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7943A - 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7943A
CN111587943A CN202010513414.XA CN202010513414A CN111587943A CN 111587943 A CN111587943 A CN 111587943A CN 202010513414 A CN202010513414 A CN 202010513414A CN 111587943 A CN111587943 A CN 111587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litsea cubeba
tea leaves
box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34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7943B (zh
Inventor
肖锦婷
卢仲柱
游瑞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Qiulong Xinti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Qiulong Xinti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Qiulong Xinti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Qiulong Xinti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134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79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7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7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7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7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A1采摘;A2晒青;A3摇青与晾青;A4杀青与揉捻;A5混合炒制;A6汽蒸;A7压制成饼;A8初焙;A9复焙;A10、干燥。采用本发明制取的山苍子茶茶香浓郁、汤色橙黄明亮、口感丰富醇厚,具有山苍子茶特有的香、色、味,同时兼具温肾健胃、行气散结、清热凉血等功效,并且容易冲泡,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山苍子,又名山鸡椒、山苍树、山姜子、木香子、木姜子,樟科、木姜子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 ~ 10米,幼树树皮黄绿色,光滑,老树树皮灰褐色。性味辛、微苦,有香气,无毒。以果实(荜澄茄)、根及叶入药,具有温肾健胃,行气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胃痛呕吐及无名肿毒等症。山苍子为我国特有的香料植物资源之一,我国山苍子油年产量达2000t,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年出口量达3500t左右,产品远销美、日、英、法、德、瑞士、荷兰等国,享誉国内外,目前对其果皮当中所含的精油的开发利用比较广泛。山苍子果实中还含有大量的柠檬醛,能有效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并且山苍子果实对黄曲霉素也有一定去除的作用。
专利文件CN 106962540 A 中公开了一种山苍子窨制茶叶工艺及其应用,包括山苍子加工处理、成品茶烘培和窨制三步,以加工处理后的成品茶叶和加工处理后的山苍子为原料,通过三次窨制,达到茶叶对山苍子药用物质的高质量吸收,同时祛除直接食用带来的味辛微苦的副作用,但其具有工艺复杂、窨制时间长等缺点,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专利文件CN 103315089 A中公开了一种山苍子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选择、清洗烘干、粉碎、原料粉配比和混合包装。该发明的产品山苍子袋泡茶滋味鲜爽,香气自然清新,但是其中非茶类物质品种多,比例大,山苍子除了果之外,还有山苍子花和根,采摘山苍子花实必造成山苍子不能结果,挖了山苍子根,损毁了山苍子树,山苍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5年以上树龄才能进入盛产,挖了山苍子根会造成山苍子资源的破坏,不利于山苍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只采用山苍子果,不破坏山苍子资源,通过将经过晒青、杀青、揉捻等处理的绿茶与山苍子果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高温炒制,再经汽蒸、初焙、复焙与干燥处理,使得山苍子果的药用物质释放,与茶叶更好的交汇融合,使得山苍子茶成品茶茶香浓郁、汤色橙黄明亮、口感丰富醇厚,具有山苍子茶特有的香、色、味,同时兼具温肾健胃、行气散结、清热凉血等功效,并且容易冲泡,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1、采摘:摘取无污染、新鲜成熟的茶叶;
A2、晒青:将摘取的茶叶均匀铺在竹筛或竹篾中,摊叶厚度为3 ~ 4 cm,于22 ~ 28℃的阳光环境中晒青处理30 min,期间轻翻2 ~ 3次,萎凋至含水率为60 ~ 70%时移至室内静置摊凉,散发热量;
A3、摇青与晾青:将晒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于室内温度25℃和室内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摇青处理,结束后静置凉青;
A4、杀青与揉捻:将晾青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杀青揉捻装置中,于300 ~400 ℃条件下杀青处理15 ~ 55 min,后继续揉捻处理25 ~ 40 min,至茶叶破壁率为25 ~ 35%,即得茶叶粗制品;
A5、混合炒制:摘取新鲜的山苍子果,洗净后晾干,以山苍子果:茶叶粗制品的质量比为0.5 ~2:4 ~ 6取量并混合均匀,后放入炒茶锅中,于220℃条件下炒制20 ~ 30 min;
A6、汽蒸:将炒制后的茶叶与山苍子果均铺到底部能均匀通以蒸汽的发酵房中,然后通入蒸汽于100 ~ 115℃的条件下加热熟化处理30 ~ 65 s;
A7、压制成饼:将汽蒸后的山苍子果和茶叶压制成重量为1 ~ 10 kg、厚度为0.5 ~ 5cm的茶饼,自然冷却至室温;
A8、初焙:将放凉后的茶饼切制成6 cm厚的茶条,放入烘干机中,摊叶厚度为2 ~ 3 cm,于130 ~ 150 ℃的条件下初焙处理15 min,结束后立即取出摊凉回润,然后进行团揉,使茶叶卷曲成条;
A9、复焙:挑选初焙后完整卷曲的茶叶和山苍子果,放入烘干机中,摊叶厚度2 ~ 3 cm,于130 ~ 160℃条件下复焙处理20 min,结束后取出摊晾回润再次进行团揉,重复焙制2 ~4次;
A10、干燥:将复焙后的茶叶和山苍子果放入烘干箱中,于130 ~ 150℃的条件下处理15~ 55 min,干燥至茶叶含水率为20 ~ 25%,即得所述山苍子茶叶成品。
其中,所述步骤A1中摘取的茶叶为绿茶。
其中,所述步骤A4杀青与揉捻中,于350℃条件下杀青处理20 min,揉捻30 min至茶叶细胞破壁率为30%。
其中,所述步骤A5混合炒制中,山苍子果与茶叶粗制品按质量比为1 : 5取量并混合均匀,后放入炒茶锅中,于220℃条件下炒制30 min。
其中,所述步骤A8初焙中,初焙温度为150℃;所步骤A9复焙中,复焙温度为160℃。
其中,所述步骤A10干燥中,于130℃的条件下处理15 min,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20%。
其中,所述步骤A4中茶叶杀青揉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箱体底部的一侧开凿有下料口,所述箱体的外部与下料口相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箱体的外侧且位于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箱体的外部远离下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入端延伸至防护箱的外侧,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箱,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加热箱的内部,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加热箱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阀门。
其中,所述箱体的顶部靠近加热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料漏斗,所述箱体的内壁靠近加热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箱体的内壁远离第一挡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转动板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与转动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转动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箱体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上方均转动连接有中空结构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螺旋叶片,所述转动轴的外侧且位于相邻两个螺旋叶片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其中,所述箱体的外部且位于转动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传动盒,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均贯穿箱体与对应的传动盒,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且位于传动盒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连接软管远离加热箱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旋转接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外侧且位于传动盒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传动盒的外侧且位于旋转接头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均延伸至对应的传动盒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均与对应的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其中,所述箱体的内部且位于第二挡板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揉捻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箱体的内部与揉捻辊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与底部之间且位于揉捻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揉捻板,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且位于揉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的一端与揉捻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板远离揉捻板的一端贯穿下料口延伸至箱体的外侧。
其中,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鼓风机、电加热管、电动伸缩杆、第二伺服电机、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只采用山苍子果,不破坏山苍子资源,制备工艺中,杀青与揉捻过程在茶叶杀青揉捻装置进行,能够集合茶叶杀青-放凉-揉捻步骤于一体,从而极大的增加了茶叶的加工效率;混合炒制过程,将山苍子果与经杀青揉捻后的茶叶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后高温炒制,蒸发茶叶和山苍子果实中的部分水分,令茶叶与山苍子果实的香味散发出来,促进后续良好香气的形成;汽蒸过程,通过短暂的蒸汽加热使茶叶与山苍子果能过快速熟化,提高茶叶破壁率,使得茶叶在冲泡时浸泡速率高,且茶叶与山苍子果浸出物含量增加,利于提高茶汤浓度;初焙与复焙过程,促进了山苍子药用物质的释放,并使其与茶叶的交汇融合,并去除多余水份,防止茶叶劣变,促进茶叶紧结外形、发展香味。采用本发明制取的山苍子茶茶香浓郁、汤色橙黄明亮、口感丰富醇厚,具有山苍子茶特有的香、色、味,同时兼具温肾健胃、行气散结、清热凉血等功效,并且容易冲泡,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2.本发明的茶叶杀青揉捻装置,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两层挡板,将设备的内部分为三个工作区域,上部为杀青区域,中部位放凉区域,下部为揉捻区域,使得设备能够集合茶叶杀青-放凉-揉捻步骤于一体,从而极大的增加了茶叶的加工效率,同时通过旋转接头,配合连接软管,能够将热风或者冷风吹入设备的内部,并通过螺旋叶片对设备内部的茶叶进行搅拌,从而极大的增加了设备杀青的效果,能够均匀的将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便于更好的进行揉捻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茶叶杀青揉捻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茶叶杀青揉捻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其中:
1、箱体;2、支撑架;3、下料口;4、第一伺服电机;5、控制面板;6、固定板;7、防护箱;8、鼓风机;9、加热箱;10、电加热管;11、连接软管;12、阀门;13、加料漏斗;14、第一挡板;15、转动板;16、电动伸缩杆;17、第二挡板;18、转动轴;19、螺旋叶片;20、喷头;21、传动盒;22、旋转接头;23、从动齿轮;24、第二伺服电机;25、主动齿轮;26、揉捻辊;27、揉捻板;28、下料板;29、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1、采摘:摘取无污染、新鲜成熟的茶叶;
A2、晒青:将摘取的茶叶均匀铺在竹筛或竹篾中,摊叶厚度为3 cm,于22℃的阳光环境中晒青处理30 min,期间轻翻2 ~ 3次,萎凋至含水率为60%时移至室内静置摊凉,散发热量;
A3、摇青与晾青:将晒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于室内温度25℃和室内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摇青处理,结束后静置晾青;
A4、杀青与揉捻:将晾青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杀青揉捻装置中,于300℃条件下杀青处理15 min,后继续揉捻处理25 min,至茶叶破壁率为25%,即得茶叶粗制品;
A5、混合炒制:摘取新鲜的山苍子果,洗净后晾干,以山苍子果:茶叶粗制品的质量比为0.5 :4取量并混合均匀,后放入炒茶锅中,于220℃条件下炒制20 min;
A6、汽蒸:将炒制后的茶叶与山苍子果均铺到底部能均匀通以蒸汽的发酵房中,然后通入蒸汽于100℃的条件下加热熟化处理30 s;A7、压制成饼:将汽蒸后的山苍子果和茶叶压制成重量为1 kg、厚度为0.5 cm的茶饼,自然冷却至室温;
A8、初焙:将放凉后的茶饼切制成6 cm厚的茶条,放入烘干机中,摊叶厚度为2 ~ 3 cm,于130℃的条件下初焙处理15 min,结束后立即取出摊凉回润,然后进行团揉,使茶叶卷曲成条;
A9、复焙:挑选初焙后完整卷曲的茶叶和山苍子果,放入烘干机中,摊叶厚度2 ~ 3 cm,于130℃条件下复焙处理20 min,结束后取出摊晾回润再次进行团揉,重复焙制2次;
A10、干燥:将复焙后的茶叶和山苍子果放入烘干箱中,于130℃的条件下处理15 min,干燥至茶叶含水率为20 %,即得所述山苍子茶叶成品。
其中,所述步骤A1中摘取的茶叶为绿茶。
实施例2
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1、采摘:摘取无污染、新鲜成熟的茶叶;
A2、晒青:将摘取的茶叶均匀铺在竹筛或竹篾中,摊叶厚度为4 cm,于28℃的阳光环境中晒青处理30 min,期间轻翻2 ~ 3次,萎凋至含水率为70%时移至室内静置摊凉,散发热量;
A3、摇青与晾青:将晒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于室内温度25℃和室内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摇青处理,结束后静置凉青;
A4、杀青与揉捻:将晾青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杀青揉捻装置中,于400℃条件下杀青处理55 min,后继续揉捻处理40 min,至茶叶破壁率为35%,即得茶叶粗制品;
A5、混合炒制:摘取新鲜的山苍子果,洗净后晾干,以山苍子果:茶叶粗制品的质量比为2:6取量并混合均匀,后放入炒茶锅中,于220℃条件下炒制30 min;
A6、汽蒸:将炒制后的茶叶与山苍子果均铺到底部能均匀通以蒸汽的发酵房中,然后通入蒸汽于115℃的条件下加热熟化处理65 s;
A7、压制成饼:将汽蒸后的山苍子果和茶叶压制成重量为10 kg、厚度为5 cm的茶饼,自然冷却至室温;
A8、初焙:将放凉后的茶饼切制成6 cm厚的茶条,放入烘干机中,摊叶厚度为2 ~ 3 cm,于150 ℃的条件下初焙处理15 min,结束后立即取出摊凉回润,然后进行团揉,使茶叶卷曲成条;
A9、复焙:挑选初焙后完整卷曲的茶叶和山苍子果,放入烘干机中,摊叶厚度2 ~ 3 cm,于160℃条件下复焙处理20 min,结束后取出摊晾回润再次进行团揉,重复焙制4次;
A10、干燥:将复焙后的茶叶和山苍子果放入烘干箱中,于150℃的条件下处理55 min,干燥至茶叶含水率为25%,即得所述山苍子茶叶成品。
其中,所述步骤A1中摘取的茶叶为绿茶。
实施例3
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1、采摘:摘取无污染、新鲜成熟的茶叶;
A2、晒青:将摘取的茶叶均匀铺在竹筛或竹篾中,摊叶厚度为4 cm,于25℃的阳光环境中晒青处理30 min,期间轻翻2 ~ 3次,萎凋至含水率为70%时移至室内静置摊凉,散发热量;
A3、摇青与晾青:将晒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于室内温度25℃和室内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摇青处理,结束后静置凉青;
A4、杀青与揉捻:将晾青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杀青揉捻装置中,于350℃条件下杀青处理20 min,后继续揉捻处理30 min,至茶叶破壁率为30%,即得茶叶粗制品;
A5、混合炒制:摘取新鲜的山苍子果,洗净后晾干,以山苍子果:茶叶粗制品的质量比为1:5取量并混合均匀,后放入炒茶锅中,于220℃条件下炒制30 min;
A6、汽蒸:将炒制后的茶叶与山苍子果均铺到底部能均匀通以蒸汽的发酵房中,然后通入蒸汽于110℃的条件下加热熟化处理40 s;
A7、压制成饼:将汽蒸后的山苍子果和茶叶压制成重量为50 kg、厚度为3 cm的茶饼,自然冷却至室温;
A8、初焙:将放凉后的茶饼切制成6 cm厚的茶条,放入烘干机中,摊叶厚度为2 ~ 3 cm,于150 ℃的条件下初焙处理15 min,结束后立即取出摊凉回润,然后进行团揉,使茶叶卷曲成条;
A9、复焙:挑选初焙后完整卷曲的茶叶和山苍子果,放入烘干机中,摊叶厚度2 ~ 3 cm,于160℃条件下复焙处理20 min,结束后取出摊晾回润再次进行团揉,重复焙制3次;
A10、干燥:将复焙后的茶叶和山苍子果放入烘干箱中,于130 ℃的条件下处理15 min,干燥至茶叶含水率为20%,即得所述山苍子茶叶成品。
其中,所述步骤A1中摘取的茶叶为绿茶。
实施例4
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1、采摘:摘取无污染、新鲜成熟的茶叶;
A2、晒青:将摘取的茶叶均匀铺在竹筛或竹篾中,摊叶厚度为3.5 cm,于25℃的阳光环境中晒青处理30 min,期间轻翻2 ~ 3次,萎凋至含水率为65%时移至室内静置摊凉,散发热量;
A3、摇青与晾青:将晒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于室内温度25℃和室内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摇青处理,结束后静置凉青;
A4、杀青与揉捻:将晾青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杀青揉捻装置中,于370 ℃条件下杀青处理30 min,后继续揉捻处理30 min,至茶叶破壁率为30%,即得茶叶粗制品;
A5、混合炒制:摘取新鲜的山苍子果,洗净后晾干,以山苍子果:茶叶粗制品的质量比为1:5取量并混合均匀,后放入炒茶锅中,于220℃条件下炒制25 min;
A6、汽蒸:将炒制后的茶叶与山苍子果均铺到底部能均匀通以蒸汽的发酵房中,然后通入蒸汽于110℃的条件下加热熟化处理40 s;
A7、压制成饼:将汽蒸后的山苍子果和茶叶压制成重量为4 kg、厚度为3 cm的茶饼,自然冷却至室温;
A8、初焙:将放凉后的茶饼切制成6 cm厚的茶条,放入烘干机中,摊叶厚度为2 ~ 3 cm,于140℃的条件下初焙处理15 min,结束后立即取出摊凉回润,然后进行团揉,使茶叶卷曲成条;
A9、复焙:挑选初焙后完整卷曲的茶叶和山苍子果,放入烘干机中,摊叶厚度2 ~ 3 cm,于150℃条件下复焙处理20 min,结束后取出摊晾回润再次进行团揉,重复焙制4次;
A10、干燥:将复焙后的茶叶和山苍子果放入烘干箱中,于140℃的条件下处理30 min,干燥至茶叶含水率为24%,即得所述山苍子茶叶成品。
综上所述,实施例1 - 4 中茶叶杀青揉捻装置如下所述:
参见附图2 - 4,茶叶杀青揉捻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便于更好的对设备整体进行稳定支撑;箱体1底部的一侧开凿有下料口3,箱体1的外部与下料口3相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4,箱体1的外侧且位于第一伺服电机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5。
进一步的,箱体1的外部远离下料口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箱7,防护箱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鼓风机8,鼓风机8的输入端延伸至防护箱7的外侧,防护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箱9,鼓风机8的输出端延伸至加热箱9的内部,加热箱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10,加热箱9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11,连接软管11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阀门12,通过电加热管10便于更好的对鼓风机8吹出的冷风进行加热,可加热至四百摄氏度,保证茶叶的杀青效果。
进一步的,箱体1的顶部靠近加热箱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料漏斗13,箱体1的内壁靠近加热箱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4,箱体1的内壁远离第一挡板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5,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转动板15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6,电动伸缩杆16的活塞杆与转动板15的底部转动连接,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转动板1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7,箱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挡板14与第二挡板17的上方均转动连接有中空结构的转动轴18,转动轴18的外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螺旋叶片19,转动轴18的外侧且位于相邻两个螺旋叶片19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喷头20,通过第一挡板14与转动板15可以对箱体1内部的上端进行分隔,便于更好的对茶叶进行充分杀青,第二挡板17与水平面呈十五度夹角,便于更好的对放凉之后的茶叶进行下料;喷头20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防止茶叶进入转动轴18与喷头20的内部。
进一步的,箱体1的外部且位于转动轴1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传动盒21,转动轴18的一端均贯穿箱体1与对应的传动盒21,转动轴18的一端且位于传动盒2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22,连接软管11远离加热箱9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旋转接头22固定连接,转动轴18的外侧且位于传动盒2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23,传动盒21的外侧且位于旋转接头22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24,第二伺服电机24的输出轴均延伸至对应的传动盒2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25,主动齿轮25均与对应的从动齿轮23啮合连接,通过连接软管11与旋转接头22之间的配合,便于更好的将鼓风机8吹出的风通入箱体1的内部,同时通过旋转接头22便于更好的避免连接软管11跟随转动轴18的转动而转动。
进一步的,箱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二挡板17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揉捻辊26,第一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与揉捻辊26的中心轴固定连接,箱体1的内壁与底部之间且位于揉捻辊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揉捻板27,箱体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揉捻板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板28,下料板28的一端与揉捻板27的一端固定连接,下料板28远离揉捻板27的一端贯穿下料口3延伸至箱体1的外侧,下料板28与水平面呈三十度夹角,便于更好的对揉捻之后的茶叶进行下料;通过揉捻辊26与揉捻板27之间的配合,便于更好的对放凉之后的茶叶进行揉捻。
进一步的,箱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9,第一伺服电机4、鼓风机8、电加热管10、电动伸缩杆16、第二伺服电机24、温度传感器29均与控制面板5电性连接,便于更好的通过控制面板5对设备整体进行控制。
使用时,将设备通过支撑架2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将设备通电,通过控制面板5控制电动伸缩杆16工作,推动转动板15转动至水平位置,使得第一挡板14与转动板15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两个部分,然后通过加料漏斗13将需要进行加工的茶叶加注入箱体1的内部,同时通过控制面板5控制第一挡板14上方的第二伺服电机24工作,带动转动轴18与螺旋叶片19进行转动,带动设备内部的茶叶进行翻滚,同时通过打开与第一挡板14上方转动轴18相连接的连接软管11外侧的阀门12,关闭另一个阀门12,并控制鼓风机8与电加热管10工作,对鼓风机8吹出的冷风加热至指定的温度,并将其通过连接软管11输入至转动轴18的内部,通过喷头20喷出,经过高温的热风对翻滚的茶叶进行杀青操作,可通过控制第二伺服电机24内部的转子进行正反转,带动转动轴18与螺旋叶片19进行正反转,从而反复来回的对茶叶进行杀青操作,使得杀青更加的均匀,此时还可通过温度传感器29观察杀青的温度,杀青完成之后,关闭鼓风机8与电加热管10,并将上述操作中打开的阀门12关闭,同时将上述操作中关闭的阀门12打开,通过控制面板5控制电动伸缩杆16工作,带动转动板15转动,从而使得箱体1的内部分隔开,同时控制转动轴18与螺旋叶片19进行转动,通过螺旋叶片19推动茶叶向转动板15移动,使得茶叶落入箱体1的中部,此时通过控制面板5控制第二挡板17一侧的第二伺服电机24工作,带动其对应的转动轴18与螺旋叶片19进行转动,同时控制鼓风机8工作,冷风进入转动的转动轴18的内部,并对茶叶进行放凉操作,当茶叶落入揉捻辊26与揉捻板27之间时,通过控制面板5控制第一伺服电机4工作,带动揉捻辊26转动,即可对茶叶进行揉捻操作,同时经过揉捻之后的茶叶通过下料板28进行下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采摘:摘取无污染、新鲜成熟的茶叶;
A2、晒青:将摘取的茶叶均匀铺在竹筛或竹篾中,摊叶厚度为3 ~ 4 cm,于22 ~ 28℃的阳光环境中晒青处理30 min,期间轻翻2 ~ 3次,萎凋至含水率为60 ~ 70%时移至室内静置摊凉,散发热量;
A3、摇青与晾青:将晒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于室内温度25℃和室内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摇青处理,结束后静置晾青;
A4、杀青与揉捻:将;晾青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杀青揉捻装置中,于300 ~400 ℃条件下杀青处理15 ~ 55 min,后继续揉捻处理25 ~ 40 min,至茶叶破壁率为25 ~ 35%,即得茶叶粗制品;
A5、混合炒制:摘取新鲜的山苍子果,洗净后晾干,以山苍子果:茶叶粗制品的质量比为0.5 ~2:4 ~ 6取量并混合均匀,后放入炒茶锅中,于220℃条件下炒制20 ~ 30 min;
A6、汽蒸:将炒制后的茶叶与山苍子果均铺到底部能均匀通以蒸汽的发酵房中,然后通入蒸汽于100 ~ 115℃的条件下加热熟化处理30 ~ 65 s;
A7、压制成饼:将汽蒸后的山苍子果和茶叶压制成重量为1 ~ 10 kg、厚度为0.5 ~ 5cm的茶饼,自然冷却至室温;
A8、初焙:将放凉后的茶饼切制成6 cm厚的茶条,放入烘干机中,摊叶厚度为2 ~ 3 cm,于130 ~ 150 ℃的条件下初焙处理15 min,结束后立即取出摊凉回润,然后进行团揉,使茶叶卷曲成条;
A9、复焙:挑选初焙后完整卷曲的茶叶和山苍子果,放入烘干机中,摊叶厚度2 ~ 3 cm,于130 ~ 160℃条件下复焙处理20 min,结束后取出摊晾回润再次进行团揉,重复焙制2 ~4次;
A10、干燥:将复焙后的茶叶和山苍子果放入烘干箱中,于130 ~ 150℃的条件下处理15~ 55 min,干燥至茶叶含水率为20 ~ 25%,即得所述山苍子茶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摘取的茶叶为绿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杀青与揉捻中,于350℃条件下杀青处理20 min,揉捻30 min至茶叶细胞破壁率为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5混合炒制中,山苍子果与茶叶粗制品按质量比为1 : 5取量并混合均匀,后放入炒茶锅中,于220℃条件下炒制30 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8中,初焙温度为150℃;所步骤A9中,复焙温度为16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0干燥中,于130℃的条件下处理15 min,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2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中茶叶杀青揉捻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箱体(1)底部的一侧开凿有下料口(3),所述箱体(1)的外部与下料口(3)相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4),所述箱体(1)的外侧且位于第一伺服电机(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5)所述箱体(1)的外部远离下料口(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箱(7),所述防护箱(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鼓风机(8),所述鼓风机(8)的输入端延伸至防护箱(7)的外侧,所述防护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箱(9),所述鼓风机(8)的输出端延伸至加热箱(9)的内部,所述加热箱(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10),所述加热箱(9)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11),所述连接软管(11)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阀门(1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靠近加热箱(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料漏斗(13),所述箱体(1)的内壁靠近加热箱(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4),所述箱体(1)的内壁远离第一挡板(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5),所述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转动板(15)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6),所述电动伸缩杆(16)的活塞杆与转动板(15)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转动板(1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7),所述箱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挡板(14)与第二挡板(17)的上方均转动连接有中空结构的转动轴(18),所述转动轴(18)的外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螺旋叶片(19),所述转动轴(18)的外侧且位于相邻两个螺旋叶片(19)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喷头(20),所述喷头(20)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部且位于转动轴(1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传动盒(21),所述转动轴(18)的一端均贯穿箱体(1)与对应的传动盒(21),所述转动轴(18)的一端且位于传动盒(2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22),所述连接软管(11)远离加热箱(9)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旋转接头(2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8)的外侧且位于传动盒(2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23),所述传动盒(21)的外侧且位于旋转接头(22)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2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4)的输出轴均延伸至对应的传动盒(2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25),所述主动齿轮(25)均与对应的从动齿轮(23)啮合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二挡板(17)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揉捻辊(2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与揉捻辊(26)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壁与底部之间且位于揉捻辊(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揉捻板(27),所述箱体(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揉捻板(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板(28),所述下料板(28)的一端与揉捻板(2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板(28)远离揉捻板(27)的一端贯穿下料口(3)延伸至箱体(1)的外侧。
CN202010513414.XA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 Active CN1115879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3414.XA CN111587943B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3414.XA CN111587943B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7943A true CN111587943A (zh) 2020-08-28
CN111587943B CN111587943B (zh) 2023-09-22

Family

ID=72180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3414.XA Active CN111587943B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79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6555A (zh) * 2021-03-25 2021-06-15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蜜香型白茶的制作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2768A (zh) * 2016-07-08 2016-12-14 湖南利源隆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山苍子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0583A (zh) * 2018-04-20 2018-08-28 贵州省凤冈县浪竹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杀青揉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2768A (zh) * 2016-07-08 2016-12-14 湖南利源隆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山苍子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0583A (zh) * 2018-04-20 2018-08-28 贵州省凤冈县浪竹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杀青揉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6555A (zh) * 2021-03-25 2021-06-15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蜜香型白茶的制作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7943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9585A (zh) 一种天麻系列保健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CN106234692A (zh) 橘红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69113A (zh) 一种高产高品质冬瓜的种植方法
CN100384338C (zh) 一种荷叶茶的制备方法
CN103549054B (zh) 一种牛蒡复合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68371A (zh) 一种蒲公英保健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6615301A (zh) 一种超微茶粉的制备方法
CN111587943B (zh) 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
CN112273493A (zh) 桑叶黑茶的制作方法
KR100887398B1 (ko) 쇠비름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901213A (zh) 一种石榴茶制品的制作方法
CN106036443A (zh) 一种罗汉果味香芋馒头的制备方法
CN112155099B (zh) 白木香叶乌龙茶及其制作工艺
CN107712624A (zh) 一种山药绿茶糍粑及其制作方法
CN112515112A (zh) 一种番茄风味红油腐乳的制备方法
CN105995819A (zh) 一种梧桐保健果膏的制作方法
CN106259774A (zh) 一种紫薯补血抗衰老绿豆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6458A (zh) 一种蒲公英车前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10090242A (zh) 一种莲房炮制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CN112970907B (zh) 一种特制娑罗花茶的制作工艺
KR100305515B1 (ko) 메주의 제조방법
CN108617830A (zh) 蒲公英叶红茶加工方法
CN107125394A (zh) 茵陈迷迭香茶的制作方法
JP2001275631A (ja) サトウキビ茶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2970908A (zh) 一种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