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3956A - 汇流条单元以及马达 - Google Patents

汇流条单元以及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3956A
CN111033956A CN201880052119.XA CN201880052119A CN111033956A CN 111033956 A CN111033956 A CN 111033956A CN 201880052119 A CN201880052119 A CN 201880052119A CN 111033956 A CN111033956 A CN 1110339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terminal
piece
bonding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21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3956B (zh
Inventor
吉川雅训
吉田雄策
藤原英雄
瀬口敬史
小川幸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33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3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3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3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汇流条单元具有:多个汇流条以及支承汇流条的汇流条保持架。汇流条具有第1汇流条片以及第2汇流条片。第1汇流条片具有:线圈线连接部,所述线圈线连接部与从定子引出的线圈线连接;以及第1接合端子,所述第1接合端子与第2汇流条片接合。第2汇流条片具有:外部连接端子,所述外部连接端子与外部装置连接;以及第2接合端子,所述第2接合端子与第1汇流条片接合。第1汇流条片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于汇流条保持架。第1接合端子具有:接合面,所述接合面与第2接合端子对置地接合;以及相反面,所述相反面面向与接合面相反的一侧。第1接合端子在接合面以及相反面从汇流条保持架露出。

Description

汇流条单元以及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汇流条单元以及马达。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直以来的汇流条单元。汇流条单元具有多个汇流条。汇流条具有:与外部装置连接的端子(外部连接端子);以及与从定子引出的线圈线连接的连接部(线圈线连接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1042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设置于这样的汇流条单元的汇流条需要在外部连接端子与线圈线连接部之间拉绕成复杂的形状。因此,在通过冲压加工而成型的情况下,很难增加从板材获取的数量,存在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本发明人等通过深入研究获得了如下见解:分体地成型具有外部连接端子的部件和具有线圈线连接部的部件,并将它们进行接合,由此增加作为汇流条整体的获取数量。在该情况下,当振动等负荷施加于汇流条单元时,有可能在接合部产生损伤。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分割汇流条来削减汇流条的制造成本且能够可靠地保持接合部来抑制接合部损伤的汇流条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例示性的一方式的汇流条单元设置于定子的上侧,所述定子绕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呈环状配置,所述汇流条单元具有:多个汇流条;以及汇流条保持架,所述汇流条保持架支承所述汇流条。所述汇流条具有第1汇流条片以及第2汇流条片。所述第1汇流条片具有:线圈线连接部,所述线圈线连接部与从所述定子引出的线圈线连接;以及第1接合端子,所述第1接合端子与所述第2汇流条片接合。所述第2汇流条片具有:外部连接端子,所述外部连接端子与外部装置连接;以及第2接合端子,所述第2接合端子与所述第1汇流条片接合。所述第1汇流条片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于所述汇流条保持架。所述第1接合端子具有:接合面,所述接合面与所述第2接合端子对置地接合;以及相反面,所述相反面面向与所述接合面相反的一侧。所述第1接合端子在所述接合面以及所述相反面从所述汇流条保持架露出。
本发明的例示性的一方式的马达具有上述的汇流条单元,所述马达具有:所述定子;以及转子,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与所述定子对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能够提供通过分割汇流条来削减汇流条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可靠地保持接合部来抑制接合部损伤的汇流条单元。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方式,能够提供削减制造成本的马达。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的俯视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的底面图。
图5是沿图3所示的V-V线的剖视图,是示出设置于汇流条单元的接合部的图。
图6是与图5对应的变形例的接合部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3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的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更。并且,在以下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各结构中的比例尺或数量等与实际结构不同。在各图中适当地表示Z轴。各图的Z轴方向设为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Z轴方向的正侧(+Z侧)称为“上侧”,将Z轴方向的负侧(-Z侧)称为“下侧”。另外,上侧以及下侧只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方向,并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以及方向。并且,除特别说明外,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或者“上下方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即围绕中心轴线J的方向简称为“周向”。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俯视”表示从轴向观察到的状态。
<马达>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具有转子30、定子40、机壳20、轴承保持架50、上侧轴承6A、下侧轴承6B以及汇流条单元60。
转子30绕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J旋转。转子30具有轴31、转子铁芯32以及转子磁铁33。轴31以在上下方向(轴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沿着中心轴线J配置。轴31被上侧轴承6A和下侧轴承6B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转子铁芯32固定于轴31的外周面。转子磁铁33固定于转子铁芯32的外周面。
定子40绕中心轴线J呈环状配置。定子40包围转子30的径向外侧。定子40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与转子30对置。定子40具有:环状的定子铁芯41;安装于定子铁芯41的绝缘件42;以及隔着绝缘件42而安装于定子铁芯41的线圈43。线圈43是通过卷绕线圈线43a而构成的。线圈线43a隔着绝缘件42而卷绕于定子铁芯41的齿部。线圈线43a的端部引出到上侧且与汇流条单元60连接。
机壳20呈朝上侧(+Z侧)开口的筒状。机壳20容纳转子30、定子40、轴承保持架50以及汇流条单元60。机壳20具有筒状部25和底部29。
筒状部25从径向外侧包围定子40。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状部25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底部29位于筒状部25的下端。俯视的状态下,在底部29的中央设置有下侧轴承保持部28。机壳20在下侧轴承保持部28保持下侧轴承6B。
轴承保持架50位于定子40的上侧(+Z侧)。并且,轴承保持架50位于汇流条单元60的下侧。即,轴承保持架50在轴向上位于定子40与汇流条单元60之间。轴承保持架50的俯视(XY面视图)形状例如呈与中心轴线J同心的圆形状。轴承保持架50在外缘部被机壳20的筒状部25保持。俯视的状态下,在轴承保持架50的中央设置有上侧轴承保持部58。轴承保持架50在上侧轴承保持部58保持上侧轴承6A。
在轴承保持架50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第1线圈线通过孔51。从定子40引出的线圈线43a通过第1线圈线通过孔51而引出到上侧。
<汇流条单元>
汇流条单元60的俯视形状呈沿径向扩展的大致圆形。汇流条单元60配置于定子40以及轴承保持架50的上侧。汇流条单元60例如固定于轴承保持架50的上表面。
图2是汇流条单元60的立体图。图3是汇流条单元60的俯视图。图4是汇流条单元60的底面图。图5是沿图3所示的V-V线的汇流条单元60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汇流条单元60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相用汇流条(汇流条)70;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中性点汇流条80;以及汇流条保持架61。
(汇流条保持架)
汇流条保持架61支承相用汇流条70以及中性点汇流条80。汇流条保持架61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呈板状延伸。汇流条保持架61的下表面与轴承保持架50的上表面接触。汇流条保持架61例如由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构成。
汇流条保持架61具有:圆板部62,所述圆板部62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圆形;内筒部65,俯视的状态下,所述内筒部65位于圆板部62的中央;圆环状的圆环部63,所述圆环部63在俯视观察时包围圆板部62;以及桥部64,所述桥部64沿径向延伸并将圆板部62与圆环部63连接起来。
圆板部62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沿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圆板。中性点汇流条80的一部分埋入于圆板部62。在俯视状态下的圆板部62的中央设置有轴通过孔60h。俯视的状态下,轴通过孔60h位于汇流条保持架61的中央。轴通过孔60h的俯视形状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状。轴31通过轴通过孔60h(参照图1)。
内筒部65设置于轴通过孔60h的周围。内筒部65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包围轴通过孔60h的圆筒。内筒部65从径向外侧包围轴31。内筒部65相对于圆板部62上下延伸。
圆环部63沿周向呈圆环状延伸。相用汇流条70的一部分埋入于圆环部63。圆环部63具有保持后述的相用汇流条70的外部连接端子78的端子保持部66。即,汇流条保持架61具有端子保持部66。
桥部64沿径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桥部64在汇流条保持架61上设置有12个。在12个桥部64中的6个桥部64的上侧配置有相用汇流条70的一部分,在其他6个桥部64的上侧配置有中性点汇流条80的一部分。
在沿周向排列的桥部64彼此之间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第2线圈线通过孔61i。第2线圈线通过孔61i沿着周向设置有多个。从线圈43引出的线圈线43a通过第2线圈线通过孔61i。
如上所述,汇流条保持架61在圆板部62埋入有中性点汇流条80的一部分,在圆环部63埋入有相用汇流条70的一部分。即,汇流条保持架61通过埋入中性点汇流条80以及相用汇流条70并进行嵌件成型而成型。
(汇流条)
中性点汇流条80以及相用汇流条70呈板状。中性点汇流条80以及相用汇流条70分别与从定子40延伸的线圈线43a连接。如图1所示,线圈线43a通过轴承保持架50的第1线圈线通过孔51以及汇流条保持架61的第2线圈线通过孔61i,并引出到比汇流条保持架61靠上侧的位置处。
在马达10中,多个线圈43通过中性点汇流条80以及相用汇流条70连接成星形接线,构成三相电路。
另外,多个线圈43也可以构成多个连接系统。由此,即使在任意连接系统中出现不良情况时,也能够向马达10供给电流。多个连接系统由各自中所包含的线圈43通过星形接线而连接的三相电路构成。
(中性点汇流条)
如图3所示,一对中性点汇流条80隔着中心轴线J而配置于径向的相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中性点汇流条80具有相同的形状。在俯视观察时,一对中性点汇流条80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点对称地配置。
中性点汇流条80由板材构成。中性点汇流条80分别具有汇流条主体部81和三个线圈线连接部82。
中性点汇流条80的汇流条主体部81呈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细长的板状。汇流条主体部81的板面与上下方向垂直。中性点汇流条80在汇流条主体部81处埋入于汇流条保持架61的圆板部62。汇流条主体部81从周向的两端部以及周向的中央部向三个方向分支,并突出到3个第2线圈线通过孔61i内。
中性点汇流条80的线圈线连接部82位于汇流条主体部81的分支端的末端。并且,线圈线连接部82配置于汇流条保持架61的第2线圈线通过孔61i的内侧。线圈线连接部82把持从定子40引出的线圈线43a,并且通过焊接而与线圈线43a连接。
(相用汇流条(汇流条))
相用汇流条70具有第1汇流条片71以及第2汇流条片76。第1汇流条片71与第2汇流条片76相互接合而相互电连接。第1汇流条片71与第2汇流条片76由彼此不同的材料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相用汇流条70中,在1个第2汇流条片76接合有1个第1汇流条片71。但是,也可以采用在1个第2汇流条片76处接合有多个第1汇流条片的相用汇流条。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60具有6个相用汇流条。因而,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60具有6个第1汇流条片71以及6个第2汇流条片76。
(第1汇流条片)
如图3所示,第1汇流条片71由板材构成。第1汇流条片71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于汇流条保持架61。
第1汇流条片71具有第1片主体部72、线圈线连接部73以及第1接合端子74。
第1片主体部72呈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细长的板状。第1片主体部72将线圈线连接部73与第1接合端子74连接起来。即,第1汇流条片具有将线圈线连接部与第1接合端子连接起来的第1片主体部。第1片主体部72埋入于汇流条保持架61的圆环部63。即,第1汇流条片71埋入于汇流条保持架61。
在此,着眼于多个相用汇流条70中的1个相用汇流条70A。所着眼的相用汇流条70A是图3中配置于最右侧的汇流条。从轴向观察时,该相用汇流条70A的第1片主体部72A与外部连接端子78重合。即,从轴向观察时,多个汇流条中的至少一部分汇流条的第1片主体部与外部连接端子重合。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轴向上重叠配置外部连接端子78和第1片主体部72A,能够提高相用汇流条70A的配置自由度。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汇流条单元60的径向的尺寸。并且,通过汇流条保持架61的一部分在轴向上位于第1片主体部72A与外部连接端子78之间,第1片主体部72A与外部连接端子78彼此绝缘,由此能够实现这样的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1片主体部72A埋入于汇流条保持架61,第1片主体部72A与外部连接端子78彼此绝缘。
线圈线连接部73位于第1片主体部72的一端。线圈线连接部73从汇流条保持架61露出。线圈线连接部82配置于汇流条保持架61的第2线圈线通过孔61i的内侧。线圈线连接部73把持线圈线43a,并且通过焊接而与线圈线43a连接。
第1接合端子74位于第1片主体部72的与线圈线连接部7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另一端)。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汇流条片76接合。从轴向观察时,第1接合端子74呈圆形。
如图5所示,第1接合端子74具有:面向上侧的上表面(第1接合面(接合面))74a;面向与上表面74a相反的一侧的(即,面向下侧)下表面(相反面)74b;以及将上表面74a与下表面74b连接起来的外周面74d。即,接合面面向上侧。第1接合端子74的上表面74a以及下表面74b呈圆形。如后述那样,第1接合端子74的上表面74a与第2汇流条片76的第2接合端子79的下表面79b接合。
第1接合端子74在与第1片主体部72之间的边界处具有弯曲部74c。弯曲部74c将第1接合端子74弯曲成曲柄状,以使第1接合端子74相对于第1片主体部72向上侧偏移。由此,第1接合端子74的上表面74a的轴向的位置与汇流条保持架61的上表面61a的轴向的位置一致,第1接合端子74的上表面74a从汇流条保持架61露出。
在汇流条保持架61设置有凹部61j,所述凹部61j从第1接合端子74的下表面74b朝下侧开口。第1接合端子74的下表面74b的轴向的位置与凹部61j的面向下侧的底面61jb的轴向的位置一致。因此,第1接合端子74的下表面74b从汇流条保持架61露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第1接合端子74的第1汇流条片71埋入于汇流条保持架61。由此,第1汇流条片71牢固地被汇流条保持架61保持,即使在汇流条单元60产生振动的情况下,振动也不易在第1接合端子74中被放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之间的接合部5、105因振动而损伤。并且,由于第1汇流条片71在第1接合端子74的上表面74a以及下表面74b从汇流条保持架61露出,因此汇流条保持架61不会阻碍后述的接合工序,能够简化接合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接合端子74的外周面74d埋入于汇流条保持架61。即,第1接合端子74在外周面74d埋入于汇流条保持架61。由此,提高汇流条保持架61保持第1接合端子74的稳定性,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振动时等的接合部5、105的损伤。而且,通过提高汇流条保持架61保持第1接合端子74的稳定性,能够稳定地进行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之间的接合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轴向观察时,第1接合端子74的整周被汇流条保持架61包围。即,第1接合端子74的外周面74d的整周埋入于汇流条保持架61。因此,更加提高汇流条保持架61保持第1接合端子74的稳定性。
(第2汇流条片)
如图2所示,第2汇流条片76由板材构成。第2汇流条片76位于汇流条保持架61的圆环部63的上侧。如上所述,第1汇流条片71埋入于汇流条保持架61的内部,而第2片主体部77位于汇流条保持架61的外部。
如图3所示,第2汇流条片76具有第2片主体部77、外部连接端子78以及第2接合端子79。
第2接合端子79位于第1片主体部72的一端。第2接合端子79与第1汇流条片71接合。从轴向观察时,第2接合端子79呈圆形。第2接合端子79位于第1接合端子74的上侧。从轴向观察时,第2接合端子79与第1接合端子74重合。
图5是示出被焊接接合的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之间的接合部5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第2接合端子79具有面向上侧的上表面79a以及面向与上表面79a相反的一侧、即下侧的下表面(第2接合面)79b。第2接合端子79的下表面79b在轴向上与第1接合端子74的上表面74a对置且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焊接接合。更具体地说,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通过凸焊而接合。凸焊是电阻焊接的一种。通过冲压加工而在凸焊前的第1接合端子74的上表面74a成型有突起(凸块)。并且,在第1接合端子74的下表面74b成型有用于成型突起的凹部。在该状态下,通过将第1接合端子74和第2接合端子79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一边从上下加压一边通电,使电阻发热集中起来使突起熔融,形成焊接部6。即,在第1接合端子74的上表面74a与第2接合端子79的下表面79b之间设置有焊接部6。并且,形成焊接部6之后的第1接合端子74的下表面74b成为设置有作为凹部的痕迹的凹部痕74bb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第1接合端子74处,在第1接合端子74的下表面74b设置有凹部痕74bb的情况。但是,在第2接合端子79成型突起(凸块)的情况下,凹部痕设置于第2接合端子79的上表面79a。
并且,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也可以冲压接合。作为冲压接合的一例,例示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通过TOX(注册商标)接合而接合的情况作为变形例。图6是示出被冲压接合的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之间的接合部105的剖视图。在TOX接合中,在将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重叠的状态下,夹持在具有圆柱状的凸部的上模与设置有凹部的下模之间,进行冲压加工。通过如前述的冲压加工,使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塑性变形而进行接合。
根据本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例,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通过焊接接合(图5)或冲压接合(图6)而被焊接。焊接接合以及冲压接合是能够进行接合强度较高的局部接合的接合方法。并且,焊接接合以及冲压接合是能够以比较廉价的工序对作为金属材料的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进行接合的接合方法。即,根据本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例,通过采用焊接接合或冲压接合,能够以廉价的制造工序高强度地对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进行接合。
如图5以及图6所示,第1接合端子74在上表面74a以及下表面74b从汇流条保持架61露出。由此,能够通过焊接接合或冲压接合而对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进行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在轴向上重合。但是,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例如也可以在径向等其他方向上重合。在该情况下,第1接合端子与第2接合端子之间的接合面面向径向等其他方向。另外,在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在轴向上重合的情况下,能够将电阻焊接的电极(或者,冲压接合的模具)从上下方向按压到第1接合端子74以及第2接合端子79,能够简化制造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60中,多个第1接合端子74配置于从轴向观察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同一假想圆上。换句话说,从轴向观察时,多个第1接合端子74与中心轴线J之间的距离相同。因此,在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的接合工序中,通过使汇流条单元60绕中心轴线J旋转,无需使电阻焊接的电极(或者冲压接合的模具)在径向上移动,就能够将多个第1接合端子74分别与第2接合端子79接合,能够简化接合工序。另外,在多个第1接合端子74的上侧分别配置有第2接合端子79。因此,关于多个第2接合端子79,也配置于从轴向观察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同一假想圆上。
如图3所示,外部连接端子78位于第2片主体部77的与第2接合端子79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另一端)。如图1所示,外部连接端子78与用于向马达10供给电力的外部装置9连接。外部连接端子78相对于汇流条保持架61向上侧延伸。
外部连接端子78被汇流条保持架61的端子保持部66保持。并且,如上所述,第2接合端子79与第1接合端子74接合。即,第2汇流条片76分别在长度方向两端被保持。因此,提高第2汇流条片76的稳定性,即使对马达10赋予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2汇流条片76脱离汇流条单元60。
外部连接端子78在汇流条单元60设置有6个。6个外部连接端子78以一对外部连接端子78为1组被3个端子保持部66保持。被3个端子保持部66保护的各组的一对端子保持部66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旋转对称地配置。外部连接端子78以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为板厚方向配置。被1个端子保持部66保持的一对外部连接端子78使板厚方向一致地配置。
如图2所示,端子保持部66具有第1壁部(壁部)66a以及第2壁部(壁部)66b。第1壁部66a以及第2壁部66b沿外部连接端子78的宽度方向端部向上侧突出。并且,第1壁部66a以及第2壁部66b沿与径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第1壁部66a以及第2壁部66b在径向上排列。第1壁部66a相对于第2壁部66b位于径向内侧。
在第1壁部66a以及第2壁部66b分别设置有一对缺口部66c。一对缺口部66c朝上侧开口。从径向观察时,第1壁部66a的一对缺口部66c与第2壁部66b的一对缺口部66c重合。在从径向观察时重合的第1壁部66a的缺口部66c和第2壁部66b的缺口部66c中插入有1个外部连接端子78。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端子保持部66从板厚方向夹持外部连接端子78来保持外部连接端子78。由此,能够容易地抑制外部连接端子78在板厚方向上脱离。并且,由于缺口部66c朝上侧开口,因此通过将外部连接端子78从上侧插入到缺口部66c中,能够容易地将外部连接端子78组装于汇流条保持架61。
图7是沿图3的VII-VII线的剖视图。外部连接端子78具有根部78r、第1部分78a、第2部分78b以及第3部分78c。根部78r、第1部分78a、第2部分78b以及第3部分78c从下侧朝向上侧按该顺序排列。根部78r与第1部分78a的边界线、第1部分78a与第2部分78b的边界线以及第2部分78b与第3部分78c的边界线分别沿外部连接端子78的板宽方向延伸。
根部78r、第1部分78a、第2部分78b以及第3部分78c的板宽各不相同。外部连接端子78的板宽以根部78r、第1部分78a、第3部分78c、第2部分78b的顺序变大。并且,外部连接端子78的轴向尺寸以第2部分78b、根部78r、第1部分78a以及第3部分78c的顺序变大。
根部78r位于外部连接端子78的下端。根部78r是外部连接端子78中的板宽最窄的部分。根部78r在下端部朝向第2片主体部77弯曲。
第1部分78a位于根部78r的上侧。第1部分78a相对于根部78r向宽度方向的两侧突出。因而,第1部分78a的板宽比根部78r的板宽大。
第2部分78b位于第1部分78a的上侧。第2部分78b相对于第1部分78a向宽度方向的两侧突出。因而,第2部分78b的板宽比第1部分78a的板宽大。第2部分78b是外部连接端子78中的板宽最大的部分。
第3部分78c位于第2部分78b的上侧。第3部分78c相对于第2部分78b向宽度方向的两侧凹陷。第3部分78c的板宽比第2部分78b的板宽小。如图1所示,外部连接端子78在第3部分78c插入到外部装置9的插座9a中。
在根部78r以及第1部分78a的宽度方向两侧配置有端子保持部66的第1壁部66a以及第2壁部66b。即,第1壁部66a以及第2壁部66b从宽度方向两侧夹住根部78r以及第1部分78a。由此,通过端子保持部66抑制外部连接端子78沿宽度方向移动。
外部连接端子78在第2部分78b插入并保持在端子保持部66的缺口部66c中。即,在缺口部66c中插入有第2部分78b。在缺口部66c中设置有面向上侧的底面66ca。在底面66ca与第2部分78b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缺口部66c在保持外部连接端子78的状态下,不限制外部连接端子78朝向下侧移动。能够使在将外部连接端子78插入外部装置9的插座9a中时施加于外部连接端子78的应力经由弯曲的根部78r而释放到第2片主体部77。因此,能够在端子保持部66中不接受将外部连接端子78插入到插座9a中时的应力的情况下,将端子保持部66设成简单的结构。另外,被释放到第2片主体部77的应力在后述的曲柄部77c、77d中被吸收,抑制该应力传递到第2接合端子79。
第2片主体部77是从轴向观察时沿周向呈直线状延伸的细长的板状。第2片主体部77将外部连接端子78与第2接合端子79连接起来。
如图2所示,第2片主体部77具有第1延伸部77a、第2延伸部77b、一对曲柄部77c、77d以及位于一对曲柄部77c、77d之间的中间部77e。
第1延伸部77a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第1延伸部77a与外部连接端子78连接,并从外部连接端子78朝向第2接合端子79直线延伸。第1延伸部77a以轴向为板厚方向配置。
第2延伸部77b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第2延伸部77b与第2接合端子79连接,并从第2接合端子79朝向外部连接端子78直线延伸。第2延伸部77b以轴向为板厚方向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延伸部77b的轴向的位置与第1延伸部77a的轴向的位置一致。
曲柄部77c、77d分别位于第1延伸部77a与第2延伸部77b之间。曲柄部77c、77d沿板厚方向弯曲。并且,曲柄部77c、77d向上侧呈曲柄状弯曲。更具体地说,曲柄部77c、77d具有:与第1延伸部77a或者第2延伸部77b连接,并弯曲成从水平方向朝轴向竖起的部分;沿轴向延伸的部分;以及在沿轴向延伸的部分的上端从轴向朝水平方向弯曲而与中间部77e连接的部分。
中间部77e将一对曲柄部77c、77d连接起来。中间部77e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中间部77e在轴向上与第1延伸部77a以及第2延伸部77b偏离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部77e位于比第1延伸部77a以及第2延伸部77b靠上侧的位置处。但是,中间部77e也可以位于比第1延伸部77a以及第2延伸部77b靠下侧的位置处。在该情况下,一对曲柄部77c、77d朝向下侧呈曲柄状弯曲。
如图1所示,在将外部连接端子78插入外部装置9的插座9a中或从外部装置9的插座9a拔除外部连接端子78时,因外部连接端子78的晃动等,有可能使应力传递到第2片主体部77。若该应力传递到第2接合端子79,则有可能在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之间的接合部5、105产生损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延伸部77a与第2延伸部77b之间设置有朝板厚方向呈曲柄状弯曲的曲柄部77c、77d。由此,能够通过曲柄部77c、77d的弹性变形来吸收从外部连接端子78传递到第2片主体部77的应力。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应力传递到第2接合端子79,并且能够抑制在第1接合端子74与第2接合端子79之间的接合部5、105产生损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延伸部77a与第2延伸部77b之间设置有2个曲柄部77c。由此,提高了减轻传递到第2接合端子79的应力的效果。但是,即使在第1延伸部77a与第2延伸部77b之间设置有1个曲柄部77c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上述减轻应力的一定的效果。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有2个曲柄部77c,能够使第1延伸部77a以及第2延伸部77b的轴向的位置相互一致。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延伸部77a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比第2延伸部77b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大。即,从外部连接端子78到曲柄部77d的距离Da比从第2接合端子79到曲柄部77c的距离Db长。这样,通过尽可能地分开配置外部连接端子78和曲柄部77d,能够提高曲柄部77d中的吸收应力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延伸部77a以及第2延伸部77b以轴向为板厚方向配置。但是,第1延伸部77a以及第2延伸部77b也可以以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为板厚方向配置。在该情况下,曲柄部77c向与轴向垂直的板厚方向弯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汇流条片71以及第2汇流条片76均由板材构成,并通过冲压加工而成型。在本实施方式中,相用汇流条70被分割成第1汇流条片71和第2汇流条片76。因此,即使在相用汇流条70具有复杂的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增加从板材获取的数量,提高成品率。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线连接部73的第1汇流条片71和具有外部连接端子78的第2汇流条片76由彼此不同的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连接端子78和线圈线连接部73所需的材料特性不同。外部连接端子78为了与外部装置9连接而在轴向上成型为长条。因此,优选外部连接端子78由高刚性材料构成。另一方面,由于线圈线连接部73成型为复杂形状,因此优选由低刚性材料构成,以便通过冲压产生的冲裁应力以及弯曲应力变小。即,优选构成第2汇流条片76的材料与构成第1汇流条片71的材料相比刚性高。
并且,有时过于重视外部连接端子78和线圈线连接部73所需的材料特性中的任意一方的材料特性,作为相用汇流条70整体必须使用高价的材料。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成相用汇流条70被分割成第1汇流条片71和第2汇流条片76的结构,能够满足各部分所需的材料特性,并且能够在整体上廉价地制造相用汇流条70。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接着,对搭载一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8是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的示意图。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搭载于汽车的车轮212的转向机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是通过液压来减轻转向力的装置。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具有马达10、转向轴214、油泵216以及控制阀217。
转向轴214将来自转向装置211的输入传递到具有车轮212的车轴213。油泵216使将基于液压的驱动力传递给车轴213的动力油缸215产生液压。控制阀217控制油泵216内的油。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中,马达10作为油泵216的驱动源来搭载。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并不限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也可以搭载于任何装置。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一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例中的各结构以及它们的组合等是一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并且,本发明不受实施方式的限定。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汇流条单元60配置于轴承保持架50的上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汇流条单元60也可以在轴向上配置于轴承保持架50与定子40之间。

Claims (10)

1.一种汇流条单元,其设置于定子的上侧,所述定子绕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呈环状配置,所述汇流条单元具有:
多个汇流条;以及
汇流条保持架,所述汇流条保持架支承所述汇流条,
所述汇流条具有第1汇流条片以及第2汇流条片,
所述第1汇流条片具有:
线圈线连接部,所述线圈线连接部与从所述定子引出的线圈线连接;以及
第1接合端子,所述第1接合端子与所述第2汇流条片接合,
所述第2汇流条片具有:
外部连接端子,所述外部连接端子与外部装置连接;以及
第2接合端子,所述第2接合端子与所述第1汇流条片接合,
所述第1汇流条片的至少一部分被埋入于所述汇流条保持架,
所述第1接合端子具有:接合面,所述接合面与所述第2接合端子对置地接合;以及相反面,所述相反面面向与所述接合面相反的一侧,
所述第1接合端子在所述接合面以及所述相反面从所述汇流条保持架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中,
所述第1接合端子具有将所述接合面与所述相反面连接起来的外周面,
所述外周面被埋入于所述汇流条保持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中,
从与所述接合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1接合端子的整周被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包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中,
所述外部连接端子相对于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向上侧延伸,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保持所述外部连接端子的端子保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中,
所述第1汇流条片具有将所述线圈线连接部与所述第1接合端子连接起来的第1片主体部,
从轴向观察时,所述多个汇流条中的至少一部分汇流条的所述第1片主体部与所述外部连接端子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中,
所述第1汇流条片和所述第2汇流条片由彼此不同的材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中,
所述接合面面向上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中,
所述第1接合端子和所述第2接合端子进行了焊接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中,
所述第1接合端子和所述第2接合端子进行了冲压接合。
10.一种马达,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条单元,
所述马达具有:
所述定子;以及
转子,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与所述定子对置。
CN201880052119.XA 2017-09-29 2018-07-27 汇流条单元以及马达 Active CN1110339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0055 2017-09-29
JP2017190055 2017-09-29
PCT/JP2018/028249 WO2019064877A1 (ja) 2017-09-29 2018-07-27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3956A true CN111033956A (zh) 2020-04-17
CN111033956B CN111033956B (zh) 2022-02-01

Family

ID=65901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2119.XA Active CN111033956B (zh) 2017-09-29 2018-07-27 汇流条单元以及马达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8220B2 (zh)
JP (1) JPWO2019064877A1 (zh)
CN (1) CN111033956B (zh)
DE (1) DE112018005514T5 (zh)
WO (1) WO20190648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9064877A1 (ja) * 2017-09-29 2020-10-2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モータ
KR102527781B1 (ko) * 2018-01-05 2023-05-0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DE202020005485U1 (de) * 2020-01-24 2021-06-08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Kontaktvorrichtung eines Stators
JP7327228B2 (ja) * 2020-03-18 2023-08-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
FR3119948A1 (fr) * 2021-02-16 2022-08-19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Interconnecteur pour une machine électrique tournante
DE102021201997A1 (de) 2021-03-02 2022-09-08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Stromsammelschienen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441A (zh) * 2006-01-24 2007-08-01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多个并联回路的涡轮机定子绕组的连接装置
CN101165993A (zh) * 2006-10-13 2008-04-23 雷米国际有限公司 电机绝缘件和方法
US20080242124A1 (en) * 2007-04-02 2008-10-02 Nidec Corporation Busbar unit
CN101926074A (zh) * 2008-03-13 2010-12-2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WO2014057978A1 (ja) * 2012-10-10 2014-04-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用バスリン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743288A (zh) * 2014-12-26 2016-07-0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JP2016192851A (ja) * 2015-03-31 2016-11-10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6663984A (zh) * 2014-10-20 2017-05-10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电机的连接环配置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5058A (en) * 1970-09-08 1972-07-04 Gen Electric Dynamoelectric machine utilizing pre-formed winding connectors and method of making
US4321497A (en) * 1980-04-10 1982-03-23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Peripheral connector ring stator end winding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JP3155534B1 (ja) * 2000-01-20 2001-04-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交流発電機の固定子
DE102015200089B4 (de) 2015-01-07 2017-03-02 Robert Bosch Gmbh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JP5963928B1 (ja) * 2015-08-28 2016-08-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結線ユニット
JPWO2019064877A1 (ja) * 2017-09-29 2020-10-2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モータ
US11437879B2 (en) * 2017-09-29 2022-09-06 Nidec Corporation Bus-bar unit and motor
CN111295819B (zh) * 2017-10-31 2022-08-2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汇流条及包括该汇流条的电机
JP2020162293A (ja) * 2019-03-27 2020-10-0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装置、モータ、及びバスバー装置の製造方法
EP4035255A4 (en) * 2019-09-23 2023-10-11 Canoo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 MOTORS WITH FRACTIONAL SLOT WITH COIL ELEMENTS WITH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S
DE202020005485U1 (de) * 2020-01-24 2021-06-08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Kontaktvorrichtung eines Stator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441A (zh) * 2006-01-24 2007-08-01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多个并联回路的涡轮机定子绕组的连接装置
CN101165993A (zh) * 2006-10-13 2008-04-23 雷米国际有限公司 电机绝缘件和方法
US20080242124A1 (en) * 2007-04-02 2008-10-02 Nidec Corporation Busbar unit
CN101926074A (zh) * 2008-03-13 2010-12-2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WO2014057978A1 (ja) * 2012-10-10 2014-04-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用バスリン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663984A (zh) * 2014-10-20 2017-05-10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电机的连接环配置系统
CN105743288A (zh) * 2014-12-26 2016-07-0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JP2016192851A (ja) * 2015-03-31 2016-11-10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3956B (zh) 2022-02-01
US11228220B2 (en) 2022-01-18
DE112018005514T5 (de) 2020-07-09
US20210194310A1 (en) 2021-06-24
JPWO2019064877A1 (ja) 2020-10-22
WO2019064877A1 (ja)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3956B (zh) 汇流条单元以及马达
CN110546862B (zh) 汇流条单元及具有该汇流条单元的马达
CN110495076B (zh) 汇流条单元和马达
CN109964390B (zh)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8039787B (zh) 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CN102884718B (zh) 车用驱动电动机的解析装置
JP7052789B2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モータ
US20210143708A1 (en) Mo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WO2018030480A1 (ja) モータ
CN101517866A (zh) 无刷电动机的定子
US11411453B2 (en) Motor
CN109792182B (zh) 马达
CN111033957B (zh) 汇流条单元和马达
JP2012135188A (ja) モータ
JP5319407B2 (ja) 圧入装置及び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WO2019065141A1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圧縮機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WO2019082410A1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9980856B (zh) 马达
JP7052790B2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
CN112242762A (zh) 马达
JP7024776B2 (ja) モータ
CN111386648B (zh) 汇流条单元和马达
US20090152965A1 (en) Winding Assembly for Motor
JP2019068514A (ja) 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3250970B (zh) 电动泵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