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0959B - 包括滑动部的耦合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包括滑动部的耦合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0959B
CN111180959B CN201910389036.6A CN201910389036A CN111180959B CN 111180959 B CN111180959 B CN 111180959B CN 201910389036 A CN201910389036 A CN 201910389036A CN 111180959 B CN111180959 B CN 111180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liding
base unit
coupling
main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90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0959A (zh
Inventor
D·加特恩迈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DU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ODU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DU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ODU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1180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0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0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0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0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comprising a camming member
    • H01R13/62927Comprising supplementary or 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engaging or disengaging the two parts of a coup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0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comprising a camming member
    • H01R13/62911U-shaped slid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系统,其包括主连接器和耦合连接器,耦合连接器还包括滑动部,滑动部被构造为在滑动方向上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滑动部能够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到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耦合连接器的第二连接部被构造为在配合方向上与主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配合,滑动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并且主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被构造为在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联接并且滑动部从初始位置向最终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相互作用以执行滑动部的相对于主连接器的预定运动路径,滑动部的沿着预定运动路径的运动包括使第二连接部压靠第一连接部,以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在配合方向上配合。

Description

包括滑动部的耦合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主连接器和耦合连接器的连接器系统。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连接耦合连接器和主连接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德国专利申请DE 102 52 096 A1说明了杆式连接器、杆式连接器组件和组装杆式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方法。第一连接器具有可以从初始位置到连接位置沿转动方向转动的杆。杆显示凸轮作用,用于促使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第一连接器还具有检测器,该检测器可以从待机位置到检测位置沿移动方向移动。移动方向与转动方向成角度地排列。杆和检测器被构造为使得杆干涉检测器并且防止检测器移动到检测位置直到杆处于连接位置。
在德国专利申请DE 103 03 382 A1中,说明了具有闩锁板的耦合装置。耦合装置中具有滑动件,滑动件可以横向于连接器的插入方向地移动。滑动件可以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打开位置处,连接器插入耦合装置,在关闭位置处,连接器被致动为与耦合装置电接触。滑动件具有闩锁板,闩锁板可以横向于滑动件的移动方向地移动。当滑动件处于关闭位置时,闩锁板可以移动至与耦合装置闩锁接合,以将滑动件固定在关闭位置。
德国专利申请DE 103 29 066 A1公开了连接器设备。在将可移动侧壳体配合于静止侧壳体时,使可移动侧壳体的前引导端部与静止侧壳体的前基部接触。此时,不必将可移动侧壳体准确地放置就位。当可移动侧壳体朝向匹配位置移动时,引导件将可移动侧壳体可靠地引导到至匹配位置。结果,凸轮从动件配合到凸轮槽的入口。之后,滑动杆移动以使一个壳体的电极与另一壳体的电极连接。相对于静止侧壳体正确地定位可移动侧壳体并不困难。因此,即使在难以目视确认可移动侧壳体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将可移动侧壳体配合于静止侧壳体的操作。
在德国专利申请DE 199 15 187 A1中,说明了插头连接锁定机构。连接器锁定结构包括具有连接器配合室的阴连接器壳体、具有接合突起的阳连接器壳体以及用于在与连接器配合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滑动运动的安装于阴连接器壳体的滑动构件。弹性锁定臂形成于阴连接器壳体,并且用于接收锁定臂的柔性接收部设置在滑动构件处。接合突起将锁定臂升高到柔性接收部中,并且柔性接收部的内侧表面抵靠锁定臂的侧表面。滑动构件的与柔性接收部相邻布置的底表面的部分抵靠锁定臂的面向锁定臂的屈曲方向的表面。滑动突出部形成于阳连接器壳体,引导槽形成于阴连接器壳体,并且临时保持臂(provisionally-retaining arm)形成于滑动构件。临时保持臂接合到引导槽中,并且被滑动突出部按压,从而抵消临时保持。
德国专利申请DE 10 2014 005 255 A1公开了水平可锁定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头接收部和锁定机构,插头和插头接收部可以通过该锁定机构锁定在如下状态:插头和插头接收部彼此机械接合并且电连接。锁定机构在插头接收侧具有滑动适配器和引导框架,滑动适配器和引导框架可以在释放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沿着主移位方向相对于彼此移位,其中在释放位置处,插头和插头接收部能够断开连接和初步连接,在锁定位置处,防止插头与插头接收部之间断开连接。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元件,该第二元件与滑动适配器和引导框架以如下方式相互作用:在插头断开连接的情况下,阻挡锁定机构从释放位置向锁定位置的移位。
在德国专利申请DE 10 2016 215 123 A1中,说明了插头连接器系统。根据一个方面,锁定元件设置于系统的插口壳体,以使在安装和连接插头连接器系统时可以实现高度柔性,特别地,在诸如与电池模块结合使用的关键应用中可以实现高度柔性。在另一方面中,插头连接器系统的插口壳体和/或销壳体设置有弹性预固定元件,以便实现与弹性度对应的初步固定,从而允许考虑公差。在另一方面中,插头连接器系统包括具有双重功能的保险,从而基于一个单个部件完成壳体部件的接触和锁定的二级保险。
美国专利US 5 236 373 A说明了连接器组件,其用于确保所配合的电连接器的正确接合。该组件包括一对连接器,该一对连接器被构造为创建该对连接器中收纳的端子之间的电接触。在预组装位置中,位置保险构件与连接器中的一者保持接合。如果连接器被正确接合,则连接位置保险构件能够从其预组装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或原始位置。在未正确接合连接器时,位置保险构件从其预组装位置向其原始位置的运动被禁止,从而指示连接器之间的不正确接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善的连接器系统,该连接器系统提供用于配合连接器的插入辅助件。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连接器系统,该连接器系统需要较少的安装空间。此外,本发明寻求提供适于连接电源连接器的连接器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
专利技术方案中的附图标记不意味着进行限制,而仅用于改善技术方案的可读性。
根据本发明,利用具有如下特征的连接器系统解决问题。该连接器系统包括:主连接器,其包括第一连接部;耦合连接器,其包括具有第二连接部的基部单元,耦合连接器还包括滑动部,滑动部被构造为在滑动方向上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滑动部能够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到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耦合连接器的第二连接部被构造为在配合方向上与主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配合。滑动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并且主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被构造为在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联接并且滑动部从初始位置向最终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相互作用以执行滑动部的相对于主连接器的预定运动路径。滑动部的沿着预定运动路径的运动包括使第二连接部压靠第一连接部,以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在配合方向上配合。
连接器系统包括具有第一连接部的主连接器和具有第二连接部的耦合连接器。两个连接器的相应的连接部被构造为配合。例如,连接部可以包括例如接触销或插口(socket)的一个或多个接触元件,用于在第一和第二连接部配合时建立一个或多个电连接。为了建立连接部之间的这些电连接,可能例如需要预定的插入力。
根据本发明,耦合连接器包括滑动部,滑动部可以用作在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配合时的插入辅助件。滑动部的运动由两个受力的引导件控制。相对于耦合连接器的基部单元,滑动部进行沿着预定滑动方向的滑动运动。例如,耦合连接器可以包括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允许使滑动部相对于基部单元滑动。除此之外,滑动部的相对于主连接器的运动由引导部件确定。滑动部的第一引导部件与主连接器的第二引导部件以执行滑动部相对于主连接器的预定运动路径的方式相互作用。滑动部的沿着预定运动路径的运动包括使第二连接部压靠第一连接部,以便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配合。
在该方面,滑动部用作插入辅助件,该插入辅助件被构造为将使滑动部从初始位置向最终位置移动所需要的力转换为使第二连接部压靠第一连接部的力,从而使两个连接部配合。借助于滑动部,能够例如产生更大的插入力。本发明不限于大的插入力,并且还能够被用于产生小的插入力。本发明的连接器系统不需要大量的安装空间。即使在小且狭窄的空间中也能够使用本发明的连接器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问题还通过如下的用于连接耦合连接器和主连接器的方法来解决。主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部。耦合连接器包括具有第二连接部的基部单元并且还包括滑动部,滑动部被构造为在滑动方向上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滑动部能够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到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滑动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并且主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该方法包括使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联接。该方法还包括使滑动部从初始位置向最终位置移动,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相互作用以执行滑动部的相对于主连接器的预定运动路径。滑动部的沿着预定运动路径的运动包括使第二连接部压靠第一连接部,以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配合方向上配合。
除此之外,根据本发明的问题通过如下的连接器系统来解决。该连接器系统包括:主连接器,其包括第一连接部;耦合连接器,其包括具有第二连接部的基部单元,耦合连接器还包括滑动部,滑动部被构造为在滑动方向上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滑动部能够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到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耦合连接器的第二连接部被构造为在滑动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时在配合方向上与主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配合。耦合连接器包括闩锁机构,当滑动部到达最终位置时,基部单元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与滑动部的至少一个配对闩锁元件接合。
连接器系统包括用作插入辅助件的滑动部。当滑动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时,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在滑动部的最终位置中,滑动部借助于闩锁机构被闩锁。因此,主连接器和耦合连接器的连接被固定并且不能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问题还通过如下的连接器系统解决。该连接器系统包括:主连接器,其包括第一连接部;耦合连接器,其包括具有第二连接部的基部单元,耦合连接器还包括滑动部,滑动部被构造为在滑动方向上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滑动部能够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到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耦合连接器的第二连接部被构造为在滑动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时在配合方向上与主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配合。耦合连接器包括锁定构件,锁定构件被构造为在滑动部处于其最终位置的情况下移动到非锁定位置或锁定位置,在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滑动部被锁定。
上述连接器系统还包括锁定构件。锁定构件被构造为在滑动部处于其最终位置的情况下从非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在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滑动部被锁定。因此,主连接器与耦合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被固定。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问题通过如下的连接器系统解决。该连接器系统包括:主连接器,其包括第一连接部;耦合连接器,其包括具有第二连接部的基部单元,耦合连接器还包括滑动部,滑动部被构造为在滑动方向上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滑动部能够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到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耦合连接器的第二连接部被构造为在滑动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时在配合方向上与主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配合。插接连接器包括锁定机构,锁定机构被构造为只要耦合连接器未与主连接器联接,锁定机构就阻碍滑动部从初始位置向最终位置移动,耦合连接器和主连接器的形状被形成(shaped)并构造为在耦合连接器和主连接器联接时解锁锁定机构。
换言之,连接器系统包括另一锁定机构,只要耦合连接器未与主连接器联接,该另一锁定机构就将滑动部锁定在滑动部的初始位置。该另一锁定机构确保了在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配合时滑动部相对于基部单元处于滑动部的初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问题还通过如下的连接器系统解决。该连接器系统包括:主连接器,其包括第一连接部;耦合连接器,其包括具有第二连接部的基部单元,耦合连接器还包括滑动部,滑动部被构造为在滑动方向上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滑动部能够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到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耦合连接器的第二连接部被构造为在滑动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时在配合方向上与主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配合。在滑动部的面向主连接器的部分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该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被构造为在滑动部移动到其最终位置时与主连接器的至少一个对应的配合件接合。
在上述连接器系统中,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来改善耦合连接器相对于主连接器的稳定性,该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被构造为在多个支撑点处支撑耦合连接器。因此,防止了耦合连接器相对于主连接器的倾斜。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在下文和从属技术方案中说明可以被单独或组合应用的本发明的优选特征。
优选地,预定运动路径以如下方式限定:通过滑动部使第二连接部压靠第一连接部,以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配合方向上配合。例如,当沿着预定运动路径移动时,滑动部可以朝向主连接器移动。因为滑动部借助于滑动机构与基部单元联接,所以还在朝向主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的方向上一起按压基部单元与第二连接部。因此,归因于滑动部的运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配合。
优选地,当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联接时,在滑动部处于其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被定位为与第二连接部相对。优选地,连接部在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联接时与第一连接部对准。为了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配合,必须以足够的力(例如以足够大小的插入力)使第二连接部压靠第一连接部。通过滑动部施加所需要的力。
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被构造为在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联接时接合。例如,当耦合连接器置于主连接器时,滑动部的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与主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接合。因此,引导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联接时建立。
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被构造为在滑动部从其初始位置移动到其最终位置时使耦合连接器相对于主连接器紧固。在滑动部从初始位置向最终位置移动时第一引导部件与第二引导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执行滑动部的运动路径。在该运动的过程中,具有第二连接部的基部单元压靠第一连接部。附加地,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之间的连接可以例如通过滑动部紧固。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被构造为在滑动部从其初始位置移动到其最终位置时固定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触元件,第二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接触元件,并且当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时,在至少一个第一接触元件与至少一个第二接触元件之间建立电连接。因此,能够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时在主连接器与耦合连接器之间建立一个或多个电连接。优选地,电连接适合于传导大电流。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第一接触元件被实施为至少一个接触销,至少一个第二接触元件被实施为至少一个接触插口。根据可选的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第一接触元件被实施为至少一个接触插口,并且至少一个第二接触元件被实施为至少一个接触销。优选地,为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均设置触摸保护件。因此,防止使用者触摸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的带电部分(live part)。
优选地,实施至少一个接触销和至少一个接触插口,使得需要大于75N的插入力用于配合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归因于大的插入力,能够建立稳定且可靠的电连接。即使主连接器被安装在高处(overhead),由于大的插入力也将使耦合连接器被紧紧地保持。能够通过将滑动部从其初始位置推动到最终位置而产生足够大小的插入力。优选地,为了使滑动部从其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小于75N的力就足够。
优选地,滑动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并且主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被构造为在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联接并且滑动部从初始位置向最终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相互作用以执行滑动部的相对于主连接器的预定运动路径。更优选地,滑动部的沿着预定运动路径的运动包括使第二连接部压靠第一连接部,以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配合方向上配合。在配合过程中,滑动部沿着预定运动路径移动并且使基部单元与第二连接部一起压靠第一连接部。因此,例如在电源连接器的领域中,滑动部例如能够配合需要大的插入力的连接器。不过,连接器系统也可以用于低插入力连接器的领域。
优选地,滑动部在滑动部的两个横向侧中的每个横向侧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主连接器包括与第一引导部件对应的第二引导部件,滑动部的每个横向侧的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被构造为与主连接器的对应的第二引导部件接合。通过在滑动部的两个横向侧中的每个横向侧均设置引导部件,确定的是,滑动部与主连接器对称地配合。
更优选地,滑动部在滑动部的两个横向侧中的每个横向侧均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引导部件,每个横向侧的至少两个第一引导部件在滑动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主连接器包括与第一引导部件对应的第二引导部件,滑动部的每个横向侧的至少两个第一引导部件被构造为与主连接器的对应的第二引导部件接合。通过在滑动部的两横向侧中的每个横向侧均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引导部件,确定的是,在配合过程中,滑动部的至少四个第一引导部件与主连接器的至少四个对应的第二引导部件相互作用。因此,利用耦合连接器置于至少四个支撑点,提供了在配合过程中的耦合连接器的稳定支撑。例如,当在滑动方向上观察时,滑动部和主连接器可以在滑动部的每个横向侧包括至少两个有槽的引导系统。
优选地,滑动部的每个横向侧的至少两个第一引导部件和对应的第二引导部件被构造为在使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连接的过程中执行耦合连接器相对于主连接器的取向。优选地,滑动部的每个横向侧的至少两个第一引导部件和对应的第二引导部件被构造为稳定耦合连接器相对于主连接器的取向。通过在至少四个支撑点处支撑耦合连接器,能够获得耦合连接器所需要的取向。
优选地,滑动部的每个横向侧的至少两个第一引导部件和对应的第二引导部件被构造为在使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连接的过程中防止耦合连接器相对于主连接器倾斜。应当避免耦合连接器相对于主连接器的倾斜,因为该倾斜可能会引起杠杆力(leverageforce)以及对应的安全风险。
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被实施为至少一个突起,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被实施为至少一个槽或长孔,至少一个突起被构造为与至少一个槽或长孔相互作用。在该示例中,当耦合连接器置于主连接器时,主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突起与滑动部的至少一个槽或长孔接合。当滑动部被推向其最终位置时,至少一个突起沿着至少一个槽或长孔移动并且执行预定运动路径。
根据可选的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被实施为至少一个槽或长孔,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被实施为至少一个突起,至少一个突起被构造为与至少一个槽或长孔相互作用。在该示例中,至少一个槽或长孔位于主连接器的一部分,而至少一个突起位于滑动部。
优选地,至少一个槽或长孔被形成并构造为执行滑动部相对于主连接器的预定运动路径。
优选地,至少一个槽或长孔是弯曲的。可选地,至少一个槽或长孔可以例如是直的。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槽或长孔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滑动方向倾斜。优选地,至少一个槽或长孔的至少一部分朝向主连接器倾斜。因此,当沿着由至少一个槽或长孔限定的倾斜路径移动时,滑动部逐渐靠近主连接器并且使第二连接部压靠第一连接部。优选地,至少一个槽或长孔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与配合方向垂直的平面倾斜。优选地,至少一个槽或长孔的至少一部分以相对于滑动方向大于10°的角度倾斜。更优选地,至少一个槽或长孔的至少一部分以相对于滑动方向小于20°的角度倾斜。
优选地,耦合连接器被构造为使得滑动部在滑动方向上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更优选地,耦合连接器包括滑动机构,滑动机构被构造为使得滑动部在滑动方向上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因此,滑动部相对于基部单元的运动被限制在滑动方向上。归因于滑动机构的存在,当滑动部移动靠近主连接器时,滑动部还朝向主连接器推动基部单元和第二连接部。
优选地,滑动部至少部分地包围基部单元。例如,滑动部可以至少部分地覆盖基部单元。更优选地,滑动部至少部分地包围基部单元的外表面。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滑动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为握持表面。优选地,握持表面被构造为被使用者抓住以便在滑动方向上移动滑动部。使用者可以例如握持滑动部的握持表面,并且使滑动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因此,滑动部自身可以用作产生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配合所需要的力的致动元件。优选地,连接器系统不包括附加的杆。
优选地,滑动部被构造为在滑动方向上沿着基部单元滑动。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滑动部被构造为在滑动方向上沿着基部单元的外表面滑动。
优选地,滑动机构包括在滑动方向上延伸的导轨。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滑动机构包括位于基部单元的外表面的在滑动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肋以及位于滑动部的内表面的在滑动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槽,其中至少一个肋被构造为与至少一个槽接合。槽内部的肋的相对移动允许滑动部相对于基部单元的滑动移动。
根据可选的优选实施方式,滑动机构包括位于基部单元的外表面的在滑动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槽和位于滑动部的内表面的在滑动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肋,其中至少一个肋被构造为与至少一个槽接合。
优选地,滑动部被实施为套筒,该套筒至少部分地包围基部单元。优选地,滑动部被实施为套筒,该套筒被构造为在滑动方向上沿着基部单元滑动。
优选地,耦合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线缆口,至少一个线缆口被构造为将至少一个线缆引入电源连接器。例如,耦合连接器可以包括两个线缆口,该两个线缆口被构造为将两个线缆引入电源连接器。更优选地,耦合连接器是电源连接器,其中电源线缆经由至少一个线缆口被引入耦合连接器。
优选地,滑动部的滑动方向以相对于至少一个线缆的进入耦合连接器的线缆方向为最大30°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以相对于至少一个线缆的进入耦合连接器的线缆方向为最大25°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以相对于至少一个线缆的进入耦合连接器的线缆方向为最大20°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以相对于至少一个线缆的进入耦合连接器的线缆方向为最大15°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以相对于至少一个线缆的进入耦合连接器的线缆方向为最大10°的角度取向。线缆方向是至少一个线缆在至少一个线缆(例如在至少一个相应线缆口处)进入耦合连接器的点处的方向。在两个或更多个线缆的情况下,线缆方向是两个或更多个线缆在它们进入耦合连接器的相应点处的平均方向。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滑动部的滑动方向近似等于线缆方向。滑动部在沿着线缆的方向上移动或者相对于线缆方向以最大30°的角度移动。至少一个线缆可以例如通过滑动部的下方。因此,能够使安装空间最小化。
相对于至少一个线缆口的轴向,滑动部的滑动方向优选地相对于至少一个线缆口的轴向以最大30°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以最大25°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以最大20°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以最大15°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以最大10°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滑动部的滑动方向近似等于至少一个线缆口的轴向。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滑动部至少部分地包围(enclose)至少一个线缆口。更优选地,滑动部至少部分地包围至少一个线缆口和至少一个线缆的部分。优选地,滑动部围绕(surround)至少一个线缆口。优选地,滑动部的朝向至少一个线缆取向的部分包围至少一个线缆口。滑动部的朝向至少一个线缆取向的部分可以例如围绕至少一个线缆口。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滑动部的朝向至少一个线缆取向的部分被构造为沿着至少一个线缆口滑动。
优选地,滑动部被实施为至少部分地包围基部单元和至少一个线缆口的套筒。例如,滑动部的朝向至少一个线缆取向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实施为至少部分地包围至少一个线缆口的套筒。
优选地,滑动部的相对于基部单元的滑动方向以相对于第一和第二连接部的配合方向大于70°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以相对于配合方向大于80°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滑动部的滑动方向以相对于配合方向小于110°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以相对于配合方向小于100°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滑动部的相对于基部单元的滑动方向近似垂直于第一和第二连接部的配合方向。因此,滑动部在近似垂直于配合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其中滑动部的运动被转变为配合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所需要的插入力。
优选地,耦合连接器包括闩锁机构,当滑动部到达最终位置时,基部单元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与滑动部的至少一个配对闩锁元件接合。借助于闩锁结构,滑动部固定于其最终位置。因此,防止了耦合连接器的分离。
优选地,基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闩锁元件,滑动部包括至少一个配对闩锁元件,至少一个闩锁元件被构造为在滑动部相对于基部单元到达其最终位置时闩锁至少一个配对闩锁元件。例如,至少一个闩锁元件可以弹性安装于基部单元。
更优选地,至少一个配对闩锁元件可以例如被实施为开口、缺口、凹部和凹槽中的一者。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滑动部或基部单元包括释放按钮,释放按钮被构造为在致动时使至少一个闩锁元件与至少一个配对闩锁元件之间的接合释放。只要释放按钮未被致动,至少一个闩锁元件与至少一个配对闩锁元件之间的接合就不会被释放并且滑动部保持固定于其最终位置。
优选地,一旦至少一个闩锁元件与至少一个配对闩锁元件之间的接合被释放,滑动部就能够从最终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因此,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能够在致动释放按钮时断开。
优选地,耦合连接器包括锁定构件,锁定构件被构造为在滑动部处于其最终位置的情况下移动到非锁定位置或锁定位置,在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滑动部被锁定。借助于还被称为连接器位置保险或CPA的锁定构件,能够进一步确保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之间的连接。在断开两个连接器之前,锁定构件必须移动到非锁定位置。
优选地,在锁定构件的非锁定位置中,滑动部未被锁定构件锁定。优选地,锁定构件被构造为在相对于滑动方向大于70°的角度的方向上移动,更优选地在相对于滑动方向大于80°的角度的方向上移动。更优选地,锁定构件被构造为在相对于滑动方向小于110°的角度的方向上移动,更优选地在相对于滑动方向小于100°的角度的方向上移动。优选地,锁定构件被构造为在近似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更优选地,锁定构件被构造为在相对于第一和第二连接部的配合方向大于70°的角度的方向上移动。更优选地,锁定构件被构造为在相对于配合方向小于110°的角度的方向上移动。因此,锁定构件在耦合连接器的横向上移动。锁定构件的该配置允许有效锁定滑动部。优选地,在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滑动部被形状匹配地锁定。
优选地,锁定构件被构造为在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阻挡基部单元的闩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锁定构件被构造为在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阻挡释放按钮。优选地,锁定构件的一部分被构造为在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到达基部单元的闩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下方,以使闩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被阻挡。优选地,锁定构件的一部分被构造为在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插入闩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与基部单元的剩余部分之间的间隙,以使闩锁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闩锁元件被阻挡并且无法与至少一个配对闩锁元件解除接合。这是用于确保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的附加措施。优选地,在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基部单元的闩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被阻挡,并且至少一个闩锁元件与至少一个配对闩锁元件之间的接合无法被释放。更优选地,在锁定构件的非锁定位置中,没有基部单元的闩锁元件被阻挡并且能够通过致动释放按钮使至少一个闩锁元件与至少一个配对闩锁元件之间的接合释放。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锁定构件包括销并且滑动部包括L形槽或长孔,其中锁定构件的销被构造为与L形槽或长孔接合。更优选地,在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锁定构件的销被形状匹配地锁定于L形槽或长孔的端部。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耦合连接器包括数据码,数据码被布置为在锁定构件处于其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数据码露出,并且在锁定构件处于其非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数据码不露出。数据码可以例如指示耦合连接器和主连接器的连接过程完成并且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完全配合。特别地,露出的数据码指示锁定构件已经移动到其锁定位置。可以例如借助于图像处理系统拍摄和分析数据码,以便检测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之间的连接已经正确建立。优选地,数据码是QR码或数据矩阵码。
优选地,连接器系统包括另一锁定机构,该另一锁定机构被构造为只要耦合连接器未与主连接器联接,该另一锁定机构就阻碍滑动部从初始位置向最终位置移动。该另一锁定机构确保了滑动部相对于基部单元处于滑动部的初始位置直到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联接。
更优选地,耦合连接器和主连接器被形成并构造为锁定机构在耦合连接器和主连接器联接时解锁。此时,在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联接时,锁定被释放并且滑动部能够相对于基部单元移动。
优选地,滑动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锁定元件,并且基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锁定元件,至少一个第一锁定元件被构造为只要耦合连接器未与主连接器联接就与至少一个第二锁定元件接合并且将滑动部锁定于初始位置。只要锁定元件接合,滑动部就被锁定于其初始位置。
更优选地,主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元件,至少一个致动元件布置于在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配合时主连接器的面向耦合连接器的部分。优选地,在耦合连接器未与主连接器联接的情况下,主连接器的致动元件不与耦合连接器的锁定元件相互作用,并且滑动部被锁定于初始位置。更优选地,在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联接的情况下,至少一个致动元件与耦合连接器的锁定元件中的至少一个锁定元件相互作用,从而使滑动部相对于基部单元解锁。因此,致动元件被构造为一旦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配合就释放滑动部的锁定。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在滑动部的面向主连接器的部分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该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被构造为在滑动部移动到其最终位置时与主连接器的至少一个对应的配对件接合。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和至少一个对应的配对件提供耦合连接器相对于主连接器的附加稳定性。
优选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提供至少一个附加支撑点以使耦合连接器相对于主连接器稳定。
更优选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具有被构造为与对应的配对件接合的底切部。该底切部允许相应的支撑元件与其配对件之间的接合。
优选地,主连接器被构造为安装于电气部件。例如,主连接器可以安装于牵引电池。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系统被构造为在车辆的牵引电池与电气部件之间建立电连接。例如,连接器系统可以被构造为将电力从车辆的牵引电池传递到车辆的电气部件。优选地,连接器系统被构造为在车辆的牵引电池与逆变器(inverter)之间建立电连接。例如,主连接器可以安装于车辆的牵引电池。在该方面,连接器系统被构造为建立与牵引电池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于示例示出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
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主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耦合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耦合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a至图4d示意性地示出了连接耦合连接器和主连接器的过程中的步骤。
图5a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将滑动部锁定于其初始位置的另一锁定机构。
图5b示意性地示出了图5a的细节。
图6a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非锁定位置的锁定构件。
图6b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锁定位置的锁定构件。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被构造为使耦合连接器稳定的多个支撑元件。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耦合连接器如何从主连接器断开。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说明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连接器系统包括主连接器和耦合连接器,耦合连接器能够与主连接器配合。在图1中,示出了主连接器1的立体图。主连接器1包括具有两个接触销3和两个信号接触元件4的第一连接部2,其中第一连接部2被构造为在配合方向5上与第二连接部配合。主连接器1还包括布置于主连接器1的横向侧的多个销6,其中销6在向外方向上延伸。销6是在连接器配合时限定耦合连接器与主连接器1之间的相对运动的引导机构的一部分。此外,倒角的销元件7设置于主连接器1的横向侧。主连接器1能够利用多个螺钉8安装到相应部件。特别地,主连接器1可以安装于车辆的牵引电池(traction battery)。连接器系统可以被构造为建立车辆的牵引电池与电气部件之间的电连接。
图2示出了耦合连接器9的立体图,在图3中,绘示了耦合连接器9的分解图。耦合连接器9包括具有第二连接部11的基部单元10,其中第二连接部11被构造为在配合方向12上与主连接器1的第一连接部2配合。基部单元10还包括两个线缆口13,线缆口13适于收纳电源线缆14,电源线缆14与第二连接部11的相应插口33(在图5a中示出)电连接。耦合连接器9还包括滑动部15,滑动部15可以相对于基部单元10移动。滑动部15至少部分地包围基部单元10的外表面。滑动部15被构造为在滑动方向上沿着基部单元10的外表面滑动。滑动部15借助于滑动机构安装到基部单元10。如图3所示,滑动机构包括在滑动方向17上沿着基部单元10的外表面延伸的两个肋16。滑动机构还包括两个槽18,其中槽18在滑动方向17上沿着滑动部15的内表面延伸。肋16被构造为与槽18接合以形成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允许滑动部15相对于基部单元10移动。优选地,滑动方向17最多从线缆方向偏离30°。线缆方向是电源线缆14的在电源线缆14进入耦合连接器9的点处的方向。优选地,滑动部15的滑动方向17近似等于线缆方向。相对于线缆口13的轴向,滑动部15的滑动方向17优选地以最大30°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滑动部15的滑动方向17近似等于线缆口13的取向。滑动部15的朝向至少一个电源线缆14取向的部分可以例如围绕至少一个线缆口13并且可以沿着至少一个线缆口13滑动。优选地,滑动部15的滑动方向17以相对于第二连接部11的配合方向12在70°与110°之间的角度取向。更优选地,滑动方向17近似垂直于第二连接部11的配合方向12。
滑动部15能够相对于基部单元10移动到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滑动部15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例如被构造为握持表面。使用者可以握持握持表面以便在滑动方向17上移动滑动部15。在图2中,滑动部15被示出为处于其初始位置。在该位置中,耦合连接器9与主连接器1联接。第二连接部11位于与第一连接部2相对的位置。当在滑动方向17上观察时,在滑动部15的两横向侧均布置有两个倾斜槽19。在滑动部15处于其初始位置的情况下,当耦合连接器9与主连接器1联接时,主连接器1的销6与倾斜槽19接合。倾斜槽19被构造为接收主连接器1的销6。当滑动部15在箭头20指示的方向上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时,倾斜槽19限定滑动部15相对于主连接器1的相对运动路径。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期间,滑动部15相对于主连接器1的相对运动路径由分别形成滑动部15和主连接器1的相应引导部件的销6与倾斜槽19之间的相互作用限定。倾斜槽19可以相对于滑动方向17例如倾斜大于10°的角度。此外,倾斜槽19可以相对于滑动方向17例如倾斜小于20°的角度。
基部单元10还包括闩锁元件21。一旦滑动部15到达其最终位置,闩锁元件21就例如利用滑动部15的凹部或缺口来闩锁对应的配对闩锁元件(counter-latching element)45(在图8中示出)。滑动部15还包括释放按钮22。当致动释放按钮22时,闩锁元件21与对应的配对闩锁元件45解除接合,并且滑动部15能够移回其初始位置。
耦合连接器9还包括锁定构件23,锁定构件23还被称为连接器定位保险或CPA。锁定构件23能够在横向25上沿着基部单元10的导轨24移动。锁定构件23的销26与L形槽或长孔27接合。在图2中,锁定构件23被示出为处于其非锁定位置。一旦滑动部15到达其最终位置,锁定构件23就可以移动到锁定位置。锁定构件23还包括卡合部(catch)28。当锁定构件23移动到锁定位置时,锁定构件23的卡合部28与滑动部15的对应舌部29接合。在锁定构件23的锁定位置中,销26移动到L形槽或长孔27的端部中,从而将滑动部15锁定于其最终位置。
优选地,耦合连接器的长度大于5cm,更优选地大于8cm,更优选地大于10cm。优选地,耦合连接器的长度小于25cm,更优选地小于18cm,更优选地小于14cm。优选地,耦合连接器的宽度大于4cm,更优选地大于6cm,更优选地大于8cm。优选地,耦合连接器的宽度小于15cm,更优选地小于12cm,更优选地小于10cm。优选地,耦合连接器的高度大于2cm,更优选地大于4cm。优选地,耦合连接器的高度小于12cm,更优选地小于8cm,更优选地小于6cm。
优选地,主连接器1、基部单元10、滑动部15和锁定构件23由塑料材料制成。优选地,这些部件通过注射成型形成。
在图4a至图4d中,示出了连接耦合连接器9和主连接器1的过程。如图4a所示,耦合连接器9与主连接器1联接,其中滑动部15处于其初始位置。主连接器1的第一连接部2与耦合连接器9的第二连接部11对准,并且耦合连接器9如箭头30所指示地朝向主连接器1移动。主连接器1的销6与两个倾斜槽19接合,其中当在滑动方向17上观察时,两个倾斜槽19布置于滑动部15的各横向侧。
接下来,如图4b所示,滑动部15在由箭头20指示的方向上移动。因此,滑动部15在滑动方向17上沿着基部单元10的肋16滑动。滑动部15相对于主连接器1的运动路径由倾斜槽19限定。倾斜槽19相对于滑动方向17以大于10°且小于20°的角度延伸。为此,当滑动部15在箭头20的方向上移动时,滑动部15持续靠近主连接器1并且朝向第一连接部2按压基部单元10和第二连接部11。
如图4c所示,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11配合。第一连接部2的接触销3插入第二连接部11的插口33(在图5a中示出),其中在接触销3与插口33之间建立电接触。由于倾斜槽19的倾斜取向,滑动部15的滑动运动被转换为在配合方向12上作用的插入力。因此,能够产生例如大于75N的足够大小的插入力。
在图4d中,滑动部15已经到达其最终位置并且销6已经到达倾斜槽19的端。在最终位置中,基部单元10的闩锁元件21闩锁滑动部15的配对闩锁元件45(在图8中示出)。为了将耦合连接器9锁定于其最终位置,锁定构件23在箭头31指示的方向上从非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锁定构件23的销26进入L形槽27的端部,因而滑动部15被形状匹配地锁定(positively locked)。此外,当锁定构件23移动到其锁定位置时,露出位于基部单元10的顶部的QR码32。能够利用图像处理系统拍摄并识别该QR码32,以便确认耦合连接器9已经与主连接器1正确连接。
在耦合连接器9中,滑动部15的滑动方向17与线缆口13的轴向对应并且与电源线缆14的进入耦合连接器9的方向对应。例如,滑动部15的滑动方向17与线缆口13的轴向偏离不多于30°。因此,当使滑动部15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时,滑动部15在电源线缆14的方向上移动,这使得安装空间最小化。
在连接器系统中,主连接器1优选地在各横向侧包括至少两个销6,并且滑动部15包括至少两个对应的被构造为收纳销6的倾斜槽19。因此,在滑动部15的各横向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引导部件,并且主连接器1设置有至少两个对应的引导部件。当耦合连接器9与主连接器1配合时,引导部件使耦合连接器9的取向稳定并且支撑耦合连接器9。连接器系统的每个横向侧的至少两个引导部件为耦合连接器9提供稳定的座(seating)。特别地,通过在每个横向侧设置两个或更多个引导部件,防止了在配合两个连接器的过程期间耦合连接器9相对于主连接器1倾斜。
图5a和图5b示出了另一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被构造为只要耦合连接器9未与主连接器1联接就相对于基部单元10将滑动部15锁定于其初始位置。图5a示出了具有第二连接部11的连接面的耦合连接器9的仰视图。第二连接部11包括两个插口33。此外,第二连接部11包括接触桥34,接触桥34具有电连接的两个接触销。例如,接触桥34可以包括U形接触销。接触桥34被构造为在主连接器1与耦合连接器9配合时使图1中示出的两个信号接触元件4短路。控制回路或控制软件可以被构造为监测两个信号接触元件4是否短路。只要未检测到短路,就不能接通电流。只有在检测到短路的情况下,才能够接通电流。因此,确保的是,在接通电流之前,主连接器1和耦合连接器9配合。一旦主连接器1与耦合连接器9之间的连接中断,则立即切断电流。
锁定机构包括弹性安装于滑动部15的横向侧的第一锁定元件35和安装于基部单元10的第二锁定元件36。因为第一锁定元件35与第二锁定元件36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相对于基部单元10将滑动部15锁定于其初始位置。因此,当耦合连接器9置于主连接器1时,滑动部15将处于其初始位置。
在图5b中,给出了锁定机构的更详细视图。图5b示出了弹性安装于滑动部15的第一锁定元件35和安装于基部单元10的第二锁定元件36。能够从图5b中观察到的是,第二锁定元件36被第一锁定元件35锁定。结果,滑动部15被锁定于其初始位置。因此,只要耦合连接器9未置于主连接器1,滑动部15就被锁定并且不能在由箭头37指示的方向上移动。
如图1、图4a和图4c所示,主连接器1包括位于主连接器1的横向侧的倒角的销元件7。倒角的销元件7被构造为在耦合连接器9与主连接器1配合时与第一锁定元件35相互作用。倒角的销元件7插入第一锁定元件35后方的空间并且在图5b中由箭头38指示的向外方向上推动第一锁定元件35。因此,图5b中示出的第一锁定元件35弹性变形,其中由虚线指示变形的第一锁定元件35的轮廓。现在,第二锁定元件36不再由第一锁定元件35锁定,并且滑动部35能够在由箭头37指示的方向上移动。因此,一旦耦合连接器9置于主连接器1,滑动部15就不再被锁定于初始位置并且能够如图4a至图4d所示移动到最终位置。
在图6a和图6b中,示出了锁定构件23的操作。锁定构件23被构造为在横向25上沿着导轨24移动。锁定构件23的销26与L形槽或长孔27接合。在图6a中,锁定构件23被示出为处于其非锁定位置。当锁定构件23处于其非锁定位置时,滑动部15能够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当滑动部15到达其最终位置时,基部单元10的闩锁元件21闩锁滑动部15的配对闩锁元件45(在图8中示出)。能够通过将锁定构件23从非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将滑动部15锁定在其最终位置。在图6b中,锁定构件23被示出为处于锁定位置,其中箭头39指示从非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的运动。当锁定构件23移动到锁定位置时,锁定构件23的销26如箭头40所指示地移动到L形槽或长孔27的端部,并且滑动部15被形状匹配地锁定。此外,锁定构件23的卡合部28与滑动部15的舌部29接合。在图6b中,能够观察到的是,卡合部28的用于在从非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的方向上移动的接近(approach)斜率为大约30°。相比较而言,卡合部28的用于在从锁定位置向非锁定位置的相反方向上移动的接近斜率为大约60°。因此,锁定滑动部15所需要的力显著小于解锁滑动部15所需要的力。因此,连接不会被意外解锁。尤其对于电源连接器而言,这是重要的特征。
优选地,卡合部28的用于在从非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的方向上移动的接近斜率大于20°。更优选地,该接近斜率小于40°。优选地,卡合部28的用于在从锁定位置向非锁定位置的方向上移动的接近斜率大于45°,更优选地,该接近斜率小于75°。
另外,在图6b中示出的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锁定构件23的一部分以使闩锁元件21被阻挡(block)的方式到达闩锁元件21下方。特别地,在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锁定构件23的一部分插入闩锁元件21与基部单元10的剩余部分之间的空隙(interspace),以使闩锁元件21被阻挡。当使用者试图在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按压释放按钮22时,闩锁元件21抵靠锁定构件23的所述部分,因而闩锁元件21被阻挡。因此,不再可能通过致动释放按钮22来使闩锁元件21和对应配对闩锁元件45(在图8中示出)解除接合。在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闩锁元件21与对应的配对闩锁元件45之间的接合不能被释放。阻挡闩锁元件21是用于将滑动部15锁定在其最终位置的另一机构。
图7示出了从线缆口13定位侧观察的连接器系统的立体图。此外,示出了滑动机构的肋16和槽18。当沿着滑动方向17观察时,两个支撑元件41位于耦合连接器9的后部,即线缆口13所定位的部分。支撑元件41布置于滑动部15的面向主连接器1的一侧。当滑动部15从其初始位置向其最终位置移动时,支撑元件41在朝向配对件42的方向上移动,其中当沿滑动方向17观察时配对件42定位在主连接器1的后部。当滑动部15到达其最终位置时,支撑元件41与配对件42接合。例如,支撑元件41可以具有与配对件42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例如,各支撑元件41可以具有底切部(undercut),该底切部被构造为与对应的配对件42接合。当支撑元件41与配对件42接合时,它们在多个附加的支撑点处为耦合连接器9提供附加的支撑。特别地,归因于支撑元件41的存在,稳定了耦合连接器9,并且防止了耦合连接器9相对于主连接器1倾斜。
图8示出了从主连接器1断开耦合连接器9的过程。在第一步骤中,锁定构件23在箭头43的方向上从锁定位置向非锁定位置移动。销26移动到L形槽或长孔27的角部,因而滑动部15不再被销26锁定。此外,通过将锁定构件23移动到非锁定位置,闩锁元件21不再被阻挡。在下一步骤中,在如箭头44指示的向下方向上按压释放按钮22。释放按钮22压靠基部单元10的闩锁元件21并且使闩锁元件21与滑动部15的配对闩锁元件45解除接合。现在,滑动部15能够在箭头46的方向上从最终位置向初始位置移动。从支撑元件41的配对件42移除支撑元件41。然后,从主连接器1断开耦合连接器9。
在以上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说明的特征能够被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相关以实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 主连接器
2 第一连接部
3 接触销
4 信号接触元件
5 配合方向
6 销
7 倒角的销元件
8 螺钉
9 耦合连接器
10 基部单元
11 第二连接部
12 配合方向
13 线缆口
14 电源线缆
15 滑动部
16 肋
17 滑动方向
18 槽
19 倾斜槽
20 箭头
21 闩锁元件
22 释放按钮
23 锁定构件
24 导轨
25 横向
26 销
27 L形槽或长孔
28 卡合部
29 舌部
30 箭头
31 箭头
32 QR码
33 插口
34 接触桥
35 第一锁定元件
36 第二锁定元件
37 箭头
38 箭头
39 箭头
40 箭头
41 支撑元件
42 配对件
43 箭头
44 箭头
45 配对闩锁元件
46 箭头

Claims (14)

1.一种连接器系统,其包括:
主连接器(1),其包括第一连接部(2),
耦合连接器(9),其包括具有第二连接部(11)的基部单元(10),所述耦合连接器(9)还包括滑动部(15),所述滑动部(15)被构造为在滑动方向(17)上相对于所述基部单元(10)移动,所述滑动部(15)能够相对于所述基部单元(10)移动到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
所述耦合连接器(9)的第二连接部(11)被构造为在配合方向(12)上与所述主连接器(1)的第一连接部(2)配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15)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并且所述主连接器(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被构造为在所述耦合连接器(9)与所述主连接器(1)联接并且所述滑动部(15)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最终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相互作用以执行所述滑动部(15)的相对于所述主连接器(1)的预定运动路径,
所述滑动部的沿着所述预定运动路径的运动包括使所述第二连接部(11)压靠所述第一连接部(2),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在所述配合方向(12)上配合,并且所述滑动部(15)被实施为套筒,所述套筒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基部单元(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15)在所述滑动部(15)的两个横向侧中的每个横向侧均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引导部件,每个横向侧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引导部件在所述滑动方向(17)上彼此间隔开,
所述主连接器(1)包括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对应的第二引导部件,
所述滑动部(15)的每个横向侧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引导部件被构造为与所述主连接器(1)的对应的所述第二引导部件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连接器(9)包括至少一个线缆口(13),所述至少一个线缆口(13)被构造为将至少一个线缆(14)引入所述耦合连接器(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15)的滑动方向(17)以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线缆(14)的进入所述耦合连接器(9)的线缆方向为最大30°的角度取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单元(10)包括至少一个闩锁元件(21),所述滑动部(15)包括至少一个配对闩锁元件(45),所述至少一个闩锁元件(21)被构造为在所述滑动部(15)相对于所述基部单元(10)到达所述滑动部(15)的最终位置时与所述至少一个配对闩锁元件(45)闩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15)或所述基部单元(10)包括释放按钮(22),所述释放按钮被构造为在致动时使所述至少一个闩锁元件(21)与所述至少一个配对闩锁元件(45)之间的接合释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连接器(9)包括锁定构件(23),所述锁定构件(23)被构造为在所述滑动部(15)处于其最终位置的情况下移动到非锁定位置或锁定位置,在所述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所述滑动部(15)被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构件(23)被构造为在所述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阻挡所述基部单元的闩锁元件(21)中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21)。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构件(23)的一部分被构造为在所述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中到达所述基部单元的闩锁元件(21)中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21)下方,以使所述闩锁元件(21)中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21)被阻挡。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连接器(9)包括数据码(32),所述数据码(32)被布置为在所述锁定构件(23)处于其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数据码(32)露出,并且在所述锁定构件(23)处于其非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数据码(32)不露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系统包括另一锁定机构,所述另一锁定机构被构造为只要所述耦合连接器(9)未与所述主连接器(1)联接,所述另一锁定机构就阻碍所述滑动部(15)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最终位置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部(15)的面向所述主连接器(1)的部分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元件(41),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41)被构造为在所述滑动部(15)移动到其最终位置时与所述主连接器(1)的至少一个对应配对件(42)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系统被构造为在车辆的牵引电池与电气部件之间建立电连接。
14.一种用于连接耦合连接器(9)和主连接器(1)的方法,其中所述主连接器(1)包括第一连接部(2),
所述耦合连接器(9)包括具有第二连接部(11)的基部单元(10)并且还包括滑动部(15),所述滑动部(15)被构造为在滑动方向(17)上相对于所述基部单元(10)移动,所述滑动部(15)能够相对于所述基部单元(10)移动到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
所述滑动部(15)被实施为套筒,所述套筒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基部单元(10)的表面,并且
所述滑动部(15)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并且所述主连接器(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所述耦合连接器(9)与所述主连接器(1)联接;
-使所述滑动部(15)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最终位置移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件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引导部件相互作用以执行所述滑动部(15)的相对于所述主连接器(1)的预定运动路径,所述滑动部的沿着所述预定运动路径的运动包括使所述第二连接部(11)压靠所述第一连接部(2),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1)在配合方向(12)上配合。
CN201910389036.6A 2018-11-13 2019-05-07 包括滑动部的耦合连接器 Active CN1111809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8106428.2U DE202018106428U1 (de) 2018-11-13 2018-11-13 Koppelverbinder mit einem Schieberteil
DE202018106428.2 2018-1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0959A CN111180959A (zh) 2020-05-19
CN111180959B true CN111180959B (zh) 2022-03-01

Family

ID=66816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9036.6A Active CN111180959B (zh) 2018-11-13 2019-05-07 包括滑动部的耦合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0764B2 (zh)
JP (1) JP6898395B2 (zh)
KR (1) KR102255636B1 (zh)
CN (1) CN111180959B (zh)
DE (1) DE202018106428U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80987B2 (ja) * 2018-12-13 2023-11-15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ゼオライ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132839A (zh) * 2020-02-20 2021-09-01 立佳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連接器插座及其光學連接器模組
DE102021000957A1 (de) 2021-02-23 2022-08-25 Kostal Kontakt Systeme Gmbh Hochvoltsteckverbinderanordnung
DE102022119159A1 (de) * 2021-07-30 2023-02-02 Hirschmann Automotive Gmbh Spannungsfreies und bewegungsunabhängiges Verriegelungselement für eine Steckverbindung
JP2023046756A (ja) * 2021-09-24 2023-04-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JP2023046757A (ja) * 2021-09-24 2023-04-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CN115528451A (zh) * 2022-05-20 2022-12-27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汽车用的线束连接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6895A (ja) * 2001-01-09 2002-08-02 Tyco Electronics Corp 電気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組立体及びプラグ及びヘッダの電気的接続方法
JP2003178840A (ja) * 2001-11-21 2003-06-27 Tyco Electronics Corp 電気部品を接続する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3545660A (zh) * 2012-07-10 2014-01-29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连接器
CN107785720A (zh) * 2016-08-24 2018-03-09 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108695654A (zh) * 2017-04-03 2018-10-23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6373A (en) 1992-07-14 1993-08-17 Interlock Corporatio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assembly
JP3552192B2 (ja) 1998-04-08 2004-08-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ロック構造
JP3467419B2 (ja) 1998-12-21 2003-1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構造
JP3607879B2 (ja) 2001-06-01 2005-01-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887693B2 (ja) 2001-11-12 2007-02-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926223B2 (ja) 2002-06-28 2007-06-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ブレーカ装置
DE10303382B4 (de) 2003-01-29 2005-07-28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Kupplungsvorrichtung mit Verrastplatte
KR101632715B1 (ko) 2009-06-24 2016-06-23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전기결합장치
FR2971372B1 (fr) * 2011-02-03 2013-11-29 Tyco Electronics France Sas Connecteur enfichable avec mecanisme de support de bonnette de protection arriere
DE102014005255B4 (de) 2014-04-10 2022-08-04 Lisa Dräxlmaier GmbH Horizontal verriegelbarer Steckverbinder
DE102016215123A1 (de) 2016-08-12 2018-02-15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Steckverbindungs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6895A (ja) * 2001-01-09 2002-08-02 Tyco Electronics Corp 電気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組立体及びプラグ及びヘッダの電気的接続方法
JP2003178840A (ja) * 2001-11-21 2003-06-27 Tyco Electronics Corp 電気部品を接続する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3545660A (zh) * 2012-07-10 2014-01-29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连接器
CN107785720A (zh) * 2016-08-24 2018-03-09 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108695654A (zh) * 2017-04-03 2018-10-23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80300A (ja) 2020-05-28
CN111180959A (zh) 2020-05-19
JP6898395B2 (ja) 2021-07-07
US10910764B2 (en) 2021-02-02
KR20200056279A (ko) 2020-05-22
DE202018106428U1 (de) 2019-05-24
US20200153159A1 (en) 2020-05-14
KR102255636B1 (ko)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0959B (zh) 包括滑动部的耦合连接器
US6234826B1 (e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EP230814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an electrical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a method for unmating the same
US790963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CN112534651B (zh) 具有端子位置保证装置的电连接器
US7223113B2 (en)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CN110690625B (zh) 连接器装置
CA2419335A1 (e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nd latch
CN110571567B (zh) 分阶段释放的电连接器组件
CN109616829B (zh) 连接器
JP3555591B2 (ja) コネクタ
EP2973882B1 (en) Latching connector assembly
US6638099B2 (en) Connector
EP325288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slider
KR101632708B1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US20240097392A1 (en) Secured high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process of assembly
US20220302643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KR101632704B1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CN115693224A (zh) 用于连接器系统的插座连接器
CN115864043A (zh) 分段配合电连接器
KR20230000713A (ko) 에어백용 커넥터 결합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