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03C - 磁记录和再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记录和再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03C
CN1119803C CN99800307.7A CN99800307A CN1119803C CN 1119803 C CN1119803 C CN 1119803C CN 99800307 A CN99800307 A CN 99800307A CN 1119803 C CN1119803 C CN 111980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cassete
retainer
arm
tape
magnetic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03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8369A (zh
Inventor
阪本圭司
小西章雄
平林晃一郎
上田茂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58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8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0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5/05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features present on or derived from record carrier or container
    • G11B15/06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features present on or derived from record carrier or container by sensing auxiliary features on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e.g. to stop machine near the end of a tape
    • G11B15/08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features present on or derived from record carrier or container by sensing auxiliary features on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e.g. to stop machine near the end of a tape by photoelectric sens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675Guiding containers, e.g. loading, ejecting cassettes
    • G11B15/67581Guiding containers, e.g. loading, ejecting cassettes with pivoting movement of the cassette hold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3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with provision for auxiliary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5/05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features present on or derived from record carrier or container
    • G11B15/06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features present on or derived from record carrier or container by sensing auxiliary features on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e.g. to stop machine near the end of a tape
    • G11B15/07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features present on or derived from record carrier or container by sensing auxiliary features on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e.g. to stop machine near the end of a tape on contain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4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 G11B23/041Details
    • G11B23/042Auxiliary featur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Tape Cassette Changers (AREA)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它能够缩小尺寸,防止外力直接传到内部机构。为实现该目的,构成一主臂(26)和一副臂(29),在转动操作中,始终不会在一包括光检测器(31)的平面内与该光检测器相交,因此,装置的宽度尺寸可缩小,MIC-SW(46)的壁厚也能缩小,MIC-SW(46)的上端由一后板(48)所固定,所以,装置的深度也可缩小,此外用一夹紧器(42)锁定磁带盒保持架(13),以当副底盘(19)从卸载位置移到装载位置时防止外来干涉。

Description

磁记录和再现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盒带式录像机(以下称VCR)、盒带式录音机或其它等等内安装一盒式磁带的磁记录和再现装置。
发明背景
目前市场上要求与照相机一体化的VCR是各式各样的,不仅仅要缩小尺寸和减轻重量,还要数字化,以防信号干扰。通过数字化,信息质量远比传统的能力提高很多,而且,由于信号压缩技术和高密度记录技术的发展,装有磁带的磁带盒尺寸也很快就变小了。另一方面,使用者所拥有的磁带盒一年年在增加,因此要求VCR系统能够很容易地检索磁带盒类型或检索记录在磁带上的信息。
作为满足这种市场需求的一个例子,人们已知道符合DV标准的家庭数字VCR(此后称DVC)。在DVC中,磁铁金属材料涂覆或蒸发在磁带上,并通过短波长记录来提高记录密度。图22立体图示出了一DVC磁带盒的外观。在DVC磁带盒的后侧,设置一ID板102a,并通过由下面要描述的接触式识别开关(此后称MIC-SW)读取的电路板的电阻值,能检测磁带厚度、磁带材料和其它信息。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一传统的磁记录和再现装置。
图16是一处在卸载位置的传统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平面图;图17是图16的基本零件的放大平面图;图18是一装载完成位置的平面图;图19是图16的右视图,其中磁带盒处在装上和卸下位置;图20是图16的右视图,其中磁带盒处在磁带装载位置;以及,图21是图18的右视图。
在图16和图20中,一旋转头圆柱体101安装在一主底盘100中,用一在磁带盒102中的磁带(未示出)交换信号。一副底盘104可滑动地置于一直立在主底盘100中的副底盘导销103上。如图19所示,一可转动地支承在设置于副底盘104中的一主臂轴105上的主臂106的一端可滑动地与设置在一磁带盒保持架107侧面的主臂销108啮合,用于传送磁带盒102。
另一方面,一副臂轴110设置在磁带盒保持架107的侧面,一外面板109连接于保持架的上部,一副臂111可旋转地支承于保持架上。副臂111的引导端可滑动地与设置在副底盘104侧面的一副臂销112啮合。主臂106和副臂111绕一臂连接销113而可相对转动地彼此接合在一起,上弹弹簧(up-spring)14在它们之间伸长,使得磁带盒保持架107总是被推向沿图19中的箭头A方向移动。
如图16、18和20所示,一光发射器115设置在副底盘104的一指定位置,来自光发射器115的光116如双点划线所示分成两个方向经过磁带盒102中的磁带,和一在副臂111中槽110a,到达设置在副底盘104侧面的光检测器117。根据该光116是否到达光检测器117与否,来检测磁带起始或终了位置。
此外,一锁定杆119可滑动地设置在形成于副底盘104侧面的导销118上,它被一锁定弹簧120推向图19中的箭头C的方向。一直立在锁定杆119上的锁定销121设置在一要与形成在底盘保持架107中的一锁定啮合部107a相啮合的位置,将底盘保持架107设计成锁定之后具有略微的浮动,使得它能沿箭头B的方向可略微移动,这样,锁定销121能与啮合部107a的止动部107b可靠接触。
另外,如图19或20所示,一接触式识别开关(MIC-SW)122设置在要与在磁带盒102后侧的ID板102a接触的位置。为了使除接触端122a之外都绝缘,固定接触端122a的壳体122b总的由树脂材料制成。接触端122a由弹性导电材料制成,通过施加一指定压力就可读出ID板102a的电阻值。
在如此构成的传统磁记录和再现装置中,其工作如下所述。
在图19中,当磁带盒102沿箭头C的方向放入磁带盒保持架107中,并沿箭头B的方向压外面板109时,磁带盒保持架107被主臂106和副臂111所引导而下降。当磁带盒保持架107的锁定啮合部107a与锁定销121接触时,锁定杠119沿箭头D的方向滑动,锁定啮合部107a通过锁定销121的时刻,锁定杠119被锁定弹簧120的拉力返回到图20所示的位置。
将磁带盒保持架107锁定之后,当外面板109沿图20中的箭头B方向被压时,借助上述的浮动推磁带盒保持架107,但当手放掉时,它通过上弹弹簧114的恢复力仍然停留在图20所示的位置。另一方面,当磁带盒保持架107下降时,从光发射器115到光检测器117的光路暂时被副臂111所切断,但在下降结束时,形成如图16和20所示的光路。此后,安装磁带盒保持架107的副底盘104由副底盘导销103所引导,并移到旋转头圆柱体101侧,从而使磁带被记录或再现。
但是,传统的结构具有如下三个问题。
(1)由于副臂的移动轨道与光检测器相交叉,光检测器必须放置在副臂的外侧,即,在磁带盒的与副臂相对的一侧。因此,它制约了机构宽度的小型化,使整个装置的尺寸不能减小到最大极限。
(2)MIC-SW是由树脂材料制成的,以便确保其本身的刚度和工作的可靠性,因此,要求有一定的厚度,但这个厚度成为决定机构深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它限制了机构深度变薄。如果制造一超薄型MIC-SW开关,MIC-SW对磁带盒的垂直性得不到保证,接触终端与ID板的接触压力的波动增加,工作的可靠性变差。
(3)由于外面板和磁带盒保持架是整体的,作用在外面板上的外力通过磁带盒保持架直接传到内部机构。因此,对于照相机-VCR集合设备,由于在操作时使用者直接接触外面板,装置或磁带盒可能会扭曲或变形,就会破坏可靠性,使产品的质量下降。
发明概要
为了解决已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由在装载或卸载磁带盒时的保持架的垂直移动所引起的副臂的移动轨道不会与光检测器相交,所以磁带盒鉴定装置(MIC-SW)的端面壁厚很薄,设置用于夹持的保护装置,就可防止作用在外面板上的外力直接作用到磁带盒保持架上。
在这样的结构中,机构的宽度和/或深度尺寸得以下降,运行时,磁带盒和内部机构不会因外力而扭曲或变形,这样,就可实现高可靠性的磁记录和再现装置。
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它包括:
一具有第一侧的底盘;
一保持具有磁带的磁带盒的磁带盒保持架;
一移动机构,用于当磁带盒通过所述磁带盒保持架保持时,使所述磁带盒保持架在磁带盒保持架的一安装上或从中卸下所述磁带盒的第一位置与一将所述磁带盒放置在所述底盘中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一对臂;以及
一靠近所述磁带盒保持架设置的检测器,用于当磁带盒被所述磁带盒保持架保持并容纳在所述底盘内时,检测所述磁带的起始位置或终了位置;
其中,当所述磁带盒保持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时,所述臂平行于所述底盘的所述第一侧移动,使得经过所述检测器的垂直于所述第一侧的一条线不与任何一臂相交,以及
其中,所述底盘还具有一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延伸的第二侧,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位于所述检测器与所述底盘之间的导销,以当所述磁带盒保持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引导其中一个臂,使得当所述磁带盒保持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经过所述检测器的垂直于所述第一侧的线由于所述导销定位在所述检测器与所述底盘之间而避免了与所述臂中的所述一个相交。
因此,在这种结构中,由于该对臂移动不会与驱动磁带盒保持装置的检测件相交,结构的宽度能减小到一极限。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一平面图,它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一在卸载位置中的底盘构造;
图2是图1主要零件的放大平面图;
图3是一平面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在一装载完成位置中的底盘构造;
图4是一平面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在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一外壳中的磁带盒保持架移动装置;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在磁带盒安装和卸下位置中的左视图;
图6是一左视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卸载位置中的副底盘上的磁带盒;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在磁带盒安装和卸下位置中的右视图;
图8是一右视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卸载位置中的副底盘上的磁带盒;
图9是一右视图,它示出了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止动装置的夹紧器的工作;
图10是一右视图,它示出了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止动装置的夹紧器的工作;
图11是一右视图,它示出了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止动装置的夹紧器的工作;
图12是一右视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磁带盒保持架的上升和下降运动;
图13是一右视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磁带盒保持架的上升和下降运动;
图14是一右视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磁带盒保持架的上升和下降运动;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MIC-SW的放大的平面图;
图16是一传统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在卸载位置时的平面图;
图17是图16主要零件的放大平面图;
图18是传统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处在卸载完成位置的右视图;
图19是图16中的传统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处在磁带盒装上和卸下位置的右视图;
图20是图16中传统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处在磁带装载位置的磁带盒的右视图;
图21是图18的右视图;以及
图22是一立体图,它示出了一DVC磁带盒的装置。
下面结合图1至15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一平面图,它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磁记录和再现装置的一在卸载位置中的底盘构造;图2是图1主要零件的放大平面图;图3是一平面图,它示出了在装载完成之后位置的底盘构造;图4是一平面图,它示出了设置在一外壳中的磁带盒保持架的移动装置;图5是磁带盒在装上和卸下位置中的左视图;图6是一左视图,它示出了位于在卸载位置中的副底盘上的磁带盒;图7是磁带盒在装上和卸下位置中的右视图;图8是一右视图,它示出了位于在卸载位置中的副底盘上的磁带盒;图9至11是右视图,它们示出了是止动装置的夹紧件的工作;图12至14是右视图,它们示出了磁带盒保持架的上升和下降运动;以及图15是MIC-SW的放大的平面图。
首先描述设置在外壳1中的磁带盒保持架移动装置。在图4和5中,在固定于外壳1的左外架2和右外架3上直立着一旋转轴4,一外保持架5设置在旋转轴4上并可绕其转动。一上弹弹簧6在外保持架5与左外架2之间延伸,总是沿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推外保持架5,而一止动件7形成在左外架2与右外架3之间,以便限定外保持架5,从而不再从图5所述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也如图5所示,一锁定板9可滑动地设置在一直立在左外架2上的锁定板导销8上,借助一延伸在它与左外架2之间的锁定板弹簧10使它总是被推向箭头C的方向。一锁定板销11直立在锁定板9上,锁定板销11被设计成与形成在外保持架5中的凸轮面5a接触。凸轮面5a有一中心在旋转轴4a的同心圆弧形状。一外保持架销12直立在外保持架5的引导端,并与具有一形成在锁定板9上的倾斜面9a的锁定部9b啮合。
用一个装载电动机(未示出)使锁定板9沿箭头D的方向滑动,以此来松开外保持架5。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外保持架5的左右侧设置有驱动装置15,通过与从下面将要描述的磁带盒保持架13的两侧伸出的保持架轴14啮合而使磁带盒保持架13往复移动。如图5至7所示,驱动装置15由固定在外保持架5侧面的固定部16和一其固定端在外保持架5的后侧、其自由端与固定部16接触的板弹簧17构成。
因此,板弹簧17设计成从图5所示的状态沿逆时针方向偏转。此外,左外架2设置有一下降检测(down-detection)SW18,以通过与锁定板9的引导端9c的啮合而接通或断开。如图6所示,外保持架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锁定板8沿箭头C的方向滑动,外保持架销12与锁定板9b啮合,通过锁定板9的引导端9c,当下降检测SW18从关状态变到开状态时,装载电动机(未示出)开始运行,由此装载磁带并使下述的副底盘19移动。
下面描述除磁带盒保持架移动装置之外的其它构造。
在图1和3中,一旋转头圆柱体21安装在一主底盘20上,使与装在磁带盒102中的磁带交换信号。副底盘19可滑动地安装在直立于主底盘20上的副底盘导销22上,一磁带盒高度确定销23和一用于确定保持磁带盒102的磁带盒保持架13的可下降位置的磁带盒保持架高度确定销24直立在副底盘19上。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一主臂26可设置在形成于副底盘19上的主臂轴25上,并可绕其转动,其一端可滑动地与设置在磁带盒保持架13侧面中的一主臂销27啮合。
一副臂29设置在直立于磁带盒保持架13侧面上的副臂轴28上并可绕其转动,其一端可滑动的与副底盘19侧面上的一副臂销30啮合。磁带盒保持架13设计成当借助主臂26和副臂29上升和下降时,被限定在位。副臂销30位于一下面要描述的光检测器31与副底盘19之间。
因此,如图7和12至14所示,主臂26和副臂29设计成它们在包含光检测器31的平面中始终不与光检测器31交叉的位置上移动。主臂26和副臂29可绕一臂连接销32彼此转动地接合在一起。如图2和7所示,包含一槽26a的主臂26的平面与副臂29的移动平面相同,图2中在方向A的尺寸被设计在一最小极限。
在磁带盒保持架13中,用一磁带盒压簧33将磁带盒102压向磁带盒高度确定销24,磁带盒102总是被推向图7中的箭头B的方向。此外,如图1和7所示,一盖子打开件35设置成可绕一直立在副底盘19右侧的盖子打开件轴34转动,盖子打开件35总是通过一盖子打开件弹簧36被推向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从盖子打开件35的引导端伸出的盖子打开销37与磁带盒102的前盖102b接触,使得前盖102b可释放到最大角度。
另一方面,如图1和7所示,光发射器38设置在副底盘19的一指定位置中,来自光发射器38的光39如双点划线所示分成两个方向经过磁带盒102中的磁带(未示出),到达通过设置在副底盘19两端的传感器保持架40固定的光检测器31。光发射器38和光检测器31的功能与已有技术的相同,但不同的是,如图2所示,与已有技术相比,即与在接近磁带盒102侧面的位置相比,本发明的光检测器31设置在该装置的更里面的侧面。
此外,一夹紧器42可转动地设置在一安装在副底盘19侧面上的夹紧器轴41上。如图7至11所示,一夹紧器销43直立在朝下穿过副底盘19的夹紧器42的一个端部,它被设计成总是与主底盘20的形成为一包括凹槽的凸轮形状(camshape)的外周44啮合。
另一方面,一设置在夹紧器42另一端的钩部42a有一中心定在夹紧器轴41的同中心圆弧形状,并与设置在磁带盒保持架13侧面上的一保持架夹紧销45啮合。
此外,如图8和15所示,一具有终端46b的薄形MIC-SW46设置在与一在磁带盒102后侧的ID板102a接合的位置中,用一螺钉47将它紧固于副底盘19上。MIC-SW46的引导端46a被一具有π字形(pi-shaped)覆盖件48a的后板48所夹持。在此,为了在磁带盒上升或下降时,磁带盒102的后侧不与π形的引导端相碰,MIC-SW46的引导端46a要比其它零件薄。
另外,由于用一螺钉49将后板48紧固于副底盘19的侧面,MIC-SW46由螺钉47和覆盖件48a支承在两侧。
主臂26、主臂销27、副臂29、副臂轴28、保持架轴14和保持架夹紧销45设置在磁带盒保持架13的两侧,主臂轴25、副臂销30和夹紧器42设置在副底盘19的两侧,主底盘20外周的形状在图1中的左右两侧是对称的。当磁带盒保持架13下降到图8所示的位置时,外保持架5的板簧17压磁带盒保持架13的力设定得比磁带盒压簧33压磁带盒102的力大得多,当副底盘19从图8所示的位置移到图11所示的位置时,它被设计成使保持架轴14和板簧17彼此完全分离。
因此,在本发明中,锁定机构设置在作为磁带盒移动装置的外保持架5的侧面。
在如此构成的磁记录和再现装置中,其工作如下所述。
首先,描述磁带盒保持架13的下降动作。
在图5中,当抵抗上弹弹簧6的推力沿箭头B的方向推外保持架5时,磁带盒保持架13由于其保持架轴14首先被固定部16所引导而开始下降,然后由于被板簧17压下再下降。与磁带盒保持架13的这种动作相配合,主臂26和副臂29从图7所示的状态通过图12和13所示的状态到达图14所示的位置。在这个动作过程中,副臂29移动,同时通过光检测器31和副底盘19。在图7中,磁带盒保持架13中的磁带盒102与MIC-SW46的终端46b接触,而没有在下降的中途与后板48的覆盖件48a相碰。回过来注意磁带盒102的前面,一前盖102b与盖子打开销37接触,并通过盖子打开件弹簧36的推力打开到最大角度。
另一方面,在左侧,如图5所示,尽管锁定板9仍然停止在左外架2处,而其锁定板销11与外保持架5的凸轮面5a接触,但当外保持架销12开始与锁定板9的斜面啮合时,它抵抗锁定板弹簧10的推力沿箭头D的方向逐渐滑动。然后,如图6所示,由于锁定板弹簧10的推力,外保持架5被锁定板9的锁定销11所锁定,下降检测SW18从关状态变到开状态。在图6所示的位置,磁带盒保持架13同时接收磁带盒压簧33通过磁带盒102的沿箭头A方向的力和外保持架5的板簧17的沿箭头B方向的力,但由于后一个力设定得比上述的前一个力大,磁带盒保持架13保持与磁带盒保持架高度确定销24接触。磁带盒102借助磁带盒压簧33的推力与磁带盒高度确定销23在其底部接触。
下面描述通过副底盘19的移动所进行的装载操作。当下降检测SW18接通时,装载电动机(未示出)运转,副底盘19开始沿箭头C的方向移动。然后,如图9所示,副底盘19上的夹紧器42通过形成在主底盘20的外周44上的凸轮面与夹紧器销43之间的接触而沿图9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钩42a与在磁带盒保持架13侧面的保持架夹紧销45啮合。在图9中,磁带盒保持架13借助板簧17保持在被压向磁带盒保持架高度确定销24的状态,磁带盒102借助磁带盒压簧33被压向磁带盒高度确定销23。结果,当进一步移动副底盘19时,如图10所示,夹紧器42对副底盘19保持停顿状态,而磁带盒保持架13的保持架轴14开始脱离外保持架5的板簧17。因此,磁带盒保持架13仅接收磁带盒压簧33通过磁带盒102的沿箭头A方向的反作用力,并维持夹紧器42的钩42a与保持架夹紧销45的接触状态。通过这种反作用,磁带盒保持架13的底部脱离磁带盒保持架高度确定销24。但是,通过磁带盒压簧33,磁带盒102保持在被压向磁带盒高度确定销23的状态。当副底盘19进一步移动时,如图11所示,外保持架5的板簧17和磁带盒保持架13的保持架轴14彼此进一步分开,磁带盒保持架13和外保持架5完全分离。另一方面,磁带盒102借助磁带盒压簧33保持被压向磁带盒高度确定销23。
相反,当通过卸载从该装置取出磁带盒102时,操作程序与上述的操作相反。首先,通过装载电动机(未示出),使副底盘19沿图11的方向D移动。外保持架5的板簧17逐渐向磁带盒保持架13加压,磁带盒保持架13的底部与磁带盒保持架高度确定销24接触。然后,当副底盘19的移动完成到图8所示的位置时,夹紧器42通过夹紧器销43在主底盘20的外周44上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脱离与保持架夹紧销45的啮合。因此,磁带盒保持架13设定在等待状态,以便可朝磁带盒装上和卸下位置移动。另一方面,在左侧,装载电动机(未示出)沿图6的箭头D的方向驱动锁定板9,锁定部9b脱离外保持架销12的时刻,上弹弹簧6的推力使外保持架5沿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在与外保持架5的这种动作的配合中,磁带盒保持架13被其保持架轴14引导和上升到板簧17和固定部16,外保持架5紧靠左外架2或右外架3的止动件7,由此完成移动动作。
而磁带盒102没有放在磁带盒保持架13中时的操作除磁带盒保持架13没有磁带盒压簧33的反作用力之外与上述的操作相同,其说明省略。
因此,在实施例中,当磁带盒保持装置在磁带盒装上和卸下位置与底盘安装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时,用于驱动磁带盒保持装置的一对臂中的一个在底盘的相对侧移动到检测件,另一个由导销引导,并在底盘侧移到检测件,因此,该对臂通过移动能够驱动磁带盒保持装置,而不会在包含检测件的平面内与检测件相交,这样,机构的宽度就能下降。
此外,包含了固定于底盘的磁带盒鉴定装置和用于夹持磁带盒鉴定装置的保护装置,如果磁带盒鉴定装置比已有技术的薄,又能确保操作的可靠性,就能降低机构的深度。
另外,诸如具有凸轮部的主底盘;可在用于从磁带盒中抽出磁带的卸载位置与通过旋转头圆柱体能够记录或再现的装载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副底盘;可在用于将磁带盒放在副底盘中的安装位置与磁带盒装上和卸下位置之间可往复移动的磁带盒保持架;以及,与主底盘的凸轮部接触的止动装置,该止动装置保持在释放位置,以便当副底盘在卸载位置时允许磁带盒保持架在安装位置与磁带盒装上和卸下位置之间往复移动,还保持在锁定位置,以便当副底盘在装载位置时将磁带盒保持架保持在副底盘上,在包括上述组成部分的结构中,由于在记录或再现时作用在外壳上的外力不会传到内部机构,就不会发生扭曲或变形,因此,该装置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在实施例中,MIC-SW用作磁带盒鉴定装置,但其它开关同时也可使用,只要具有与磁带盒壳啮合的功能就可以了诸如抹去错误的保护开关(wrong erasingpreventive swith)。
工业上的应用
因此,本发明包括:一底盘;保持具有磁带的磁带盒的磁带盒保持装置;由一对可相互转动支承的臂组成的移动装置,用于使磁带盒保持装置在由磁带盒保持装置装上或卸下磁带盒的第一位置与一将磁带盒放置在底盘中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包括一靠近磁带盒侧面设置的检测件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磁带的起始位置或终了位置;以及一设置在磁带盒侧的检测件中的导销,而磁带盒保持装置在导销中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该对臂中的一个在底盘的相对侧相对于检测件移动,另一个由导销所引导,并在底盘侧相对于检测件移动,因此,该对臂移动不会在包括检测件的平面中与检测件相交,而能驱动磁带盒保持装置,所以扩大了该机构设计的自由度,同时有利于缩小机构的尺寸,尤其是,机构的宽度可显著的缩小,最终使整个装置的尺寸缩小。
本发明还包括:一底盘;固定于底盘并与磁带盒的后侧接触的磁带盒鉴定装置,用于鉴定磁带盒类型;以及设置在底盘中的保护装置,用于夹持磁带盒鉴定装。因此,由于磁带盒鉴定装置由底盘和保护装置所固定和支承,如果磁带盒鉴定装置比已有技术的薄,又能确保操作的可靠性,就有利于装置尺寸的缩小,尤其是,机构的深度能充分缩小,这样,整个装置的尺寸就缩小了。
此外,本发明包括:一其上安装一旋转头圆柱体的主底盘,它还有一凸轮部;一可在从磁带盒中抽出磁带的卸载位置与能够由旋转头圆柱体记录或再现的装载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副底盘;一可在将磁带盒放置在副底盘中的安装位置与磁带盒装上和卸下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磁带盒保持架;以及,与主底盘的凸轮部啮合的止动装置,该止动装置保持在释放位置,以便当副底盘在卸载位置时允许磁带盒保持架在安装位置与磁带盒装上和卸下位置之间往复移动,还保持在锁定位置,以便当副底盘在装载位置时将磁带盒保持架保持在副底盘上。因此,由于在记录或再现时作用在外壳上的外力不会通过磁带盒保持装置传到内部机构,就不会扭曲、变形或失误,因此,该装置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另外,可利用底盘的外形和副底盘对底盘的相对移动运行来安全地锁定和松开磁带盒保持装置,就不需要用如在已有技术中需要的由弹簧或类似物执行的推动装置来锁定,因此,就提供了高价格性能的极便宜的装置,其实际效果是显著的。

Claims (6)

1.一种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它包括:
一具有第一侧的底盘;
一保持具有磁带的磁带盒的磁带盒保持架;
一移动机构,用于当磁带盒通过所述磁带盒保持架保持时,使所述磁带盒保持架在磁带盒保持架的一安装上或从中卸下所述磁带盒的第一位置与一将所述磁带盒放置在所述底盘中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一对臂;以及
一靠近所述磁带盒保持架设置的检测器,用于当磁带盒被所述磁带盒保持架保持并容纳在所述底盘内时,检测所述磁带的起始位置或终了位置;
其中,当所述磁带盒保持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时,所述臂平行于所述底盘的所述第一侧移动,使得经过所述检测器的垂直于所述第一侧的一条线不与任何一臂相交,以及
其中,所述底盘还具有一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延伸的第二侧,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位于所述检测器与所述底盘之间的导销,以当所述磁带盒保持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引导其中一个臂,使得当所述磁带盒保持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经过所述检测器的垂直于所述第一侧的线由于所述导销定位在所述检测器与所述底盘之间而避免了与所述臂中的所述一个相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被可相互转动地支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的另一个包括一非线性形状,其中,所述磁带盒保持架通过使所述臂相互转动而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经过所述检测器和所述第一侧的线由于所述臂的所述另一个的非线性形状而避免了与所述臂中的所述另一个相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在一具有所述检测器的平面内可相互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在一具有所述检测器的平面内可相互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记录和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的另一个包括一非线性形状,在所述磁带盒保持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过程中,经过所述检测器和所述第一侧的线由于所述臂的所述另一个的所述非线性形状而避免了与所述臂中的所述另一个相交。
CN99800307.7A 1998-03-16 1999-03-15 磁记录和再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80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500698A JP3521732B2 (ja) 1998-03-16 1998-03-16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65006/1998 1998-03-16
JP65006/98 1998-03-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8369A CN1258369A (zh) 2000-06-28
CN1119803C true CN1119803C (zh) 2003-08-27

Family

ID=13274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80030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803C (zh) 1998-03-16 1999-03-15 磁记录和再现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339514B1 (zh)
EP (1) EP0986059B1 (zh)
JP (1) JP3521732B2 (zh)
CN (1) CN1119803C (zh)
DE (1) DE69933743T2 (zh)
WO (1) WO19990480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0916B2 (ja) * 2017-03-01 2020-11-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6830A (ja) 1984-10-03 1986-05-02 Sharp Corp デ−タ処理方式
JPH0422416Y2 (zh) * 1984-11-12 1992-05-22
JPH0715771B2 (ja) * 1988-08-30 1995-02-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の駆動機構
JPH0752531B2 (ja) * 1988-08-31 1995-06-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に於けるテープ弛み処理装置
US5001810A (en) * 1989-11-29 1991-03-26 Baer Austin R Pinless hinge structure with self-operating features
US5218492A (en) * 1990-06-14 1993-06-08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Magnetic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H04247361A (ja) * 1991-02-04 1992-09-03 Toshiba Corp カセット装填装置
DE69212684T2 (de) * 1991-03-11 1997-01-23 Toshiba Kawasaki Kk Gerät geeignet zum Laden einer Mehrzahl von Kassetten
US5402405A (en) * 1991-03-18 1995-03-28 Sony Corporation Cassette loading apparatus
JP3244896B2 (ja) * 1992-12-17 2002-01-07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テープレコーダーのハウジング装置
US5621589A (en) * 1993-03-09 1997-04-15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KR0120540B1 (ko) * 1993-07-26 1997-10-27 김광호 테이프 레코더의 도어장치
JPH0745045A (ja) * 1993-07-30 1995-02-14 Canon Inc カセット装置
JP3058538B2 (ja) * 1993-08-17 2000-07-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カセット装着装置
JPH07296465A (ja) * 1994-04-28 1995-11-10 Canon Inc カセット蓋開閉装置
JPH08263902A (ja) * 1995-03-22 1996-10-11 Canon Inc カセット装着装置及びこのカセット装着装置を備えた記録又は再生装置
KR970017359A (ko) * 1995-09-12 1997-04-30 김광호 테이프 레코더의 카세트 하우징 조립체
JP2710771B2 (ja) * 1996-05-23 1998-02-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のカセット装着機構
JPH10188392A (ja) * 1996-12-25 1998-07-21 Canon Inc 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検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11259931A (ja) 1999-09-24
DE69933743D1 (de) 2006-12-07
EP0986059B1 (en) 2006-10-25
JP3521732B2 (ja) 2004-04-19
DE69933743T2 (de) 2007-10-04
CN1258369A (zh) 2000-06-28
WO1999048093A1 (fr) 1999-09-23
EP0986059A1 (en) 2000-03-15
EP0986059A4 (en) 2004-12-22
US6339514B1 (en) 2002-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49532B1 (en) Disc players
CN1119803C (zh) 磁记录和再现装置
US4797761A (en) Telescoping disk drive assembly
US6865060B2 (en) Disk drive device having a lifting plate configured to lift a magnetic head supporting member
EP1422699A1 (en) Method of adjusting inclination of guide shaft in recording medium drive device
US4860136A (en) Rotary magnetic disc device with improved disc pack positioning structure
JP2989679B2 (ja) 回転形記憶装置
JP2695937B2 (ja) 磁気ヘッドのロード・アンロード方法,その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を備えた光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JP2712223B2 (ja)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US5978179A (en) Removable cartridge hard disk drive with an inner crash stop
US5237474A (en) Head cartridge apparatus having head supporting arm partially inserted into disk case through window formed therein
JP3081501B2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S60243855A (ja) 円盤状情報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JPH0341326Y2 (zh)
JP3350103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253865B2 (zh)
JPH0341325Y2 (zh)
JP2506172Y2 (ja) カセットテ−プレコ−ダ
JPH0574034A (ja) デイスク再生装置
JPH0138777Y2 (zh)
JPH09128865A (ja) 記録再生装置
JP2684094B2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527602Y2 (ja) デイスクプレ−ヤのデイスク装着装置
JPH0561851U (ja) 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JP3395951B2 (ja)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の駆動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