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3665U - 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43665U CN211943665U CN202020404164.1U CN202020404164U CN211943665U CN 211943665 U CN211943665 U CN 211943665U CN 202020404164 U CN202020404164 U CN 202020404164U CN 211943665 U CN211943665 U CN 2119436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arding device
- boarding
- platform
- inclined ladder
- ocean platf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包括登乘装置、转运耳板、固定耳板、维修平台,登乘装置为方形框架,内部为上、下两层斜梯及扶手;通过吊索具将海洋平台上的起重设备与登乘装置转运耳板相连,将登乘装置转运至海洋平台舷外,通过钢丝绳变幅使所述登乘装置移至安装位置;通过固定耳板分别固定安装在登乘装置与海洋平台舷外相对应的安装位置;更加安全稳定,还可以适用于恶劣天气环境、可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并且能够实现不同潮位下人员登乘等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随着国家对海上养殖及海上旅游资源的开发,海洋平台逐步由工业设备向着渔业设备和旅游设备转型,为了适应不同客户群的需求,海洋平台及其附属装置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之上,需要进一步追求其舒适性。
登乘装置作为登乘海洋平台的关键装置,因此在海洋平台的使用过程中其实用性和舒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较为常见的登乘装置是采用船用舷梯,此类装置需通过钢丝绳和舷梯绞车的配合实现舷梯至舷外的翻转及俯仰收放动作,由于受到钢丝绳特点的限制,舷梯无法长期处于工作状态,而且易受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公开基于以上原因,同时考虑可拆卸维护等因素,设计一种新型的海洋平台登乘装置,具备安全、稳定、可适用于恶劣天气环境、可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等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能够适用于恶劣天气环境、可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等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登乘装置、转运耳板、固定耳板、维修平台;
所述登乘装置为方形框架,内部为上、下两层斜梯及扶手,所述上层扶梯下部与下层扶梯上部与维修平台连接,
所述转运耳板位于登乘装置顶部,通过吊索具将海洋平台上的起重设备与登乘装置转运耳板相连,将登乘装置转运至海洋平台舷外,通过钢丝绳变幅使所述登乘装置移至安装位置;
所述固定耳板分别固定安装在登乘装置与海洋平台舷外相对应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登乘装置的下部斜梯设置于上部斜梯相对于船体外侧,且相对于斜梯仅设置内侧扶手,满足不同潮位下人员登乘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登乘装置的固定耳板与海洋平台舷外的耳板一一对应,其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耳板至少设置4个,固定连接于登乘装置顶部四角。
进一步的,所述登乘装置沿登乘方向的侧面与海洋平台舷外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耳板分别与所述登乘装置顶部和所述维修平台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登乘装置上部分的主体尺度为海洋平台主甲板至船底板的型深。
进一步的,所述登乘装置下部分的主体尺度为海洋平台的设计作业气隙值。
本实用新型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益效果: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登乘装置、转运耳板、固定耳板、吊索具、起重设备;通过登乘装置与海洋平台舷外处紧固连接,具备安全、稳定、可适用于恶劣天气环境、可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等功能;并且登乘装置的下部斜梯位于外侧,且仅设置斜梯内侧扶手,能够满足不同潮位下人员登乘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侧视图;
图3为维修平台俯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登乘装置;2、转运耳板;3、固定耳板;4、维修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紧固装置将焊接在海洋平台上的固定耳板与焊接在登乘装置上的固定耳板相连,实现登乘装置的定位与固定,使登乘装置在人员登乘和使用的过程中无需再通过钢丝绳对登乘装置进行稳固,不会因风浪天气的影响而产生晃动,提高登乘装置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包括登乘装置、转运耳板、固定耳板、维修平台;
所述登乘装置为方形框架,内部为上、下两层斜梯及扶手,所述上层扶梯下部与下层扶梯上部与维修平台连接;
所述转运耳板作为登乘装置转运、安装过程中的吊点,位于登乘装置顶部,通过吊索具将海洋平台上的起重设备与登乘装置转运耳板相连,将登乘装置转运至海洋平台舷外,通过钢丝绳变幅使所述登乘装置移至安装位置;
所述固定耳板分别固定安装在登乘装置与海洋平台舷外相对应的安装位置,并依据结构强度辅以反面加强。
进一步的,所述登乘装置的下部斜梯设置于上部斜梯相对于船体外侧,且相对于斜梯仅设置内侧扶手,满足不同潮位下人员登乘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登乘装置的固定耳板与海洋平台舷外的耳板一一对应,其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耳板至少设置4个,固定连接于登乘装置顶部四角。
进一步的,所述登乘装置沿登乘方向的侧面与海洋平台舷外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耳板分别与所述登乘装置顶部和所述维修平台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登乘装置上部分的主体尺度为海洋平台主甲板至船底板的型深。
进一步的,所述登乘装置下部分的主体尺度为海洋平台的设计作业气隙值。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登乘装置、转运耳板、固定耳板;通过吊索具将海洋平台上的起重设备与登乘装置转运耳板相连,将登乘装置转运至海洋平台舷外,通过钢丝绳变幅使登乘装置移至安装位置;人员可通过主甲板和维修平台,到达紧固装置的安装位置,将海洋平台舷外的固定耳板与登乘装置的耳板通过紧固装置相连;拆除转运耳板上的索具,完成登乘装置的安装工作;登乘装置的下部斜梯位于外侧,且仅设置内侧扶手,满足不同潮位下人员登乘的要求;过程中,先通过吊索具将海洋平台上的起重设备与登乘装置转运吊耳相连,人员可通过主甲板或维修平台,到达紧固装置的安装位置,将海洋平台舷外的固定耳板与登乘装置的耳板连接的紧固装置拆下,通过起重设备将登乘装置转运至主甲板存放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不仅更加安全稳定,还可以适用于恶劣天气环境、可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并且能够实现不同潮位下人员登乘等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登乘装置、转运耳板、固定耳板、维修平台、吊索具、起重设备;
所述登乘装置为方形框架,内部为上、下两层斜梯及扶手,上层斜梯下部与下层斜梯上部与维修平台连接,
所述转运耳板位于登乘装置顶部,通过吊索具将海洋平台上的起重设备与登乘装置与转运耳板相连,将登乘装置转运至海洋平台舷外,通过钢丝绳变幅使所述登乘装置移至安装位置;
所述固定耳板分别固定安装在登乘装置与海洋平台舷外相对应的安装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登乘装置的下部斜梯设置于上部斜梯相对于船体外侧,且相对于斜梯仅设置内侧扶手,满足不同潮位下人员登乘的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登乘装置的固定耳板与海洋平台舷外的耳板一一对应,其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耳板至少设置4个,固定连接于登乘装置顶部四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登乘装置沿登乘方向的侧面与海洋平台舷外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耳板分别与所述登乘装置顶部和所述维修平台处于同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登乘装置上部分的主体尺度为海洋平台主甲板至船底板的型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登乘装置下部分的主体尺度为海洋平台的设计作业气隙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04164.1U CN211943665U (zh) | 2020-03-26 | 2020-03-26 | 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04164.1U CN211943665U (zh) | 2020-03-26 | 2020-03-26 | 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43665U true CN211943665U (zh) | 2020-11-17 |
Family
ID=73185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04164.1U Active CN211943665U (zh) | 2020-03-26 | 2020-03-26 | 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43665U (zh) |
-
2020
- 2020-03-26 CN CN202020404164.1U patent/CN2119436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765242U (zh) | 登或离海上固定平台的舷梯装置 | |
CN101429928B (zh) | 风力发电机组海上整体吊装的方法 | |
CN106828812B (zh) | 半潜式深海风电安装平台及其风力发电机组整体安装方法 | |
CN207875930U (zh) | 一种新型登船梯 | |
CN105002831A (zh) | 轮轨式负载行走缆载吊机 | |
CN108163694A (zh) | 一种带舱口围的船体分段吊装方法 | |
US20150217838A1 (en) | Method for lowering and hoisting of a load to or from an ocean floor | |
US4348960A (en) | Aerial cableway between a sea vessel and a fixed installation | |
CN211943665U (zh) | 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登乘装置 | |
CN205045694U (zh) | 一种受力均匀的船板吊具 | |
CN202169997U (zh) | 门架重吊船 | |
CN206142022U (zh) | 一种海底电缆运输用钢制托盘 | |
CN211815671U (zh) | 一种新型铝制直升机平台结构 | |
CN208715428U (zh) | 悬挂式登船梯 | |
CN217294817U (zh) | 一种升降式的雷达桅杆 | |
CN108163142B (zh) | 一种艉跳板的吊装方法 | |
CN107719583B (zh) | 一种方便拆检的设备基座和人孔盖组合装置 | |
CN201596891U (zh) | 全回转舵桨装置安装落位的工装装置 | |
CN106564819B (zh) | 一种船用重型吊机及水下安装工艺 | |
CN202953144U (zh) | 一种海洋工程船 | |
CN212125470U (zh) | 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 | |
CN106115044B (zh) | 一种海底电缆运输用钢制托盘 | |
CN208856786U (zh) | 适用于船用增压锅炉的吊运工装 | |
CN207918276U (zh) | 一种龙门吊主梁 | |
CN106379495A (zh) | 一种具有自航能力的码头桩基水下维修作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