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7953B - 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7953B
CN111167953B CN202010014214.XA CN202010014214A CN111167953B CN 111167953 B CN111167953 B CN 111167953B CN 202010014214 A CN202010014214 A CN 202010014214A CN 111167953 B CN111167953 B CN 1111679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ing
product
lower die
pressing plate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42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7953A (zh
Inventor
李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inshi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insh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inshi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insh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142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79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7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7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7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7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 B21D37/12Particular guiding equipment, e.g. pliers; 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cooperation of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9/00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 B21D19/08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by single or successive action of pressing tools, e.g. vice 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5/00Ejecting or stripping-off devices arranged in machines or tools dealt with in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88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other parts for vehicles, e.g. cowlings, mudgu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及方法,包括下压料板、上压料板、下模翻边块、侧翻边镶块以及驱动部,下压料板安装在下模,上压料板位于下压料板上方;下模翻边块固定设置在下压料板的一侧或者两侧,下模翻边块的工作端设有呈勾状的下模翻边部;侧翻边镶块具有引导面和侧翻边面,侧翻边面和下模翻边部相对运动,进行二次翻边;驱动部驱使侧翻边镶块靠近下模翻边块和驱使下压料板沿竖直方向上行,使得下压料板和产品上行,使得产品和下模翻边块之间形成第一间隙,下压料板下行,使得下压料板和产品下行,产品的翻边部从下模翻边部脱离,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将产品从下模中取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还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覆盖件是指覆盖发动机、底盘,构成驾驶室、车身的金属薄板制成的空间形状的表面或内部零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状相对复杂,表面质量要求高,产量大的特点,通常是用冲压的工艺分几工序生产完成的。现有技术中的手动线冲压,每套模具前都有一名作业人员,人工成本投入大,对于市场销量好的车型,手动线冲压日出货量并不能满足供货需求,生产质量和作业安全也得不到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模具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技术被运用到冲压模具中,有向自动化模具的发展趋势。
有这样一类覆盖件因为车身装配需要,产品设计有长条的挂钩面,为了冲出这类产品,在冲床吨位与台面大小满足的情况下,现有技术都是左件和右件在同一套模具中采用手动线冲压生产,分两工序完成的,先将前工序件使需要翻边的面在侧面沿着产品外侧的翻边线侧翻边,如图1所示,再将一次翻边后工序件转90°使一次翻边后的面在侧面,沿着产品内侧的翻边线侧翻边,如图2所示。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①二次翻边后产品会包住凸模,取件时需沿着翻边线往外侧拖动直到完全脱离凸模,取件有困难,影响生产节拍。
②取件时产品会在凸模上摩擦,有刮伤产品风险,摩擦部位表面质量差。
③手动线生产,生产效率低下,且需投入大量人员,成本增加;取件时通过人工取件,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及方法,二次翻边后,产品会随着下压料板往下运动,产品与下翻边镶块脱离实现脱模,有效解决了产品会包住下模翻边块而不能脱模取件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包括,
下压料板,所述下压料板安装在下模,下压料板能沿竖直方向上行和下行;
上压料板,所述上压料板位于下压料板上方;
下模翻边块,所述下模翻边块固定设置在下压料板的一侧或者两侧,下模翻边块的工作端设有呈勾状的下模翻边部;
侧翻边镶块,所述侧翻边镶块能沿水平方向靠近或者远离下模翻边块,所述侧翻边镶块具有引导面和侧翻边面,所述侧翻边面和下模翻边部相对运动,对产品进行二次翻边;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使侧翻边镶块靠近下模翻边块和驱使下压料板沿竖直方向上行,下压料板上行,使得下压料板和产品上行,使得产品和下模翻边块之间形成第一间隙。
上述模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驱动部驱使下压料板上行,驱动部驱使侧翻边镶块沿水平方向靠近下模翻边块,下压料板上行到最大行程后,上压料板将产品压紧,引导面先与产品接触,侧翻边面和下模翻边部相对运动,对产品进行二次翻边,下压料板带着产品下行,产品的翻边部从下模翻边部脱离,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将产品从下模中取出,有效解决了产品会包住下模翻边块而不能脱模取件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模具,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下模的斜楔滑块和设置在上模的斜楔驱动块,所述斜楔滑块具有驱使下压料板上行的上行凸块和位于上行凸块旁的第一凹槽,所述上行凸块和第一凹槽之间通过驱动斜面连接。侧翻边镶块安装在斜楔滑块上,初始状态时,下压料板的下端位于第一凹槽,上模下行,斜楔驱动块驱使斜楔滑块靠近下翻边块,下压料板的下端沿着驱动斜面移动到上行凸块,使得下压料板上行,侧翻边面和下模翻边部相对运动,对产品进行二次翻边。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模具,所述斜楔滑块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斜楔滑块具有上行凸块和第一凹槽。由于产品分成左件和右件,左件和右件在同一个模具中生产,下模翻边块有两个,一个下模翻边块对应左件,一个下模翻边块对应右件。故侧翻边镶块也有两个,一个斜楔滑块驱动一个侧翻边块靠近下模翻边块。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模具,所述下压料板下行的行程大于产品二次翻边后翻边部位的垂直高度。产品翻边后,产品的二次翻边部会包裹在下模翻边部,产品随着下压料板下行,使得产品的二次翻边部从下模翻边部逐渐脱离,下压料板下行到最大的行程,下压料板下行的行程大于产品二次翻边后翻边部位的垂直高度,使得产品的二次翻边部完全从下模翻边部脱离,便于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将产品从下模中取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模具,所述驱动斜面的垂直高度大于产品二次翻边后翻边部位的垂直高度2mm。驱动斜面的垂直高度是下压料板上行或下行的行程,优选地,下压料板下行的行程大于产品二次翻边后翻边部位的垂直高度2mm,使得产品的二次翻边部完全从下模翻边部脱离,便于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将产品从下模中取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模具,还包括驱使下压料板下行的退料杆,所述退料杆设置在上模。在开模时,退料杆对下压料板施加下行的推力,使得下压料板能顺利复位。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模具,还包括推动产品往下运动的弹顶销,所述弹顶销设置在上模。在开模时,退料杆对产品施加下行的推力,使得产品能随着下压料板下行,保证产品的二次翻边部能从下模翻边部脱离。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模具,还包括若干台附磁石气缸,所述附磁石气缸通过气缸支架安装在下模,附磁石气缸的缸体侧面安装两个磁性感应开关,附磁石气缸的工作端安装有聚氨酯推块。磁性感应开关用于检测气缸推杆是否到位。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模具,还包括设置能将产品放到下模和将产品从下模取出的机械手,机械手取件时,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将产品从下模中取出。机械手能按预设定的轨迹移动,将二次翻边后的产品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取出,将待进行二次翻边的产品放入下模,代替人工取放产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方法,下压料板带着产品上行,侧翻边镶块沿水平方向靠近下模翻边块,下压料板上行到最大行程后,侧翻边面和下模翻边部相对运动,对产品进行二次翻边,下压料板带着产品下行,产品的翻边部从下模翻边部脱离,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将产品从下模中取出。
上述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下压料板带着产品上行,沿水平方向靠近下模翻边块,下压料板上行到最大行程后,侧翻边面和下模翻边部相对运动,对产品进行二次翻边,下压料板带着产品下行,产品的翻边部从下模翻边部脱离,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将产品从下模中取出,有效解决了产品会包住下模翻边块而不能脱模取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产品的左件和右件一次侧翻边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产品的左件和右件二次侧翻边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合模时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向合模时的剖视图;
图6是图3中C-C向合模时的剖视图;
图7是图3中A-A向开模时的剖视图;
图8是图3中B-B向开模时的剖视图;
图9是图3中C-C向开模时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斜楔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斜楔滑块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包括下压料板、上压料板、下模翻边块、侧翻边镶块以及驱动部,所述下压料板安装在下模,下压料板能沿竖直方向上行和下行;所述上压料板位于下压料板上方;所述下模翻边块固定设置在下压料板的一侧或者两侧,下模翻边块的工作端设有呈勾状的下模翻边部;所述侧翻边镶块能沿水平方向靠近或者远离下模翻边块,所述侧翻边镶块具有引导面和侧翻边面,所述侧翻边面和下模翻边部相对运动,对产品进行二次翻边;所述驱动部驱使侧翻边镶块靠近下模翻边块和驱使下压料板沿竖直方向上行,下压料板上行,使得下压料板和产品上行,使得产品和下模翻边块之间形成第一间隙。
驱动部驱使下压料板上行,驱动部驱使侧翻边镶块沿水平方向靠近下模翻边块,下压料板上行到最大行程后,上压料板将产品压紧,引导面先与产品接触,侧翻边面和下模翻边部相对运动,对产品进行二次翻边,下压料板带着产品下行,产品的翻边部从下模翻边部脱离,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将产品从下模中取出,有效解决了产品会包住下模翻边块而不能脱模取件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下模的斜楔滑块和设置在上模的斜楔驱动块,所述斜楔滑块具有驱使下压料板上行的上行凸块和位于上行凸块旁的第一凹槽,所述上行凸块和第一凹槽之间通过驱动斜面连接。侧翻边镶块安装在斜楔滑块上,初始状态时,下压料板的下端位于第一凹槽,上模下行,斜楔驱动块驱使斜楔滑块靠近下翻边块,下压料板的下端沿着驱动斜面移动到上行凸块,使得下压料板上行,侧翻边面和下模翻边部相对运动,对产品进行二次翻边。
优选地,所述斜楔滑块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斜楔滑块具有上行凸块和第一凹槽。由于产品分成左件和右件,左件和右件在同一个模具中生产,下模翻边块有两个,一个下模翻边块对应左件,一个下模翻边块对应右件。故侧翻边镶块也有两个,一个斜楔滑块驱动一个侧翻边块靠近下模翻边块。
优选地,所述下压料板下行的行程大于产品二次翻边后翻边部位的垂直高度H,产品二次翻边后翻边部位的垂直高度H如图2所示。产品翻边后,产品的二次翻边部会包裹在下模翻边部,产品随着下压料板下行,使得产品的二次翻边部从下模翻边部逐渐脱离,下压料板下行到最大的行程,下压料板下行的行程大于产品二次翻边后翻边部位的垂直高度,使得产品的二次翻边部完全从下模翻边部脱离,便于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将产品从下模中取出。
优选地,所述驱动斜面的垂直高度大于产品二次翻边后翻边部位的垂直高度2mm。驱动斜面的垂直高度是下压料板上行或下行的行程,优选地,下压料板下行的行程大于产品二次翻边后翻边部位的垂直高度2mm,使得产品的二次翻边部完全从下模翻边部脱离,便于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将产品从下模中取出。
优选地,还包括驱使下压料板下行的退料杆,所述退料杆设置在上模。在开模时,退料杆对下压料板施加下行的推力,使得下压料板能顺利复位。
优选地,还包括推动产品往下运动的弹顶销,所述弹顶销设置在上模。在开模时,退料杆对产品施加下行的推力,使得产品能随着下压料板下行,保证产品的二次翻边部能从下模翻边部脱离。
优选地,还包括若干台附磁石气缸,所述附磁石气缸通过气缸支架安装在下模,附磁石气缸的缸体侧面安装两个磁性感应开关,附磁石气缸的工作端安装有聚氨酯推块。磁性感应开关用于检测气缸推杆是否到位。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能将产品放到下模和将产品从下模取出的机械手,机械手取件时,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将产品从下模中取出。机械手能按预设定的轨迹移动,将二次翻边后的产品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取出,将待进行二次翻边的产品放入下模,代替人工取放产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以下是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
参照图3~图14,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工序实现自动化生产的模具,实施例是左右件合模生产的,由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组成。所说的左右前后侧都是以闭模状态下,F侧方向看上去定义的,即操作者面向模具左手就是左侧,靠近操作者侧就是前侧。F侧方向指的是模具上刻有的F字样。工序件1为一次翻边后的产品。
下模部分从下到上依次安装有下底板20,四个垫脚19,下模板21,下模板21的四角安装有独立导柱组件2的模座导套、起吊用的吊钩11和位于槽内可以左右调节的支架安装板10;下模板21左右侧分别安装有交替排列的左右方向紧配于槽内的三个导板固定座4和两个下模限位块6,导板固定座4上装有防侧向力的第一导板3,上模驱动块46往下运动时与之导向,存放块与下模限位块6之间用链条锁附,不生产时将存放块放在下模限位块6上,目的是不让模具内的弹性元件长期受压而失效,生产时取下存放块;附磁石气缸12安装在气缸支架9上,前端装有聚氨酯推块14,附磁石气缸12的缸体侧面头和尾处装分别有磁性感应开关13,磁性感应开关13用于检测气缸推杆是否到位,为了保证气缸寿命,附磁石气缸12的推杆运动方向与工序件1侧面垂直,气缸支架9固定在支架安装板10上,限位板18在侧面导向块17上,一起固定在下模板21上,限位板18位于支架安装板10侧里边;两个侧面导向块17之间分别安装有交替排列位于下模板21槽内的三个第二导板24和两个前后侧在槽内紧配的第一导向块22,上端带有45°斜面的第一斜楔滑块35和第二斜楔滑块38分别安装在在侧面导向块17和限位板18组成的L型槽内,第一斜楔滑块35和第二斜楔滑块38的下部分别开有导向槽与第一导向块22导向,第一斜楔滑块35和第二斜楔滑块38的底面分别与第二导板24导向,第一斜楔滑块35和第二斜楔滑块38里各装有两个回程氮气弹簧40,回程氮气弹簧40的另一端顶在下模垫板23的侧面上,第一斜楔滑块35上装有第一侧翻边镶块36,第二斜楔滑块38上装有第二侧翻边镶块39,第二侧翻边镶块39和第一侧翻边镶块36上分别设有侧翻边面101,第二斜楔滑块38下部开有两处槽,第二斜楔滑块38的前侧槽内装有第一驱动块37,第二斜楔滑块38的后侧槽内装有第二驱动块41,第一驱动块37和第二驱动块41中分别远离安装侧的上表面为第一凹槽,在开模时,第一凹槽与下压料板7下表面接触,且与第一侧翻边镶块36下表面平齐,之后是一个45°的驱动斜面,驱动斜面连接至平面,该平面形成上行凸块,上行凸块用于支撑工作时下压料板7的浮起状态,为了使下压料板7浮起状态平稳,第二驱动块41具有两个第一凹槽103、两个上行凸块102和位于第一凹槽103和上行凸块102之间的驱动斜面,一个第一凹槽103、一个驱动斜面和一个上行凸块102组成一个驱动组,第二驱动组在第一驱动组后,第二驱动组与第一驱动组的作用相同;为了机械手能顺利取出产品,驱动斜面垂直高度大于二次翻边后翻边面的最大垂直高度2mm以上,第一驱动块37和第二驱动块41的下表面与两斜楔滑块下表面平齐,工作时与第三导板27导向;下模板21中间部位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控制气体流向的电磁阀15、第一垫板16、下模垫板23和第二垫板28,第一垫板16左右侧分别装有第一导柱30,第一导柱30与安装在下压料板7里的第一导套31导向,第一垫板16中间装有限制压料板行程的第一限位螺栓32和使上压料板50受力平衡的平衡块34,下模垫板23除了靠销钉定位外,还有三个呈十字排列的定位键58限位,下模垫板23的上部还装有工作时与第一侧翻边镶块36和第二侧翻边镶块39导向的第四导板26,目的是抵消翻边产生的侧向力,第二垫板28左右侧分别装有使上压料板50受力平衡的平衡块34和第一导柱30与装在下压料板7里的第一导套31导向,中间装有限制压料板行程的第一限位螺栓32;第一驱动块37位于第一垫板16与下模垫板23之间,第二驱动块41位于下模垫板23与第二垫板28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有两个下模翻边块,两个下模翻边块分别为第一下模翻边块56和第二下模翻边块25,第一下模翻边块56和第二下模翻边块25分别位于下模垫板上部的左右边,锁在三块垫板上,第一下模翻边块56和第二下模翻边块25的一侧面分别和受力背面靠墙靠死,第一下模翻边块56和第二下模翻边块25底面分别开有避让第一驱动块37和第二驱动块41的槽与其最高平面有2mm间隙,为了机械手能顺利取件,第一下模翻边块56和第二下模翻边块25的上部型面设计有避让产品凹槽的平面,第一下模翻边块56和第二下模翻边块25具有呈勾状的下模翻边部100;下压料板7位于下模垫板上部,下压料板7下部开有匹配第一驱动块37和第二驱动块41运动的45°斜面,下压料板7的前上端装有第一定位块33和第二定位块53,下压料板7的后上端装有第三定位块54,用于工序件前后方向的定位,下压料板7的中上端装有第四定位块8和第五定位块55,下压料板7中侧面装有四个可上下调节的支撑块29,各个定位块上端都倒有引导C角。
上模部分最上端安装有上底板42,上底板42四角安装有独立导柱组件2的模座导柱和起吊模具用的吊钩11,上底板42左右侧分别安装有交替排列的左右方向紧配于槽内的用于驱动斜楔滑块的三个带有45°斜面的斜楔驱动块46和两个与下模限位块6一一对应的上模限位块47,中间部位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固定板43和上压料板50,固定板43四角安装有第二导柱45,上压料板50四角安装的第二导套57,第二导柱45和第二导套57导向,均衡分布的八个上模氮气弹簧44穿过固定板43装在上底板42上,另一端顶在上压料板50上,工作时为侧翻边提供必要的压料力,两个矩形弹簧49穿过固定板43一端顶在上底板42上,另一端顶在退料杆48上,退料杆48与上压料板42导向,在上压料板42里上下运动,退料杆48另一端顶在第四定位块8、第五定位块55上,给予下压料板7往下运动一个初始力,避免下压料板7在自重下复位困难;上压料板50的型面上在工序件前中后呈三角形位置布置有弹顶销51,弹顶销51用于二次翻边后产品的退料,第二限位螺栓52挂在固定板43上,锁在上压料板50上,用于限制上压料板50的位置。
工作原理:将本发明放在冲床上,用冲床上的定位装置固定好位置,冲床上滑块下行无限接近此时本发明高度,然后上下压板压紧上下底板,开模,取出存放块放在下底板20上,开始生产,前工序生产一次翻边后的工序件1后,机械手吸住工序件1顺着翻边面方向向上运动大于翻边面距离5mm以上再送入下一工序,在第一定位块33、第二定位块53、第三定位块54,第四定位块8和第五定位块55的上端C角引导下放在下压料板7上,支撑块29支撑着工序件1的侧面边避免因重心不稳而翻转,机械手退出,上模开始往下运动,独立导柱组件2开始导向,上模继续往下运动,斜楔驱动块46开始与第一导板3导向,上模继续往下运动,斜楔驱动块46接触斜楔滑块的斜面,继而推动斜楔滑块水平运动,回程氮气弹簧40开始压缩,上模继续往下运动,装在斜楔滑块上的第一驱动块37和第二驱动块41的斜面与下压料板7的斜面开始接触,驱动下压料板7往上运动,工序件1随着下压料板7的运动而运动,上模再往下运动,退料杆48接触第四定位块8、第五定位块55的上表面,矩形弹簧49开始压缩,上模再往下运动,第一驱动块37和第二驱动块41的斜面走完,驱动面上表面接触下压料板7下表面,下压料板7停止往上运动,设备上的PLC控制电磁阀15将附磁石气缸12的推杆推出,将一次翻边后的工序件1在前后第一定位块33、第二定位块53、第三定位块54引导下,第四定位块8、第五定位块55的到位定位下,推紧在下压料板7上,上模继续往下运动,装在上压料板42里的弹顶销51接触工序件1,开始压缩,这时第一驱动块37和第二驱动块41驱动面上表面接触下压料板下表面10mm以上,继续往下运动,上压料板42接触工序件1和装在垫板上的平衡块34,上模氮气弹簧44开始压缩,上模继续往下运动,第一侧翻边镶块36和第二侧翻边镶块39接触工序件1侧面后,分别开始与第一下模翻边块56、第二下模翻边块25之间进行翻边,直至斜楔滑块停止运动,翻边结束,上模继续往下运动,上压料板50接触固定板43,下模限位块6与上模限位块47接触,模具到底,闭模运动结束。开模,上模往上运动,斜楔驱动块46与斜楔滑块斜面开始接触,第一侧翻边镶块36和第二侧翻边镶块39在回程氮气弹簧40的推动下开始回退,脱离产品后,上压料板42在上模氮气弹簧44不再压缩后也开始脱离产品,这时PLC控制电磁阀15将附磁石气缸12推杆收回,第一驱动块37和第二驱动块41斜面开始接触下压料板7下表面斜面,在退料杆48的推力和下压料板的自重下,下压料板7开始往下运动,产品在弹顶销51的推力和产品的自重下随着下压料板7运动而运动,直至下压料板7接触第一垫板16、下模垫板23、第二垫板28、第一驱动块37和第二驱动块41驱动面下表面后,下压料板7停止运动,上模继续往上运动,斜楔驱动块46脱离斜楔滑块,上模继续往上运动,机械手进入模具内吸住产品上抬约0.5mm然后向外张开大于二次翻边后产品翻边面的水平距离5mm以上再取出,完成一次自动化生产。
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方法,下压料板带着产品上行,沿水平方向靠近下模翻边块,下压料板7上行到最大行程后,侧翻边面101和下模翻边部100相对运动,对产品进行二次翻边,下压料板7带着产品下行,产品的翻边部从下模翻边部100脱离,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将产品从下模中取出。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压料板,所述下压料板安装在下模,下压料板能沿竖直方向上行和下行;
上压料板,所述上压料板位于下压料板上方;
下模翻边块,所述下模翻边块固定设置在下压料板的一侧或者两侧,下模翻边块的工作端设有呈勾状的下模翻边部;
侧翻边镶块,所述侧翻边镶块能沿水平方向靠近或者远离下模翻边块,所述侧翻边镶块具有引导面和侧翻边面,所述侧翻边面和下模翻边部相对运动,对一次翻边后的产品进行二次翻边;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使侧翻边镶块靠近下模翻边块和驱使下压料板沿竖直方向上行,下压料板上行,使得产品上行,使得产品和下模翻边块之间形成第一间隙;
附磁石气缸,设有若干台,所述附磁石气缸通过气缸支架安装在下模,附磁石气缸的缸体侧面安装磁性感应开关,附磁石气缸的工作端安装有聚氨酯推块,附磁石气缸能够将一次翻边后的产品推紧在下压料板上,方便进行二次翻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下模的斜楔滑块和设置在上模的斜楔驱动块,所述斜楔滑块具有驱使下压料板上行的上行凸块和位于上行凸块旁的第一凹槽,所述上行凸块和第一凹槽之间通过驱动斜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滑块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斜楔滑块具有上行凸块和第一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料板下行的行程大于产品二次翻边后翻边部位的垂直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斜面的垂直高度大于产品二次翻边后翻边部位的垂直高度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使下压料板下行的退料杆,所述退料杆设置在上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产品往下运动的弹顶销,所述弹顶销设置在上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将产品放到下模和将产品从下模取出的机械手,机械手取件时,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将产品从下模中取出。
9.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下压料板带着一次翻边后的产品上行,侧翻边镶块沿水平方向靠近下模翻边块,下压料板上行到最大行程后,侧翻边面和下模翻边部相对运动,对产品进行二次翻边,下压料板带着产品下行,产品的翻边部从下模翻边部脱离,沿着产品二次翻边的翻边线的垂直方向将产品从下模中取出。
CN202010014214.XA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及方法 Active CN111167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4214.XA CN111167953B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4214.XA CN111167953B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7953A CN111167953A (zh) 2020-05-19
CN111167953B true CN111167953B (zh) 2022-04-01

Family

ID=70618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4214.XA Active CN111167953B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79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5050A (zh) * 2020-09-11 2020-12-08 浙江新世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门板智能柔性生产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0014Y2 (zh) * 1985-07-02 1991-04-30
CN103639258A (zh) * 2013-11-27 2014-03-19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动翻边整形机构
CN205309119U (zh) * 2016-01-28 2016-06-1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模具及其侧推斜楔
CN207521554U (zh) * 2017-11-23 2018-06-22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a柱负角成型双向运动斜楔结构
CN208357613U (zh) * 2018-05-18 2019-01-11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同序实现三面负角夹料翻边的模具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0014Y2 (zh) * 1985-07-02 1991-04-30
CN103639258A (zh) * 2013-11-27 2014-03-19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动翻边整形机构
CN205309119U (zh) * 2016-01-28 2016-06-1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模具及其侧推斜楔
CN207521554U (zh) * 2017-11-23 2018-06-22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a柱负角成型双向运动斜楔结构
CN208357613U (zh) * 2018-05-18 2019-01-11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同序实现三面负角夹料翻边的模具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7953A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93371Y (zh) 一种成型模具
CN214442216U (zh) 冲床拉伸装置及冲床
CN111167953B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向内二次翻边的模具及方法
CN201736002U (zh) 用于灯具压配装置的定位安装机构
CN113020376A (zh) 一种冲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7121492U (zh) 一种汽车几字形支架成型模具
CN110920081A (zh) 动力电池壳体双工位热板焊接机
CN221064051U (zh) 一种汽车顶盖外板尾部侧整形冲压模具
CN214392340U (zh) 一种具有粉料输送功能的冷压机
CN214639256U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门外板a柱转角区域带量浮动整形结构
CN214022984U (zh) 汽车后地板件翻边、修边模具
CN214391813U (zh) 一种车门外板左右件对接区域夹料翻边托件器
CN214321816U (zh) 一种用于粉末带基体压制成型的自动冷压机
CN212070155U (zh) 一种汽车门铰链成型模具
CN219616632U (zh) 悬垂线夹锻造模具
CN220652058U (zh) 圆柱电池封口设备
CN210420442U (zh) 一种带有缝纫线的汽车内饰自动包覆装置
CN219786356U (zh) 一种抬料机构及具有该抬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CN112872137B (zh) 一种汽车座椅上横梁内扣折弯成型装置
CN218656807U (zh) 一种压制金属颗粒制品的流水线生产系统
CN217252135U (zh) 双浮动定位侧翻边模具
CN215921246U (zh) 一种锅柄的成型机
CN217192033U (zh) 一种高强度汽车安全座椅生产用冲压模具
CN218283414U (zh) 一种复合模具
CN213496000U (zh) 一种发动机罩外板翻边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