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3515B - 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形成其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形成其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63515B
CN111363515B CN202010214240.7A CN202010214240A CN111363515B CN 111363515 B CN111363515 B CN 111363515B CN 202010214240 A CN202010214240 A CN 202010214240A CN 111363515 B CN111363515 B CN 1113635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arts
weight
composition
hydrolysis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142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63515A (zh
Inventor
肖明
王吉
陈永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e (Suzhou) new mate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e Su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e Su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e Su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142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635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63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3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63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3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83/00Adhesive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06Preparatory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20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unsaturated aliphatic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22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rganic group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C08G77/26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rganic group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nitrogen-containing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08K3/26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C08K2003/265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carbo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形成其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其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第一组分包括带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羟基的聚硅氧烷和水;第二组分包括第一稀释剂、第一共水解产物、第二共水解产物、催化剂,其中第一共水解产物为三烷氧基硅烷a和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的共水解产物,第二共水解产物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与三烷氧基硅烷b的共水解产物。采用上述组合物制得的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同时具有固化速度快、伸长率好、短时间内的粘结性能佳及耐老化等优点。

Description

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形成其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形成其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紫外、耐候、耐温等性能,主要有室温硫化及高温硫化硅橡胶两种方式,其中室温硫化硅橡胶具有无需加热即可固化的特点,使用方便。而室温硫化硅橡胶包括单组份及双组份缩合型硅橡胶两种。单组份虽然在使用前不需要再混合等操作,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但其固化速度慢尤其深部固化慢的缺陷。因此在现今高速发展的一些行业,如太阳能、电子电器等,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已经不能满足其生产节奏。双组份缩合型硅橡胶具有快速固化尤其深部固化快,能很好的提升生产效率等优点。由于太阳能等行业的施胶工艺几乎都为全自动化生产,双组份的缺点即需要预先混合等繁琐操作已经不再影响双组份缩合硅橡胶应用。
缩合型双组份硅橡胶(RTV-2)包括主剂部分和催化交联剂部分,其中主剂部分一般包括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填料、甲基硅油、固化促进剂、助剂等,催化交联剂部分一般包括甲基硅油、填料、交联剂、偶联剂、催化剂等。RTV-2在使用前,将主剂部分与催化交联剂部分按照预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固化形成弹性体而实现对接触材料的粘接、固定和密封,同时具有良好的抗位移性。目前,许多行业要求使用的硅橡胶具有快速的固化性能、快速的粘接性能及优异的老化性能及良好的伸长率,但现有的缩合型双组份硅橡胶在快速固化、快速粘结性能、抗老化性能及伸长率方面还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形成其的组合物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的缩合型双组份硅橡胶在快速固化、快速粘结性能、抗老化性能及伸长率方面还有所欠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形成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第一组分包括带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羟基的聚硅氧烷和水;第二组分包括第一稀释剂、第一共水解产物、第二共水解产物、催化剂,其中第一共水解产物为三烷氧基硅烷a和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的共水解产物,第二共水解产物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与三烷氧基硅烷b的共水解产物。
进一步地,以占带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羟基的聚硅氧烷的重量百分含量计,第一共水解产物与第二共水解产物的总用量为1~8%;优选地,第一共水解产物与第二共水解产物的重量比为4:6~1:1。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第一组分包括100重量份的带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羟基的聚硅氧烷,0.1~0.5重量份的水;按重量份计,第二组分包括100重量份的第一稀释剂,15~30重量份的第一共水解产物,20~40重量份的第二共水解产物、0.1~0.5重量份的催化剂。
进一步地,三烷氧基硅烷a和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2):1;氨基硅烷偶联剂与三烷氧基硅烷b的重量比为1:(0.7~1.4)。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第二组分还包括20~45重量份的烷氧基硅烷交联剂;优选地,按重量份计,第二组分还包括20~40重量份的第一填料。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第一组分还包括50~120重量份的第二填料,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的种类相同或不同。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第一组分还包括0.5~3重量份的氨基硅油和/或10~20重量份的第二稀释剂,第二稀释剂与第一稀释剂的种类相同或不同。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采用上述组合物为原料制得。
进一步地,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在室温25℃±2及55±5%湿度条件下固化24小时,胶体内部2cm深处的硬度不低于表面硬度的60%。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在太阳能领域和/或汽车领域作为粘接材料、密封材料和灌封材料的应用。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第一稀释剂的加入能够降低粘度,使各组分混合更加均匀。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带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羟基的聚硅氧烷、第一共水解产物、第二共水解产物能够发生交联。而三烷氧基硅烷a和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的共水解产物,作为本发明的交联剂之一使用,其与聚硅氧烷反应,生成网络结构,从而实现有机硅胶粘剂的固化。在本发明中添加上述物质,一方面可以改善固化速度尤其是深部固化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善伸长率。氨基硅烷偶联剂与三烷氧基硅烷b的共水解产物作为偶联剂使用。这一偶联剂一方面改善粘接性能尤其是短固化时间内的粘接性,一方面通过低聚合度共水解物作为偶联剂,改善老化性能尤其是老化后的粘接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上述组合物制得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同时具有固化速度快、伸长率好、短时间内的粘结性能佳及耐老化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正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的,现有的缩合型双组份硅橡胶在快速固化、快速粘结性能、抗老化性能及伸长率方面还有所欠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形成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第一组分包括带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羟基的聚硅氧烷和水;第二组分包括第一稀释剂、第一共水解产物、第二共水解产物、催化剂,其中第一共水解产物为三烷氧基硅烷a和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的共水解产物,第二共水解产物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与三烷氧基硅烷b的共水解产物。
第一稀释剂的加入能够降低粘度,使各组分混合更加均匀。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带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羟基的聚硅氧烷、第一共水解产物、第二共水解产物能够发生交联。而三烷氧基硅烷a和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的共水解产物,作为本发明的交联剂之一使用,其与聚硅氧烷反应,生成网络结构,从而实现有机硅胶粘剂的固化。在本发明中添加上述物质,一方面可以改善固化速度尤其是深部固化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善伸长率。氨基硅烷偶联剂与三烷氧基硅烷b的共水解产物作为偶联剂使用。这一偶联剂一方面改善粘接性能尤其是短固化时间内的粘接性,一方面通过低聚合度共水解物作为偶联剂,改善老化性能尤其是老化后的粘接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上述组合物制得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同时具有固化速度快、伸长率好、短时间内的粘结性能佳及耐老化等优点。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以占带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羟基的聚硅氧烷的重量百分含量计,第一共水解产物与第二共水解产物的总重量为1~8%。将第一共水解产物与第二共水解产物的总重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范围,而将其限定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更进一步提高其形成的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在短固化时间内的粘接性和固化速率,伸长率以及老化后的粘接性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共水解产物与第二共水解产物的重量比为4:6~1:1。第一共水解产物与第二共水解产物的重量比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范围,而将其限定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更进一步提高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深层固化速度和粘结效果。更优选地,第一共水解产物与第二共水解产物的重量比为4:6、4.5:6、5:6、5.5:6及1:1。
按重量份计,第一组分包括100重量份的带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羟基的聚硅氧烷,0.1~0.5重量份的水;第二组分包括100重量份的第一稀释剂,15~30重量份的第一共水解产物,20~40重量份的第二共水解产物、0.1~0.5重量份的催化剂,第一共水解产物为三烷氧基硅烷a和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的共水解产物,第二共水解产物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与三烷氧基硅烷b的共水解产物。
上述组合物的组成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范围,而将其限定在上述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形成的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在短固化时间内的粘接性和固化速率,伸长率以及老化后的粘接性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三烷氧基硅烷a和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2):1。将三烷氧基硅烷a和二烷氧基硅烷的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提高三烷氧基硅烷a和二烷氧基硅烷共水解产物的形成,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深层固化的速度。更优选地,三烷氧基硅烷a和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1,1.2:1,1.3:1,1.6:1,1.8:1及2: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三烷氧基硅烷a和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的水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三烷氧基硅烷a和二烷氧基硅烷按照预定比例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并充氮气进行保护,搅拌均匀,控制混合物温度在20~30℃,加入锡催化剂,快速搅拌,控制体系温度在20~40℃,在1~1.5h内将去离子水滴加到反应体系中,升温至产生回流,保持2h,降温后获得共水解产物。优选地,以占三烷氧基硅烷和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总重量的百分含量及,催化剂的用量为0.2~0.35%,更优选为0.23%、0.25%、0.3%。
优选地,以占三烷氧基硅烷和二烷氧基硅烷总重量的百分含量计,去离子水的用量为7~8%,更优选为7.2%、7.5%、7.7%。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三烷氧基硅烷a可以为任何带有三个烷氧基的硅烷,其具有通式R1Si(OR2)3,R1和R2为独立的一价烃基,R1还可以为氢原子。一价烃基包括但不限于具有1~3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化或者环状的烃基,具有2~3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化或者环状的烯基,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基,具有7~3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等。
优选地,直链、支化或者环状的烃基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仲戊基、新戊基、叔戊基、环戊基、正己基、异己基、仲己基、新己基、环己基、正庚基、异庚基、仲庚基、新庚基、环庚基、正辛基、异辛基、仲辛基、新辛基、环辛基、正壬基、异壬基、仲任基、新壬基、环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以及十八烷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直链、支化或者环状烯基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己烯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芳基包括但不限于苯基、甲苯基、萘基等。
作为前述芳烷基的例子,可以提及苯乙基、苄基等。
上述烃基可以被取代或者未取代。在取代的烃基的情形中,取代基团包括但不限于卤原子(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或氰基。优选地,取代的烃基包括但不限于3-氯丙基、3-溴丙基三甲氧基、3,3,3-三氯丙基、或氰乙基。
更优选地,三烷氧基硅烷a包括但不限于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丙氧基硅烷、乙基三丁氧基硅烷、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丙基三丙氧基硅烷、丙基三丁氧基硅烷、丁基三甲氧基硅烷、丁基三乙氧基硅烷、丁基三丙氧基硅烷、丁基三丁氧基硅烷、己基三甲氧硅烷、己基三乙氧基硅烷、己基三丙氧基硅烷、己基三丁氧基硅烷、环戊基三甲氧基硅烷、环戊基三乙氧基硅烷、环戊基三丙氧基硅烷、环戊基三丁氧基硅烷、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三乙氧基硅烷、环己基三丙氧基硅烷、环己基三丁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丁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己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溴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3,3-三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氰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浣、萘基三甲氧基硅浣和苯乙基甲氧基硅烷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三烷氧基硅烷a可以为任何带有三个烷氧基的硅烷,其具有通式R1Si(OR2)3,R1和R2为独立的一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具有通式R3 2Si(OR4)2,R3为不含氨基的R1,R4和R2的含义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两个R3可以相同或不同,两个R4也可以相同或不同。不含氨基的二有机二烷氧基硅烷包括但不限于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丙氧基戟、二甲基二丁氧基尘完、二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二乙基二丙氧基硅烷、二乙基二丁氧基硅烷、二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丙基二乙氧基硅烷、二丙基二丙氧基硅烷、二丙基二丁氧基硅烷、二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丁基二乙氧基硅烷、二丁基二丙氧基硅烷、二丁基二丁氧基硅烷、二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己基二乙氧基硅烷、二己基二丙氧基硅烷、二己基二丁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乙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丙氧基硅浣、二环戊基二丁氧基硅烷、二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和二环己基乙二氧基硅烷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中,氨基硅烷偶联剂与三烷氧基硅烷b的共水解产物作为偶联剂使用。这一偶联剂一方面能够改善粘接性能尤其是短固化时间内的粘接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低聚合度共水解物作为偶联剂,改善老化性能尤其是老化后的粘接性能。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氨基硅烷偶联剂与三烷氧基硅烷b的重量比为1:(0.7~1.4)。
氨基硅烷偶联剂与三烷氧基硅烷b的共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与前述三烷氧基硅烷a和不含氮的二烷氧基硅烷的共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基本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共水解产物制备过程中加入的去离子水和锡催化剂的重量不算入最终有机硅胶粘剂产品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氨基硅烷偶联剂可以为任何可用于有机硅体系的氨基硅烷偶联剂,其具有通式(R5 3-nNHnR6)4-m-L(R7)LSi(OR8)m,其中,n为1,2,或者3,m为2或3,L为0或者1,且4-m-L不为0。R5和R8与R2的含义相同,R7与R1的含义相同。R6为含有1-12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上述通式所表示的氨基硅烷偶联剂包括但不限于甲基氨丙基二甲(乙)氧基硅烷、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乙)氧基硅烷或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在本发明中,三烷氧基硅烷b与三烷氧基硅烷a的种类相同或不同。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按重量份计,上述第二组分还包括20~45重量份的烷氧基硅烷交联剂。更优选地,按重量份计,上述第二组分包括20、23、29、34或41份的烷氧基硅烷交联剂。烷氧基硅烷交联剂的结构式为R9 4-nSi(OR10)n,n为3或4,R9和R1的含义相同,为一价烃基或氢原子,R10和R2的含义相同,为一价烃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含义相同”是指所代表的基团或物质的选自范围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若无特殊说明,烷氧基前的数字代表烷氧基的个数,如三烷氧基代表有三个烷氧基。“共水解产物”是指两种以上的物质同时产生水解反应所形成的物质。
上述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中,第一稀释剂在体系中起到稀释剂作用,以便于第一组份和第二组分的混合;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按重量份计,第一组分还包括0.5~3重量份的氨基硅油和10~20重量份的第二稀释剂,第二稀释剂与第一稀释剂的种类相同或不同。第二稀释剂的加入能够提高第一组分中各组分的相溶性,而氨基硅油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固化速度。更优选地,第一稀释剂和第二稀释剂包括但不限于甲基硅油。
更优选地,上述第一稀释剂和第二稀释剂在25℃下的粘度为100~2000Cps,比如100、200、500、800、1200、1500及2000Cps,可列举为道康宁的
Figure BDA0002423853960000061
PMX-200系列。
更优选地,按重量份计,第一组分包括0.5、1.0、1.5、2.2、2.6或3份氨基硅油。上述氨基硅油包括不限于道康宁的OFX系列,如OFX-7700,OFX-8803,OFX-8209等。
在本申请中,催化剂用于催化聚硅氧烷与交联剂之间的反应,从而使得有机硅胶粘剂体系固化。在本发明中,基于50重量份聚硅氧烷,催化剂的用量为0.1~0.5份,优选为0.1、0.2、0.25、0.33、0.4及0.5份。
通常而言,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有机锡、有机钛和有机铋催化剂组成的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二乙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辛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二异辛基马来酸二丁基锡、二辛酸二丁基锡、钛酸四丁酯、四叔丁基钛酸酯、四异丁基钛酸酯、四异丙基钛酸酯、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丙酯、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异辛酸铋、二月桂酸铋、新癸酸铋和环烷酸铋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便于操作,上述形成的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组合物中,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优选为10:1。
为了进一步提高双组份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综合性能,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按重量份计,第二组分还包括20~40重量份的第一填料,第一组分还包括50~120重量份的第二填料。更优选地,按重量份计,第一组分包括50、70、90、100、115或120份的第二填料,第二组分包括20、25、28、32、37或40份的第一填料。
上述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可以为阻燃填料、导热填料及补强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阻燃填料包括但不限于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氮化铝、氮化硼、氮化镁、三聚氰氨和聚磷酸铵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热填料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镁和/或氧化铝,补强填料包括但不限于气相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硅微粉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更优选地,第一填料为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第二填料选自硬脂酸处理的纳米碳酸钙。
在本发明中,聚硅氧烷为有机硅胶粘剂的基体聚合物。该聚合物是在分子链上具有羟基且该羟基硅原子键合的聚硅氧烷。该聚硅氧烷的分子结构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直链的,也可以是支化的,还可以是无主链的树枝状的。优选的是,用于本发明的聚硅氧烷为其主链基本上由有机硅氧烷重复单元组成的直链或支化聚硅氧烷,此时其羟基位于分子链的末端,成为端羟基二甲氧基硅烷。另外,聚硅氧烷也可包含一个或多个与硅原子键合的选自卤素和氰基的取代基。
存在于聚硅氧烷中的羟基和/或可水解基团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制,优选每分子聚硅氧烷中二者的总数大于等于2。
作为可用于本发明有机硅胶粘剂的聚硅氧烷,优选使用25℃时的粘度为不少于100,200,500,1000,5000,或不大于10000,20000,50000,100000mPa.s的聚硅氧烷。
在本发明中,去离子水为本发明实现深固提供必要的水环境。基于100质量份的聚硅氧烷,去离子水的质量份不低于0.1,0.18,0.2,0.26,0.3,0.46,及不大于0.5。在本发明中,去离子水含量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深部固化性能,容易出现胶体深部固化不完全或者深部不固化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深部固化”或“深部不固化”是指有机硅胶粘剂远离其能接触空气的表面的部分固化或不固化;在本发明中,所用原材料均可商购获得。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申请述及的所有份数、比率、百分比和量均按重量计。数值范围指可取区间的任意值,如1~30份,可取10,10.9、20份等。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采用上述组合物为原料制得。
第一稀释剂的加入能够降低粘度,使各组分混合更加均匀。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带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羟基的聚硅氧烷、第一共水解产物、第二共水解产物能够发生交联。而三烷氧基硅烷a和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的共水解产物,作为本发明的交联剂之一使用,其与聚硅氧烷反应,生成网络结构,从而实现有机硅胶粘剂的固化。在本发明中添加上述物质,一方面可以改善固化速度尤其是深部固化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善伸长率。氨基硅烷偶联剂与三烷氧基硅烷b的共水解产物作为偶联剂使用。这一偶联剂一方面改善粘接性能尤其是短固化时间内的粘接性,一方面通过低聚合度共水解物作为偶联剂,改善老化性能尤其是老化后的粘接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上述组合物制得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同时具有固化速度快、伸长率好、短时间内的粘结性能佳及耐老化等优点。
更优选地,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在室温25℃±2及55±5%湿度条件下固化24小时,胶体内部2cm深处的硬度不低于表面硬度的60%。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在太阳能领域和/或汽车领域作为粘接材料、密封材料和灌封材料的应用。
由于采用上述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同时具有固化速度快、伸长率好、短时间内的粘结性能佳及耐老化等优点。其非常适合应用于太阳能领域和/或汽车领域作为粘接材料、密封材料或灌封材料。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原材料如下: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湖北新蓝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D30);
二甲氧基二甲基硅烷(浙江沸点化工有限公司,FD-371);
去离子水(自制);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日东化成产业株式会社,U-12);
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广州双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DP-322);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南京联硅化工有限公司,SI-151);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JH-A111);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南京联硅化工有限公司,SI-171);
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南京联硅化工有限公司,KH792);
5000Cps羟基封端的聚二甲氧基硅烷(江西星火化工有限公司);
20000Cps羟基封端的聚二甲氧基硅烷(江西星火化工有限公司);
100Cps第一甲基硅油(江西星火化工有限公司);
硬脂酸处理的纳米碳酸钙(苏威,SPM);
氨基硅油(道康宁OFX-7700);
1000Cps第二甲基硅油(江西星火化工有限公司);
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赢创,R972);
钛白粉(杜邦,CR-90-2);
乙炔炭黑(广州松柏化工有限公司,SP);
共水解物的制备:
在带机械搅拌、50ml恒压滴加漏斗、回流管、氮气接入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二甲氧基二甲基硅烷120g、甲基三甲氧基硅烷136g,并通氮气保护,搅拌均匀后加入0.8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的同时通过水浴加热将反应物恒温在20℃~30℃,然后在强烈搅拌的同时1h内滴入18g去离子水,滴加期间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加完毕后再20℃~40℃条件下继续搅拌1h,然后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持2h,然后降温后获得交联剂共水解物,记为XL-1。
在带机械搅拌、50ml恒压滴加漏斗、回流管、氮气接入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74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33g,并通氮气保护,搅拌均匀后加入0.6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的同时通过水浴加热将反应物恒温在20℃~30℃,然后在强烈搅拌的同时1h内滴入16g去离子水,滴加期间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加完毕后再20℃~40℃条件下继续搅拌1h,然后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持2h,然后降温后获得交联剂共水解物,记为XL-2。
在带机械搅拌、50ml恒压滴加漏斗、回流管、氮气接入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133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70g,并通氮气保护,搅拌均匀后加入0.6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的同时通过水浴加热将反应物恒温在20℃~30℃,然后在强烈搅拌的同时1h内滴入16g去离子水,滴加期间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加完毕后再20℃~40℃条件下继续搅拌1h,然后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持2h,然后降温后获得交联剂共水解物,记为XL-3。
在带机械搅拌、50ml恒压滴加漏斗、回流管、氮气接入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65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18g,并通氮气保护,搅拌均匀后加入0.8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的同时通过水浴加热将反应物恒温在20℃~30℃,然后在强烈搅拌的同时1h内滴入32g去离子水,滴加期间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加完毕后再20℃~40℃条件下继续搅拌1h,然后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持2h,然后降温后获得交联剂共水解物,记为P-1。
在带机械搅拌、50ml恒压滴加漏斗、回流管、氮气接入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00g、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30g,并通氮气保护,搅拌均匀后加入0.7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的同时通过水浴加热将反应物恒温在20℃~30℃,然后在强烈搅拌的同时1h内滴入13g去离子水,滴加期间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加完毕后再20℃~40℃条件下继续搅拌1h,然后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持2h,然后降温后获得交联剂共水解物,记为P-2。
在带机械搅拌、50ml恒压滴加漏斗、回流管、氮气接入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65g、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30g,并通氮气保护,搅拌均匀后加入0.7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的同时通过水浴加热将反应物恒温在20℃~30℃,然后在强烈搅拌的同时1h内滴入13g去离子水,滴加期间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加完毕后再20℃~40℃条件下继续搅拌1h,然后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持2h,然后降温后获得交联剂共水解物,记为P-3。
第一组分的制备
5000cp和20000cp的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各50份,100cp甲基硅油15份,硬脂酸处理的纳米碳酸钙90份,去离子水0.3份,氨基硅油1.5份,上述物料使用行星搅拌釜混合均匀。记为A1。
10000cps的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各100份,500cp甲基硅油10份,硬脂酸处理的纳米碳酸钙120份,去离子水0.5份,氨基硅油1份,上述物料使用行星搅拌釜混合均匀。记为A2。
第二组分及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
实施例1
(1)第二组分的制备
1000cp甲基硅油100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30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0份,XL-1为25份,P-1为3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2份,在行星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2)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1(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1。
实施例2
(1)第二组分的制备
1000cp甲基硅油100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20份,钛白粉10份,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XL-1为25份,P-2为2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份,在行星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2)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1(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1。
实施例3
(1)第二组分的制备
1000cp甲基硅油100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30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30份,XL-2为20份,P-1为3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份,在行星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2)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1(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1。
实施例4
(1)第二组分的制备
1000cp甲基硅油100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10份,乙炔炭黑10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0份,XL-2为25份,P-2为3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份,在行星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2)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2(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1。
实施例5
(1)第二组分的制备
1000cp甲基硅油100份,XL-1为10份,P-2为5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30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在行星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2)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1(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1。
实施例6
(1)第二组分的制备
1000cp甲基硅油100份,XL-1为15份,P-2为4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30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在行星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2)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
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3(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1。
实施例7
(1)第二组分的制备
1000cp甲基硅油100份,XL-1为30份,P-2为2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30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在行星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2)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3(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1。
实施例8
(1)第二组分的制备
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不加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交联剂。
(2)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1(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1。
实施例9
(1)第二组分的制备
1000cp甲基硅油100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20份,钛白粉10份,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XL-1为15份,P-2为3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份,在行星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2)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1(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2。
实施例10
(1)第二组分的制备
1000cp甲基硅油100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20份,钛白粉10份,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XL-3为25份,P-2为2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份,在行星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2)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1(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2。
实施例11
(1)第二组分的制备
1000cp甲基硅油100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30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0份,XL-1为25份,P-3为3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2份,在行星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2)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1(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2。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5的区别为:XL-1的量为1份,P-1的用量为5份,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1(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2。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5的区别为:XL-1的用量为2,P-1的用量为10份,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1(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2。
对比例1
(1)第二组分的制备
1000cp甲基硅油100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10份,乙炔炭黑10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0份,二甲氧基二甲基硅烷为25份,P-1为3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份,在行星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2)双组份硅橡胶的制备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1(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2。
对比例2
(1)第二组分的制备
1000cp甲基硅油100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10份,乙炔炭黑10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0份,二甲氧基二乙基硅烷为25份,P-2为3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份,在行星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2)双组份硅橡胶的制备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2(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2。
对比例3
(1)第二组分的制备
1000cp甲基硅油100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二氧化硅20份,钛白粉10份,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XL-1为25份,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份,在行星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2)双组份硅橡胶的制备
上述催化交联剂(第二组分)配合主剂A1(第一组分),按照催化交联剂/主剂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测试双组份硅橡胶性能,测试数据如表2。
性能测试方法:
表干的测试方法:GB/T 13477.5。
硬度的测试方法:GB/T531。
内部硬度测试方法:在一次性塑料杯内,倒入一定量的混合后的胶粘剂,控制厚度在1cm,按照GB/T531测试底部硬度。
伸长率测试方法:GB/T528。
粘接测试方法:在干净的基材上挤出双组分胶,至少15cm的长条,使用模板或医用压舌棒将胶条挤压均匀,使胶宽约15mm,胶厚约2mm;室温25±2℃,55±3%湿度下固化7天,后撕开胶层,计算基材上残留胶面积。
表1
Figure BDA0002423853960000151
表2
Figure BDA0002423853960000161
注:上表中双85~1000h测试,指混合后在室温条件下固化7d后,在放入双85检测装置中进行老化。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采用上述组合物制得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同时具有固化速度快、伸长率好、短时间内的粘结性能佳及耐老化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形成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的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包括带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羟基的聚硅氧烷和水;所述第二组分包括第一稀释剂、第一共水解产物、第二共水解产物、催化剂,其中所述第一共水解产物为三烷氧基硅烷a和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的共水解产物,所述第二共水解产物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与三烷氧基硅烷b的共水解产物;
以占所述带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羟基的聚硅氧烷的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第一共水解产物与所述第二共水解产物的总用量为1~8%;
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一组分包括100重量份的所述带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羟基的聚硅氧烷,0.1~0.5重量份的水;
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二组分包括10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稀释剂,15~3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共水解产物,20~40重量份的所述第二共水解产物、0.1~0.5重量份的所述催化剂和20~45重量份的烷氧基硅烷交联剂;
所述三烷氧基硅烷a和所述不含氨基的二烷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2):1;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与所述三烷氧基硅烷b的重量比为1:(0.7~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水解产物与所述第二共水解产物的重量比为4:6~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第二组分还包括20~40重量份的第一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一组分还包括50~120重量份的第二填料,所述第一填料和所述第二填料的种类相同或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一组分还包括0.5~3重量份的氨基硅油和/或10~20重量份的第二稀释剂,所述第二稀释剂与所述第一稀释剂的种类相同或不同。
6.一种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采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为原料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在室温25℃±2及55±5%湿度条件下固化24小时,胶体内部2cm深处的硬度不低于表面硬度的60%。
8.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在太阳能领域和/或汽车领域作为粘接材料、密封材料和灌封材料的应用。
CN202010214240.7A 2020-03-24 2020-03-24 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形成其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113635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4240.7A CN111363515B (zh) 2020-03-24 2020-03-24 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形成其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4240.7A CN111363515B (zh) 2020-03-24 2020-03-24 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形成其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3515A CN111363515A (zh) 2020-07-03
CN111363515B true CN111363515B (zh) 2021-11-23

Family

ID=71204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4240.7A Active CN111363515B (zh) 2020-03-24 2020-03-24 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形成其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635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1390A (zh) * 2021-08-31 2022-01-04 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双组分型有机硅灌封胶、用于形成其的组合物及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2486A (ja) * 1993-09-13 1995-03-28 Shin Etsu Chem Co Ltd 室温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CN102424742A (zh) * 2011-11-21 2012-04-25 绵阳惠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湿热老化的双组分缩合型室温固化硅橡胶
CN108485593A (zh) * 2018-01-22 2018-09-04 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有机硅缩合型双组份灌封胶及其应用
CN109486467A (zh) * 2018-10-12 2019-03-19 林菊琴 一种快速深层固化的透明有机硅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6447A (zh) * 2019-01-16 2019-04-23 江西奋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脱醇型硅橡胶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3479A (zh) * 2007-07-27 2009-01-28 德古萨有限责任公司 硅氧烷低聚物,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EP2851395A1 (de) * 2013-09-20 2015-03-25 Sika Technology AG Kombination aus RTV-1 Silikonformulierung und Beschleuniger mit verbesserter Aushärtecharakteristik
JP6595935B2 (ja) * 2016-02-25 2019-10-23 信越石英株式会社 ガラス用接着剤、ガラス用接着剤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接着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2486A (ja) * 1993-09-13 1995-03-28 Shin Etsu Chem Co Ltd 室温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CN102424742A (zh) * 2011-11-21 2012-04-25 绵阳惠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湿热老化的双组分缩合型室温固化硅橡胶
CN108485593A (zh) * 2018-01-22 2018-09-04 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有机硅缩合型双组份灌封胶及其应用
CN109486467A (zh) * 2018-10-12 2019-03-19 林菊琴 一种快速深层固化的透明有机硅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6447A (zh) * 2019-01-16 2019-04-23 江西奋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脱醇型硅橡胶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3515A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0028B (zh) 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在可交联组合物中的应用
EP2142587A2 (en) Polymer and polymer compositions
JP3389338B2 (ja) 加水分解性官能基含有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の製造方法及び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EP3119847B1 (en) Alkoxy group-containing silicones with re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of defined reactivity
KR20200125578A (ko) 수분 경화성 실리콘 중합체 및 그의 용도
CN111363515B (zh) 双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形成其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546229B (zh) 用于加聚有机硅配制物的粘合促进剂
JP2017222819A (ja) 付加反応硬化型シリコーン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テープ
JP2005272703A (ja) 室温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自動車用部品
JP2013221135A (ja) ポリシロキサン化合物および湿気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6642324B2 (ja) 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含有するコーティング用組成物
EP4059991A1 (en) Organopolysiloxane and coat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CN102408720B (zh) 双组分体系中的储存稳定性硬化剂组合物
KR101864504B1 (ko) 유기폴리실록산 조성물
JP2016204612A (ja) 縮合反応生成物の製造方法、該縮合反応生成物を含有する室温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051449A (zh) 一种聚硅氧烷组合物
KR20230108289A (ko) 2-파트 축합 경화성 실리콘 조성물 및 이의 적용
CN111286034A (zh) 有机硅聚合物、包含其的混合物和有机硅胶粘剂
JP5562728B2 (ja) 耐油性付加硬化型シリコーン組成物並びに耐油性シリコーンゴム
CA1187239A (en)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primer
CN115667371B (zh) 有机聚硅氧烷及其制造方法、硬化性组合物、硬化物、涂布剂、具有被覆层的物品
EP4074753B1 (en) Organopolysiloxane and coat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opolysiloxane
US8481655B2 (en) Copper complexes of amino-functional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US20220306864A1 (en) Moisture curable network silicone polymer and uses thereof
CN118119670A (zh) 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粘合剂、密封剂和涂层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3

Address after: 215124 Building 1, 333 Shanfu Road, Hedong Industrial Park, Wuzho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ule (Suzhou)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00 No. 40, Youxiang Road, Wangshan Industrial Park, Wuzh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TIAN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369 Shanfeng Road, Guoxiang Street, Wuzh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4

Patentee after: Fule (Suzhou)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4 Building 1, 333 Shanfu Road, Hedong Industrial Park, Wuzho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le (Suzhou) new material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