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8851A - 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8851A
CN111688851A CN202010583569.0A CN202010583569A CN111688851A CN 111688851 A CN111688851 A CN 111688851A CN 202010583569 A CN202010583569 A CN 202010583569A CN 111688851 A CN111688851 A CN 111688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outlet
vehicle body
saddle
front structur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35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泷泽浩太
山中伯纯
川谷岳史
宫岛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88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88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中,即使不使得车体大型化,也使得电源插座以及安装在电源插座的电气安装件难以突出到腿空间。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设有与驾驶者对面的护腿件(20),在护腿件(20)配置电源插座(30),在电源插座(30)形成插入电气安装件的插入口(30a),电源插座(30)使得插入口(30a)向着车宽方向外侧,安装在护腿件(20)的驾驶者侧的面(24b)。

Description

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1510387918.0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母案的申请日为2015年07月03日,母案的发明名称为“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中,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其方案是在与驾驶者对面的护腿件的上部设有前箱,在前箱内配置向外部电气设备取出电力用的电源插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5280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使得电源插座指向驾驶者侧安装,所以,有时电源插座以及安装在电源插座的电气安装件(包含与电气安装件连接的外部电气设备)易突出到驾驶者搁脚的空间(以下,称为“腿空间”)。
另一方面,为了使得电源插座以及安装在电源插座的电气安装件难以突出到腿空间,需要使得电源插座相对驾驶者的脚朝前方离开大,有时引起在车辆前方车体大型化。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将在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中即使不使得车体大型化、也使得电源插座以及安装在电源插座的电气安装件难以突出到腿空间作为目的。
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手段,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涉及一种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设有与驾驶者对面的护腿件(20),在上述护腿件(20)配置电源插座(30);
上述鞍骑型车辆(1)的车体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源插座(30)形成插入电气安装件的插入口(30a);
上述电源插座(30)使得上述插入口(30a)向着车宽方向外侧,安装在上述护腿件(20)的上述驾驶者侧的面(24b)。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电源插座(30)形成上述插入口(30a)的部分(30d)从上述护腿件(20)向外部露出。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插入口(30a)朝上述护腿件(20)的下方倾斜。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上述护腿件(20)包括在车宽方向中央朝上述驾驶者侧突出的中央突出部(21),位于上述中央突出部(21)的左侧的左侧部(22),以及位于中央突出部(21)的右侧的右侧部(23);
上述电源插座(30)配置在通过车宽方向中心的中心线(CL)的车宽方向的任意一方;
用于接通/断开车辆电源的主开关单元(31)配置在与上述电源插座(30)相同侧。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上述主开关单元(31)包括钥匙插入的锁芯(31a);
上述电源插座(30)配置在上述锁芯(31a)的下方、且上述锁芯(31a)的车宽方向外侧。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上述护腿件(20)包括在车宽方向中央朝上述驾驶者侧突出的中央突出部(21),位于上述中央突出部(21)的左侧的左侧部(22),以及位于中央突出部(21)的右侧的右侧部(23);
上述电源插座(30)配置在通过车宽方向中心的中心线(CL)的车宽方向的任意一方;
物品收纳部(33)配置在上述中心线(CL)的车宽方向的与上述电源插座(30)相反侧。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中央突出部(21),配置行李挂钩(32)。
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物品收纳部(33)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上下方向与上述行李挂钩(32)及上述电源插座(30)重叠。
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上述护腿件(20)包括在车宽方向中央朝上述驾驶者侧突出的中央突出部(21),位于上述中央突出部(21)的左侧的左侧部(22),以及位于中央突出部(21)的右侧的右侧部(23);
上述电源插座(30)配置在通过车宽方向中心的中心线(CL)的车宽方向的任意一方;
用于对后轮(4)制动的停车制动器(34)配置在上述中心线(CL)的车宽方向的与上述电源插座(30)相反侧。
技术方案10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上述护腿件(20)从上端(20u)越往下侧越位于车辆前方地倾斜;
上述电源插座(30)在侧视图中配置在通过上述护腿件(20)的上端(20u)的垂直线(VL)的前方。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通过使得插入口向着车宽方向外侧,将电源插座安装在护腿件的驾驶者侧的面,与使得插入口指向驾驶者侧那样地安装电源插座场合相比,能确保腿空间宽广。因此,即使不使得车体大型化,也能使得电源插座以及安装在电源插座的电气安装件难以突出到腿空间。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通过使得电源插座形成插入口的部分从护腿件向外部露出,能容易地使电气安装件与电源插座连接。又,不需要开闭插入口的罩盖,因此,电源插座的周围的车体罩的结构简单化。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通过使得插入口朝护腿件的下方倾斜,与当将电气安装件插入电源插座时水平配置插入口场合相比,能减小电气安装件向车宽方向的突出量。又,通过使得插入口朝护腿件的下方倾斜,能将插入口的开口设为朝下,因此,能使得雨或尘埃等难以进入插入口。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通过将主开关单元配置在与电源插座相同侧,与相对中心线将主开关单元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与电源插座相反侧的场合相比,能使得电源插座和主开关单元接近。因此,能集中电源插座及主开关单元的电气安装件,能缩短电源插座及主开关单元的电气配线长度。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通过将电源插座配置在锁芯的下方、且锁芯的车宽方向外侧,当将钥匙插入锁芯时,能抑制装有钥匙的钥匙串与电源插座干涉,同时,能使得向电源插座的操作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通过将物品收纳部配置在中心线的车宽方向的与电源插座相反侧,物品收纳部的容量不会受电源插座限制,因此,能扩大物品收纳部。
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通过将行李挂钩配置在中央突出部,当将充电软线等的电气安装件插入电源插座时,使得充电软线挂在行李挂钩,能将与充电软线连接的设备向物品收纳部收纳,因此,能抑制充电软线的抖动。
根据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通过使得物品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上下方向与行李挂钩及电源插座重叠,物品收纳部、行李挂钩及电源插座配置为大致相同高度。因此,与当将充电软线等的电气安装件插入电源插座时,物品收纳部、行李挂钩及电源插座配置为不同高度场合相比,能抑制充电软线的抖动。
根据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通过将停车制动器配置在中心线的车宽方向的与电源插座相反侧,电源插座和停车制动器不会互相干涉,因此,能提高停车制动器的操作性。
根据技术方案10记载的发明,通过在侧视图中将电源插座配置在通过护腿件的上端的垂直线的前方,能由护腿件保护电源插座的上方及前方,因此,能使得雨或尘埃等难以进入电源插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形态涉及的摩托车的右侧面图。
图2是上述摩托车的主要部分的右侧面图。
图3是上述摩托车的主要部分的后面图。
图4是图3的IV-IV截面图。
图5是上述摩托车的主要部分的前面图,是表示卸下前罩的状态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基于上述摩托车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作用效果的、与图3相当的后面图。
图7是表示实施形态变形例涉及的摩托车的主要部分、与图3相当的后面图。
图中符号意义如下:
1-摩托车(鞍骑型车辆(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4-后轮
20-护腿件(leg shield)
20u-护腿件的上端
21-中央突出部
22-左侧部
23-右侧部
24b-第二座面(护腿件的驾驶者侧的面)
30-电源插座
30a一插入口
30d-形成插入口的后端(形成插入口的部分)
31-主开关单元
31a-锁芯
32-行李挂钩
33-物品收纳部
34-停车制动器
VL-垂直线
CL-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还有,如果没有特别的记载,以下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的朝向与以下说明的车辆中的朝向设为相同。另外,在以下说明中所使用的图中的适当位置处显示有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图中线CL表示车体左右中心线。
图1是实施形态涉及的摩托车1(鞍骑型车辆)的右侧面图。
如图1所示,踏板型摩托车1包括操纵把手2、由操纵把手2转向的前轮3、以及通过摆动式动力单元10驱动的后轮4。
包含操纵把手2及前轮3的转向系统部件可以转向地枢支在车体框架5前端的前管5a。在车体框架5的下部后侧,上下能摆动地枢支动力单元10的前部下侧。在操纵把手2和支持在车体后部上的乘员落座用的座席9之间,设有乘员搁脚用的踏脚台8。
车体框架5例如通过焊接等将多种钢材结合为一体而形成。车体框架5包括前管5a,从前管5a向斜下后方延伸的主框架5b,从主框架5b的下部朝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后朝后方延伸、在中间部5m朝斜上后方延伸的左右侧框架5c,从左右侧框架5c的上端部朝斜上后方延伸的左右后框架5d,附设在中间部5m、在车宽方向架设枢轴5e的左右枢轴板5f,以及在中间部5m的上后方、架设在左右侧框架5c之间的中间横架5g。
动力单元10的前部下侧通过连杆11可上下摆动地支持在枢轴5e。
动力单元10是将配置在前部的发动机10a和配置在后部左侧的变速机(没有图示)一体化的摆动式动力单元。在动力单元10和车体框架5的后部之间,连接安装有后悬架6,在车体后部构成单元摆动式的后悬架结构。
在前轮3和后轮4之间,设有驾驶者搁脚的踏脚台8。在踏脚台8的前方,设有护腿件20,在踏脚台8的后方,在与护腿件20对向的位置,设有驾驶者落座的座席9。
座席9配置在燃油箱(没有图示)之上。燃油箱由中间横架5g及左右侧框架5c支撑。在座席9的后方,配置能捆扎行李的后载物架18。后载物架18支持在车体框架5的后部。
车体框架5用车体罩12覆盖。车体罩12包括覆盖车体框架5的前部的前罩12a,覆盖驾驶者的脚的前方的护腿件20,覆盖踏脚台8的侧方的下罩12c,与下罩12c相连、且覆盖车体框架5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侧方的侧罩12d,与侧罩12d相连、且覆盖车体框架5的后部的左右后侧罩12e,以及从上方覆盖左右后侧罩12e之间的后上罩12f。
还有,符号13表示前挡泥板,符号14表示后挡泥板,符号15表示左右后信号装置,符号16表示尾灯,符号17表示与来自发动机10a的排气管连接的消声器。
图2是上述摩托车1的主要部分的右侧面图。图3是上述摩托车1的主要部分的后面图。图4是图3的IV-IV截面图。图5是上述摩托车1的主要部分的前面图,是表示卸下前罩12a的状态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基于上述摩托车1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作用效果的、与图3相当的后面图。
在图2中,符号VL是通过护腿件20的上端20u的垂直线。又,在图3~图6中,符号CL是通过车宽方向中心的中心线。
如图2所示,护腿件20的上部从上端20u越往下侧越位于车辆前方地倾斜。
如图3及图4所示,护腿件20通过螺栓等连结部件40连接固定在前罩12a。
护腿件20包括在车宽方向中央朝后方(驾驶者侧)突出的中央突出部21,位于中央突出部21的左侧的左侧部22,以及位于中央突出部21的右侧的右侧部23。
前罩12a在图4的截面图中,从左侧部22的左端部向右前方倾斜延伸后,缓慢地朝右前方弯曲延伸,到达中心线CL,此后,从中心线CL缓慢地朝右后方延伸后,急剧地朝右后方倾斜延伸,到达右侧部23的右端部。
左侧部22在图4的截面图中,从前罩12a的左端向右后方延伸后,朝右方弯曲,此后,朝右后方弯曲,此后,越往右侧越位于前方地缓慢地倾斜延伸,到达中央突出部21的左端。左侧部22为了图示方便,包含物品收纳部33的形状。
中央突出部21在图4的截面图中,从左侧部22的右端,越往后侧越位于右方地倾斜,作直线状延伸后,朝右后方弯曲,此后,朝右前方弯曲后,朝右方弯曲,在车宽方向延伸,此后,朝右后方弯曲后,朝右前方弯曲,到达右侧部23的左端。
右侧部23在图4的截面图中,设有右侧膨出部24,其从中央突出部21的右端,越往前侧越位于右方地倾斜延伸后,朝前右方弯曲延伸。右侧部23在图4的截面图中,从右侧膨出部24的右端,越往后侧越位于右方地弯曲后,朝右方弯曲,此后,朝前右方弯曲延伸,到达前罩12a的右端。
如图3所示,右侧膨出部24配置在护腿件20的右侧部23的靠近中央突出部21。右侧膨出部24具有上下方向长的多面形状。在右侧膨出部24的左上部,形成面对右上后方的第一座面24a。在右侧膨出部24的右下部,形成在图3的后视图中呈平行四边形状、且面对右下后方的第二座面24b。
在护腿件20的中央突出部21中,在车宽方向与右侧膨出部24相邻的位置,形成在图3的后视图中呈具有与中心线CL重叠的长轴的椭圆形状、且凹向前方的凹部25。在凹部25的上下左右中央部,形成面对后方的第三座面25a。
在护腿件20的左侧部22中,在车宽方向与中央突出部21的凹部25相邻的位置,形成在图3的后视图中呈车宽方向长的长方形状、且朝后方膨出的第一左侧膨出部26。第一左侧膨出部26构成后述的物品收纳部33的后壁部。
在护腿件20的左侧部22中,在第一左侧膨出部26的下方,形成在图3的后视图中呈梯形状、且朝后方膨出的第二左侧膨出部27。在第二左侧膨出部27的右上部,形成面对左上后方的第四座面27a。
在护腿件20的后面侧,配置包含用于接通/断开车辆电源的主开关的主开关单元31,作为移动电话等的充电用的辅助插座的电源插座30,物品收纳部33,行李挂钩32,以及停车制动器34的操作捏手34a。
主开关单元31在护腿件20的右侧部23中配置在右侧膨出部24的第一座面24a。主开关单元31在图3的后视图中形成为具有朝右下方延伸的长轴的椭圆形状。主开关单元31嵌入右侧膨出部24的第一座面24a的贯通孔24j(参照图5),固定在车体框架5。
在主开关单元31的上部中央,设有插入钥匙的锁芯31a。在主开关单元31的下部右侧,设有用遮门开闭锁芯31a的锁遮门31b。
电源插座30在护腿件20的右侧部23中配置在右侧膨出部24的第二座面24b。电源插座30嵌入右侧膨出部24的第二座面24b的贯通孔24k(参照图4)固定。电源插座30在图2的侧视图中配置在垂直线VL的前方。
电源插座30也可以配置在护腿件20的左侧部22。即,相对中心线CL,电源插座30可以配置在车宽方向任意一方。
如图3所示,在电源插座30,形成用于插入电气安装件的圆形状的插入口30a。电源插座30包括用于开闭插入口30a的盖30b,以及形成为圆筒状、且在右侧膨出部24内侧朝左上前方突出的壳体30c。电源插座30使得插入口30a向着右下后方地安装在第二座面24b。
在图3中,表示电源插座30的盖30b打开状态。在护腿件20,不设置开闭电源插座30的插入口30a的罩盖。电源插座30使得形成插入口30a的后端30d(形成插入口的部分)露出到护腿件20的后方。在盖30b打开状态下,插入口30a从护腿件20向外部露出。
主开关单元31及电源插座30配置在护腿件20的右侧部23。电源插座30配置在主开关单元31的锁芯31a的下方、且锁芯31a的车宽方向外侧。
如图5所示,主开关单元31的电气配线31h和电源插座30的电气配线30h通过联接器50汇总到前管5a的右上方。主开关单元31的电气配线31h和电源插座30的电气配线30h从联接器50朝下方延伸后,朝上方弯曲,此后,沿着车体框架5一边弯曲一边朝上方延伸。
如图3所示,物品收纳部33配置在相对中心线CL作为与车宽方向的电源插座30相反侧的左侧部22。物品收纳部33形成为具有朝后上方开口的收纳口33a的袋状。物品收纳部33在车辆上下方向与行李挂钩32及电源插座30重叠。即,行李挂钩32及电源插座30配置在物品收纳部33的上下宽度内。
也可以使得物品收纳部33的上部及下部等的一部分在车辆上下方向与行李挂钩32及电源插座30重叠。即,可以使得物品收纳部33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上下方向与行李挂钩32及电源插座30重叠。
如图4所示,物品收纳部33包括前壁部33f和作为后壁部的第一左侧膨出部26。前壁部33f在图4的截面图中,从第一左侧膨出部26的左端朝前方延伸后,越往前侧越位于右方地倾斜延伸,此后,朝右前方弯曲延伸,此后,朝后方弯曲延伸,到达第一左侧膨出部26的右端。
如图5所示,物品收纳部33的前壁部33f在前面视图中形成为车宽方向长的长方形状。在物品收纳部33的前壁部33f,设有从上边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朝上方突出的第一支持部33b,从下边右部朝下方突出的第二支持部33c,以及沿下边左部地延伸的第三支持部33d。物品收纳部33的前壁部33f在将第三支持部33d插入护腿件20的槽(没有图示)的状态下,通过用调整夹等的安装部件41将第一支持部33b和第二支持部33c安装在护腿件20的贯通孔(没有图示)得到支持。
如图3所示,行李挂钩32在护腿件20的中央突出部21中配置在凹部25的第三座面25a。行李挂钩32在图2的侧视图中越往后侧越位于上方地弯曲延伸。如图4所示,行李挂钩32通过用螺栓等连结部件42将下部安装在与车体框架5结合的托架43得到支持。
如图3所示,停车制动器34的操作捏手34a配置在相对中心线CL作为与车宽方向的电源插座30相反侧的左侧部22。停车制动器34的操作捏手34a在护腿件20的左侧部22中配置在第二左侧膨出部27的第四座面27a。停车制动器34的操作捏手34a安装在第二左侧膨出部27的第四座面27a的贯通孔(没有图示)。
停车制动器34是用于对后轮4(图1)制动的制动器。例如,若在握持后制动器(没有图示)的状态下拉引停车制动器34的操作捏手34a,即使放开后制动器也能对后轮4制动。
如图5所示,电气配线34h与停车制动器34的操作捏手34a连接。电气配线34h从操作捏手34a朝右方延伸后,通过前管5a的前方,朝下方弯曲。
如上上述,上述实施形态是在设有与驾驶者对面的护腿件20、在护腿件20配置电源插座30的摩托车1的车体前部结构中,在电源插座30形成插入电气安装件的插入口30a,电源插座30使得插入口30a向着车宽方向外侧,安装在护腿件20的驾驶者侧的第二座面24b。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得插入口30a向着车宽方向外侧(车辆右方),将电源插座30安装在护腿件20的驾驶者侧的第二座面24b,与使得插入口30a指向驾驶者侧那样地安装电源插座30场合相比,能确保腿空间宽广。因此,即使不使得车体大型化,也能使得电源插座30以及安装在电源插座30的电气安装件难以突出到腿空间。
另外,通过使得电源插座30形成插入口30a的后端30d露出到护腿件20的后方,能容易地使电气安装件与电源插座30连接。又,不需要开闭插入口30a的罩盖,因此,电源插座30的周围的车体罩12的结构简单化。
另外,通过使得插入口30a朝护腿件20的右下后方倾斜,与当将电气安装件插入电源插座30时水平配置插入口30a场合相比,能减小电气安装件向车宽方向的突出量。又,通过使得插入口30a朝护腿件20的右下后方倾斜,能将插入口30a的开口设为朝下,因此,能使得雨或尘埃等难以进入插入口30a。
另外,通过将主开关单元31配置在与电源插座30相同侧,与相对中心线CL将主开关单元31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与电源插座30相反侧的场合相比,能使得电源插座30和主开关单元31接近。因此,能集中电源插座30及主开关单元31的电气安装件,能缩短电源插座30及主开关单元31的电气配线长度。
另外,通过将电源插座30配置在锁芯31a的下方、且锁芯31a的车宽方向外侧,当将钥匙插入锁芯31a时,能抑制装有钥匙的钥匙串与电源插座30干涉,同时,能使得向电源插座30的操作容易。
另外,相对中心线CL,通过将物品收纳部33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与电源插座30相反侧,物品收纳部33的容量不会受电源插座30限制,因此,能扩大物品收纳部33。
另外,通过将行李挂钩32配置在中央突出部21,如图6所示,当将与充电软线71的一端连接的充电器70等的电气安装件插入电源插座30时,使得充电软线71挂在行李挂钩32,能将与充电软线71另一端连接的设备72(例如,携带型电子设备)向物品收纳部33收纳,因此,能抑制充电软线71的抖动。
另外,通过使得物品收纳部33在车辆上下方向与行李挂钩32及电源插座30重叠,物品收纳部33、行李挂钩32及电源插座30配置为大致相同高度。因此,如图6所示,与当将与充电软线71的一端连接的充电器70等的电气安装件插入电源插座30时,物品收纳部33、行李挂钩32及电源插座30配置为不同高度场合相比,能抑制充电软线71的抖动。
另外,相对中心线CL,通过将停车制动器34的操作捏手34a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与电源插座30相反侧,电源插座30和停车制动器34的操作捏手34a不会互相干涉,因此,能提高停车制动器34的操作捏手34a的操作性。
另外,通过在侧视图中将电源插座30配置在通过护腿件20的上端20u的垂直线VL的前方,能由护腿件20保护电源插座30的上方及前方,因此,能使得雨或尘埃等难以进入电源插座30。
下面,参照图7说明上述实施形态的变形例。在变形例中,对于与实施形态的构成要素相同部分,标以相同符号,说明省略。
图7是表示实施形态变形例涉及的摩托车的主要部分、与图3相当的后面图。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电源插座30配置在护腿件20的右侧部23,安装使得插入口30a朝护腿件20的右下后方倾斜。与此相反,在变形例中,如图7所示,电源插座30配置在护腿件20的左侧部22,安装使得插入口30a朝护腿件20的左下后方倾斜。在这一点上,变形例与上述实施形态不同。
根据本变形例,通过使得插入口30a向着车宽方向外侧(车辆左方),将电源插座30安装在护腿件20的驾驶者侧的面,与使得插入口30a指向驾驶者侧那样地安装电源插座30场合相比,能确保腿空间宽广。因此,即使不使得车体大型化,也能使得电源插座30以及安装在电源插座30的电气安装件难以突出到腿空间。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在上述鞍骑型车辆中包含驾驶者跨越车体乘车的所有车辆,不仅摩托车(包括带原动机的自行车及踏板型车辆),还包含三轮(除了前面一轮、后面二轮以外,也包含前面二轮、后面一轮的车辆)或四轮的车辆。
并且,上述实施形态中的构成是本发明的一例,能够将实施形态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公知构成要素等,能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7)

1.一种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其中,
上述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具备:
与驾驶者对面的护腿件(20);
配置在从上述护腿件(20)的中心偏离的位置的电源插座(30);
配置在与上述电源插座(30)相反侧的收纳部(33);以及
配置在上述电源插座(30)与上述收纳部(33)之间的行李挂钩(32)。
2.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其中,
上述行李挂钩(32)的下端位置比上述电源插座(30)的下端位置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其中,
上述行李挂钩(32)与上述电源插座(30)及上述收纳部(33)相比位于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其中,
上述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还具备设有锁芯的主开关单元(31),
上述主开关单元(31)配置在上述电源插座(30)的上方,
上述电源插座(30)与包围上述主开关单元(31)的框相比配置在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其中,
上述电源插座(30)配置于上述护腿件(20)的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其中,
上述收纳部(33)的下端与上述电源插座(30)配置于相同的高度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其中,
上述收纳部(33)配置成指向第一侧,
上述电源插座(30)配置成指向上述第一侧的相反侧即第二侧。
CN202010583569.0A 2014-09-18 2015-07-03 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Pending CN1116888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9905A JP6086887B2 (ja) 2014-09-18 2014-09-18 鞍乗型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14-189905 2014-09-18
CN201510387918.0A CN105416450A (zh) 2014-09-18 2015-07-03 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7918.0A Division CN105416450A (zh) 2014-09-18 2015-07-03 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8851A true CN111688851A (zh) 2020-09-22

Family

ID=554950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3569.0A Pending CN111688851A (zh) 2014-09-18 2015-07-03 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CN201510387918.0A Pending CN105416450A (zh) 2014-09-18 2015-07-03 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7918.0A Pending CN105416450A (zh) 2014-09-18 2015-07-03 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86887B2 (zh)
CN (2) CN11168885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84349A (en) * 2016-09-28 2021-04-01 Honda Motor Co Ltd Straddle-type vehicle
CN111422291B (zh) * 2018-12-21 2021-11-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JP7022103B2 (ja) * 2019-08-27 2022-0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7331608B2 (ja) * 2019-10-10 2023-08-23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外部装置支持構造
JP7366973B2 (ja) * 2021-09-28 2023-10-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78678A (ja) * 1997-09-12 1999-03-23 Honda Motor Co Ltd 外部電源端子を備えた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03335280A (ja) * 2002-05-17 2003-11-25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06143023A (ja) * 2004-11-19 2006-06-0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収納構造
CN201343091Y (zh) * 2009-01-14 2009-11-11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充电功能的前置物箱
JP2013071566A (ja) * 2011-09-27 2013-04-22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モバイル端末収納構造
CN104010935A (zh) * 2011-12-22 2014-08-27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乘型电动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0790U (zh) * 1980-07-12 1982-02-03
JP5162398B2 (ja) * 2008-09-30 2013-03-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78678A (ja) * 1997-09-12 1999-03-23 Honda Motor Co Ltd 外部電源端子を備えた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03335280A (ja) * 2002-05-17 2003-11-25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06143023A (ja) * 2004-11-19 2006-06-0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収納構造
CN201343091Y (zh) * 2009-01-14 2009-11-11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充电功能的前置物箱
JP2013071566A (ja) * 2011-09-27 2013-04-22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モバイル端末収納構造
CN104010935A (zh) * 2011-12-22 2014-08-27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乘型电动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86887B2 (ja) 2017-03-01
CN105416450A (zh) 2016-03-23
JP2016060369A (ja) 2016-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8851A (zh) 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TWI529089B (zh) 電動式跨騎型車輛
JP5608032B2 (ja) 電動二輪車の車両接近告知装置
JP5608031B2 (ja) 電動二輪車の車両接近告知装置
WO2014157372A1 (ja) 鞍乗型車両の電源供給構造
US9150101B2 (en) Fuel-cell vehicle
JP2012076524A (ja) 電動二輪車の車両接近告知制御装置
EP3061679B1 (en) Rear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EP2003045B1 (en) Motorcycle
US20170101148A1 (en) Saddle type vehicle
JP5793932B2 (ja) 鞍乗型車両
US8960753B2 (en) Storage structure of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EP2392507A1 (en) Motorcycle
JP2013071566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モバイル端末収納構造
US8567813B2 (en) Saddle-type vehicle
TWI710485B (zh) 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
JP677099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端子ユニット配置構造
US8444175B2 (en) Saddle-type vehicle
JP2010234906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13311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バッテリー配置構造
JP2020069875A (ja)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
JPWO2019131951A1 (ja) 鞍乗型車両の収納ボックス給電構造
JP7026239B2 (ja) 鞍乗型車両の制御装置配置構造
CN107867351B (zh) 鞍乘型车辆的收纳箱构造
CN216684702U (zh) 跨骑型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