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9340A - 金属注塑结合件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金属注塑结合件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9340A
CN111469340A CN201910078890.0A CN201910078890A CN111469340A CN 111469340 A CN111469340 A CN 111469340A CN 201910078890 A CN201910078890 A CN 201910078890A CN 111469340 A CN111469340 A CN 111469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ing
fixing
fixing portion
metal
metal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88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昱廷
彭怡
张传武
李凯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788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9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9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93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467Joining articles or parts of a single article
    • B29C45/14475Joining juxtaposed parts of a single article, e.g. edges of a folded container bla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金属注塑结合件包括金属件及塑胶件,金属件包括本体及结合部,结合部由本体的侧面弯折延伸形成。塑胶件包括固定部,塑胶件通过在金属件的表面上注塑形成。在注塑前,所述结合部在所述结合部的下表面方向与注塑所要形成的一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结合部在注塑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形成平直部与连接部,连接部向所述固定部的底面方向弯曲成弧状,并连接平直部与本体,本体的上表面外露于固定部的侧顶面,平直部平行于固定部,并邻近所述固定部的底面设置。如此,可以避免结合部由固定部的上表面露出,进而影响应用金属注塑结合件的电子设备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金属注塑结合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注塑结合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目前常见的两种一体化注塑成型的方法是双色注塑成型和金属嵌件注塑成型,其中金属嵌件注塑成型是将金属嵌件预先定位在模具型腔中适当的位置,然后再注入塑胶成型,开模后嵌件与冷却固化的塑胶注塑成为一体。
然而,对于长薄金属嵌件,因强度较弱,在保障金属嵌件与塑胶之间具有足够的结合力的同时,往往金属嵌件在注塑压力下发生形变而露出塑胶,从而影响产品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避免金属件由塑胶件的外观面露出的金属注塑结合件及制作方法。
一种金属注塑结合件,包括金属件与一体成型于金属件的塑胶件,所述金属件包括本体及结合部,所述结合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面,所述塑胶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注塑形成于所述结合部并沿所述结合部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本体外露于所述固定部。
上述金属注塑结合件及制作方法,通过在所述结合部上注塑成型并沿所述结合部延伸的方向延伸为一固定部,以使得所述固定部包覆所述结合部。如此一来,可以避免所述结合部由所述固定部的顶面露出,进而影响应用所述金属注塑结合件的电子设备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金属注塑结合件的示意图。
图2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金属注塑结合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金属注塑结合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金属注塑结合件的金属件的示意图。
图5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金属注塑结合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金属注塑结合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金属注塑结合件 100
金属件 10
本体 12
下表面 122
上表面 124
结合部 14
上表面 141
下表面 142
平直部 143
下表面 144
连接部 145
凹槽 146
卡扣 147
夹角 15
塑胶件 20
固定部 22
底面 222
顶面 224
侧顶面 226
支撑部 2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会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以对本发明中的金属注塑结合件及制作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及相关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2,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金属注塑结合件100包括金属件10及塑胶件20,所述金属件10与所述塑胶件20一体成型。所述金属注塑结合件100可以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等电子设备。
所述金属件10为一金属薄片,包括本体12及结合部14。所述结合部14设置于所述本体12的侧面。所述金属件10的厚度可为0.1mm。较佳的,所述金属件10为一弯折的金属薄片,例如,一实施例中,所述结合部14由所述本体12的侧面弯折延伸形成。所述本体12的至少一侧面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结合部14。
所述塑胶件20通过在所述金属件10上注塑形成。所述塑胶件20包括固定部22及支撑部24。所述固定部22包覆所述结合部14并大致沿所述结合部14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本体12外露于所述固定部22。所述支撑部24成型于所述固定部22的底面222,以支撑所述固定部22及所述金属件10。所述支撑部24还进一步成型于所述本体12的下表面122。
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22的上表面包括顶面224与侧顶面226。所述本体12的上表面124外露于所述固定部22的侧顶面226。所述本体12的上表面124与所述固定部22的侧顶面226共面,以使得所述金属件10与所述塑胶件20的结合处更加平整。所述结合部14从所述固定部22的侧顶面226嵌入所述固定部2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结合部14大致与所述固定部22平行设置,也即,所述结合部14的上表面141及下表面142大致与所述固定部22的顶面224及底面222平行。
一并参阅图3至图4,另一实施例中,在注塑前将所述结合部14向远离所述固定部22延伸的方向预弯折一夹角15,即弯折后的结合部14与所述固定部22延伸的方向形成所述夹角15。在所述金属件10上注塑形成塑胶件20的过程中,所述结合部14在注塑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形成一平直部143及一连接部145。所述连接部145向所述固定部22的底面222方向弯曲成弧状,并连接所述平直部143与所述本体12。所述本体12的上表面124外露于所述固定部22的侧顶面226。所述平直部143平行于所述固定部22,并邻近所述固定部22的底面222设置。
具体而言,在所述结合部14上注塑的过程中,所述夹角15将使得所述结合部14的上表面141处的塑料熔体比其下表面142处的塑料熔体厚,进而使得所述结合部14的上表面141处的塑料熔体比其下表面142处的塑料熔体流动的快,从而导致所述结合部14的上表面141的塑料熔体比其下表面142处的塑料熔体先形成压力。如此一来,所述结合部14在注塑压力的作用下向所述固定部22的底面222方向发生形变,可以避免所述结合部14由所述固定部22的外观面,如上表面露出,进而影响应用所述金属注塑结合件100的电子设备的美观性。
可以理解,所述金属注塑结合件100应用于电子设备时,所述固定部22的顶面224及侧顶面226是指电子设备的外观面,所述固定部22的底面222是指远离电子设备的外观面的表面。
在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夹角15为10度时,所述平直部143的下表面144将与所述固定部22的底面222共面。如此,所述金属件10与所述塑胶件20之间的结合效果较佳。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结合部14在靠近所述固定部22延伸的方向的一端等间距的设有若干凹槽146,以使得所述若干凹槽146之间形成若干燕尾状的卡扣147,如此可增强所述结合部14与所述固定部22之间的结合力。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147还可为三角形状或梯形状。
请参考图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属注塑结合件100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提供所述金属件10,包括本体12及结合部14。所述结合部14由所述本体12的侧面弯折延伸形成。
所述金属件10的厚度可为O.1mm。较佳的,所述金属件10为一弯折的金属薄片。所述本体12的至少一侧面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结合部14。
所述结合部14在靠近所述固定部22延伸的方向的一端等间距的设有若干凹槽146,以使得所述若干凹槽146之间形成若干燕尾状的卡扣147。
步骤S11,将所述金属件10固定于模具型腔(图未示)内。
步骤S12,在所述金属件10上注塑以形成塑胶件20。所述塑胶件20包括固定部22及支撑部24。所述支撑部24成型于所述固定部22的底面222,以支撑所述固定部22及所述金属件10。所述本体12的上表面124外露于所述固定部22的侧顶面226。所述本体12的上表面124与所述固定部22的侧顶面226共面。所述结合部14从所述固定部22的侧顶面226嵌入所述固定部22内,并大致与所述固定部22平行设置。
步骤S13,注塑完毕后,取出所述金属注塑结合件100。
请参考图6,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注塑结合件100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提供一金属件10,包括本体12及结合部14。所述结合部14由所述本体12的侧面弯折延伸形成。
步骤S101,向所述结合部14的下表面142方向预弯折所述结合部14,以使得所述结合部14与注塑所要形成的一固定部22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15。
步骤S102,将所述金属件10固定于模具型腔(图未示)内。
步骤S103,在所述金属件10上注塑以形成塑胶件20。所述结合部14在注塑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形成平直部143及连接部145,所述塑胶件20包括固定部22及支撑部24。所述支撑部24成型于所述固定部22的底面222,以支撑所述固定部22及所述金属件10。所述连接部145向所述固定部22的底面222方向弯曲成弧状,并连接所述平直部143与所述本体12。所述本体12的上表面124外露于所述固定部22的侧顶面226。所述平直部143平行于所述固定部22,并邻近所述固定部22的底面222设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夹角15为10度时,所述平直部143的下表面144将与所述固定部22的底面222共面。
具体而言,在所述结合部14上注塑的过程中,所述夹角15将使得所述结合部14的上表面141处的塑料熔体比其下表面142处的塑料熔体厚,进而使得所述结合部14的上表面141处的塑料熔体比其下表面142处的塑料熔体流动的快,从而导致所述结合部14的上表面141的塑料熔体比其下表面142的塑料熔体先形成压力。如此一来,所述结合部14在注塑压力的作用下向所述固定部22的底面222方向发生形变,可以避免所述结合部14由所述固定部22的外观面,如上表面露出,进而影响应用所述金属注塑结合件100的电子设备的美观性。
可以理解,所述金属注塑结合件100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时,所述固定部22的顶面224及侧顶面226是指电子设备的外观面,所述固定部22的底面222是指远离电子设备的外观面的表面。
步骤S104,注塑完毕后,取出所述金属注塑结合件100。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通过在注塑前向所述结合部14的下表面142方向预弯折所述结合部14,以使得所述结合部14与注塑所要形成的一固定部22之间形成一夹角15。如此一来,所述结合部14在注塑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可以避免所述结合部14由所述固定部22的顶面224露出,进而影响应用所述金属注塑结合件100的电子设备的美观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并且,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将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金属注塑结合件,包括金属件与一体成型于金属件的塑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包括本体及结合部,所述结合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面,所述塑胶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注塑形成于所述结合部并沿所述结合部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本体外露于所述固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注塑结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由所述本体的侧面弯折延伸形成,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外露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顶面,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部的侧顶面共面,所述结合部从所述固定部的侧顶面嵌入所述固定部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注塑结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由所述本体的侧面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结合部包括平直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向所述固定部的底面方向弯曲成弧状,并连接所述平直部与所述本体,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外露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顶面,所述平直部平行于所述固定部,并邻近所述固定部的底面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注塑结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部的下表面将与所述固定部的底面共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注塑结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在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等间距的设有若干凹槽,以使得所述若干凹槽之间形成若干燕尾状的卡扣。
6.一种金属注塑结合件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金属件,包括本体及结合部,所述结合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面;
将所述金属件固定于模具型腔内;
在所述金属件的表面上注塑以形成塑胶件,所述塑胶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注塑形成于所述结合部并沿所述结合部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本体外露于所述固定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注塑结合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由所述本体的侧面弯折延伸形成,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外露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顶面,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部的侧顶面共面,所述结合部从所述固定部的侧顶面嵌入所述固定部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注塑结合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注塑结合件的制作方法还包括步骤:
向所述结合部的下表面方向预弯折所述结合部,以使得所述结合部与注塑所要形成的一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注塑结合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由所述本体的侧面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结合部包括平直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向所述固定部的底面方向弯曲成弧状,并连接所述平直部与所述本体,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外露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顶面,所述平直部平行于所述固定部,并邻近所述固定部的底面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属注塑结合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夹角为10度时,所述平直部的下表面将与所述固定部的底面共面。
CN201910078890.0A 2019-01-24 2019-01-24 金属注塑结合件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1469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8890.0A CN111469340A (zh) 2019-01-24 2019-01-24 金属注塑结合件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8890.0A CN111469340A (zh) 2019-01-24 2019-01-24 金属注塑结合件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9340A true CN111469340A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3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8890.0A Pending CN111469340A (zh) 2019-01-24 2019-01-24 金属注塑结合件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93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4557A (zh) * 2021-12-31 2022-05-13 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塑胶结合件及其形成方法、电子产品壳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48818A (ja) * 1990-02-28 1991-11-06 Hashimoto Forming Ind Co Ltd 異色部を有する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201736398U (zh) * 2010-08-05 2011-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内注塑的金属嵌件
CN102843450A (zh) * 2012-09-06 2012-12-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机壳
CN202652750U (zh) * 2012-06-07 2013-01-02 塞舌尔商铠丞国际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用包胶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48818A (ja) * 1990-02-28 1991-11-06 Hashimoto Forming Ind Co Ltd 異色部を有する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201736398U (zh) * 2010-08-05 2011-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内注塑的金属嵌件
CN202652750U (zh) * 2012-06-07 2013-01-02 塞舌尔商铠丞国际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用包胶结构
CN102843450A (zh) * 2012-09-06 2012-12-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机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4557A (zh) * 2021-12-31 2022-05-13 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塑胶结合件及其形成方法、电子产品壳体
CN114474557B (zh) * 2021-12-31 2023-11-10 富联裕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金属塑胶结合件及其形成方法、电子产品壳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80347A1 (en) Insert-molded member made of metal and plastic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4848901B2 (ja) インサート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形型
CN102076189B (zh) 电子设备部件、电子设备和相关方法
KR101131594B1 (ko) 커넥터용 소켓 및 헤더와 이들의 삽입 성형방법
CN105655318B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I531460B (zh) 模具構件
CN111469340A (zh) 金属注塑结合件及其制作方法
US20080253104A1 (en) Lead frame, molding die, and molding method
JP5166815B2 (ja) 筐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金型
CN102858119A (zh) 超声波焊接型线结构及焊接方法、产品壳体和电子产品
JPH11296639A (ja) Icカ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124687B (zh) 具有连接弹片的产品的注塑成型方法、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206004749U (zh) 一种移动终端壳体以及移动终端
EP3165120A1 (en) Watertight zipper
JP5768287B2 (ja) 車載用電子モジュールの樹脂モールド方法
TWI651998B (zh) 殼件模組的製法及其製品
US8691427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battery shell applicable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900945B (zh) 一种结构件的制程方法、模具、壳体及电子设备
US9713889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housing and housing
US20080220113A1 (en) Insert molding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3101070U (ja) 小型カードのパッケージ構造
CN209111397U (zh) 一种模具
CN104885311B (zh) 超声波接合装置和端子与电线之间的接合结构
CN108093579B (zh) 终端设备及其外壳、及外壳的加工方法
CN111988933A (zh) 具有软硬材质的壳体、制作壳体的方法和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