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7467B - 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7467B
CN111167467B CN201911395962.0A CN201911395962A CN111167467B CN 111167467 B CN111167467 B CN 111167467B CN 201911395962 A CN201911395962 A CN 201911395962A CN 111167467 B CN111167467 B CN 1111674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wastewater
catalyst
added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59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7467A (zh
Inventor
陆佳滢
马纾婷
郭传溢
伍日昕
吴西林
陈建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Priority to CN2019113959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7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7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7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7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7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7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 B01J23/76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combined with metals, oxides or hydroxid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23/02 - B01J23/36
    • B01J23/84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combined with metals, oxides or hydroxid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23/02 - B01J23/36 with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B01J23/889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B01J23/8892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25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by catalytic oxi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8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40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02Specific form of oxidant
    • C02F2305/023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inglet oxygen, OH radic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将前驱体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以酰亚胺粉末、氯化锰粉末以及氯化铁粉末混合后进行研磨,得到研磨后的粉末混合物;S2、将研磨后的粉末混合物进行煅烧、冷却。该方法以石墨烯为载体,将Fe和Mn的金属单原子复合到石墨烯表面作为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石墨烯具有超强的电子转移能力,能够增强催化活性。此外,将石墨烯作为载体可以有效防止催化活性粒子的团聚,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磺胺甲垩唑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Description

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均相芬顿催化方法是Fe2+与H2O2的组合,在酸性的条件下,会产生羟基自由基(HO·)。羟基自由基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氧,从分子式上看是由氢氧根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得电子能力也就是氧化能力,氧化电位2.8eV。是自然界中仅次于氟的氧化剂。能够高效地将有机污染物质氧化成H2O和CO2以及其他的小分子物质,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催化剂。但是该方法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反应中使用的Fe2+会变成Fe3+,并产生大量的铁泥。因此,铁离子不能循环使用,而且产生出来的大量的铁泥也需要处理,这些缺点限制了芬顿反应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从广义上讲,除了经典的芬顿反应之外,其他使用H2O2来产生活性自由基来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技术被称为类芬顿技术。近年来,类芬顿技术因其具有降解高效率、减小二次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关注。
近年来,通过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的类芬顿系统,因硫酸根自由基(SO4-·)在宽的PH范围内仍具有强氧化性,在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方面得到广泛关注。已经有很多的过渡金属作为PMS活化的类芬顿催化剂,但大多数都存在金属离子浸出和低催化性能的问题。
目前经典的芬顿催化法能耗高,催化剂消耗量大,且很难回收利用,处理费用偏高。类芬顿催化技术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且新开发的类芬顿催化剂对于各类污染物都有显著效果,但仍有各种缺点,例如磁性四氧化三铁制备的类芬顿催化剂存在活性组分,容易团聚,减少了催化活性的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以石墨烯为载体,将Fe和Mn的金属单原子复合到石墨烯表面作为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石墨烯具有超强的电子转移能力,能够增强催化活性。此外,将石墨烯作为载体可以有效防止催化活性粒子的团聚,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磺胺甲垩唑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前驱体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乙烯亚胺粉末、氯化锰粉末以及氯化铁粉末混合后进行研磨,得到研磨后的粉末混合物;
S2、将所述研磨后的粉末混合物进行煅烧、冷却。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由上述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在以过氧单硫酸盐作为氧化剂催化降解废水中磺胺甲垩唑的应用。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降解废水中磺胺甲垩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加入到废水中,调节混合体系的PH至3-10,加入过氧单硫酸盐,降解废水中的磺胺甲垩唑。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驱体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乙烯亚胺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三聚氰酸溶液与聚乙烯亚胺混合;
S12:将三聚氰胺溶液进行超声处理以形成悬浮液,并将所述悬浮液添加所述S11步骤中得到的混合溶液,形成白色乳状胶体;
S13:将所述白色乳状胶体进行超声处理后,再进行振荡、过滤、干燥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S2步骤中煅烧的条件为:
通入氮气的条件下,加热至500-600℃并保持0-5h,并以相同的速率逐步升温至600-900℃并保持0-5h。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以重量份数计的所述前驱体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乙烯亚胺粉末、氯化锰粉末以及氯化铁粉末如下:
所述前驱体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乙烯亚胺粉末 100-150份;
所述氯化锰粉末 5-20份;
所述氯化铁粉末 5-20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S11步骤包括:
将三聚氰酸加入锥形瓶,并加入纯水以形成三聚氰酸溶液,再加入聚乙烯亚胺到三聚氰酸溶液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S12步骤包括:
将三聚氰胺加入锥形瓶,并加入纯水中经过超声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取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即石墨烯负载Fe/Mn的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及耐热和耐酸碱性;
2、本发明制取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经过多次循环使用后仍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具有易于回收和可循环使用等优点。
3、本发明制取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与过氧单硫酸盐(PMS)作用是能够活化PMS产生SO4-·并与水分子中电子生成羟基自由基,进而产生极高的氧化性能,从而实现高效降解废水中的磺胺甲垩唑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TEM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SEM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和对比例3制得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及原始PEI的XRD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在不同浓度的PMS条件下的降解效率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在不同PH条件下的降解效率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与对比例1-3分别制得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降解效率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1
S11:将0.52g(4mmol)的三聚氰酸加入锥形瓶,并加入20mL纯水,再加入适量的PEI到溶液中以溶解三聚氰酸。
S12:将0.32g(2.5mmol)的三聚氰胺加入锥形瓶,并加入20mL纯水中经过超声处理以形成悬浮液,并将该悬浮液添加至a中溶液,形成白色乳状胶体。
S13:将白色乳状胶体超声处理10分钟,并在室温下振荡4小时,使用0.22μm的滤膜过滤后置于玻璃皿中,并用真空干燥箱在60℃下过夜。
S1:取出玻璃皿中的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乙烯亚胺磨成细粉,然后取1.25g与0.1g氯化锰和0.1g氯化铁均匀研磨。
S2:将研磨均匀的粉末混合物放入管式炉煅烧,在通入氮气的条件下,以5℃min-1的加热速率加热至550℃并保持1h,并以相同的速率逐步升温至700℃并保持2h,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获得石墨烯负载Fe/Mn的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本实施例中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如图1所示。
将本实施例制取的催化剂加入到抗生素制药废水中,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1g/L,调节混合体系的PH至3,加入过氧单硫酸盐(PMS),PMS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05g/L,降解磺胺甲垩唑废水。
为了验证PMS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将本实施例制取的催化剂加入到抗生素制药废水中,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1g/L,调节混合体系的PH至3,加入不同浓度的过氧单硫酸盐(PMS),0.05g/L、0.1g/L、0.2g/L、0.3g/L,降解磺胺甲垩唑。由此得到本实施例在不同浓度的PMS条件下的降解效率图,具体如图4所示。由图4所示,当PMS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05g/L时,本实施例中的催化剂对废水中磺胺甲垩唑的降解效率比较高。
此外,为了验证PH值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将本实施例制取的催化剂加入到抗生素制药废水中,调节混合体系的PH至3、4、5、6、7、8、9、10,加入过氧单硫酸盐(PMS),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1g/L,PMS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05g/L,降解磺胺甲垩唑废水。由此得到本实施例在不同PH条件下的降解效率图,具体如图5所示。由图5所示,当调节PH至10时,本实施例中的催化剂对废水中磺胺甲垩唑的降解效率比较高。
实施例2
S11:将0.4g(4mmol)的三聚氰酸加入锥形瓶,并加入60mL纯水,再加入适量的PEI到溶液中以溶解三聚氰酸。
S12:将0.2g(2.5mmol)的三聚氰胺加入锥形瓶,并加入60mL纯水中经过超声处理以形成悬浮液,并将该悬浮液添加至a中溶液,形成白色乳状胶体。
S13:将白色乳状胶体超声处理5分钟,并在室温下振荡2小时,使用0.22μm的滤膜过滤后置于玻璃皿中,并用真空干燥箱在60℃下过夜。
S1:取出玻璃皿中的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乙烯亚胺磨成细粉,然后取1g与0.05g氯化锰和0.05g氯化铁均匀研磨。
S2:将研磨均匀的粉末混合物放入管式炉煅烧,在通入氮气的条件下,以5℃min-1的加热速率加热至500℃并保持1h,并以相同的速率逐步升温至600℃并保持2h,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获得石墨烯负载Fe/Mn的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
将本实施例制取的催化剂加入到抗生素制药废水中,调节混合体系的PH至6,加入PMS,降解废水中的磺胺甲垩唑。其中,石墨烯吸附材料在所述废水中的浓度为1.0g/L,PMS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3g/L。
实施例3
S11:将0.6g(4mmol)的三聚氰酸加入锥形瓶,并加入20mL纯水,再加入适量的PEI到溶液中以溶解三聚氰酸。
S12:将0.4g(2.5mmol)的三聚氰胺加入锥形瓶,并加入20mL纯水中经过超声处理以形成悬浮液,并将该悬浮液添加至a中溶液,形成白色乳状胶体。
S13:将白色乳状胶体超声处理20分钟,并在室温下振荡6小时,使用0.22μm的滤膜过滤后置于玻璃皿中,并用真空干燥箱在60℃下过夜。
S1:取出玻璃皿中的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乙烯亚胺磨成细粉,然后取1.5g与0.2g氯化锰和0.2g氯化铁均匀研磨。
S2:将研磨均匀的粉末混合物放入管式炉煅烧,在通入氮气的条件下,以5℃min-1的加热速率加热至600℃并保持1h,并以相同的速率逐步升温至800℃并保持2h,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获得石墨烯负载Fe/Mn的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
将本实施例制取的催化剂加入到抗生素制药废水中,调节混合体系的PH至10,加入PMS,降解废水中的磺胺甲垩唑。其中,石墨烯吸附材料在废水中的浓度为1.0g/L,PMS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3g/L。
对比例1
S11:将0.52g(4mmol)的三聚氰酸加入锥形瓶,并加入20mL纯水,再加入适量的PEI到溶液中以溶解三聚氰酸。
S12:将0.32g(2.5mmol)的三聚氰胺加入锥形瓶,并加入20mL纯水中经过超声处理以形成悬浮液,并将该悬浮液添加至a中溶液,形成白色乳状胶体。
S13:将白色乳状胶体超声处理10分钟,并在室温下振荡4小时,使用0.22μm的滤膜过滤后置于玻璃皿中,并用真空干燥箱在60℃下过夜。
S1:取出玻璃皿中的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乙烯亚胺磨成细粉,然后取1.25g与0.1g氯化锰均匀研磨。
S2:将研磨均匀的粉末混合物放入管式炉煅烧,在通入氮气的条件下,以5℃min-1的加热速率加热至550℃并保持1h,并以相同的速率逐步升温至700℃并保持2h,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获得石墨烯负载Mn的金属单原子催化剂。
将本实施例制取的催化剂加入到抗生素制药废水中,调节混合体系的PH至3,加入过氧单硫酸盐(PMS),降解磺胺甲垩唑废水。其中,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1g/L,PMS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05g/L。
对比例2
S11:将0.52g(4mmol)的三聚氰酸加入锥形瓶,并加入20mL纯水,再加入适量的PEI到溶液中以溶解三聚氰酸。
S12:将0.32g(2.5mmol)的三聚氰胺加入锥形瓶,并加入20mL纯水中经过超声处理以形成悬浮液,并将该悬浮液添加至a中溶液,形成白色乳状胶体。
S13:将白色乳状胶体超声处理10分钟,并在室温下振荡4小时,使用0.22μm的滤膜过滤后置于玻璃皿中,并用真空干燥箱在60℃下过夜。
S1:取出玻璃皿中的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乙烯亚胺磨成细粉,然后取1.25g与0.1g氯化铁均匀研磨。
S2:将研磨均匀的粉末混合物放入管式炉煅烧,在通入氮气的条件下,以5℃min-1的加热速率加热至550℃并保持1h,并以相同的速率逐步升温至700℃并保持2h,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获得石墨烯负载Fe的金属单原子催化剂。
将本实施例制取的催化剂加入到抗生素制药废水中,调节混合体系的PH至3,加入过氧单硫酸盐(PMS),降解磺胺甲垩唑废水。其中,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1g/L,PMS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05g/L。
对比例3
S11:将0.52g(4mmol)的三聚氰酸加入锥形瓶,并加入20mL纯水,再加入适量的PEI到溶液中以溶解三聚氰酸。
S12:将0.32g(2.5mmol)的三聚氰胺加入锥形瓶,并加入20mL纯水中经过超声处理以形成悬浮液,并将该悬浮液添加至a中溶液,形成白色乳状胶体。
S13:将白色乳状胶体超声处理10分钟,并在室温下振荡4小时,使用0.22μm的滤膜过滤后置于玻璃皿中,并用真空干燥箱在60℃下过夜。
S1:取出玻璃皿中的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乙烯亚胺磨成细粉。
S2:将研磨均匀的粉末混合物放入管式炉煅烧,在通入氮气的条件下,以5℃min-1的加热速率加热至550℃并保持1h,并以相同的速率逐步升温至700℃并保持2h,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获得未加入金属单原子的PEI催化剂。
将本实施例制取的催化剂加入到抗生素制药废水中,调节混合体系的PH至3,加入过氧单硫酸盐(PMS),降解磺胺甲垩唑废水。其中,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1g/L,PMS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05g/L。
在不同的时间分别检测实施例1、对比例1-3制取的催化剂对废水中磺胺甲垩唑的降解效率,绘制如图6所示的降解效率图。由图6所示,实施例1中制取的石墨烯负载Fe/Mn的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降解效率较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前驱体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乙烯亚胺粉末、氯化锰粉末以及氯化铁粉末混合后进行研磨,得到研磨后的粉末混合物;其中,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前驱体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乙烯亚胺粉末 100-150份;
所述氯化锰粉末 5-20份;
所述氯化铁粉末 5-20份;
S2、将所述研磨后的粉末混合物进行煅烧、冷却;其中,所述煅烧的条件为:
通入氮气的条件下,加热至500-600℃并保持0-5h,并以相同的速率逐步升温至600-900℃并保持0-5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乙烯亚胺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三聚氰酸溶液与聚乙烯亚胺混合;
S12:将三聚氰胺溶液进行超声处理以形成悬浮液,并将所述悬浮液添加所述S11步骤中得到的混合溶液,形成白色乳状胶体;
S13:将所述白色乳状胶体进行超声处理后,再进行振荡、过滤、干燥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步骤包括:
将三聚氰酸加入锥形瓶,并加入纯水以形成三聚氰酸溶液,再加入聚乙烯亚胺到三聚氰酸溶液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步骤包括:
将三聚氰胺加入锥形瓶,并加入纯水中经过超声处理。
5.一种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
6.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在以过氧单硫酸盐作为氧化剂催化降解废水中磺胺甲垩唑的应用。
7.一种使用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降解废水中磺胺甲垩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加入到废水中,调节混合体系的pH 至3-10,加入过氧单硫酸盐,降解废水中的磺胺甲垩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解废水中磺胺甲垩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在所述废水中的浓度为0.1-1.0g/L,所述过氧单硫酸盐在废水中的浓度为0.05-0.3g/L。
CN201911395962.0A 2019-12-30 2019-12-30 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11167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5962.0A CN111167467B (zh) 2019-12-30 2019-12-30 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5962.0A CN111167467B (zh) 2019-12-30 2019-12-30 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7467A CN111167467A (zh) 2020-05-19
CN111167467B true CN111167467B (zh) 2023-01-31

Family

ID=70623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5962.0A Active CN111167467B (zh) 2019-12-30 2019-12-30 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74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0418A (zh) * 2020-10-22 2021-02-0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碳基双金属Fe-Mn单原子电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2275303B (zh) * 2020-10-28 2022-09-30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68845B (zh) * 2021-05-06 2022-05-17 河北工业大学 单原子负载的碳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00170A (zh) * 2021-07-16 2021-11-05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过渡金属单原子活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50526B (zh) * 2022-05-27 2024-02-0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藻基炭限域单原子铜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5779953A (zh) * 2022-12-19 2023-03-14 中南大学 铜负载碳基单原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5198B (zh) * 2015-12-16 2018-02-21 國立交通大學 複合型選擇性催化還原觸媒的製備方法
CN105935582B (zh) * 2016-02-01 2018-04-20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石墨烯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69677A (zh) * 2017-01-05 2017-05-17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以石墨烯为载体的磁性铁基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380235B (zh) * 2018-04-17 2020-10-30 同济大学 一种石墨相氮化碳基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626545B (zh) * 2018-12-17 2020-12-0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含碳的铁锰双金属催化剂降解酸性橙7的方法
CN109908936A (zh) * 2019-03-14 2019-06-21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可见光响应的锰单原子负载氮化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7467A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7467B (zh) 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8745396B (zh) 一种纳米限域零价铁@纺锤型多孔碳催化氧化水处理方法
CN108212158B (zh) 一种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209968B (zh) 一种磁性铜铁双金属生物质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958108B (zh) 一种磁性氧缺位纳米笼状铁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546626B (zh) 一种纳米零价铁铜碳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06826B (zh) 一种钴铁合金磁性壳聚糖碳化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330577B (zh) 一种碳化有机骨架包覆零价铜的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292107B (zh) 一种磁性中空钴氧化物@氮掺杂多孔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生素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09865529B (zh) 一种氮掺杂层状纳米碳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1013588B (zh) 一种类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18793A (zh) 一种产双氧水和去除污染物的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17759B (zh) 催化臭氧降解有机废水的二氧化锰纳米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45645B (zh) Cu2+1O@MXene类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86838B (zh) 一种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68638A (zh) 一种用于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5715980A (zh) Mn3O4/CNTs类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38367A (zh) 臭氧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26439A (zh) 一种高比表面积α-MnO2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585843B (zh) 环境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65201B (zh) 一种TiO2-碳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06745B (zh) 一种用于水中有机阳离子染料吸附的磁性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26941B (zh) 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427683A (zh) 一种氮掺杂的磁性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42926B (zh) 一种多相湿式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