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3233B - 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3233B
CN110993233B CN201911253954.2A CN201911253954A CN110993233B CN 110993233 B CN110993233 B CN 110993233B CN 201911253954 A CN201911253954 A CN 201911253954A CN 110993233 B CN110993233 B CN 110993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ercentage
permanent magnet
refers
series permanent
ser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39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3233A (zh
Inventor
蓝琴
黄佳莹
陈大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nlong Rare Ear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ungsten Co Ltd
Fujian Changting Jinlong Rare Ear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ungsten Co Ltd, Fujian Changting Jinlong Rare Ear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ungst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539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3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3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3233A/zh
Priority to KR1020227006967A priority patent/KR102589806B1/ko
Priority to JP2022513848A priority patent/JP7214044B2/ja
Priority to US17/635,156 priority patent/US20220301754A1/en
Priority to EP20899124.0A priority patent/EP4016560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00577 priority patent/WO2021114648A1/zh
Priority to TW109142140A priority patent/TWI73093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3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3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1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H01F1/03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 H01F1/032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hard-magnetic materials
    • H01F1/04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hard-magnetic materials metals or alloys
    • H01F1/047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 H01F1/053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H01F1/055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and magnetic transition metals, e.g. SmCo5
    • H01F1/057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and magnetic transition metals, e.g. SmCo5 and IIIa elements, e.g. Nd2Fe14B
    • H01F1/0571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and magnetic transition metals, e.g. SmCo5 and IIIa elements, e.g. Nd2Fe14B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e.g. rapid quenched powders or ribbon flakes
    • H01F1/0575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and magnetic transition metals, e.g. SmCo5 and IIIa elements, e.g. Nd2Fe14B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e.g. rapid quenched powders or ribbon flakes pressed, sintered or bonded together
    • H01F1/0577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and magnetic transition metals, e.g. SmCo5 and IIIa elements, e.g. Nd2Fe14B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e.g. rapid quenched powders or ribbon flakes pressed, sintered or bonded together sinte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In, Mg, or other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single group C22C38/001 - C22C38/6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05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rare earths, i.e. Sc, Y, Lanthan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6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obal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tungsten, tantalum, molybdenum, vanadium, or niob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6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opp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5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permanent magn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202/00Physical properties
    • C22C2202/02Magne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5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1F41/0266Moulding; Pres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5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1F41/029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permanent magnets diffus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e.g. Tb, Dy or Ho, into permanent magne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R‑T‑B系永磁材料Ⅰ中包含R,T和X;其满足以下关系式:(1)(Fe+Co)/B的原子比为12.5‑13.5;(2)B/X的原子比为2.7‑4.1;X为Al、Ga和Cu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包含R2T14B主相结晶颗粒、邻接两个R2T14B主相结晶颗粒间的二颗粒晶界相和富稀土相,二颗粒晶界相和富稀土相包含组成为R6T13X的相。本发明中的R‑T‑B系永磁材料Ⅰ中形成了R6T13X相,使得Hcj和力学性能实现了同步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永磁材料作为支撑电子器件的关键材料被开发出来,发展方向向着高磁能积及高矫顽力的方向进行。R-T-B系永磁材料(R为稀土类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已知为永久磁铁中性能最高的磁铁,被用于硬盘驱动器的音圈电机(VCM)、电动车用(EV、HV、PHV等)电机、工业设备用电机等各种电机和家电制品等。
现有技术中,具有常规B含量的钕铁硼无法生成R6-T13-X相,磁性能较差;在具有类似配方体系的前提下,若通过降低钕铁硼成分中B含量(B含量大约在0.93wt%以下),添加Ga、Cu、Al、Si、Ti使磁体中生成R6-T13-X相(X包括Ga、Cu、Al、Si等)来提升磁体性能,则由于B含量降低,磁体中极易形成R2T17、TiBx等杂相,使磁体的力学性能下降,材料更脆,不利于加工及高速电机中使用。
因此,亟需一种既能保证R-T-B系永磁材料磁性能,又能够不降低材料力学性能的R-T-B永磁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生成R6-T13-X相提升R-T-B系永磁材料磁性能时,磁体的力学性能下降的缺陷,而提供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R-T-B系永磁材料Ⅰ,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包含R,T和X;
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且R包括RH;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
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
所述T至少包含Fe;
所述X为Al、Ga和Cu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所述X必须包括Al;
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满足以下关系式:
(1)(Fe+Co)/B的原子比为12.5-13.5;
(2)B/X的原子比为2.7-4.1;
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包含R2T14B主相结晶颗粒、邻接两个R2T14B主相结晶颗粒间的二颗粒晶界相和富稀土相,所述二颗粒晶界相和所述富稀土相包含组成为R6T13X的相。
本发明中,上述关系式(1)(2)的建立依据为:发明人在研究R6-T13-X相的生成过程中发现,含有R6-T13-X相的磁体中存在富B贫X(X为Al、Ga和Cu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所述X必须包括Al)区域,由此推断B与X有一定对应关系;而B含量少时,稀土量相对较高,从而Fe的比例也发生变化。因此,本发明通过提高X含量,调整稀土量,使Fe和B的比例发生变化,从而只需要常规B含量也能够生成R6-T13-X相(X为Al、Ga和Cu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所述T包含Fe和Co。
本发明中,较佳地,所述R6-T13-X相中,X为Al和Cu,例如Nd 27.9at%,Dy1.85at%,Fe 64.25at%,Co 0.77at%,Al 4.63at%,Cu 0.42at%。
本发明中,所述(Fe+Co)/B的原子比较佳地为12.8-13.39,例如12.5、12.86、12.88、12.89、12.9或13.9。
本发明中,所述B/X的原子比较佳地为2.8-4,例如2.8、2.9、3.2、3.6、3.8、3.9或4。
本发明中,较佳地,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包括:
R:31.0-32.5wt%,且所述R中包含RH;
Cu:0.20-0.50wt%;
Al:0.40-0.80wt%;
Ga:0-0.30wt%;
Nb:0.10-0.25wt%;
Co:0.5-2.0wt%;
B:0.97-1.03wt%;
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
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
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中,所述R中还可包括本领域常规的稀土元素,例如Pr。
其中,所述R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31.5-32.5wt%,例如31wt%、31.5wt%、32wt%或32.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RH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8-2.2wt%,例如0.8wt%、1.5wt%或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Cu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2-0.4wt%或0.3-0.5wt%,例如0.2wt%、0.3wt%、0.35wt%、0.4wt%、0.45wt%或0.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Al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4-0.6wt%或0.5-0.8wt%,例如0.4wt%、0.5wt%、0.51wt%、0.6wt%、0.65wt%、0.7wt%或0.8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Ga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wt%或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Nb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1-0.2wt%或0.12-0.25wt%,例如0.1wt%、0.12wt%、0.15wt%、0.2wt%或0.2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Co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5-1.5wt%或1-2wt%,例如0.5wt%、1wt%、1.2wt%或1.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B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97-1wt%或0.99-1.03wt%,例如0.97wt%、0.98wt%、0.99wt%、1wt%或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包括:R31.0-32.5wt%;RH 0.8-2.2wt%;Cu 0.30-0.50wt%;Al 0.50-0.70wt%;Nb 0.10-0.25wt%;Co 0.5-2.0wt%;B 0.97-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包括:R31.5-32.5wt%,RH 0.8-2.2wt%;Cu 0.2-0.4wt%;Al 0.4-0.6wt%;Ga 0-0.3wt%;Nb0.1-0.2wt%;Co 0.5-1.5wt%;B 0.97-1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包括:PrNd31wt%,Tb 0.8wt%,Cu 0.3wt%,Al 0.5wt%,Nb 0.1wt%,Co 0.5wt%,B 0.97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包括:PrNd31wt%,Dy 1.5wt%,Cu 0.5wt%,Al 0.7wt%,Nb 0.25wt%,Co 0.5wt%,B 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包括:PrNd32wt%,Dy 2wt%,Cu 0.4wt%,Al 0.6wt%,Nb 0.2wt%,Co 1wt%,B 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包括:PrNd31.5wt%,Dy 1.5wt%,Cu 0.35wt%,Al 0.51wt%,Nb 0.15wt%,Co 1.5wt%,B 1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包括:Nd32.5wt%,Dy 2wt%,Cu 0.45wt%,Al 0.65wt%,Nb 0.12wt%,Co 1.2wt%,B 0.98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包括:PrNd32wt%,Dy 2wt%,Cu 0.2wt%,Al 0.6wt%,Nb 0.2wt%,Co 1wt%,B 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包括:PrNd32wt%,Dy 2wt%,Cu 0.5wt%,Al 0.4wt%,Nb 0.2wt%,Co 1wt%,B 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包括:PrNd32wt%,Dy 2wt%,Cu 0.2wt%,Al 0.8wt%,Nb 0.2wt%,Co 1wt%,B 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包括:PrNd32wt%,Dy 2wt%,Cu 0.4wt%,Al 0.4wt%,Ga 0.3wt%,Nb 0.2wt%,Co 1wt%,B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R-T-B系永磁材料Ⅱ,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包含R,T和X;
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且R包括RH;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
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
所述T至少包含Fe;
所述X为Al、Ga和Cu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所述X必须包括Al;
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满足以下关系式:
(1)(Fe+Co)/B的原子比为12.5-13.7;
(2)B/X的原子比为2.8-4.0。
本发明中,较佳地,所述T包含Fe和Co。
本发明中,所述(Fe+Co)/B的原子比较佳地为12.9-13,例如12.94、12.95、12.96、12.98、12.99或13。
本发明中,所述B/X的原子比较佳地为2.9-3.9,例如3.2、3.6或3.8。
本发明中,较佳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包括以下组分:
R:30.5-32wt%,且所述R中包含RH;
Cu:0.20-0.50wt%;
Al:0.40-0.80wt%;
Ga:0-0.30wt%;
Nb:0.10-0.25wt%;
Co:0.5-2.0wt%;
B:0.97-1.03wt%;
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
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
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中,所述R中还可包括本领域常规的稀土元素,例如Pr。
其中,所述R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31-32wt%,例如31wt%、31.5wt%、或3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RH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3-1.7wt%,例如0.3wt%、1wt%或1.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Cu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2-0.4wt%或0.3-0.5wt%,例如0.2wt%、0.3wt%、0.35wt%、0.4wt%、0.45wt%或0.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Al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4-0.6wt%或0.5-0.8wt%,例如0.4wt%、0.5wt%、0.51wt%、0.6wt%、0.65wt%、0.7wt%或0.8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Ga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wt%或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Nb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1-0.2wt%或0.12-0.25wt%,例如0.1wt%、0.12wt%、0.15wt%、0.2wt%或0.2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Co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5-1.5wt%或1-2wt%,例如0.5wt%、1wt%、1.2wt%或1.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B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97-1wt%或0.99-1.03wt%,例如0.97wt%、0.98wt%、0.99wt%、1wt%或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包括:R30.5-32wt%;RH 0.3-1.7wt%;Cu 0.30-0.50wt%;Al 0.50-0.70wt%;Nb 0.10-0.25wt%;Co 0.5-2.0wt%;B 0.97-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包括:R31-32wt%,RH 0.3-1wt%;Cu 0.2-0.4wt%;Al 0.4-0.6wt%;Ga 0-0.3wt%;Nb 0.1-0.2wt%;Co 0.5-1.5wt%;B 0.97-1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包括:PrNd 30.5wt%,Tb 0.3wt%,Cu 0.3wt%,Al 0.5wt%,Nb 0.1wt%,Co 0.5wt%,B0.97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包括:PrNd 30.5wt%,Dy 1wt%,Cu 0.5wt%,Al 0.7wt%,Nb 0.25wt%,Co 0.5wt%,B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包括:PrNd 31.5wt%,Dy 1.5wt%,Cu 0.4wt%,Al 0.6wt%,Nb 0.2wt%,Co 1wt%,B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包括:PrNd 31wt%,Dy 1wt%,Cu 0.35wt%,Al 0.51wt%,Nb 0.15wt%,Co 1.5wt%,B 1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包括:Nd32wt%,Dy 1.5wt%,Cu 0.45wt%,Al 0.65wt%,Nb 0.12wt%,Co 1.2wt%,B 0.98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包括:PrNd 31.5wt%,Dy 1.5wt%,Cu 0.2wt%,Al 0.6wt%,Nb 0.2wt%,Co 1wt%,B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包括:PrNd 31.5wt%,Dy 1.5wt%,Cu 0.5wt%,Al 0.4wt%,Nb 0.2wt%,Co 1wt%,B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包括:PrNd 31.5wt%,Dy 1.5wt%,Cu 0.2wt%,Al 0.8wt%,Nb 0.2wt%,Co 1wt%,B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包括:PrNd 31.5wt%,Dy 1.5wt%,Cu 0.4wt%,Al 0.4wt%,Ga 0.3wt%,Nb 0.2wt%,Co1wt%,B 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包括以下组分:
R:30.5-32wt%,且所述R中包含RH;
Cu:0.20-0.50wt%;
Al:0.40-0.80wt%;
Ga:0-0.30wt%;
Nb:0.10-0.25wt%;
Co:0.5-2.0wt%;
B:0.97-1.03wt%;
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
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
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中,所述R中还可包括本领域常规的稀土元素,例如Pr。
本发明中,所述R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31-32wt%,例如31wt%、31.5wt%、或3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中,所述RH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3-1.7wt%,例如0.3wt%、1wt%或1.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中,所述Cu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2-0.4wt%或0.3-0.5wt%,例如0.2wt%、0.3wt%、0.35wt%、0.4wt%、0.45wt%或0.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中,所述Al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4-0.6wt%或0.5-0.8wt%,例如0.4wt%、0.5wt%、0.51wt%、0.6wt%、0.65wt%、0.7wt%或0.8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中,所述Ga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wt%或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中,所述Nb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1-0.2wt%或0.12-0.25wt%,例如0.1wt%、0.12wt%、0.15wt%、0.2wt%或0.2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中,所述Co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5-1.5wt%或1-2wt%,例如0.5wt%、1wt%、1.2wt%或1.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中,所述B的含量范围较佳地为0.97-1wt%或0.99-1.03wt%,例如0.97wt%、0.98wt%、0.99wt%、1wt%或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包括:R 30.5-32wt%;RH 0.3-1.7wt%;Cu 0.30-0.50wt%;Al 0.50-0.70wt%;Nb0.10-0.25wt%;Co 0.5-2.0wt%;B 0.97-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包括:R 31-32wt%,RH 0.3-1wt%;Cu 0.2-0.4wt%;Al 0.4-0.6wt%;Ga 0-0.3wt%;Nb 0.1-0.2wt%;Co 0.5-1.5wt%;B 0.97-1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包括:PrNd 30.5wt%,Tb 0.3wt%,Cu 0.3wt%,Al 0.5wt%,Nb 0.1wt%,Co0.5wt%,B 0.97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包括:PrNd 30.5wt%,Dy 1wt%,Cu 0.5wt%,Al 0.7wt%,Nb 0.25wt%,Co 0.5wt%,B 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包括:PrNd 31.5wt%,Dy 1.5wt%,Cu 0.4wt%,Al 0.6wt%,Nb 0.2wt%,Co 1wt%,B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包括:PrNd 31wt%,Dy 1wt%,Cu 0.35wt%,Al 0.51wt%,Nb 0.15wt%,Co 1.5wt%,B 1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包括:Nd 32wt%,Dy 1.5wt%,Cu 0.45wt%,Al 0.65wt%,Nb 0.12wt%,Co 1.2wt%,B 0.98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包括:PrNd 31.5wt%,Dy 1.5wt%,Cu 0.2wt%,Al 0.6wt%,Nb 0.2wt%,Co 1wt%,B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包括:PrNd 31.5wt%,Dy 1.5wt%,Cu 0.5wt%,Al 0.4wt%,Nb 0.2wt%,Co 1wt%,B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包括:PrNd 31.5wt%,Dy 1.5wt%,Cu 0.2wt%,Al 0.8wt%,Nb 0.2wt%,Co 1wt%,B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包括:PrNd 31.5wt%,Dy 1.5wt%,Cu 0.4wt%,Al 0.4wt%,Ga 0.3wt%,Nb0.2wt%,Co 1wt%,B 0.99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将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的熔融液经铸造、破碎、粉碎、成形、烧结,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的熔融液可按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得,例如:在高频真空感应熔炼炉中熔炼,即可。所述熔炼炉的真空度可为5×10-2Pa。所述熔炼的温度可为1500℃以下。
本发明中,所述铸造的工艺可为本领域常规的铸造工艺,例如:在Ar气气氛中(例如5.5×104Pa的Ar气气氛下),以102℃/秒-104℃/秒的速度冷却,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破碎的工艺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破碎工艺,例如经吸氢、脱氢、冷却处理,即可。
其中,所述吸氢可在氢气压力0.15MPa的条件下进行。
其中,所述脱氢可在边抽真空边升温的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中,所述粉碎的工艺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粉碎工艺,例如气流磨粉碎。
其中,较佳地,所述粉碎的工艺在氧化气体含量100ppm以下的气氛下进行。
所述氧化气体指的是氧气或水分含量。
其中,所述气流磨粉碎的粉碎室压力可为0.38MPa。
其中,所述气流磨粉碎的时间可为3小时。
其中,所述粉碎后,可按本领域常规手段添加润滑剂,例如硬脂酸锌。所述润滑剂的添加量可为混合后粉末重量的0.10~0.15%,例如0.12%。
本发明中,所述成形的工艺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成形工艺,例如磁场成形法或热压热变形法。
本发明中,所述烧结的工艺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烧结工艺,例如,在真空条件下(例如在5×10-3Pa的真空下),经预热、烧结、冷却,即可。
其中,所述预热的温度可为300-600℃。所述预热的时间可为1~2h。优选地,所述预热为在300℃和600℃的温度下各预热1h。
其中,所述烧结的温度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烧结温度,例如900℃~1100℃,再例如1040℃。
其中,所述烧结的时间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烧结时间,例如2h。
其中,所述冷却前可通入Ar气体使气压达到0.1MPa。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R-T-B系永磁材料Ⅱ。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R-T-B系永磁材料Ⅰ的制备方法,将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进行晶界扩散处理,即可。
所述晶界扩散处理中的重稀土元素包括Dy和/或Tb。
本发明中,所述晶界扩散处理可按本领域常规的工艺进行处理,例如Dy蒸汽扩散。
其中,所述扩散热处理的温度可为800~900℃,例如850℃。
其中,所述扩散热处理的时间可为12~48h,例如24h。
其中,所述晶界扩散处理后,还可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的温度可为450-550℃,例如500℃。所述热处理的时间可为3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R-T-B系永磁材料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R-T-B系永磁材料作为电子元器件的应用。
其中,所述电子元器件可为本领域常规,例如马达中的电子元器件。
其中,所述R-T-B系永磁材料可为上述R-T-B系永磁材料Ⅰ和/或R-T-B系永磁材料Ⅱ。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永磁材料力学性能保持良好:现有的低B永磁体,抗弯强度为270-300Mpa;而本发明的永磁材料的抗弯强度为370-402Mpa。
(2)本发明的永磁材料磁性能良好:Br≥13.20kGs,Hcj≥25.1kOe,实现了Br和Hcj的同步提升;并且最大磁能积≥42.5MGOe。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5的EPMA背散射图像。
图2为对比例3的EPMA背散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实施例及对比例中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配方如表1所示。
表1 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wt%)
Figure BDA0002309791750000141
Figure BDA0002309791750000151
注:R是指总稀土含量,具体地,是指Nd、PrNd、Tb和Dy的总含量。
表2 R-T-B系永磁材料Ⅱ的组分和含量(wt%)
Figure BDA0002309791750000152
注:R是指总稀土含量,具体地,是指Nd、PrNd、Tb和Dy的总含量。
实施例2-9,以及对比例1-7中R-T-B系烧结磁铁制备方法如下:
(1)熔炼过程:按表1所示配方,取配制好的原料放入氧化铝制的坩埚中,在高频真空感应熔炼炉中在5×10-2Pa的真空中以1500℃以下的温度进行真空熔炼。
(2)铸造过程:在真空熔炼后的熔炼炉中通入Ar气体使气压达到5.5万Pa后,进行铸造,以102℃/秒-104℃/秒的冷却速度获得急冷合金。
(3)氢破粉碎过程:在室温下,将放置急冷合金的氢破用炉抽真空,而后向氢破用炉内通入纯度为99.9%的氢气,维持氢气压力0.15MPa,充分吸氢后,边抽真空边升温,充分脱氢,之后进行冷却,取出氢破粉碎后的粉末。
(4)微粉碎工序:在氧化气体含量100ppm以下的氮气气氛下,在粉碎室压力为0.38MPa的条件下对氢破粉碎后的粉末进行3小时的气流磨粉碎,得到细粉。氧化气体指的是氧或水分。
(5)在气流磨粉碎后的粉末中添加硬脂酸锌,硬脂酸锌的添加量为混合后粉末重量的0.12%,再用V型混料机充分混合。
(6)磁场成形过程:使用直角取向型的磁场成型机,在1.6T的取向磁场中,在0.35ton/cm2的成型压力下,将上述添加了硬脂酸锌的粉末一次成形成边长为25mm的立方体,一次成形后在0.2T的磁场中退磁。为使一次成形后的成形体不接触到空气,将其进行密封,再使用二次成形机(等静压成形机)在1.3ton/cm2的压力下进行二次成形。
(7)烧结过程:将各成形体搬至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在5×10-3Pa的真空下,在300℃和600℃的温度下各保持1小时后,以1040℃的温度烧结2小时,之后通入Ar气体使气压达到0.1MPa后,冷却至室温,得到R-T-B系永磁材料Ⅱ。
(8)晶界扩散处理过程:将金属Dy以及R-T-B系永磁材料Ⅱ放置于炉内,并高温加热使得Dy金属高温蒸发并在外来稀有气体的诱导下沉积在磁体表面并沿着晶界向磁体内部扩散。
(9)热处理过程:烧结体在高纯度Ar气中,以500℃温度进行3小时热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得到R-T-B系永磁材料Ⅰ。
实施例1中R-T-B系烧结磁铁制备方法如下:
按照按表1所示配方,以及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制备实施例1钕铁硼烧结磁铁,不同之处在于:晶界扩散过程中,在磁铁表面溅射附着Tb元素的金属。
效果实施例
分别取实施例1-9和对比例1-7制得的R-T-B系烧结磁铁,包括晶界扩散前的烧结磁铁(也就是R-T-B系永磁材料Ⅱ)和晶界扩散后的烧结磁铁(R-T-B系永磁材料Ⅰ),测定其磁性能、力学性能和成分,FE-EPMA观察其磁体的相组成。
(1)R-T-B系永磁材料Ⅰ的各成分使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进行测定,其中R6T13X相根据FE-EPMA测试得到。下表3所示为成分检测结果。
表3 R-T-B系永磁材料Ⅰ的组分和含量(wt%)
Figure BDA0002309791750000171
注:R是指总稀土含量,具体地,是指Nd、PrNd、Tb和Dy的总含量。
(2)磁性能评价:烧结磁铁使用中国计量院的NIM-10000H型BH大块稀土永磁无损测量系统进行磁性能检测。
力学性能:在万能试验机设备上采用三点弯曲法进行测定,试样尺寸为45mm×10mm×3mm,所测抗弯强度是断口沿平行磁场取向方向的断裂强度。
下表4所示为磁性能和力学性能检测结果。
表4 R-T-B系永磁材料Ⅰ的性能
Figure BDA0002309791750000172
Figure BDA0002309791750000181
由表4可知:
1)本申请中的R-T-B系永磁材料Ⅰ性能优异,Br≥13.20kGs,Hcj≥25.1kOe,实现了Br和Hcj的同步提升;并且最大磁能积≥42.5MGOe(实施例1-9);
2)基于本申请的配方,无论是调高R和Al的含量,还是降低R和Al的含量,均不能生成R6T13X相,R-T-B系永磁材料Ⅰ的磁性能和抗弯强度均下降(对比例1和对比例3);
3)基于本申请的配方,将B的含量调至常规含量,但是若其他组分含量不在本申请限定的范围内,也无法生成R6T13X相,R-T-B系永磁材料Ⅰ的磁性能和抗弯强度均下降(对比例2);
4)基于本申请的配方,若不能保证(Fe+Co)/B和B/X的比值在本申请限定的范围内,即使生成了R6T13X相,R-T-B系永磁材料Ⅰ的磁性能和抗弯强度也不能得到同时的提升(对比例4~7)。
(3)FE-EPMA检测:对烧结磁铁的垂直取向面进行抛光,采用场发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FE-EPMA)(日本电子株式会社(JEOL),8530F)检测。首先拍摄背散射图像,然后对不同对比度的相进行定量分析确定相组成,测试条件为加速电压15kV,探针束流50nA。
取实施例5和对比例3所制得的R-T-B系永磁材料Ⅰ进行FE-EPMA检测,结果下表4、图1和图2所示。其中:
根据实施例5所制得的R-T-B系永磁材料Ⅰ的EPMA背散射图像(如图1),结合表5中定量分析结果可知:灰白色区域1为R6-T13-X相,R为Nd和Dy,T主要为Fe和Co,X为Al和Cu,黑色区域2为R2Fe14B主相,亮白色区域3为其他富R相。
对比例3的EPMA背散射结果主要为黑色区域的主相和亮白色的富R相,未检测到R6-T13-X相(如图2)。
表5
(at%) Nd Dy Fe Co Al Cu B 相成分
点1 27.9 1.85 64.25 0.77 4.63 0.42 0 R<sub>6</sub>-T<sub>13</sub>-X
点2 10.6 0.33 81.33 0.68 1.18 0.06 5.72 R<sub>2</sub>-T<sub>14</sub>-B

Claims (21)

1.一种R-T-B系永磁材料Ⅰ,其特征在于,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包含R、T和X;
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且R包括RH;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
所述T至少包含Fe;
所述X为Al、Ga和Cu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所述X必须包括Al;
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满足以下关系式:
(1)(Fe+Co)/B的原子比为12.5-13.5;
(2)B/X的原子比为2.7-4.1;
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包含R2T14B主相结晶颗粒、邻接两个R2T14B主相结晶颗粒间的二颗粒晶界相和富稀土相,所述二颗粒晶界相和所述富稀土相包含组成为R6T13X的相;
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包括:
R:31.0-32.5wt%,且所述R中包含RH;
Cu:0.20-0.50wt%;
Al:0.40-0.80wt%;
Ga:0-0.30wt%;
Nb:0.10-0.25wt%;
Co:0.5-2.0wt%;
B:0.97-1.03wt%;
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
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其特征在于,所述T包括Fe和Co;
和/或,所述R6-T13-X相中,X为Al和Cu;
和/或,所述(Fe+Co)/B的原子比为12.8-13.39;
和/或,所述B/X的原子比为2.8-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其特征在于,所述(Fe+Co)/B的原子比为12.5、12.86、12.88、12.89、12.9或13.39;
和/或,所述B/X的原子比为2.8、2.9、3.2、3.6、3.8、3.9或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其特征在于,所述R中还包括Pr元素;
和/或,所述R的含量范围为31.5-32.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RH的含量范围为0.8-2.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u的含量范围为0.2-0.4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Al的含量范围为0.4-0.6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Ga的含量为0wt%或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Nb的含量范围为0.1-0.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o的含量范围为0.5-1.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B的含量范围为0.97-1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其特征在于,所述Cu的含量范围为0.3-0.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Al的含量范围为0.5-0.8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Nb的含量范围为0.12-0.2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o的含量范围为1-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B的含量范围为0.99-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其特征在于,所述R的含量范围为31wt%、31.5wt%、32wt%或32.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RH的含量范围为0.8wt%、1.5wt%或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u的含量范围为0.2wt%、0.3wt%、0.35wt%、0.4wt%、0.45wt%或0.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Al的含量范围为0.4wt%、0.5wt%、0.51wt%、0.6wt%、0.65wt%、0.7wt%或0.8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Nb的含量范围为0.1wt%、0.12wt%、0.15wt%、0.2wt%或0.2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o的含量范围为0.5wt%、1wt%、1.2wt%或1.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B的含量范围为0.97wt%、0.98wt%、0.99wt%、1wt%或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Ⅰ中的重量百分比。
7.一种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其特征在于,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包含R、T和X;
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且R包括RH;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
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
所述T至少包含Fe;
所述X为Al、Ga和Cu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所述X必须包括Al;
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满足以下关系式:
(1)(Fe+Co)/B的原子比为12.5-13.7;
(2)B/X的原子比为2.8-4.0;
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包括以下组分:
R:30.5-32wt%,且所述R中包含RH;
Cu:0.20-0.50wt%;
Al:0.40-0.80wt%;
Ga:0-0.30wt%;
Nb:0.10-0.25wt%;
Co:0.5-2.0wt%;
B:0.97-1.03wt%;
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
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
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其特征在于,所述T包括Fe和Co;
和/或,所述(Fe+Co)/B的原子比为12.9-13;
和/或,所述B/X的原子比为2.9-3.9。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其特征在于,所述(Fe+Co)/B的原子比为12.94、12.95、12.96、12.98、12.99或13;
和/或,所述B/X的原子比为3.2、3.6或3.8。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其特征在于,
所述R中还包括Pr元素;
和/或,所述R的含量范围为31-3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RH的含量范围为0.3-1.7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u的含量范围为0.2-0.4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Al的含量范围为0.4-0.6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Ga的含量为0wt%或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Nb的含量范围为0.1-0.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o的含量范围为0.5-1.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B的含量范围为0.97-1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其特征在于,所述Cu的含量范围为0.3-0.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Al的含量范围为0.5-0.8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Nb的含量范围为0.12-0.2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o的含量范围为1-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B的含量范围为0.99-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其特征在于,所述R的含量范围为31wt%、31.5wt%、或3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RH的含量范围为0.3wt%、1wt%或1.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u的含量范围为0.2wt%、0.3wt%、0.35wt%、0.4wt%、0.45wt%或0.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Al的含量范围为0.4wt%、0.5wt%、0.51wt%、0.6wt%、0.65wt%、0.7wt%或0.8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Nb的含量范围为0.1wt%、0.12wt%、0.15wt%、0.2wt%或0.2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o的含量范围为0.5wt%、1wt%、1.2wt%或1.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B的含量范围为0.97wt%、0.98wt%、0.99wt%、1wt%或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中的重量百分比。
13.一种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包括以下组分:
R:30.5-32wt%,且所述R中包含RH;
Cu:0.20-0.50wt%;
Al:0.40-0.80wt%;
Ga:0-0.30wt%;
Nb:0.10-0.25wt%;
Co:0.5-2.0wt%;
B:0.97-1.03wt%;
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所述R为至少包括Nd的稀土元素;
所述RH为重稀土元素;所述RH至少包括Dy和/或Tb;
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的含量范围为31-3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RH的含量范围为0.3-1.7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u的含量范围为0.2-0.4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Al的含量范围为0.4-0.6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Ga的含量为0wt%或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Nb的含量范围为0.1-0.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o的含量范围为0.5-1.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B的含量范围为0.97-1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Cu的含量范围为0.3-0.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Al的含量范围为0.5-0.8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Nb的含量范围为0.12-0.2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o的含量范围为1-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B的含量范围为0.99-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R的含量范围为31wt%、31.5wt%、或32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RH的含量范围为0.3wt%、1wt%或1.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u的含量范围为0.2wt%、0.3wt%、0.35wt%、0.4wt%、0.45wt%或0.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Al的含量范围为0.4wt%、0.5wt%、0.51wt%、0.6wt%、0.65wt%、0.7wt%或0.8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Nb的含量范围为0.1wt%、0.12wt%、0.15wt%、0.2wt%或0.2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Co的含量范围为0.5wt%、1wt%、1.2wt%或1.5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和/或,所述B的含量范围为0.97wt%、0.98wt%、0.99wt%、1wt%或1.03wt%,wt%是指在所述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
17.一种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步骤:将如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的原料组合物的熔融液经铸造、破碎、粉碎、成形、烧结,即可。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R-T-B系永磁材料Ⅱ。
19.一种R-T-B系永磁材料Ⅰ的制备方法,将如权利要求7~12和18中任一项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进行晶界扩散处理,即可。
20.一种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R-T-B系永磁材料Ⅰ。
21.一种R-T-B系永磁材料作为电子元器件的应用;
所述R-T-B系永磁材料为如权利要求1~6和20任一项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Ⅰ;
和/或,所述R-T-B系永磁材料为如权利要求7~12和18中任一项所述的R-T-B系永磁材料Ⅱ。
CN201911253954.2A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Active CN110993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3954.2A CN110993233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KR1020227006967A KR102589806B1 (ko) 2019-12-09 2020-07-07 R-t-b계 영구자석 재료, 원료조성물, 제조방법, 응용
JP2022513848A JP7214044B2 (ja) 2019-12-09 2020-07-07 R-t-b系永久磁石材料、原料組成物、製造方法、並びに応用
US17/635,156 US20220301754A1 (en) 2019-12-09 2020-07-07 R-t-b series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 raw material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EP20899124.0A EP4016560A4 (en) 2019-12-09 2020-07-07 R-T-B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 RAW MATERIAL COMPOSITION, METHOD OF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PCT/CN2020/100577 WO2021114648A1 (zh) 2019-12-09 2020-07-07 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TW109142140A TWI730930B (zh) 2019-12-09 2020-12-01 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組合物、製備方法、應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3954.2A CN110993233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3233A CN110993233A (zh) 2020-04-10
CN110993233B true CN110993233B (zh) 2021-08-27

Family

ID=70091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3954.2A Active CN110993233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01754A1 (zh)
EP (1) EP4016560A4 (zh)
JP (1) JP7214044B2 (zh)
KR (1) KR102589806B1 (zh)
CN (1) CN110993233B (zh)
TW (1) TWI730930B (zh)
WO (1) WO20211146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3233B (zh) * 2019-12-09 2021-08-27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CN111524672B (zh) * 2020-04-30 2021-11-26 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 钕铁硼磁体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CN113674943B (zh) 2021-07-29 2023-01-24 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 一种钕铁硼磁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74944B (zh) * 2021-07-29 2023-10-20 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 一种钕铁硼磁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8176A (zh) * 2013-03-28 2014-10-01 Tdk株式会社 稀土类磁体
CN104112581A (zh) * 2013-04-22 2014-10-22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R-t-b系稀土族烧结磁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74115A (zh) * 2013-11-27 2015-06-03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b的稀土磁铁
JP2017017121A (ja) * 2015-06-30 2017-01-1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R−t−b系焼結磁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r−t−b系焼結磁石
CN106716571A (zh) * 2014-09-17 2017-05-2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R-t-b系烧结磁体的制造方法
CN107710351A (zh) * 2015-06-25 2018-02-1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R‑t‑b系烧结磁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78090A (zh) * 2018-06-25 2018-11-23 天津三环乐喜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重稀土的钕铁硼烧结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99234A (zh) * 2018-03-22 2019-10-01 Tdk株式会社 R-t-b系永久磁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4229B2 (ja) * 1991-09-11 2002-02-04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希土類永久磁石の製造方法
DE69916764T2 (de) * 1998-12-15 2005-03-31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Auf Seltenerd/Eisen/Bor basierte Legierung für Dauermagnet
JP2010263172A (ja) 2008-07-04 2010-11-18 Daido Steel Co Ltd 希土類磁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70018342A1 (en) * 2014-02-28 2017-01-19 Hitachi Metals, Ltd. R-t-b based sintered magn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WO2015147053A1 (ja) * 2014-03-26 2015-10-0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R-t-b系焼結磁石の製造方法
JP6489201B2 (ja) * 2015-02-18 2019-03-2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R−t−b系焼結磁石の製造方法
JP6380652B2 (ja) * 2015-07-30 2018-08-2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R−t−b系焼結磁石の製造方法
CN105405556A (zh) * 2015-11-23 2016-03-16 宁波尼兰德磁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halbach取向钕铁硼磁环
JP6724865B2 (ja) * 2016-06-20 2020-07-1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R−Fe−B系焼結磁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24455B2 (ja) 2016-08-17 2019-12-2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R−t−b系焼結磁石の製造方法
JP7180096B2 (ja) 2017-03-30 2022-11-30 Tdk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及び回転機
CN107887091A (zh) * 2017-11-15 2018-04-06 宁德市星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镝钕铁硼磁体及其制备的方法
JP7251916B2 (ja) * 2017-12-05 2023-04-04 Tdk株式会社 R-t-b系永久磁石
CN110021466A (zh) * 2017-12-28 2019-07-16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Fe-B-Cu-Al系烧结磁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30086A (zh) * 2018-04-09 2018-11-02 安徽宝隽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泵磁瓦及燃油泵
CN110993233B (zh) * 2019-12-09 2021-08-27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8176A (zh) * 2013-03-28 2014-10-01 Tdk株式会社 稀土类磁体
CN104112581A (zh) * 2013-04-22 2014-10-22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R-t-b系稀土族烧结磁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74115A (zh) * 2013-11-27 2015-06-03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b的稀土磁铁
CN106716571A (zh) * 2014-09-17 2017-05-2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R-t-b系烧结磁体的制造方法
CN107710351A (zh) * 2015-06-25 2018-02-1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R‑t‑b系烧结磁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17017121A (ja) * 2015-06-30 2017-01-1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R−t−b系焼結磁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r−t−b系焼結磁石
CN110299234A (zh) * 2018-03-22 2019-10-01 Tdk株式会社 R-t-b系永久磁铁
CN108878090A (zh) * 2018-06-25 2018-11-23 天津三环乐喜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重稀土的钕铁硼烧结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u/Al复合添加对烧结NdFeB抗腐蚀性及磁性的影响;倪俊杰等;《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1215(第12期);2536-2540 *
工业生产N46与N45H烧结NdFeB永磁体的结构和性能;刘湘涟等;《中国稀土学报》;20011030(第05期);406-4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14044B2 (ja) 2023-01-27
CN110993233A (zh) 2020-04-10
TW202123263A (zh) 2021-06-16
EP4016560A4 (en) 2022-10-12
EP4016560A1 (en) 2022-06-22
KR20220041190A (ko) 2022-03-31
US20220301754A1 (en) 2022-09-22
JP2022543493A (ja) 2022-10-12
KR102589806B1 (ko) 2023-10-13
TWI730930B (zh) 2021-06-11
WO2021114648A1 (zh)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3233B (zh) 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JP7379362B2 (ja) 低B含有R-Fe-B系焼結磁石及び製造方法
KR102527128B1 (ko) R-t-b계 희토류 영구자석 재료, 제조방법 및 응용
CN110428947B (zh) 一种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TW202121453A (zh) 釹鐵硼磁體材料、原料組合物及製備方法和應用
CN111599562B (zh) 一种钕铁硼永磁材料、其原料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80159A (zh) 一种钕铁硼永磁材料、制备方法、应用
CN111243812B (zh) 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92463A (zh) 一种r-t-b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TWI742969B (zh) 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組合物、製備方法、應用
KR102606749B1 (ko) R-t-b계 영구자석 재료, 원료조성물, 제조방법, 응용
US20230411054A1 (en) R-t-b magne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1312462B (zh) 一种钕铁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74944A (zh) 一种钕铁硼磁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43808B (zh) 一种钕铁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12464B (zh) 一种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92460A (zh) 一种r-t-b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92461A (zh) 一种r-t-b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7

Address after: 366300 new industrial zone, Chang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CHANGTING GOLDEN DRAGON RARE-EARTH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Ke Gang, Haicang District, Fujian, Xiamen

Patentee before: XIAMEN TUNGSTEN Co.,Ltd.

Patentee before: FUJIAN CHANGTING GOLDEN DRAGON RARE-EART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6300 new industrial zone, Chang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Jinlong Rare Earth Co.,Ltd.

Address before: 366300 new industrial zone, Chang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CHANGTING GOLDEN DRAGON RARE-EARTH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