数的累积值达到了所述阈值的情况下,以使所述清洁带通过所述推压辊而被推压到所述输送辊的方式控制所述离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具备:
存储部,按薄片体的每个尺寸存储将薄片体的尺寸换算为薄片体的输送数的换算率,其中,
所述输送数判断部根据所述双面图像形成用的薄片体的尺寸并基于所述换算率修正所述输送数,并判断其修正的输送数的累积值是否达到所述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具备:
输送状态判断部,判断所述输送辊处于薄片体的输送状态和非输送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其中,
所述离接控制部在所述输送数的累积值达到所述阈值且所述输送辊为所述非输送状态的情况下,以使所述清洁带通过所述推压辊而被推压到所述输送辊的方式控制所述离接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取辊是被旋转驱动的辊,
所述控制部还具备:
输送辊旋转控制部,在所述清洁带被推压到所述输送辊的状态下,使所述输送辊旋转;以及,
卷取控制部,在所述输送辊旋转的状态下,在预先设定的清洁时间内执行旋转驱动所述卷取辊而使其卷取所述清洁带的卷取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辊旋转控制部在从所述清洁时间的结束时刻起的规定的旋转继续时间内使所述输送辊的旋转继续,
所述离接控制部以在所述旋转继续时间内使所述清洁带离开所述输送辊的方式控制所述离接机构。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体;
输送辊,可旋转地被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输送薄片体;
图像形成部,在所述薄片体上形成图像;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用于清扫所述输送辊。
CN202010471814.9A 2019-05-30 2020-05-28 清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20150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1714 2019-05-30
JP2019101714 2019-05-30
JP2019175349A JP7388092B2 (ja) 2019-05-30 2019-09-26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75349 2019-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5072A CN112015072A (zh) 2020-12-01
CN112015072B true CN112015072B (zh) 2023-06-13

Family

ID=70918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1814.9A Active CN112015072B (zh) 2019-05-30 2020-05-28 清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85160B2 (zh)
EP (1) EP3745210B1 (zh)
CN (1) CN1120150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9930B (zh) * 2021-04-01 2022-10-18 江门市得实计算机外部设备有限公司 打印机清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4297A (ja) * 1995-03-16 1996-11-2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14780A (ja) * 1998-05-07 1999-11-16 Canon Inc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6014538A (en) * 1998-03-19 2000-01-1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device for cleaning copy machine component
JP2009169254A (ja) * 2008-01-18 2009-07-30 Sharp Corp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65594A (ja) * 2012-09-27 2014-04-1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5805A (ja) 2003-05-22 2004-12-09 Ricoh Co Ltd レジストローラ清掃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456843B2 (ja) 2003-10-08 2010-04-28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両面印刷装置
JP4374462B2 (ja) 2004-10-25 2009-1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清掃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4566716B2 (ja) * 2004-12-01 2010-10-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40310A (ja) 2006-08-09 2008-02-2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92700A (ja) * 2007-05-23 2008-12-0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07139A (ja) * 2007-06-29 2009-01-15 Brother Ind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5291944B2 (ja) * 2008-01-31 2013-09-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60116B2 (ja) * 2009-05-09 2014-04-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96529B2 (ja) 2011-02-28 2015-04-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15301A (ja) * 2012-07-09 2014-01-30 Riso Kagaku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62064A (ja) * 2014-09-22 2016-04-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92062B2 (ja) * 2015-02-23 2016-09-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該定着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802647B2 (ja) * 2015-06-19 2020-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736406B2 (ja) * 2016-07-28 2020-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3425456B1 (en) * 2017-07-04 2021-09-01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veyance control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4297A (ja) * 1995-03-16 1996-11-2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014538A (en) * 1998-03-19 2000-01-1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device for cleaning copy machine component
JPH11314780A (ja) * 1998-05-07 1999-11-16 Canon Inc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69254A (ja) * 2008-01-18 2009-07-30 Sharp Corp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65594A (ja) * 2012-09-27 2014-04-1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忠敏.喷墨打印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6,(第04期),第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45210A1 (en) 2020-12-02
US20200376865A1 (en) 2020-12-03
CN112015072A (zh) 2020-12-01
EP3745210B1 (en) 2022-10-26
US11485160B2 (en)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6922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2015068B (zh) 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2015072B (zh) 清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1148442B2 (en) Clea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148443B2 (en) Clea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201506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21042011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27043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75412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312162B2 (en) Clea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cleaning device
JP73880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18456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1273657B2 (en) Clea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1042044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518182B2 (en) Clea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400295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7343836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7400296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7400294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00376867A1 (en) Clea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21042010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75374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5637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46313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96613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