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72634A - 车辆侧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侧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72634A
CN111572634A CN201911251748.8A CN201911251748A CN111572634A CN 111572634 A CN111572634 A CN 111572634A CN 201911251748 A CN201911251748 A CN 201911251748A CN 111572634 A CN111572634 A CN 111572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ide sill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width
reinforc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17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72634B (zh
Inventor
今村泰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72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2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72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2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加强部件的安装简单并使相对于车身扭曲的强度以及刚性提高一级的车辆侧部构造。本发明的车辆侧部构造(C)的特征在于,具备:下纵梁(20),其在后部车门的开口部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下纵梁内构件(22)和下纵梁外构件(21);加强部件(31),其固定于所述下纵梁外构件(21)的车宽方向的外侧面,在所述下纵梁外构件(21)的车宽方向的外侧形成空间部(S);和隔板部件(40),其分别配置于所述加强部件(31)与所述下纵梁外构件(21)之间的所述空间部(S)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

Description

车辆侧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侧部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车辆侧部构造,其在滑动门的轨道收纳部的下方具有下纵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车辆侧部构造的下纵梁通过将下纵梁内构件与下纵梁外构件之间划分的支撑件而使下纵梁的中空部在车宽方向上分为两部分。并且,该车辆侧部构造在由下纵梁内构件和支撑件形成的大致矩形的闭合截面内具有加强部件。
该车辆侧部构造通过配置于下纵梁内构件侧的该加强部件来防止轨道收纳部的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521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这种以往的车辆侧部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将下纵梁内构件的上端和下纵梁外构件的上端分别与轨道收纳部的下表面接合而形成了下纵梁的中空部。另外,将中空部划分的支撑件的上端也与轨道收纳部的下表面接合。即,在以往的车辆侧部构造的制造工序中,与在轨道收纳部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下纵梁的中空部的工序并列地、将加强部件组装至下纵梁内构件与支撑件之间。由此,对于以往的车辆侧部构造,该加强部件的组装工序极其繁琐。
另外,以往的车辆侧部构造仅在下纵梁内构件侧配置有加强部件,由此下纵梁的强度以及刚性不充分。由此,对于以往的车辆侧部构造,尤其相对于车辆转向时所施加的车身扭曲的强度以及刚性不充分。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加强部件的安装简单并使相对于车身扭曲的强度以及刚性提高一级的车辆侧部构造。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车辆侧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下纵梁,其在后部车门的开口部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下纵梁内构件和下纵梁外构件;加强部件,其固定于所述下纵梁外构件的车宽方向的外侧面,在所述下纵梁外构件的车宽方向的外侧形成空间部;和隔板部件,其分别配置于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下纵梁外构件之间的所述空间部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侧部构造,与以往相比、加强部件的安装简单并能够使相对于车身扭曲的强度以及刚性提高一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侧部构造所适用的车身的左侧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是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斜前方看到的拆除外装部件后的车辆侧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从图1的IV向示方向看到的车身的仰视图。
图5是图4的V-V剖视图。
图6是图4的VI-VI剖视图。
图7中,(a)是具有变形例的隔板部件的车辆侧部构造的立体图,(b)是具有变形例的加强部件的车辆侧部构造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滑动门(后部车门)
2 开口部(后部车门的开口部)
3 上轨
4 滑轨
5 下轨(滑动门轨道)
6 中柱外构件
7 后面板外构件
8 横梁
9 地板框架
10 轨道收纳部
11 底板面板
12 下面板
13 下面板的纵壁
14 轨道收纳部的幅宽部
20 下纵梁
21 下纵梁外构件
22 下纵梁内构件
23 加强件
30 加强部件
30a1 切缺部
30a 加强部件
40 隔板部件
40a 隔板部件
40b 隔板部件
40c 隔板部件
50 外装部件
B 车身
Bd2 加强筋
C 车辆侧部构造
S 空间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适当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侧部构造。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侧部构造适用于车身的左右两侧。
但以下仅说明配置于车身左侧部的构造,省略说明与其隔着车宽方向的中心线成为对称构造的配置于车身右侧部的构造。
此外,所参照的附图的上下前后的向示方向与车身的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另外,附图的内外的向示方向与车宽方向的车身的内侧以及外侧一致。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侧部构造具有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配置于下纵梁外构件的车宽方向的外侧并在下纵梁外构件之间形成闭合截面(中空部)。另外,该车辆侧部构造在形成于该加强部件与下纵梁外构件之间的空间部的前后方向两端部分别具有隔板部件。
以下,以配置于将滑动门的下轨收纳的轨道收纳部的下方的下纵梁构造为例来说明该车辆侧部构造。此外,下轨相当于技术方案中的“滑动门轨道”。
首先说明该车辆侧部构造所适用的车身的概略。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侧部构造C所适用的车身B的左侧视图。
如图1所示,车身B具备能够滑动地支承作为后部车门的滑动门1的上轨3、滑轨4和下轨5。此外,图1中,滑动门1由虚拟线(双点划线)表示,上轨3、滑轨4和下轨5由隐藏线(虚线)表示。
顺便来说,上轨3和下轨5分别配置于形成由滑动门1关闭的开口部2(后部车门的开口部)的上边和下边。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侧部构造C形成于该开口部2的下边侧。
此外,在图1中,附图标记6为中柱外构件,附图标记7为后面板外构件。
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是滑动门1(参照图1)的开口部2(参照图1)的下边侧的横剖视图。
如图2所示,车辆侧部构造C的构成具有轨道收纳部10、下纵梁20、加强部件30、隔板部件40、和外装部件50。
<轨道收纳部>
如图2所示,收纳有下轨5的轨道收纳部10主要由形成车室的地板部的底板面板11、和配置于该底板面板11的下方的下面板12构成。
轨道收纳部10通过使剖视时以L字状折曲的下面板12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底板面板11的外端部下表面连接而形成为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开放的箱状。该轨道收纳部10与下轨5的长度方向对应地沿车身前后方向形成得较长。另外,向外侧开放的轨道收纳部10的开口13也与下轨5的长度方向对应地沿车身前后方向形成得较长。
下轨5通过焊接等安装于形成轨道收纳部10的顶部的底板面板11的下表面。
下轨5在与长度方向交叉的剖视时呈向下方开放的大致U字形状。
另一方面,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滑动门1(参照图1)具有从滑动门1的内侧以L字状延伸的臂、和旋转自如地安装于该臂的前端的辊。并且,滑动门1经由轨道收纳部10的开口13使臂前端的辊面对大致U字形状的内侧。由此,辊被下轨5沿车身前后方向引导,并且能够在由下面板12的上表面所规定的滚动面12b上滚动。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下面板12具有在滚动面12b的车宽方向的外侧局部向下方凹陷的凹部12c。另外,在凹部12c的外侧形成有向上方立起的凸缘F1。
这种下轨5通过与上述的上轨3(参照图1)以及滑轨4(参照图1)协作,经由辊以及臂将滑动门1(参照图1)在车身B(参照图1)的侧方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地支承。
并且,下轨5在滑动门1(参照图1)相对于开口部2(参照图1)的关闭时使滑动门1向车宽方向的内侧位移。
即,下轨5如后所述地在车身前后方向的靠前处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倾斜(参照图4)。
并且,将这种下轨5收纳的轨道收纳部10如后所述地,以使车身前后方向的靠前部分与一般部相比在车宽方向的内侧成为大宽度的方式具有幅宽部14(参照图4)。针对该幅宽部14,与后述的隔板部件40a(参照图4)的说明一同详细说明。
<下纵梁>
如图2所示,下纵梁20配置于轨道收纳部10的下方。
下纵梁20主要由配置于车宽方向的外侧的下纵梁外构件21、配置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下纵梁内构件22、和配置于下纵梁外构件21与下纵梁内构件22之间的加强件23构成。
图3是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斜前方看到的拆除外装部件50(参照图2)后的车辆侧部构造C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下纵梁外构件21以在后述的加强部件30的车宽方向的内侧(图3的纸面里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下纵梁外构件21由中柱外构件6、后面板外构件7等成为一体的面板材料形成。
如图2所示,下纵梁外构件21由折曲板体构成,该折曲板体从上侧向着下侧具有第1纵壁部21a、横壁部21b、和第2纵壁部21c。
具体地,下纵梁外构件21在第1纵壁部21a从上端侧向下方延伸的中途向车宽方向的内侧折曲并稍微向斜下方延伸而形成横壁部21b。另外,下纵梁外构件21通过从横壁部21b的内侧端向下方折曲并延伸而形成第2纵壁部21c。
并且,第1纵壁部21a的上端被下面板12的凸缘F1、和后述的加强部件30的凸缘F2夹持而三片焊接。
另外,第2纵壁部21c的下端在稍微向内侧折曲之后进一步向下方延伸而形成凸缘F3。该凸缘F3与后述的加强件23的下端重合,并且被后述的下纵梁内构件22的凸缘F4、后述的加强部件30的凸缘F5夹持而四片焊接。
此外,如图3所示,在构成这样的下纵梁外构件21的横壁部21b的下表面,以沿车身前后方向排列多个的方式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Bd1。
接下来,说明下纵梁内构件22(参照图2)。
如图2所示,下纵梁内构件22具有:从上端向下方延伸的纵壁部22a,该上端与形成轨道收纳部10的车宽方向的内侧壁的下面板12的纵壁12a接合;和从纵壁部22a的下端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曲而形成下纵梁20的底面的横壁部22b。另外,在横壁部22b的外侧端形成有向下方折曲的上述的凸缘F4。
接下来,说明加强件23(参照图2)。
如图2所示,加强件23在从与下面板12的凹部12c的下表面接合的凸缘F6向车宽方向的内侧斜下方延伸的中途、向下方折曲而延伸。并且,延伸的其下端如上所述地与下纵梁外构件21的凸缘F3重合,并且被下纵梁内构件22的凸缘F4、和后述的加强部件30的凸缘F5夹持而四片焊接。
这种加强件23以对由下面板12、下纵梁外构件21和下纵梁内构件22包围形成的下纵梁20的中空部在车宽方向上进行划分的方式配置。这种加强件23提高下纵梁20的刚性以及强度,并且也提高轨道收纳部10的刚性以及强度。
<加强部件>
接下来,说明加强部件30(参照图2)。
如图2所示,加强部件30具有:从如上所述地在与下面板12的凸缘F1之间夹着下纵梁外构件21的上端的凸缘F2侧向下方延伸的纵壁部31;和从纵壁部31的下端向车宽方向的内侧折曲并延伸的横壁部32。另外,在横壁部32的内侧端形成有向下方折曲的上述的凸缘F5。
图4是从图1的IV向示方向看到的车身B的仰视图。图4中,附图标记21b为下纵梁外构件21的横壁部,附图标记22b为下纵梁内构件22的横壁部。另外,附图标记14为上述的轨道收纳部10的幅宽部,附图标记5为由隐藏线(虚线)表示的下轨。
如图4所示,加强部件30与下纵梁20(下纵梁内构件22)并列地延伸。
具体地,如图2所示,加强部件30在下纵梁外构件21的车宽方向的外侧与该下纵梁20并列地延伸。
并且,如图3所示,加强部件30通过凸缘F2和凸缘F5而与下纵梁外构件21接合,由此在与下纵梁外构件21之间形成了形成闭合截面的空间部S(参照图2)。
顺便来说,本实施方式的空间部S(闭合截面)的形状在与车身前后方向交差的剖视时呈大致矩形。
如图2所示,加强部件30的纵壁部31以与下纵梁内构件22的纵壁部22a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
并且,加强部件30的横壁部32以成为与下纵梁内构件22的横壁部22b为大致相同高度的方式配置。由此,下面板12、下纵梁内构件22和加强部件30在与前后方向交差的剖视时形成大致矩形的闭合截面。
如图3所示,这种本实施方式的加强部件30以在轨道收纳部10的开口13的下方沿着该开口13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
另外,在加强部件30中的纵壁部31的外侧面形成有加强筋Bd2。该加强筋Bd2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此外,加强筋642相当于技术方案所称的“加强筋”。
另外,在加强部件30中的横壁部32的下侧面形成有加强筋Bd3。如图4所示,该加强筋Bd3以使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Bd3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排列多个的方式形成。
<隔板部件>
接下来,说明隔板部件40(参照图2)。
如图2所示,隔板部件40在下纵梁外构件21的外侧配置于形成在加强部件30之间的空间部S(闭合截面)。
该隔板部件40的平面形状与空间部S的截面形状匹配地形成为大致矩形。
如图3所示,这种隔板部件40由第1隔板部件40a和第2隔板部件40b的一对部件来构成。此外,图3中,为了便于制图,第2隔板由隐藏线(虚线)表示。
这些隔板部件40a、40b分别配置于在加强部件30与下纵梁外构件21之间形成的空间部S(参照图2)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
图5是图4的V-V剖视图,图6是图4的VI-VI剖视图。
图4中,第1隔板部件40a和第2隔板部件40b由隐藏线(虚线)表示。此外,在图4至图6中,省略了外装部件50(参照图2)。
如图4所示,前侧的第1隔板部件40a与轨道收纳部10向车宽方向的内侧扩大宽度的幅宽部14接近而设。此外,图4中,对轨道收纳部10的幅宽部14标注有网格线。
并且,如图5所示,该第1隔板部件40a在幅宽部14的车宽方向的靠外侧的位置,配置于轨道收纳部10的下方。
并且,如图4所示,后侧的第2隔板部件40b配置于横梁8的车宽方向的外侧。
顺便来说,本实施方式的横梁8沿着底板面板11的下表面在车宽方向上延伸。该横梁8在剖视时呈向底板面板11侧开放的大致帽形状,与该大致帽形状的檐部对应的凸缘通过焊接等连接于底板面板11的下表面。
并且,横梁8与地板框架9交差并进一步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
如图6所示,这种横梁8的外端跨着下纵梁内构件22、和形成轨道收纳部10的下面板12的纵壁12a而连接。
并且,后侧的第2隔板部件40b与这种横梁8的下表面83相比配置于下方。
返回图3,这种隔板部件40a、40b在形成大致矩形的四条边分别具有凸缘F8a、凸缘F8b、凸缘F8c、和凸缘F8d。
并且,凸缘F8a与下纵梁外构件21的横壁部21b连接,凸缘F8c与加强部件30的横壁部32接合。
另外,凸缘F8b与下纵梁外构件21的第2纵壁部21c接合,凸缘F8d与加强部件30的纵壁部31连接。即,隔板部件40a、40b在下纵梁外构件21与加强部件30之间分别在上下方向以及车宽方向上固定。
<外装部件>
接下来,说明外装部件50(参照图2)。
如图2所示,外装部件50(装饰件)以覆盖加强部件30的外表面以及下表面的方式配置并形成车辆侧部构造C的下部中的外观面。
这种外装部件50通过未图示的夹子等安装于加强部件30的外表面。
作为如上所述的车辆侧部构造C(参照图2)的制造工序,例如能够具有如下的工序而构成:通过底板面板11和下面板12来形成轨道收纳部10的轨道收纳部形成工序;将下纵梁内构件22、下纵梁外构件21以及加强件23与下面板12接合而在轨道收纳部10的下方形成下纵梁20的下纵梁形成工序;将具有隔板部件40的加强部件30安装于下纵梁外构件21的外侧的加强部件安装工序;和将外装部件50安装于加强部件30的外侧的外装部件安装工序。
<作用效果>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侧部构造C起到的作用效果。
车辆侧部构造C在下纵梁外构件21的车宽方向的外侧并在加强部件30之间具有空间部S。并且在该空间部S的前后方向两端部分别配置有隔板部件40a、40b。
根据这种车辆侧部构造C,能够通过隔板部件40a、40b使下纵梁20的扭曲强度以及刚性提高一级。
另外,车辆侧部构造C不同于在下纵梁内构件侧具有加强部件的以往的车辆侧部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下纵梁20的外侧具有加强部件30。由此,车辆侧部构造C与以往相比能够使相对于车辆旋转时所施加的车身B扭曲的强度、刚性提高一级。
另外,根据这种车辆侧部构造C,不同于在下纵梁内构件具有加强部件的以往的车辆侧部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下纵梁20的外侧具有加强部件30,因此与以往相比加强部件30的安装变得极其容易。
另外,车辆侧部构造C具有在加强部件30的车宽方向的外侧沿着下纵梁2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外装部件50。
根据该车辆侧部构造C,能够在加强部件30上安装外装部件50,因此不仅能够将加强部件30使用于车身B的加强,而且能够作为外装部件50的安装基部来利用。另外,外装部件50通过隔板部件40使其安装强度提高一级。
另外,车辆侧部构造C在下纵梁20的上方配置有下轨5(滑动门轨道)。
然而,具有滑动门的车辆与通常的具有转动门的车辆相比,下纵梁通常会因下轨的配置而向下方转移。另外,滑动门的开口部为了提高乘降性,也具有使下纵梁尽可能地向下方转移的要求。另一方面,若将下纵梁向下方转移,则与底板面板或横梁等的接合位置向下方位移,由此具有下纵梁的扭曲刚性或强度降低的倾向。
相对于此,车辆侧部构造C通过加强部件30和隔板部件40而加强了下纵梁20,因此下纵梁20的扭曲刚性或强度提高了一级。由此。车辆侧部构造C使相对于车身B扭曲的强度以及刚性提高了一级。
另外,车辆侧部构造C的加强部件30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筋Bd2。
根据这种车辆侧部构造C,通过加强部件30的加强筋Bd2能够使相对于车身B扭曲的强度以及刚性提高一级。
另外,车辆侧部构造C的隔板部件40a、40b在下纵梁外构件21与加强部件30之间分别在上下方向以及车宽方向上固定。
根据这种车辆侧部构造C,能够对隔板部件40a、40b在上下方向、以及车宽方向的内外方向的全周上进行限制,因此,能够使相对于车身B扭曲的强度以及刚性进一步提高一级。
另外,车辆侧部构造C的后侧的隔板部件40b与横梁8的下表面相比配置于下方。
然而,不同于该车辆侧部构造C,在下纵梁的外侧不具有隔板部件的车辆侧部构造因下纵梁与横梁的下表面相比配置于下方,从而导致相对于下纵梁的扭曲的强度以及刚性低下。
相对于此,根据车辆侧部构造C,在从横梁8向下方远离的位置上,隔板部件40b对下纵梁20进行加强。由此,车辆侧部构造C抑制下纵梁20的挠曲,能够提高相对于车身B扭曲的强度以及刚性。
另外,车辆侧部构造C的前侧的隔板部件40a配置于轨道收纳部10中幅宽部14的车宽方向的靠外侧的下方。
根据这种车辆侧部构造C,能够通过隔板部件40a提高幅宽部14中的轨道收纳部10的强度以及刚性。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由各种方式来实施。
图7的(a)是具有变形例的隔板部件40c的车辆侧部构造C的立体图,是表示从斜下方朝上观察加强部件30的样子的图。图7的(b)是具有变形例的加强部件30a的车辆侧部构造C的立体图,是表示从斜下方朝上观察加强部件30a的样子的图。
如图7的(a)所示,该变形例的隔板部件40c在俯视时呈直角三角形状。
该隔板部件40c将直角三角形状的斜边朝向下纵梁外构件21侧,并且夹着直角的各边经由凸缘F9与加强部件30的纵壁部31和横壁部32接合。
根据这种变形例的隔板部件40c,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矩形的隔板部件40a、40b(参照图3)相比能够谋求轻量化。根据这种车辆侧部构造C,能够降低其所适用的车辆的油耗。另外,通过该隔板部件40c的轻量化,具有该隔板部件40c的加强部件30向下纵梁外构件21的安装作业变得简单。
如图7的(b)所示,变形例的加强部件303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加强部件30(参照图3),在凸缘F5具有多个切缺部30a1。
根据这种变形例的加强部件303,通过切缺部303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加强部件30相比能够更加谋求轻量化。
根据这种车辆侧部构造C,能够降低其所适用的车辆的油耗。另外,通过该加强部件303的轻量化,该加强部件303向下纵梁外构件21的安装作业变得简单。

Claims (7)

1.一种车辆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下纵梁,其在后部车门的开口部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下纵梁内构件和下纵梁外构件;
加强部件,其固定于所述下纵梁外构件的车宽方向的外侧面,在所述下纵梁外构件的车宽方向的外侧形成空间部;和
隔板部件,其分别配置于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下纵梁外构件之间的所述空间部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外装部件,其在所述加强部件的车宽方向的外侧沿着所述下纵梁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车门由滑动门构成,在所述下纵梁的上方配置有滑动门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部件在所述下纵梁外构件与所述加强部件之间在上下方向以及车宽方向上分别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分别配置于所述空间部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的所述隔板部件中的、后侧的所述隔板部件的车宽方向的内侧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
后侧的所述隔板部件与所述横梁的下表面相比配置于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分别配置于所述空间部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的所述隔板部件中的前侧的所述隔板部件,在收纳所述滑动门轨道的轨道收纳部将宽度向车宽方向的内侧扩大而成的幅宽部中的车宽方向的靠外侧的位置,配置于所述轨道收纳部的下方。
CN201911251748.8A 2019-02-15 2019-12-09 车辆侧部构造 Active CN1115726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5800A JP6869278B2 (ja) 2019-02-15 2019-02-15 車両側部構造
JP2019-025800 2019-0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2634A true CN111572634A (zh) 2020-08-25
CN111572634B CN111572634B (zh) 2022-04-19

Family

ID=72120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1748.8A Active CN111572634B (zh) 2019-02-15 2019-12-09 车辆侧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69278B2 (zh)
CN (1) CN1115726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6319A (zh) * 2021-03-10 2021-06-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侧部吸能传力结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19939A (ja) * 2004-05-11 2005-11-17 Honda Motor Co Ltd サイドシル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CN1715118A (zh) * 2004-07-02 2006-01-04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侧部结构
CN1891554A (zh) * 2005-07-04 2007-01-1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具有滑动门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KR20100060151A (ko) * 2008-11-27 2010-06-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사이드실 벌크헤드의 회전방지 구조
JP2013216296A (ja) * 2012-04-12 2013-10-24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側部構造及び車体構造
CN105438268A (zh) * 2014-09-19 2016-03-3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JP2016097739A (ja) * 2014-11-19 2016-05-3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サイドシル補強構造
CN106608282A (zh) * 2015-10-22 2017-05-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JP2018052161A (ja) * 2016-09-26 2018-04-05 スズキ株式会社 収容凹部支持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53807B2 (ja) * 1995-07-18 2005-06-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サイドシル補強構造
KR20040104765A (ko) * 2003-06-03 2004-12-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체의 측면 외측패널 구조
JP2007261480A (ja) * 2006-03-29 2007-10-11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サイドシル構造
FR3060511B1 (fr) * 2016-12-16 2019-01-25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tructure de soubassement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notamment hybride, adaptee pour un choc lateral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19939A (ja) * 2004-05-11 2005-11-17 Honda Motor Co Ltd サイドシル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CN1715118A (zh) * 2004-07-02 2006-01-04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侧部结构
CN1891554A (zh) * 2005-07-04 2007-01-1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具有滑动门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KR20100060151A (ko) * 2008-11-27 2010-06-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사이드실 벌크헤드의 회전방지 구조
JP2013216296A (ja) * 2012-04-12 2013-10-24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側部構造及び車体構造
CN105438268A (zh) * 2014-09-19 2016-03-3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JP2016097739A (ja) * 2014-11-19 2016-05-3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サイドシル補強構造
CN106608282A (zh) * 2015-10-22 2017-05-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JP2018052161A (ja) * 2016-09-26 2018-04-05 スズキ株式会社 収容凹部支持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31845A (ja) 2020-08-31
JP6869278B2 (ja) 2021-05-12
CN111572634B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92856B2 (en) Upp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5141834B2 (ja) 車体構造
JP6039806B2 (ja) 車両用のサブフレーム
CN100584681C (zh) 具有滑动门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JP6397534B1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JP7056303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477317B2 (ja) サイドシル部の構造
WO2013077085A1 (ja) 車体上部構造
EP2412612A1 (en) Side sill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JP5639936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JP5170188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11572634B (zh) 车辆侧部构造
JP2011136593A (ja) フロントピラー下部構造
JP6194915B2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4277215B2 (ja) 車両のリヤボディ構造
CN111688814B (zh) 车辆后部结构
JP2007015637A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JP6073280B2 (ja) 車体上部構造
JP6237669B2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2011194945A (ja) 車両側部結合部構造
JP2012035646A (ja) 車体下部構造
JP6511076B2 (ja) 車体構造
JP650298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4145881B2 (ja) スライドドア付き車両の後部ボディ構造
CN111746657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