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6723B - 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6723B
CN111796723B CN202010758536.5A CN202010758536A CN111796723B CN 111796723 B CN111796723 B CN 111796723B CN 202010758536 A CN202010758536 A CN 202010758536A CN 111796723 B CN111796723 B CN 1117967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hole
compensation
electrodes
sen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85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96723A (zh
Inventor
叶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85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67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6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6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96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6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感应装置包括缓冲层、第一金属层、钝化层、第二金属层以及平坦层。所述触控感应装置还设有通孔,在环绕所述通孔的位置还包括第一补偿电极和第二补偿电极;所述第一补偿电极呈圆弧形环绕所述通孔设置,与所述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补偿电极呈圆弧形环绕所述通孔设置,与所述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本发明通过在环绕前置摄像头开孔区即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补偿电极和所述第二补偿电极,能够有效解决前置摄像头开孔区的触摸触控信号量较弱而导致触控无法检测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前置摄像头开孔区处的触摸灵敏度。

Description

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摸屏由于其高耐久性,长寿命,并且支持多点触控的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交互场景设备中。
电容式触摸屏,通过检测手指触摸位置处电容量的变化,来检测手指触摸的具体位置。因此,当触摸时引起的电容变化量较小时,传统的电容式触摸屏可能无法准确检测到是否有触摸输入。由于触摸屏的结构设计方案是检测电容改变量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检测较小电容改变量的触摸屏设计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针对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显示屏,其触控电极图案通常需要直接制作在薄膜封装层上表面,而且触控电极通常为镂空的金属网格(Metal Mesh),其导电面积相对传统的整面透明氧化铟锡材质的触控电极,其实际有效导电电极面积较小,因此触控电极的驱动电极TX与感应电极RX之间的互容感应量非常小,导致手指触摸时,引起的电容变化量更小,不容易被触控芯片(Touch IC)检测到。
随着智能手机朝着全面屏的方向快速发展,屏占比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出现如iPhone X的刘海屏(Notch)设计方案,仅仅在手机的“前额”预留空间给前置摄像头,其余地方均为显示区域。
为了实现更大的屏占比,出现了屏内摄像头方案,即AMOLED柔性屏采用圆形开孔设计,在对应下方前置摄像头的位置处的屏幕开个圆形孔,从而使智能手机的“前额”进一步变窄,比刘海屏更接近全面屏;由于圆形开孔位置处的触控电极被切除,因此在圆孔位置处的触控电极图案不完整,使得本来镂空的触控电极面积进一步减小,导致手指触摸时,引起的电容变化量进一步减小,因此往往导致圆孔边缘触控无法感应甚至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能够有效解决前置摄像头开孔区的触控电极被切除导致的触摸触控信号量较弱而导致触控无法检测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前置摄像头开孔区处的触摸灵敏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包括缓冲层、第一金属层、钝化层、第二金属层以及平坦层。具体地讲,所述第一金属层设于所述缓冲层上;所述钝化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二金属层设于所述钝化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其中一层包括多个电极跨桥,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的另一层包括多排沿横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和多排沿纵向排列的第二电极,同一排的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电极跨桥依次电连接,同一排的所述第二电极通过电极连线依次电连接,所述电极连线由所述第二金属层图样化形成;所述平坦层设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其中,所述触控感应装置还设有通孔,在环绕所述通孔的位置还包括第一补偿电极和第二补偿电极;所述第一补偿电极呈圆弧形环绕所述通孔设置,与所述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补偿电极呈圆弧形环绕所述通孔设置,与所述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圆心设于上下左右相邻的4个所述电极跨桥围成的区域内。
进一步地,与所述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与所述第一电极的中位点至所述通孔的圆心的距离呈负相关;与所述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的面积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中位点至所述通孔的圆心的距离呈负相关。
进一步地,与所述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的中位点至所述通孔的圆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一补偿电极的面积呈正相关;与所述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的中位点至所述通孔的圆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的面积呈正相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位置设有均匀排布的多个呈凸字形的第一边缘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边缘电极之间设有第一间隔区,所述第二电极的边缘位置设有均匀排布的多个呈凸字形的第二边缘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边缘电极之间设有第二间隔区,所述第一边缘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隔区,所述第二边缘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间隔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补偿电极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之间存在绝缘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补偿电极的圆弧所在圆、所述第二补偿电极的圆弧所在圆与所述通孔所在圆的圆心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补偿电极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不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补偿电极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补偿电极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补偿电极包括第一补偿驱动电极和第一补偿感应电极;所述第一补偿驱动电极,与位于所述通孔一侧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补偿感应电极与位于所述通孔另一侧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不同排的所述第一补偿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一补偿感应电极之间存在绝缘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补偿电极包括第二补偿驱动电极和第二补偿感应电极;所述第二补偿驱动电极与位于所述通孔一侧的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补偿感应电极与位于所述通孔另一侧的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不同排的所述第二补偿电极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之间存在绝缘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前文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在环绕前置摄像头开孔区即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补偿电极和所述第二补偿电极,能够有效解决前置摄像头开孔区的触控电极被切除导致的触摸触控信号量较弱而导致触控无法检测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前置摄像头开孔区处的触摸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第一实施例所述触控感应装置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所述触控感应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所述触控感应装置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补偿电极连接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连接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补偿电极连接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连接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部分标识如下:
1、第一电极,11第一补偿电极,12、第一边缘电极,13、第一间隔区,
2、第二电极,21、第二补偿电极,22、第二边缘电极,23、第二间隔区,
111、第一补偿驱动电极,112、第一补偿感应电极,
211、第二补偿驱动电极,212、第二补偿感应电极;
101、电极跨桥,201、电极连线,501、通孔;
10、基板,20、薄膜晶体管层,30、发光层,40、薄膜封装层,
50、触控感应装置,60、玻璃盖板;
51、缓冲层,52、第一金属层,53、钝化层,54、第二金属层,55平坦层;
100、触控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用以举例证明本发明可以实施,这些实施例可以向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完整介绍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使得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然而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感应装置50,所述触控感应装置5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沿横向排列,多个第二电极2沿纵向排列,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2相互绝缘。其中,沿着横向排列的第一电极1,在同一直线上的所有第一电极1依次通过电极跨桥101电连接,形成第一触控线;沿纵向排列的第二电极2,在同一直线上的所有第二电极2通过同层的电极连线201依次电连接,形成第二触控线。所述触控感应装置50还设有通孔501,所述通孔501用于与屏下摄像头对应设置,所述通孔501的位置即为前置摄像头开孔区。在图1中,横向用X轴方向表示,纵向用Y轴方向表示。
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感应装置50包括缓冲层51、第一金属层52、钝化层53、第二金属层54以及平坦层55。具体地讲,所述第一金属层52设于所述缓冲层51上。所述钝化层53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52上;所述钝化层53的材质为无机材料起到绝缘介质的作用,所述无机材料可以是但不仅限于SiN和SiON等柔性材料。所述第二金属层54设于所述钝化层53上。所述第一金属层52和所述第二金属层54的其中一层包括多个电极跨桥101,所述第一金属层52和所述第二金属层54中的另一层包括多排沿横向排列的第一电极1和多排沿纵向排列的第二电极2,同一排的所述第一电极1通过所述电极跨桥101依次电连接,同一排的所述第二电极2通过电极连线201依次电连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所述电极跨桥101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52,所述第一电极1和所述第二电极2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54,所述电极连线201由所述第二金属层54图样化形成;优选所述横向与所述纵向垂直。所述平坦层55设于所述第二金属层54上。所述平坦层55的材质为有机材料也起到绝缘介质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所述有机材料可以是但不仅限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丙烯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等有机材料。
换句话讲,所述第一电极1沿横向排布并且具有网格形状,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1沿横向彼此电连接构成所述第一触控线;所述第二电极2沿与所述横向交叉的所述纵向排布并且具有网格形状;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2沿所述纵向彼此电连接构成所述第二触控线;所述第一触控线与所述第二触控线通过钝化层53相互绝缘形成一个跨桥结构,即所述电极跨桥101。
如图3所示,在环绕所述通孔501的位置还包括第一补偿电极11和第二补偿电极21;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呈圆弧形环绕所述通孔501设置,与所述通孔501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1电连接;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呈圆弧形环绕所述通孔501设置,与所述通孔501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2电连接。
所述通孔501的开设位置基本存在以下两种情形:
当所述通孔501的位置处于所述电极跨桥101预设位置时,所述电极跨桥101设置在环绕所述通孔501位置。由于此种方式的情形影响到所述电极连线201的位置变动,因此尽量避免此情形。
当所述通孔501的位置处于非所述电极跨桥101预设位置时,即所述通孔501处于不同排的所述第一电极1之间或者处于不同排的所述第二电极2之间,位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一电极1之间通过所述电极跨桥101电连接。当所述通孔501完全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或者所述第二电极2上时,不需设置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和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当所述通孔501设于上下左右相邻的4个所述电极跨桥101围成的区域内时,在与所述通孔501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1、所述第二电极2部分被切除,因此在环绕所述通孔501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和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来增大所述第一电极1与所述第二电极2的面积来提高触摸触控信号的强度。
本实施例优选所述通孔501的圆心设于上下左右相邻的4个所述电极跨桥101围成的区域内。若所述通孔501的圆心与上下左右相邻的4个所述电极跨桥101所在圆的圆心重合,则所述第一电极1与所述第二电极2的切除面积相同,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和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也设置成相同面积,这样在所述通孔501上下左右侧的每一排触控线的电容相等,从而使得整体的互电容值较均匀。
当所述通孔501的圆心与上下左右相邻的4个所述电极跨桥101所在圆的圆心不重合时,即所述通孔501的圆心相对于上下左右相邻的4个所述电极跨桥101所在圆的圆心向某一方向偏移时,所述第一电极1与所述第二电极2的切除面积也会不同,此时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和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也需要设置成不同面积来使得整体的互电容值较均匀。
可以理解的是,与所述通孔501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1的面积与所述第一电极1的中位点至所述通501的圆心的距离呈负相关;与所述通孔501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2的面积与所述第二电极2的中位点至所述通孔501的圆心的距离呈负相关。同理可知,与所述通孔501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1的中位点至所述通孔501的圆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的面积呈正相关;与所述通孔501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2的中位点至所述通孔501的圆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的面积呈正相关。这样设置能够避免所述第一电极1与所述第二电极2的互电容值相差较大,从而使得整体的互电容值较均匀。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与所述第二电极2之间存在绝缘介质而相互绝缘,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之间存在绝缘介质而相互绝缘,避免与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极1和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连接的所述第二电极2电连接,防止触摸触控信号串线导致触摸灵敏度降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的圆弧所在圆、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的圆弧所在圆与所述通孔501所在圆的圆心重合,即为同心圆。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所述通孔501三者所在圆的圆心重合更利于制作中避免相互干扰导致短路和断路产生。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的相对设置方式可以是两者位于同一直径的圆上,此时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之间存在间隙填充绝缘介质而相互绝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不相等。这样设置可以尽量增大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的面积来提高触摸触控信号的强度,本实施例优选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位于不同直径的同心圆上,这样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可以优选为优弧,两者以同心圆套设方式环绕所述通孔501设置,可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最大面积。以同心圆套设方式能够实现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之间存在间隙填充绝缘介质而相互绝缘。
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的宽度相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包括第一补偿驱动电极111和第一补偿感应电极112;所述第一补偿驱动电极111,与位于所述通孔501一侧的所述第一电极1电连接;所述第一补偿感应电极112与位于所述通孔501另一侧的所述第一电极1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位于不同排的所述第一补偿驱动电极111与所述第一补偿感应电极112之间存在绝缘介质而相互绝缘。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包括第二补偿驱动电极211和第二补偿感应电极212;所述第二补偿驱动电极211与位于所述通孔501一侧的所述第二电极2电连接;所述第二补偿感应电极212与位于所述通孔501另一侧的所述第二电极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位于不同排的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之间存在绝缘介质而相互绝缘。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触控原理与现有技术的触控原理一致,位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一电极1之间相互电连接,位于不同排的所述第一电极1之间相互绝缘。所述绝缘介质的材质为无机材料起到绝缘介质的作用,所述无机材料可以是但不仅限于SiN和SiON等柔性材料。
实施例2
如图6、图7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包括第一实施例中大部分的技术特征,其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相等,而不是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不相等。
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的宽度相等。即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的圆弧位于同一圆内。
如图6、图7所示,所述第一电极1的边缘位置设有均匀排布的多个呈凸字形的第一边缘电极1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边缘电极12之间设有第一间隔区13,所述第二电极2的边缘位置设有均匀排布的多个呈凸字形的第二边缘电极22,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边缘电极22之间设有第二间隔区23,所述第一边缘电极12设置于所述第二间隔区23,所述第二边缘电极22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隔区13。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极1沿横向排列,以横向和纵向方向对所述通孔501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1进行区域划分,以所述通孔501上下左右相邻的4个所述电极跨桥101所在圆的圆心P点为基准,划分为四个象限,沿横向排列的所述第一电极1包括位于所述通孔501上方的RX1以及位于所述通孔501下方的RX2。所述通孔501的圆心O点与上下左右相邻的4个所述电极跨桥101所在圆的圆心P点不重合,O点相对于P点向右下方偏移,则下侧所述第一电极1切除的面积大于上侧所述第一电极1切除的面积,则与下侧所述第一电极1相连接的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面积大于与上侧所述第一电极1相连接的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面积,以此来尽量补偿下侧所述第一电极1的互电容值,避免上下两侧的互电容值相差较大。
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电极2沿纵向排列,同样以横向和纵向方向对所述通孔501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2进行区域划分,以所述通孔501上下左右相邻的4个所述电极跨桥101所在圆的圆心P点为基准,划分为四个象限,沿纵向排列的所述第二电极2包括位于所述通孔501左侧的TX1以及位于所述通孔501右侧的TX2。在右侧所述第二电极2切除的面积大于左侧所述第二电极2切除的面积,则与右侧所述第二电极2相连接的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面积大于与左侧所述第二电极2相连接的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面积,以此来尽量补偿右侧所述第二电极2的互电容值,避免左右两侧的互电容值相差较大。
如下表1所示,为图6和图7所示对应区间的模拟相应的补偿互电容值。
TX1 TX2
RX1 1fF 1fF
RX2 5fF 10fF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设置在所述通孔501的周围四个象限内的所述第一电极1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补偿电极11使得其电容量增加,所述第二电极2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使得其电容量增加,这样能够避免互电容值相差较大,从而使得整体的互电容值较均匀。从而补偿由于所述通孔501内有效的触控电极被切割后导致的该区域互电容信号偏小引起的该区域触控不灵敏,从而有效提高前置摄像头开孔区处的触摸灵敏度。
如图8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前文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50。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0、薄膜晶体管层20、发光层30、薄膜封装层40、前文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50以及偏光层60。其中,薄膜晶体管层20、发光层30、薄膜封装层40、触控感应装置50以及偏光层60依次设置在基板10上表面。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在环绕前置摄像头开孔区即所述通孔501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补偿电极和所述第二补偿电极21,能够有效解决前置摄像头开孔区的触控电极被切除导致的触摸触控信号量较弱而导致触控无法检测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前置摄像头开孔区处的触摸灵敏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层;
第一金属层,设于所述缓冲层上;
钝化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
第二金属层,设于所述钝化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其中一层包括多个电极跨桥,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的另一层包括多排沿横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和多排沿纵向排列的第二电极,同一排的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电极跨桥依次电连接,同一排的所述第二电极通过电极连线依次电连接,所述电极连线由所述第二金属层图样化形成;以及
平坦层,设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
其中,所述触控感应装置还设有通孔,在环绕所述通孔的位置还包括:
第一补偿电极,呈圆弧形环绕所述通孔设置,与所述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以及
第二补偿电极,呈圆弧形环绕所述通孔设置,与所述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圆心设于上下左右相邻的4个所述电极跨桥围成的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与所述第一电极的中位点至所述通孔的圆心的距离呈负相关;与所述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的面积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中位点至所述通孔的圆心的距离呈负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的中位点至所述通孔的圆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一补偿电极的面积呈正相关;与所述通孔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的中位点至所述通孔的圆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的面积呈正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位置设有均匀排布的多个呈凸字形的第一边缘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边缘电极之间设有第一间隔区,所述第二电极的边缘位置设有均匀排布的多个呈凸字形的第二边缘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边缘电极之间设有第二间隔区,所述第一边缘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隔区,所述第二边缘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间隔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电极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之间存在绝缘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电极的圆弧所在圆、所述第二补偿电极的圆弧所在圆与所述通孔所在圆的圆心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电极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不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电极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电极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的宽度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电极包括:第一补偿驱动电极,与位于所述通孔一侧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以及第一补偿感应电极,与位于所述通孔另一侧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不同排的所述第一补偿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一补偿感应电极之间存在绝缘介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包括:第二补偿驱动电极,与位于所述通孔一侧的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以及第二补偿感应电极,与位于所述通孔另一侧的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不同排的所述第二补偿电极与所述第二补偿电极之间存在绝缘介质。
15.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
CN202010758536.5A 2019-10-11 2019-10-11 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 Active CN1117967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8536.5A CN111796723B (zh) 2019-10-11 2019-10-11 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5020.5A CN110837314A (zh) 2019-10-11 2019-10-11 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
CN202010758536.5A CN111796723B (zh) 2019-10-11 2019-10-11 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5020.5A Division CN110837314A (zh) 2019-08-09 2019-10-11 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6723A CN111796723A (zh) 2020-10-20
CN111796723B true CN111796723B (zh) 2023-06-02

Family

ID=695752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8536.5A Active CN111796723B (zh) 2019-10-11 2019-10-11 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
CN201910965020.5A Pending CN110837314A (zh) 2019-08-09 2019-10-11 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5020.5A Pending CN110837314A (zh) 2019-08-09 2019-10-11 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4184B2 (zh)
CN (2) CN111796723B (zh)
WO (1) WO20210684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4828B (zh) * 2018-09-30 2021-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截图的方法、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874822B (zh) 2020-03-19 2023-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和显示装置
EP4123429A4 (en) 2020-03-19 2023-04-1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SENSOR AND INDICATOR
CN113692567B (zh) 2020-03-19 2024-03-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和显示装置
WO2021184309A1 (zh) 2020-03-19 2021-09-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和显示装置
WO2021184294A1 (zh) * 2020-03-19 2021-09-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和显示装置
CN113687740B (zh) * 2020-05-18 2024-03-12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感应板及具有其的电器
EP4160681A4 (en) * 2020-05-27 2024-05-2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 Co Ltd MATRIX SUBSTRATE, CORRESPONDING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PANEL
WO2021244202A1 (zh) * 2020-06-02 2021-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1857445B (zh) * 2020-07-06 2022-11-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层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11782087A (zh) * 2020-08-04 2020-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组件及显示装置、电子设备
CN114063354A (zh) * 2020-08-07 2022-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和制造显示面板的方法
WO2022027575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panel
CN112051940A (zh) * 2020-08-31 2020-1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屏及电子设备
US11782562B2 (en) * 2020-09-17 2023-10-10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829568B2 (en) * 2020-09-27 2023-11-28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control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706520B2 (en) * 2020-10-12 2023-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der-display camera and sensor control
US11947762B2 (en) 2020-10-27 2024-04-02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CN112466920B (zh) * 2020-11-25 2024-03-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WO2022133820A1 (en) 2020-12-23 2022-06-3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control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905043B (zh) * 2021-02-01 2022-06-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47784B (zh) * 2021-02-03 2023-02-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TWI785494B (zh) * 2021-02-04 2022-12-01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觸控感應器以及觸控顯示模組
CN112817487B (zh) * 2021-02-26 2022-08-02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340747B1 (en) 2021-03-05 2022-05-24 Tpk Advanced Solutions Inc. Touch sensor and touch display module
CN113253872B (zh) 2021-05-24 2023-11-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252016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089873B (zh) * 2021-11-16 2023-08-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2300A (zh) * 2012-04-02 2012-10-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04881161A (zh) * 2014-02-27 2015-09-0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触控面板
CN108646945A (zh) * 2018-05-10 2018-10-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933240A (zh) * 2019-03-15 2019-06-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1307B (zh) * 2011-12-05 2014-09-01 Innolux Corp 影像顯示系統
KR102009880B1 (ko) * 2012-10-23 2019-08-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메탈 메쉬형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US10380397B2 (en) * 2015-09-09 2019-08-13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Half-bridge fingeprint sensing method
CN107977114B (zh) * 2017-11-30 2021-02-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KR102598230B1 (ko) * 2018-08-13 2023-1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02670B1 (ko) * 2018-10-05 2023-11-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 감지 유닛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9360494B (zh) * 2018-10-15 2021-08-3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725776B (zh) * 2019-02-28 2022-01-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装置及触控位置检测方法
CN110018757B (zh) * 2019-03-13 2022-04-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制作方法
CN110007804B (zh) * 2019-04-16 2022-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275473B2 (en) * 2019-06-13 2022-03-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10001535A (ko) * 2019-06-28 2021-01-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37299A (ko) * 2019-09-27 2021-04-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2300A (zh) * 2012-04-02 2012-10-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04881161A (zh) * 2014-02-27 2015-09-0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触控面板
CN108646945A (zh) * 2018-05-10 2018-10-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933240A (zh) * 2019-03-15 2019-06-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6723A (zh) 2020-10-20
CN110837314A (zh) 2020-02-25
US11334184B2 (en) 2022-05-17
WO2021068407A1 (zh) 2021-04-15
US20210397320A1 (en)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96723B (zh) 触控感应装置及触控显示面板
US10152147B2 (en) Touch sensor for display device
US10860154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JP2017504139A (ja) 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WO2022057541A1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4698710A (zh) 一种阵列基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1208916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29297B (zh)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CN113454581B (zh)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5741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67712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518966B (zh) 触控显示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20180059848A1 (en) Display substrate, in-cell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853113A (zh) 一种含有梳状式电极的电容式触控板
CN109683751B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TWI584173B (zh) 內嵌式觸控面板
CN108762550B (zh)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KR102178197B1 (ko)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한 표시장치
TWI567613B (zh) 壓力感測模組以及壓力觸控感測顯示模組
US11374066B2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shielding layer grounded through touch layer
CN110231888B (zh) 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屏
CN10906192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491734B1 (ko) 터치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0262694B (zh) 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屏
CN110688029B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