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6756A - 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6756A
CN111826756A CN202010294957.7A CN202010294957A CN111826756A CN 111826756 A CN111826756 A CN 111826756A CN 202010294957 A CN202010294957 A CN 202010294957A CN 111826756 A CN111826756 A CN 111826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iber bundle
permeable apron
guide
perme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49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芦崎哲也
林久秋
北村真之介
木下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Industri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26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67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86Aprons; Apron supports; Apron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2Fibre-condensing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在透气皮圈的背面附着的飞絮的堆积的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一种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11),具备:在牵伸装置(12)的下游侧设置的吸引管(15);在吸引管的下游侧设置的夹持辊(19a);相对于夹持辊分离地配置的引导部(17);以及卷绕于吸引管、夹持辊和引导部的透气皮圈(16),该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11)对由牵伸装置拉伸过的纤维束进行集束,引导部(17)具有与透气皮圈的背面接触并且引导透气皮圈的移动的引导面(31d),在引导面(31d)上形成有用于除去附着于透气皮圈的背面的飞絮的凹部(31e)。

Description

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捻纱机、粗纱机等纺机具备:对构成纱线的材料的纤维束做拉伸的牵伸装置和对由牵伸装置拉伸过的纤维束进行集束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另外,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送出部、吸引管、引导部和透气皮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送出部具有底部夹持辊和顶部夹持辊。吸引管具有狭缝状的吸引孔。引导部具有对透气皮圈的移动做引导的引导面。透气皮圈具有环状的带构造。透气皮圈卷绕于底部夹持辊、吸引管和引导部,随着底部夹持辊的旋转而移动。有时在该移动过程中,飞絮附着于透气皮圈的背面而堆积。飞絮由从纤维束分离出来的短纤维彼此缠绕而集合。飞絮有时从透气皮圈的表面向背面引绕,或者有时从透气皮圈的两侧背面引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5233号公报
然而,在以往的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引导部的对透气皮圈的移动做引导的引导面由平滑的面形成,因此,即便在透气皮圈的背面附着飞絮,也保持没有将其除去的状态,使透气皮圈移动。若这样保持飞絮附着于透气皮圈的背面状态而不顾,则飞絮慢慢在透气皮圈的背面堆积。而且,若飞絮的堆积厚、堆积范围变大,则存在如下可能性,即,吸引管的吸引孔被飞絮堵塞,或由于飞絮的厚度而使透气皮圈从吸引管浮起,由吸引管形成的吸引力不足,导致纱线品质降低、断纱数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附着于透气皮圈的背面的飞絮的堆积的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本发明是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在牵伸装置的下游侧设置的吸引管;在吸引管的下游侧设置的夹持辊;相对于夹持辊分离地配置的引导部;以及卷绕于吸引管、夹持辊和引导部的透气皮圈,该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对由牵伸装置拉伸后的纤维束进行集束,其中,引导部或者吸引管具有:与透气皮圈的背面接触并且对透气皮圈的移动做引导的引导面,在引导面形成有用于将附着于透气皮圈的背面的飞絮除去的凹部。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凹部为槽。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凹部为凹陷处。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槽沿着与透气皮圈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槽沿着透气皮圈的移动方向形成。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凹部的深度为0.03mm以上且0.06mm以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附着于透气皮圈的背面的飞絮的堆积。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局部剖开侧视图,(b)是(a)的局部放大图。
图2的(a)是表示透气皮圈和引导部的关系的立体图,(b)是表示弹簧部件的立体图。
图3的(a)是引导部的分解图,(b)是引导部的组装图。
图4的(a)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从图1的(b)的E方向观察第2引导部件看到的图,(b)是(a)的A-A截面放大图。
图5是对基于槽的飞絮的除去原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6的(a)是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从图1的(b)的E方向观察第2引导部件看到的图,(b)是(a)的B-B截面放大图。
图7的(a)是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将第2引导部件的引导面平面展开的图,(b)是(a)的C-C剖视图。
图8的(a)是表示飞絮附着状况的评价为良(○)的情况的图,(b)是表示飞絮附着状况的评价为普通(△)的情况的图,(c)是表示飞絮附着状况的评价为不良(×)的情况的图。
图9的(a)是表示从纺机的运转开始之后第5天的飞絮附着状况的图,(b)是表示从纺机的运转开始之后第8天的飞絮附着状况的图,(c)是表示从纺机的运转开始之后第15天的飞絮附着状况的图。
图10是表示能够应用本发明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其他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牵伸装置;15...吸引管;16...透气皮圈;16b...背面;17...引导部;19a...底部夹持辊(夹持辊);30c、31d...引导面;31e...槽(凹部);31h...凹陷处(凹部);F...纤维束;Y...移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局部剖开侧视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的(a)所示,纤维束集束装置11设置于牵伸装置12的下游侧。牵伸装置12具备最终送出辊对13。最终送出辊对13由前底部辊13a和前顶部辊13b构成。前顶部辊13b由支承部件20支承。
纤维束集束装置11具备送出部14、吸引管15、透气皮圈16、引导部17。送出部14由底部夹持辊19a和顶部夹持辊19b构成。底部夹持辊19a与旋转轴18一体旋转。在旋转轴18安装有未图示的齿轮,在该齿轮啮合有中间齿轮27。中间齿轮27被支承臂26的末端部支承为能够旋转。中间齿轮27与同前底部辊13a一体旋转的齿轮13c啮合。由此,构成为前底部辊13a的转矩经由齿轮13c和中间齿轮27而向底部夹持辊19a传递。
顶部夹持辊19b隔着透气皮圈16按压于底部夹持辊19a,通过该按压构成送出部14的夹持部14a。在该夹持部14a上,与透气皮圈16一起配置有纤维束F。与牵伸装置12的前顶部辊13b相同,顶部夹持辊19b由支承部件20支承。
吸引管15设置于牵伸装置12的下游侧。而且若详述,则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吸引管15配置得比牵伸装置12的最终送出辊对13靠下游侧且比送出部14的夹持部14a靠上游侧。吸引管15具有狭缝状的吸引孔15a。吸引管15经由连接管28而与吸引源(未图示)连接。
透气皮圈16具有环状的带构造,例如由具有适度的通气性的网眼状的织物形成。透气皮圈16以穿过送出部14的夹持部14a的方式卷绕于吸引管15、引导部17和底部夹持辊19a。由此,如图1的(b)所示,透气皮圈16的表面16a朝外配置,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朝内配置。透气皮圈16随着底部夹持辊19a的旋转而移动。图1的(b)的箭头Y1~Y7示出透气皮圈16的移动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箭头Y1~Y7所示的透气皮圈的移动方向也仅称为“移动方向Y”。在引导部17的下方配置有吸嘴33。吸嘴33对在断纱时从牵伸装置12送出的纤维束F进行吸引。吸嘴33的基端部(未图示)与气道管(未图示)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1~图3对引导部17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的(a)是表示透气皮圈和引导部的关系的立体图,图2的(b)是表示弹簧部件的立体图。另外,图3的(a)是引导部的分解图,图3的(b)是引导部的组装图。
引导部17相对于底部夹持辊19a分离地配置。引导部17对透气皮圈16施加适度的张力并且引导透气皮圈16的移动。引导部17具备第1引导部件30、第2引导部件31、弹簧部件32。
第1引导部件30是沿着底部夹持辊19a的轴向延伸的长条状的部件。第1引导部件30具备弯曲部30a、突条部30b、引导面30c、缺口部30d。弯曲部30a以U字形弯曲。突条部30b是为了在第1引导部件30上安装第2引导部件31而形成的。突条部30b在第1引导部件30的短边方向上较长地形成。引导面30c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接触并且引导透气皮圈16的移动。缺口部30d之间夹着突条部30b且左右成对配置。另外,缺口部30d以半圆状开设缺口。
第2引导部件31具备屈曲部31a、横向错位抑制部31b、长孔部31c。第2引导部件31具有适度的弹性,屈曲部31a的靠外侧的面成为引导面31d。屈曲部31a以U字形屈曲。横向错位抑制部31b设置于第2引导部件31的两侧。横向错位抑制部31b抑制透气皮圈16的横向错位。长孔部31c与第1引导部件30的突条部30b对应地形成。引导面31d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接触并且对透气皮圈16的移动做引导。
对于弹簧部件32而言,两个线圈部32a的各自一端由连结部32b连结,并且形成为按压部32c以相互交叉的方式从各线圈部32a的另一端起相对于连结部32b倾斜地延伸的状态。如图3的(a)所示,在第1引导部件30上,与两个线圈部32a对应地形成有两个缺口部30d。弹簧部件32将两个线圈部32a以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缺口部30d卡合的状态安装于第1引导部件30。
在使用由上述结构构成的第1引导部件30、第2引导部件31和弹簧部件32组装引导部17的情况下,首先,使弹簧部件32的线圈部32a卡合于第1引导部件30的缺口部30d。接下来,利用第2引导部件31的弹性,通过第2引导部件31夹着第1引导部件30和弹簧部件32。此时,使第1引导部件30的突条部30b嵌合于第2引导部件31的长孔部31c。由此,第2引导部件31被支承为能够沿第1引导部件30的突条部30b的长边方向移动。另外,第2引导部件31由弹簧部件32向S方向(参照图1的(b))施力,并利用该作用力对透气皮圈16施加张力。
在由上述结构构成的纤维束集束装置11中,纤维束F在被牵伸装置12的最终送出辊对13送出至吸引管15侧之后,穿过底部夹持辊19a与顶部夹持辊19b之间的夹持部14a而被进一步向下游侧送出。此时,透气皮圈16随着底部夹持辊19a的旋转而向箭头Y1~Y7的方向移动,纤维束F随着底部夹持辊19a的旋转而沿X方向移动。另外,纤维束F在穿过吸引管15的吸引孔15a这部分时,因利用了透气皮圈16的通气性形成的空气的吸引而受到集束。
在这样的纤维束集束装置11的动作中,有时飞絮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而堆积。因此在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束集束装置11中,为了除去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的飞絮,在引导部17的引导面31d形成有槽31e。槽31e相当于用于除去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的飞絮的凹部。
图4的(a)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从图1的(b)的E方向观察第2引导部件看到的图,图4的(b)是图4的(a)的A-A截面放大图。
如图4的(a)、(b)所示,在第2引导部件31的引导面31d形成有槽31e。槽31e沿着与透气皮圈16的移动方向Y交叉的方向形成。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沿着与透气皮圈16的移动方向Y正交的方向(第2引导部件31的宽度方向)形成有槽31e。在引导面31d上形成有多个槽31e。各个槽31e以规定间隔沿透气皮圈16的移动方向Y排列。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三个槽31e以相互平行排列的状态形成于引导面31d。槽31e在引导面31d上至少形成有一个。槽31e的数量能够根据需要而增减。与透气皮圈16的宽度匹配地设定各个槽31e的长度L。另外,各个槽31e的深度优选为0.03mm以上且0.06mm以下。
通过这样在第2引导部件31的引导面31d形成多个槽31e,从而与引导面31d接触且移动的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依次经过各个槽31e的形成部位。此时,若飞絮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则该飞絮由于与槽31e的接触而从透气皮圈16脱离,被从背面16b除去。在由本发明人进行的实验中,确认出:通过在引导面31d形成槽31e,从而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除去飞絮。槽31e除去飞絮的原理推测为如以下那样。即,如图5所示,若透气皮圈16(未图示)沿着引导面31d沿Y方向移动,则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依次与槽31e的边缘部分31f、31g接触。此时,若飞絮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则该飞絮因它与槽31e的边缘部分31f、31g之间的摩擦而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剥离而除去。特别是,可认为,对于位于透气皮圈16的移动方向Y的下游侧的边缘部分31g而言,与位于上游侧的边缘部分31f相比,将更强的剥离力施加于飞絮,因此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除去飞絮的效果提高。
顺便一提,槽31e是从第2引导部件31的引导面31d凹陷而形成的,因此不会有使透气皮圈16受到损伤,或者使透气皮圈16的滑动阻力变大的情况。另外,槽31e的各边缘部分31f、31g的角度不限定于特定的角度,能够设定为例如直角或者钝角。此外,对于高效地除去飞絮这样的观点而言,相比钝角,更优选直角。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束集束装置11中,将用于除去在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附着的飞絮的槽31e,形成于引导部17的引导面31d。由此,在随着底部夹持辊19a的旋转而使透气皮圈16移动的情况下,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一边与槽31e的边缘部分31f、31g摩擦一边环绕。因此,能够通过引导面31d的槽31e,连续地除去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的飞絮。因此,能够抑制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的飞絮的堆积。
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在透气皮圈16的移动方向从Y3方向朝向Y4方向大幅度变化的屈曲部31a上,形成有引导面31d,在该引导面31d形成有槽31e。因此,在通过弹簧部件32的作用力将引导面31d按压于透气皮圈16的情况下,由弹簧部件32的作用力产生的按压力集中施加于引导面31d与透气皮圈16之间的接触界面。因此,存在由槽31e形成的飞絮的除去效果更加提高这样的优点。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部分或者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尽可能省略重复的说明。
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比较,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束集束装置11,在第2引导部件31的引导面31d形成的槽31e的形态不同。
图6的(a)是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从图1(b)的E方向观察第2引导部件看到的图,图6的(b)是图6的(a)的B-B截面放大图。
如图6的(a)、(b)所示,槽31e沿着透气皮圈16的移动方向Y形成。另外,多个槽31e形成于引导面31d。各个槽31e在屈曲部31a的弯曲方向上较长地延伸。另外,各个槽31e在与透气皮圈16的移动方向Y正交的方向上以规定间隔排列。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9个槽31e以彼此平行地排列的状态形成于引导面31d。槽31e的数量能够根据需要而增减。各个槽31e的深度优选为0.03mm以上且0.06mm以下。
这样在第2引导部件31的引导面31d形成了多个槽31e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引导面31d的槽31e除去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的飞絮。因此,能够抑制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的飞絮的堆积。另外,由弹簧部件32的作用力产生的按压力集中施加于引导面31d与透气皮圈16之间的接触界面,因此存在由槽31e形成的飞絮的除去效果更加提高这样的优点。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比较,本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束集束装置11,在第2引导部件31的引导面31d形成的凹部的形态不同。
图7的(a)是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将第2引导部件的引导面平面展开的图,图7的(b)是图7的(a)的C-C位置剖视图。此外,图7的(a)的C-C位置相当于屈曲部31a的弯曲顶点的位置。
如图7的(a)、(b)所示,在第2引导部件31的引导面31d形成有多个凹陷处31h。凹陷处31h相当于用于除去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的飞絮的凹部。凹陷处31h以犬牙状排列配置。各个凹陷处31h的开口形状成为四边形。此外,凹陷处31h也可以以矩阵状排列配置。另外,凹陷处31h的开口形状也可以是除四边形以外的多边形,也可以是圆形。此处记载的圆形包括正圆和椭圆。各个凹陷处31h的深度优选为0.03mm以上且0.06mm以下。
通过这样在第2引导部件31的引导面31d上形成多个凹陷处31h,从而与引导面31d接触且移动的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经过各个凹陷处31h的形成部位。此时,若飞絮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则该飞絮由凹陷处31h除去。因此,能够抑制在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附着的飞絮的堆积。另外,因弹簧部件32的作用力产生的按压力集中施加于引导面31d与透气皮圈16之间的接触界面,因此存在由凹陷处31h形成的飞絮的除去效果更加提高这样的优点。
接着,对本发明人针对飞絮向透气皮圈16的背面的附着而实施的实验的结果进行叙述。
在该实验中,没有在构成纤维束集束装置11的引导部17的第2引导部件31的引导面31d上形成凹部(槽)的情况为以往例。另外,如上述第1实施方式那样,在第2引导部件31的引导面31d上沿着与透气皮圈16的移动方向Y正交的方向形成多个槽31e的情况为实施例1,如上述第2实施方式那样,在第2引导部件31的引导面31d上沿着透气皮圈16的移动方向Y形成多个槽31e的情况为实施例2。
另外,在实验中,清洁透气皮圈16之后,开始纺机(包括纤维束集束装置)的运转,在从该运转开始之后第5天、第8天、第15天的各阶段,确认飞絮以何种方式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并且评价了飞絮的附着状况。针对飞絮的附着状况,如图8的(a)所示,飞絮没有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包括短纤维)的情况和仅短纤维51附着的情况均评价为良(○)。另外,如图8的(b)所示,虽飞絮52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但其附着位置以点状分散的情况评价为普通(△),如图8的(c)所示,飞絮52附着于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而堆积且飞絮52以带状相连的情况评价为不良(×)。基于该评价基准的实验结果如图9的(a)~(c)所示。
图9的(a)~(c)中,纵轴表示在纺机具备的所有的纺锤中,飞絮的附着状况被评价为良(○)、普通(△)、不良(×)的纺锤的比例。
首先,在从纺机的运转开始之后第5天的阶段中,如图9的(a)所示,在以往例中良(○)约为92%,普通(△)约为4%,不良(×)约为4%。另外,在实施例1中良为100%,在实施例2中良为98%,普通为2%。
其后,在从纺机的运转开始之后第8天的阶段中,如图9的(b)所示,在以往例中良约为83%,普通约为11%,不良约为6%。另外,在实施例1中良约为98%,普通约为2%,在实施例2中良约为94%,普通约为2%,不良约为4%。
其后,在从纺机的运转开始之后第15天的阶段中,如图9的(c)所示,在以往例中良约为80%,普通约为8%,不良约为12%。另外,在实施例1中良约为96%,普通约为4%,在实施例2中良约为88%,普通约为4%,不良约为8%。
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也可知:当在第2引导部件31的引导面31d形成了凹部(槽)的情况下,通过透气皮圈16的背面16b抑制飞絮的堆积。
<变形例等>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现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在导出通过发明的结构要件、其组合得到的特定效果的范围内施加了各种变更、改进的形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2引导部件31的引导面31d上形成了凹部(槽31e、凹陷处31h),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第1引导部件30的引导面30c上形成凹部。另外,也可以在第1引导部件30的引导面30c和第2引导部件31的引导面31d双方形成凹部。
另外,引导部17的结构不局限于图1的(b)所示的结构,例如图10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将两个圆棒34、35配置为与底部夹持辊19a平行地延伸。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弹簧部件(未图示)对一个圆棒35向S2方向施力并对透气皮圈16施加张力,并且在圆棒34、35的引导面34a、35a中的至少一个引导面上,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形成凹部(槽、凹陷处等)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在引导部17的引导面设置凹部(槽、凹陷处)的例子,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吸引管15的引导面上设置凹部。

Claims (6)

1.一种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在牵伸装置的下游侧设置的吸引管;在所述吸引管的下游侧设置的夹持辊;相对于所述夹持辊分离地配置的引导部;以及卷绕于所述吸引管、所述夹持辊和所述引导部的透气皮圈,并且,该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对由所述牵伸装置拉伸过的纤维束进行集束,
所述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或者所述吸引管具有:与所述透气皮圈的背面接触并且引导所述透气皮圈的移动的引导面,
在所述引导面上形成有用于将附着于所述透气皮圈的背面的飞絮除去的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为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为凹陷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沿着与所述透气皮圈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沿着所述透气皮圈的移动方向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深度为0.03mm以上且0.06mm以下。
CN202010294957.7A 2019-04-18 2020-04-15 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Pending CN1118267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79017A JP2020176342A (ja) 2019-04-18 2019-04-18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
JP2019-079017 2019-04-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6756A true CN111826756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660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4957.7A Pending CN111826756A (zh) 2019-04-18 2020-04-15 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76342A (zh)
CN (1) CN111826756A (zh)
DE (1) DE102020110486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06771A1 (de) * 2001-02-12 2002-08-14 Stahlecker Fritz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ielzahl von Spinnstellen
CN1367282A (zh) * 2001-01-24 2002-09-04 里特机械公司 在一台纺织机上集合一根纤维条的装置
CN1702209A (zh) * 2004-05-28 2005-11-30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械中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101270516A (zh) * 2006-10-11 2008-09-2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201245732Y (zh) * 2008-08-19 2009-05-27 铜陵市松宝机械有限公司 带清洁槽的负压吸风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7282A (zh) * 2001-01-24 2002-09-04 里特机械公司 在一台纺织机上集合一根纤维条的装置
DE10106771A1 (de) * 2001-02-12 2002-08-14 Stahlecker Fritz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ielzahl von Spinnstellen
CN1702209A (zh) * 2004-05-28 2005-11-30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械中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101270516A (zh) * 2006-10-11 2008-09-2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201245732Y (zh) * 2008-08-19 2009-05-27 铜陵市松宝机械有限公司 带清洁槽的负压吸风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110486A1 (de) 2020-10-22
JP2020176342A (ja) 2020-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11865B1 (en) Fiber bundle collecting device for a spinning machine
JP5219189B2 (ja) 集束領域を持つドラフト装置
KR100589880B1 (ko) 방사기에서의 섬유다발 집속장치
CN106337222B (zh)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JP3820951B2 (ja) 紡機における繊維束集束装置
EP2284301B1 (en) Cleaning device for draft roller, draft device, and textile machine
JP2010508449A (ja) 紡績機械に用いられるドラフト装置
CN108291339A (zh) 用于制造针织品的装置和方法
EP0057876B1 (en) Pneumatic twisting spinning apparatus
CN111826756A (zh) 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EP3663446B1 (en) Fiber bundle condensing device of spinning machine
JPH11315423A (ja) 糸を造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このための精紡機
JPH11315424A (ja) 糸を造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このための精紡機
JP3995466B2 (ja) 繊維ストランドを凝縮するための紡績機の集成装置
JP2003138436A (ja) 精紡機のスライバ集束装置
CN101086096A (zh) 带有凝聚装置的纺纱机
JP2004107808A (ja)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
JP2009185436A (ja) 二重エプロンドラフト装置のための案内エプロン及び二重エプロンドラフト装置
JP2015178687A (ja) ベルト案内ローラ、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JP4562322B2 (ja) スライバーを圧縮するための装置
US8099835B2 (en) Wearing coating for delivery rollers of a drawing roller frame
JP7468394B2 (ja)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
JP3894185B2 (ja) 紡績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umar et al. Compact spinning: a critical review
JP2005179857A (ja) ドラフ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