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3213A -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3213A
CN111653213A CN202010525710.1A CN202010525710A CN111653213A CN 111653213 A CN111653213 A CN 111653213A CN 202010525710 A CN202010525710 A CN 202010525710A CN 111653213 A CN111653213 A CN 111653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retaining wall
area
wal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57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培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257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3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3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3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该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在第一衬底的第一侧形成显示区以及绑定区;在该显示区与该绑定区之间形成挡墙器件;在该挡墙器件与该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形成保护层;将该绑定区向该第一衬底的第二侧弯折。本申请通过在显示区与绑定区之间设置挡墙器件,避免了弯折区中保护层与显示区的粘结,缩短了该保护层与显示区之间的距离,使得显示模组具有较窄的下边框。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屏幕因为其高色域的优点,被广大用户喜爱。
现有技术中,在对显示屏幕下边框的弯折区弯折至背板的工艺中,由于弯折区中的保护层在固化前具有流动性,涂布公差较大,为避免该保护层与显示区的粘结,该保护层与显示区的设置间距较大,导致显示屏幕的下边框较宽,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亟需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显示屏幕下边框的弯折区弯折至背板的工艺中,由于弯折区中的保护层在固化前具有流动性,涂布公差较大,为避免该保护层与显示区的粘结,该保护层与显示区的设置间距较大,导致显示屏幕的下边框较宽,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第一衬底的第一侧形成显示区以及绑定区;
在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绑定区之间形成挡墙器件;
在所述挡墙器件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形成保护层;
将所述绑定区向所述第一衬底的第二侧弯折。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中,在所述挡墙器件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形成保护层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挡墙器件剥离。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一截面上,所述挡墙器件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挡墙器件靠近所述显示模组的截面积;
所述第一截面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挡墙器件靠近所述绑定区一侧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的间距为75微米~125微米;
所述挡墙器件靠近显示区一侧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的间距为25微米~50微米。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挡墙器件的厚度大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
其中,所述挡墙器件的厚度为100微米~150微米。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中,形成所述保护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挡墙器件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内涂布一层紫外光固化胶;
利用紫外光将所述紫外光固化胶固化以形成所述保护层。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中,在所述挡墙器件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形成保护层后,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区以及所述弯折区内形成盖板层;
其中,所述盖板层的边界超过所述弯折区的中心、以及向所述绑定区延伸。
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及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
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背板层、位于所述背板层上的第一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显示模组、位于所述显示模组上的偏光片层、及位于所述偏光片层上的盖板层;
所述弯折区内设置有所述第一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柔性层、位于所述柔性层上的保护层、及位于所述保护层上的所述盖板层;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弯折区之间的挡墙器件,所述挡墙器件与所述保护层同层设置。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挡墙器件的厚度大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
其中,所述挡墙器件的厚度为100微米~150微米。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挡墙器件靠近所述绑定区一侧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的间距为75微米~125微米;
所述挡墙器件靠近显示区一侧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的间距为25微米~50微米。
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显示区与绑定区之间设置挡墙器件,避免了弯折区中保护层与显示区的粘结,缩短了该保护层与显示区之间的距离,使得显示模组具有较窄的下边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中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显示模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显示模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现有技术中,在对显示屏幕下边框的弯折区弯折至背板的工艺中,由于弯折区中的保护层在固化前具有流动性,涂布公差较大,为避免该保护层与显示区的粘结,该保护层与显示区的设置间距较大,导致显示屏幕的下边框较宽,影响用户体验。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请参阅图1~图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100的制作方法,包括:
S100、在第一衬底300的第一侧形成显示区以及绑定区;
S200、在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绑定区之间形成挡墙器件900;
S300、在所述挡墙器件900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形成保护层800;
S400、将所述绑定区向所述第一衬底300的第二侧弯折。
本申请通过在显示区与绑定区之间设置挡墙器件,避免了弯折区中保护层与显示区的粘结,缩短了该保护层与显示区之间的距离,使得显示模组具有较窄的下边框。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4,所述显示模组100的制作方法,包括:
S100、在第一衬底300的第一侧形成显示区以及绑定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为所述显示模组100的显示光线画面一侧,具体请参阅图2、图3。
本实施例中,步骤S100包括:
S110、在第一衬底300第二侧形成背板层20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为所述显示模组100的背板一侧,具体请参阅图2、图3。
本实施例中,步骤S110包括:
S111、在所述第一衬底300第二侧形成第一背板层210以及与所述第一背板层210间隔设置的第二背板层220,以形成所述背板层20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板层210靠近所述显示模组100的显示区。所述第二背板层220远离所述显示模组100的显示区,具体请参阅图2、图3。
S120、在所述第一衬底300第一侧形成显示区以及绑定区。
本实施例中,步骤S120包括:
S121、在所述第一衬底300第一侧依次形成显示面板400、偏光片层500、粘结层600、及盖板层700,以形成显示区,具体请参阅图2、图3。
S122、在所述第一衬底300第一侧以及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依次形成电线层330以及端子层,以形成绑定区,具体请参阅图2、图3。
S200、在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绑定区之间形成挡墙器件900。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0包括:
S210、在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绑定区之间形成缓冲层310。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310起到绝缘以及平坦化作用,具体请参阅图2、图3。
S220、在所述缓冲层310上形成柔性层320。
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层320起到平坦化作用以及提高弯折区的柔韧性,减少弯折应力,具体请参阅图2、图3。
S230、在所述柔性层320上靠近所述显示区一侧形成挡墙器件900,具体请参阅图2、图3。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截面上,所述挡墙器件900远离所述显示模组100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挡墙器件900靠近所述显示模组100的截面积。所述第一截面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100,具体请参阅图2、图3。所述挡墙器件900在显示模组100的纵剖面图中为倒梯形,由于后续的保护层800涂布步骤中,此种结构可以更好地防止保护层800在固化前的流动,防止了保护层800与显示区内的偏光片层500的粘结,可以使保护层800在平铺过程中,靠近挡墙器件900的边缘处承载更多保护层800,防止保护层800溢出。同时,在固化所述保护层800后,对于所述挡墙器件900的剥离步骤中,可以方便剥离,避免挡墙器件900与保护层800的粘结而在剥离过程中将保护层800剥离或者带起,减少对保护层800以及显示模组100的稳定粘结的破坏。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截面上,所述挡墙器件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截面积小于所述挡墙器件靠近所述显示模组的截面积。所述第一截面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所述挡墙器件在显示模组的纵剖面图中为正梯形,在显示模组受到挤压时,可以减小对电线层的压强,保护显示模组。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器件900靠近所述绑定区一侧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500的间距D为75微米~125微米。所述挡墙器件900靠近显示区一侧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500的间距d为25微米~50微米,具体请参阅图2、图3。现有技术中,由于保护层800在固化前流动性,涂布公差较大,为避免保护层800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500之间粘结,保护层800与所述偏光片层500的间距一般大于500微米,这样造成了显示模组100下边框的宽大,用户体验不好,通过挡墙将保护层800与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500的间距缩短为75微米~125微米,同时挡墙器件900靠近显示区一侧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500的间距为25微米~50微米。挡墙器件900与偏光片层500有一定的间距,可以在显示区弯折过程中,避免显示区中膜层错位无空间移动,引起膜层脱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器件900的厚度大于所述保护层800的厚度。其中,所述挡墙器件900的厚度为100微米~150微米,具体请参阅图2、图3。挡墙器件900可以充分对保护层800进行限位,防止保护层800与偏光片层500之间的粘结。
S300、在所述挡墙器件900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形成保护层800。
本实施例中,步骤S300包括:
S310、在所述挡墙器件900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涂布一层紫外光固化胶。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挡墙器件900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的所述柔性层320上涂布一层紫外光固化胶,具体请参阅图2、图3。
S320、利用紫外光将所述紫外光固化胶固化以形成所述保护层800。
S330、在所述显示区以及所述弯折区内形成盖板层700。其中,所述盖板层700的边界超过所述弯折区的中心、以及向所述绑定区延伸,具体请参阅图2、图3。盖板层700起到保护显示模组100的作用,同时,挡墙器件900的材料为柔性的,可以起到支撑盖板,防止显示面板400受到挤压被损坏。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00之后,所述显示模组100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S3000、将所述挡墙器件900剥离。
通过将挡墙器件900剥离,保护层800与显示区内偏光片层500的间距S为75~125微米,具体请参阅图4,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保护层800与所述偏光片层500的间距一般大于500微米,可以在防止保护层800与所述偏光片层500粘结的同时,在显示区弯折时,留给膜层较大错动空间,更好地避免膜层脱落,减小显示模组100下边框,实现窄边框,改善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器件900的材料包括塑性聚酯树脂。挡墙器件900在对保护层800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减小了挡墙器件900与所述保护层800之间的粘结,方便剥离,剥离挡墙器件900过程中,避免了对保护层800以及柔性层320的破坏,提高显示模组100的使用寿命。
S400、将所述绑定区向所述第一衬底300的第二侧弯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为所述显示模组100的背板一侧,具体请参阅图2~图4。将所述绑定区弯折至所述显示模组100的背板,将所述弯折区置于所述显示模组100的下边框处。由于有所述保护层800,可以在封装时,对下边框有较好的保护,延长显示模组100的寿命。
本实施例中,步骤S400后还包括:
S500、在绑定区内形成与所述电线层330以及所述端子层电连接的覆晶薄膜层、及与所述覆晶薄膜层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
S600、在所述显示模组100上形成封装层。
本申请通过在显示区与绑定区之间设置挡墙器件,避免了弯折区中保护层与显示区的粘结,缩短了该保护层与显示区之间的距离,使得显示模组具有较窄的下边框。
请参阅图3、图4,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100,所述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区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及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
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背板层200、位于所述背板层200上的第一衬底300、位于所述第一衬底300上的显示面板400、位于所述显示面板400上的偏光片层500、及位于所述偏光片层500上的盖板层700;
所述弯折区内设置有所述第一衬底300、位于所述第一衬底300上的柔性层320、位于所述柔性层320上的保护层800、及位于所述保护层800上的所述盖板层700;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100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弯折区之间的挡墙器件900,所述挡墙器件900与所述保护层800同层设置。
本申请通过在显示区与绑定区之间设置挡墙器件,避免了弯折区中保护层与显示区的粘结,缩短了该保护层与显示区之间的距离,使得显示模组具有较窄的下边框。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3、图4,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100,所述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区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及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
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背板层200、位于所述背板层200上的第一衬底300、位于所述第一衬底300上的显示面板400、位于所述显示面板400上的偏光片层500、及位于所述偏光片层500上的盖板层700;
所述弯折区内设置有所述第一衬底300、位于所述第一衬底300上的柔性层320、位于所述柔性层320上的保护层800、及位于所述保护层800上的所述盖板层700;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100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弯折区之间的挡墙器件900,所述挡墙器件900与所述保护层800同层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内的背板层200为第一背板层210,具体请参阅图3、图4。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300上的缓冲层310、及位于所述盖板层700与所述偏光片层500之间的粘结层600,具体请参阅图3、图4。
本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区内设置有第二背板层220、位于所述第二背板层220上的第一衬底300、位于所述第一衬底300上的电线层330以及端子层,具体请参阅图3、图4。
本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区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衬底300上的缓冲层310、与所述电线层330以及所述端子层电连接的覆晶薄膜层、及与所述覆晶薄膜层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显示模组100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显示模组100的背板一侧,具体请参阅图3、图4。
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折区内设置有第一衬底300、位于所述第一衬底300上的缓冲层310、位于所述缓冲层310上的柔性层320、及位于所述柔性层320上的保护层800、及位于所述保护层800上的所述盖板层700,具体请参阅图3、图4。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310起到绝缘以及平坦化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层320起到平坦化作用以及提高弯折区的柔韧性,减少弯折应力。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截面上,所述挡墙器件900远离所述显示模组100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挡墙器件900靠近所述显示模组100的截面积。所述第一截面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100,具体请参阅图3、图4。所述挡墙器件900在显示模组100的纵剖面图中为倒梯形,由于后续的保护层800涂布步骤中,此种结构可以更好地防止保护层800在固化前的流动,防止了保护层800与显示区内的偏光片层500的粘结,可以使保护层800在平铺过程中,靠近挡墙器件900的边缘处承载更多保护层800,防止保护层800溢出。同时,在固化所述保护层800后,对于所述挡墙器件900的剥离步骤中,可以方便剥离,避免挡墙器件900与保护层800的粘结而在剥离过程中将保护层800剥离或者带起,减少对保护层800以及显示模组100的稳定粘结的破坏。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截面上,所述挡墙器件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截面积小于所述挡墙器件靠近所述显示模组的截面积。所述第一截面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所述挡墙器件在显示模组的纵剖面图中为正梯形,在显示模组受到挤压时,可以减小对电线层的压强,保护显示模组。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器件900靠近所述绑定区一侧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500的间距D为75微米~125微米。所述挡墙器件900靠近显示区一侧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500的间距d为25微米~50微米,具体请参阅图3、图4。现有技术中,由于保护层800在固化前流动性,涂布公差较大,为避免保护层800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500之间粘结,保护层800与所述偏光片层500的间距一般大于500微米,这样造成了显示模组100下边框的宽大,用户体验不好,通过挡墙将保护层800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500的间距缩短为75微米~125微米,同时挡墙器件900靠近显示区一侧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500的间距为25微米~50微米。挡墙器件900与偏光片层500有一定的间距,可以在显示区弯折过程中,避免显示区中膜层错位无空间移动,引起膜层脱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100不包括所述挡墙器件900,通过将挡墙器件900剥离,保护层800与显示区内偏光片层500的间距S为75~125微米,具体请参阅图4,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保护层800与所述偏光片层500的间距一般大于500微米,可以在防止保护层800与所述偏光片层500粘结的同时,在显示区弯折时,留给膜层较大错动空间,更好地避免膜层脱落,减小显示模组100下边框,实现窄边框,改善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器件900的厚度大于所述保护层800的厚度。其中,所述挡墙器件900的厚度为100微米~150微米,具体请参阅图3、图4。挡墙器件900可以充分对保护层800进行限位,防止保护层800与偏光片层500之间的粘结。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800的材料为紫外光固化胶。利用紫外光将所述紫外光固化胶固化以形成所述保护层800。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层700的边界超过所述弯折区的中心、以及向所述绑定区延伸,具体请参阅图3、图4。盖板层700起到保护显示模组100的作用,同时,挡墙器件900的材料为柔性的,可以起到支撑盖板,防止显示面板400受到挤压被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器件900的材料为柔性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器件900的材料包括塑性聚酯树脂。挡墙器件900在对保护层800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减小了挡墙器件900与所述保护层800之间的粘结,如果需要剥离,方便剥离,剥离挡墙器件900过程中,同时避免了对保护层800、柔性层320以及显示区膜层的破坏,提高显示模组10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第一衬底300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显示模组100的背板一侧,具体请参阅图3、图4。将所述绑定区弯折至所述显示模组100的背板,将所述弯折区置于所述显示模组100的下边框处。由于有所述保护层800,可以在封装时,对下边框有较好的保护,延长显示模组100的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区内设置有与所述电线层330以及所述端子层电连接的覆晶薄膜层、及与所述覆晶薄膜层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100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上的封装层。
本申请通过在显示区与绑定区之间设置挡墙器件,避免了弯折区中保护层与显示区的粘结,缩短了该保护层与显示区之间的距离,使得显示模组具有较窄的下边框。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该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在第一衬底的第一侧形成显示区以及绑定区;在该显示区与该绑定区之间形成挡墙器件;在该挡墙器件与该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形成保护层;将该绑定区向该第一衬底的第二侧弯折。本申请通过在显示区与绑定区之间设置挡墙器件,避免了弯折区中保护层与显示区的粘结,缩短了该保护层与显示区之间的距离,使得显示模组具有较窄的下边框。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衬底的第一侧形成显示区以及绑定区;
在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绑定区之间形成挡墙器件;
在所述挡墙器件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形成保护层;
将所述绑定区向所述第一衬底的第二侧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墙器件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形成保护层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挡墙器件剥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截面上,所述挡墙器件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挡墙器件靠近所述显示模组的截面积;
所述第一截面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器件靠近所述绑定区一侧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的间距为75微米~125微米;
所述挡墙器件靠近显示区一侧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的间距为25微米~5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器件的厚度大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
其中,所述挡墙器件的厚度为100微米~15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保护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挡墙器件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内涂布一层紫外光固化胶;
利用紫外光将所述紫外光固化胶固化以形成所述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墙器件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形成保护层后,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区以及所述弯折区内形成盖板层;
其中,所述盖板层的边界超过所述弯折区的中心、以及向所述绑定区延伸。
8.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及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弯折区;
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背板层、位于所述背板层上的第一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偏光片层、及位于所述偏光片层上的盖板层;
所述弯折区内设置有所述第一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柔性层、位于所述柔性层上的保护层、及位于所述保护层上的所述盖板层;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弯折区之间的挡墙器件,所述挡墙器件与所述保护层同层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器件的厚度大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
其中,所述挡墙器件的厚度为100微米~150微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器件靠近所述绑定区一侧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的间距为75微米~125微米;
所述挡墙器件靠近显示区一侧与所述显示区内偏光片层的间距为25微米~50微米。
CN202010525710.1A 2020-06-10 2020-06-10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16532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5710.1A CN111653213A (zh) 2020-06-10 2020-06-10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5710.1A CN111653213A (zh) 2020-06-10 2020-06-10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3213A true CN111653213A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51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5710.1A Pending CN111653213A (zh) 2020-06-10 2020-06-10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321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2349A (zh) * 2021-10-19 2022-0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4666997A (zh) * 2022-03-29 2022-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制作显示模组的设备及显示模组
CN115083287A (zh) * 2022-07-08 2022-09-2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9532A (zh) * 2015-12-21 2016-05-2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N107123667A (zh) * 2017-06-28 2017-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器
US20180124933A1 (en) * 2016-10-31 2018-05-03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166894A (zh) * 2018-08-31 2019-01-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保护膜、显示装置
CN109638058A (zh) * 2018-12-20 2019-04-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9841756A (zh) * 2019-03-19 2019-06-0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边框封装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0391346A (zh) * 2018-04-20 2019-10-2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649039A (zh) * 2019-09-16 2020-01-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0931536A (zh) * 2019-12-12 2020-03-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993653A (zh) * 2019-11-25 2020-04-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92976A (zh) * 2020-01-08 2020-05-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9532A (zh) * 2015-12-21 2016-05-2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US20180124933A1 (en) * 2016-10-31 2018-05-03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123667A (zh) * 2017-06-28 2017-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器
CN110391346A (zh) * 2018-04-20 2019-10-2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166894A (zh) * 2018-08-31 2019-01-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保护膜、显示装置
CN109638058A (zh) * 2018-12-20 2019-04-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9841756A (zh) * 2019-03-19 2019-06-0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边框封装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0649039A (zh) * 2019-09-16 2020-01-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0993653A (zh) * 2019-11-25 2020-04-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931536A (zh) * 2019-12-12 2020-03-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92976A (zh) * 2020-01-08 2020-05-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2349A (zh) * 2021-10-19 2022-0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3972349B (zh) * 2021-10-19 2022-1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4666997A (zh) * 2022-03-29 2022-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制作显示模组的设备及显示模组
CN115083287A (zh) * 2022-07-08 2022-09-2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083287B (zh) * 2022-07-08 2023-08-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3213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KR100793468B1 (ko)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상기 반도체 장치를 구비한 액정 모듈 및 반도체 모듈
CN100552929C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半导体模块装置以及布线基片
US20210019001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terminal equipment
KR100982270B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0423259C (zh) 叠层式电子部件
CN111816082A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US8816212B2 (en) Flexible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WO2020094101A1 (zh) 摄像头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终端
CN108281472B (zh) 一种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13436530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12322555U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JP4487875B2 (ja) 電子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CN114181641B (zh) 复合胶带及显示装置
CN212246854U (zh) 保护膜、显示模组、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1295873A (zh) 一种图像传感器模组及其形成方法
CN114690461B (zh)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1326556B (zh) 显示面板
JP2008010814A (ja) 超薄型ledパッケージに適用する基板及びそのパッケージ方法
CN113411939B (zh) 一种显示模组
CN11135426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JP2009158873A (ja) 光学デバイスおよび光学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CN114340146A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550598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8093564B (zh) 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