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0485B - 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0485B
TWI710485B TW108106542A TW108106542A TWI710485B TW I710485 B TWI710485 B TW I710485B TW 108106542 A TW108106542 A TW 108106542A TW 108106542 A TW108106542 A TW 108106542A TW I710485 B TWI710485 B TW I7104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unit
usb terminal
usb
straddle
typ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6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1990A (zh
Inventor
瀨之口裕太
北村良平
山田剛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1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1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0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048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62J9/1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integrated with the cycle
    • B62J9/12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integrated with the cycle in the fai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1/00Suppor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stening specific devices to cycles, e.g. supports for attaching m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具備有:USB端子單元(52),其供外部機器之連接端子(51)插拔;及車體側安裝零件(26),其安裝上述USB端子單元(52);上述車體側安裝零件(26)以遮蔽上述USB端子單元(52)之方式配置於遮蔽部(27b)之背面側,上述遮蔽部(27b)具備有:車體側開口(31),其使上述USB端子單元(52)之端子連接口(53)露出於上述遮蔽部(27b)之表面側;及凹部(32),其使上述車體側開口(31)之周圍自上述遮蔽部(27b)之表面側凹陷。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
本發明係關於跨坐型車輛之USB(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端子單元配置構造。本案發明基於2018年3月29日於日本所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特願2018-064807號而主張優先權,並將其內容援用於本說明書中。
習知,於跨坐型車輛中,存在有在騎士之腳部前方所配置之腿防護件之後側(內側)設置可收納物品之內箱,並於該內箱之內側設置電源供給用之配件插座(所謂之點菸器插座)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配件插座呈圓筒狀,可供對應之插頭沿著軸線方向進行插拔。插座之軸線方向(插拔方向)向上地傾斜,並以軸線通過內箱之開口之方式被配置。藉此,插頭通過開口而相對於插座之插拔變得容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965055號公報
然而,於以USB連接器將智慧型手機等之行動裝置連接於上述配件插座之情形時,雖將與機器側之USB插頭對應之轉接器安裝於配件插座,但裝置之安裝繁雜。又,除了用於電源供給以外,亦期望能具有各種通信等之用途。因此,被要求在車輛側設置USB埠(插座)。然而,尤其在跨坐型車輛中,由於存在有以穿戴著手套之手來進行USB插頭之插拔、或在陰暗的場所進行USB插頭之插拔之情形,因此需要有充分地考慮到USB插頭之插入容易度之構造。
因此,本發明提供可提高外部機器之連接端子之插入容易度之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
作為上述課題之解決手段,本發明第一態樣係具備有:USB端子單元(52),其具有電源功能及通信功能中之至少一者,並供外部機器之連接端子(51)插拔;以及車體側安裝零件(26),其安裝上述USB端子單元(52);上述車體側安裝零件(26)以遮蔽上述USB端子單元(52)之方式配置於遮蔽部(27b)之背面側,上述遮蔽部(27b)具備有:車體側開口(31),其使上述USB端子單元(52)之端子連接口(53)露出於上述遮蔽部(27b)之表面側;及凹部(32),其使上述車體側開口(31)之周圍自上述遮蔽部(27b)之表面側凹陷。根據該構成,藉由設置於車體側開口(端子連接口)之周圍之凹部,由於可視覺性地及觸覺性地辨識端子連接口之存在及位置,因此可提高連接端子之插入容易度。本發明第二態樣係於上述第一態樣中,上述USB端子單元(52)供上述連接端子(51)沿著預先設定之插拔方向(W1)進行插拔,上述凹部(32)具備有以越靠上述插拔方向(W1)之拔 離側越擴大之方式所形成之錐形部(32a)。根據該構成,由於在插入連接端子時,若使連接端子靠近端子連接口,連接端子便可藉由錐形部而朝向端子連接口被導引,因此可提高連接端子之插入容易度。本發明第三態樣係於上述第二態樣中,於上述錐形部(32a)中被形成為朝上之向上部(32c),設置有顯示上述USB端子單元(52)之存在之顯示部(33)。根據該構成,由於在使用者向下看遮蔽部時,藉由被設置於向上部之顯示部,可視覺辨視USB端子單元之存在及位置,因此可提高連接端子之插入容易度。本發明第四態樣係於上述第一至第三態樣中之任一態樣中,上述USB端子單元(52)以上述端子連接口(53)成為朝下之方式被配置。根據該構成,相較於端子連接口朝上地被配置之情形,即便在被水噴灑到時,水與灰塵亦難以進入端子連接口內,而可提高USB端子單元之防水性及防塵性。又,於以自下方抓住之方式來握持連接端子而對USB端子單元進行裝卸時,可提高連接端子之裝卸之容易度。本發明第五態樣係於上述第四態樣中,具備有可取出放入物品之物品收納箱(26),上述USB端子單元(52)以使上述端子連接口(53)面向上述物品收納箱(26)之內側之方式被配置,上述端子連接口(53)被配置於較上述物品收納箱(26)之上下方向之中央部(26a)更上方。根據該構成,於以自下方抓住之方式來握持連接端子而將其插入USB端子單元時,手可在物品收納箱內容易地進入端子連接口之下方,而提高連接端子之插入容易度。本發明第六態樣係於上述第一至第五態樣中之任一態樣中,具備有可取出放入物品之物品收納箱(26),上述USB端子單元(52)以使上述端子連接口(53)面向上述物品收納箱(26)之內側之方式被配置,於上述物品收納箱(26)之內側,具備有可保持自 上述端子連接口(53)延伸之連接電線(51a)之電線保持部(34)。根據該構成,由於可將連接於USB端子單元之狀態之連接電線加以整合、或可將預定連接之連接電線加以收納,因此可抑制連接電線在物品收納箱內纏繞或妨礙其他物品之收納之情形,而提高物品收納箱及USB端子單元之使用容易度。本發明第七態樣係於上述第一至第六態樣中之任一態樣中,具備有可通過箱開口(27a)而取出放入物品之物品收納箱(26),上述端子連接口(53)被配置於與上述物品收納箱(26)之箱開口(27a)相反側之裡壁(27b)。根據該構成,可易於確保物品收納箱之近前側(箱開口側)之容量,而提高物品收納箱之使用容易度。本發明第八態樣係於上述第一至第七態樣中之任一態樣中,具備有顯示上述USB端子單元(52)之存在之顯示部(33),上述顯示部(33)根據上述連接端子(51)對上述USB端子單元(52)之插拔來使顯示產生變化。根據該構成,可藉由記號或色彩等之顯示的變化來視覺辨視連接端子之插入狀況,而可提升USB端子單元之便利性。本發明第九態樣係於上述第一至第八態樣中之任一態樣中,具備有照射上述端子連接口(53)之發光部(33a)。根據該構成,由於可藉由視覺辨視而確實地辨識USB端子單元之存在及位置,因此可提高連接端子之插入容易度。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可提高外部機器之連接端子之插入容易度之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
1‧‧‧二輪機車(跨坐型車輛)
2‧‧‧桿把手
2a‧‧‧握把
2b‧‧‧操作桿
2c‧‧‧後照鏡
3‧‧‧前輪
3a‧‧‧前叉
4‧‧‧後輪
4a‧‧‧後輪車軸
4b‧‧‧後緩衝器
5‧‧‧坐墊
6‧‧‧置腳踏板
7‧‧‧後座置腳踏板
8‧‧‧動力單元
8a‧‧‧引擎
8b‧‧‧傳動裝置
8c‧‧‧傳動盒
9‧‧‧汽缸
9a‧‧‧空氣清淨盒
11‧‧‧車體外殼
11a‧‧‧前側外殼
11b‧‧‧內側外殼
11c‧‧‧底板外殼
11d‧‧‧後車體外殼
12‧‧‧把手外殼
12a‧‧‧前把手外殼
12b‧‧‧後把手外殼
12c‧‧‧開關箱
13‧‧‧行李箱
13a‧‧‧前部收納區
13b‧‧‧後部收納區
14‧‧‧腿防護件
15‧‧‧後車體
18‧‧‧後載架
18a‧‧‧後握把
19‧‧‧側腳架
21‧‧‧頭燈
22‧‧‧儀表單元
23‧‧‧後組合燈
24‧‧‧後擋泥板
25‧‧‧前擋泥板
26‧‧‧內箱(車體側安裝零件、物品收納箱)
26a‧‧‧上下方向之中央部
27‧‧‧箱本體
27a‧‧‧箱開口
27b‧‧‧裡壁(遮蔽部)
27b1‧‧‧第一裡壁
27b2‧‧‧第二裡壁
27c‧‧‧緊固凸座
27d‧‧‧一般面
28‧‧‧蓋
28a‧‧‧插通孔
29‧‧‧主開關
29a‧‧‧點火開關
29b‧‧‧上鎖解除開關
31‧‧‧車體側開口
31a‧‧‧假想面
32‧‧‧凹部
32a‧‧‧錐形部
32b‧‧‧開口
32c‧‧‧下壁(向上部)
33‧‧‧顯示部
33a‧‧‧發光部
34‧‧‧電線掛鈎(電線保持部)
35‧‧‧電線導引部
50‧‧‧USB連接器
51‧‧‧USB插頭(連接端子)
51a‧‧‧連接電線
52‧‧‧USB埠(USB端子單元)
53‧‧‧埠開口(端子連接口)
54‧‧‧金屬接口部
55‧‧‧罩殼
56‧‧‧金屬接口保持部
57‧‧‧耦合器
58‧‧‧突出部
58a‧‧‧導引部
58b‧‧‧排水孔
59‧‧‧安裝凸緣(安裝部)
59a‧‧‧螺絲
60‧‧‧上部凸緣(止水壁)
60A‧‧‧止水部
61‧‧‧罩體
62‧‧‧電路基板
63‧‧‧裝填樹脂
63a‧‧‧裝填面
CL‧‧‧車體左右中心
FR‧‧‧車輛前方
K1‧‧‧跨騎空間
K2‧‧‧內部空間
K3‧‧‧內部空間
L1‧‧‧中心軸線
LH‧‧‧車輛左方
UP‧‧‧車輛上方
W1‧‧‧插拔方向
圖1係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之左側視圖。
圖2係上述二輪機車之把手外殼及腿防護件周邊之後視圖。
圖3係上述二輪機車之左內箱周邊之立體圖。
圖4係圖2之IV-IV剖視圖。
圖5係圖2之V-V剖視圖。
圖6係USB埠之立體圖。
圖7係包含安裝USB埠之壁部之剖面之USB埠之側視圖。
圖8係自上述壁部之表面側向下看埠開口周邊之立體圖。
圖9係已自上述壁部之背面側安裝USB埠之狀態之立體圖。
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參照圖式來進行說明。再者,以下之說明中前後左右等之朝向,若無特別記載便設為與以下說明之車輛之朝向相同。又,於以下之說明所使用之圖中之適當部位,標示有表示車輛前方之箭頭FR、表示車輛左方之箭頭LH、表示車輛上方之箭頭UP、及表示車體左右中心之線CL。
<車輛整體>
於圖1,作為跨坐型車輛之一例而表示有速克達型之二輪機車1。二輪機車1具備有作為轉向輪之前輪3、及作為驅動輪之後輪4。前輪3被支撐於前叉3a,可藉由桿把手2來進行轉向。於桿把手2之左右握把2a(參照圖2)之內,在右握把2a裝設有油門握把。後輪4被支撐於擺動式之動力單元8,可藉由動力單元8加以驅動。圖中符號4a表示後輪車軸,而符號4b表示後緩衝器。
包含桿把手2、前叉3a及前輪3之轉向系統零件,可進行轉向地被支撐於車體框架(未圖示)之前端部。動力單元8之前 部可上下擺動地被支撐於車體框架之下部。於前輪3與後輪4之間,設置有供騎士放置腳之置腳踏板6。於置腳踏板6之前方設置有腿防護件14。於置腳踏板6之後方設置有後車體15。
於後車體15上,支撐有供乘坐者就座之坐墊5。桿把手2與坐墊5之間之空間(置腳踏板6之上方空間)K1被設為供騎士跨越車體時之跨騎空間K1。於後車體15之下部兩側,設置有供就座於坐墊5之後部之後部同乘者放置腳之可折疊式之後座置腳踏板(Pillion Step)7。於置腳踏板6之下部左側,設置有可將車體以使其朝左側傾斜之立起狀態加以支撐之可折疊式之側腳架19。
動力單元8具備有作為內燃機之引擎8a、及將由引擎8a所產生之驅動力傳遞至後輪4之傳動裝置(例如皮帶式無段變速機)8b。引擎8a具有沿著車寬方向(左右方向)之曲柄軸,並使汽缸9自曲柄箱(未圖示)之前端部大致水平地(詳細而言係約略前側較高地)朝向前方突出。於汽缸9之上部(進氣側)連接有未圖示之進氣管。於汽缸9之下部(排氣側)連接有未圖示之排氣管。傳動裝置8b具備有自曲柄箱之車寬方向一側(左側)朝向後方延伸之傳動盒8c。連接有進氣管之上游側之空氣清淨盒9a被支撐於傳動盒8c之上方。
二輪機車1之車體框架之周圍由車體外殼11所覆蓋。車體外殼11具備有自前方覆蓋車體框架之前部之前側外殼11a、自後方覆蓋車體框架之前部之內側外殼11b、自上方覆蓋車體框架之下部之底板外殼11c、及自前方及側方覆蓋車體框架之後部之後車體外殼11d。前側外殼11a及內側外殼11b構成覆蓋騎士腳部之前方之腿防護件14。後車體外殼11d形成後車體15之外表面。
一併參照圖2,桿把手2之周圍由把手外殼12所覆蓋。把手外殼12具備有自前方覆蓋桿把手2之前把手外殼12a、及自後方覆蓋桿把手2之後把手外殼12b。把手外殼12可與桿把手2一起地相對於車體框架及車體外殼11進行轉動。於前把手外殼12a之車寬方向中央部配置有頭燈21。於後把手外殼12b之車寬方向中央部配置有儀表單元22。
於後把手外殼12b之車寬方向兩側,設置有可供騎士以握持桿把手2之左右握把2a之手進行操作之左右一對之開關箱12c。左右開關箱12c例如被設置為與把手外殼12一體。再者,左右開關箱12c亦可被設置為與把手外殼12分開。於左右握把2a之前方,配置有可供騎士以握持左右握把2a之手進行操作之左右一對之操作桿(例如前後煞車桿)2b。圖中符號2c表示貫通把手外殼12之車寬方向兩側而被支撐於桿把手2之左右一對之後照鏡。
於後車體外殼11d之內側,配置有朝上方開放之容器形狀之行李箱13。行李箱13藉由坐墊5以前端部為中心進行轉動而可將上部開口加以開閉。行李箱13與具有前後座面之坐墊5同樣地,呈前後較長之形態。於行李箱13之前部,形成有相對較深之前部收納區13a,可收納安全帽。於行李箱13之後部,形成有相對較淺之後部收納區13b。於後車體15之上後部且坐墊5之後方,配置有包含可供後部同乘者握持之左右後握把18a之後載架18。
圖1中,符號23表示被配置於後車體15之後端部之後組合燈,符號24表示朝後組合燈23之後下方延伸之後擋泥板,而符號25表示與轉向系統一起進行轉動之前擋泥板。
參照圖2、圖3,於腿防護件14之內側(車輛前方側) 之車寬方向兩側,設置有相較於行李箱13可收納小型物品之一對內箱26。內箱26具備有可自朝車輛後方開放之箱開口27a將物品加以取出放入之箱本體27、及將箱本體27之箱開口27a加以開閉之蓋28。為了圖示上的方便,圖中左側之內箱26省略蓋28之圖示。圖中符號28a表示蓋28之鉸鏈臂之插通孔。
於腿防護件14之內側(後側),在車寬方向一側(右側、與油門握把相同側)、且較相同側之內箱26更車寬方向內側,設置有包含點火開關29a、及坐墊5等之上鎖解除開關29b之主開關29。再者,內箱26亦可僅被設置於車寬方向上與主開關29相反側(左側、與側腳架19相同側)之一側。
<USB埠>
參照圖6,二輪機車1藉由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連接器50而可連接智慧型手機等之外部機器。USB連接器50由外部機器側之USB插頭(連接端子)51、車輛側之作為插座之USB埠(USB端子單元)52所構成。例如,本實施形態之USB埠52具有電源功能及通信功能。如圖3所示,USB埠52例如將埠開口53配置於腿防護件14左側之內箱26之內側。藉此,可一邊將外部機器收容於內箱26一邊將該外部機器連接於USB埠52、或一邊將外部機器繞著桿把手2加以安裝一邊將該外部機器連接於USB埠52。
USB連接器50雖採用與現存之規格對應者,但尤其以較晚推出之「USB Type-C」為佳。若USB埠52為「USB Type-C」,因為除了具有適於跨坐型車輛之防水性以外,還提升供電及通信能 力。再者,亦可具備有可對USB埠52進行裝卸之蓋。外部機器並不限定於智慧型手機,例如亦可為平板電腦(tablet)、導航終端機、音響機器、燈飾裝置、充電器、外部記憶體等。
參照圖6、圖7,USB埠52具備有使USB插頭51沿著所預先設定之插拔方向(圖中以箭頭W1表示)插拔之作為機械性接頭之金屬接口部54、及支撐金屬接口部54並且被固定於車體側(內箱26)之罩殼55。
金屬接口部54例如呈扁平中空之剖面形狀而沿著插拔方向W1延伸。於金屬接口部54之插拔方向W1之一端側(使USB插頭51拔離之側、以下稱為拔離側)之端部,形成有使USB插頭51插拔之埠開口53。於金屬接口部54之內側,排列有面向埠開口53之複數個端子(未圖示)。
罩殼55例如由絕緣樹脂所形成,呈例如沿著插拔方向W1較長之長方體狀之外形。於罩殼55之插拔方向W1之拔離側之端部,形成有沿著插拔方向W1而朝向拔離側突出之金屬接口保持部56。於罩殼55之插拔方向W1之另一端側(使USB插頭51插入之側、以下稱為插入側),設置有可連接被繞配線於車體側之車體側線束之耦合器57。USB埠52亦可不具備金屬接口部54。亦即,金屬接口部54構成使USB插頭51沿著插拔方向W1進行插拔之機械性接頭。亦可不具備該金屬接口部54,而在罩殼55中相當於金屬接口保持部56之部位構成樹脂製之接頭。
金屬接口保持部56以披覆金屬接口部54之外周之方式被設置。於金屬接口保持部56之前端部,設置有朝向較金屬接口部54之前端部(埠開口53)更拔離側突出之突出部58。突出部58 以遍及全周地包圍埠開口53之外周之方式被設置為環狀。突出部58自插拔方向W1觀察時,以內周緣與埠開口53之周緣重疊之方式(換言之,以鄰接於埠開口53之周緣之方式)被設置。
於突出部58之前端側且內周側,設置有以越靠插拔方向W1之拔離側越將車體側開口31擴大之方式傾斜之導引部58a。導引部58a作為將自插拔方向W1之拔離側接近而來之USB插頭51朝向埠開口53導引之導引部而發揮功能。於突出部58之基部(插拔方向W1之插入側之端部),於搭載在車上時之下側,設置有將滲入突出部58內之水導引至突出部58下方之排水孔58b(參照圖7)。再者,作為突出部58內之水的排水部,並不限定於排水孔58b,亦可設置例如排水用之溝或缺口等。
參照圖3、圖5、圖7,USB埠52例如被安裝於位在位在內箱26中與箱開口27a相反側(車輛前後方向之前側)之裡壁27b。USB埠52使埠開口53及突出部58自被形成於裡壁27b之車體側開口31露出於內箱26內側。USB埠52使埠開口53及突出部58面向內箱26之內部空間K2。USB埠52使除了埠開口53及突出部58以外之其餘部分,面向裡壁27b前方之空間(腿防護件14之內部空間)K3。亦即,於二輪機車1之成品車中,在觀察內箱26之內側時,USB埠52除了埠開口53及突出部58以外,由裡壁27b所遮蔽。
參照圖4、圖5,內箱26之裡壁27b例如具有於內箱26之車寬方向外側確保深度之第一裡壁27b1、及於內箱26之車寬方向內側位移至箱開口27a側之第二裡壁27b2。USB埠52被安裝於第二裡壁27b2。內箱26藉由第一裡壁27b1來確保內部空間K2 之深度,並且藉由於第二裡壁27b2安裝USB埠52使埠開口53靠近箱開口27a。
參照圖6、圖9,於罩殼55之插拔方向W1之拔離側,在與插拔方向W1交叉之寬度方向(搭載於車上時之左右方向)之兩側,設置有成對之安裝凸緣59。於裡壁27b之前表面側(面向腿防護件14內之側),在車體側開口31之左右兩側,設置有成對之緊固凸座27c。一對安裝凸緣59分別藉由自前方螺旋接合之螺絲59a而被緊固固定於一對緊固凸座27c。藉此,USB埠52被固定地安裝於裡壁27b之前表面側(腿防護件14之內部空間K3側)。
於罩殼55搭載於車上時之上表面部,設置有跨及一對安裝凸緣59之上部之間之上部凸緣60。上部凸緣60與一對安裝凸緣59呈無階差狀地連接而將該等加以連結,來提高USB埠52之安裝強度及剛性。上部凸緣60及一對安裝凸緣59亦作為阻止順著罩殼55流動之水流至埠開口53側之情形之止水部60A而發揮功能。再者,作為阻止順著罩殼55流動之水之止水部60A,並不限定於止水壁,亦可設置溝或傾斜形狀等之導引水的構成。
參照圖5、圖7,USB埠52以搭載於車上時埠開口53成為向下之方式被配置。埠開口53(及金屬接口部54)中沿著插拔方向W1之中心軸線L1(參照圖7),以相對於水平面越靠插拔方向W1之拔離側位於越下側之方式具有傾角地被配置。亦即,USB埠52之插拔方向W1以相對於水平方向越靠拔離側位於越下側之方式傾斜。插拔方向W1亦為金屬接口部54中形成埠開口53之端面之法線方向。而且,藉由埠開口53朝下方傾斜,在突出部58內,水與灰塵變得難以進入且難以蓄積於埠開口53周邊。
USB埠52以包含罩殼55之整體朝後方下降地傾斜而被配置。在腿防護件14內,存在有前輪3所捲起之水或自腿防護件14之上部滲入之水潑灑到腿防護件14內之零件之情形。若該水潑灑到USB埠52,便存在有順著罩殼55之表面流動之水經由車體側開口31而到達埠開口53周邊之情形。在本實施形態之USB埠52中,在搭載於車上時之罩殼55之下側(插拔方向W1之拔離側)之上表面及左右側面,分別設置有上部凸緣60及一對安裝凸緣59。由於該等上部凸緣60及一對安裝凸緣59作為止水壁而發揮功能,因此順著罩殼55流動的水難以到達埠開口53周邊。
圖5中以實線表示之USB埠52,以埠開口53位在較搭載於車上時之內箱26之上下方向之中央部(圖5中以線26a表示)更下方之方式被配置。於該情形時,在使用者向下看內箱26時,容易視覺辨視確認埠開口53。
另一方面,圖5中以鏈線表示之USB埠52,以埠開口53位在較搭載於車上時之內箱26之上下方向之中央部(圖5中以線26a表示)更上方之方式被配置。於埠開口53朝下方被配置之情形時,在對該埠開口53插拔USB插頭51時,使用者自下方握持USB插頭51而進行作業。因此,藉由埠開口53位於較內箱26之上下方向之中央部26a更上方,可於較埠開口53更下方確保供使用者的手進入之空間,而容易進行USB插頭51之裝卸作業。
參照圖7,罩殼55於與金屬接口保持部56之外周側分開的部位,設置有朝插拔方向W1之拔離側突出之罩體(hood)61。罩體61其前端部接近或抵接於裡壁27b之背面。藉此,即便腿防護件14內之水順著裡壁27b之背面流動而接近USB埠 52,仍可藉由罩體61來抑制金屬接口保持部56被水淋到,而使水難以到達埠開口53周邊。罩體61若設為經由具有彈性之密封件等而密接於裡壁27b之構成,埠開口53周邊之防水性便會進一步提升。罩體61雖以遍及全周地包圍突出部58之外周之方式被設置,但亦可至少於突出部58之上方被設置成屋簷狀。
USB埠52於罩殼55之內側具備有被連接於金屬接口部54內之端子之電路基板62。電路基板62例如包含DC-DC轉換器(直流對直流轉換器),而以沿著罩殼55之搭載於車上時之上下表面之方式被配置而被收容於罩殼55內。罩殼55將搭載於車上時之下表面側開放而形成殼開放部。USB埠52在將電路基板62收容於罩殼55內之狀態下,自殼開放部將裝填樹脂63注入而充填於罩殼55內,藉此水密性地將電路基板62加以密封。USB埠52將罩殼55之搭載於車上時之下表面作為裝填樹脂63露出之裝填面63a。亦即,USB埠52以搭載於車上時裝填面63a成為朝下方之方式被配置。裝填面63a以相對於水平方向越靠近埠開口53位於越下側之方式傾斜。藉由該配置,防止水與灰塵蓄積於裝填面63a上之情形,而提高防水性及防塵性。
參照圖5、圖7、圖8,USB埠52其大部分被配置於裡壁27b之前方(裡壁27b之背面側、內箱26之外側)。USB埠52除了埠開口53及突出部58以外,由裡壁27b所遮蔽。裡壁27b具有自裡壁27b之後方(裡壁27b之表面側、內箱26之內側)觀察時使車體側開口31之周圍凹陷之凹部32。相對於除了車體側開口31之周圍以外之裡壁27b之平坦的一般面27d,凹部32自裡壁27b之後方觀察時凹陷。自車體側開口31朝後方突出之罩殼55之突出 部58面向於凹部32內。突出部58甚至USB埠52相較於裡壁27b之一般面27d不突出至更後方,而抑制對內箱26之物品收納空間之影響。
突出部58之內側之金屬接口部54,位於較突出部58之前端更後方。藉此,即便以將USB插頭51抵碰於USB埠52之方式插入,該抵碰負載亦不會直接傳遞至金屬接口部54。罩殼55被固定於作為車體側之裡壁27b。藉此,若上述抵碰負載被輸入至突出部58,該抵碰負載便會由裡壁27b即車體側所支撐。因此,可抑制朝向USB埠52之金屬接口部54之負載輸入,而可提高端子周邊之保護性。
凹部32具有朝插拔方向W1延伸之錐形部32a。錐形部32a以自車體側開口31之周緣朝向裡壁27b之一般面27d擴大之方式延伸。錐形部32a以使車體側開口31擴大之方式傾斜地延伸。藉此,錐形部32a作為將自插拔方向W1之拔離側接近而來之USB插頭51朝向車體側開口31甚至埠開口53導引之導引部而發揮功能。凹部32藉由越靠裡壁27b之一般面27d側越擴大之錐形部32a,使形成於裡壁27b之一般面27d上之開口32b大於車體側開口31。藉此,使用者易於視覺性地及觸覺性地辨識USB埠52之存在及位置,而提升USB埠52之使用便利性。
參照圖7、圖8,於凹部32設置有用以告知使用者埠開口53之存在及位置之顯示部33。顯示部33被設置於錐形部32a中朝上方傾斜之下壁32c之上表面。下壁32c之上表面之法線方向,以相對於水平方向越自下壁32c離開位於越上側之方式傾斜。顯示部33例如藉由刻印或塗料等,來顯示表示USB埠52之存在 的文字或標記。顯示部33由於被形成於錐形部32a之朝上的面,因此在使用者向下看時易於視覺辨視辨識。USB埠52由於朝下方傾斜地被配置,因此形成車體側開口31之假想面31a朝下方傾斜,而擴大錐形部32a之下壁32c。藉此,顯示部33變大,而讓使用者易於辨識。裡壁27b以相對於垂直方向下側位於近前(後方)之方式傾斜,且在這點上,錐形部32a之下壁32c亦擴大而使顯示部33變大。
再者,顯示部33並不限定於刻印或塗料,例如亦可為使文字或標記點亮或閃爍之發光部。此時,發光部之點亮或閃爍可根據蓋28之開閉來進行,根據USB插頭51之通電來進行、或根據其他開關之操作來進行。發光部之點亮或閃爍,既可僅進行預先設定之時間,亦可根據USB插頭51之通電等而使發光之有無或使顏色等產生變化。並不限定於顯示部33本身會發光者,亦可具備有對顯示部33進行照射之發光部33a(參照圖8)。亦可為使發光以外之記號機械性或電性地加以顯示者。
參照圖3,於內箱26內設置有電線掛鈎34。於電線掛鈎34掛著連接於USB插頭51之連接電線51a。電線掛鈎34例如被設置於內箱26之左右側壁中之一者。藉由將連接電線51a掛在電線掛鈎34並加以整理,連接電線51a便難以在內箱26內纏繞。藉由使連接電線51a自內箱26之底壁退避,收容物品與連接電線51a變得不易產生干涉,而易於將該等加以取出放入。保持連接電線51a之手段並不限定於電線掛鈎34,亦可為棚架或袋子等構成。連接電線51a雖作為外部機器側之構成而為對內箱26內側之USB埠52被裝卸之構成,但亦可將連接電線51a作為車輛側之構成, 而為可將電線前端之USB插頭51拉出至內箱26外側之構成。
參照圖3,例如於腿防護件14,設置有以將自USB插頭51延伸之連接電線51a繞至較內箱26之箱開口27a更下方之方式進行導引之電線導引部35。電線導引部35例如為被設置於較內箱26之箱開口27a更下方之電線夾。在二輪機車1中,雖存在有將外部機器安裝於桿把手2周邊而加以使用之情形,但於利用連接電線51a來連接該外部機器與USB埠52之情形時,存在有順著連接電線51a流動之水會到達內箱26內之情形。利用電線導引部35而以繞至較箱開口27a更下方之方式來導引該連接電線51a,藉此將順著連接電線51a流動之水導引至較內箱26之箱開口27a更下方,而可抑制水朝向內箱26內之滲入。再者,電線導引部35只要為將連接電線51a導引至較內箱26之箱開口27a更下方者,則亦可被設置於較內箱26之箱開口27a更上方。電線導引部35,並不限定於電線夾(卡止部),亦可為對連接電線51a之路徑進行導引之通路或溝等。
如以上所說明,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USB埠構造,具備有供外部機器之USB插頭51沿著所預先設定之插拔方向W1進行插拔之USB埠52。USB埠52具備有供USB插頭51進行插拔之埠開口53。USB埠52以搭載於車上時埠開口53成為朝下方之方式(以沿著插拔方向W1之中心軸線L1朝下方傾斜之方式)被配置。根據該構成,相較於埠開口53朝上方地被配置之情形,即便於被水噴灑到時水與灰塵仍難以進入埠開口53內,而可提高USB埠52之防水性及防塵性。又,於以自下方抓住之方式來握持USB插頭51而將其對USB埠52進行裝卸時,可提高USB插頭51 之裝卸之容易度。
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USB埠構造中,USB埠52於搭載於車上時,以埠開口53側之端面成為較與埠開口53相反側之端面更下側之方式傾斜而被配置。於USB埠52之罩殼55之埠開口53側,設置有將順著罩殼55流動的水導引至埠開口53之外側之止水部60A。根據該構成,順著傾斜之USB埠52之罩殼55流動的水變得難以進入埠開口53內,而可提高USB埠52之防水性。
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USB埠構造中,罩殼55具備有朝向車體側安裝之安裝凸緣59。止水部60A具備有與安裝凸緣59相連之上部凸緣60。根據該構成,朝向車體側安裝之安裝凸緣59與上部凸緣60被連接設置為一體。藉此,可謀求構成之簡化,並且上部凸緣60成為安裝凸緣59之補強,而可提升USB埠52之安裝強度及剛性。
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USB埠構造中,罩殼55於搭載於車上時之至少埠開口53之上方,具備有接近安裝USB埠52之車體側安裝零件(內箱26)之罩體61。根據該構成,可抑制埠開口53因為被順著車體側安裝零件流動的水噴灑到之情形,而提高USB埠52之防水性。
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USB埠構造中,罩體61以包圍埠開口53之外周之方式所設置。根據該構成,即便在水於車體之內側彈跳上來之狀況,仍可抑制埠開口53被水噴灑到之情形,而提高USB埠52之防水性。
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USB埠構造中,在罩殼55之內側,電路基板62由裝填樹脂63所密封。罩殼55中裝填樹脂63所 露出之裝填面63a,以搭載於車上時成為朝下方之方式被配置。根據該構成,可抑制水在裝填面63a上的蓄積,而提高USB埠52之防水性。
又,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USB埠配置構造,具備有供外部機器之USB插頭51進行插拔之USB埠52、及安裝USB埠52之車體側安裝零件(內箱26)。車體側安裝零件以遮蔽USB埠52之方式,配置在壁部(裡壁27b)之背面側。壁部具備有使USB埠52之埠開口53露出於壁部之表面側之車體側開口31、及使車體側開口31之周圍自壁部之表面側凹陷之凹部32。根據該構成,藉由設置於車體側開口31(埠開口53)之周圍之凹部32,可視覺性地及觸覺性地辨識埠開口53之存在及位置。因此,可提高USB插頭51之插入容易度。
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USB埠配置構造中,USB埠52供USB插頭51沿著所預先設定之插拔方向W1進行插拔。凹部32具備有以越靠插拔方向W1之拔離側越擴大之方式所形成之錐形部32a。根據該構成,於插入USB插頭51時,若將USB插頭51接近埠開口53,USB插頭51便藉由錐形部32a朝向埠開口53被導引。因此,可提高USB插頭51之插入容易度。
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USB埠配置構造中,在錐形部32a中朝上方所形成之向上部(下壁32c),設置有表示USB埠52之存在之顯示部33。根據該構成,於使用者向下看壁部時,藉由被設置於向上部(下壁32c)之顯示部33,可視覺辨視USB埠52之存在及位置。因此,可提高USB插頭51之插入容易度。
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USB埠配置構造中,USB埠52 以埠開口53成為朝下方之方式被配置。根據該構成,相較於埠開口53朝上方地被配置之情形,即便於被水噴灑到時水與灰塵亦難以進入埠開口53內。因此,可提高USB埠52之防水性及防塵性。又,於以自下方抓住之方式握持USB插頭51而將其對USB埠52進行裝卸時,可提高USB插頭51之裝卸之容易度。
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USB埠配置構造中,亦可具備有可通過箱開口27a將物品加以取出放入之內箱26,USB埠52以使埠開口53面向內箱26之內側之方式被配置,且埠開口53被配置於較內箱26之上下方向之中央部26a更上方。根據該構成,於以自下方抓住之方式握持USB插頭51而將其插入USB埠52時,手在內箱26內可易於進入埠開口53之下方,而提高USB插頭51之插入容易度。
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USB埠配置構造中,亦可於內箱26之內側具備有可保持自埠開口53延伸之連接電線51a之電線掛鈎34。根據該構成,可將連接於USB埠52之狀態之連接電線51a加以整理、或可收納預定連接之連接電線51a。因此,可抑制在內箱26內連接電線51a纏繞或妨礙其他物品之收納之情形,而提高內箱26及USB埠52之使用容易程度。
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USB埠配置構造中,埠開口53被配置於與內箱26之箱開口27a相反側之裡壁27b。根據該構成,可易於確保內箱26之近前側(箱開口27a側)之容量,而提高內箱26之使用容易度。
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USB埠配置構造中,亦可具備有表示USB埠52之存在之顯示部33,顯示部33根據USB插頭51 朝向USB埠52之插拔而使表示產生變化。根據該構成,設為可藉由記號或色彩等表示之變化而視覺辨視USB插頭51之插入狀況,而可提升USB埠52之便利性。
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USB埠配置構造中,亦可具備有對埠開口53進行照射之發光部33a。根據該構成,由於可藉由視覺辨視而確實地辨識USB埠52之存在及位置,因此可提高USB插頭51之插入容易度。
再者,本發明並非被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者。例如,上述跨坐型車輛包含有供騎士跨越車體而乘車之所有車輛,不僅包含二輪機車(包含電動自行車及速克達型車輛),亦包含三輪(除了前一輪且後兩輪之車輛以外,亦包含前兩輪且後一輪之車輛)或四輪之車輛。在本實施形態中,雖已以將具有電源功能及通信功能之USB埠設置於跨坐型車輛為例而進行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應用於將具有電源功能或通信功能之USB埠設置於跨坐型車輛之情形。亦即,USB埠係可供外部機器之具有電源功能及通信功能之連接端子、以及外部機器之具有電源功能或通信功能之連接端子之任一者進行插拔之端子單元。而且,上述實施形態中之構成係本發明之一例,可將實施形態之構成元件置換為周知之構成元件等,在不脫離本發明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26‧‧‧內箱(車體側安裝零件、物品收納箱)
27‧‧‧箱本體
27b‧‧‧裡壁(遮蔽部)
27d‧‧‧一般面
31‧‧‧車體側開口
31a‧‧‧假想面
32‧‧‧凹部
32a‧‧‧錐形部
32b‧‧‧開口
32c‧‧‧下壁(向上部)
52‧‧‧USB埠(USB端子單元)
53‧‧‧埠開口(端子連接口)
54‧‧‧金屬接口部
55‧‧‧罩殼
56‧‧‧金屬接口保持部
57‧‧‧耦合器
58‧‧‧突出部
58a‧‧‧導引部
58b‧‧‧排水孔
59‧‧‧安裝凸緣(安裝部)
60‧‧‧上部凸緣(止水壁)
60A‧‧‧止水部
61‧‧‧罩體
62‧‧‧電路基板
63‧‧‧裝填樹脂
63a‧‧‧裝填面
K2‧‧‧內部空間
K3‧‧‧內部空間
L1‧‧‧中心軸線
W1‧‧‧插拔方向

Claims (13)

  1. 一種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其特徵在於,其具備有:USB端子單元(52),其具有電源功能及通信功能中之至少一者,並供外部機器之連接端子(51)插拔;以及車體側安裝零件(26),其安裝上述USB端子單元(52);上述車體側安裝零件(26)以遮蔽上述USB端子單元(52)之方式配置於遮蔽部(27b)之背面側,上述遮蔽部(27b)具備有:車體側開口(31),其使上述USB端子單元(52)之端子連接口(53)露出於上述遮蔽部(27b)之表面側;及凹部(32),其使上述車體側開口(31)之周圍自上述遮蔽部(27b)之表面側凹陷;上述遮蔽部(27b)係以下側位於表面側之方式傾斜,上述USB端子單元(52)供上述連接端子(51)沿著預先設定之插拔方向(W1)進行插拔,上述凹部(32)具備有以越靠上述插拔方向(W1)之拔離側越擴大之方式所形成之錐形部(32a),於上述錐形部(32a)中被形成為朝上之向上部(32c),設置有顯示上述USB端子單元(52)之存在之顯示部(33)。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其中,上述USB端子單元(52)以上述端子連接口(53)成為朝下之方式被配置。
  3. 如請求項2之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其中,其具備有可取出放入物品之物品收納箱(26),上述USB端子單元(52)以使上述端子連接口(53)面向上述物品收納箱(26)之內側之方式被配置, 上述端子連接口(53)被配置於較上述物品收納箱(26)之上下方向之中央部(26a)更上方。
  4.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其中,其具備有可取出放入物品之物品收納箱(26),上述USB端子單元(52)以使上述端子連接口(53)面向上述物品收納箱(26)之內側之方式被配置,於上述物品收納箱(26)之內側,具備有可保持自上述端子連接口(53)延伸之連接電線(51a)之電線保持部(34)。
  5. 如請求項2之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其中,其具備有可取出放入物品之物品收納箱(26),上述USB端子單元(52)以使上述端子連接口(53)面向上述物品收納箱(26)之內側之方式被配置,於上述物品收納箱(26)之內側,具備有可保持自上述端子連接口(53)延伸之連接電線(51a)之電線保持部(34)。
  6. 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其中,其具備有可取出放入物品之物品收納箱(26),上述USB端子單元(52)以使上述端子連接口(53)面向上述物品收納箱(26)之內側之方式被配置,於上述物品收納箱(26)之內側,具備有可保持自上述端子連接口(53)延伸之連接電線(51a)之電線保持部(34)。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其中,其具備有可通過箱開口(27a)來取出放入物品之物品收納箱(26),上述端子連接口(53)被配置於與上述物品收納箱(26)之箱開口(27a) 相反側之裡壁(27b)。
  8.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其中,其具備有顯示上述USB端子單元(52)之存在之顯示部(33),上述顯示部(33)根據上述連接端子(51)對上述USB端子單元(52)之插拔來使顯示產生變化。
  9. 如請求項7之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其中,其具備有顯示上述USB端子單元(52)之存在之顯示部(33),上述顯示部(33)根據上述連接端子(51)對上述USB端子單元(52)之插拔來使顯示產生變化。
  10.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其中,其具備有照射上述端子連接口(53)之發光部(33a)。
  11. 如請求項7之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其中,其具備有照射上述端子連接口(53)之發光部(33a)。
  12. 如請求項8之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其中,其具備有照射上述端子連接口(53)之發光部(33a)。
  13. 如請求項9之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其中,其具備有照射上述端子連接口(53)之發光部(33a)。
TW108106542A 2018-03-29 2019-02-26 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 TWI7104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4807 2018-03-29
JP2018-064807 2018-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1990A TW201941990A (zh) 2019-11-01
TWI710485B true TWI710485B (zh) 2020-11-21

Family

ID=68059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6542A TWI710485B (zh) 2018-03-29 2019-02-26 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778361A4 (zh)
JP (1) JP7015379B2 (zh)
TW (1) TWI710485B (zh)
WO (1) WO20191877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28575A1 (de) * 2019-10-23 2021-04-2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rad mit USB-Ladeanschluss
TWI773420B (zh) * 2021-07-06 2022-08-01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機車充電座的結構
TWI823467B (zh) * 2022-07-08 2023-11-21 驊曜科技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3050B2 (en) * 2009-08-03 2012-12-04 George Stantchev Connector retainer shell
JP2013060082A (ja) * 2011-09-13 2013-04-04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モバイル端末支持構造
JP2014043208A (ja) * 2012-08-28 2014-03-13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構造
US20150325946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Textron, Inc. Water resistant usb connec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TW201627184A (zh) * 2015-01-20 2016-08-01 Kwang Yang Motor Co 機車充電器的構造
JP2018020619A (ja) * 2016-08-02 2018-02-08 嶋田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車載用照明装置
US20180069413A1 (en) * 2016-09-02 2018-03-08 Superior Communications, Inc. Led cable and car charg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02188B2 (en) 2005-09-08 2010-04-20 Infinera Corporation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polarization rotator structure
TWI537167B (zh) * 2011-12-29 2016-06-11 郭俊彥 傳動工具
US9527542B2 (en) * 2012-03-08 2016-12-27 Honda Motor Co., Ltd.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vehicle
CN104903184B (zh) 2013-03-29 2017-08-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的电源供给结构
KR101611203B1 (ko) * 2014-10-20 2016-04-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조명 제어 장치, 그를 가지는 차량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205396412U (zh) * 2016-02-27 2016-07-27 常州爱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滑板车
JP6627114B2 (ja) 2016-10-20 2020-01-08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3050B2 (en) * 2009-08-03 2012-12-04 George Stantchev Connector retainer shell
JP2013060082A (ja) * 2011-09-13 2013-04-04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モバイル端末支持構造
JP2014043208A (ja) * 2012-08-28 2014-03-13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構造
US20150325946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Textron, Inc. Water resistant usb connec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TW201627184A (zh) * 2015-01-20 2016-08-01 Kwang Yang Motor Co 機車充電器的構造
JP2018020619A (ja) * 2016-08-02 2018-02-08 嶋田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車載用照明装置
US20180069413A1 (en) * 2016-09-02 2018-03-08 Superior Communications, Inc. Led cable and car char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78361A1 (en) 2021-02-17
JPWO2019187798A1 (ja) 2021-03-11
JP7015379B2 (ja) 2022-02-08
EP3778361A4 (en) 2021-05-05
WO2019187798A1 (ja) 2019-10-03
TW201941990A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0485B (zh) 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配置構造
CN110316313B (zh) 电器件的配置结构
JPWO2014157372A1 (ja) 鞍乗型車両の電源供給構造
JP704124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usb端子ユニット構造
TWI710486B (zh) 跨坐型車輛之usb端子單元構造
JP677099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端子ユニット配置構造
JP613311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バッテリー配置構造
TW201932345A (zh) 跨坐型車輛
CN111688851A (zh) 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CN110884598B (zh) 跨骑式车辆
WO2020022377A1 (ja) 鞍乗型車両
EP2769902B1 (en) Accessory socket layout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704233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usb端子ユニット配置構造
CN110254578B (zh) 骑乘式车辆
JP2019172163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端子ユニット配置構造
CN104554525B (zh) 跨坐型车辆
JP2021066257A (ja) 鞍乗型車両
JP6484207B2 (ja) 鞍乗型車両の通信装置収納構造
JP2021154804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充電構造
JP2013112258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灯火器組立体
JP2018047837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収納ボックス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