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6900B - 复合机 - Google Patents

复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6900B
CN111716900B CN202010195606.0A CN202010195606A CN111716900B CN 111716900 B CN111716900 B CN 111716900B CN 202010195606 A CN202010195606 A CN 202010195606A CN 111716900 B CN111716900 B CN 1117169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ing
printing
unit
pap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56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6900A (zh
Inventor
中野洋介
竹内敦彦
五十岚人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16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6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6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6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便利性优异的复合机。该复合机(1)具备:驱动辊(46),设置在具有供纸口(7)及排纸口(8)的读取输送路径(H2),输送纸张(9);驱动辊(26),设置在与设置有驱动辊(46)的读取输送路径(H2)不同的输送路径(H1),输送卷纸(21、21a);读取部(40),读取被驱动辊(46)输送的纸张(9)的表面;印刷部(10),在被驱动辊(26)输送的卷纸(21、21a)上进行印刷;读取控制部(42),控制驱动辊(46)以及读取部(40);以及印刷控制部(12),控制驱动辊(26)以及印刷部(10),驱动辊(46)、供纸口(7)、排纸口(8)以及读取部(40)在印刷部(10)的印刷位置处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印刷部(10)的下游方向的位置。

Description

复合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复合机):具备读取介质的扫描器部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打印机部,在分别使用扫描器部和打印机部时可靠地确保介质的供给排出路径不相互干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12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复合机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由于扫描器部配置于打印机部的上方,所以当进行打印机部的维护时用户的便利性降低。
本申请的复合机具备:第一输送辊,设置在具有供纸口以及排纸口的路径上,输送第一介质;第二输送辊,设置在与设置有所述第一输送辊的所述路径不同的路径上,输送第二介质;读取部,读取被所述第一输送辊输送的所述第一介质的表面;印刷部,在被所述第二输送辊输送的所述第二介质上进行印刷;读取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输送辊以及所述读取部;以及印刷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输送辊以及所述印刷部,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供纸口、所述排纸口以及所述读取部在所述印刷部的印刷位置处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印刷部的下游方向的位置。
在上述的复合机中,具备卷筒支承部,所述卷筒支承部支承卷绕有向所述印刷部供给的所述第二介质的卷筒,所述卷筒支承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印刷部的下游方向且所述读取部的铅直下方的位置。
在上述的复合机中,所述印刷控制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卷筒支承部的上游方向且所述印刷部的铅直下方的位置。
在上述的复合机中,所述复合机具备引出部,所述引出部被构成为能够将所述卷筒支承部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移动,所述引出部能够在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闭位置是所述卷筒支承部位于所述读取部的铅直下方的位置,所述开位置是所述卷筒支承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读取部的下游方向的位置。
在上述的复合机中,所述读取控制部在所述读取部的读取位置处的读取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所述供纸口与所述排纸口之间。
在上述的复合机中,在所述读取输送方向上的所述读取部的上游方向且所述印刷部的所述印刷位置的铅直上方的位置具备罩部,所述罩部能够以所述读取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为转动轴进行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复合机的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表示读取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说明罩部的开闭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说明引出部的动作的示意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复合机;2…印刷装置;2a…上表面;3…读取装置;3a…前表面;4…操作部;5…供纸口;6…排纸口;7…供纸口;8…排纸口;9…作为第一介质的纸张;10…印刷部;11…液体喷出头;12…印刷控制部;13…电源部;14…切断器;15…引出部;19、19a…卷筒支承部;20、20a…卷筒;21、21a…作为第二介质的卷纸;22、22a、22b…引导板;23、23a…驱动辊;24…驱动辊;25…从动辊;26…作为第二输送辊的驱动辊;27…驱动辊;28…引导板;29…转动轴;30…印刷排纸用罩部;31…转动轴;32…罩部;40…读取部;41…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模块;42…读取控制部;43…引导板;44…驱动辊;45…从动辊;46…作为第一输送辊的驱动辊;47…从动辊;48…引导板;49…转动轴;50…读取排纸用罩部;51…转动轴;52…读取供纸用罩部;A1、A2、B1、B2、B3、B4、C1…箭头;H1…输送路径;H2…读取输送路径;M1…输送机构;M2…读取输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1进行说明。
此外,对各图中相对应的构成元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重复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参照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以及图示,有时以部件或者局部的纵横比例尺与实际不同的方式表示。另外,除了需要说明书的构成元件以外,有时省略图示。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作为相互正交的三个轴示出了X轴、Y轴以及Z轴,将表示各轴的箭头的前端侧设为“+”,将根端侧设为“-”。另外,将沿着X轴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将沿着Y轴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沿着Z轴的方向称为“铅直方向”。另外,将宽度方向的+X方向描述为右或者右侧,将-X方向描述为左或者左侧,将前后方向的+Y方向描述为前或者前侧,将-Y方向描述为后或者后侧,将铅直方向的+Z方向描述为上或者上方,将-Z方向描述为下或者下方。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复合机1的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是表示读取装置3的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说明罩部32的开闭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是说明引出部15的动作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被构成为具备印刷功能的印刷装置2和具备读取功能的读取装置3的多功能装置。此外,构成复合机1的读取装置3配置于印刷装置2的前侧的上方处。用于操作复合机1的操作部4配置于印刷装置2的上表面2a的右侧端部。另外,在读取装置3的下方处配置有卷筒支承部19、19a,卷筒支承部19、19a支承卷绕有作为第二介质的卷纸21、21a的卷筒20、20a。
如图3所示,读取装置3构成为包括:读取部40,读取作为第一介质的纸张9的表面;读取输送机构M2,将纸张9从供纸口7输送到读取部40,将读取后的纸张9输送到排纸口8;以及读取控制部42,控制读取部40以及读取输送机构M2。
读取输送机构M2由引导板43、驱动辊44、从动辊45、作为第一输送辊的驱动辊46、从动辊47以及引导板48构成。
读取部40以及读取控制部42配置于驱动辊44以及从动辊45与驱动辊46以及从动辊47之间。因此,驱动辊44以及从动辊45作为向读取部40供给纸张的供纸用辊而进行动作,驱动辊46以及从动辊47作为从读取部40排出纸张的排纸用辊而进行动作。
从供纸口7供给的纸张9通过引导板43、驱动辊44以及从动辊45向读取部40输送。其后,通过设置于读取部40的读取位置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模块41来读取印刷在纸张9的表面的文字、照片,并作为图像数据而存储于读取控制部42的存储器中。读取后的纸张9通过驱动辊46、从动辊47以及引导板48向排纸口8输送。因而,能够将从供纸口7供给的纸张9沿着成为路径的读取输送路径H2输送。
另外,读取部40的读取位置处的读取输送方向是箭头A2所示的方向、即从供纸口7朝向排纸口8的方向,在读取输送方向上,读取控制部42配置于供纸口7与排纸口8之间。能够通过将读取控制部42收进读取装置3的内部来实现读取装置3的小型化。
另外,在读取输送方向的读取部40的上游方向上设置有读取供纸用罩部52,读取供纸用罩部52能够以读取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为转动轴51沿着箭头B2的方向转动。因此,在不进行读取作业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关闭读取供纸用罩部52来防止灰尘、垃圾进入到读取部4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读取供纸用罩部52能够在箭头B2的方向上转动,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读取供纸用罩部52也能够在与箭头B2相反方向上转动。采用这种结构也能够防止灰尘、垃圾进入到读取部40。
另外,在读取输送方向的读取部40的下游方向上设置有读取排纸用罩部50,读取排纸用罩部50能够以铅直下方端为转动轴49在箭头B3的方向上转动。因此,能够通过打开读取排纸用罩部50来将读取结束的纸张9放置在读取排纸用罩部50上,从而容易回收读取结束后的纸张9。另外,在不进行读取作业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关闭读取排纸用罩部50来防止灰尘、垃圾的侵入,并且,由于能够将读取装置3的前表面3a平整化,所以可实现读取装置3的小型化。
如图2所示,印刷装置2构成为包括:印刷部10,在卷纸21、21a上进行印刷;输送机构M1,将卷纸21、21a向印刷部10供给,将印刷的卷纸21、21a向排纸口6输送;切断器14,切断印刷的卷纸21、21a;卷筒支承部19、19a,支承卷绕有卷纸21、21a的卷筒20、20a;印刷控制部12,控制印刷部10以及输送机构M1;以及电源部13,将电供给到印刷控制部12、输送机构M1。此外,电源部13还将电供给到读取控制部42、读取输送机构M2。
输送机构M1输送两个卷纸21、21a,输送机构M1由多个引导板22、22a、22b、多个驱动辊23、23a、驱动辊24、从动辊25、作为第二输送辊的驱动辊26、多个驱动辊27以及引导板28等构成。
在两个卷纸21、21a中位于上端的卷纸21被引导板22和多个驱动辊23输送到印刷部10,位于下端的卷纸21a被引导板22a、22b和多个驱动辊23a输送到印刷部10。
另外,驱动辊23、23a、驱动辊24、从动辊25以及驱动辊26作为将卷纸21、21a供给到印刷部10的供纸用辊而进行动作,多个驱动辊27作为将卷纸21、21a从印刷部10排出的排纸用辊而进行动作。因而,印刷部10配置于供纸用辊与排纸用辊之间。
另外,上述的驱动辊46、供纸口7、排纸口8以及读取部40在印刷部10的印刷位置处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印刷部10的下游方向的位置。因此,由于构成读取装置3的结构部件没有配置于印刷部10的上方处,所以能够将后述的罩部32设置于印刷部10的上方处,能够通过开闭罩部32而在进行印刷部10的维护时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从供纸口5供给的卷纸21、21a通过驱动辊26向印刷部10输送。其后,通过设置于印刷部10的印刷位置处的液体喷出头11,在卷纸21、21a上印刷文字、照片。印刷后的卷纸21、21a通过切断器14被切断,并通过驱动辊27以及引导板28向排纸口6输送。因而,能够将从供纸口5供给的卷纸21、21a沿着成为路径的输送路径H1来输送。
另外,印刷部10的印刷位置处的输送方向是箭头A1所示的方向、即作为从供纸口5朝向排纸口6的方向。支承分别卷绕有两个卷纸21、21a的卷筒20、20a的两个卷筒支承部19、19a在输送方向上配置于印刷部10的下游方向且读取装置3的读取部40的铅直下方的位置,卷筒支承部19配置于卷筒支承部19a的上方处,卷筒支承部19a配置于卷筒支承部19a的下方处。因此,能够缩短作为印刷装置2的输送方向的前后方向的尺寸,能够实现具备印刷装置2的复合机1的小型化。
另外,印刷控制部12在输送方向上配置于卷筒支承部19、19a的上游方向且印刷部10的铅直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确保构成向印刷部10输送卷纸21、21a的输送路径H1的空间,实现具备印刷装置2的复合机1的小型化。
另外,在印刷装置2的上表面2a,在读取输送方向的读取装置3的读取部40的上游方向且印刷部10的铅直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以读取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为转动轴31的用于维护印刷部10的罩部32。因此,如图4所示,能够通过沿箭头B4的方向打开罩部32而容易进行印刷部10的维护。
另外,在输送方向的印刷部10的下游方向的位置上设置有能够以铅直下方端为转动轴29沿着箭头B1的方向转动的印刷排纸用罩部30。因此,能够通过打开印刷排纸用罩部30来将印刷后的卷纸21、21a放置在印刷排纸用罩部30上,从而容易回收印刷结束后的卷纸21、21a。另外,在不进行印刷作业的情况下,通过关闭印刷排纸用罩部30来防止灰尘、垃圾的侵入,并且,由于能够将印刷装置2的前表面平整化,所以可实现具备印刷装置2的复合机1的小型化。
另外,包括卷筒支承部19下方的卷筒支承部19a的卷筒20a、卷纸21a、引导板22a以及驱动辊23a配置于能够沿着印刷部10处的输送方向移动的引出部15。即,引出部15能够在卷筒支承部19a位于读取部40的铅直下方的闭位置与如图5所示卷筒支承部19a在输送方向上位于读取部40的下游方向的开位置之间移动。因此,通过将引出部15向箭头C1的方向移动而移动至开位置,能够容易进行被卷筒支承部19a支承的卷绕有卷纸21a的卷筒20a的拆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具备两个卷筒支承部19、19a的复合机1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需要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一个卷筒支承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介质将纸张9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作为第二介质将卷纸21、21a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需要限定于此,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也可以是相同介质。
下面,记载从上述的实施方式导出的内容。
复合机具备:第一输送辊,设置在具有供纸口以及排纸口的路径上,输送第一介质;第二输送辊,设置在与设置有所述第一输送辊的所述路径不同的路径上,输送第二介质;读取部,读取被所述第一输送辊输送的所述第一介质的表面;印刷部,在被所述第二输送辊输送的所述第二介质上进行印刷;读取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输送辊以及所述读取部;以及印刷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输送辊以及所述印刷部,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供纸口、所述排纸口以及所述读取部在所述印刷部的印刷位置处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印刷部的下游方向的位置。
根据该复合机,第一输送辊、供纸口、排纸口以及读取部在印刷部的印刷位置处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印刷部的下游方向的位置,即与读取功能相关联的结构部件未配置于印刷部的上方处。因此,能够在进行印刷部的维护时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在上述的复合机中,可以具备卷筒支承部,所述卷筒支承部支承卷绕有向所述印刷部供给的所述第二介质的卷筒,所述卷筒支承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印刷部的下游方向且所述读取部的铅直下方的位置。
根据该复合机,由于支承卷绕有第二介质的卷筒的卷筒支承部在输送方向上配置于印刷部的下游方向且读取部的铅直下方的位置,所以能够缩短复合机的输送方向或者印刷部与读取部的排列方向上的尺寸,能够实现复合机的小型化。
在上述的复合机中,所述印刷控制部可以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卷筒支承部的上游方向且所述印刷部的铅直下方的位置。
根据该复合机,由于印刷控制部在输送方向上配置于卷筒支承部的上游方向且印刷部的铅直下方的位置,所以能够确保构成向印刷部输送第二介质的输送路径的空间,能够实现复合机的小型化。
在上述的复合机中,可以具备引出部,所述引出部被构成为能够将所述卷筒支承部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移动,所述引出部能够在所述卷筒支承部位于所述读取部的铅直下方的闭位置与所述卷筒支承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读取部的下游方向的开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该复合机,由于具备能够将卷筒支承部沿着输送方向移动的引出部,所以通过将引出部移动到开位置处,能够容易进行被卷筒支承部支承的卷筒的拆卸。
在上述的复合机中,所述读取控制部可以在所述读取部的读取位置处的读取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所述供纸口与所述排纸口之间。
根据该复合机,由于读取控制部配置于供纸口与排纸口之间,所以能够在确保向读取部输送第一介质的输送路径的状态下实现复合机的小型化。
在上述的复合机中,可以在所述读取输送方向上的所述读取部的上游方向且所述印刷部的所述印刷位置的铅直上方的位置具备罩部,所述罩部能够以所述读取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为转动轴进行转动。
根据该复合机,由于在印刷部的印刷位置的铅直上方处具备罩部,所以能够通过开闭罩部来容易进行印刷部的维护。

Claims (4)

1.一种复合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输送辊,设置在具有供纸口以及排纸口的路径上,输送第一介质;
第二输送辊,设置在与设置有所述第一输送辊的所述路径不同的路径上,输送第二介质;
读取部,读取被所述第一输送辊输送的所述第一介质的表面;
印刷部,在被所述第二输送辊输送的所述第二介质上进行印刷;
读取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输送辊以及所述读取部;
印刷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输送辊以及所述印刷部;
卷筒支承部,支承卷绕有向所述印刷部供给的所述第二介质的卷筒;以及
引出部,所述引出部被构成为能够将所述卷筒支承部沿着所述印刷部的印刷位置处的输送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供纸口、所述排纸口以及所述读取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印刷部的下游方向的位置,且并未配置在铅直方向上所述印刷部的上方,
所述引出部能够在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闭位置是所述卷筒支承部位于所述读取部的铅直下方的位置,所述开位置是所述卷筒支承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读取部的下游方向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控制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卷筒支承部的上游方向且所述印刷部的铅直下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控制部在所述读取部的读取位置处的读取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所述供纸口与所述排纸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读取输送方向上的所述读取部的上游方向且所述印刷部的所述印刷位置的铅直上方的位置具备罩部,
所述罩部能够以所述读取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为转动轴进行转动。
CN202010195606.0A 2019-03-20 2020-03-19 复合机 Active CN1117169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52436A JP7028211B2 (ja) 2019-03-20 2019-03-20 複合機
JP2019-052436 2019-03-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6900A CN111716900A (zh) 2020-09-29
CN111716900B true CN111716900B (zh) 2023-01-06

Family

ID=72514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5606.0A Active CN111716900B (zh) 2019-03-20 2020-03-19 复合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897547B2 (zh)
JP (1) JP7028211B2 (zh)
CN (1) CN1117169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55199A (ja) * 2020-03-27 2021-10-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カセット
JP2022175124A (ja) * 2021-05-12 2022-1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05367A (ja) * 1982-05-25 1983-11-30 Ricoh Co Ltd 複合フアクシミリ
CN102020128A (zh) * 2009-09-15 2011-04-20 株式会社理光 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73183A (zh) * 2011-03-15 2012-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复合型印刷装置
CN103318683A (zh) * 2012-03-22 2013-09-2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薄片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5151225A (ja) * 2014-02-13 2015-08-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688347A (zh) * 2017-03-29 2018-10-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8448A (ja) * 1982-12-13 1984-06-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JPH03130178A (ja) * 1989-07-10 1991-06-03 Canon Inc 熱転写記録装置
US7324237B2 (en) * 2000-11-22 2008-01-29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orrecting the image recording position based on the detected result of the recording material
JP2005288955A (ja) * 2004-04-02 2005-10-2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給紙制御方法
JP4818883B2 (ja) * 2006-11-10 2011-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29131B2 (ja) * 2007-11-14 2012-05-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ロール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05367A (ja) * 1982-05-25 1983-11-30 Ricoh Co Ltd 複合フアクシミリ
CN102020128A (zh) * 2009-09-15 2011-04-20 株式会社理光 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73183A (zh) * 2011-03-15 2012-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复合型印刷装置
CN103318683A (zh) * 2012-03-22 2013-09-2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薄片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5151225A (ja) * 2014-02-13 2015-08-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688347A (zh) * 2017-03-29 2018-10-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55920A (ja) 2020-09-24
CN111716900A (zh) 2020-09-29
US10897547B2 (en) 2021-01-19
US11165920B2 (en) 2021-11-02
US20200304649A1 (en) 2020-09-24
US20210099584A1 (en) 2021-04-01
JP7028211B2 (ja) 2022-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6900B (zh) 复合机
US7959149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9177594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4665943B2 (ja) 自動原稿給紙装置
JP4670954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0235311A (ja) シート収容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7452689B2 (ja) 印刷装置
US11535468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WO2022009648A1 (ja) 印刷装置
JP7226608B2 (ja) 複合機
JP2019136906A (ja) 記録装置
US20100019433A1 (en) Sheet fol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heet folding method
JP2000159364A (ja) 用紙出力装置
EP4223682A1 (en) Printing device
CN110549733B (zh) 图像打印设备
JP7046589B2 (ja) 記録装置
JP2023050222A (ja) 印刷装置
JP2024043157A (ja) 印刷装置
JP4070617B2 (ja) 給紙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19858A (ja) 記録シート保持装置
JP2024011194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22086793A (ja) 印刷装置
JP2008118200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21160878A (ja) 印刷装置
JP2016064914A (ja)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