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9525B - 后副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后副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9525B
CN110949525B CN201910897775.6A CN201910897775A CN110949525B CN 110949525 B CN110949525 B CN 110949525B CN 201910897775 A CN201910897775 A CN 201910897775A CN 110949525 B CN110949525 B CN 1109495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member
vehicle
pair
kick
gus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977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9525A (zh
Inventor
野口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49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9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即便是设置有上弯部的情况下,也避免刚性、强度的降低的后副车架结构。其具备:左右一对纵梁(18、18);前横梁(20)及后横梁(22),它们在左右一对侧梁(18、18)之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彼此分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左右一对上弯部(24、24),它们在各纵梁(18)中的前横梁(20)与后横梁(22)之间的区域,通过将各纵梁(18)上弯而设置;以及左右一对拉条(27、27),它们从各上弯部(24)的上弯开始的立起部(25)的附近朝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并且连结于后横梁(22)。

Description

后副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配置于车辆后方的后副车架的后副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支承发动机、马达等驱动源(动力单元)的副车架结构。该副车架结构具备左右一对侧梁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别分开配置的前侧横梁及后侧横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494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在左右一对侧梁中,考虑设置使前侧横梁及后侧横梁间的区域在上下方向上弯折的弯折部,并在该弯折部的下方侧设置悬架臂安装部。
然而,通过这样构成,成为应力容易针对各侧梁的弯折部而集中的构造。因此,通过以弯折部为起点而侧梁变形,副车架的刚性、强度有可能降低。另外,由于副车架的刚性、强度的降低,NV特性有可能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是设置有上弯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刚性、强度的降低的后副车架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后副车架结构,其具有配置于车辆后方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结构具备:左右一对侧梁,它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前横梁及后横梁,它们在左右一对所述侧梁之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彼此分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左右一对上弯部,它们在各所述侧梁中的所述前横梁与所述后横梁之间的区域,通过将各所述侧梁上弯而设置;以及左右一对拉条,它们从各所述上弯部的上弯开始的立起部的附近朝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并且连结于所述后横梁。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获得即便是设置有上弯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刚性、强度的降低的后副车架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下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后副车架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后副车架的仰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后副车架的左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后副车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在一对托架安装有悬架臂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6是沿着图2的VI-VI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7是从底面侧观察一对托架而得到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沿着图2的VIII-VIII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9中,(a)是示出设置于前横梁的倾斜面部与设置于角撑板的倾斜面部连续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从斜上方观察(a)所示的前横梁的倾斜面部和角撑板的倾斜面部而得到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后副车架
18 纵梁(侧梁)
20 前横梁
22 后横梁
23 角撑板
24 上弯部
25 立起部
26 筋部
27 拉条
27b (拉条的)车辆前方端部
28 凹部
36 扩宽部
38 (扩宽部的)倾斜面
42 托架(悬架臂安装部)
42a (托架的)下端
56 悬架臂
62 (角撑板的)倾斜面
68 コ形状截面部
70 上角撑板
72 下角撑板
74 凹部
75 底面部
78 (前横梁的)倾斜面
H1 纵梁的车宽方向的尺寸
H2 筋部的车宽方向的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一边适当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从斜下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后副车架而得到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后副车架的仰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后副车架的左侧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后副车架的分解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左右”表示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下”表示车辆上下方向(铅垂上下方向)。
在未图示的车辆的车身后部配置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后副车架10。该后副车架10安装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侧框架(未图示)的下方侧。另外,后副车架10支承未图示的后轮用悬架装置,并且经由未图示的多个防振装置而支承未图示的动力单元(马达、发动机等驱动源)。
如图1及图2所示,后副车架10构成为具备:左右一对纵梁(侧梁)18、18,它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横梁,其在左右一对纵梁18、18之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横梁具有固定于左右一对纵梁18、18的车辆前方侧的前横梁20和固定于左右一对纵梁18、18的车辆后方侧的后横梁22。前横梁20与后横梁22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彼此分开规定间隔地配置。
如图2及图4所示,在左右一对纵梁18、18与前横梁20的结合部位(连结部)设置有将各纵梁18与前横梁20连结的左右一对角撑板23、23。各角撑板23在各纵梁18与前横梁20的连结部呈倾斜状延伸。另外,各角撑板23在纵梁18与前横梁20连结的部位,在前横梁20的车辆后方侧配置于纵梁18的车宽方向内侧。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各角撑板23,在后面详细说明。
如图3及图1所示,各纵梁18在前横梁20与后横梁22之间的区域,具有将各纵梁18上弯而设置的左右一对上弯部24。各上弯部24具有从各纵梁18的中间部朝向车辆后方上弯开始的立起部25。另外,在左右一对纵梁18、18的沿着车宽方向之间,配置有将立起部25与后横梁22连结的左右一对拉条27、27(参照图1)。
如图4所示,左右一对拉条27、27分别构成为相同。各拉条27呈以直线状延伸的平板带状体,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彼此大致平行地配置。在各拉条27的沿着轴向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与轴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且朝向下方突出的凸缘部27a。如图1及图4所示,各拉条27的车辆前方端部27b经由螺栓B而相对于各角撑板23的底面紧固。另外,各拉条27的车辆后方端部27c经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开的2个螺栓B而紧固于后横梁22的底面。
如后述的图6所示,各纵梁18具有呈截面コ形状的上壁18a和呈截面コ形状的下壁18b。上壁18a与下壁18b的端部彼此分别接合而形成了闭合截面29。
图5是示出在一对托架安装有悬架臂的状态的仰视图,图6是沿着图2的VI-VI线的放大剖面图,图7是从底面侧观察一对托架而得到的放大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省略了左右一对拉条27、27的图示。
如图5及图6所示,在前横梁20与后横梁22之间的区域,各纵梁18的下壁18b具有由朝向下方鼓出的凸部构成的筋部26。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筋部26形成为朝向纵梁18的下方鼓出,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筋部26只要朝向相对于纵梁18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车宽方向内侧、车宽方向外侧或上下方向)鼓出即可。
在上弯部24中,在与筋部26相邻的车宽方向内侧,设置有朝向上方呈截面L字状凹陷的凹部28。通过沿着车宽方向彼此相邻的筋部26和凹部28,设置有在垂直于轴的截面由多边形截面构成的多边形截面形状部30(参照图6)。该多边形截面形状部30例如由6个顶点(第一顶点32a~第六顶点32f)和连结相邻的2个顶点而形成的6个面(第一面34a~第六面34f)构成。
如图6所示,具体而言,第一面34a形成纵梁18的上壁18a的上表面,由连结第一顶点32a与第二顶点32b的平坦面构成。第二面34b形成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由连结第二顶点32b与第三顶点32c的大致平坦面构成。第三面34c由连结第三顶点32c与第四顶点32d的面组成,由曲面与平坦面的复合面构成。
第四面34d由连结第四顶点32d与第五顶点32e的大致平坦面构成。第五面34e由连结第五顶点32e与第六顶点32f的大致平坦面构成。第六面34f形成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由连结第六顶点32f与第一顶点32a的面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第四面34d与第五面34e之间设置有截面圆弧状的R面。
筋部26由分别连续的第二面34b的一部分、第三面34c及第四面34d构成。与筋部26相邻的凹部28由分别连续的第四面34d和第五面34e构成。
如图6所示,筋部26的车宽方向的尺寸(H2)比纵梁18的车宽方向的尺寸(H1)小(H1>H2)。
如图2所示,筋部26具有在仰视时车宽方向的尺寸朝向车辆前方侧增大的扩宽部36。在与角撑板23接近的车辆前方部位,扩宽部36的车宽方向的尺寸成为最大。在扩宽部36的车辆前方侧,设置有具有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38的倾斜面部40。倾斜面部40与比倾斜面部40位于车辆后方的凹部28连续。
如图2所示,在上弯部24中,在形成筋部26的区域,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对置配置有跨筋部26的一对托架42、42。各托架4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构成为分别对称。
如图7所示,各托架42具有从车宽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起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出的纵延出部44和从纵延出部44的车宽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起朝向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延出的横延出部46。纵延出部44与横延出部46形成为在托架42的车宽方向的一方的端部连续,并且在车宽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彼此正交。
各托架42的横延出部46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呈大致矩形形状,配置成分开规定距离地彼此大致平行地对置。各纵延出部44侧视时呈大致直角三角形形状,设置成一侧的纵延出部44朝向车辆前方延出,并且另一侧的纵延出部44朝向车辆后方侧延出。
在各托架42的横延出部46接合有具有支承孔52的支承板54(参照图7)。能够利用一对托架42及支承板54圆滑地支承贯穿衬套48的安装螺栓50。在该情况下,如图5所示,一对托架42、42作为“悬架臂安装部”发挥功能,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悬架臂56的一端部经由衬套48而安装为能够转动。
如图3所示,在上下方向上,各托架42的下端42a与各拉条27配置于大致同等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各拉条27也可以比各托架42的下端42a位于上方。
如图5所示,左右一对角撑板23、23仰视时呈大致三角形形状,彼此左右对称地配置。各角撑板23具有在纵梁18与前横梁20之间呈倾斜状延伸的倾斜面部60。该倾斜面部60具有随着从前横梁20去往纵梁18的车宽方向内侧壁而朝向车辆后方倾斜的倾斜面62。该角撑板23的倾斜面62与构成筋部26的扩宽部36的倾斜面38连续地形成(参照图5、图2)。
图8是沿着图2的VIII-VIII线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8所示,各角撑板23具有沿着上下方向的截面呈コ形状的コ形状截面部68。该コ形状截面部68通过具有大致L字状截面的上角撑板70与具有大致L字状截面的下角撑板72一体地接合而构成。在上角撑板70的上部棱线,形成有朝向角撑板23的内部呈截面圆弧状凹陷的凹陷部73(参照后述的图9中(a)、图9中(b))。该凹陷部73作为用于避免与动力单元的干涉的退避部而发挥功能。
图9中(a)是示出设置于前横梁的倾斜面部与设置于角撑板的倾斜面部连续的状态的俯视图,图9中(b)是从斜上方观察图9中(a)所示的前横梁的倾斜面部和角撑板的倾斜面部而得到的立体图。
如图9中(a)及图9中(b)所示,前横梁20的车辆后方侧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具有朝向下方凹陷的凹部74。在该凹部74的沿着车宽方向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倾斜面部(第二倾斜面部)76。该倾斜面部76具有在俯视时随着从凹部74中央的底面部75去往车宽方向外侧而朝向车辆后方倾斜的倾斜面78。
前横梁20的倾斜面部76从凹部74中央的底面部75朝向各角撑板23的倾斜面部60的一端延出。前横梁20的倾斜面部76与角撑板23的倾斜面部60在后副车架10的内侧的面形成为大致共面且分别连续。
组装有本实施方式的后副车架10的车辆后部基本上如以上那样构成,接下来,对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有从各上弯部24的上弯开始的立起部25的附近朝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并且连结于后横梁22的左右一对拉条27、27。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各拉条27来加强上弯部24。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是设置有上弯部24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后副车架10的刚性、强度的降低,从而能够提高NV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各拉条27的车辆前方端部27b相对于各角撑板23安装。安装各拉条27的车辆前方端部27b的各角撑板23在纵梁18与前横梁20之间具有载荷传递功能,设置成比较高刚性、高强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各拉条27更进一步提高NV性能。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下方向上,各托架42的下端42a与各拉条27配置于大致同等的位置。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拉条27不会比悬架臂56向下方突出,与其他部件的布局变得容易。另外,在车辆行驶时能够适宜地避免与道路上的障碍物(例如缘石等)的干涉。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弯部24设置有沿着纵梁18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筋部26。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比较低刚性、低强度的上弯部24设置筋部(凸部)26而加强上弯部24。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针对车辆前后方向载荷的纵梁18的刚性、强度。
一般,前横梁20与后横梁22之间的区域,与设置前横梁20及后横梁22的部位相比较,成为低强度区域。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纵梁18在前横梁20与后横梁22之间的区域,具有朝向相对于纵梁18的长度方向交叉的下方向鼓出的筋部2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该筋部26,与设有设置筋部26的平坦面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纵梁18的针对车辆前后方向的刚性、强度增大。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前横梁20与后横梁22之间的区域的刚性、强度。其结果是,能够适宜地保护在前横梁20与后横梁22之间的区域配置的未图示的动力单元免受车辆前后方向载荷。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纵梁18与前横梁20的连结部设置有呈倾斜状延伸的角撑板23,构成扩宽部36的倾斜面38与角撑板23的倾斜面62连续地形成。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纵梁18与前横梁20的连续的倾斜面38、62彼此,能够提高从前横梁20向纵梁18的载荷传递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纵梁18设置向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鼓出的筋部26来提高纵梁18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刚性、强度,但是,纵梁18的车宽方向的刚性、强度有可能降低。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纵梁18的形成筋部26的区域,以跨该筋部26的方式配置有一对托架42、42。通过配置跨筋部26的一对托架42、42,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加强纵梁18的车宽方向的刚性、强度。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筋部26的车宽方向的尺寸(H2)比纵梁18的车宽方向的尺寸(H1)小(H1>H2)。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以多边形截面(参照图6)形成纵梁18,能够使纵梁18的针对从车辆前方向输入的载荷的刚性、强度增大。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具备将左右一对纵梁18、18与前横梁20连结的左右一对角撑板23、23,能够提高纵梁18与前横梁20之间的载荷传递效率。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角撑板23具有在各纵梁18与前横梁20之间呈倾斜状延伸的倾斜面部60,前横梁20具有与角撑板23的倾斜面部60连续的倾斜面部76。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角撑板23的倾斜面部60与前横梁20的倾斜面部76连续,能够提高从角撑板23向前横梁20的载荷传递效率。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纵梁18与前横梁20的连结部的应力集中,从而提高连结部的刚性、强度。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针对角撑板23设置有倾斜面部60,针对前横梁20的凹部74也设置有倾斜面部76。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角撑板23的倾斜面部60与前横梁20的倾斜面部76构成为分别连续。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纵梁18与前横梁20的连结部的应力集中,从而提高连结部的刚性、强度。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配置后副车架10的空间的布局等的关系下,即便是纵梁18与前横梁20配置于正交或大致正交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后副车架10的刚性、强度。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横梁20形成有朝向车辆前方凹陷的凹部74。前横梁20的倾斜面部76从凹部74的底面部75朝向角撑板23的倾斜面部60的车辆前方端部延出。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得能够利用凹部74而避免与动力单元的干涉的效果和能够提高从角撑板23向前横梁20的载荷传递效率的效果这两方的效果并存(兼顾)并进行调和。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角撑板23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的截面由コ形状构成的コ形状截面部68。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角撑板23单体的刚性、强度,从而更进一步提高载荷传递效率。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角撑板23具备分别具有大致L字状截面的上角撑板70及下角撑板72,コ形状截面部68由上角撑板70及下角撑板72形成。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角撑板23分割为上角撑板70及下角撑板72而构成,角撑板23的形状自由度提高,能够提高コ形状截面部68的截面高度尺寸。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角撑板23的成形性,并且与角撑板23的刚性、强度的提高相调和而兼顾。

Claims (11)

1.一种后副车架结构,其具有配置于车辆后方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副车架结构具备:
左右一对侧梁,它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前横梁及后横梁,它们在左右一对所述侧梁之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彼此分开规定间隔地配置;
左右一对上弯部,它们在各所述侧梁中的所述前横梁与所述后横梁之间的区域,通过将各所述侧梁上弯而设置;以及
左右一对拉条,它们从各所述上弯部的上弯开始的立起部的附近朝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并且连结于所述后横梁,
还具备:左右一对角撑板,它们具有从各所述侧梁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且车辆前方侧延出的倾斜面,并且连结于所述前横梁,
各所述拉条的车辆前方端部相对于各所述角撑板安装,
所述上弯部在侧梁的从前端向后方分开了的中间部分具有所述立起部,
在所述侧梁的比所述立起部靠前方的部位与所述前横梁之间设置有所述角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各所述上弯部设置供悬架臂安装的悬架臂安装部,
各所述拉条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所述悬架臂安装部的下端大致同等的位置,或者位于比所述悬架臂安装部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各所述上弯部设置有沿着各所述侧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筋部具有仰视时车宽方向的尺寸朝向车辆前方侧增大的扩宽部,构成所述扩宽部的倾斜面与各所述角撑板的所述倾斜面连续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架臂安装部具有彼此对置地配置的一对托架,
各所述托架以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并跨所述筋部的方式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筋部的车宽方向的尺寸(H2)比各所述侧梁的车宽方向的尺寸(H1)小(H1>H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横梁具有与各所述角撑板的所述倾斜面连续的倾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横梁具有朝向车辆前方凹陷的凹部,
所述前横梁的所述倾斜面从所述凹部的底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角撑板具有沿着上下方向的截面由コ形状构成的コ形状截面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角撑板具备分别具有大致L字状截面的上角撑板及下角撑板,
所述コ形状截面部由所述上角撑板及所述下角撑板形成。
11.一种后副车架结构,其具有配置于车辆后方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副车架结构具备:
左右一对侧梁,它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前横梁及后横梁,它们在左右一对所述侧梁之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彼此分开规定间隔地配置;
左右一对上弯部,它们在各所述侧梁中的所述前横梁与所述后横梁之间的区域,通过将各所述侧梁上弯而设置;以及
左右一对拉条,它们从各所述上弯部的上弯开始的立起部的附近朝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并且连结于所述后横梁,
还具备:左右一对角撑板,它们具有从各所述侧梁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且车辆前方侧延出的倾斜面,并且连结于所述前横梁,
各所述拉条的车辆前方端部相对于各所述角撑板安装,
所述前横梁具有与各所述角撑板的所述倾斜面连续的倾斜面,
所述前横梁具有朝向车辆前方凹陷的凹部,
所述前横梁的所述倾斜面从所述凹部的底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延伸。
CN201910897775.6A 2018-09-27 2019-09-20 后副车架结构 Active CN1109495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3016 2018-09-27
JP2018183016A JP6721651B2 (ja) 2018-09-27 2018-09-27 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9525A CN110949525A (zh) 2020-04-03
CN110949525B true CN110949525B (zh) 2021-03-16

Family

ID=69975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7775.6A Active CN110949525B (zh) 2018-09-27 2019-09-20 后副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21651B2 (zh)
CN (1) CN1109495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6430A (zh) * 2020-07-30 2022-02-18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6464A (ja) * 1994-03-08 1995-09-26 Honda Motor Co Ltd 構造部材
JP2006347338A (ja) * 2005-06-15 2006-12-28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2009255883A (ja) * 2008-04-21 2009-11-05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CN205997963U (zh) * 2016-08-26 2017-03-0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搭接式宽度变化客车车架连接结构
JP2017087994A (ja) * 2015-11-11 2017-05-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2018001834A (ja) * 2016-06-28 2018-01-11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CN107697203A (zh) * 2017-10-20 2018-02-16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代步车双弯双大梁结构
CN207141185U (zh) * 2017-08-17 2018-03-27 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体式补强块及采用该补强块的前舱梁连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5070A (ja) * 2004-03-15 2005-09-22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クロスメンバ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6464A (ja) * 1994-03-08 1995-09-26 Honda Motor Co Ltd 構造部材
JP2006347338A (ja) * 2005-06-15 2006-12-28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2009255883A (ja) * 2008-04-21 2009-11-05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7087994A (ja) * 2015-11-11 2017-05-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2018001834A (ja) * 2016-06-28 2018-01-11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CN205997963U (zh) * 2016-08-26 2017-03-0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搭接式宽度变化客车车架连接结构
CN207141185U (zh) * 2017-08-17 2018-03-27 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体式补强块及采用该补强块的前舱梁连接结构
CN107697203A (zh) * 2017-10-20 2018-02-16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代步车双弯双大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9525A (zh) 2020-04-03
JP2020050214A (ja) 2020-04-02
JP6721651B2 (ja) 2020-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82184B2 (en) Structure for front portion of automobile body
EP1400437B1 (en)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US8029046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EP2740651A1 (en) Vehicle body lateral structure
JP6557290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WO2016208374A1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7447980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JP7279649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10949517B (zh) 后副车架结构
JP2007083868A (ja) 車体構造
JP7274142B2 (ja)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JP2015155255A (ja) 自動車の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596897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17144946A (ja) 車体構造
JP2015098263A (ja) 車両のフロア構造
CN110949525B (zh) 后副车架结构
JP2018161982A (ja) 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2020138663A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112789213A (zh) 副车架构造
JP2015193331A (ja) 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取付部構造
JP7038220B2 (ja)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2006224909A (ja) 補強構造
JP4100389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11434571B (zh) 车体下部构造
JP7492682B2 (ja) 車両下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