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8048A - 包装体用层叠体和包装体 - Google Patents

包装体用层叠体和包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8048A
CN111108048A CN201880003158.0A CN201880003158A CN111108048A CN 111108048 A CN111108048 A CN 111108048A CN 201880003158 A CN201880003158 A CN 201880003158A CN 111108048 A CN111108048 A CN 111108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package
laminated
film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31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篠原贵之
中野秀美
西川晃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enary Road Co Ltd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Mochi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enary Road Co Ltd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Mochi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enary Road Co Ltd,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Mochi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enary Roa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08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8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38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40Applications of laminates for particular packag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s (AREA)
  • Bag Frames (AREA)
  • Wrap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体,其不容易折弯。棒型包装体1由层叠体20构成。该层叠体20具有包含印刷层22且膜厚9μm~25μm的PET膜21、膜厚5μm~45μm的第一PE层23、膜厚6μm~15μm的Al层24、膜厚5μm~45μm的第二PE层25、和膜厚20μm~40μm的PE膜26。第一PE层23和上述第二PE层25均由挤出树脂构成。

Description

包装体用层叠体和包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品、补充剂(健康食品)、食品等领域中的包装体用层叠体和包装体。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药品、补充剂(健康食品)和食品领域中,从密封性优异、处理容易、内容物的排出性良好、实现包装容积的减小等理由出发,大量使用将各种构成的铝层压层叠体作为包装材料的棒型包装体。这些棒型包装体形成为细长状。这样的棒型包装体具有:由层叠体构成的细长状的袋部;和按照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于袋部的背贴部。另外,对袋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进行密封而形成第一密封部,在将内容物填充至袋部内之后,对袋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进行密封而形成第二密封部。
使用这样的棒型包装体时,从袋部的侧缘将袋部切断而开封,将内容物从开封口排出到外部。
但是,如上述那样棒型包装体的袋部形成为细长状,因此在将袋部开封之后,有时袋部会折弯,这种情况下,有时内容物不容易从开封口排出。
另外,还要求能够将袋部内的内容物顺利地排出到外部的、使用有提高滑动性的包装材料的包装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953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6337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1044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方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优异、在将包装体的袋部开封之后袋部不容易折弯、内表面的滑动性优异的包装体用层叠体和包装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包装体用层叠体,该包装体用层叠体具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ET膜),其在一个面设置有印刷层,具有9μm~25μm的膜厚,并且形成有贯通的打孔线;第一聚乙烯层(第一PE层),其层叠于上述PET膜的上述印刷层侧的面,具有5μm~45μm的膜厚;由铝箔构成的铝层(Al层),其层叠于上述第一PE层上,具有6μm~15μm的膜厚;第二聚乙烯层(第二PE层),其层叠于上述Al层上,具有5μm~45μm的膜厚;以及聚乙烯膜(PE膜),其层叠于上述第二PE层上,具有20μm~40μm的膜厚,上述第一PE层和上述第二PE层由挤出树脂构成。
本发明是一种包装体用层叠体,其中,上述层叠的PE膜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18以下。为了提高滑动性,上述PE膜可以含有适量的以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为代表的润滑剂。
本发明是一种包装体,其为由层叠体构成的细长状的包装体,其具备:细长状的袋部;按照在上述袋部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呈合掌状密封的背贴部;和对上述袋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进行密封而形成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上述层叠体具备:PET膜,其在一个面设置有印刷层,具有9μm~25μm的膜厚,并且形成有贯通的打孔线;第一PE层,其层叠于上述PET膜的上述印刷层侧的面,具有5μm~45μm的膜厚;Al层,其层叠于上述第一PE层上,具有6μm~15μm的膜厚;第二PE层,其层叠于上述Al层上,具有5μm~45μm的膜厚;以及PE膜,其层叠于上述第二PE层上,具有20μm~40μm的膜厚,上述第一PE层和上述第二PE层由挤出树脂构成。
本发明是一种包装体,其中,上述层叠的PE膜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18以下。为了提高滑动性,上述PE膜可以含有适量的以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为代表的润滑剂。
本发明是一种包装体,其中,长度方向的长度为60mm~150mm,宽度方向的长度为15mm~45mm。
发明效果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对包装体用层叠体进行加工而精度良好地制作包装体。另外,包装体具有下述作用效果中的任一个以上的作用效果:便携性好;密封性良好且不容易透过氧或水等;在形成/记载用于识别上下的标识或产品名的方面是优选的;开封操作性良好且容易;开封后不会折弯;内表面的滑动性良好;能够不使内容物卡在PE膜而顺利地排出到外部;等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棒型包装体的表面侧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棒型包装体的背面侧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将棒型包装体开封的作用的图。
图4是示出包装体用层叠体的层叠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PET膜的打孔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棒型包装体由后述的层叠体形成,具有细长状的形状。另外,棒型包装体是如下制作的,对层叠状的膜进行进给并利用制造装置填充内容物、例如医药品、补充剂(健康食品)、食品等领域中的固体的内容物、更详细而言胶囊、丸剂、粒状片等内容物。作为胶囊,没有特别限定,可例示明胶硬胶囊、明胶软胶囊等,优选明胶软胶囊。另外,作为固体内容物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球状、圆柱状、小球状、胶囊状、粒状、椭圆球状等近似球形状,进一步优选外径2~6mm的球形状,进一步优选外径3~5mm的球形状。
这样的棒型包装体(以下也称为包装体)1具备:如图1~图3所示那样形成为细长状的袋部2;按照在袋部2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呈合掌状密封而形成的背贴部4;和对袋部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进行密封而形成的第一密封部3a和第二密封部3b。
第一密封部3a和第二密封部3b均具有:区划与袋部2的边界的基部33;两个角部31;和连接角部31间的中央部32。另外,第一密封部3a和第二密封部3b的角部31可以形成为弧状、倒角状或平滑的曲线状。
另外,可以在第一密封部3a设置形成为压花状的能够触知的标识34。
另外,可以在棒型包装体1的袋部2中在第一密封部3a的基部33侧设置切口预定线5,可以在切口预定线5附近设置“切口”或其“同义词”的标记7。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图1中示出断裂方向L。
接着,对棒型包装体1的各部形状进行叙述。包装体1如上述那样形成为细长状,长度方向的长度l1为60mm~150mm,宽度方向的长度l2为15mm~45mm。另外,第一密封部3a的长度l3为5mm~30mm,第二密封部3b的长度l4为3mm~10mm。另外,背贴部4的宽度l5为1mm~10mm。
其中,优选棒型包装体1的长度l1为70mm~120mm、包装体1的长度l2为20mm~40mm、第一密封部3a的长度l3为8mm~12mm、第二密封部3b的长度l4为5mm~9mm、背贴部4的宽度l5为3mm~8mm。
通过这样确定l1、l2、l3、l4、l5,能够对包装体用层叠体进行加工而精度良好地制作包装体。另外,包装体具有下述作用效果中的任一个以上的作用效果:便携性好;密封性良好且不容易透过氧或水等;在形成/记载用于识别上下的标识或产品名的方面是优选的;开封操作性良好且容易;开封后不会折弯;内表面的滑动性良好;能够使内容物不卡在PE膜而顺利地排出到外部;等等。接着,对构成包装体1的层叠体20进行说明。
层叠体20具备:PET膜21,其在一个面设置有印刷层22,具有9μm~25μm的膜厚;第一PE层23,其层叠于PET膜21的印刷层22侧的面,具有5μm~45μm的膜厚;Al层24,其层叠于第一PE层23上,具有6μm~15μm的膜厚;第二PE层25,其层叠于Al层24上,具有5μm~45μm的膜厚;和PE膜26,其层叠于第二PE层25上,具有20μm~40μm的膜厚。
其中,PET膜21朝向棒型包装体1的外表面侧,PE膜26朝向包装体1的内表面侧。
另外,在PET膜21上形成有贯通该PET膜21的打孔线21a,该打孔线21a设置于与包装体1的切口预定线5对应的位置。切口的打孔线21a如图5所示那样能够放入由刃入(刃入れ)和刃止(刃止め)构成的切割器。打孔线的刃入的长度l6和刃止的间隔l7为0.23mm~0.28mm和0.24mm~0.31mm、优选为0.25mm~0.26mm和0.24mm~0.29mm。通过这样确定l6和l7,能够得到兼具易于切割、整体的适度的硬度和密封性的包装体。另外,将打孔线形成至距离PET膜21的长边两端为0.10mm~1.50mm的位置,进一步优选为0.10mm~1.00mm的位置,在制造包装体时在背贴部4也形成打孔线,从而能够得到开封性良好的包装体。
另外,第一PE层23和第二PE层25均由挤出树脂形成。另外,PET膜21由预先成型的PET制造的膜构成,PE膜26由预先成型的PE制造的膜构成。
另外,层叠的PE膜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18以下、优选为0.1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5以下。或者,层叠的PE膜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18以下、优选为0.1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5以下,且为0.05以上、优选为0.08以上。这种情况下,PE膜26表面的静摩擦系数可以使用新东科学株式会社制造的表面测定机HEIDON-TRIBOGEAR-14型,利用依据美国试验材料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标准的ASTMD1894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接着,对层叠体20的各层的膜厚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PET膜21具有9μm~25μm的膜厚,这种情况下,PET膜21的膜厚优选为10μm~20μm、进一步优选为16μm±20%。另外,第一PE层23的膜厚为5μm~45μm、优选为10μm~30μm、进一步优选为18μm±20%。
另外,Al层24的膜厚为6μm~15μm、优选为7μm~12μm、进一步优选为9μm±20%。另外,第二PE层25的膜厚为5μm~45μm、优选为10μm~30μm、进一步优选为18μm±20%。另外,PE膜26的膜厚为20μm~40μm、优选为20μm~36μm、进一步优选为30μm±20%。
并且,层叠体20整体具有45μm~170μm的厚度。
据认为层叠体20的整体的厚度小于45μm的情况下,棒型包装体1不具有充分的折弯强度,因此在包装体1的开封后包装体1折弯而无法将内容物从开封口排出。另一方面,层叠体20的整体的厚度大于170μm的情况下,层叠体20的柔软性降低,无法对层叠体20进行加工而精度良好地制作包装体1。
因此,层叠体20整体优选具有45μm~170μm的厚度,进一步优选具有60μm~130μm的厚度,更优选具有90μm±20%的厚度。
实施例
接着,对包含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和作用进行说明,但只要具有本发明的作用,则并不限于此。
首先,对层叠体20的制造方法进行叙述。首先,准备PET膜21,在该PET膜21的一个面(朝向内表面的面)实施印刷而形成印刷层22。
接着,对PET膜21的印刷层22侧的面涂布聚乙烯亚胺系锚涂剂(AC剂)。接着,在PET膜21实施所需的打孔线加工而形成贯通PET膜21的打孔线21a。
另一方面,准备Al层24,对PET膜21与Al层24之间供给挤压PE。这样,通过由挤出PE构成的第一PE层23将PET膜21和Al层24贴合。
接着,对Al层24的朝向内表面侧的面涂布聚丁二烯系AC剂。另一方面,准备PE膜26,对Al层24与PE膜26之间供给挤出PE。这样,通过由挤出PE构成的第二PE层25将Al层24和PE膜26贴合。
这样,得到表1记载的层叠体20。
[表1]
Figure BDA0001969393220000061
接着,对棒型包装体1的制作方法进行叙述。首先,准备由图4所示的可由上述制造方法得到的层叠体20构成的膜。接着,对由该层叠体20构成的膜进行供给且将膜呈合掌状进行热封,从而设置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背贴部4,形成圆筒状的袋部2。接着,对袋部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进行热封而形成第一密封部3a或第二密封部3b。然后,从另一端侧向袋部2内填充外径约4mm的球形状明胶软胶囊,对该袋部2的另一端进行热封而形成第二密封部3b或第一密封部3a,这样对袋部2的两端进行密封而得到具有表2记载的长度的包装体1。
[表2]
Figure BDA0001969393220000062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棒型包装体1中,对于背贴部4、第一密封部3a和第二密封部3b,依据日本工业标准JISZ1707的15mm宽度的粘结强度均优选为9N/15mm宽度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N/15mm宽度以上。
另外,在棒型包装体1中,层叠体20的PET膜21位于外表面侧,PE膜26位于内表面侧。
接着,对棒型包装体1的使用方法进行叙述。
使用者首先沿着切口预定线5且沿着断裂方向L将棒型包装体1的袋部2断裂而对袋部2进行开封。接着,使用者将内容物从袋部2的沿着切口预定线5开封的开封口排出到外部。
这种情况下,层叠体20中的位于棒型包装体1的内表面侧的PE膜26的静摩擦系数为0.18以下,因此能够使包装体1内的内容物不卡在PE膜26而顺利地排出到外部。
另外,层叠体20整体具有45μm~170μm的厚度,因此在将棒型包装体1的袋部2开封后也具有充分的折弯强度。因此在将包装体1的袋部2开封后,包装体1也不会折弯,从而不会因包装体1折弯而无法将内容物从开封口排出。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对包装体用层叠体进行加工而精度良好地制作包装体。另外,包装体具有下述作用效果中的任一个以上的作用效果:便携性好;密封性良好且不容易透过氧或水等;在形成/记载用于识别上下的标识或产品名的方面是优选的;开封操作性良好且容易;开封后不会折弯;内表面的滑动性良好;能够使内容物不卡在PE膜而顺利地排出到外部;等等。
符号说明
1 棒型包装体
2 袋部
3a 第一密封部
3b 第二密封部
4 背贴部
5 切口预定线
20 层叠体
21 PET膜
21a 打孔线
22 印刷层
23 第一PE层
24 Al层
25 第二PE层
26 PE膜

Claims (5)

1.一种包装体用层叠体,其具备: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ET膜),其在一个面设置有印刷层,具有9μm~25μm的膜厚,并且形成有贯通的打孔线;
第一聚乙烯层(第一PE层),其层叠于所述PET膜的所述印刷层侧的面,具有5μm~45μm的膜厚;
由铝箔构成的铝层(Al层),其层叠于所述第一PE层上,具有6μm~15μm的膜厚;
第二聚乙烯层(第二PE层),其层叠于所述Al层上,具有5μm~45μm的膜厚;和
聚乙烯膜(PE膜),其层叠于所述第二PE层上,具有20μm~40μm的膜厚,
所述第一PE层和所述第二PE层由挤出树脂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用层叠体,其中,
所述层叠的PE膜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18以下。
3.一种包装体,其为由层叠体构成的细长状的包装体,其具备:
细长状的袋部;
按照在所述袋部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呈合掌状密封的背贴部;和
对所述袋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进行密封而形成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
所述层叠体具备:
PET膜,其在一个面设置有印刷层,具有9μm~25μm的膜厚,并且形成有贯通的打孔线;
第一PE层,其层叠于所述PET膜的所述印刷层侧的面,具有5μm~45μm的膜厚;
Al层,其层叠于所述第一PE层上,具有6μm~15μm的膜厚;
第二PE层,其层叠于所述Al层上,具有5μm~45μm的膜厚;和
PE膜,其层叠于所述第二PE层上,具有20μm~40μm的膜厚,
所述第一PE层和所述第二PE层由挤出树脂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体,其中,
所述层叠的PE膜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18以下。
5.如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其中,
长度方向的长度为60mm~150mm,宽度方向的长度为15mm~45mm。
CN201880003158.0A 2018-08-29 2018-08-29 包装体用层叠体和包装体 Pending CN1111080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31904 WO2020044453A1 (ja) 2018-08-29 2018-08-29 包装体用積層体および包装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8048A true CN111108048A (zh) 2020-05-05

Family

ID=69643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3158.0A Pending CN111108048A (zh) 2018-08-29 2018-08-29 包装体用层叠体和包装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8048A (zh)
WO (1) WO202004445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93601B2 (ja) * 2003-12-12 2009-07-08 持田製薬株式会社 スティック型包装体
JP4984882B2 (ja) * 2006-12-27 2012-07-2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易開封性を有するピロー形状の包装袋
US20120000969A1 (en) * 2009-04-01 2012-01-05 Rehkugler Richard A Polymeric Packages
US9387974B2 (en) * 2010-06-03 2016-07-12 Kureha Corporation Single dose package
JP5790125B2 (ja) * 2011-04-28 2015-10-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包装袋
JP2012246016A (ja) * 2011-05-27 2012-12-13 Hosokawa Yoko Co Ltd 粉状物包装用の積層フィルム
DE102013202321A1 (de) * 2012-08-28 2014-03-06 Huhtamaki Flexible Packaging Germany Gmbh & Co. Kg Geräuscharme Flow-Pack-Verpackung, insbesondere zur Verpackung medizinischer Geräte
JP2017047950A (ja) * 2015-09-03 2017-03-0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易開封性包装材料および易開封性容器
JP2017193120A (ja) * 2016-04-21 2017-10-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ティック状包装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44453A1 (ja) 2020-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409173T3 (es) Material de embalaje
TWI453150B (zh) 壓穿型包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JP4787833B2 (ja) チャックテープ付き袋の製造装置、製造方法
WO2009040629A2 (en) Break-open single-dose sealed package
EP2695829A1 (en) Sealing label and packaging container
JP5659824B2 (ja) 包装袋
JP6132458B2 (ja) 易カット性パウチ
JP2013199324A (ja) 容器封止構造およびインナーシール材
JP5839072B2 (ja) 易カット性パウチ
CN111108048A (zh) 包装体用层叠体和包装体
JP5104081B2 (ja) 包装袋
JPH0880977A (ja) 易開封性レトルトパウチ
JP6946866B2 (ja)
JP6191748B2 (ja) 易カット性パウチ
JP5374978B2 (ja) 易開封性ピロー包装袋
JPH01267167A (ja) 容器口部密封用インナーシール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39071B2 (ja) 易カット性パウチ
JP7153219B2 (ja)
EP3046097A1 (en) Label assembly with recyclable liner
JP6291880B2 (ja) 包装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25662B2 (ja)
JP5272549B2 (ja) ノンアルミ蓋の製造方法
JP6236861B2 (ja) 口栓付き包装袋
JP6115071B2 (ja) インナーシール材
EP4051603B1 (en) Disposable package with break ope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