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23314B -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23314B
CN111923314B CN202010773596.4A CN202010773596A CN111923314B CN 111923314 B CN111923314 B CN 111923314B CN 202010773596 A CN202010773596 A CN 202010773596A CN 111923314 B CN111923314 B CN 1119233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ater
mold
heat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35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23314A (zh
Inventor
程致远
刘进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upai Cosme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upai Cosme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upai Cosme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upai Cosme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35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233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23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3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23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3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3415He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02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for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3415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4/3419Quick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75/00Use of PU, i.e.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发泡机,包括本体和发泡模,所述本体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混料罐、设置于机架上的机械臂驱动柜以及设置于机械臂驱动柜上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自由端安装有喷枪头,所述喷枪头通过软管与混料罐连通,所述发泡模包括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的壳体、若干设置于壳体上端的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包括上模,所述上模上开设有模腔,所述模腔其中一段的底壁开设凹槽,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顶出机构以及对模具主体进行冷却的冷凝管,能够在具体使用时对模腔内部成品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并实现边缘顶出,便于使用者手指插入缝隙将成品从模腔中取出,且相较于传统自然冷却方式而言,该装置结构能够缩短自然冷却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发泡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氨酯发泡机。
背景技术
目前聚氨酯发泡机是聚氨脂泡沫塑料灌注发泡的专用设备。只要聚氨脂组份原料(异氰酸酯组份与聚醚多元醇组份)性能指标符合配方要求。通过本设备即能生产出均匀、合格的泡沫制品。它是以聚醚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在发泡剂、催化剂、乳化剂等多种化学助剂存在下,经过化学反应发泡而制得泡沫塑料。传统聚氨酯发泡机生产过程为:原材料注入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注入模具-烘干-冷却成型。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845210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聚氨酯发泡机,包括混料罐、电加热板、加热水箱、底板、输料泵和机械臂驱动柜;电加热板对加热水箱进行加热,同时混料罐内设置有内胆,内胆与混料罐之间形成保温隔热层,同时内胆外壁缠绕有螺旋加热管,加热水箱的回水口与螺旋加热管连通,驱使加热水箱内的热水在螺旋加热管内进行循环,实现对内胆内部聚氨酯的均匀加热工作;机械臂驱动柜上设置有机械臂,机械臂的自由端固定有喷枪头,通过软管实现混料罐与喷枪头的连接,且输料泵与软管连通,输送泵启动,将聚氨酯从内胆中输送至喷枪头中,将聚氨酯输送至模具上,制作所需的聚氨酯产品。
如图2所示的一种发泡模具,属于发泡机发泡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壳体20和设置于壳体20上端的上模41,上模41上端开设有模腔42,壳体20内部中空设置且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通电时,将上模41加热至一定温度(一般为30-50℃),进而发泡机的喷枪头15(参照图1)沿模腔42轨迹位移,将聚氨酯注塑于模腔42内,待模腔42内的聚氨酯凝固后,再手动将成型产品取出,实现对密封条的生产工作。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氨酯发泡机有全自动生产和半自动生产两种,前者因价格昂贵针对与一些中小企业前期难以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购买,因此大多中小企业使用半自动氨酯发泡机较多,半自动氨酯发泡机为设备与人工人力配合进行产品的生产,而传统半自动氨酯发泡机浇筑聚氨酯过程中,一般会将聚氨酯浇筑满模腔,并使其聚氨酯与上模上端齐平即可,待到聚氨酯冷却凝固后再手动取出,取出过程中由于产品藏于模腔内,聚氨酯材质较为脆弱,故为避免破坏产品,一般是通过工作人员直接用手对产品进行抓取,不能通过工具从模腔上方对产品进行撬动的,导致其取料十分不便,影响工作效率;2.传统聚氨酯发泡机在炎热环境条件下使用时,由于上模的模腔温度要求在指定范围之内,因此当聚氨酯注塑于模腔内后,需要自然冷却凝固后才能够形成半成品的密封条,而其在炎热环境下使用时,其自然冷却效率较低,冷却时间较长,一次批量注入后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才能够自然冷却凝固取出,从而降低设备生产效率,同时传统聚氨酯发泡机生产过程中仅通过一定经验的工人通过肉眼观察成品冷却凝固情况,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便于没有经验的工人进行操作,而且一旦贸然手工取出,极有可能导致密封条未完全冷却出现拉丝现象,增加设备生产残次品的几率,为生产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为此,提出一种聚氨酯发泡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发泡机,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顶出机构以及对模具主体进行冷却的冷凝管,能够在具体使用时对模腔内部成品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并实现边缘顶出,便于使用者手指插入缝隙将成品从模腔中取出,且相较于传统自然冷却方式而言,该装置结构能够缩短自然冷却时间,从而增加设备生产效率,提高装置的使用率,为企业提高产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发泡机,包括本体和发泡模,所述本体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混料罐、设置于机架上的机械臂驱动柜以及设置于机械臂驱动柜上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自由端安装有喷枪头,所述喷枪头通过软管与混料罐连通,所述发泡模包括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的壳体、若干设置于壳体上端的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包括上模,所述上模上开设有模腔,所述模腔其中一段的底壁开设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顶出机构;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安装在凹槽内部且弧度与模腔内壁保持一致的顶出板,所述顶出板下端竖直固定连接有导出杆,所述上模内部与模腔对应位置开设有弧形腔,所述弧形腔位于模腔下侧,所述模腔与弧形腔之间设置有导向槽,且其两者通过导向槽连接,所述导出杆底端经导向槽延伸至弧形腔的内部,所述导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度与弧形腔一致的下顶板,所述下顶板的宽度大于导向槽的宽度,所述弧形腔的下侧设置有冷凝管
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水泵主体,两侧所述水泵主体上端均连接有上水管、下端连接有下水管,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热板,且其以隔热板为中心将其内部空腔分割为上层加热腔与下层储水腔,所述下水管与储水腔相连接,且上水管与冷凝管相连接,所述壳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外表面对应每个所述上模位置均开设有导热口,加热装置为加热丝,且加热丝位于加热腔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顶出机构以及对模具主体进行冷却的冷凝管,能够在具体使用时对模腔内部成品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并实现边缘顶出,便于使用者手指插入缝隙将成品从模腔中取出,且相较于传统自然冷却方式而言,该装置结构能够缩短自然冷却时间,从而增加设备生产效率,提高装置的使用率,为企业提高产量。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端外表面靠近隔热板的位置开设有出口,且壳体内壁两侧对应隔热板的位置开设夹持槽,所述隔热板左右两侧边缘位于夹持槽内部,并且隔热板通过夹持槽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隔热板由一种硅化物纤维材质构成片63,所述隔热板的下侧设有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导热片,且导热片位于储水腔的内部,所述储水腔内部水至少没过导热片三分之二高度,且导热片由金属铜构成,所述壳体由绝缘陶瓷材质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在该装置模具主体中在上模模腔下侧添加冷凝管,配合壳体内部储水腔,利用水泵主体以及上水管与下水管的配合,将储水腔中的循环水排放至冷凝管中,然后通过冷凝管与第一冷凝片与第二冷凝片配合使用能够当聚氨酯注塑于模腔内后,实现对模腔快速降温,从而加快模腔内部聚氨酯快速冷却成型,实现成品的生产,但是针对于寒冷气候条件下使用时,通过加热装置,利用导热口对上模的模腔内部加热时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模腔加热时间较长,加热装置在对模腔加热时功耗较大,加热装置利用率低,从而导致模腔内部温度难以短时间内达到适宜注入温度,从而影响产品的生产加工,因此通过原来的冷凝管与储水腔以及加热腔配合使用,使用时使用者将隔热板拆除,在加热装置中的加热丝对加热腔进行加热并通过导热口对上模的模腔加热同时也能够加热下侧导热片,通过导热片对加热腔加热热量的传递从而实现对储水腔中的循环冷凝水进行加热,通过几次循环水的使用以及加热装置的持续加热,从而能够将储水腔中的循环水升温,使其在通过水泵主体注入冷凝管中时,同样利用热传导对模腔进行升温,从而实现多功能使用的目的,而且能够将加热装置效率最大化,实现多种温度条件下的使用。
优选的,位于所述顶出机构区域的冷凝管外表面上端开设置有第四传导片,且第四传导片的左右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硅胶片,所述硅胶片底端与冷凝管连接,所述硅胶片、第四传导片与弧形腔位置对应,所述第四传导片的底端呈八字结构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导片,所述下顶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其弧度尺寸一致的第一传导片,所述第一传导片顶端贯穿延伸至导出杆的内部,所述顶出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导片,所述第一传导片的顶端与第二传导片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导出杆内部的第一传导片等距离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向冷凝管排入过量的循环水,使其位于顶出机构区域的冷凝管上端硅胶片延展胀大,填充整个弧形腔,从而对下顶板施加向上顶压力,利用顶出机构上升,对模腔内部成品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并实现边缘顶出,便于使用者手指插入缝隙将成品从模腔中取出,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顶出机构所在区域的模腔也需要对其冷却降温,将其与其他区域所在模腔同步降温冷却,将其区域内的产品短时间迅速冷却成型才能够便于后续顶出机构的顶出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通过在顶出机构中添加第一传导片、第二传导片、第三传导片以及第四传导片,实现将顶出机构模腔注入高温聚氨酯成型过程中的热量传导,配合冷凝管中循环流动的冷凝水实现所在区域模腔快速降温冷却成型,从而保障后续顶出机构的正常运行。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凝片,且第二冷凝片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凝片,所述第二冷凝片弧形包裹在模腔下侧并与模腔表面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添加第一冷凝片、第二冷凝片配合冷凝管三者配合使用,能够将其热传导正常进行,通过第二冷凝片接触模腔下侧,在模腔注入高温聚氨酯后,通过其将热量传递至第一冷凝片然后第一冷凝片与冷凝管内循环冷却水接触,实现其快速降温冷却的效果,保证设备冷却效率,提高装置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凝片、第二冷凝片、第三传导片、第四传导片均采用青铜材质构成,且其四者表面设置有鳞状散热纹,所述壳体前端外表面左侧与储水腔对应位置开设有与储水腔相通的注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储水腔中的循环水通过冷凝管对设备产品所在模腔降温冷却,利用两侧水泵主体实现储水腔中的循环水循环利用,然而长时间的循环冷却使用,储水腔内部循环水会高温蒸发,从而有一定损耗,因此为了保证冷却机构的正常使用,使用者需要保障储水腔内部拥有足够与支撑冷却机构的循环冷凝水,因此通过在壳体前端外表面开设与储水腔相通的注水口,当储水腔一段时间使用内部循环水消耗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注水口向储水腔内部添加适量循环冷凝水保证其正常使用需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该装置模具主体中在上模模腔下侧添加冷凝管,配合壳体内部储水腔,利用水泵主体以及上水管与下水管的配合,将储水腔中的循环水排放至冷凝管中,然后通过冷凝管与第一冷凝片与第二冷凝片配合使用能够当聚氨酯注塑于模腔内后,实现对模腔快速降温,从而加快模腔内部聚氨酯快速冷却成型,实现成品的生产,该结构相较于传统设备自然冷却方式而言能够缩短自然冷却时间,实现成品的快速生产,同时该结构无需人工操作,冷凝水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利用冷凝水对成品冷却降温能够便于使用者操作使用,无需仅凭肉眼观察操作,提供工作效率;
通过在冷凝管冷却的基础上添加了顶出机构,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向冷凝管排入过量的循环水,使其位于顶出机构区域的冷凝管上端硅胶片延展胀大,填充整个弧形腔,从而对下顶板施加向上顶压力,利用顶出机构上升,对模腔内部成品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并实现边缘顶出,便于使用者手指插入缝隙将成品从模腔中取出,从而增加设备生产效率,相较于传统人工取模方式而言,更加方便,提高装置的使用率,为企业提高产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发泡模结构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壳体、加热腔、储水腔的结合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模具主体的结构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上模、模腔以及冷凝管的结合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5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顶出机构的机构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11、机架;12、混料罐;13、机械臂驱动柜;14、机械臂;15、喷枪头;16、软管;2、发泡模;20、壳体;21、加热腔;22、加热丝;23、注水口;24、储水腔;25、导热片;26、盖板;27、隔热板;28、导热口;3、水泵主体;31、上水管;32、下水管;4、模具主体;41、上模;42、模腔;5、顶出机构;51、顶出板;52、导出杆;53、弧形腔;54、下顶板;55、第一传导片;56、第二传导片;6、冷凝管;61、第一冷凝片;62、第二冷凝片;63、硅胶片;64、第三传导片;65、第四传导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包括本体1和发泡模2,所述本体1包括机架11、设置于机架11上的混料罐12、设置于机架11上的机械臂驱动柜13以及设置于机械臂驱动柜13上的机械臂14,所述机械臂14自由端安装有喷枪头15,所述喷枪头15通过软管16与混料罐12连通,所述发泡模2包括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的壳体20、若干设置于壳体20上端的模具主体4,所述模具主体4包括上模41,所述上模41上开设有模腔42;所述模腔42其中一段的底壁开设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顶出机构5;
所述顶出机构5包括安装在凹槽内部且弧度与模腔42内壁保持一致的顶出板51,所述顶出板51下端竖直固定连接有导出杆52,所述上模41内部与模腔42对应位置开设有弧形腔53,所述弧形腔53位于模腔42下侧,所述模腔42与弧形腔53之间设置有导向槽,且其两者通过导向槽连接,所述导出杆52底端经导向槽延伸至弧形腔53的内部,所述导出杆5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度与弧形腔53一致的下顶板54,所述下顶板54的宽度大于导向槽的宽度,所述弧形腔53的下侧设置有冷凝管6
所述壳体20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水泵主体3,两侧所述水泵主体3上端均连接有上水管31、下端连接有下水管32,所述壳体20的内部设置有隔热板27,且其以隔热板27为中心将其内部空腔分割为上层加热腔21与下层储水腔24,所述下水管32与储水腔24相连接,且上水管31与冷凝管6相连接,所述壳体20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26,所述盖板26的上端外表面对应每个所述上模41位置均开设有导热口28,加热装置为加热丝22,且加热丝22位于加热腔21的内部,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顶出机构5以及对模具主体4进行冷却的冷凝管6,能够在具体使用时对模腔42内部成品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并实现边缘顶出,便于使用者手指插入缝隙将成品从模腔42中取出,且相较于传统自然冷却方式而言,该装置结构能够缩短自然冷却时间,从而增加设备生产效率,提高装置的使用率,为企业提高产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壳体20的前端外表面靠近隔热板27的位置开设有出口,且壳体20内壁两侧对应隔热板27的位置开设夹持槽,所述隔热板27左右两侧边缘位于夹持槽内部,并且隔热板27通过夹持槽与壳体20活动连接,所述隔热板27由一种硅化物纤维材质构成片63,所述隔热板27的下侧设有与壳体20内壁固定连接的导热片25,且导热片25位于储水腔24的内部,所述储水腔24内部水至少没过导热片25三分之二高度,且导热片25由金属铜构成,所述壳体20由绝缘陶瓷材质构成,工作时,通过在该装置模具主体4中在上模41模腔42下侧添加冷凝管6,配合壳体20内部储水腔24,利用水泵主体3以及上水管31与下水管32的配合,将储水腔24中的循环水排放至冷凝管6中,然后通过冷凝管6与第一冷凝片61与第二冷凝片62配合使用能够当聚氨酯注塑于模腔42内后,实现对模腔42快速降温,从而加快模腔42内部聚氨酯快速冷却成型,实现成品的生产,但是针对于寒冷气候条件下使用时,通过加热装置,利用导热口28对上模41的模腔42内部加热时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模腔42加热时间较长,加热装置在对模腔42加热时功耗较大,加热装置利用率低,从而导致模腔42内部温度难以短时间内达到适宜注入温度,从而影响产品的生产加工,因此通过原来的冷凝管6与储水腔24以及加热腔21配合使用,使用时使用者将隔热板27拆除,在加热装置中的加热丝22对加热腔21进行加热并通过导热口28对上模41的模腔42加热同时也能够加热下侧导热片25,通过导热片25对加热腔21加热热量的传递从而实现对储水腔24中的循环冷凝水进行加热,通过几次循环水的使用以及加热装置的持续加热,从而能够将储水腔24中的循环水升温,使其在通过水泵主体3注入冷凝管6中时,同样利用热传导对模腔42进行升温,从而实现多功能使用的目的,而且能够将加热装置效率最大化,实现多种温度条件下的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位于所述顶出机构5区域的冷凝管6外表面上端开设置有第四传导片65,且第四传导片65的左右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硅胶片63,所述硅胶片63底端与冷凝管6连接,所述硅胶片63、第四传导片65与弧形腔53位置对应,所述第四传导片65的底端呈八字结构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导片64,所述下顶板5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其弧度尺寸一致的第一传导片55,所述第一传导片55顶端贯穿延伸至导出杆52的内部,所述顶出板5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导片56,所述第一传导片55的顶端与第二传导片56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导出杆52内部的第一传导片55等距离分布,工作时,通过向冷凝管6排入过量的循环水,使其位于顶出机构5区域的冷凝管6上端硅胶片63延展胀大,填充整个弧形腔53,从而对下顶板54施加向上顶压力,利用顶出机构5上升,对模腔42内部成品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并实现边缘顶出,便于使用者手指插入缝隙将成品从模腔42中取出,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顶出机构5所在区域的模腔42也需要对其冷却降温,将其与其他区域所在模腔42同步降温冷却,将其区域内的产品短时间迅速冷却成型才能够便于后续顶出机构5的顶出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通过在顶出机构5中添加第一传导片55、第二传导片56、第三传导片64以及第四传导片65,实现将顶出机构5模腔42注入高温聚氨酯成型过程中的热量传导,配合冷凝管6中循环流动的冷凝水实现所在区域模腔42快速降温冷却成型,从而保障后续顶出机构5的正常运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冷凝管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凝片62,且第二冷凝片6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凝片61,所述第二冷凝片62弧形包裹在模腔42下侧并与模腔42表面接触,通过添加第一冷凝片61、第二冷凝片62配合冷凝管6三者配合使用,能够将其热传导正常进行,通过第二冷凝片62接触模腔42下侧,在模腔42注入高温聚氨酯后,通过其将热量传递至第一冷凝片61然后第一冷凝片61与冷凝管6内循环冷却水接触,实现其快速降温冷却的效果,保证设备冷却效率,提高装置冷却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凝片61、第二冷凝片62、第三传导片64、第四传导片65均采用青铜材质构成,且其四者表面设置有鳞状散热纹,所述壳体20前端外表面左侧与储水腔24对应位置开设有与储水腔24相通的注水口23,工作时储水腔24中的循环水通过冷凝管6对设备产品所在模腔42降温冷却,利用两侧水泵主体3实现储水腔24中的循环水循环利用,然而长时间的循环冷却使用,储水腔24内部循环水会高温蒸发,从而有一定损耗,因此为了保证冷却机构的正常使用,使用者需要保障储水腔24内部拥有足够与支撑冷却机构的循环冷凝水,因此通过在壳体20前端外表面开设与储水腔24相通的注水口23,当储水腔24一段时间使用内部循环水消耗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注水口23向储水腔24内部添加适量循环冷凝水保证其正常使用需要。
工作原理:
在该装置模具主体4中在上模41模腔42下侧添加冷凝管6,配合壳体20内部储水腔24,利用水泵主体3以及上水管31与下水管32的配合,将储水腔24中的循环水排放至冷凝管6中,然后通过冷凝管6与第一冷凝片61与第二冷凝片62配合使用能够当聚氨酯注塑于模腔42内后,实现对模腔42快速降温,从而加快模腔42内部聚氨酯快速冷却成型,实现成品的生产,该结构相较于传统设备自然冷却方式而言能够缩短自然冷却时间,实现成品的快速生产,同时该结构无需人工操作,冷凝水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利用冷凝水对成品冷却降温能够便于使用者操作使用,无需仅凭肉眼观察操作,提供工作效率,在冷凝管6冷却的基础上添加了顶出机构5,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向冷凝管6排入过量的循环水,使其位于顶出机构5区域的冷凝管6上端硅胶片63延展胀大,填充整个弧形腔53,从而对下顶板54施加向上顶压力,利用顶出机构5上升,对模腔42内部成品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并实现边缘顶出,便于使用者手指插入缝隙将成品从模腔42中取出,从而增加设备生产效率,相较于传统人工取模方式而言,更加方便,提高装置的使用率,为企业提高产量。
使用方法:
使用时,机械臂驱动柜13上设置有机械臂14,机械臂14的自由端固定有喷枪头15,通过软管16实现混料罐12与喷枪头15的连接,且输料泵与软管16连通,输送泵启动,将聚氨酯从混料罐12中输送至喷枪头15中,壳体20内部的加热装置通电,将上模41加热至一定温度,(在寒冷环境下使用时,通过原来的冷凝管6与储水腔24以及加热腔21配合使用,使用时使用者将隔热板27拆除,在加热装置中的加热丝22对加热腔21进行加热并通过导热口28对上模41的模腔42加热同时也能够加热下侧导热片25,通过导热片25对加热腔21加热热量的传递从而实现对储水腔24中的循环冷凝水进行加热,通过几次循环水的使用以及加热装置的持续加热,从而能够将储水腔24中的循环水升温,使其在通过水泵主体3注入冷凝管6中时,同样利用热传导对模腔42进行辅助升温,此处冷凝管6内部循环水正常排入,防止过量排入,避免顶出机构5错误运行,反之在炎热环境下则不拆除隔热板27,作为正常冷却状态使用)进而发泡机的喷枪头15沿模腔42轨迹位移,将聚氨酯注塑于模腔42内,然后配合壳体20内部储水腔24,利用水泵主体3以及上水管31与下水管32的配合,将储水腔24中的循环水排放至冷凝管6中,然后通过冷凝管6与第一冷凝片61与第二冷凝片62配合使用能够当聚氨酯注塑于模腔42内后,实现对模腔42快速降温,然后通过向冷凝管6排入过量的循环水,使其位于顶出机构5区域的冷凝管6上端硅胶片63延展胀大,填充整个弧形腔53,从而对下顶板54施加向上顶压力,利用顶出机构5上升,对模腔42内部成品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并实现边缘顶出,使用者手指插入缝隙将成品从模腔42中取出即可完成成型产品取出,实现对密封条的生产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聚氨酯发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发泡模(2),所述本体(1)包括机架(11)、设置于机架(11)上的混料罐(12)、设置于机架(11)上的机械臂驱动柜(13)以及设置于机械臂驱动柜(13)上的机械臂(14),所述机械臂(14)自由端安装有喷枪头(15),所述喷枪头(15)通过软管(16)与混料罐(12)连通,所述发泡模(2)包括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的壳体(20)、若干设置于壳体(20)上端的模具主体(4)所述模具主体(4)包括上模(41),所述上模(41)上开设有模腔(42),所述模腔(42)其中一段的底壁开设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顶出机构(5);
所述顶出机构(5)包括安装在凹槽内部且弧度与模腔(42)内壁保持一致的顶出板(51),所述顶出板(51)下端竖直固定连接有导出杆(52),所述上模(41)内部与模腔(42)对应位置开设有弧形腔(53),所述弧形腔(53)位于模腔(42)下侧,所述模腔(42)与弧形腔(53)之间设置有导向槽,且其两者通过导向槽连接,所述导出杆(52)底端经导向槽延伸至弧形腔(53)的内部,所述导出杆(5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度与弧形腔(53)一致的下顶板(54),所述下顶板(54)的宽度大于导向槽的宽度,所述弧形腔(53)的下侧设置有冷凝管(6)所述壳体(20)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水泵主体(3),两侧所述水泵主体(3)上端均连接有上水管(31)、下端连接有下水管(32),所述壳体(20)的内部设置有隔热板(27),且其以隔热板(27)为中心将其内部空腔分割为上层加热腔(21)与下层储水腔(24),所述下水管(32)与储水腔(24)相连接,且上水管(31)与冷凝管(6)相连接,所述壳体(20)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26),所述盖板(26)的上端外表面对应每个所述上模(41)位置均开设有导热口(28),加热装置为加热丝(22),且加热丝(22)位于加热腔(21)的内部;
所述壳体(20)的前端外表面靠近隔热板(27)的位置开设有出口,且壳体(20)内壁两侧对应隔热板(27)的位置开设夹持槽,所述隔热板(27)左右两侧边缘位于夹持槽内部,并且隔热板(27)通过夹持槽与壳体(20)活动连接,所述隔热板(27)由一种硅化物纤维材质构成,所述隔热板(27)的下侧设有与壳体(20)内壁固定连接的导热片(25),且导热片(25)位于储水腔(24)的内部,所述储水腔(24)内部水至少没过导热片(25)三分之二高度,且导热片(25)由金属铜构成,所述壳体(20)由绝缘陶瓷材质构成;
位于所述顶出机构(5)区域的冷凝管(6)外表面上端开设置有第四传导片(65),且第四传导片(65)的左右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硅胶片(63),所述硅胶片(63)底端与冷凝管(6)连接,所述硅胶片(63)、第四传导片(65)与弧形腔(53)位置对应,所述第四传导片(65)的底端呈八字结构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导片(64),所述下顶板(5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其弧度尺寸一致的第一传导片(55),所述第一传导片(55)顶端贯穿延伸至导出杆(52)的内部,所述顶出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导片(56),所述第一传导片(55)的顶端与第二传导片(56)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导出杆(52)内部的第一传导片(55)等距离分布;
所述冷凝管(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凝片(62),且第二冷凝片(6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凝片(61),所述第二冷凝片(62)弧形包裹在模腔(42)下侧并与模腔(42)表面接触;
通过软管(16)实现混料罐(12)与喷枪头(15)的连接,且输料泵与软管(16)连通,输送泵启动,将聚氨酯从混料罐(12)中输送至喷枪头(15)中,壳体(20)内部的加热装置通电,将上模(41)加热至一定温度,在寒冷环境下使用时,通过原来的冷凝管(6)与储水腔(24)以及加热腔(21)配合使用,使用时使用者将隔热板(27)拆除,在加热装置中的加热丝(22)对加热腔(21)进行加热并通过导热口(28)对上模(41)的模腔(42)加热同时也能够加热下侧导热片(25),通过导热片(25)对加热腔(21)加热热量的传递从而实现对储水腔(24)中的循环冷凝水进行加热,通过几次循环水的使用以及加热装置的持续加热,从而能够将储水腔(24)中的循环水升温,使其在通过水泵主体(3)注入冷凝管(6)中时,同样利用热传导对模腔(42)进行辅助升温,此处冷凝管(6)内部循环水正常排入,防止过量排入,避免顶出机构(5)错误运行,反之在炎热环境下则不拆除隔热板(27),作为正常冷却状态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发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片(61)、第二冷凝片(62)、第三传导片(64)、第四传导片(65)均采用青铜材质构成,且其四者表面设置有鳞状散热纹,所述壳体(20)前端外表面左侧与储水腔(24)对应位置开设有与储水腔相通的注水口(23)。
CN202010773596.4A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 Active CN111923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3596.4A CN111923314B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3596.4A CN111923314B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3314A CN111923314A (zh) 2020-11-13
CN111923314B true CN111923314B (zh) 2022-06-14

Family

ID=73307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3596.4A Active CN111923314B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233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27072B (zh) * 2023-11-10 2024-02-23 福建省中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及其发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452100U (zh) * 2018-07-09 2019-02-01 美亚聚氨酯制品(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聚氨酯发泡机
CN210733115U (zh) * 2019-10-15 2020-06-12 浙江加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橡胶密封圈生产用注塑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59060U (zh) * 2014-05-29 2014-10-01 乐清市万达电器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压力开关
CN108556288A (zh) * 2018-06-12 2018-09-21 重庆鼎仁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车用靠背注射模具的顶出复位机构
CN209521223U (zh) * 2019-01-30 2019-10-22 苏州隆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器外壳注塑模具
CN110497573A (zh) * 2019-09-28 2019-11-26 杭州永腾橡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
CN210999796U (zh) * 2019-11-18 2020-07-14 福建榕丰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防尘盖注塑模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452100U (zh) * 2018-07-09 2019-02-01 美亚聚氨酯制品(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聚氨酯发泡机
CN210733115U (zh) * 2019-10-15 2020-06-12 浙江加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橡胶密封圈生产用注塑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3314A (zh) 2020-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0655B (zh) 直接气冷成型物的模具成型系统与方法
CN111923314B (zh)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
CN211542109U (zh) 一种易脱模的门体发泡模具
CN112810065A (zh) 一种高效率注塑模具生产冷却装置
CN214082589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CN213166578U (zh) 一种中空吹塑装置
CN220075479U (zh) 一种汽车车灯模具冷却机构
CN209141314U (zh) 一种高效塑胶注塑模具
CN216635052U (zh) 一种塑料制品模温机
CN214562581U (zh) 一种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105690812A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注塑设备的在线深冷改性装置
CN213227737U (zh) 一种自动加热成型设备
CN218256260U (zh) 一种开关塑胶件生产的模具
CN216732877U (zh) 一种注塑模具随形运水冷却机构
CN212979067U (zh) 一种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
CN215472628U (zh) 一种橡塑制品一次注塑成型设备
CN212147422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20317623U (zh) 一种玻璃水杯的注塑模具
CN220413155U (zh) 一种玻璃酒瓶生产用小口压吹装置
CN214163848U (zh) 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
CN214448282U (zh) 一种适合一模多腔注塑模具的冷却结构
CN217021344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显示器后盖注塑模具
CN216442958U (zh) 一种利于产品脱模的塑胶模具
CN21786252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生产的热压注塑模具
CN210100566U (zh) 一种制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0

Address after: 264000 room 108, office building 2, No. 18, Yangzhou street,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Qiupai Cosme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243041 Building 5, Chunhui home, Yinshan East Road, Yushan District,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eng Zhiyu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