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0265B - 空气滤清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滤清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0265B
CN111630265B CN201880086958.3A CN201880086958A CN111630265B CN 111630265 B CN111630265 B CN 111630265B CN 201880086958 A CN201880086958 A CN 201880086958A CN 111630265 B CN111630265 B CN 111630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ake duct
air
wall
double
filt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69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30265A (zh
Inventor
清水孝彦
新村裕幸
相原顺二
岩本哲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30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0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30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0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006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osition of elements of the air intake system in direction of the air intake flow, i.e. between ambient air inlet and supply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02M35/10013Means upstream of the air filter; Connection to the ambient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42Devices or means connected to or integrated into air intakes; Air intakes combined with other engine or vehicle parts
    • F02M35/10262Flow guides, obstructions, deflector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6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in vehicles
    • F02M35/162Motorcycles; All-terrain vehicles, e.g. quads, snowmobiles; Small vehicles, e.g. forklif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空气滤清器(39)具备:滤清器容器(45),其形成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脏室(51a)及与净化空气的供给目标连通的净室(51b);滤清器元件(48),其在脏室(51a)及净室(51b)之间配置于滤清器容器(45)内;进气管道(46),其固定于滤清器容器(45),且将脏室(51a)与滤清器容器(45)外的空间连通。在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设置双层管部(52),该双层管部(52)沿着进气管道(46)的外周设置,且至少一部分与滤清器容器(45)一体化。由此,能够提供通过较少的空间有效地实现整流的空气滤清器。

Description

空气滤清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内燃机供给外部空气的空气滤清器,特别是涉及具备形成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脏室及与作为净化空气的供给目标的内燃机连通的净室的滤清器容器、在脏室及净室之间配置于滤清器容器内的滤清器元件、固定于滤清器容器且将脏室与滤清器容器外的空间连通的进气管道的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机动二轮车中向化油器引导空气的进气管道。进气管道具备:与化油器连接的管状部、设置于管状部的进气上游侧且具有比管状部大的内径的腔室部、与管状部连续且向腔室部的内部空间突出并形成与管状部的流路连通的延长流路的延长内壁部。通过延长管状部的流路,抑制从管状部导入的气流的乱流,实现气流的整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31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为了延长进气路需要剩余的空间,结构也变得复杂,因此,期望通过较少的空间有效地实现整流的技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状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较少的空间有效地实现整流的空气滤清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滤清器容器,其形成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脏室及与作为净化空气的供给目标的内燃机连通的净室;滤清器元件,其在所述脏室及所述净室之间配置于所述滤清器容器内;进气管道,其固定于所述滤清器容器,且将所述脏室与所述滤清器容器外的空间连通;在所述进气管道的上游端设置有双层管部,该双层管部沿着所述进气管道的外周设置,且至少一部分与滤清器容器一体化。
根据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滤清器容器具备:壁体,其以与所述进气管道的外壁面连续并向外侧扩展的方式,面向所述脏室的至少一部分,并支承所述进气管道;外环部,其在与所述进气管道的所述外壁面之间维持间隔,并从所述壁体沿着所述外壁面向所述进气管道的上游端延伸而构成所述双层管部。
根据第三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滤清器容器至少局部形成所述进气管道的管壁。
根据第四方面,在第一~第三方面中任一项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进气管道的上游端由周向上至少局部具有平面区域的筒体形成,所述双层管部在所述筒体的外侧具有外环部,该外环部以在与所述平面区域的外壁面之间维持间隔并与所述滤清器容器的外壁面连续的方式沿着所述平面区域的外壁面扩展。
根据第五方面,在第一~第四方面中任一项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进气管道沿着所述滤清器容器的外壁呈线形延伸,所述进气管道的上游端在从所述滤清器容器的所述外壁凹陷的凹部开口,所述双层管部收纳于所述凹部,在所述滤清器容器安装有在与所述进气管道的上游端相面对的位置封堵所述凹部的管道盖。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用于向内燃机供给外部空气,具备:滤清器容器,其形成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脏室及与作为净化空气的供给目标的内燃机连通的净室;滤清器元件,其在所述脏室及所述净室之间配置于所述滤清器容器内;进气管道,其固定于所述滤清器容器,且将所述脏室与所述滤清器容器外的空间连通;在所述进气管道的上游端形成有双层管部,该双层管部沿着所述进气管道的外周设置,向远离所述滤清器容器的外壁的方向偏置并在所述外壁与所述进气管道之间形成间隙。
根据第七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滤清器容器的所述外壁形成有避让部,该避让部向内侧凹陷,隔着所述间隙而与所述进气管道相面对。
根据第八方面,在第六或第七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包含所述进气管道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以越远离所述滤清器容器的所述外壁越向上游位移的方式倾斜。
根据第九方面,在第六~第八方面中任一项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滤清器容器具有与所述滤清器容器的所述外壁连续并支承所述进气管道的支承壁。
根据第十方面,在第九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支承壁以随着远离所述滤清器容器的所述外壁而向所述进气管道的下游位移的方式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用于向内燃机供给外部空气,具备:滤清器容器,其形成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脏室及与作为净化空气的供给目标的内燃机连通的净室;滤清器元件,其在所述脏室及所述净室之间配置于所述滤清器容器内;进气管道,其固定于所述滤清器容器,且将所述脏室与外部空气空间连通;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具备:支承壁,其与所述进气管道的外壁面连续并向外侧扩展,且固定于所述滤清器容器;双层管部,其与所述支承壁连续且沿着所述进气管道的外周包围所述进气管道的上游端。
根据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滤清器容器具备:第一固定壁,其从所述进气管道的上游侧重合于所述支承壁,并具有与所述双层管部对应的第一支承孔;第二固定壁,其从所述进气管道的下游侧与所述支承壁重合,并具有与所述进气管道的外周对应的第二支承孔。
根据第十三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空气滤清器具备:保持肋,其在所述第一固定壁及所述第二固定壁之间形成于所述滤清器容器,且向所述支承壁突出;槽,其形成于所述支承壁的外周面,并接收所述保持肋。
根据第十四方面,在第十一~第十三方面中任一项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进气管道的外壁面与所述双层管部的距离设定成所述进气管道的内壁的距离的10%~30%。
根据第十五方面,在第十一~第十四方面中任一项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双层管部的上游端与包含所述进气管道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相接,或所述双层管部与所述假想平面交叉。
根据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用于向内燃机供给外部空气,其具备:滤清器容器,其形成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脏室及与作为净化空气的供给目标的内燃机连通的净室;滤清器元件,其在所述脏室及所述净室之间配置于所述滤清器容器内;进气管道,其固定于所述滤清器容器,且将所述脏室与所述滤清器容器外的空间连通;在所述进气管道的上游端设置有双层管部,该双层管部沿着所述进气管道的外周设置,且至少一部分与滤清器容器一体化,所述双层管部具有:凸缘部,其从所述进气管道的外壁面向外侧扩展,外环部,其支承于所述凸缘部,并构成沿着所述外壁面向所述进气管道的上游端延伸的所述双层管部。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通过在进气管道的上游端设置双层管部,进气管道内的流速均匀化,进气效率提高。不需要进气管道的延长,通过较少的空间有效地实现进气管道内的气流的整流。双层管部至少局部与滤清器容器一体化,因此,能够减少零件数量。
根据第二方面,从进气管道的外壁面向外侧扩展且相对于进气管道支承外环部的凸缘部由滤清器容器的壁体构成,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进气管道内的气流的整流,能够减少零件数量。
根据第三方面,滤清器容器的器壁兼作进气管道的管壁,因此,进气管道能够以较高的空间效率配置于滤清器容器内,能够进一步减少零件数量。
根据第四方面,与简单的圆筒形状的进气管道相比,通过平面区域的作用,能够增大进气管道的截面面积,并实现进气量的增加。另外,双层管部的外环部以与滤清器容器的外壁面连续的方式扩展,因此,能够最小限地抑制外环部的突出。
根据第五方面,进气管道沿着滤清器容器的外壁构成为线形,因此,能够实现进气管道的成型时良好的脱模,实现容易的制造。管道盖能够防止尘埃向进气管道的开口直线性地进入,能够抑制尘埃向脏室的进入。
根据第六方面,通过双层管部向远离滤清器容器的外壁的方向偏置,形成于滤清器容器的外壁与进气管道之间的间隙能够承担双层管部的作用,进气管道内的流速均匀化,进气效率提高。不需要进气管道的延长,通过较少的空间有效地实现进气管道内的气流的整流。特别是进气管道能够尽可能接近滤清器容器的外壁,因此,进气管道能够以较高的空间效率配置于滤清器容器外。
根据第七方面,进气管道的上游端向滤清器容器的内侧偏置,因此,能够尽可能减轻双层管部的突出。
根据第八方面,进气管道的上游端指向滤清器容器的内侧,因此,空气容易流入进气管道与滤清器容器的外壁之间,双层管部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且能够尽可能减轻双层管部的突出。
根据第九方面,滤清器容器的外壁及支承壁在滤清器容器的外表面形成凹部,因此,双层管部能够收纳于凹部。这样,能够避免双层管部的突出。
根据第十方面,支承壁倾斜地配置,因此,由滤清器容器的外壁及支承壁形成的凹部不会不必要地加深,滤清器容器内部的容积能够尽可能增大。
根据第十一方面,通过在进气管道的上游端设置双层管部,进气管道内的流速均匀化,进气效率提高。不需要进气管道的延长,通过较少的空间有效地实现进气管道内的气流的整流。支承壁兼作双层管部的凸缘部,因此,双层管部能够坚固地固定于支承壁,能够减少零件数量。
根据第十二方面,进气管道的支承壁利用滤清器容器的第一固定壁及第二固定壁固定,因此,进气管道能够坚固地保持于滤清器容器。进气管道能够相对于滤清器容器良好地定位。
根据第十三方面,进气管道能够坚固地保持于滤清器容器,根据保持肋相对于接收槽的压入,抑制支承壁的振动。这样,能够防止进气管道的噪声。
根据第十四方面,通过相对于气流的流通路的大小适当设定进气管道的外壁面与双层管部的距离,可靠地实现进气管道内的气流的整流。
根据第十五方面,双层管部包围进气管道的上游端,因此,可靠地实现进气管道内的气流的整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机动二轮车)的整体图像的侧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的放大俯视图。
图3是以水平的切面观察的空气滤清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概略性地表示进气管道的上游端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配置于净室内的连接套管的放大侧视图。
图6是连接套管的放大剖视图。
图7(a)是概略性地表示连接套管的上游端及双层管部的放大主视图,及(b)是概略性地表示连接套管的上游端及双层管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的放大俯视图。
图9是从与图1相同的方向观察的空气滤清器的放大侧视图。
图10是以水平的切面观察的沿着图9的10-10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1(a)是概略性地表示进气管道的上游端及双层管部的放大主视图,及(b)是概略性地表示进气管道的上游端及双层管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12(a)是概略性地表示连接套管的上游端及双层管部的放大主视图,及(b)是概略性地表示连接套管的上游端及双层管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的放大俯视图。
图14是从与图1相同的方向观察的空气滤清器的放大侧视图。
图15是以水平的切面观察的沿着图14的15-15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6(a)是概略性地表示进气管道的上游端及双层管部的放大主视图,及(b)是概略性地表示进气管道的上游端及双层管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17是图15的主要部的放大垂直剖视图。
图18(a)是连接套管的放大立体图,以及(b)是概略性地表示连接套管的上游端及双层管部的放大主视图,及(c)是概略性地表示连接套管的上游端及双层管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19(a)是关于具备具有双层管部的进气管道的空气滤清器表示进气管道、脏室及净室连接套管内的空气的流速的流速分布图,及(b)是关于具备不具有双层管部的进气管道的空气滤清器表示进气管道、脏室及净室连接套管内的空气的流速的流速分布图。
附图标记说明
39…空气滤清器
45…滤清器容器
46…进气管道
48…滤清器元件
51a…脏室
51b…净室
52…双层管部
53…壁体
54…外环部
55…作为管壁的(滤清器容器的)外壁
56…凹部
57…管道盖
58a…平面区域
71…空气滤清器
72…滤清器容器
72…滤清器容器
73…进气管道
78a…脏室
78b…净室
81…(滤清器容器的)外壁
82…支承壁
88…间隙
89…双层管部
91…避让部
101…空气滤清器
102…滤清器容器
103…进气管道
105…支承壁(垂直壁)
108…滤清器元件
111a…脏室
111b…净室
112…双层管部
113…第一固定壁
113a…第一支承孔
114…第二固定壁
114a…第二支承孔
115…保持肋
116…槽
DF…(进气管道与双层管部的)距离
DP…(进气管道的内壁的)距离
PL…(包含上游端的)假想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此外,以下的说明中,前后、上下及左右的各方向是指从搭乘于机动二轮车的乘客观察的方向。
(1)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
图1概略性地表示鞍乘型车辆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踏板型机动二轮车。机动二轮车11具备车体架12、装配于车体架12的车体罩13。在车体架12的头管上,绕车轴14旋转自如地支承前轮WF的前叉15和棒状的转向把手16被支承为能够转向。
在车体罩13上,在后车体架的上方搭载乘客座椅17。车体罩13具备:从前方覆盖头管的前罩21、与前罩21连续的护腿板22、与护腿板22的下端连续且在乘客座椅17及前轮WF之间配置于主框架的上方的底板踏板23、在后车体架上支承乘客座椅17的后罩24。
在后罩24的下方的空间配置有单元摆动式的驱动单元25。驱动单元25在与后车体架的前端结合的托架26连结成经由联杆27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在驱动单元25的后端,后轮W被支承成绕水平轴旋转自如。在远离联杆27及托架26的位置且后车体架与驱动单元25之间配置有后缓冲单元28。驱动单元25具备:空冷式单缸的发动机29、与发动机29的发动机主体29a结合且收纳将发动机29的输出向后轮WR传递的传动装置的传动壳体31。
发动机29的发动机主体29a具备:绕旋转轴线旋转自如地支承曲轴的曲轴箱33、与曲轴箱33结合的气缸体34、与气缸体34结合的气缸盖35、与气缸盖35结合的缸盖罩36。在气缸体形成引导活塞的线形往返运动的气缸。在活塞与气缸盖35之间形成燃烧室。根据活塞的线形往返运动,反复进行发动机29的进气行程、压缩行程、燃烧行程及排气行程。
在气缸盖35结合有与连通于燃烧室的进气道连接的进气装置37和与连通于燃烧室的排气道连接的排气装置38。进气装置37具备支承于传动壳体31的空气滤清器39和配置于空气滤清器39及气缸盖35之间的节气门体41。节气门体41中,通过节气门的动作调整从空气滤清器39供给的净化空气的流量。在气缸盖35的上部侧壁安装燃料喷射阀42。从燃料喷射阀42向净化空气喷射燃料而形成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经由进气门的作用导入燃烧室。排气装置38具备:从气缸盖35的下部侧壁通过发动机主体29a的下方并向后方延伸的排气管43、连接于排气管43的下游端且与曲轴箱33连结的排气消声器(未图示)。燃烧后的空气经由排气门的作用从燃烧室排出。
图2概略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39。空气滤清器39具备:滤清器容器45,其具有沿着平行于与曲轴的旋转轴线正交的假想平面的垂直面VP以结合面相互结合的第一器体45a及第二器体45b,且形成与外部空气及净化空气的供给目标(发动机29)连通的内部空间;进气管道46,其与第一器体45a一体化,且在暴露于外部空气的上游端向滤清器容器45的外侧开口,且将外部空气空间与滤清器容器45的内部空间连通的进气管道46;连接套管47,其固定于第二器体45b,在位于滤清器容器45的内部空间内的上游端向滤清器容器45的内部空间开口,并在滤清器容器45的外侧的下游端连结于节气门体41。第一器体45a及第二器体45b由例如树脂材料成型。
如图3所示,在第一器体45a及第二器体45b之间隔着保持滤清器元件48的分隔壁49。分隔壁49在与第一器体45a之间形成通过进气管道46与外部空气空间连通的脏室51a,在与第二器体45b之间形成通过连接套管47与节气门体41连通的净室51b。这样,滤清器容器45的内部空间隔开成脏室51a及净室51b。在脏室51a及净室51b之间配置有滤清器元件48。外部空气通过滤清器元件48被净化并导入净室51b。进气管道46的下游端在与滤清器元件48相面对的位置开口。
在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设置有双层管部52,该双层管部52沿着进气管道46的外周包围进气管道46,且至少局部与滤清器容器45一体化。双层管部52的一体化时,滤清器容器45具备:壁体53,其以与进气管道46的外壁面连续且向外侧扩展的方式面向脏室51a的至少一部分,并支承进气管道46;外环部54,其在与进气管道46的外壁面之间维持间隔并从壁体53沿着进气管道46的外壁面向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延伸而构成双层管部52。滤清器容器45的壁体53从进气管道46的外壁面向外侧扩展并构成相对于进气管道46支承外环部54的凸缘部52a。滤清器容器45的外壁55局部形成进气管道46的管壁。从图3可知,进气管道46的双层管部52在从无限远的上方观察的俯视时配置于滤清器容器45的外缘的内侧。
在此,外环部54的上游端与包含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L相接。但是,外环部54的上游端也可以向比包含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L靠前方延伸,外环部54与假想平面PL交叉。双层管部52与第一器体45a一体成形。进气管道46与脏室51a的壁面连续。
进气管道46的外壁面与双层管部52的距离DF设定成进气管道46的内壁的距离DP的10%~30%。在此,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及外环部54形成为同轴的截面呈长圆的筒形,因此,距离DF相当于进气管道46的外壁面与外环部54的径向差,距离DP相当于进气管道46的最小内径。
进气管道46沿着滤清器容器45的外壁55呈线形延伸,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在从滤清器容器45的外壁55凹陷的凹部56开口。进气管道46的双层管部52收纳于凹部56。滤清器容器45中安装有在与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相面对的位置封堵凹部56的管道盖57。如图4所示,管道盖57与凹部56的内壁连续且在与滤清器容器45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双层管部52的收纳空间。
如图4所示,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由周向上至少局部具有平面区域58a的筒体形成。在此,进气管道46具有彼此相面对且与垂直面并列地扩展的一对平面区域58a。平面区域58a彼此沿周向通过弯曲区域58b连结。双层管部52的外环部54中,平板外环部54a与弯曲外环部54b连续,该平板外环部54a在筒体的外侧以在与平面区域58a的外壁面之间维持均匀的间隔并与滤清器容器45的外壁面连续的方式沿着平面区域58a的外壁面扩展,该弯曲外环部在筒体的外侧以在与弯曲区域58b的外壁面之间维持均匀的间隔并与滤清器容器45的外壁面连续的方式沿着弯曲区域58b的外壁面扩展。
如图3所示,连接套管47具有:室内部件61,配置于净室51b内且由硬质的树脂材料成型;连结部件62,连结滤清器容器45及节气门体41,且贯通第二器体45b的壁并在上游端面向净室51b内而与室内部件61直接连结。连结部件62由橡胶材料的弹性体成型。室内部件61具有与从净室51b的内壁直立的多个凸台63的前端分别重合的调整片64。调整片64通过螺丝65固定于凸台63的前端,由此,室内部件61以悬浮状态支承于净室51b内。如图5所示,3根螺丝65具有相互平行地延伸的螺丝轴线,连接套管47不与螺丝轴线交叉。在此,室内部件61由相互重合的半圆筒体的上部件61a及下部件61b构成。上部件61a及下部件61b通过例如焊接相互气密地结合。调整片64与上部件61a及下部件61b分别形成为一体。
如图6所示,连结部件62具有:第一环状体67a,其插入第二器体45b的插入口66时,从第二器体45b的内侧与第二器体45b的内壁面接触;第二环状体67b,其在轴向上与第一环状体67a相面对,且从第二器体45b的外侧与第二器体45b的外壁面接触。第一环状体67a以与插入口66的轴线正交的垂直面与第二器体45b的内壁面密合。第二环状体67b以与插入口66的轴线正交的垂直面与第二器体45b的外壁面密合。这样,在第一环状体67a与第二环状体67b之间夹着第二器体45b的壁体。第一环状体67a的外径具有将连结部件62从上游端插入插入口66时第一环状体67a整体根据第一环状体67a的变形进入插入口66的大小。第二环状体67b的外径具有比第一环状体67a大,且在插入口66的进入时,即使第一环状体67a变形,也停留于插入口66的外侧的大小。第一环状体67a具有从上游侧起逐渐扩径且以最大径与垂直面连续的锥形面。在连结部件62的上游端插入室内部件61。连接套管47的内径从室内部件61到连结部件62维持成恒定。
在连接套管47的上游端,沿着连接套管47的外周设置双层管部68。如图7所示,双层管部68具有:凸缘部68a,其从连接套管47的外壁面向外侧扩展;外环部68b,其在与外壁面之间维持间隔并从凸缘部68a沿着外壁面向连接套管47的上游端延伸。外环部68b由与形成连接套管47的上游端的圆筒体同轴且直径比该圆筒体大的圆筒体形成。但是,外环部68b并非必须为圆筒体,也可以是多边形以及其它的截面形状。另外,连接套管47的上游端和外环部68b并非必须为同轴,也可以偏心。也可以在外环部68b形成在凸缘部68a以外将外环部68b与连接套管47的外壁面连结的肋。也可以省略凸缘部68a,外环部68b利用沿周向分离的多个肋固定于连接套管47的外壁面。在此,外环部68b的上游端与包含连接套管47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N相接。但是,外环部68b的上游端也可以向比包含连接套管47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N靠前方延伸,外环部68b与假想平面PN交叉。
连接套管47的外壁面与双层管部68的距离DS设定成连接套管47的内壁的距离DC的10%~30%。在此,连接套管47的上游端及外环部68b形成为同轴的圆筒形,因此,距离DS相当于连接套管47的外壁面与外环部68b的径向差,距离DC相当于连接套管47的内径。如图6所示,在净室51b内且双层管部68与滤清器容器45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间隙。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当根据活塞的线形往返运动,反复进行发动机29的进气行程、压缩行程、燃烧行程及排气行程时,从进气管道46向滤清器容器45内的脏室51a导入外部空气。外部空气通过滤清器元件48被净化并导入净室51b。净室51b内的净化空气流入连接套管47,并向节气门体41供给。节气门体41中,通过节气门的动作调整从空气滤清器39供给的净化空气的流量。从燃料喷射阀42向从节气门体41流出的净化空气喷射燃料而形成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经由进气门的作用导入燃烧室。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设置双层管部52,进气管道46内的流速均匀化,进气效率提高。不需要进气管道46的延长,通过较少的空间有效地实现进气管道46内的气流的整流。双层管部52至少局部与滤清器容器45一体化,因此,能够减少零件数量。
本实施方式的滤清器容器45具备:壁体53,其以与进气管道46的外壁面连续并向外侧扩展的方式面向脏室51a的至少一部分,支承进气管道46;外环部54,其在与进气管道46的外壁面之间维持间隔并从壁体53沿着外壁面向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延伸而构成双层管部52的。从进气管道46的外壁面向外侧扩展且相对于进气管道46支承外环部54的凸缘部52a由滤清器容器45的壁体53构成,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进气管道46内的气流的整流,能够减少零件数量。
滤清器容器45形成进气管道46的管壁。滤清器容器45的器壁兼作进气管道46的管壁,因此,进气管道46能够以较高的空间效率配置于滤清器容器45内,能够进一步减少零件数量。
空气滤清器39中,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由周向上至少局部具有平面区域58a的筒体形成,双层管部52在筒体的外侧具有平板外环部54a,其以在与平面区域58a的外壁面之间维持间隔并与滤清器容器45的外壁面连续的方式沿着平面区域58a的外壁面扩展。与简单的圆筒形状的进气管道46相比,进气管道46的截面面积能够因平面区域58a而增大,能够实现进气量的增加。另外,双层管部52的外环部54以与滤清器容器45的外壁面连续的方式扩展,因此,能够最小限地抑制外环部54的突出。
进气管道46沿着滤清器容器45的外壁呈线形延伸,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在从滤清器容器45的外壁凹陷的凹部56开口,双层管部52收纳于凹部56,在滤清器容器45安装有在与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相面对的位置封堵凹部56的管道盖57。进气管道46沿着滤清器容器45的外壁构成为线形,因此,能够实现进气管道46的成型时良好的脱模,实现容易的制造。管道盖57能够防止尘埃向进气管道46的开口直线性地进入,能够抑制尘埃向脏室51a的进入。
(2)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
图8概略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71。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71能够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39而装配于机动二轮车11。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71具备:滤清器容器72,其具有沿着垂直面VP以结合面M相互结合的第一器体72a及第二器体72b,且形成与外部空气及净化空气的供给目标(发动机29)连通的内部空间;进气管道73,其固定于第一器体72a,在暴露于外部空气的上游端向滤清器容器72的外侧开口,且将外部空气空间与滤清器容器72的内部空间连通;连接套管74,其固定于第二器体72b,在位于滤清器容器72的内部空间内的上游端向滤清器容器72的内部空间开口,并在滤清器容器72的外侧的下游端连结于节气门体41。进气管道73及连接套管74由例如橡胶的弹性体成型。
在第一器体72a的外侧安装有在与第一器体72a的外表面之间形成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开口的辅助空间的管道盖75。管道盖75通过螺丝与例如第一器体72a气密地结合。如图9所示,进气管道73形成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水平地延伸的轴线的圆筒形状的通路。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配置于比滤清器容器72的前后方向中央位置靠前方位置。管道盖75在比滤清器容器72的前后方向中央位置靠后方具有在与滤清器容器72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开放口的缘75a。而且,管道盖75的缘75a随着朝向重力方向的上方而向后方延伸,尽可能地防止雨滴等的进入。
如图10所示,在第一器体72a及第二器体72b之间夹着保持滤清器元件76的分隔壁77。分隔壁77在与第一器体72a之间形成通过进气管道73与外部空气空间连通的脏室78a,在与第二器体72b之间形成通过连接套管74与节气门体41连通的净室78b。这样,滤清器容器72的内部空间隔开成脏室78a及净室78b。在脏室78a及净室78b之间配置滤清器元件76。外部空气通过滤清器元件76被净化并导入净室78b。进气管道73的下游端在与滤清器元件76相面对的位置开口。
滤清器容器72的第一器体72a具有:外壁81,其从沿着垂直面VP的结合面M朝向滤清器元件76并沿着分隔壁77扩展;支承壁82,其从该外壁81连续并支承进气管道73。支承壁82以随着远离第一器体72a的外壁81而向进气管道73的下游位移的方式倾斜。这样,第一器体72a的外壁81和支承壁82在滤清器容器72的外表面形成凹部83。
在结合面M与支承壁82之间,且在第一器体72a的外壁81与管道盖75之间形成充分的容积的空气积存部84。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朝向空气积存部84并向前开口。在与支承壁82的后端连续的第一器体72a的外壁面85与管道盖75之间形成有比从由管道盖75的缘75a划分出的开放口86向前方直至空气积存部84的进气管道73狭窄的通路87。这样,从开放口86至进气管道73建立了气流的迷宫式结构,尽可能地防止雨滴等的进入。
在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形成双层管部89,该双层管部89沿着进气管道73的外周在周向上局部包围进气管道73,向远离第一器体72a的外壁81的方向偏置并在该外壁81与进气管道73之间形成间隙88。如图11所示,双层管部89具有:凸缘部89a,其从进气管道73的外壁面在周向上局部地向外侧扩展;外环部89b,其在与进气管道73的外壁面之间维持间隔并从凸缘部89a沿着外壁面向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延伸。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沿着第一器体72a的外壁面配置,双层管部89向远离第一器体72a的外壁面的方向偏置。因此,在进气管道73的外壁面与外环部89b之间构成的槽部构成为月牙状,第一器体72a的外壁在月牙状的槽部的相反侧接近配置。外环部89b利用从形成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的圆筒体偏心且直径比该圆筒体大的圆筒体形成。但是,外环部89b并非必须为圆筒体,也可以是多边形以及其它的截面形状。另外,若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和外环部89b在两者之间周向上局部形成间隔,则也可以是同轴。也可以在外环部89b形成在凸缘部89a以外将外环部89b与进气管道73的外壁面连结的肋。
间隙88在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与第一器体72a的外壁81之间形成相当于进气管道73的外表面与外环部68b的距离的间隔SS。进气管道73的外壁面与双层管部89的距离DF设定成进气管道73的内壁的距离DP的10%~30%。在此,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及外环部89b形成为偏心轴的圆筒形,因此,距离DF相当于进气管道73的外壁面与外环部89b的径向最大距离,距离DP相当于进气管道73的内径。
如图10所示,在第一器体72a的外壁81形成向内侧凹陷且隔着间隙88而与进气管道73相面对的避让部91。分隔壁77随着外壁81的避让部91而向净室78b凹陷。包含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L以越远离第一器体72a的外壁81而越向上游位移的方式倾斜。在此,外环部89b的上游端与包含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L相接。但是,外环部89b的上游端也可以向比包含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L靠前方延伸,外环部89b与假想平面PL交叉。
在连接套管74的上游端,沿着连接套管74的外周且周向上局部设置有双层管部92。如图12所示,双层管部92具有:凸缘部92a其从连接套管74的外壁面在周向上局部地向外侧扩展;外环部92b,其在与外壁面之间维持间隔并从凸缘部92a沿着外壁面向连接套管74的上游端延伸。连接套管74的上游端沿着第二器体72b的内壁面配置,双层管部92向远离第二器体72b的内壁面的方向偏置。因此,在连接套管74的外壁面与外环部92b之间构成的槽部构成为月牙状,第二器体72b的内壁在月牙状的槽部的相反侧接近配置。外环部92b由从形成连接套管74的上游端的圆筒体偏心且直径比该圆筒体大的圆筒体形成。但是,外环部92b并非必须为圆筒体,也可以是多边形以及其它的截面形状。另外,若连接套管74的上游端和外环部92b在两者之间沿周向局部形成间隔,则也可以为同轴。也可以在外环部92b形成在凸缘部92a以外将外环部92b与连接套管74的外壁面连结的肋。在此,外环部92b的上游端与包含连接套管74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N相接。但是,外环部92b的上游端也可以向比包含连接套管74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N靠前方延伸,外环部92b与假想平面PN交叉。
连接套管74的外壁面与双层管部92的距离DS设定成连接套管74的内壁的距离DC的10%~30%。在此,连接套管74的上游端及外环部92b形成为圆筒形,因此,距离DS相当于连接套管74的外壁面与外环部92b的径向最大距离,距离DC相当于连接套管74的内径。在连接套管74的上游端与第二器体72b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相当于连接套管74的外表面与外环部92b的距离DS的间隔SP。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管道73的双层管部89向远离第一器体72a的外壁81的方向偏置,由此,形成于第一器体72a的外壁81与进气管道73之间的间隙88能够承担双层管部89的作用,进气管道73内的流速均匀化,进气效率提高。因此,期望形成于进气管道73与第一器体72a的外壁81之间的间隙88的大小(间隔SS)设定为进气管道73的内壁的距离DP的10%~30%。不需要进气管道73的延长,通过较少的空间有效地实现进气管道73内的气流的整流。特别是进气管道73能够尽可能接近滤清器容器72的外壁,因此,进气管道73能够以较高的空间效率配置于滤清器容器72外。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71中,在第一器体72a的外壁81形成向内侧凹陷且隔着间隙88而与进气管道73相面对的避让部91。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向滤清器容器72的内侧偏置,因此,能够尽可能减轻双层管部89的突出。
包含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L以越远离滤清器容器72的外壁81而越向上游位移的方式倾斜。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指向滤清器容器72的内侧,因此,空气容易流入进气管道73与滤清器容器72的外壁81之间,双层管部89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且尽可能减轻双层管部89的突出。
本实施方式的滤清器容器72具有从滤清器容器72的外壁81连续并支承进气管道73的支承壁82。滤清器容器72的外壁81及支承壁82在滤清器容器72的外表面形成凹部83,因此,双层管部89收纳于凹部83。这样,避免双层管部89的突出。
第一器体72a的支承壁82以随着远离滤清器容器72的外壁81而向进气管道73的下游位移的方式倾斜。这样,支承壁82倾斜地配置,因此,由滤清器容器72的外壁81及支承壁82形成的凹部83不会不必要地加深,能够尽可能增大滤清器容器72内部的容积。
(3)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
图13概略性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101。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101能够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39而配置于机动二轮车11。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101具备:滤清器容器102,其具有沿着垂直面VP且以结合面M相互结合的第一器体102a及第二器体102b,并形成与外部空气及净化空气的供给目标(发动机29)连通的内部空间;进气管道103,其固定于第一器体102a,且具有暴露于外部空气的上游端;连接套管104,其固定于第二器体102b,在位于滤清器容器102的内部空间内的上游端向滤清器容器102的内部空间开口,并在滤清器容器102的外侧的下游端连结于节气门体41。
在第一器体102a的内侧形成有空气积存部106,该空气积存部106沿着与结合面M的垂直面VP正交的假想面扩展且被支承进气管道103的垂直壁105隔开,且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开口。在垂直壁105与相面对于垂直壁105的第一器体102a的壁体之间建立充分的容积的空气积存部106。如图14所示,进气管道103形成具有与车身前后方向水平地延伸的轴线的圆筒形状的通路。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配置于比滤清器容器102的前后方向中央位置靠前方位置。空气积存部106的下表面由管道盖107覆盖。管道盖107在垂直壁105后方具有在与滤清器容器102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开放口的缘107a。管道盖107的缘107a在垂直壁105的重力方向下方且车身后方形成开放口,因此,尽可能地防止雨滴等的进入。
如图15所示,在第一器体102a及第二器体102b之间夹着保持滤清器元件108的分隔壁109。分隔壁109在与第一器体102a之间形成通过进气管道103与外部空气空间连通的脏室111a及上述的空气积存部106,在与第二器体102b之间形成通过连接套管104与节气门体41连通的净室111b。这样,滤清器容器102的内部空间划分出空气积存部106、脏室111a及净室111b。在脏室111a及净室111b之间配置有滤清器元件108。外部空气通过滤清器元件108被净化并导入净室111b。进气管道103的下游端在与滤清器元件108相面对的位置开口。
垂直壁105具有与进气管道103的外壁面连续并向外侧扩展、且固定于滤清器容器102及分隔壁109的周缘。在垂直壁105形成有与垂直壁105连续且沿着进气管道103的外周包围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的双层管部112。如图16所示,双层管部112具有:凸缘部112a,其从垂直壁105的一部分即进气管道103的外壁面向外侧扩展;外环部112b,其在与进气管道103的外壁面之间维持一定的间隔并从凸缘部112a沿着外壁面向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延伸。外环部112b由与形成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的圆筒体同轴且直径比该圆筒体大的圆筒体形成。但是,外环部112b并非必须为圆筒体,也可以是多边形以及其它的截面形状。另外,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和外环部112b并非必须为同轴,也可以偏心。也可以在外环部112b形成在凸缘部112a以外将外环部112b与进气管道103的外壁面连结的肋。也可以省略凸缘部112a,外环部112b利用周向上分离的多个肋固定于进气管道103的外壁面。双层管部112与垂直壁105一体成型。垂直壁105由例如硬质的树脂材料成型。
在此,外环部112b的上游端与包含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L相接。但是,外环部112b的上游端也可以向比包含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L靠前方延伸,外环部112b与假想平面PL交叉。
进气管道103的外壁面与双层管部112的距离DF设定成进气管道103的内壁的距离DP的10%~30%。在此,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及外环部112b形成为同轴的圆筒形,因此,距离DF相当于进气管道103的外壁面与外环部112b的径向差,距离DP相当于进气管道103的内径。
如图17所示,滤清器容器102的第一器体102a具有:第一固定壁113,其通过与分隔壁109的协作从进气管道103的上游侧与垂直壁105重合,且具有与双层管部112对应的第一支承孔113a;第二固定壁114,其从进气管道103的下游侧与垂直壁105重合,具有与进气管道103的外周对应,且直径比第一支承孔113a小的第二支承孔114a。第一固定壁113及第二固定壁114只要在第一器体102a及分隔壁109沿着垂直壁105的外缘且沿周向连续即可。在第一固定壁113及第二固定壁114之间,在滤清器容器102的第一器体102a及分隔壁109形成向垂直壁105突出的保持肋115。在垂直壁105的外缘面形成接收保持肋115的槽116。第二固定壁114从下游侧以面与凸缘部112a接触,因此,防止噪声。
如图15所示,连接套管104具有:室内部件118,其弯曲地配置于净室111b内,并由硬质的树脂材料成型;连结部件119,其连结滤清器容器102及节气门体41,贯通第二器体102b的壁且在上游端面向净室111b内,并与室内部件118直接连结。连结部件119由橡胶材料的弹性体成型。室内部件118具有与从净室111b的内壁直立的多个凸台121的前端分别重合的调整片122。调整片122利用螺丝123固定于凸台121的前端,由此,室内部件118以悬浮状态支承于净室111b内。如图18所示,3根螺丝123具有相互平行地延伸的螺丝轴线,螺丝轴线与连接套管104不交叉。在此,室内部件118由以弯曲面相互结合的半圆筒体的第一半体124a及第二半体124b构成。第二半体124a及第二半体124b通过例如焊接相互气密地结合。调整片122与第一半体124a及第二半体124b的任一方一体形成。
如图15所示,连结部件119具有:第一环状体126a,其插入第二器体102b的插入口125时从第二器体102b的内侧与第二器体102b的内壁面接触;第二环状体126b,其字轴向上与第一环状体126a相面对,且从第二器体102b的外侧与第二器体102b的外壁面接触。第一环状体126a以与插入口125的轴线正交的垂直面密接于第二器体102b的内壁面。第二环状体126b以与插入口125的轴线正交的垂直面密接于第二器体102b的外壁面。这样,在第一环状体126a与第二环状体126b之间夹着第二器体102b的壁体。第一环状体126a的外径具有将连结部件119从上游端插入插入口125时,第一环状体126a整体根据第一环状体126a的变形进入插入口125的大小。第二环状体126b的外径具有比第一环状体126a大,且进入插入口125时,即使第一环状体126a变形也停留于插入口125的外侧的大小。第一环状体126a具有从上游侧起逐渐扩径且以最大径与垂直面连续的锥形面。在连结部件119的上游端插入室内部件118。从室内部件118至连结部件119,连接套管104的内径连续。
在连接套管104的上游端,沿着连接套管104的外周设置双层管部127。如图18所示,双层管部127具有:凸缘部127a,其从连接套管104的外壁面向外侧扩展;外环部127b,其在与外壁面之间维持间隔并从凸缘部127a沿着外壁面向连接套管104的上游端延伸。外环部127b由与形成连接套管104的上游端的圆筒体同轴且直径比该圆筒体大的圆筒体形成。但是,外环部127b并非必须为圆筒体,也可以是多边形以及其它的截面形状。另外,连接套管104的上游端与外环部127b并非必须为同轴,也可以偏心。也可以在外环部127b形成在凸缘部127a以外将外环部127b与连接套管104的外壁面连结的肋。也可以省略凸缘部127a,外环部127b利用周向上分离的多个肋固定于连接套管104的外壁面。在此,外环部127b的上游端与包含连接套管104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N相接。但是,外环部127b的上游端也可以向比包含连接套管104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N靠前方延伸,外环部127b与假想平面PN交叉。
连接套管104的外壁面与双层管部127的距离DS设定成连接套管104的内壁的距离DC的10%~30%。在此,连接套管104的上游端及外环部127b形成为同轴的圆筒形,因此,距离DS相当于连接套管104的外壁面与外环部127b的径向差,距离DC相当于连接套管104的内径。如图15所示,在净室111b内且双层管部127与滤清器容器102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间隙。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设置双层管部112,进气管道103内的流速均匀化,进气效率提高。不需要进气管道103的延长,通过较少的空间有效地实现进气管道103内的气流的整流。垂直壁105兼作双层管部112的凸缘部112a,因此,双层管部112能够坚固地固定于垂直壁105,能够减少零件数量。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101中,滤清器容器102具备:第一固定壁113,其从进气管道103的上游侧与垂直壁105重合,且具有与双层管部112对应的第一支承孔113a;第二固定壁114,其从进气管道103的下游侧与垂直壁105重合,且具有与进气管道103的外周对应的第二支承孔114a。进气管道103的垂直壁105利用滤清器容器102的第一固定壁113及第二固定壁114固定,因此,进气管道103牢固地保持于滤清器容器102。进气管道103能够相对于滤清器容器102良好地定位。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101具备:保持肋115,其在第一固定壁113及第二固定壁114之间形成于滤清器容器102,且向垂直壁105突出;槽116,其形成于垂直壁105的外周面,且接收保持肋115。滤清器容器102的保持肋115在第一固定壁113及第二固定壁114之间接收于垂直壁105的槽116,因此,进气管道103坚固地保持于滤清器容器102,根据保持肋115相对于槽116的压入,抑制垂直壁105的振动。这样,能够防止进气管道103的噪声。
进气管道103的外壁面与双层管部112的距离设定成进气管道103的内壁的距离的10%~30%。通过相对于气流的流通路的大小适当设定进气管道103的外壁面与双层管部112的距离,可靠地实现进气管道103内的气流的整流。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101中,双层管部112的上游端与包含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L相接,因此,双层管部112可靠地包围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因此,可靠地实现进气管道103内的气流的整流。但是,双层管部112也可以与假想平面PL交叉。即使在该情况下,双层管部112也向比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靠上游延伸,因此,双层管部112可靠地包围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因此,可靠地实现进气管道103内的气流的整流。
(4)流速分布的验证
如图19所示,本发明人验证了具有双层管部的进气管道的效果。进行验证时,空气滤清器181中,在滤清器容器182内形成被滤清器元件183隔开的脏室184及净室185,将脏室184与滤清器容器182外的空间连通的进气管道186和在净室185内的上游端开口向净室185的空间的连接套管187固定于滤清器容器182。本实施方式中,在进气管道186的上游端设置有双层管部188。根据进气管道186的双层管部188,与不附加双层管部的结构(比较例)相比,不会改变进气管道186的长度及其它的结构,能够实现进气管道186内的整流,并生成向吸引空气的连接套管187流出的气流。另一方面,在比较例中,从进气管道186流出的气流以远离连接套管187的开口的方式朝向与滤清器元件183相面对的壁面。

Claims (14)

1.一种空气滤清器,用于向内燃机供给外部空气,其具备:
滤清器容器(45),其形成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脏室(51a)及与作为净化空气的供给目标的内燃机连通的净室(51b);
滤清器元件(48),其在所述脏室(51a)及所述净室(51b)之间配置于所述滤清器容器(45)内;
进气管道(46),其固定于所述滤清器容器(45),且将所述脏室(51a)与所述滤清器容器(45)外的空间连通;
所述空气滤清器(39)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设置有双层管部(52),该双层管部(52)沿着所述进气管道(46)的外周设置,且至少一部分与滤清器容器(45)一体化,
所述滤清器容器(45)具备:
壁体(53),其以与所述进气管道(46)的外壁面连续并向外侧扩展的方式,面向所述脏室(51a)的至少一部分,并支承所述进气管道(46);
外环部(54),其在与所述进气管道(46)的所述外壁面之间维持间隔,并从所述壁体(53)沿着所述外壁面向所述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延伸而构成所述双层管部(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清器容器(45)至少局部形成所述进气管道(46)的管壁(5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由周向上至少局部具有平面区域(58a)的筒体形成,
所述双层管部(52)在所述筒体的外侧具有外环部(54),该外环部(54)以在与所述平面区域(58a)的外壁面之间维持间隔并与所述滤清器容器(45)的外壁面连续的方式沿着所述平面区域(58a)的外壁面扩展。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道(46)沿着所述滤清器容器(45)的外壁(55)呈线形延伸,所述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在从所述滤清器容器(45)的所述外壁(55)凹陷的凹部(56)开口,所述双层管部(52)收纳于所述凹部(56),在所述滤清器容器(45)安装有在与所述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相面对的位置封堵所述凹部(56)的管道盖(57)。
5.一种空气滤清器,用于向内燃机供给外部空气,其具备:
滤清器容器(72),其形成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脏室(78a)及与作为净化空气的供给目标的内燃机连通的净室(78b);
滤清器元件(76),其在所述脏室(78a)及所述净室(78b)之间配置于所述滤清器容器(72)内;
进气管道(73),其固定于所述滤清器容器(76),且将所述脏室(78a)与所述滤清器容器(76)外的空间连通;
所述空气滤清器(71)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形成有双层管部(89),该双层管部(89)沿着所述进气管道(73)的外周设置,向远离所述滤清器容器(72)的外壁(81)的方向偏置并在所述外壁(81)与所述进气管道(73)之间形成间隙(8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滤清器容器(72)的所述外壁(81)形成有避让部(91),该避让部(91)向内侧凹陷,隔着所述间隙(88)而与所述进气管道(73)相面对。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
包含所述进气管道(73)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L)以越远离所述滤清器容器(72)的所述外壁(81)越向上游位移的方式倾斜。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清器容器(72)具有与所述滤清器容器(72)的所述外壁(81)连续并支承所述进气管道(73)的支承壁(8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壁(82)以随着远离所述滤清器容器(72)的所述外壁(81)而向所述进气管道(73)的下游位移的方式倾斜。
10.一种空气滤清器,用于向内燃机供给外部空气,其具备:
滤清器容器(102),其形成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脏室(111a)及与作为净化空气的供给目标的内燃机连通的净室(111b);
滤清器元件(108),其在所述脏室(111a)及所述净室(111b)之间配置于所述滤清器容器(102)内;
进气管道(103),其固定于所述滤清器容器(102),且将所述脏室(111a)与外部空气空间连通;
所述空气滤清器(101)的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壁(105),其与所述进气管道(103)的外壁面连续并向外侧扩展,且固定于所述滤清器容器(102);
双层管部(112),其与所述支承壁(105)连续且沿着所述进气管道(103)的外周包围所述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
所述滤清器容器(102)具备:
第一固定壁(113),其从所述进气管道(103)的上游侧重合于所述支承壁(105),并具有与所述双层管部(112)对应的第一支承孔(113a);
第二固定壁(114),其从所述进气管道(103)的下游侧与所述支承壁(105)重合,并具有与所述进气管道(103)的外周对应的第二支承孔(114a)。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保持肋(115),其在所述第一固定壁(113)及所述第二固定壁(114)之间形成于所述滤清器容器(102),且向所述支承壁(105)突出;
槽(116),其形成于所述支承壁(105)的外周面,并接收所述保持肋(115)。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道(103)的外壁面与所述双层管部(112)的距离(DF)设定成所述进气管道(103)的内壁的距离(DP)的10%~30%。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层管部(112)的上游端与包含所述进气管道(103)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L)相接,或所述双层管部(112)与所述假想平面(PL)交叉。
14.一种空气滤清器,用于向内燃机供给外部空气,其具备:
滤清器容器(45),其形成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脏室(51a)及与作为净化空气的供给目标的内燃机连通的净室(51b);
滤清器元件(48),其在所述脏室(51a)及所述净室(51b)之间配置于所述滤清器容器(45)内;
进气管道(46),其固定于所述滤清器容器(45),且将所述脏室(51a)与所述滤清器容器(45)外的空间连通;
所述空气滤清器(39)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设置有双层管部(52),该双层管部(52)沿着所述进气管道(46)的外周设置,且至少一部分与滤清器容器(45)一体化,
所述双层管部(52)具有:凸缘部(52a),其从所述进气管道(46)的外壁面向外侧扩展,外环部(54),其支承于所述凸缘部(52a),并构成沿着所述外壁面向所述进气管道(46)的上游端延伸的所述双层管部(52)。
CN201880086958.3A 2018-01-17 2018-01-17 空气滤清器 Active CN1116302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01279 WO2019142280A1 (ja) 2018-01-17 2018-01-17 エアクリー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0265A CN111630265A (zh) 2020-09-04
CN111630265B true CN111630265B (zh) 2022-05-17

Family

ID=67300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6958.3A Active CN111630265B (zh) 2018-01-17 2018-01-17 空气滤清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3741988B1 (zh)
JP (1) JP6928676B2 (zh)
CN (1) CN111630265B (zh)
BR (1) BR112020014471A2 (zh)
MY (1) MY189937A (zh)
PH (1) PH12020500598A1 (zh)
WO (1) WO20191422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97626B2 (ja) * 2019-09-27 2023-06-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クリーナ
JP7475385B2 (ja) 2022-03-22 2024-04-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96469U (zh) * 1987-06-08 1988-12-16
JP2004217156A (ja) * 2003-01-17 2004-08-05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2輪車の吸気構造
TW200526869A (en) * 2003-11-07 2005-08-16 Yamaha Motor Co Ltd Fuel supply device and vehicle with the same
CN1692220A (zh) * 2002-06-17 2005-11-0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踏板型自动二轮车的吸气装置
CN102434335A (zh) * 2010-09-28 2012-05-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8029A (en) * 1987-04-29 1988-10-18 General Motors Coporation Engine air inlet and silencer for motor vehicle
JP4268016B2 (ja) * 2003-11-06 2009-05-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クリーナ装置
JP5465144B2 (ja) * 2010-10-05 2014-04-09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吸気装置
JP4949511B2 (ja) 2010-11-30 2012-06-13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96469U (zh) * 1987-06-08 1988-12-16
CN1692220A (zh) * 2002-06-17 2005-11-0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踏板型自动二轮车的吸气装置
JP2004217156A (ja) * 2003-01-17 2004-08-05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2輪車の吸気構造
TW200526869A (en) * 2003-11-07 2005-08-16 Yamaha Motor Co Ltd Fuel supply device and vehicle with the same
CN102434335A (zh) * 2010-09-28 2012-05-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41988B1 (en) 2023-03-15
JP6928676B2 (ja) 2021-09-01
EP3741988A1 (en) 2020-11-25
CN111630265A (zh) 2020-09-04
WO2019142280A1 (ja) 2019-07-25
EP3741988A4 (en) 2020-11-25
MY189937A (en) 2022-03-22
JPWO2019142280A1 (ja) 2021-01-07
PH12020500598A1 (en) 2021-05-17
BR112020014471A2 (pt)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9671B2 (en) Air-intake duct and motorcycle comprising the same
JP5498777B2 (ja) 吸気ダクトおよび吸気構造
JP6434612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装置
CN111630265B (zh) 空气滤清器
CN111655996B (zh) 空气滤清器
JP6909932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エアクリーナー装置
JP6459789B2 (ja) 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JP2018162760A (ja) 吸気通路構造
BR102013004687B1 (pt) Sistema de suprimento de combustível para veículo do tipo de montar
JP4121392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装置
CN215256523U (zh) 空气滤清器
CN111615485B (zh) 跨骑型车辆
JP6795633B2 (ja) 吸気装置用ファンネル
CN108425774B (zh) 空气滤清器装置
JP3815048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2次エアー供給装置
JP6458069B2 (ja) 内燃機関用エアクリーナ
JP6780135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JP4528717B2 (ja) 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JP2020122393A (ja) エアクリーナー
JPWO2018180272A1 (ja) 鞍乗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