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8735A - 纺纱机的锭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纺纱机的锭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8735A
CN111218735A CN201911147485.6A CN201911147485A CN111218735A CN 111218735 A CN111218735 A CN 111218735A CN 201911147485 A CN201911147485 A CN 201911147485A CN 111218735 A CN111218735 A CN 111218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dle
shaft
bush
flange portion
clutch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74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18735B (zh
Inventor
田嶋智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Industri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18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8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18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8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7/00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 D01H7/02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permanent twist
    • D01H7/04Spin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7/00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 D01H7/02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permanent twist
    • D01H7/04Spindles
    • D01H7/22Braking arrangements
    • D01H7/2208Braking arrange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 D01H7/2233Braking arrange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by suppressing the driving means, e.g. by declu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施加于轴承的负荷,并且能够充分地确保用于离合器断续操作的空间的纺纱机的锭子装置。锭子装置(1)具备:锭子轴(3)、被固定于锭子轴(3)的锭子主体(2)、能够在轴中心轴方向移动的衬套(4)、以及经由滚珠轴承(26)被能够旋转地安装于锭子轴(3)的锭盘(5)。衬套(4)在轴中心轴方向上被配置于比锭盘(5)靠锭子主体(2)侧,在连接了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的状态下,锭子轴(3)、锭子主体(2)以及衬套(4)与锭盘(5)一体旋转。

Description

纺纱机的锭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的锭子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用于细纱机、捻纱机等纺纱机的锭子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了具备锭子轴、外壳、弹簧、活塞、锭盘、离合器驱动轴、以及离合器盘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使用键将离合器驱动轴安装于锭子轴。另外,离合器驱动轴被固定于轴承的内圈,活塞被固定于轴承的外圈。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锭子装置的结构中,在将锭盘的旋转力向锭子轴传递的情况下,被安装于外壳的弹簧的力成为推力负载而施加于上述轴承的外圈。在该情况下,被固定于轴承的外圈的活塞不旋转,而被固定于轴承的内圈的离合器驱动轴旋转。因此,轴承由内圈接受上述推力负载并且内圈与外圈相对旋转。因此,在通过锭盘的旋转而使锭子轴旋转的情况下,对轴承施加了高负荷。
因此,例如专利文献2记载了具有:通过压入将筒管台固定在锭子轴,并且经由轴承将锭盘能够旋转地安装于筒管台的构成的锭子装置。在该锭子装置中,圆筒形固定件经由筒管台被安装于锭子轴,离合器块被能够上下移动地安装在该圆筒形固定件。另外,在锭盘与离合器块分别设置有离合器面。成为离合器块的离合器面通过弹簧的力而与锭盘的离合器面压接,在该压接状态下,锭盘的旋转经由离合器块、圆筒形固定件以及筒管台而向锭子轴传递的构成。在该结构中,与轴承的内圈接触的筒管台以及圆筒形固定件、和与轴承的外圈接触的锭盘相互成为一体而旋转,所以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不相对旋转。因此,能够减少向轴承施加的负荷。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2-1315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48-69934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锭子装置中,作为用于离合器断续操作的部件,在锭盘的中空部的下侧设置有离合器块,而且在比该离合器块靠下侧设置有动作块。因此,离合器块、动作块被配置于锭轨的附近,存在因与此相伴的空间的制约而无法充分地确保用于离合器断续操作的空间这样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施加于轴承的负荷,并且能够充分地确保用于离合器断续操作的空间的纺纱机的锭子装置。
本发明的纺纱机的锭子装置具备:锭子轴;锭子主体,其被同轴状地固定于上述锭子轴;衬套,其具有第一离合器面,并且在能够在上述锭子轴的中心轴方向移动的状态下被安装于上述锭子主体,与上述锭子轴以及上述锭子主体一体旋转;以及锭盘,其具有与上述第一离合器面对置的第二离合器面,并且在上述锭子轴的中心轴方向与上述衬套相邻地配置,并且经由轴承被能够旋转地安装于上述锭子轴,上述衬套在上述锭子轴的中心轴方向上被配置于比上述锭盘靠上述锭子主体侧,构成为在连接了上述第一离合器面与上述第二离合器面的状态下,上述锭子轴、上述锭子主体以及上述衬套与上述锭盘一体旋转。
另外,在本发明的纺纱机的锭子装置中,上述锭子主体也可以具有第一凸缘部,上述衬套也可以具有在上述锭子轴的中心轴方向与上述第一凸缘部对置的第二凸缘部,上述锭子装置也可以还具备能够在动作位置与非动作位置之间移动的制动机构,上述制动机构也可以具有:在其向上述动作位置移动了时,在上述锭子轴的中心轴方向夹紧上述第一凸缘部与上述第二凸缘部,由此使上述第一离合器面与上述第二离合器面分离的夹紧部件。
根据本发明,在纺纱机的锭子装置中,能够减少施加于轴承的负荷,并且能够充分地确保用于离合器断续操作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纺纱机的锭子装置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锭子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在III-III位置剖切图1的锭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使衬套上方移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说明图1的锭子装置具备的制动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图5的制动机构配置于动作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将图5的制动机构配置于动作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锭子装置,2…锭子主体,3…锭子轴,4…衬套,5…锭盘,13…第一凸缘部,20…第二凸缘部,25…第一离合器面,26…滚珠轴承(轴承),30…第二离合器面,60…制动机构,63…夹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纺纱机的锭子装置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锭子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另外,图3是在III-III位置剖切图1的锭子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1~图3所示,锭子装置1具备:锭子主体2、锭子轴3、衬套4、锭盘5以及锭脚6。在以后的说明中,将锭子轴3的中心轴方向的一方作为上侧U,将另一方作为下侧D,来确定各部的位置关系。
(锭子主体)
锭子主体2同轴地被固定于锭子轴3。锭子主体2具有筒管导入部10、筒管安装部11、轴孔12、第一凸缘部13以及花键轴部14。筒管导入部10是将筒管7向筒管安装部11引导的部分。筒管导入部10的外径被设定为比筒管7的内径小。筒管导入部10位于锭子主体2的上端部。筒管安装部11从第一凸缘部13的位置向上侧U突出地配置。筒管安装部11是能够装卸地安装于筒管7的部分。筒管安装部11的外径被设定为比筒管7的内径稍小。由此,在将筒管7安装于筒管安装部11的状态下,筒管7与锭子主体2被配置为同轴。
轴孔12被形成于锭子主体2的中心轴上。轴孔12被形成为从锭子主体2的筒管安装部11贯通到花键轴部14。轴孔12的内径与被插入到轴孔12的锭子轴3的外径对应地设定。第一凸缘部13向比筒管安装部11的外周面靠径向的外侧突出。在筒管7安装于筒管安装部11的状态下,筒管7的下端部与第一凸缘部13的上表面抵接。由此,第一凸缘部13作为承受被安装于筒管安装部11的筒管7的筒管承受台发挥功能。花键轴部14从第一凸缘部13的位置向下侧D突出地配置。因此,当以第一凸缘部13的位置为基准来观察时,筒管导入部10以及筒管安装部11被配置于上侧U,花键轴部14被配置于下侧D。在花键轴部14的外周面在圆周方向以规定的角度间隔形成有多个槽15。各个槽15是沿着锭子主体2以及锭子轴3的中心轴方向的纵槽。另外,花键轴部14的下端部14a以花键轴部14的下端部14a仅与滚珠轴承26的内圈接触的方式,直径以锥形状变小。但是,花键轴部14的下端部14a也可以代替锥形状而设置台阶等。
(锭子轴)
锭子轴3与锭子主体2、衬套4、锭盘5以及锭脚6同轴状地配置。锭子轴3被第一罗拉轴承17以及第二罗拉轴承18支承为能够旋转。锭子轴3被配置为贯通锭盘5以及锭脚6。锭子轴3的上端部被压入锭子主体2的轴孔12。由此,锭子主体2与锭子轴3成为相互一体旋转的构成。另一方面,锭子轴3的下端部被配置于锭脚6的底部附近,因此被第二罗拉轴承18支承为能够旋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独立地分体构成锭子主体2与锭子轴3,但能够一体地构成它们。
(衬套)
衬套4在锭子轴3的中心轴方向上被配置于比锭盘5靠锭子主体2侧。具体而言,衬套4被配置于锭子主体2的筒管安装部11与锭盘5之间。衬套4沿着锭子轴3的中心轴方向与锭盘5串联地排列而配置,并且与锭盘5一起向外部露出地配置。衬套4被安装于锭子主体2的花键轴部14。衬套4被设置为通过后述的凸部24与槽15的啮合而能够在锭子轴3的中心轴方向移动。衬套4被形成为一体地具有第二凸缘部20、躯体部21以及第三凸缘部22的圆筒形。第二凸缘部20向比躯体部21的外周面靠径向的外侧突出。在第二凸缘部20的下表面侧形成有倾斜面20a。第二凸缘部20被配置为在锭子轴3的中心轴方向上,与锭子主体2的第一凸缘部13对置。第一凸缘部13与第二凸缘部20隔着间隙G1而对置。衬套4通过上述间隙G1的存在,被向锭子主体2的花键轴部14引导而能够在锭子轴3的中心轴方向移动。
在躯体部21的内周部形成有弹簧收纳部23。弹簧收纳部23被形成于衬套4的内周面的上侧。在弹簧收纳部23配置有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8。弹簧8是应向衬套4施加用于使后述的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压接的作用力的、将衬套4向下方施力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弹簧8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弹簧8的上端部与锭子主体2的第一凸缘部13的下表面接触,弹簧8的下端部与弹簧收纳部23的底面接触。另外,在躯体部21的内周面在圆周方向以规定的角度间隔形成有多个凸部24。多个凸部24与上述多个槽15对应地形成于衬套4。衬套4在多个凸部24与多个槽15以凹凸状啮合的状态下被安装于锭子主体2的花键轴部14。因此,衬套4成为与锭子主体2以及锭子轴3一体旋转的构成。第三凸缘部22向比躯体部21的外周面靠径向的外侧突出。第三凸缘部22的下表面成为第一离合器面25(参照图1)。
(锭盘)
锭盘5在锭子轴3的中心轴方向上与衬套4相邻地配置。另外,锭盘5经由滚珠轴承26被能够旋转地安装于锭子轴3。为了使锭盘5的姿势稳定而在上下方向排列地配置了两个滚珠轴承26。滚珠轴承26的内圈通过压入而被固定于锭子轴3,其外圈通过压入而被固定于锭盘5的内周面。另外,花键轴部14的下端部14a与滚珠轴承26的内圈接触。
锭盘5被形成为一体具有第四凸缘部27、带卷绕部28以及第五凸缘部29的圆筒形。第四凸缘部27向比带卷绕部28的外周面靠径向的外侧突出。第四凸缘部27被配置为在锭子轴3的中心轴方向上,与衬套4的第三凸缘部22对置。另外,第四凸缘部27的上表面成为第二离合器面30(参照图1)。第二离合器面30在锭子轴3的中心轴方向上,与第三凸缘部22的第一离合器面25对置。第一离合器面25以及第二离合器面30是用于在衬套4与锭盘5之间传递旋转力,或切断旋转力的传递的离合器面。在使旋转力从锭盘5向衬套4传递的情况下,将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设为连接的状态。另外,在不从锭盘5向衬套4传递旋转力的情况下,将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设为分离的状态。
带卷绕部28位于第四凸缘部27与第五凸缘部29之间。锭子驱动用的带33以规定的角度(例如90°)被卷绕在带卷绕部28的外周面。带33通过未图示的带驱动装置的驱动而行进。锭盘5基于带33的行进而旋转。第五凸缘部29向比带卷绕部28的外周面靠径向的外侧突出。在锭盘5的内部设置有贯通孔31。贯通孔31被形成为贯通第四凸缘部27、带卷绕部28以及第五凸缘部29。
(锭脚)
锭脚6通过螺母41而被固定于锭轨40。在锭轨40形成有供锭脚6插入的插入孔42。在锭脚6的外周面局部地形成有外螺纹(未图示),螺母41与该外螺纹啮合。锭脚6一体地具有锭脚主体50、突出部51以及凸缘部52。在锭脚6的内部形成有轴孔53。锭子轴3被插入轴孔53。轴孔53的内径被设定为比锭子轴3的外径大。锭脚主体50的下端侧通过锭轨40的插入孔42而向锭轨40的下表面侧突出。上述第二罗拉轴承18被配置于锭脚主体50的底部。
突出部51从凸缘部52的位置向上方突出。突出部51被插入锭盘5的贯通孔31。突出部51的上端部被配置于滚珠轴承26的附近。上述第一罗拉轴承17被安装于突出部51的上端部的内周侧。凸缘部52向比突出部51的外周面靠径向的外侧突出。垫片55被夹在凸缘部52的下表面与锭轨40的上表面之间。在凸缘部52与螺母41之间夹持锭轨40,在该状态下紧固螺母41,由此锭脚6被固定于锭轨40。
(制动机构)
本实施方式的锭子装置1除了上述构成之外,还具备图5所示那样的制动机构60。此外,在图5中,在锭轨40上排列地配置有两个锭子装置1,虽仅一方的锭子装置1具备制动机构60,但实际上是全部的锭子装置1都具备制动机构60的结构。另外,例如如图5所示,锭子驱动用的带33将两个锭子装置1作为一组,被卷绕在属于同一组的锭子装置1的锭盘5。
制动机构60是用于切断从锭盘5向衬套4的旋转力的传递,并且用于停止锭子主体2、锭子轴3以及衬套4的旋转的机构。制动机构60被设置为能够在动作位置与非动作位置之间移动。动作位置是通过制动机构60使锭子轴3的旋转停止的、即用于进行制动的位置,非动作位置是用于解除制动的位置。图5示出了将制动机构60配置于非动作位置的状态。
制动机构60克服弹簧8的作用力而使衬套4向上方移动,由此切断从锭盘5向衬套4的旋转力的传递。另外,制动机构60与锭子主体2、衬套4接触,由此使锭子轴3、衬套4的旋转停止。以下,对制动机构60的结构进行说明。
制动机构60具备一对臂部61、操作用的杆62以及一对夹紧部件63。一对臂部61被配置为从两侧夹着锭脚6的凸缘部52。在臂部61的下侧的端部61a设置有销(未图示),该销被嵌入形成于凸缘部52的外周面的孔(未图示),由此臂部61被支承为能够以图5所示的轴J为中心旋转。杆62被配置于一对臂部61之间。杆62一体地具有通过螺纹固定、粘合等被固定于一对臂部61的固定部62a、以及从固定部62a延伸的操作部62b。
夹紧部件63在锭子轴3的中心轴方向上夹紧第一凸缘部13与第二凸缘部20,由此使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分离。夹紧部件63被配置于臂部61的上端部61b。在夹紧部件63形成有第一抵接部65、第二抵接部66以及嵌合槽67。第一抵接部65是在使制动机构60向动作位置移动时与第一凸缘部13的上表面抵接的部分。第二抵接部66是在使制动机构60向动作位置移动时与第二凸缘部20的下表面抵接并且使衬套4向上方移动的部分。第一抵接部65与第二抵接部66隔着嵌合槽67而对置。第一抵接部65被形成为山形,第二抵接部66被形成为逆山形。
接下来,对由上述结构构成的锭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这里首先说明锭子装置1的基本动作,然后,说明制动机构60的动作。
首先,若通过未图示的带驱动装置的驱动使带33行进,则锭盘5基于带33的行进方向以及行进速度而旋转。此时,在通过弹簧8的作用力使衬套4的第一离合器面25压接在锭盘5的第二离合器面30的状态下,利用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的连接,锭盘5的旋转力被向衬套4传递。另外,若锭盘5利用带33的行进而旋转,则衬套4、锭子主体2以及锭子轴3与锭盘5一体旋转。因此,能够使被安装于锭子主体2的筒管安装部11的筒管7与锭子主体2一起旋转。
另一方面,若从图1以及图2所示的状态对抗弹簧8的作用力而使衬套4向上方移动,则成为图4的状态。由此,与使衬套4向上方移动之前相比,筒管安装部11的第一凸缘部13与衬套4的第二凸缘部20之间的间隙G1变小。另外,在衬套4的第三凸缘部22与锭盘5的第四凸缘部27之间因衬套4的移动而产生间隙G2,第三凸缘部22的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四凸缘部27的第二离合器面30分离该间隙G2的距离。因此,从锭盘5向衬套4的旋转力的传递被切断。因此,通过带33的行进使锭盘5继续旋转,而能够使锭子主体2、锭子轴3以及衬套4的旋转停止。
另一方面,制动机构60如下那样进行动作。首先,如图5所示,在进行制动之前,使制动机构60在非动作位置待机。具体而言,以一对夹紧部件63不与锭子主体2、衬套4接触的方式,使制动机构60处于倾倒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离合器面25利用上述弹簧8的作用力而被按压在第二离合器面30,所以锭盘5的旋转力被向衬套4传递。因此,若通过带33的行进而使锭盘5旋转,则衬套4、锭子主体2以及锭子轴3与锭盘5一体旋转。
与此相对,在进行制动时,如图6以及图7所示,使制动机构60向动作位置移动。具体而言,操作者等把持杆62的操作部62b,以轴J为中心使一对臂部61向B方向旋转,由此设为使制动机构60直立的状态。此时,在一对臂部61旋转的中途,第一凸缘部13与第二凸缘部20被嵌入夹紧部件63的嵌合槽67。另外,夹紧部件63的第一抵接部65与第一凸缘部13的上表面抵接,第二抵接部66与第二凸缘部20的下表面抵接。由此,第一凸缘部13与第二凸缘部20被夹紧部件63夹紧。此时,通过第一抵接部65与第一凸缘部13的抵接而对锭子主体2作用制动力。另一方面,衬套4通过第二抵接部66与第二凸缘部20的抵接而被向上方推顶。这样,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分离。因此,从锭盘5向衬套4的旋转力的传递被切断。另外,通过第二抵接部66与第二凸缘部20的抵接而对衬套4作用制动力。因此,即使通过带33的行进而使锭盘5旋转,锭子主体2、锭子轴3以及衬套4的旋转也停止。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弹簧8的作用力施加于衬套4而连接了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时,经由锭盘5向滚珠轴承26的外圈施加推力负载。但是,在连接了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的状态下,锭子主体2、锭子轴3以及衬套4与锭盘5一体旋转。因此,即使在通过带33的行进而使锭盘5旋转,使该旋转力从锭盘5向衬套4传递的情况下,滚珠轴承26的内圈与外圈也不相对旋转。因此,能够减少对滚珠轴承26施加的负荷。另外,在锭子轴3的中心轴方向上观察时,衬套4被配置于比锭盘5靠锭子主体2侧。因此,能够将用于离合器断续操作的部件亦即衬套4配置于远离锭轨40的位置。由此,能够将从锭轨40到衬套4广阔的空间用于离合器断续操作。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用于离合器断续操作的空间。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锭子装置中,在锭盘的中空部的下侧配置有离合器块、动作块,所以在将锭子轴从锭脚拔出时,部件彼此容易干涉。因此,为了锭子装置的维护,在从锭脚拔出锭子轴时,需要一边避免部件彼此的干涉一边谨慎地拔出锭子轴,维护作业变得麻烦。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锭子装置1中,将衬套4配置于比锭盘5靠锭子装置1侧,所以没有在锭盘5与锭脚6之间夹装中间部件。因此,在锭子装置1的维护时,当将锭子轴3从锭脚6拔出时,部件彼此不会干涉。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锭子装置1的维护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通过制动机构60的夹紧部件63夹紧锭子主体2的第一凸缘部13与衬套4的第二凸缘部20这样的简易机构,能够使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分离,切断从锭盘5向衬套4的旋转力的传递。另外,利用夹紧部件63夹紧第一凸缘部13与第二凸缘部20,由此能够对锭子主体2与衬套4双方作用制动力,使各自的旋转停止。另外,衬套4被配置于容易从外部访问的位置,所以能够通过制动机构60的夹紧部件63容易地夹紧第一凸缘部13与第二凸缘部20。因此,不在各錘的每个锭子装置1设置制动机构60,也容易将制动机构60作为工具。具体而言,也可以使制动机构60构成为相对于各錘的锭子装置1能够装卸,在需要使锭子主体2等的旋转停止的锭子装置1安装制动机构60之后,使制动机构60从非动作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由此,与在全部的锭子装置1设置制动机构60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成本。此外,能够在非动作位置与动作位置之间移动的制动机构60并不限于以轴J为中心的旋转移动,例如也可以是在前后方向进行直线移动。
<变形例等>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包含在导出通过发明的结构要件、其组合而得到的特定的效果的范围内,进行了各种改变、改进的形态。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以将弹簧8的作用力施加于衬套4,由此连接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利用磁力的磁铁联轴器来连接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的构成。在使用磁铁联轴器的情况下,在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之间设置间隙,通过作用于该间隙的部分的磁力使旋转力从锭盘5向衬套4传递。另外,在切断从锭盘5向衬套4的旋转力的传递的情况下,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使衬套4向上方移动,由此使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之间的间隙增大到难以进行基于磁力的动力传递的距离,而切断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的连接。在使用了磁铁联轴器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由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的接触导致的磨损。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以分别在一对臂部61设置夹紧部件63,使一对臂部61以轴J为中心而旋转,由此通过夹紧部件63夹紧第一凸缘部13与第二凸缘部20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虽没有图示,但也可以采用将空气驱动式的开闭卡盘作为夹紧部件,利用该开闭卡盘的关闭动作来夹紧第一凸缘部13与第二凸缘部20的构成。
另外,若分别通过由高摩擦材料构成的离合器片(未图示)形成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则很难在第一离合器面25与第二离合器面30的接触部分产生滑动。因此,即使不利用弹簧8较强地对衬套4施力,也能够可靠地将旋转力从锭盘5向衬套4传递。另外,若利用能够更换的离合器片形成第一离合器面25以及第二离合器面30的至少一方,则能够延长衬套4、锭盘5的寿命,进而能够延长锭子装置1整体的寿命。

Claims (2)

1.一种纺纱机的锭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锭子轴;
锭子主体,其被同轴状地固定于上述锭子轴;
衬套,其具有第一离合器面,并且在能够在上述锭子轴的中心轴方向移动的状态下被安装于上述锭子主体,与上述锭子轴以及上述锭子主体一体旋转;以及
锭盘,其具有与上述第一离合器面对置的第二离合器面,并且在上述锭子轴的中心轴方向与上述衬套相邻地配置,并且经由轴承被能够旋转地安装于上述锭子轴,
上述衬套在上述锭子轴的中心轴方向上被配置于比上述锭盘靠上述锭子主体侧,
构成为在连接了上述第一离合器面与上述第二离合器面的状态下,上述锭子轴、上述锭子主体以及上述衬套与上述锭盘一体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的锭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锭子主体具有第一凸缘部,
上述衬套具有在上述锭子轴的中心轴方向与上述第一凸缘部对置的第二凸缘部,
上述锭子装置还具备能够在动作位置与非动作位置之间移动的制动机构,
上述制动机构具有:在其向上述动作位置移动了时,在上述锭子轴的中心轴方向夹紧上述第一凸缘部与上述第二凸缘部,由此使上述第一离合器面与上述第二离合器面分离的夹紧部件。
CN201911147485.6A 2018-11-26 2019-11-21 纺纱机的锭子装置 Active CN1112187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0178 2018-11-26
JP2018220178A JP7368083B2 (ja) 2018-11-26 2018-11-26 紡機のスピンド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8735A true CN111218735A (zh) 2020-06-02
CN111218735B CN111218735B (zh) 2022-06-14

Family

ID=68581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7485.6A Active CN111218735B (zh) 2018-11-26 2019-11-21 纺纱机的锭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656900B1 (zh)
JP (1) JP7368083B2 (zh)
CN (1) CN11121873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74706A (en) * 1931-08-28 1932-06-16 Howard & Bullough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braking of spindles employed in ring spinning frames, or in other frames in which similarly braked spindles are used
GB622885A (en) * 1947-04-14 1949-05-09 Howard & Bullough Ltd Improvements in spindle-braking devices for ring-spinning and analogous machinery
GB958941A (en) * 1961-01-10 1964-05-27 Joseph Earle Makan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yarn twisting machines
GB1036495A (en) * 1963-07-30 1966-07-20 Johann Jacob Keyser Spinning or twisting spindles
US3579973A (en) * 1968-02-29 1971-05-25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Stop mechanism for rotary textile spindle
US3640062A (en) * 1970-10-01 1972-02-08 Maremont Corp Spindle assembly
JPS4869934A (zh) * 1971-12-27 1973-09-22
JPH02131563U (zh) * 1989-04-03 1990-11-01
CN202297933U (zh) * 2011-09-29 2012-07-04 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 能自动箝持尾纱的锭子
CN108468113A (zh) * 2017-02-23 2018-08-31 里特机械公司 夹紧设备、具有夹紧设备的转轴和用于制作夹紧设备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31563A (ja) 1988-11-11 1990-05-21 Takasago Internatl Corp たぱこ香喫味改良剤
US7374640B2 (en) 2003-05-23 2008-05-20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Grooved surface belt or rol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74706A (en) * 1931-08-28 1932-06-16 Howard & Bullough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braking of spindles employed in ring spinning frames, or in other frames in which similarly braked spindles are used
GB622885A (en) * 1947-04-14 1949-05-09 Howard & Bullough Ltd Improvements in spindle-braking devices for ring-spinning and analogous machinery
GB958941A (en) * 1961-01-10 1964-05-27 Joseph Earle Makan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yarn twisting machines
GB1036495A (en) * 1963-07-30 1966-07-20 Johann Jacob Keyser Spinning or twisting spindles
US3579973A (en) * 1968-02-29 1971-05-25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Stop mechanism for rotary textile spindle
US3640062A (en) * 1970-10-01 1972-02-08 Maremont Corp Spindle assembly
JPS4869934A (zh) * 1971-12-27 1973-09-22
JPH02131563U (zh) * 1989-04-03 1990-11-01
CN202297933U (zh) * 2011-09-29 2012-07-04 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 能自动箝持尾纱的锭子
CN108468113A (zh) * 2017-02-23 2018-08-31 里特机械公司 夹紧设备、具有夹紧设备的转轴和用于制作夹紧设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84367A (ja) 2020-06-04
EP3656900B1 (en) 2022-12-28
CN111218735B (zh) 2022-06-14
EP3656900A1 (en) 2020-05-27
JP7368083B2 (ja) 202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77189A1 (en) Mo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EP0926277A2 (en) Spindle for a spinning machine
US20220243777A1 (en) Brake system with torque distributing assembly
WO2011004468A1 (ja) エレベータの直動式ドラムブレーキ装置
CN111218735B (zh) 纺纱机的锭子装置
US7612477B2 (en) Electromagnetic brake device for small-sized motor
US6827189B2 (en) Electromagnetically actuated, single-surface friction coupling, without a rotor slip ring
WO2018207347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ブレーキ及びエレベータ巻上機
EP1538123B1 (en) Brake device of elevator hoist
EP1374368B1 (en) Coupling and brake combination
KR930002384Y1 (ko) 전동식 구동 장치
CA2087796C (en) Rope traction device
CN220687891U (zh) 一种制动器及制动盘组件
JPH0645708Y2 (ja) 電磁連結装置
CN116457591A (zh) 制动装置、驱动单元和工业装置
JP3051824B2 (ja) センター押さえ付き巻線治具
JP3544364B2 (ja) ベルト伝動装置
US2727162A (en) Multiple drive clutch-brake motors
WO2020111095A1 (ja) 搬送装置
JP2019142611A (ja) 巻上機の電磁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JPH0723623Y2 (ja) 電磁連結装置
US20220355778A1 (en) Actuator for electronic parking brake
KR100847175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권상기
JPS63115920A (ja) 電磁ブレ−キ
WO2006082646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