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6069A - 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6069A
CN111776069A CN201910265165.4A CN201910265165A CN111776069A CN 111776069 A CN111776069 A CN 111776069A CN 201910265165 A CN201910265165 A CN 201910265165A CN 111776069 A CN111776069 A CN 111776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uckle
impact load
steering
connecting rod
steering kn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51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6069B (zh
Inventor
彭宇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2651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60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6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6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6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60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18Steering knuckles; King p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包括转向臂,所述转向臂一侧的中部通过滑扣机构与转向节轴头内腔中开设的滑槽活动卡接,所述转向臂一侧的四个拐角均固定安装有减压装置。该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通过滑扣机构和减压装置的设置,将汽车转向节转向臂和转向节轴头的两个部分弹性连接,在不影响转向节承受前部载荷和转向的功能下,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冲击载荷会先被减压弹簧所吸收消化,与现有的转向节相比,有效的降低了多变的剧烈冲击载荷对于转向节的影响,不会对转向节造成严重的损伤,从而延长了转向节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其与前梁组装后构成铰链装置,利用该铰链装置使车轮可以偏转一定角度,从而实现汽车的转向行驶,转向节主要传递并承受汽车的前部载荷,在汽车的行驶状态下,需承受着多变的剧烈冲击载荷作用。
而现有的转向节都是一体化铸造而成的,在行驶过程中形成的冲击载荷只能由其内部自主“消化”,使得汽车在行驶时,特别是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多变的剧烈冲击载荷会对转向节造成严重的损伤,从而导致转向节出现裂痕,甚至是断裂的情况,极大的影响了其使用寿命,增加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危险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故为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亟需一种可应对多变冲击载荷的汽车转向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具备有效缓冲多变的冲击载荷、延长了转向节的使用寿命、防止其出现裂痕甚至是断裂的情况发生、安全性及稳定性较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转向节都是一体化铸造而成的,在行驶过程中形成的冲击载荷只能由其内部自主消化,而多变的剧烈冲击载荷会对转向节造成严重的损伤,从而导致转向节出现裂痕,甚至是断裂的情况,极大的影响了其使用寿命,增加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危险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包括转向臂、滑扣机构、转向节轴头、滑槽、减压装置和卡块,所述转向臂一侧的中部通过滑扣机构与转向节轴头内腔中开设的滑槽活动卡接,所述转向臂一侧的四个拐角均固定安装有减压装置,且转向臂的一侧通过四组减压装置与转向节轴头一侧中固定连接的四组卡块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扣机构包括螺纹连杆和卡扣,所述螺纹连杆的一端与转向臂一侧的中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连杆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卡扣,且卡扣的一端与转向节轴头内腔中开设的滑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连杆外表面的中部设为正六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减压装置包括L型连杆、减压弹簧和压板,所述L型连杆的一端与转向臂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杆外表面的顶部且位于卡块的底端活动套接有减压弹簧,所述L型连杆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卡块的顶部且通过螺栓将压板与卡块的顶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板包括通孔和定位销,所述压板正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且压板正面且位于通孔的周围环形阵列排布有四组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卡块包括U型孔和定位螺纹孔,所述卡块正面的中部开设有U型孔,且U型孔的周围开设有四组定位螺纹孔,同时定位螺纹孔与定位销的位置关系相互对应。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通过滑扣机构和减压装置的设置,将汽车转向节转向臂和转向节轴头的两个部分弹性连接,在不影响转向节承受前部载荷和转向的功能下,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冲击载荷会先被减压弹簧所吸收消化,与现有的转向节相比,有效的降低了多变的剧烈冲击载荷对于转向节的影响,不会对转向节造成严重的损伤,从而延长了转向节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2、该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通过卡块的设置,可以灵活的将转向臂和滑扣机构进行拆装,同时确保转向节轴头可以在同一空间内上下滑动,不会发生偏移,而且在转向臂或转向节轴头发生损坏时可以单独进行更换,而不需要对转向节的整体进行更换,进而有效的降低了该转向节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转向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转向节轴头的左侧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转向节轴头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滑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结构压板半剖视图。
图中:1、转向臂;2、滑扣机构;21、螺纹连杆;22、卡扣;3、转向节轴头;4、滑槽;5、减压装置;51、L型连杆;52、减压弹簧;53、压板;531、通孔;532、定位销;6、卡块;61、U型孔;62、定位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包括转向臂1、滑扣机构2、转向节轴头3、滑槽4、减压装置5和卡块6,转向臂1一侧的中部通过滑扣机构2与转向节轴头3内腔中开设的滑槽4活动卡接,转向臂1一侧的四个拐角均固定安装有减压装置5,且转向臂1的一侧通过四组减压装置5与转向节轴头3一侧中固定连接的四组卡块6活动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滑扣机构2包括螺纹连杆21和卡扣22,螺纹连杆21的一端与转向臂1一侧的中部螺纹连接,螺纹连杆21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卡扣22,且卡扣22的一端与转向节轴头3内腔中开设的滑槽4卡接,增加了转向臂1和转向节轴头3在连接时的稳定性,确保转向臂1和转向节轴头3在面对多变的冲击载荷时,有足够的连接力来支撑防止转向节轴头3在上下滑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进而增加了汽车在行驶转向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本技术方案中,螺纹连杆21外表面的中部设为正六边形结构,对于螺纹连杆21外表面中部的正六角边形结构的设置,在利用滑扣机构2连接转向臂1和转向节轴头3时,可以灵活方便的卡紧转向节轴头3,确保转向节轴头3在移动过程中可以与转向臂1保持精准的位置关系。
本技术方案中,减压装置5包括L型连杆51、减压弹簧52和压板53,L型连杆51的一端与转向臂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L型连杆51外表面的顶部且位于卡块6的底端活动套接有减压弹簧52,L型连杆51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卡块6的顶部且通过螺栓将压板53与卡块6的顶端螺纹连接,利用的减压装置5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将汽车行驶过程中多变的剧烈冲击载荷转化为减压弹簧52的内能而被消耗掉,从而降低了多变的冲击载荷对转向节造成的损伤。
本技术方案中,压板53包括通孔531和定位销532,压板53正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531,且压板53正面且位于通孔531的周围环形阵列排布有四组定位销532。
本技术方案中,卡块6包括U型孔61和定位螺纹孔62,卡块6正面的中部开设有U型孔61,且U型孔61的周围开设有四组定位螺纹孔62,同时定位螺纹孔62与定位销532的位置关系相互对应,对于卡块6的设置,可以灵活的将转向臂1和滑扣机构2进行拆装,而且在转向臂1或转向节轴头3发生损坏时可以单独进行更换,而不需要对转向节的整体进行更换,进而有效的降低了该转向节的维护成本。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首先将该转向节安装在汽车的相对位置上,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多变的冲击力会经轮胎传递到转向节轴头3中,而导致转向节轴头3上下移动同时使得卡扣22在转向节轴头3内部的滑槽4作上下运动,而在减压装置5的作用下,将转向节轴头3上下移动中的冲击载荷转化为减压弹簧52的势能而被逐渐消耗掉,从而避免了多变的冲击载荷对转向节造成损伤的问题;当转向臂1或转向节轴头3发生损坏需要维护更换时,可以先将压板53上的四组螺栓松开,之后再将压板53沿着L型连杆51取出,然后在转动螺纹连杆21松开滑扣机构2,就可以方便的将该转向节分为转向臂1和转向节轴头3两个部分,从而对损坏的部分进行更换维护,之后再按照相反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将转向臂1和转向节轴头3拼装起来安装在汽车的相对位置,从而完成对该汽车转向节的维护、更换已损部件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包括转向臂(1)、滑扣机构(2)、转向节轴头(3)、滑槽(4)、减压装置(5)和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臂(1)一侧的中部通过滑扣机构(2)与转向节轴头(3)内腔中开设的滑槽(4)活动卡接,所述转向臂(1)一侧的四个拐角均固定安装有减压装置(5),且转向臂(1)的一侧通过四组减压装置(5)与转向节轴头(3)一侧中固定连接的四组卡块(6)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扣机构(2)包括螺纹连杆(21)和卡扣(22),所述螺纹连杆(21)的一端与转向臂(1)一侧的中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连杆(21)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卡扣(22),且卡扣(22)的一端与转向节轴头(3)内腔中开设的滑槽(4)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杆(21)外表面的中部设为正六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装置(5)包括L型连杆(51)、减压弹簧(52)和压板(53),所述L型连杆(51)的一端与转向臂(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杆(51)外表面的顶部且位于卡块(6)的底端活动套接有减压弹簧(52),所述L型连杆(51)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卡块(6)的顶部且通过螺栓将压板(53)与卡块(6)的顶端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3)包括通孔(531)和定位销(532),所述压板(53)正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531),且压板(53)正面且位于通孔(531)的周围环形阵列排布有四组定位销(5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包括U型孔(61)和定位螺纹孔(62),所述卡块(6)正面的中部开设有U型孔(61),且U型孔(61)的周围开设有四组定位螺纹孔(62),同时定位螺纹孔(62)与定位销(532)的位置关系相互对应。
CN201910265165.4A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7760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5165.4A CN111776069B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5165.4A CN111776069B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6069A true CN111776069A (zh) 2020-10-16
CN111776069B CN111776069B (zh) 2022-05-03

Family

ID=72754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516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776069B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606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71302A (en) * 1951-05-02 1956-11-20 Thompson Prod Inc Steering arm, spindle, and support bridge assembly
CN101670757A (zh) * 2009-10-22 2010-03-17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体车的前悬架
CN207644454U (zh) * 2017-10-18 2018-07-24 重庆润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转向节
CN208021545U (zh) * 2018-03-01 2018-10-30 赵一迪 组合式转向节
CN208682918U (zh) * 2018-08-29 2019-04-02 山东象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71302A (en) * 1951-05-02 1956-11-20 Thompson Prod Inc Steering arm, spindle, and support bridge assembly
CN101670757A (zh) * 2009-10-22 2010-03-17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体车的前悬架
CN207644454U (zh) * 2017-10-18 2018-07-24 重庆润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转向节
CN208021545U (zh) * 2018-03-01 2018-10-30 赵一迪 组合式转向节
CN208682918U (zh) * 2018-08-29 2019-04-02 山东象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6069B (zh) 202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77962U (zh) 一种后桥减壳加工夹具
CN111776069B (zh) 一种可应对冲击荷载的汽车转向节
CN108927686B (zh) 一种转向节卧式铣床液压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9681933U (zh) 一种新型磨轧辊砂轮
CN213209490U (zh) 智能汽车轮胎生产参数检测装置
CN108297025A (zh) 一种用于汽车转向拉杆球销的拆卸工装
CN210704636U (zh) 一种通用的螺栓拧紧反力臂装置
CN213773557U (zh) 一种地下铲运机用摆动架
CN215155006U (zh) 一种便于进行检修的钳盘式汽车制动器转向节
CN112896080B (zh) 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电动巡逻车
CN214520031U (zh) 一种机务维修散热器拆装托举装置
CN110450105B (zh) 一种通用的螺栓拧紧反力臂装置
CN210306602U (zh) 独立悬架用摆臂总成的装配工装
CN206393243U (zh) 花纹块立面加工工装
CN211468097U (zh) 一种钢板弹簧支座总成
CN204801807U (zh) 一种轨道检测小车车架快速装拆装置
CN220030235U (zh) 一种安防机器人用的底盘
CN109927480A (zh) 一种矿车轮辋使用的轮胎保护装置
CN209632139U (zh) 一种车床用组合式刀盘机构
CN216842962U (zh) 一种增加差速器调节行程的新结构的调节螺母
CN220314608U (zh) 一种防脱圈轮毂
CN216565983U (zh) 一种可监测电源的嵌入式电源板
CN215928069U (zh) 一种耐磨损长寿命的汽车紧固螺栓
CN215321849U (zh) 一种车辆悬架用轴距调整装置
CN214776227U (zh) 一种新型张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 in charge of patents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