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6423A - 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6423A
CN111306423A CN202010125972.9A CN202010125972A CN111306423A CN 111306423 A CN111306423 A CN 111306423A CN 202010125972 A CN202010125972 A CN 202010125972A CN 111306423 A CN111306423 A CN 111306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echanism
air
elastic contact
pressure difference
contact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59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鞠文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1259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6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6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642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2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with approximately constant height, e.g. with constant length of column or of le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7/00Suction cups for attaching purposes; Equivalent means using adhesi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00Pistons; Trunk pistons; Plungers
    • F16J1/10Connection to driving members
    • F16J1/14Connection to driving members with connecting-rods, i.e. pivotal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4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shaped as b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02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 F16K17/04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包括主体外壳。本发明利用杠杆原理,使得部件与冰面形成负压状态,再使得内部负压部位的空气导入伸缩部位,在伸缩部位形成高压抵触状态,从而使得内部循环的空气能够被有效利用,而在接触冰面的部位为抵触和吸附的作用,所以固定后稳定,安全隐患低,而且,该装置具有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防止内外界气压过大而导致的冰面破裂现象的发生,此外,该装置具有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利用球体和管道孔之间的尺寸和重力,能够控制较大气压状态下的空气单向流动,另外,该装置具有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能够实现驱动和从动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特殊工作场所,比如冰面,为了将设备固定,使其进行稳定的工作,都会用到固定装置,而现有的方式都是将冰面进行破坏进行固定,所以导致其安全隐患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顶部通过主支撑杆安装一工作面板,所述主体外壳的侧面设置有三个与其一体式结构的限位外壳,所述主体外壳顶部中心设置有空气转移空间,所述空气转移空间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主第一通气孔,所述主第一通气孔的底部设置有主中空结构,所述主中空结构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主第二通气孔,所述主第二通气孔底部设置有空气吸附空间,所述主体外壳在位于所述空气吸附空间底部安装一主密封圈,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安装一连通外界空间和主中空结构的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在位于所述空气转移空间的周围设置有环形中空结构,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空气转移空间一侧底部和环形中空结构底部的主第三通气孔,所述主第一通气孔和主第三通气孔的内部在纵向部位均安装一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每个所述限位外壳的中心均设置有副中空结构,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环形中空结构和副中空结构顶部的主第三通气孔,所述空气转移空间和副中空结构的内部均安装有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空气转移空间内部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顶部中心通过活动铰链连接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通过另一活动铰链安装在一施压杆一端的底部,所述施压杆中段的底部通过活动铰链连接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安装在主体外壳的顶部,位于所述副中空结构内部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底端中心安装有主推杆,所述主推杆的杆体上安装一压缩的主螺旋弹簧,所述主推杆的杆体贯穿限位外壳底部中心,且所述主推杆的底端安装有抵触板,所述主体外壳和限位外壳在位于主中空结构和主第四通气孔的部位安装有气体排放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包括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气密封圈、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排气孔、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插入空间、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进气孔、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通气孔和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的侧面套接一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气密封圈,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内部的中心设置有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排气孔,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排气孔的一端连通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的一端,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插入空间,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插入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进气孔,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进气孔连通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的另一侧,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的内部安装一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插入空间一侧的端面中心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的侧面设置有连通其两端面的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通气孔,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的另一端面安装一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气密封圈卡接在主体外壳的内部,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进气孔的一端连通主中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的初始长度大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的横向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包括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阀、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和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内部的中心设置有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在位于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的内部安装一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阀,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的一端连通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中心的底部,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的另一端连通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顶端,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的一端连通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中心的顶部,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的另一端连通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底部的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的结构半径大于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阀的结构半径,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阀的结构半径大于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和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的结构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安装在主第一通气孔和主第三通气孔的内部,且位于所述主第一通气孔和主第三通气孔内部的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分别朝向主中空结构和空气转移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包括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锥形引导移动结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环形凹槽结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环形凹槽结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密封圈和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密封圈;所述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一端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锥形引导移动结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的侧面下上部位分别设置有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环形凹槽结构和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环形凹槽结构,且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环形凹槽结构和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环形凹槽结构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密封圈和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安装在空气转移空间和副中空结构的内部。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空气转移空间和副中空结构中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活动铰链和主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杠杆原理,使得部件与冰面形成负压状态,再使得内部负压部位的空气导入伸缩部位,在伸缩部位形成高压抵触状态,从而使得内部循环的空气能够被有效利用,而在接触冰面的部位为抵触和吸附的作用,所以固定后稳定,安全隐患低,而且,该装置具有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防止内外界气压过大而导致的冰面破裂现象的发生,此外,该装置具有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利用球体和管道孔之间的尺寸和重力,能够控制较大气压状态下的空气单向流动,另外,该装置具有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能够实现驱动和从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中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中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中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外壳、2,主支撑杆、3,工作面板、4,限位外壳、5,空气转移空间、6,主第一通气孔、7,主中空结构、8,主第二通气孔、9,空气吸附空间、10,主密封圈、11,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111,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2,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气密封圈,113,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114,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15,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插入空间,116,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17,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118,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119,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通气孔,1110,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2,环形中空结构、13,主第三通气孔、14,主第三通气孔、15,副中空结构、16,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161,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2,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63,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阀,164,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65,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7,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171,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172,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锥形引导移动结构,173,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环形凹槽结构,174,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环形凹槽结构,175,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密封圈,176,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密封圈、18,活动杆、19,施压杆、20,固定杆、21,气体排放阀门、22,主推杆、23,主螺旋弹簧、24,抵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包括主体外壳1,所述主体外壳1顶部通过主支撑杆2安装一工作面板3,所述主体外壳1的侧面设置有三个与其一体式结构的限位外壳4,所述主体外壳1顶部中心设置有空气转移空间5,所述空气转移空间5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主第一通气孔6,所述主第一通气孔6的底部设置有主中空结构7,所述主中空结构7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主第二通气孔8,所述主第二通气孔8底部设置有空气吸附空间9,所述主体外壳1在位于所述空气吸附空间9底部安装一主密封圈10,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安装一连通外界空间和主中空结构7的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11,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在位于所述空气转移空间5的周围设置有环形中空结构12,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空气转移空间5一侧底部和环形中空结构12底部的主第三通气孔13,所述主第一通气孔6和主第三通气孔13的内部在纵向部位均安装一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16,每个所述限位外壳4的中心均设置有副中空结构15,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环形中空结构12和副中空结构15顶部的主第三通气孔14,所述空气转移空间5和副中空结构15的内部均安装有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17,位于所述空气转移空间5内部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17顶部中心通过活动铰链连接一活动杆18,所述活动杆18的顶部通过另一活动铰链安装在一施压杆19一端的底部,所述施压杆19中段的底部通过活动铰链连接一固定杆20,所述固定杆20的底端安装在主体外壳1的顶部,位于所述副中空结构15内部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17底端中心安装有主推杆22,所述主推杆22的杆体上安装一压缩的主螺旋弹簧23,所述主推杆22的杆体贯穿限位外壳4底部中心,且所述主推杆22的底端安装有抵触板24,所述主体外壳1和限位外壳4在位于主中空结构7和主第四通气孔14的部位安装有气体排放阀门21。
请参阅图2,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11包括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气密封圈112、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113、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14、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插入空间115、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16、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117、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118、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通气孔119和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10;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的侧面套接一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气密封圈112,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内部的中心设置有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113,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113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14,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14的一端连通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的一端,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113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插入空间115,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插入空间115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16,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16连通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的另一侧,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113的内部安装一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117,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117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插入空间115一侧的端面中心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118,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117的侧面设置有连通其两端面的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通气孔119,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117的另一端面安装一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10;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气密封圈112卡接在主体外壳1的内部,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16的一端连通主中空结构7;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10的初始长度大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113的横向长度,其主要作用是: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10的弹性大小便是最大压力值的大小,当内部压力值大于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10的弹力时,内部的气体将会及时排出,从而降压,所以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10的弹力要被固定冰面的抗压强度。
请参阅图3,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16包括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62、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阀163、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64和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65;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内部的中心设置有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62,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在位于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62的内部安装一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阀163,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的内部设置有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64,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64的一端连通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62中心的底部,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64的另一端连通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顶端,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的内部设置有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65,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65的一端连通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62中心的顶部,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65的另一端连通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底部的中心;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62的结构半径大于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阀163的结构半径,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阀163的结构半径大于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64和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65的结构半径;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安装在主第一通气孔6和主第三通气孔13的内部,且位于所述主第一通气孔6和主第三通气孔13内部的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64分别朝向主中空结构7和空气转移空间5,其主要作用是:利用球体的重力和与气孔之间的尺寸,实现空气的单向流动。
请参阅图4,所述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17包括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171、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锥形引导移动结构172、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环形凹槽结构173、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环形凹槽结构174、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密封圈175和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密封圈176;所述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171一端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锥形引导移动结构172,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171的侧面下上部位分别设置有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环形凹槽结构173和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环形凹槽结构174,且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环形凹槽结构173和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环形凹槽结构174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密封圈175和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密封圈176;所述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171安装在空气转移空间5和副中空结构15的内部;位于所述空气转移空间5和副中空结构15中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171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活动铰链和主推杆23的端部固定连接,其主要作用是:在移动式,能够保持一侧密封,实现驱动或者在介质的作用下,实现从动关系。
具体使用方式:本发明工作中,将该装置放置到需要工作的部位,然后往复按压施压杆19,在施压杆19不断的按压过程中,会使得位于主中空结构7的空气不断涌入到副中空结构15的内部,使得主中空结构7内部形成负压状态,而副中空结构15的内部形成高压状态,负压状态使得主体外壳1在位于主密封圈10的部位对冰面形成吸附状态,而高压状态使得抵触板24能够对冰面形成向下的推力,从而达到工作状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顶部通过主支撑杆(2)安装一工作面板(3),所述主体外壳(1)的侧面设置有三个与其一体式结构的限位外壳(4),所述主体外壳(1)顶部中心设置有空气转移空间(5),所述空气转移空间(5)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主第一通气孔(6),所述主第一通气孔(6)的底部设置有主中空结构(7),所述主中空结构(7)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主第二通气孔(8),所述主第二通气孔(8)底部设置有空气吸附空间(9),所述主体外壳(1)在位于所述空气吸附空间(9)底部安装一主密封圈(10),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安装一连通外界空间和主中空结构(7)的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11),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在位于所述空气转移空间(5)的周围设置有环形中空结构(12),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空气转移空间(5)一侧底部和环形中空结构(12)底部的主第三通气孔(13),所述主第一通气孔(6)和主第三通气孔(13)的内部在纵向部位均安装一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16),每个所述限位外壳(4)的中心均设置有副中空结构(15),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环形中空结构(12)和副中空结构(15)顶部的主第三通气孔(14),所述空气转移空间(5)和副中空结构(15)的内部均安装有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17),位于所述空气转移空间(5)内部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17)顶部中心通过活动铰链连接一活动杆(18),所述活动杆(18)的顶部通过另一活动铰链安装在一施压杆(19)一端的底部,所述施压杆(19)中段的底部通过活动铰链连接一固定杆(20),所述固定杆(20)的底端安装在主体外壳(1)的顶部,位于所述副中空结构(15)内部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17)底端中心安装有主推杆(22),所述主推杆(22)的杆体上安装一压缩的主螺旋弹簧(23),所述主推杆(22)的杆体贯穿限位外壳(4)底部中心,且所述主推杆(22)的底端安装有抵触板(24),所述主体外壳(1)和限位外壳(4)在位于主中空结构(7)和主第四通气孔(14)的部位安装有气体排放阀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11)包括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气密封圈(112)、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113)、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14)、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插入空间(115)、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16)、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117)、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118)、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通气孔(119)和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10);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的侧面套接一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气密封圈(112),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内部的中心设置有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113),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113)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14),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14)的一端连通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的一端,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113)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插入空间(115),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插入空间(115)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16),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16)连通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的另一侧,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心外壳(111)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113)的内部安装一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117),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117)在位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插入空间(115)一侧的端面中心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阀板(118),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117)的侧面设置有连通其两端面的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通气孔(119),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移动板(117)的另一端面安装一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空气密封圈(112)卡接在主体外壳(1)的内部,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16)的一端连通主中空结构(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10)的初始长度大于所述弹性抵触式最大气压差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113)的横向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16)包括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62)、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阀(163)、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64)和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65);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内部的中心设置有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62),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在位于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62)的内部安装一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阀(163),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的内部设置有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64),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64)的一端连通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62)中心的底部,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64)的另一端连通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顶端,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的内部设置有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65),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65)的一端连通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62)中心的顶部,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65)的另一端连通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底部的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62)的结构半径大于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阀(163)的结构半径,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阀(163)的结构半径大于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64)和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气孔(165)的结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外壳(161)安装在主第一通气孔(6)和主第三通气孔(13)的内部,且位于所述主第一通气孔(6)和主第三通气孔(13)内部的球形结构尺寸限位式空气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气孔(164)分别朝向主中空结构(7)和空气转移空间(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17)包括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171)、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锥形引导移动结构(172)、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环形凹槽结构(173)、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环形凹槽结构(174)、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密封圈(175)和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密封圈(176);所述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171)一端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锥形引导移动结构(172),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171)的侧面下上部位分别设置有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环形凹槽结构(173)和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环形凹槽结构(174),且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环形凹槽结构(173)和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环形凹槽结构(174)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一密封圈(175)和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第二密封圈(17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171)安装在空气转移空间(5)和副中空结构(15)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空气转移空间(5)和副中空结构(15)中的活塞式空间移动介质驱动机构用活塞阀(171)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活动铰链和主推杆(23)的端部固定连接。
CN202010125972.9A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 Withdrawn CN111306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5972.9A CN111306423A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5972.9A CN111306423A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6423A true CN111306423A (zh) 2020-06-19

Family

ID=71159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5972.9A Withdrawn CN111306423A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64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0253A (zh) * 2021-07-05 2021-09-10 秦振风 一种气流点控式物体吸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0253A (zh) * 2021-07-05 2021-09-10 秦振风 一种气流点控式物体吸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8067B (zh) 一种手动空气吸附式取件器
CN110822137A (zh) 一种压力驱动式多方位液体输送装置
CN111442058A (zh) 一种混合动力式减震装置
CN111306423A (zh) 一种空气吸附抵触式冰面固定工作装置
CN110936308A (zh) 一种三角定位内套式支架
CN108488561A (zh) 一种便携式重物支撑装置
CN108747879A (zh) 一种工业用手动气压式台虎钳
CN2539848Y (zh) 新型磁能液压泵
CN111140557A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s型波纹管式蓄能器
CN110936315A (zh) 一种高压气体可控制式强力扳手
CN210947004U (zh) 一种保持气压罐中水体鲜活的装置
CN204942747U (zh) 应用于净水器的水锤消除减压阀
CN2934850Y (zh) 高压连接器
CN2289103Y (zh) 柱塞式止回阀
CN201297401Y (zh) 一种活塞阀
CN108910320B (zh) 一种易挥发液体储存装置
CN212535969U (zh) 一种充气泵结构
CN110925344B (zh) 一种可变弹簧组件
CN203146981U (zh) 一种带有增压功能的阀门气动装置
CN108869620B (zh) 一种机械分子弹簧单元体装置及隔振器
CN112177880A (zh) 一种二氧化碳增压装置
CN207975277U (zh) 核级电动隔膜阀
CN106353152A (zh) 用于取样的装置
CN103575322B (zh) 便捷式汽车负压传感器、开关测试装置
CN220850531U (zh) 一种氮气弹簧快速泄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