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1934A - 网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1934A
CN111971934A CN201980024937.3A CN201980024937A CN111971934A CN 111971934 A CN111971934 A CN 111971934A CN 201980024937 A CN201980024937 A CN 201980024937A CN 111971934 A CN111971934 A CN 111971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ceiver
communication
bus
network
communication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49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71934B (zh
Inventor
锹田光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71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1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71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1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078Bus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13Details regarding a bus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097Interconnection with othe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43Bus networks involving priority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04L12/40176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 H04L12/4018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bu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39Details regarding the setting of the power status of a node according to activity on the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便作为系统不构成冗余系统也能在异常时继续通信的网关装置。本发明的网关装置(100)具备:多个收发器(110、112、114),它们与多个通信总线(1、2、3)一对一连接;以及开关元件(50),其连接多个通信总线中的优先顺序不同的2个通信总线(1、2)。

Description

网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用控制装置,例如涉及连接在多个网络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的车辆用网关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汽车等车辆中搭载有对发动机和制动器等各种车辆控制系统的装置进行控制的车载电子控制装置(有时称为车载ECU)、对显示车辆的各种状态的仪表等设备进行控制的车载电子控制装置等大量车载ECU。于是,在车辆内,利用通信线将这各个车载ECU加以连接而形成了网络,经由该网络来进行各车载ECU之间的各种数据的收发。
作为连接于这种网络、承担各车载ECU之间的信息的收发的装置,有网关装置。在网关装置故障时,经由网络的数据的收发会停止,因此网关装置要求高可靠性。
此外,以CAN总线为首的车载用通信总线当中存在特别重要的总线。
例如,连接有发动机控制用的车载ECU的动力总成系统的通信总线极为重要,在发生了故障而无法通信的情况下,发动机无法再起动。
作为尝试解决这种问题的技术相关的文献,有日本专利特开2006-333007号公报(专利文献1)。该公报揭示了一种车辆通信系统,其混存有连接于第1通信总线及第2通信总线双方的多个双系统车载通信装置和仅连接于第2通信总线的至少1个单系统车载通信装置,该车辆通信系统构成为,多个双系统车载通信装置中的至少1个获取其他双系统车载通信装置经由第1通信总线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转送至第2通信总线。当如此构建车辆通信系统时,即便多个双系统车载通信装置中的1个在第2通信总线侧变成发送不良状态,剩下的双系统车载通信装置也会经由第1通信总线来获取从该双系统车载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并转送至第2通信总线,由此,单系统车载通信装置能够可靠地接收从在第2通信总线侧已变成发送不良状态的双系统车载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3330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将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那样的车辆通信系统运用于车辆用网关装置的情况下,连接于第1通信总线及第2通信总线双方的双系统车载通信装置必须要多个。即,作为系统需要形成冗余系统,导致网关装置价格容易变得高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作为系统不构成冗余系统也能在异常时继续通信的网关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申请包含多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手段,举其一例,为一种网关装置,具备:多个收发器,它们与多个通信总线一对一连接;以及至少1个开关元件,其连接所述多个通信总线中的优先顺序不同的2个通信总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异常时也能继续ECU间的通信而无须作为系统构成冗余系统,因此能提供廉价、可靠性高的网关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的车载电子控制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为表示存储器中存放的通信总线1、2、3的优先顺序表的构成例的图。
图3为用于说明图1的车载电子控制装置内的各部的动作的时间图的一例。
图4为表示CPU的控制流程图的一例的图。
图5为表示各通信总线所构成的网络上流通的数据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概略性地表示车载电子控制装置(车载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控制电路构成。车载ECU 100作为网关装置(也称为网关ECU)而发挥功能,连接有多个车内用网络10、20、30(以下,有时称为网络)。
本实施例的网络10、20、30使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作为通信协议,但也可使用其他协议。
网络10中经由通信总线(CAN总线)1连接有多个ECU(ECU组)。这些ECU组由多媒体系统ECU构成,例如可能包括汽车导航ECU、音响控制ECU等。
网络20中经由通信总线(CAN总线)2连接有多个ECU(ECU组)。这些ECU组由动力总成系统ECU构成,例如可能包括发动机控制ECU、制动器控制ECU、变速器控制ECU等。
网络30中经由通信总线(CAN总线)3连接有多个ECU(ECU组)。这些ECU组由车身系统ECU构成,可能包括自动车窗用ECU、安全带用ECU等。
再者,各通信总线(CAN总线)1、2、3为双线式总线,由2条通信线(双绞电缆)构成,但图1中进行了简化,是以1条通信线来记述的。
在ECU 100的壳体109内收纳有电源电路104、掌管ECU 100内的信号处理的处理装置即CPU 106、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108、进行电信号的收发用的通信装置即3个收发器(CAN收发器)110、112、114、以及3个开关元件50、60、70。
此外,在壳体109上设置有端子111、113、115,所述端子111、113、115供连接于构成网络10、20、30的外部的车载ECU的通信总线1、2、3连接。端子111与在壳体109内连接至收发器110的通信总线1连接在一起,端子113与在壳体109内连接至收发器112的通信总线2连接在一起,端子115与在壳体109内连接至收发器114的通信总线3连接在一起。
从电池(未图示)和由发动机(未图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未图示)供给的电压(VB)102供给至ECU 100内部的电源电路104。
电源电路104生成供给至CPU 106等信号系统的元件的正电源电压(VCC)。CPU 106对ECU 100的动作进行控制。存储器108与CPU 106通信而保存各种数据。尤其是本实施例的存储器108存储有每一网络的优先顺序(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的信息,该信息用于故障时的判断。
收发器110、112、114的数量与通信总线1、2、3(网络10、20、30)的数量相同,3个收发器110、112、114与3个通信总线1、2、3一对一连接在一起。CPU 106以可通信的方式与3个收发器110、112、114各方连接在一起。
收发器110是经由通信总线1与属于第1网络10的ECU组进行CAN通信用的零件,将来自网络10的接收数据从Rx1输出端子120发送至CPU 106,并将从Tx1输出端子122接收到的来自CPU 106的发送数据发送至网络10。此外,收发器110具备睡眠1输入端子124作为转移至降低收发器110的耗电的睡眠状态用的控制针脚。收发器110制作成通过进入睡眠状态而与网络10割离开来,例如,通过在收发器110故障时设为睡眠状态,可以将收发器110从网络10中分离出来。具体而言,在睡眠1输入端子124的值为H信号(将电压值或电流值比规定阈值高的信号称为H信号(High信号))时,收发器110变为睡眠状态,在睡眠1输入端子124的值为L信号(将电压值或电流值比规定阈值低的信号称为L信号(Low信号))时变为正常状态。
收发器112是经由通信总线2与属于第2网络20的ECU组进行CAN通信用的零件,将来自网络20的接收数据从Rx2输出端子130发送至CPU 106,并将从Tx2输出端子132接收到的来自CPU的发送数据发送至网络20。此外,收发器112具备睡眠2输入端子134作为转移至降低收发器112的耗电的睡眠状态用的控制针脚。收发器112制作成通过进入睡眠状态而与网络20割离开来,例如,通过在收发器112故障时设为睡眠状态,可以将收发器112从网络20中分离出来。具体而言,在睡眠2输入端子134的值为H信号时,收发器112变为睡眠状态,在睡眠2输入端子134的值为L信号时变为正常状态。
收发器114是经由通信总线3与属于第3网络30的ECU组进行CAN通信用的零件,将来自网络30的接收数据从Rx3输出端子140发送至CPU 106,并将从Tx3输出端子142接收到的来自CPU的发送数据发送至网络30。此外,收发器114具备睡眠3输入端子144作为转移至降低收发器114的耗电的睡眠状态用的控制针脚。收发器114制作成通过进入睡眠状态而与网络30割离开来,例如,通过在收发器114故障时设为睡眠状态,可以将收发器114从网络30中分离出来。具体而言,在睡眠3输入端子144的值为H信号时,收发器114变为睡眠状态,在睡眠3输入端子144的值为L信号时变为正常状态。
CPU 106使用收发器110与网络10进行CAN通信,使用收发器112与网络20进行CAN通信,使用收发器114与网络30进行CAN通信。此外,CPU 106输出使收发器110进入睡眠状态用的去往睡眠1输入端子124的控制输出(睡眠信号)、使收发器112进入睡眠状态用的去往睡眠2输入端子134的控制输出(睡眠信号)、使收发器114进入睡眠状态用的去往睡眠3输入端子144的控制输出(睡眠信号)、切换第1开关50的开闭状态的CPU输出1(150)、切换第2开关60的开闭状态的CPU输出2(160)、以及切换第3开关70的开闭状态的CPU输出3(170)。
开关50是用于控制网络10(通信总线1)与网络20(通信总线2)的连接的、设置在壳体109内的开关元件,设置在连接壳体109内的通信总线1(CAN总线线路)与通信总线2(CAN总线线路)的路径上。开关50通过CPU输出150的输出值来切换开闭状态。具体而言,在CPU输出150的值为H信号时,开关50设定为断开状态(开放的状态),在CPU输出150的值为L信号时,开关50设定为导通状态(闭合的状态)。
开关60是用于控制网络10(通信总线1)与网络30(通信总线3)的连接的、设置在壳体109内的开关元件,设置在连接壳体109内的通信总线1(CAN总线线路)与通信总线3(CAN总线线路)的路径上。开关60通过CPU输出160的输出值来切换开闭状态。具体而言,在CPU输出160的值为H信号时,开关60设定为断开状态(开放的状态),在CPU输出160的值为L信号时,开关60设定为导通状态(闭合的状态)。
开关70是用于控制网络20(通信总线2)与网络30(通信总线3)的连接的、设置在壳体109内的开关元件,设置在连接壳体109内的通信总线2(CAN总线线路)与通信总线3(CAN总线线路)的路径上。开关70通过CPU输出170的输出值来切换开闭状态。具体而言,在CPU输出170的值为H信号时,开关70设定为断开状态(开放的状态),在CPU输出170的值为L信号时,开关70设定为导通状态(闭合的状态)。
图2表示存储器108中存放的通信总线1、2、3(网络10、20、30)的优先顺序表200的构成例。在图2的例子中,优先顺序表由各通信总线的识别信息、优先顺序信息以及网络名构成。在本实施例中,数字越小,表示优先顺序越高。例如,通信总线2是连接有发动机ECU等的总线,优先顺序最高。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于通信总线2的收发器112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会经由优先顺序最低的通信总线1来收发通信总线2的数据,由此,可以继续车辆上的正常动作。
本优先顺序表200根据每一车辆而不同,因此,例如通过在出厂试验时加以改写,能够应对各种车辆。
图3表示对图1所示的ECU 100内的各部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间图。
(1)正常状态
首先,对正常状态进行说明。电源104、CPU 106为启动状态。从CPU 106输出的是H信号作为CPU输出1(150)、CPU输出2(160)以及CPU输出3(170),开关50、开关60以及开关70均设定成断开状态。此外,对睡眠1输入端子124、睡眠2输入端子134以及睡眠3输入端子144输出的是L信号,收发器110、收发器112、收发器114均处于正常启动状态。
Rx1输出端子120、Rx2输出端子130、Rx3输出端子140根据来自网络10、20、30的接收数据来输出H信号或L信号。根据CPU 106的发送数据对Tx1输出端子122、Tx2输出端子132、Tx3输出端子142输入H信号或L信号。
(2)故障状态
接着,对连接于网络20的收发器112发生了故障时的、向故障状态的转变进行说明。在收发器112发生了故障而无法收发数据的情况下,从收发器112的Rx2输出端子130输出的信号被固定在默认值的H信号上(参考图3中的符号300的时刻)。如此,在来自收发器110、112、114中任一方的Rx输出端子120、130、140的输入信号固定在了H信号和L信号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是固定在H信号上),CPU 106检测到已无法接收来自该输出端子相关的收发器(图3的例子中为Rx2输出端子130相关的收发器112)的数据这一情况(参考图3中的符号302的时刻)。但存在干扰噪声等造成的暂时性的数据未接收的可能,因此,在该时刻,尚不确定是收发器(112)的故障。
(3)故障确定状态
接着,对向故障确定状态的转变进行说明。当无法从Rx输出端子120、130、140中的任一方接收数据(CAN信号)的状况持续了规定时间(例如2秒)以上时,CPU 106确定该Rx输出端子相关的收发器发生了故障(310)。在本实施例中,根据Rx2端子130的数据未接收持续了2秒以上这一情况,CPU 106确定收发器112故障。故障确定后,CPU 106确认已确定故障的收发器所连接的通信总线的识别编号,并参考存储器108中存放的每一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从而根据已确定故障的收发器所连接的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来决定故障后的应对。
(3-1)优先顺序最低的通信总线的故障确定时的应对
在已确定连接于优先顺序最低的通信总线的收发器的故障的情况(图2的例子中是已确定优先顺序3的通信总线1相关的收发器110的故障的情况)下,CPU 106将相应收发器发生了故障这一内容经由车辆的通知装置通知乘坐人员。作为通知装置,例如有配置在车辆驾驶席正面的仪表盘(仪表板)上的警示灯(警告灯),在故障确定时,ECU 100对控制仪表盘的控制装置(例如连接于网络10(通信总线1)的ECU)输出信号(通知信号)而将该警示灯从熄灭状态切换至点亮状态。由此,将收发器发生了故障这一内容通知乘坐人员。再者,除了利用警示灯的通知以外,还可以是车载监视器上的显示、警告音的输出等利用各种通知装置的通知。关于通知的内容,具体而言,可设为确定故障部位的通知(直接的通知),也可设为督促联络或访问经销商一类的通知(间接的通知)。
再者,此处是仅在优先顺序最低的情况下通知乘坐人员,但可以像后文叙述的图4的流程图的处理那样在优先顺序较高的情况下也同样进行经由通知装置的通知。但在该情况下,鉴于故障的重大性,推荐尽可能迅速前往经销商,因此,优选除了利用警告灯的通知以外还通过或者以代替利用警告灯的通知的方式通过文字、语音等来通知赶快访问经销商以接受维护这一内容。
(3-2)高优先顺序的通信总线的故障确定时的应对
在已确定故障的收发器所连接的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比其他正常的收发器所连接的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高的情况(即,像图3的例子那样连接于优先顺序最高的总线2的收发器112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为了将该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从该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所连接的通信总线所构成的网络割离开来,须使该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转变为睡眠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了收发器112的故障的时间点,CPU 106将去往睡眠2输入端子134的信号从L信号设定为H信号(参考图3的时刻312)。通过将去往睡眠2输入端子134的信号设为H信号,收发器112变为Sleep状态,从而与通信总线2所构成的网络20割离开来(参考图3的时刻314)。再者,本说明书中有时将输出至睡眠输入端子124、134、144的H信号称为睡眠指令。
接着,为了经由优先顺序相对低于该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的正常的收发器来收发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原本应收发的信息,CPU 106将切换两收发器所连接的2个通信总线的连接与切断的开关设定为导通状态,将优先顺序相对较低的正常的收发器连接至这2个通信总线所构成的2个网络。由此,连接于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所属的网络的ECU与网关ECU100的通信可以经由正常的收发器来进行。在本实施例中,将连接正常的收发器所连接的通信总线当中优先顺序最低的通信总线与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所连接的通信总线的开关设定为导通状态,由此,将正常的收发器连接到2个网络。
具体而言,为了将连接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112所属的网络20与优先顺序最低的网络10的开关50设定为导通状态,作为CPU输出1(150)对开关50输出L信号(参考图3的时刻320)。当作为CPU输出1(150)被输入L信号时,开关50被设定为导通状态,网络10和网络20得以连接至收发器110(参考图3的时刻322)。其后,将收发器112故障前从CPU 106发送到收发器112的Tx2输出端子132的数据(网络20用的数据)发送至收发器110的Tx1输出端子122。由此,可以将该数据以与收发器112故障前相同的方式发送至网络20(参考图3的时刻330)。另一方面,从网络20发送的数据经由开关50及收发器110发送至CPU 106。即,CPU 106能以与收发器112故障前相同的方式接收来自网络20的数据。
图4表示本实施例的CPU 106的控制流程图。当启动ECU 100时,电压(VB)102供给至ECU 100内部的电源电路104,电源电路104生成供给至掌管信号处理的CPU 106等信号系统的元件的正电源电压(VCC),CPU 106开始动作(步骤400)。接着,将CPU 106重置(步骤402)。其后,CPU 106开始正常动作及诊断(步骤404)。
在步骤406中,CPU 106执行超时处理,即,根据从ECU 100内的3个收发器110、112、114的Rx输出端子120、130、140输入的CAN信号是否已在H信号上固定规定时间以上来判定各收发器110、112、114有无响应。在来自3个中的任一收发器的信号已在H信号上固定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中止正常的处理而确定该收发器发生了故障,转移至步骤408之后的故障发生时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各收发器110、112、114的信号不固定在H信号上的情况下,继续执行步骤406的判定处理。
在步骤408中,CPU 106确认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所连接的通信总线(已超时的总线)的识别编号,并参考存储器108中存放的各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从而判定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所连接的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相较于其他2个通信总线(也就是正常的收发器所连接的通信总线)中的任一方的优先顺序而言是否在上位。
在步骤408中判定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所连接的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比其他2个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都低的情况下,即,在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的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处于最下位的情况下,通过警示灯的点亮等手段将收发器的故障通知乘坐人员(步骤420),并结束处理(步骤430)。
另一方面,在步骤408中判定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所连接的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比其他2个通信总线中的任一方的优先顺序高的情况下,即,在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的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处于最上位或第2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410。
在步骤410中,CPU 106将输出至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的睡眠输入端子(也就是3个睡眠输入端子124、134、144中的任一方)的信号从L信号切换至H信号(睡眠指令)来输出,将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从网络割离开来。
在步骤412中,CPU 106将输出至连接优先顺序比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的通信总线低的通信总线当中优先顺序处于最下位的通信总线所构成的网络与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所属的网络的开关(也就是3个开关50、60、70中的任一方)的信号从H信号切换至L信号来输出,将该开关设定为导通状态。
在步骤414中,CPU 106将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在故障前所属的网络(故障网络)的信号经由在步骤412中连接到该网络(故障网络)的其他网络(正常网络)下属的收发器来加以收发。其后,CPU 106通过警示灯的点亮等手段将收发器的故障通知乘坐人员(步骤420),并结束处理(步骤430)。
在上述实施例的网关ECU 100中,在ECU 100内来自属于高优先顺序的网络的收发器的通信断绝的情况下,在ECU 100内将连接该收发器所属的网络与低优先顺序的网络的开关设定为导通状态,由此,将属于低优先顺序的网络的收发器也连接至高优先顺序的网络。继而,经由属于低优先顺序的网络的收发器与高优先顺序的网络进行数据的收发,由此,能维持与高优先顺序的网络的通信。因而,在收发器故障后也能继续连接于高优先顺序的网络的例如动力总成系统的ECU的动作而无需构成始终连接至2个网络的冗余系统,从而能自行驾驶到经销商处。由此,可以提供廉价、可靠性高的车载ECU(车载网关装置)。
图5表示各通信总线所构成的网络上流通的数据的样子。
图5的(a)表示正常时各总线1、2、3上流通的数据的样子。例如,连接于网络10的ECU向总线1收发固有的数据。在本例中,是周期性地收发数据1A、1B。同样地,连接于网络20的ECU向总线2周期性地收发数据2A、2B,连接于网络30的ECU向总线3周期性地收发数据3A、3B。
图5的(b)表示连接于总线2(网络20)的收发器112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的各总线1、2、3上流通的数据的样子。在收发器112(总线2)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经由开关50将优先顺序最低的总线1(网络10)与总线2(网络20)加以连接,从而经由连接于总线1的收发器110来实施2个网络10、20的数据收发。此时,由于网络10与网络20连接在一起,因此数据1A、1B、2A、2B流至网络10和网络20各方。此时,为了避免发生连接于网络20的动力总成系统的ECU的动作延迟,优选将高优先顺序的网络20的数据2A、2B先于低优先顺序的网络10的数据1A、1B从CPU 106发送出去。
-其他-
上文中,对网关ECU中搭载的收发器为3个的情况(也就是连接的总线为3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而即便收发器的个数为2或4以上,也能运用本发明。
上文中,对各总线赋予了不同的优先顺序,但优先顺序最小有2个即可,相同优先顺序的总线可存在多个。
上文中,是鉴于连接于各总线的ECU的重要性而对总线来赋予优先顺序,但也可对各总线所构成的网络赋予优先顺序,也可对连接于各网络(各总线)的ECU赋予优先顺序。
关于设置在壳体109内的开关元件的个数,可像上述图3的实施例那样利用开关元件来连接ECU壳体109内配设的所有通信总线中所有优先顺序不同的2个通信总线,但也可采用如下构成:利用开关元件来连接壳体109内的所有通信总线当中优先顺序最低的通信总线与从所有通信总线中去掉该优先顺序最低的通信总线后的至少1个通信总线各方(即,若利用图1的例子来进行说明,就是可省略连接优先顺序第1和第2的总线2、3的开关70)。后一种情况相较于前一种情况而言在壳体内的开关元件的数量上有减少,因此能抑制ECU的制造成本。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确定发生了故障的收发器之后执行了a)该特定收发器从网络的割离(步骤410(参考图4))、b)该特定收发器所属的网络与其他网络的连接(步骤412)、以及c)经由属于该其他网络的收发器的数据收发的执行(步骤414)这一系列处理。但也可不论有无收发器的故障都任意决定要从网络割离的收发器并执行a)~c)的处理。例如,将经销商或制造商的通信终端连接至多个通信总线1、2、3中的任一方,从该通信终端对ECU 100内的收发器110、112、114中的任一方输出使该收发器转移至睡眠状态的信号(第1触发信号)。作为这种信号(第1触发信号),例如有从经销商等的通信终端对CPU 106输出的、让CPU 106对所期望的收发器的睡眠端子输出睡眠指令(H信号)的信号(睡眠指令输出指令)。当CPU 106接收到该信号时,向对象收发器的睡眠端子(也就是3个睡眠端子124、134、144中的任一方)输出睡眠指令(H信号)而使对象收发器转移至睡眠状态。如此一来,从对象收发器去往CPU 106的CAN信号的发送会中断,因此可以从图4的流程图的步骤406转移至步骤408。由此,可以执行包含a)~c)的处理的步骤408之后的处理,从而能执行与故障发生时同样的处理。当像这样做到可以人为地执行与故障发生时同样的处理时,可以确认在故障时ECU 100是否会按照图4的流程图实际进行动作。再者,在确认了动作的情况下,从该通信终端输出解除对象收发器的睡眠状态的信号(第2触发信号)。作为这种信号(第2触发信号),例如有从经销商等的通信终端对CPU 106输出的、让CPU 106对睡眠状态的对象收发器的睡眠端子输出睡眠解除指令(L信号)的信号(睡眠解除指令输出指令)。当CPU 106接收到该信号时,向对象收发器的睡眠端子(也就是3个睡眠端子124、134、144中的任一方)输出睡眠解除指令(L信号)而使对象收发器转移至正常启动状态。在该情况下,优选将通信终端连接至睡眠状态的收发器所连接的通信总线以外的通信总线来发送睡眠解除指令输出指令。当将睡眠解除指令输出指令输出至CPU 106时,从对象收发器去往CPU 106的CAN信号的发送得以恢复,从而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动作模式。另外,此处例示的是将经销商等的终端连接至ECU 100的情况,而在ECU 100中设置对所期望的收发器的睡眠端子输出睡眠指令及睡眠解除指令的开关、或者在ECU 100中设置让CPU 106对所期望的收发器的睡眠端子输出睡眠指令及睡眠解除指令的开关等也能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构成。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所述实施例是为了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说明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并非一定限定于具备说明过的所有构成。此外,可以将某一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替换为其他实施例的构成,此外,也可以对某一实施例的构成加入其他实施例的构成。此外,可以对各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进行其他构成的追加、删除、替换。
此外,关于上述的ECU 100的各构成、这各个构成的功能及执行处理等,可利用硬件(例如利用集成电路来设计执行各功能的逻辑等)来实现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此外,关于上述的ECU 100的构成,也可设为通过由处理装置(例如CPU)加以读出、执行来实现该ECU的构成的各功能的程序(软件)。该程序的信息例如可以存储在半导体存储器(闪存、SSD等)、磁存储装置(硬盘驱动器等)以及记录介质(磁盘、光碟等)等当中。
此外,控制线和信息线表示的是认为说明上需要的部分,在产品上未必表示了所有控制线和信息线。实际上,可认为几乎所有构成都相互连接在一起。
符号说明
1 通信总线(第2通信总线)
2 通信总线(第1通信总线)
3 通信总线(第2通信总线)
10 网络
20 网络
30 网络
50 开关
60 开关
70 开关
100 车载电子控制装置(网关装置)
102 电压
104 电源电路
106 CPU(处理装置)
108 存储器
110 收发器(第2收发器)
112 收发器(第1收发器)
114 收发器(第3收发器)
300 优先顺序表。

Claims (12)

1.一种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收发器,它们与多个通信总线一对一连接;以及
至少1个开关元件,其连接所述多个通信总线中的优先顺序不同的2个通信总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通信总线是连接有第1控制装置的第1通信总线和连接有第2控制装置的第2通信总线,
所述第1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比所述第2通信总线高,
所述多个收发器是连接于所述第1通信总线的第1收发器和连接于所述第2通信总线的第2收发器,
所述至少1个开关元件是连接所述第1通信总线与所述第2通信总线的开关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收发器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收发器从所述第1通信总线所构成的网络割离开来,并将所述开关元件设定为导通状态,从而经由所述第2收发器来执行与所述第1控制装置的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而具备连接于所述多个收发器各方的处理装置,
在无法从所述第1收发器接收数据的状况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处理装置将所述第1收发器从所述第1通信总线所构成的网络割离开来,并将所述开关元件设定为导通状态,从而经由所述第2收发器来执行与所述第1控制装置的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而具备连接于所述多个收发器各方的处理装置,
在无法从所述第1收发器接收数据的状况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
所述处理装置将所述开关元件设定为导通状态,并对所述第1收发器输出睡眠指令,将发送到所述第1收发器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第2收发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无法从所述第1收发器接收数据的状况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处理装置判断所述第1收发器发生了故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装置输出用于将所述第1收发器发生了故障这一内容经由通知装置通知乘坐人员的通知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经由所述多个通信总线中的任一方被输入第1触发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处理装置对所述第1收发器输出睡眠指令,在所述第1收发器处于睡眠状态时经由所述多个通信总线中的任一方被输入第2触发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处理装置对所述第1收发器输出睡眠解除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控制装置为包括发动机控制ECU、制动器控制ECU以及变速器控制ECU在内的任一种动力总成系统ECU。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而具备存储有所述多个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的存储器,
进而具备连接于所述多个收发器各方的处理装置,
在无法从所述多个收发器当中连接于所述多个通信总线中包含的第1总线的第1收发器接收数据的状况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处理装置将所述第1收发器从所述第1总线所构成的网络割离开来,并将所述多个开关元件当中连接优先顺序比所述第1总线低的第2总线上连接的第2收发器与所述第1收发器的开关元件设定为导通状态,从而经由所述第2收发器来执行与连接于所述第1总线的控制装置的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而具备存储有所述多个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的存储器,
进而具备连接于所述多个收发器各方的处理装置,
在无法从所述多个收发器当中连接于所述多个通信总线中包含的第1总线的第1收发器接收数据的状况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
所述多个开关元件当中连接优先顺序比所述第1总线低的第2总线上连接的第2收发器与所述第1收发器的开关元件被设定为导通状态,
所述处理装置对所述第1收发器输出睡眠指令,将发送到所述第1收发器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第2收发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而具备存储有所述多个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的存储器,
在所述多个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当中所述第2通信总线的优先顺序最低的情况下,
所述多个开关元件分别连接从所述多个通信总线中去掉所述第2通信总线后的通信总线中的至少1个与所述第2通信总线。
CN201980024937.3A 2018-04-23 2019-02-15 网关装置 Active CN1119719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2474 2018-04-23
JP2018082474 2018-04-23
PCT/JP2019/005498 WO2019207917A1 (ja) 2018-04-23 2019-02-15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1934A true CN111971934A (zh) 2020-11-20
CN111971934B CN111971934B (zh) 2022-06-14

Family

ID=68294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4937.3A Active CN111971934B (zh) 2018-04-23 2019-02-15 网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44801B2 (zh)
JP (1) JP6967664B2 (zh)
CN (1) CN111971934B (zh)
WO (1) WO20192079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3220A (zh) * 2021-12-31 2022-05-17 上海易咖智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切换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58301B1 (en) * 2019-06-25 2022-05-04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A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providing a redundant communication within a vehicle architecture and a corresponding control architecture
JP7388035B2 (ja) * 2019-07-31 2023-11-2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車両制御システムの設計方法
DE102020110984A1 (de) * 2020-04-22 2021-10-2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Bus-transceiver
JP2023085604A (ja) * 2021-12-09 2023-06-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載装置、接続切替方法および接続切替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04737A (ja) * 1991-04-02 1992-10-2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多重伝送方式のフェイルセーフ方法
JP2006165884A (ja) * 2004-12-06 2006-06-22 Denso Corp データ中継装置,多重通信システム,電子制御ユニット
CN201393231Y (zh) * 2009-04-03 2010-01-27 深圳市宝德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旁路开关的网关设备
US20100098095A1 (en) * 2008-10-20 2010-04-22 Seiya Kato Routing method in in-vehicle gateway device
CN103023786A (zh) * 2012-12-29 2013-04-03 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总线网关动态优先级路由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3220198A (zh) * 2013-03-29 2013-07-24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拖拉机can总线网关控制器
JP2014072673A (ja) * 2012-09-28 2014-04-21 Toyota Motor Corp 中継装置
US20160264071A1 (en) * 2014-05-08 2016-09-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n-vehicle network system,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update processing method
CN106656570A (zh) * 2016-11-16 2017-05-10 清华大学 一种车用余度异构线传网络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33007A (ja) 2005-05-25 2006-12-07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JP4407752B2 (ja) * 2008-01-10 2010-02-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故障箇所検出装置及び通信装置並びに故障箇所検出方法
JP2010206651A (ja) * 2009-03-04 2010-09-16 Toyota Motor Corp 通信中継装置、通信中継方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電子制御装置
JP5671388B2 (ja) * 2011-03-24 2015-02-18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US8934351B2 (en) * 2011-03-24 2015-01-13 Fujitsu Ten Limit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716683B2 (ja) * 2012-01-16 2015-05-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載ゲートウェイ装置、車載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36569B2 (ja) * 2013-06-19 2016-11-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セキュリティ装置
JP6206232B2 (ja) * 2014-02-13 2017-10-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載制御装置
JP6369435B2 (ja) * 2015-09-28 2018-08-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受信機
KR101714525B1 (ko) * 2015-11-27 2017-03-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해킹 방지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0992705B2 (en) * 2016-01-20 2021-04-27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Exploiting safe mode of in-vehicle networks to make them unsafe
US11044260B2 (en) * 2016-04-01 2021-06-2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Fingerprinting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for vehicle intrusion detection
WO2018037954A1 (ja) * 2016-08-26 2018-03-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移動体制御装置、移動体制御方法、及び、移動体
US10581906B2 (en) * 2016-09-28 2020-03-03 Intel Corporation Security system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04737A (ja) * 1991-04-02 1992-10-2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多重伝送方式のフェイルセーフ方法
JP2006165884A (ja) * 2004-12-06 2006-06-22 Denso Corp データ中継装置,多重通信システム,電子制御ユニット
US20100098095A1 (en) * 2008-10-20 2010-04-22 Seiya Kato Routing method in in-vehicle gateway device
CN201393231Y (zh) * 2009-04-03 2010-01-27 深圳市宝德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旁路开关的网关设备
JP2014072673A (ja) * 2012-09-28 2014-04-21 Toyota Motor Corp 中継装置
CN103023786A (zh) * 2012-12-29 2013-04-03 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总线网关动态优先级路由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3220198A (zh) * 2013-03-29 2013-07-24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拖拉机can总线网关控制器
US20160264071A1 (en) * 2014-05-08 2016-09-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n-vehicle network system,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update processing method
CN106656570A (zh) * 2016-11-16 2017-05-10 清华大学 一种车用余度异构线传网络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峰等: "基于CAN/LIN总线的智能车身控制系统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3220A (zh) * 2021-12-31 2022-05-17 上海易咖智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切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207917A1 (ja) 2021-03-18
WO2019207917A1 (ja) 2019-10-31
US20210243049A1 (en) 2021-08-05
US11444801B2 (en) 2022-09-13
JP6967664B2 (ja) 2021-11-17
CN111971934B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71934B (zh) 网关装置
US7349479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of two-wire line enhancing fail-safe performance
JP5746791B2 (ja) フェール・サイレント機能を備えた回路構成
US9031713B2 (en) Safe operation of a motor vehicle
US10838906B1 (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ransceiver and microcontroller
US11697423B2 (en)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vehicle relay apparatus, and in-vehicle control apparatus
CN107428297B (zh) 车辆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1213210A (ja)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US20130261928A1 (en) Operation Support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Control System
KR102360155B1 (ko) Icu 진단 장치 및 그 방법
EP1359057B1 (en) Vehicl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link redundancy
US11764995B2 (en) Transceiver device
JP2006020117A (ja) 列車搭載情報制御システム
JP2019205038A (ja) 通信システム、接続装置、制御装置、通信線遮断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21013135A (ja) 車両用電子制御装置
JP7415364B2 (ja) 車載中継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故障判定方法
KR20190026414A (ko) Lin 통신 오류 발생에 따른 ecu 자동 재시작 방법
WO2022201596A1 (ja) 車載制御装置
US20230373500A1 (en) Management of supervision of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of a land motor vehicle
KR101378277B1 (ko) 자동차용 ecu 외부제어장치
WO2023106091A1 (ja) 車載装置、接続切替方法および接続切替プログラム
JPH1049506A (ja) 多重伝送装置
WO2022202294A1 (ja) 車載通信装置及び車載通信システム
WO2020012927A1 (ja) 電子制御装置
JP2014151857A (ja) 車両用電装システム及び車両用電装システムの不具合検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Ibaraki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