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9083A - 管道用换气扇 - Google Patents

管道用换气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9083A
CN111279083A CN201880066856.5A CN201880066856A CN111279083A CN 111279083 A CN111279083 A CN 111279083A CN 201880066856 A CN201880066856 A CN 201880066856A CN 111279083 A CN111279083 A CN 111279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ct
ventilator
protrusion
connecting portio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68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永崎大辅
高濑毅
深濑雄一
小崎雄大
泽野友祐
竹居寿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79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90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2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10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air supply, or exhaust, through perforated wall, floor or cei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管道用换气扇(100)具有主体(2)和管道连接部(8),所述主体(2)的供气口设置于下表面,排气口设置于侧面,向上方突出的突起设置于顶面,所述管道连接部(8)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主体(2)的侧面,并具备排出口部,所述排出口部为延长排气口的筒状,管道连接部(8)具备上表面部(33)和包围框(29、30),所述上表面部设置有与突起(21)卡合的卡合孔(22),所述包围框(29、30)从上表面部(33)向下方突出并包围与卡合孔(22)卡合的突起(21)。

Description

管道用换气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管道将外部气体向室内供气、或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管道用换气扇。
背景技术
首先,对管道用换气扇的施工进行说明。在住宅的施工中,在顶棚内预先配设了换气用的管道后,进行顶棚材料等的铺设,之后在设置于顶棚的换气扇安装用的开口设置管道用换气扇的情况较多。因此,大多采用如下方法:使管道用换气扇的管道连接部与换气扇本体卡合脱离自如,首先将配设在顶棚内的管道与管道连接部连接,将管道连接部临时固定在顶棚后,沿着管道连接部安装换气扇本体。为了实现该安装方法,公开了在换气扇本体的顶板的两端部分设置突出的突起,在管道连接部的上端设置有与该突起卡合的卡合孔的换气扇(例如,专利文献1)。
另外,为了防止管道连接部和换气扇本体的漏风,或者为了提高隔水性,公开了在换气扇本体的突起与管道连接部的卡合孔卡合之前,在换气扇本体下部侧形成管道连接部与换气扇本体卡合的形状,从而改善了施工性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735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458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管道用换气扇中,在使换气扇本体沿着管道连接部滑动的同时插入顶棚的开口部时,存在难以目视管道连接部的卡合孔的课题。另外,由于难以目视管道连接部的卡合孔,因此存在无法将管道连接部的卡合孔与换气扇本体的突起卡合的课题。另外,若管道连接部相对于换气扇本体向外侧(管道侧)倾倒,则存在主体的顶面的突起与管道连接部的卡合孔不卡合而无法固定这样的问题。并且,由于在管道连接部脱离的状态下将换气扇本体固定,因此存在换气扇本体与管道连接部之间产生间隙、空气等泄漏等课题。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在换气扇本体和管道连接部的下缘部进行固定来改善气密性及隔水性的技术,但存在安装结构变得复杂等课题。另外,还存在需要换气扇本体间隙板等零件个数多、作业时的工夫增加等课题。并且,由于在换气扇本体下部侧具备管道连接部与换气扇本体卡合的形状,因此还存在换气扇本体的风路变小而对送风性能产生影响、或噪音变大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以往的问题点而完成的,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将管道连接部固定于换气扇本体,进而得到不对送风性能造成影响的管道用换气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具有换气扇本体和管道连接部,所述换气扇本体在下表面设置有供气口,在侧面设置有排气口,在顶面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所述管道连接部具备筒状的排出口部,所述筒状的排出口部可装卸地安装于换气扇本体的侧面而将排气口延长。管道连接部具备上表面部和包围框,所述上表面部设置有与突起卡合的卡合孔,所述包围框从上表面部向下方突出并包围与卡合孔卡合的突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换气扇本体顶面的突起能够可靠地收纳在换气扇施工时设置于管道连接部的包围框,而且突起与卡合孔的对位容易且容易卡合。另外,在换气扇本体施工时,能够改善管道连接部从换气扇本体脱落这样的不良情况、以及由于管道连接部脱离换气扇本体而产生的漏风这样的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管道用换气扇的安装状态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省略了图1的换气扇本体的装饰格栅的主视图。
图3是在图2的主视图中打开了端子罩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说明图1的管道用换气扇的管道连接部和换气扇本体的施工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施工时的管道连接部和换气扇本体中可能发生的状态的剖视图(现有例)。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管道连接部与换气扇本体的卡合的剖视图。
图7是从换气扇本体侧观察管道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8是说明换气扇本体和管道连接部的拆卸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道用换气扇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至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管道用换气扇的图,图1是表示安装状态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换气扇本体的省略了装饰格栅的主视图,图3是在图2的主视图中打开了端子罩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说明管道连接部和换气扇本体的施工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施工时的现有的管道连接部和换气扇本体中可能发生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的管道连接部和换气扇本体的卡合的剖视图,图7是从换气扇本体侧观察管道连接部的立体图,图8是说明换气扇本体和管道连接部的拆卸的说明图。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是将管道用换气扇100设置于顶棚面32的情况下的上下方向,是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向。此外,在将管道用换气扇100设置于壁面的情况下,管道用换气扇100的上下方向不与铅垂方向一致。即,管道用换气扇100的上下方向并不限定于铅垂方向。
在图1中,使用管道14进行换气的管道用换气扇100具有构成换气扇本体的主体2和安装于主体2的管道连接部8。主体2在下表面设有供气口2d,在侧面设有排气口2b,在顶面设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21。管道连接部8具备延长排气口2b的筒状的排出口部10。排出口部10与管道14连接。管道14连通到室外侧,在将排出口部10与管道14连接的状态下运转管道用换气扇100,由此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换气。
(管道用换气扇)
对实施方式1的管道用换气扇进行说明。主体2是一面开口的箱型,在与箱开口相反的面(顶面侧)具有作为使换气的空气流通的换气驱动体的多叶片式送风机1、和收纳多叶片式送风机1的风扇壳体5。风扇壳体5的下表面敞开而形成吸入口6。多叶片式送风机1由电动机3和与电动机3的驱动轴插入结合的风扇4构成。
(管道用换气扇内部的说明)
在风扇壳体5安装有能够容易地开闭的端子罩11。另外,在端子罩11内具备能够连接外部电源电线的电线连接装置20。电线连接装置20与电动机3通过器内电线而电连接。从外部电源电线(未图示)施加的电经由电线连接装置20从器内电线流向电动机3,由此将电能转换为电动机3的旋转运动。电动机3的旋转运动传递至与驱动轴连结的风扇4,由此风扇4旋转,形成空气流。通过风扇壳体5,从吸入口6吸入的空气通过多叶片式送风机1形成沿着风扇壳体5的内壁到达排气口2b的排气风路。
(装饰格栅)
若看到风扇壳体5等内部部件,则管道用换气扇100美观性差,因此具备用于使内部部件看不见的作为外观设计部件的装饰格栅12。装饰格栅12具备向换气扇本体安装用的弹簧13,通过将弹簧13钩挂在风扇壳体5所具备的装饰格栅安装用弹簧固定部7而固定。装饰格栅12通过弹簧13安装,即使顶棚面32的厚度稍微变动也能够容易地应对,不会与顶棚面32产生间隙等。装饰格栅12除了提高管道用换气扇100的美观性以外,还具有防止异物混入多叶片式送风机1的效果。
(管道连接部)
管道用换气扇100具有主体2和管道连接部8,所述管道连接部8安装在主体2的侧面,并具备排出口部10,所述排出口部10从主体2的侧面向直角方向延伸,并延长到将排气口2b与管道14连通的位置。排出口部10形成为直径不同的台阶状。这是考虑到即使配设的管道14的直径不同也能够对应、以及卷尺测量等的作业性而形成为台阶状。管道14延伸至屋外,与建筑物的屋外外壁所具备的通风橱等连结,形成对住宅内的空气进行换气的换气风路。
(挡板)
在管道连接部8内设置有利用风压进行开闭的挡板9。挡板9在管道用换气扇100运转时由于风压而打开,在停止时利用挡板9的自重关闭管道连接部8的内部。通过这样设置挡板9,能够防止在管道用换气扇100停止时来自屋外的外风侵入室内。在本说明中,对利用风压进行开闭的挡板9进行了说明,但有时也使用以电气式进行驱动的挡板。
(换气扇本体和管道连接部的安装方法)
使用图4对管道用换气扇100的设置进行说明。管道连接部8预先与管道14连接,临时固定凸缘部8a和顶棚面32。在本说明中,示出了将管道用换气扇100固定于顶棚面32的情况,但也可以将管道用换气扇100设置于住宅的壁面。管道连接部8和主体2通过滑动而能够装卸,使主体2的与管道连接部8的压接面27沿着管道连接部8,将主体2插入到设置在顶棚面32的埋入孔26中,临时固定主体2。在临时固定状态下,主体2和管道连接部8中,主体2的从顶面向上方突出的突起21与设置在管道连接部8的上表面部33上的卡合孔22卡合。另外,在主体2的凸缘部2a的方孔2c插入管道连接部8的凸缘部8a所具备的突起8b。这样,主体2和管道连接部8向水平方向的移动被抑制并固定。另外,通过将主体2的排气口2b侧的侧面的管道连接部固定突起23嵌入管道连接部8的方槽24,从而抑制向垂直方向的移动并固定。这样,主体2和管道连接部8被固定,主体2的排气口2b与管道连接部8的排出口部10连通,能够经由管道14排出进行换气的空气。
(换气扇本体和管道连接部的拆卸方法)
在将主体2和管道连接部8拆下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通过将主体2的排气口2b侧的侧面的管道连接部拆卸用突起25向主体2的内侧牵拉,管道连接部固定突起23能够从方槽24脱离,能够向垂直方向移动,从而能够滑动而拆卸。
(对以往的问题点进行说明)
关于上述的主体2和管道连接部8的安装方法,使用图5说明以往的问题点。在将管道连接部8临时固定于顶棚面32(或壁面)的埋入孔26之后,将主体2插入埋入孔26的情况下,如图5(现有例)所示,当管道连接部8相对于管道用换气扇100向外侧(管道14侧)倾倒时,存在主体2的顶面的突起21与管道连接部8的卡合孔22不卡合而无法在顶面侧固定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为了防止漏风而使在主体2的与压接于管道连接部8的压接面27连续的面的上部设置的突起28、和包围突起28的设置于管道连接部8的包围框29卡合这样的卡合中,有时难以固定。
(本发明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及图7所示,具备与管道连接部8的卡合孔22连接并从上表面部33朝向主体2的突起21侧突出的包围框29、30。管道连接部8一体地形成有形成有卡合孔22的上表面部33和包围框29、30,减少了部件精度的偏差。在包围框29、30中,由包围框29包围突起21的前方(管道连接部8侧),由包围框30包围突起21的后方(管道用换气扇100的电动机3侧),从而使突起21与卡合孔22的对位变得容易。另外,包围框29、30向突起21侧突出,因此能够在插入主体2时在较早的阶段将突起21迎入框内并进行引导,形成在施工时无法目视的部分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对位的构造。
而且,包围框30的下部(突起21侧)设置有从框的边缘向卡合孔22平缓地倾斜的倾斜部30b。通过在包围框30设置倾斜部30b,能够沿着倾斜部30b将突起21可靠地引导至卡合孔22,所述倾斜部30b从卡合孔22的与主体2面对的一侧的缘部22a倾斜到包围框30的前端30a。通过这样,即使在管道连接部8向管道14侧倾倒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向突起21侧突出的包围框29、30以及包围框30所具备的倾斜部30b在主体2的插入时的较早的阶段迎合突起21,从而能够可靠地引导突起21,并容易地将突起21与卡合孔22卡合。
突起21以从与卡合孔22嵌合的部位朝向前端21a逐渐变细的方式倾斜地形成。由此,即使管道连接部8稍微倾斜,由于突起21的前端21a与包围框29、30之间有富余,因此突起21容易地进入包围框29、30之间,并被引导至卡合孔22。另外,进一步对突起21的前端21a实施倒角而设置倒角部31。通过设置倒角部31,突起21更容易沿着设置于包围框30的倾斜部30b,形成更容易卡合的构造。
如上所述,在管道用换气扇100的施工时,能够将主体2的顶面的突起21可靠地收纳于在管道连接部8设置的包围框29、30,而且突起21与卡合孔22的对位容易且容易卡合。另外,能够改善管道连接部8从主体2脱落这样的不良情况、以及由于管道连接部8从换气扇本体脱落而产生的漏风这样的不良情况。
工业实用性
在说明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管道用换气扇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其他送风机或空调机等中,适合于将送风机本体和管道连接部分割而进行施工的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
1多叶片式送风机、2主体、2a、8a凸缘部、2b排气口、2c方孔、2d供气口、3电动机、4风扇、5风扇壳体、6吸入口、7装饰格栅安装用弹簧固定部、8管道连接部、8b、21、28突起、9挡板、10排出口部、11端子罩、12装饰格栅、13弹簧、14管道、20电线连接装置、21a、30a前端、22卡合孔、22a缘部、23管道连接部固定突起、24方槽、25管道连接部拆卸用突起、26埋入孔、27压接面、29包围框(前方侧)、30包围框(后方侧)、30b倾斜部、31倒角部、32顶棚面、33上表面部、100管道用换气扇。

Claims (5)

1.一种管道用换气扇,其特征在于,具备:
换气扇本体,在下表面设置有供气口,在侧面设置有排气口,在顶面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以及
管道连接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换气扇本体的侧面,并具有延长所述排气口的筒状的排出口部,
所述管道连接部具备:上表面部,设置有与所述突起卡合的卡合孔的;以及,包围框,从所述上表面部向下方突出并包围与所述卡合孔卡合的所述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用换气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围框具备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从所述卡合孔的与所述换气扇本体相对的一侧的缘部朝向前端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用换气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从与所述卡合孔嵌合的部位朝向前端变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道用换气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在前端设有倒角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道用换气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围框与所述上表面部成为一体。
CN201880066856.5A 2017-11-07 2018-01-19 管道用换气扇 Pending CN1112790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4406 2017-11-07
JP2017-214406 2017-11-07
PCT/JP2018/001591 WO2019092892A1 (ja) 2017-11-07 2018-01-19 ダクト用換気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9083A true CN111279083A (zh) 2020-06-12

Family

ID=66438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6856.5A Pending CN111279083A (zh) 2017-11-07 2018-01-19 管道用换气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9092892A1 (zh)
CN (1) CN111279083A (zh)
WO (1) WO2019092892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1970Y2 (ja) * 1989-11-28 1996-06-19 株式会社東芝 ダクト用換気扇
JPH08178387A (ja) * 1994-12-20 1996-07-12 Toshiba Corp 天井用換気扇
JPH08261526A (ja) * 1995-03-28 1996-10-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換気装置
JPH09318133A (ja) * 1996-05-29 1997-12-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埋め込み型換気扇およびその取付方法
CN1315637A (zh) * 2000-03-30 2001-10-03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换气扇安装装置
CN2818867Y (zh) * 2004-12-30 2006-09-20 广东正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天花板管道式换气扇
JP5907807B2 (ja) * 2012-05-28 2016-04-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ダクト用換気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9169B2 (en) * 2003-11-21 2005-12-27 Broan-Nutone Llc Modular ventilating exhaust fan assembly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1970Y2 (ja) * 1989-11-28 1996-06-19 株式会社東芝 ダクト用換気扇
JPH08178387A (ja) * 1994-12-20 1996-07-12 Toshiba Corp 天井用換気扇
JPH08261526A (ja) * 1995-03-28 1996-10-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換気装置
JPH09318133A (ja) * 1996-05-29 1997-12-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埋め込み型換気扇およびその取付方法
CN1315637A (zh) * 2000-03-30 2001-10-03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换气扇安装装置
CN2818867Y (zh) * 2004-12-30 2006-09-20 广东正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天花板管道式换气扇
JP5907807B2 (ja) * 2012-05-28 2016-04-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ダクト用換気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92892A1 (ja) 2019-05-16
JPWO2019092892A1 (ja) 2020-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65945A1 (en) Venti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09144778A1 (ja) 換気装置
TWI493110B (zh) ventilator
JP6482408B2 (ja) 換気扇
JP6479219B2 (ja) 換気扇
CN111279083A (zh) 管道用换气扇
JP5907807B2 (ja) ダクト用換気扇
JP2020046150A (ja) 換気装置
JP2018021739A (ja) 換気扇
JP5602090B2 (ja) ダクト用換気扇装置
JP5606386B2 (ja) 換気扇
JP2013185807A (ja) 換気装置
JP2013015260A (ja) 換気扇
JP5145978B2 (ja) 換気扇
JP7257991B2 (ja) ダクト用換気扇
JP7183109B2 (ja) 換気装置の化粧グリルおよび換気装置
JP6456255B2 (ja) 化粧パネルおよび換気扇
JP4396364B2 (ja) 電動シャッター装置
JP7170581B2 (ja) ダクト送風装置
WO2019159359A1 (ja) ダクト用換気扇
JP5454550B2 (ja) 換気装置
KR20190005664A (ko) 건축물용 후드 벤트
WO2019162986A1 (ja) ダクト用換気扇
JPWO2018179186A1 (ja) ダクト用換気扇
JPH08128693A (ja) 給気形パイプ用ファ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