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7454A - 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7454A
CN111997454A CN202010458480.1A CN202010458480A CN111997454A CN 111997454 A CN111997454 A CN 111997454A CN 202010458480 A CN202010458480 A CN 202010458480A CN 111997454 A CN111997454 A CN 111997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stabilizing
vehicle according
stop element
pivo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84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97454B (zh
Inventor
罗兰·奥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Original Assignee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997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7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97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7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60K15/05Inlet cov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3Handles creating a completely closed wing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4Superstructure sub-units with access or drainage openings having movable or removable closures; Sealing mean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7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60K15/05Inlet covers
    • B60K2015/0515Arrangements for closing or opening of inlet cover
    • B60K2015/0523Arrangements for closing or opening of inlet cover with sliding connection to the vehicle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60K15/05Inlet covers
    • B60K2015/0515Arrangements for closing or opening of inlet cover
    • B60K2015/0538Arrangements for closing or opening of inlet cover with open or close mechanism automatically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该枢转设备具有以下各项:枢转体(110),该枢转体至少具有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至少一个枢转臂(120),该至少一个枢转臂被设计成用于将该枢转体(110)从该缩回位置移动到该伸出位置和/或从该伸出位置移动到该缩回位置;以及稳定装置(130),该稳定装置至少暂时将该枢转体(110)和/或该至少一个枢转臂(120)的位置稳定在该枢转体(110)的伸出位置,其中,该稳定装置(130)具有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31),该至少一个稳定元件被设计成用于从非接合位置移动至接合位置以及从接合位置移动至非接合位置,其中,该稳定元件(131)以能够相对于该枢转臂(120)和该枢转体(110)移动的方式安装。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
背景技术
实践中已知了采用多种实施方式并用于各种不同的枢转体的枢转设备,这些枢转设备能够将车辆上相关联的枢转体移动到缩回(转入)位置和伸出(转出)位置。
枢转体的典型示例为门把手、油箱盖、充电口盖或用于遮盖车辆中的各种不同接口和/或通道的枢转体。
尽管主要参照门把手对本发明予以描述,但本文提及的各方面当然也可直接转换到其他枢转设备。
传统地,门把手或者被实施为突出式的或者被实施为把手凹腔,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地握住门把手。然而,近年来,用户对车辆的外表和外观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就此而言,目前非常流行的是,将把手被设计成使其至少在缩回位置与车辆的外轮廓齐平地作为所谓的“f l ush hand l e(平头把手)”延伸并因此产生极其美观的全貌。
但这些齐平地设计的把手可能导致的问题是:这些把手在其伸出状态下通常不具有足够稳定的最终位置。
与之相应地,已经开发出这样的门把手,其中,门把手的可枢转的杆臂(枢转臂)能够在壳体中占据所限定的并且稳固的最终位置。
尽管这些门把手可以提供所期望的、稳定的最终位置,但同时也因此概念而导致自由度较小。而这进而引起的问题是:这类门把手或枢转臂趋于卡阻和冻结,从而导致它们的功能通常受到限制或干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基本目的在于,给出一种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该枢转设备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和缺点。尤其,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枢转设备,其中,枢转体可以占据稳定的最终位置并且枢转体不会趋于卡阻或冻结。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于,设计一种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该枢转设备具有以下各项:枢转体,该枢转体至少具有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至少一个枢转臂,该至少一个枢转臂被设计成用于将该枢转体从缩回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和/或从伸出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以及稳定装置,该稳定装置至少暂时地将该枢转体的和/或该至少一个枢转臂的位置稳定在枢转体的伸出位置,其中,该稳定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稳定元件,该至少一个稳定元件被设计成用于从非接合位置移动至接合位置以及从接合位置移动至非接合位置,其中,该至少一个稳定元件以能够相对于枢转臂和枢转体移动的方式安装。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枢转设备以令人满意的方式实现上述目的。
尤其,借助于稳定装置可以实现暂时稳定枢转体和/或枢转臂的位置,而不会使枢转设备或其零件发生冻结或卡阻。
转换成门把手,缩回位置是门把手与车辆外轮廓齐平地延伸的位置。与之相应地,枢转体的伸出位在此是用户可以握住门把手的门把手的位置。
该至少一个枢转臂本身至少间接地、优选直接地与枢转体相连接,使得枢转臂的移动引起枢转体的移动。这里,枢转臂优选可以将枢转体从缩回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以及从伸出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
但也可设想,由枢转臂进行这些移动中的仅一种移动。可能还可设想的是,枢转臂仅支持相应的移动。根据枢转体的实施方式,具有多个枢转臂的实施方式也具有优势。
这里,使枢转体的伸出位置“稳定”被理解为,暂时限制枢转臂和/或枢转体的至少一个移动方向,优选横向于其移动平面的方向。稳定装置使枢转体或枢转臂稳定在接合位置。与之相比,在非接合位置,稳定装置不使枢转体和/或枢转臂稳定。
术语“暂时”是指,在不由稳定装置进行稳定的情况下,枢转体能够在(短的)时间段上处于伸出位置。
枢转体的伸出位置与稳定装置的接合位置或稳定位置的分离刚好确保枢转设备本身几乎不会轻易结冰、脏污或卡阻,因为该枢转设备仅临时占据“稳定位置”。
根据一种有利改进方案,稳定装置进一步具有致动器,该致动器被设计成用于使至少一个稳定元件从非接合位置移动至接合位置以及优选从接合位置移动至非接合位置。
总体上,致动器能够首先与枢转臂或枢转体的移动基本无关地操控稳定装置。然而,各个构件的移动或操控控当然以功能性方式相结合,使得稳定装置可以使枢转体至少暂时稳定在其伸出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该至少一个稳定元件在其接合位置限制枢转体和/或枢转臂的至少一个移动方向。
该移动方向优选为横向于枢转体或枢转臂的移动平面的方向。
通过限制移动方向,稳定装置或稳定元件赋予枢转体在其伸出位置的稳定性。在此,稳定元件不一定直接限制枢转体的移动方向,而是也可以藉由枢转臂间接限制该移动方向。
有利地,在伸出状态下,至少在一个方向上仍继续保持存在有针对枢转体或枢转臂的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该稳定元件在其接合位置与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处于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该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与该至少一个枢转臂相连接或是与其一体式地形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该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与该至少一个枢转体相连接或与是其一体式地形成的。
这里,稳定元件与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之间的接触(表面碰触或贴靠)首先限制稳定元件相对于第一止挡元件的移动以及第一止挡元件相对于稳定元件的移动。因此,根据第一止挡元件的固定位置,枢转臂和/或枢转体不可再相对于稳定元件自由移动。
在此,因此也涵盖这样的情况:至少一个稳定元件与多个第一止挡元件(同时)处于接触,或者多个稳定元件与多个止挡元件接触。这些止挡元件也不一定被设计在同一构件上;而是例如第一止挡元件可以与枢转臂相连接,而第二止挡元件可以与枢转体相连接。
就此而言,术语“连接”是指,止挡元件被固定在相应的元件上。
这里还表明,不一定藉由稳定元件直接限制枢转体的移动或移动方向,而是也能够通过限制枢转臂的移动间接限制枢转体的移动。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可以有利的是,直接限制枢转体或其移动、枢转臂或其移动、或者这两者。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至少一个稳定元件以其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优选以其侧面中的两个侧面与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接触,以使得限制枢转体的自下向上和/或自前向后的移动方向。
如果稳定元件以其侧面中的两个侧面与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接触,则可以限制枢转体的两个移动方向。
这里从使用枢转设备的用户的角度来描述方向。即,就此而言例如,该用户站在作为枢转体的门把手前方并且想要打开或关闭门把手。这样,自下向上的移动方向为在车辆坐标系(其中x方向为从车辆指向前方,y方向为从车辆指向侧面,z方向为从车辆指向上方)中z方向上的移动方向,而自前向后的移动方向为车辆坐标系中y方向上的移动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该至少一个稳定元件的下角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中的相应的凹部接触。
通过所述带角的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限制两个移动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该至少一个稳定元件在其接合位置与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元件接触,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元件优选与该枢转设备的壳体和/或车身相连接或是与其一体式地形成的。
就此而言,稳定元件相对于枢转设备的壳体和/或车身的移动方向受到限制。这种限制与对枢转臂和/或枢转体相对于稳定元件的移动方向的限制一起引起对枢转臂和/或枢转体相对于枢转设备的壳体和/或车身的移动方向的限制。
因此,该至少一个稳定元件在一定程度上被夹在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元件与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该至少一个稳定元件以其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优选以其侧面中的两个侧面与该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元件接触,以使得限制该枢转体的自下向上和/或自前向后的移动方向。
这里业已适用关于至少一个稳定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所提及的方面。
根据有利改进方案,该稳定元件的下角与该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元件接触。
结合稳定元件的上角与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中的相应的凹部接触的方面,就此得出,稳定元件在四个侧面与止挡元件接触。
当然,这里也可设想颠倒所述特征,即,使得至少一个稳定元件的上角与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接触,并且至少一个稳定元件的下角与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元件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该至少一个稳定元件的前方区域是呈楔形或箭头形地设计的。
这所具有的优势在于,该前方区域可以用作将稳定元件引入第二止挡元件与第一止挡元件之间的自由空间中的辅助。因此,这些元件不再必须相互精确对准并且防止卡阻或故障。
此时,如果该前方区域还具有从稳定元件的移动方向观察具有矩形截面的区域,则该区域可以可靠地与止挡元件接触。于是,矩形截面的全部四个侧面尤其可以至少局部地贴靠这些止挡元件中的一个止挡元件。
根据有利改进方案,该至少一个稳定元件总体上被设计为面形元件。
即,至少一个稳定元件基本上具有面形形状或板形形状。但稳定元件仍具有可以比稳定元件的其余区域设计得更窄的前方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该枢转臂借助于致动器、优选借助于前述致动器而移动。
由此,该致动器同样可以操控稳定装置并且无需附加的致动器。
这里也得出这样的可能性,以如下方式来设计致动器,即,使得致动器(一方面)与稳定装置和枢转臂(另一方面)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力/位移关系。
这一点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致动器(例如作为线性致动器)与枢转臂或稳定装置的、具有相应曲率的接触面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该枢转体为门把手、油箱盖或充电口盖。
就此而言当然也可设想的是,枢转体为在车辆中可枢转的其他主体。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对实施例的描述并参照附图来详细阐述本发明。尤其,图1至图4示出右门把手,而图5至图8示出左门把手。
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枢转设备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枢转体处于其缩回位置;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枢转设备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枢转体处于其伸出位置;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稳定元件的接合状态的放大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枢转设备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枢转体处于其伸出位置;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设备的细节俯视图,其中枢转体处于其缩回位置;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设备的细节俯视图,其中枢转体处于其伸出位置;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稳定元件的接合状态的细节放大图;以及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稳定元件的接合状态的细节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首先参照图1,其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枢转设备100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枢转体110处于缩回位置。
由于所有方向均从用户的角度(站在枢转设备前)来描述,因此适用以下情况:“向上”或“向下”的方向也是图中的“向上”或“向下”的方向,“向前”的方向穿出图纸平面,并且“向后”的方向穿入图纸平面。
枢转设备100,除枢转体110之外,还具有枢转臂120。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枢转体110为车辆的门把手。该门把手在其缩回位置(如图1所示的位置)是与车辆的外轮廓齐平或表面齐平的。
然而,为了能够使用门把手,必须将其向外(向前)带出车辆外轮廓的平面,从而使其对用户而言是可握住的。由枢转臂120执行这种移动,其中,优选由(未示出的)马达来使该枢转臂移动。
枢转臂120能够与枢转体110连接,以使得该枢转臂可以使该枢转体向前(伸出位置)和向后(缩回位置)移动。
枢转臂120不一定要直接与枢转体110相连接。而是也可以在这两个元件之间接入其他元件,只要枢转臂120的移动可以(至少暂时)引起枢转体的移动即可。
图1中还示出了未进一步示出的稳定装置130的稳定元件131。稳定元件131位于非接合位置,即,稳定元件131尚未与第一止挡元件101或第二止挡元件102处于接触。在此,图1中同样示出了第二止挡元件102,其中,该第二止挡元件在此被设计为壳体的面形形状的配对止挡件。
另外,枢转设备100具有致动器140,该致动器被设计成用于使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31从非接合位置移动至接合位置以及从接合位置移动至非接合位置。在这里,枢转臂120也借助于致动器140而移动。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枢转设备100的俯视图,其中,枢转体110在此处于伸出位置。
如图2中可以看出,门把手在此从形成车辆外轮廓的平面突出,从而可由用户握住该门把手。在此同样可以看出,借助于枢转臂120完成这种位置变动。
此外,在枢转体110的伸出位置,稳定装置130以如下方式被操控,即,使得现在稳定元件131与第一止挡元件101和第二止挡元件102处于接触。
尽管稳定装置130用于使枢转体110稳定在其伸出位置,但这并非必然表示:当枢转体110处于其伸出位置时,稳定元件131始终与第一止挡元件101和第二止挡元件102处于接触。
而在致动器140、枢转臂120和稳定元件131之间优选存在非线性的力/位移关系。因此例如,枢转臂120已经到达其伸出位置,而稳定元件131仍在移动,并且反之亦然。这尤其在系统阻塞(例如结冰)的情况下是有利的。这时,首先断开一个部件且然后断开另一个部件,并且因此避免非常高的力峰值。
使用当移动结束时才接合的稳定元件131允许系统可以在其余路径上相对自由地移动并且不易卡阻、翘曲、脏污或结冰。例如,针对可缩回的门把手,出于防夹保护原因也不希望复位力较大。在此,通常仅通过弹力完成返回移动。然而,该弹簧力通常不足以在上述条件下紧紧地引导枢转臂。
因此,稳定装置130仅暂时支撑或稳定枢转体110,由此使得枢转体110至少在短时间内不受支撑或稳定。然而这一点并不成问题,原因在于:用户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直至其抓握门把手,从而使得当握住门把手时该门把手是稳定的。
在图3中以放大图示出图2中的稳定元件131的接合状态。在此可以看出,稳定元件131夹在壳体的第一止挡元件101与第二止挡元件102之间。
第二止挡元件在此与枢转臂120相连接。然而,该第二止挡元件也可能与枢转体110相连接或者与枢转体110和枢转臂120中的一者一体式地形成。
稳定元件131是基本上呈面形形状地设计的,其中,该稳定元件具有箭头形或楔形的前方区域。形成箭头形状的倒棱易于将稳定元件131定位在第一止挡元件101与第二止挡元件102之间并且在此用作引入辅助。
在经倒棱的面之后(从尖端来看),在两个侧面上产生平直区域,该平直区域用作第一止挡元件101或第二止挡元件102的实际贴合面。
壳体的第二止挡元件102是呈面形形状地设计的,其中,该第二止挡元件在下方区域中(这里在下角处)具有矩形凹部,稳定元件131的上方区域和稳定元件131的第一侧方区域与该矩形凹部在接合状态下处于接触。即,第二止挡元件102限制或防止稳定元件131向上和向后的移动。
第一止挡元件101是至少基本上呈L形地设计的(也可设想具有等长的边),其中,当第一止挡元件与稳定元件处于接合状态时,L形的一条边与稳定元件131的下方区域接触,而L形的另一条边与稳定元件131的第二侧方区域接触。即,这里也限制了各个元件的移动方向。
具体而言,稳定元件131由此限制枢转体110或枢转臂120向上和向后的移动,从而使得枢转体110总体上更稳定。
就此而言,当然可以设想的是,限制其他的移动方向。因此例如,通过弹性元件或马达将枢转臂120稍微向后压,即压靠稳定元件131,可以容易地限制枢转体110或枢转臂120的向前的移动方向。
总体上,在图3中还可以看出,第一止挡元件101、稳定元件131或稳定元件131的前方区域和第二止挡元件102(或至少它们的接合区域)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在此,第一止挡元件101位于下平面,稳定元件131或稳定元件131的前方区域位于中间平面,并且第二止挡元件102位于上平面。即,第一止挡元件101与第二止挡元件102间隔开,以使得它们在枢转体110或枢转臂120移动时可以互不相触地从彼此旁移动经过。
图4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中枢转设备100具有两个稳定元件131a、131b。在此,这两个稳定元件131a、131b可以借助共用的致动器或借助两个不同的致动器来控制。
除图1至图3中所示的稳定元件131之外,在此还示出第二稳定元件131b,其具有另外的第一止挡元件101b和另外的第二止挡元件102b。
原则上,各第二元件的功能与第一元件的功能相同,即,第二元件只是布置在另外的位置上。这样提供的优势在于,枢转体110可以更佳地稳定在其伸出位置。
这里,第二稳定元件131b在其接合位置与另外的枢转臂120上的另外的第一止挡元件101b接触。
但就此而言,当然也可设想的是,另外的第一止挡元件101b直接与枢转臂120相连接或被整合于该枢转臂中。
该另外的第二止挡元件102b进而是车辆的外壳或车身的配对止挡件。
图5和图6示出枢转设备100的详细的设计方案,其中尤其更精确地示出稳定装置130的设计方案。
正如前文所述的枢转设备100(其中更示意性地展示了稳定装置130),图5和图6中的枢转设备100具有两个枢转臂120。借助枢转臂120将枢转体110从缩回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
图5示出枢转体110处于缩回位置的枢转设备100,而图6示出枢转体110处于伸出位置的枢转设备100。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这两个稳定元件131a、131b藉由稳定杆133彼此相连接并且由此可以共同移动。这种或类似的稳定杆133也可以用在前述的实施例中。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这两个稳定元件131的作用方式基本上相同。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稳定元件131a的作用方式不同于稳定元件131b的作用方式。这意味着,稳定元件131a在其接合位置与第一止挡元件101a和第二止挡元件102a的相互作用不同于第二稳定元件131b在其接合位置与第一止挡元件101b和第二止挡元件102b的相互作用。
这种区别尤其在图7和图8中示出,图7和图8示出稳定装置130或稳定元件131a和131b的放大图。在此尤其示出稳定元件131a和131b的接合位置。
在此在图7中可以看出,第二止挡元件102a是至少基本上呈U形地设计的,尤其是以倒U形设计的。这样,第二止挡元件102a限制稳定元件131a在三个方向上的移动,尤其向上、向前和向后的移动。
第一止挡元件101a仅以其上表面与稳定元件131a处于接触,从而使得第一止挡元件101a的移动仅向上受到稳定元件131a限制。与之相应地,通过限制枢转臂120的向上移动,稳定元件131a给枢转设备100赋予了稳定性。
与之相比,如图8看到的,位于稳定杆133前端的稳定元件131b是至少基本上呈L形的设计的,从而使其侧面中的两个侧面可以与第一止挡元件101b接触。
如图8所示,第二止挡元件102b具有凹部,该凹部容纳稳定元件131b的上侧面,即L形的长边。即,第二止挡元件102b限制稳定元件131b的向前、向上和向后的移动方向。
稳定元件131b因其L形而限制第一止挡元件101b的向上和向后的移动。
即,枢转臂120因此借助稳定装置130或在此稳定元件131b被稳定,从而使其向上和向后的移动受到限制。
附图标记清单
100 枢转设备
101,101a,101b 第一止挡元件
102,102a,102b 第二止挡元件
110 枢转体
120 枢转臂
130 稳定装置
131,131a,131b 稳定元件
133 稳定杆
140 致动器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所述枢转设备具有以下各项:
-枢转体(110),所述枢转体至少具有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
-至少一个枢转臂(120),所述至少一个枢转臂被设计成用于将所述枢转体(110)从所述缩回位置移动到所述伸出位置和/或将所述枢转体(110)从所述伸出位置移动到所述缩回位置;以及
-稳定装置(130),所述稳定装置至少暂时将所述枢转体(110)的位置和/或所述至少一个枢转臂(120)的位置稳定在所述枢转体(110)的所述伸出位置,
其中,所述稳定装置(130)具有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31,131a,131b),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被设计成用于从非接合位置移动至接合位置以及从接合位置移动至非接合位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31,131a,131b)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枢转臂(120)和所述枢转体(110)移动的方式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
其中,所述稳定装置(130)进一步包括致动器(140),所述致动器被设计成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31,131a,131b)从所述非接合位置移动至所述接合位置以及优选从所述接合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接合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31,131a,131b)在其接合位置限制所述枢转体(110)和/或所述至少一个枢转臂(120)的至少一个移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31,131a,131b)在其接合位置与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101,101a,101b)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101,101a,101b)与所述至少一个枢转臂(120)相连接或与所述至少一个枢转臂(120)一体式地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101,101a,101b)与所述枢转体(110)相连接或与所述枢转体(110)一体式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31,131a,131b)以其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优选其侧面中的两个侧面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101,101a,101b)接触,以使得所述枢转体(110)自下向上和/或自前向后的移动方向受到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31,131a,131b)的下角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元件(101,101a,101b)中的相应的凹部接触。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31,131a,131b)在其接合位置与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元件(102,102a,102b)接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元件(102,102a,102b)优选与所述枢转设备(100)的壳体和/或车身相连接或与所述枢转设备(100)的壳体和/或所述车身一体式地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31,131a,131b)以其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优选其侧面中的两个侧面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元件(102,102a,102b)接触,以使得所述枢转体(110)自下向上和/或自前向后的移动方向受到限制。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31,131a,131b)的上角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元件(102,102a,102b)接触。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31,131a,131b)中的至少前部区域是呈楔形或箭头形地设计的。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31,131a,131b)整体上被设计为面形元件。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枢转臂(120)借助致动器(140)、优选借助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140)而移动。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100),
其中,所述枢转体(110)为门把手、油箱盖或充电口盖。
CN202010458480.1A 2019-05-27 2020-05-25 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 Active CN1119974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14076.5 2019-05-27
DE102019114076.5A DE102019114076B4 (de) 2019-05-27 2019-05-27 Schwenk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7454A true CN111997454A (zh) 2020-11-27
CN111997454B CN111997454B (zh) 2023-04-28

Family

ID=73264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8480.1A Active CN111997454B (zh) 2019-05-27 2020-05-25 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7454B (zh)
DE (1) DE102019114076B4 (zh)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47170A1 (de) * 1997-10-24 1999-05-0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s aus einem Kofferraum eines Kraftfahrzeuges überstehenden Ladegutes
DE102004003796A1 (de) * 2004-01-26 2005-08-18 Gobbers, Christine Sicherung von Ladegut beim Transport mit einem Kfz bei offener Heckklappe oder offenem Kofferraumdeckel
DE102006039192A1 (de) * 2006-08-22 2008-02-2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Öffnen eines Fahrzeugschlosses und zur Bilderfassung im Außenbereich vom Fahrzeug
CN101535586A (zh) * 2006-08-24 2009-09-16 格拉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可相对彼此移动的家具部件的打开设备
CN102444321A (zh) * 2010-09-30 2012-05-0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装置
CN103080451A (zh) * 2010-09-22 2013-05-01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门把手装置
KR101481352B1 (ko) * 2013-12-19 2015-01-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도어 아웃사이드핸들
US20150020450A1 (en) * 2012-03-22 2015-01-22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do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CN104908655A (zh) * 2014-03-14 2015-09-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滑动和枢转扶手组件的车辆控制台
CN204728849U (zh) * 2014-06-04 2015-10-28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门以及用于车门的把手组件
JP2016101866A (ja) * 2014-11-28 2016-06-0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トランクリッド装置
CN105849348A (zh) * 2013-11-18 2016-08-10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包括部件特别是门把手和部件的致动装置的系统
CN105917063A (zh) * 2013-11-18 2016-08-3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由门把手和门把手的致动装置构成的系统
CN206287870U (zh) * 2016-11-30 2017-06-3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的扶手组件
CN107152207A (zh) * 2016-03-03 2017-09-12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改进的门锁致动器,尤其是内门锁致动器
CN107250476A (zh) * 2014-11-12 2017-10-13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中的应用的具有使用改善运动学的推按致动的按钮装置
CN107820529A (zh) * 2015-04-08 2018-03-20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具有易于安装和更安全枢转轴线承的机动车辆的枢转装置
US20180080267A1 (en) * 2016-09-22 2018-03-22 Hyundai Motor Company Sliding door controller unit
DE102017223104A1 (de) * 2016-12-23 2018-06-28 Magna Closures Inc. Automatischer tür-präsentierer mit rastelement
DE102018100685A1 (de) * 2017-01-18 2018-07-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r bodenplatte eines fahrzeugs in einer geöffneten position, um zugang zu einem unterhalb der bodenplatte angeordneten unterbodenstaufach zu ermöglichen
CN108474221A (zh) * 2015-10-21 2018-08-3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车辆的门把手
CN109070736A (zh) * 2016-04-18 2018-12-2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油箱翻盖装置或充电口翻盖装置
CN109209074A (zh) * 2017-06-29 2019-01-15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111509U1 (zh) * 1991-09-16 1991-11-07 Siegmueller Gmbh, 5014 Kerpen, De
JP2001055170A (ja) * 1999-08-18 2001-02-2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ボンネット構造
DE102017010196B3 (de) * 2017-10-30 2019-04-25 Daimler Ag Griffvorrichtung für eine Kraftfahrzeugtür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47170A1 (de) * 1997-10-24 1999-05-0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s aus einem Kofferraum eines Kraftfahrzeuges überstehenden Ladegutes
DE102004003796A1 (de) * 2004-01-26 2005-08-18 Gobbers, Christine Sicherung von Ladegut beim Transport mit einem Kfz bei offener Heckklappe oder offenem Kofferraumdeckel
DE102006039192A1 (de) * 2006-08-22 2008-02-2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Öffnen eines Fahrzeugschlosses und zur Bilderfassung im Außenbereich vom Fahrzeug
CN101535586A (zh) * 2006-08-24 2009-09-16 格拉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可相对彼此移动的家具部件的打开设备
CN103080451A (zh) * 2010-09-22 2013-05-01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门把手装置
CN102444321A (zh) * 2010-09-30 2012-05-0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装置
US20150020450A1 (en) * 2012-03-22 2015-01-22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do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CN105917063A (zh) * 2013-11-18 2016-08-3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由门把手和门把手的致动装置构成的系统
CN105849348A (zh) * 2013-11-18 2016-08-10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包括部件特别是门把手和部件的致动装置的系统
KR101481352B1 (ko) * 2013-12-19 2015-01-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도어 아웃사이드핸들
CN104908655A (zh) * 2014-03-14 2015-09-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滑动和枢转扶手组件的车辆控制台
CN204728849U (zh) * 2014-06-04 2015-10-28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门以及用于车门的把手组件
CN107250476A (zh) * 2014-11-12 2017-10-13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中的应用的具有使用改善运动学的推按致动的按钮装置
JP2016101866A (ja) * 2014-11-28 2016-06-0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トランクリッド装置
CN107820529A (zh) * 2015-04-08 2018-03-20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具有易于安装和更安全枢转轴线承的机动车辆的枢转装置
CN108474221A (zh) * 2015-10-21 2018-08-3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车辆的门把手
CN107152207A (zh) * 2016-03-03 2017-09-12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改进的门锁致动器,尤其是内门锁致动器
CN109070736A (zh) * 2016-04-18 2018-12-2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油箱翻盖装置或充电口翻盖装置
US20180080267A1 (en) * 2016-09-22 2018-03-22 Hyundai Motor Company Sliding door controller unit
CN206287870U (zh) * 2016-11-30 2017-06-3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的扶手组件
DE102017223104A1 (de) * 2016-12-23 2018-06-28 Magna Closures Inc. Automatischer tür-präsentierer mit rastelement
DE102018100685A1 (de) * 2017-01-18 2018-07-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r bodenplatte eines fahrzeugs in einer geöffneten position, um zugang zu einem unterhalb der bodenplatte angeordneten unterbodenstaufach zu ermöglichen
CN109209074A (zh) * 2017-06-29 2019-01-15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伟: "雷克萨斯LS460右后门智能失灵", 《汽车维修与保养》 *
李建等: "行李箱盖扭力弹簧设计", 《时代汽车》 *
王伟红等: "由两个案例引发的关于修改超范围判断方法的思考", 《科技视界》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114076B4 (de) 2022-11-10
CN111997454B (zh) 2023-04-28
DE102019114076A1 (de) 2020-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6718B2 (en) Din-rail mount type device
US9967995B2 (en) Single action din rail latch
EP1777045B1 (de) Messer
US10342341B2 (en) Slide rail assembly
US20160099520A1 (en) Lever-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positioning assurance member
CN107054177B (zh) 扶手装置
US20150191125A1 (en) Sliding door for a storage bin in a vehicle center floor console
EP2327586B1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interior part
US10398228B2 (en) Slide rail assembly
KR101081260B1 (ko) 인출장치
CN101801715B (zh)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EP3387950A1 (en) Slide rail assembly
EP0895178A3 (en) Card connector
DE102011005167A1 (de) Wischblattadapter, insbesondere für eine Kraftfahrzeugwischvorrichtung
CN102529769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托
US6253975B1 (en) Cup holder installed in vehicle
CN111997454A (zh) 用于车辆的枢转设备
US20170127898A1 (en) Telescopic Wand for a Vacuum Cleaner
US8696279B2 (en) L-shaped tolerance adjustment clip
US8297993B2 (en) Connector arrangement with mate-assist device
US9004804B2 (en) Attachment structure and attachment unit
JP5273967B2 (ja) フィンガーポンプ装置
KR102113679B1 (ko) 케이블 조인트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케이블 조작 기구
JP5620360B2 (ja)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JP6367619B2 (ja) ケーブル連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