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6685A -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6685A
CN111376685A CN201811626650.1A CN201811626650A CN111376685A CN 111376685 A CN111376685 A CN 111376685A CN 201811626650 A CN201811626650 A CN 201811626650A CN 111376685 A CN111376685 A CN 111376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plate
reinforcing
connecting structure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66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6685B (zh
Inventor
吴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266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66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6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6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6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6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01Upp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04Outside rear view mirror suppo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车身,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布置的内板组件、外后视镜安装板以及外板组件,内板组件包括内门板以及位于内门板外侧的加强板,外后视镜安装板包括与加强板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内门板与加强板对应于连接结构的位置具有空腔。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外后视镜安装点附近的刚度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外后视镜是汽车主动安全的重要装置之一,是驾驶员获取汽车两侧和后方等外部环境信息的工具,也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工具。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路面激励、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振动都会引起车身振动,可能造成后视镜不同程度的抖动。严重的抖动会造成后方视野不清,导致驾驶员因判断失误进而引发交通事故。
一般外后视镜装到三角窗上或是三角窗靠下位置,质量比较重,为了避免其出现抖动问题,一般通过在外后视镜的安装点位置设置有加强板来保证外后视镜安装点附近具有足够的刚度。但是上述结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装点附近的刚度,但可能仍不满足预设的刚度,造成车身振动时,后视镜出现严重的抖动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外后视镜安装点附近的刚度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布置的内板组件、外后视镜安装板以及外板组件,内板组件包括内门板以及位于内门板外侧的加强板,外后视镜安装板包括与加强板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内门板与加强板之间对应于连接结构的位置具有空腔。
进一步地,加强板的远离内门板的表面包括与连接结构贴合的配合平面。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与加强板之间通过塞焊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呈板状,连接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塞焊孔。
进一步地,外后视镜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以及设置于安装板本体上部的上支撑爪,上支撑爪包括呈板状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长度L1大于2倍的连接结构的宽度L2,且小于6倍的连接结构的宽度L2。
进一步地,外后视镜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以及设置于安装板本体上部的上支撑爪,上支撑爪包括呈板状的连接结构以及连接在安装板本体与连接结构之间的呈板状的第一加强结构,第一加强结构与连接结构呈预设角度设置。
进一步地,预设角度大于45°且小于90°。
进一步地,外后视镜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以及第二加强结构,安装板本体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边以及第一后侧边,第二加强结构设置于后侧边。
进一步地,外后视镜安装板还包括设置于安装板本体下部的下支撑爪,下支撑爪与内门板固定连接,下支撑爪在前后方向上包括第二后侧边,第二加强结构包括与第一后侧边连接的第一翻边段以及与第二后侧边连接的第二翻边段。
进一步地,第二加强结构与固定于加强板上的零部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车身还包括位于加强板上的玻璃导轨,第二加强结构与玻璃导轨焊接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车身为上述的车身。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内门板与加强板对应于连接结构的位置具有空腔,即在外后视镜安装点附近,使内门板与加强板之间具有空腔,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增强外后视镜安装点的局部刚度,因此可以在车身振动时,避免外后视镜出现严重抖动的现象,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身的实施例的内板组件与外后视镜安装板装配的主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车身的A-A向的立体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车身的外后视镜安装板的等轴视图;
图4示出了图3的外后视镜安装板的标示出L1和L2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的外后视镜安装板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图1的车身的加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车身的外后视镜安装点的X向的速度导纳曲线;
图8示出了图1的车身的外后视镜安装点的Y向的速度导纳曲线;以及
图9示出了图1的车身的外后视镜安装点的Z向的速度导纳曲线。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空腔;10、内板组件;11、内门板;12、加强板;121、配合平面;13、玻璃导轨;20、外后视镜安装板;21、连接结构;211、塞焊孔;22、安装板本体;23、上支撑爪;24、第一加强结构;25、第二加强结构;251、第一翻边段;252、第二翻边段;26、下支撑爪。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身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布置的内板组件10、外后视镜安装板20以及外板组件,内板组件10包括内门板11以及位于内门板11外侧的加强板12,外后视镜安装板20包括与加强板12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21,内门板11与加强板12之间对应于连接结构21的位置具有空腔1。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内门板11与加强板12对应于连接结构21的位置具有空腔1,即在外后视镜安装点附近,使内门板11与加强板12之间具有空腔1,上述结构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增强外后视镜安装点的局部刚度,因此在车身振动时,能够避免外后视镜出现严重抖动的现象,从而保证行车安全。此外,上述空腔1的设置不仅增强了外后视镜安装点的局部刚度,还提高了车身的整体弯曲模态,从而降低了车身产生异响和密封不严导致车内噪声大的问题,进而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12的远离内门板11的表面包括与连接结构21贴合的配合平面121,配合平面121在垂直于其自身的方向上与内门板11之间的距离D大于预定距离。上述结构通过抬高与连接结构21贴合的加强板12的部分使得加强板12与内门板11之间形成空腔1,从而实现外后视镜安装点的局部刚度的增加。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实际的刚度需求调整距离D的大小。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距离D在20mm至34mm之间。进一步优选地,距离D在27mm左右。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21与加强板12之间通过塞焊方式连接。上述结构简单,使得连接结构21与加强板12能够顺利地固定在一起。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21呈板状,连接结构2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塞焊孔211。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塞焊孔211为设置于连接结构21的长度方向上两端的两个,上述结构使得连接结构21的固定效果更佳。
发明人在长期研究中发现,目前,背景技术中的加强板(对应于本实施例中的外后视镜安装板20)的自身刚度太弱,是导致外后视镜模态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加强外后视镜安装板20自身结构,提高后视镜安装点刚度,提高外后视镜模态,降低外后视镜出现抖动的风险,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后视镜安装板20包括安装板本体22以及设置于安装板本体22上部的上支撑爪23,上支撑爪23包括呈板状的连接结构21,连接结构21的长度L1大于2倍的连接结构21的宽度L2,且小于6倍的连接结构21的宽度L2。上述结构增加了上支撑爪23的宽度,从而增强上支撑爪23整体刚度。此外,增加连接结构21的长度L1还能够增加连接点。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L1在50mm至62mm之间,L2在15mm至21mm之间。进一步优选地,L1在56mm左右,L2在18mm左右。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后视镜安装板20包括安装板本体22以及设置于安装板本体22上部的上支撑爪23,上支撑爪23包括呈板状的连接结构21以及连接在安装板本体22与连接结构21之间的呈板状的第一加强结构24,第一加强结构24与连接结构21呈预设角度α设置。上述结构通过使第一加强结构24与连接结构21之间的具有一个较大的角度来增加上支撑爪23的刚度,同时,上述结构还能够缩短上支撑爪23的长度,从而进一步增加上支撑爪23的刚度。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预设角度α大于45°且小于90°。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后视镜安装板20包括安装板本体22以及第二加强结构25,安装板本体22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边以及第一后侧边,第二加强结构25设置于后侧边。上述结构简单,并能够增加外后视镜安装板20的刚度,减少外后视镜的抖动。
发明人在长期研究中发现,除了通过改进外后视镜安装板20自身结构的方式提高外后视镜模态以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外后视镜安装板20与周边零件的连接提高外后视镜模态。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结构25与固定于加强板12上的零部件固定连接。上述结构增加了外后视镜安装板20与周边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大大提高了外后视镜安装点的刚度,从而提高了外后视镜模态,使其大于35Hz(发动机怠速频率),降低了外后视镜出现抖动的风险,避免驾驶员因外后视镜抖动问题判断失误进而引发交通事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车身还包括位于加强板12上的玻璃导轨13,第二加强结构25与玻璃导轨13焊接连接。上述结构增加了外后视镜安装板20与玻璃导轨13之间的连接,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外后视镜模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加强结构25是与车内已有的零部件“玻璃导轨13”连接,因此不必单独设置其他零部件,上述结构在有效提高外后视镜模态之外,还使得成本较低。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后视镜安装板20还包括设置于安装板本体22下部的下支撑爪26,下支撑爪26与内门板11固定连接,下支撑爪26在前后方向上包括第二后侧边,第二加强结构25包括与第一后侧边连接的第一翻边段251以及与第二后侧边连接的第二翻边段252。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外后视镜安装板20的刚度,减少外后视镜的抖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翻边段252的远离第一翻边段251的一端还与玻璃导轨13焊接连接,因此上述结构翻边结构能够大大提升外后视镜安装板20的整体刚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翻边段252与玻璃导轨13采用二保焊的方式连接。
采用本实施例的车身后,外后视镜安装点速度导纳曲线的X、Y、Z向均有提高,如图7至图9所示,实线代表车身修改前外后视镜安装点速度导纳曲线,虚线为本实施例的结构车身的外后视镜安装点速度导纳曲线。
此外,本实施例的车身使外后视镜模态也提高6Hz,使其避开了发动机怠速激励,大大降低了外后视镜抖动的风险。车门弯曲模态也提高1.4Hz,降低了车门异响和密封不严的风险,具体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928123360000041
Figure BDA0001928123360000051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根据本申请的车辆的实施例包括车身,其中,车身为上述的车身。由于上述车身具有降低外后视镜出现抖动的风险,提高驾驶的安全性的优点。因此具有其的车辆也具有上述优点。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调整外后视镜安装板20的上支撑爪23的结构、在安装板本体22上增加翻边并使其与玻璃导轨13进行焊接,增加外后视镜与周边件的连接关系,大大提高了外后视镜安装点的刚度,从而提高了外后视镜模态,使其大于35Hz,降低了后视镜出现抖动的风险,避免驾驶员因外后视镜抖动问题判断失误进而引发交通事故。
通过在外后视镜安装点附近,使内门板11与加强板12之间具有空腔1,并用外后视镜上支撑爪23支撑,整体加强了车门门框刚度,不仅增强了外后视镜安装点局部刚度,还提高了车门的整体弯曲模态,降低了车门产生异响和密封不严导致车内噪声大的问题,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布置的内板组件(10)、外后视镜安装板(20)以及外板组件,所述内板组件(10)包括内门板(11)以及位于所述内门板(11)外侧的加强板(12),所述外后视镜安装板(20)包括与所述加强板(12)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21),所述内门板(11)与所述加强板(12)之间对应于所述连接结构(21)的位置具有空腔(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2)的远离所述内门板(11)的表面包括与所述连接结构(21)贴合的配合平面(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1)与所述加强板(12)之间通过塞焊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1)呈板状,所述连接结构(2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塞焊孔(2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后视镜安装板(20)包括安装板本体(22)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本体(22)上部的上支撑爪(23),所述上支撑爪(23)包括呈板状的所述连接结构(21),所述连接结构(21)的长度L1大于2倍的所述连接结构(21)的宽度L2,且小于6倍的所述连接结构(21)的宽度L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后视镜安装板(20)包括安装板本体(22)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本体(22)上部的上支撑爪(23),所述上支撑爪(23)包括呈板状的所述连接结构(21)以及连接在所述安装板本体(22)与所述连接结构(21)之间的呈板状的第一加强结构(24),所述第一加强结构(24)与所述连接结构(21)呈预设角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后视镜安装板(20)包括安装板本体(22)以及第二加强结构(25),所述安装板本体(22)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边以及第一后侧边,所述第二加强结构(25)设置于所述后侧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后视镜安装板(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本体(22)下部的下支撑爪(26),所述下支撑爪(26)与所述内门板(11)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爪(26)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包括第二后侧边,所述第二加强结构(25)包括与所述第一后侧边连接的第一翻边段(251)以及与所述第二后侧边连接的第二翻边段(25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25)与固定于所述加强板(12)上的零部件固定连接。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
CN201811626650.1A 2018-12-28 2018-12-28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111376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6650.1A CN111376685B (zh) 2018-12-28 2018-12-28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6650.1A CN111376685B (zh) 2018-12-28 2018-12-28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6685A true CN111376685A (zh) 2020-07-07
CN111376685B CN111376685B (zh) 2023-03-07

Family

ID=71214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6650.1A Active CN111376685B (zh) 2018-12-28 2018-12-28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668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6939A (zh) * 2015-04-29 2015-07-2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的安装支架总成
CN205523587U (zh) * 2016-01-14 2016-08-3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后视镜安装板固定结构、车门及汽车
CN205853845U (zh) * 2016-07-29 2017-01-04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后视镜的安装结构、车门和车辆
CN206031023U (zh) * 2016-08-19 2017-03-22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视镜安装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7139699A (zh) * 2017-05-23 2017-09-0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侧门铰链安装位结构
CN107878158A (zh) * 2016-09-29 2018-04-0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外后视镜安装加强结构及车门和车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6939A (zh) * 2015-04-29 2015-07-2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的安装支架总成
CN205523587U (zh) * 2016-01-14 2016-08-3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后视镜安装板固定结构、车门及汽车
CN205853845U (zh) * 2016-07-29 2017-01-04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后视镜的安装结构、车门和车辆
CN206031023U (zh) * 2016-08-19 2017-03-22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视镜安装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7878158A (zh) * 2016-09-29 2018-04-0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外后视镜安装加强结构及车门和车辆
CN107139699A (zh) * 2017-05-23 2017-09-0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侧门铰链安装位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6685B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4149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KR101188469B1 (ko) 자동차의 프론트사이드멤버와 서브프레임 마운팅구조
JPH0930452A (ja) 自動車用サイドシル補強構造
JP2021075089A (ja) 車両下部構造
CN212074223U (zh) 一种前风窗横梁总成及车辆
CN108349547B (zh) 汽车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1376685B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391317U (zh) 加强型后侧围内板总成
CN215513880U (zh) 一种汽车前端模块安装结构
CN211391455U (zh) 侧围内板总成、侧围结构及汽车框架结构
KR101890617B1 (ko) 칵핏모듈
KR100837961B1 (ko) 지지 부재가 구비된 연료전지 전용 차체
CN218316939U (zh) 汽车前围加强梁总成结构
CN218662067U (zh) 机舱纵梁与a柱连接结构和车辆
CN219857002U (zh) 用于安全气囊ecu的加强构造
CN220535770U (zh) 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CN220281317U (zh) 连接杆组件及发动机舱
CN216994558U (zh) 前风挡下横梁和车辆
CN215922331U (zh) 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7623344U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车门总成
CN217435850U (zh) 汽车前围组件及汽车
CN211918365U (zh) 动力总成悬置装置和车辆
CN216070219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总成和汽车
CN212861626U (zh) 一种副车架总成结构
CN210912618U (zh) 一种安装支座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