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5389B - 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膜以及包含其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膜以及包含其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5389B
CN110945389B CN201880047595.2A CN201880047595A CN110945389B CN 110945389 B CN110945389 B CN 110945389B CN 201880047595 A CN201880047595 A CN 201880047595A CN 110945389 B CN110945389 B CN 1109453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light
color conversion
general formula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75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5389A (zh
Inventor
神崎达也
河原佳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945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5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5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5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9/00Tenebrescent materials, i.e. materials for which the range of wavelengths for energy absorption is changed as a result of excitation by some form of energy
    • C09K9/02Organic tenebrescent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3Optical lami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1Illuminating devices providing coloured ligh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1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e.g. binder
    • H01L33/502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bridged by heteroatoms, e.g. N, P, Si or B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7Illumin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Luminescent elements or materials associated to the cel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02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organic material
    • G02F2202/022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organic material polymeric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同时实现了颜色再现性的提高和耐久性的、可用于液晶显示器、LED照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组合物,其是将入射光转换为波长比该入射光的波长更长的光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含有以下的(A)成分及(B)成分。(A)成分:至少1种的发光材料;(B)成分:在分子结构中具有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树脂。(通式(1)中,Z1及Z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20以下的有机基团。)(通式(2)中,Y1~Y4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20以下的有机基团,并且,Y1~Y4中的至少一个为包含脂肪族环状烃结构的基团。)
Figure DDA0002370475290000011

Description

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膜以及包含其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膜、以及包含其的光源单元、显示器及照明。
背景技术
将基于颜色转换方式的多色化技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EL 显示器、照明等的研究蓬勃发展。所谓颜色转换,是指将从发光体发出的光转化为波长更长的光,例如表示将蓝色发光转换为绿色、红色发光。
通过将具有该颜色转换功能的组合物形成膜,且例如与蓝色光源组合,由此,可从蓝色光源中取出蓝色、绿色、红色这三原色,即,可取出白色光。将使这样的蓝色光源和具有颜色转换功能的膜组合而得到的白色光源作为背光源单元,并将液晶驱动部分与滤色器组合,由此可制作全彩色显示器。另外,若无液晶驱动部分,则可直接作为白色光源使用,例如可作为LED照明等的白色光源而应用。
作为利用颜色转换方式的液晶显示器的课题,可举出颜色再现性的提高。为了提高颜色再现性,缩窄背光源单元的蓝色、绿色、红色的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提高蓝色、绿色、红色各色的色纯度是有效的。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提出了使用基于无机半导体微粒的量子点作为颜色转换组合物的成分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对于使用量子点的技术而言,虽然确实绿色、红色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缩窄,颜色再现性提高,但另一方面,量子点相对于热、空气中的水分、氧的耐性弱,从而耐久性不充分。另外,还存在含有镉等课题。
还提出了使用有机物的发光材料作为颜色转换组合物的成分来代替量子点的技术。作为使用有机发光材料作为颜色转换组合物的成分的技术的例子,公开了:使用了吡啶-邻苯二甲酰亚胺缩合体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使用了香豆素衍生物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关于红色发光材料,此前公开了使用苝衍生物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使用了罗丹明衍生物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5);使用了亚甲基吡咯衍生物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6~7)。
另外,还公开了为了防止有机发光材料的劣化、提高耐久性,而添加光稳定剂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8)。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0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485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7344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31717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16424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241160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4-136771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11-1490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8中记载的稳定剂虽然有提高耐久性的效果,但不充分。此外,这些稳定剂在可见光区域具有比较强的吸收,因此,存在吸收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下降这样的课题。如上所述,使用能同时实现高色纯度和高耐久性的有机发光材料作为颜色转换组合物的成分的技术仍不充分。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在液晶显示器、LED照明所使用的颜色转换组合物中,同时实现颜色再现性的提高和耐久性,尤其是同时实现高色纯度的发光和耐久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即,本发明为颜色转换组合物,其是将入射光转换为波长比该入射光的波长更长的光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的(A) 成分及(B)。
(A)成分:至少1种的发光材料,
(B)成分:在分子结构中具有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树脂。
[化学式1]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031
(通式(1)中,Z1及Z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20以下的有机基团。)
[化学式2]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032
(通式(2)中,Y1~Y4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20以下的有机基团,并且,Y1~Y4中的至少一个为包含脂肪族环状烃结构的基团。)
发明的效果
对于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及使用了其的颜色转换膜而言,由于同时实现了高色纯度和耐久性,因此可同时实现颜色再现性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颜色转换膜的一例的模式剖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颜色转换膜的一例的模式剖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颜色转换膜的一例的模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根据目的、用途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
<(A)发光材料>
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包含至少1种发光材料。此处,本发明中的发光材料是指,照射任何光时发出与该光不同的波长的光的材料。
为了实现高效率的颜色转换,优选显示量子收率高的发光特性的材料。可举出无机荧光体、荧光颜料、荧光染料、量子点等已知的发光材料,其中,优选有机发光材料。
作为有机发光材料,例如,可举出下述物质作为优选的例子,但并不特别限定于它们:
萘、蒽、菲、芘、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041
并四苯、三亚苯(triphenylene)、苝、荧蒽、芴、茚等具有稠合芳基环的化合物、其衍生物;
呋喃、吡咯、噻吩、噻咯、9-硅芴、9,9’-螺二硅芴、苯并噻吩、苯并呋喃、吲哚、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呋喃、咪唑并吡啶、菲咯啉、吡啶、吡嗪、萘啶、喹喔啉、吡咯并吡啶等具有杂芳基环的化合物、其衍生物;
硼烷衍生物;
1,4-二苯乙烯基苯、4,4’-双(2-(4-二苯基氨基苯基)乙烯基)联苯基、4,4’-双(N-(芪-4-基)-N-苯基氨基)芪等芪衍生物;
芳香族乙炔衍生物、四苯基丁二烯衍生物、醛连氮(aldazine)衍生物、亚甲基吡咯衍生物、二酮吡咯并[3,4-c]吡咯衍生物;
香豆素6、香豆素7、香豆素153等香豆素衍生物;
咪唑、噻唑、噻二唑、咔唑、噁唑、噁二唑、三唑等唑衍生物及其金属络合物;
吲哚菁绿等花青系化合物;
荧光素·曙红·罗丹明等呫吨系化合物、噻吨系化合物;
聚苯撑系化合物、萘二甲酰亚胺衍生物、酞菁衍生物及其金属络合物、卟啉衍生物及其金属络合物;
尼罗红、尼罗蓝等噁嗪系化合物;
螺烯系化合物;
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4,4’-二苯基-1,1’-二胺等芳香族胺衍生物;及
铱(Ir)、钌(Ru)、铑(Rh)、钯(Pd)、铂(Pt)、锇(Os)、及铼(Re)等有机金属络合物化合物;等等。
有机发光材料可以为荧光发光材料,也可以为磷光发光材料,为了实现高色纯度,优选荧光发光材料。
这些中,从热稳定性及光稳定性高的方面考虑,可优选使用具有稠合芳基环的化合物、其衍生物。
另外,从溶解性、分子结构的多样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配位键的化合物。从半峰宽窄、能进行高效率发光的方面考虑,还优选氟化硼络合物等含有硼的化合物。
其中,从提供高荧光量子收率、耐久性良好的方面考虑,可优选使用亚甲基吡咯衍生物。更优选为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051
X为C-R7或N。R1~R9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从氢、烷基、环烷基、杂环基、链烯基、环烯基、炔基、羟基、巯基、烷氧基、烷基硫基、芳基醚基、芳基硫醚基、芳基、杂芳基、卤素、氰基、醛基、羰基、羧基、氧基羰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硝基、甲硅烷基、硅氧烷基、硼烷基、氧化膦基、及在相邻的取代基之间形成的稠环及脂肪族环中选择。
上述的全部基团中,氢可以为氘。在以下说明的化合物或其部分结构中也同样。
另外,以下的说明中,例如就碳原子数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而言,也将在芳基上取代的取代基中包含的碳原子数包含在内而为6~40,规定了碳原子数的其他取代基也与其同样。
另外,上述的全部基团中,作为被取代的情况下的取代基,优选烷基、环烷基、杂环基、链烯基、环烯基、炔基、羟基、巯基、烷氧基、烷基硫基、芳基醚基、芳基硫醚基、芳基、杂芳基、卤素、氰基、醛基、羰基、羧基、氧基羰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硝基、甲硅烷基、硅氧烷基、硼烷基、氧化膦基,进一步优选在各取代基的说明中作为优选的具体取代基。另外,这些取代基可以进一步被上述的取代基取代。
所谓“取代或未取代的”的情况下的“未取代”,是指氢原子或氘原子进行了取代。
以下说明的化合物或其部分结构中,提及“取代或未取代的”的情况也与上述同样。
所谓烷基,例如表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饱和脂肪族烃基,其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对于被取代的情况下的追加的取代基,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烷基、卤素、芳基、杂芳基等,这点在以下的记载中也是通用的。另外,烷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从获得容易性、成本的方面考虑,优选为1以上且20以下、更优选为1以上且8以下的范围。
所谓环烷基,例如表示环丙基、环己基、降冰片基、金刚烷基等饱和脂环式烃基,其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3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
所谓杂环基,例如表示吡喃环、哌啶环、环状酰胺等在环内具有碳以外的原子的脂肪族环,其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杂环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2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
所谓链烯基,例如表示乙烯基、烯丙基、丁二烯基等包含双键的不饱和脂肪族烃基,其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链烯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2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
所谓环烯基,例如表示环戊烯基、环戊二烯基、环己烯基等包含双键的不饱和脂环式烃基,其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
所谓炔基,例如表示乙炔基等包含三键的不饱和脂肪族烃基,其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炔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2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
所谓烷氧基,例如表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介由醚键而键合有脂肪族烃基的官能团,该脂肪族烃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烷氧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
所谓烷基硫基,是指烷氧基的醚键的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而得到的基团。烷基硫基的烃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烷基硫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
所谓芳基醚基,例如表示苯氧基等介由醚键而形成的键合有芳香族烃基的官能团,芳香族烃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芳基醚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6以上且40以下的范围。
所谓芳基硫醚基,是指芳基醚基的醚键的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而得到的基团。芳基醚基中的芳香族烃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芳基醚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6以上且40以下的范围。
所谓芳基,例如表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芴基、苯并芴基、二苯并芴基、菲基、蒽基、苯并菲基、苯并蒽基、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071
基、芘基、荧蒽基、三亚苯基、苯并荧蒽基、二苯并蒽基、苝基、螺烯基等芳香族烃基。
其中,优选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芴基、菲基、蒽基、芘基、荧蒽基、三亚苯基。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芳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6以上且40以下、更优选为6 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
R1~R9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时,作为芳基,优选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芴基、菲基、蒽基,更优选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进一步优选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特别优选为苯基。
各取代基进一步被芳基取代时,作为芳基,优选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芴基、菲基、蒽基,更优选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特别优选为苯基。
所谓杂芳基,例如表示吡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三嗪基、萘啶基、噌啉基、酞嗪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吲哚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苯并咔唑基、咔啉基、吲哚并咔唑基、苯并呋喃并咔唑基、苯并噻吩并咔唑基、二氢茚并咔唑基、苯并喹啉基、吖啶基、二苯并吖啶基、苯并咪唑基、咪唑并吡啶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唑基、菲咯啉基等在一个或多个环内具有碳以外的原子的环状芳香族基团。其中,所谓萘啶基,表示1,5-萘啶基、1,6-萘啶基、 1,7-萘啶基、1,8-萘啶基、2,6-萘啶基、2,7-萘啶基中的任意基团。杂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杂芳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2以上且40以下、更优选为2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
R1~R9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时,作为杂芳基,优选吡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喹啉基、嘧啶基、三嗪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吲哚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苯并咪唑基、咪唑并吡啶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唑基、菲咯啉基,更优选吡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喹啉基。特别优选为吡啶基。
各取代基进一步被杂芳基取代时,作为杂芳基,优选吡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喹啉基、嘧啶基、三嗪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吲哚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苯并咪唑基、咪唑并吡啶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唑基、菲咯啉基,更优选为吡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喹啉基。特别优选为吡啶基。
所谓卤素,表示选自氟、氯、溴及碘中的原子。
羰基、羧基、氧基羰基、氨基甲酰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此处,作为取代基,可举出例如烷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等,这些取代基可以进一步被取代。
所谓氨基,是指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作为取代的情况下的取代基,可举出例如芳基、杂芳基、直链烷基、支链烷基。作为芳基、杂芳基,优选苯基、萘基、吡啶基、喹啉基。这些取代基可以进一步被取代。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2以上且50以下、更优选为6 以上且40以下、特别优选为6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
所谓甲硅烷基,例如表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乙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等烷基甲硅烷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三萘基甲硅烷基等芳基甲硅烷基。硅上的取代基可以进一步被取代。甲硅烷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以上且 30以下的范围。
所谓硅氧烷基,例如表示三甲基硅氧烷基等介由醚键而形成的硅化合物基。硅上的取代基可以进一步被取代。
所谓硼烷基,是指取代或未取代的硼烷基。作为取代的情况下的取代基,可举出例如芳基、杂芳基、直链烷基、分岐烷基、芳基醚基、烷氧基、羟基,其中,优选芳基、芳基醚基。
所谓氧化膦基,是指-P(=O)R10R11表示的基团。R10R11可从与 R1~R9同样的组中选择。
另外,任意相邻的2个取代基(例如通式(3)的R1与R2)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共轭或非共轭的稠环。作为稠环的构成元素,除了碳以外,可包含选自氮、氧、硫、磷及硅中的元素。另外,稠环可以进一步与其他环稠合。
对于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而言,由于显示高荧光量子收率,并且,发光光谱的半峰宽窄,因此,能实现高效的颜色转换和高的色纯度。
此外,对于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而言,通过在适当的位置导入适当的取代基,能对发光效率·色纯度·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分散性等各种特性·物性进行调节。
例如,与R1、R3、R4及R6全部为氢的情况相比,R1、R3、R4及 R6中的至少1个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的情况下,显示更好的热稳定性及光稳定性。
R1、R3、R4及R6中的至少1个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时,作为烷基,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这样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进而,从热稳定性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进而,从防止浓度淬灭、提高发光量子收率这样的观点考虑,更优选空间体积大的叔丁基。另外,从合成容易性、原料获得容易性这样的观点考虑,还优选使用甲基。
R1、R3、R4及R6中的至少1个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时,作为芳基,优选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进一步优选为苯基、联苯基,特别优选为苯基。
R1、R3、R4及R6中的至少1个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时,作为杂芳基,优选吡啶基、喹啉基、噻吩基,更优选吡啶基、喹啉基。特别优选为吡啶基。
R1、R3、R4及R6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地全部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时,在粘结剂树脂、溶剂中的溶解性良好,因而优选。作为烷基,从合成容易性、原料获得容易性这样的观点考虑,优选甲基。
R1、R3、R4及R6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地全部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时,显示更好的热稳定性及光稳定性,因而优选,更优选R1、R3、R4及R6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地全部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虽然也具有可使多种性质提高的取代基,但在全部方面均显示充分性能的取代基是有限的。尤其是,难以同时实现高发光效率和高色纯度。因此,通过导入多种取代基,可得到在发光特性、色纯度等中取得均衡的化合物。
尤其是,R1、R3、R4及R6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地全部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时,例如,优选以使R1≠R4、R3≠R6、R1≠R3或R4≠R6等的方式导入多种取代基。此处,≠表示为不同的结构的基团。由于能同时导入对色纯度带来影响的芳基和对效率带来影响的芳基,因此,可进行精细的调节。
其中,从均衡性良好地提高发光效率和色纯度的方面考虑,优选 R1≠R3或R4≠R6。由于能向两侧的吡咯环中分别导入1个以上对色纯度带来影响的芳基,并能向除此以外的位置导入对效率带来影响的芳基,因此,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这两方的性质。R1≠R3或R4≠R6的情况下,从耐热性和色纯度的方面考虑,更优选R1=R4及R3=R6
作为主要对色纯度带来影响的芳基,优选被供电子性基团取代的芳基。所谓供电子性基团,是指在有机电子理论中,通过激发效应、共振效应而向取代的原子团提供电子的原子团。作为供电子性基团,可列举作为哈米特方程的取代基常数(σp(对位))而取负值的基团。哈米特方程的取代基常数(σp(对位))可引用自化学手册基础修订第5版(II-380页)(化学便覧基礎編改訂5版(II-380頁))。
作为供电子性基团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烷基(甲基的σp:-0.17)、烷氧基(甲氧基的σp:-0.27)、氨基(-NH2的σp:-0.66)等。尤其是,优选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更优选甲基、乙基、叔丁基、甲氧基。从分散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叔丁基、甲氧基,可防止因分子彼此的凝聚而导致的淬灭。取代基的取代位置没有特别限制,为了提高光稳定性,需要抑制键的扭转,因此,优选相对于与亚甲基吡咯骨架的键合位置而键合于间位或对位。
作为主要对效率带来影响的芳基,优选具有叔丁基、金刚烷基、甲氧基等体积大的取代基的芳基。
R1、R3、R4及R6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地全部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的情况下,它们分别优选从以下的Ar-1~Ar-6中选择。这种情况下,作为R1、R3、R4及R6的优选的组合,可举出表1-1~表1-11 所示那样的组合,但并不限定于它们。
[化学式4]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121
[表1-1]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131
[表1-2]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141
[表1-3]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151
[表1-4]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161
[表1-5]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171
[表1-6]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181
[表1-7]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191
[表1-8]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201
[表1-9]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211
[表1-10]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221
[表1-11]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231
R2及R5优选为氢、烷基、羰基、氧基羰基、芳基,从热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烷基或氢,从在发光光谱中容易得到狭窄的半峰宽的方面考虑,更优选氢。
R8及R9优选为烷基、芳基、杂芳基、氟、含氟烷基、含氟杂芳基或含氟芳基,从相对于激发光稳定且能得到更高的荧光量子收率的方面考虑,更优选为氟或含氟芳基。从合成容易性考虑,进一步优选为氟。
此处,含氟芳基是指包含氟的芳基,可举出例如氟苯基、三氟甲基苯基及五氟苯基等。含氟杂芳基是指包含氟的杂芳基,可举出例如氟吡啶基、三氟甲基吡啶基及三氟吡啶基等。含氟烷基是指包含氟的烷基,可举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等。
从光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X为C-R7
X为C-R7时,取代基R7对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耐久性、即发光强度的经时下降有显著影响。即,R7为氢时,该氢的反应性高,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分、氧反应,从而引起分解。另外,R7为例如烷基这样的分子链运动的自由度大的取代基时,虽然确实会使反应性下降,但在组合物中,化合物彼此经时凝聚,结果,导致因浓度淬灭造成的发光强度的下降。因此,R7优选为刚直、并且运动自由度小、不易引起凝聚的基团,具体而言,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中的任意。
从得到更高的荧光量子收率、更不易发生热分解的方面、以及光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X为C-R7,并且R7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作为芳基,从不损害发光波长这样的观点考虑,优选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芴基、菲基、蒽基。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稳定性,需要适度地抑制R7与亚甲基吡咯骨架的碳-碳键的扭转。扭转过大时,相对于激发光的反应性提高等,光稳定性下降。从这样的观点考虑,作为R7,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更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特别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
另外,R7优选为体积适度大的取代基。通过使R7具有一定程度的大体积,从而能防止分子的凝聚,从而使发光效率、耐久性进一步提高。
作为这样的体积大的取代基的进一步优选的例子,可举出下述通式(4)表示的结构。
[化学式5]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251
r可从由氢、烷基、环烷基、杂环基、链烯基、环烯基、炔基、羟基、巯基、烷氧基、烷基硫基、芳基醚基、芳基硫醚基、芳基、杂芳基、卤素、氰基、醛基、羰基、羧基、氧基羰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硝基、甲硅烷基、硅氧烷基、硼烷基、氧化膦基组成的组中选择。 k为1~3的整数。k为2以上时,r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从得到更高的荧光量子收率的方面考虑,r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芳基中,尤其是可举出苯基、萘基作为优选例。r为芳基时,通式(4)的k优选为1或2,从进一步防止分子凝聚的观点考虑,k 更优选为2。此外,优选r中的至少1个被烷基取代。作为这种情况下的烷基,从热稳定性的观点考虑,可举出甲基、乙基及叔丁基作为特别优选的例子。
另外,从控制荧光波长、吸收波长、或提高与溶剂的相容性的方面考虑,r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或卤素,更优选为甲基、乙基、叔丁基、甲氧基。从分散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为叔丁基、甲氧基,可防止因分子彼此的凝聚而导致的淬灭。
另外,作为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另一方式,优选R1~R7中的至少一个为吸电子基团。特别优选的是:(1)R1~R6中的至少一个为吸电子基团;(2)R7为吸电子基团;或(3)R1~R6中的至少一个为吸电子基团,并且,R7为吸电子基团。通过向亚甲基吡咯骨架中导入吸电子基团,从而能大幅降低亚甲基吡咯骨架的电子密度。由此,相对于氧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从而能进一步提高耐久性。
所谓吸电子基团,也称为受电子性基团,是指在有机电子理论中,通过激发效应、共振效应而从取代的原子团中吸引电子的原子团。作为吸电子基团,可举出作为哈米特方程的取代基常数(σp(对位)) 而取正值的基团。哈米特方程的取代基常数(σp(对位))可引用自化学手册基础修订第5版(II-380页)(化学便覧基礎编改訂5版(II-380 頁))。
需要说明的是,也存在苯基取正值的例子,但本申请的吸电子基团中不包含苯基。
作为吸电子基团的例子,可举出例如-F(σp:+0.20)、-Cl(σp: +0.28)、-Br(σp:+0.30)、-I(σp:+0.30)、-CO2R12(σp:R12为乙基时,为+0.45)、-CONH2(σp:+0.38)、-COR12(σp:R12为甲基时,为+0.49)、-CF3(σp:+0.51)、-SO2R12(σp:R12为甲基时,为+0.69)、-NO2(σp:+0.81)等。R1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30的芳香族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30的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30的环烷基。作为上述各基团的具体例,可举出与上述同样的例子。
作为优选的吸电子基团,可举出氟、含氟芳基、含氟杂芳基、含氟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酰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磺酰基或氰基。其原因在于,它们不易发生化学分解。
作为更优选的吸电子性基团,可举出含氟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酯基或氰基。其原因在于,可带来防止浓度淬灭、提高发光量子收率的效果。特别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酯基。
作为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又一方式,优选R1~R7中的任意 m个为下述通式(5)表示的基团。
[化学式6]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261
M为连接基团,可从单键、亚烷基、亚芳基、亚杂芳基中选择。
R10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m、n分别为自然数。
-OR10为烷氧基,由于其体积大,因而能防止因分子彼此的凝聚而导致的淬灭。m为2以上且7以下。m为2以上时,凝聚抑制效果提高,因而优选,m为3以上时,能通过体积大的取代基覆盖分子整体,因此,可防止因分子彼此的凝聚而导致的淬灭,能实现高发光效率,从这方面考虑是更优选的。进一步优选m为4以上。
从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提高的观点考虑,通式(5)中的n各自独立地优选为1以上且5以下,更优选为1以上且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
M为单键以外的基团时,该基团成为亚甲基吡咯骨架与-OR10之间的间隔基团。在亚甲基吡咯骨架与-OR10之间存在间隔基团时,能进一步抑制亚甲基吡咯骨架彼此的凝聚,因而优选,M优选从亚烷基、亚芳基、亚杂芳基中选择。其中,优选刚直性高的亚芳基、亚杂芳基,由于亚苯基的碳-碳键的扭转不过度地变大,因而特别优选亚苯基。
作为R10,可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等。没有特别限制,从合成容易性的方面考虑,优选甲基。
为了使凝聚抑制效果提高,优选R1、R3、R4、R6中的至少2个为通式(5)表示的基团,更优选R1、R3、R4、R6中的至少3个为通式 (5)表示的基团。此外,R1、R3、R4、R6中的全部为通式(5)表示的基团时,能通过体积大的取代基覆盖分子整体,因而特别优选。
另外,从不易进行热分解的方面及光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 R7为通式(4)表示的基团、或R7为通式(5)表示的基团。
另外,作为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另一特别优选的例子,可举出下述情况:R1、R3、R4及R6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地全部选自上述的Ar-1~Ar-6,而且,X为C-R7,R7为取代的芳基,特别优选为被甲氧基取代的芳基。
以下示出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一例,但并不限定于它们。
[化学式7]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281
[化学式8]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291
[化学式9]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301
[化学式10]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311
[化学式11]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321
[化学式12]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331
[化学式13]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341
[化学式14]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351
[化学式15]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361
[化学式16]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371
[化学式17]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381
[化学式18]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391
[化学式19]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401
[化学式20]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411
[化学式21]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421
[化学式22]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431
[化学式23]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441
[化学式24]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451
[化学式25]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461
[化学式26]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471
[化学式27]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481
[化学式28]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491
[化学式29]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501
[化学式30]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511
[化学式31]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521
[化学式32]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531
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例如可利用日本特表平8-50947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208262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制造。即,通过使亚甲基吡咯化合物与金属盐在碱共存下进行反应,从而可得到亚甲基吡咯系金属络合物。
另外,关于亚甲基吡咯-氟化硼络合物的合成,可参考 J.Org.Chem.,vol.64,No.21,pp7813-7819(1999)、Angew.Chem., Int.Ed.Engl.,vol.36,pp1333-1335(1997)等中记载的方法来制造。例如,可举出下述方法:将下述通式(6)表示的化合物和通式(7) 表示的化合物在磷酰氯存在下、在1,2-二氯乙烷中进行加热,然后,使下述通式(8)表示的化合物在三乙基胺存在下、在1,2-二氯乙烷中反应,但不限定于此。此处,R1~R9与前述同样。J表示卤素。
[化学式33]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541
此外,在进行芳基、杂芳基的导入时,可举出下述方法:利用卤代衍生物与硼酸或硼酸酯化衍生物的偶联反应来生成碳-碳键,但不限于此。同样地,在进行氨基、咔唑基的导入时,例如也可举出下述方法:利用在钯等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的卤代衍生物与胺或咔唑衍生物的偶联反应来生成碳-氮键,但不限定于此。
对于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而言,除了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以外,根据需要可适当地含有其他化合物。例如,为了进一步提高从激发光向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可含有红荧烯等辅助掺杂剂。另外,在想要掺入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发光色以外的发光色的情况下,可添加前述的有机发光材料。此外,除了有机发光材料以外,也可组合添加无机荧光体、荧光颜料、荧光染料、量子点等已知的发光材料。
以下示出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以外的有机发光材料的一例,但并不特定限定于它们。
[化学式34]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551
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优选包含下述发光材料(以下,称为“发光材料(a)”):通过使用波长为43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范围的激发光、从而呈现在500nm以上且580nm以下的区域观测到峰波长的发光。下文中,将在500nm以上且580nm以下的区域观测到峰波长的发光称为“绿色的发光”。通常,激发光的能量越大,越容易引起材料的分解,但波长为43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范围的激发光为较小的激发能量,因此,能在不引起颜色转换组合物中的发光材料的分解的情况下,得到色纯度良好的绿色的发光。
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优选包含:(a)通过使用波长为430nm 以上且500nm以下的范围的激发光,从而呈现峰波长为500nm以上且580nm以下的发光的发光材料;及(b)通过波长为430nm以上且 500nm以下的范围的激发光或从发光材料(a)发出的光中的任一方或两方而被激发、从而呈现在580nm以上且750nm以下的区域观测到峰波长的发光的发光材料(以下,称为“发光材料(b)”)。下文中,将在580nm以上且750nm以下的区域观测到峰波长的发光称为“红色的发光”。
一部分波长为43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范围的激发光会部分地透过本发明的颜色转换膜,因此,在使用发光峰尖锐的蓝色LED 的情况下,蓝色·绿色·红色的各种颜色中显示尖锐的形状的发光光谱,能得到色纯度良好的白色光。结果,尤其是在显示器中,能高效地制作色彩更鲜艳的、更大的色域。另外,照明用途中,与目前已成为主流的组合蓝色LED和黄色荧光体而成的白色LED相比,尤其能改善绿色区域和红色区域的发光特性,因此,显色性(color rendering property)提高,成为优选的白色光源。
作为发光材料(a),可举出香豆素6、香豆素7、香豆素153等香豆素衍生物、吲哚菁绿等花青衍生物、荧光素、荧光素异硫氰酸酯、羧基荧光素二乙酸酯等荧光素衍生物、酞菁绿等酞菁衍生物、二异丁基-4,10-二氰基苝-3,9-二羧酸酯等苝衍生物、以及亚甲基吡咯衍生物、芪衍生物、噁嗪衍生物、萘二甲酰亚胺衍生物、吡嗪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苯并噁唑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咪唑并吡啶衍生物、唑衍生物、蒽等具有稠合芳基环的化合物、其衍生物、芳香族胺衍生物、有机金属络合物化合物等作为优选的例子,但并不特定限定于它们。
这些化合物中,由于亚甲基吡咯衍生物可提供高荧光量子收率、耐久性良好,因而是特别优选的化合物,其中,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显示色纯度高的发光,因而优选。
作为发光材料(b),可举出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对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等花青衍生物、罗丹明B·罗丹明6G·罗丹明101·磺基罗丹明101等罗丹明衍生物、1-乙基-2-(4-(对二甲基氨基苯基)-1,3-丁二烯基)-吡啶鎓-高氯酸盐等吡啶衍生物、N,N’- 双(2,6-二异丙基苯基)-1,6,7,12-四苯氧基苝-3,4:9,10-双二甲酰亚胺等苝衍生物、以及卟啉衍生物、亚甲基吡咯衍生物、噁嗪衍生物、吡嗪衍生物、并四苯、二苯并二茚并苝等具有稠合芳基环的化合物、其衍生物、有机金属络合物化合物等作为优选的例子,但并不特定限定于它们。
这些化合物中,由于亚甲基吡咯衍生物可提供高荧光量子收率、耐久性良好,因而是特别优选的化合物,其中,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由于显示色纯度高的发光,因而优选。
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中的(A)成分的含量虽然也取决于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荧光量子收率及激发波长中的吸收强度、以及制作的膜的厚度、透光率,但相对于(B)成分的100重量份而言,通常为1.0×10-4重量份~3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0×10-3重量份~ 1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1.0×10-2重量份~5重量份。
另外,颜色转换组合物中含有呈现绿色的发光的发光材料(a)、和呈现红色的发光的发光材料(b)两方时,绿色的发光的一部分被转换为红色的发光,因此,前述发光材料(a)的含量wa、与发光材料(b)的含量wb优选为wa≥wb的关系,各材料的含有比率为wa: wb=1000:1~1:1,进一步优选为500:1~2:1,特别优选为200: 1~3:1。其中,wa及wb是相对于(B)成分的重量而言的重量百分比。
<(B)成分:树脂>
(B)成分的树脂在分子结构中含有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
[化学式35]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581
通式(1)中,Z1及Z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20以下的有机基团。
[化学式36]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582
通式(2)中,Y1~Y4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20以下的有机基团,并且,Y1~Y4中的至少一个为包含脂肪族环状烃结构的基团。
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中包含的发光材料可通过光而被激发,但由于激发状态的发光材料的反应性高,因此激发状态的发光材料彼此接近时,劣化被促进。因此,为了提高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中包含的发光材料的耐久性,优选发光材料不在树脂中凝聚而是良好地分散。
为了使发光材料在树脂中良好地分散,优选树脂同时具有与发光材料相容性高的部分结构、和与发光材料相容性低的部分结构。作为树脂的进一步优选的方式,优选为无规地包含相容性高的部分结构和相容性低的部分结构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中包含的(A)成分的发光材料具有与 (B)成分的树脂中的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的相容性良好、与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相容性不良这样的特征。因此,通过使(B) 成分的树脂同时具有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从而能使(A)成分的发光材料良好地分散于(B)成分的树脂中,能实现高耐久性。需要说明的是,该效果在(A)成分的发光材料为有机发光材料时变得更显著,在(A)成分含有通式(3) 表示的化合物时进一步变得显著。
对于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中包含的发光材料而言,有时因树脂的分子中包含的官能团、来自吸湿水分的自由基而受到自由基氧化,发生分解·劣化。因此,树脂优选为耐热性优异的树脂。从提高树脂的耐热性的观点考虑,(B)成分的树脂中的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中,Z1优选为氢原子或甲基,更优选为甲基。
另外,从提高树脂的耐热性的观点考虑,Z2优选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杂环基、链烯基、环烯基、炔基、羟基、巯基、烷氧基、烷基硫基、芳基醚基、芳基硫醚基、芳基或杂芳基。另外,这些基团可以进一步被上述的取代基取代。
“取代或未取代的”的情况下的“未取代”是指氢原子或氘原子进行了取代。
以下说明的化合物或其部分结构中,提及“取代或未取代的”的情况也与上述同样。
所谓烷基,例如表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饱和脂肪族烃基,其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对于被取代的情况下的追加的取代基,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烷基、卤素、芳基、杂芳基等,这点在以下的记载中也是通用的。另外,烷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从获得容易性、成本的方面考虑,优选为1以上且20以下、更优选为1以上且8以下的范围。
所谓环烷基,例如表示环丙基、环己基、降冰片基、金刚烷基等饱和脂环式烃基,其可以具有取代基,也可不具有取代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3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
这些中,作为Z2,从获得容易性、成本的方面考虑,更优选为甲基。
另外,从提高树脂的耐热性的观点考虑,(B)成分的树脂中的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中,Y1~Y4优选为氢、烷基、环烷基、杂环基、链烯基、环烯基、炔基、羟基、巯基、烷氧基、烷基硫基、芳基醚基、芳基硫醚基、芳基或杂芳基。另外,这些基团可以进一步被上述的取代基取代。
其中,Y1~Y4中的至少一个为包含脂肪族环状烃结构的基团。作为所谓脂肪族环状烃结构,可举出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环状烃(环烷基)结构、不饱和环状烃(环烯基)结构等。其中,从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饱和环状烃(环烷基)结构。
构成脂肪族环状烃结构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4~30 个、优选为5~20个、更优选为5~15个的范围。
通过使构成脂肪族环状烃结构的碳原子数为上述范围内,从而不仅能确保与发光材料的相容性,而且能得到高耐久性。
作为饱和环状烃(环烷基)结构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将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β-甲基苯乙烯、对羟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对异丙基苯乙烯、对二乙烯基苯、烷氧基苯乙烯、氯苯乙烯、芪、1-乙烯基萘、二苯基乙烯、三苯基乙烯、四苯基乙烯、4-乙烯基联苯等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的聚合物的芳香环部分进行氢化而得到的结构等。另外,也可将如乙烯基环己烷等那样具有饱和环状烃结构的乙烯基单体作为原料使用。
本发明中,只要Y1~Y4中的至少一个为包含脂肪族环状烃结构的基团即可,对于它们的组合特没有限制,从获得容易性、成本的观点考虑,优选Y1~Y4中的至少一个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基。另外,更优选Y1~Y4中的一个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
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中包含的(B)成分的树脂中的通式(1) 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重复单元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在(B)成分的树脂的总量中,优选为3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70重量%以上。通过使通式(1) 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重复单元的比例为上述范围,从而能确保与发光材料的相容性,能得到更高的耐久性。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中包含的(B)成分的树脂中的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重复单元的含量而言,在(B)成分的树脂的总量中,优选为9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9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5重量%以下。通过使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重复单元的比例为上述范围,从而在将颜色转换组合物制成膜时,耐破裂性优异。
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中包含的(B)成分的树脂中的通式(2) 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重复单元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在(B)成分的树脂的总量中,优选为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15重量%以上。通过使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上述范围,能确保发光材料的分散性,能得到更高的耐久性。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中包含的(B)成分的树脂中的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重复单元的含量而言,在(B)成分的树脂的总量中,优选为7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重量%以下。通过使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重复单元的比例为上述范围,能确保与发光材料的相容性,在将颜色转换组合物制成膜时,发光强度优异。
(B)成分的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5,000以上,优选为15,000 以上,更优选为20,000以上,此外,为500,000以下,优选为100,000 以下,更优选为50,000以下。重均分子量为上述范围内时,与发光材料的相容性良好,并且,能得到耐久性更高的颜色转换组合物。
本发明中的重均分子量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法)测得的值。具体而言,是指通过以下方式求出的值:用孔径为0.45μm膜滤器对样品进行过滤,然后,使用GPC(TosohCorporation制HLC-82A) (展开溶剂:甲苯,展开速度:1.0ml/分钟,柱:Tosoh Corporation制TSKgelG2000HXL),按照聚苯乙烯换算。
(B)成分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50~200℃,更优选为100~160℃。为上述范围内时,由该组合物形成的颜色转换膜中,能得到更高的耐久性。
玻璃化转变温度可利用市售的测定器[例如,Seiko电子工业公司制的差示扫描量热计(商品名为DSC6220,升温速度为0.5℃/min)] 进行测定。
这些树脂的合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适当利用已知的方法、例如在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使各原料单体共聚等方法,也可使用市售品。作为属于(B)成分的树脂的市售品,可举出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Optimas7500、Optimas6000等,但不限于这些。
(热塑性树脂)
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优选还包含与上述(B)成分的树脂不同的热塑性树脂(C)。作为热塑性树脂(C)的具体例,可使用丙烯酸系、甲基丙烯酸系、聚肉桂酸乙烯系、聚酰亚胺系、环橡胶系等具有反应性乙烯基的光固化型抗蚀剂材料、环氧树脂、聚硅氧烷树脂(包括聚硅氧烷橡胶、聚硅氧烷凝胶等有机聚硅氧烷固化物(交联物))、尿素树脂、氟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基树脂、聚酰胺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纤维素树脂、脂肪族酯树脂、芳香族酯树脂、脂肪族聚烯烃树脂、芳香族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芳香族系单体的聚合物、及其芳香环部分的氢化物等已知的物质。另外,可使用这些共聚树脂,也可混合 2种以上。这些树脂中,从透明性、耐热性等的观点考虑,优选为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或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芳香族系单体的聚合物、及其芳香环部分的氢化物。
对于热塑性树脂(C)的含量而言,将(B)成分的含量作为100 重量份时,优选为1重量份以上且200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重量份以上且500重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上且50重量份以下。热塑性树脂(C)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时,能控制发光材料的峰波长及/或半峰宽,能进一步提高颜色再现性。
<其他添加剂>
对于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而言,除了前述(A)成分及(B) 成分以外,还可添加填充剂、抗氧化剂、加工及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耐光性稳定剂、用于使涂布膜稳定化的分散剂、流平剂、增塑剂、环氧化合物等交联剂、胺·酸酐·咪唑等固化剂、颜料、作为膜表面的改性剂的硅烷偶联剂等粘接辅助剂等。
作为填充剂,可举出气相二氧化硅、玻璃粉末、石英粉末等微粒、氧化钛、氧化锆、钛酸钡、氧化锌、聚硅氧烷微粒,但不特别地受到限制。另外,这些填充剂可以单独,也可并用多种。
作为抗氧化剂,可举出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4- 乙基酚等苯酚系抗氧化剂,但不特别地受到限制。另外,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并用多种。
作为加工及热稳定剂,可举出亚磷酸三丁酯、亚磷酸三环己酯、三乙基膦、二苯基丁基膦等磷系稳定剂,但不特别地受到限制。另外,这些稳定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并用多种。
作为耐光性稳定剂,可举出例如2-(5-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等苯并三唑类,但不特别地受到限制。另外,这些耐光性稳定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并用多种。
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中的这些添加剂的含量虽然也取决于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荧光量子收率及激发波长中的吸收强度、以及制作的膜的厚度、透光率,但相对于(B)成分的100重量份而言,通常为1.0×10-3重量份以上且3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10-2重量份以上且15重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0×10-1重量份以上且10 重量份以下。
<溶剂>
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可包含溶剂。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能调节流动状态的树脂的粘度、不会过度对发光物质的发光及耐久性带来影响的溶剂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水、2-丙醇、乙醇、甲苯、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己烷、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松油醇、TEXANOL、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乙酸酯、1-甲氧基-2-丙醇、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等,也可将这些溶剂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这些溶剂中,从不会对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劣化带来影响、干燥后的残留溶剂少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使用甲苯。
<颜色转换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以下,对本发明的颜色转换组合物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将规定量的前述的发光材料、树脂、溶剂等混合。以成为规定的组成的方式将上述的成分混合,然后用均化器、自转公转型搅拌机、三辊磨、球磨机、行星式球磨机、珠磨机等搅拌·混炼机进行均匀混合分散,由此,能得到颜色转换组合物。还优选在混合分散后、或混合分散的过程中,在真空或减压条件下进行脱泡。另外,也可进行下述处理:预先将某些特定成分混合;进行老化;等等。也可通过蒸发器将溶剂除去,成为所期望的固态成分浓度。
<颜色转换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中,颜色转换膜包含将颜色转换组合物干燥或固化而得到的层即可,对其构成没有限制。作为颜色转换膜的代表性的结构例,可举出:如图1所示那样,基材层10、与通过将颜色转换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颜色转换层11的层叠体;或者,如图2所示那样,颜色转换层11被多层基材层10夹持而成的层叠体。为了防止颜色转换层的因氧、水分、热而导致的劣化,可以如图3所示那样进一步在颜色转换膜上设置阻隔膜12。
颜色转换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以全部层的总和计,优选为1~ 5000μm。小于1μm时,存在膜的强韧性变小这样的问题。大于5000μm 时,容易发生破裂,不易进行颜色转换膜的成型。更优选为10~ 1000μm,进一步优选为15~500μm,特别优选为30~300μm。
本发明中的颜色转换膜所涉及的膜厚是指基于JIS K7130(1999) 塑料-膜及片材-厚度测定方法中的基于机械扫描的厚度的测定方法A 法所测得的膜厚(平均膜厚)。
(基材层)
作为基材层,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已知的金属、膜、玻璃、陶瓷、纸等。具体而言,可举出铝(也包含铝合金)、锌、铜、铁等金属板或箔、纤维素乙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缩醛、芳香族聚酰胺、聚硅氧烷、聚烯烃、热塑性氟树脂、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ETFE)等塑料的膜、α-聚烯烃树脂、聚己内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硅氧烷树脂及由它们与乙烯的共聚树脂形成的塑料的膜、层压了前述塑料的纸、或经前述塑料涂覆的纸、层压或蒸镀了前述金属的纸、层压或蒸镀了前述金属的塑料膜等。另外,基材为金属板的情况下,可对表面进行铬系、镍系等的镀覆处理、陶瓷处理。
这些中,从颜色转换膜的制作容易性、颜色转换膜的成型容易性考虑,可优选使用玻璃、树脂膜。另外,为了消除在对膜状的基材进行处理时发生断裂等的担忧,优选强度高的膜。从它们的要求特性、经济性的方面考虑,优选树脂膜,这些中,从经济性、处理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为选自由PET、聚苯硫醚、聚碳酸酯、聚丙烯组成的组中的塑料膜。另外,在使颜色转换膜干燥的情况下、利用挤出机于200℃以上的高温将颜色转换膜进行压接成型的情况下,从耐热性的方面考虑,优选聚酰亚胺膜。从膜的剥离容易性考虑,可预先对基材层的表面进行脱模处理。
基材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下限,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2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8μm以上。另外,作为上限,优选为5000μm以下,更优选为3000μm以下。
(颜色转换层)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颜色转换膜的颜色转换层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将利用上述的方法制作的颜色转换组合物涂布于基材上并使其干燥。涂布可利用逆向辊涂机、刮涂机、缝模涂布机、直接凹版涂布机、胶印凹版涂布机、吻合式涂布机、自然辊涂机、气刀涂布机、辊式刮涂机、双流涂布机、棒涂机、线棒涂布机、涂敷器、浸涂机、帘式涂布机、旋涂机、刮刀式涂布机等进行。为了得到颜色转换层的膜厚均匀性,优选用缝模涂布机、浸涂机进行涂布。
颜色转换层的干燥可利用热风干燥机、红外线干燥机等常规的加热装置进行。颜色转换膜的加热可使用热风干燥机、红外线干燥机等常规的加热装置。这种情况下,加热条件通常为于40℃~250℃进行 1分钟~5小时,优选为于60℃~200℃进行2分钟~4小时。另外,也可进行分步固化等阶段性的加热固化。
制作颜色转换层后,根据需要也可变更基材。这种情况下,作为简易的方法,可举出:使用加热板进行重新贴合的方法;使用了真空层压机、干式膜层压机的方法;等等,不限于这些。
颜色转换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1000μm,更优选为 10~1000μm。小于1μm时,存在膜的强韧性变小这样的问题。大于 1000μm时,变得容易发生破裂,不易进行颜色转换膜的成型。更优选为10~100μm,进一步优选为15~100μm,特别优选为30~100μm。
(阻隔膜)
作为阻隔膜,可在针对颜色转换层提高气体阻隔性的情况下等合适地使用,可举出例如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钽、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钇、氧化镁等无机氧化物、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钛、碳化氮化硅等无机氮化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或向它们中添加其他元素而成的金属氧化物薄膜、金属氮化物薄膜、或由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聚硅氧烷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氟系树脂、乙酸乙烯酯的皂化物等聚乙烯醇系树脂等各种树脂形成的膜。另外,作为相对于水分具有阻隔功能的膜,可举出例如由聚乙烯、聚丙烯、尼龙、聚偏二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与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与丙烯腈的共聚物、氟系树脂、乙酸乙烯酯的皂化物等聚乙烯醇系树脂等各种树脂形成的膜。
如图3所示那样,阻隔膜可被设置在颜色转换层11的两面,也可仅被设置在一面。
另外,根据颜色转换膜所要求的功能,可以进一步设置光扩散层、具有防反射功能、防眩功能、防反射防眩功能、硬涂层功能(耐摩擦功能)、防静电功能、防污功能、电磁波屏蔽功能、红外线阻断功能、紫外线阻断功能、偏光功能、调色功能的辅助层。
<激发光>
对于激发光的种类而言,只要是在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等混合的发光物质可吸收的波长区域显示发光的激发光即可,任何激发光均可使用。例如,热阴极管、冷阴极管、无机EL等荧光性光源、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光源、LED光源、白热光源、或太阳光等任意的激发光在原理上均可利用,其中,LED是优选的激发光,在显示器、照明用途中,从可提高蓝色光的色纯度的方面考虑,具有430~500nm的范围的激发光的蓝色LED为更优选的激发光。激发光的波长范围位于上述范围的长波长侧时,欠缺蓝色光,因而将无法形成白色光,另外,激发光的波长范围位于上述范围的短波长侧时,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等发光物质或树脂等有机化合物容易发生光劣化,因而不优选。
激发光可以具有1种发光峰,也可具有2种以上的发光峰,为了提高色纯度,优选具有1种发光峰的激发光。另外,也可将发光峰的种类不同的多种激发光源任意地组合使用。
<光源单元>
本发明中的光源单元为至少包含光源及颜色转换组合物或颜色转换膜的构成。包含颜色转换组合物的情况下,对于光源和颜色转换组合物的配置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取向光源直接涂布颜色转换组合物而成的构成,也可采取向与光源隔开的膜、玻璃等涂布颜色转换组合物而成的构成。包含颜色转换膜的情况下,对于光源和颜色转换膜的配置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取使光源与颜色转换膜密合而成的构成,也可采取将光源与颜色转换膜隔开的远程荧光粉形式。另外,出于提高色纯度的目的,可以采取还包含滤色器的构成。
如上文所述,430~500nm的范围的激发光为比较小的激发能量,能防止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等发光物质的分解,因此,光源优选为在430~500nm的范围内具有极大发光的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中的光源单元在空间照明、背光源等各种光源中有用,具体而言,可用于显示器、照明、室内装饰、标识、招牌等用途,尤其是,特别优选用于显示器、照明用途。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的限制。
下述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化合物G-1、R-1为以下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7]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691
<颜色转换特性的测定>
在搭载有各颜色转换膜及蓝色LED(USHIO EPITEX公司制;型号SMBB450H-1100,发光峰波长:450nm)的发光装置中,流通100mA 的电流,将蓝色LED点亮,使用分光辐射亮度计(CS-1000,KONICA MINOLTA公司制),测定发光光谱、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及色度。需要说明的是,使各颜色转换膜与蓝色LED元件的距离为3cm。
<光耐久性的测试>
在搭载有各颜色转换膜及蓝色LED(USHIO EPITEX公司制;型号SMBB450H-1100,发光峰波长:450nm)的发光装置中,流通100mA 的电流,将蓝色LED点亮,使用分光辐射亮度计(CS-1000,KONICA MINOLTA公司制),测定初始亮度。需要说明的是,使各颜色转换膜与蓝色LED元件的距离为3cm。然后,在50℃的环境下,连续照射来自蓝色LED元件的光,观测亮度从初始值下降10%的时间,由此,对颜色转换膜的耐久性进行评价。
<颜色再现范围测定>
将BenQ公司制液晶显示器(SW2700PT)分解,代替内置的颜色转换片材,而插入后述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作的颜色转换片材,然后,按照原样组装。此时的背光源单元的构成为“反射膜/导光板/ 扩散片材/颜色转换片材/棱镜片材/偏光反射膜”。使用分光辐射亮度计 (CS-1000,KONICA MINOLTA公司制)测定由得到的显示器显示蓝色、绿色、红色的单色时的(x、y)颜色空间中各自的颜色坐标。由得到的3点的颜色坐标算出色域的面积,算出相对于DCI-P3标准的色域面积的面积比。面积比为100%以上时,为良好,为110%以上时,非常好。
1H-NMR的测定>
对于化合物的1H-NMR而言,使用超导FTNMR EX-270(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利用氘代氯仿溶液进行测定。
<发光材料>
合成例1
化合物G-1的合成方法
将在2,4-二甲基吡咯-3-甲酸乙酯(100g)、甲醇(522mL)、水 (261mL)中溶解氢氧化钾(166g)而成的水溶液放入至烧瓶中,进行4小时回流。然后,通过蒸馏将甲醇馏去,使用冰浴,冷却至内温为10℃以下。在冰浴中,滴加浓盐酸247mL,使pH成为1。对析出的褐色固体进行过滤,用水洗涤固体,以淡褐色固体形式得到2,4-二甲基-吡咯-3-甲酸(74g)。
将2,4-二甲基-吡咯-3-甲酸(30.3g)、2,2,3,3,4,4,4-七氟-1-丁醇 (56.5g)、DCC(44.9g)、DMAP(2.13g)、乙酸乙酯(725mL) 放入至烧瓶中,进行2小时回流。使用冰浴,冷却至内温为10℃以下,然后进行过滤,向滤液中添加水500mL,进行10分钟搅拌,然后将有机层分液。进而,用水500mL洗涤有机层2次,用硫酸镁将该有机层进行干燥,过滤后,将溶剂馏去。将得到的固体溶解于甲苯 500mL中,利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纯化,得到39.0g的中间体A。
将3,5-双(4-甲氧基羰基苯基)苯甲醛(1.0g)和中间体A(3.6g) 放入至烧瓶中,添加二氯甲烷(28mL)及三氟乙酸(1滴),在氮气气氛下进行15小时搅拌。添加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2.5g),进一步进行1小时搅拌。反应结束后,添加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2.1mL)及二异丙基乙基胺(3.2mL),进行4小时搅拌后,进一步添加水(100mL),进行搅拌,将有机层分液。用硫酸镁将该有机层进行干燥,过滤后,将溶剂馏去。利用硅胶柱色谱法对得到的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得到化合物1.1g的G-1。
1H-NMR(CDCl3,ppm):8.16(d,4H)、8.07(s,1H)、7.73 (d,4H)、7.60(s,2H)、4.72(t,4H)、3.96(s,6H)、2.87 (s,6H)、1.83(s,6H)。
G-2:使用了SIGMA-ALDRICH制的香豆素6。
G-3:使用了SIGMA-ALDRICH制的量子点(制品编号753777)。
合成例2
化合物R-1的合成方法
在氮气气流下,于120℃,对4-(4-叔丁基苯基)-2-(4-甲氧基苯基)吡咯300mg、2-甲氧基苯甲酰氯201mg和甲苯10ml的混合溶液进行6小时加热。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蒸发。用乙醇20ml洗涤,进行真空干燥后,得到2-(2-甲氧基苯甲酰基)-3-(4-叔丁基苯基) -5-(4-甲氧基苯基)吡咯260mg。
接下来,在氮气气流下,于125℃,对2-(2-甲氧基苯甲酰基) -3-(4-叔丁基苯基)-5-(4-甲氧基苯基)吡咯260mg、4-(4-叔丁基苯基)-2-(4-甲氧基苯基)吡咯180mg、甲磺酸酐206mg和经脱气的甲苯10ml的混合溶液进行7小时加热。冷却至室温后,注入水20ml,用二氯甲烷30ml进行萃取。用水20ml洗涤有机层2次,进行蒸发,并进行真空干燥。
接下来,在氮气气流下,向得到的亚甲基吡咯体和甲苯10ml的混合溶液中添加二异丙基乙基胺305mg、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670mg,在室温下进行3小时搅拌。注入水20ml,用二氯甲烷30ml进行萃取。用水20ml洗涤有机层2次,用硫酸镁干燥后,进行蒸发。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纯化,真空干燥后,得到红紫色粉末0.27g。得到的粉末的1H-NMR分析结果如下所示,确认了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的红紫色粉末为R-1。
1H-NMR(CDCl3,ppm):1.19(s,18H)、3.42(s,3H)、3.85 (s,6H)、5.72(d,1H)、6.20(t,1H)、6.42-6.97(m,16H),7.89 (d,4H)。
R-2:作为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以外的有机发光材料,使用了 BASF制的“Lumogen”(注册商标)F Red 300。
R-3:使用了SIGMA-ALDRICH制的量子点(制品编号753882)。
<树脂>
树脂A的合成
相对于由作为单体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甲酯29.5重量%和苯乙烯 70.5重量%、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0.005重量%的过氧2-乙基己酸叔戊酯形成的单体组合物100重量份而言,以400重量份的比例混合作为溶剂的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以1kg/小时连续地向带有螺带桨(helical ribbon)的10升混合槽中进料,以2.5小时的平均滞留时间、150℃的聚合温度连续进行聚合。
以聚合槽液面为恒定的方式,从底部抽出聚合液,一边维持为 150℃,一边向具备排出口的挤出机中导入,在将挥发成分脱去的同时,将树脂挤出。
将得到的树脂溶解于二氧杂环己烷中,制备10重量%二氧杂环己烷溶液。向1000mL高压釜装置中装入10重量%二氧杂环己烷溶液 500重量份、10重量%Pd/C(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1重量份,以10MPa 的氢压,于200℃保持15小时,进行来自苯乙烯的芳香环的氢化反应。通过过滤器除去Pd/C,然后将得到的树脂液在甲醇中沉淀纯化,由此得到树脂A。
通过1H-NMR测定,算出树脂A中的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与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含量,结果可知,树脂A为包含通式 (1)表示的部分结构30.0重量%、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70.0 重量%的树脂。另外可知,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Y1~Y4中,一个为未取代的环己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
树脂B的合成
使用由作为单体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甲酯49.0重量%和苯乙烯51.0 重量%、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0.005重量%的过氧2-乙基己酸叔戊酯形成的单体组合物,除此之外,进行与树脂A同样的操作,合成树脂 B。
通过1H-NMR测定,算出树脂B中的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含量,结果可知,树脂B为包含通式 (1)表示的部分结构50.0重量%、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50.0 重量%的树脂。另外可知,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Y1~Y4中,一个为未取代的环己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
树脂C的合成
使用由作为单体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甲酯59.0重量%和苯乙烯41.0 重量%、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0.005重量%的过氧2-乙基己酸叔戊酯形成的单体组合物,除此之外,进行与树脂A同样的操作,合成树脂 C。
通过1H-NMR测定,算出树脂C中的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含量,结果可知,树脂C为包含通式 (1)表示的部分结构60.0重量%、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40.0 重量%的树脂。另外可知,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Y1~Y4中,一个为未取代的环己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
树脂D的合成
使用由作为单体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甲酯74.5重量%和苯乙烯24.5 重量%、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0.005重量%的过氧2-乙基己酸叔戊酯形成的单体组合物,除此之外,进行与树脂A同样的操作,合成树脂 D。
通过1H-NMR测定,算出树脂D中的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含量,结果可知,树脂D为包含通式 (1)表示的部分结构75.0重量%、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25.0 重量%的树脂。另外可知,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Y1~Y4中的一个为未取代的环己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
树脂E的合成
使用由作为单体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甲酯84.0重量%和苯乙烯16.0 重量%、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0.005重量%的过氧2-乙基己酸叔戊酯形成的单体组合物,除此之外,进行与树脂A同样的操作,合成树脂 E。
通过1H-NMR测定,算出树脂E中的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含量,结果可知,树脂E为包含通式 (1)表示的部分结构85.0重量%、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15.0 重量%的树脂。另外可知,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Y1~Y4中的一个为未取代的环己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
树脂F的合成
使用由作为单体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甲酯94.5重量%和苯乙烯5.5 重量%、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0.005重量%的过氧2-乙基己酸叔戊酯形成的单体组合物,除此之外,进行与树脂A同样的操作,合成树脂 F。
通过1H-NMR测定,算出树脂F中的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含量,结果可知,树脂F为包含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95.0重量%、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5.0重量%的树脂。另外可知,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Y1~Y4中的一个为未取代的环己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
树脂G:使用了Optimas6000(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PMMA- 氢化苯乙烯共聚物)。
通过1H-NMR测定,算出树脂G中的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含量,结果可知,树脂G为包含通式 (1)表示的部分结构61.0重量%、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39.0 重量%的树脂。另外可知,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Y1~Y4中的一个为未取代的环己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
树脂H:使用了Optimas7500(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PMMA- 氢化苯乙烯共聚物)。
通过1H-NMR测定,算出树脂H中的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含量,结果可知,树脂H为包含通式 (1)表示的部分结构77.0重量%、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23.0 重量%的树脂。另外可知,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Y1~Y4中的一个为未取代的环己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
树脂I的合成
使用由作为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甲酯75.0重量%和苯乙烯25.0重量%、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0.005重量%的过氧2-乙基己酸叔戊酯形成的单体组合物,除此之外,进行与树脂A同样的操作,合成树脂I。
通过1H-NMR测定,算出树脂I中的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含量,结果可知,树脂I为包含通式 (1)表示的部分结构75.7重量%、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24.3 重量%的树脂。
另外可知,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Y1~Y4中的一个为未取代的环己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
树脂J:使用了BR-85(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制, PMMA)。
树脂K的合成
使用由作为单体成分的苯乙烯100.0重量%、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0.005重量%的过氧2-乙基己酸叔戊酯形成的单体组合物,除此之外,进行与树脂A同样的操作,合成树脂K。
通过1H-NMR测定可知,树脂K为包含通式(2)表示的结构100 重量%的树脂。另外可知,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Y1~Y4中的一个为未取代的环己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
树脂L:使用了SEPTON V9827(KURARAY株式会社制氢化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L为具有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并且Y1~Y4中的一个为未取代的环己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但不包含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的树脂。
树脂M的合成
使用由作为单体成分的甲基丙烯酸乙酯74.5重量%和苯乙烯24.5 重量%、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0.005重量%的过氧2-乙基己酸叔戊酯形成的单体组合物,除此之外,进行与树脂A同样的操作,合成树脂 M。
通过1H-NMR测定,算出树脂M中的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含量,结果可知,树脂M为包含通式 (1)表示的部分结构75.0重量%、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25.0 重量%的树脂。另外可知,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Y1~Y4中的一个为未取代的环己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
树脂N的合成
使用由作为单体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甲酯74.5重量%和1-乙烯基萘 24.5重量%、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0.005重量%的过氧2-乙基己酸叔戊酯形成的单体组合物,除此之外,进行与树脂A同样的操作,合成树脂N。
通过1H-NMR测定,算出树脂N中的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含量,结果可知,树脂N为包含通式 (1)表示的部分结构75.0重量%、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25.0 重量%的树脂。另外可知,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Y1~Y4中的一个为未取代的十氢萘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
(实施例1~9)
相对于树脂100重量份,将化合物G-1 0.40重量份、化合物R-1 0.01重量份、作为溶剂的甲苯300重量份进行混合,然后,使用行星式搅拌·脱泡装置“MAZERUSTAR KK-400”(Kurabo Industries Ltd. 制),以1000rpm进行20分钟搅拌·脱泡,得到作为颜色转换层制作用树脂液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各实施例中,颜色转换层制作树脂液制作时使用的树脂如表2所示。
同样地,作为树脂,使用“Vylon630”(东洋纺株式会社制聚酯树脂),相对于聚酯树脂100重量份将300重量份的作为溶剂的甲苯进行混合,然后,使用行星式搅拌·脱泡装置“MAZERUSTAR KK-400”(Kurabo Industries Ltd.制),以300rpm进行20分钟搅拌·脱泡,得到树脂组合物。
接下来,使用缝模涂布机,将颜色转换组合物涂布于“Lumirror”U48(东丽株式会社)制,厚度为50μm)上,于120℃进行20分钟加热,进行干燥,形成平均膜厚为20μm的颜色转换层。
同样地,使用缝模涂布机,将作为粘接剂组合物的上述树脂组合物涂布于光扩散膜“Chemical Matte”125PW(Kimoto Co Ltd.制,厚度为138μm)的PET基材层侧,于120℃进行20分钟加热、干燥,形成平均膜厚为15μm的粘接层。
接下来,以颜色转换层与粘接层直接层叠的方式,将上述2个单元加热层压,由此,制作“基材层/颜色转换层/粘接层/基材层/光扩散层”这样的结构的颜色转换膜。
使用各实施例中制作的颜色转换膜,使蓝色光进行颜色转换,结果,若仅选择绿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529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27nm的绿色发光,若仅选择红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622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 54nm的红色发光。
利用前述的方法测定颜色转换特性,算出将后述的比较例1中的绿色的发光强度作为1.00时的各实施例中的绿色的发光的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的相对值、和将后述的比较例1中的红色的发光强度作为 1.00时的各实施例中的红色的发光的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的相对值。另外,利用前述的方法进行光耐久性的测试。将结果示于表2。
另外,代替BenQ公司制液晶显示器(SW2700PT)中内置的颜色转换片材,而插入各实施例中制作的颜色转换片材,然后,按照原样组装。使用分光辐射亮度计(CS-1000、KONICA MINOLTA公司制)测定由得到的显示器显示蓝色、绿色、红色的单色时的(x、y) 色空间中各自的颜色坐标。由得到的3点的颜色坐标算出色域的面积,算出相对于DCI-P3标准的色域面积的面积比。将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0)
颜色转换层制作用颜色转换组合物的制作时,作为发光材料,使用G-2及R-2,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4同样的操作,制成颜色转换膜。
使用制作的颜色转换膜,使蓝色光进行颜色转换,结果,若仅选择绿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535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80nm的绿色发光,若仅选择红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615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55nm的红色发光。
利用前述的方法测定颜色转换特性,算出将后述的比较例1中的绿色的发光强度作为1.00时的各实施例中的绿色的发光的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的相对值、和将后述的比较例1中的红色的发光强度作为 1.00时的各实施例中的红色的发光的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的相对值。另外,利用前述的方法进行光耐久性的测试和颜色再现性测定。将结果示于表3。
(实施例11)
颜色转换层制作用颜色转换组合物的制作时,作为发光材料,使用G-3及R-3,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4同样的操作,制成颜色转换膜。
使用制作的颜色转换膜,使蓝色光进行颜色转换,结果,若仅选择绿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535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35nm的绿色发光,若仅选择红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630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40nm的红色发光。
利用前述的方法测定颜色转换特性,算出将后述的比较例1中的绿色的发光强度作为1.00时的各实施例中的绿色的发光的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的相对值、和将后述的比较例1中的红色的发光强度作为 1.00时的各实施例中的红色的发光的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的相对值。另外,利用前述的方法进行光耐久性的测试和颜色再现性测定。将结果示于表3。
(实施例12)
颜色转换层制作用颜色转换组合物的制作时,作为树脂,使用树脂M,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4同样的操作,制成颜色转换膜。
使用制作的颜色转换膜,使蓝色光进行颜色转换,结果,若仅选择绿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529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27nm的绿色发光,若仅选择红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622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54nm的红色发光。
利用前述的方法测定颜色转换特性,算出将后述的比较例1中的绿色的发光强度作为1.00时的各实施例中的绿色的发光的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的相对值、和将后述的比较例1中的红色的发光强度作为 1.00时的各实施例中的红色的发光的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的相对值。另外,利用前述的方法进行光耐久性的测试和颜色再现性测定。将结果示于表3。
(实施例13)
颜色转换层制作用的颜色转换组合物的制作时,作为树脂,使用树脂N,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4同样的操作,制成颜色转换膜。
使用制作的颜色转换膜,使蓝色光进行颜色转换,结果,若仅选择绿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529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27nm的绿色发光,若仅选择红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622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54nm的红色发光。
利用前述的方法测定颜色转换特性,算出将后述的比较例1中的绿色的发光强度作为1.00时的各实施例中的绿色的发光的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的相对值、和将后述的比较例1中的红色的发光强度作为 1.00时的各实施例中的红色的发光的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的相对值。另外,利用前述的方法进行光耐久性的测试和颜色再现性测定。将结果示于表3。
可知与比较例1中得到的颜色转换膜的耐久性相比,实施例1~ 13的颜色转换膜的耐久性高,尤其是实施例3~5、及实施例7、8中制作的颜色转换膜的耐久性特别高。
(比较例1及2)
在颜色转换层制作用的颜色转换组合物的制作时,作为树脂,使用表2所示的树脂,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制作颜色转换膜。
使用得到的颜色转换膜,使蓝色光进行颜色转换,结果,若仅选择绿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529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27nm的绿色发光,若仅选择红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622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54nm的红色发光。
利用前述的方法测定颜色转换特性,算出将后述的比较例1中的绿色的发光强度作为1.00时的各实施例中的绿色的发光的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的相对值、和将后述的比较例1中的红色的发光强度作为 1.00时的各实施例中的红色的发光的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的相对值。结果如表2所示。
可知树脂与发光材料的相容性差,发光材料凝聚,因此,绿色及红色的发光强度变得非常低。
另外,利用前述的方法进行光耐久性的测试,结果,亮度从初始值下降10%的时间为10小时,耐久性非常差。
(比较例3)
颜色转换层制作用的颜色转换组合物的制作时,作为树脂,以1: 1的比例混合树脂J和树脂L而使用,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制作颜色转换膜。
使用得到的颜色转换膜,使蓝色光进行颜色转换,结果,若仅选择绿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529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27nm的绿色发光,若仅选择红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622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54nm的红色发光。
通过前述的颜色转换特性测定,测定绿色的发光的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和红色的发光强度。另外,利用前述的方法进行光耐久性的测试和颜色再现性测定。将结果示于表3。
(比较例4)
颜色转换层制作用颜色转换组合物的制作时,作为发光材料,使用G-2及R-2,除此之外,通过与比较例1同样的操作来制作颜色转换膜。
使用得到的颜色转换膜,使蓝色光进行颜色转换,结果,若仅选择绿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535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80nm的绿色发光,若仅选择红色光的发光区域,则可得到峰波长为615nm、峰波长处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为55nm的红色发光。
通过前述的颜色转换特性测定,测定绿色的发光的峰波长处的发光强度、和红色的发光强度。另外,利用前述的方法进行光耐久性的测试和颜色再现性测定。将结果示于表3。
对实施例1~13、比较例1、比较例2~4进行比较,实施例1~ 13的亮度下降10%的时间大幅提高。即,可知使用的树脂在分子内同时具有通式(1)表示的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结构时,耐久性提高。另外,对实施例10及11进行比较可知,发光材料为有机发光材料时,耐久性进一步大幅提高。即,与发光材料为量子点(无机材料) 的实施例11相比,发光材料为有机材料的实施例10的耐久性更优异。此外,由实施例4及10的结果可知,在发光材料为有机材料、为通式(3)表示的结构的情况下,耐久性更优异。
[表2]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831
[表3]
Figure GDA0002370475340000841
附图标记说明
1 颜色转换膜
10 基材层
11 颜色转换层
12 阻隔膜

Claims (18)

1.颜色转换组合物,其是将入射光转换为波长比该入射光的波长更长的光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的A成分及B,
A成分:至少1种的发光材料,
B成分:在分子结构中具有通式(1)表示的部分结构、和通式(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树脂,
[化学式1]
Figure FDA0003091779380000011
通式(1)中,Z1及Z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20以下的有机基团,
[化学式2]
Figure FDA0003091779380000012
通式(2)中,Y1~Y4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20以下的有机基团,并且,Y1~Y4中的至少一个为经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2)的Y1~Y4中的一个为经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基,其他三个为氢原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的Z1为甲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的Z2为甲基。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中,所述发光材料为有机发光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中,A成分含有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
Figure FDA0003091779380000021
X为C-R7或N,
R1~R9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氢原子、烷基、环烷基、杂环基、链烯基、环烯基、炔基、羟基、硫醇基、烷氧基、烷基硫基、芳基醚基、芳基硫醚基、芳基、杂芳基、卤素、氰基、醛基、羰基、羧基、氧基羰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硝基、甲硅烷基、硅氧烷基、硼烷基、氧化膦基中选择,并且,R1~R9中的相邻取代基之间可形成稠环及/或脂肪族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中,通式(3)中,X为C-R7,R7为通式(4)表示的基团,
[化学式4]
Figure FDA0003091779380000022
r从由氢原子、烷基、环烷基、杂环基、链烯基、环烯基、炔基、羟基、硫醇基、烷氧基、烷基硫基、芳基醚基、芳基硫醚基、芳基、杂芳基、卤素、氰基、醛基、羰基、羧基、氧基羰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硝基、甲硅烷基、硅氧烷基、硼烷基、氧化膦基组成的组中选择,k为1~3的整数,k为2以上时,r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中,通式(3)中,R1、R3、R4及R6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经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中,通式(3)中,R1、R3、R4及R6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经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中,A成分含有:通过使用波长为40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范围的激发光,从而呈现在500nm以上且580nm以下的区域可观测到峰波长的发光的发光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中,A成分含有下述的发光材料a及b,
a:通过使用波长为40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范围的激发光,从而呈现在500nm以上且580nm以下的区域可观测到峰波长的发光的发光材料,
b:通过被波长为40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范围的激发光或从发光材料a发出的光中的任意一方或两方激发,从而呈现在580nm以上且750nm以下的区域可观测到峰波长的发光的发光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中,所述通过使用波长为40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范围的激发光,从而呈现峰波长为500nm以上且580nm以下的发光的发光材料为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其中,所述发光材料b为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14.颜色转换膜,其包含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颜色转换组合物层或其固化物层。
15.光源单元,其包含光源及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颜色转换膜。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源单元,其是光源在40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极大发光的发光二极管。
17.显示器,其包含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光源单元。
18.照明,其包含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光源单元。
CN201880047595.2A 2017-07-28 2018-07-10 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膜以及包含其的装置 Active CN1109453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6289 2017-07-28
JP2017-146289 2017-07-28
PCT/JP2018/026035 WO2019021813A1 (ja) 2017-07-28 2018-07-10 色変換組成物、色変換フィルムならびにそれを含む光源ユニット、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照明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5389A CN110945389A (zh) 2020-03-31
CN110945389B true CN110945389B (zh) 2021-08-03

Family

ID=65041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7595.2A Active CN110945389B (zh) 2017-07-28 2018-07-10 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膜以及包含其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9504B2 (zh)
JP (1) JP6690721B2 (zh)
KR (1) KR102354818B1 (zh)
CN (1) CN110945389B (zh)
TW (1) TWI734921B (zh)
WO (1) WO20190218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30786A1 (ja) * 2020-12-18 2022-06-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色変換フィルム用組成物、色変換フィルム、色変換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3321671A (zh) * 2021-01-29 2021-08-3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氟硼二吡咯类固态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蓝光驱动的led
CN113234008A (zh) * 2021-04-27 2021-08-10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荧光有机物、荧光染料和序列色发光调控的方法
JPWO2022264896A1 (zh) * 2021-06-14 2022-12-22
CN117916636A (zh) 2021-09-16 2024-04-19 东丽株式会社 颜色转换构件、包含其的光源单元、显示器及照明装置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7054A (zh) * 2002-02-04 2003-08-20 铼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化的色转换层
EP1489154A4 (en) * 2002-02-21 2007-04-18 Hayashibara Biochem Lab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2008224982A (ja) * 2007-03-12 2008-09-25 Fujifilm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硬化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EP1661107B1 (en) * 2003-08-22 2009-07-08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thods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ing transparent luminescent polymers
CN102067729A (zh) * 2008-07-28 2011-05-18 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社 使用聚合物染料的色转换膜和使用该色转换膜的发多色光的有机el装置
JP2011241160A (ja) * 2010-05-17 2011-12-01 Yamamoto Chem Inc 色変換材料、該材料を含む組成物、該組成物を使用した色変換光学部品および該色変換光学部品を使用した発光素子
JP2013087243A (ja) * 2011-10-20 2013-05-13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球状蛍光体、波長変換型太陽電池封止材、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03153611A (zh) * 2011-06-07 2013-06-12 东丽株式会社 树脂片材层合体、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带有含荧光体树脂片材的led芯片的制造方法
WO2013094828A1 (en) * 2011-12-23 2013-06-27 Cheil Industries Inc.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and color filter using the same
CN103517964A (zh) * 2011-05-10 2014-01-15 巴斯夫欧洲公司 新型颜色转换器
JP2014136771A (ja) * 2013-01-17 2014-07-28 Yamamoto Chem Inc 波長変換層、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波長変換フィルタ
CN104046350A (zh) * 2013-03-15 2014-09-17 广州熵能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微球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5062916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Koninklijke Philips N.V. New class of green/yellow emitting phosphor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benzimidazoxanthenoisoquinolinone for led lighting
CN105283317A (zh) * 2013-03-15 2016-01-27 西甘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颜色变化组合物中降低背景色的化合物
JP2016130848A (ja) * 2015-01-13 2016-07-21 東友ファインケム株式会社Dongwoo Fine−Chem Co., Ltd. 自発光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から製造された色変換層を含む表示装置
WO2017002707A1 (ja) * 2015-06-29 2017-01-05 東レ株式会社 色変換組成物、色変換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含む発光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WO2017018392A1 (ja) * 2015-07-29 2017-02-02 Jsr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膜、波長変換部材、及び膜の形成方法
EP3034580A4 (en) * 2013-08-13 2017-04-12 DIC Corporation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WO2017104581A1 (ja) * 2015-12-18 2017-06-22 東レ株式会社 色変換組成物、色変換フィルム、それを含む光源ユニット、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06959583A (zh) * 2016-01-12 2017-07-18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自发射型感光树脂组合物、由其制备的颜色转换层及含颜色转换层的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6157A (en) 1990-04-23 1995-08-29 Morgan; Lee R. Boron difluoride compounds useful in photodynamic therapy and production of laser light
JP3159259B2 (ja) 1999-01-13 2001-04-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4005749B2 (ja) 1999-12-13 2007-11-1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色変換膜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4948713B2 (ja) 2001-04-19 2012-06-0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色変換材料、該材料を含む組成物、該組成物を使用した色変換光学部品および該色変換光学部品を使用した発光素子
JP4948714B2 (ja) 2001-05-24 2012-06-0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色変換材料、該材料を含む組成物、該組成物を使用した色変換光学部品および該色変換光学部品を使用した発光素子
JP5221859B2 (ja) 2006-03-09 2013-06-26 株式会社Adeka クマリン化合物を含有してなるフィルム、クマリン化合物とマトリクスを含む色変換層、該色変換層を含む色変換フィルタ、補色層、補色フィルタならびに多色発光デバイス
WO2008102879A1 (ja) * 2007-02-23 2008-08-28 Toray Industries, Inc.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インク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製造方法
JP2010061824A (ja) 2008-09-01 2010-03-18 Toray Ind Inc 色変換組成物
KR101596226B1 (ko) * 2008-09-05 2016-02-22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JP2012022028A (ja) 2010-07-12 2012-02-02 Ns Materials Kk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5527269B2 (ja) 2011-04-06 2014-06-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5742439B2 (ja) * 2011-05-02 2015-07-0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蛍光性化合物及び蛍光性樹脂組成物
KR102271784B1 (ko) 2014-03-26 2021-06-30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50130224A (ko) * 2014-05-13 2015-11-23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표시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CN106459608A (zh) * 2014-08-02 2017-02-22 株式会社Lg化学 染料复合物、光转换膜和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KR102204534B1 (ko) 2015-01-13 2021-01-20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5710496A (zh) * 2015-07-10 2023-02-24 迪睿合株式会社 荧光体片、具备该荧光体片的白色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白色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JP6834213B2 (ja) * 2015-07-29 2021-02-24 Jsr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膜、波長変換部材、及び膜の形成方法
JP2017043682A (ja) * 2015-08-25 2017-03-02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部材、蛍光体シート、白色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10472520B2 (en) * 2015-11-16 2019-11-12 StoreDot Ltd. Red enhancement in white LED displays using UV-cured color conversion films
KR102419336B1 (ko) * 2015-12-04 2022-07-12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형광체 시트, 그것을 사용한 발광체, 광원 유닛, 디스플레이 및 발광체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7054A (zh) * 2002-02-04 2003-08-20 铼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化的色转换层
EP1489154A4 (en) * 2002-02-21 2007-04-18 Hayashibara Biochem Lab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EP1661107B1 (en) * 2003-08-22 2009-07-08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thods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ing transparent luminescent polymers
JP2008224982A (ja) * 2007-03-12 2008-09-25 Fujifilm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硬化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2067729A (zh) * 2008-07-28 2011-05-18 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社 使用聚合物染料的色转换膜和使用该色转换膜的发多色光的有机el装置
JP2011241160A (ja) * 2010-05-17 2011-12-01 Yamamoto Chem Inc 色変換材料、該材料を含む組成物、該組成物を使用した色変換光学部品および該色変換光学部品を使用した発光素子
CN103517964A (zh) * 2011-05-10 2014-01-15 巴斯夫欧洲公司 新型颜色转换器
CN103153611A (zh) * 2011-06-07 2013-06-12 东丽株式会社 树脂片材层合体、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带有含荧光体树脂片材的led芯片的制造方法
JP2013087243A (ja) * 2011-10-20 2013-05-13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球状蛍光体、波長変換型太陽電池封止材、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WO2013094828A1 (en) * 2011-12-23 2013-06-27 Cheil Industries Inc.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and color filter using the same
JP2014136771A (ja) * 2013-01-17 2014-07-28 Yamamoto Chem Inc 波長変換層、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波長変換フィルタ
CN104046350A (zh) * 2013-03-15 2014-09-17 广州熵能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微球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83317A (zh) * 2013-03-15 2016-01-27 西甘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颜色变化组合物中降低背景色的化合物
EP3034580A4 (en) * 2013-08-13 2017-04-12 DIC Corporation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WO2015062916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Koninklijke Philips N.V. New class of green/yellow emitting phosphor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benzimidazoxanthenoisoquinolinone for led lighting
JP2016130848A (ja) * 2015-01-13 2016-07-21 東友ファインケム株式会社Dongwoo Fine−Chem Co., Ltd. 自発光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から製造された色変換層を含む表示装置
WO2017002707A1 (ja) * 2015-06-29 2017-01-05 東レ株式会社 色変換組成物、色変換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含む発光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WO2017018392A1 (ja) * 2015-07-29 2017-02-02 Jsr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膜、波長変換部材、及び膜の形成方法
WO2017104581A1 (ja) * 2015-12-18 2017-06-22 東レ株式会社 色変換組成物、色変換フィルム、それを含む光源ユニット、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06959583A (zh) * 2016-01-12 2017-07-18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自发射型感光树脂组合物、由其制备的颜色转换层及含颜色转换层的图像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ffect of substituent position on the photophysical;Dong L et al;《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20170517;第121卷(第21期);第11658-1166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4921B (zh) 2021-08-01
WO2019021813A1 (ja) 2019-01-31
KR20200032091A (ko) 2020-03-25
US20200165515A1 (en) 2020-05-28
KR102354818B1 (ko) 2022-01-24
JP6690721B2 (ja) 2020-04-28
JPWO2019021813A1 (ja) 2019-07-25
TW201910130A (zh) 2019-03-16
CN110945389A (zh) 2020-03-31
US11459504B2 (en)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4659B (zh) 吡咯亚甲基硼络合物、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膜以及包含其的光源单元、显示器及照明
CN107922835B (zh) 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膜以及包含其的背光单元、显示器及照明
CN110945389B (zh) 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膜以及包含其的装置
WO2017057287A1 (ja) 色変換フィルムならびにそれを含む光源ユニット、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10441850B (zh) 颜色转换片、包含其的光源单元、显示器及照明装置
CN108139522B (zh) 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片以及包含其的光源单元、显示器、照明装置、背光单元、led芯片及led封装体
CN110612466B (zh) 颜色转换片、包含其的光源单元、显示器及照明装置
JP6693578B2 (ja) ピロメテンホウ素錯体、色変換組成物、色変換フィルム、光源ユニット、ディスプレイ、照明装置および発光素子
EP4130009A1 (en) Color conversion composition, color conversion film, light source unit, display, and lighting including same, and compound
JP6838335B2 (ja) 樹脂組成物、色変換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含む発光体、照明、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
JP6737010B2 (ja) 色変換シート、それを含む光源ユニット、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照明
CN110832361B (zh) 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片以及包含该颜色转换片的光源模组、显示器和照明装置
WO2019216200A1 (ja) 色変換組成物、色変換シート、光源ユニット、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