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9231B - 底漆引发的结构性粘合剂膜固化 - Google Patents

底漆引发的结构性粘合剂膜固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9231B
CN111699231B CN201980012401.XA CN201980012401A CN111699231B CN 111699231 B CN111699231 B CN 111699231B CN 201980012401 A CN201980012401 A CN 201980012401A CN 111699231 B CN111699231 B CN 1116992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able adhesive
primer
film
adhesive
support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24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9231A (zh
Inventor
尚塔奴·R·拉纳德
亚历山大·J·库格尔
凯·U·克劳森
拉赫哪·库拉纳
迪安·M·莫伦
小威廉·H·西科尔斯基
埃里克·M·汤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11699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9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9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9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5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a primer layer between the carrier and the adhesiv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0Meta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4Pe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in the ring
    • C08K5/15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oxy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1535Five-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02Polysilic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C09J5/04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involving separate application of adhesive ingredients to the different surfaces to be join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5Heat-activ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0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additives as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adhesive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1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use of irradi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可固化粘合剂膜、用于粘附可固化粘合剂膜的底漆,以及包括粘合剂膜和底漆的粘合剂体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剂体系包括:I)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a)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b)包含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第一物质,该第一物质可以是a)或除a)之外的物质;和c)第一过渡金属阳离子;和II)底漆,该底漆用于将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粘附到第一基板,该底漆包含氧化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剂体系包括:I)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括承载压花的放气通道的外表面,在将该外表面施加到带底漆基板期间放气通道能够帮助空气逸出;和II)底漆,该底漆包含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固化的组分。

Description

底漆引发的结构性粘合剂膜固化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可固化粘合剂膜以及包括此类膜和底漆的条带,所述底漆在接触时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膜的固化,从而产生结构性粘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可固化粘合剂膜是固化前的压敏粘合剂。
背景技术
下面的参考文献可与本公开的一般技术领域相关:US 2005/0214497、JPS6026079、CA 1,301,616、DE 10259457、EP 0140006、EP 0232936、EP 0889105、EP 1800865、GB 1,448,257、JP 09/111193、US 2004/0228998、US 2005/0230960、US 2008/0242764、US2010/0061823、US 2010/0255239、US 2013/0052460、US 2013/0184394、US 2016/0289513、US 3,625,875、US 3,639,500、US 3,994,764、US 3,996,308、US 4,170,612、US 4,316,000、US 4,373,077、US 4,452,955、US 4,472,231、US 4,569,976、US 4,945,006、US 4,946,529、US 5,003,016、US 5,106,808、US 6,734,249和WO 2014/078115。
发明内容
简而言之,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将可固化粘合剂膜粘附到第一基板的底漆,所述底漆包含:a)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b)包含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物质,所述物质可以是a)或可以是除a)之外的物质;c)过渡金属阳离子;以及d)不是a)、b)和c)的氧化剂;其中所述底漆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b)是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b)是除a)之外的物质,并且a)不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本公开的这种底漆的附加实施方案在下文的“选定的实施方案”下描述并且在实施例中展示。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e)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f)包含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第二物质,所述第二物质可以是e)或可以是除e)之外的物质;以及g)还原剂,所述还原剂不是e)和f),并且不包含过渡金属、氮和硫。在一些实施方案中,f)是e)。在一些实施方案中,f)是除e)之外的物质,并且e)不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括承载压花的放气通道的外表面,在将所述外表面施加到基板期间这些放气通道能够帮助空气逸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可热熔加工的粘合剂。本公开的这种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附加实施方案在下文的“选定的实施方案”下描述并且在实施例中展示。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粘合剂体系,包括:I)根据本公开的底漆;和II)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本公开的这种粘合剂体系的附加实施方案在下文的“选定实施方案”下描述并且在实施例中展示。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将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粘附到第一基板的底漆,所述底漆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a)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b)包含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物质,所述物质可以是a)或可以是除a)之外的物质;以及c)不是a)和b)的氧化剂;其中所述底漆不包含增粘剂,并且其中所述底漆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b)是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b)是除a)之外的物质,并且a)不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本公开的这种底漆的附加实施方案在下文的“选定的实施方案”下描述并且在实施例中展示。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粘合剂体系,包括:I)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a)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b)包含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第一物质,所述第一物质可以是a)或除a)之外的物质;和c)第一过渡金属阳离子;以及II)底漆,所述底漆用于将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粘附到第一基板,所述底漆包含:d)氧化剂;其中所述底漆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b)是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b)是除a)之外的物质,并且a)不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底漆不包含增粘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底漆不包含其中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物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选自有机还原剂的还原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括承载压花的放气通道的外表面,在将所述外表面施加到基板期间这些放气通道能够帮助空气逸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可热熔加工的粘合剂。本公开的这种粘合剂体系的附加实施方案在下文的“选定实施方案”下描述并且在实施例中展示。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粘合剂体系,包括:I)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括承载压花的放气通道的外表面,在将所述外表面施加到带底漆基板期间这些放气通道能够帮助空气逸出;以及II)底漆,所述底漆用于将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粘附到基板,其中所述底漆包含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固化的组分。本公开的这种粘合剂体系的附加实施方案在下文的“选定实施方案”下描述并且在实施例中展示。
本公开前面的概述不旨在描述本发明的每个实施方案。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列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细节。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从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书中将显而易见。
在本申请中:
“直接结合”是指彼此直接接触并结合在一起的两种材料;
“成膜”意味着能够形成连续和连贯的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种膜可由对熔体、溶液、悬浮液等进行凝固、固化、干燥或溶剂去除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而产生;
“自支撑膜”意味着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并且具有不依赖于与任何支撑材料接触的机械完整性的膜(尤其排除了液体、干燥或原位固化的表面涂层诸如油漆或底漆,以及不具有独立机械完整性的表面涂层);
“可热熔加工的粘合剂”意味着包含很少或不包含常规溶剂(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可以是小于5重量%、小于3重量%、小于1重量%、小于0.5重量%、小于0.1重量%或小于0.01重量%的常规溶剂)的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可以在常规条件下进行热熔加工,其中热熔加工包括热熔共混和挤出;
“kDa”意味着千道尔顿;
“(甲基)丙烯酸酯”单独地和共同地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
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是来源于单一单体的聚合物或低聚物的链段;
“常温常压”或“NTP”意味着20℃(293.15K,68℉)的温度和1atm(14.696psi,101.325kPa)的绝对压力;
聚合物或低聚物的“侧链”官能团是不形成聚合物或低聚物的主链的一部分并且不是聚合物的末端基团的官能团;
“室温”为21℃(70℉);并且
“结构性粘合剂”意味着通过不可逆固化结合的粘合剂,当结合到其预期基板上时,典型地具有至少69kPa(10psi)、更典型地至少276kPa(40psi)、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689kPa(100psi)以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1379kPa(200psi)的强度,所述强度是使用本文实施例中所述的搭接剪切测试作为断裂应力(峰值应力)测量的。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科学和技术术语具有在本领域中普遍使用的含义。
如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诸如“经涂覆的”和“压花的”之类的术语旨在表示结构,而并不旨在限制用于获得所叙述结构的方法。
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明,否则如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所述”涵盖具有多个指代物的实施方案。
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明,否则如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一般以其包括“和/或”的意义采用。
如本文所用,“具有”、“包括”、“包含”等等均以其开放性意义使用,并且一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应当理解,术语“由...组成”和“基本上由...组成”包括在术语“包含”等等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了可固化粘合剂膜,以及包括此类膜的条带。本公开还提供了能够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的底漆。本公开还提供了能够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的第二可固化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膜是固化前的压敏粘合剂,即使在固化之前,在车间或工厂条件下,也能够在没有夹具和其他支撑物的情况下将基板保持在适当位置。本发明的粘合剂体系不需要混合液体组分以供使用。在与涂覆底漆的基板接触时,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开始固化,从而产生结构性粘结。在本发明粘合剂体系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固化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实现,而无需加热和高压釜。同样,在本发明粘合剂体系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固化可在没有紫外辐射处理和其他辐射处理的情况下实现,并且固化很好地蔓延到辐射固化难以到达的区域。在本发明粘合剂体系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粘合剂体系的组分不需要冷藏,也不需要避光储存。在本发明粘合剂体系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膜可在制造点处附接到其基板,并在不同的时间和/或地点结合。在本发明粘合剂体系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膜可在制造点处附接到其基板,能够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的第二可固化膜可在第二制造点处附接到第二基板,并且这两者可在第三时间和/或地点处结合。在本发明粘合剂体系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能够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的第二可固化膜可在制造点处附接到其基板,能够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的另一个第二可固化膜可在第二制造点处附接到第二基板,并且这两者可在第三时间和/或地点处通过将可固化粘合剂膜夹置在预安装于基板上的这两个第二可固化膜之间而结合。
本公开提供了可固化粘合剂膜。这些可固化粘合剂膜在室温下是固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膜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和还原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膜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侧链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和还原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膜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成膜性低聚物、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反应性物质,和还原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诸如(甲基)丙烯酸酯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低聚物是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交联剂,该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或者三个或更多个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诸如含乙烯基的基团,诸如(甲基)丙烯酸酯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交联剂是交联单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交联剂是低聚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过渡金属阳离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氧化还原加速剂,诸如季胺。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氧化还原加速剂可选自含有有机或无机氯离子的化合物,诸如胺盐酸盐或氯化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膜可还包含填料,诸如实心或空心颗粒,这些实心或空心颗粒包含聚合物、玻璃、陶瓷、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材料。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的附加实施方案、包括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膜的条带以及它们的用途在附图和所附描述、选定的实施方案和实施例中提供。
可使用任何合适的还原剂,包括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合适的还原剂可包括抗坏血酸组分、叔胺组分、亚磺酸盐组分、亚硫酸盐组分、硼烷组分、(硫代)脲组分、(硫代)巴比妥酸组分、糖精、还原糖(诸如右旋糖、葡萄糖和果糖),以及前述任何物质的金属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原剂包含抗坏血酸部分。此类还原剂可包括抗坏血酸的盐或酯,或者可通过醚键与抗坏血酸部分连接。缩酮或缩醛也可以是有用的。合适的盐可包括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如Na、K、Ca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抗坏血酸的酯可包括通过使抗坏血酸的一个或多个羟基官能团与羧酸(特别是C2-C30羧酸或C12-C22羧酸)反应而形成的那些。C2至C30羧酸的合适示例包括脂肪酸,如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蜡酸、肉豆蔻脑酸、棕榈油酸、十六碳烯酸、油酸、反油酸、异油酸、亚油酸、反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芥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原剂包含抗坏血酸部分,并且可轻易地溶解在该膜的其他组分中或与该膜的其他组分混合,所述其他组分诸如含有疏水部分的还原剂。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还原剂可以是叔胺,诸如N,N-二甲基-对甲苯胺、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乙醇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甲基二苯胺和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异戊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还原剂可以是亚磺酸钠衍生物或有机金属化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膜具有外表面,即面向基板的表面,该外表面包括压花的放气通道,在将该外表面施加到基板期间这些放气通道能够帮助空气逸出。这些通道及其生产方法可以如EP 1800865中所教导的那样。此类通道在本公开的制品的使用中实现独特的目的。通过允许滞留的气泡逸出,放气通道可有助于改善与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的底漆或第二膜的接触。当粘合剂膜或条带具有一个压花面和一个未压花面时,可将未压花面放置在第一基板上,然后可使第二基板与压花面接触。这种方法在两个刚性基板将被接合的情况下可能特别有用,因为它允许放气并适应于不平坦表面,尽管这些基板是非挠性的。
本公开提供了能够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的底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底漆包含氧化剂;并任选地包含过渡金属阳离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底漆包含: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该反应性低聚物可以与可固化粘合剂膜中的反应性低聚物相同或不同;氧化剂;并任选地包含过渡金属阳离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底漆包含: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侧链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该反应性低聚物可以与可固化粘合剂膜中的反应性低聚物相同或不同;氧化剂;并任选地包含过渡金属阳离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底漆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成膜性低聚物、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反应性物质,和氧化剂;并任选地包含可还原过渡金属阳离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诸如(甲基)丙烯酸酯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氧化剂包含过氧化物基团,诸如氢过氧化物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钼、钛、钒、铬、锰、铁、钴、镍、铜或锌的阳离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铜阳离子,诸如Cu(II)。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铁阳离子,诸如Fe(II)或Fe(III),诸如可以存在于颜料黑11(Fe3O4或FeO·Fe2O3)、颜料红102(Fe2O3)或颜料黄42(FeO(OH)·H2O)中的那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底漆还包含交联剂,该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或者三个或更多个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诸如含乙烯基的基团,诸如(甲基)丙烯酸酯基团,该交联剂可以与可固化粘合剂膜中的交联剂相同或不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交联剂是交联单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交联剂是低聚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底漆可还包含赋形剂以促进氧化剂的运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常用的增塑剂可用作赋形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增塑剂,诸如低蒸气压(在室温下)增塑剂和/或高沸点增塑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底漆可还包含填料,诸如实心或空心颗粒,这些实心或空心颗粒包含聚合物、玻璃、陶瓷、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材料。底漆典型地通过任何合适的方法作为溶剂型液体施加,所述方法可包括刷涂、喷涂、浸涂等。本公开的底漆的附加实施方案以及它们的用途在附图和所附描述、选定的实施方案和实施例中提供。
本公开提供了能够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的第二可固化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可固化膜包含氧化剂;并任选地包含过渡金属阳离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可固化膜包含: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该反应性低聚物可以与可固化粘合剂膜中的反应性低聚物相同或不同;氧化剂;并任选地包含过渡金属阳离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可固化膜包含: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侧链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该反应性低聚物可以与可固化粘合剂膜中的反应性低聚物相同或不同;氧化剂;并任选地包含过渡金属阳离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可固化膜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成膜性低聚物、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反应性物质,和氧化剂;并任选地包含可还原过渡金属阳离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诸如(甲基)丙烯酸酯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氧化剂包含过氧化物基团,诸如氢过氧化物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钼、钛、钒、铬、锰、铁、钴、镍、铜或锌的阳离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铜阳离子,诸如Cu(II)。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铁阳离子,诸如Fe(II)或Fe(III),诸如可以存在于颜料黑11(Fe3O4或FeO·Fe2O3)、颜料红102(Fe2O3)或颜料黄42(FeO(OH)·H2O)中的那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可固化膜还包含交联剂,该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或者三个或更多个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诸如含乙烯基的基团,诸如(甲基)丙烯酸酯基团,该交联剂可以与可固化粘合剂膜中的交联剂相同或不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交联剂是交联单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交联剂是低聚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可固化膜可还包含赋形剂以促进氧化剂的运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常用的增塑剂可用作赋形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增塑剂,诸如低蒸气压(在室温下)增塑剂和/或高沸点增塑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底漆可还包含填料,诸如实心或空心颗粒,这些实心或空心颗粒包含聚合物、玻璃、陶瓷、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材料。本公开的第二可固化膜的附加实施方案以及它们的用途在附图和所附描述、选定的实施方案和实施例中提供。
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氧化剂。合适的氧化剂可包括有机过氧化物、无机过氧化物或过硫酸盐。合适的有机过氧化物可包括氢过氧化物、酮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二烷基过氧化物、过氧缩酮、过氧酯和过氧二碳酸酯。合适的有机过氧化物可包括二过氧化物,所述二过氧化物可包括包含部分R1-O-O-R2-O-O-R3的二过氧化物,其中R1和R3独立地选自H、烷基(例如C1至C6)、支链烷基(例如C1至C6)、环烷基(例如C5至C10)、烷基芳基(例如C7至C12)或芳基(例如C6至C10),并且R2选自烷基(例如(C1至C6)或支链烷基(例如C1至C6)。合适的酮过氧化物可包括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甲基异丁基酮过氧化物、甲基环己酮过氧化物和环己酮过氧化物。合适的过氧酯可包括α-枯基过氧新癸酸酯、过氧新戊酸叔丁酯、过氧新癸酸叔丁酯、2,2,4-三甲基戊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过氧-2-乙基己酸叔戊酯、过氧-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间苯二甲酸二叔丁酯、过氧六氢对苯二甲酸二叔丁酯、过氧-3,3,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过氧乙酸叔丁酯、过氧苯甲酸叔丁酯和过氧马来酸叔丁酯。合适的过氧化二碳酸酯可包括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1-酯、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氧基乙酯和过氧化二碳酸二烯丙酯。合适的二酰基过氧化物可包括乙酰过氧化物、苯甲酰过氧化物、癸酰过氧化物、3,3,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物、2,4-二氯苯甲酰过氧化物和月桂酰过氧化物。合适的二烷基过氧化物可包括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二枯基过氧化物、叔丁基枯基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1,3-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和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3-己烷。合适的过氧缩酮可包括1,1-双(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2,2-双(叔丁基过氧)丁烷、2,2-双(叔丁基过氧)辛烷和4,4-双(叔丁基过氧)戊酸正丁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有机过氧化物是氢过氧化物,特别是包含结构部分R-O-O-H的氢过氧化物,其中R是(例如C1至C20)烷基、(例如C3至C20)支链烷基、(例如C6至C12)环烷基、(例如C7至C20)烷基芳基或(例如C6至C12)芳基。合适的有机氢过氧化物可包括叔丁基氢过氧化物、叔戊基氢过氧化物、对二异丙基苯氢过氧化物、枯烯氢过氧化物、蒎烷氢过氧化物、对甲烷氢过氧化物和1,1,3,3-四甲基丁基氢过氧化物。合适的氧化剂可包括过氧二硫酸盐组分和/或过氧二磷酸盐组分。合适的示例可包括过二硫酸铵、过二硫酸钠和过二硫酸钾组分和/或过二磷酸铵、过二磷酸钠和过二磷酸钾组分。合适的有机过氧化物可还包括过氧化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过氧化三甲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乙基己酸叔戊酯、过氧化乙基己酸叔辛酯、过氧化乙基己基碳酸叔戊酯、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或叔丁基氢过氧化物。
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构造110包括第一基板120。将根据本公开的底漆施加到第一基板120并使其干燥,以形成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120的底漆层130。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单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的条带施加到底漆层130,然后使第二基板125与该条带接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外力(即夹具)保持该组件,直到可固化粘合剂膜变得固化,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仅条带的粘性保持该组件直到固化。该条带固化以形成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140,该粘合剂层直接结合到底漆层130和第二基板125。底漆层130由于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140而变得固化。
参考图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构造210包括第一基板220。将根据本公开的底漆施加到第一基板220并使其干燥,以形成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220的第一底漆层230。将根据本公开的底漆施加到第二基板225并使其干燥,以形成直接结合到第二基板225的第二底漆层235。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单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的条带施加到第一底漆层230,然后使承载在第二基板225上的第二底漆层235与该条带接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外力(即夹具)保持该组件,直到可固化粘合剂膜变得固化,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仅条带的粘性保持该组件直到固化。该条带固化以形成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240,该粘合剂层直接结合到第一底漆层230和第二底漆层235。第一底漆层230和第二底漆层235由于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240而变得固化。
参考图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构造310包括第一基板320。将根据本公开的底漆施加到第一基板320并使其干燥,以形成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320的第一底漆层330。将根据本公开的底漆施加到第二基板325并使其干燥,以形成直接结合到第二基板325的第二底漆层335。该实施方案采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条带,该条带包括承载在支撑层350的相反的面上的根据本公开的两层可固化粘合剂膜。将条带施加到第一底漆层330,然后使承载在第二基板325上的第二底漆层335与该条带接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外力(即夹具)保持该组件,直到可固化粘合剂膜变得固化,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仅条带的粘性保持该组件直到固化。该条带固化以形成分别直接结合到第一底漆层330和第二底漆层335的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340和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345。第一底漆层330由于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340而变得固化。第二底漆层335由于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345而变得固化。在这种条带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膜的一个或两个层直接结合到支撑层350。在这种条带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膜的一个或两个层通过辅助底漆层或其他居间层(未示出)结合到支撑层350。在该实施方案中,结构性粘合剂层340、345彼此独立地固化,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附接到第一基板320和附接到第二基板325可在时间或地点上分开或以任何顺序执行。
参考图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构造410包括第一基板420。将根据本公开的底漆施加到第一基板420并使其干燥,以形成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420的第一底漆层430。该实施方案采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条带,该条带包括承载在支撑层450上的一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并且还包括承载在支撑层450的相反的面上的辅助粘合剂层460。将条带施加到第一底漆层430,使这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接触第一底漆层430。辅助粘合剂层460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粘合剂,该粘合剂可包括压敏粘合剂、热固化粘合剂、辐射固化粘合剂等。使第二基板425与辅助粘合剂层460接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外力(即夹具)保持该组件,直到可固化粘合剂膜变得固化,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仅条带的粘性保持该组件直到固化。任选地,可采取附加步骤来固化辅助粘合剂层460。这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以形成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440,该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直接结合到第一底漆层430。第一底漆层430由于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440而变得固化。在这种条带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膜和辅助粘合剂中的一者或两者直接结合到支撑层450。在这种条带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膜和辅助粘合剂中的一者或两者通过辅助底漆层或其他居间层(未示出)结合到支撑层450。在该实施方案中,附接结构性粘合剂层440和附接辅助粘合剂层460彼此独立,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附接到第一基板420和附接到第二基板425可在时间或地点上分开或以任何顺序执行。
参考图3和图4,支撑层350、45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撑层350、450是泡沫,所述泡沫可包括闭孔泡沫、开孔泡沫、合成泡沫或非合成泡沫。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撑层350、450不是泡沫。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撑层350、450包括诸如金属、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天然或合成橡胶、聚二烯等的材料。支撑层350、450可包含各种填料,包括增韧剂、核-壳颗粒,聚合物、玻璃、陶瓷或金属氧化物的实心或空心微球,纤维、导电或导热材料、染料或着色剂、增塑剂、增粘剂、紫外线稳定剂等。
参考图3和图4,任选的辅助底漆(未示出)可以是有助于粘附到支撑层350、450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典型地,辅助底漆材料不包括根据本公开的底漆。在使用辅助底漆层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撑层350、450通过辅助底漆层结合到粘合剂层;也就是说,支撑层350、450直接结合到辅助底漆层(未示出),并且辅助底漆层直接结合到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340、345、440或辅助粘合剂层460。
参考图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构造510包括第一基板520。将根据本公开的底漆施加到第一基板520并使其干燥,以形成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520的第一底漆层530。该实施方案采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条带,该条带包括直接结合到辅助粘合剂层560的一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将条带施加到第一底漆层530,使这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接触第一底漆层530。辅助粘合剂层560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粘合剂,该粘合剂可包括压敏粘合剂、热固化粘合剂、辐射固化粘合剂等。使第二基板525与辅助粘合剂层560接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外力(即夹具)保持该组件,直到可固化粘合剂膜变得固化,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仅条带的粘性保持该组件直到固化。任选地,可采取附加步骤来固化辅助粘合剂层560。这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以形成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540,该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直接结合到第一底漆层530。第一底漆层530由于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540而变得固化。在该实施方案中,附接结构性粘合剂层540和附接辅助粘合剂层560彼此独立,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附接到第一基板520和附接到第二基板525可在时间或地点上分开或以任何顺序执行。
参考图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构造610包括第一基板620。将根据本公开的底漆施加到第一基板620并使其干燥,以形成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620的第一底漆层630。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条带施加到第一底漆层630,该条带包括承载在表面层626上的一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使这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接触第一底漆层630。表面层626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材料,该材料可包括聚合物、箔、保护层、图形层等;并且可包括透明、不透明、镜面、白色、黑色、彩色、图案化、成像和/或纹理化的材料。在这种条带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膜和表面层626直接结合在一起,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它们可通过底漆层或其他居间层(未示出)结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外力(即夹具)保持该组件,直到可固化粘合剂膜变得固化,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仅条带的粘性保持该组件直到固化。这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以形成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640,该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直接结合到第一底漆层630。第一底漆层630由于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640而变得固化。
参考图7和图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构造710、810包括第一基板720、820。将根据本公开的底漆施加到第一基板720、820并使其干燥,以形成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720、820的第一底漆层730、830。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条带施加到第一底漆层730、830,该条带包括承载在可移除剥离衬垫727上的一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使这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接触第一底漆层730、830。可移除剥离衬垫727可以是在固化以形成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740、840之后可从这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移除的任何合适的材料。这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以形成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740、840,该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直接结合到第一底漆层730、830。第一底漆层730、830由于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740、840而变得固化。由于这层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的固化受到氧气的抑制,因此可移除剥离衬垫727优选留在原处,直到固化完成。固化后,可将可移除剥离衬垫727移除。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740、840可用作覆盖第一基板720、820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保护层。
参考图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构造910包括第一基板920和第二基板925。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被施加到第一基板920,能够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的第二可固化膜被施加到第二基板925,然后这两个基板被合在一起,以便使所述膜接触。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以形成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层920的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940,并且能够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的第二可固化膜也固化,形成直接结合到第二基板层925的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970。此类实施方案可使得制造容易且灵活。在一些此类实施方案中,可固化粘合剂膜可在制造点处附接到基板920,能够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的第二可固化膜可在第二制造点处附接到第二基板925,并且这两者可在第三时间和/或地点处结合。然而,这些层也可以任何合适的顺序附接。可固化粘合剂膜和能够引发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的第二可固化膜典型地是固化之前的压敏粘合剂。典型地,固化可在不施加超过正常温度和正常压力的热或压力的情况下进行。
参考图1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构造1010包括第一基板1020和第二基板1025。能够引发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的第二可固化膜被施加到第一基板1020和第二基板1025中的每一者上。这两个基板利用根据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膜被合在一起,以便使能够引发固化的第二可固化膜与可固化粘合剂膜的相反的面接触。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以形成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1040,并且能够引发固化的第二可固化膜也固化,以形成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层1020和第二基板层1025的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1070、1075。粘合剂层1070、1075直接结合到粘合剂层1040的相反的面。此类实施方案可使得制造容易且灵活。在一些此类实施方案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膜可在它们的制造点处附接到基板1020、1025,并且这两者可在第三时间和/或地点处与可固化粘合剂膜结合。然而,这些层也可以任何合适的顺序附接。可固化粘合剂膜和能够引发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固化的第二可固化膜典型地是固化之前的压敏粘合剂。典型地,固化可在不施加超过正常温度和正常压力的热或压力的情况下进行。
参考图1至图10,基板层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1020和第二基板125、225、325、425、525、925、1025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材料,每个都是独立选择的。合适的材料可包括金属,诸如铝、钛、钢等。合适的材料可包括聚合物材料,诸如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天然或合成橡胶、聚二烯等。合适的材料可包括天然材料,诸如木材、石材等;或衍生物,诸如复合板或混凝土等。合适的材料可包括玻璃或陶瓷材料。
参考图1至图8,底漆层130、230、235、330、335、430、530、630、730、83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厚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厚度至少为5微米、更典型地至少为10微米、更典型地至少为20微米、更典型地至少为40微米、更典型地至少为60微米、更典型地至少为80微米,并且更典型地至少为100微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厚度不大于200微米,并且更典型地不大于160微米。
参考图1至图10,固化粘合剂层140、240、340、345、440、540、640、740、840、940、970、1040、1070、1075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厚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厚度至少为20微米、更典型地至少为45微米、更典型地至少为100微米、更典型地至少为200微米、更典型地至少为250微米、更典型地至少为300微米,并且更典型地至少为350微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厚度不超过2000微米、更典型地不超过1000微米,并且更典型地不超过500微米。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可热熔加工的粘合剂。热熔加工(诸如热熔共混或热熔挤出)可通过任何合适的方法实现,包括US 2013/0184394Al中公开的那些。
下面的选定的实施方案和实施例中叙述了附加的实施方案。
选定的实施方案
由字母和数字表示的以下实施方案旨在另外说明本公开,但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制。
1.一种粘合剂体系,该粘合剂体系包括:
I)底漆,该底漆用于将可固化粘合剂膜粘附到第一基板,该底漆包含:
a)第一反应性低聚物,该第一反应性低聚物包含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氧化剂;和
c)可还原过渡金属阳离子;和
II)可固化粘合剂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在室温下是固体,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
f)第二反应性低聚物,该第二反应性低聚物包含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和
g)还原剂。
2.根据实施方案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和第二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和第二反应性低聚物是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底漆还包含:
d)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
h)第二交联剂,该第二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F1.一种在室温下是固体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
f)第二反应性低聚物,该第二反应性低聚物包含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和
g)还原剂。
F2.根据实施方案F1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F3.根据实施方案F1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F4.根据实施方案F1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F5.根据实施方案F1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F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通过氨基甲酸乙酯键结合到第二反应性低聚物。
F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是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F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是无规共聚低聚物。
F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不是嵌段共聚低聚物。
F1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构成第二反应性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6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F1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构成第二反应性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8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F12.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构成第二反应性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9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F1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具有大于3kDa的重均分子量。
F1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具有大于30kDa的重均分子量。
F1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具有大于100kDa的重均分子量。
F1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具有大于200kDa的重均分子量。
F1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具有小于1,000kDa的重均分子量。
F1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具有小于600kDa的重均分子量。
F1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具有小于400kDa的重均分子量。
F2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10个或更多个的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F2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20个或更多个的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F22.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40个或更多个的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F2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还包含侧链酰胺基团。
F2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至少50重量%的第二反应性低聚物。
F2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至少60重量%的第二反应性低聚物。
F2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至少65重量%的第二反应性低聚物。
F2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至少70重量%的第二反应性低聚物。
F2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不超过90重量%的第二反应性低聚物。
F2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不超过80重量%的第二反应性低聚物。
FA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还原剂选自有机还原剂。
FA2.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还原剂选自由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组。
FA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还原剂选自由抗坏血酸酯组成的组。
FA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还原剂选自由脂肪酸的抗坏血酸酯组成的组。
FA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还原剂选自由C12-C22脂肪酸的抗坏血酸酯组成的组。
FA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还原剂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FB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
h)第二交联剂,该第二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FB2.根据实施方案FB1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二交联剂包含三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FB3.根据实施方案FB1至FB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FB4.根据实施方案FB1至FB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FB5.根据实施方案FB1至FB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FB6.根据实施方案FB1至FB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FB7.根据实施方案FB1至FB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至少5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FB8.根据实施方案FB1至FB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至少10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FB9.根据实施方案FB1至FB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至少15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FB10.根据实施方案FB1至FB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不超过30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FB11.根据实施方案FB1至FB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不超过25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FB12.根据实施方案FB1至FB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不超过20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FC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
j)氧化还原加速剂。
FC2.根据实施方案FC1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氧化还原加速剂包括季胺。
FC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膜是压敏粘合剂。
FC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具有发粘表面。
FC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实心或空心颗粒,这些实心或空心颗粒包含聚合物、玻璃、陶瓷、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材料。
FC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包括承载压花的放气通道的外表面,在将该外表面施加到基板期间这些放气通道能够帮助空气逸出。
P1.一种用于将可固化粘合剂膜粘附到第一基板的底漆,包含:
a)第一反应性低聚物,该第一反应性低聚物包含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氧化剂;和
c)可还原过渡金属阳离子。
P2.根据实施方案P1的底漆,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P3.根据实施方案P1的底漆,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P4.根据实施方案P1的底漆,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P5.根据实施方案P1的底漆,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P6.根据实施方案P1至P5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通过氨基甲酸乙酯键结合到第一反应性低聚物。
P7.根据实施方案P1至P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是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P8.根据实施方案P1至P7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是无规共聚低聚物。
P9.根据实施方案P1至P8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不是嵌段共聚低聚物。
P10.根据实施方案P1至P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构成第一反应性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6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P11.根据实施方案P1至P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构成第一反应性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8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P12.根据实施方案P1至P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构成第一反应性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9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P13.根据实施方案P1至P1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具有大于3kDa的重均分子量。
P14.根据实施方案P1至P1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具有大于30kDa的重均分子量。
P15.根据实施方案P1至P1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具有大于1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16.根据实施方案P1至P1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具有大于2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17.根据实施方案P1至P1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具有小于1,0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18.根据实施方案P1至P1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具有小于6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19.根据实施方案P1至P1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具有小于4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20.根据实施方案P1至P1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10个或更多个的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21.根据实施方案P1至P1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20个或更多个的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22.根据实施方案P1至P1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40个或更多个的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23.根据实施方案P1至P2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反应性低聚物还包含侧链酰胺基团。
P24.根据实施方案P1至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5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反应性低聚物。
P25.根据实施方案P1至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1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反应性低聚物。
P26.根据实施方案P1至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15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反应性低聚物。
P27.根据实施方案P1至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2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反应性低聚物。
P28.根据实施方案P1至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3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反应性低聚物。
P29.根据实施方案P1至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4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反应性低聚物。
P30.根据实施方案P1至P29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6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反应性低聚物。
P31.根据实施方案P1至P29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5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反应性低聚物。
P32.根据实施方案P1至P26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2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反应性低聚物。
PA1.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氧化剂是过氧化物。
PA2.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氧化剂包含氢过氧化物基团。
PA3.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或PA1至PA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氧化剂是芳族的。
PA4.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氧化剂是枯烯氢过氧化物。
PA5.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或PA1至PA4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5重量%的氧化剂。
PA6.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或PA1至PA4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10重量%的氧化剂。
PA7.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或PA1至PA4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2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氧化剂。
PA8.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或PA1至PA4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3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氧化剂。
PA9.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或PA1至PA8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5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氧化剂。
PA10.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或PA1至PA6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2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氧化剂。
PB1.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或PA1至PA10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可还原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钼、钛、钒、铬、锰、铁、钴、镍、铜或锌的阳离子。
PB2.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或PA1至PA10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可还原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铜阳离子。
PB3.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或PA1至PA10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可还原过渡金属阳离子是Cu(II)。
PC1.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PA1至PA10或PB1至PB3中任一项的底漆,还包含:
d)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C2.根据实施方案PC1的底漆,其中第一交联剂包含三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C3.根据实施方案PC1至PC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PC4.根据实施方案PC1至PC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PC5.根据实施方案PC1至PC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PC6.根据实施方案PC1至PC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PC7.根据实施方案PC1至PC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1.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C8.根据实施方案PC1至PC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2.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C9.根据实施方案PC1至PC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5.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C10.根据实施方案PC1至PC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1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C11.根据实施方案PC1至PC8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5.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C12.根据实施方案PC1至PC8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3.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D1.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PA1至PA10、PB1至PB3或PC1至PC12中任一项的底漆,还包含:
e)增塑剂。
PD2.根据实施方案PD1的底漆,其中增塑剂是低蒸气压增塑剂。
PD3.根据实施方案PD1的底漆,其中增塑剂在25℃下具有小于10-4mmHg的蒸气压。
PD4.根据实施方案PD1的底漆,其中增塑剂在25℃下具有小于10-5mmHg的蒸气压。
PD5.根据实施方案PD1至PD4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增塑剂是C12-C22脂肪酸的酯。
PD6.根据实施方案PD1的底漆,其中增塑剂是肉豆蔻酸异丙酯。
PD7.根据实施方案PD1至PD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底漆包含至少1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增塑剂。
PD8.根据实施方案PD1至PD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底漆包含至少3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增塑剂。
PD9.根据实施方案PD1至PD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底漆包含至少5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增塑剂。
PD10.根据实施方案PD1至PD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8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增塑剂。
PD11.根据实施方案PD1至PD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70重量%(基于包括增塑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增塑剂。
PD12.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PA1至PA10、PB1至PB3、PC1至PC12或PD1至PD11中任一项的底漆,还包含实心或空心颗粒,这些实心或空心颗粒包含聚合物、玻璃、陶瓷、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材料。
T1.一种条带,包括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层,该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层是一层根据实施方案F1至F29、FA1至FA6、FB1至FB12或FC1至FC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
T2.根据实施方案T1的条带,还包括承载在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层上的支撑层。
T3.根据实施方案T1的条带,还包括直接结合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层的支撑层。
T4.根据实施方案T1的条带,还包括通过辅助底漆层结合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层的支撑层。
T5.根据实施方案T2至T4中任一项的条带,还包括独立于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层选择的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膜层,该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膜层是一层根据实施方案F1至F29、FA1至FA6、FB1至FB12或FC1至FC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其中该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膜层承载在支撑层的与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层相反的面上。
T6.根据实施方案T5的条带,其中支撑层直接结合到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膜层。
T7.根据实施方案T5的条带,其中支撑层通过第二辅助底漆层结合到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膜层。
T8.根据实施方案T2至T4中任一项的条带,还包括辅助粘合剂膜层,其中辅助粘合剂膜层承载在支撑层的与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层相反的面上。
T9.根据实施方案T8的条带,其中支撑层直接结合到辅助粘合剂膜层。
T10.根据实施方案T8的条带,其中支撑层通过第二辅助底漆层结合到辅助粘合剂膜层。
T11.根据实施方案T1的条带,包括单层,该单层是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层。
T12.根据实施方案T1的条带,还包括辅助粘合剂膜层,其中该辅助粘合剂膜层承载在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层上。
T13.根据实施方案T1的条带,还包括辅助粘合剂膜层,其中该辅助粘合剂膜层直接结合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层。
T14.根据实施方案T1的条带,还包括表面层,其中该表面层承载在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层上。
T15.根据实施方案T1的条带,还包括表面层,其中该表面层直接结合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层。
T16.根据实施方案T1的条带,还包括表面层,其中该表面层通过第三辅助底漆层结合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层。
T17.根据实施方案T1至T16中任一项的条带,还包括与至少一个可固化粘合剂膜层直接接触的剥离衬垫。
T18.根据实施方案T1至T17中任一项的条带,其中至少一个可固化粘合剂膜层包括至少一个承载压花的放气通道的外表面,在将该外表面施加到基板期间这些放气通道能够帮助空气逸出。
AS1.一种粘合剂体系,所述粘合剂体系包括:
I)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PA1至PA10、PB1至PB3、PC1至PC12或PD1至PD12中任一项的底漆;以及
II)根据实施方案F1至F29、FA1至FA6、FB1至FB12或FC1至FC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
AS2.根据实施方案AS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和II)被包装在一起。
AS3.根据实施方案AS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和II)一起出售。
AS4.一种粘合剂体系,所述粘合剂体系包括:
I)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PA1至PA10、PB1至PB3、PC1至PC12或PD1至PD12中任一项的底漆;以及
III)根据实施方案T1至T18中任一项的条带。
AS5.根据实施方案AS4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和III)被包装在一起。
AS6.根据实施方案AS5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和III)一起出售。
AS7.根据实施方案AS1至AS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和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是相同的。
AS8.根据实施方案AS1至AS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和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是不同的。
AS9.根据实施方案AS1至AS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和第一反应性低聚物是相同的。
AS10.根据实施方案AS1至AS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反应性低聚物和第一反应性低聚物是不同的。
AS11.根据实施方案AS1至AS1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
h)第二交联剂,该第二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以及
其中底漆还包含:
d)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和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是相同的。
AS12.根据实施方案AS1至AS1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
h)第二交联剂,该第二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以及
其中底漆还包含:
d)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和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是不同的。
AS13.根据实施方案AS1至AS1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
h)第二交联剂,该第二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以及
其中底漆还包含:
d)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其中第二交联剂和第一交联剂是相同的。
AS14.根据实施方案AS1至AS1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
h)第二交联剂,该第二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以及
其中底漆还包含:
d)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其中第二交联剂和第一交联剂是不同的。
CA1.一种构造,包括:
i)第一固化底漆层,该第一固化底漆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PA1至PA10、PB1至PB3、PC1至PC12或PD1至PD12中任一项的底漆而获得的;该第一固化底漆层直接结合到
ii)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该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F1至F29、FA1至FA6、FB1至FB12或FC1至FC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而获得的。
CA2.根据实施方案CA1的构造,还包括:
iii)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底漆层的第一基板。
CA3.根据实施方案CA2的构造,还包括:
iv)独立于第一固化底漆层选择的第二固化底漆层,该第二固化底漆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PA1至PA10、PB1至PB3、PC1至PC12或PD1至PD12中任一项的底漆而获得的;其中第二固化底漆层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以及
v)直接结合到第二固化底漆层的第二基板。
CA4.根据实施方案CA3的构造,其中第一固化底漆层和第二固化底漆层包含相同的材料。
CA5.根据实施方案CA3的构造,其中第一固化底漆层和第二固化底漆层包含不同的材料。
CA6.根据实施方案CA2的构造,还包括:
v)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的第二基板。
CA7.根据实施方案CA2的构造,还包括:
vi)承载在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上的表面层。
CA8.根据实施方案CA2的构造,还包括:
vi)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的表面层。
CA9.根据实施方案CA2的构造,还包括:
vii)承载在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上的辅助粘合剂层。
CA10.根据实施方案CA2的构造,还包括:
vii)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的辅助粘合剂层。
CA11.根据实施方案CA9或CA10的构造,还包括:
v)承载在辅助粘合剂层上的第二基板。
CA12.根据实施方案CA9或CA10的构造,还包括:
v)直接结合到辅助粘合剂层的第二基板。
CA13.根据实施方案CA2的构造,还包括:
viii)承载在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上的支撑层。
CA14.根据实施方案CA2的构造,还包括:
viii)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的支撑层。
CA15.根据实施方案CA13或CA14的构造,还包括:
ix)独立于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选择的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该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F1至F29、FA1至FA6、FB1至FB12或FC1至FC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而获得的;其中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承载在支撑层上。
CA16.根据实施方案CA13或CA14的构造,还包括:
ix)独立于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选择的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该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F1至F29、FA1至FA6、FB1至FB12或FC1至FC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而获得的;其中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直接结合到支撑层。
CA17.根据实施方案CA15或CA16的构造,其中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和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包含相同的材料。
CA18.根据实施方案CA15或CA16的构造,其中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和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包含不同的材料。
CA19.根据实施方案CA15至CA18中任一项的构造,还包括:
iv)独立于第一固化底漆层选择的第二固化底漆层,该第二固化底漆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P1至P32、PA1至PA10、PB1至PB3、PC1至PC12或PD1至PD12中任一项的底漆而获得的;其中第二固化底漆层直接结合到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以及
v)直接结合到第二固化底漆层的第二基板。
CA20.根据实施方案CA13或CA14的构造,还包括:
vii)承载在支撑层上的辅助粘合剂层。
CA21.根据实施方案CA13或CA14的构造,还包括:
vii)直接结合到支撑层的辅助粘合剂层。
CA22.根据实施方案CA13或CA14的构造,还包括:
vii)通过辅助底漆层结合到支撑层的辅助粘合剂层。
CA23.根据实施方案CA20至CA21中任一项的构造,还包括:
v)承载在辅助粘合剂层上的第二基板。
CA24.根据实施方案CA20至CA21中任一项的构造,还包括:
v)直接结合到辅助粘合剂层的第二基板。
CA25.根据实施方案CA20至CA21中任一项的构造,还包括:
v)通过辅助底漆结合到辅助粘合剂层的第二基板。
CA26.一种构造,包括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T1至T18中任一项的条带而获得的结合。
B1.一种粘合剂体系,该粘合剂体系包括:
I)底漆,该底漆用于将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粘附到第一基板,该底漆包含:
a)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包含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第一物质,该第一物质可以是a)或可以是除a)之外的物质;
c)过渡金属阳离子;以及
d)不是a)、b)和c)的氧化剂;
其中该底漆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以及
II)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
e)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f)包含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第二物质,该第二物质可以是e)或可以是除e)之外的物质;
g)不是e)和f)的还原剂。
B2.根据实施方案B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和第二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独立地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B3.根据实施方案B1至B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和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B4.根据实施方案B1至B3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底漆还包含:
h)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5.根据实施方案B1至B4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还包含:
j)第二交联剂,该第二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6.根据实施方案B1至B5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b)是a)。
B7.根据实施方案B1至B5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b)是除a)之外的物质。
B8.根据实施方案B1至B7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f)是e)。
B9.根据实施方案B1至B7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e)是除f)之外的物质。
BF1.一种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
e)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f)包含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第二物质,该第二物质可以是e)或可以是除e)之外的物质;
g)还原剂,该还原剂不是e)和f),并且不包含过渡金属、氮和硫。
BF2.根据实施方案BF1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BF3.根据实施方案BF1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BF4.根据实施方案BF1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BF5.根据实施方案BF1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BF6.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5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f)是e),并且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通过氨基甲酸乙酯键结合到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F7.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BF8.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7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无规共聚低聚物。
BF9.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8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不是嵌段共聚低聚物。
BF10.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构成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6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BF11.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构成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8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BF12.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构成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9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BF13.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1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3kDa的重均分子量。
BF14.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1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30kDa的重均分子量。
BF15.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1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100kDa的重均分子量。
BF16.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1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200kDa的重均分子量。
BF17.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1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1,000kDa的重均分子量。
BF18.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1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600kDa的重均分子量。
BF19.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1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400kDa的重均分子量。
BF20.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1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f)是e),并且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10个或更多个的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F21.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1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f)是e),并且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20个或更多个的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F22.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1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f)是e),并且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40个或更多个的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F23.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2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还包含侧链酰胺基团。
BF24.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23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50重量%的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F25.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23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60重量%的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F26.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23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65重量%的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F27.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23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70重量%的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F28.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27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90重量%的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F29.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27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80重量%的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F30.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2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f)是e)。
BF31.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2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f)是e),并且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是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侧链基团。
BFA1.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还原剂选自有机还原剂。
BFA2.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还原剂选自由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组。
BFA3.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还原剂选自由抗坏血酸酯组成的组。
BFA4.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还原剂选自由脂肪酸的抗坏血酸酯组成的组。
BFA5.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还原剂选自由C12-C22脂肪酸的抗坏血酸酯组成的组。
BFA6.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还原剂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BFB1.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或BFA1至BFA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
k)第二交联剂,该第二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FB2.根据实施方案BFB1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二交联剂包含三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FB3.根据实施方案BFB1至BFB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BFB4.根据实施方案BFB1至BFB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BFB5.根据实施方案BFB1至BFB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BFB6.根据实施方案BFB1至BFB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BFB7.根据实施方案BFB1至BFB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5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BFB8.根据实施方案BFB1至BFB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10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BFB9.根据实施方案BFB1至BFB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15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BFB10.根据实施方案BFB1至BFB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30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BFB11.根据实施方案BFB1至BFB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25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BFB12.根据实施方案BFB1至BFB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20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BFC1.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或BFB1至BFB1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
m)氧化还原加速剂。
BFC2.根据实施方案BFC1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氧化还原加速剂包括季胺。
BFC3.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BFB1至BFB12或BFC1至BFC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是压敏粘合剂。
BFC4.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BFB1至BFB12或BFC1至BFC3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具有发粘表面。
BFC5.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BFB1至BFB12或BFC1至BFC4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实心或空心颗粒,这些实心或空心颗粒包含聚合物、玻璃、陶瓷、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材料。
BFC6.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BFB1至BFB12或BFC1至BFC5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括承载压花的放气通道的外表面,在将该外表面施加到基板期间这些放气通道能够帮助空气逸出。
BFC7.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BFB1至BFB12或BFC1至BFC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f)是除e)之外的物质,其中e)不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FC8.根据实施方案BFC7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e)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丙烯酸类聚合物、橡胶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聚氨酯聚合物、聚酰胺聚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BFC9.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BFB1至BFB12或BFC1至BFC8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不包含过渡金属阳离子。
BFC10.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BFB1至BFB12或BFC1至BFC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不包含不是e)和f)的氧化剂。
BFC11.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BFB1至BFB12或BFC1至BFC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不包含过氧化物。
BP1.一种用于将可固化粘合剂膜粘附到第一基板的底漆,包含:
a)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包含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物质,该物质可以是a)或可以是除a)之外的物质;
c)过渡金属阳离子;以及
d)不是a)、b)和c)的氧化剂;
其中所述底漆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
BP2.根据实施方案BP1的底漆,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BP3.根据实施方案BP1的底漆,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BP4.根据实施方案BP1的底漆,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BP5.根据实施方案BP1的底漆,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BP6.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5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b)是a),并且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通过氨基甲酸乙酯键结合到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P7.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BP8.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7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无规共聚低聚物。
BP9.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8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不是嵌段共聚低聚物。
BP10.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构成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6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BP11.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构成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8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BP12.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构成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9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BP13.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1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3kDa的重均分子量。
BP14.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1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30kDa的重均分子量。
BP15.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1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100kDa的重均分子量。
BP16.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1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200kDa的重均分子量。
BP17.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1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1,000kDa的重均分子量。
BP18.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1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600kDa的重均分子量。
BP19.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1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400kDa的重均分子量。
BP20.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1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b)是a),并且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10个或更多个的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P21.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1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b)是a),并且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20个或更多个的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P22.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1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b)是a),并且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40个或更多个的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P23.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2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还包含侧链酰胺基团。
BP24.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5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P25.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1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P26.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15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P27.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2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P28.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3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P29.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4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P30.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29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6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P31.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29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5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P32.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26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2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P33.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b)是a)。
BP34.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b)是a),并且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是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侧链基团。
BPA1.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氧化剂是过氧化物。
BPA2.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氧化剂包含氢过氧化物基团。
BPA3.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或BPA1至BPA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氧化剂是芳族的。
BPA4.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氧化剂是枯烯氢过氧化物。
BPA5.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或BPA1至BPA4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5重量%的氧化剂。
BPA6.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或BPA1至BPA4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10重量%的氧化剂。
BPA7.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或BPA1至BPA4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2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氧化剂。
BPA8.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或BPA1至BPA4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3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氧化剂。
BPA9.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或BPA1至BPA8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5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氧化剂。
BPA10.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或BPA1至BPA6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2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氧化剂。
BPB1.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或BPA1至BPA10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钼、钛、钒、铬、锰、铁、钴、镍、铜或锌的阳离子。
BPB2.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或BPA1至BPA10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铜阳离子。
BPB3.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或BPA1至BPA10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过渡金属阳离子是Cu(II)。
BPB4.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或BPA1至BPA10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铁阳离子。
BPC1.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BPA1至BPA10或BPB1至BPB4中任一项的底漆,还包含:
d)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PC2.根据实施方案BPC1的底漆,其中第一交联剂包含三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PC3.根据实施方案BPC1至BPC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BPC4.根据实施方案BPC1至BPC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BPC5.根据实施方案BPC1至BPC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BPC6.根据实施方案BPC1至BPC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BPC7.根据实施方案BPC1至BPC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1.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BPC8.根据实施方案BPC1至BPC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2.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BPC9.根据实施方案BPC1至BPC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5.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BPC10.根据实施方案BPC1至BPC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1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BPC11.根据实施方案BPC1至BPC8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5.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BPC12.根据实施方案BPC1至BPC8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3.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BPD1.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BPA1至BPA10、BPB1至BPB4或BPC1至BPC12中任一项的底漆,还包含:
e)赋形剂。
BPD2.根据实施方案BPD1的底漆,其中赋形剂是低蒸气压赋形剂。
BPD3.根据实施方案BPD1的底漆,其中赋形剂在25℃下具有小于10-4mmHg的蒸气压。
BPD4.根据实施方案BPD1的底漆,其中赋形剂在25℃下具有小于10-5mmHg的蒸气压。
BPD5.根据实施方案BPD1至BPD4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赋形剂是C12-C22脂肪酸的酯。
BPD6.根据实施方案BPD1的底漆,其中赋形剂是肉豆蔻酸异丙酯。
BPD7.根据实施方案BPD1至BPD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1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BPD8.根据实施方案BPD1至BPD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3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BPD9.根据实施方案BPD1至BPD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5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BPD10.根据实施方案BPD1至BPD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8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BPD11.根据实施方案BPD1至BPD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7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BPD12.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BPA1至BPA10、BPB1至BPB4、BPC1至BPC12或BPD1至BPD11中任一项的底漆,还包含实心或空心颗粒,这些实心或空心颗粒包含聚合物、玻璃、陶瓷、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材料。
BPD13.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BPA1至BPA10、BPB1至BPB4、BPC1至BPC12或BPD1至BPD1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b)是除a)之外的物质,其中a)不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BPD14.根据BPD13的底漆,其中a)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丙烯酸类聚合物、橡胶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聚氨酯聚合物、聚酰胺聚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BPD15.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BPA1至BPA10、BPB1至BPB4、BPC1至BPC12或BPD1至BPD14中任一项的底漆,不包含不是a)、b)和c)的还原剂。
BT1.一种条带,包括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该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是一层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BFB1至BFB12、BFC1至BFC11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
BT2.根据实施方案BT1的条带,还包括承载在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上的支撑层。
BT3.根据实施方案BT1的条带,还包括直接结合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的支撑层。
BT4.根据实施方案BT1的条带,还包括通过辅助底漆层结合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的支撑层。
BT5.根据实施方案BT2至BT4中任一项的条带,还包括独立于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选择的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该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是一层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BFB1至BFB12或BFC1至BFC11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承载在支撑层的与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相反的面上。
BT6.根据实施方案BT5的条带,其中支撑层直接结合到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
BT7.根据实施方案BT5的条带,其中支撑层通过第二辅助底漆层结合到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
BT8.根据实施方案BT2至BT4中任一项的条带,还包括辅助粘合剂膜层,其中辅助粘合剂膜层承载在支撑层的与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相反的面上。
BT9.根据实施方案BT8的条带,其中支撑层直接结合到辅助粘合剂膜层。
BT10.根据实施方案BT8的条带,其中支撑层通过第二辅助底漆层结合到辅助粘合剂膜层。
BT11.根据实施方案BT1的条带,包括单层,该单层是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
BT12.根据实施方案BT1的条带,还包括辅助粘合剂膜层,其中该辅助粘合剂膜层承载在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上。
BT13.根据实施方案BT1的条带,还包括辅助粘合剂膜层,其中该辅助粘合剂膜层直接结合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
BT14.根据实施方案BT1的条带,还包括表面层,其中该表面层承载在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上。
BT15.根据实施方案BT1的条带,还包括表面层,其中该表面层直接结合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
BT16.根据实施方案BT1的条带,还包括表面层,其中该表面层通过第三辅助底漆层结合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
BT17.根据实施方案BT1至BT16中任一项的条带,还包括与至少一个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直接接触的剥离衬垫。
BT18.根据实施方案BT1至BT17中任一项的条带,其中至少一个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包括至少一个承载压花的放气通道的外表面,在将该外表面施加到基板期间这些放气通道能够帮助空气逸出。
BAS1.一种粘合剂体系,所述粘合剂体系包括:
I)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BPA1至BPA10、BPB1至BPB4、BPC1至BPC12或BPD1至BPD15中任一项的底漆;以及
II)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BFB1至BFB12或BFC1至BFC11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
BAS2.根据实施方案BAS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和II)被包装在一起。
BAS3.根据实施方案BAS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和II)一起出售。
BAS4.一种粘合剂体系,所述粘合剂体系包括:
I)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BPA1至BPA10、BPB1至BPB4、BPC1至BPC12或BPD1至bPD12中任一项的底漆;以及
III)根据实施方案BT1至BT18中任一项的条带。
BAS5.根据实施方案BAS4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和III)被包装在一起。
BAS6.根据实施方案BAS5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和III)一起出售。
BAS7.根据实施方案BAS1至BAS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和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是相同的。
BAS8.根据实施方案BAS1至BAS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和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是不同的。
BAS9.根据实施方案BAS1至BAS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和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相同的。
BAS10.根据实施方案BAS1至BAS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和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不同的。
BAS11.根据实施方案BAS1至BAS1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
h)第二交联剂,该第二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以及
其中底漆还包含:
d)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和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是相同的。
BAS12.根据实施方案BAS1至BAS1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
h)第二交联剂,该第二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以及
其中底漆还包含:
d)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和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是不同的。
BAS13.根据实施方案BAS1至BAS1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
h)第二交联剂,该第二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以及
其中底漆还包含:
d)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其中第二交联剂和第一交联剂是相同的。
BAS14.根据实施方案BAS1至BAS1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膜还包含:
h)第二交联剂,该第二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以及
其中底漆还包含:
d)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其中第二交联剂和第一交联剂是不同的。
BCA1.一种构造,包括:
i)第一固化底漆层,该第一固化底漆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BPA1至BPA10、BPB1至BPB4、BPC1至BPC12或BPD1至BPD15中任一项的底漆而获得的;该第一固化底漆层直接结合到
ii)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该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BFB1至BFB12或BFC1至BFC11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而获得的。
BCA2.根据实施方案BCA1的构造,还包括:
iii)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底漆层的第一基板。
BCA3.根据实施方案BCA2的构造,还包括:
iv)独立于第一固化底漆层选择的第二固化底漆层,该第二固化底漆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BPA1至BPA10、BPB1至BPB4、BPC1至BPC12或BPD1至BPD15中任一项的底漆而获得的;其中第二固化底漆层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以及
v)直接结合到第二固化底漆层的第二基板。
BCA4.根据实施方案BCA3的构造,其中第一固化底漆层和第二固化底漆层包含相同的材料。
BCA5.根据实施方案BCA3的构造,其中第一固化底漆层和第二固化底漆层包含不同的材料。
BCA6.根据实施方案BCA2的构造,还包括:
v)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的第二基板。
BCA7.根据实施方案BCA2的构造,还包括:
vi)承载在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上的表面层。
BCA8.根据实施方案BCA2的构造,还包括:
vi)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的表面层。
BCA9.根据实施方案BCA2的构造,还包括:
vii)承载在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上的辅助粘合剂层。
BCA10.根据实施方案BCA2的构造,还包括:
vii)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的辅助粘合剂层。
BCA11.根据实施方案BCA9或BCA10的构造,还包括:
v)承载在辅助粘合剂层上的第二基板。
BCA12.根据实施方案BCA9或BCA10的构造,还包括:
v)直接结合到辅助粘合剂层的第二基板。
BCA13.根据实施方案BCA2的构造,还包括:
viii)承载在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上的支撑层。
BCA14.根据实施方案BCA2的构造,还包括:
viii)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的支撑层。
BCA15.根据实施方案BCA13或BCA14的构造,还包括:
ix)独立于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选择的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该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BFB1至BFB12或BFC1至BFC11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而获得的;其中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承载在支撑层上。
BCA16.根据实施方案BCA13或BCA14的构造,还包括:
ix)独立于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选择的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该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BF1至BF31、BFA1至BFA6、BFB1至BFB12或BFC1至BFC11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而获得的;其中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直接结合到支撑层。
BCA17.根据实施方案BCA15或BCA16的构造,其中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和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包含相同的材料。
BCA18.根据实施方案BCA15或BCA16的构造,其中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和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包含不同的材料。
BCA19.根据实施方案BCA15至BCA18中任一项的构造,还包括:
iv)独立于第一固化底漆层选择的第二固化底漆层,该第二固化底漆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BP1至BP34、BPA1至BPA10、BPB1至BPB4、BPC1至BPC12或BPD1至BPD15中任一项的底漆而获得的;其中第二固化底漆层直接结合到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以及
v)直接结合到第二固化底漆层的第二基板。
BCA20.根据实施方案BCA13或BCA14的构造,还包括:
vii)承载在支撑层上的辅助粘合剂层。
BCA21.根据实施方案BCA13或BCA14的构造,还包括:
vii)直接结合到支撑层的辅助粘合剂层。
BCA22.根据实施方案BCA13或BCA14的构造,还包括:
vii)通过辅助底漆层结合到支撑层的辅助粘合剂层。
BCA23.根据实施方案BCA20至BCA21中任一项的构造,还包括:
v)承载在辅助粘合剂层上的第二基板。
BCA24.根据实施方案BCA20至BCA21中任一项的构造,还包括:
v)直接结合到辅助粘合剂层的第二基板。
BCA25.根据实施方案BCA20至BCA21中任一项的构造,还包括:
v)通过辅助底漆结合到辅助粘合剂层的第二基板。
BCA26.一种构造,包括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BT1至BT18中任一项的条带而获得的结合。
PP1.一种用于将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粘附到第一基板的底漆,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
a)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包含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物质,该物质可以是a)或可以是除a)之外的物质;以及
c)不是a)和b)的氧化剂;
其中底漆不包含增粘剂并且
其中该底漆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
PP2.根据实施方案PP1的底漆,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PP3.根据实施方案PP1的底漆,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PP4.根据实施方案PP1的底漆,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PP5.根据实施方案PP1的底漆,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PP6.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5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b)是a),并且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通过氨基甲酸乙酯键结合到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P7.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PP8.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7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无规共聚低聚物。
PP9.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8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不是嵌段共聚低聚物。
PP10.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构成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6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PP11.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构成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8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PP12.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构成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9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PP13.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1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3kDa的重均分子量。
PP14.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1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30kDa的重均分子量。
PP15.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1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1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P16.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1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2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P17.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1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1,0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P18.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1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6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P19.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1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4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P20.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1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b)是a),并且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10个或更多个的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P21.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1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b)是a),并且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20个或更多个的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P22.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1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b)是a),并且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40个或更多个的作为侧链基团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P23.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2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还包含侧链酰胺基团。
PP24.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5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P25.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1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P26.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15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P27.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2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P28.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3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P29.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23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4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P30.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29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6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P31.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29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5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P32.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26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2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P33.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b)是a)。
PP34.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b)是a),并且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是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侧链基团。
PPA1.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氧化剂是过氧化物。
PPA2.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氧化剂包含氢过氧化物基团。
PPA3.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或PPA1至PPA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氧化剂是芳族的。
PPA4.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氧化剂是枯烯氢过氧化物。
PPA5.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或PPA1至PPA4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5重量%的氧化剂。
PPA6.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或PPA1至PPA4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10重量%的氧化剂。
PPA7.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或PPA1至PPA4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2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氧化剂。
PPA8.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或PPA1至PPA4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至少3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氧化剂。
PPA9.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或PPA1至PPA8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5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氧化剂。
PPA10.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或PPA1至PPA6中任一项的底漆,包含不超过2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氧化剂。
PPC1.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PPA1至PPA10或PPB1至PPB4中任一项的底漆,还包含:
d)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PC2.根据实施方案PPC1的底漆,其中第一交联剂包含三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PC3.根据实施方案PPC1至PPC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PPC4.根据实施方案PPC1至PPC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PPC5.根据实施方案PPC1至PPC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PPC6.根据实施方案PPC1至PPC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PPC7.根据实施方案PPC1至PPC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1.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PC8.根据实施方案PPC1至PPC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2.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PC9.根据实施方案PPC1至PPC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5.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PC10.根据实施方案PPC1至PPC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1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PC11.根据实施方案PPC1至PPC8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5.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PC12.根据实施方案PPC1至PPC8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3.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如果存在)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PD1.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PPA1至PPA10或PPC1至PPC12中任一项的底漆,还包含:
e)赋形剂。
PPD2.根据实施方案PPD1的底漆,其中赋形剂是低蒸气压赋形剂。
PPD3.根据实施方案PPD1的底漆,其中赋形剂在25℃下具有小于10-4mmHg的蒸气压。
PPD4.根据实施方案PPD1的底漆,其中赋形剂在25℃下具有小于10-5mmHg的蒸气压。
PPD5.根据实施方案PPD1至PPD4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赋形剂是C12-C22脂肪酸的酯。
PPD6.根据实施方案PPD1的底漆,其中赋形剂是肉豆蔻酸异丙酯。
PPD7.根据实施方案PPD1至PPD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1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PPD8.根据实施方案PPD1至PPD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3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PPD9.根据实施方案PPD1至PPD6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至少5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PPD10.根据实施方案PPD1至PPD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8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PPD11.根据实施方案PPD1至PPD9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该底漆包含不超过7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PPD12.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PPA1至PPA10、PPC1至PPC12或PPD1至PPD11中任一项的底漆,还包含实心或空心颗粒,这些实心或空心颗粒包含聚合物、玻璃、陶瓷、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材料。
PPD13.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PPA1至PPA10、PPC1至PPC12或PPD1至PPD12中任一项的底漆,其中b)是除a)之外的物质,其中a)不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PD14.根据PPD13的底漆,其中a)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丙烯酸类聚合物、橡胶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聚氨酯聚合物、聚酰胺聚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PPD15.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PPA1至PPA10、PPC1至PPC12或PPD1至PPD14中任一项的底漆,不包含不是a)和b)的还原剂。
PPD16.根据实施方案PP1至PP34、PPA1至PPA10、PPC1至PPC12或PPD1至PPD15中任一项的底漆,不包含过渡金属阳离子。
PSP1.一种粘合剂体系,该粘合剂体系包括:
I)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
a)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包含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第一物质,该第一物质可以是a)或除a)之外的物质;和
c)第一过渡金属阳离子;和
II)底漆,所述底漆用于将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粘附到第一基板,该底漆包含:
d)氧化剂;并且
其中该底漆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
PSP2.根据实施方案PSP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底漆不包含增粘剂。
PSP3.根据实施方案PSP1或PSP2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底漆不包含其中包含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物质。
PSP4.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3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氧化剂是过氧化物。
PSP5.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3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氧化剂包含氢过氧化物基团。
PSP6.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3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氧化剂是芳族的。
PSP7.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3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氧化剂是枯烯氢过氧化物。
PSP8.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7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底漆包含至少5重量%的氧化剂。
PSP9.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7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底漆包含至少10重量%的氧化剂。
PSP10.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7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底漆包含至少20重量%的氧化剂。
PSP11.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7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底漆包含至少30重量%的氧化剂。
PSP12.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1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底漆包含不超过50重量%的氧化剂。
PSP13.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1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底漆包含不超过20重量%的氧化剂。
PSPF1.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PSPF2.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PSPF3.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PSPF4.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PSPF5.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4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f)是e),并且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通过氨基甲酸乙酯键结合到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SPF6.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5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PSPF7.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无规共聚低聚物。
PSPF8.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7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不是嵌段共聚低聚物。
PSPF9.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构成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6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PSPF10.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构成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8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PSPF11.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构成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9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PSPF12.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11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3kDa的重均分子量。
PSPF13.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11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30kDa的重均分子量。
PSPF14.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11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1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SPF15.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11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2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SPF16.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15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1,0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SPF17.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15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6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SPF18.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15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400kDa的重均分子量。
PSPF19.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1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b)是a),并且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10个或更多个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SPF20.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1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b)是a),并且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20个或更多个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SPF21.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1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b)是a),并且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40个或更多个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SPF22.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21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还包含侧链酰胺基团。
PSPF23.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2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50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SPF24.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2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60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SPF25.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2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65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SPF26.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2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70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SPF27.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2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90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SPF28.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2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80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PSPF29.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2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b)是a)。
PSPF30.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2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b)是a),并且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是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侧链基团。
PSPFA1.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3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选自有机还原剂的还原剂。
PSPFA2.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3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选自由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组的还原剂。
PSPFA3.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3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选自由抗坏血酸酯组成的组的还原剂。
PSPFA4.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3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选自由脂肪酸的抗坏血酸酯组成的组的还原剂。
PSPFA5.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3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选自由C12-C22脂肪酸的抗坏血酸酯组成的组的还原剂。
PSPFA6.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或PSPF1至PSPF3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PSPFB1.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或PSPFA1至PSPFA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SPFB2.根据实施方案PSPFB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一交联剂包含三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SPFB3.根据实施方案PSPFB1至PSPFB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PSPFB4.根据实施方案PSPFB1至PSPFB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PSPFB5.根据实施方案PSPFB1至PSPFB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PSPFB6.根据实施方案PSPFB1至PSPFB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PSPFB7.根据实施方案PSPFB1至PSPFB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5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SPFB8.根据实施方案PSPFB1至PSPFB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10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SPFB9.根据实施方案PSPFB1至PSPFB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15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SPFB10.根据实施方案PSPFB1至PSPFB9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30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SPFB11.根据实施方案PSPFB1至PSPFB9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25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SPFB12.根据实施方案PSPFB1至PSPFB9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20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PSPFC1.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或PSPFB1至PSPFB1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氧化还原加速剂。
PSPFC2.根据实施方案PSPFC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氧化还原加速剂包括季胺。
PSPFC3.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是压敏粘合剂。
PSPFC4.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3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具有发粘表面。
PSPFC5.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4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实心或空心颗粒,这些实心或空心颗粒包含聚合物、玻璃、陶瓷、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材料。
PSPFC6.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5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括承载压花的放气通道的外表面,在将该外表面施加到基板期间这些放气通道能够帮助空气逸出。
PSPFC7.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b)是除a)之外的物质,其中a)不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PSPFC8.根据实施方案PSPFC7的粘合剂体系,其中a)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丙烯酸类聚合物、橡胶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聚氨酯聚合物、聚酰胺聚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PSPFC9.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钼、钛、钒、铬、锰、铁、钴、镍、铜或锌的阳离子。
PSPFC10.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铁阳离子。
PSPFC11.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过渡金属阳离子是Fe(II)。
PSPFC12.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过渡金属阳离子是Fe(III)。
PSPFC13.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1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和II)被包装在一起。
PSPFC14.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1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和II)一起出售。
PSPFC15.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14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不包含不是a)、b)和c)的氧化剂。
PSPFC16.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14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不包含过氧化物。
PSPFC17.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1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I)不包含过渡金属阳离子。
PSPFC18.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17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I)不包含其中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物质。
PSPT1.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或PSPFC1至PSPFC1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被包括在条带中。
PSPT2.根据实施方案PSPT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条带还包括承载在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上的支撑层。
PSPT3.根据实施方案PSPT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条带还包括直接结合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的支撑层。
PSPT4.根据实施方案PSPT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该条带还包括通过辅助底漆层结合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的支撑层。
PSPCA1.一种构造,包括:
i)固化底漆层,该固化底漆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PSPFC1至PSPFC18或PSPT1至PSPT4中任一项的底漆而获得的,该固化底漆层直接结合到
ii)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该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PSPFC1至PSPFC18或PSPT1至PSPT4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而获得的。
PSPCA2.根据实施方案PSPCA1的构造,还包括:
iii)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底漆层的第一基板。
PSPCA3.根据实施方案PSPCA2的构造,还包括:
iv)独立于第一固化底漆层选择的第二固化底漆层,该第二固化底漆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PSPFC1至PSPFC18或PSPT1至PSPT4中任一项的底漆而获得的;其中第二固化底漆层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以及
v)直接结合到第二固化底漆层的第二基板。
PSPCA4.根据实施方案PSPCA3的构造,其中第一固化底漆层和第二固化底漆层包含相同的材料。
PSPCA5.根据实施方案PSPCA3的构造,其中第一固化底漆层和第二固化底漆层包含不同的材料。
PSPCA6.根据实施方案PSPCA2的构造,还包括:
v)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的第二基板。
PSPCA7.根据实施方案PSPCA2的构造,还包括:
vi)承载在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上的表面层。
PSPCA8.根据实施方案PSPCA2的构造,还包括:
vi)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的表面层。
PSPCA9.根据实施方案PSPCA2的构造,还包括:
vii)承载在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上的辅助粘合剂层。
PSPCA10.根据实施方案PSPCA2的构造,还包括:
vii)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的辅助粘合剂层。
PSPCA11.根据实施方案PSPCA9或PSPCA10的构造,还包括:
v)承载在辅助粘合剂层上的第二基板。
PSPCA12.根据实施方案PSPCA9或PSPCA10的构造,还包括:
v)直接结合到辅助粘合剂层的第二基板。
PSPCA13.根据实施方案PSPCA2的构造,还包括:
viii)承载在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上的支撑层。
PSPCA14.根据实施方案PSPCA2的构造,还包括:
viii)直接结合到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的支撑层。
PSPCA15.根据实施方案PSPCA13或PSPCA14的构造,还包括:
ix)独立于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选择的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该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PSPFC1至PSPFC18或PSPT1至PSPT4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而获得的;其中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承载在支撑层上。
PSPCA16.根据实施方案PSPCA13或PSPCA14的构造,还包括:
ix)独立于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选择的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该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PSPFC1至PSPFC18或PSPT1至PSPT4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而获得的;其中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直接结合到支撑层。
PSPCA17.根据实施方案PSPCA15或PSPCA16的构造,其中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和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包含相同的材料。
PSPCA18.根据实施方案PSPCA15或PSPCA16的构造,其中第一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和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包含不同的材料。
PSPCA19.根据实施方案PSPCA15至PSPCA18中任一项的构造,还包括:
iv)独立于第一固化底漆层选择的第二固化底漆层,该第二固化底漆层是通过固化根据实施方案PSP1至PSP13、PSPF1至PSPF30、PSPFA1至PSPFA6、PSPFB1至PSPFB12、PSPFC1至PSPFC18或PSPT1至PSPT4中任一项的底漆而获得的;其中第二固化底漆层直接结合到第二固化结构性粘合剂层;以及
v)直接结合到第二固化底漆层的第二基板。
PSPCA20.根据实施方案PSPCA13或PSPCA14的构造,还包括:
vii)承载在支撑层上的辅助粘合剂层。
PSPCA21.根据实施方案PSPCA13或PSPCA14的构造,还包括:
vii)直接结合到支撑层的辅助粘合剂层。
PSPCA22.根据实施方案PSPCA13或PSPCA14的构造,还包括:
vii)通过辅助底漆层结合到支撑层的辅助粘合剂层。
PSPCA23.根据实施方案PSPCA20至PSPCA21中任一项的构造,还包括:
v)承载在辅助粘合剂层上的第二基板。
PSPCA24.根据实施方案PSPCA20至PSPCA21中任一项的构造,还包括:
v)直接结合到辅助粘合剂层的第二基板。
PSPCA25.根据实施方案PSPCA20至PSPCA21中任一项的构造,还包括:
v)通过辅助底漆结合到辅助粘合剂层的第二基板。
FTT1.一种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
a)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b)包含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第一物质,所述第一物质可以是a)或除a)之外的物质;
c)第一过渡金属阳离子;以及
d)不是a)、b)和c)的还原剂;
其中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不包含不是a)、b)、c)和d)的氧化剂。
FTT2.根据实施方案FT1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还原剂不包含过渡金属、氮和硫。
FTT3.根据实施方案FTT1或FTT2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FTT4.根据实施方案FTT1或FTT2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FTT5.根据实施方案FTT1或FTT2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FTT6.根据实施方案FTT1或FTT2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FTT7.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b)是a),并且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通过氨基甲酸乙酯键结合到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FTT8.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7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FTT9.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8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无规共聚低聚物。
FTT10.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不是嵌段共聚低聚物。
FTT11.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10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构成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6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FTT12.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10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构成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8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FTT13.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10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构成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9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FTT14.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13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3kDa的重均分子量。
FTT15.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13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30kDa的重均分子量。
FTT16.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13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100kDa的重均分子量。
FTT17.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13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200kDa的重均分子量。
FTT18.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17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1,000kDa的重均分子量。
FTT19.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17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600kDa的重均分子量。
FTT20.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17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400kDa的重均分子量。
FTT21.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20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b)是a),并且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10个或更多个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FTT22.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20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b)是a),并且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20个或更多个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FTT23.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20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b)是a),并且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40个或更多个的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FTT24.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23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还包含侧链酰胺基团。
FTT25.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24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50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FTT26.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24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60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FTT27.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24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65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FTT28.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24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70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FTT29.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28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90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FTT30.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28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80重量%的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FTT31.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0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b)是a)。
FTT32.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2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b)是a),并且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是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侧链基团。
FTTA1.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还原剂选自有机还原剂。
FTTA2.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还原剂选自由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组。
FTTA3.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还原剂选自由抗坏血酸酯组成的组。
FTTA4.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还原剂选自由脂肪酸的抗坏血酸酯组成的组。
FTTA5.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还原剂选自由C12-C22脂肪酸的抗坏血酸酯组成的组。
FTTA6.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还原剂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FTTB1.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或FTTA1至FTTA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第一交联剂,该第一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FTTB2.根据实施方案FTTB1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交联剂包含三个或更多个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FTTB3.根据实施方案FTTB1至FTTB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FTTB4.根据实施方案FTTB1至FTTB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FTTB5.根据实施方案FTTB1至FTTB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FTTB6.根据实施方案FTTB1至FTTB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三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FTTB7.根据实施方案FTTB1至FTTB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5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FTTB8.根据实施方案FTTB1至FTTB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10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FTTB9.根据实施方案FTTB1至FTTB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15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FTTB10.根据实施方案FTTB1至FTTB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30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FTTB11.根据实施方案FTTB1至FTTB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25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FTTB12.根据实施方案FTTB1至FTTB9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20重量%的第一交联剂。
FTTC1.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FTTA1至FTTA6或FTTB1至FTTB1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氧化还原加速剂。
FTTC2.根据实施方案FTTC1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氧化还原加速剂包括季胺。
FTTC3.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FTTA1至FTTA6、FTTB1至FTTB12或FTTC1至FTTC2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是压敏粘合剂。
FTTC4.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FTTA1至FTTA6、FTTB1至FTTB12或FTTC1至FTTC3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具有发粘表面。
FTTC5.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FTTA1至FTTA6、FTTB1至FTTB12或FTTC1至FTTC4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实心或空心颗粒,这些实心或空心颗粒包含聚合物、玻璃、陶瓷、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材料。
FTTC6.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FTTA1至FTTA6、FTTB1至FTTB12或FTTC1至FTTC5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括承载压花的放气通道的外表面,在将该外表面施加到基板期间这些放气通道能够帮助空气逸出。
FTTC7.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FTTA1至FTTA6、FTTB1至FTTB12或FTTC1至FTTC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b)是除a)之外的物质,其中a)不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FTTC8.根据实施方案FTTC7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a)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丙烯酸类聚合物、橡胶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聚氨酯聚合物、聚酰胺聚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FTTD1.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FTTA1至FTTA6、FTTB1至FTTB12或FTTC1至FTTC8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钼、钛、钒、铬、锰、铁、钴、镍、铜或锌的阳离子。
FTTD2.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FTTA1至FTTA6、FTTB1至FTTB12或FTTC1至FTTC8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铜阳离子。
FTTD3.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FTTA1至FTTA6、FTTB1至FTTB12或FTTC1至FTTC8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过渡金属阳离子是Cu(II)。
FTTD4.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FTTA1至FTTA6、FTTB1至FTTB12或FTTC1至FTTC8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铁阳离子。
FTTD5.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FTTA1至FTTA6、FTTB1至FTTB12或FTTC1至FTTC8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过渡金属阳离子是Fe(II)。
FTTD6.根据实施方案FTT1至FTT32、FTTA1至FTTA6、FTTB1至FTTB12或FTTC1至FTTC8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第一过渡金属阳离子是Fe(III)。
STT1.一种粘合剂体系,所述粘合剂体系包括:
I)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该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是根据FTT1至FTT32、FTTA1至FTTA6、FTTB1至FTTB12、FTTC1至FTTC8或FTTD1至FTTD6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以及
II)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所述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
e)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f)包含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第二物质,该第二物质可以是e)或可以是除e)之外的物质;以及
g)不是e)和f)的氧化剂。
STT2.根据实施方案ST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
h)第二过渡金属阳离子。
STT3.根据实施方案STT1或STT2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STT4.根据实施方案STT1或STT2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STT5.根据实施方案STT1或STT2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STT6.根据实施方案STT1或STT2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STT7.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f)是e),并且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通过氨基甲酸乙酯键结合到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STT8.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7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STT9.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是无规共聚低聚物。
STT10.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9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不是嵌段共聚低聚物。
STT11.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1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构成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6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STT12.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1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构成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8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STT13.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1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构成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大于90%来源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STT14.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13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3kDa的重均分子量。
STT15.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13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30kDa的重均分子量。
STT16.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13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100kDa的重均分子量。
STT17.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13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大于200kDa的重均分子量。
STT18.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17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1,000kDa的重均分子量。
STT19.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17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600kDa的重均分子量。
STT20.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17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小于400kDa的重均分子量。
STT21.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2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f)是e),并且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10个或更多个的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STT22.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2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f)是e),并且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20个或更多个的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STT23.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2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f)是e),并且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每分子包含量为40个或更多个的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STT24.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23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还包含侧链酰胺基团。
STT25.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24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50重量%的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STT26.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24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60重量%的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STT27.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24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65重量%的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STT28.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24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70重量%的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STT29.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2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90重量%的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STT30.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2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80重量%的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
STT31.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f)是e)。
STT32.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29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f)是e),并且第二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是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低聚物的侧链基团。
STTA1.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氧化剂是过氧化物。
STTA2.根据实施方案STTA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氧化剂包含氢过氧化物基团。
STTA3.根据实施方案STTA1或STTA2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氧化剂是芳族的。
STTA4.根据实施方案STTA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氧化剂是枯烯氢过氧化物。
STTA5.根据实施方案STTA1至STTA4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5重量%的氧化剂。
STTA6.根据实施方案STTA1至STTA4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10重量%的氧化剂。
STTA7.根据实施方案STTA1至STTA4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20重量%的氧化剂。
STTA8.根据实施方案STTA1至STTA4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30重量%的氧化剂。
STTA9.根据实施方案STTA1至STTA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50重量%的氧化剂。
STTA10.根据实施方案STTA1至STTA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20重量%的氧化剂。
STTB1.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或STTA1至STTA10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还包含第二交联剂,该第二交联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STTB2.根据实施方案STTB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交联剂包含三个或更多个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STTB3.根据实施方案STTB1至STTB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含乙烯基的基团。
STTB4.根据实施方案STTB1至STTB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STTB5.根据实施方案STTB1至STTB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丙烯酸酯基团。
STTB6.根据实施方案STTB1至STTB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四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STTB7.根据实施方案STTB1至STTB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5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STTB8.根据实施方案STTB1至STTB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10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STTB9.根据实施方案STTB1至STTB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15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STTB10.根据实施方案STTB1至STTB9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30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STTB11.根据实施方案STTB1至STTB9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25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STTB12.根据实施方案STTB1至STTB9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20重量%的第二交联剂。
STTC1.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或STTB1至STTB12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还包含赋形剂。
STTC2.根据实施方案STTC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赋形剂是低蒸气压赋形剂。
STTC3.根据实施方案STTC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赋形剂在25℃下具有小于10-4mmHg的蒸气压。
STTC4.根据实施方案STTC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赋形剂在25℃下具有小于10-5mmHg的蒸气压。
STTC5.根据实施方案STTC1至STTC4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赋形剂是C12-C22脂肪酸的酯。
STTC6.根据实施方案STTC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赋形剂是肉豆蔻酸异丙酯。
STTC7.根据实施方案STTC1至STTC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1.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STTC8.根据实施方案STTC1至STTC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3.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STTC9.根据实施方案STTC1至STTC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至少5.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STTC10.根据实施方案STTC1至STTC9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5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STTC11.根据实施方案STTC1至STTC9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不超过20重量%(基于包括赋形剂在内的总固体重量)的赋形剂。
STTD1.根据实施方案STT2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或STTC1至STTC11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钼、钛、钒、铬、锰、铁、钴、镍、铜或锌的阳离子。
STTD2.根据实施方案STT2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或STTC1至STTC11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铜阳离子。
STTD3.根据实施方案STT2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或STTC1至STTC11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过渡金属阳离子是Cu(II)。
STTD4.根据实施方案STT2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或STTC1至STTC11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过渡金属阳离子是铁阳离子。
STTD5.根据实施方案STT2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或STTC1至STTC11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过渡金属阳离子是Fe(II)。
STTD6.根据实施方案STT2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或STTC1至STTC11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过渡金属阳离子是Fe(III)。
STTD7.根据实施方案STT2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6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f)是除e)之外的物质,其中e)不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STTD8.根据实施方案STTD7的粘合剂体系,其中e)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丙烯酸类聚合物、橡胶聚合物、聚酯聚合物、聚氨酯聚合物、聚酰胺聚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STTD9.根据实施方案STT2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8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括承载压花的放气通道的外表面,在将该外表面施加到基板期间这些放气通道能够帮助空气逸出。
MBTT1.一种将两个基板结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在第一表面上承载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
2)提供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在第二表面上承载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二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以及
3)将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合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膜和所述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膜接触。
MBTT2.根据实施方案MBTT1的方法,其中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
MBTT3.根据实施方案MBTT1或MBTT2的方法,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
MATT1.一种将两个基板结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包括第一表面的第一基板;
2)提供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
3)将第一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施加到第一表面;
4)提供包括第二表面的第二基板;
5)提供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
6)将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施加到第二表面;以及
7)将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合在一起,使得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和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接触。
MATT2.根据实施方案MATT1的方法,其中步骤3)包括将第一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直接施加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使得该粘合剂膜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
MATT3.根据实施方案MATT1或MATT2的方法,其中步骤6)包括将第二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直接施加到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使得该粘合剂膜直接结合到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
MATT4.一种将两个基板结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包括第一表面的第一基板;
2)提供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
3)将第一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施加到第一表面;
4)提供包括第二表面的第二基板;
5)提供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
6)将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施加到第一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以及
7)将第二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和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合在一起,使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结合在一起。
MATT5.根据实施方案MATT4的方法,其中步骤3)包括将第一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直接施加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使得该粘合剂膜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
MATT6.根据实施方案MATT4或MATT5的方法,其中在步骤7)中,将第二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直接结合到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
MB3T1.一种将两个基板结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
2)提供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在第一表面上承载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一部分;
3)提供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在第二表面上承载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一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彼此独立选择的组成;以及
4)将1)、2)和3)合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相反的面接触。
MB3T2.根据实施方案MB3T1的方法,其中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一部分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
MB3T3.根据实施方案MB3T1或MB3T2的方法,其中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二部分直接结合到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
MB3T4.一种将两个基板结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
2)提供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在第一表面上承载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一部分;
3)提供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在第二表面上承载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二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彼此独立选择的组成;以及
4)将1)、2)和3)合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相反的面接触。
MB3T5.根据实施方案MB3T4的方法,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一部分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
MB3T6.根据实施方案MB3T4或MB3T5的方法,其中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二部分直接结合到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
MB3T7.一种将两个基板结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包括第一表面的第一基板;
2)提供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一部分;
3)将第一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的第一部分施加到第一表面,以形成第一制备基板;
4)提供包括第二表面的第二基板;
5)提供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彼此独立选择的组成;
6)将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二部分施加到第二表面,以形成第二制备基板;
7)提供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
以及
8)将第一制备基板和第二制备基板与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合在一起,使得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一部分和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二部分与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相反的面接触。
MB3T8.根据实施方案MB3T7的方法,其中步骤3)包括将第一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的第一部分直接施加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使得该第一部分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
MB3T9.根据实施方案MB3T7或MB3T8的方法,其中步骤6)包括将第一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的第二部分直接施加到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使得该第二部分直接结合到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
MB3T10.一种将两个基板结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包括第一表面的第一基板;
2)提供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一部分;
3)将第二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的第一部分施加到第一表面,以形成第一制备基板;
4)提供包括第二表面的第二基板;
5)提供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彼此独立选择的组成;
6)将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二部分施加到第二表面,以形成第二制备基板;
7)提供根据实施方案STT1至STT32、STTA1至STTA10、STTB1至STTB12、STTC1至STTC11或STTD1至STTD9中任一项的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
以及
8)将第一制备基板和第二制备基板与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合在一起,使得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第二部分与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相反的面接触。
MB3T11.根据实施方案MB3T7的方法,其中步骤3)包括将第二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的第一部分直接施加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使得该第一部分直接结合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
MB3T12.根据实施方案MB3T7或MB3T8的方法,其中步骤6)包括将第二可固化自支撑粘合剂膜的第二部分直接施加到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使得该第二部分直接结合到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
ABC1.一种粘合剂体系,该粘合剂体系包括:
I)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括承载压花的放气通道的外表面,在将该外表面施加到带底漆基板期间该放气通道能够帮助空气逸出;以及
II)底漆,该底漆用于将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粘附到基板,其中该底漆包含引发该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固化的组分。
ABC2.根据实施方案ABC1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是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
ABC3.根据实施方案ABC1或ABC2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底漆是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底漆。
ABC4.根据实施方案ABC1至ABC3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通过自由基固化而固化。
HMP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可固化粘合剂膜,该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可热熔加工的粘合剂。
HMP2.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粘合剂体系,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可热熔加工的粘合剂。
HMP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可固化粘合剂膜包含可热熔加工的粘合剂。
虽然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了本公开的目的和优点,但在这些实施例中列举的具体材料及其量以及其他的条件和细节不应当理解为是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制。
实施例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试剂均得自或购自威斯康辛州密尔瓦基的奥德里奇化学公司(Aldrich Chemical Co.,Milwaukee,WI),或可通过已知方法合成。
材料
/>
/>
/>
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丙烯酸类PS)
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大致是根据美国专利4,074,004第6栏第26至46行提供的描述制备的,不同的是酸含量为10重量百分比(重量%)。
制备聚酯聚合物溶液(聚酯PS)
制备聚酯聚合物溶液的方式如下:将50.0g 3550B和50.0g MEK添加到玻璃广口瓶中并将该广口瓶置于广口瓶滚筒上,直至聚合物溶解。
制备聚氨酯聚合物溶液(聚氨酯PS)
向配备有机械搅拌器、冷凝器、热电偶和氮气入口的树脂反应容器中添加800g羟基封端的聚酯PH-56(羟基值为57.3mg KOH/g)、4.4g DMPA和67g MEK。然后在搅拌下将该溶液加热至70℃,并添加0.44g g DBTDA和74.2g DESMODUR H。然后,将温度保持在80±2℃,直到反应完成。在反应期间,将所需量的MEK加入到体系中以稀释体系(即,降低体系的粘度)。当不存在异氰酸酯基团时反应完成,该反应通过使用FT-IR观察NCO峰在2274cm-1附近消失来监测。最后,获得固体含量为40重量%的澄清粘稠溶液。
合成聚酰胺聚合物(RK-29)
在室温下将以下进料添加到1L树脂烧瓶中:645g PRIPOL 1013、94.1g哌嗪和0.29g 85%磷酸溶液。该树脂烧瓶配有热电偶、顶部机械搅拌器、蒸馏头和附接到温度控制器的电加热套。用氮气温和地吹扫烧瓶,同时在90分钟内加热至160℃。在该时段期间,水副产物开始被收集在蒸馏头接收器中。一旦反应混合物达到160℃,就将内容物在该温度下保持75分钟,随后在45分钟内升至225℃,在此期间基本上完成水馏出物的收集。将反应混合物在225℃保持60分钟,然后在20分钟的时段内向烧瓶中引入20mmHg真空。保持真空60分钟,在该时段结束时,用氮气破坏真空。将烧瓶的内容物收集在TeflonTM板上,并使其自发地冷却到室温。收集产物,产量为618g。
制备聚酰胺聚合物溶液(聚酰胺PS)
制备聚酰胺聚合物溶液的方式如下:将50.0g RK-29和50.0g甲苯与IPA的1:1(重量/重量)混合物添加到玻璃广口瓶中并将该广口瓶置于广口瓶滚筒上,直至聚酰胺聚合物溶解。
合成反应性聚酯聚合物(F-584)
如美国专利公布20180237585的实施例1中所述合成反应性聚酯聚合物。
制备反应性聚酯聚合物溶液(反应性聚酯PS)
制备反应性聚酯聚合物溶液的方式如下:将30.08g F-584和70.02g MEK添加到玻璃广口瓶中并将该广口瓶置于广口瓶滚筒上,直至聚酯聚合物溶解。
制备TBAC的储备溶液(TBAC储备液)
称量以下物质到玻璃小瓶中:0.1g TBAC、0.9g HEMA和8.12g EtOAc。在室温下搅拌内容物,直到获得澄清溶液。
制备乙酸铜的储备溶液(CAS)
称量以下物质到MAX 20Speedmixer杯中:2g Cu(OAc)2和18g草甘膦。使用磁力搅拌器在室温下将内容物混合18小时。
合成反应性低聚物A
反应性低聚物A通常根据以下程序制备。将12g 2EHA、50g CHA、30g BA、5g Acm、3gHPA、0.1g VAZO-52、0.1g TDDM和100g EtOAc添加到玻璃瓶中。将内容物混合,并用氮气鼓泡4分钟,然后密封并置于60℃下的Launder-Ometer旋转水浴中24小时。在第二步骤中,将0.52g IEM和40g MEK添加到瓶中。用聚四氟乙烯条带将瓶密封,然后在被设计成达到60℃温度的IR灯加热辊上辊轧24小时。如通过下述的“分子量分布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试验方法所测定,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大约298kDa。
合成5,6-O-异亚丙基-L-抗坏血酸(p-AA)
该材料是根据文献优先顺序制备的(《生物有机化学与医药化学通讯》(Bioorg.Med.Chem.),2003年第11卷,第827页)。向L-AA(20.0g,114mmol)在丙酮(200mL)中的悬浮液中添加2,2-DMP(20.4g,196mmol)和CSA(1.32g,5.68mmol)。在室温下彻夜搅拌所得混合物。向所得的浆液中添加大约0.6g TEA。将一部分己烷加入到所述混合物中,并且通过真空过滤,用另外的己烷洗涤,收集白色沉淀物。将该物质在真空下干燥,以得到期望产物(21.0g,收率86%)。1H NMR(d6-DMSO,500MHz)与期望产物相符。
合成聚合物P1
该物质如US 2013/0184394的合成实施例S1中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组成如下:81份M1、5份AA、14份IBOA、0.15phr光引发剂-1、0.155phr M2、0.4phr抗氧化剂-1和0.045phrIOTG。
合成聚合物P2
该物质如US 2013/0184394的合成实施例S1中所述制备,不同的是组成如下:85份M1、5份AA、10份IBOA、0.15phr光引发剂-1、0.155phr M2、0.4phr抗氧化剂-1和0.035phrIOTG。
测试方法
搭接剪切测试
用丙酮洗涤测量尺寸为1英寸×4英寸×0.064英寸(2.5cm×10cm×1.6mm)的矩形铝基板,然后用50/50的水/IPA溶液洗涤,用丙酮洗涤第二次,然后风干。对于对照样本,将条带样品(涂覆在剥离衬垫上的粘合剂组合物)的1英寸×1英寸(2.5cm×2.5cm)部分施加到表面上未施加任何底漆的第一基板(“未涂底漆的”铝基板)的末端。移除剥离衬垫,并将第二“未涂底漆的”铝基板施加到样品粘合剂,从而将粘结闭合(粘结面积为1英寸×1英寸(2.5cm×2.5cm))并形成测试组件。通过将500g砝码直接放置到搭接区域上15分钟来浸湿测试组件。移除砝码,并且在测试之前将粘结的测试组件在室温下停留18至24小时。
使用MTS SINTECH拉伸测试仪在环境温度下进行动态搭接剪切测试。将测试样本装载到夹持件中,并使十字头以每分钟0.1英寸操作,从而将样本装载至失效。以psi为单位记录断裂应力。
2条带样品的搭接剪切测试
用丙酮洗涤测量尺寸为1英寸×4英寸×0.064英寸(2.5cm×10cm×1.6mm)的矩形铝基板,然后用50/50的水/IPA溶液洗涤,用丙酮洗涤第二次,然后风干。将侧面A条带样品的1英寸×1英寸(2.5cm×2.5cm)部分施加到第一基板的末端。将侧面B条带样品的1英寸×1英寸(2.5cm×2.5cm)部分施加到第二基板的末端。移除剥离衬垫,并将具有侧面B条带的第二铝基板施加到具有侧面A条带的第一铝基板,从而将粘结闭合(粘结面积为1英寸×1英寸(2.5cm×2.5cm))并形成测试组件。在实施例1中,将测试组件的粘合区域夹在两个金属装订夹之间,并在室温下停留48小时。对于实施例2和实施例3,通过将500g砝码直接放置到搭接区域上15分钟来浸湿测试组件。移除砝码,并且在测试之前将粘结的测试组件在室温下停留18至24小时。使用MTS SINTECH拉伸测试仪在环境温度下进行动态搭接剪切测试。将测试样本装载到机械夹持件中,并使十字头以每分钟0.1英寸操作,从而将样本装载至失效。以kPa和psi为单位记录断裂应力。
确定分子量分布
使用常规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进行表征。GPC仪器(购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米尔福德的沃特世公司(Waters Corporation(Milford,MA,USA)))包括高压液相色谱泵(型号1515HPLC)、自动进样器(型号717)、紫外检测器(型号2487)和折射率检测器(型号2410)。该色谱仪配备有两根购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的瓦里安有限公司(Varian Inc.(Palo Alto,CA,USA))的5微米PLgel MIXED-D色谱柱。
聚合物溶液样品通过下述步骤来制备:将聚合物或干燥的聚合物材料以0.5%(重量/体积)的浓度溶解在四氢呋喃中,然后将溶液通过购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彻斯特的VWR国际有限公司(VWR International(West Chester,PA,USA))的0.2微米聚四氟乙烯过滤器过滤。将所得样品注入GPC中并通过保持在35℃的柱以1毫升/分钟的速率洗脱。系统用聚苯乙烯标准物来校准,使用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分析来建立校准曲线。根据所述标准品校准曲线计算每个样品的重均分子量(Mw)和多分散性指数(用重均分子量除以数均分子量)。
实施例
可固化粘合剂膜(CAF)1至5
使用下表1中所示量的成分制备可固化粘合剂膜1至5。将反应性低聚物A、SR351H和CN983添加到MAX 20Speedmixer杯(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兰德隆的弗拉克特科有限公司(Flacktek Inc,Landrum,SC))中,并在DAC 150.1FVZ-K Speedmixer(弗拉克特科有限公司)中以3000rpm混合1分钟。然后添加剩余的组分并将组合物以3000rpm混合,直到AscPalm溶解。用15.25cm(6英寸)宽切口棒涂布机将所得的组合物以15密耳(635微米)间隙施加在期望的衬垫上。将经涂覆的衬垫在70℃的溶剂烘箱中干燥30分钟,以形成可固化粘合剂膜。这些膜覆盖有表1所指示类型的剥离衬垫,并在材料表中进行描述。
表1:可固化粘合剂膜1至5
*可固化粘合剂膜5是通过将表1中规定量的反应性低聚物A、SR351H和CN983添加到DAC Speedmixer杯中并以3000rpm混合1分钟而制备的双层涂覆构造。然后添加剩余的组分(AscPalm、TBAC储备液、IPA和EtOAc)并将杯以3000rpm搅拌,直到AscPalm溶解。以25密耳(635微米)湿间隙将所得的粘合剂组合物以手工铺展物形式涂覆在聚酯膜的第一侧面上,以形成承载在支撑层上的粘合剂膜。将该手工铺展物在70℃的溶剂烘箱中干燥30分钟。然后将粘合剂组合物涂覆在聚酯膜的第二侧面上,并使其在与第一侧面相同的施加条件和干燥条件下干燥。
可固化粘合剂膜(CAF)6至17
如以上可固化粘合剂1至5中所述制备可固化粘合剂膜6至17,不同的是(i)所使用的成分在下表2和3中列出并定量;以及(ii)所得的组合物以25密耳(635微米)的间隙涂覆。
可固化粘合剂膜(CAF)18至22
在30mm直径的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作为“ZSK-30”购自美国新泽西州拉姆西的维尔纳&弗莱德尔公司(Werner&Pfleiderer,Ramsey,N.J.))中,配混并挤出包含可热熔加工的粘合剂的可固化粘合剂膜18至22。该挤出机具有5个区,每个区相当于螺杆长度的五分之一,并且长径比为15:1。该双螺杆挤出机在270℉(132℃)的熔融温度下操作。通过打开的端口手动将组合物的所有成分送入挤出机中。粘合剂组合物在表4中示出。然后使这些组合物在挤出机中,在挤出机出口关闭的情况下以300rpm的螺杆速度混合3分钟。然后将螺杆速度降至100rpm,打开挤出机出口以将压敏粘合剂涂覆到RL2上。
表2:可固化粘合剂膜6至11
可固化粘合剂膜 CAF 6 CAF 7 CAF 8 CAF 9 CAF 10 CAF 11
丙烯酸类PS(g) 12.2 0 0 0 0 0
聚酯PS(g) 0 13.5 0 0 0 0
聚氨酯PS(g) 0 0 56.4 11.2 10.8 11.5
聚酰胺PS(g) 0 0 0 0 0 0
反应性聚酯PS(g) 0 0 0 0 0 0
SR351H(g) 1.62 0 0 0 0 0
CN2281(g) 0 4.81 0 0 0 0
CN991(g) 0 0 36.6 7.42 7.55 7.4
CN310(g) 0 0 0 0 0 0
CN294E(g) 0 0 0 0 0 0
AscPalm(g) 0.62 0.43 1.8 0.38 0.34 0
TBAC储备液(g) 0 0.16 0.68 0.13 0.14 0.12
BP(g) 0 0 0 0.19 0.4 0.37
RP(g) 0 0 0 0 0 0
YP(g) 0 0 0 0 0 0
IPA(g) 2.0 1.08 4.51 0.87 0.86 0.91
EtOAc(g) 2.15 0 0 0 0 0
载涂层衬垫 RL2 RL2 RL2 RL2 RL2 RL2
覆盖衬垫 RL1 RL1 RL1 RL1 RL1 RL1
表3.可固化粘合剂膜12至17
表4.可固化粘合剂膜18至22(可热熔加工的粘合剂)
可固化粘合剂膜 CAF 18 CAF 19 CAF 20 CAF 21 CAF 22
聚合物P1(g) 100.00 0 0 0 0
聚合物P2(g) 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M410(g)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Cu(OAc)2(g) 1.19 0.06 0.12 0.12 0.12
BTEAC(g) 4.64 4.64 4.64 4.64 4.64
BP(g) 0 0 0 0.50 0.50
衬垫 RL2 RL2 RL2 RL2 RL2
厚度(密耳) 5 5 5 5 20
底漆(P)1至17
底漆1至17的制备方式如下:在玻璃小瓶中混合下表5和6中所示的成分并搅拌内容物,直到获得澄清溶液。
表5:底漆1至8
底漆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IPA(g) 20 20 20 20 20 10.03 0 0
CHP(g) 0.8 0.8 0.8 0.8 0.8 0.4 0.8 0.82
CAS(g) 0.06 0.09 0.18 0.18 0.54 0.27 0.36 0.4
UPUV(g) 0 0 0 0 0 0 20 0
反应性低聚物A(g) 1 1 1 1 1 0 0 0
反应性聚酯聚合物溶液(g) 0 0 0 0 0 0 0 0
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g) 0 0 0 0 0 0.5 0 0
聚酯聚合物溶液(g) 0 0 0 0 0 0 0 1
聚氨酯聚合物溶液(g) 0 0 0 0 0 0 0 0
SR351H(g) 0.16 0.16 0.16 0.16 0.16 0.08 0 0
CN991(g) 0 0 0 0 0 0 0 0
CN2281(g) 0 0 0 0 0 0 0 0.16
CN310(g) 0 0 0 0 0 0 0 0
CN294E(g) 0 0 0 0 0 0 0 0
IMS(g) 0 0 0 4 4 0 0 0
甲苯(g) 0 0 0 0 0 0 0 20
表6:底漆9至17
粘合剂体系1至30和比较用粘合剂体系A至L
粘合剂体系1至30的制备方式如下:将底漆组合物施加到铝基板,然后将可固化粘合剂膜的粘合剂侧施加到底漆,如上面的搭接剪切测试方法中详细描述的。在比较用粘合剂体系A至L中,不使用底漆,并且将可固化粘合剂膜直接施加到未经处理的铝基板。下表7中示出了在粘合剂体系1至30和比较用粘合剂体系A至L中使用的可固化粘合剂膜和底漆的组成。
表7.粘合剂体系1至30和比较用粘合剂体系A至L
/>
使用上面的测试方法中所述的程序测量了粘合剂体系1至25和比较用粘合剂体系A至K的搭接剪切。根据测试方法测试了粘合剂体系26至30和比较用粘合剂体系L,不同的是将粘合剂体系26和比较用粘合剂体系L停留120小时,并将粘合剂体系27至30停留48小时。为每个粘合剂体系准备了三个复制品。搭接剪切测量的结果在下表8中列出。
表8:搭接剪切结果
/>
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原理的前提下,本公开的各种变型和更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应理解,本公开并不受上文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方案的不当限制。

Claims (17)

1.一种粘合剂体系,所述粘合剂体系包括:
I)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含以下物质:
h)第一成膜性聚合物;
i)包含第一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第一物质,所述第一物质是h)或除h)之外的物质;和
j)第一过渡金属阳离子;
其中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是可热熔加工的粘合剂;和
II)底漆,所述底漆用于将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粘附到第一基板,所述底漆包含:
k)氧化剂;和
l)第二成膜性聚合物,
其中所述底漆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是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体系,其中i)是除h)之外的物质,其中h)不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所述底漆不包含增粘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所述底漆不包含其中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括承载压花的放气通道的外表面,在将所述外表面施加到基板期间所述放气通道能够帮助空气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包括在条带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所述条带还包括承载在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上的支撑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所述条带还包括直接结合至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层的支撑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所述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为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所述条带还包括承载在所述支撑层的与所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相反的面上的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其中所述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为独立于所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选择的所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的层。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所述支撑层为泡沫。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所述支撑层包含填料。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合剂体系,其中所述支撑层包含实心或空心微球,所述实心或空心微球包含聚合物、玻璃、陶瓷或金属氧化物。
14.一种构造,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
条带,包括:
支撑层;
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所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承载在所述支撑层的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由第一可热熔加工粘合剂自支撑膜形成,所述第一可热熔加工粘合剂自支撑膜包括:
第一成膜性聚合物;
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第一物质,所述第一物质为所述
第一成膜性聚合物,或为除所述第一成膜性聚合物之外的物质;以及
第一过渡金属阳离子;
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所述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承载在所述支撑层的与所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相反的面上,其中所述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由第二可热熔加工粘合剂自支撑膜形成,所述第二可热熔加工粘合剂自支撑膜包括:
第二成膜性聚合物;
包含不饱和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第二物质,所述第二物质为所述
第二成膜性聚合物,或为除所述第二成膜性聚合物之外的物质;以及
第二过渡金属阳离子;
设置于所述第一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和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第一底漆,其中所述第一底漆由常温常压下为液体并且包含第一氧化剂和
第三成膜性聚合物的第一底漆形成;以及
设置于所述第二可固化粘合剂自支撑膜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二底漆,其中所述第二底漆由常温常压下为液体并且包含第二氧化剂和
第四成膜性聚合物的第二底漆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支撑层为泡沫。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支撑层包含填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支撑层包含实心或空心微球,所述实心或空心微球包含聚合物、玻璃、陶瓷或金属氧化物。
CN201980012401.XA 2018-02-09 2019-02-08 底漆引发的结构性粘合剂膜固化 Active CN1116992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28702P 2018-02-09 2018-02-09
US62/628,702 2018-02-09
US201862743907P 2018-10-10 2018-10-10
US62/743,907 2018-10-10
PCT/US2019/017189 WO2019157265A1 (en) 2018-02-09 2019-02-08 Primer-initiated cure of structural adhesive fil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9231A CN111699231A (zh) 2020-09-22
CN111699231B true CN111699231B (zh) 2023-07-28

Family

ID=656357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2388.8A Active CN111699230B (zh) 2018-02-09 2019-02-08 底漆引发的结构性粘合剂膜固化
CN201980012401.XA Active CN111699231B (zh) 2018-02-09 2019-02-08 底漆引发的结构性粘合剂膜固化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2388.8A Active CN111699230B (zh) 2018-02-09 2019-02-08 底漆引发的结构性粘合剂膜固化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210102097A1 (zh)
EP (2) EP3749726A1 (zh)
KR (2) KR20200118140A (zh)
CN (2) CN111699230B (zh)
WO (2) WO20191572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4204A1 (en) * 2019-08-07 2021-02-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re-sheath filaments and methods of printing an adhesive
US20230407136A1 (en) * 2020-03-06 2023-12-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djustable hybrid psa/structural adhesive bonds by patterned surface-initiated cure
WO2021176376A1 (en) 2020-03-06 2021-09-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hermal debonding of primer-initiated curable structural adhesive films
CN111718660A (zh) * 2020-07-17 2020-09-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与提升光学透明胶层粘附力的方法
WO2023111958A1 (en) * 2021-12-16 2023-06-2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dhesive system including a tape with a foam support layer
KR20230173614A (ko) * 2022-06-17 2023-12-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경화물의 제조방법
WO2023244067A1 (ko) * 2022-06-17 2023-12-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경화물의 제조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84744A (ja) * 1986-09-09 1988-07-30 Asahi Chem Ind Co Ltd 光重合性積層体
JP2005028643A (ja) * 2003-07-08 2005-02-03 Asahi Denka Kogyo Kk 積層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254441A (zh) * 2012-02-03 2014-12-31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光学膜的底漆组合物
WO2021176376A1 (en) * 2020-03-06 2021-09-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hermal debonding of primer-initiated curable structural adhesive fil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5875A (en) 1968-02-29 1971-12-07 Loctite Corp Anaerobic adhesive and sealant compositions in nonflowable form
US3639500A (en) 1968-05-09 1972-02-01 Avery Products Corp Curable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containing a polyepoxide a carboxylated diene polymer and an acrylic ester tackifier
IE37703B1 (en) 1972-11-16 1977-09-28 Loctite Ltd Protective adhesive-carrying tape
US3996308A (en) 1974-02-19 1976-12-07 Avery Products Corporation Anaerobic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US3994764A (en) 1975-06-13 1976-11-30 Pratt & Lambert, Inc. Adhesive compositions
US4074004A (en) 1976-07-02 1978-02-1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employing moisture resistant acrylate-base copolymer adhesive
US4170612A (en) 1978-04-13 1979-10-09 National Starch And Chemical Corporation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s
JPS6026079B2 (ja) 1979-10-17 1985-06-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窒化ガリウムの成長方法
US4316000A (en) 1980-11-03 1982-02-1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Two-part, anaerobically-curing compositions
US4373077A (en) 1980-11-03 1983-02-0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Anaerobically curing compositions
US4452955A (en) 1981-09-16 1984-06-05 Minne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 Company Novel adhesive compositions
JPS58171462A (ja) * 1982-03-31 1983-10-08 Nitto Electric Ind Co Ltd 接着方法
JPS594667A (ja) * 1982-06-09 1984-01-11 ロクタイト・コ−ポレ−シヨン 二液性無溶剤接着剤組成物ならびにこの組成物で表面を接着する方法
US4472231A (en) 1982-07-19 1984-09-18 The Kendall Company High shear resistant pipewrap anti-corrosion system
DE3332064C3 (de) 1983-09-06 1997-07-03 Piestert Gerhard Unter Sauerstoffausschluß härtende Dichtmasse für Flächen- und Gewindeabdichtung
US4569976A (en) 1984-10-18 1986-02-11 The Kendall Company Redox cure system for acrylic adhesive compositions
US4946529A (en) 1986-01-28 1990-08-07 The Kendall Company Crosslinked adhesive system
AU597614B2 (en) 1986-01-28 1990-06-07 Kendall Company, The Novel crosslinked adhesive system
US5003016A (en) 1989-01-17 1991-03-2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urface activator for redox-initiated adhesives
US5106808A (en) 1989-01-17 1992-04-2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urface activator for redox-initiated adhesives
US4945006A (en) 1989-01-17 1990-07-3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Low odor adhesive compositions and bonding method employing same
JPH05320284A (ja) * 1992-05-18 1993-12-03 Three Bond Co Ltd ポッティング組成物
JPH07133467A (ja) * 1993-11-10 1995-05-23 Sekisui Chem Co Ltd アクリル系粘着テープ
JPH09111193A (ja) 1995-10-16 1997-04-28 Toyo Ink Mfg Co Ltd 接着方法
EP0889105A3 (en) 1997-07-01 1999-03-3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Kit of parts comprising a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and a primer
US6734249B1 (en) 2000-06-14 2004-05-11 Texas Research International, Inc. Two-part adhesive with (poly)(meth)acrylate in part A and N,N-disubstituted aromatic amine and di(meth)acrylate in part B
US6655281B1 (en) 2000-08-08 2003-12-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lexographic printing elements with improved air bleed
DE10259457B4 (de) 2002-12-19 2010-01-07 Tesa Se Verfahren zum Aufbringen von Haftklebebändern auf raue und/oder unebene Oberflächen
US20040228998A1 (en) 2003-05-12 2004-11-18 Haas Hans E. Curable film preform compositions
WO2005104065A2 (en) 2004-03-29 2005-11-03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Security label, secur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label and article
US20050214497A1 (en) 2004-03-29 2005-09-29 Bilodeau Wayne L Anaerobic activator film and labels made therefrom
US8252407B2 (en) * 2005-01-12 2012-08-28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Adhesive article having improved application properties
JP2007046003A (ja) * 2005-08-12 2007-02-22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被着体の貼付方法
US8865794B2 (en) * 2007-04-02 2014-10-21 Nd Industries, Inc. Anaerobic adhesive compositions having microencapsulated metal ions
WO2008153668A2 (en) 2007-05-22 2008-12-18 Henkel Corporation Dry-to-the-touch anaerobically curable compositions and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US8735506B2 (en) 2009-04-03 2014-05-27 Ashland Licensing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Ultraviolet radiation curable pressure sensitive acrylic adhesive
US20130052460A1 (en) 2010-05-17 2013-02-2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rimer composition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JP2013253117A (ja) * 2010-09-28 2013-12-19 Denki Kagaku Kogyo Kk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BR112013007673A2 (pt) 2010-09-30 2019-09-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adesivos de acrilato sensíveis a pressão altamente pegajosos, processáveis por termofusão
CN102896869B (zh) * 2011-07-25 2016-03-02 汉高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粘结基底的方法
WO2014078115A1 (en) 2012-11-16 2014-05-2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dhesive including pendant (meth) acryloyl groups, article, and method
KR102058944B1 (ko) * 2013-05-27 2019-12-24 디아이씨 가부시끼가이샤 양면 점착 테이프
DE102013222739A1 (de) * 2013-06-17 2014-12-18 Tesa Se Reaktives 2-Komponentenklebesystem in Filmform
DE102014208814A1 (de) * 2014-05-09 2015-11-12 Tesa Se Primer zur Verbesserung der Adhäsion von Klebebändern auf hydrophilen Oberflächen
WO2016044151A1 (en) * 2014-09-16 2016-03-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methods and articles thereby
CN104497892B (zh) * 2014-12-12 2017-01-04 广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游艇行业用丙烯酸酯胶粘剂
DE102015009764A1 (de) * 2015-07-31 2017-02-02 Tesa Se Reaktives Klebstofffilm-System zur Verklebung unpolarer Oberflächen
WO2017031042A1 (en) 2015-08-18 2017-02-2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hemical-resistant polyeste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US10617607B2 (en) * 2015-11-06 2020-04-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dox polymerizable dental composition with photolabile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JP6872548B2 (ja) * 2015-12-03 2021-05-19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光解離性還元剤を有するレドックス重合性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84744A (ja) * 1986-09-09 1988-07-30 Asahi Chem Ind Co Ltd 光重合性積層体
JP2005028643A (ja) * 2003-07-08 2005-02-03 Asahi Denka Kogyo Kk 積層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254441A (zh) * 2012-02-03 2014-12-31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光学膜的底漆组合物
WO2021176376A1 (en) * 2020-03-06 2021-09-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hermal debonding of primer-initiated curable structural adhesive film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ET膜用UV固化涂料的配制及涂层性能研究;马迎辉;陈繁忠;龚丽芳;刘力荣;;涂料工业;第43卷(第03期);第66-6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57264A1 (en) 2019-08-15
US20210102097A1 (en) 2021-04-08
KR20200118141A (ko) 2020-10-14
EP3749726A1 (en) 2020-12-16
CN111699230A (zh) 2020-09-22
WO2019157265A1 (en) 2019-08-15
CN111699230B (zh) 2022-08-16
US20200362204A1 (en) 2020-11-19
KR20200118140A (ko) 2020-10-14
EP3749727A1 (en) 2020-12-16
CN111699231A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9231B (zh) 底漆引发的结构性粘合剂膜固化
US9487679B2 (en) Acrylic adhesive tap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EP3239259B1 (en) Adhesive resin layer and adhesive resin film
JPH04114075A (ja) アクリレートに基づくホツトメルト感圧接着剤
KR20100059731A (ko) 열 가교성 폴리아크릴레이트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242237B1 (ko) 아크릴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아크릴 필름
EP3289037B1 (en) Acrylic emulsion adhesives
JPH027987B2 (zh)
CN111699229B (zh) 膜引发的结构性粘合剂膜固化
KR101984421B1 (ko) (메트)아크릴계 공중합체,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점착 조성물 및 점착 시트 그리고 그것을 사용한 피복재 및 도장물
EP4257357A1 (en) Graft-modified product, adhesive, olefin-based resin composition, and laminate
JP2010095722A (ja) フォームテープ
JP3491298B2 (ja) 感圧性接着剤とその接着シ―ト類
US20230088278A1 (en) Thermal debonding of primer-initiated curable structural adhesive films
JP2022086976A (ja) 可変色粘着シート
CN115244150A (zh) 通过图案化表面引发的固化而可调节的复合psa/结构粘合剂粘结
KR101416929B1 (ko) 잉크 발색성 및 열 접착성이 우수한 염화비닐계 수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H0797553A (ja) 感圧性接着剤とその接着シ―ト類
KR20220043772A (ko) 방수테이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S61103574A (ja) 表面保護層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