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1261A - 船舶用脱硫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船舶用脱硫装置的船舶 - Google Patents

船舶用脱硫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船舶用脱硫装置的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1261A
CN111841261A CN202010846394.8A CN202010846394A CN111841261A CN 111841261 A CN111841261 A CN 111841261A CN 202010846394 A CN202010846394 A CN 202010846394A CN 111841261 A CN111841261 A CN 111841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gas
ship
internal space
absorption towe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63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良三
牛久哲
杉田觉
长安立人
香川晴治
神山直行
渡边祐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 Ltd
Mitsubishi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936610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1841261(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41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1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48Sulfur compounds
    • B01D53/50Sulfur oxides
    • B01D53/501Sulfur oxides by treating the gases with a solution or a suspension of an alkali or earth-alkali or ammonium compound
    • B01D53/504Sulfur oxides by treating the gases with a solution or a suspension of an alkali or earth-alkali or ammonium compound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0807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using absorbents or adsorbents
    • F01N3/082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using absorbents or adsorb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ed or adsorbed substances
    • F01N3/085Sulfur or sulfur 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56Removing acid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12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the vessels being motor-driven
    • B63H21/14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the vessels being motor-driven relating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32Arrangements of propulsion power-unit exhaust uptakes; Funnels peculiar to vess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3/00Driving of auxiliaries
    • B63J3/02Driving of auxiliaries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0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rine propulsion, i.e. for receiving simultaneously engine exhaust gases and engine cooling 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using liq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2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converting apparatus
    • F01N3/28Construction of catalytic rea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5/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rofiting by exhaust energy
    • F01N5/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rofiting by exhaust energy the devices using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GHOT 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 PLANTS; USE OF WASTE HEAT OF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G5/00Profiting from waste heat of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G5/02Profiting from waste heat of exhaust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2/00Absorbents, i.e. solvents and liquid materials for gas absorption
    • B01D2252/10Inorganic absorbents
    • B01D2252/103Water
    • B01D2252/1035Sea 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1Engine exhaust gases
    • B01D2258/012Diesel engines and lean burn gasoline eng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5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B01D2259/4566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56Removing acid components
    • B01D53/1481Removing sulfur dioxide or sulfur tr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90/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 F01N2590/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for marine vessels or naval appl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610/00Adding substances to exhaust gases
    • F01N2610/14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substances, e.g. conduits
    • F01N2610/1453Sprayers or atomisers; Arrangement thereof in the exhaust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船舶用脱硫装置,用于对从搭载于船舶的废气产生装置排出的废气进行脱硫,其中,所述船舶用脱硫装置具备:吸收塔,其包括吸收塔主体部,所述吸收塔主体部划定具有纵长方向的内部空间,并且在所述纵长方向的一侧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的废气导入口;以及废气导入装置,其用于将从所述废气产生装置排出的废气向所述吸收塔主体部导入。而且,在将所述吸收塔主体部的所述内部空间的纵长方向的最大长度设为L,将所述吸收塔主体部的所述内部空间的与纵长方向正交的横宽方向的最大宽度设为W的情况下,所述最大宽度W与所述最大长度L之比(W∶L)为1∶大于1.1且1∶小于等于6.0的范围。

Description

船舶用脱硫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船舶用脱硫装置的船舶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01月27日、申请号为201780008882.8、发明名称为“船舶用脱硫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船舶用脱硫装置的船舶”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用脱硫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船舶用脱硫装置的船舶。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对船舶的废气限制的强化,在排出限制海域(ECA海域),有义务使用硫成分为0.1%以下的燃料油、或采取与之具有同等效果的代替措施。并且,在2020年,在一般海域也有义务使用硫成分为0.5%以下的燃料油、或采取与之具有同等效果的代替措施。以往,例如在ULCS(Ultra Large Container Ship)等超大型船舶中,使用硫成分少的低硫燃料油来应对,但能够预想到今后在这些超大型船舶中设置脱硫装置的需要也提高。
从超大型船舶的主动力装置排出的废气量(100%负荷时的废气量)例如能达到20万Nm3/h以上。另外,为了满足船内的各种电力需要等,超大型船舶中设置有多个发电机·锅炉。因此,为了对从这些主动力装置、多个发电机·锅炉排出的大量的废气进行脱硫,搭载于超大型船舶的脱硫装置需要具有较大的通过面积的吸收塔。若欲通过例如搭载于散货船等比较小的船舶的主动力装置用的以往的脱硫装置来应对该种情况,则需要配置多个吸收塔,配置于船内会导致货物的减少、或者船体尺寸扩大等设计上的限制、变更。
另外,以往的比较小的主动力装置用的脱硫装置使用圆型(圆形)的吸收塔,也考虑将该圆型的吸收塔面向超大型船舶而大型化。然而,圆型的吸收塔与方形的吸收塔等相比在配置于船内时容易产生死空间,因此配置于船内会产生配置效率恶化的问题。
于是,为了消除上述的问题,作为超大型船舶用的脱硫装置的吸收塔,考虑采用在成套设备、工厂等陆地用的脱硫装置中实际使用过的方形的吸收塔。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清洗装置的一例,该清洗装置为用于去除在制造过程、工业过程以及商业过程等中产生的粒子状物质、有害气体、酸性化合物、以及恶臭等污染物质的湿式清洗装置,具有方形的清洗罐(吸收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319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392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将吸收塔的内部空间的废气导入方向的长度设为L、将与废气导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设为W的情况下,在陆地用的脱硫装置中使用的大多数的方形的吸收塔的W与L之比(W∶L)处于1∶0.2~1∶1.0的范围。即,吸收塔的平面形状形成为沿着废气导入方向具有横宽方向、且沿着与废气导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纵长方向的长方形状。这是由于,若形成为沿着废气导入方向具有纵长方向的形状,则纵长方向的近前侧(废气导入口侧)与里侧(废气导入口的相反侧)的气体流速有很大的不同,难以在吸收塔内均匀地使废气流动。若吸收塔内的废气的流动不均匀,则存在吸收塔内的脱硫处理产生不均等脱硫性能降低的可能性。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清洗装置中,在吸收塔的上端部设置废气导入口,将从该废气导入口导入的废气经由在吸收塔内垂直地延伸的废气管道向在吸收塔的下部设置的气体分配室导入,由此在吸收塔内均匀地使废气流动。
然而,在欲将这样的专利文献1公开的吸收塔转用于超大型船舶用的吸收塔的情况下,会产生以下所示那样的几个配置限制方面的问题。
第一,专利文献1公开的吸收塔的平面形状为大致正方形(W∶L=1∶1),但例如在ULCS等某种超大型船舶中,有时具有沿着废气导入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平面形状的吸收塔的配置性更好。
第二,如上述那样,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清洗罐中形成有在吸收塔内垂直地延伸的废气管道、以及在清洗罐的下部设置的气体分配室。因此,与设置这些废气管道、气体分配室的量相应地,存在吸收塔的容积变大的问题。
第三,船舶用的吸收塔多向上甲板的上方突出地设置,而作为主要废气排出源的主动力装置配置在位于船体内部的下方的动力装置室。即,吸收塔在船内多配置在主动力装置的上方。因此,若采用专利文献1的吸收塔,则需要将从主动力装置排出的废气特意超出吸收塔的侧端部而引导至上端部,而非引导至吸收塔的侧端部即可,从而存在废气导入线的延长变长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中图示了搭载于船舶的具有方形的吸收塔的脱硫装置(图3以及图4)。然而,该专利文献2的吸收塔并非搭载于油轮(本船),而搭载于被本船拖航的驳船,对将脱硫装置配置于船舶(本船)时的配置限制方面的课题及其解决方案没有任何公开。
本发明是在上述那样的背景技术下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在配置于超大型船舶等船舶时的配置性优异的船舶用脱硫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用于对从搭载于船舶的废气产生装置排出的废气进行脱硫,其中,
所述船舶用脱硫装置具备:
吸收塔,其包括吸收塔主体部,所述吸收塔主体部划定具有纵长方向的内部空间,并且在所述纵长方向的一侧侧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的废气导入口;以及
废气导入装置,其用于将从所述废气产生装置排出的废气向所述吸收塔主体部导入,
在将所述吸收塔主体部的所述内部空间的纵长方向的最大长度设为L,将所述吸收塔主体部的所述内部空间的与纵长方向正交的横宽方向的最大宽度设为W的情况下,
所述最大宽度W与所述最大长度L之比(W∶L)为1∶大于1.1且1∶小于等于6.0的范围。
上述(1)所述的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具备包括吸收塔主体部的吸收塔,吸收塔主体部划定具有纵长方向的内部空间,并且在纵长方向的一侧端部形成有与内部空间连通的废气导入口。换言之,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构成为沿着废气导入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因此,与以往的圆型(圆形)的吸收塔相比不容易产生死空间,因此配置于船舶时的配置性优异。另外,对例如ULCS等(具有沿着废气导入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平面形状的吸收塔的配置性更优异)某种超大型船舶,能够提供配置性优异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另外,同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沿着与废气导入方向正交的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废气以未脱硫的状态直接排出至吸收塔的外部的风险。
另外,根据上述(1)的实施方式,内部空间的最大宽度W与最大长度L之比(W∶L)处于1∶大于1.1且1∶小于等于6.0的范围。这样,通过将内部空间的最大宽度W与最大长度L之比(W∶L)的上限设定为1∶6.0,能够将吸收塔内的废气流动的不均匀性限制在本发明人研究出的实用方面的容许范围内。
(2)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上述最大宽度W与最大长度L之比(W∶L)为1∶大于1.5且1∶小于等于2.0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将吸收塔内的废气流动的均匀性保持为优选的状态的最大宽度W与最大长度L之比(W∶L)的上限为1∶2.0。另一方面,考虑到船内的脱硫装置的配置性,最大宽度W与最大长度L之比(W∶L)优选在某种程度上较大,最大宽度W与最大长度L之比(W∶L)的下限优选设为1∶1.5。从而,根据上述(2)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配置性以及脱硫性这双方优异的、平衡良好的船舶用脱硫装置。
(3)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或(2)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上述吸收塔以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的纵长方向沿着船舶的宽度方向的方式搭载于船舶。
在例如ULCS等某种超大型船舶中,有时并非沿着船舶的船首-船尾方向而沿着与其正交的方向即船舶的右舷-左舷方向(宽度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吸收塔的配置性优异。例如,在上述ULCS中,其船体在船首-船尾方向上区分为多个区域,该多个区域以能够将40英尺集装箱沿着该集装箱的纵长方向收容的长度为基本单位,有时必须在该一个区域内配置吸收塔。从而,根据上述(3)的实施方式,对这样的船舶的配置性优异。
另外,根据上述(3)的实施方式,能够将吸收塔主体部构成为沿着船舶的宽度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因此与沿着船舶的船首-船尾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吸收塔相比,能够减小船舶的横摆(rolling)时作用于吸收塔的弯曲应力,因此能够实现相对于横摆具有高抗性的吸收塔。
(4)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3)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上述船舶具备烟囱,烟囱用于将从废气产生装置排出的废气向外部放出,且形成为沿着船舶的宽度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长筒状。而且,吸收塔配置在所述烟囱的内侧。
根据上述(4)的实施方式,通过在沿着船舶的宽度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长筒状的烟囱的内侧配置吸收塔,能够将对搭载于船舶的其他诸设备等的配置计划的影响抑制为最小限度。从而,对现有的船舶的改造变得容易。另外,通过将吸收塔配置在烟囱的内侧,从而与例如在动力装置室内等的船舶的内部配置吸收塔的情况相比,设置作业性、维护性也优异。
(5)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4)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在上述烟囱的内侧配置有用于自从废气产生装置排出的废气回收热能的废热回收装置。而且,吸收塔与废热回收装置沿着船舶的宽度方向排列地配置。
根据上述(5)的实施方式,通过在烟囱的内侧将吸收塔与废热回收装置以沿着船舶的宽度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从而同将废热回收装置与吸收塔配置在相互分离的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单地构成废气导入装置。
(6)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5)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上述吸收塔还包括废气导入部,废气导入部的一端部与吸收塔主体部的废气导入口连接,并且废气导入部从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而向上地延伸。
根据上述(6)的实施方式,吸收塔还包括从吸收塔主体部的废气导入口向上地延伸的废气导入部。因此,通过使该废气导入部的另一端部与废气导入线连接,能够对在烟囱的内侧的狭小空间配置的吸收塔导入废气。
(7)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6)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上述废气产生装置包括主动力装置以及辅助动力装置。而且,废气导入装置包括:废气导入管,其从废热回收装置侧朝向废气导入部的另一端部而沿着船舶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及辅机用废气导入管,其与废气导入管连接,用于将从辅助动力装置排出的废气经由废气导入管而向吸收塔主体部引导。
根据上述(7)的实施方式,能够对在烟囱的内侧的狭小空间配置的吸收塔导入从主动力装置以及辅助动力装置排出的废气。
(8)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上述吸收塔主体部包括:一对纵长壁面,其沿着内部空间的纵长方向而相互平行地延伸;以及一对横宽壁面,其沿着内部空间的横宽方向而相互平行地延伸。
根据上述(8)的实施方式,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的平面形状形成为由一对纵长壁面与一对横宽壁面划定的长方形状。具有这样的长方形状的内部空间的吸收塔主体部在配置于船内时不容易产生死空间,因此配置于船内时的配置效率优异。
(9)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8)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在上述吸收塔主体部形成有贮存空间,贮存空间贮存对导入至内部空间的废气进行了散布的散布完毕的清洗液。而且,吸收塔主体部具有横断构件,横断构件将一对纵长壁面连接,并且沿着内部空间的横宽方向横断贮存空间。
根据上述(9)的实施方式,在因船舶的横摆等使得贮存于贮存空间的清洗液的表面产生较大起伏的晃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横断构件来抑制该液面的摆动。另外,通过设置这样的将一对纵长壁面连接的横断构件,也能够使具有长方形状的内部空间的吸收塔主体部的强度提高。
(10)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9)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上述横断构件由具有长条形状的横梁构件构成。
根据上述(10)的实施方式,通过具有长条形状的横梁构件能够实现上述的晃动的抑制效果、以及吸收塔主体部的加强效果。
(11)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9)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上述横断构件由具有平板形状的挡板构件构成。
根据上述(11)的实施方式,通过具有平板形状的挡板构件能够实现上述的晃动的抑制效果、以及吸收塔主体部的加强效果。
(12)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上述船舶用脱硫装置还具备用于对导入至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的废气散布清洗液的散布装置。而且,散布装置具有在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相对于一对纵长壁面分别平行地延伸的纵长方向散水管、以及设置于纵长方向散水管的多个散水喷嘴。
根据上述(12)的实施方式,能够使设置于纵长方向散水管的多个散水喷嘴各自到纵长壁面的距离为恒定。由此,能够在内部空间使清洗液均匀地散布,因此能够抑制船舶的动摇(横摆、上下动、偏转等)引起的清洗液的散布不均匀的不良情况的影响。
(13)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上述船舶用脱硫装置还具备用于对导入至所述吸收塔主体部的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废气散布所述清洗液的散布装置。而且,散布装置具有在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相对于一对横宽壁面分别平行地延伸并且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横宽方向散水管、以及分别设置于多个横宽方向散水管的至少一个散水喷嘴。
根据上述(13)的实施方式,能够将分别设置于多个横宽方向散水管的散水喷嘴的散布区域设定得相等。由此,能够在内部空间使清洗液均匀地散布,因此能够抑制船舶的动摇(横摆、上下动、偏转等)引起的清洗液的散布不均匀的不良情况的影响。
(14)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上述废气产生装置包括主动力装置。而且,主动力装置的废气量(100%负荷时的废气量)为20万Nm3/h以上。
上述(1)至(13)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优选用作主动力装置的废气量为20万Nm3/h以上那样的超大型船舶用的脱硫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对主动力装置的废气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在实用方面为50万Nm3/h以下。
(15)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上述船舶由具有10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装载容积的集装箱船构成。
上述(1)至(14)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优选用作具有10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装载容积的超大型集装箱船(ULCS)用的脱硫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对集装箱装载容积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在实用方面为20000TEU以下。
(16)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搭载有上述(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在配置于超大型船舶等船舶时的配置性优异的船舶用脱硫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的立体图。
图2的(a)是示出40英尺集装箱的尺寸的图,(b)是将图1所示的船舶的烟囱的周边放大示出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自与图3不同的角度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的吸收塔的概要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示出对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的平面形状的研究结果的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用于对在吸收塔的贮存空间设置的横断构件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的吸收塔的概要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的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的形状(长宽比)与脱硫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0是示出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的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的形状(长宽比)与脱硫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结果的表。
图11是用于对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的散水喷嘴的配置条件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船舶
2 船舶主体
3 上甲板
4 居住区
6 烟囱
8、8A、8B 横隔壁
9 集装箱
10 动力装置室
12 主动力装置
14 辅助动力装置
20 船舶用脱硫装置
30 吸收塔
31 内部空间
31a 贮存空间
31b 下方侧内部空间
31c 上方侧内部空间
31d 出口侧内部空间
32 吸收塔主体部
32a、32b 纵长壁面
32c、32d 横宽壁面
33 废气导入口
34 废气导入部
34A 斜部
34B 垂直部
34a 一端部
34b 另一端部
35 填充层
36 废气导出部
37 除雾器
38、38A、38B 散布装置
38a1 纵长方向散水管
38a2 散水喷嘴
38b1 横宽方向散水管
38b2 散水喷嘴
39a 一侧的侧端部
39b 另一侧的侧端部
40 废气导入装置
42 废气导入管
43 废气排出管
44a~44d 辅机用废气导入管
45 废气流入管
46 废气烟囱部
48a~48d 辅机用废气排出管
50 海水供给装置
52 第一海水吸入箱
52a 排水稀释泵
54 第二海水吸入箱
54a 海水供给泵
56 海水导入管
58 海水供给管
60 废热回收装置
70 横断构件
70A 横梁构件
70B 挡板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作为实施方式而记载的或图中示出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的配置等的主旨并不在于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此,只不过是单纯的说明例而已。
例如,“在某方向上”、“沿某方向”、“平行”、“正交”、“中心”、“同心”或“同轴”等表示相对或绝对配置的表现不仅严格地表示这样的配置,还表示以公差、或者获得相同功能的程度的角度或距离而相对位移的状态。
例如,“相同”、“相等”及“均等”等表示事物相等的状态的表现不仅严格地表示相等的状态,还表示存在公差、或者获得相同功能的程度的差的状态。
例如,表示四边形状或圆筒形状等形状的表现不仅表示几何学上严格意义的四边形状或圆筒形状等形状,在获得相同效果的范围内还表示包含凹凸部或倒角部等的形状。
另一方面,“配备”、“具有”、“具备”、“包含”、或者“有”一个结构要素这样的表现不是排除其他结构要素的存在的排他性表现。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的立体图。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1例如是主动力装置的废气量(100%负荷时的废气量)超过20万Nm3/h的超大型船舶。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船舶1是被称为ULCS(Ultra Large Container Ship)的具有10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装载容积的超大型的集装箱船。
如图1所示,船舶1具备船舶主体2、在比船首-船尾方向的中心稍靠前方的位置从上甲板3突出而设置的居住区4、以及在比居住区4靠船尾侧的位置从上甲板3突出而设置的烟囱6。另外,在船舶主体2的船舱内,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与船首-船尾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右舷-左舷方向上延伸的横隔壁8。由此,船舶主体2在船首-船尾方向上区分为多个区域,该多个区域以能够将40英尺集装箱9沿着该集装箱的纵长方向收容的长度为基本单位。
图2的(a)示出40英尺集装箱9的尺寸。图2的(b)是将图1所示的船舶的烟囱的周边放大示出的图。如图2的(b)所示,烟囱6设置在相邻的一对横隔壁8A、8B之间。在位于烟囱6的铅直下方的船舶主体2的内部形成有动力装置室10。在动力装置室10设置有主动力装置12和多个辅助动力装置14,所述主动力装置12由用于对船舶1赋予推进力的船用柴油发动机、用于驱动主机用涡轮的主机用锅炉等构成,所述多个辅助动力装置14由用于满足船舶1内的各种温热需要等的辅助锅炉、辅机用发动机等构成。上述的主动力装置12以及辅助动力装置14相当于搭载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1的废气产生装置。
烟囱6是用于将从上述主动力装置12、辅助动力装置14等排出的废气向船舶1的外部放出的构造物,形成为沿着船舶1的右舷-左舷方向(宽度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长筒状。而且,在烟囱6的内侧配置有用于对从搭载于船舶1的主动力装置12以及辅助动力装置14排出的废气进行脱硫的船舶用脱硫装置20。在几个实施方式中,烟囱6的内侧的宽度(与纵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为大致3m~8m的范围。另一方面,对烟囱6的纵长方向的长度的限制比较少,例如也可以设定为5m~20m的范围。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自与图3不同的角度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20具备包括吸收塔主体部32的吸收塔30、以及用于将从主动力装置12、辅助动力装置14排出的废气向吸收塔主体部32引导的废气导入装置40。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的吸收塔的概要图。如图5所示,吸收塔30包括吸收塔主体部32、废气导入部34以及废气导出部36。吸收塔主体部32在其内部划定具有纵长方向的内部空间31。另外,在吸收塔主体部32的纵长方向的一侧的侧端部39a形成有与内部空间31(下方侧内部空间31b)连通的废气导入口33。从废气导入口33导入至内部空间31的废气在从一侧的侧端部39a朝向另一侧的侧端部39b流过下方侧内部空间31b后,在内部空间31一边上升一边流动。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内部空间31的下方侧内部空间31b的上方的位置形成有将下方侧内部空间31b与上方侧内部空间31c隔开的填充层35。填充层35例如通过层叠很多层多个规则填充物而构成。另外,在填充层35的上方的位置配置有用于向内部空间31散布清洗液(例如海水、清水)的散布装置38。而且构成为,对通过填充层35的废气散布清洗液从而使废气与清洗液进行气液接触,由此去除废气中包含的硫成分。
另外,在内部空间31的上方侧内部空间31c的上方的位置配置有将上方侧内部空间31c与出口侧内部空间31d隔开的除雾器37。除雾器37构成为从通过除雾器37的废气去除水分。而且,通过除雾器37后的废气经由出口侧内部空间31d而从与吸收塔主体部32的最上部连接的废气导出部36向船舶1的外部排出。
另外,在吸收塔主体部32形成有贮存空间31a,所述贮存空间31a贮存对导入至内部空间31的废气进行了散布的散布完毕的清洗液。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贮存空间31a形成在下方侧内部空间31b的下方、且比废气导入口33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如图3以及图4所示,船舶用脱硫装置20还具备用于对上述散布装置38供给海水的海水供给装置50。海水供给装置50包括排水稀释泵52a、海水供给泵54a、排水管56、海水供给管58以及海水排出管59。而且构成为,通过海水供给泵54a将导入至船舶主体2的内部的海水经由海水供给管58向散布装置38供给。另外构成为,将从吸收塔30排出的洗涤器排水通过稀释泵52a稀释,并经由排水管56向船舶1的外部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排水稀释泵52a分别与共用的第一海水吸入箱52连接。同样地,多个海水供给泵54a分别与共用的第二海水吸入箱54连接。
如上述那样,吸收塔主体部32的内部空间31形成为沿着废气的导入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那样的平面形状。基于图6对该吸收塔主体部32的内部空间31的平面形状进行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附图标记L指内部空间31的长度(纵长方向的长度),附图标记W指内部空间31的宽度(与纵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另外,附图标记D是与长度为L、宽度为W的截面积的长方形截面具有相同大小的截面积的圆形截面的换算直径。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以吸收塔主体部32的内部空间31的平面形状为由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纵长壁面、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一对横宽壁面划定的长方形状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内部空间31的平面形状不限定于长方形状,只要具有本发明的效果,也可以形成为具有纵长方向的矩形状、椭圆形状、长圆形状等。
图6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示出对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的平面形状的研究结果的图。在图6的(a)~(c)示出的表中,对各平面形状以“配置性”和“脱硫性”这两个项目进行了评价,所述“配置性”是指对船舶1配置吸收塔30时的布局上的容易性,所述“脱硫性”是指吸收塔30的内部空间31的废气流动的均匀性。
在关于“配置性”的评价中,基于以下的评价基准,将其配置性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以◎、○、Δ、×这四个阶段进行评价。这是基于如下考虑,即,例如在欲向烟囱6的内侧那样的具有细长形状的场地内配置吸收塔30的情况下,横宽方向的最大宽度W相对于换算直径D越小其配置性越优异。
(评价基准)
◎…(W/D)<0.50
○…0.50≤(W/D)<0.75
Δ…0.75≤(W/D)<0.90
×…0.90≤(W/D)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的吸收塔内部空间的形状(长宽比L/W)与脱硫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数据的变化明显,以双对数表示。图10是示出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的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的形状(长宽比)与脱硫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结果的表。图11是用于对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的散水喷嘴的配置条件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对于吸收塔主体部32的内部空间31的形状与脱硫性之间的关系,使用以下定义的脱硫性能参数进行了研究。
脱硫性能参数=周长比率α×干涉喷嘴根数比率β
α∶相对于周长与基准条件(L/W=1)的反比
=基准条件下的周长/研究对象的长宽比下的周长
β∶相对于干涉喷嘴的根数与基准条件的比
=研究对象的长宽比下的干涉喷嘴根数/基准条件下的干涉喷嘴根数
周长是指吸收塔主体部32的水平截面的外周长度。若清洗液附着于壁面则会成为无助于脱硫的损耗,因此在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周长长会成为使脱硫性能恶化的阻碍原因。由于这样成为阻碍原因,从而通过与基准条件(L/W=1)的反比来定义周长比率α。
干涉喷嘴是指在四周具有相邻的散水喷嘴的散水喷嘴。即,如图11所示,在吸收塔主体部32的内部空间31沿着纵长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分别配置有多列散水喷嘴70,在整体呈网格状地配置有多个散水喷嘴70的情况下,除了配置在最外周侧的散水喷嘴70a以外的、位于范围70A的内侧的散水喷嘴70b成为上述干涉喷嘴。
在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若干涉喷嘴变多,则在与相邻的散水喷嘴之间喷出的脱硫液发生干涉(重合)的部位变多,成为使脱硫性能提高的促进原因。由于这样成为促进原因,从而通过与基准条件(L/W=1)的比来定义干涉喷嘴根数比率β。需要说明的是,喷嘴根数假定使用规定的喷嘴间距(在本实施例中为0.5m)配置为网格状的情况,在出现小数的情况下取整数而进行计算。
如图9所示,在截面积相同的条件下,长宽比L/W比1大得越多,周长越增加,且干涉喷嘴的根数减少,因此脱硫性能参数降低。由图9可知,脱硫性能参数在L/W为2.0以下的情况下大致恒定,在L/W为2.0~6.0的范围的情况下降低,在L/W为6.0以上的情况下大幅降低。因而,判断拐点位于L/W=2.0、6.0这两处。
在关于“脱硫性”的评价中,基于以下的评价基准,将其脱硫性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以◎、○、Δ、×这四个阶段进行评价。这是基于如下考虑,即,吸收塔30内的废气流动的均匀性越高脱硫性能越优异。需要说明的是,吸收塔30内的废气流动的均匀性是基于下述的研究条件而由上述的研究结果评价的。如图9所示,若长宽比为2以下,则能够将脱硫性能参数维持为大致一定的高水平,能够将吸收塔30内的废气流动的均匀性保持为优选的状态。另外,在长宽比为大于2且3以下的情况下,虽然脱硫性能参数随着长宽比变大而缓慢地减少,但能够将脱硫性能参数维持为高水平。另外,在长宽比为大于3且6以下的情况下,虽然脱硫性能参数随着长宽比变大而缓慢地减少,但也依然能够将脱硫性能参数维持为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认为在长宽比大于6的情况下,脱硫性能参数急剧减少,吸收塔30内的废气流动的均匀性在发挥所要求的脱硫性能方面超出了容许范围。从而,长宽比的上限设定为6。
(评价基准)
◎…W∶L=1∶大于1.1且1∶小于等于2.0
○…W∶L=1∶大于2.0且1∶小于等于3.0
Δ…W∶L=1∶大于3.0且1∶小于等于6.0
×…W∶L=1∶大于6.0
(研究条件)
入口气体流速=2~20m/s
吸收塔内流速=1~5m/s
散水量=30~200m3/m2·h
然后,基于对上述的“配置性”以及“脱硫性”这两个项目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中,基于以下的评价基准,将其综合评价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以“优”、“良”、“可”这三个阶段进行评价。
优…◎为一项以上、且无Δ以及×
良…○为两项
可…Δ为一项以上、且无×
不可…×为一项以上
如图6的(a)~(c)所示,关于内部空间31的平面形状,W∶L=1∶大于1.5且1∶小于等于2.0的范围的形状在综合评价中被评价为“优”。“配置性”以及“脱硫性”的评价相互具有制衡的关系,但通过将W∶L设定为该范围,能够提供配置性以及脱硫性这双方优异的、平衡良好的船舶用脱硫装置20。
接下来,W∶L=1∶大于2.0且1∶小于等于3.0的范围的形状在综合评价中被评价为“良”。并且接下来,W∶L=1∶大于3.0且1∶小于等于6.0的范围的形状在综合评价中被评价为“可”。
需要说明的是,W∶L=1∶小于等于1.1的形状虽然“脱硫性”优异但是“配置性”差,因此被评价为“不可”。另外,如上述那样,W∶L=1∶大于6.0的形状无法确保吸收塔30内的废气流动的均匀性,“脱硫性”差,因此被评价为“不可”。
以上,上述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20具备包括吸收塔主体部32的吸收塔30,该吸收塔主体部32划定具有纵长方向的内部空间31,并且在纵长方向的一侧的侧端部39a形成有与内部空间31(下方侧内部空间31b)连通的废气导入口33。换言之,吸收塔主体部32的内部空间31构成为沿着废气导入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因此,与以往的圆型(圆形)的吸收塔相比不容易产生死空间,因此配置于船舶1时的配置性优异。另外,具有沿着废气导入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平面形状的吸收塔30相对于上述超大型的集装箱船等船舶1更能够提供配置性优异的船舶用脱硫装置20。另外,同吸收塔主体部的内部空间沿着与废气导入方向正交的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废气以未脱硫的状态直接排出至吸收塔的外部的风险。
另外,根据上述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20,内部空间31的最大宽度W与最大长度L之比(W∶L)处于1∶大于1.1且1∶小于等于6.0的范围。这样,通过将内部空间31的最大宽度W与最大长度L之比(W∶L)的上限设定为1∶6.0,能够将吸收塔30内的废气流动的不均匀性限制在本发明人研究出的实用方面的容许范围内。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图6所示,在船舶用脱硫装置20中,其内部空间31的最大宽度W与最大长度L之比(W∶L)为1∶大于1.5且1∶小于等于2.0的范围。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能够提供配置性以及脱硫性特别优异的、平衡良好的船舶用脱硫装置20。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图1~图4等所示,吸收塔30以吸收塔主体部32的内部空间31的纵长方向沿着船舶1的宽度方向的方式搭载于船舶1。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沿着船舶1的宽度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吸收塔30相对于上述超大型的集装箱船等船舶1更能够提供配置性优异的船舶用脱硫装置20。
另外,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能够将吸收塔主体部32构成为沿着船舶1的宽度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因此与沿着船舶1的船首-船尾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吸收塔相比,能够减小船舶1的横摆(rolling)时作用于吸收塔的弯曲应力,因此能够实现相对于横摆具有高抗性的吸收塔30。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图1~图4等所示,上述船舶1具备烟囱6,该烟囱6是用于将从废气产生装置(主动力装置12、辅助动力装置14)排出的废气向船舶1的外部放出的烟囱6,形成为沿着船舶1的宽度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长筒状。而且,吸收塔30配置于烟囱6的内侧。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烟囱6的平面形状形成为长方形状。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烟囱6的平面形状也可以形成为具有纵长方向的矩形状、椭圆形状、长圆形状等。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通过在沿着船舶1的宽度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长筒状的烟囱6的内侧配置吸收塔30,能够将对搭载于船舶1的其他诸设备等的配置计划的影响抑制为最小限度。从而,对现有的船舶1的改造变得容易。另外,通过将吸收塔30配置在烟囱6的内侧,从而与例如在动力装置室10内等的船舶1的内部配置吸收塔30的情况相比,设置作业性、维护性也优异。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上述烟囱6的内侧配置有用于自从废气产生装置(主动力装置12)排出的废气回收热能的废热回收装置60。而且,吸收塔30与废热回收装置60沿着船舶1的宽度方向排列地配置。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废热回收装置60由通过自废气回收的热能生成蒸汽的废气预热器构成。废热回收装置60在其下部连接有供从主动力装置12排出的废气流动的废气流入管45,并且在其上部连接有废气排出管43。而且构成为,通过从该废气排出管43分支出后述的废气导入管42,从而对吸收塔30导入废气。上述的废气流入管45、废气排出管43以及废气导入管42构成上述的用于将从主动力装置12、辅助动力装置14排出的废气导入吸收塔主体部32的废气导入装置40的一部分。
另外,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废热回收装置60与吸收塔主体部32同样地构成为沿着船舶1的宽度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另外,其内部空间在水平截面内形成为长方形状。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通过在烟囱6的内侧将吸收塔30与废热回收装置60以沿着船舶1的宽度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从而同将废热回收装置60与吸收塔30配置在相互分离的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单地构成废气导入装置40。并且,废热回收装置60形成为沿着船舶1的宽度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长方形状,因此在配置于沿着船舶1的宽度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烟囱6的内部时不容易产生死空间,能够有效地配置。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图3~图5所示,吸收塔30还包括废气导入部34,该废气导入部34的一端部34a与吸收塔主体部32的废气导入口33连接,并且该废气导入部34从一端部34a朝向另一端部34b而向上地延伸。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废气导入部34具有矩形状的截面,其废气导入口33也形成为矩形状。而且,废气导入部34具有从吸收塔主体部32的废气导入口33向斜上方延伸的斜部34A、以及从斜部34A的端部沿着垂直方向向上方延伸的垂直部34B。而且,后述的废气导入管42与该垂直部34B的端部(废气导入部34的另一端部34b)连接。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通过使废气导入部34的另一端部34b与废气导入线(废气导入管42)连接,能够对在烟囱6的内侧的狭小空间配置的吸收塔30导入废气。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图3~图5所示,上述废气导入装置40包括废气导入管42和辅机用废气导入管44a~44d,该废气导入管42从废热回收装置60侧朝向废气导入部34的另一端部34b而沿着船舶1的宽度方向延伸,该辅机用废气导入管44a~44d与该废气导入管42连接,用于将从辅助动力装置14排出的废气经由废气导入管42向吸收塔主体部32引导。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废气导入管42的一端侧与上述废气排出管43连接,其另一端侧与上述废气导入部34的另一端部34b连接。而且,废气导入管42在烟囱6的内侧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另外,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废气排出管43的下游侧通过废气闸板47而连接有废气导入管42、以及在烟囱6的内侧朝向上方延伸的废气烟囱部46。而且,例如在主动力装置12、辅助动力装置14等废气产生装置停止时,通过废气闸板47使得从废气排出管43通往废气烟囱部46的流路开放,而从废气排出管43通往废气导入管42的流路封闭。另外,例如在主动力装置12、辅助动力装置14等废气产生装置运转时,通过废气闸板47使得从废气排出管43通往废气导入管42的流路开放,而从废气排出管43通往废气烟囱部46的流路封闭。
另外,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废气导入管42连接有供从辅助动力装置14排出的废气流动的多个辅机用废气导入管44a~44d。另外,上述的多个辅机用废气导入管44a~44d各自通过未图示的辅机用废气闸板而分别连接有多个辅机用废气排出管48a~48d。而且,例如在辅助动力装置14停止时,通过未图示的废气闸板使得从多个辅机用废气导入管44a~44d各自分别通往多个辅机用废气排出管48a~48d的流路开放,而从多个辅机用废气导入管44a~44d各自通往废气导入管42的流路封闭。另外,例如在辅助动力装置14运转时,通过未图示的废气闸板使得从多个辅机用废气导入管44a~44d各自通往废气导入管42的流路开放,而从多个辅机用废气导入管44a~44d各自分别通往多个辅机用废气排出管48a~48d的流路封闭。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能够对在烟囱6的内侧的狭小空间配置的吸收塔30导入从主动力装置12以及辅助动力装置14排出的废气。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图11所示,吸收塔主体部32包括沿着内部空间31的纵长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纵长壁面32a、32b、以及沿着内部空间31的横宽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一对横宽壁面32c、32d。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吸收塔主体部32的内部空间31的平面形状形成为由一对纵长壁面32a、32b与一对横宽壁面32c、32d划定的长方形状。此时,对长方形的角部实施有圆角加工的形状、实施有加腋(haunch)加工的形状也包含于本实施方式中的长方形状。具有这样的长方形状的内部空间31的吸收塔主体部32在配置于船内时不容易产生死空间,因此配置于船内时的配置效率优异。
图7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中,用于对在吸收塔的贮存空间设置的横断构件进行说明的图。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图5所示,在吸收塔主体部32形成有贮存空间31a,所述贮存空间31a贮存对导入至内部空间31的废气进行了散布的散布完毕的清洗液。而且,如图7所示,吸收塔主体部32具有横断构件70,该横断构件70连接一对纵长壁面32a、32b(参照图11),并且沿着内部空间31的横宽方向横断贮存空间31a。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在因船舶1的横摆等使得贮存于贮存空间31a的清洗液的表面产生较大起伏的晃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横断构件70来抑制该液面的摆动。另外,通过设置这样的将一对纵长壁面32a、32b连接的横断构件70,也能够使具有长方形状的内部空间31的吸收塔主体部32的强度提高。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7的(a)所示,上述横断构件70由具有长条形状的横梁构件70A构成。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横梁构件70A由例如具有H形状的截面的H型钢构成,并且在内部空间31的纵长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级(三级)。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横梁构件70A也可以是具有I形状、L形状、T形状、以及筒状的截面的梁构件。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通过具有长条形状的横梁构件70A能够实现上述的晃动的抑制效果、以及吸收塔主体部32的加强效果。另外,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对吸收塔主体部32的加强效果特别优异。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7的(b)所示,上述横断构件70由具有平板形状的挡板构件70B构成。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挡板构件70B由在其板面未形成有孔的无孔板构成,设置在内部空间31的纵长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挡板构件70B也可以是在其板面形成有多个孔的多孔板。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通过具有平板形状的挡板构件70B能够实现上述的晃动的抑制效果、以及吸收塔主体部32的加强效果。另外,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晃动的抑制效果特别优异。
另外,虽未特别图示,但上述横断构件70也可以包括横梁构件70A与挡板构件70B这双方。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图5所示,船舶用脱硫装置20还具备用于对导入至吸收塔主体部32的内部空间31的废气散布清洗液的散布装置38(38A)。而且,散布装置38A具有在吸收塔主体部32的内部空间31相对于一对纵长壁面32a、32b(参照图11)分别平行地延伸的纵长方向散水管38a1、以及设置于纵长方向散水管38a1的多个散水喷嘴38a2。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纵长方向散水管38a1也可以在内部空间31的横宽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纵长方向散水管38a1也可以在内部空间31的横宽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能够使设置于同一纵长方向散水管38a1的多个散水喷嘴38b各自到纵长壁面32a、32b的距离为恒定。由此,能够在内部空间31使清洗液均匀地散布,因此能够抑制船舶1的动摇(横摆、上下动、偏转等)引起的清洗液的散布不均匀的不良情况的影响。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用脱硫装置的吸收塔的概要图。图8所示的吸收塔30相对于上述图5所示的吸收塔30仅其散布装置38的结构不同。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船舶用脱硫装置20还具备用于对导入至吸收塔主体部32的内部空间31的废气散布清洗液的散布装置38(38B)。而且,散布装置38B具有在吸收塔主体部32的内部空间31相对于一对横宽壁面32c、32d(参照图11)分别平行地延伸并且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横宽方向散水管38b1、以及分别设置于多个横宽方向散水管38b1的至少一个散水喷嘴38b2。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多个横宽方向散水管38b1各自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散水喷嘴38b2。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横宽方向散水管38b1各自配置的散水喷嘴38b2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以在横宽方向上不重叠的方式错开配置。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多个横宽方向散水管38b1配置的多个散水喷嘴38b2也可以在俯视观察时配置为锯齿状。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能够将设置于多个横宽方向散水管38b1各自的散水喷嘴38b2的散布区域设定得相等。由此,能够在内部空间31使清洗液均匀地散布,因此能够抑制船舶1的动摇(横摆、上下动、偏转等)引起的清洗液的散布不均匀的不良情况的影响。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本发明的船舶用脱硫装置能够面向例如具有10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装载容积那样的超大型集装箱船(ULCS)而优选地使用,也能够面向集装箱装载容积不超过10000TEU的被称为大型、或中小型的船舶而使用。

Claims (16)

1.一种船舶用脱硫装置,用于对从搭载于船舶的废气产生装置排出的废气进行脱硫,其中,
所述船舶用脱硫装置具备:
吸收塔,其包括吸收塔主体部,所述吸收塔主体部划定具有纵长方向的长方形状的内部空间,并且在所述纵长方向的一侧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的废气导入口;
废气导入装置,其用于将从所述废气产生装置排出的废气向所述吸收塔主体部导入;以及
散布装置,其用于对导入至所述吸收塔主体部的所述内部空间并在所述内部空间上升的所述废气散布清洗液,
所述散布装置包括在所述内部空间网格状配置的多个散水喷嘴,并且,
所述散布装置构成为相邻的散水喷嘴之间喷出的清洗液发生重合,
在将所述吸收塔主体部的所述内部空间的纵长方向的最大长度设为L,将所述吸收塔主体部的所述内部空间的与纵长方向正交的横宽方向的最大宽度设为W的情况下,
所述最大宽度W与所述最大长度L之比(W∶L)为1∶大于1.1且1∶小于等于6.0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其中,
所述最大宽度W与所述最大长度L之比(W∶L)为1∶大于1.5且1∶小于等于2.0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其中,
所述吸收塔以所述吸收塔主体部的所述内部空间的纵长方向沿着所述船舶的宽度方向的方式搭载于所述船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其中,
所述船舶具备烟囱,所述烟囱用于将从所述废气产生装置排出的废气向外部放出,且形成为沿着所述船舶的宽度方向而具有纵长方向的长筒状,
所述吸收塔配置在所述烟囱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其中,
在所述烟囱的内侧配置有用于自从所述废气产生装置排出的废气回收热能的废热回收装置,
所述吸收塔与所述废热回收装置沿着所述船舶的宽度方向排列地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其中,
所述吸收塔还包括废气导入部,所述废气导入部的一端部与所述吸收塔主体部的所述废气导入口连接,并且所述废气导入部从所述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而向上地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其中,
所述废气产生装置包括主动力装置以及辅助动力装置,
所述废气导入装置包括:
废气导入管,其从所述废热回收装置侧朝向所述废气导入部的所述另一端部而沿着所述船舶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及
辅机用废气导入管,其与所述废气导入管连接,用于将从所述辅助动力装置排出的废气经由所述废气导入管而向所述吸收塔主体部引导。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其中,
所述吸收塔主体部包括:
一对纵长壁面,其沿着所述内部空间的纵长方向而相互平行地延伸;以及
一对横宽壁面,其沿着所述内部空间的横宽方向而相互平行地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其中,
在所述吸收塔主体部形成有贮存空间,所述贮存空间贮存对导入至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废气进行了散布的散布完毕的清洗液,
所述吸收塔主体部具有横断构件,所述横断构件将所述一对纵长壁面连接,并且沿着所述内部空间的横宽方向横断所述贮存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其中,
所述横断构件由具有长条形状的横梁构件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其中,
所述横断构件由具有平板形状的挡板构件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其中,
所述散布装置具有在所述吸收塔主体部的所述内部空间相对于所述一对纵长壁面分别平行地延伸的纵长方向散水管、以及设置于所述纵长方向散水管的所述多个散水喷嘴。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其中,
所述散布装置具有在所述吸收塔主体部的所述内部空间相对于所述一对横宽壁面分别平行地延伸并且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横宽方向散水管、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横宽方向散水管的所述多个散水喷嘴。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其中,
所述废气产生装置包括主动力装置,
所述主动力装置的废气量为20万Nm3/h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其中,
所述船舶由具有10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装载容积的集装箱船构成。
16.一种船舶,其搭载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用脱硫装置。
CN202010846394.8A 2017-01-20 2017-01-27 船舶用脱硫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船舶用脱硫装置的船舶 Pending CN1118412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8842A JP6104491B1 (ja) 2017-01-20 2017-01-20 船舶用脱硫装置および該船舶用脱硫装置を搭載した船舶
JP2017-008842 2017-01-20
CN201780008882.8A CN108697979A (zh) 2017-01-20 2017-01-27 船舶用脱硫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船舶用脱硫装置的船舶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8882.8A Division CN108697979A (zh) 2017-01-20 2017-01-27 船舶用脱硫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船舶用脱硫装置的船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1261A true CN111841261A (zh) 2020-10-30

Family

ID=593661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6394.8A Pending CN111841261A (zh) 2017-01-20 2017-01-27 船舶用脱硫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船舶用脱硫装置的船舶
CN201780008882.8A Pending CN108697979A (zh) 2017-01-20 2017-01-27 船舶用脱硫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船舶用脱硫装置的船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8882.8A Pending CN108697979A (zh) 2017-01-20 2017-01-27 船舶用脱硫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船舶用脱硫装置的船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6217B2 (zh)
EP (1) EP3572142A4 (zh)
JP (1) JP6104491B1 (zh)
KR (3) KR20200079571A (zh)
CN (2) CN111841261A (zh)
SG (1) SG11201809833RA (zh)
WO (1) WO20181350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17791B1 (ko) 2014-01-23 2021-02-22 루미리즈 홀딩 비.브이. 자기-정렬되는 미리 형성된 렌즈를 갖는 발광 디바이스
CN112373667A (zh) * 2017-03-28 2021-02-19 三菱动力株式会社 船舶用脱硫装置及船舶
KR102232060B1 (ko) * 2017-06-22 2021-03-25 한국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스크러버
WO2018236161A2 (ko) * 2017-06-22 2018-12-27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스크러버
DE202017106122U1 (de) * 2017-10-10 2019-01-14 Detlef Weber Abscheidesystem einer Rauchgasentschwefelungsanlage eines Schiffes
JP7288746B2 (ja) * 2018-09-14 2023-06-08 三菱重工エンジン&ターボチャージャ株式会社 排ガス浄化装置、および排ガス浄化装置を備える船舶
KR102081714B1 (ko) * 2018-09-21 2020-02-26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
JP2020168596A (ja) * 2019-04-02 2020-10-15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海水脱硫装置
KR102220977B1 (ko) 2019-07-09 2021-02-26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분리막을 이용한 선박 배기가스의 탈황방법
CN111036048A (zh) * 2019-12-24 2020-04-21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新型的船舶废气洗涤脱硫装置
KR102335398B1 (ko) * 2020-04-03 2021-12-03 한국해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데이터 기반 확률론적 배출가스 저감장치 최적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242785B2 (en) * 2020-06-30 2022-02-08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Process to capture SOx onboard vehicles and ships
CN113417759A (zh) * 2021-06-02 2021-09-21 厦门彼奥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柴油发电机的热能回收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9812A (en) * 1979-07-27 1981-05-26 Pullman Incorporated Horizontal cross-flow scrubber for sulfur oxide removal
US4343771A (en) * 1979-07-27 1982-08-10 Pullman Incorporated Horizontal cross-flow scrubber
DE19527836A1 (de) * 1995-07-29 1997-01-30 Gottfried Bischoff Gmbh & Co Verfahren zum Abtrennen von Schwefeldioxid aus Abgas
CN201046383Y (zh) * 2007-05-31 2008-04-16 娄爱娟 设有矩形烟气接口的硫氧化物吸收装置
CN101259373A (zh) * 2008-04-16 2008-09-10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用脱硫塔
KR20100076152A (ko) * 2008-12-26 2010-07-06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저수위 슬로싱 억제용 다공격벽을 구비하는 액체화물 운반선 화물창
US20100266472A1 (en) * 2008-06-13 2010-10-21 Sigan Peng Ship Flue Gas Scrubb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CN103331093A (zh) * 2013-06-26 2013-10-0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船舶柴油机废气洗涤脱硫的设备
CN104919151A (zh) * 2013-01-30 2015-09-16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船用柴油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
EP2998529A1 (en) * 2013-04-26 2016-03-23 Usui Kokusai Sangyo Kaisha Ltd.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marine diesel engine using low-quality fuel such as fuel oil containing high concentration of sulfur
JP2016137766A (ja) * 2015-01-26 2016-08-04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船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2771A (zh) * 1971-08-31 1973-05-02
JPS54154196A (en) 1978-07-07 1979-12-05 Hadase Motoharu Filtration type artificial kidney device
JPS5631985A (en) 1979-08-21 1981-03-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ethod of removing earth and sand from excavated hole
JPS59128913A (ja) * 1983-01-14 1984-07-25 Yamaha Motor Co Ltd 小型舶用エンジンの湿式排気装置
JPH06285328A (ja) * 1993-03-31 1994-10-11 Mitsubishi Kakoki Kaisha Ltd 簡易型排煙脱硫装置
JPH09239233A (ja) * 1996-03-05 1997-09-1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排煙脱硫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該装置を搭載した船舶
JP3637140B2 (ja) 1996-03-11 2005-04-13 千代田化工建設株式会社 排ガスの脱硫方法及び装置
JP2001149746A (ja) * 1999-11-30 2001-06-05 Babcock Hitachi Kk 脱硫装置の吸収塔
JP2010269690A (ja) * 2009-05-21 2010-12-0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コンテナ船における排ガス設備及びコンテナ船
JP5631985B2 (ja) 2009-06-25 2014-11-26 エンバイロリゾリューション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EnviroResolutions Inc. 改良されたガス洗浄装置および方法
KR200479610Y1 (ko) 2011-10-10 2016-02-18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배기가스를 이용한 플룸 제거장치
JP6004389B2 (ja) * 2012-03-30 2016-10-05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 海上・港湾・航空技術研究所 船舶用流動層装置
NO335786B1 (no) * 2013-02-22 2015-02-16 Marine Global Holding As Marin eksosgassrensing
KR20160016093A (ko) 2014-08-04 2016-02-15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용 배기가스 정화장치의 설치 구조
JP5979269B1 (ja) * 2015-03-16 2016-08-24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排ガス処理装置
CN205586763U (zh) * 2016-03-24 2016-09-21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箱式脱硫塔
CN205586800U (zh) * 2016-03-24 2016-09-21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箱形吸收塔搅拌器装置
EP3260187A1 (en) * 2016-06-23 2017-12-27 Yara Marine Technologies 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amount of sulfur oxides in exhaust ga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9812A (en) * 1979-07-27 1981-05-26 Pullman Incorporated Horizontal cross-flow scrubber for sulfur oxide removal
US4343771A (en) * 1979-07-27 1982-08-10 Pullman Incorporated Horizontal cross-flow scrubber
DE19527836A1 (de) * 1995-07-29 1997-01-30 Gottfried Bischoff Gmbh & Co Verfahren zum Abtrennen von Schwefeldioxid aus Abgas
CN201046383Y (zh) * 2007-05-31 2008-04-16 娄爱娟 设有矩形烟气接口的硫氧化物吸收装置
CN101259373A (zh) * 2008-04-16 2008-09-10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用脱硫塔
US20100266472A1 (en) * 2008-06-13 2010-10-21 Sigan Peng Ship Flue Gas Scrubb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KR20100076152A (ko) * 2008-12-26 2010-07-06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저수위 슬로싱 억제용 다공격벽을 구비하는 액체화물 운반선 화물창
CN104919151A (zh) * 2013-01-30 2015-09-16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船用柴油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
EP2998529A1 (en) * 2013-04-26 2016-03-23 Usui Kokusai Sangyo Kaisha Ltd.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marine diesel engine using low-quality fuel such as fuel oil containing high concentration of sulfur
CN103331093A (zh) * 2013-06-26 2013-10-0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船舶柴油机废气洗涤脱硫的设备
JP2016137766A (ja) * 2015-01-26 2016-08-04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船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化学工业出版社: "《环境与工业气体净化技术》", 31 May 20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14951A (ja) 2018-07-26
SG11201809833RA (en) 2018-12-28
US10926217B2 (en) 2021-02-23
KR20190083677A (ko) 2019-07-12
KR20200079571A (ko) 2020-07-03
EP3572142A1 (en) 2019-11-27
CN108697979A (zh) 2018-10-23
KR20180091103A (ko) 2018-08-14
JP6104491B1 (ja) 2017-03-29
EP3572142A4 (en) 2020-09-16
WO2018135010A1 (ja) 2018-07-26
US20200406185A1 (en) 2020-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41261A (zh) 船舶用脱硫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船舶用脱硫装置的船舶
KR102187405B1 (ko) 선박용 탈황 장치 및 선박
KR101900637B1 (ko) 선박용 디젤 엔진의 배기 가스 정화 장치용 스크러버
KR102150302B1 (ko) 선박
KR102134370B1 (ko) 선외 배출수 확산장치
JP2016137766A (ja) 船舶
JP2018114961A (ja) 船舶用脱硫装置および該船舶用脱硫装置を搭載した船舶
KR102145718B1 (ko) 선박용 탈황 장치의 배수 시스템
KR101566611B1 (ko) 선박의 연료유 탱크
JP3676020B2 (ja) 湿式排煙脱硫装置
WO2023195192A1 (ja) 船舶用脱硫装置
KR102234899B1 (ko) 선박용 스크러버 배출 세정수 희석장치
KR20230095189A (ko) 탄소 흡수장치
JP2024016635A (ja) 排ガス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Power Co.,Ltd.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