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81216A - 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81216A
CN110981216A CN201911424324.7A CN201911424324A CN110981216A CN 110981216 A CN110981216 A CN 110981216A CN 201911424324 A CN201911424324 A CN 201911424324A CN 110981216 A CN110981216 A CN 110981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ybdenum trioxide
tungsten oxid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conductive substrate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43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81216B (zh
Inventor
王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filed Critical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Priority to CN20191142432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812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81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1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81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1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34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C03C17/3411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C03C17/3417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ll coatings being oxide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20Materials for coating a single layer on glass
    • C03C2217/21Oxides
    • C03C2217/219CrOx, MoOx, WO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20Materials for coating a single layer on glass
    • C03C2217/21Oxides
    • C03C2217/23Mixtures
    • C03C2217/231In2O3/SnO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20Materials for coating a single layer on glass
    • C03C2217/21Oxides
    • C03C2217/24Doped oxides
    • C03C2217/241Doped oxides with hal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8/00Methods for coating glass
    • C03C2218/10Deposition methods
    • C03C2218/11Deposition methods from solutions or suspensions
    • C03C2218/111Deposition methods from solutions or suspensions by dipping, immers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8/00Methods for coating glass
    • C03C2218/30Aspects of methods for coating glass not covered above
    • C03C2218/31Pre-treat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兼具电容和电致变色性能的纳米材料发生纳米化会增大表面能导致纳米材料极易团聚,而且易无序堆积,致使振实密度低和电化学稳定性差的问题。方法:一、透明导电基底的清洗;二、制备三氧化钼纳米阵列;三、制备核壳三氧化钼@氧化钨纳米阵列材料,得到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

Description

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 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2012年英国剑桥大学Ullrich Steiner教授首次提出将电容和电致变色领域研究相交叉结合以来,普通超级电容器能量储存可视化、智能化的研究得到学术界、产业界和军界的密切关注,在智能化、微型化和集成化的便携式柔性可穿戴器件被视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储能装置之一。未来可以应用于电致变色智能窗、电子图书、传感、通信、航天航空等领域,对于进一步拓展多重智能化和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近年来,金属氧化物(WxOy,三氧化钼)兼具电容和电致变色性能,我国Mo、W储量丰富、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无污染等优点,作为电极材料在柔性可穿戴智能器件领域备受关注。目前电致变色超级电容器的原理为基于材料兼具两者性能可逆机制,通过集成制备出能实时、直观地反映自身储能状态的智能超级电容器。典型的研究有苏州纳米所赵志刚课题组采用光刻技术和电沉积技术分别合成了W18O49纳米纤维和PANI纳米粒子电极活性材料,将W18O49组成图案“SINANO”,PANI组成背景,将两者组装智能器件,通过器件图案和背景颜色的交互变化来展示能量存储状态。采用相似的方法,暨南大学麦文杰团队将PDMS包覆在PET后,再在PDMS表明涂覆一层Ag纳米线,从而制备出柔性透明导电基底;采用电沉积技术在柔性导电基低表面电沉积一层氧化钨薄膜。制备的柔性智能器件弯折后,循环伏安曲线(扫速100mV s-1)稳定,没有明显变化。东华大学王金敏课题组采用喷涂技术制膜,将Mo掺杂后的氧化钨均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获得稳定的纳米墨水,实现大面积制备薄膜,并且通过原位加热方式消除由掺杂导致的氧空位缺陷,提高了电极的光调制范围。材料纳米化会增大表面能导致纳米材料极易团聚,而且易无序堆积,致使振实密度低,体积能量密度低;同时还易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并在充放电过程中引起的结构劣化,使电化学稳定性差。那么如何保持纳米结构材料的电化学应用优势,而又能克服该类材料的劣势,这为材料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兼具电容和电致变色性能的纳米材料发生纳米化会增大表面能导致纳米材料极易团聚,而且易无序堆积,致使振实密度低和电化学稳定性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
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透明导电基底的清洗:
首先将透明导电基底依次在去离子水、丙酮和稀盐酸中超声清洗,然后将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泡在双氧水中,最后取出透明导电基底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得到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
二、制备三氧化钼纳米阵列:
①、首先将钼酸钠固体粉末溶解到超纯水中,然后滴加硝酸,再超声分散,得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②、首先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然后将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入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60℃~150℃下反应1h~50h,得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
三、制备核壳三氧化钼@氧化钨纳米阵列材料:
①、将钨粉溶解到超纯水中,再滴加硝酸,再超声分散,得到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②、向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滴加掺杂元素溶液,得到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③、首先将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然后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浸入到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60℃~150℃下反应1h~100h,得到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
本发明的原理:
一、本发明通过构筑三氧化钼的一维纳米阵列结构为核,氧化钨为壳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材料,该结构能够暴露更大的比表面积,解决材料纳米化引起的易堆积,团聚问题,同时核壳纳米阵列结构有序结构还会形成孔隙,避免结构无序堆积导致的阵实密度低的问题。通过颜色变化实时观测能量存储情况,实现智能化监测器件的供能特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整个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安全,无需昂贵设备,环保无污染;
二、本发明制备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颜色均匀;
三、本发明制备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稳定性好;
四、本发明制备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浸润性,易于与水中的电解质充分的接触;并且核壳结构的三氧化钼@氧化钨避免纳米级材料团聚引起的结构不稳定,循环稳定性差和阵实密度低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纳米分级结构易于加快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五、本发明制备的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循环稳定性好,经过多次循环使用不脱落,导电性好,循环3000~50000次,比电容量保持率为70%~97%;
六、本发明制备的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电致变色响应时间快,为1秒~50秒之间。
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步骤二②得到的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的SEM图;
图2为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低倍SEM图;
图3为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高倍SEM图;
图4为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图;
图5为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原始状态图;
图6为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在通电条件下的着色状态图;
图7为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通电后再断电的褪色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透明导电基底的清洗:
首先将透明导电基底依次在去离子水、丙酮和稀盐酸中超声清洗,然后将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泡在双氧水中,最后取出透明导电基底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得到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
二、制备三氧化钼纳米阵列:
①、首先将钼酸钠固体粉末溶解到超纯水中,然后滴加硝酸,再超声分散,得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②、首先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然后将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入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60℃~150℃下反应1h~50h,得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
三、制备核壳三氧化钼@氧化钨纳米阵列材料:
①、将钨粉溶解到超纯水中,再滴加硝酸,再超声分散,得到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②、向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滴加掺杂元素溶液,得到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③、首先将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然后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浸入到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60℃~150℃下反应1h~100h,得到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一、本实施方式整个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安全,无需昂贵设备,环保无污染;
二、本实施方式制备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颜色均匀;
三、本实施方式制备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稳定性好;
四、本实施方式制备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浸润性,易于与水中的电解质充分的接触;并且核壳结构的三氧化钼@氧化钨避免纳米级材料团聚引起的结构不稳定,循环稳定性差和阵实密度低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纳米分级结构易于加快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五、本实施方式制备的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循环稳定性好,经过多次循环使用不脱落,导电性好,循环3000~50000次,比电容量保持率为70%~97%;
六、本实施方式制备的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电致变色响应时间快,为1秒~50秒之间。
本实施方式获得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透明导电基底为ITO或FTO。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透明导电基底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的时间为0.5h,在丙酮中超声清洗的时间为1h,在稀盐酸中超声清洗的时间为0.5h;所述的透明导电基底在去离子水、丙酮和稀盐酸中超声清洗的功率为50W~300W。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泡在双氧水中浸泡的时间为0.5h~60h。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0.05%~60%,所述的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0.1%~30%。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①中所述的钼酸钠固体粉末的物质的量与超纯水的体积比为(0.001mol~20mol):(20mL~500mL);步骤二①中所述的钼酸钠固体粉末的物质的量与硝酸的体积比为(0.001mol~20mol):(30mL~600mL);步骤二①中所述的硝酸的浓度为0.01mol/L~15mol/L;步骤二①中所述的超声分散的功率为60W~300W。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②中首先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然后将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入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80℃~100℃下反应3h~12h,得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①中所述的钨粉的物质的量与超纯水的体积比为(0.001mol~20mol):(30mL~450mL);步骤三①中所述的钨粉的物质的量与硝酸的体积比为(0.001mol~20mol):(20mL~750mL);步骤三①中所述的硝酸的浓度为0.01mol/L~10mol/L;步骤三①中所述的超声分散的功率为60W~300W。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②中所述的掺杂元素溶液为硝酸铝溶液、硝酸铜溶液、硝酸镍溶液或氯化镍溶液;步骤三②中所述的掺杂元素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25mol/L;步骤三②中所述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与掺杂元素溶液的体积比为(5~40):(10~100)。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③中首先将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然后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浸入到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60℃~120℃下反应10h~30h,得到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相同。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透明导电基底的清洗:
首先将透明导电基底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0.5h,去除透明导电基底表面附着的杂质成分;然后将透明导电基底在丙酮中超声清洗1h,去除透明导电基底表面可能残留的有机物组分,再将透明导电基底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超声清洗0.5h,去除透明导电基底表面可能附着的氧化物,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泡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中12h,增加透明导电基底的亲水性,提高透明导电基底的附着力,稳定性和导电性,最后取出透明导电基底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得到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
步骤一中所述的透明导电基底为FTO,在去离子水、丙酮和稀盐酸中超声清洗的功率均为55W;
二、制备三氧化钼纳米阵列:
①、首先将0.0025mol钼酸钠固体粉末溶解到20mL超纯水中,然后滴加35mL浓度为0.015mol/L硝酸,再在超声功率为60W下超声分散20min,得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②、首先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10mL玻璃容器中,然后将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入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60℃下反应3h,得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
三、制备核壳三氧化钼@氧化钨纳米阵列材料:
①、将0.05mol钨粉溶解到35mL超纯水中,再滴加35mL浓度为0.15mol/L硝酸,再在超声功率为60W下超声分散30min,得到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②、向15mL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滴加20mL掺杂元素溶液,得到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步骤三②中所述的掺杂元素溶液为硝酸铝溶液;掺杂元素溶液的浓度为2mol/L;
③、首先将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10mL玻璃容器中,然后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浸入到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60℃下反应10h,得到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
图1为实施例一步骤二②得到的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的SEM图;
从图1可以看出形成了纳米线阵列,结构为一维阵列结构,易于离子和电子的传输,具有较好的电子传导特性,易于电化学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速率。
图2为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低倍SEM图;
从图2可以看出大量的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存在,纳米阵列之间也会形成空隙,并且这种结构易于比表面积得到更大的暴露,提高材料比表面积,加快电解液渗透到材料表面,加快反应的进行。
图3为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高倍SEM图;
从图3可以看出纳米阵列外表面为纳米片包覆在纳米线表面而形成核壳结构,外层纳米片作为壳层,这些片层之间还相互交织形成网络多孔结构,更易于材料表面积的扩大,即比表面积进一步得到提高,并且形成空隙。这些都易于加快电化学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速率,存储更多的电荷,同时也易于反应可逆性好。
图4为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图;
从图4可知,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循环5000次,比电容量保持率97%,说明材料循环稳定性好。
图5为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原始状态图;
图6为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在通电条件下的着色状态图;
图7为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通电后再断电的褪色状态图。
从图5~图7可知,原始状态与着色和褪色态的对比,可以看出颜色着色态时为蓝色,褪色时薄膜颜色与初始相同,说明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具有较好的可逆性。
实施例一制备的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电致变色响应时间快,为5秒。
实施例二: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透明导电基底的清洗:
首先将透明导电基底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0.5h,去除透明导电基底表面附着的杂质成分;然后将透明导电基底在丙酮中超声清洗1h,去除透明导电基底表面可能残留的有机物组分,再将透明导电基底在质量分数为8%的稀盐酸中超声清洗0.5h,去除透明导电基底表面可能附着的氧化物,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泡在质量分数为10%的双氧水中30h,增加透明导电基底的亲水性,提高透明导电基底的附着力,稳定性和导电性,最后取出透明导电基底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得到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
步骤一中所述的透明导电基底为FTO,在去离子水、丙酮和稀盐酸中超声清洗的功率均为65W;
二、制备三氧化钼纳米阵列:
①、首先将0.02mol钼酸钠固体粉末溶解到40mL超纯水中,然后滴加300mL浓度为0.03mol/L硝酸,再在超声功率为70W下超声分散40min,得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②、首先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10mL玻璃容器中,然后将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入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90℃下反应10h,得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
三、制备核壳三氧化钼@氧化钨纳米阵列材料:
①、将0.02mol钨粉溶解到30mL超纯水中,再滴加20mL浓度为0.3mol/L硝酸,再在超声功率为75W下超声分散35min,得到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②、向35mL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滴加15mL掺杂元素溶液,得到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步骤三②中所述的掺杂元素溶液为硝酸铜溶液;掺杂元素溶液的浓度为1.5mol/L;
③、首先将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10mL玻璃容器中,然后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浸入到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100℃下反应15h,得到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
实施例二制备的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电致变色响应时间快,为9秒。
实施例三: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透明导电基底的清洗:
首先将透明导电基底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0.5h,去除透明导电基底表面附着的杂质成分;然后将透明导电基底在丙酮中超声清洗1h,去除透明导电基底表面可能残留的有机物组分,再将透明导电基底在质量分数为30%的稀盐酸中超声清洗0.5h,去除透明导电基底表面可能附着的氧化物,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泡在质量分数为20%的双氧水中5h,增加透明导电基底的亲水性,提高透明导电基底的附着力,稳定性和导电性,最后取出透明导电基底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得到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
步骤一中所述的透明导电基底为ITO,在去离子水、丙酮和稀盐酸中超声清洗的功率均为100W;
二、制备三氧化钼纳米阵列:
①、首先将1.5mol钼酸钠固体粉末溶解到150mL超纯水中,然后滴加500mL浓度为2.5mol/L硝酸,再在超声功率为150W下超声分散50min,得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②、首先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10mL玻璃容器中,然后将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入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80℃下反应12h,得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
三、制备核壳三氧化钼@氧化钨纳米阵列材料:
①、将0.03mol钨粉溶解到50mL超纯水中,再滴加30mL浓度为0.6mol/L硝酸,再在超声功率为120W下超声分散40min,得到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②、向20mL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滴加10mL掺杂元素溶液,得到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步骤三②中所述的掺杂元素溶液为氯化镍溶液;掺杂元素溶液的浓度为2mol/L;
③、首先将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10mL玻璃容器中,然后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浸入到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120℃下反应30h,得到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
实施例三制备的实施例一步骤三③得到的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电致变色响应时间快,为23秒。

Claims (10)

1.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透明导电基底的清洗:
首先将透明导电基底依次在去离子水、丙酮和稀盐酸中超声清洗,然后将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泡在双氧水中,最后取出透明导电基底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得到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
二、制备三氧化钼纳米阵列:
①、首先将钼酸钠固体粉末溶解到超纯水中,然后滴加硝酸,再超声分散,得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②、首先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然后将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入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60℃~150℃下反应1h~50h,得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
三、制备核壳三氧化钼@氧化钨纳米阵列材料:
①、将钨粉溶解到超纯水中,再滴加硝酸,再超声分散,得到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②、向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滴加掺杂元素溶液,得到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
③、首先将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然后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浸入到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60℃~150℃下反应1h~100h,得到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透明导电基底为ITO或FT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透明导电基底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的时间为0.5h,在丙酮中超声清洗的时间为1h,在稀盐酸中超声清洗的时间为0.5h;所述的透明导电基底在去离子水、丙酮和稀盐酸中超声清洗的功率为50W~300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泡在双氧水中浸泡的时间为0.5h~6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0.05%~60%,所述的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0.1%~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①中所述的钼酸钠固体粉末的物质的量与超纯水的体积比为(0.001mol~20mol):(20mL~500mL);步骤二①中所述的钼酸钠固体粉末的物质的量与硝酸的体积比为(0.001mol~20mol):(30mL~600mL);步骤二①中所述的硝酸的浓度为0.01mol/L~15mol/L;步骤二①中所述的超声分散的功率为60W~300W。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②中首先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然后将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清洗后的透明导电基底浸入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80℃~100℃下反应3h~12h,得到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①中所述的钨粉的物质的量与超纯水的体积比为(0.001mol~20mol):(30mL~450mL);步骤三①中所述的钨粉的物质的量与硝酸的体积比为(0.001mol~20mol):(20mL~750mL);步骤三①中所述的硝酸的浓度为0.01mol/L~10mol/L;步骤三①中所述的超声分散的功率为60W~300W。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②中所述的掺杂元素溶液为硝酸铝溶液、硝酸铜溶液、硝酸镍溶液或氯化镍溶液;步骤三②中所述的掺杂元素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25mol/L;步骤三②中所述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与掺杂元素溶液的体积比为(5~40):(10~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③中首先将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放入玻璃容器中,然后将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倾斜放入玻璃容器中,三氧化钼纳米阵列/透明导电基底复合薄膜浸入到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钨的前驱物混合溶液中,再将玻璃容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再在温度为60℃~120℃下反应10h~30h,得到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
CN201911424324.7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9812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4324.7A CN110981216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4324.7A CN110981216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1216A true CN110981216A (zh) 2020-04-10
CN110981216B CN110981216B (zh) 2020-11-06

Family

ID=70080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4324.7A Active CN110981216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8121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4653A (zh) * 2022-04-18 2022-07-2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废弃碳酸饮料制备氧化物电致变色薄膜的绿色生产工艺
CN115159587A (zh) * 2022-07-21 2022-10-11 江苏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三氧化钼纳米片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5527779A (zh) * 2022-10-20 2022-12-27 哈尔滨商业大学 掺杂型三氧化钼@氧化钨@pani异质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7594361A (zh) * 2023-12-11 2024-02-23 延安大学 一种核壳型三氧化钼@银@氧缺位三氧化钨@聚苯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7182A (zh) * 1996-10-01 1999-02-03 国家标签公司 组装电致变色单元的装置和方法
CN101303503A (zh) * 2007-05-09 2008-11-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改善的颜色特性的电致变色装置
CN101320186A (zh) * 2007-06-05 2008-12-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提高的显示特性的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96233A (zh) * 2013-09-27 2014-01-0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新型电致变色双层织物的制备方法
CN207037308U (zh) * 2017-06-12 2018-02-23 上海洞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的固态电致变色器件
US20180104972A1 (en) * 2014-11-25 2018-04-19 Anastasios John Hart Nanoporous stamp printing of nanoparticulate inks
CN109283704A (zh) * 2017-07-21 2019-01-29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可逆电化学镜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7182A (zh) * 1996-10-01 1999-02-03 国家标签公司 组装电致变色单元的装置和方法
CN101303503A (zh) * 2007-05-09 2008-11-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改善的颜色特性的电致变色装置
CN101320186A (zh) * 2007-06-05 2008-12-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提高的显示特性的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96233A (zh) * 2013-09-27 2014-01-0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新型电致变色双层织物的制备方法
US20180104972A1 (en) * 2014-11-25 2018-04-19 Anastasios John Hart Nanoporous stamp printing of nanoparticulate inks
CN207037308U (zh) * 2017-06-12 2018-02-23 上海洞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的固态电致变色器件
CN109283704A (zh) * 2017-07-21 2019-01-29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可逆电化学镜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4653A (zh) * 2022-04-18 2022-07-2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废弃碳酸饮料制备氧化物电致变色薄膜的绿色生产工艺
CN115159587A (zh) * 2022-07-21 2022-10-11 江苏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三氧化钼纳米片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5527779A (zh) * 2022-10-20 2022-12-27 哈尔滨商业大学 掺杂型三氧化钼@氧化钨@pani异质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527779B (zh) * 2022-10-20 2023-06-06 哈尔滨商业大学 掺杂型三氧化钼@氧化钨@pani异质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7594361A (zh) * 2023-12-11 2024-02-23 延安大学 一种核壳型三氧化钼@银@氧缺位三氧化钨@聚苯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1216B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81216B (zh) 一种电致变色智能型三氧化钼@氧化钨核壳纳米阵列储能电极的制备方法
Das et al. Highly rate capable nanoflower-like NiSe and WO3@ PPy composite electrode materials toward high energy density flexible all-solid-state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
Chen et al. Ternary oxide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for supercapacitors: a review
Wang et al. Latest advances in supercapacitors: from new electrode materials to novel device designs
CN104616910B (zh) 碳包覆钛基纳米阵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95252B (zh) 超薄Ti3C2纳米片自组装的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4681299A (zh) 四氧化三钴多孔纳米线阵列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58334A (zh) 一种复合柔性电极、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95861B (zh) 阵列型二硫化三镍-碳纳米管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77040A (zh) 应用于电化学储能装置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0509B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89624B (zh) 阵列型二硫化三镍基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83655A (zh) 一种二维碳化物晶体基聚酰亚胺有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082147B (zh) 基于大面积厚膜可控织构光子晶体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3966638B (zh) 一种大面积晶态/非晶核壳结构的五氧化二钒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5896000A (zh) 具有核壳结构的Co3O4/CNT/MnO2阵列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21017B (zh) 一种无粘结剂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428092A (zh) 一种掺杂纳米Co(OH)2/Co3O4的石墨烯纳米墙电极的制作方法
CN106024414A (zh) 一种无粘结剂的二氧化锰/聚吡咯复合电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Yuan et al.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uppressing Strategies of the Self-Discharge for Carbon Electrode Materials in Supercapacitors
KR101072301B1 (ko) 다공성 탄소나노튜브 막을 이용한 탄소나노튜브 전극의 제조방법
CN110526299A (zh) 一种核壳结构Fe2O3@PPy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CN102732921A (zh) 一种制备三维有序大孔锗硅、锗铝异质薄膜材料的离子液体电沉积方法
Xu et al. Transparent metal oxide interlayer enabling durable and fast-switching zinc anode-base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CN110233064B (zh) 一种大深宽比、高负载微型超级电容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