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0007A - 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0007A
CN111470007A CN202010383276.8A CN202010383276A CN111470007A CN 111470007 A CN111470007 A CN 111470007A CN 202010383276 A CN202010383276 A CN 202010383276A CN 111470007 A CN111470007 A CN 111470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ing
tower
mail
elevator
boarding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32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辉
诸敏瑛
季代英
陆秀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orver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orver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orver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orver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70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000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5/00Equipment usable both on slipways and in dry d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06C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包括:一登船塔主体结构,其内部安装有登船梯,该登船塔主体结构和登船梯为可拆卸结构;登船塔主体结构的左右两侧中至少一侧安装有运输电梯,每个运输电梯包括:一电梯井,其一侧与登船塔主体结构可拆卸连接,其顶部安装有曳引机构,其另一侧安装有一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通过曳引机构牵引;两个分别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前后侧的支撑结构;以及若干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和/或电梯轿厢后侧的连接板,其一端连接邮轮的甲板,另一端与登船梯和/或电梯轿厢形成通道。本发明可以运输大量物资、能源以及人员的建造工装,满足邮轮甲板施工需求,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
背景技术
大型邮轮的甲板往往有几十层之多,总高度达到了60米,而邮轮甲上的施工、内装特别复杂,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工具远远超出邮轮内部楼梯的运量。同时,每层甲板之间的通行楼梯往往不能搬运大件的物资,这对邮轮内部施工而言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大型豪华邮轮具有上建高的特点,在工装过程中涉及到工作人员需要进出不同高度的甲板进行施工,船体内部的楼梯运量小,不能满足施工需求。对于外部的登船梯,目前市场上的不是为邮轮设计的,垂直高度低,亦不能满足邮轮工装的需求。一般的登船塔都是对于集装箱船或是油船等设计的,该类船舶的上建高度没有邮轮高,上建的施工复杂度没有邮轮大。因此,此类登船塔的设计高度不能满足邮轮工装的需求,在一些建筑工地上也会用到类似装置,此类装置的垂直高度高,但是其运量较小,再加上其使用环境没有像船坞、码头恶劣,此类装置的强度以及抗风能力均不能满足需求。邮轮上建的工装复杂,需要多个施工团队配合完成,人员和物资的运势不方便就会导致浪费工时的情况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可以运输大量物资、能源以及人员的建造工装,满足邮轮甲板施工需求,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包括:
一登船塔主体结构,其内部安装有登船梯,该登船塔主体结构和登船梯为可拆卸结构;
登船塔主体结构的左右两侧中至少一侧安装有运输电梯,每个运输电梯包括:一电梯井,其一侧与登船塔主体结构可拆卸连接,其顶部安装有曳引机构,其另一侧安装有一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通过曳引机构牵引;
两个分别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前后侧的支撑结构;以及
若干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和/或电梯轿厢后侧的连接板,其一端连接邮轮的甲板,另一端与登船梯和/或电梯轿厢形成通道。
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登船梯的宽度为3米至3.5米。
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登船梯的通道两侧设有扶手。
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曳引机构还包括一配重块。
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电梯轿厢的出入口处设置有若干道防护链。
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支撑结构为三角形,该支撑结构内部设置若干道横向和纵向的加强筋,两个相连的横向和纵向的加强筋之间设有斜向加强筋。
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连接板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一斜向支撑和/或其顶部的通道两侧设有第一护栏。
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还包括一连接登船塔主体结构和邮轮的甲板的栈桥,该栈桥的一端延伸至邮轮的甲板内部,该栈桥内和登船塔主体结构上设有若干用于水能、电能和气体输送的管道并输送至邮轮内部。
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栈桥底部设有若干第二斜向支撑和/或其顶部的通道两侧设有第二护栏。
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第二护栏为拱形。
本发明输液器漏堵检测机大大提高了输液器漏堵检测的精度,且具有检测精度可靠、效率高、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同时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梯轿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3,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
一登船塔主体结构100,其内部安装有登船梯101,该登船塔主体结构100和登船梯101为可拆卸结构,本实施例中,登船梯101的宽度满足四到五人同时并行,该登船梯101的通道两侧设有扶手102;
登船塔主体结构100的左右两侧安装有运输电梯200,每个运输电梯200包括:一电梯井201,其一侧与登船塔主体结构100可拆卸连接,其顶部安装有曳引机构202,其另一侧安装有电梯轿厢203,该电梯轿厢203通过曳引机构202牵引;本实施例中,曳引机构202还包括一配重块,电梯轿厢203的出入口处设置有若干道防护链204;
两个分别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100前后侧的支撑结构300;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00为三角形,该支撑结构300内部设置若干道横向和纵向的加强筋301,两个相连的横向和纵向的加强筋301之间设有斜向加强筋302;以及
若干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100和/或电梯轿厢203后侧的连接板400,其一端连接邮轮的甲板,另一端与登船梯101和/或电梯轿厢203形成通道,本实施例中,连接板400的底部设有第一斜向支撑401,其顶部的通道两侧设有第一护栏402。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连接登船塔主体结构100和邮轮的甲板的栈桥500,该栈桥500的一端延伸至邮轮的甲板内部,该栈桥500内和登船塔主体结构100上设有若干用于水能、电能和气体输送的管道(图中未示出)并输送至邮轮内部,该栈桥500底部设有若干第二斜向支撑501,其顶部的通道两侧设有第二护栏502。
登船塔主体结构100和登船梯101通过螺栓连接,可以按照实际使用高度进行调整再通过螺栓固定,登船梯101的设计宽度满足4-5个人同时并行(一般3米至3.5米),这个设计的目的是保证在人员流动量大的时候满足运载需求,同时也可以搬运体积较大的物资上船,在紧急情况下也可满足人员撤离需求。
在登船塔主体结构100的两侧设计有两台运输电梯200,运输电梯200不仅可以运输施工人员上下船,在设计载荷的范围内也可以运输一些物资。登船塔主体结构100的电梯井201的顶端安装的曳引机构202一侧通过钢缆连接电梯轿厢203,另一侧通过钢缆连接一块配重块,配重块可以降低电梯突然启动时的瞬时负载,也可节省曳引机的输出功率,提高曳引机构202的使用寿命。
连接板400是连接每层楼梯通道以及电梯至邮轮甲板的连接结构,由于本发明的登船塔是安装于船坞或者码头,与邮轮甲板之间还有一段空隙,安装连接板400可以方便施工人员直接进入邮轮甲板内部,同时避免因失足而发生的高空坠落危险,连接板400下方设计有两个第一斜向支撑401,与登船塔主体结构100连接,提高连接板400的承重能力。
邮轮的每层甲板位置与本发明的登船塔的距离并不完全相同的,对于连接板400无法满足距离需求的甲板,通过栈桥500来连接邮轮和登船塔,栈桥500可以直接延伸至甲板内部,也可以沿着登船塔主体结构100的外部结构并通过栈桥500进行拉线,将外部的电能、气体或水能源运输至船体内部,以解决邮轮在建造过程中,邮轮内部的通电和照明需求以及焊接打磨等用气需求。栈桥500下方设计有两个斜向支撑501,同时栈桥500由于伸入甲板内部,甲板也可为其提供支撑。
登船塔高度会达到60米甚至更高,其安装位置一般在船坞以及码头上,其顶部承受的风载荷是非常巨大的,因此需要对登船塔进行加固保证其可以抵抗横向与纵向的巨大载荷。本发明在登船塔的前后共设计有2个三角形的支撑结构300,两个支撑结构300中又设计了多道横向与纵向的加强筋301,在两根横向与纵向加强筋301之间安装斜向加强筋302,保证支撑结构300自身的稳定。设计三角形支撑的目的是根据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设计的,登船塔前部的三角形加强结构较小,是由于登船塔前端面对的是邮轮甲板层,若支撑设计过大则会增加栈桥500以及连接板400的长度,不仅浪费材料,同时每个层高的连接板和栈桥产生的力矩会变大许多,反而降低了登船塔的稳性。登船塔后端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就比前端的要大许多,一方面其不用考虑连接板400和栈桥500的长度,另一方面,三角形顶角的角度越大,对于整体结构的稳性越好,因此,前端和后端均采用三角形的支撑结构,但是前端支撑结构受到栈桥500和连接板400的影响,略小于后端的支撑结构300,前端和后端支撑结构300的设计可以很好的保障登船塔的稳性,提高其在极端情况下使用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4,图中示出了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的邻一种实施方式,与上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登船塔主体结构100的左右两侧中一侧安装有运输电梯200。
本发明的登船梯与运输电梯两用,不仅可以运人,也可运输物资,提升了施工效率,本发明登船塔设计以及生产非常简便,均为船厂非常容易获得的钢才,制作难度底,材料均为角钢、扁钢和方钢等常见样式,利于生产;安装过程登船塔采用零件装配方式,并且采用螺栓连接,提高了本工装拆卸后重新组装的质量,拆卸后重新组装不会出现零件大面积损坏的情况,提高了工装的经济效益。本登船梯在人员可能经过的所有位置均设计了防护结构,避免出现高空坠落的事故,登船梯至甲板的出入口可采用向内拉的打开方式,避免了人员倚靠栏杆导致的事故发生。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登船塔主体结构,其内部安装有登船梯,该登船塔主体结构和登船梯为可拆卸结构;
所述登船塔主体结构的左右两侧中至少一侧安装有运输电梯,每个所述运输电梯包括:一电梯井,其一侧与所述登船塔主体结构可拆卸连接,其顶部安装有曳引机构,其另一侧安装有一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通过曳引机构牵引;
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登船塔主体结构前后侧的支撑结构;以及
若干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和/或电梯轿厢后侧的连接板,其一端连接邮轮的甲板,另一端与所述登船梯和/或电梯轿厢形成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船梯的宽度为3米至3.5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船梯的通道两侧设有扶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构还包括一配重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出入口处设置有若干道防护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三角形,该支撑结构内部设置若干道横向和纵向的加强筋,两个相连的横向和纵向的所述加强筋之间设有斜向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一斜向支撑和/或其顶部的通道两侧设有第一护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登船塔主体结构和邮轮的甲板的栈桥,该栈桥的一端延伸至邮轮的甲板内部,该栈桥内和登船塔主体结构上设有若干用于水能、电能和气体输送的管道并输送至邮轮内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栈桥底部设有若干第二斜向支撑和/或其顶部的通道两侧设有第二护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栏为拱形。
CN202010383276.8A 2020-04-01 2020-05-08 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 Withdrawn CN1114700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12563 2020-04-01
CN202020461256 2020-04-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0007A true CN111470007A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621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3276.8A Withdrawn CN111470007A (zh) 2020-04-01 2020-05-08 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
CN202020751643.0U Active CN212125470U (zh) 2020-04-01 2020-05-08 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51643.0U Active CN212125470U (zh) 2020-04-01 2020-05-08 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4700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3372A (zh) * 2020-10-14 2021-01-08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型邮轮用登船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3372A (zh) * 2020-10-14 2021-01-08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型邮轮用登船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5470U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7077967A (ja) 大型船舶と海洋プラント建造用超大型エレベーター
CN212125470U (zh) 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
CN208814562U (zh) 一种可视化单元式玻璃幕墙板块垂直运输系统
CN201189944Y (zh) 可叠放式镗孔作业平台
EP3442895B1 (en) Deck hoist tractor, rescue chute and tote tank
CN205187568U (zh) 人货两用防爆斜行升降机
CN110077969B (zh) 一种建筑主体结构沿电梯井壁升降式的物料吊笼提升系统
CN201932344U (zh) 一种船体舷侧分段合拢作业用吊笼装置
CN110304230B (zh) 机舱行车全行程检修通道
CN206782024U (zh) 一种组合式水上工作平台
CN211815988U (zh) 一种用于河港客运码头新型垂直集疏平台结构
CN106639198A (zh) 火灾自动紧急疏散梯
CN108455460A (zh) 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
CN209634697U (zh) 一种邮轮工装用临时通道
CN209757430U (zh) 一种邮轮建造用登临工装
CN114735154A (zh) 一种薄膜型lng舱底层楼梯建造方法
WO2018218802A1 (zh) 一种码头双船系泊过梯
CN211943665U (zh) 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
CN219707284U (zh) 一种方便进行检修的压载舱结构
CN218843046U (zh) 一种可拆卸海上平台
CN105270962A (zh) 人货两用防爆斜行升降机
CN220114810U (zh) 直升机登机桥
CN113565688B (zh) 一种高空飞桥的使用方法
CN217100376U (zh) 一种化学品船液货舱通道
CN218617090U (zh)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