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3049A - 轮胎用胎圈构件、轮胎以及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轮胎用胎圈构件、轮胎以及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3049A
CN111183049A CN201880064385.4A CN201880064385A CN111183049A CN 111183049 A CN111183049 A CN 111183049A CN 201880064385 A CN201880064385 A CN 201880064385A CN 111183049 A CN111183049 A CN 111183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d
resin
bead filler
tire
f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43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3049B (zh
Inventor
笔本启之
山田拓海
中北行纪
铃木隆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183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3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3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3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15/0603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bead filler or apex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15/0603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bead filler or apex
    • B60C15/0607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bead filler or apex comprising several parts, e.g. made of different rub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r the physical arrangement or mixture of the com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15/0628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bead reinforcing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r the physical arrangement or mixture of the composition
    • B60C2001/005Compositions of the bead portions, e.g. clinch or chafer rubber or cushion rubber
    • B60C2001/0058Compositions of the bead ape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4Bead cores
    • B60C2015/042Bead c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ore, e.g. allo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15/0628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bead reinforcing layer
    • B60C2015/0692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bead reinforc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materials of the c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该轮胎用胎圈构件包括:胎圈丝;第一胎圈填胶(101),其与所述胎圈丝直接接触或经由插入其间的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比所述胎圈丝的更靠外侧的区域中;和第二胎圈填胶(102),其与所述第一胎圈填胶(101)直接接触或经由插入其间的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比所述第一胎圈填胶(101)的更靠外侧的区域中。所述第一胎圈填胶(101)包含树脂A,并且所述第二胎圈填胶(102)包含树脂B,所述树脂B的熔点比所述树脂A的熔点高。

Description

轮胎用胎圈构件、轮胎以及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轮胎用胎圈构件;轮胎;以及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经使用了包括一对胎圈部、从各胎圈部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和从一个胎侧部向另一个胎侧部延伸的胎面部的充气轮胎。在这种充气轮胎的胎圈部中,从改善在轮辋上的固定性能的观点,采用其中埋设具有胎圈丝的胎圈芯并且在胎圈芯周围设置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胎圈填胶的结构。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轮胎,其包括:在胎圈芯的外周侧的使用硬质橡胶形成的下部胎圈填胶;以及上部胎圈填胶,其配置在下部胎圈填胶的轮胎径向外侧,并且该上部胎圈填胶的橡胶硬度比下部胎圈填胶的橡胶硬度低。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轮胎中,在轮胎的子午线方向截面中,从胎圈芯的外周面到上部胎圈填胶的上端的胎圈填胶整体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从胎圈芯的外周面到下部胎圈填胶的上端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以及将上部胎圈填胶的下端区域和下部胎圈填胶的上端区域的轮胎径向的重叠长度(a)调节在特定范围内。
进一步,已经尝试使用被覆有树脂系被覆部的丝作为在胎圈部中使用的胎圈丝。
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轮胎外皮用胎圈丝,其包括被覆有被覆部的线材组合体,所述被覆部由在室温下在10%伸长率下测量时具有至少等于70MPa的伸长切断系数的材料制成。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o.H5-131815
[专利文献2]JP-ANo.S63-2511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轮胎被描述为包括由橡胶形成并且橡胶硬度不同的上部胎圈填胶和下部胎圈填胶。然而,专利文献1没有提供关于在这些胎圈填胶中引入树脂的描述,并且未关注含树脂的胎圈填胶的空气密封性的改善。另外,未检查行驶耐久性。
此外,关于根据专利文献2的轮胎外皮用胎圈丝,描述了一种被覆有由如树脂等材料制成的被覆部的线材组合体,所述树脂等材料具有特定范围的伸长率和伸长切断系数;然而,在应用于轮胎的情况下,既未关注空气泄漏的抑制(即,空气密封性的劣化),也未关注行驶耐久性。
鉴于上述情况,本公开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轮胎用胎圈构件,其表现出优异的空气密封性并且可以改善行驶耐久性;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该轮胎用胎圈构件的轮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上述问题通过以下公开来解决。
<1>一种轮胎用胎圈构件,其包括:
胎圈丝;
第一胎圈填胶,其与所述胎圈丝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胎圈丝的外侧的区域中;和
第二胎圈填胶,其与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的外侧的区域中,
所述第一胎圈填胶包含树脂A,
所述第二胎圈填胶包含树脂B,并且
所述树脂B的熔点比所述树脂A的熔点高。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轮胎用胎圈构件,其表现出优异的空气密封性并且可以改善行驶耐久性;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该轮胎用胎圈构件的轮胎。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通过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沿着轮胎的宽度方向切割而获得的截面的一侧的轮胎半截面图;
图2为示出图1所示的轮胎的胎圈部附近的轮胎宽度方向放大截面图;
图3A为垂直于胎圈丝的长度方向的截面的示意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胎圈芯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3B为垂直于胎圈丝的长度方向的截面的示意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胎圈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
图3C为垂直于胎圈丝的长度方向的截面的示意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胎圈芯的又一个实施方案;
图4为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轮胎的胎圈部附近的轮胎宽度方向放大截面图;
图5为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轮胎的胎圈部附近的轮胎宽度方向放大截面图;并且
图6为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案的轮胎的胎圈部附近的轮胎宽度方向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然而,本公开不以任何方式限于以下描述的实施方案,并且在本公开的预期范围内可以在适当的修改下进行。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树脂”为涵盖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和热固性树脂的概念,但不涵盖硫化橡胶。进一步,在树脂的以下说明中,术语“相同种类”意指关注的树脂具有共同的骨架作为构成各树脂主链的骨架,例如在酯系树脂或苯乙烯系树脂中。
在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那些数值范围各自表示包括在“~”之前和之后分别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的数值的范围。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步骤”不仅涵盖独立的步骤,还涵盖不能清楚地与其它步骤区分的步骤,只要实现该步骤的预期目的即可。
进一步,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热塑性树脂”是指随着温度升高而软化和流动并且在冷却时变为相对硬且坚固的状态,然而不具有橡胶状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热塑性弹性体”是指具有硬链段和软链段的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的具体实例包括如下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包括构成结晶性高熔点的硬链段或具有高的内聚力的硬链段的聚合物,和构成非结晶性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软链段的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的实例还包括不仅随着温度升高而软化和流动并且在冷却时变为相对硬且坚固的状态,而且具有橡胶状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硬链段”是指是指比软链段相对更硬的组分,并且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软链段”是指比硬链段相对更软的组分。硬链段优选用作交联橡胶的交联点以抑制塑性变形的分子抑制组分。硬链段的实例包括如下链段,所述链段具有在主骨架中包含如芳香族基团或脂环族基团等刚性基团的结构或者通过分子间氢键或π-π相互作用使得分子间压紧的结构。同时,软链段优选展现出橡胶弹性的柔性组分。软链段的实例包括如下链段,所述链段具有在主链中包含长链基团(例如长链亚烷基)、具有高的分子旋转自由度且展现伸缩性的结构。
<轮胎用胎圈构件>
本公开的轮胎用胎圈构件(以下,也简称为“胎圈构件”)包括:胎圈丝;第一胎圈填胶,其与所述胎圈丝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胎圈丝的外侧的区域中;和第二胎圈填胶,其与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的外侧的区域中。
第一胎圈填胶包含树脂A,第二胎圈填胶包含树脂B,并且树脂B的熔点比树脂A的熔点高。
以下,树脂B可以称为“高熔点树脂B”,并且树脂A可以称为“低熔点树脂A”。进一步,当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彼此不区分并且共同描述时,它们可以各自简称为“胎圈填胶”。
其中第一胎圈填胶“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胎圈丝的外侧的区域中”的构造可以为任意构造,只要以埋设胎圈丝的区域的轮胎径向最外侧位置作为基准位置,第一胎圈填胶至少形成在基准位置的更靠轮胎径向外侧的区域中即可。注意的是,第一胎圈填胶可以在比基准位置更靠轮胎径向内侧的区域中形成,并且第一胎圈填胶可以进一步在与埋设胎圈丝的位置重叠的区域中(例如,以这种方式包围胎圈丝的周边)形成。
这种构造的具体实例包括如下模式:其中第一胎圈填胶不仅与胎圈丝直接接触并且被覆胎圈丝的整个表面,而且以相对于埋设有胎圈丝的轮胎径向位置朝向胎圈丝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当胎圈丝用被覆树脂层被覆时,该构造可以采取例如如下模式,其中,第一胎圈填胶不仅与被覆树脂层直接接触并且被覆被覆树脂层的整个表面,而且还以相对于埋设有胎圈丝的轮胎径向位置朝向胎圈丝的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进一步,该构造还可以采用例如如下模式,其中第一胎圈填胶仅在轮胎径向外侧与被覆树脂层的表面直接接触,并且以相对于埋设有胎圈丝的轮胎径向位置朝向胎圈丝的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
其中第二胎圈填胶“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的外侧的区域中”的构造可以为任意构造,只要以配置第一胎圈填胶的区域的轮胎径向最外侧位置作为基准位置,第二胎圈填胶至少形成在比基准位置更靠轮胎径向外侧的区域中即可。在轮胎径向上,第二胎圈填胶可以包括与配置有第一胎圈填胶的区域重叠的区域。
这种构造的具体实例包括如下模式:其中在配置有第一胎圈填胶的区域与配置有第二胎圈填胶的区域之间在轮胎径向上不存在重叠(即,第二胎圈填胶仅与配置有第一胎圈填胶的区域的轮胎径向最外侧表面接触),并且第二胎圈填胶以从接触面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该构造还可以采用例如如下模式,其中在配置有第一胎圈填胶的区域与配置有第二胎圈填胶的区域之间在轮胎径向上存在重叠,并且第二胎圈填胶不仅在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或外侧中的至少一侧与第一胎圈填胶的表面接触,而且还以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
当在配置有第一胎圈填胶的区域与配置有第二胎圈填胶的区域之间在轮胎径向上存在重叠时,优选的是,越靠近轮胎径向内侧(即,胎圈丝侧),由第一胎圈填胶占据的体积就比由第二胎圈填胶占据的体积越大。另外,优选的是,越靠近轮胎径向内侧(即,胎圈丝侧),低熔点树脂A的量就比高熔点树脂B的量越多。另一方面,优选的是,越靠近轮胎径向外侧(即,胎圈丝的相反侧),由第二胎圈填胶占据的体积就比由第一胎圈填胶占据的体积越大。另外,优选的是,越靠近轮胎径向外侧(即,胎圈丝的相反侧),高熔点树脂B的量就比低熔点树脂A的量越多。
本公开的胎圈构件为轮胎的一对胎圈部中使用的构件,并且构成各胎圈部的一部分或整体。具体地,本公开的胎圈构件至少构成胎圈丝、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
将参考附图简单描述本公开的胎圈构件的实施方案。注意的是,各图中的构件的尺寸是概念性的,并且构件之间的相对尺寸关系不限于图中所示的那些。进一步,在所有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功能的构件被指定为相同符号,并且可以省略其冗长的描述。
图1中所示的轮胎10(图1示出一个实施方案,其以泄气保用轮胎为例)包括左右一对胎圈部12(图1仅示出一侧的胎圈部12)。轮胎10进一步包括各自从一对胎圈部12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14,和从一个胎侧部14向另一个胎侧部14延伸的胎面部16。
胎圈芯18埋设在各胎圈部12中,并且胎体22在左右一对胎圈芯18之间延伸。
进一步,在各胎圈部12中,埋设有从胎圈芯18沿着胎体22的外表面22O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并且仅由第一胎圈填胶101和第二胎圈填胶102构成的胎圈填胶100。胎圈填胶100例如配置在由胎体主体部22A和折返部分22B包围的区域中。
如图2所示,各胎圈芯18包括配置在阵列中的多根胎圈丝1,和被覆胎圈丝1的被覆树脂层3。然而,注意的是,根据本公开的胎圈构件的说明,不必配置被覆树脂层3。
在图1中所示的作为泄气保用轮胎的轮胎10中,增强各胎侧部14并且为胎侧增强层中的一个实例的胎侧增强橡胶26配置在各胎侧部14中的胎体22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
如上所述,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轮胎10中,本公开的胎圈构件构成一对胎圈部12的整体或一部分。例如,在图1和图2的情况下,至少包括胎圈丝的各胎圈芯、各第一胎圈填胶的整体或一部分和各第二胎圈填胶的整体或一部分由本公开的胎圈构件构造。
以往,已经尝试使用包括胎圈芯、下部胎圈填胶和配置在下部胎圈填胶的轮胎径向外侧的上部胎圈填胶的胎圈构件作为在将轮胎固定到轮辋上时起作用的胎圈部(例如,专利文献1)。以往,橡胶材料通常用于这两种上部胎圈填胶和下部胎圈填胶。然而,从成形容易性的观点,需求的是,使用树脂材料用于胎圈部中的胎圈填胶。
根据本发明人进行的研究,发现通过以上述方式配置分别含有不同熔点的树脂A和B的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本公开的胎圈构件能够表现出优异的空气密封性并且改善轮胎的行驶耐久性。其原因尚不清楚;然而,其假定如下。
在轮胎的胎圈部中,在各胎侧部的那些区域,即,胎圈部的在轮胎径向外侧的区域,为当通过行驶向其施加负荷时反复弯曲的区域(即,弯曲部)。例如,长时间行驶可能导致胎圈部具有热量。
在本公开的胎圈构件中,第二胎圈填胶配置在第一胎圈填胶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区域中,使得第二胎圈填胶与第一胎圈填胶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该第二胎圈填胶包含高熔点树脂B。因此,即使当胎圈构件具有热量时,包含通过加热而难以软化的树脂B的第二胎圈填胶易于保持适当的硬度,这使得即使反复弯曲,胎圈部也更易于保持它们的形状。换言之,由反复弯曲而引起的变形易于被抑制,结果认为轮胎的行驶耐久性得到改善。
进一步,在本公开的胎圈构件中,第一胎圈填胶配置在胎圈丝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区域中,使得第一胎圈填胶与胎圈丝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该第一胎圈填胶包含低熔点树脂A。因此,即使当胎圈构件具有热量时,包含易于通过加热而软化的树脂A的第一胎圈填胶确保了胎圈部中的适当的柔软性,即,具有追随由行驶期间施加到其上的负荷引起的胎圈部的变形的功能。这使得在由负荷引起的变形和与该变形相关的位移不是所期望的那些点处,例如与轮辋的接触点,更可能抑制变形。换言之,抑制了由胎圈部的变形引起的在与轮辋的接触点处的位移的发生,由此抑制了与这种位移相关的空气泄漏,因此认为获得了良好的空气密封性。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胎圈构件,可以获得优异的空气密封性,并且可以改善行驶耐久性。
特别地,泄气保用轮胎需要具有泄气保用行驶性,即在泄气的状态下的行驶性能。在泄气保用行驶期间,将极高的负荷施加到胎圈部,并且由于胎圈部和轮辋之间的接触点的负荷高,因此更易于发生与之相关的变形和位移。
然而,根据本公开,即使在将上述胎圈构件应用于泄气保用轮胎的情况下,包含低熔点树脂A的第一胎圈填胶确保了当胎圈部具有热量时胎圈部所需的适当的柔性,并且具有追随由行驶期间施加到其上的负荷引起的胎圈部的变形的功能。因此,抑制了由胎圈部的变形引起的在与轮辋的接触点处的位移,并且因此抑制了与这种位移相关的空气泄漏。进一步,由于胎圈构件包括包含高熔点树脂B的第二胎圈填胶,因此即使当他们在泄气保用行驶期间具有热量时,胎圈部也易于保持适当的硬度,并且即使反复弯曲,胎圈部也因此易于保持它们的形状。换言之,易于抑制由反复弯曲引起的变形。由于上述,实现了展现出优异的空气密封性并且可以改善其行驶耐久性的泄气保用轮胎。
在本公开的胎圈构件中,第一胎圈填胶与胎圈丝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胎圈丝的外侧的区域中。
第一胎圈填胶和胎圈丝之间的接触模式的实例包括:其中胎圈丝的表面完全或部分地与第一胎圈填胶直接接触的模式;和其中胎圈丝的表面完全或部分地与第一胎圈填胶经由其它层接触的模式。
其它层的实例包括粘接剂层(例如,被覆胎圈丝的被覆层),和被覆粘接剂层的层。这种其它层可以为单独引入,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引入。
进一步,在本公开的胎圈构件中,第二胎圈填胶与第一胎圈填胶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第一胎圈填胶的外侧的区域中。
第二胎圈填胶和第一胎圈填胶之间的接触模式的实例包括:其中第二胎圈填胶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胎圈填胶直接接触的模式;和其中第二胎圈填胶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胎圈填胶经由其它层接触的模式。
从制造适宜性和粘接性的观点,接触的模式优选其中第二胎圈填胶与第一胎圈填胶直接接触的模式。
在本公开的胎圈构件的制造工序中,优选通过在已经预先形成的第二胎圈填胶上注射成形以形成第一胎圈填胶。根据该工序,将低熔点树脂A供给至高熔点树脂B的表面上;然而,通过在充分高的温度下将树脂A以熔融状态供给,将第二胎圈填胶的表面中的树脂B熔融,使得粘接性得到改善。因此,抑制了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之间的位移在它们的界面处的发生,并且因此易于表现由于第一胎圈填胶的效果(即,确保胎圈部中的柔软性的效果)和由于第二胎圈填胶的效果(即,由反复弯曲而引起的变形的抑制)。
其它层的实例包括粘接剂层。这种其它层可以为单独引入,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引入。
·熔点(树脂A和树脂B)
在本公开的胎圈构件中,第一胎圈填胶包含树脂A,第二胎圈填胶包含树脂B,并且树脂B的熔点比树脂A的高。
从改善空气密封性和轮胎的行驶耐久性的观点,树脂A和B的熔点和这些树脂之间的熔点差优选在以下各自的范围内。
树脂A的熔点优选160℃~230℃,更优选164℃~225℃,还更优选164℃~220℃。
在树脂A的熔点为160℃以上的情况下,在硫化期间难以发生变形。
在树脂A的熔点为230℃以下的情况下,不会发生破裂,即使当胎圈部具有热量时,易于抑制由行驶负荷引起的它们与轮辋的接触点的位移,结果空气密封性易于得到改善。
树脂B的熔点优选170℃~230℃,更优选175℃~230℃,还更优选175℃~225℃。
在树脂B的熔点为170℃以上的情况下,即使当胎圈部具有热量时,也获得了对于反复弯曲的耐久性,使得轮胎的行驶耐久性易于得到改善。
在树脂B的熔点为230℃以下的情况下,由于树脂B和树脂A之间的熔点差没有过大,因此可以将树脂B和树脂A容易地热熔接。
从当胎圈部具有热量时,保持第一胎圈部中的柔性和第二胎圈部中的硬度的观点,树脂B的熔点和树脂A的熔点之间的差[即,(树脂B的熔点)-(树脂A的熔点)]优选大于0℃且30℃以下,更优选1℃~25℃,还更优选2℃~20℃,特别优选3℃~15℃。
树脂A的熔点和树脂B的熔点各自为在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获得的曲线(所谓的DSC曲线)中观察到的吸热峰处的温度。熔点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根据JIS K7121:2012来测量。测量可以使用例如由TA instruments Inc.制造的“DSC Q100”以10℃/min的扫描速度进行。
分别包含在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中的树脂A和树脂B的熔点可以基于例如树脂A和树脂B的材料的选择来调节。
·树脂A和树脂B的种类
在本公开的胎圈构件中,分别包含在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中的树脂A和树脂B优选为在构成各树脂的主链的结构单元中具有共同骨架的树脂。
关于本文中使用的短语“在构成各树脂的主链的结构单元中具有共同骨架的树脂”,例如,只要树脂A和树脂B均包含“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C)和热塑性聚酯中的至少一种”即可,树脂A和树脂B可以说是在构成各树脂的主链的结构单元中具有共同骨架(即,酯键骨架)。以相同的方式,上述短语还涵盖了,例如树脂A和树脂B均包含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的以下情况。
·当树脂A和树脂B均包含“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和热塑性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时,树脂A和树脂B具有酰胺键骨架作为在构成各树脂的主链的结构单元中的共同骨架。
·当树脂A和树脂B均包含“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和热塑性聚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时,树脂A和树脂B具有聚苯乙烯骨架作为在构成各树脂的主链的结构单元中的共同骨架。
·当树脂A和树脂B均包含“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U)和热塑性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时,树脂A和树脂B具有氨基甲酸酯键骨架作为在构成各树脂的主链的结构单元中的共同骨架。
·当树脂A和树脂B均包含“聚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TPO)和热塑性聚烯烃中的至少一种”时,树脂A和树脂B具有聚烯烃骨架作为在构成各树脂的主链的结构单元中的共同骨架。
作为树脂A和树脂B,优选使用包含相同化学结构的结构单元作为构成各树脂的分子结构的结构单元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例如,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其中相同结构的单体用作各树脂的原料单体)。
更优选使用仅包含相同化学结构的结构单元作为构成各树脂的分子结构的结构单元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例如,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其中仅相同结构的单体用作各树脂的原料单体)。
包含在第一胎圈填胶中的树脂A和包含在第二胎圈填胶中的树脂B为在构成各树脂的主链的结构单元中具有共同骨架的树脂的情况下,提高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之间的亲和性,使得它们的粘接性得到改善。因此,抑制了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之间的位移在它们的界面处发生,并且易于表现出由于第一胎圈填胶的效果(即,确保胎圈部中的柔软性的效果)和由于第二胎圈填胶的效果(即,由反复弯曲而引起的变形的抑制)。
在本公开的胎圈构件中,从进一步改善空气密封性的观点,优选的是,树脂A和树脂B中的至少之一为热塑性弹性体,或树脂A和树脂B中的至少之一为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或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
以下描述上述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的详情。
·夏比冲击强度(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
在本公开的胎圈构件中,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二者的夏比冲击强度优选5kJ/m2以上,更优选6kJ/m2以上,还更优选7kJ/m2以上。这些胎圈填胶的夏比冲击强度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然而,优选的是,胎圈填胶没有破裂(NB),并且上限值优选20kJ/m2以下,更优选15kJ/m2以下。
通过将夏比冲击强度的下限值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抑制了在将轮胎安装到轮辋时或行驶期间(特别地,在泄气保用行驶期间)等由瞬间施加至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的负荷所引起的破裂的发生。
同时,通过将夏比冲击强度的上限值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在胎圈填胶不破裂的情况下将轮胎安装到轮辋上并进行行驶,并且可以获得使用含树脂的胎圈的效果。
第一胎圈填胶的夏比冲击强度和第二胎圈填胶的夏比冲击强度根据JIS K7111-1:2012中规定的方法使用夏比冲击试验机(商品名:型号141,由Yasuda SeikiSeisakusho,Ltd.制造)在23℃的试验片(切口的)温度下测量。
例如,在4J的标称摆锤能量(估算值)和150°的摆锤升角下,测量锤撞击试样后的复原角度,并且从碰撞前后的角度差计算消耗的能量的量(即,吸收的能量的量)。
第一胎圈填胶的夏比冲击强度和第二胎圈填胶的夏比冲击强度基于例如构成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的的材料的选择来调节。特别地,夏比冲击强度可以基于分别包含在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中的树脂A和B的材料的选择来调节。
·拉伸弹性模量(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
在本公开的胎圈构件中,第二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比第一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高。
通过使第二胎圈填胶具有高的拉伸弹性模量,第二胎圈填胶保持适当的硬度,使得易于获得充分的对于与行驶负荷相关的反复弯曲的耐久性。因此,认为胎圈部即使在反复弯曲的情况下也保持其形状,并且抑制了由弯曲引起的变形,由此改善了轮胎的行驶耐久性。进一步,通过使第一胎圈填胶具有低的拉伸弹性模量,第一胎圈填胶确保了胎圈部所需的适当的柔性,即,具有追随由行驶期间施加到其上的负荷引起的胎圈部的变形的功能。由此,抑制由行驶负荷引起的与轮辋的接触点的位移,从而抑制伴随该位移的空气泄漏,因此认为改善空气密封性。以上,认为不仅空气密封性得到改善,而且行驶耐久性也得到改善。
从进一步改善空气密封性和行驶耐久性的观点,第一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和第二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以及其间的差优选在以下各范围内。
第一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137MPa~1,000MPa,更优选150MPa~1,000MPa,还更优选150MPa~950MPa。
当第一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37MPa以上时,第一胎圈填胶可以容易地支承负荷。
当第一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000MPa以下时,易于抑制由行驶负荷引起的与轮辋的接触点处的位移,因此空气密封性易于得到改善。
第二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260MPa~1,400MPa,更优选260MPa~1,200MPa,还更优选260MPa~1,000MPa。
当第二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60MPa以上时,获得充分的对于反复弯曲的耐久性,使得轮胎的行驶耐久性易于得到改善。
当第二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400MPa以下时,第二胎圈填胶不太可能破裂,并且可以抑制其变形。
上述拉伸弹性模量值之间的差[即,(第二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第一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100MPa~1,300MPa,更优选100MPa~1,100MPa,还更优选150MPa~900MPa。
拉伸弹性模量根据JIS K7113:1995来测量。具体地,拉伸弹性模量使用由Shimadzu Corporation制造的SHIMADZU AUTOGRAPH AGS-J(5kN)在100mm/min的拉伸速度下测量。为了测量胎圈构件中的第一胎圈填胶或第二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例如,可以单独地制备由与第一胎圈填胶或第二胎圈填胶相同的材料制成的测量样品以测量弹性模量。
第一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和第二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可以基于例如构成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的材料的选择、特别是树脂A和B的材料的选择来调节。
·吸水率(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
在本公开中,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二者的吸水率优选3.5质量%以下。第一胎圈填胶的吸水率和第二胎圈填胶的吸水率均优选3.0质量%以下,更优选2.5质量%以下,并且它们优选尽可能接近0质量%。
通过将吸水率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抑制了由于吸水引起的第一胎圈填胶的硬度和第二胎圈填胶的硬度的变化,使得也易于抑制与硬度变化相关的空气泄漏(即,空气密封性的劣化)。
第一胎圈填胶的吸水率和第二胎圈填胶的吸水率各自表示根据ISO62(1999)测量的吸水率。
上述吸水率可以基于例如构成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的材料的选择、特别是分别包含在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中的树脂A和B的材料的选择来调节。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胎圈构件的各构成构件。
<胎圈构件的构成>
本公开的胎圈构件至少包括:胎圈丝;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并且胎圈构件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
在本公开的胎圈构件中,胎圈丝可以用被覆层来被覆,并且粘接剂层可以配置在胎圈丝和被覆层之间。
以下描述被覆层和粘接剂层的详情。
[胎圈丝]
胎圈丝没有特别限定,并且例如,可以适当使用在常规轮胎中使用的由金属或有机树脂制成的帘线。胎圈丝仅由例如由金属纤维、有机纤维等构成的单丝(即,单线)或通过捻合这些纤维获得的复丝(即,捻线)构成。特别地,由金属制成的帘线(更优选由铁制成的帘线(即,钢丝帘线))为优选的。
在本公开中,从进一步改善轮胎耐久性的观点,胎圈丝优选单丝(即,单线)。胎圈丝的截面形状、尺寸(例如,直径)等没有特别限定,并且可以适当选择适用于期望的轮胎的胎圈丝。
当胎圈丝为由多根帘线构成的捻线时,多根帘线的数量例如为2~10,并且其优选5~9。
从同时满足耐内压性和轮胎轻量化的观点,胎圈丝的厚度优选0.3mm~3mm,更优选0.5mm~2mm。胎圈丝的厚度定义为在任意选择的五个截面(即,垂直于胎圈丝的长度方向的截面)测量的数均厚度值。
胎圈丝本身的强度通常为1,000N~3,000N,优选1,200N~2,800N,更优选1,300N~2,700N。胎圈丝的强度从基于使用装有ZWICK型夹具的拉伸试验机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的断裂点来计算。
胎圈丝本身的断裂伸长率(即,拉伸断裂伸长率)通常为0.1%~15%,优选1%~15%,更优选1%~10%。胎圈丝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可以由基于使用装有ZWICK型夹具的拉伸试验机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应变来确定。
[第一胎圈填胶]
第一胎圈填胶包含树脂A。注意的是,树脂A的熔点比包含在第二胎圈填胶中的树脂B的熔点低。
作为包含在第一胎圈填胶中的树脂A,如上所述,优选在构成树脂主链的结构单元中具有与包含在第二胎圈填胶中的树脂B相同的骨架的树脂。
包含在第一胎圈填胶中的树脂A的实例包括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和热固性树脂。
从成形容易性的观点,第一胎圈填胶优选包含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更优选包含热塑性弹性体作为树脂A。在热塑性弹性体中,第一胎圈填胶特别优选包含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或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
第一胎圈填胶为令人满意的只要其至少包含树脂A即可,并且第一胎圈填胶还可以在不损害本公开的效果的范围内包含其它树脂(例如,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即,第一胎圈填胶可以为树脂A和其它树脂的混合物)。第一胎圈填胶可以进一步包含如添加剂等其它组分。然而,此处注意的是,相对于第一胎圈填胶的总量,第一胎圈填胶中的树脂A的含量优选50质量%以上,更优选60质量%以上,还更优选75质量%以上。
热塑性弹性体的实例包括JIS K6418中定义的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EE)、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U)、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TPO)、热塑性橡胶交联体(TPV)、和其它热塑性弹性体(TPZ)。
热塑性树脂的实例包括聚酰胺系热塑性树脂、聚酯系热塑性树脂、烯烃系热塑性树脂、聚氨酯系热塑性树脂、氯乙烯系热塑性树脂、和聚苯乙烯系热塑性树脂。在被覆树脂层中,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其两种以上可以以组合使用。在这些热塑性树脂中,选自聚酰胺系热塑性树脂、聚酯系热塑性树脂和烯烃系热塑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为优选的,并且选自聚酰胺系热塑性树脂和聚酯系热塑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为更优选的。
现在将描述上述热塑性弹性体和热塑性树脂。
(热塑性弹性体)
-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意指仅由以下共聚物形成的热塑性树脂材料,所述共聚物包含构成结晶性高熔点的硬链段的聚合物和构成非结晶性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软链段的聚合物,其中构成硬链段的聚合物在其主链中具有酰胺键(-CONH-)。
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实例包括其中至少聚酰胺构成结晶性高熔点的硬链段且其它聚合物(例如,聚酯或聚醚)构成非结晶性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软链段的材料。
除了硬链段和软链段以外,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使用如二羧酸等扩链剂来形成。
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具体实例包括JIS K6418:2007中定义的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和JP-ANo.2004-346273中记载的聚酰胺系弹性体。
在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中,构成硬链段的聚酰胺为例如,由以下式(1)或式(2)表示的单体形成的聚酰胺。
H2N-R1-COOH
式(1)
[其中,R1表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烃分子链(例如,具有2~2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
Figure BDA0002435613100000171
[其中,R2表示具有3~20个碳原子的烃分子链(例如,具有3~2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
在式(1)中,R1优选具有3~18个碳原子的烃分子链(例如,具有3~1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更优选具有4~15个碳原子的烃分子链(例如,具有4~15个碳原子的亚烷基),特别优选具有10~15个碳原子的烃分子链(例如,具有10~15个碳原子的亚烷基)。
进一步,在式(2)中,R2优选具有3~18个碳原子的烃分子链(例如,具有3~1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更优选具有4~15个碳原子的烃分子链(例如,具有4~15个碳原子的亚烷基),特别优选具有10~15个碳原子的烃分子链(例如,具有10~15个碳原子的亚烷基)。
由式(1)或(2)表示的单体的实例包括ω-氨基羧酸或内酰胺。构成硬链段的聚酰胺的实例包括ω-氨基羧酸或内酰胺的缩聚物、以及二胺和二羧酸的共缩聚物。
ω-氨基羧酸的实例包括具有5~2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ω-氨基羧酸,如6-氨基己酸、7-氨基庚酸、8-氨基辛酸、10-氨基己酸、11-氨基十一烷酸、和12-氨基十二烷酸。内酰胺的实例包括具有5~2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内酰胺,如月桂基内酰胺、ε-己内酰胺、十一内酰胺、ω-庚内酰胺(ω-enantholactam)和2-吡咯烷酮。
二胺的实例包括二胺化合物,例如,具有2~2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如乙二胺、三亚甲基二胺、四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七亚甲基二胺、八亚甲基二胺、九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胺、十一亚甲基二胺、十二亚甲基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3-甲基五亚甲基二胺和间苯二甲胺(m-xylene diamine)。
二羧酸可以由HOOC-(R3)m-COOH(R3:具有3~20个碳原子的烃分子链,m:0或1)表示,并且其实例包括具有2~2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羧酸,如草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和十二烷二酸。
作为构成硬链段的聚酰胺,可以优选使用通过月桂基内酰胺、ε-己内酰胺或十一内酰胺的开环缩聚获得的聚酰胺。
构成软链段的聚合物的实例包括聚酯和聚醚,具体地,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和ABA型三嵌段聚醚。这些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其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进一步,还可以使用通过使氨等与聚醚的末端反应而得到的聚醚二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ABA型三嵌段聚醚”意指由以下式(3)表示的聚醚。
Figure BDA0002435613100000191
[其中,x和z各自表示1~20的整数,y表示4~50的整数]
在式(3)中,x和z各自优选1~18的整数,更优选1~16的整数,还更优选1~14的整数,特别优选1~12的整数。进一步,在式(3)中,y优选5~45的整数,更优选6~40的整数,还更优选7~35的整数,特别优选8~30的整数。
硬链段和软链段的组合的实例包括任意上述硬链段和任意上述软链段的组合。其中,作为硬链段和软链段的组合,月桂基内酰胺的开环缩聚物和聚乙二醇的组合、月桂基内酰胺的开环缩聚物和聚丙二醇的组合、月桂基内酰胺的开环缩聚物和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的组合、以及月桂基内酰胺的开环缩聚物和ABA型三嵌段聚醚的组合为优选的,并且月桂基内酰胺的开环缩聚物和ABA型三嵌段聚醚的组合为更优选的。
从熔融成形性的观点,构成硬链段的聚合物(即,聚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优选300~15,000。同时,从韧性和低温柔软性的观点,构成软链段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200~6,000。进一步,从成形性的观点,硬链段(x)与软链段(y)的质量比(x:y)优选50:50~90:10,更优选50:50~80:20。
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通过使构成硬链段的聚合物和构成软链段的聚合物借助公知方法共聚而合成。
作为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使用由UBE Industries,Ltd.制造的“UBESTAXPA”系列(例如,XPA9063X1、XPA9055X1、XPA9048X2、XPA9048X1、XPA9040X1、XPA9040X2、XPA9044),由Daicel-Evonik Ltd.制造的“VESTAMID”系列(例如,E40-S3、E47-S1、E47-S3、E55-S1、E55-S3、EX9200和E50-R2)。
从弹性模量(即,柔软性)和强度等观点,这些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适合作为树脂材料,因为它们满足胎圈部所需的性能。另外,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经常展现出与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良好的粘接性。
-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
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为例如其中至少聚酯构成结晶性高熔点的硬链段且其它聚合物(例如,聚酯或聚醚)构成非结晶性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软链段的材料。
作为构成硬链段的聚酯,例如,可以使用芳香族聚酯。芳香族聚酯可以由例如,芳香族二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与脂肪族二醇来形成。芳香族聚酯优选源自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中的至少一种与1,4-丁二醇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芳香族聚酯可以为例如源自二羧酸组分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和二醇组分的聚酯,所述二羧酸组分如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萘-2,6-二甲酸、萘-2,7-二甲酸、二苯基-4,4’-二甲酸、二苯氧基乙烷二甲酸、5-磺基间苯二甲酸等,所述二醇组分如分子量为300以下的二醇(例如,如乙二醇、丙二醇、戊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或癸二醇等脂肪族二醇;如1,4-环己烷二甲醇或三环癸烷二甲醇等脂环族二醇;或如亚二甲苯基二醇、双(对羟基)联苯、双(对羟基苯基)丙烷、2,2-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双[4-(2-羟基)苯基]砜、1,1-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环己烷、4,4’-二羟基-对三联苯、或4,4’-二羟基-对四联苯等芳香族二醇;等)。选择性地,芳香族聚酯可以为其中这些二羧酸组分和二醇组分中的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的共聚聚酯。进一步,可以在5mol%以下的范围内共聚例如,具有三个以上的官能团的多官能羧酸组分、多官能氧代酸组分、或多官能羟基组分等。
构成硬链段的聚酯的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亚甲基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是优选的。
构成软链段的聚合物可以为例如,脂肪族聚酯和脂肪族聚醚。
脂肪族聚醚的实例包括聚(氧化乙烯)二醇、聚(氧化丙烯)二醇、聚(氧化四亚甲基)二醇、聚(氧化六亚甲基)二醇、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的共聚物、聚(氧化丙烯)二醇的氧化乙烯加成聚合物、以及氧化乙烯和四氢呋喃的共聚物。
脂肪族聚酯的实例包括聚(ε-己内酯)、聚庚内酯、聚己内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和聚己二酸乙二醇酯。
在这些脂肪族聚醚和脂肪族聚酯当中,从所得的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弹性特性的观点,例如,聚(氧化四亚甲基)二醇、聚(氧化丙烯)二醇的氧化乙烯加合物、聚(ε-己内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和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优选作为构成软链段的聚合物。
从韧性和低温柔软性的观点,构成软链段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优选300~6,000。进一步,从成形性的观点,硬链段(x)与软链段(y)的质量比(x:y)优选99:1~20:80,并且更优选98:2~30:70。
硬链段和软链段的组合的实例包括任意上述硬链段和任意上述软链段的组合。其中,作为硬链段和软链段的组合,其中硬链段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软链段为脂肪族聚醚的组合为优选的,并且其中硬链段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软链段为聚(氧化乙烯)二醇的组合为更优选的。
作为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使用由DuPont-Toray Co.,Ltd.制造的“HYTREL”系列(例如,3046、5557、6347、4047N、和4767N),和由TOYOBO Co.,Ltd.制造的“PELPRENE”系列(例如,P30B、P40B、P40H、P55B、P70B、P150B、P280B、P450B、P150M、S1001、S2001、S5001、S6001和S9001等)。
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通过使构成硬链段的聚合物和构成软链段的聚合物借助公知方法共聚而合成。
-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
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实例包括其中至少聚苯乙烯构成硬链段且其它聚合物(例如,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聚乙烯、氢化聚丁二烯和氢化聚异戊二烯)构成非结晶性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软链段的材料。作为构成硬链段的聚苯乙烯,例如,可以优选使用通过已知的自由基聚合法或离子性聚合法获得的聚苯乙烯,并且这种聚苯乙烯的具体实例包括通过阴离子活性聚合获得的聚苯乙烯。构成软链段的聚合物的实例包括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和聚(2,3-二甲基丁二烯)。
硬链段和软链段的组合的实例包括任意上述硬链段和任意上述软链段的组合。其中,作为硬链段和软链段的组合,聚苯乙烯和聚丁二烯的组合或者聚苯乙烯和聚异戊二烯的组合为优选的。为了抑制热塑性弹性体的非期望的交联反应,软链段优选为氢化的。
构成硬链段的聚合物(即,聚苯乙烯)的数均分子量优选5,000~500,000,并且更优选10,000~200,000。
同时,构成软链段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优选5,000~1,000,000,更优选10,000~800,000,还更优选30,000~500,000。进一步,从成形性的观点,硬链段(x)与软链段(y)的体积比(x:y)优选5:95~80:20,更优选10:90~70:30。
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通过使构成硬链段的聚合物和构成软链段的聚合物借助公知方法共聚而合成。
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实例包括苯乙烯-丁二烯系共聚物[例如,SBS(聚苯乙烯-聚(丁烯)嵌段-聚苯乙烯)、SEBS(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嵌段-聚苯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例如,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嵌段-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系共聚物[例如,SEP(聚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SEPS(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嵌段-聚苯乙烯)、SEEPS(聚苯乙烯-聚(乙烯-乙烯/丙烯)嵌段-聚苯乙烯)和SEB(聚苯乙烯(乙烯/丁烯)嵌段)]。
作为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市售品,例如,由Asahi Kasei Corporation制造的“TUFTEC”系列(例如,H1031、H1041、H1043、H1051、H1052、H1053、H1062、H1082、H1141、H1221和H1272)以及由Kuraray Co.,Ltd.制造的“SEBS”系列(例如,8007和8076)和“SEPS”系列(例如,2002和2063)。
-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
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实例包括其中至少聚氨酯构成通过物理聚集形成伪交联的硬链段且其它聚合物构成非结晶性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软链段的材料。
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具体实例包括JIS K6418:2007中定义的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U)。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代表可以为通过包括含有由下式A表示的单元结构的软链段和含有由下式B表示的单元结构的硬链段的共聚物。
式A:
Figure BDA0002435613100000231
式B:
Figure BDA0002435613100000232
[其中,P表示长链脂肪族聚醚或长链脂肪族聚酯;R表示脂肪族烃、脂环族烃或芳香族烃;P'表示短链脂肪族烃、脂环族烃或芳香族烃]
作为式A中由P表示的长链脂肪族聚醚或长链脂肪族聚酯,例如,可以使用分子量为500~5,000的那种。P来源于含有由P表示的长链脂肪族聚醚或长链脂肪族聚酯的二醇化合物。这种二醇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内的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聚-ε-己内酯二醇、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和ABA型三嵌段聚醚。
这些二醇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其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在式A和式B中,R为使用含有由R表示的脂肪族烃、脂环族烃、或芳香族烃的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引入的部分结构。含有由R表示的脂肪族烃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实例包括1,2-亚乙基二异氰酸酯、1,3-亚丙基二异氰酸酯、1,4-丁烷二异氰酸酯和1,6-己二异氰酸酯。
含有由R表示的脂环族烃的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实例包括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和4,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进一步,含有由R表示的芳香族烃的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实例包括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甲苯二异氰酸酯。
这些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其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作为式B中由P’表示的短链脂肪族烃、脂环族烃或芳香族烃,例如,可以使用分子量为小于500的那种。P’来源于含有由P’表示的短链脂肪族烃、脂环族烃或芳香族烃的二醇化合物。含有由P’表示的短链脂肪族烃的脂肪族二醇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二醇类和聚亚烷基二醇类,具体为乙二醇、丙二醇、三亚甲基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和1,10-癸二醇。
含有由P’表示的脂环族烃的脂环族二醇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环戊烷-1,2-二醇、环己烷-1,2-二醇、环己烷-1,3-二醇、环己烷-1,4-二醇和环己烷-1,4-二甲醇。
进一步,含有由P’表示的芳香族烃的芳香族二醇化合物的实例包括氢醌、间苯二酚、氯代氢醌、溴代氢醌、甲基氢醌、苯基氢醌、甲氧基氢醌、苯氧基氢醌、4,4’-二羟基联苯、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二苯硫醚、4,4’-二羟基二苯基砜、4,4’-二羟基二苯甲酮、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双酚A、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1,2-双(4-羟基苯氧基)乙烷、1,4-二羟基萘、和2,6-二羟基萘。
这些二醇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其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从熔融成形性的观点,构成硬链段的聚合物(即,聚氨酯)的数均分子量优选300~1,500。同时,从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柔软性和热稳定性的观点,构成软链段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优选500~20,000,更优选500~5,000,特别优选500~3,000。进一步,从成形性的观点,硬链段(x)与软链段(y)的质量比(x:y)优选15:85~90:10,更优选30:70~90:10。
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通过使构成硬链段的聚合物和构成软链段的聚合物借助公知方法共聚而合成。作为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使用JP-ANo.H05-331256中记载的热塑性聚氨酯。
作为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具体地,仅由芳香族二醇和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形成的硬链段和仅由聚碳酸酯形成的软链段的组合为优选的,并且更具体地,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酯系多元醇共聚物、TDI/聚醚系多元醇共聚物、TDI/己内酯系多元醇共聚物、TDI/聚碳酸酯系多元醇共聚物、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酯系多元醇共聚物、MDI/聚醚系多元醇共聚物、MDI/己内酯系多元醇共聚物、MDI/聚碳酸酯系多元醇共聚物和MDI+氢醌/聚六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为优选的。其中,选自TDI/聚酯系多元醇共聚物、TDI/聚醚系多元醇共聚物、MDI/聚酯系多元醇共聚物、MDI/聚醚系多元醇共聚物和MDI+氢醌/聚六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为更优选的。
作为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使用由BASF SE制造的“ELASTOLLAN”系列(例如,ET680、ET880、ET690、和ET890)、由Kuraray Co.,Ltd.制造的“KURAMILON U”系列(例如,2000s、3000s、8000s、和9000s)、和由Nippon Miractran Co.,Ltd.制造的“MIRACTRAN”系列(例如,XN-2001、XN-2004、P390RSUP、P480RSUI、P26MRNAT、E490、E590、和P890)。
-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
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实例包括其中至少聚烯烃构成结晶性高熔点的硬链段且其它聚合物(例如,其它聚烯烃或聚乙烯基化合物)构成非结晶性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软链段的材料。构成硬链段的聚烯烃的实例包括聚乙烯、聚丙烯、等规聚丙烯和聚丁烯。
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实例还包括烯烃-α-烯烃无规共聚物和烯烃嵌段共聚物,具体地包括丙烯嵌段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戊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1-丁烯-1-己烯共聚物、1-丁烯-4-甲基戊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其中,作为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选自丙烯嵌段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戊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为优选的,并且选自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为更优选的。
进一步,还可以使用两种以上的烯烃系树脂的组合,如乙烯和丙烯。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烯烃系树脂的含有率优选50质量%~100质量%。
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的数均分子量优选5,000~10,000,000。当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00时,赋予热塑性树脂材料充分的机械物理性能和优异的加工性。从相同的观点,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的数均分子量更优选7,000~1,000,000,特别优选10,000~1,000,000。由此,热塑性树脂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加工性可以进一步改善。同时,从韧性和低温柔软性的观点,构成软链段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200~6,000。进一步,从成形性的观点,硬链段(x)与软链段(y)的质量比(x:y)优选为50:50~95:15,并且更优选为50:50~90:10。
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通过根据公知方法的共聚来合成。
作为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还可以使用酸改性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酸改性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是指结合了具有例如羧酸基、硫酸基或磷酸基等酸性基团的不饱和化合物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
为了将具有酸性基团如羧酸基、硫酸基或磷酸基的不饱和化合物结合至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将作为具有酸性基团的不饱和化合物的不饱和羧酸(例如,通常为马来酸酐)的不饱和键部位结合(例如,接枝聚合)至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
从抑制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劣化的观点,具有酸性基团的不饱和化合物优选为具有作为弱酸基团的羧酸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并且其实例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巴豆酸、异巴豆酸和马来酸。
作为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使用由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的“TAFMER”系列(例如,A0550S、A1050S、A4050S、A1070S、A4070S、A35070S、A1085S、A4085S、A7090、A70090、MH7007、MH7010、XM-7070、XM-7080、BL4000、BL2481、BL3110、BL3450、P-0275、P-0375、P-0775、P-0180、P-0280、P-0480和P-0680)、由Du Pont-MitsuiPolychemicals Co.,Ltd.制造的“NUCREL”系列(例如,AN4214C、AN4225C、AN42115C、N0903HC、N0908C、AN42012C、N410、N1050H、N1108C、N1110H、N1207C、N1214、AN4221C、N1525、N1560、N0200H、AN4228C、AN4213C和N035C)和由Du Pont-Mitsui Polychemicals Co.,Ltd.制造的“ELVALOY AC”系列(例如,1125AC、1209AC、1218AC、1609AC、1820AC、1913AC、2112AC、2116AC、2615AC、2715AC、3117AC、3427AC和3717AC)、由Sumitomo Chemical Co.,Ltd.制造的“ACRYFT”系列和“EVATATE”系列、由Tosoh Corporation制造的“ULTRATHENE”系列、由Prime Polymer Co.,Ltd.制造的“PRIME TPO”系列(例如,E-2900H、F-3900H、E-2900、F-3900、J-5900、E-2910、F-3910、J-5910、E-2710、F-3710、J-5910、E-2740、F-3740、R110MP、R110E、T310E和M142E)。
(热塑性树脂)
-聚酰胺系热塑性树脂-
聚酰胺系热塑性树脂的实例包括构成上述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的硬链段的聚酰胺。聚酰胺系热塑性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通过ε-己内酰胺的开环缩聚获得的聚酰胺(聚酰胺6)、通过十一内酰胺的开环缩聚获得的聚酰胺(聚酰胺11)、通过月桂基内酰胺的开环缩聚获得的聚酰胺(聚酰胺12)、通过二胺与二元酸的缩聚获得的聚酰胺(聚酰胺66)、和包含间二甲苯二胺作为结构单元的聚酰胺(酰胺MX)。
酰胺6可以由例如{CO-(CH2)5-NH}n表示;酰胺11可以由例如{CO-(CH2)10-NH}n表示;酰胺12可以由例如{CO-(CH2)11-NH}n表示;酰胺66可以由例如{CO(CH2)4CONH(CH2)6NH}n表示;并且酰胺MX可以由例如下述式(A-1)表示,其中n表示重复单元数。
作为酰胺6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使用由Ube Industries,Ltd.制造的“UBE NYLON”系列(例如,1022B和1011FB)。作为酰胺11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使用由Arkema K.K.制造的“RILSAN B”系列。作为酰胺12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使用由Ube Industries,Ltd.制造的“UBE NYLON”系列(例如,3024U、3020U和3014U)。作为酰胺66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使用由Asahi Kasei Corporation制造的“LEONA”系列(例如,1300S和1700S)。作为酰胺MX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使用由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Inc.制造的“MX NYLON”系列(例如,S6001、S6021和S6011)。
Figure BDA0002435613100000281
聚酰胺系热塑性树脂可以各自为仅由上述结构单元组成的均聚物,或上述结构单元和其它单体的共聚物。在共聚物的情况下,聚酰胺系热塑性树脂中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优选为40质量%以上。
-聚酯系热塑性树脂-
聚酯系热塑性树脂的实例包括构成上述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硬链段的聚酯。
聚酯系热塑性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如聚乳酸、聚丁酸羟基-3-丁酯、聚丁酸羟基-3-己酯、聚(ε-己内酯)、聚庚内酯、聚己内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和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等脂肪族聚酯;和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芳香族聚酯。其中,从耐热性和加工性的观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优选作为聚酯系热塑性树脂。
作为聚酯系热塑性树脂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使用由Polyplastics Co.,Ltd.制造的“DURANEX”系列(例如,2000和2002)、由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Corporation制造的“NOVADURAN”系列(例如,5010R5和5010R3-2)、和由Toray Industries,Inc.制造的“TORAYCON”系列(例如,1401X06和1401X31)。
-烯烃系热塑性树脂-
烯烃系热塑性树脂的实例包括构成上述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的硬链段的聚烯烃。
烯烃系热塑性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聚乙烯系热塑性树脂、聚丙烯系热塑性树脂、和聚丁二烯系热塑性树脂。其中,从耐热性和加工性的观点,聚丙烯系热塑性树脂优选作为烯烃系热塑性树脂。
聚丙烯系热塑性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丙烯均聚物、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α-烯烃的实例包括具有约3个~20个碳原子左右的α-烯烃,如丙烯、1-丁烯、1-戊烯、3-甲基-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烯、1-十六烯、1-十八烯和1-二十烯。
-其它组分-
除树脂(即,树脂A或树脂A和其它树脂的混合物)以外,第一胎圈填胶还可以包含其它组分。这类其它组分的实例包括橡胶、各种填料(例如,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粘土)、防老剂、油、增塑剂、成色剂和耐候剂。
[第二胎圈填胶]
第二胎圈填胶包含树脂B。注意的是,树脂B的熔点比包含在第一胎圈填胶中的树脂A的熔点高。
作为包含在第二胎圈填胶中的树脂B,优选在构成树脂主链的结构单元中具有与包含在第一胎圈填胶中的树脂A相同骨架的树脂。
包含在第二胎圈填胶中的树脂B的实例包括热塑性弹性体和热塑性树脂。
从成形容易性的观点,第二胎圈填胶优选包含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作为树脂B,更优选包含热塑性弹性体作为树脂B。在热塑性弹性体中,第二胎圈填胶特别优选包含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或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
第二胎圈填胶为令人满意的只要其至少包含树脂B即可,并且第二胎圈填胶还可以在不损害本公开的效果的范围内包含其它树脂(例如,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即,第二胎圈填胶可以为树脂B和其它树脂的混合物)。第二胎圈填胶可以进一步包含如添加剂等其它组分。然而,此处注意的是,相对于第二胎圈填胶的总量,第二胎圈填胶中的树脂B的含量优选50质量%以上,更优选60质量%以上,还更优选75质量%以上。
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的具体实例包括在上述描述第一胎圈填胶的部分中列举的那些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其优选模式也如上所述。
-其它组分-
除了树脂(即,树脂B或树脂B和其它树脂的混合物)以外,第二胎圈填胶还可以包含其它组分。这类其它组分的实例包括橡胶、各种填料(例如,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粘土)、防老剂、油、增塑剂、成色剂和耐候剂。
[被覆树脂层]
在本公开的胎圈构件中,胎圈丝优选用被覆层来被覆。被覆层优选为包含树脂C的层(即,被覆树脂层),并且树脂C优选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被覆层可以为包含两种以上的树脂的层,即,树脂C和其它树脂的混合物(例如,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
以下,将会描述被覆层为包含树脂C的被覆树脂层的情况。
相对于被覆树脂层的总量,被覆树脂层中的树脂的含量(即,树脂C或树脂C和其它树脂的混合物)优选50质量%以上,更优选60质量%以上,还更优选75质量%以上。
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的具体实例包括在上述描述第一胎圈填胶的部分中列举的那些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
-其它组分-
除了树脂(即,树脂C或树脂C和其它树脂的混合物)以外,被覆树脂层还可以包含其它组分。这类其它组分的实例包括橡胶、各种填料(例如,例如,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粘土)、防老剂、油、增塑剂、成色剂和耐候剂。
(物性)
·拉伸弹性模量(被覆层)
在本公开的胎圈构件中,从进一步改善空气密封性的观点,被覆层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100MPa~2,000MPa,更优选150MPa~1,600MPa,还更优选200MPa~1,400MPa。
拉伸弹性模量可以以与第一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相同的方式测量。
被覆层的拉伸弹性模量可以基于例如构成被覆层的材料的选择、特别是如树脂C等包含在被覆层中的树脂的材料的选择来调节。
·熔点(树脂C)
包含在被覆层中的树脂C的熔点优选160℃~250℃,更优选170℃~240℃,还更优选175℃~225℃。
-被覆层的厚度-
被覆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从获得优异的耐久性和熔接性的观点,被覆层的厚度优选20μm~1,000μm,更优选30μm~700μm。
“被覆层的厚度”是指在被覆层的胎圈丝侧的表面(例如,被覆层与胎圈丝或下述粘接剂层之间的界面)与被覆层的外表面(即,与胎圈丝相反侧的表面)之间的最短部分的长度。
被覆层的厚度定义为被覆层的最薄部分的厚度的数均值,其为在如视频显微镜等显微镜下在五个任意点处获得的垂直于胎圈丝的长度方向的截面的五个放大图像中的每一个上测量的。
[粘接剂层]
本公开的胎圈构件可以包括在胎圈丝和被覆树脂层之间的粘接剂层。粘接剂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并且可以使用在轮胎的胎圈部中使用的任意粘接剂。
粘接剂层优选为包含树脂D的层(即,粘接树脂层)并且该树脂D优选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
当粘接剂层包含树脂D时,相对于整个粘接剂层,树脂D的含有率优选50质量%以上,更优选60质量%以上,还更优选75质量%以上。
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的具体实例等包括在上述描述第一胎圈填胶的段落中列举的那些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
然而,注意的是,包含在粘接剂层中的树脂D更优选含极性官能团的热塑性树脂或含极性官能团的热塑性弹性体(以下,也简称为“含极性官能团的树脂”)。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极性官能团”是指展现出化学反应性(即,官能性)并引起分子内电荷不平衡(即,极性)的基团。
在本公开中,认为的是,通过将含极性官能团的树脂引入粘接剂层中,当胎圈丝为金属丝时,由于极性官能团引起的电荷不平衡引起粘接剂层与存在于胎圈丝表面上的水合羟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在粘接剂层与胎圈丝之间提供吸引力并允许形成络合物,因此在胎圈丝(例如,金属丝)与粘合剂层之间获得优异的粘接性。
进一步,当被覆树脂层经由这种粘接剂层设置时,可以减小胎圈丝(例如,金属丝)与胎圈填胶之间的刚性差;因此,认为包括胎圈丝的胎圈构件可以实现优异的粘接耐久性。
-含极性官能团的树脂-
含极性官能团的热塑性树脂的实例包括具有极性官能团的聚酯系热塑性树脂、烯烃系热塑性树脂和聚苯乙烯系热塑性树脂。
含极性官能团的热塑性弹性体的实例包括具有极性官能团的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和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
这些树脂和弹性体可以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包含在含极性官能团的树脂中的极性官能团的实例包括环氧基(由下述(1)表示的基团,其中R11、R12和R1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有机基团(例如,烷基))、羧基(-COOH)和其酸酐基、以及氨基(-NH2)、异氰酸酯基(-NCO)、羟基(-OH)、亚氨基(=NH)和硅烷醇基(-SiOH)。
“酸酐基”是指其中已经从两个羧基除去H2O的酸酐形式的基团(由下述(2-1)表示的酸酐形式的基团,其中R21表示单键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亚烷基,并且R22和R2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有机基团(例如,烷基))。当赋予H2O时,由下述(2-1)表示的酸酐基处于由下述(2-2)表示的状态,即,具有两个羧基的状态。
在上述基团当中,从与胎圈丝的粘接性的观点,环氧基、羧基及其酸酐基、以及羟基和氨基为优选的。
进一步,从与环氧基的反应性的观点,极性官能团优选羧基及其酸酐基、羟基或氨基。
(1)
Figure BDA0002435613100000341
Figure BDA0002435613100000342
含极性官能团的树脂可以通过用具有作为极性官能团的基团的化合物(即,衍生物)改性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而获得。例如,含极性官能团的树脂可以通过使具有与其它反应性基团(例如,如烯键式碳-碳双键等不饱和基团)一起用作极性官能团的基团的化合物与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化学结合(例如,加成反应或接枝反应)而获得。
用于改性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的衍生物(即,具有作为极性官能团的基团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含反应性基团的环氧化合物;不饱和羧酸(例如,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或衣康酸);不饱和羧酸酐(例如,马来酸酐、柠康酸酐、衣康酸酐、或戊烯二酸酐);其它含反应性基团的羧酸及其酸酐;含反应性基团的胺化合物;含反应性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含反应性基团的醇、和含反应性基团的硅烷化合物;或其衍生物。
聚酯系热塑性树脂的实例包括脂肪族聚酯系热塑性树脂和芳香族聚酯系热塑性树脂。在用具有作为极性官能团的基团的化合物(即,衍生物)改性之前的聚酯系热塑性树脂与在第一胎圈填胶中使用的聚酯系热塑性树脂相同。
烯烃系热塑性树脂的实例包括聚乙烯系热塑性树脂、聚丙烯系热塑性树脂、和聚丁二烯系热塑性树脂。在用具有作为极性官能团的基团的化合物(即,衍生物)改性之前的烯烃系热塑性树脂与在第一胎圈填胶中使用的烯烃系热塑性树脂相同。
在用具有作为极性官能团的基团的化合物(即,衍生物)改性之前的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和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与在第一胎圈填胶中使用的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和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相同。
(合成方法)
现在将具体描述含极性官能团的树脂的合成方法。
例如,含极性官能团的苯乙烯系弹性体可以通过将极性官能团引入未改性的苯乙烯系弹性体中来获得。具体地,在包含环氧基作为极性官能团的苯乙烯系弹性体的情况下,其可以通过使未改性的苯乙烯系弹性体和环氧化剂在如果需要的溶剂和催化剂的存在下彼此反应而获得。环氧化剂的实例包括如过氧化氢、氢过氧化叔丁基和氢过氧化枯烯等氢过氧化物类;和如过甲酸、过乙酸、过苯甲酸和三氟过乙酸等过酸类。
作为合成方法的一个实例,以下详细描述用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改性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C)的方法。
含极性官能团的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以下,也简称为“含极性基团的TPC”)可以通过例如,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对包含聚亚烷基醚二醇链段的熔融饱和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改性处理来获得。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改性”是指例如,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对包含聚亚烷基醚二醇链段的饱和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接枝改性、对这种热塑性弹性体的末端改性、通过酯交换反应的方式对这种热塑性弹性体的改性、或通过分解反应的方式对这种热塑性弹性体的改性。具体地,认为结合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的部位为末端官能团和烷基链部分,并且其实例特别包括末端羧酸、末端羟基以及相对于聚亚烷基醚二醇链段中的醚键为α-位或β-位处的碳原子。特别地,推测的是,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主要结合在相对于聚亚烷基醚二醇链段中的醚键的α位处。
(1)配混材料
(A)饱和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
饱和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通常为由包含聚亚烷基醚二醇链段的软链段和包含聚酯的硬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
饱和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聚亚烷基醚二醇链段的含量优选58~73质量%,更优选60~70质量%。
构成软链段的聚亚烷基醚二醇的实例包括聚乙二醇、聚(丙烯醚)二醇(注意的是,“丙烯醚”包含1,2-丙烯醚和1,3-丙烯醚中的至少之一)、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和聚(六亚甲基醚)二醇,其中,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为特别优选的。在本公开中,聚亚烷基醚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优选400~6,000,更优选600~4,000,特别优选1,000~3,000。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数均分子量”是指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确定的值。对于GPC的校准,可以采用由Polymer Laboratories Ltd.(UK)制造的聚四氢呋喃校准试剂盒。
饱和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通过例如低聚物的缩聚来获得,所述低聚物通过使用(i)选自具有2~12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醇和脂环式二醇中的至少一种,ii)选自芳香族二羧酸、脂环式二羧酸及其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和iii)数均分子量为400~6,000的聚亚烷基醚二醇作为原料的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获得。
作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醇和具有2~12个碳原子的脂环式二醇,可以使用聚酯的原料,特别是通常用作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原料的那些。其实例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三亚甲基二醇、1,4-丁二醇、1,4-环己二醇和1,4-环己烷二甲醇。其中,1,4-丁二醇和乙二醇为优选的,并且1,4-丁二醇为特别优选的。这些二醇可以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
作为芳香族二羧酸和脂环式二羧酸,可以使用聚酯的原料,特别是通常用作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原料的那些。其实例包括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和环己烷二甲酸。其中,对苯二甲酸和2,6-萘二甲酸为优选的,并且对苯二甲酸为特别合适的。这些二羧酸可以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当使用芳香族二羧酸或脂环式二羧酸的烷基酯时,例如,可以使用上述二羧酸的二甲酯和二乙酯。其中,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2,6-萘二甲酸二甲酯为优选的。
除了上述组分以外,可以共聚少量的三官能的三醇或三羧酸或其酯。进一步,如己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或其二烷基酯还可以用作可共聚的组分。
这种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市售品的实例包括由Mitsubishi ChemicalCorporation制造的“PRIMALLOY”、由TOYOBO Co.,LTD.制造的“PELPRENE”、和由DuPont-Toray Co.,Ltd.制造的“HYTREL”。
(B)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
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的实例包括如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四氢邻苯二甲酸、衣康酸、柠康酸、巴豆酸和异巴豆酸等不饱和羧酸;如2-辛烯-1-基琥珀酸酐、2-十二烯-1-基琥珀酸酐、2-十八烯-1-基琥珀酸酐、马来酸酐、2,3-二甲基马来酸酐、溴化马来酸酐、二氯化马来酸酐、柠康酸酐、衣康酸酐、1-丁烯-3,4-二甲酸酐、1-环戊烯-1,2-二甲酸酐、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3,4,5,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外-3,6-环氧-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5-降冰片烯-2,3-二甲酸酐、甲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酸酐、内-双环[2.2.2]辛-5-烯-2,3-二甲酸酐和双环[2.2.2]辛-7-烯-2,3,5,6-四甲酸酐等不饱和羧酸酐;和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二甲酯、马来酸2-乙基己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等不饱和羧酸酯。其中,不饱和羧酸酐为优选的。这些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中任意一种可以根据要改性的包含聚亚烷基醚二醇链段的共聚物和改性条件适当地选择。进一步,上述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可以以溶解于有机溶剂等中的形式添加。
(C)自由基产生剂
用于在改性处理中进行自由基反应的自由基产生剂的实例包括如氢过氧化叔丁基、氢过氧化枯烯、2,5-二甲基己烷-2,5-二氢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双(叔丁氧基)己烷、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酰、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枯基、1,3-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过氧化二丁基、过氧化甲基乙基酮、过氧化钾、或过氧化氢等有机过氧化物和无机过氧化物;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异丁酰胺)二卤化物、2,2’-偶氮二[2-甲基-N-(2-羟基乙基)丙酰胺]或偶氮二叔丁烷等偶氮化合物;和如二枯基等碳自由基产剂。这些自由基产生剂中的任意一种可以根据例如改性处理中使用的包含聚亚烷基醚二醇链段的饱和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和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的种类和改性条件适当地选择。进一步,上述自由基产生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自由基产生剂可以以溶解于有机溶剂等形式添加。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粘接性,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即,下述(D))还可以与自由基产生剂组合用作改性助剂。
(D)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是指除了上述(B)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以外的具有碳-碳多重键的化合物,并且其具体实例包括如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异丙基苯乙烯、苯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邻氯苯乙烯、和邻氯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芳香族单体。预期引入这些化合物中的任一种可以改善改性效率。
(2)另外的配混材料(任选的组分)
在用于粘接剂层的形成的粘接剂中,除了含极性基团的TPC以外,可以加入任选的组分。具体地,可以添加树脂组分、橡胶组分、和如填料(例如,滑石、碳酸钙、云母或玻璃纤维)、增塑剂(例如,石蜡油)、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中和剂、润滑剂、防雾剂、防粘连剂、增滑剂、交联剂、交联助剂、着色剂、阻燃剂、分散剂、抗静电剂、防菌剂和荧光增白剂等各种添加剂。其中,优选添加酚系、亚磷酸酯系、硫醚系或芳香胺系抗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3)配混比
关于构成含极性基团的TPC的各组分的配混比,相对于100质量份的(A)饱和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B)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的配混比优选0.01~30质量份,更优选0.05~5质量份,还更优选0.1~2质量份,特别优选0.1~1质量份。进一步,相对于100质量份的(A)饱和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C)自由基产生剂的配混比优选0.001~3质量份,更优选0.005~0.5质量份,还更优选0.01~0.2质量份,特别优选0.01~0.1质量份。
从以下式:A1786/(Ast×r)的值,通过红外吸收光谱确定的含极性基团的TPC的改性量期望为0.01~15,优选0.03~2.5,更优选0.1~2.0,特别优选0.2~1.8。
[其中,A1786表示对20μm厚的含极性基团的TPC膜测量的1,786cm-1处的峰强度;Ast表示在标准样品(即,具有聚亚烷基醚二醇链段含量为65质量%的饱和聚酯系弹性体)的20μm厚的膜上测量的参考波数处的峰强度;并且r表示通过将含极性基团的TPC中的聚酯链段的摩尔份数除以标准样品中的聚酯链段的摩尔份数获得的值]。
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法确定含极性基团的TPC的改性量的方法如下。换言之,将20μm厚的膜状样品在100℃下真空干燥15小时以除去未反应物,测量该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从由此获得的光谱,将1,786cm-1处出现的吸收峰的高度计算为“峰强度A1786”,该吸收峰归因于源自酸酐的羰基的伸缩振动(将在1,750~1,820cm-1范围内的吸收带两侧的基部(base)连接的切线作为基线)。同时,还以与标准样品(即,具有聚亚烷基醚二醇链段含量为65质量%的饱和聚酯系弹性体)的20μm厚的膜相同的方式测量红外吸收光谱。从由此获得的光谱,将在参考波数处的峰高,例如,在含苯环的芳香族聚酯系弹性体的情况下,归因于苯环C-H的面外变形的872cm-1处出现的吸收峰的高度(将850~900cm-1范围内的吸收带两侧的基部连接的切线作为基线)计算为“峰强度Ast”。在参考波数处的峰可以选自不受该改性影响并且在附近没有重叠吸收峰的硬链段衍生的吸收峰。从由此计算的峰强度,根据上述式计算基于红外吸收光谱法的改性量。在此过程中,作为"r",使用通过要确定改性量的含极性基团的TPC中的聚酯链段的摩尔分数除以标准样品中的聚酯链段的摩尔分数获得的值。进一步,各样品中的聚酯链段的摩尔分数(mr)通过以下式由聚酯链段和聚亚烷基醚二醇链段(w1和w2)的摩尔分数和构成各链段的单体单元的分子量(e1和e2)来计算。
mr=(w1/e1)/[(w1/e1)+(w2/e2)]
(4)配混方法
含极性基团的TPC通过例如,将(A)饱和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用(B)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在(C)自由基产生剂的存在下改性而合成。在此过程中,优选使用熔融形式的组分(A),因为这使得组分(A)和组分(B)之间的反应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而实现充分的改性。例如,也可以优选采用其中将非熔融状态的组分(A)与组分(B)预先混合,随后将组分(A)熔融并使其与组分(B)反应的方法。也可以优选采用其中将非熔融状态的组分(A)与组分(B)预先混合,随后将组分(A)熔融并使其与组分(B)反应的方法。
对于组分(A)与组分(B)的混合,优选选择使用能够施加充分的剪切应力的混炼机的所谓的熔融混炼法。熔融混炼法中使用的混炼机可以从如混合辊,西格玛型旋转叶片混炼机,班伯里密炼机,高速双螺杆连续混合机,单轴、双轴或多轴挤出混炼机等常规混炼机中任意选择。其中,从获得高反应效率和低生产成本的观点,双轴挤出机为优选的。熔融混炼可以在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与根据需要,组分(D)和上述列举的其它添加剂作为另外的配混材料(任选的组分)一起根据预定的配混比使用亨舍尔混合机、带式共混机、或V型共混机等均匀地混合之后进行。考虑到组分(A)的热分解和组分(C)的半衰期温度,这些组分的混炼温度优选在100℃~30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20℃~280℃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150℃~250℃的范围内。实际上,最佳的混炼温度在比组分(A)的熔点高20℃的温度至组分(A)的熔融温度的范围内。这些组分的混炼顺序和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采用将组分(A)、(B)和(C)以及如组分(D)等另外的配混材料全部混炼在一起的一次混炼方法。选择性地,也可以采用将组分(A)~(D)中的一些混炼,随后将包括另外的配混材料的其余组分的混炼方法。然而,当引入组分(C)时,从改善粘接性的观点,优选将组分(C)与组分(B)和(D)同时添加。
-其它组分-
除了如树脂D等粘接剂以外,粘接剂层还可以包含其它组分。这类其它组分的实例包括炭黑、自由基清除剂、橡胶、弹性体、各种填料(例如,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粘土)、防老剂、油、增塑剂、成色剂和耐候剂。
(物性)
·粘接剂层的拉伸弹性模量
粘接剂层优选为拉伸弹性模量比被覆树脂层的拉伸弹性模量低的层。粘接剂层的拉伸弹性模量可以基于例如用于粘接剂层的形成的粘接剂的种类、粘接剂层的形成的条件、和热历程(例如,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来控制。
例如,粘接剂层的拉伸弹性模量的下限值优选1MP以上,更优选20MPa以上,还更优选50MPa以上。在拉伸弹性模量为该下限值以上的情况下,粘接剂层与胎圈丝展现出优异的粘接性能,并且获得优异的轮胎耐久性。
同时,从乘坐舒适性的观点,粘接剂层的拉伸弹性模量的上限值优选1,500MPa以下,更优选600MPa以下,还更优选400MPa以下。
粘接剂层的拉伸弹性模量可以与第一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相同的方式来测量。
进一步,当粘接剂层的拉伸弹性模量表示为E1并且被覆树脂层的拉伸弹性模量表示为E2时,E1/E2的值为例如0.05~0.5,并且其优选0.05~0.3,更优选0.05~0.2。通过将E1/E2的值控制在此范围内,与E1/E2的值小于上述范围的情况相比,获得了优异的轮胎耐久性,并且与E1/E2的值大于上述范围的情况相比,获得了行驶期间的优异的乘坐舒适性。
·熔点(树脂D)
包含在粘接剂层中的树脂D的熔点优选139℃~225℃,更优选139℃~220℃。
在熔点的下限值在此范围的情况下,获得了优异的对轮胎制造期间的加热(例如,硫化)的耐热性。进一步,在熔点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将树脂D的熔点容易地控制为接近包含在被覆树脂层中的树脂C的熔点,这使得能够获得优异的粘接性。
树脂D的熔点可以以与树脂A的熔点相同的方式来测量。
·粘接剂层的厚度
粘接剂层的平均厚度没有特别限定;然而,从行驶期间的乘坐舒适性和轮胎耐久性的观点,其优选5μm~500μm,更优选20μm~150μm,还更优选20μm~100μm。
粘接剂层的平均厚度定义为粘接剂层的厚度的数均值,其为在如视频显微镜等显微镜下的五个任意点获得的垂直于胎圈丝长度方向的截面的每个放大图像上测量的。在各放大图像中的粘接剂层的厚度定义为对具有最小厚度的部分(即,从胎圈丝和粘接剂层的界面到粘接剂层和被覆树脂层的界面的距离最小的部分)测量的值。
进一步,当粘接剂层的平均厚度表示为T1并且被覆树脂层的平均厚度表示为T2时,T1/T2的值为例如0.1~0.5,优选0.1~0.4,更优选0.1~0.35。通过将T1/T2的值控制在此范围内,与T1/T2的值小于上述范围的情况相比,获得了行驶期间的优异的乘坐舒适性,并且与T1/T2的值大于上述范围的情况相比,获得了优异的轮胎耐久性。
<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将会描述本公开的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的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当胎圈构件为其中第一胎圈填胶与第二胎圈填胶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胎圈构件时,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的粘接方法的实例包括以下方法。
(1)通过注射成形使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中的至少之一成型并且使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粘接的制造方法
·放置步骤
首先,将胎圈丝或包含胎圈丝的构件,和第一胎圈填胶或第二胎圈填胶放置在模具中。例如,当胎圈丝由被覆树脂层被覆时,包含胎圈丝的构件的实例包括包含胎圈丝和被覆树脂层的构件。进一步,当粘接树脂层配置在胎圈丝和被覆树脂层之间时,包含胎圈丝的构件的实例包括包含胎圈丝、粘接树脂层和被覆树脂层的构件。
·注射成形步骤
接下来,将未在放置步骤中放置的第一胎圈填胶或第二胎圈填胶中的形成用树脂组合物注入到模具中。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可以通过使注射的树脂组合物固体化而粘接。
在放置步骤中,优选将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中的第二胎圈填胶放置在模具中,并且在注射成形步骤中,优选将第一胎圈填胶的形成用树脂组合物,即,包含树脂A的树脂组合物注射到模具中。通过在之前放置在模具中的第二胎圈填胶上注射成形而形成第一胎圈填胶,不仅可以粘接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而且还可以粘接第一胎圈填胶和胎圈丝或包含胎圈丝的构件。当胎圈填胶以此顺序形成时,将包含低熔点树脂A的树脂组合物供给至包含高熔点树脂B的第二胎圈填胶的表面上;然而,通过在充分高的温度下将包含树脂A的树脂组合物以熔融状态供给,将第二胎圈填胶的表面中的树脂B熔融,使得粘接性得到改善。
(2)通过熔接使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粘接的制造方法
·熔接步骤
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可以通过将第一胎圈填胶的表面和第二胎圈填胶的表面中的一者或二者熔融而熔接在一起,并且随后经由熔融部分将它们放在一起。优选的是,将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二者的表面熔融以熔接在一起。
熔接方法的实例包括如下。
·热板熔接:即,通过将其压在加热的板状构件(例如,金属板)上使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中的至少之一熔融,从而将胎圈填胶熔接在一起的方法。
·激光熔接:即,通过激光照射使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中的至少之一熔融,从而将胎圈填胶熔接在一起的方法。
当胎圈构件为其中第一胎圈填胶与第二胎圈填胶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胎圈构件时,从改善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的粘接性的观点,树脂B的熔点和树脂A的熔点之间的差[即,(树脂B的熔点)-(树脂A的熔点)]优选大于0℃且30℃以下,更优选1℃~25℃,还更优选2℃~20℃,特别优选3℃~15℃。
<轮胎>
接下来,将会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轮胎,其在一对胎圈部中包括本公开的轮胎用胎圈构件。
[第一实施方案]
以泄气保用轮胎为例,现在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轮胎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1示出沿着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10的宽度方向切割的截面的一侧。在图1中,箭头TW表示轮胎10的宽度方向(即,轮胎宽度方向),并且箭头TR表示轮胎10的径向(即,轮胎径向)。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轮胎宽度方向”意指平行于轮胎10的转动轴的方向并且也称为“轮胎轴向”。同时,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轮胎径向”意指垂直轮胎10的转动轴的方向。符号CL表示轮胎10的赤道(所谓的轮胎赤道)。
进一步,在第一实施方案中,沿着轮胎径向的轮胎10的转动轴侧称为“轮胎径向内侧”,并且与沿着轮胎径向的轮胎10的转动轴相反的一侧称为“轮胎径向外侧”。同时,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CL侧称为“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并且与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CL相反的一侧称为“轮胎宽度方向外侧”。
图1示出处于安装在标准轮辋30(由图1中的双虚线表示)的状态并且填充至标准空气气压的轮胎10。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标准轮辋”是指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JATMA)年鉴2017中规定的应用尺寸的标准轮辋。进一步,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标准空气气压”是指对应于JATMA的年鉴2017中规定的最大负荷能力的空气气压。
在以下说明中,术语“负荷”是指在下述的各标准中规定的在应用尺寸下单个车轮上的最大负荷(即,最大负荷能力);术语“内压”是指在下述的各标准中规定的对应于单个车轮上的最大负荷(即,最大负荷能力)的空气压力;并且术语“轮辋”是指在下述的各标准中规定的应用尺寸的标准轮辋(或“Approved Rim”或“Recommended Rim”)。根据工业标准确定标准,该标准在制造或使用轮胎的各区域中有效。例如,该标准由美国的“轮胎和轮辋协会的年鉴”定义,欧洲的“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的标准手册”"或日本的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的“JATMA年鉴”定义。
图1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10为具有扁平率为55以上的轮胎,轮胎截面高度(即,轮胎断面高度)SH设置为115mm以上。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断面高度”(即,轮胎截面高度)SH是指在轮胎10安装在标准轮辋30上并且将内压调节为标准气压的状态下,轮胎外径与轮辋直径之间的差的一半(1/2)长度。在第一实施方案中,轮胎10的扁平率设置为55以上并且轮胎截面高度SH设置为115mm以上;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该构成。
如图1所示,轮胎10包括:左右一对胎圈部12(注意的是,图1仅示出一侧的胎圈部12);各自从一对胎圈部12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14;和从一个胎侧部14向另一个胎侧部14延伸的胎面部16。胎侧部14承受行驶(包括缺气行驶)期间作用在轮胎10上的负荷。
如图1所示,胎圈芯18各自埋设在一对胎圈部12中。胎体22在一对胎圈芯18之间延伸。该胎体22的端部侧锚固在各胎圈芯18上。第一实施方案的胎体22由围绕各胎圈芯18从内侧朝向轮胎的外侧折返的其端部侧锚固,并且各折返部分22B的端部22C与胎体主体部22A接触。在第一实施方案中,胎体22的端部22C配置在各胎侧部14中;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该构成。例如,胎体22的端部22C可以配置在胎面部16中,例如对应于带束层24A的范围内。
进一步,胎体22从一个胎圈芯18向另一个胎圈芯18环状延伸,构成轮胎10的骨架。
在胎体主体部22A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多个(第一实施方案中为2个)带束层24A。在这些带束层24A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冠带层24B。冠带层24B覆盖带束层24A的整体。
在冠带层24B的轮胎径向外侧,以覆盖冠带层24B的两端部的方式配置一对层状层24C。此处注意的是,本公开不限于上述构成,并且可以用层状层24C仅覆盖冠带层24B的一侧的端部,或可以用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连续的单个层状层24C覆盖冠带层24B的两端部。此外,取决于轮胎10的规格,可以省略冠带层24B和层状层24C。
对于胎体22、带束层24A、冠带层24B和层状层24C,可以采用在常规已知的轮胎(包括泄气保用轮胎)中使用的各构件的那些构成。
胎面部16配置在带束层24A、冠带层24B和层状层24C的轮胎径向外侧。胎面部16为在行驶期间与路面接触的部分,并且在胎面部16的表面上形成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槽16A。另外,在胎面部16上,还形成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槽(未示出)。周向槽16A的形状和数量以及宽度方向槽的形状和数量根据如排水性和操纵稳定性等轮胎10所需的性能适当设置。
·胎圈填胶
在各胎圈部12中,埋设有沿着胎体22的外表面22O从胎圈芯18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胎圈填胶100。具体地,胎圈填胶100埋设在由胎体主体部22A和折返部分22B包围的区域中。
更详细地,第一胎圈填胶101包含比树脂B熔点低的树脂A,并且配置在包括在胎圈芯18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区域中。第一胎圈填胶101具有从配置有胎圈芯18的区域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形状。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第一胎圈填胶101以覆盖胎圈芯18的整个表面的方式形成,即,以延伸到胎圈芯18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区域中的方式配置。
第二胎圈填胶102包含比树脂A熔点高的树脂B,并且配置在包括第一胎圈填胶101的外侧的区域中。第二胎圈填胶102以在配置有第一胎圈填胶101的区域和配置有第二胎圈填胶102的区域之间在轮胎径向存在重叠的方式配置。进一步,第二胎圈填胶102与第一胎圈填胶10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表面的一部分接触。第二胎圈填胶102具有从第一胎圈填胶101的该接触面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形状。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构造胎圈填胶100使得越靠近轮胎径向内侧(即,胎圈丝侧),由第一胎圈填胶101占据的体积就比由第二胎圈填胶102占据的体积越大,而越靠近轮胎径向外侧(即,胎圈丝的相反侧),由第二胎圈填胶102占据的体积就比由第一胎圈填胶101占据的体积越大。
胎体22的外表面22O在胎体主体部22A中位于轮胎外侧,而在折返部分22B中位于轮胎内侧。进一步,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第二胎圈填胶102的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部20A延伸到胎侧部14中。
图1所示的胎圈填胶100的高度BH优选设置在轮胎截面高度SH的30~50%的范围内。此处注意的是,本文中使用的用于胎圈填胶100的术语“高度BH”是指在轮胎10安装在标准轮辋30上并且将内压调节为标准气压的状态下,从胎圈填胶100的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部20A到胎圈部12的顶端测量的高度(即,沿着轮胎径向的长度)。通过将胎圈填胶100的高度BH控制为轮胎截面高度SH的30%以上,例如,可以确保在泄气保用行驶中充分的耐久性。进一步,通过将胎圈填胶100的高度BH控制为轮胎截面高度SH的50%以下,获得优异的乘坐舒适性。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胎圈填胶100的端部20A配置在轮胎10的最大宽度位置的轮胎径向内侧。本文中使用的用于轮胎10的术语“最大宽度位置”是指轮胎10沿轮胎宽度方向具有最大宽度的位置。
在第一胎圈填胶的形成(例如,通过注射成形)之前,可以将粘接剂涂布至胎圈芯和第二胎圈填胶中的至少之一,以改善被覆树脂层与第一胎圈填胶之间以及第二胎圈填胶与第一胎圈填胶之间的粘接性。
·胎圈芯
如图2所示,各胎圈芯18包括:配置在阵列中的多根胎圈丝1;和包含树脂D并且被覆胎圈丝1的被覆树脂层3。
本文中使用的用于上述构成的短语“配置在阵列中”意指在切割为应用于轮胎所需长度的胎圈构件中多根胎圈丝1彼此不相交的位置关系。
现在将参考数个实施例描述图2中所示的胎圈芯18可以采取的形式。
图3A为示意性示出通过将垂直于胎圈丝1的长度方向的胎圈芯18的部分切割而获得的截面的图。在图3A中,配置被覆树脂层3与三根胎圈丝1直接接触。胎圈芯18可以通过在热熔接的同时横向或垂直堆叠各胎圈钢丝1来制备。
胎圈芯18还可以包括配置在各胎圈丝1和被覆树脂层3之间的粘接剂层2。粘接剂层2各自优选包含上述树脂D的粘接树脂层。
在图3B中所示的胎圈芯18的部分中,粘接剂层2配置在三根胎圈丝1各自的表面上,并且被覆树脂层3进一步配置在其上。
选择性地,配置在胎圈丝1和被覆树脂层3之间的粘接剂层2可以采取以包封多根胎圈钢丝1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模式。
图3C中所示的胎圈芯18的部分具有其中连续的粘接剂层2以包封三根胎圈丝1的方式配置的模式,并且被覆树脂层3进一步配置在该连续的粘接剂层2的表面上。
图3A至图3C各自示出其中三根胎圈丝1彼此平行配置的模式;然而,胎圈丝1的数量可以为两根以下,或四根以上。
进一步,图2中所示的胎圈芯18具有其中图3A~3C之一所示的三根丝1和被覆树脂层3(和图3B或3C中的粘接剂层2)设置为三层的形态。然而,此处注意的是,胎圈芯18可以单层使用,或可以设置两层以上。在后续情况中,优选熔接被覆树脂层。
因此已经参照图3A~3C描述了胎圈芯18可以采用的形式;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这些构成。
胎圈芯18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制造图3B中所示的胎圈芯18的情况下,胎圈芯18可以使用胎圈丝1、形成粘接剂层2的材料(优选包含树脂D的材料)、和包含形成被覆树脂层3的树脂C的材料通过挤出成形方法来制造。在该情况下,粘接剂层2的截面形状可以通过例如改变挤出成形中使用的模头的形状来控制。
·胎侧增强层
在各胎侧部14中,作为增强各胎侧部14的胎侧增强层的一个实例的胎侧增强橡胶26配置在胎体22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胎侧增强橡胶26为在轮胎10的内压由于刺破等而下降时,用于在支承车辆和乘员的重量的状态下允许轮胎10行驶超过规定距离的增强橡胶。
胎侧增强橡胶26从各胎圈芯18侧沿胎体22的内表面22I向各胎面部16侧在轮胎径向延伸。胎侧增强橡胶26具有厚度朝向胎圈芯18侧和朝向胎面部16侧减小的形状,如基本上月牙形状。此处注意的是,本文中使用的用于胎侧增强橡胶26的术语“厚度”是指在轮胎10安装在标准轮辋30上并且将内压调节为标准气压的状态下,沿着胎体22的法线测量的长度。
在胎侧增强橡胶26中,在胎面部16侧的端部26A与胎面部16、与夹持在其间的胎体22(具体地,胎体主体部22A)重叠。具体地,胎侧增强橡胶26的端部26A与带束层24A重叠。同时,在胎侧增强橡胶26中,胎圈芯18侧的端部26B与胎圈填胶20、与夹持在其间的胎体22(具体地,胎体主体部22A)重叠。
优选的是,胎侧增强橡胶26的断裂伸长率设定在130~190%的范围内。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断裂伸长率”是指根据JIS K6251:2010(使用哑铃形3号试验片)测量的断裂伸长率(%)的值。在第一实施方案中,胎侧增强橡胶26仅由单种橡胶材料构成;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该构成,并且胎侧增强橡胶26可以由多种橡胶材料构成。
进一步,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包含橡胶作为主要组分的胎侧增强橡胶26用作胎侧增强层的一个实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该构成,并且胎侧增强层可以由其它材料形成。例如,可以形成包含热塑性树脂等作为主要组分的胎侧增强层。此处注意的是,胎侧增强橡胶26还可以包含其它材料,如填料、短纤维和树脂。
在胎圈填胶20经由胎体22与胎侧增强橡胶26重叠的重叠部28的中点Q处(即,在胎圈填胶100的端部20A与胎侧增强橡胶26的端部26B之间的沿着胎体22的延伸方向的中点处)的胎侧增强橡胶26的厚度GB优选设定在胎侧增强橡胶26的最大厚度GA的40~80%的范围内。以此方式,通过将胎侧增强橡胶26的厚度GB控制为最大厚度GA的40~80%,即使胎侧部14中发生翘曲现象,也可以抑制胎侧增强橡胶26的断裂(例如,破裂)。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在胎体22的最大宽度位置的胎侧增强橡胶26的厚度为最大厚度GA;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该构成。本文中使用的用于胎体22的术语“最大宽度位置”是指胎体22沿轮胎宽度方向具有最大宽度的位置。
在轮胎10安装在标准轮辋30上并且将内压调节为标准气压的状态下,从胎侧增强橡胶26的端部26B至胎圈部12的尖端的高度LH优选设定在胎圈填胶20的高度BH的50~80%的范围内。通过将高度LH控制为高度BH的80%以下,易于确保泄气保用行驶中的充分的耐久性。进一步,通过将高度LH控制为高度BH的50%以上,获得优异的乘坐舒适性。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由于第一实施方案涉及具有大的轮胎截面高度SH的轮胎10,因此未设置轮辋保护(所谓的轮辋保护体);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该构成,并且也可以设置轮辋保护。
在轮胎10的内表面上,内衬层(未示出)以从一个胎圈部12向另一个胎圈部12延伸的方式配置。在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10中,例如,丁基橡胶用作内衬层的主要组分;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该构成,并且内衬层的主要组分可以为其它橡胶材料或树脂。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各胎侧增强橡胶26由单种橡胶(或树脂)构成;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该构成,并且胎侧增强橡胶26可以由多种橡胶(或树脂)构成。例如,胎侧增强橡胶26可以具有其中沿着轮胎径向设置多种橡胶(或树脂)层叠的结构,或其中沿着轮胎宽度方向设置多种橡胶(或树脂)层叠的结构。
·材料
图1中所示的轮胎10主要由弹性材料构成。换言之,例如,在各胎圈部12中围绕胎体22的区域、在各胎侧部14中的胎体2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胎侧增强层(胎侧增强橡胶26)和胎面部16中除了带束层24A、冠带层24B和层状层24C以外的区域由弹性材料构成。
弹性材料的实例包括橡胶材料(主要由橡胶材料构成的轮胎为所谓的橡胶轮胎)和树脂材料(主要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轮胎为所谓的树脂轮胎)。
特别地,图1中所示的轮胎10优选其中由橡胶材料构成的上述组分的橡胶轮胎。
(弹性材料:橡胶材料)
橡胶材料可以为任意材料,只要其至少包含橡胶(即,橡胶组分),并且在不损害本公开的效果的范围内,橡胶材料还可以包含如添加剂等其它组分。然而,此处注意的是,相对于橡胶材料的总量,橡胶材料中的橡胶(即,橡胶组分)的含量优选50质量%以上,更优选90质量%以上。
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中使用的橡胶组分没有特别限定,并且在已知的橡胶配方中通常使用的任意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可以单独使用,或其两种以上可以用作混合物。例如,可以使用任意下述橡胶,或其两种以上的橡胶共混物。
上述天然橡胶可以为片状橡胶或块状橡胶,并且可以使用所有RSS#1~#5。
作为如上所述的合成橡胶,例如,可以使用各种二烯系合成橡胶、二烯系共聚物橡胶、特殊橡胶和改性橡胶。其具体实例包括:如聚丁二烯(BR)、丁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共聚物(例如,SBR和NBR)、丁二烯和其它二烯系化合物的共聚物等丁二烯系聚合物;如聚异戊二烯(IR),异戊二烯与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共聚物,以及异戊二烯与其他二烯系化合物的共聚物等异戊二烯系聚合物;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IR);和卤化丁基橡胶(X-IIR);和乙烯-丙烯系共聚物橡胶(EPM);乙烯-丙烯-二烯系共聚物橡胶(EPDM);和这些橡胶的共混物。
在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中使用的橡胶材料中,如添加剂等其它组分可以根据其预期的目的向橡胶中添加。
添加剂的实例包括如炭黑等增强材料、填料、硫化剂、硫化促进剂、脂肪酸或其盐、金属氧化物、加工油、和防老剂,并且这些添加剂可以适当地添加。
主要由橡胶材料构成的轮胎可以通过使未硫化的橡胶材料成形为轮胎的形状,随后借助加热将未硫化的橡胶硫化而获得。
·轮胎的制造
关于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10的制造方法,在已知的轮胎成形鼓的外周上形成的未硫化胎身包括:含橡胶材料的内衬层(未示出);胎圈芯18;胎圈填胶100(即,第一胎圈填胶101和第二胎圈填胶102);通过用弹性材料(即,橡胶材料或树脂材料)被覆帘线而制备的胎体22;由弹性材料(即,橡胶材料或树脂材料)形成的胎侧部14中的胎体2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区域;和胎侧增强橡胶26。
作为该胎身的胎面部16中的带束层24A的形成方法,带束层24可以通过例如将卷绕在卷轴上的如丝等构件拉出,并且在使胎身旋转的同时将该丝在胎面部16上卷绕规定次数来形成。当该丝用树脂被覆时,可以通过加热和压缩将被覆树脂熔接至胎面部16上。
最后,将未硫化胎面贴在带束层24A的外周面上以获得生胎。然后将以此方式制造的生胎硫化并且使用硫化成形模具成形,由此完成轮胎10。
现在将会描述第二实施方案至第四实施方案的轮胎。
在以下说明中,将相同的符号指定给与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10中的那些相同的构件,并且省略其冗余的描述。
[第二实施方案]
图4为示出第二实施方案的轮胎的胎圈部附近的轮胎宽度方向放大截面图。
除了改变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的配置位置以外,第二实施方案的轮胎具有与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10相同的构成。
如图4所示,胎圈填胶100A埋设在由胎体主体部22A和折返部分22B包围的区域中。在第二实施方案中,第一胎圈填胶101A配置在包括胎圈芯18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区域中。第一胎圈填胶101A具有从配置有胎圈芯18的区域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形状。在第二实施方案中,第一胎圈填胶101A以覆盖胎圈芯18的整个表面的方式形成,即,以延伸到胎圈芯18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区域中的方式配置。
第二胎圈填胶102A配置在包括第一胎圈填胶101A的外侧的区域中。第二胎圈填胶102A以在配置有第一胎圈填胶101A的区域和配置有第二胎圈填胶102A的区域之间在轮胎径向存在重叠的方式配置。进一步,第二胎圈填胶102A与第一胎圈填胶101A的轮胎宽度方向内表面的一部分接触。第二胎圈填胶102A具有从第一胎圈填胶101A的该接触面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形状。
在第二实施方案中,构造胎圈填胶100A使得越靠近轮胎径向内侧(即,胎圈丝侧),由第一胎圈填胶101A占据的体积就比由第二胎圈填胶102A占据的体积越大,而越靠近轮胎径向外侧(即,胎圈丝的相反侧),由第二胎圈填胶102A占据的体积就比由第一胎圈填胶101A占据的体积越大。
[第三实施方案]
图5为示出第三实施方案的轮胎的胎圈部附近的轮胎宽度方向放大截面图。
除了改变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的配置位置以外,第三实施方案的轮胎具有与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10相同的构成。
如图5所示,胎圈填胶100B埋设在由胎体主体部22A和折返部分22B包围的区域中。在第三实施方案中,第一胎圈填胶101B配置在从胎圈填胶100B的高度BH的约一半的高度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区域中,并且第二胎圈填胶102B配置在从上述高度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区域中。
第一胎圈填胶101B配置在包括在胎圈芯18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区域中。第一胎圈填胶101B具有从配置有胎圈芯18的区域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形状。在第三实施方案中,第一胎圈填胶101B以覆盖胎圈芯18的整个表面的方式形成,即,以延伸到胎圈芯18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区域中的方式配置。
第二胎圈填胶102B配置在包括第一胎圈填胶101B的外侧的区域中。在轮胎径向,配置有第一胎圈填胶101B的区域和配置有第二胎圈填胶102B的区域之间没有重叠,并且第二胎圈填胶102B与第一胎圈填胶101B的轮胎径向最外表面接触。第二胎圈填胶102B具有从第一胎圈填胶101B的该接触面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形状。
[第四实施方案]
图6为示出第四实施方案的轮胎的胎圈部附近的轮胎宽度方向放大截面图。
除了第一胎圈填胶未配置在各胎圈芯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区域中并且胎圈芯具有不同的形状之外,第四实施方案的轮胎具有与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10相同的构成。
如图6所示,胎圈部12包括:其中九根胎圈丝1用被覆树脂层3C经由粘接剂层(未示出)被覆的环状胎圈芯18C;和胎圈填胶100C(即,第一胎圈填胶101C和第二胎圈填胶102C)。在第四实施方案的胎圈部12中,第一胎圈填胶101C仅与胎圈芯18C的表面(具体地,轮胎径向外表面)的一部分接触而形成,第一胎圈填胶101C未配置在胎圈芯18C的轮胎径向内侧区域中。
迄今为止,本公开已经参考第一至第四实施方案来描述;然而,这些实施方案仅是实例,并且本公开可以在不偏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在各种修改下进行。不用说本公开的权利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方案。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提供以下轮胎用胎圈构件、轮胎和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1>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轮胎用胎圈构件,其包括:
胎圈丝;
第一胎圈填胶,其与所述胎圈丝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胎圈丝的外侧的区域中;和
第二胎圈填胶,其与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的外侧的区域中,
所述第一胎圈填胶包含树脂A,
所述第二胎圈填胶包含树脂B,并且
所述树脂B的熔点比所述树脂A的熔点高。
<2>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B的熔点为175℃~225℃。
<3>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胎圈填胶和所述第二胎圈填胶各自的夏比冲击强度为5kJ/m2以上,
<4>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第二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比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高。
<5>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
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37MPa~1,000MPa,并且
所述第二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60MPa~1,400MPa。
<6>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A和所述树脂B为在构成各树脂主链的结构单元中具有共同骨架的树脂。
<7>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A和所述树脂B中的至少之一为热塑性弹性体。
<8>根据本公开的第八方面,提供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A和所述树脂B中的至少之一为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或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
<9>根据本公开的第九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胎圈丝由包含树脂C的被覆树脂层被覆。
<10>根据本公开的第十方面,提供根据第九方面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包含树脂D的粘接树脂层配置在所述胎圈丝和所述被覆树脂层之间。
<11>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方面,提供根据第十方面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D为含极性官能团的热塑性树脂或含极性官能团的热塑性弹性体。
<12>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二方面,提供根据第十方面或第十一方面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D的熔点为139℃~220℃。
<13>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轮胎,其在一对胎圈部中包括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
<14>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所述构件包括:胎圈丝;第一胎圈填胶,其与所述胎圈丝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胎圈丝的外侧的区域中;和第二胎圈填胶,其与所述第一胎圈填胶至少部分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的外侧的区域中,
所述方法包括:放置步骤,其将所述胎圈丝和包含树脂B的所述第二胎圈填胶放置在模具中;和注射形成步骤,其在所述放置步骤之后将包含树脂A的树脂组合物注射至所述模具中,以形成与所述第二胎圈填胶的至少部分接触的所述第一胎圈填胶,并且
所述树脂B的熔点比所述树脂A的熔点高。
<15>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所述构件包括:胎圈丝;第一胎圈填胶,其与所述胎圈丝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胎圈丝的外侧的区域中;和第二胎圈填胶,其与所述第一胎圈填胶至少部分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的外侧的区域中,
所述方法包括熔接步骤,其将所述第一胎圈填胶和所述第二胎圈填胶中的至少之一的表面熔融,并且将所述第一胎圈填胶和所述第二胎圈填胶熔接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胎圈填胶与所述第二胎圈填胶的至少部分接触,
所述第一胎圈填胶包含树脂A,
所述第二胎圈填胶包含树脂B,并且
所述树脂B的熔点比所述树脂A的熔点高。
<16>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六方面,提供根据第十四方面或第十五方面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A和所述树脂B之间的熔点差为30℃以下。
实施例
现在将通过实施例具体地描述本公开;然而,本公开不以任何方式限于此。此处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份”是基于质量。
[实施例和比较例]
<胎圈芯的制备>
制备上述第一实施方案的图3B中所示的模式的胎圈芯。
首先,使用单丝(具体为具有平均直径为
Figure BDA0002435613100000571
由钢制成,强度:2,700N,伸长率:7%的单丝)作为胎圈丝,将已经热熔融的表1或2中所示粘接树脂(树脂D)粘附至胎圈丝,由此在各胎圈丝上形成作为粘接树脂层的层。
接下来,将由此获得的各自具有在其上作为粘接树脂层的层的胎圈丝置于模具中,使得它们以三个为一个阵列配置,并且使从挤出机挤出的表1或2中所示的被覆树脂(树脂C)粘附至并由此被覆作为粘接树脂层的各层的外周,随后冷却。关于挤出条件,将胎圈丝的温度设定为200℃,将被覆树脂(树脂C)的温度设定为240℃,并且将挤出速度设定为30m/min。将图3B所示的具有在阵列中的三根胎圈丝的所得构件在通过热空气熔接的同时进行卷绕,由此制备具有其中九根胎圈丝的外周用被覆树脂层经由粘接树脂层被覆的结构的胎圈芯。
在该胎圈芯中,粘接树脂层的厚度(具体地,最小部的平均厚度)为50μm,并且被覆树脂层的厚度(具体地,最小部的平均厚度)为200μm。进一步,相邻的胎圈丝之间的平均距离为200μm。
<胎圈构件的制造/基于注射成形的粘接方法>
使用由此获得的胎圈芯,制备上述第一实施方案的图1和2中所示的胎圈构件(即,包括胎圈芯和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的构件)。
具体地,首先,第二胎圈填胶通过将表1或2中所示的树脂B注射成形来制备。然后,将上述胎圈芯和第二胎圈填胶放置在之前已经加工为胎圈填胶形状的模具中,并且将表1或2中的树脂A在其上注射成形,由此制备其中使第一胎圈填胶(树脂A)和第二胎圈填胶(树脂B)一体化的胎圈构件。
此处注意的是,模具温度为80~110℃并且成形温度为200~270℃。
以上述方式,制备各自仅由胎圈芯、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构成的胎圈构件。
<包括胎圈构件作为胎圈部的轮胎的制造>
使用由此获得的胎圈构件作为一对胎圈部来制造上述第一实施方案的图1和2所示的模式的轮胎(具体地,泄气保用轮胎)。
制备上述获得的胎圈构件和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帘布层帘线的胎体,并且使用它们与由天然橡胶(NR)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的混合橡胶材料形成的胎侧部(即,胎体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胎侧增强橡胶、胎面部和由捻线制成的带束层一起制造生胎。
对于由此获得的生胎,橡胶硫化通过在比较例1~4和实施例1~5中在150℃下加热生胎25分钟来进行,或在比较例5和实施例6~8中在170℃下加热生胎20分钟来进行。
所得轮胎的尺寸为225/40R18并且胎面部厚度为10mm。
[物性的测量]
第一胎圈填胶(树脂A)、第二胎圈填胶(树脂B)、被覆树脂层(树脂C)和粘接树脂层(树脂D)的熔点各自表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获得的曲线(DSC曲线)中观察的吸热峰处的温度。熔点根据JIS K7121:2012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来测量。为了测量,使用由TA Instruments Inc.制造的“DSC Q100”以10℃/min的扫描速度进行。
第一胎圈填胶的吸水率和第二胎圈填胶的吸水率根据ISO62(1999)来测量。
第一胎圈填胶、第二胎圈填胶和被覆树脂层的拉伸弹性模量根据JIS K7113:1995来测量。更详细地,拉伸弹性模量使用由Shimadzu Corporation制造的SHIMADZUAUTOGRAPH AGS-J(5kN)以拉伸速度为100mm/min来测量。
测量样品使用与第一胎圈填胶、第二胎圈填胶和被覆树脂层相同的材料来分别制备。具体地,测量样品通过使用注射成形机(NEX-50,由Nissei Plastic Industrial Co.,Ltd.制造),在180℃~260℃的料筒温度和50℃~110℃的模具温度下,使各材料成形为JIS#3形状来制备。选择性地,测量样品通过使各材料成形为厚度(t)为2mm的110mm×110mm的平板,随后使用由Dumbbell Co.,Ltd.制造的SUPER DUMBBELL(注册商标)将由此获得的平板冲压成JIS#3形状来制备。
第一胎圈填胶的夏比冲击强度和第二胎圈填胶的夏比冲击强度使用夏比冲击试验机(商品名:141型,由Yasuda Seiki Seisakusho,Ltd.制造)根据JIS K7111-1:2012规定的方法,在23℃的试验片(切口的)温度下来测量。
更详细地,在4J的标称摆锤能量(估算值)和150°的摆锤升角下,测量锤撞击试样后的复原角度,并且从碰撞前后的角度差计算消耗的能量的量(即,吸收的能量的量)。
在上述成形条件下,使各测量样品成形为JIS K7139:2009中规定的A1形状。
[泄气保用行驶性]
通过模拟进行基于ISO标准的室内转鼓试验,其中轮胎在0kPa内压和80km/h速度下进行泄气保用行驶。换言之,计算直至轮胎由于其故障或支承故障而不再能够行驶的点的距离作为估计值。该估计值基于以下基准来评价。
-基准-
A:轮胎可以行驶100km以上的距离。
B:轮胎可以行驶80km以上且低于100km的距离。
C:轮胎不能再行驶低于80km的距离。
[轮辋组装性]
准备尺寸为225/40R18的充气轮胎和对应于轮胎尺寸的7.5J×18标准轮辋。通过模拟进行试验,其中单个工人进行三次将轮胎安装到轮辋上的操作,以判断在操作期间是否存在“破裂(即,胎圈构件的破裂)”,并且预测其结果。
[树脂A和B的拉伸永久变形(所谓的蠕变性)]
通过蠕变试验评价胎圈丝的设置容易性。使用与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相同的材料,在与制备用于测量拉伸弹性模量的测量样品所用的那些相同的成形条件下,通过注射成形分别制备试验片,并从由此获得的各试验片中冲压出#3哑铃片以制备样品。
对于由此获得的JIS#3哑铃试验片,根据JIS K7115:1999在50mm的卡盘距离,在40N和90℃的条件下测量72小时后的蠕变量(即,伸长率)。
此处注意的是,当拉伸永久变形分别为2.9%以下、大于2.9%且4%以下、和大于4%时,分别给出“A”、“B”和“C”的评价。
[表1]
Figure BDA0002435613100000611
Figure BDA0002435613100000621
[表2]
Figure BDA0002435613100000622
上述表中所示的组分如下。
(粘接树脂层)
·PA66:由Toray Industries,Inc.制造,尼龙66,商品名“AMILAN CM1017”,熔点=265℃
·QE060:由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马来酸酐改性丙烯,“ADMER QE060”,熔点=139℃
·QF500:由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ADMER QF500”,熔点=165℃
·GQ730:由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制造,马来酸酐改性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PRIMALLOY-AP GQ730”,熔点=200℃
(被覆树脂层、第一胎圈填胶、和第二胎圈填胶)
·PA6:由UBE Industries,Ltd.制造,尼龙6,商品名“UBE NYLON 1013B”,熔点=225℃
·PA12:由UBE Industries,Ltd.制造,尼龙12,商品名“UBESTA 3024U”,熔点=178℃
·PA66:与上述相同
·XPA9048:由UBE Industries,Ltd.制造,商品名“UBESTA XPA9048”,熔点=155℃
·XPA9055:由UBE Industries,Ltd.制造,商品名“UBESTA XPA9055”,熔点=164℃
·XPA9068:由UBE Industries,Ltd.制造,商品名“UBESTA XPA9068”,熔点=175℃
·HYTREL 2571:由DuPont-Toray Co.,Ltd.制造,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HYTREL2571”,熔点=225℃
·HYTREL 5557:由DuPont-Toray Co.,Ltd.制造,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HYTREL5557”,熔点=208℃
·HYTREL 6347:由DuPont-Toray Co.,Ltd.制造,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HYTREL6347”,熔点=215℃
·HYTREL 7247:由DuPont-Toray Co.,Ltd.制造,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HYTREL7247”,熔点=216℃
从表1和2中所示的评价看出,与比较例的轮胎相比,实施例的轮胎表现出优异的空气密封性能和泄气保用行驶性(即,行驶耐久性),其中,所述实施例的轮胎具有配置在轮胎径向上包括胎圈丝的外侧的区域中的第一胎圈填胶、和配置在包括各第一胎圈填胶的外侧的区域中的第二胎圈填胶,并且其中,包含在第二胎圈填胶中的树脂B的熔点调节为比包含在第一胎圈填胶中的树脂A的熔点高。此外,在实施例中,也抑制了在将各轮胎安装在轮辋上期间的破损。
日本专利申请No.2017-196363的公开作为参考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
本说明书中提及的所有的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标准以与各个单独的文献、专利申请、或技术标准具体地和单独地表示为作为参考而引入的相同程度并入本文中。
附图标记说明
1:胎圈丝
2:粘接剂层
3、3C:被覆树脂层
10:轮胎(泄气保用轮胎)
12:胎圈部
14:胎侧部
16:胎面部
18、18C:胎圈芯
20A:端部
22:胎体
22A:主体部
22B:折返部分
22C:端部
22I:内表面
22O:外表面
24A:带束层
24B:冠带层
24C:层状层
26:胎侧增强橡胶
26A:端部(胎面部侧的端部)
26B:端部(胎圈芯侧的端部)
30:标准轮辋
100、100A、100B、100C:胎圈填胶
101、101A、101B、101C:第一胎圈填胶
102、102A、102B、102C:第二胎圈填胶
CL:轮胎赤道面
Q:中点

Claims (16)

1.一种轮胎用胎圈构件,其包括:
胎圈丝;
第一胎圈填胶,其与所述胎圈丝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胎圈丝的外侧的区域中;和
第二胎圈填胶,其与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的外侧的区域中,
所述第一胎圈填胶包含树脂A,
所述第二胎圈填胶包含树脂B,并且
所述树脂B的熔点比所述树脂A的熔点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B的熔点为175℃~2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胎圈填胶和所述第二胎圈填胶各自的夏比冲击强度为5kJ/m2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第二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比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高。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
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37MPa~1,000MPa,并且
所述第二胎圈填胶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60MPa~1,400MPa。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A和所述树脂B为在构成各树脂主链的结构单元中具有共同骨架的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A和所述树脂B中的至少之一为热塑性弹性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A和所述树脂B中的至少之一为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或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胎圈丝由包含树脂C的被覆树脂层被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包含树脂D的粘接树脂层配置在所述胎圈丝和所述被覆树脂层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D为含极性官能团的热塑性树脂或含极性官能团的热塑性弹性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D的熔点为139℃~220℃。
13.一种轮胎,其在一对胎圈部中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
14.一种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所述构件包括:胎圈丝;第一胎圈填胶,其与所述胎圈丝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胎圈丝的外侧的区域中;和第二胎圈填胶,其与所述第一胎圈填胶至少部分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的外侧的区域中,
所述方法包括:放置步骤,其将所述胎圈丝和包含树脂B的所述第二胎圈填胶放置在模具中;和注射形成步骤,其在所述放置步骤之后将包含树脂A的树脂组合物注射至所述模具中,以形成与所述第二胎圈填胶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所述第一胎圈填胶,并且
所述树脂B的熔点比所述树脂A的熔点高。
15.一种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所述构件包括:胎圈丝;第一胎圈填胶,其与所述胎圈丝直接接触或经由其它层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胎圈丝的外侧的区域中;和第二胎圈填胶,其与所述第一胎圈填胶至少部分接触,并且配置在轮胎径向上至少包括所述第一胎圈填胶的外侧的区域中,
所述方法包括熔接步骤,其将所述第一胎圈填胶和所述第二胎圈填胶中的至少之一的表面熔融,并且将所述第一胎圈填胶和所述第二胎圈填胶熔接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胎圈填胶与所述第二胎圈填胶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所述第一胎圈填胶包含树脂A,
所述第二胎圈填胶包含树脂B,并且
所述树脂B的熔点比所述树脂A的熔点高。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A和所述树脂B之间的熔点差为30℃以下。
CN201880064385.4A 2017-10-06 2018-10-09 轮胎用胎圈构件、轮胎以及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1183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6363 2017-10-06
JP2017-196363 2017-10-06
PCT/JP2018/037612 WO2019070084A1 (ja) 2017-10-06 2018-10-09 タイヤ用ビード部材、タイヤ、及びタイヤ用ビード部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3049A true CN111183049A (zh) 2020-05-19
CN111183049B CN111183049B (zh) 2022-03-11

Family

ID=65995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4385.4A Active CN111183049B (zh) 2017-10-06 2018-10-09 轮胎用胎圈构件、轮胎以及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62253A1 (zh)
EP (1) EP3677446A4 (zh)
JP (1) JPWO2019070084A1 (zh)
CN (1) CN111183049B (zh)
WO (1) WO20190700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5447A (zh) * 2018-10-26 2021-07-2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JP7151627B2 (ja) * 2019-05-27 2022-10-1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ation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0924A (ja) * 1996-05-13 1997-11-2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0247115A (ja) * 1999-03-01 2000-09-12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A2297508A1 (en) * 1999-03-23 2000-09-23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with sidewall rubber insert
JP2003200719A (ja) * 2001-10-24 2003-07-1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4148986A (ja) * 2002-10-30 2004-05-27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60130954A1 (en) * 2004-12-22 2006-06-22 Sandstrom Paul H Tire with chafer
JP2006168447A (ja) * 2004-12-14 2006-06-2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US20060249238A1 (en) * 2005-05-09 2006-11-0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Heavy duty tire
JP2007091151A (ja) * 2005-09-30 2007-04-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70209744A1 (en) * 2004-04-06 2007-09-13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ontaining Oxygen Absorbent
KR100888134B1 (ko) * 2007-10-31 2009-03-13 금호타이어 주식회사 공정성이 향상된 비드 필러 고무조성물
JP2009155526A (ja) * 2007-12-27 2009-07-1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ジエン系ゴム組成物
JP2010162826A (ja) * 2009-01-19 2010-07-2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42021A (ja) * 2009-04-09 2010-10-2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タイヤビードフィラー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116819A (ja) * 2009-12-01 2011-06-1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下ビードフィラー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235835A (ja) * 2010-05-13 2011-11-2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374151A (zh) * 2012-04-13 2013-10-3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胎侧壁或搭接部的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3596779A (zh) * 2011-03-31 2014-02-1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04245366A (zh) * 2012-04-05 2014-12-24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轮胎和扩展移动性的车轮-轮胎组件
JP2015039970A (ja) * 2013-08-22 2015-03-0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5123905A (ja) * 2013-12-26 2015-07-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026187A (zh) * 2013-02-25 2015-11-04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包括另外的胎侧增强件的自密封轮胎
CN105501001A (zh) * 2014-10-14 2016-04-20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预形成的三角胶芯/胎圈复合材料及具有该材料的轮胎
CN105501000A (zh) * 2014-10-14 2016-04-20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制备三角胶芯/胎圈复合材料及具有该材料的轮胎
JP2016150971A (ja) * 2015-02-17 2016-08-2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ビードフィラー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6143757A1 (ja) * 2015-03-06 2016-09-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CN106163827A (zh) * 2014-04-11 2016-11-2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7000480A (zh) * 2014-11-26 2017-08-0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JP2017159487A (ja) * 2016-03-08 2017-09-1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ゴム材料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01293B1 (fr) 1986-07-09 1988-11-18 Michelin & Cie Tringle gainee pour enveloppes de pneumatiques; procede pour realiser cette tringle; enveloppes de pneumatiques comportant cette tringle.
JP3108889B2 (ja) 1991-11-12 2000-11-1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3034130B2 (ja) 1992-06-02 2000-04-17 株式会社三光開発科学研究所 熱可塑性ポリウレタンの製造方法
JP4193587B2 (ja) 2003-05-26 2008-12-10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系エラストマ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50133135A1 (en) * 2003-12-18 2005-06-23 Corvasce Filomeno G. Tire with sidewall having at least one internal rubber insert having graduated physical properties comprised of overlapping rubber segments
JP2017196363A (ja) 2016-04-28 2017-11-02 ケ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アバットメント分離用ツール

Patent Citation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0924A (ja) * 1996-05-13 1997-11-2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0247115A (ja) * 1999-03-01 2000-09-12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A2297508A1 (en) * 1999-03-23 2000-09-23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with sidewall rubber insert
JP2003200719A (ja) * 2001-10-24 2003-07-1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4148986A (ja) * 2002-10-30 2004-05-27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70209744A1 (en) * 2004-04-06 2007-09-13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ontaining Oxygen Absorbent
JP2006168447A (ja) * 2004-12-14 2006-06-2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US20060130954A1 (en) * 2004-12-22 2006-06-22 Sandstrom Paul H Tire with chafer
US20060249238A1 (en) * 2005-05-09 2006-11-0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Heavy duty tire
JP2007091151A (ja) * 2005-09-30 2007-04-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0888134B1 (ko) * 2007-10-31 2009-03-13 금호타이어 주식회사 공정성이 향상된 비드 필러 고무조성물
JP2009155526A (ja) * 2007-12-27 2009-07-1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ジエン系ゴム組成物
JP2010162826A (ja) * 2009-01-19 2010-07-2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42021A (ja) * 2009-04-09 2010-10-2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タイヤビードフィラー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116819A (ja) * 2009-12-01 2011-06-1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下ビードフィラー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235835A (ja) * 2010-05-13 2011-11-2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596779A (zh) * 2011-03-31 2014-02-1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04245366A (zh) * 2012-04-05 2014-12-24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轮胎和扩展移动性的车轮-轮胎组件
CN103374151A (zh) * 2012-04-13 2013-10-3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胎侧壁或搭接部的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5026187A (zh) * 2013-02-25 2015-11-04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包括另外的胎侧增强件的自密封轮胎
JP2015039970A (ja) * 2013-08-22 2015-03-0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5123905A (ja) * 2013-12-26 2015-07-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163827A (zh) * 2014-04-11 2016-11-2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5501001A (zh) * 2014-10-14 2016-04-20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预形成的三角胶芯/胎圈复合材料及具有该材料的轮胎
CN105501000A (zh) * 2014-10-14 2016-04-20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制备三角胶芯/胎圈复合材料及具有该材料的轮胎
CN107000480A (zh) * 2014-11-26 2017-08-0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JP2016150971A (ja) * 2015-02-17 2016-08-2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ビードフィラー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6143757A1 (ja) * 2015-03-06 2016-09-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2017159487A (ja) * 2016-03-08 2017-09-1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ゴム材料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立等: "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在轿车轮胎三角胶中的应用", 《轮胎工业》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70084A1 (ja) 2019-04-11
EP3677446A4 (en) 2021-06-09
JPWO2019070084A1 (ja) 2020-10-22
EP3677446A1 (en) 2020-07-08
CN111183049B (zh) 2022-03-11
US20200262253A1 (en) 2020-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3629B (zh) 轮胎用树脂-金属复合构件和轮胎
CN111183049B (zh) 轮胎用胎圈构件、轮胎以及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US20200238649A1 (en) Bead member for tire, tir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bead member for tire
US11135875B2 (en) Resin-metal composite member for tire, and tire
US20200115515A1 (en) Resin-metal composite member for tire, and tire
CN110785290B (zh) 轮胎用树脂-金属复合构件和轮胎
JPWO2019230822A1 (ja) タイヤ用樹脂金属複合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タイヤ
JP6903542B2 (ja) タイヤ用ビード部材、及びタイヤ
JP7020612B2 (ja) タイヤ用ビード部材、及びタイヤ
JP6936688B2 (ja) タイヤ用ビード部材、及びタイヤ
JPWO2019230821A1 (ja) タイヤ用樹脂金属複合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タイヤ
CN110785289B (zh) 轮胎用树脂金属复合构件和轮胎
JP6745284B2 (ja) タイヤ
WO2019225622A1 (ja) タイヤ用ビード部材、及びタイヤ
JP2020062935A (ja) タイヤ用ワイヤー樹脂複合部材、及びタイヤ
CN110740874A (zh) 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