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1936B - 门铃系统、定位通知系统和对讲系统 - Google Patents

门铃系统、定位通知系统和对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1936B
CN111801936B CN201880089997.9A CN201880089997A CN111801936B CN 111801936 B CN111801936 B CN 111801936B CN 201880089997 A CN201880089997 A CN 201880089997A CN 111801936 B CN111801936 B CN 1118019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oorbell
image data
control unit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99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1936A (zh
Inventor
山川诚也
若林一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pho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pho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299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6303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299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7523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299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14608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299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0842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ipho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pho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01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1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1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1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4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 G08B13/196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using television cameras
    • G08B13/19654Details concerning communication with a camera
    • G08B13/19656Network used to communicate with a camera, e.g. WAN, LAN,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 H04M9/0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involving a common line for all par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4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a single signalling line, e.g. in a closed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terconnec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coms, And Interphon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门铃系统(1)安装在各住宅中,包括分别具有操作单元(22)和摄像头(26)的多个门铃(2‑1)~(2‑n)、和能够与多个门铃(2‑1)~(2‑n)通信的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配置为取得多个门铃(2‑1)~(2‑n)各自的位置信息和由摄像头(26)拍摄的图像,根据位置信息和图像生成与对象物有关的对象物信息,将对象物信息发送到与特定用户关联的外部设备(3‑1)~(3‑n)。

Description

门铃系统、定位通知系统和对讲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门铃系统和对讲系统。
背景技术
此外,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定位通知系统。
已知一种WIFI门铃,该WIFI门铃包括扬声器、麦克风、摄像头和操作单元,并且能够与远程配置的计算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例如,参照日本专利文献1)。
此外,已知一种对讲系统,该对讲系统具有:玄关分机,所述玄关分机具有扬声器、麦克风、摄像头和操作单元;和居室主机,配置为能够与玄关分机进行通信且能够与远程配置的计算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参照专利文献8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909458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887291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923731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8144183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美国专利第943263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6:美国专利第948547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7:美国专利第951628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17-927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核家族等增加,可以说区域的防犯力减弱。另一方面,现状是可疑人员的犯罪不会消失,期待着提高区域的防犯力。
此外,需要一种用于保护者保护儿童、高龄者等的服务。
因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防犯力的结构的门铃系统以及对讲系统。
另外,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便的结构取得对象物的位置信息的定位通知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门铃系统包括:多个门铃,安装于各住宅,所述门铃分别具有操作单元和摄像头;和控制单元,能够与所述多个门铃进行通信,所述控制单元取得所述多个门铃各自的位置信息和由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图像生成与对象物有关的对象物信息,将所述对象物信息发送到与特定用户关联的外部设备。
根据上述配置,例如,通过生成作为对象物信息的与可疑人员有关的可疑人员信息并通知给特定用户,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的防犯力的结构的门铃系统。
另外,在上述门铃系统中,所述对象物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对象物的当前位置、所述对象物的移动路径、通过所述移动路径的时刻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上述配置,用户能够识别与对象物的当前位置和移动路径有关的信息,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的防犯力。
另外,在上述门铃系统中,所述外部设备可以显示所述对象物信息和地图信息的组合数据。
根据上述配置,例如通过将对象物的移动路径和时刻重叠在显示于外部设备的显示单元的地图上,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对象物信息。
另外,在上述门铃系统中,所述对象物可以包括访客、可疑人员和与所述用户关联的配送物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上述配置,例如,能够容易追踪可疑人员或被盗窃等的配送物。
另外,在上述门铃系统中,所述特定用户可以是与存在于距离所述对象物的当前位置为预定半径内的门铃关联的用户。
根据上述配置,能够仅对需要掌握对象物的存在的用户通知对象物信息,因此能够提供有效的信息。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定位通知系统包括:读取装置,在对象物接近预定距离内的情况下,能够读取来自与所述对象物关联的发送器的识别信号;和控制单元,能够与所述读取装置通信,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取得所述读取装置的位置信息和由所述读取装置读取的所述识别信号,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识别信号生成与所述对象物有关的对象物信息,将所述对象物信息发送到与特定用户关联的第一外部设备,其中,所述特定用户与所述对象物关联。
根据上述配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生成与例如儿童或高龄者的当前位置或移动路径有关的位置信息作为对象物信息,并通知给保护者。
另外,在上述定位通知系统中,所述读取装置也可以搭载在安装于住宅的门铃、设置于区域的各处的自动售货机和安全杆(security pole)、以及人们所携带的移动信息终端的至少一个上。
根据上述配置,通过在包括能够取得自身的位置信息的功能的设备(门铃、自动售货机、安全杆、智能手机等)上搭载读取装置,能够容易地生成对象物信息。
另外,在上述定位通知系统中,所述发送器可以包括具有所述识别信号的便携标签、或者内置有所述便携标签的信息终端。
根据上述配置,通过使对象物持有便携标签,能够容易地生成对象物信息。
另外,在上述定位通知系统中,所述便携标签可以包括Bluetooth标签、RFID标签、WiFi标签、ZigBee标签和蜂窝数据标签中的至少一个。
作为对象物所携带的携带标签,优选使用上述携带标签。
另外,在上述定位通知系统中,所述对象物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对象物的当前位置、所述对象物的移动路径、所述对象物通过所述移动路径的时刻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上述配置,由于特定用户能够识别与对象物的当前位置和移动路径有关的信息,因此能够有助于对对象物的看护。
另外,在上述定位通知系统中,所述第一外部设备可以显示所述对象物信息和地图信息进行组合的数据。
根据上述配置,例如通过在信息设备所显示的地图上显示对象物的移动路径和时刻,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与对象物有关的信息。
另外,在上述定位通知系统中,所述对象物可以包括与所述用户关联的人、动物和配送物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上述配置,例如能够容易地进行儿童、高龄者、宠物等的看护、被盗窃等的配送物的追踪。
另外,在上述定位通知系统中,所述读取装置搭载在安装于各住宅的多个门铃上,
在所述对象物信息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对象物信息发送到与所述多个门铃中位于距离所述对象物为预定范围内的门铃的所有者关联的第二外部设备。
另外,在上述定位通知系统中,所述预定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对象物没有通过预先设定的路径的情况。
根据上述配置,例如,在对象物没有按照所确定的道路顺序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使门铃的所有者保持警惕,能够有助于提高防犯力。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对讲系统包括:
多个玄关分机,安装在各住宅中、分别具有操作单元和摄像头;
多个居室主机,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玄关分机关联,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关联的玄关分机进行通信;
多台外部设备,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玄关分机关联;以及
控制单元,具有存储单元,且所述控制单元能够与所述多个居室主机和所述多台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
通过分别关联的所述多个居室主机,从所述多个玄关分机接收所述玄关分机的识别信息和由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数据;
从所述多台外部设备或所述多个居室主机接收由所述关联的玄关分机的所述摄像头拍摄的所述图像数据的访客类别的信息;和
将所述图像数据和对应的所述访客类别的信息与所述玄关分机的识别信息关联地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根据上述配置,通过将由各玄关分机的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数据及其访客类别的信息存储在控制单元的存储单元中,能够统一管理与多个玄关分机关联的信息,能够提供一种包括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的防犯力的结构的对讲系统。
另外,在上述对讲系统中,所述控制单元可以将所述访客类别为可疑人员的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和与该图像数据的发送源的玄关分机不同的玄关分机关联的外部设备或居室主机。
根据上述配置,不同的玄关分机的用户能够确认分类为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因此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防犯力。
另外,在所述对讲系统中,所述外部设备或所述居室主机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根据用户的输入而分类的由与所关联的玄关分机不同的所述玄关分机的所述摄像头拍摄的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访客类别的信息。
根据上述配置,由于能够将不同的玄关分机的用户分类为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分类为预定的访客类别,因此能够根据用户的状况分类为适当的访客类别。
另外,在上述对讲系统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图像数据,对所接收到的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认证,
在所述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从与所述图像数据的发送源的玄关分机关联的所述外部设备或所述居室主机接收与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访客类别的信息。
根据上述配置,对由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认证,在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从外部设备或所述居室主机接收访客类别的信息,由此,例如,玄关分机的用户只要对初次访客进行访客类别的分类即可,能够高效地进行分类操作。
另外,在上述对讲系统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接收到的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认证,
在所述认证成立的情况下,将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图像数据的访客类别的信息通过所述居室主机发送给所述图像数据的发送源的玄关分机,
所述图像数据的发送源的玄关分机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访客类别的信息,进行预定的动作。
根据上述配置,对由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认证,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图像数据的发送源的玄关分机基于访客类别的信息进行预定的动作,由此,例如玄关分机的用户无需通过外部设备或所述居室主机进行响应操作就能够对访客进行响应,提高对讲系统的便利性。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门铃系统包括:
多个门铃,安装于各住宅,分别具有操作单元和摄像头;
多台外部设备,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多个门铃关联;以及
控制单元,具有存储单元,且所述控制单元能够与所述多个门铃和所述多台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
从所述多个门铃分别接收所述门铃的识别信息和由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数据;
从所述多台外部设备分别接收由所关联的门铃的所述摄像头拍摄的所述图像数据的访客类别的信息;以及
将所述图像数据和对应的所述访客类别的信息与所述门铃的识别信息关联地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根据上述配置,通过将由各门铃的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数据及其访客类别的信息存储在控制单元的存储单元中,从而能够统一管理与多个门铃相关的信息,能够提供具有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的防犯力的结构的门铃系统。
另外,在上述门铃系统中,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访客类别为可疑人员的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和与该图像数据的发送源的门铃不同的门铃关联的外部设备。
根据上述配置,不同的门铃的用户能够确认分类为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因此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防犯力。
另外,在上述门铃系统中,
所述外部设备可以将根据用户的输入而分类的、由与所述关联的门铃不同的所述门铃的所述摄像头拍摄的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访客类别的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单元。
根据上述配置,能够将不同门铃的用户分类为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分类为期望的访客类别,因此能够根据用户的状况分类为适当的访客类别。
另外,在上述门铃系统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图像数据,对所接收到的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认证,
在所述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也可以从与所述图像数据的发送源的门铃关联的所述外部设备接收与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访客类别的信息。
根据上述配置,对由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认证,在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从外部设备接收访客类别的信息,由此,例如门铃的用户只要对初次的访客进行访客类别的分类即可,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分类操作。
另外,在上述门铃系统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图像数据,对所接收的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认证,
在所述认证成立的情况下,将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图像数据的访客类别的信息发送到所述图像数据的发送源的门铃,
所述图像数据的发送源的门铃也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访客类别的信息,进行预定的动作。
根据上述配置,对由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认证,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图像数据的发送源的门铃根据访客类别的信息进行预定的动作,由此,例如门铃的用户无需通过外部设备进行响应操作就能够对访客进行响应,提高了门铃系统的便利性。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对讲系统包括:
多个玄关分机,安装于各住宅中,分别具有操作单元和摄像头;
多个居室主机,配置为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玄关分机进行通信;控制单元,能够与所述多个居室主机进行通信;和
外部设备,配置为具有显示单元且能够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通信,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包含用户输入信息的请求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通过所述多个居室主机取得所述多个玄关分机各自的识别信息和由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数据,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图像数据生成与可疑人员有关的可疑人员信息,基于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所述请求信号中包含的用户输入信息,将所生成的可疑人员信息中、与所述外部设备关联的所述可疑人员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
所述外部设备配置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根据所述用户输入信息设定的引导路径的信息、所述可疑人员信息和地图信息。
根据上述配置,基于来自安装在各住宅中的多个玄关分机的识别信息和图像数据生成可疑人员信息,将与外部设备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通知给用户,由此能够提供具有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的防犯力的结构的对讲系统。另外,通过与显示在外部设备的显示单元上的地图和引导路径一起显示可疑人员信息,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引导路径附近的可疑人员信息。
另外,在上述对讲系统中,与所述外部设备关联的所述可疑人员信息可以是基于从存在于包含所述引导路径的预定区域内的玄关分机取得的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图像数据而生成的所述可疑人员信息。
根据上述配置,用户能够掌握包含引导路径的预定区域内的可疑人员信息,因此能够有效地提供信息。
另外,在上述对讲系统中,与所述外部设备关联的所述可疑人员信息可以包含所述可疑人员的从当前时刻到预定时间为止的位置和时刻。
根据上述配置,由于能够掌握可疑人员的从当前时刻到预定时间之前为止的位置和时刻,所以能够有效地提供信息。
另外,在上述对讲系统中,引导路径可以基于来自用户的输入信息和所述可疑人员信息来设定。
根据上述配置,例如,在最短路径附近存在多个可疑人员信息的情况下,能够设定可疑人员信息少的其他路径作为引导路径,因此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防犯力。
另外,在上述对讲系统中,在直到接收到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停止信号为止的期间新生成与所述外部设备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可以将所新生成的可疑人员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
根据上述配置,用户能够实时地掌握可疑人员信息,因此提高了区域的防犯力。
另外,在上述对讲系统中,在所述外部设备或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可疑人员信息判断出可疑人员正在接近所述引导路径或所述外部设备的情况下,所述外部设备可以输出警报。
根据上述配置,在判断为可疑人员正在接近引导路径或外部设备(用户的位置)的情况下,外部设备输出警报,因此提高了区域的防犯力。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门铃系统,包括:
多个门铃,安装于各住宅且分别具有操作单元和摄像头;
控制单元,能够与所述多个门铃进行通信;以及
外部设备,配置为具有显示单元且能够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通信,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包含用户输入信息的请求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取得所述多个门铃各自的识别信息和由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数据,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图像数据生成与可疑人员有关的可疑人员信息,基于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所述请求信号中包含的用户输入信息,将所生成的可疑人员信息中与所述外部设备关联的所述可疑人员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
所述外部设备配置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基于来自所述用户的输入信息而设定的引导路径的信息、所述可疑人员信息和地图信息。
根据上述配置,能够提供一种门铃系统,其通过基于来自安装于各住宅的多个门铃的识别信息和图像数据生成可疑人员信息,将与外部设备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通知给用户,由此具有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的防犯力的结构。另外,通过与显示在外部设备的显示单元上的地图和引导路径一起显示可疑人员信息,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引导路径附近的可疑人员信息。
另外,在上述门铃系统中,与所述外部设备关联的所述可疑人员信息可以是基于从存在于包含所述引导路径的预定区域内的门铃取得的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图像数据而生成的所述可疑人员信息。
根据上述配置,用户能够掌握包含引导路径的预定区域内的可疑人员信息,因此能够有效地提供信息。
另外,在上述门铃系统中,与所述外部设备关联的所述可疑人员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可疑人员的从当前时刻到预定时间之前为止的位置和时刻。
根据上述配置,由于能够掌握可疑人员的从当前时刻到预定时间之前的位置和时刻,因此能够有效地提供信息。
另外,在上述门铃系统中,所述引导路径可以基于来自用户的输入信息和所述可疑人员信息来设定。
根据上述配置,例如,在最短路径附近存在多个可疑人员信息的情况下,通过设定可疑人员信息较少的其他路径作为引导路径,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防犯力。
另外,在上述门铃系统中,在直到接收到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停止信号为止的期间内新生成与所述外部设备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可以将所述新生成的可疑人员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
根据上述配置,用户能够实时地掌握可疑人员信息,因此提高了区域的防犯力。
另外,在上述门铃系统中,在所述外部设备或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可疑人员信息判断出可疑人员正在接近所述引导路径或所述外部设备的情况下,所述外部设备可以输出警报。
根据上述配置,在判断为可疑人员正在接近引导路径或外部设备(用户的位置)的情况下,外部设备输出警报,因此提高了区域的防犯力。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的防犯力的结构的门铃系统以及对讲系统。
另外,根据本申请,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取得对象物的位置信息的定位通知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铃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门铃系统所具有的门铃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门铃系统所具有的信息终端的结构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由图1的门铃系统执行的可疑人员追踪功能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存储在服务器的存储单元中的信息表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用于显示可疑人员跟踪信息的信息终端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定位通知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图7的定位通知系统所具有的门铃和服务器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9是表示图7的定位通知系统所具有的信息终端的结构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由图7的定位通知系统执行的位置通知功能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存储在服务器的存储单元中的信息表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用于显示定位通知信息的信息终端的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根据本申请的第三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的对讲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对讲系统所包括的居室主机和玄关分机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5是表示图13的对讲系统所包括的信息终端的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存储在图13的对讲系统所包括的服务器的存储单元中的访客文件夹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存储在图13的对讲系统所包括的服务器的存储单元中的访客表的一例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由图13的对讲系统执行的访客类别分类功能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9是用于说明由图13的对讲系统执行的可疑人员信息共有化功能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本申请的第四实施方式和第六实施方式的门铃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1是表示图20的门铃系统所包括的门铃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2是表示存储在图20的门铃系统所包括的服务器的存储单元中的访客文件夹的一例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由图20的门铃系统执行的访客类别分类功能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图13的对讲系统所包括的信息终端的路径检索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由图13的对讲系统执行的可疑人员信息登记功能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6是用于说明由图13的对讲系统执行的可疑人员信息显示功能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存储在图13的对讲系统所包括的服务器的存储单元中的信息表的一例的图。
图28是表示显示信息终端的可疑人员信息的路径检索结果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29是用于说明由图20的门铃系统执行的可疑人员信息登记功能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铃系统的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门铃系统1包括多个门铃2-1~2-n、多个信息终端3-1~3-n(外部设备的一例)和服务器4。多个门铃2-1~2-n和多个信息终端3-1~3-n能够通过网络N与位于外部网络上的服务器4进行通信。作为对各门铃2-1~2-n以及各信息终端3-1~3-n与网络N进行中继的通信设备,例如可以使用Wi-Fi路由器。以下,以多个门铃2-1~2-n中的门铃2-1(以下称为门铃2)为代表进行说明。另外,以多个信息终端3-1~3-n中的信息终端3-1(以下称为信息终端3)为代表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门铃2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门铃2用于访客呼叫住户进行通话等,例如设置在各建筑物(独栋住宅等)的玄关等。在本例中,多个门铃2-1~2-n设置在位于某个预定的范围(预定区域)内的各建筑物的玄关。各门铃2通过预定的配线与所安装的建筑物的电力系统电连接,由此从该电力系统供电。另外,门铃2也可以包含备用和/或一次电源用的电池。
如图2所示,门铃2具有控制单元21、操作单元(呼叫按钮)22、麦克风23、扬声器24、人体感应器25、摄像头26、图像处理单元27、位置信息取得单元28、接口电路(以下,将接口电路称为“I/F”)29。
控制单元21是用于控制门铃2的各单元的动作的控制单元,也可包括:具有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和一个以上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微控制器、以及具有晶体管等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的其他电子电路。处理器例如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MPU(MicroProcessing Unit)、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和/或TPU(Tensor ProcessingUnit)。CPU可以由多个CPU核构成。GPU可以由多个GPU核构成。存储器包括ROM(Read OnlyMemory)和RAM(Random Access Memory)。在ROM中可以存储门铃控制程序。在RAM中可以暂时存储门铃控制程序。处理器也可以配置为将由存储在存储装置或ROM中的门铃控制程序指定的程序在RAM上展开,通过与RAM的配合来执行各种处理。
另外,控制单元21可以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FPGA(Field-Programammable Gate Array)等集成电路(硬件资源)构成。进而,控制单元21可以由至少一个微控制器和集成电路的组合构成。
操作单元22接收访客的各种输入操作。各种输入操作包括例如住户的呼叫等。麦克风23及扬声器24构成用于向住户(在本例中,设置有门铃2的建筑物的住户所拥有的信息终端3)发送访客侧的消息等音频数据、或向访客输出住户侧的消息等音频数据的通话单元。
人体感应器25是用于检测位于门铃2前方的人物的传感器,例如由红外线传感器构成。人体感应器25通过控制单元21与摄像头26连接。人体感应器25分别向摄像头26输出通知检测到人物的检测信号。摄像头26是用于拍摄访客等人物的拍摄设备。摄像头26也可以配置为作为网络摄像头的摄像机。例如,摄像头26基于从人体感应器25输出的检测信号分别启动。摄像头26拍摄的图像被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27。图像处理单元27例如由处理器和存储器构成,根据控制单元21的控制信号,将从摄像头26取得的图像数据通过I/F29发送到服务器4。
位置信息取得单元28配置为取得门铃2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例如使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来取得。另外,在将门铃2设置于建筑物时的初始设定时,可以由住户将门铃2的位置信息预先登记在位置信息取得单元28中。控制单元21向服务器4发送由位置信息取得单元28取得的位置信息。另外,在门铃2的位置信息被更新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1可以将更新后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服务器4。
I/F29能够经由网络N与服务器4进行通信。具体地,I/F29可以通过诸如无线局域网(LAN)、无线电、蜂窝、因特网、Bluetooth(注册商标)、电磁波、红外光、声波和微波等网络通信装置与服务器4通信。这样,门铃2能够对服务器4发送预定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或图像数据),在访客与信息终端3的用户之间开始基于双向音频通话等的通信。另外,门铃2的I/F29可以配置为能够与信息终端3直接通信。
图3是表示信息终端3的结构的图。
信息终端3是用于设置有门铃2的住宅的住户(用户)响应来自门铃2的呼叫等的设备。信息终端3例如包括住户所拥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信息终端。门铃2和信息终端3可以通过服务器4进行通信。
如图3所示,信息终端3具有能够显示预定的用户界面32的显示单元30。显示单元30是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触屏型的显示器,配置为显示图像(操作图像等)。信息终端3基于从门铃2发送的数据,执行预定的计算机软件(例如,语音通话和图像显示用的应用软件)。例如,信息终端3可以基于对显示单元30上显示的用户界面32的输入来执行预定的应用软件。用户界面32包括图像显示单元34,该图像显示单元34基于由门铃2所具有的摄像头26拍摄的前方区域的图像数据,显示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显示图像。另外,用户界面32包括用于允许用户对访客的呼叫进行响应的响应许可受理单元36。用户通过触摸响应许可受理单元36,从而为了响应访客的呼叫而开始双向语音通信。另外,用户界面32包括用于使用户选择在图像显示单元34中显示的显示图像的录像的录像受理单元38。用户通过触摸该录像受理单元38,能够进行显示于图像显示单元34的显示图像的录像。
如图2所示,服务器4包括存储单元40和控制单元42。存储单元40例如由包含ROM和RAM的存储器构成。控制单元42例如由包括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和一个以上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微控制器、和包括晶体管等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的其他电子电路构成。另外,控制单元42可以由集成电路(硬件资源)构成,也可以由至少一个微控制器和集成电路的组合构成。
控制单元42可以将从门铃2发送的数据(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40中,并且将该数据发送到信息终端3。另外,控制单元42可以将从信息终端3发送的数据存储到存储单元40中,并且将该数据发送到门铃2。这样,服务器4通过在门铃2和信息终端3之间收发预定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或图像数据),从而能够在设置有门铃2的建筑物的访客和信息终端3的用户之间开始基于双向音频通话等的通信。另外,如上所述,也可以不通过服务器4,而在门铃2和信息终端3之间直接收发数据。
另外,在服务器4的存储单元40中存储有用于判定访客是否属于可疑人员(对象物的一例)的可疑人员判定数据。作为可疑人员判定数据,例如可以包含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40中的可疑人员的图像。另外,在可疑人员判定数据中也可以包含用于判定可疑人员的行动模式。作为用于判定可疑人员的行动模式,包含从不是正规出入口的地方进入的情况。另外,在存储单元40中存储有例如包含门铃2的识别信息、门铃2的位置信息、可疑人员判定时刻的信息表(参照图5)。
控制单元42配置为能够使用从门铃2接收到的数据和存储在存储单元40中的可疑人员判定数据来执行可疑人员判定处理。另外,控制单元42配置为基于从门铃2接收到的数据,更新存储在存储单元40中的信息表,可以生成后述的可疑人员信息。
接着,参照图4~图6,对由门铃系统1执行的可疑人员追踪功能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门铃2的控制单元21判断是否通过人体感应器25感知到访客(步骤S1)。在步骤S1中,在判定为通过人体感应器25感知到访客的情况下(步骤S1的“是”),控制单元21通过摄像头26开始拍摄门铃2的前方区域(具体而言是访客)(步骤S2)。接着,摄像头26将所拍摄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图像处理单元27(步骤S3)。接着,控制单元21将图像处理单元27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与门铃2的识别信息以及由该门铃2的位置信息取得单元28取得的位置信息一起通过I/F29发送给服务器4(步骤S4)。
服务器4的控制单元42将从门铃2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与存储在存储单元40中的可疑人员判定数据进行比较,判定图像数据中包含的访客是否属于可疑人员(步骤S5)。在步骤S5中,在判定为图像数据中包含的访客为可疑人员的情况下(步骤S5的“是”),控制单元42基于门铃2的识别信息、位置信息以及图像数据,更新存储在存储单元40中的信息表(步骤S6)。具体而言,门铃识别信息、门铃位置信息以及可疑人员相应时刻被写入图5所示的信息表中。
接着,控制单元42根据更新后的信息表,生成用于表示与相应的可疑人员有关的信息的可疑人员信息(对象物信息的一例)(步骤S7)。在该可疑人员信息中包含可疑人员的当前位置、可疑人员的移动路径、以及可疑人员在移动路径上通过的时刻等。另外,在可疑人员信息中只要包含这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即可。
接着,服务器4的控制单元42基于发送了判定为相当于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的门铃2的位置信息,在通过网络N可通信地连接的多个信息终端3-1~3-n中,确定与特定用户关联的信息终端3(步骤S8)。在步骤S8中,控制单元42例如能够确定与距离设置有门铃2的场所预定半径内的建筑物关联的用户(例如,距离门铃2半径500m以内的建筑物的住户)所拥有的信息终端3。接着,控制单元42向在步骤S8中确定的用户的信息终端3发送在步骤S7中生成的可疑人员信息(步骤S9)。
接着,从服务器4的控制单元42接收到可疑人员信息的特定的信息终端3使用预定的应用软件,通过组合可疑人员信息和地图信息,生成可疑人员追踪数据(步骤S10)。然后,信息终端3在显示单元30上显示该可疑人员追踪数据(步骤S11)。如图6所示,可疑人员追踪数据是在地图数据上重叠了可疑人员L的当前位置CP、可疑人员L的移动路径TP、以及可疑人员L在移动路径TP上的各地点移动的时刻T1、T2等的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门铃系统1包括:安装于各住宅、分别具有操作单元22和摄像头26的多个门铃2-1~2-n;和可与多个门铃2-1~2-n通信的服务器4(控制单元42)。并且,服务器4取得多个门铃2-1~2-n各自的位置信息和由摄像头26拍摄的图像,根据位置信息和图像生成与可疑人员有关的可疑人员信息,将可疑人员信息发送给与特定用户关联的信息终端3。这样,例如能够提供一种门铃系统1,该门铃系统1具有如下结构:通过生成与可疑人员有关的信息并通知给特定用户,从而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防犯力。
另外,可疑人员信息优选包含可疑人员L的当前位置CP、可疑人员L的移动路径TP、经过移动路径TP上的各地点的时刻T1、T2中的至少一个。由此,信息终端3的用户能够识别与可疑人员L的当前位置CP和移动路径TP有关的信息,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防犯力。
另外,信息终端3能够显示组合了可疑人员信息和地图信息的可疑人员追踪数据。这样,通过将可疑人员L的移动路径TP和路径上的各地点的经过时刻T1、T2重叠在信息终端3的显示单元30所显示的地图上,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与可疑人员有关的信息。
另外,优选在图4的步骤S8中确定的用户是与存在于距离可疑人员L的当前位置P预定半径内的门铃2关联的用户。由此,能够仅对需要掌握可疑人员L的存在的用户通知可疑人员信息,因此能够有效地提供信息。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通过人体感应器25检测到访客的情况下,判定该访客是否为可疑人员,但不限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在访客按下门铃2的操作单元22的情况下,判定该访客是否属于可疑人员。
另外,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判定为该访客为可疑人员的情况下,生成可疑人员信息以及可疑人员追踪数据,但不限于该例子。也可以配置为对于特定的(非可疑人员)访客,生成访客信息以及访客追踪数据,在特定用户的信息终端3中显示该访客追踪数据。该访客追踪数据例如可以用于保护儿童或高龄者等。
另外,作为追踪的对象物,不限于访客(可疑人员),也可以包括配送物等。为了削减再配送的工时和成本,启动了在顾客不在时将配送物放置在配送目的地的住宅等的玄关处的服务(所谓的“无接触配送”服务)。但是,在该“无接触配送”服务中,存在配送物被盗或丢失等风险。因此,通过将本实施例用于生成用于追踪配送物的配送物追踪数据,例如能够容易地追踪被盗或丢失的配送物。
另外,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铃系统1中,作为外部设备,例示了与住户关联的信息终端3,门铃2配置为能够与该信息终端3进行无线通信的Wifi门铃,但不限于该例子。例如,作为外部设备,也可以包括设置在设置有门铃2的住宅的居室内的居室主机。即,门铃2例如也可以配置为能够通过对讲线路与居室主机进行通信的门铃。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类似的要素以及相同、类似的工序,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7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定位通知系统的结构的图。
如图7所示,定位通知系统201包括多个门铃202-1~202-n、多个信息终端203-1~203-n、服务器204和IC标签205(发送器、便携标签的一例)。多个门铃202-1~202-n和多个信息终端203-1~203-n能够通过网络N与位于外部网络上的服务器4进行通信。作为与各门铃202-1~202-n以及各信息终端203-1~203-n通过网络N进行中继的通信设备,例如可以使用Wi-Fi路由器。以下,将多个门铃202-1~202-n中的门铃202-1(以下有时也称为门铃202)作为代表进行说明。另外,在多个信息终端203-1~203-n中,信息终端203-1(以下有时也称为信息终端203)作为代表进行说明。
IC标签205是途经门铃202附近的通行人中特定的通行人所携带的电子标签。特定的通行人是指需要看护的对象者(以下,称为对象行人L),例如儿童或高龄者。IC标签205例如组装在对象行人L携带的IC卡、衣服、携带电话等中。IC标签205例如由Bluetooth(注册商标)标签、RFID标签、WiFi标签、ZigBee标签、以及蜂窝数据标签等中的任一个构成。固有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为“标签ID信息”)被嵌入到IC标签205中,并且可以利用电磁场或无线电波以近场通信(大约几厘米到几米)的方式将该标签ID信息发送到阅读器(在该示例中为门铃202)。
图8是表示门铃202和服务器204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门铃202用于访客呼叫住户进行通话等,例如设置在各建筑物(独栋住户等)的玄关等。在本例中,多个门铃202-1~202-n设置在位于某个预定的范围(预定的区域)内的各建筑物的玄关处。各门铃202通过预定的配线与所安装的建筑物的电力系统电连接,由此从该电力系统供电。门铃202可以包括备用和/或初级电源用的电池。
如图8所示,门铃202具有控制单元221、操作单元222、麦克风223、扬声器224、人体感应器225、摄像头226、图像处理单元227、位置信息取得单元228、标签信息读取单元229、I/F230。控制单元221、操作单元222、麦克风223、扬声器224、人体感应器225、摄像头226、图像处理单元227、位置信息取得单元228和I/F23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门铃2的控制单元21、操作单元22、麦克风23、扬声器24、人体感应器25、摄像头26、图像处理单元27、位置信息取得单元28和I/F3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标签信息读取单元229配置为可读取位于距离门铃202预定范围内的IC标签205的标签ID信息。标签信息读取单元229包括例如Bluetooth、RFID、WiFi、ZigBee、蜂窝数据等近场通信用的天线。控制单元221配置为向服务器204发送由标签信息读取单元229读取的标签ID信息。
图9是表示多个信息终端203-1~203-n中的、设置有门铃202的住宅的住户所拥有的终端即信息终端203-1的示意结构的图。
信息终端203-1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终端3-1同样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8所示,服务器204包括存储单元240和控制单元242。服务器204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服务器4同样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控制单元242也可以将从门铃202发送的数据(图像数据或音频数据)发送到信息终端203-2。在本例中,信息终端203-2是与携带IC标签205的对象行人L关联的用户(例如,携带IC标签205的儿童或高龄者的保护者)所拥有的终端设备。
另外,在服务器204的存储单元240中存储有信息表(参照图11),该信息表具有IC标签205的标签ID信息、读取了该标签ID信息的门铃202的门铃ID信息、该门铃202的位置信息、以及与门铃202的标签ID信息的读取时刻有关的信息。控制单元242配置为基于从门铃202接收到的数据,更新存储在存储单元240中的信息表,能够生成后述的定位通知信息。
接着,参照图10~图12,对由定位通知系统201执行的位置通知功能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201中,门铃202的控制单元221判定是否通过标签信息读取单元229读取了位于距门铃202预定距离内的对象行人L所携带的IC标签205的标签ID信息。在判定为通过标签信息读取单元229读取了标签ID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201的“是”),在步骤S202中,控制单元221存储读取了标签ID信息的时刻。
在步骤S203中,控制单元221将所读取的标签ID信息与标签ID信息的读取时刻、门铃202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为门铃ID信息)以及由该门铃202的位置信息取得单元228取得的位置信息一起,通过I/F230发送给服务器204。
在步骤S204中,服务器204的控制单元242基于从门铃202接收到的标签ID信息、标签读取时刻、门铃ID信息以及门铃位置信息,更新存储在存储单元240中的信息表。具体而言,门铃ID信息、门铃位置信息、标签ID信息以及标签读取时刻被写入图11所示的信息表中。
在步骤S205中,控制单元242基于更新后的信息表,生成用于表示与标签ID信息关联的对象行人L的位置相关的信息的定位通知信息(对象物信息的一例)。该定位通知信息包括对象行人L的当前位置、对象行人L的移动路径、以及对象行人L在移动路径上通过的时刻等。另外,在定位通知信息中包括这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即可。
在步骤S206中,服务器204的控制单元242基于标签ID信息,在通过网络N可通信地连接的多个信息终端203-1~203-n中,作为与对象行人L关联的用户(特定用户)所拥有的信息终端203(第一外部设备的一例),例如对信息终端203-2进行确定。如上所述,所谓与对象行人L关联的用户,例如对象行人L的保护者。控制单元242通过将从门铃202接收到的标签ID信息与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240中的与多个信息终端203-1~203-n相关的信息进行对照,能够确定特定用户(与标签ID信息关联的对象行人L的保护者等)所拥有的信息终端203-2。
在步骤S207中,控制单元242将在步骤S205中生成的定位通知信息发送到步骤S206中所确定的用户的信息终端203-2。
在步骤S208中,从服务器204的控制单元242接收到定位通知信息的信息终端203-2,通过使用预定的应用软件,将定位通知信息和地图信息进行组合,从而生成与对象行人L的定位相关的数据(以下,称为定位数据)。
在步骤S209中,信息终端203-2将该定位数据显示在显示单元231上。如图12所示,定位数据是在地图数据上重叠了对象行人L的当前位置CP、对象行人L的移动路径TP、以及对象行人L在移动路径TP上的各地点移动的时刻T1、T2等的数据。通过观察该定位数据,作为信息终端203-2的所有者的、对象行人L的保护者,能够掌握对象行人L的位置信息。
返回到服务器204的处理,在步骤S210中,服务器204的控制单元242根据定位通知信息,判定对象行人L是否正经过预先设定的路径(以下称为设定路径)。在判定为对象行人L正经过设定路径的情况下(步骤S210的“是”),控制单元242反复进行步骤S210的处理,直到判定为对象行人L未经过设定路径为止。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对象行人L没有经过设定路径、即正在设定路径以外的路径上移动的情况下(步骤S210的“否”),在步骤S211中,控制单元242生成警报信息。警报信息中包括表示对象行人L没有经过设定路径的信息。警报信息中也可以包括对象行人L的标签ID信息。
在步骤S212中,控制单元242确定多个信息终端203-1~203-n中位于距对象行人L的当前位置预定范围内的门铃202的所有者(以下称为邻近门铃所有者)所关联的信息终端(第二外部设备的一例)。在本例中,图7所示的多个信息终端203-1~203-n中的信息终端203-1、203-3位于距对象行人L的当前位置预定范围内。
在步骤S213中,控制单元242将警报信息发送到在步骤S212中确定的信息终端203-1、203-3。
在步骤S214中,信息终端203-1、203-3将从服务器204的控制单元242接收的警报信息显示在显示单元231上。显示在信息终端203-1、203-3的显示单元231上的警报信息也可以与图12所示的显示在信息终端203-2的显示单元231上的定位数据相同。通过观察显示在显示单元231上的该定位数据,作为信息终端203-1、203-3的所有者的附近居民能够掌握对象行人L的位置信息。另外,在信息终端203-1、203-3的显示单元231上显示的警报信息也可以与图12所示的定位数据不同,可以包括与表示对象行人L没有经过设定路径的注意唤起信息(例如,“对象行人L没有经过设定路径。看到的人请联系下述联系方式”这样的消息)。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定位通知系统201包括:门铃202,其包括标签信息读取单元229,该标签信息读取单元229在对象行人L接近预定距离内的情况下,能够读取与来自与对象行人L建立关联的IC标签205(发送器的一例)的标签ID信息关联的识别信号;和可与门铃202通信的服务器204。服务器204配置为取得门铃202的位置信息和由标签信息读取单元229读取的标签ID信息,根据门铃位置信息和标签ID信息生成与对象行人L有关的定位通知信息,将定位通知信息发送到与作为对象行人L的保护者的特定用户建立关联的信息终端203-2。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基于对象行人L的定位通知信息,生成例如与儿童或高龄者的当前位置或移动路径有关的定位数据,并通知给保护者,能够有助于提高防犯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对象行人L持有IC标签205,通过门铃202的标签信息读取单元229读取该IC标签205的标签ID信息,由此能够容易地生成定位通知信息。
另外,定位通知信息也可以包含对象行人L的当前位置、对象行人L的移动路径、对象行人L通过移动路径的时刻中的至少一项。由此,由于保护者能够识别与对象行人L的当前位置和移动路径有关的信息,因此能够支援对象行人L的看护。
另外,保护者持有的信息终端203(例如信息终端203-2)也可以显示组合了定位通知信息和地图信息的数据。例如,通过将对象行人L的移动路径和经过时刻显示在信息终端203-2的显示单元231所显示的地图上,保护者能够容易地掌握与对象行人L有关的信息。
另外,在所述定位通知系统201中,标签信息读取单元(读取装置的一例)搭载在安装于各住宅的各门铃202上,服务器204的控制单元242也可以配置为,在定位通知信息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与多个门铃202中位于距对象行人L预定范围内的门铃202的所有者建立关联的信息终端203-1、203-3(第二外部设备的一例)发送警报信息(对象物信息的一例)。根据该结构,通过在门铃202那样的具有能够取得自身的位置信息的功能的设备上搭载能够读取IC标签205的标签ID信息的读取装置,能够容易地生成定位通知信息。另外,在对象行人L没有沿着设定路径移动的情况下,通过提醒邻近门铃202的所有者引起注意,能够有助于提高防犯力。
另外,标签ID信息的读取装置只要搭载在具备能够取得自身的位置信息的功能的设备上即可,除了门铃202之外,也可以搭载在自动售货机、安全杆、智能手机等上。
在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门铃202的控制单元221的动作流程为在步骤S201中判定为读取了标签ID信息的情况下,在步骤S202中存储标签ID信息的读取时刻,在步骤S203中将标签ID信息与读取时刻、门铃ID信息、位置信息一起发送给服务器204,但不限于此例。例如,在判定为读取了标签ID信息的情况下,门铃202的控制单元221也可以通过摄像头226开始拍摄门铃202的前方区域(具体而言是对象行人L),将拍摄到的图像数据与标签ID信息和门铃ID信息一起通过I/F230发送到服务器204。由此,服务器204能够生成更高级的定位数据,向特定的信息终端203发送该定位数据。
另外,作为定位数据的对象物,不限于儿童或高龄者等对象行人L,也可以包括配送物等。为了削减再配送的工时和成本,开始提供在顾客不在时将配送物放置在配送目的地的住宅等的玄关处的服务(所谓的“无接触配送”服务)。但是,在该“无接触配送”服务中,存在配送物被盗或丢失等风险。因此,通过将本例用于生成用于掌握配送物的定位的配送物定位数据,例如能够容易地追踪被盗或丢失的配送物。此外,作为定位对象还可以包括动物(例如宠物)。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定位通知系统201中,作为外部设备,例示了与对象行人L的保护者或设置有门铃的住宅的住户关联的信息终端203,门铃202配置为能够与该信息终端203进行无线通信的WiFi门铃,但不限于该例子。例如,作为外部设备,也可以包括设置在设置有门铃202的住宅的居室内的居室主机。即,门铃202例如也可以配置为能够通过对讲线路与居室主机进行通信的门铃。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三实施方式及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对讲系统的结构的图。
如图13所示,对讲系统301包括多个居室主机302-1~302-n、多个信息终端303-1~303-n(外部设备的一例)、服务器304、多个玄关分机305-1~305-n。多个居室主机302-1~302-n和多个信息终端303-1~303-n能够通过网络N与位于外部网络上的服务器304进行通信。作为对各居室主机302-1~302-n和各信息终端303-1~330-n与网络N进行中继的通信设备,例如可以使用Wi-Fi路由器。多个居室主机302-1~302-n和对应的多个玄关分机305-1~305-n之间配置为分别通过信号线L1可通信。以下,以多个居室主机302-1~302-n中的居室主机302-1(以下,称为居室主机302)为代表进行说明。另外,以多个信息终端303-1~303-n中的信息终端303-1(以下,称为信息终端303)为代表进行说明。另外,以多个玄关分机305-1~305-n中的玄关分机305-1(以下,称为玄关分机305)为代表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居室主机302和玄关分机305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玄关分机305用于访客呼叫住户进行通话等,例如设置在各建筑物(独栋住宅等)的玄关等。在本例中,多个玄关分机305-1~305-n设置在位于某个预定的范围(预定的区域)内的各建筑物的玄关处。各玄关分机305通过预定的配线与所安装的建筑物的电力系统电连接,由此从该电力系统供电。玄关分机305可以包括用于备用和/或初级电源的电池。居室主机2用于对来自玄关分机305的访客的呼叫进行应答等,例如设置在各建筑物(独栋住宅等)的居室内。
如图14所示,玄关分机305包括:控制单元351、操作单元(呼叫按钮)352、麦克风353、扬声器354、人体感应器355、摄像头356、图像处理单元357、位置信息取得单元358、接口电路(以下,将接口电路称为“I/F”)359。
控制单元351是用于控制玄关分机305的各单元的动作的控制单元,例如由包括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和一个以上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微控制器、以及包含晶体管等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的其他电子电路构成。另外,控制单元351可以由集成电路(硬件资源)构成,也可以由至少一个微控制器和集成电路的组合构成。
操作单元352接受访客的各种输入操作。各种输入操作包括例如住户的呼叫等。操作单元352通过控制单元351连接到摄像头326。操作单元352向摄像头356输出通知进行了呼叫的输入操作的呼叫信号。麦克风353和扬声器354构成通话单元,所述通话单元用于向住户(在本例中,设置在设置有玄关分机305的建筑物的居室内的居室主机302或住户所拥有的信息终端303)发送访客侧的消息等音频数据,或者向访客输出住户侧的消息等音频数据。
人体感应器355是用于感知位于玄关分机305前方的人物的传感器,例如由红外线传感器构成。人体感应器355通过控制单元351与摄像头356连接。人体感应器355向摄像头356输出检测信号以通知检测到人物。
摄像头356是用于拍摄访客等人物的拍摄设备。摄像头356也可以配置为作为网络摄像头的摄像机。例如,摄像头356基于从人体感应器355输出的检测信号启动。或者,基于从操作单元352输出的呼叫信号来启动。摄像头356拍摄的图像被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357。图像处理单元357例如由处理器和存储器构成,基于控制单元351的控制信号,将从摄像头356取得的图像数据通过I/F359发送给居室主机302。
位置信息取得单元358被配置为获取玄关分机305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例如使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来取得。另外,在将玄关分机305设置在建筑物时的初始设定时,也可以由住户将玄关分机305的位置信息预先登记在位置信息取得单元358中。控制单元351被配置为将由位置信息取得单元358取得的位置信息与玄关分机305的识别信息一起发送到居室主机302。另外,在玄关分机305的位置信息被更新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51可以将更新后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居室主机302。
I/F359能够通过信号线L1与居室主机302进行通信。控制单元351通过I/F359,在与居室主机302之间进行预定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或图像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这样,玄关分机305能够对居室主机302发送预定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或图像数据),开始与居室主机302或信息终端303的用户之间的基于双向音频通话等的通信。
居室主机302包括控制单元321、操作单元(响应按钮)322、麦克风323、扬声器324、显示单元325、玄关分机用I/F326、服务器用I/F327和存储单元328。
控制单元321是用于控制居室主机302的各单元的动作的控制单元,例如由包括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和一个以上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微控制器、以及包括晶体管等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的其他电子电路构成。另外,控制单元321可以由集成电路(硬件资源)构成,也可以由至少一个微控制器和集成电路的组合构成。
操作单元322接受住户的各种输入操作。各种输入操作例如包括对来自玄关分机305的呼叫的响应操作等。麦克风323和扬声器324构成通话单元,所述通话单元在住户与访客之间进行通话时用于输入和输出音频数据。显示单元325显示由玄关分机305所具备的摄像头356拍摄的访客等的图像(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玄关分机用I/F326能够通过信号线L1与玄关分机305通信。控制单元321通过玄关分机用I/F326,在与玄关分机305之间进行预定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或图像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服务器用I/F327能够通过网络N与服务器304通信。具体地,服务器用I/F327可以通过诸如无线局域网(LAN)、无线电、蜂窝、因特网、Bluetooth(注册商标)、电磁波、红外光、声波和微波等网络通信装置与服务器304通信。这样,居室主机32可以对服务器4发送预定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或图像数据),开始居室主机302的用户和信息终端303的用户之间的双向音频通话等通信。另外,居室主机302可以将通过玄关分机用I/F326取得的玄关分机305的预定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或图像数据)向服务器304发送,开始访客和信息终端303的用户之间的基于双向音频通话等的通信。此外,居室主机302的服务器用I/F327也可以配置为能够与信息终端303直接通信。
存储单元328例如由包括ROM和RAM的存储器构成。控制单元321可以将从玄关分机305发送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328中,并且可以将该数据发送到服务器304。另外,控制单元321能够将从服务器304发送的数据(从信息终端303发送的数据)存储到存储单元328,并且将该数据发送到玄关分机305。这样,居室主机302,通过在玄关分机305以及服务器304(通过服务器304与信息终端303)之间收发预定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或图像数据),能够开始在来访于设置有玄关分机305的建筑物的访客和信息终端303的用户之间的基于双向音频通话等的通信。
另外,存储单元328存储在玄关分机305的初始设定时或更新时所发送的玄关分机305的识别信息。
图15是表示信息终端303的结构的图。
信息终端303是用于设置有玄关分机305的住宅的住户(用户)对来自玄关分机305的呼叫进行应答等的设备。信息终端303例如包括住户所拥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信息终端。玄关分机305和信息终端303可以通过居室主机302和服务器304进行通信。
如图15所示,信息终端303具有能够显示预定的用户界面332的显示单元330。显示单元330是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触摸屏型的显示器,配置为显示图像(操作图像等)。信息终端303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基于从玄关分机305发送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或音频数据),执行预定的计算机软件(例如,声音通话及图像显示用的应用软件)。例如,信息终端303可以基于对显示单元330上显示的用户界面332的输入来执行预定的应用软件。用户界面332包括图像显示单元334,该图像显示单元334基于由玄关分机305包括的摄像头356拍摄的前方区域的图像数据,显示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显示图像。另外,用户界面332包括用于允许用户对访客的呼叫进行响应的响应许可受理单元336。用户通过触摸响应许可受理单元336,为了响应访客的呼叫,开始双向语音通信。此外,用户界面332包括录像受理单元338,用于使用户选择显示于图像显示单元334上的显示图像的录像。用户通过触摸该录像受理单元338,能够进行在图像显示单元334中显示的显示图像的录像。另外,用户界面332包括访客类别选择单元339,该访客类别选择单元339用于使用户对显示在图像显示单元334中的显示图像的人物的访客的类别进行分类/选择。用户通过触摸该访客类别选择单元339,能够将在图像显示单元334中显示的显示图像的人物分类选择为预定的访客类别。例如,用户能够在访客类别选择单元339的栏中以文字输入访客类别,或者从多个访客类别候补列表中选择期望的访客类别。
如图14所示,服务器304包括存储单元340和控制单元342。存储单元340例如由包括ROM和RAM的存储器构成。控制单元342例如由包括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和一个以上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微控制器、以及包含晶体管等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的其他电子电路构成。另外,控制单元342可以由集成电路(硬件资源)构成,也可以由至少一个微控制器和集成电路的组合构成。
控制单元342能够将从居室主机302发送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存储到存储单元340中,同时,将该数据发送到信息终端303。另外,控制单元342能够将从信息终端303发送的数据存储到存储单元340中,并且将该数据发送到居室主机302。这样,服务器304通过在居室主机302和信息终端303之间收发预定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或图像数据),能够开始居室主机302的用户和信息终端303的用户之间的基于双向音频通话等的通信。另外,在预定的数据是从玄关分机305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在设置了玄关分机305的建筑物的访客与信息终端303的用户之间开始基于双向语音通话等的通信。另外,如上所述,也可以不通过服务器304,而在居室主机302与信息终端303之间收发数据。
另外,在存储单元340中存储有与各玄关分机305对应的访客文件夹(参照图16)。访客文件夹具有与访客类别(例如,新建、家人、熟人、业者、可疑人员)对应的多个子文件夹。在各子文件夹中存储有玄关分机305的用户通过信息终端303的访客类别选择单元339分类、选择为访客类别的图像数据。控制单元342基于通过居室主机302从玄关分机305接收的数据以及从对应的信息终端303接收的访客类别的信息,更新存储单元340中存储的访客文件夹。
也可以代替访客文件夹而存储与各玄关分机305对应的访客表(参照图17)。访客表包含图像数据和该图像数据的访客类别的信息。
另外,在与某个玄关分机305对应的“可疑人员”的子文件夹中包含有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42向其他玄关分机305的用户(例如,居室主机302或信息终端303)发送包含图像数据的可疑人员信息。由此,玄关分机305的用户能够确认由其他玄关分机305的摄像头356拍摄并分类为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根据需要,能够将该图像数据分类、选择为访客类别,并存储在自己的访客文件夹中。
接着,参照图18说明由对讲系统301执行的访客类别分类功能的动作。另外,以下,针对信息终端303的用户进行针对呼叫的响应操作以及访客类别的分类和选择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玄关分机305的控制单元351判定是否通过操作单元352进行了来自访客的呼叫操作(步骤S301)。在步骤S301中,在判定为进行了来自访客的呼叫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301的“是”),控制单元351将呼叫信号输出到摄像头356,摄像头356开始玄关分机305的前方区域(具体地说,访客)的拍摄(步骤S302)。另外,在判断为人体感应器355感知到访客的情况下也同样,控制单元351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摄像头356,摄像头356开始玄关分机305的前方区域的拍摄。
接着,摄像头356将拍摄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图像处理单元357(步骤S303)。控制单元351将图像处理单元357接收到的图像数据通过I/F359发送到居室主机302(步骤S304)。另外,在有访客侧的消息等音频数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51将音频数据与图像数据一起发送给居室主机302。另外,在玄关分机305的初始设定或更新时,在房间主机302的存储单元328中没有登记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51也可以将玄关分机305的识别信息与图像数据等一起发送给房间主机302。
居室主机302的控制单元321通过服务器用户I/F327将从玄关分机305接收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与存储在存储单元328中的玄关分机305的识别信息一起发送到服务器304(步骤S305)。接着,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将从居室主机302接收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发送到信息终端303(步骤S306)。信息终端303的用户通过用户界面332对从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接收的数据进行预定的响应操作(例如通话或电子锁的开锁)(步骤S307)。
接着,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判定从居室主机302接收的由玄关分机305的摄像头356拍摄的图像数据的人物是否已经分类为访客类别(步骤S308)。例如,将由玄关分机305的摄像头356拍摄的图像数据与存储在存储单元340中的与访客文件夹的各访客类别对应的子文件夹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进行面部认证。在步骤S308中,在判定为图像数据中包含的人物没有被分类为访客类别的情况下(步骤S308的“否”),控制单元342将由玄关分机305的摄像头356拍摄的图像数据存储到“新建”的子文件夹中(步骤S309)。信息终端303的用户在步骤S307中,当预定的响应操作结束时,向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发送请求发送存储在“新建”的子文件夹中的图像数据的请求信号(步骤S310)。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根据来自信息终端303的图像数据发送请求信号,将存储在“新建”的子文件夹中的图像数据发送到信息终端303(步骤S311)。另外,也可以不发送图像数据本身,而发送图像数据的地址信息。
信息终端303的用户通过用户界面332的访客类别选择单元339将从服务器304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分类、选择为访客类别(步骤S312),将该访客类别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304(步骤S313)。接着,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基于从信息终端303接收到的访客类别的信息,将存储在“新建”的子文件夹中的图像数据移动到预定的访客类别的子文件夹中(步骤S314)。另外,在代替访客文件夹而使用图17的访客表的情况下,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在步骤S311中,向信息终端303发送访客表的访客类别为“新建”的图像数据,在步骤S314中,基于从信息终端303接收到的访客类别的信息,将访客类别从“新建”改写为预定的访客类别。
另外,关于S307、S310、S312、S313中的预定的响应操作以及访客类别的分类和选择,如上所述,由信息终端303的用户进行,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居室主机302的用户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居室主机302的用户通过操作显示在显示单元325上的访客类别选择单元,能够分类、选择为预定的访客类别。
另外,信息终端303的用户在步骤S307中进行了预定的响应操作后,取得存储在服务器304的存储单元340中的新建的子文件夹的图像数据,分类为预定的访客类别,但不限于此。例如,信息终端303的用户也可以在呼叫时(进行预定的响应操作之前),将图像数据分类、选择为预定的访客类别并向服务器304发送访客类别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也可以在步骤S309中,代替将图像数据存储在“新建”的子文件夹中,而基于从信息终端303接收到的访客类别的信息,存储在预定的访客类别的子文件夹中。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步骤S310、S311、S314的动作。
另外,在步骤S310、S311中,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根据来自信息终端303的请求信号发送图像数据,但也可以没有来自信息终端303的请求信号,在经过预定的期间后,向信息终端303发送存储在“新建”的子文件夹中的图像数据。
此外,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在步骤S308中判定为图像数据中包含的人物被分类为访客类别的情况下(步骤S308的“是”),也可以将图像数据的访客类别的信息通过居室主机302发送到玄关分机305。由此,玄关分机305能够根据访客类别的信息进行预定的动作。例如,如果访客类别是“熟人”,则能够从玄关分机305的扬声器354输出“A先生,恭候光临”,如果访客类别是“可疑人员”,则能够输出“不能呼叫,请您返回吧”这样的消息。
另外,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在步骤S306中,将从居室主机302接收的数据发送到信息终端303,但也可以根据步骤S308中的判定结果,将从居室主机302接收的数据发送到信息终端303。例如,也可以配置为,进行步骤S308的判定,在判定为由玄关分机305的摄像头356拍摄的图像数据是存储在访客文件夹的“可疑人员”的子文件夹中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不向信息终端303发送数据。这样,在访客类别为“可疑人员”的情况下,通过配置为在信息终端303中不进行对呼叫的响应操作,从而能够防止可疑人员的呼叫。
接着,参照图19说明由对讲系统301执行的可疑人员信息共有化功能的动作。另外,以下,针对由信息终端303的用户进行访客类别的分类、选择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判定是否已将存储在存储单元340中的、设置在某个预定的范围(预定的区域)内的多个玄关分机305-1~305-n的访客文件夹的“可疑人员”的子文件夹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其他玄关分机305的用户(与其他玄关分机305对应的信息终端303)(步骤S321)。例如,控制单元342定期地确认各玄关分机305的“可疑人员”的子文件夹,判定其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是否已经发送到其他玄关分机305的对应的信息终端303。
在步骤S321中,在判定为“可疑人员”的子文件夹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没有被发送到与其他玄关分机305对应的信息终端303的情况下(步骤S321的“是”),控制单元342将包含图像数据的可疑人员信息发送到与其他玄关分机305对应的信息终端303(步骤S322)。例如,在将某预定的范围设定为爱知县濑户市,在濑户市内设置的多个玄关分机305-1~305-n中,玄关分机305-1的“可疑人员”的子文件夹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没有被发送给与其他玄关分机305-2~305-n对应的信息终端303-2~303-n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42向与玄关分机305-2~305-n对应的信息终端303-2~303-n发送包含图像数据的可疑人员信息。
接收到包含图像数据的可疑人员信息的信息终端303的用户判断是否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登记、存储在自身的访客文件夹中(步骤S323)。在登记、存储在自身的访客文件夹中的情况下(步骤S323的“是”),信息终端303的用户通过操作访客类别选择单元339,而分类、选择为预定的访客类别(步骤S324)。接着,信息终端303的用户向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发送分类后的访客类别的信息(步骤S325)。
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根据从信息终端303接收到的访客类别的信息,将图像数据存储在与发送源的信息终端303对应的玄关分机305的访客文件夹的预定的访客类别的子文件夹中(步骤S326)。由此,玄关分机305的用户能够确认其他玄关分机305的用户分类为可疑人员的可疑人员信息,另外,如果需要,能够按照自己的判断标准,将图像数据分类为访客类别。例如,在判断为可疑人员信息中包含的图像数据是从业人员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能够登记和存储在自身的“从业人员”的子文件夹中。
另外,关于访客类别的分类,如上所述,由信息终端303的用户进行,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居室主机302的用户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将包含图像数据的可疑人员信息发送到与其他玄关分机305对应的居室主机302。居室主机302的用户通过操作显示在显示单元325上的访客类别选择单元,可以分类和选择为预定的访客类别。
另外,在步骤S321中,控制单元342判定“可疑人员”的子文件夹中是否包含未发送到其他玄关分机305的信息终端303中的图像数据,但不限于此。例如,当玄关分机305的用户在“可疑人员”的子文件夹中登记了图像数据时,也可以向与其他玄关分机对应的信息终端发送包含图像数据的可疑人员信息。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三实施方式的对讲系统301包括:安装在各住宅中、具有操作单元352和摄像头356的多个玄关分机305;配置为与对应的玄关分机305关联、能够与关联的玄关分机305通信的多个居室主机302;与对应的玄关分机305关联的多个信息终端303;以及具有存储单元342、能够与多个居室主机302和多个信息终端303通信的服务器304。服务器304通过关联的多个居室主机302从多个玄关分机305接收玄关分机305的识别信息和由摄像头356拍摄的图像数据,从多个信息终端303或多个居室主机302接收由关联的玄关分机305的摄像头356拍摄的图像数据的访客类别的信息,将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访客类别的信息与玄关分机305的识别信息关联存储在存储单元340中。
由此,通过将由各玄关分机305的摄像头356拍摄的图像数据及其访客类别的信息存储在服务器304的存储单元340中,从而能够统一管理与多个玄关分机305关联的信息,能够提供包括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的防犯力的结构的对讲系统301。
(第四实施方式)
图2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门铃系统的结构的图。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相似的部件以及相同、相似的工序,省略其详细说明。特别是,信息终端403的访客类别的分类、选择功能的动作以及可疑人员信息共有化功能的动作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20所示,门铃系统400包括多个门铃406-1~406-n、多个信息终端403-1~403-n(外部设备的一例)和服务器404。多个门铃406-1~406-n和多个信息终端403-1~403-n能够通过网络N与位于外部网络上的服务器404进行通信。作为对各门铃406-1~406-n和各信息终端403-1~403-n与网络N进行中继的通信设备,例如可以使用Wi-Fi路由器。以下,以多个门铃406-1~406-n中的门铃406-1(以下,称为门铃406)为代表进行说明。另外,以多个信息终端403-1~403-n中的信息终端403-1(以下,称为信息终端403)为代表进行说明。
图21是表示门铃406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门铃406用于访客呼叫住户进行通话等,例如设置在各建筑物(独栋住户等)的玄关等。在本例中,多个门铃406-1~406-n设置在位于某个预定的范围(预定的区域)内的各建筑物的玄关中。各门铃406通过预定的配线与所安装的建筑物的电力系统电连接,由此从该电力系统供电。门铃406也可以包括备用和/或主电源的电池。
如图21所示,门铃406具有控制单元461、操作单元(呼叫按钮)462、麦克风463、扬声器464、人体感应器465、摄像头466、图像处理单元467、位置信息取得单元468和I/F469。
控制单元461是用于控制门铃406的各单元的动作的控制单元,例如由包含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和一个以上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微控制器、以及包含晶体管等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的其他电子电路构成。另外,控制单元461可以由集成电路(硬件资源)构成,也可以由至少一个微控制器和集成电路的组合构成。
操作单元462接受访客的各种输入操作。各种输入操作包括例如住户的呼叫等。操作单元462通过控制单元461与摄像头466连接。操作单元462向摄像头466输出通知进行了呼叫的输入操作的呼叫信号。麦克风463和扬声器464构成通话单元,所述通话单元用于向住户(在本例中,设置有门铃406的建筑物的住户所拥有的信息终端403)送出访客侧的消息等音频数据,或者向访客输出住户侧的消息等音频数据。
人体感应器465是用于感知位于门铃406前方的人物的传感器,例如由红外线传感器构成。人体感应器465通过控制单元461与摄像头466连接。人体感应器465向摄像头466输出通知检测到人物的检测信号。
摄像头466是用于拍摄访客等人物的拍摄设备。摄像头466也可以配置为作为网络摄像头的录影机。例如,摄像头466根据从人体感应器465输出的检测信号启动。或者,也可以根据从操作单元462输出的呼叫信号来启动。摄像头466拍摄的图像被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467。图像处理单元467例如由处理器和存储器构成,根据控制单元461的控制信号,将从摄像头466取得的图像数据通过I/F469发送到服务器404。
位置信息取得单元468配置为取得门铃406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例如使用GPS来取得。另外,在将门铃406设置于建筑物时的初始设定时,也可以由住户将门铃406的位置信息预先登记于位置信息取得单元468。控制单元461配置为将由位置信息取得单元468获取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服务器404。当门铃406的位置信息被更新时,控制单元461可以将更新后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服务器404。
I/F469能够通过网络N与服务器404通信。这样,门铃406能够向服务器404发送预定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或图像数据),开始访客与信息终端403的用户之间的基于双向音频通话等的通信。另外,门铃406的I/F469也可以配置为能够与信息终端403直接通信。
信息终端403是用于设置有门铃406的住宅的住户(用户)对来自门铃406的呼叫进行应答等的设备。信息终端403例如包括住户所拥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信息终端。门铃406和信息终端403可以通过服务器404进行通信。
服务器404包括存储单元440和控制单元442。控制单元442将从门铃406发送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或音频数据)存储到存储单元440,并且能够将该数据发送到信息终端403。另外,控制单元442能够将从信息终端403发送的数据存储到存储单元440,并且将该数据发送到门铃406。这样,服务器404通过在门铃406和信息终端403之间收发预定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或图像数据),能够在到访于设置有门铃406的建筑物的访客和信息终端403的用户之间开始基于双向音频通话等的通信。
另外,在存储单元440中存储有与各门铃406对应的访客文件夹(参照图22)。访客文件夹具有与访客类别(例如,新建、家人、熟人、从业人员、可疑人员)对应的多个子文件夹。在各子文件夹中存储有门铃406的用户通过信息终端403的访客类别选择单元439分类和选择为访客类别的图像数据。控制单元442根据从门铃406接收到的数据以及从对应的信息终端403接收到的访客类别的信息,更新存储在存储单元440中的访客文件夹。另外,也可以代替访客文件夹而存储与各门铃406对应的访客表。
另外,在与某门铃406对应的“可疑人员”的子文件夹中包含有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42向其他门铃406的用户(例如信息终端403)发送包含图像数据的可疑人员信息。由此,门铃406的用户能够确认由其他门铃406的摄像头466拍摄并分类为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根据需要,能够将该图像数据分类和选择为访客类别,并存储在自己的访客文件夹中。
接着,参照图23对由门铃系统400执行的访客类别分类功能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门铃406的控制单元461判定是否通过操作单元462进行了来自访客的呼叫操作(步骤S431)。在步骤S431中,在判定为进行了来自访客的呼叫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431的“是”),控制单元461向摄像头466输出呼叫信号,摄像头466开始拍摄玄关分机406的前方区域(具体地说,访客)(步骤S432)。另外,在判断为人体感应器465感知到访客的情况下也同样,控制单元461向摄像头466输出检测信号,摄像头466开始拍摄门铃406的前方区域。
接着,摄像头466将拍摄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图像处理单元467(步骤S433)。控制单元461将图像处理单元467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与门铃406的识别信息一起通过I/F469发送到服务器404(步骤S434)。另外,控制单元461在有访客方面的消息等音频数据的情况下,将该音频数据与图像数据一起发送到服务器404。
接着,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将从门铃406接收到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发送到信息终端403(步骤S435)。信息终端403的用户通过用户界面432对从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预定的响应操作(通话或电子锁的开锁等)(步骤S436)。
接着,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判定从门铃406接收到的由门铃406的摄像头466拍摄的图像数据的人物是否已经被分类为访客类别(步骤S437)。控制单元442例如将由门铃406的摄像头466拍摄的图像数据与存储在存储单元440中的与访客文件夹的各访客类别对应的子文件夹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进行面部认证。在步骤S437中,在判定为图像数据中包含的人物没有被分类为访客类别的情况下(步骤S437的“否”),控制单元442将由门铃406的摄像头466拍摄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新建”的子文件夹中(步骤S438)。信息终端403的用户在步骤S436中,当预定的响应操作结束时,向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发送请求发送存储在“新建”的子文件夹中的图像数据的请求信号(步骤S439)。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根据来自信息终端403的图像数据发送请求信号,将存储在“新建”的子文件夹中的图像数据发送到信息终端403(步骤S440)。另外,控制单元442也可以不发送图像数据本身,而发送图像数据的地址信息。
信息终端403的用户通过用户界面432的访客类别选择单元439将从服务器404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分类和选择为访客类别(步骤S441),将该访客类别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404(步骤S442)。接着,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根据从信息终端403接收到的访客类别的信息,将存储在“新建”的子文件夹中的图像数据移动到预定的访客类别的子文件夹中(步骤S443)。另外,在代替访客文件夹而使用访客表的情况下,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根据从信息终端403接收到的访客类别的信息,将访客类别从“新建”改写为预定的访客类别。
另外,信息终端403的用户在预定的响应操作后,将图像数据分类为预定的访客类别,但不限于此。例如,信息终端403的用户也可以在呼叫时(进行预定的响应操作之前),将图像数据分类和选择为预定的访客类别,将访客类别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404。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也可以取代将图像数据存储在“新建”的子文件夹中,而根据从信息终端403接收到的访客类别的信息,将图像数据存储在预定的访客类别的子文件夹中。
另外,在步骤S439、S440中,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根据来自信息终端403的请求信号发送图像数据,但也可以没有来自信息终端403的请求信号,而在经过预定的期间后,向信息终端403发送存储在“新建”的子文件夹中的图像数据。
另外,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在步骤S437中判定为图像数据中包含的人物被分类为访客类别的情况下(步骤S437的“是”),也可以将图像数据的访客类别的信息发送到门铃406。由此,门铃406能够根据访客类别的信息进行预定的动作。
另外,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在步骤S435中将从门铃406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信息终端403,但也可以根据步骤S437中的判定结果,将从门铃406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信息终端403。例如,在访客类别为“可疑人员”的情况下,通过配置为在信息终端403中不进行对呼叫的响应操作,能够防止可疑人员的呼叫。
接着,对由门铃系统400执行的可疑人员信息共有化功能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判定是否已将存储在存储单元440中的、设置在某个预定范围(预定区域)内的多个门铃406-1~406-n的访客文件夹的“可疑人员”的子文件夹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其他门铃406的用户。例如,控制单元442定期地确认各门铃406的“可疑人员”的子文件夹,判定其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是否已经发送到其他门铃406的对应的信息终端403。
在判定为“可疑人员”的子文件夹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没有被发送到与其他门铃406对应的信息终端403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42将包含图像数据的可疑人员信息发送到与其他门铃406对应的信息终端403。或者,门铃406的用户在“可疑人员”的子文件夹中登记了图像数据时,控制单元442也可以向与其他门铃406对应的信息终端403发送包含图像数据的可疑人员信息。
接收到包含图像数据的可疑人员信息的信息终端403的用户在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登记和存储到自身的访客文件夹中时,通过操作访客类别选择单元439,而分类和选择为预定的访客类别,将分类后的访客类别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
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根据从信息终端403接收到的访客类别的信息,将图像数据存储在与发送源的信息终端403对应的门铃406的访客文件夹的预定的访客类别的子文件夹中。由此,门铃406的用户能够确认其他门铃406的用户分类为可疑人员的可疑人员信息,另外,如果需要,能够按照自己的判断标准,将图像数据分类为访客区别。
如上所述,第四实施方式的门铃系统400安装在各住宅中,包括:具有操作单元462和摄像头466的多个门铃406;与对应的多个门铃406关联的多个信息终端403;以及具有存储单元440,且能够与多个门铃406和多个信息终端403进行通信的服务器404。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从多个门铃406分别接收门铃406的识别信息和由摄像头466拍摄的图像数据,从多个信息终端403分别接收关联的由门铃406的摄像头466拍摄的图像数据的访客类别的信息,将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访客类别的信息与门铃406的识别信息关联地存储在存储单元440中。
由此,通过将由各门铃406的摄像头466拍摄的图像数据及其访客类别的信息存储在服务器404的存储单元440中,能够统一管理与多个门铃406关联的信息,并且能够提供包括可有助于提高区域的防犯力的结构的门铃系统400。
在所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由玄关分机305的人体感应器355感知到访客的情况下,进行住户的呼叫,但不限于该例。例如,居室主机302的控制单元321也可以在接收到由人体感应器355感知并由摄像头356拍摄的图像数据时,基于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328中的图像数据和访客信息,进行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认证(例如,面部认证),仅在认证成立时,进行住户的呼叫(图18的步骤S305以后)。并且,也可以配置为:居室主机302的控制单元321向服务器304发送图像数据和包含访客信息的认证结果,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根据从居室主机302接收的认证结果,进行存储单元340中存储的访客文件夹的更新和步骤S308的判定。例如,在从居室主机302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包含的访客信息是“家人”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42也可以在访客类别是“家人”的子文件夹中存储图像数据,在步骤S308中判定为访客类别已经被分类(步骤S308的“是”)。
同样,在所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在通过门铃406的人体感应器465感知到访客的情况下进行呼叫,但不限于该例。例如,门铃406的图像处理单元467也可以在接收到由人体感应器465感知并由摄像头466拍摄的图像数据时,基于预先存储的图像数据和访客信息对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认证(例如,面部认证),仅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进行住户的呼叫(图23的步骤S434以后)。此外,门铃406的图像处理单元467可以将图像数据和包括访客信息的认证结果发送到服务器404,并且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可以配置为基于从门铃406接收到的认证结果来对存储在存储单元440中的访客文件夹进行更新,并且执行步骤S437的判定。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五实施方式及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五实施方式以及第六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三实施方式以及第四实施方式等相同和相似的部件以及相同和相似的工序,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五实施方式)
如图24所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信息终端303的用户界面332包括用于使用户设定用于路径检索的条件(出发地和目的地的信息)的路径检索设定单元335。用户能够在该路径检索设定单元335的预定的栏中分别以文字输入设定条件的信息,或者从多个候补列表中选择所希望的条件来输入信息。另外,用户界面332包括可疑人员信息设定单元337,该可疑人员信息设定单元337用于使用户设定应与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引导路径一起显示在地图上的可疑人员信息的条件(例如显示期间、显示范围)。用户能够在该可疑人员信息设定单元337的预定的栏中分别以文字输入设定条件的信息,或者从多个候补列表中选择所希望的条件来输入信息。通过用户界面332输入的这些信息被发送到服务器304。另外,也可以在显示期间和显示范围的栏中预先设定预定值,在没有来自用户的输入的情况下,向服务器304发送预先设定的预定值。
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服务器304的存储单元340中,例如存储有包含玄关分机305的识别信息、玄关分机305的位置信息、可疑人员相应时刻在内的信息表(可疑人员信息的一例)(参照图27)。另外,在存储单元340中存储有地图信息。例如,控制单元341通过网络从其他服务器定期地取得地图信息,并存储在存储单元340中并进行更新。
控制单元342配置为能够使用通过居室主机302从玄关分机305接收到的数据和存储在存储单元340中的可疑人员判定数据,执行可疑人员判定处理。控制单元342在通过可疑人员判定而判定为从玄关分机305接收到的数据中包含的访客是可疑人员的情况下,基于从玄关分机305接收的数据,对存储单元340中存储的信息表进行更新。
另外,控制单元342配置为能够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340中的地图信息和从信息终端303发送的用户输入信息进行路径检索,计算引导路径。另外,控制单元342配置为能够根据从信息终端303发送的用户输入信息,从存储在存储单元340中的信息表(图27)的可疑人员信息中,提取并生成与信息终端303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例如,由玄关分机305的摄像头356拍摄时的可疑人员的位置和时刻的信息)。
接着,参照图25对由对讲系统301执行的可疑人员信息登记功能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玄关分机305的控制单元351判定是否通过人体感应器355感知到位于前方的人物(访客或者路过的人:以下称为访客)(步骤S501)。在步骤S501中,在判定为通过人体感应器355感知到访客的情况下(步骤S501的“是”),控制单元351通过摄像头356开始玄关分机305的前方区域(具体地说,访客)的拍摄(步骤S502)。接着,摄像头356将拍摄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图像处理单元357(步骤S503)。接着,控制单元351将图像处理单元357接收到的图像数据通过I/F359发送到居室主机302(步骤S504)。当在玄关分机305的初始设定和更新时,居室主机302的存储单元328中没有登记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51可以将玄关分机305的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与图像数据一起发送到居室主机302。
居室主机302的控制单元321从存储单元328获取玄关分机305的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步骤S505),并且将从玄关分机305接收的图像数据与玄关分机305的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一起,通过服务器用I/F327发送到服务器304(步骤S506)。如果在玄关分机305的初始设定和更新时,玄关分机305的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被登记在服务器304的存储单元340中,则控制单元321可以仅发送图像数据和玄关分机305的识别信息。
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将通过居室主机302从玄关分机305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与存储单元340中存储的可疑人员判定数据进行比较,判定图像数据中包含的访客是否属于可疑人员(步骤S507)。例如,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340中的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和从玄关分机305接收到的访客的图像数据进行面部认证。在步骤S507中,在判定为图像数据中包含的访客相当于可疑人员的情况下(步骤S507的“是”),控制单元342基于玄关分机305的识别信息、位置信息以及图像数据,对存储在存储单元340中的信息表进行更新(步骤S508)。具体而言,将玄关分机识别信息、玄关分机位置信息以及可疑人员相应时刻写入图27所示的信息表中。另外,在信息表中也可以包含存储在存储单元340中的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的地址信息或者图像数据本身。或者,也可以将从玄关分机305接收的可疑人员的最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340中,将最新的图像数据的地址信息或图像数据本身包含在信息表中。
接着,参照图24、图26~图28,对由对讲系统301执行的可疑人员信息显示功能的动作进行说明。
想要进行到目的地为止的路径检索的用户通过在信息终端303的显示单元330上显示的用户界面332启动预定的应用软件,输入预定的信息(步骤S510)。例如,用户向路径检索设定单元335以及可疑人员信息设定单元337输入出发地(例如当前位置)、目的地、可疑人员信息的显示设定(显示期间、显示范围等)。所谓显示期间,是用于设定显示从当前时刻到之前多少分钟为止取得的可疑人员信息的期间。例如,用户通过设定为“到2小时前为止”,能够仅显示从当前时刻到2小时前为止的最近的信息。显示范围是用于设定显示以出发地(例如当前位置)为中心在多远的距离的范围内取得的可疑人员信息的范围。例如,用户通过将出发地设定为“当前位置”,将显示范围设定为“半径500M”,能够仅显示从当前位置到半径500米的适当范围的可疑人员信息。通过这样进行可疑人员信息的显示设定,用户能够掌握包含引导路径的预定区域内的预定期间内的可疑人员信息,并且能够准确地仅掌握必要的可疑人员信息。
信息终端303若接收到用户的输入信息(步骤S510的“是”),则通过网络N向服务器304发送包含当前的位置信息以及来自用户的输入信息(出发地、目的地、可疑人员信息显示设定的信息等)的请求信号(步骤S511)。从信息终端303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根据请求信号中包含的信息(当前位置、出发地、目的地、可疑人员信息显示设定的信息等)以及存储在存储单元340中的信息表,生成表示与相应的可疑人员有关的信息的可疑人员信息(与信息终端303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步骤S512)。所谓相应的可疑人员是满足由用户输入的可疑人员的条件的可疑人员。例如,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当前位置”、“到2小时前”、“半径500M”),是由位于从当前位置到半径500米的范围内的玄关分机305在从当前时刻到2小时前的期间拍摄而判定为相当于可疑人员的可疑人员。在与相应的可疑人员有关的可疑人员信息中,包含由玄关分机305的摄像头356拍摄相应的可疑人员时的可疑人员的位置(玄关分机位置信息)以及其时刻(可疑人员相应时刻)的信息。
另外,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根据来自信息终端303的请求信号中包含的输入信息(出发地、目的地等),计算引导路径(步骤S512),将计算出的引导路径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340中的地图信息以及与信息终端303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发送到作为请求信号的发送源的信息终端303(步骤S513)。另外,引导路径可以是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最短路径,或者也可以是根据可疑人员信息回避了可疑人员的路径。例如,在最短路径附近存在多个可疑人员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42也可以设定可疑人员信息少的其他路径作为引导路径。
接着,从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接收到引导路径信息、地图信息以及与信息终端303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的信息终端303,将这些信息显示在显示单元330上(步骤S514)。如图28所示,在显示单元330上显示重叠了引导路径350、可疑人员的从预定时间前到当前时刻为止的位置P1~P3以及对应的时刻T1~T3等的地图。信息终端303在接收到用户的路径检索结束操作时,结束图28的路径检索结果画面的显示,向服务器304发送停止信号。
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在直到接收到来自信息终端303的停止信号为止的期间更新存储单元340中存储的信息表的情况下,判定更新后的信息中是否包含与信息终端303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步骤S515)。在步骤S515中,在判定为更新后的信息中包含与信息终端303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515的“是”),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向信息终端303发送与信息终端303关联的新的可疑人员信息(步骤S516)。
从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2接收到新的可疑人员信息的信息终端303更新并显示显示单元330中显示的可疑人员信息(步骤S517)。由此,信息终端303的用户能够实时地掌握最新的可疑人员信息。另外,信息终端303基于新接收到的可疑人员信息,在判断为可疑人员正在接近引导路径350或信息终端303(用户的位置)的情况下,从扬声器(未图示)输出警报(步骤S517)。
如上所述,第五实施方式的对讲系统301包括:安装在各个住宅中、分别具有操作单元352和摄像头356的多个玄关分机305-1~305-n;配置为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玄关分机305进行通信的多个居室主机302-1~302-n;能够与多个居室主机302-1~302-n进行通信的服务器304(控制单元342);以及信息终端303,所述信息终端303具有显示单元330、配置为能够与控制单元进行通信、向服务器340发送包含用户输入信息的请求信号。然后,服务器304通过多个居室主机302-1~302-n取得多个玄关分机305-1~305-n各自的识别信息和由摄像头356拍摄的图像数据,根据识别信息和图像数据生成与可疑人员有关的可疑人员信息(信息表),将根据来自信息终端303的请求信号中包含的用户输入信息生成的可疑人员信息中与信息终端303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发送到信息终端303。信息终端303使显示单元330显示基于用户输入信息而设定的引导路径的信息、可疑人员信息和地图信息。
这样,根据来自安装在各住宅中的多个玄关分机305的识别信息和图像数据生成可疑人员信息,将与信息终端303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通知给用户,由此能够提供具有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的防犯力的结构的对讲系统301。另外,通过与在信息终端303的显示单元330上显示的地图和引导路径一起显示可疑人员信息,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引导路径附近的可疑人员信息。
(第六实施方式)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以及相似的工序,省略其详细说明。特别是,信息终端403和服务器404的结构以及可疑人员信息显示功能的动作与第五实施方式的信息终端303和服务器304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参照图29,对由门铃系统400执行的可疑人员信息登记功能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门铃406的控制单元461判定是否通过人体感应器465感知到位于前方的人物(访客或路过的人:以下称为访客)(步骤S621)。在步骤S621中,在判定为通过人体感应器465感知到访客的情况下(步骤S621的“是”),控制单元461通过摄像头466开始拍摄门铃406的前方区域(具体而言是访客)(步骤S622)。接着,摄像头466将拍摄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图像处理单元467(步骤S623)。接下来,控制单元461通过I/F469将由图像处理单元467接收的图像数据与门铃406的识别信息和由该门铃406的位置信息取得单元468获取的位置信息一起发送到服务器404(步骤S624)。另外,在门铃406的初始设定时,门铃406的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被登记在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中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61也可以仅发送图像数据和门铃406的识别信息。
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将从门铃406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与存储在存储单元440中的可疑人员判定数据进行比较,判定图像数据中包含的访客是否为可疑人员(步骤S625)。例如,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440中的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和从门铃406接收到的访客的图像数据进行面部认证。如果在步骤S625中确定包含在图像数据中的访客对应于可疑人员(步骤S625中的“是”),则控制单元442基于门铃406的识别信息、位置信息和图像数据来对存储在存储单元440中的信息表进行更新(步骤S626)。具体而言,门铃识别信息、门铃位置信息以及可疑人员相应时刻被写入图5所示的信息表中。另外,在信息表中也可以包含存储在存储单元440中的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的地址信息或者图像数据本身。或者,也可以将从门铃406接收到的可疑人员的最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440中,将最新的图像数据的地址信息或图像数据本身包含在信息表中。
关于由门铃系统400执行的可疑人员信息显示功能的动作,与由图24、图26~图28的对讲系统301执行的可疑人员信息显示功能的动作相同。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根据来自信息终端403的请求信号中包含的用户的输入信息(出发地、目的地等)计算引导路径,将计算出的引导路径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440中的地图信息以及与信息终端403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发送到作为请求信号的发送源的信息终端403。信息终端403将从服务器404的控制单元442接收到的这些信息显示在显示单元430上。
如上所述,第六实施方式的门铃系统400包括:安装于各住宅、分别具有操作单元462和摄像头466的多个门铃406-1~406-n;能够与多个门铃406-1~406-n通信的服务器404(控制单元442);以及信息终端403,所述信息终端403具有显示单元430、配置为能够与服务器404通信、向服务器404发送包含用户输入信息的请求信号。然后,服务器404取得多个门铃406-1~406-n各自的识别信息和由摄像头466拍摄的图像数据,根据识别信息和图像数据生成与可疑人员有关的可疑人员信息,将根据来自信息终端403的请求信号中包含的用户输入信息生成的可疑人员信息中、与信息终端403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发送到信息终端403。信息终端403使显示单元430显示基于来自用户的输入信息而设定的引导路径350的信息、可疑人员信息和地图信息。
这样,根据来自安装在各住宅中的多个门铃406-1~406-n的识别信息以及图像数据生成可疑人员信息,将与信息终端403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通知给用户,由此能够提供具有能够有助于提高区域的防犯力的结构的门铃系统400。另外,通过将可疑人员信息与显示在信息终端403的显示单元430上的地图和引导路径一起进行显示,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引导路径附近的可疑人员信息。
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及第六实施方式中,在由玄关分机305的人体感应器355或门铃406的人体感应器465感知到访客的情况下,判定该访客是否属于可疑人员,但不限于该例。例如,也可以在访客按下了玄关分机305的操作单元351或门铃406的操作单元462的情况下,判定该访客是否属于可疑人员。
另外,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和第六实施方式中,作为可疑人员判定数据使用的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是由拍摄图像数据的玄关分机305的摄像头356或门铃406的摄像头466的用户通过居室主机302或信息终端303登记为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但不限于该例。例如,对于所登记的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也可以将与所登记的用户不同的其他玄关分机305-1~305-n或者门铃406-1~406-n的用户同样地判定以及登记为可疑人员的比例较高(例如,60%以上)的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用作可疑人员判定数据。
另外,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和第六实施方式中,在与信息终端303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中包含可疑人员的位置及其时刻的信息,但不限于该例子。如上所述,在信息表中包含有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的地址信息或图像数据本身的情况下,可以将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包含在与信息终端303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中。例如,也可以是如果将光标放在显示单元330所显示的地图上重叠的可疑人员的位置P1~P3的标记上,则显示可疑人员的图像数据。另外,从隐私的观点出发,根据需要对该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并进行显示。
另外,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和第六实施方式中,服务器340的存储单元340存储地图信息,服务器340的控制单元342基于用户的输入信息(出发地、目的地等)等计算引导路径,将计算出的引导路径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340中的地图信息和可疑人员信息发送到信息终端303,但不限于该例子。例如,信息终端303也可以从与服务器340不同的服务器通过网络接收地图信息和引导路径信息,并与从服务器340接收到的可疑人员信息一起显示在显示单元330上。或者,信息终端303也可以预先存储地图信息(也可以从其他服务器通过网络定期地接收和更新),根据用户的输入信息等计算引导路径,与从服务器340接收到的可疑人员信息一起将计算出的引导路径信息和地图信息显示在显示单元330上。
另外,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和第六实施方式中,信息终端303根据实时接收的可疑人员信息,判断可疑人员正在接近引导路径350或信息终端303(用户),但不限于此例。例如,服务器304的控制单元341也可以根据与实时更新的信息终端303关联的可疑人员信息,判断可疑人员是否正在接近引导路径350或信息终端303,在步骤S516中将其判断结果与新的可疑人员信息一起发送给信息终端303。
另外,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自由地进行适当的变形、改良等。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部件的材质、形状、尺寸、数值、形态、数量、配置场所等,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即可,没有限定。
本申请基于2018年2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29976号、2018年2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29977、2018年2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29978和2018年2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29979,其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Claims (8)

1.一种定位通知系统,其中,包括:
读取装置,搭载在安装于各住宅的能够与关联于门铃的所有者的外部设备通信,且能够获取自身位置的多个门铃上,在对象物已经接近到预定距离内的情况下,能够读取来自与所述对象物关联的发送器的识别信号;和
控制单元,能够与所述门铃或所述读取装置进行通信,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取得所述读取装置的位置信息和由所述读取装置读取的所述识别信号,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识别信号生成与所述对象物有关的对象物信息,将所述对象物信息发送到与特定用户关联的第一外部设备,其中,所述特定用户与所述对象物关联,
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在所述对象物信息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外部设备发送所述对象物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外部设备与所述多个门铃中位于距离所述对象物预定范围内的门铃的所有者关联,所述第二外部设备为信息终端或居室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通知系统,其中,
所述读取装置搭载在下述至少一者上:安装于住宅的门铃、设置于区域的各处的自动售货机和安全杆、以及人们所携带的移动信息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位通知系统,其中,
所述发送器包括:具有所述识别信号的便携标签、或者内置有所述便携标签的信息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通知系统,其中,
所述便携标签包括Bluetooth标签、RFID标签、WiFi标签、ZigBee标签和蜂窝数据标签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通知系统,其中,
所述对象物信息包括所述对象物的当前位置、所述对象物的移动路径、所述对象物通过所述移动路径的时刻中的至少一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通知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外部设备能够显示所述对象物信息和地图信息进行组合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通知系统,其中,
所述对象物包括与所述用户关联的人、动物和配送物中的至少一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通知系统,其中,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对象物没有通过预定路径的情况。
CN201880089997.9A 2018-02-22 2018-04-06 门铃系统、定位通知系统和对讲系统 Active CN1118019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9977A JP7163036B2 (ja) 2018-02-22 2018-02-22 ロケーション通知システム
JP2018029979A JP7075236B2 (ja) 2018-02-22 2018-02-22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ドアベルシステム
JP2018-029977 2018-02-22
JP2018029978A JP2019146081A (ja) 2018-02-22 2018-02-22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ドアベルシステム
JP2018-029979 2018-02-22
JP2018-029976 2018-02-22
JP2018029976A JP7108425B2 (ja) 2018-02-22 2018-02-22 ドアベルシステム
JP2018-029978 2018-02-22
PCT/JP2018/014756 WO2019163149A1 (ja) 2018-02-22 2018-04-06 ドアベルシステム、ロケーション通知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1936A CN111801936A (zh) 2020-10-20
CN111801936B true CN111801936B (zh) 2023-04-11

Family

ID=67688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9997.9A Active CN111801936B (zh) 2018-02-22 2018-04-06 门铃系统、定位通知系统和对讲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100775B2 (zh)
EP (1) EP3737088B1 (zh)
CN (1) CN111801936B (zh)
ES (1) ES2954330T3 (zh)
WO (1) WO20191631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70585B2 (ja) * 2015-10-30 2020-03-25 Juki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
US11538317B1 (en) * 2019-03-28 2022-12-2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ssociating and controlling security devices
CN110728807B (zh) * 2019-09-27 2022-02-11 深圳市海雀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门铃的防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10829B2 (ja) * 1998-11-17 2005-01-19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
JP2004054536A (ja) * 2002-07-19 2004-02-1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広域監視システム
US8154581B2 (en) 2002-10-15 2012-04-10 Revolutionary Concepts, Inc. Audio-video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receiving person at entrance
US8144183B2 (en) 2002-10-15 2012-03-27 Revolutionary Concepts, Inc. Two-way audio-video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receiving person at entrance
JP2006303806A (ja) * 2005-04-19 2006-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2007033310A (ja) * 2005-07-28 2007-02-08 Nec Corp 迷子通知システム,方法,管理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93400A (ja) * 2007-10-09 2009-04-30 Panasonic Corp 監視システム
JP2010114544A (ja) * 2008-11-05 2010-05-20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来訪者受付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来訪者受付方法
JP2010122772A (ja) * 2008-11-17 2010-06-03 Chudenko Corp 見守りシステム
PT2295132T (pt) 2009-05-15 2016-11-15 Interface Biologics Inc Membranas de fibra oca antitrombogénicas, material de encapsulamento e tubulação para sangue
JP5508198B2 (ja) * 2010-09-01 2014-05-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5806916B2 (ja) * 2011-11-22 2015-11-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US9094584B2 (en) 2013-07-26 2015-07-28 SkyBell Technologies, Inc. Doorbel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004312B2 (en) * 2015-06-23 2021-05-11 Skybell Technologies Ip, Llc Doorbell communities
US8872915B1 (en) 2013-07-26 2014-10-28 SkyBell Technologies, Inc. Doorbel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9230424B1 (en) * 2013-12-06 2016-01-05 SkyBell Technologies, Inc. Doorbell communities
US9237318B2 (en) 2013-07-26 2016-01-12 SkyBell Technologies, Inc. Doorbel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714960B (zh) * 2013-12-13 2019-09-20 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轨迹点吸附多媒体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US9774410B2 (en) * 2014-06-10 2017-09-26 PB, Inc. Radiobeacon data sharing by forwarding low energy transmissions to a cloud host
JP6440184B2 (ja) * 2014-08-04 2018-12-19 日本電気通信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見守りシステム、見守り方法、携帯端末、管理装置及びそれら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5282496B (zh) * 2014-12-02 2018-03-23 四川浩特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跟踪目标视频对象的方法
JP2017092726A (ja) 2015-11-11 2017-05-25 アイホン株式会社 複数の録画メモリを備えた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AU2017223188B2 (en) * 2016-02-26 2019-09-1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haring video footage from audio/video recording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80068506A1 (en) * 2016-09-06 2018-03-08 Jsw Pacific Corporation Entry managing system
JP6748620B2 (ja) 2017-09-22 2020-09-02 株式会社ソフイア 遊技機
JP2018029978A (ja) 2017-09-22 2018-03-01 株式会社ソフイア 遊技機
JP2018029979A (ja) 2017-09-25 2018-03-01 任天堂株式会社 送受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受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邓潇.儿童可穿戴智能看护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6,(第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63149A1 (ja) 2019-08-29
EP3737088A1 (en) 2020-11-11
ES2954330T3 (es) 2023-11-21
CN111801936A (zh) 2020-10-20
US20210035424A1 (en) 2021-02-04
EP3737088A4 (en) 2021-01-20
US11100775B2 (en) 2021-08-24
US20210264755A1 (en) 2021-08-26
EP3737088B1 (en) 2023-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64755A1 (en) Doorbell system, location notification system, and intercom system
KR101187342B1 (ko) 공동주택단지에서의 방문자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방문자 모니터링 방법
JP6515837B2 (ja) 識別システム
JP4445310B2 (ja) 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CN107004312A (zh) 用于提供进入建筑物中的访客受控通路的方法
US20210406820A1 (en) Doorbell, key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tercom system
JP2009110294A (ja) 病室訪問者管理システム
US20150116111A1 (en) Open Security System
KR20150008976A (ko) 위급상황 현장에 근접한 불특정 다수의 회원에게 위치 알림서비스 방법
JP7075236B2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ドアベルシステム
CN104620290A (zh) 安全装置及其方法
JP2019050496A (ja) 応答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KR20150003430A (ko) 보조단말기 통신을 통한 위급상황 위치 알림서비스 방법
CN112074879A (zh) 服务器以及接待用画面的显示方法
KR101863846B1 (ko) 이벤트 감지 및 현장 사진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JP6095722B2 (ja) 行動管理装置、情報端末、行動管理方法、情報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7130209A (ja) 行動管理装置、情報端末、行動管理方法、情報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3215372U (ja) マンションの設備改修工事現場における入室管理システム
KR101944753B1 (ko) 출입관리시스템 및 출입관리방법
JP7163036B2 (ja) ロケーション通知システム
WO2019159384A1 (ja) Wi-Fiドアベルの設定方法、ドアベル、集合住宅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気象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JP2016163088A (ja) 集合住宅用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US10037637B1 (en) Security system
JP2019146080A (ja) ドアベルシステム
JP2019149692A (ja) ドアベ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