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8243A - 一种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8243A
CN111748243A CN202010821718.2A CN202010821718A CN111748243A CN 111748243 A CN111748243 A CN 111748243A CN 202010821718 A CN202010821718 A CN 202010821718A CN 111748243 A CN111748243 A CN 111748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conductive ink
nanowire
preparation
nano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17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伟
余功合
宋燕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gxin Shenzhen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gxin Shenzhen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xin Shenzhen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gxin Shenzhen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217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82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8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82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2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k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H05B3/34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flexible, e.g. heating nets or webs
    • H05B3/36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flexible, e.g. heating nets or webs heating conductor embedded in insulating materia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基础配制剂,S2合成铜纳米线,S3制备第一清洗液,S4清洗铜纳米线,S5铜纳米线烘干处理,S6合成铜镍核壳纳米线,S7清洗及储存,S8清洗及烘干,S9配制水性粘结剂,S10配制导电油墨。本发明所提供的导电油墨具有高抗氧化性和优良的导电性能并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其制备方法制作简单,方便高效;还提供了基于该导电油墨所制成的柔性加热器,所述柔性加热器在具备优秀的热稳定性和便携性的同时,还具有成本低,可批量生产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加热器。
背景技术
导电油墨是指用导电材料(金、银、铜和碳)分散在连结料中制成的糊状油墨,俗称糊剂油墨。其具有一定程度导电性质,可作为印刷导电点或导电线路之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导电油墨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
柔性加热器就是其基材均采用轻薄柔软、易弯曲、形状可配合各种设计和使用要求而定制的加热器。可广泛应用于玻璃除雾、药物输送和人体可穿戴热疗设备中。在相关技术中,柔性加热器通常是将导电填料形成的导电网络沉积到各种柔性基底上或者嵌入弹性基底中制成。目前,已有多种技术用来制备柔性加热器,例如旋涂、喷涂、电流体打印、静电纺丝等。
而对于柔性加热器来说,其热稳定性能的优劣是考量其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影响柔性加热器热稳定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导电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用来制备高性能柔性加热器的导电材料有很多,例如石墨烯、金属纳米线、混合材料等等。相比较而言,银纳米线由于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被认为是制备柔性加热器的合适材料。然而银作为稀有金属价格昂贵,无法满足柔性加热器的大规模实际应用需求。虽然铜和银的导电性能相当,并且价格比银便宜很多倍,但铜纳米线在室温条件下的抗氧化能力较差,会使柔性加热器的热稳定性能变差,最终无法正常稳定工作。
基于上述应用需求,有必要提供一种价格便宜、导电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强的导电材料。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导电材料技术中缺乏价格便宜、导电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强的导电材料的技术需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基础配制剂,先将三水合硝酸铜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一配制剂,再将氢氧化钠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二配制剂,然后将葡萄糖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三配制剂;
S2合成铜纳米线,将所述第一配制剂、所述第二配制剂、所述第三配制剂依次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无水乙二胺,再次搅拌均匀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加热后得到铜纳米线;
S3制备第一清洗液,将聚乙烯吡咯烷酮(MW=10000)和N,N二乙基羟胺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第一清洗液;
S4清洗铜纳米线,用所述第一清洗液对所述铜纳米线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铜纳米线储存于第一清洗液中;
S5铜纳米线烘干处理,将S4步骤中得到的铜纳米线用去离子水清洗若干次后,放入烘箱中烘干;
S6合成铜镍核壳纳米线,将S5步骤中得到的铜纳米线和乙酰丙酮镍、油胺加入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加热,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再将冷却后的溶液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后得到铜镍核壳纳米线;
S7清洗及储存,将S6步骤中合成的铜镍核壳纳米线分别用环己烷和无水乙醇清洗若干遍后将其存储于无水乙醇中;
S8清洗及烘干,将无水乙醇中的铜镍核壳纳米线用去离子水清洗若干次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处理;
S9配制水性粘结剂,将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MW=360000)均匀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水性粘结剂;
S10配制导电油墨,将所述铜镍核壳纳米线与所述水性粘结剂按预定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制得导电油墨。
优选的,在所述S6步骤中,所述铜纳米线、所述乙酰丙酮镍、所述油胺的量分别为:0.3g铜纳米线、0.62g乙酰丙酮镍、65mL油胺。
优选的,在所述S6步骤中,所述铜纳米线、所述乙酰丙酮镍、所述油胺的量分别为:0.2g铜纳米线、0.82g乙酰丙酮镍、75mL油胺。
优选的,在所述S6步骤中,所述铜纳米线、所述乙酰丙酮镍、所述油胺的量分别为:0.15g铜纳米线、0.92g乙酰丙酮镍、80mL油胺。
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的配制方法为:所述第一配制剂,将1.05g-2.05g三水合硝酸铜溶解在44ml-84ml去离子水中;所述第二配制剂,将131g-253g氢氧化钠溶解在408ml-792ml去离子水中;所述第三配制剂,将41g-79g D(+)葡萄糖溶解在41ml-79ml去离子水中。
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将所述混合溶液放入烘箱中以55℃-65℃的温度加热4h后得到铜纳米线;
所述S3步骤中,所述第一清洗液的配制方法为:将质量分数为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MW=10000)和1%的N,N二乙基羟胺与去离子水混合;
所述S5步骤中,所述烘干步骤包括将清洗后的所述铜纳米线放入真空烘箱中,在37℃条件下烘干2h。
优选的,所述S6步骤中,将S5步骤中得到的铜纳米线和乙酰丙酮镍、油胺加入三口烧瓶中,然后将三口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中以600转/分钟-800转/分钟的转速,并在110℃的温度下搅拌加热0.5h;再将磁力搅拌器的转速降至500转/分钟,温度升至190℃后反应1.5h;将反应完成后的溶液冷却,再将冷却后的溶液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后得到铜镍核壳纳米线。
优选的,所述S10步骤中,所述铜镍核壳纳米线与所述水性粘结剂的质量比为19:32。
基于以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导电油墨,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成。
基于以上获得的导电油墨,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柔性加热器,所述柔性加热器采用以下步骤制成;
A1印制,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将上述导电油墨沉积到承印物表面制成柔性加热器坯体,所述承印物采用柔性基底材料制成;
A2柔性加热器成型,将A1步骤中得到的所述柔性加热器坯体放置于90℃烘箱中烘干30min后制成所述柔性加热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油墨,该导电油墨具有高抗氧化性和优良的导电性能并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还提供了所述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采用本方法制作更加简单,方便高效;还提供了基于该导电油墨所制成的柔性加热器,所述柔性加热器在具备优秀的热稳定性和便携性的同时,还具有成本低,可批量生产的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基础配制剂,先将1.05g三水合硝酸铜溶解在44mL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一配制剂,再将131g氢氧化钠溶解在408mL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二配制剂,最后将41g D(+)葡萄糖溶解在41mL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三配制剂;
S2合成铜纳米线,按顺序依次将所述第一配制剂、所述第二配制剂、所述第三配制剂混合并手动搅拌均匀,然后加入9.2mL无水乙二胺,再次快速搅拌均匀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放入烘箱中以60℃的温度条件加热4h。反应结束后,铜纳米线将漂浮在溶液表面,至此合成铜纳米线。
S3制备第一清洗液,将质量分数为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MW=10000)和1%的N,N二乙基羟胺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第一清洗液;
S4清洗铜纳米线,用所述第一清洗液对所述铜纳米线进行清洗,清洗5次后,将铜纳米线分散储存于第一清洗液中;
S5铜纳米线烘干处理,将S4步骤中得到的铜纳米线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后,放入真空烘箱中以37℃的温度条件烘干2h;
S6合成铜镍核壳纳米线,称取0.2g铜纳米线、0.82g乙酰丙酮镍和75ml油胺共同加入100ml三口烧瓶中,然后将三口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中以700转/分钟的转速在110℃下磁力搅拌加热0.5h;再将转速降低为500转/分钟,并升温到190℃反应1.5h。反应完成后待溶液自然冷却到室温,再用离心机以8000转/分钟进行离心分离5min后得到合成的铜镍核壳纳米线。
S7清洗及储存,将S6步骤中合成的铜镍核壳纳米线分别用环己烷和无水乙醇清洗3遍后将其存储于无水乙醇中;
S8清洗及烘干,将无水乙醇中的铜镍核壳纳米线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后放入真空烘箱中以37℃条件下烘干2h备用;
S9配制水性粘结剂,将0.25g羧甲基纤维素和0.5g聚乙烯吡咯烷酮(MW=360000)均匀溶解在4.25mL去离子水中,得到水性粘结剂;
S10配制导电油墨,将所述铜镍核壳纳米线与所述水性粘结剂按19:3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制得所述导电油墨。
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所用方法相似,区别仅在于:S2合成铜纳米线步骤中,烘箱的温度为55℃。
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所用方法相似,区别仅在于:S2合成铜纳米线步骤中,烘箱的温度为65℃。
实施例4:实施例4与实施例1所用方法相似,区别仅在于:S6合成铜镍核壳纳米线步骤中,将三口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中首次搅拌的转速为:600转/分钟。
实施例5:实施例5与实施例1所用方法相似,区别仅在于:S6合成铜镍核壳纳米线步骤中,将三口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中首次搅拌的转速为:800转/分钟。
实施例6: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基础配制剂,先将1.55g三水合硝酸铜溶解在64mL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一配制剂,再将192g氢氧化钠溶解在600mL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二配制剂,最后将60g D(+)葡萄糖溶解在60mL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三配制剂;
S2合成铜纳米线,按顺序依次将所述第一配制剂、所述第二配制剂、所述第三配制剂混合并手动搅拌均匀,然后加入9.2mL无水乙二胺,再次快速搅拌均匀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放入烘箱中以60℃的温度条件加热4h。反应结束后,铜纳米线将漂浮在溶液表面,至此合成铜纳米线。
S3制备第一清洗液,将质量分数为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MW=10000)和1%的N,N二乙基羟胺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第一清洗液;
S4清洗铜纳米线,用所述第一清洗液对所述铜纳米线进行清洗,清洗5次后,将铜纳米线分散储存于第一清洗液中;
S5铜纳米线烘干处理,将S4步骤中得到的铜纳米线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后,放入真空烘箱中以37℃的温度条件烘干2h;
S6合成铜镍核壳纳米线,称取0.2g铜纳米线、0.82g乙酰丙酮镍和75ml油胺共同加入100ml三口烧瓶中,然后将三口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中以700转/分钟的转速在110℃下磁力搅拌加热0.5h;再将转速降低为500转/分钟,并升温到190℃反应1.5h。反应完成后待溶液自然冷却到室温,再用离心机以8000转/分钟进行离心分离5min后得到合成的铜镍核壳纳米线。
S7清洗及储存,将S6步骤中合成的铜镍核壳纳米线分别用环己烷和无水乙醇清洗3遍后将其存储于无水乙醇中;
S8清洗及烘干,将无水乙醇中的铜镍核壳纳米线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后放入真空烘箱中以37℃条件下烘干2h备用;
S9配制水性粘结剂,将0.25g羧甲基纤维素和0.5g聚乙烯吡咯烷酮(MW=360000)均匀溶解在4.25mL去离子水中,得到水性粘结剂;
S10配制导电油墨,将所述铜镍核壳纳米线与所述水性粘结剂按19:3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制得所述导电油墨。
本实施例中获得的铜镍核壳纳米线中铜镍比为1:1。
实施例7:实施例7与实施例6所用方法相似,区别仅在于:S2合成铜纳米线步骤中,烘箱的温度为55℃。
实施例8:实施例8与实施例6所用方法相似,区别仅在于:S2合成铜纳米线步骤中,烘箱的温度为65℃。
实施例9:实施例9与实施例6所用方法相似,区别仅在于:S6合成铜镍核壳纳米线步骤中,将三口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中首次搅拌的转速为:600转/分钟。
实施例10:实施例10与实施例6所用方法相似,区别仅在于:S6合成铜镍核壳纳米线步骤中,将三口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中首次搅拌的转速为:800转/分钟。
实施例11: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基础配制剂,先将2.05g三水合硝酸铜溶解在84mL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一配制剂,再将253g氢氧化钠溶解在792mL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二配制剂,最后将79g D(+)葡萄糖溶解在79mL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三配制剂;
S2合成铜纳米线,按顺序依次将所述第一配制剂、所述第二配制剂、所述第三配制剂混合并手动搅拌均匀,然后加入9.2mL无水乙二胺,再次快速搅拌均匀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放入烘箱中以60℃的温度条件加热4h。反应结束后,铜纳米线将漂浮在溶液表面,至此合成铜纳米线。
S3制备第一清洗液,将质量分数为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MW=10000)和1%的N,N二乙基羟胺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第一清洗液;
S4清洗铜纳米线,用所述第一清洗液对所述铜纳米线进行清洗,清洗5次后,将铜纳米线分散储存于第一清洗液中;
S5铜纳米线烘干处理,将S4步骤中得到的铜纳米线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后,放入真空烘箱中以37℃的温度条件烘干2h;
S6合成铜镍核壳纳米线,称取0.2g铜纳米线、0.82g乙酰丙酮镍和75ml油胺共同加入100ml三口烧瓶中,然后将三口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中以700转/分钟的转速在110℃下磁力搅拌加热0.5h;再将转速降低为500转/分钟,并升温到190℃反应1.5h。反应完成后待溶液自然冷却到室温,再用离心机以8000转/分钟进行离心分离5min后得到合成的铜镍核壳纳米线。
S7清洗及储存,将S6步骤中合成的铜镍核壳纳米线分别用环己烷和无水乙醇清洗3遍后将其存储于无水乙醇中;
S8清洗及烘干,将无水乙醇中的铜镍核壳纳米线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后放入真空烘箱中以37℃条件下烘干2h备用;
S9配制水性粘结剂,将0.25g羧甲基纤维素和0.5g聚乙烯吡咯烷酮(MW=360000)均匀溶解在4.25mL去离子水中,得到水性粘结剂;
S10配制导电油墨,将所述铜镍核壳纳米线与所述水性粘结剂按19:3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制得所述导电油墨。
实施例12:实施例12与实施例11所用方法相似,区别仅在于:S2合成铜纳米线步骤中,烘箱的温度为55℃。
实施例13:实施例13与实施例11所用方法相似,区别仅在于:S2合成铜纳米线步骤中,烘箱的温度为65℃。
实施例14:实施例14与实施例11所用方法相似,区别仅在于:S6合成铜镍核壳纳米线步骤中,将三口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中首次搅拌的转速为:600转/分钟。
实施例15:实施例15与实施例11所用方法相似,区别仅在于:S6合成铜镍核壳纳米线步骤中,将三口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中首次搅拌的转速为:800转/分钟。
实施例16:实施例16与实施例6所用方法相似,区别仅在于:S6合成铜镍核壳纳米线步骤中,所述铜纳米线、所述乙酰丙酮镍、所述油胺的量分别为:0.3g铜纳米线、0.62g乙酰丙酮镍、65mL油胺。
本实施例中获得的铜镍核壳纳米线中铜镍比为1:0.5。
实施例17:实施例17与实施例6所用方法相似,区别仅在于:S6合成铜镍核壳纳米线步骤中,所述铜纳米线、所述乙酰丙酮镍、所述油胺的量分别为:0.15g铜纳米线、0.92g乙酰丙酮镍、80mL油胺。
本实施例中获得的铜镍核壳纳米线中铜镍比为1:1.5。
实施例18:一种导电油墨,采用以上实施例1-17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成。
实施例19:一种柔性加热器,所述柔性加热器采用以下步骤制成;
A1印制,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将以上实施例18中所述的导电油墨沉积到承印物表面制成柔性加热器坯体。具体的,所述承印物采用柔性基底材料制成;可选的材料有纸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酰亚胺(PI)等。如采用PET和PI作为承印物时,需先将PET和PI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净,然后烘干备用。
A2柔性加热器成型,将A1步骤中得到的所述柔性加热器坯体放置于90℃烘箱中烘干30min后制成所述柔性加热器。可选的,印制的柔性加热器面积为10mm×50mm。
由以上实施例内容可知,根据实施例18可制成17种导电油墨,将这17种导电油墨分别按照实施例19的方法步骤制成柔性加热器,再分别对所制成的柔性加热器进行电导率以及负载电压下的稳态温度及其热循环状态进行检测、观察并记录。
由检测结果可知,采用实施例6的制备方法所制成的导电油墨所制成的柔性加热器在环境温度下放置60天,其电导率依然保持稳定;并且其在6V的低压加载电压下可达到172.8℃的稳态温度,并且在6V加载电压下,其热循环保持5500s也没有出现衰减现象。
采用实施例16的制备方法所制成的导电油墨所制成的柔性加热器在环境温度下放置60天,其电导率依然保持稳定;并且其在6V的低压加载电压下可达到180℃的稳态温度,并且在5V加载电压下,热循环保持5500s也没有衰减现象。
采用实施例17的制备方法所制成的导电油墨所制成的柔性加热器在环境温度下放置60天,其电导率依然保持稳定;并且在6V的低压加载电压下可达到151.8℃的稳态温度,并且在6V加载电压下,热循环保持5500s也没有衰减现象。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方法将高抗氧化性的铜镍核壳纳米线作为导电填料,去离子水作为分散剂,加入适当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配制出具有良好印刷适性的绿色无毒导电油墨,能够很好地印刷在纸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酰亚胺(PI)上。
2、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可以在纸张上精确制备出不同加热面积的高性能柔性加热器,可以应用于人体热疗和血袋快速加热等热管理应用。基底纸张环保可降解可回收,对环境友好。
3、铜镍核壳纳米线导电油墨印刷的导电图案表现出高的导电性能以及良好的空气稳定性能(环境温度放置60天电阻变化率低于0.3),在不同弯曲状态下导电性能均能保持稳定。在低电压驱动下,具有高的加热性能(6V最高可达180℃),以及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循环加热5500s没有出现衰减现象)。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高抗氧化性和优良的导电性能并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的导电油墨的配制方法,并且提供了基于此导电油墨的柔性加热器,其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所制成的柔性加热器在低电压下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适用于多种用途,并且可实现低成本、快速大规模生产,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益。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基础配制剂,先将三水合硝酸铜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一配制剂,再将氢氧化钠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二配制剂,然后将葡萄糖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成第三配制剂;
S2合成铜纳米线,将所述第一配制剂、所述第二配制剂、所述第三配制剂依次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无水乙二胺,再次搅拌均匀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加热后得到铜纳米线;
S3制备第一清洗液,将聚乙烯吡咯烷酮(MW=10000)和N,N二乙基羟胺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第一清洗液;
S4清洗铜纳米线,用所述第一清洗液对所述铜纳米线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铜纳米线储存于第一清洗液中;
S5铜纳米线烘干处理,将S4步骤中得到的铜纳米线用去离子水清洗若干次后,放入烘箱中烘干;
S6合成铜镍核壳纳米线,将S5步骤中得到的铜纳米线和乙酰丙酮镍、油胺加入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加热,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再将冷却后的溶液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后得到铜镍核壳纳米线;
S7清洗及储存,将S6步骤中合成的铜镍核壳纳米线分别用环己烷和无水乙醇清洗若干遍后将其存储于无水乙醇中;
S8清洗及烘干,将无水乙醇中的铜镍核壳纳米线用去离子水清洗若干次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处理;
S9配制水性粘结剂,将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MW=360000)均匀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水性粘结剂;
S10配制导电油墨,将所述铜镍核壳纳米线与所述水性粘结剂按预定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制得导电油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6步骤中,所述铜纳米线、所述乙酰丙酮镍、所述油胺的量分别为:0.3g铜纳米线、0.62g乙酰丙酮镍、65mL油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6步骤中,所述铜纳米线、所述乙酰丙酮镍、所述油胺的量分别为:0.2g铜纳米线、0.82g乙酰丙酮镍、75mL油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6步骤中,所述铜纳米线、所述乙酰丙酮镍、所述油胺的量分别为:0.15g铜纳米线、0.92g乙酰丙酮镍、80mL油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的配制方法为:所述第一配制剂,将1.05g-2.05g三水合硝酸铜溶解在44ml-84ml去离子水中;所述第二配制剂,将131g-253g氢氧化钠溶解在408ml-792ml去离子水中;所述第三配制剂,将41g-79g D(+)葡萄糖溶解在41ml-79ml去离子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将所述混合溶液放入烘箱中以55℃-65℃的温度加热4h后得到铜纳米线;
所述S3步骤中,所述第一清洗液的配制方法为:将质量分数为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MW=10000)和1%的N,N二乙基羟胺与去离子水混合;
所述S5步骤中,所述烘干步骤包括将清洗后的所述铜纳米线放入真空烘箱中,在37℃条件下烘干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步骤中,将S5步骤中得到的铜纳米线和乙酰丙酮镍、油胺加入三口烧瓶中,然后将三口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中以600转/分钟-800转/分钟的转速,并在110℃的温度下搅拌加热0.5h;再将磁力搅拌器的转速降至500转/分钟,温度升至190℃后反应1.5h;将反应完成后的溶液冷却,再将冷却后的溶液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后得到铜镍核壳纳米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步骤中,所述铜镍核壳纳米线与所述水性粘结剂的质量比为19:32。
9.一种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成。
10.一种柔性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加热器采用以下步骤制成;
A1印制,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将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电油墨沉积到承印物表面制成柔性加热器坯体,所述承印物采用柔性基底材料制成;
A2柔性加热器成型,将A1步骤中得到的所述柔性加热器坯体放置于90℃烘箱中烘干30min后制成所述柔性加热器。
CN202010821718.2A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加热器 Pending CN1117482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1718.2A CN111748243A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1718.2A CN111748243A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8243A true CN111748243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13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1718.2A Pending CN111748243A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824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6718A (zh) * 2021-10-21 2022-01-21 明鑫(深圳)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铜镍核壳纳米线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235227A (zh) * 2021-12-03 2022-03-25 明鑫(深圳)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应力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20565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苏州烯时代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发热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8384A (zh) * 2014-02-28 2014-06-25 江苏大学 复合Ni、Co的核壳结构Cu基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3803A (zh) * 2015-06-03 2015-09-23 南京理工大学 一步法合成高稳定高导电铜纳米线墨水的方法
CN104959626A (zh) * 2015-06-30 2015-10-07 厦门大学 一种合金包裹铜纳米线制备多功能核壳纳米材料的方法
US20150322276A1 (en) * 2013-01-23 2015-11-12 Henkel IP & Holding GmbH Flexible conductive ink
CN105419483A (zh) * 2015-11-26 2016-03-23 北京奥托米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导电喷墨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253758A1 (en) * 2014-08-29 2017-09-07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Core-shell nanostructures and related inks, films and methods
CN110026567A (zh) * 2019-04-24 2019-07-19 昶联金属材料应用制品(广州)有限公司 银铜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15385A (zh) * 2020-04-30 2020-08-11 厦门大学 一种铜-镍核壳型纳米粉体和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22276A1 (en) * 2013-01-23 2015-11-12 Henkel IP & Holding GmbH Flexible conductive ink
CN103878384A (zh) * 2014-02-28 2014-06-25 江苏大学 复合Ni、Co的核壳结构Cu基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253758A1 (en) * 2014-08-29 2017-09-07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Core-shell nanostructures and related inks, films and methods
CN104923803A (zh) * 2015-06-03 2015-09-23 南京理工大学 一步法合成高稳定高导电铜纳米线墨水的方法
CN104959626A (zh) * 2015-06-30 2015-10-07 厦门大学 一种合金包裹铜纳米线制备多功能核壳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05419483A (zh) * 2015-11-26 2016-03-23 北京奥托米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导电喷墨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26567A (zh) * 2019-04-24 2019-07-19 昶联金属材料应用制品(广州)有限公司 银铜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15385A (zh) * 2020-04-30 2020-08-11 厦门大学 一种铜-镍核壳型纳米粉体和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0565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苏州烯时代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发热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56718A (zh) * 2021-10-21 2022-01-21 明鑫(深圳)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铜镍核壳纳米线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235227A (zh) * 2021-12-03 2022-03-25 明鑫(深圳)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应力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8243A (zh) 一种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加热器
CN107036741B (zh) 一种自修复石墨烯基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CN100581687C (zh) 金属镍粉末的制造方法
WO2018043842A1 (ko) 나노섬유-나노선 복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686688A (zh) 石墨烯/聚吡咯/炭黑导电油墨及制备方法和柔性纸基书写导电线路
CN108597901A (zh) 一种静电纺丝双喷法制备钴酸镍/碳纤维柔性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08035175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转移印制方法
CN112733989B (zh) 一种基于MXene墨水印制的柔性RFID无源测温标签
CN108889317B (zh) Co0.1Ni0.75Se/rG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337237A (zh) 一种钼酸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40266B (zh) 具有角度识别功能的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CN109137128A (zh) 一种负离子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63717B (zh) 聚偏二氟乙烯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7468A (zh) 一种基于一维、二维材料的力致导电胶的制备与应用
CN110746836A (zh) 一种耐高温蒸汽的热转印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0705A (zh) 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的改性pva电解质薄膜、其制法与应用
CN116598065A (zh) 一种石墨烯-银复合rfid标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785584B (zh) 一种电子元件包装用塑胶载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87747B (zh) 一种3d打印的可穿戴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56718A (zh) 一种铜镍核壳纳米线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P5453789B2 (ja) 金属微粒子分散体、金属薄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金属薄膜
CN109135427A (zh) 生物可吸收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烧结方法
CN107385681B (zh)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均匀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
CN109449011A (zh) 一种以碳纤维为支撑体生长针状网络结构钴酸镍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8511767A (zh) 一种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