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48925B - 电子照相用带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用带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8925B
CN111948925B CN202010406148.0A CN202010406148A CN111948925B CN 111948925 B CN111948925 B CN 111948925B CN 202010406148 A CN202010406148 A CN 202010406148A CN 111948925 B CN111948925 B CN 1119489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electrophotographic
base layer
electrophotographic belt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061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48925A (zh
Inventor
滨名英一
江川纪章
内田光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948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8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48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8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details of the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23Transfer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用带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提供一种电子照相用带,其包括在维持高导电性的同时具有对基层的高密着性的导电层。所述电子照相用带具有环形状,并包括包含聚酯树脂的环形状基层,和覆盖所述基层的内表面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含导电性颗粒和粘结剂树脂,所述粘结剂树脂包含具有至少两种选自由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组成的组中的苯二甲酸的单体单元的聚酯树脂。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用带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下文中,称为“电子照相设备”)中的电子照相用带,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设备中,使诸如感光鼓等静电荷图像承载构件带电,并使带电的静电荷图像承载构件曝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其后,静电潜像通过经受了摩擦带电的调色剂而显影,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并定影至诸如纸等记录介质上,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期望的图像。
作为电子照相设备的转印系统,已经使用了中间转印系统,其中诸如感光鼓等静电荷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通过从转印电源供给的电流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体;然后未定影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体二次转印至记录介质上。对于一次转印和二次转印,安装转印电源,并控制其以便具有取决于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或记录介质的种类的最佳电流值。此类中间转印系统特别用于彩色电子照相设备中。
在彩色电子照相设备中,四色调色剂(黄色、品红、青色和黑色)从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顺次转印至中间转印体上,所得组合图像一起转印至记录介质上。因此,可以增加打印速度并获得高品质图像。
近年来,随着对于复印机或打印机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已研究了减少零部件数量。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2-098709号公报公开一种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其中一次转印用和二次转印用的电源通用,从而使用导电性高于相关技术的中间转印体,一次转印通过使电流从一个转印电源沿中间转印体的圆周方向流动来进行。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8-036624号公报公开一种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在其外表面上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图像承载构件,中间转印带,与中间转印带接触的电流供给构件,和将电压施加至电流供给构件的电源。该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为其中调色剂图像通过借助于将电压从电源施加至电流供给构件而使电流沿中间转印带的圆周方向流动来从调色剂图像承载构件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的外表面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中间转印带具有具离子导电性的第一层(下文中,简称为“基层”),和具电子导电性且电阻比第一层低的第二层(下文中,简称为“导电层”)。
根据本发明人进行的研究认识到,根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8-036624号公报,在借助于一个转印电源,通过使电流沿中间转印带的圆周方向流动来进行一次转印,以增强一次转印性的情况下,优选导电层包含更多的电子导电剂。具体而言,例如,优选导电层包含基于导电层的质量为5质量%以上的炭黑。
然而,当导电层包含大量电子导电剂时,导电层中的粘结剂树脂的含量比例相对减少,导电层对基层的密着性会因此降低。导电层对基层的密着性降低会由于中间转印带的长期使用而引起导电层与基层的剥离。
本公开的一方面旨在提供电子照相用带,其即使在将电子照相用带应用于其中转印用电源数减少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也能够实施高品质电子照相图像的稳定形成。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旨在提供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其即使在转印用电源数减少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形成高品质电子照相图像。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环形状电子照相用带,其包括:
包含聚酯树脂的环形状基层;和
覆盖所述基层的内表面的导电层,
所述导电层包含导电性颗粒和粘结剂树脂,并且
所述粘结剂树脂包含具有至少两种选自由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组成的组中的苯二甲酸的单体单元的聚酯树脂。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
调色剂图像承载构件;
将调色剂图像从各所述调色剂图像承载构件一次转印至其上的中间转印带;
与所述中间转印带接触的电流供给构件;和
将电压施加至所述电流供给构件的电源,
其中,
通过借助于将电压从电源施加至所述电流供给构件而使电流沿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圆周方向流动,将所述调色剂图像从所述调色剂图像承载构件一次转印至所述中间转印带,并且
所述中间转印带为上述的电子照相用带。
参照附图从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本公开的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A为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方案的环形状电子照相用带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B为图1A的轴向截面的放大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已研究获得了包括导电层的电子照相用带,即使当导电层包含大量导电性颗粒时所述导电层也对基层具有优异的密着性。结果,本发明人发现,当具有至少两种选自由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组成的组中的苯二甲酸的单体单元的聚酯树脂用作导电层中的粘结剂树脂时,含有导电性颗粒的导电层对基层的密着性有效地增加。
即,认为由于导电层包含大量导电性颗粒,导电层的面向基层的表面侧上也存在许多导电性颗粒。因此,导电层中的树脂和基层中的树脂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变得不充分,结果,导电层对基层的密着性降低。
为了增加导电层对基层的密着性而不减少导电层中导电性颗粒的含量,认为有效的是进一步增加导电层中的树脂和基层中的树脂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具有至少两种选自由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组成的组中的苯二甲酸的单体单元的聚酯树脂,其分子中具有两种不同结构的苯二甲酸的单体单元,因此,聚酯树脂的聚合物链难以排列,且其结晶性低。由此,认为导电层中的聚酯树脂和基层中的树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二者之间的界面处增加,结果,认为导电层对基层的密着性增加。
<电子照相用带>
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用带。
图1A为环形状电子照相用带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轴向截面的放大图。在各图1A和图1B中示出的电子照相用带100中,导电层102覆盖基层101的内表面,导电层102暴露于电子照相用带的内表面。另外,尽管图中未示出,但与感光鼓或其它构件接触的最外层也可设置在基层101上。
如齐纳二极管等电压维持元件介由与各图1A和图1B中示出的导电层102接触的构件与导电层102接触,使得可以使导电层的电位恒定。结果,使得可以使用电子照相用带,其可以使预定的电流经由导电层流动至整个感光鼓并可用于不仅能够用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8-036624号公报所公开的一个转印电源实施二次转印而且还能够实施一次转印的图像形成设备。
电子照相用带具有环带状以便在由多个辊拉伸的同时使用。环带状是指,例如通过将片或膜状组合物连接成圆筒状而得的形状,或通过多个辊拉伸并可旋转的形状。在环带状中,从带等的厚度不均匀减少的观点,没有接缝的无缝形状是优选的。
由于电子照相用带用于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的图像形成设备,优选电子照相用带的在常温常湿环境(温度23℃和湿度50%)中测量的体积电阻率在1×109至1×1010Ω·cm的范围内。
另外,电子照相用带的内表面的表面电阻率优选低于电子照相用带的外表面的,所测量的电子照相用带的内表面的表面电阻率优选在4.0×106Ω/□以下的范围内。当表面电阻率高时,进行感光鼓上调色剂图像向转印带的一次转印所要求的转印电压会不足,因而会发生诸如转印空白等图像缺陷。
接下来,详细描述电子照相用带各层的组成材料和形成方法。应注意的是,电子照相用带的生产方法没有特别限制。
[导电层]
导电层包含导电性颗粒和粘结剂树脂。
在施加10V电压时在与导电层的面向基层的表面相对的最外表面测量的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可以优选为4.0×106Ω/□以下,并更优选为1.0×106Ω/□以下。表面电阻率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当表面电阻率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向各感光鼓供给与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多个转印电源的一次转印同等的一次转印电流。表面电阻率为通过后述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的测量方法测量的值。
从耐弯曲性的观点,导电层的厚度优选为0.05μm以上且10μm以下,并更优选为0.1μm以上且5μm以下。考虑到厚度,作为粘结剂树脂,优选使用可以溶于溶剂并可以形成含有粘结剂树脂的薄层或含有粘结剂树脂原料的薄层的粘结剂树脂。
优选在导电层的从与导电层的面向基层的表面相对的最外表面沿厚度方向的10%~20%的区域中,导电层的平均硬度为0.10GPa以上,所述平均硬度是通过使用玻氏压头的纳米压痕法测量的。在最外表面附近并对应于小于导电层厚度10%的区域容易受诸如压头振动等测量环境影响。另外,对应于超过导电层厚度20%的区域容易受基层影响。因此,计算除了这些区域以外的对应于导电层厚度的10%~20%的区域中的平均硬度。当导电层的硬度定义为该区域中的平均硬度,且平均硬度为0.10Gpa以上时,可以抑制诸如与安装在电子照相设备上的其它滑动构件(例如,转印辊等)摩擦引起的磨耗或损耗等物理劣化。
导电层的该区域中的平均硬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然而,平均硬度优选为0.50GPa以下,这是因为在该范围内可抑制对安装在一般电子照相设备上的滑动构件的物理损害。
即,导电层的该区域中的平均硬度更优选0.10GPa以上且0.50GPa以下。平均硬度仍更优选0.13GPa以上且0.40GPa以下并特别优选0.15GPa以上且0.30GPa以下。作为增加硬度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增加聚酯树脂的分子量的方法或添加具有高硬度的填料或交联剂、或者固化性树脂的方法。
(导电性颗粒)
电子导电剂可用作导电层中使用的导电性颗粒。
电子导电剂的实例包括炭黑、石墨、碳纳米管(下文中,也称作“CNT”)、碳微线圈、石墨烯、氧化锌、锑酸锌、氧化锡、锡掺杂的氧化铟(ITO)、和锑掺杂的氧化锡(ATO)。
此外,电子导电剂的其它实例包括诸如聚苯胺、聚吡咯或聚噻吩等导电性高分子。
其中,高导电性炭黑例如具有高导电性的科琴黑(注册商标)是优选的。
从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的观点,导电层中炭黑的含量优选6质量%以上。另外,从抑制诸如由于与其它滑动构件(例如,转印辊或拉伸辊等)摩擦引起的裂纹或磨耗等物理劣化的观点,导电层中炭黑的含量优选15质量%以下。即,导电层中炭黑的含量优选在6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的范围内,且更优选在9质量%以上且13质量%以下的范围内。这里,炭黑的含量可由导电层进行热解反应而得的残渣的量来计算。在构成导电层的材料中,炭黑具有最高的热解温度。因此,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在空气气氛下将从电子照相用带切出并称重的导电层的样品在粘结剂树脂的分解温度以上且低于炭黑的分解温度的温度下处理从而促进热解反应。结果,可以计算其含量。作为具体的条件,将温度以20℃/min的升温速度升高至500℃然后保持几小时来促进炭黑以外的热解反应。当重量减少速度为1%/小时以下时,可以确定热解反应完成。另外,炭黑的含量可以由导电层形成时的炭黑的添加量计算。
(粘结剂树脂)
用于导电层的粘结剂树脂包含具有至少两种选自由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组成的组中的苯二甲酸的单体单元的聚酯树脂。
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具有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和邻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的共聚物和具有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和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的共聚物。另外,粘结剂树脂的其它实例包括具有邻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和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的共聚物。这些共聚物可以为嵌段和无规共聚物二者。另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也可用作共混的和合金化的(alloyed)混合物。
结果,由于具有彼此不同的化学结构的聚酯混合在导电层中,导电层具有非常高的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化学结构可通过借助诸如在溶剂中溶解等适当的方法从导电层提取聚酯以分离聚酯,通过使用热解GC/MS、IR、NMR或元素分析来鉴定。
除了粘结剂树脂以外,导电层还可以在不损害本实施方案的效果的范围内包含其它添加剂。具体地,作为添加剂,可以包括以下:二硫化钼、氮化硼、氮化硅、层状粘土矿物、硅酮颗粒、氟树脂颗粒、硅油、氟油、全氟聚醚、结晶控制剂和交联剂等。这些添加剂可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从增加导电层的硬度的观点,优选聚酯和氨基甲酸酯的共聚物(聚酯型聚氨酯树脂)通过添加聚酯树脂的原料与诸如二异氰酸酯等交联剂二者来形成。
从耐热性的观点,用于导电层的粘结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高于60℃。在Tg为60℃以下的情况下,当在高温环境中进行打印或者在连续打印期间升高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温度时,导电层软化并因而与诸如转印辊等与导电层接触的构件熔着,这会引起图像缺陷。粘结剂树脂的Tg可通过从导电层分离树脂、然后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观察升温期间吸热峰或基线的偏移来计算。
(导电层的形成方法)
考虑到导电层的厚度,作为导电层中的聚酯树脂,优选使用可在溶剂中溶解以涂布的聚酯树脂。导电层的形成方法包括,例如将包含聚酯树脂、溶解该聚酯树脂的溶剂和炭黑的导电层形成用涂料的涂膜涂布至基层来形成导电层。作为聚酯树脂,可以使用可通过对诸如二羧酸和二醇等原料进行酯交换和缩聚得到的聚酯树脂,或市售的含聚酯树脂的涂料。具体地,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或环己酮可用作溶剂。另外,诸如流平剂等添加剂可根据需要添加至导电层形成用涂料。作为流平剂,可适当地选择并使用已知的流平剂。通过诸如浸渍涂布、喷涂、环涂或辊涂等涂布法将所得导电层形成用涂料涂布至环带状基层的内表面。其后,干燥并除去溶剂,然后可形成作为涂膜的导电层。
[最外层]
为了防止与诸如感光鼓或清洁刮板等其它接触构件的密着、或者粘连,最外层可适当地设置在基层的外表面上。最外层可包含树脂。
树脂没有特别限制,但考虑到最外层的厚度,溶于溶剂并可形成为薄层的树脂是优选的。例如,可溶性聚酰亚胺、固化型聚氨酯树脂、或丙烯酸系树脂可用作树脂。其中,从耐摩擦性和硬度的观点,丙烯酸系树脂是优选的。
另外,除了树脂以外,作为添加剂的填料颗粒或润滑剂可添加至最外层。具体地,作为添加剂,可包括以下:添加剂的实例包括氧化铝、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二氧化锆、氧化锌、锑酸锌、氧化锡、锡掺杂的氧化铟(ITO)、锑掺杂的氧化锡(ATO)、二硫化钼、氮化硼、氮化硅和层状粘土矿物。添加剂的其它实例包括硅酮颗粒、如聚四氟乙烯(PTFE)颗粒等氟树脂颗粒、炭黑、石墨、碳纳米管、碳微线圈和石墨烯。另外,添加剂的实例包括硅油、氟油和全氟聚醚。其中,从低摩擦的观点,PTFE颗粒是优选的。这些添加剂可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使用PTFE颗粒的情况下,最外层中PTFE颗粒的含量相对于最外层中的100质量份树脂优选5质量份以上且6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10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当PTFE颗粒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防止与其它接触构件的密着、或粘连。另外,导电剂、固化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pH调节剂、交联剂或颜料等可根据需要添加至最外层。
此外,最外层的表面上可形成凹凸。通过形成凹凸,除了诸如填料颗粒或润滑剂等添加剂的效果以外,可减少与其它接触构件的接触面积,并可进一步减少摩擦阻力。凹凸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但可通过使具有由芯等支持的最外层的电子照相用带在与包含磨粒的卷绕膜接触的同时沿圆周方向旋转,并研磨最外层的表面来形成凹凸。另外,还可使用诸如压印加工等方法,其中将预先加工成期望形状的模具与最外层的表面接触。从裂纹或耐屈曲性的观点,最外层的厚度优选0.05μm以上且10μm以下,并更优选为0.1μm以上且5μm以下。
[基层]
基层具有环形状。另外,基层包含聚酯树脂作为粘结剂树脂。作为基层,可使用例如,通过将半导电性膜连接成圆筒状而得的层、通过使包括聚酯树脂的树脂包含导电剂而得的半导电性膜、或圆筒状无缝带。
(树脂)
聚酯树脂可通过二羧酸组分和二羟基组分的缩聚、羟基羧酸(oxycarboxylicacid)组分或内酯组分的缩聚、或者使用这些组分的缩聚来获得。聚酯树脂可为均聚酯或共聚酯。
二羧酸组分的实例可包括芳族二羧酸、脂环族二羧酸、脂族二羧酸、以及这些二羧酸的衍生物。芳族二羧酸的实例可包括分子中具有8个以上且16个以下的碳原子(C8-C16)的芳族二羧酸。芳族二羧酸的具体实例可包括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如2,6-萘二甲酸等萘二甲酸、二苯基二羧酸、二苯基醚二羧酸、二苯基甲烷二羧酸和二苯基乙烷二羧酸。脂环族二羧酸的实例可包括C4-C10环烷二羧酸如环己烷二羧酸。脂族二羧酸的实例可包括C4-C12脂族二羧酸如琥珀酸、己二酸、壬二酸或癸二酸。这些二羧酸的衍生物的实例可包括能够形成酯的衍生物(例如低级烷基酯如二甲基酯、酸酐、和酰卤如酰氯)。这些二羧酸组分可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从结晶性和耐热性的观点,二羧酸组分优选芳族二羧酸,并且更优选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或萘二甲酸。
二羟基组分的实例可包括脂族二醇、脂环族二醇和芳族二醇。脂族二醇的实例可包括C2-C10亚烷基二醇如乙二醇、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或己二醇。脂环族二醇的实例可包括C4-C12脂环族二醇如环己二醇或环己二甲醇。芳族二醇的实例可包括C6-C20芳族二醇如氢醌、间苯二酚、二羟基联苯、萘二醇、二羟基二苯基醚或2,2-双(4-羟苯基)丙烷(双酚A)。
二羟基组分的其它实例可包括芳族二醇的环氧烷加合物(例如,双酚A的C2-C4环氧烷加合物)。二羟基组分还有的其它实例可包括聚氧亚烷基二醇(例如,聚氧C2-C4亚烷基二醇如二甘醇、聚乙二醇(polyoxyethylene glycol)、聚丙二醇或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这些二羟基组分还可为能够形成酯的衍生物(例如,烷基、烷氧基或卤素取代体)。这些二羟基组分可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二羟基组分中,从结晶性和耐热性的观点,优选使用亚烷基二醇(特别是C2-C4亚烷基二醇)或脂环族二醇。
作为羟基羧酸组分,可包括以下:羟基羧酸例如羟基苯甲酸、羟基萘甲酸、二亚苯基羟基羧酸和2-羟基丙酸,以及这些羟基羧酸的衍生物。这些羟基羧酸组分可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内酯组分包括C3-C12内酯如丙内酯、丁内酯、戊内酯或己内酯(例如ε-己内酯等)。这些内酯组分可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另外,在维持结晶性和耐热性的范围内,还可使用多官能性单体。多官能性单体的实例可包括多元羧酸如偏苯三酸、均苯三酸或苯均四酸,多元醇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或季戊四醇。还可使用通过利用多官能性单体生成的具有支化或交联结构的聚酯。
作为聚酯树脂,可以使用通过将上述组分(二羧酸组分、二羟基组分、羟基羧酸组分、内酯组分或这些组分的任意者)缩聚而得的聚酯树脂。另外,从结晶性和耐热性的观点,聚酯树脂优选为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聚萘二甲酸亚烷基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与聚间苯二甲酸亚烷基酯的嵌段或无规共聚物的至少一种。共聚物的实例可包括嵌段共聚物和无规共聚物。从结晶性和耐热性的观点,聚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聚间苯二甲酸亚烷基酯和聚萘二甲酸亚烷基酯各自中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2以上且16以下。聚酯树脂更优选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嵌段或无规共聚物、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至少一种。
聚酯树脂可为两种以上的组分的共混物或合金。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具体实例可包括市售的TN-8050SC(商品名,由TEIJIN LIMITED生产)和TN-8065S(商品名,由TEIJINLIMITED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实例可包括市售的TR-8550(商品名,由TEIJINLIMITED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共聚物的实例可包括市售的PIFG30(商品名,由Bell Polyester Products,Inc.生产)。
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优选1.4dl/g以下,更优选为0.3dl/g以上且1.2dl/g以下,仍更优选0.4dl/g以上且1.1dl/g以下。当固有粘度为1.4dl/g以下时,可有效防止成形期间聚酯树脂的流动性的降低。当固有粘度为0.3dl/g以上时,可有效确保电子照相用带的强度和耐久性。聚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为通过使用邻氯苯酚作为聚酯树脂的稀释溶剂、将聚酯树脂的邻氯苯酚溶液的浓度设定为0.5质量%并将温度设定为25℃来测量的值。
聚酯树脂的含量相对于基层的总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并特别优选为70质量%以上。当聚酯树脂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时,可有效防止电子照相用带的耐久性的降低。
(导电剂)
在基层中,非离子系或离子导电剂可用作导电剂。另外,高分子型或低分子型导电剂可用作导电剂。例如,作为高分子型非离子系导电剂,可使用聚醚酯酰胺、聚环氧乙烷-表氯醇、或聚醚酯。另外,作为高分子型离子导电剂,可使用含阳离子系季铵基的丙烯酸酯聚合物或阴离子系聚苯乙烯磺酸。另外,作为低分子型非离子系导电剂,可使用具有醚基的衍生物或具有醚酯的衍生物。作为低分子型离子导电剂,可使用阳离子系伯铵盐至叔铵盐或者阳离子系季铵盐及其衍生物、或者阴离子系羧酸盐、磺酸酯盐、磺酸盐或磷酸酯盐或其衍生物。这些高分子型或低分子型导电剂可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从耐热性或导电性的观点,适当使用季铵盐、磺酸盐或聚醚酯酰胺。
另外,添加剂如增塑剂、抗氧化剂、分解抑制剂、结晶控制剂、粗糙度调整剂、交联剂、颜料、填料和弹性体可根据需要添加至基层。
(基层的形成方法)
基层可通过以下方法形成。在热塑性树脂用作树脂的情况下,使作为导电剂的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树脂和根据需要的添加剂相互混合,然后使用双轴混炼机等将混合物熔融混炼,从而制备半导电性粒料。接着,可通过将该粒料熔融挤出为片状、膜状或无缝带状来获得半导电性膜。另外,该粒料可通过热压或注射成形来成形,将所形成的预成形体进行拉伸吹塑,因而可获得半导电性膜。基层的厚度优选2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并更优选为30μm以上且150μm以下。
作为由此获得的基层的电阻,当施加100V电压时基层的体积电阻率优选为1.0×108Ω·cm以上且1.0×1012Ω·cm以下。另外,基层的表面电阻率优选为1.0×108Ω/□以上且1.0×1012Ω/□以下。通过将电阻控制在其半导电性范围内,可以抑制由归因于低温环境下或连续驱动期间的过度充电的转印电压不足所引起的转印图像缺陷。
<电子照相设备>
接下来,参照图2描述其中根据本公开的电子照相用带用于电子照相设备作为中间转印带的实例。
图2为使用根据本公开的中间转印带200的彩色电子照相设备的示意图。中间转印带200由驱动辊/二次转印对向辊201和拉伸辊202和203三个辊支持。驱动辊/二次转印对向辊201设置有形成于其表面上的具有高摩擦阻力的橡胶层以便驱动中间转印带200。橡胶层具有体积电阻率为1.0×105Ω·cm以下的导电性。另外,驱动辊/二次转印对向辊201与二次转印辊204一起介由设置于其间的中间转印带200形成二次转印部。拉伸辊202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具有体积电阻率为1.0×105Ω·cm以下的导电性。另外,金属辊可用作拉伸辊203。二次转印辊204介由中间转印带200压向驱动辊/二次转印对向辊201。作为二次转印辊204,可使用体积电阻率为1.0×107Ω·cm以上且1.0×109Ω·cm以下的弹性辊。拉伸辊202和203以及二次转印辊204在从动于中间转印带200的同时旋转。
根据本公开的电子照相设备包括: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感光鼓;与感光鼓接触以使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于其上的中间转印带;和面向中间转印带并进行调色剂图像向记录介质的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构件。二次转印构件具有能够施加二次转印用电压的电源。作为中间转印带,可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电子照相用带。电源向二次转印构件施加电压,使得电流从二次转印构件经由中间转印带流动至感光鼓,从而进行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向中间转印带的一次转印。同样地,在本公开中,共同使用一次转印用电源和二次转印用电源。
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电子照相设备。根据本公开的电子照相设备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形成黄色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05a、形成品红色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05b、形成青色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05c和形成黑色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05d。下文中,通过实施例详细描述图像形成单元205a。图3为图像形成单元205a的放大示意图。图像形成单元205a包括感光鼓206a,其为图像承载构件,并以预定的处理速度旋转驱动。作为充电构件的充电辊207a、贮存调色剂208a的显影构件209a和鼓式清洁构件210a配置在感光鼓206a的周围。另外,曝光构件211a配置在感光鼓206a周围以及充电辊207a和显影构件209a之间。感光鼓206a通过充电辊207a带电,带电的静电荷图像承载构件通过曝光构件211a曝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调色剂图像)。下文中,静电潜像通过在显影构件209a中进行摩擦带电的调色剂208a显影,并通过一次转印电压将显影的静电潜像转印至设置于面向各图像形成单元的位置的中间转印带200上(下文中,称为“一次转印”)。类似地,在各图像形成单元205b、205c和205d中,与中间转印带200的旋转同步地进行一次转印,从而形成四色组合的调色剂图像。在此情况下,优选至少一个作为一次转印对向构件的金属辊212在面向图像形成单元的位置介由中间转印带200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205b和205c之间。通过使中间转印带200压向面向中间转印带200的图像形成单元的金属辊212形成一次转印部,使得一次转印宽度(辊隙)可变宽并且稳定。
如纸等记录介质213进给至位于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00上的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05d的位置的下游侧的位置。在相同的位置,设置二次转印辊204(二次转印构件)。在中间转印带200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的部分,由中间转印带200和二次转印辊204形成的间隙及其附近称作二次转印部。如图2所示,二次转印部优选构成为具有在驱动辊/二次转印对向辊201和二次转印辊204之间的辊隙部。当紧挨中间转印带200上形成的组合调色剂图像前面的非图像部到达二次转印部时,从向二次转印辊204供给电流的电压电源214施加具有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电压。另外,当记录介质213沿图2的箭头Vf的方向通过二次转印部时,中间转印带200上的四色组合的调色剂图像一起转印至记录介质213上。该转印称为“二次转印”。进行二次转印的记录介质213通过定影单元(未示出)进行定影处理,从而形成彩色图像。另一方面,通过与清洁刮板215刮去残留在中间转印带200上而未进行二次转印的调色剂,然后将其回收至废调色剂盒216,所述清洁刮板215在预定的时间与设置有拉伸辊202的带表面接触。如此,中间转印带200的表面恢复至初始状态。
在根据本公开的电子照相设备中,除了二次转印所需的转印电压以外,一次转印所需的转印电压也可从电压电源214获得。本公开的中间转印带200包括,例如在带的内表面设置的导电层。另外,如图2所示,与中间转印带200的内表面接触的金属辊212连接至作为恒定电压元件并接地的齐纳二极管217。因此,通过由电压电源214施加的电压,中间转印带200的导电层的电位在圆周方向上变得恒定。结果,图像形成单元205a、205b、205c和205d的感光鼓与中间转印带200之间的电位差实质上相等,流动至感光鼓的电流也实质上相等,因而可以进行一次转印。由于记录介质本身的电阻值根据诸如图像形成期间的温度或湿度等环境改变而变化,因此二次转印电压优选在预定范围内变化。在根据本公开的电子照相设备中,由于金属辊连接至齐纳二极管217,因此即使在改变二次转印电压例如增加二次转印电压的情况下,当电压超过齐纳电位时电流流动。因此,可恒定地保持导电层的电位,因而可使一次转印性稳定。具体地,优选电压电源214的施加电压为1,000~3,500V,齐纳电位为220~300V。根据本公开,通过上述转印构造,可通过一个转印电源稳定地进行一次转印和二次转印。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可以提供电子照相用带,其即使在将电子照相用带应用于其中转印用电源数减少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也能够实施高品质电子照相图像的稳定形成。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其即使在转印用电源数减少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形成高品质电子照相图像。
实施例
下文中,描述实施例和比较例。
在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涂料中的材料可通过溶剂稀释并分散,但除非另有说明,各材料的用量(质量份)为基于不挥发分的量,并意指排除溶剂(挥发分)的量。
另外,用于根据实施例1~15、比较例1~8和参考例1的电子照相用带No.1~24的导电层的材料示于表1-1。用于根据实施例1~15、比较例1~8和参考例1的电子照相用带No.1~24的基层的材料示于表1-2。电子照相用带No.1~24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
(基层的形成)
以下原料用于形成基层。
·作为聚酯树脂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商品名:TEONEX TN8050SC,由TEIJINLIMITED生产)(下文中,称为“PE(1)”)
·作为导电剂的聚醚酯酰胺(商品名:TPAE-10HP-10,由T&K TOKA Corporation生产)(下文中,称为“PEEA”)
·全氟丁烷磺酸钾(商品名:Eftop KFBS,由Mitsubishi Materials ElectronicChemicals Co.,Ltd.生产)(下文中,称为“KFBS”)
PE(1)的熔点为262℃。
PE(1)、PEEA和KFBS以80/18/2(质量%)的比例混合,然后用双轴挤出机(商品名:TEX30α,由The Japan Steel Works,LTD.生产)在290℃下将混合物熔融混炼5分钟,从而获得由PE(1)、PEEA和KFBS形成的树脂混合物。所得树脂混合物用切割机(商品名:FAN-CUTTER,由Hoshi Plastic Co.,Ltd.生产)造粒,从而获得树脂混合物的粒料(粒料大小:长径3mm×短径2mm)。将所得粒料在140℃下干燥6小时。
接下来,将通过干燥树脂混合物获得的粒料添加至注射成形设备(商品名:SE180D,由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Ltd.生产)的料斗中。然后,将气缸温度设定至290℃,通过用螺杆搅拌来熔融粒料,并使熔融的粒料在模具中进行注射成形,从而制备试管状预制件。将所得预制件添加至吹塑成形机,并在模具温度维持在110℃的吹塑模具中在预制件温度155℃、气压0.3MPa和拉伸棒速度1,000mm/s下用拉伸棒和空气的力进行吹塑成形,由此获得吹塑瓶。切除吹塑瓶两端,从而切出环形状电子照相用带的基层。基层的厚度为70μm。
(导电层用粘结剂树脂的制备)
在高压釜中添加194质量份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94质量份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239质量份的乙二醇和38质量份的二甘醇。接下来,将0.2质量份作为催化剂的钛酸四丁酯添加至高压釜,并使得在190℃~220℃下进行酯交换反应5小时。接下来,在20分钟内将反应体系的压力降低直至0.67kPa(5mmHg)的同时将温度升高至280℃。另外,在13.3Pa(0.1mmHg)和280℃下进行缩聚反应60分钟,得到具有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的单体单元的聚酯(1)。在通过DSC进行测量后,所得聚酯(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5℃。
(导电层的形成)
将作为高导电性炭黑的MHI黑#273(商品名,由MIKUNI COLOR LTD.生产)与聚酯(1)混合以使其含量为11质量%。将所得混合物在甲基乙基酮中稀释以使其固成分浓度为15质量%,将0.5质量%的作为流平剂的SYMAC US-270(商品名,由TOAGOSEI CO.,LTD.生产)加入其中,然后用搅拌器搅拌混合物,从而得到均一导电层形成用涂料。将涂料通过喷涂法均一地涂布至基层的内表面,然后在70℃下干燥5分钟。如此,获得在基层的内表面上形成厚度2μm的导电层的电子照相用带No.1。然后,进行电子照相用带No.1的以下评价1~3。
<评价1.导电层的平均硬度的测量>
导电层的硬度通过使用显微压痕硬度测试仪(商品名:纳米压痕仪G200型,由Agilent Technologies,Inc.生产)用玻氏压头来测量。将导电层的从与导电层的面向基层的表面相对的最外表面沿厚度方向的10%~20%的区域设为测量区域,然后计算该区域中的平均硬度。结果示于表2。
<评价2.电阻率的测量>
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用电阻率计(商品名:Hiresta UP MCP-HT450 type,由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 Co.,Ltd.生产)根据日本工业标准(JIS)K 6911来测量。对于测量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在温度23℃和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将URS探头与导电层的最外表面接触,并将在10V施加电压和10秒测量时间下得到的值定义为测量值,对于各90°的相位,测量导电层的圆周方向的四个点,然后计算这些测量值的平均值。对于测量包括基层和导电层的电子照相用带的体积电阻率,在上述环境下,将UR探头与电子照相用带的外表面接触,并将在100V施加电压和10秒测量时间下得到的值定义为测量值。对于各90°到相位,测量电子照相用带的圆周方向的四个点,然后计算这些测量值的平均值。结果示于表2。在表2中,“UNDER”表示测量值下限以下的值,其为小于1.0×105Ω/□。
<评价3.剥离和图像评价>
所得电子照相用带用作具有图2所示结构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中间转印带,从而形成电子照相图像,然后观察由二次转印引起的图像缺陷的存在与否。
具有信纸尺寸(宽度:216mm)的普通纸(商品名:Business 4200,由Fuji XeroxCo.,Ltd.生产,基重:75g/m2)用作纸,并使用通过以作为打印模式的一侧打印模式输出的叠加双色调色剂实心图像而得到的二次彩色图像。这里,二次彩色图像是指红(R)、绿(G)和蓝(B)的平均浓度200%的图像。输出75,000张,并评价第10,000张、第30,000张和第75,000张。在输出75,000张后,将电子照相用带从图像形成设备中取出,然后用目视观察和放大倍率为20倍的放大镜来观察导电层的表面。然后,基于以下标准评价导电层的剥离发生与否。
等级A:用放大镜未观察到导电层的剥离。
等级B:用目视观察未观察到导电层的剥离。
等级C:用目视观察观察到导电层的剥离,在图像上观察到由剥离引起的转印空白。
等级N:引起由于不充分的转印电压造成的转印不良。
[实施例2]
除了在实施例1的导电层用粘结剂树脂的制备中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改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聚酯(2)并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2。在通过DSC进行测量后,所得聚酯(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8℃。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2的以上评价1~3。
[实施例3]
除了在实施例1的导电层用粘结剂树脂的制备中使用129质量份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129质量份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并使用129质量份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代替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聚酯(3)并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3。在通过DSC进行测量后,所得聚酯(3)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6℃。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3的以上评价1~3。
[实施例4]
除了在实施例1的基层的形成中将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含量从80质量%改为72质量%,通过添加8质量%的市售PIFG30(商品名,由Bell Polyester Products,Inc.生产)(下文中,称为“PE(2)”)作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共聚物来形成基层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4。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4的以上评价1~3。
[实施例5和6]
除了在导电层的形成中如表1所示改变导电层的导电性颗粒的种类和含量以外,以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式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5和6。作为导电性颗粒,在实施例5中,使用石墨烯(商品名:WGNP,由Bridgestone KBG Co.,Ltd.生产),在实施例6中,使用亚锑酸锌(商品名:CELNAX CX-Z410K,由Nissan Chemical Corporation生产),从而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5和6。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5和6的以上评价1~3。
[实施例7]
(基层的形成)
以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式形成基层。
(导电层用粘结剂树脂的制备)
向2L装备有温度计、搅拌器和李比希冷却管的四颈瓶添加287份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97份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81份的乙二醇和94份的新戊二醇。另外,添加0.2份的钛酸四丁酯(TBT)作为催化剂,并使得酯交换反应在190℃~230℃下进行3小时。接下来,将温度升高至250℃,并在减压下进行聚合20分钟,从而获得聚酯二醇。添加100份所得聚酯二醇、45份甲基乙基酮和55份甲苯并在70℃下均匀溶解。接下来,将30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加入其中,在70℃下进行反应1小时,然后将所得物用甲基乙基酮和甲苯各50份稀释。添加49份NEWPOL PP-1200(商品名,由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生产)作为聚丙二醇,在70℃下30分钟后,添加0.0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然后使得在70℃下进行反应2小时。接下来,用甲基乙基酮和甲苯稀释所得物,添加3份新戊二醇,使反应进行2小时,然后用甲基乙基酮和甲苯稀释所得物,从而获得聚酯型聚氨酯(1)。在通过DSC进行测量后,所得聚酯型聚氨酯(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
(导电层的形成)
将作为高导电性炭黑的MHI黑#273(商品名,由MIKUNI COLOR LTD.生产)与聚酯型聚氨酯(1)混合以使其含量为11质量%。将所得混合物在甲基乙基酮中稀释以使其固成分浓度为15质量%,将0.5质量%的作为流平剂的SYMAC US-270(商品名,由TOAGOSEI CO.,LTD.生产)加入其中,然后用搅拌器搅拌混合物,从而得到均一导电层形成用涂料。将涂料通过喷涂法均一涂布至基层的内表面,然后在70℃下干燥5分钟。如此,获得在基层的内表面上形成厚度2μm的导电层的电子照相用带No.7。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7的以上评价1~3。
[实施例8]
在实施例7的导电层用粘结剂树脂的制备中,将聚酯型聚氨酯(1)改为具有邻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单体单元的Vylon UR8200(商品名,由TOYOBO CO.,LTD.生产)(下文中,称为“聚酯型聚氨酯(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式进行制备,从而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8。在通过DSC进行测量后,聚酯型聚氨酯(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3℃。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8的以上评价1~3。
[实施例9]
在实施例7的导电层用粘结剂树脂的制备中,将聚酯型聚氨酯(1)改为具有邻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单体单元的Vylon UR1400(商品名,由TOYOBO CO.,LTD.生产)(下文中,称为“聚酯型聚氨酯(3)”)。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式进行制备,从而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9。在通过DSC进行测量后,聚酯型聚氨酯(3)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3℃。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9的以上评价1~3。
[实施例10~15]
除了在导电层用粘结剂树脂的制备中如表1改变导电性颗粒的含量以外,以与实施例9相同的方式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10~15。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10~15的以上评价1~3。
[比较例1]
除了在实施例4的导电层用粘结剂树脂的制备中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量从194份改为388份而不使用间苯二甲酸二甲酯以外,以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式制备聚酯(4)并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16。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16的以上评价1~3。
[比较例2]
除了在实施例4的导电层用粘结剂树脂的制备中将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的量从194份改为388份而不使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以外,以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式制备聚酯(5)并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17。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17的以上评价1~3。
[比较例3]
除了在实施例8的导电层用粘结剂树脂的制备中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量从194份改为388份而不使用间苯二甲酸二甲酯以外,以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式制备聚酯(6)并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18。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18的以上评价1~3。
[比较例4]
在基层的形成中,将PE(1)改为聚碳酸酯(商品名:Panlite K-1300Y(熔点:250℃),由TEIJIN LIMITED生产),并将热熔融混炼温度改为280℃。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19。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19的以上评价1~3。在表1-2中,用于本比较例的聚碳酸酯缩写为“PC”。
[比较例5]
(基层的形成)
在基层的形成中,制备包含2.5质量%的离子导电剂(硫酸氢四丁基铵,商品名:98131,由KOEI CHEMICAL CO.,LTD.生产)(下文中,称为“IL1”)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树脂组合物。使PVdF树脂组合物通过热熔融挤出成形,从而生产厚度50μm的片状膜。使所得片状膜围绕圆柱形构件的外表面卷绕两周,然后将卷绕片状膜的圆柱形构件用中空管状构件覆盖。设计圆柱形构件和管状构件的尺寸和热膨胀系数以使在后述200℃的温度下的加热工序中圆柱形构件的外径与管状构件的内径之差为100μm。接着,在20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60分钟,从而获得厚度100μm的环形状基层。在表1-2中,用于形成根据本比较例的基层的聚偏二氟乙烯树脂组合物缩写为“PVdF”。
除了使用该基层以外,以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20。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20的以上评价1~3。
[比较例6]
(基层的形成)
以与比较例5相同的方式形成基层。
导电层用粘结剂树脂的制备和形成
将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主组分)(下文中,称为“亚克力”)(商品名:Aronix M-402,由TOAGOSEI CO.,LTD.生产)用作丙烯酸系单体,将MHI黑#273(商品名,由MIKUNICOLOR LTD.生产)用作高导电性炭黑。这里,进行混合以使炭黑的含量相对于亚克力和炭黑的含量为11质量%。使所得混合物在甲基乙基酮中稀释以使其固成分浓度为15质量%,将0.5质量%的作为流平剂的SYMAC US-270(商品名,由TOAGOSEI CO.,LTD.生产)加入其中,然后用搅拌器搅拌混合物,从而得到均一导电层形成用涂料。
将涂料通过喷涂法均一涂布至基层的内表面,并在60℃下干燥1分钟以除去溶剂,然后通过用紫外线照射来进行固化。如此,获得在基层的内表面上形成厚度2μm的导电层的电子照相用带No.22。作为紫外线源,使用紫外线照射设备(商品名:UE06/81-3,由EYEGRAPHICS Co.,Ltd.生产)。照射紫外线直至在以365nm波长的峰亮度为150mW/cm2下的累积光量达到2,000mJ/cm2,从而进行导电层的UV固化。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21的以上评价1~3。
[比较例7]
除了将粘结剂树脂从亚克力改为聚酰胺酰亚胺(商品名:VYLOMAX HR-14ET,由TOYOBO CO.,LTD.生产)以外,以与比较例6相同的方式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22。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22的以上评价1~3。
[参考例1]
除了在实施例4的导电层的形成中不使用导电性颗粒以外,以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式获得电子照相用带No.23。进行所得电子照相用带No.23的以上评价1~3。
[表1-1]
[表1-2]
[表2]
下文中,描述表2所示的评价结果。
各自在导电层中包含具有至少两种苯二甲酸的单体单元的聚酯树脂的根据实施例1~15的电子照相用带No.1~15中,即使在输出75,000张图像后,也未观察到可用目视观察观察到的导电层的剥离。另外,在第75,000张上的图像上,也未观察到由导电层剥离引起的转印空白。在各电子照相用带中,同样在基层中包含具有两种苯二甲酸单体单元的聚酯树脂(PE(2))的根据实施例4的电子照相用带No.4具有特别优异的导电层和基层之间的密着性。另外即使在输出第30,000张图像后用放大镜观察时,也未观察到导电层的剥离。
另外,在根据实施例7~13的电子照相用带No.7~13中,即使在输出75,000张图像后,用放大镜观察时也未观察到导电层的剥离,并且导电层和基层之间的密着性特别优异。认为该结果来自如下事实:这些电子照相用带使用聚酯型聚氨酯树脂作为导电层用粘结剂树脂,氨基甲酸酯结构的引入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导电层对基层的密着性。
另一方面,在各自包含不具有两种苯二甲酸单体单元的聚酯树脂的根据比较例1~7的电子照相用带No.16~22中,在输出30,000张图像后,用目视观察观察到导电层的剥离。此外,在第30,000张上形成的图像上观察到由导电层的剥离引起的转印空白。
另外,在根据参考例1的电子照相用带No.23中,由于导电性颗粒未包含在导电层中,导电层本身对基层的密着性优异。然而,由于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高,因此由于不足的转印电压,从早期就观察到转印不良。
此外,在电子照相用带No.19~22中,改变导电层和基层用树脂的种类,但在剥离评价中,所有电子照相用带的水平不足。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此类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3)

1.一种环形状电子照相用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包含聚酯树脂的环形状基层;和
覆盖所述基层的内表面的导电层,
所述导电层包含导电性颗粒和粘结剂树脂,并且
所述粘结剂树脂包含具有至少两种选自由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组成的组中的苯二甲酸的单体单元的聚酯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基层包含离子导电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导电性颗粒为电子导电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导电性颗粒为炭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导电层中的炭黑的含量为9质量%以上且13质量%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为4.0×106Ω/□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基层包含具有至少两种选自由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组成的组中的苯二甲酸的单体单元的聚酯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导电层中的聚酯树脂为聚酯型聚氨酯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在所述导电层的从与所述导电层的面向所述基层的表面相对的最外表面沿厚度方向的10%~20%的区域中,所述导电层的平均硬度为0.10GPa以上,所述平均硬度是通过使用玻氏压头的纳米压痕法测量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基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0.05μm以上且10μm以下。
12.一种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调色剂图像承载构件;
将调色剂图像从各所述调色剂图像承载构件一次转印至其上的中间转印带;
与所述中间转印带接触的电流供给构件;和
将电压施加至所述电流供给构件的电源,
其中,
通过借助于将电压从电源施加至所述电流供给构件而使电流沿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圆周方向流动,将所述调色剂图像从所述调色剂图像承载构件一次转印至所述中间转印带,并且
所述中间转印带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电流供给构件与所述电子照相用带的外表面接触。
CN202010406148.0A 2019-05-16 2020-05-14 电子照相用带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119489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2980 2019-05-16
JP2019-092980 2019-05-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8925A CN111948925A (zh) 2020-11-17
CN111948925B true CN111948925B (zh) 2024-02-23

Family

ID=73228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6148.0A Active CN111948925B (zh) 2019-05-16 2020-05-14 电子照相用带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66543B2 (zh)
JP (1) JP7508261B2 (zh)
CN (1) CN1119489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70080A (ja) * 2021-11-05 2023-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70081A (ja) 2021-11-05 2023-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7524253B2 (ja) 2022-06-08 2024-07-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0595A (en) * 1992-09-18 1994-05-1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Water-based transparent image recording sheet for plain paper copiers
US5795693A (en) * 1994-06-22 1998-08-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two component-type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1154418A (ja) * 1999-11-30 2001-06-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326323A (ja) * 2001-03-01 2002-11-12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導電性転写フィルム
JP2007322499A (ja) * 2006-05-30 2007-12-13 Canon Inc トナー
JP2018025621A (ja) * 2016-08-09 2018-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8189882A (ja) * 2017-05-10 2018-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写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1748A (en) * 1981-03-30 1982-10-05 Oji Paper Co Ltd Electrostatic recording body for pressure fixation
JP3665666B2 (ja) * 1995-07-04 2005-06-29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被転写フィルムおよび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US5780192A (en) * 1997-02-13 1998-07-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photographic elements exhibiting reduced numbers of black spots in discharge area development systems
US5978639A (en) * 1997-05-02 1999-11-0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and intermediate transfer device
JP2001154395A (ja) * 1999-11-29 2001-06-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受像シート
JP2004191825A (ja) 2002-12-13 2004-07-08 Canon Inc 転写材担持体、中間転写体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US7215912B2 (en) * 2004-03-19 2007-05-08 Ricoh Company Limited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diu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dium
JP4642447B2 (ja) * 2004-08-27 2011-03-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芳香族ポリエステル樹脂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JPWO2006033471A1 (ja) 2004-09-24 2008-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ベルト、電子写真ベル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8044179A (ja) * 2006-08-11 2008-02-28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導電性ベルトとその製造方法、該導電性ベルト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58467A (ja) * 2006-08-30 2008-03-13 Fujifilm Corp 電子写真用受像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4812845B2 (ja) * 2009-02-17 2011-1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10195957A (ja) 2009-02-26 2010-09-0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半導電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成形体、電子写真用転写ベル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04739B2 (ja) 2010-10-04 2016-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91458B2 (ja) * 2013-12-26 2018-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現像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391770B2 (ja) 2016-07-29 2018-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377152B1 (en) * 2018-02-15 2019-08-13 Xerox Corporation Media transport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0595A (en) * 1992-09-18 1994-05-1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Water-based transparent image recording sheet for plain paper copiers
US5795693A (en) * 1994-06-22 1998-08-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two component-type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1154418A (ja) * 1999-11-30 2001-06-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326323A (ja) * 2001-03-01 2002-11-12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導電性転写フィルム
JP2007322499A (ja) * 2006-05-30 2007-12-13 Canon Inc トナー
JP2018025621A (ja) * 2016-08-09 2018-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8189882A (ja) * 2017-05-10 2018-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写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66543B2 (en) 2020-12-15
CN111948925A (zh) 2020-11-17
JP2020190720A (ja) 2020-11-26
JP7508261B2 (ja) 2024-07-01
US20200363756A1 (en) 2020-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48925B (zh) 电子照相用带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US8050604B2 (en) Belt memb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belt member
JP5725409B2 (ja) 中間転写ベル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9985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用ベル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183420A1 (en) Seamless bel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20060055519A (ko) 화상형성장치용 엔드레스 벨트 및 화상형성장치
EP2270606B1 (en) Electroconductive endless belt
US20140212657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bel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2018025621A (ja)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US8859092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bel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2016224442A (ja) 中間転写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21311B2 (ja) 半導電性ベルト及び該半導電性ベルト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01258A (ja) 半導電性ベルト及び該半導電性ベルト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25052A (ja) 半導電性ベルト、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中間転写ベル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906913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bel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2018189882A (ja)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写真装置
US8586162B2 (en) Electroconductive endless belt
CN111856909B (zh) 电子照相带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JP7367500B2 (ja) 転写ユニット、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67942A5 (zh)
JP59827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用ベル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装置
JP2006091497A (ja) 半導電性ベル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119034A (ja) 電子写真部材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79016A (ja) 半導電性ベル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3282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用エンドレスベル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