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5867A - 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和推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和推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5867A
CN111225867A CN201880066583.4A CN201880066583A CN111225867A CN 111225867 A CN111225867 A CN 111225867A CN 201880066583 A CN201880066583 A CN 201880066583A CN 111225867 A CN111225867 A CN 111225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building
evaluation
unit
traf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65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25867B (zh
Inventor
宁锐
藤原正康
加藤学
鸟海涉
羽鸟贵大
星野孝道
鸟谷部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25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5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25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5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37Performance analy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包括:大楼内人流模拟部,其将表示使用者使用大楼内的电梯从哪一层移动至哪一层的大楼内交通数据、涉及大楼的布局的大楼布局数据和涉及电梯的电梯参数值作为输入值来推算使用者的流动;评价部,其基于涉及由大楼内人流模拟部推算出的使用者的流动的第一评价指标和涉及大楼内的实际的使用者的流动的第二评价指标,计算用于评价由大楼内人流模拟部推算出的使用者的流动的再现性的评价值;和输出由评价部计算出的评价值的输出部。

Description

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和推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和推算方法,例如适合用于推算大楼内的人的流动的大楼内人流模拟。
背景技术
为了恰当地使用电梯和计划用于电梯的使用便利性的改善的改造,在掌握电梯的运行状况和使用状况的基础上,预测实施各种改善方案时的状况很重要。
此处,公开有根据在电梯检测到的负荷的变化来推算各楼层的电梯的乘客人数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公开有从各楼层的电梯的乘降人数推算表示大楼内的行人从哪一层移动到哪一层的大楼内交通数据的装置(参照专利文献2)。
此外,公开有输入大楼内交通数据、大楼内的各楼层的布局数据和由电梯的设置位置、停车场、定员、速度等构成的设置条件的信息,模拟利用电梯的人的输送的装置(参照专利文献3)。
例如,将在电梯检测到的各楼层的负荷的变化作为电梯的运行业绩数据进行记录,由此使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推算大楼内交通数据。进一步,通过使用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装置,将大楼内交通数据、大楼的布局数据和大楼中设置的电梯的设置条件的信息作为输入值进行模拟,能够推算大楼内的行人的移动和电梯的运行。由此,能够实现电梯的运行状况的掌握和改变设置条件等的情况下的预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0-3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62-369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0966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处,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基于模拟结果输出电梯的运行业绩和大厅的等待人数(表示人的流动的推算结果)的功能,不过对判断推算结果能否正确地还原现实的方法没有记载。例如,虽然电梯的运行业绩的评价能够通过对电梯的控制装置中记录的运行业绩的记录数据与推算结果进行比较来实现,但如果不是精通电梯的动作的专家就难以进行记录数据的分析。因此,仅使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装置难以判断推算结果能否正确地还原现实。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问题而完成的,其提案能够评价推算出的人的流动的再现性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和推算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包括:大楼内人流模拟部,其将表示使用者使用大楼内的电梯从哪一层移动至哪一层的大楼内交通数据、涉及所述大楼的布局的大楼布局数据和涉及所述电梯的电梯参数值作为输入值来推算使用者的流动;评价部,其基于涉及由所述大楼内人流模拟部推算出的使用者的流动的第一评价指标和涉及所述大楼内的实际的使用者的流动的第二评价指标,计算用于评价由所述大楼内人流模拟部推算出的使用者的流动的再现性的评价值;和输出由所述评价部计算出的评价值的输出部。
此外,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中的推算方法,其中所述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具有大楼内人流模拟部,其将表示使用者使用大楼内的电梯从哪一层移动至哪一层的大楼内交通数据、涉及所述大楼的布局的大楼布局数据和涉及所述电梯的电梯参数值作为输入值来推算使用者的流动,所述推算方法包括:评价部基于涉及由所述大楼内人流模拟部推算出的使用者的流动的第一评价指标和涉及所述大楼内的实际的使用者的流动的第二评价指标,计算用于评价由所述大楼内人流模拟部推算出的使用者的流动的再现性的评价值的第一步骤;和输出部输出在所述第一步骤中计算出的评价值的第二步骤。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输出用于评价推算出的人的流动的再现性的评价值。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评价推算结果的再现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到电梯门厅的到达时刻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运行记录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大楼布局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到达分布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大楼内交通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参数值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评价指标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参数值计算部执行的处理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行驶距离与行驶时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行驶时间与速度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评价部执行的处理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关图表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在图1中,1作为整体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是通过模拟大楼内的人的移动和电梯的运行而进行推算的系统,包括1个或多个可相互通信的计算机和在该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
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越精细地还原现状,越能够更加正确地获得引进最新的电梯的情况下的效果、变更现有的电梯的运行的情况下的效果等。但是,既未公开判断是否精细地还原了现状的方法、也未公开用于精细地还原现状的方法。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对这些方法进行说明。
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具备各种功能(大楼内交通推算部200、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参数值计算部400、电梯指标计算部500、人流计测部600、评价部700、输出部800等)。
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的各种功能通过1个或多个计算机(省略图示。),更具体而言通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将存储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中的程序读出至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来执行(软件)而实现。另外,既可以通过电路、传感器等硬件实现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的各种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实现。
此外,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包括能够将电梯运行记录110、大楼布局数据120、到达分布数据130、大楼内交通数据140、电梯参数值150、第一评价指标160A和第二评价指标160B作为数据进行记录、读出的存储装置(省略图示。)。另外,在不需要区分第一评价指标160A与第二评价指标160B时,适当地称为评价指标160。
另外,电梯运行记录110是表示电梯的运行业绩的数据,图3表示电梯运行记录110的一例,详情后述。大楼布局数据120是关于大楼的布局的数据,图4表示大楼布局数据120的一例。到达分布数据130是表示相对于搭乘电梯的时刻、人们早多久到达电梯门厅的数据,图5表示到达分布数据130的一例。大楼内交通数据140是表示人们利用大楼内的电梯从哪一层移动至哪一层的数据,图6表示大楼内交通数据140的一例。电梯参数值150是关于电梯的参数值,图7表示电梯参数值150的一例。评价指标160是关于人和电梯的指标(关于人的流动的指标),图8表示评价指标160的一例。
<功能的说明>
大楼内交通推算部200将包含电梯的负荷的变化在内的电梯运行记录110和到达分布数据130作为输入数据,推算(计算)并输出大楼内交通数据140。
各楼层间的人的移动量例如能够通过将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组合进行推算。在专利文献2中,各楼层的移动量发生的时刻为电梯的轿厢到达各楼层的时刻。在推算处于电梯内的人的移动的情况下,从轿厢到达的时刻起推算人的移动即可,不过在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中,不仅推算电梯的轿厢内,还推算电梯门厅等电梯外的人的移动。
例如,如图2所示那样,当考虑电梯门厅中的行人221的移动时,搭乘轿厢231的各行人221一般在呼梯按钮按下时刻211至轿厢到达时刻212之间到达电梯门厅,在轿厢到达时刻212一起搭乘轿厢231。因此,行人221到达电梯门厅相比轿厢到达时刻212为一定时间之前。因此,在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中,使用按分布定义上述一定时间的到达分布数据130,按行人221相比电梯的轿厢到达时刻212在与到达分布数据130相应的时间之前到达电梯门厅,将到达电梯门厅的时间作为行人221的出发时刻来推算大楼内交通数据140。
此外,在不仅电梯门厅、还包含大楼内的通道等大范围地推算人的移动的情况下,不仅考虑与到达分布数据130相应的时间,而且考虑从大楼内的人开始移动的地点至电梯门厅的移动时间,将与到达分布数据130相应的时间与移动时间的合计值之前的时刻作为人的出发时刻,推算大楼内交通数据140。移动时间也既可以如到达分布数据130那样作为分布设定,还可以预先加入移动时间来生成到达分布数据130。此外,在人开始移动的地点有多个的情况下,也可以生成按电梯门厅与人开始移动的地点的各种组合将移动时间或移动时间相加得到的到达分布数据130。
根据该结构,不仅能够推算电梯的轿厢内、而且还能够推算电梯门厅等电梯外的人的移动。
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将大楼布局数据120、大楼内交通数据140和电梯参数值150作为输入值推算(模拟)人的流动,基于模拟的结果(模拟结果)输出第一评价指标160A。更具体而言,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具备将作为包含电梯等设备的设置位置在内的结构化的数据的大楼布局数据120、由大楼内交通推算部200推算出的大楼内交通数据140和包含电梯的停车场、定员、额定速度、额定加速度等值在内的电梯参数值150作为输入,来模拟电梯的运行和人的移动的功能,以及汇集模拟结果而输出第一评价指标160A的功能。
此外,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作为内部参数值具有用于从人的行走速度、电梯的轿厢内的定员和已搭乘人数判断是否进入轿厢的登梯率等。
例如,登梯率作为表示从电梯的轿厢内的定员和正在搭乘电梯的轿厢的人数计算的比例(相对于判断为满员的已搭乘人数的定员的搭乘比例)的上限的阈值设定。在搭乘比例超过登梯率的情况下在模拟中进行不许追加搭乘的处理,由此,能够还原即使电梯未达到定员在拥挤时也不追加搭乘的实际的行动。作为搭乘比例,例如使用相对于电梯运行记录110中记录的轿厢内负荷1116的最大值的定员的比例。
另外,将登梯率等作为内部参数值进行了说明,不过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参数值计算部400计算(也可以包含在电梯参数值150中。)。
并且,关于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的模拟例如能够通过使用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技术来实现。
参数值计算部400以电梯运行记录110为输入进行电梯参数值150(额定速度、额定加速度等)的计算。关于电梯参数值150也能够根据电梯的产品规格确定,不过通常会因附加条件、老化等,在运营时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因此,参数值计算部400使用电梯运行记录110更精细地计算电梯参数值150。根据该结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能够更精细地还原现状。不过,也可以省略参数值计算部400,直接使用产品规格作为电梯参数值150。
电梯指标计算部500对电梯运行记录110进行汇集,计算并输出用于评价电梯的运行状况的第二评价指标160B。另外,也可以省略电梯指标计算部500,仅使用人流计测部600输出的指标作为第二评价指标160B。
人流计测部600计测(测定)表示电梯门厅的停留人数、排队人数、拥挤度等的拥挤指标。人流计测部600包括进行计测的传感器部、基于传感器部输出的信息计算并输出拥挤指标的分析部。
例如,人流计测部600将摄像机作为传感器部对电梯门厅内进行拍摄,将具有能够分析摄像机影像内的规定范围内的人数的影像分析软件的分析装置(计算机等)作为分析部,输出规定范围内的停留人数。摄像机等传感器部既可以设置在所有楼层的电梯门厅,也可以仅在一部分楼层设置。另外,也可以省略人流计测部600,仅使用电梯指标计算部500输出的指标作为第二评价指标160B。
另外,人流计测部600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人流计测部600包括传感器部,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包括分析部的结构。此外,例如也可以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包括传感器部和分析部,人流计测部600取得从分析部输出的拥挤指标。
评价部700基于关于由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推算出的人的流动的第一评价指标160A和关于大楼内的实际的人的流动的第二评价指标160B,计算用于评价由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推算出的人的流动的再现性的评价值(例如后述的误差评价值)等。
更具体而言,评价部700具有将从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推算的人的移动和电梯的运行计算出的第一评价指标160A和从电梯指标计算部500与人流计测部600中的至少一者输出的第二评价指标160B作为输入,计算从第一评价指标160A与第二评价指标160B的差异计算的误差评价值的功能。此外,评价部700具有计算误差评价值成为规定的阈值以下那样的到达分布数据130、电梯参数值150、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的内部参数值的功能。此外,评价部700具有向输出部800输出满足规定的阈值的误差评价值、到达分布数据130、电梯参数值150和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的内部参数值的功能。
输出部800输出由评价部700计算出的评价值等。更具体而言,输出部800具有不仅将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的模拟结果而且将基于模拟结果计算出的评价指标160、由评价部700计算出的误差评价值、计算误差评价值时使用的到达分布数据130、电梯参数值150、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的内部参数值等向显示器、打印机等(省略图示。)输出的功能。
<数据的说明>
接着,对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中使用的数据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电梯运行记录110的一例的图。电梯运行记录110是记录各电梯的状态和电梯门厅的呼梯按钮的状态的数据。例如包含记录有电梯的状态的电梯状态记录111和记录有呼梯按钮的状态的呼梯按钮记录112。电梯运行记录110通常由电梯的控制装置记录,作为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的输入信息使用。
接着,对电梯状态记录111进行说明。电梯状态记录111例如是在电梯的行进方向发生变更时、门的开闭状态发生变更时、呼梯按钮的状态发生变更时、门打开时的轿厢内的负荷成为最大和最小时等记录的数据。
接着,对电梯状态记录111的各项目进行说明。在ID1111中存储(记录)能够确定各条记录的信息(数字、字符串等)。在电梯ID1112中存储能够确定电梯的信息(数字、字符串等)。在时刻1113中存储表示记录该条记录的时刻的信息。在方向1114中存储能够确定电梯的行进方向的信息(“上”、“下”等)。在位置1115中存储能够确定电梯的纵向位置的信息(例如,表示以建筑物的1层的高度为基准的高度的信息)。在轿厢内负荷1116中存储表示轿厢内的乘客和货物的总重量的信息。在门状态1117中存储表示门的开闭状态的信息(“开”、“关”等)。
接着说明呼梯按钮记录112。呼梯按钮记录112是在呼梯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或电梯的轿厢到达了的情况下记录的数据。呼梯按钮记录112例如区分由相同的呼梯按钮组控制的各个电梯组(与一个或多个呼梯按钮对应地控制的一个或多个电梯)地记录。
另外,呼梯按钮并不限定于物理的按钮。例如在通过系统自动调度的电梯的控制系统中,也可以将系统的调度命令作为呼梯按钮的按下对待。
接着说明呼梯按钮记录112的各项目。在ID1121中存储能够确定各条记录的信息(数字、字符串等)。在时刻1122中存储表示记录该条记录的时刻的信息。在楼层1123中存储能够确定呼梯按钮被按下的楼层或轿厢已经到达的楼层的信息(数字、字符串等)。在方向1124中存储能够确定被按下的呼梯按钮的方向或到达的轿厢的行进方向的信息(“上”、“下”等)。在状态1125中存储用于区分按下呼梯按钮发出调度请求的情况与所调度的轿厢已经到达的情况地进行记录的信息(“呼叫”、“到达”等)。
图4是表示大楼布局数据120的一例的图。大楼布局数据120是具有大楼内的楼层布局的通行可否、通行条件等属性信息的结构化数据,作为俯视图等表示。例如,大楼布局数据120包含出入口121、表示电梯门厅和通道的可通行区域122、电梯的设置位置123~126等。另外,在图4中表示1个楼层,而大楼布局数据120中,作为大楼内的评价对象的楼层的楼层布局与楼层相关联地设置。
图5是表示到达分布数据130的一例的图。到达分布数据130是保存表示乘客相对于搭乘时刻早多久到达电梯门厅的分布的数据。在图5中,按各个楼层1301使用大厅停留时间的相对度数1302表示分布。例如,在楼层B1,1%的乘客在电梯的搭乘时刻的10秒之前到达(进入)电梯门厅,10%的乘客在电梯搭乘时刻的20秒之前到达电梯门厅。
分布也可以不是相对度数,而以正态分布等分布规定,记录使用的分布的种类和平均、分散等参数值即可。此外,到达分布数据130也可以按时间段设定。例如,也可以在7:00至7:30使用第一到达分布数据,在7:30至8:00使用第二到达分布数据。
此处,由于考虑到搭乘电梯的人通常在呼梯按钮的按下时刻至电梯的到达时刻之间到达,所以以使得呼梯按钮的按下时刻与电梯的到达时刻的差的范围内的度数更大的方式设定分布。此外,在刚离开的向相同方向移动的电梯满员搭乘,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呼梯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判断存在未能搭乘刚离开的电梯的人,从而也可以以使得超过呼梯按钮的按下时刻与电梯的到达时间的差的范围的到达时间的度数更大的方式设定分布。
图6是表示大楼内交通数据140的一例的图。大楼内交通数据140是表示大楼内的楼层间的移动需要的数据。大楼内交通数据140例如是按各时间段汇集大楼内的各楼层间的人的移动量的数据,不是在各时间段1401出发楼层1402与目的楼层1403之间的移动人数。
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为了按大楼内交通数据140模拟人的移动,通过乘客代理(程序的一例),假想有人,模拟(人流模拟)乘客的活动。例如,在图6的例子中,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进行在“7:00:00”至“7:05:00”有从B1向1F去的乘客15人、从B1向3F去的乘客3人等的人流模拟。另外,乘客代理的有人的时刻既可以集中在时间段1401的开始时刻,也可以按均匀分布、泊松分布等时间段内固定的分布来确定发生时刻。
图7是表示电梯参数值150的一例的图。电梯参数值150包含具有电梯的尺寸、定员等信息的电梯规格数据151和具有电梯的停止楼层的信息的服务楼层数据152。
接着,对电梯规格数据151的各项目进行说明。在电梯ID1511中存储能够确定电梯的信息(数值、字符串等)。在类型1512中存储能够确定电梯的类型的信息。例如,不仅能够设定在1个电梯井中运行1个轿厢的通常类型的电梯,也能够设定在1个电梯井运行多个轿厢的多梯类型的电梯、轿厢建成2层的双层类型的电梯等。
在定员1513中存储表示电梯的定员的信息。定员1513设定为不能超过定员而搭乘。在门宽1514中存储表示电梯的门宽的信息。门宽1514是对能够同时进出电梯的人数有影响的参数。在额定速度1515中存储表示电梯的额定速度的信息。在额定加速度1516中存储表示电梯的额定加速度的信息。
在门开闭时间1517中存储表示电梯的门开闭所需的时间的信息。例如,在门开闭时间1517中存储从电梯的轿厢到达该楼层至门完全打开为止的时间,或者从门开始关闭至电梯的轿厢出发为止的时间。另外,在门的开门所需的时间与关门所需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门开闭时间1517分成开门时和关门时进行存储。
接着,对服务楼层数据152的各项目进行说明。楼层1521中存储能够确定楼层的信息(数值、字符串等)。在层高1522中存储表示从该楼层至上一楼层的高度的信息。在服务楼层1523中存储表示各电梯能够停止楼层的信息。例如,在图7中,表示由“EV1”确定的电梯在“B1”、“1F”、“2F”、“3F”中的所有楼层停止,由“EV3”确定的电梯仅在“B1”、“1F”、“2F”、“3F”中的“1F”停止。
图8是表示评价指标160的一例的图。评价指标160包含电梯评价指标161和人流评价指标162中的至少一者。
接着说明电梯评价指标161。电梯评价指标161是关于由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和电梯指标计算部500计算的电梯的运行的评价指标。作为电梯评价指标161,为了评价电梯的运行状况和人的移动两方,使用受到该两方的影响的指标。例如,电梯评价指标161的项目包含楼层1611、平均呼梯持续时间1612、呼梯按钮按下次数1613、平均搭乘人数1614、平均开门时间1615等项目。
在楼层1611中存储能够确定楼层的信息(数字、字符串等)。在平均呼梯持续时间1612中存储表示从电梯的呼梯按钮被按下至电梯的轿厢到达为止的时间的平均值的信息。在呼梯按钮按下次数1613中存储表示电梯的呼梯按钮被按下的次数的累计值的信息。在平均搭乘人数1614中存储表示从电梯的轿厢内的负荷的变化推算的搭乘人数的平均值的信息。在平均开门时间1615中存储表示从电梯的门打开至关闭为止的时间的平均值的信息。
另外,电梯评价指标161也可以按呼梯按钮的上下方向分别记录。此外,也可以区分由相同的呼梯按钮组控制的各个电梯组来记录。此外,既可以以评价对象的整个时间段为对象进行计算而记录,也可以分割为各不同时间段进行计算而记录。
接着说明人流评价指标162。人流评价指标162是关于由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和人流计测部600计算的人流的评价指标。例如,人流评价指标162包含时刻1621、等待人数1622等项目。
在时刻1621中存储表示记录了该记录的时刻的信息。在等待人数1622中存储表示各楼层的电梯门厅的等待人数的信息。人流评价指标162例如在电梯的门打开时或关闭时记录。此外,人流评价指标162既可以周期地记录,也可以使用各周期的等待人数的最大值、平均值等作为评价指标。人流评价指标162在各楼层存在多个电梯门厅或电梯时也可以按每个电梯门厅或电梯记录。
另外,第一评价指标160A和第二评价指标160B分别作为评价项目同样包含平均呼梯持续时间1612、呼梯按钮按下次数1613、平均搭乘人数1614、平均开门时间1615和等待人数1622中的至少1项。
<处理的说明>
接着说明各部的处理。另外,大楼内交通推算部200、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电梯指标计算部500、人流计测部600、输出部800也可以利用公知的技术,因此省略处理的说明。
首先使用图9说明参数值计算部400执行的处理的处理顺序的一例。
在步骤S2001中,参数值计算部400汇集(取得)电梯运行记录110。
接着,参数值计算部400从电梯运行记录110计算电梯的楼层间的行驶时间和行驶距离,生成作为将行驶时间与行驶距离组合的信息的行驶业绩数据(步骤S2002)。例如,参数值计算部400从电梯状态记录111以计算门状态1117成为“关闭”的记录为行驶开始时的数据、以在紧随其后相同的电梯的门状态1117成为“打开”的记录为行驶停止时的数据,作为行驶时间计算行驶停止时与行驶开始时的时刻1113的差,作为行驶距离计算行驶停止时与行驶开始时的位置1115的差,将它们的组合作为行驶业绩数据。
接着,参数值计算部400通过行驶时间与行驶距离的关系的回归分析求取额定加速度和额定速度(步骤S2003)。此时,如图10所示,在行驶时间与行驶距离的散点图中表示行驶业绩数据时,能够分为未达到非线性的额定速度的范围2101和达到线性的额定速度的范围2102。
在未达到额定速度的范围2101,电梯的速度如图11的曲线2103所示那样变化。因为行驶距离x是对速度v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的值,所以行驶距离x与行驶时间t的关系能够令额定加速度为a,表示为下述的式(1)。
[式1]
Figure BDA0002447808720000121
同样,在达到额定速度的范围2102,电梯的速度如曲线2104那样变化,行驶时间t与行驶距离x的关系在令额定加速度为a,令额定速度为V时,能够作为下述的式(2)表示。
[式2]
Figure BDA0002447808720000122
因此,令未达到额定速度的范围中包含的行驶业绩数据的集合为N,令达到额定速度的范围中包含的行驶业绩数据的集合为R,参数值计算部400求取使下述的式(3)所示的误差平方和最小的a和V。
[式3]
Figure BDA0002447808720000131
关于最小值的搜索,例如认为a和V并不大幅偏离电梯的规格值,因此能够通过对一定的范围的值进行全面搜索而从规格值求取。此外,也可以利用遗传算法等最优化方法求取。
接着,参数值计算部400将在步骤S2003求得的误差平方和成为最小的a和V分别作为额定加速度、额定速度输出的(步骤S2004)。输出的额定加速度和额定速度作为电梯参数值150使用。
另外,在电梯的行驶中也记录电梯运行记录110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行驶时间与位置的关系计算额定加速度和额定速度。
此外,参数值计算部400的特征在于自动计算和设定能够从电梯运行记录110计算的电梯参数值150,所计算的参数值并不限定于额定速度和额定速度加速。例如,在电梯运行记录110中记录电梯到达各楼层的时刻和紧随其后门完全打开的时刻的情况下,作为门开闭时间1517求取其差的平均值。
接着,使用图12说明评价部700执行的处理的处理顺序的一例。
在步骤S2201中,评价部700将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输出的第一评价指标160A和电梯指标计算部500以及人流计测部600的至少一者输出的第二评价指标160B作为输入,计算第一评价指标160A与第二评价指标160B的各评价项目(每个要素)的误差。
此处,各评价项目例如是作为电梯的评价指标的平均呼梯持续时间1612、呼梯按钮按下次数1613、平均搭乘人数1614、平均开门时间1615、作为人流的评价指标的等待人数1622。作为误差,例如使用第一评价指标160A和第二评价指标160B中包含的各评价项目的绝对误差。在如等待人数那样能够细分为时间段、楼层等更细致的单位的情况下,既可以直接使用细分后的要素各自的绝对误差,也可以代之以使用细分后的要素的绝对误差的平均值、最大值、总和等。
接着,评价部700计算汇集各评价项目的误差的误差评价值的(步骤S2202)。作为误差评价值,例如能够使用在各评价项目的误差的绝对值乘以各评价项目的权重后的总和。当令评价项目的集合为I,令评价项目i的误差为Ei,令权重为Wi时,误差评价值Etotal能够表示为下述的式(4)。
[式4]
Figure BDA0002447808720000141
此处,权重Wi是以使各评价项目的值的大小一致的归一化或进行评价上的加权为目的而使用的值。例如,能够通过使用第二评价指标160B的各评价项目的值的能够取得的值的平均值的倒数进行归一化。
另外,误差评价值根据需要使用评价指标的1个以上种类的评价项目即可,并不一定使用所有的评价项目。
接着,评价部700判断计算出的误差评价值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下(步骤S2203)。评价部700在判断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处理过渡至步骤S2207,在判断为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将处理过渡至步骤S2204。
在步骤S2204中,评价部700决定进行调整的参数(调整参数,换言之为变更输入值的输入参数)。例如,评价部700基于在步骤S2202中计算出的各评价项目的误差以及记录有表示图13所示的评价项目2401和调整候选参数2402的相关关系的相关系数的相关图表2400决定(选择)调整参数。
例如,评价部700按每个调整候选参数2402计算作为将相关系数与评价项目的误差相乘而得到的值的总和的参数评价值,作为调整参数选择使得参数评价值的绝对值成为最大的调整候选参数2402。另外,相关图表2400中记录的相关系数例如既可以使用从过去的模拟结果计算出的值,也可以使用假定的值。
作为调整候选参数2402,能够列举到达分布数据130(例如到达分布的平均值)的参数、电梯参数值(例如移动人数)的参数、大楼内人流模拟部的内部参数值(例如登梯率)的参数等。
接着,评价部700更新参数值(输入值)(步骤S2205)。例如,评价部700在参数评价值为正的情况下将小了规定值的值作为下一个参数值,在为负的情况下将大了规定值的值作为下一个参数值。
此外,也可以将若干个值作为下一个参数值的候选与步骤S2206以后的处理依次或并行进行。例如,评价部700既可以将使参数值变化的规定值已变更的若干个下一参数值作为候选,也可以将使参数值变大的情况和变小的情况两者作为候选。此外,例如,评价部700在到达分布数据130变更时,其到达分布的平均,分散等作为参数值而更新。
另外,评价部700在判断行进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第一电梯未满员地出发,行进方向为与第一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第二电梯接着到达了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到达分布数据130的时间范围限定为用于呼叫第二电梯的呼梯按钮被按下起至第二电梯到达了的时刻为止的范围而变更到达分布数据130。
接着,评价部700将变更了参数值后的新的条件向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输出(步骤S2206)。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按新的条件计算第一评价指标160A。此外,评价部700在作为变更的参数值变更到达分布数据130的情况下,向大楼内交通推算部200输出更新后的到达分布数据130,从在大楼内交通推算部200再次推算大楼内交通数据140起将再次推算出的大楼内交通数据140向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输出,将处理过渡至步骤S2201。
在步骤S2207中,评价部700不仅输出由大楼内人流模拟部300推算出的大楼内的人流(模拟结果)而且输出误差评价值。此外,在误差评价值以外还可以输出评价指标的各评价项目的误差、使用的参数、输入值等。
另外,评价部700的处理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例如,也可以使参数值的变更处理的结束条件不是误差评价值是否为阈值以下而进行预先指定的规定次数的参数值的更新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输出使得误差评价值成为最小的参数值。
此外,例如调整参数的决定方法也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例如,也可以将预先评价项目与调整候选参数的组合作成表,将与使得评价项目的误差成为最大的评价项目对应的调整候选参数作为调整参数。即,评价部700基于第一评价指标160A和第二评价指标160B中包含的各评价项目的差即误差决定调整参数。
通过以上的处理,在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中,能够作为电梯的运行与人的流动的再现性的评价值输出误差评价值。由此,能够使用误差评价值容易地比较再现性。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未记载能够取得现实的大厅等待人数的结构,因此即使推算出大厅等待人数,也不能判断其推算结果是否还原现实。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由人流计测部600计测人流评价指标162,所以能够判断推算结果还原了现实。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装置中,在判断与现实不同的情况下,难以找到能够正确地还原现实的模拟条件。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误差评价值作为目的函数,自动地计算评价高的模拟条件,并输出其结果。由此,能够得到再现性更好的推算结果。
(2)其它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1的情况,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能够广泛当应用于其它各种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202中,将误差评价值作为评价值进行了举例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既可以将各评价项目的误差中最大的误差作为评价值使用,也可以将误差的平均值作为评价值使用,能够将基于误差计算出的其它值作为评价值使用。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参数值计算部400计算额定速度和额定加速度作为电梯参数值150的情况,不过并不限定于此,参数值计算部400也可以将额定速度和额定加速度的至少一者作为电梯参数值150。
上述各结构能够在不改变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或组合,或者省略。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200……大楼内交通推算部、300……大楼内人流模拟部、400……参数值计算部、500……电梯指标计算部、600……人流计测部、700……评价部、800……输出部。

Claims (15)

1.一种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楼内人流模拟部,其将表示使用者使用大楼内的电梯从哪一层移动至哪一层的大楼内交通数据、涉及所述大楼的布局的大楼布局数据和涉及所述电梯的电梯参数值作为输入值来推算使用者的流动;
评价部,其基于涉及由所述大楼内人流模拟部推算出的使用者的流动的第一评价指标和涉及所述大楼内的实际的使用者的流动的第二评价指标,计算用于评价由所述大楼内人流模拟部推算出的使用者的流动的再现性的评价值;和
输出由所述评价部计算出的评价值的输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评价指标和所述第二评价指标,作为评价项目各自包括表示从按下了所述电梯的呼梯按钮起到所述电梯的轿厢到达为止的时间的平均值的平均呼梯持续时间、表示按下了所述电梯的呼梯按钮的次数的累计值的呼梯按钮按下次数、表示从所述电梯的轿厢内的负荷的变化推算的搭乘人数的平均值的平均搭乘人数、表示从所述电梯的门打开到关闭为止的时间的平均值的平均开门时间和电梯门厅的等待人数中的至少1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价部基于作为所述第一评价指标与所述第二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项目的差的误差,来计算所述评价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价部判断所述评价值是否满足预先确定的阈值,在判断为不满足的情况下,变更所述大楼内交通数据、所述电梯参数值和所述大楼内人流模拟部的内部参数值中的至少1个输入值,并将变更后的输入值输出至所述大楼内人流模拟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价部基于作为所述第一评价指标与所述第二评价指标的各评价项目的差的误差,来决定要变更输入值的输入参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其特征在于:
设有表示所述第一评价指标和所述第二评价指标各自的各评价项目与要变更输入值的候选的输入参数的相关关系的相关系数,
所述评价部基于作为所述第一评价指标与所述第二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项目的差的误差和所述相关系数,来决定要变更输入值的输入参数。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大楼内交通推算部,其基于表示所述电梯的运行业绩的电梯运行记录和表示使用者相对于搭乘所述电梯的时刻提前多久到达电梯门厅的到达分布数据,来推算所述大楼内交通数据,
所述评价部通过变更所述到达分布数据并将其输出至所述大楼内交通推算部,来变更作为所述大楼内交通数据的输入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价部在判断为行进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第一电梯未满员而出发了且行进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第二电梯接着到达了的情况下,将所述到达分布数据的时间范围限定在从用于呼叫所述第二电梯的呼梯按钮被按下起到所述第二电梯到达了的时刻为止的范围内而变更所述到达分布数据。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价部变更表示从所述电梯的轿厢内的定员和搭乘所述电梯的轿厢的人数计算出的比例的上限的登梯率,来作为所述内部参数值的变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人流计测部,其基于对使用所述电梯的使用者进行计测的结果来计算拥挤指标,并将计算出的拥挤指标作为所述第二评价指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流计测部包括摄像机和用于分析包含在所述摄像机的摄像机影像中的规定范围内的使用者数量的分析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流计测部将计测出的的电梯门厅的等待人数用作所述拥挤指标。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梯指标计算部,其基于表示所述电梯的运行业绩的电梯运行记录,计算用于评价所述电梯的运行状况的评价指标,并将计算出的评价指标作为所述第二评价指标。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参数计算部,其基于包含于表示所述电梯的运行业绩的电梯运行记录的所述电梯的位置和与所述位置对应的时间数据,计算所述电梯的额定速度与额定加速度中的至少一者来作为所述电梯参数值。
15.一种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中的推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具有大楼内人流模拟部,其将表示使用者使用大楼内的电梯从哪一层移动至哪一层的大楼内交通数据、涉及所述大楼的布局的大楼布局数据和涉及所述电梯的电梯参数值作为输入值来推算使用者的流动,
所述推算方法包括:
评价部基于涉及由所述大楼内人流模拟部推算出的使用者的流动的第一评价指标和涉及所述大楼内的实际的使用者的流动的第二评价指标,计算用于评价由所述大楼内人流模拟部推算出的使用者的流动的再现性的评价值的第一步骤;和
输出部输出在所述第一步骤中计算出的评价值的第二步骤。
CN201880066583.4A 2017-10-30 2018-10-11 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和推算方法 Active CN1112258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9328 2017-10-30
JP2017209328A JP7029930B2 (ja) 2017-10-30 2017-10-30 ビル内人流推定システムおよび推定方法
PCT/JP2018/038002 WO2019087729A1 (ja) 2017-10-30 2018-10-11 ビル内人流推定システムおよび推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5867A true CN111225867A (zh) 2020-06-02
CN111225867B CN111225867B (zh) 2021-06-01

Family

ID=66333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6583.4A Active CN111225867B (zh) 2017-10-30 2018-10-11 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和推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23842B2 (zh)
EP (1) EP3705439A4 (zh)
JP (1) JP7029930B2 (zh)
CN (1) CN111225867B (zh)
WO (1) WO201908772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4748A (zh) * 2020-08-04 2020-11-27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峰期电梯客流量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14647958A (zh) * 2022-05-20 2022-06-21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场景仿真模拟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40625A (zh) * 2021-03-31 2022-10-04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人流管理系统以及人流管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05099A1 (zh) * 2018-04-27 2019-10-31 深圳技术大学(筹) 电梯运行速度测量方法和系统
JP7277257B2 (ja) * 2019-05-28 2023-05-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移動需要推定システム及び人流推定システム
JP7199341B2 (ja) * 2019-12-26 2023-01-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建築モデルデータ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建築モデルデータ支援方法
EP4216116A4 (en) * 2020-09-16 2024-05-22 Hitachi Ltd IN-BUILDING TRAFFIC FLOW ADJUSTMENT DEVICE AND IN-BUILDING TRAFFIC FLOW ADJUSTMENT METHOD
CN112633608B (zh) * 2021-01-06 2022-04-12 南方科技大学 人流转移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66209A (zh) * 2021-08-06 2021-11-19 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 基于电梯运行数据的楼层人群规模预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246605B (zh) * 2021-08-30 2023-09-19 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028045B (zh) * 2022-06-10 2023-12-19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电梯开门宽度自适应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JP7400044B1 (ja) 2022-09-20 2023-12-1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車かご推定装置および乗車かご推定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36A (ja) * 1993-06-18 1995-01-06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CN1207716A (zh) * 1995-11-30 1999-02-10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用模糊逻辑估算大厅的客流量和客流率控制用于单一来源客流量的电梯调度
CN101054141A (zh) * 2006-04-13 2007-10-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和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
JP2009096612A (ja) * 2007-10-18 2009-05-07 Hitachi Ltd 人流演算装置
CN101054140B (zh) * 2006-04-12 2011-01-2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WO2014203389A1 (ja) * 2013-06-21 2014-12-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センサ配置決定装置およびセンサ配置決定方法
CN105283398A (zh) * 2013-04-26 2016-01-27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乘客流量管理的机制
CN106744094A (zh) * 2016-11-29 2017-05-31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线性检测实时调节电梯开关门时间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10B2 (ja) 1978-10-18 1985-01-07 フジテツ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交通需要検出方法
JPS58152769A (ja) 1982-03-05 1983-09-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タ−の行先階交通量演算装置
US5168136A (en) * 1991-10-15 1992-12-01 Otis Elevator Company Learning methodology for improving traffic prediction accuracy of elevator system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JPH06156893A (ja) * 1993-08-06 1994-06-03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3480847B2 (ja) * 2003-02-03 2003-12-22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監視装置を利用した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5230793B2 (ja) * 2009-02-24 2013-07-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人物追跡装置及び人物追跡プログラム
JP5806916B2 (ja) * 2011-11-22 2015-11-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CN109311624A (zh) * 2016-06-17 2019-02-05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中的分配决策计算
US20180111793A1 (en) * 2016-10-20 2018-04-26 Otis Elevator Company Building Traffic Analyz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36A (ja) * 1993-06-18 1995-01-06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CN1207716A (zh) * 1995-11-30 1999-02-10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用模糊逻辑估算大厅的客流量和客流率控制用于单一来源客流量的电梯调度
CN101054140B (zh) * 2006-04-12 2011-01-2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CN101054141A (zh) * 2006-04-13 2007-10-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和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
JP2009096612A (ja) * 2007-10-18 2009-05-07 Hitachi Ltd 人流演算装置
CN105283398A (zh) * 2013-04-26 2016-01-27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乘客流量管理的机制
WO2014203389A1 (ja) * 2013-06-21 2014-12-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センサ配置決定装置およびセンサ配置決定方法
CN106744094A (zh) * 2016-11-29 2017-05-31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线性检测实时调节电梯开关门时间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4748A (zh) * 2020-08-04 2020-11-27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峰期电梯客流量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11994748B (zh) * 2020-08-04 2022-02-25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峰期电梯客流量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15140625A (zh) * 2021-03-31 2022-10-04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人流管理系统以及人流管理方法
CN115140625B (zh) * 2021-03-31 2024-03-08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人流管理系统以及人流管理方法
CN114647958A (zh) * 2022-05-20 2022-06-21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场景仿真模拟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5867B (zh) 2021-06-01
US20200247644A1 (en) 2020-08-06
JP7029930B2 (ja) 2022-03-04
EP3705439A1 (en) 2020-09-09
EP3705439A4 (en) 2021-08-18
US11623842B2 (en) 2023-04-11
WO2019087729A1 (ja) 2019-05-09
JP2019081626A (ja) 2019-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5867B (zh) 大楼内人流推算系统和推算方法
JP5865729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0861983B (zh) 电梯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3173595A (ja) エレベータ到着時間推定装置、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1247078B (zh) 电梯分析系统与电梯分析方法
JPH03279178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Liu et al. Simulation of passenger motion in metro stations during rush hours based on video analysis
Lee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 elevator system during up-peak
JP4575030B2 (ja) エレベータ交通需要予測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4879887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パラメータ設定装置
CN113891846B (zh) 电梯分析系统及电梯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法
JP2010006613A (ja) エレベータの交通需要予測装置
JP2018103924A (ja) 混雑予測装置
EP3521230A1 (en) Traveler travel condition output device and method
JP7461231B2 (ja) 混雑推定システムおよび混雑推定方法
CN111295349A (zh) 电梯的乘降人数推算装置、乘降人数推算方法和乘降人数推算程序
CN113993804B (zh) 楼宇管理系统
CN110520374B (zh) 电梯使用者移动预测方法和电梯使用者移动预测装置
Robal et al. A Study into elevator passenger in-cabin behaviour on a smart-elevator platform
JP7437285B2 (ja) エレベーター待ち時間推定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待ち時間推定方法
JP4538264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パラメータ設定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WO2024052995A1 (ja) 保守契約プラン決定支援装置、及び保守契約プラン決定支援システム
JP7444475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24043985A (ja) 乗車かご推定装置および乗車かご推定方法
JP2023073859A (ja) 混雑情報共有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