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0863A - 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及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 - Google Patents

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及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0863A
CN110930863A CN201910886975.1A CN201910886975A CN110930863A CN 110930863 A CN110930863 A CN 110930863A CN 201910886975 A CN201910886975 A CN 201910886975A CN 110930863 A CN110930863 A CN 110930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reclosure
prevention
layer
small protrus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69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田彻
岩堀宏哉
金子由梨奈
安藤瑞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930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0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3/03Forms or constructions of security seals
    • G09F3/0305Forms or constructions of security se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al u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及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其能够防止例如违规开封箱体、之后又形成封装状态这样的篡改。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包括:形成为片状的基材(2);粘接层(3),其形成在基材(2)的背面(21)侧并具有粘接性;以及粘贴防止层(4),其为形成在基材(2)的表面(22)侧的层,且在重叠粘贴有具有粘接性的粘接体时防止其粘贴,粘贴防止层(4)具有突出形成的多个小突起(41)。

Description

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及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及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
背景技术
导管等医疗器具以无菌状态收纳在袋体中,进而与该袋体一起被收纳在箱体中。作为该箱体,已有具有在开封时被打开的盖的纸制构造。另外,在未开封箱体的盖上粘贴有用于防止违规开封的标签。作为该标签,例如能够使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防篡改用标签。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防篡改用标签具有很强的粘接力,在粘贴在盖上的状态下很难轻易剥离。另外,在违规将防篡改用标签剥离并将箱体开封后,即使试图用另一防篡改用标签再次封装箱体来篡改开封,箱体表层的纸也会在开封时与防篡改用标签一起被剥离,留下开封的痕迹。并且,通过视觉辨认该开封痕迹可知开封被篡改,能够防止篡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767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防篡改用标签而言,在试图将箱体违规开封的情况下,能够用锋利的刀具将防篡改用标签切断,不留下前述的开封痕迹。并且,若在违规开封后例如将另一新的防篡改用标签重合粘贴在开封时切断的防篡改用标签上,则很难从外观上与未开封的箱体区分开,难以知晓违规开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例如在箱体违规开封、之后又形成封装状态这样的篡改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及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
以上目的能够通过本发明的下述(1)~(12)实现。
(1)一种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为片状的基材;
粘接层,其形成在所述基材的一面侧,并具有粘接性;以及
粘贴防止层,其为形成在所述基材的另一面侧的层,且在重叠粘贴有具有粘接性的粘接体时防止其粘贴,
所述粘贴防止层具有突出形成的多个小突起。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小突起规律配置。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在俯视观察该标签时,所述多个小突起的总面积小于该标签的面积的60%。
(4)根据上述(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小突起在该标签的厚度方向上以阶梯的方式配置。
(5)根据上述(4)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小突起在该标签的厚度方向上分为两层配置,
在俯视观察该标签时,上层的所述多个小突起的总面积与下层的所述多个小突起的总面积相同。
(6)根据上述(1)至(5)任一项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突起的突出高度为0.01mm以上0.1mm以下。
(7)根据上述(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突起在俯视观察该标签时呈圆形,直径为0.5mm以上3.5mm以下。
(8)根据上述(1)至(7)任一项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防止层具有供所述多个小突起形成的基底层。
(9)根据上述(1)至(8)任一项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具有着色层,其形成在所述基材与所述粘贴防止层之间,带有与所述粘贴防止层不同的颜色。
(10)根据上述(1)至(9)任一项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该标签以所述粘贴防止层表侧并以所述粘接层为背侧使用,从所述表侧到所述背侧具有透光性。
(11)一种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具有在开封时被打开的盖;以及
上述(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
所述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借助所述粘接层粘贴在所述盖上,用于所述盖的封装。
(12)根据上述(11)所述的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具有开封辅助部,其由穿孔线构成,辅助所述盖的开封,所述穿孔线以包围所述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以下也称为“标签”),在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被违规开封情况下,能够通过视觉辨认再封合防止用标签被切断的情况来确认违规开封。另外,还能够防止粘贴与再封合防止用标签不同的其他标签来篡改开封。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表侧观察本发明的标签(第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从背侧观察图1所示标签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示出粘贴有图1所示的标签的箱体(带标签箱体)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带标签箱体开封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依次示出图4所示的带标签箱体被非本意开封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7是依次示出图4所示的带标签箱体被非本意开封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8是依次示出图4所示的带标签箱体被非本意开封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9是依次示出图4所示的带标签箱体被非本意开封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标签的第2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标签的第3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标签
11 角部
2 基材
21 背面(一面)
22 表面(另一面)
3 粘接层
4 粘贴防止层
41 小突起
411 第1小突起
412 第2小突起
42 基底层
5 着色层
9 箱体
91 主体
92 盖
93 顶板部
931 穿孔线
932 手指钩挂部
94 底部
95 侧部
96 空间
97 取出口
98 插入部
99 条形码
990 密封部
10 带标签箱体
100 医疗器具
200 切刀
300 标签
Figure BDA0002207615420000051
直径
L1-1 长度
L1-2 长度
t2 厚度
t3 厚度
t41 突出高度(厚度)
t42 厚度
t5 厚度
α1 第1列
α2 第2列
α3 第3列
α4 第4列
α5 第5列
α6 第6列
α7 第7列
α8 第8列
α9 第9列
α10 第10列
α11 第11列
α12 第12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标签及带标签箱体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从表侧观察本发明的标签(第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是从背侧观察图1所示的标签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A-A线剖视图。图4是示出粘贴有图1所示的标签的箱体(带标签箱体)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带标签箱体开封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图9分别是依次示出图4所示的带标签箱体被非本意开封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图3(图10及图11也相同)中的上侧记为“表”或“上(上方)”,将下侧记为“背”或“下(下方)”。
图1所示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为粘贴在收纳导管等医疗器具100的箱体等上使用的标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箱体的一例,举出图4所示的箱体9。并且,粘贴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箱体9作为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10在医疗现场流通。另外,优选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10中的图4的纸面近前侧的状态与图4的纸面里侧相同。另外,在其里侧,也可以省略后述的穿孔线931。
首先详细说明再封合防止标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在俯视观察时呈角部11带有圆弧的长方形。作为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长边方向(以下称为“x方向”)的长度L1-1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优选10mm以上40mm以下,更加优选15mm以上30mm以下。作为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短边方向(以下称为“y方向”)的长度L1-2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优选10mm以上30mm以下,更加优选15mm以上25mm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俯视观察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时,的形状不限定于角部带有圆弧的长方形,例如也可以是角部带有圆弧的正方形、圆形或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但若1-1>L1-2,则即使在采用透明素色标签的情况下,也容易确认粘贴方向,因此更加优选。
如图3所示,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由层合体形成,包括:形成为片状的基材2;粘接层3,其以层状形成在基材2的背面(一面)21侧;粘贴防止层4,其以层状形成在基材2的表面(另一面)22侧;以及着色层5,其以层状形成在基材2与粘贴防止层4之间。另外,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以粘贴防止层4为表侧并以粘接层3为背侧来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各层间另外形成一个或多个层。
基材2为厚度t2沿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面方向均匀的具有挠性的膜。作为厚度t2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优选0.01mm以上0.15mm以下,如果为0.03mm以上0.08mm以下则由于是容易在角部实现L字粘贴的厚度而更加优选。
作为基材2的构成材料,例如能够使用各种热塑性弹性体,在该热塑性弹性体中特别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另外,基材2优选无色透明。
在基材2的背面21形成有具有粘接性的粘接层3。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借助该粘接层3粘贴在箱体9上。
粘接层3主要由粘接剂(粘接性组合物)构成。作为该粘接剂,能够使用橡胶系粘接剂、丙烯酸系粘接剂、硅酮系粘接剂等中的任一种。另外,粘接层3优选为无色透明的。粘接层3的厚度t3并无特别限定。
在基材2的表面22形成有实施着色的着色层5。着色层5的颜色在例如粘贴防止层4为无色透明的情况下,为与该粘贴防止层4不同的颜色。并且,作为其颜色,可以是彩色、非彩色中的任一种,但优选彩色。另外,作为彩色并无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选择绿色。如图4所示,穿孔线931以包围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由此,着色层5能够使作为开封部位的手指钩挂部932醒目。并且,如前所述,能够在开封时将手指钩挂在手指钩挂部932,直接将盖92开封。
着色层5通过例如胶版印刷、丝网印刷、喷墨印刷等各种印刷方法,使用UV硬化型墨等各种墨来形成。墨中含有作为颜色材料的颜料或染料。另外,着色层5优选具有透明性。
着色层5的厚度t5沿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面方向均匀。作为厚度t5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0.005mm以上0.04mm以下,更加优选0.01mm以上0.03m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在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中,能够省略着色层5。
在着色层5之上形成有粘贴防止层4。粘贴防止层4如后所述,是在重叠粘贴作为具有粘接性的粘接体的标签300时防止其粘贴的层(参照图8、图9)。
如图3所示,粘贴防止层4具有朝向上方突出形成的多个小突起41和供多个小突起41形成的基底层42。
粘贴防止层4与着色层5同样地,通过例如胶版印刷、丝网印刷、喷墨印刷等各种印刷方法,使用UV硬化型墨等各种墨形成。并且,粘贴防止层4依次形成基底层42、小突起41。需要说明的是,在粘贴防止层4中,优选省略作为颜色材料的颜料或染料。另外,优选粘贴防止层4具有透明性。
基底层42的厚度t42沿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面方向均匀。作为厚度t42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优选0.005mm以上0.05mm以下,更加优选0.01mm以上0.03mm以下。通过该基底层42能够稳定地形成小突起41。
在基底层42上形成有多个小突起41。这些小突起41通过喷丸加工等各种粗面加工也能够形成,但如前所述优选通过各种印刷方法形成。由此,能够规律配置形成多个小突起41。此处的“规律配置”是指按照固定的规则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中示出规律配置的一例。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规律配置,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配置,例如也可以采用沿长边方向配置一个以上并沿短边方向配置一个以上的行列状配置等。
如图1所示,多个小突起41以沿y方向排成12列的方式配置。以下从图1中的左侧的列起依次记为“第1列α1”、“第2列α2”、“第3列α3”、“第4列α4”、“第5列α5”、“第6列α6”、“第7列α7”、“第8列α8”、“第9列α9”、“第10列α10”、“第11列α11”、“第12列α12”。
属于第1列α1~第12列α12各列的小突起41的配置数量均相同。小突起41的配置数量在图1所示的构成中为四个,但不限定于此。
通过按照上述方式将多个小突起41规律配置,从而能够沿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面方向使后述的标签300的粘接力均匀减小。
在俯视观察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时,优选多个小突起41的总面积小于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面积的60%,更加优选30%以上50%以下。
优选小突起41的突出高度(厚度)t41为0.01mm以上0.1mm以下,更加优选0.03mm以上0.07m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各小突起41的突出高度t41在图1所示的构成中相同,但可以不同。
小突起41在俯视观察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时形成为圆形。优选其直径
Figure BDA0002207615420000091
为0.5mm以上3.5mm以下,更加优选1.5mm以上2.5m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各小突起41的直径
Figure BDA0002207615420000092
在图1所示的构成中相同,但也可以不同。另外,小突起41在俯视观察时的形状不限定于圆形,例如也可以是椭圆形或多边形,也可以是线状。
通过满足以上的数值范围,从而能够与前述的小突起41的规律配置配合,恰当发挥后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重合粘贴防止效果。
以上构成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优选从表侧的粘贴防止层4到背侧的粘接层3具有透光性,即,如图2所示,优选以即使从背侧观察也能够视觉辨认小突起41的程度具有透明性。由此,如图4所示,即使在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重叠粘贴在条形码99上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条形码读取器(未图示)读取条形码99。
接下来说明箱体9。
如图4所示,箱体9包括中空的主体91和与主体91一体形成的盖92。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箱体9由例如厚纸等纸材料构成。
主体91具有顶板部93、与顶板部93的下方相对的底部94及连接顶板部93和底部94的两个侧部95,能够将医疗器具100收纳在由以上各部分包围的空间96内。
需要说明的是,医疗器具100以灭菌状态收纳在袋体(未图示)中,优选与该袋体一起收纳在空间96中。
在底部94一体地形成有盖92。如图5所示,盖92在箱体9的开封时被打开。通过将盖92开封,从而使主体91的图5的纸面近前侧开口,形成取出口97。医疗器具100经由取出口97被从空间96取出。
如图4所示,盖92在开封前覆盖取出口97,进而插入部98插入在主体91(取出口97)中。
另外,在顶板部93上,在与处于插入状态的插入部98重叠的部分形成有穿孔线931。穿孔线931作为辅助盖92开封的开封辅助部发挥作用。在盖92开封时,以由穿孔线931包围的梯形状部分为手指钩挂部932,能够将手指钩挂在该手指钩挂部932,直接朝向箱体9的内侧压入。由此,顶板部93由于穿孔线931而断裂,将盖92以与手指钩挂部932一起带着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状态从顶板部93剥离,由此能够容易地将盖92开封。
需要说明的是,箱体9附有条形码99,其为担载并显示与医疗器具100相关的各种信息的信息显示部。附有条形码99的部位并无特别限定,但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为盖92。或者,也可以粘贴记载有条形码或商品名、产品代码等的显示标签,与显示标签重叠粘贴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另外,条形码99例如印刷在密封部990上,并与该密封部990一起附在箱体9上。
接下来说明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使用方法。
如图4所示,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以横跨顶板部93的手指钩挂部932和盖92的方式粘贴,用于盖92的封装。
而在试图将图6所示状态的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10违规开封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利用切刀200等锋利的刀具将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切断,能够解除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对盖92的封装。作为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切断部位,可以是面向主体91的顶板部93与盖92的边界部的部分。
然后,在违规开封后,如图8所示,例如若将与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相同大小的新的无色透明的标签300重叠粘贴在开封时切断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上,则很难从外观上与未开封的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10区分开,难以知晓违规开封。
但是,如前所述,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在最上层设有带有小突起41的粘贴防止层4。由此,标签300与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间的接触面积只能是与小突起41对应的大小,其结果,标签300与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粘接的粘接力减小。由此,如图9所示,能够防止标签300重叠粘贴在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上,并被从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剥离。按照这种方式,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即使重叠粘贴了标签300,也能够发挥防止其重合粘贴的重合粘贴防止效果
如以上所示,根据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在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10被违规开封的情况下,通过视觉辨认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被切断的情况,能够确认违规开封。另外,还能够防止使用粘贴标签300篡改开封。
另外,不仅在箱体的一个底部94侧粘贴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也可以通过在相反侧的另一底部(未图示)也粘贴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而在相反侧防止违规开封。
<第2实施方式>
图10是示出本发明标签的第2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以下参照该图说明本发明的标签及带标签箱体的第2实施方式,但主要说明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区别,相同的事项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除了小突起的配置方式不同以外,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0所示,多个小突起41以在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厚度方向上形成阶梯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小突起41在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厚度方向上分为两层,即,分开配置为下层的第1小突起411和上层的第2小突起412。第1小突起411的配置方式(配置模式)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小突起41的配置方式相同。另外,在相邻的第1小突起411之间各配置一个第2小突起412。由此,第1小突起411的配置方式与第2小突起412的配置方式相同。因此,在俯视观察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时,多个第1小突起411的总面积与多个第2小突起412的总面积相同。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重合粘贴防止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1小突起411的配置方式与第2小突起412的配置方式相同,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同。
另外,在俯视观察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时,多个第1小突起411的总面积与多个第2小突起412的总面积相同,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同。
或者,第1小突起411与第2小突起412的形状也可以不同。
<第3实施方式>
图11是示出本发明标签的第3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以下参照该图,说明本发明的标签及带标签箱体的第3实施方式,但主要说明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区别,相同的事项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除了粘贴防止层的构成不同以外,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粘贴防止层4为省略了基底层42的层。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比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薄,由此,因变薄而提高透光性。由此,在使用条形码读取器读取附在箱体9上的条形码99时,其读取更加稳定。
以上关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标签及带标签箱体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构成标签及带标签箱体的各部分能够置换为能够发挥相同功能的任意构成。另外,也可以附加任意构成物。
另外,本发明的标签及带标签箱体也可以是将前述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的构成(特征)组合的构造。
【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标签的具体实施例。
使用以JISZ0237为基准的180°剥离粘接力试验法(以下称为“粘接力试验”),对基于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的标签300的粘接力进行了试验。
1.标签制作及试验实施
(实施例1)
制作图1所示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尺寸:纵24mm、横20mm)。以该标签1为试样,粘贴在作为试验板的衬纸(尺寸:纵50mm、横30mm)上。
并且,在衬纸之上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1上重叠粘贴作为标签300的OPP胶带(尺寸:纵200mm、横18mm),在该状态下,分别进行第1试验和第2试验。各试验中的OPP胶带的拉伸速度设定为300mm/min。
(对比例1)
除了省略粘贴防止层以外,制作与实施例1相同的标签,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粘接力试验。
2.试验结果
将针对实施例1的粘接力试验的试验结果与针对对比例1的粘接力试验的试验结果示出在下表中。
【表1】
表1
拉伸速度 粘接力试验
实施例1 300mm/min 48
对比例1 300mm/min 100
从表1可知,在将对比例1中的粘接力设为100时,在针对实施例1的粘接力试验中,粘接力降低。这表明,由于实施例1的标签而使得OPP胶带的粘接力降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的数值为除了试验刚刚开始和试验即将结束前以外的稳定区间内的粘接力平均值。

Claims (12)

1.一种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为片状的基材;
粘接层,其形成在所述基材的一面侧并具有粘接性;以及
粘贴防止层,其为形成在所述基材的另一面侧的层,且在重叠粘贴有具有粘接性的粘接体时防止其粘贴,
所述粘贴防止层具有突出形成的多个小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小突起规律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观察该标签时,所述多个小突起的总面积小于该标签的面积的6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小突起在该标签的厚度方向上以阶梯的方式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小突起在该标签的厚度方向上分为两层配置,
在俯视观察该标签时,上层的所述多个小突起的总面积与下层的所述多个小突起的总面积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突起的突出高度为0.01mm以上0.1m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突起在俯视观察该标签时呈圆形,且直径为0.5mm以上3.5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贴防止层具有供所述多个小突起形成的基底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
具有着色层,其形成在所述基材与所述粘贴防止层之间,带有与所述粘贴防止层不同的颜色。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其特征在于,
该标签以所述粘贴防止层为表侧、以所述粘接层为背侧使用,从所述表侧到所述背侧具有透光性。
11.一种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具有在开封时被打开的盖;以及
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再封合防止用标签,
所述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借助所述粘接层粘贴在所述盖上,用于所述盖的封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具有开封辅助部,其由穿孔线构成,辅助所述盖的开封,
所述穿孔线以包围所述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
CN201910886975.1A 2018-09-20 2019-09-19 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及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 Pending CN1109308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6105 2018-09-20
JP2018176105A JP7113709B2 (ja) 2018-09-20 2018-09-20 再封緘防止用ラベルおよび再封緘防止用ラベル付き箱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0863A true CN110930863A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48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6975.1A Pending CN110930863A (zh) 2018-09-20 2019-09-19 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及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13709B2 (zh)
CN (1) CN11093086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4363A (ja) * 1997-01-21 1998-08-04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キ組成物、偽造防止シート、及び偽造防止粘着ラベル
CN1449348A (zh) * 2000-06-27 2003-10-15 参天制药株式会社 包装体
CN102016960A (zh) * 2008-04-30 2011-04-13 共同印刷株式会社 回射体标签片及固定粘贴有回射体标签片的物品
JP2015127110A (ja) * 2013-12-27 2015-07-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包装用積層スティック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包装用スティック並びに包装用スティックレーザー印字体
CN105280087A (zh) * 2014-06-20 2016-01-27 琳得科株式会社 防篡改标签、判定防篡改标签是否被再利用的方法、以及标签结构体的用途
JP2017137097A (ja) * 2016-02-04 2017-08-1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不正開封防止紙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5051A (ja) * 1994-10-14 1996-05-0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開封判別シール、及び開封判別ケース
JP4887601B2 (ja) * 2004-03-17 2012-02-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偽造防止ラベル
JP2006145974A (ja) * 2004-11-22 2006-06-08 Kobayashi Kirokushi Co Ltd 再剥離ラベル
JP2007206447A (ja) * 2006-02-02 2007-08-16 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 Mfg Co Ltd 封緘用シール
JP2011053578A (ja) * 2009-09-04 2011-03-17 Kobayashi Create Co Ltd 開封検知ラベル
JP5598385B2 (ja) * 2011-03-10 2014-10-01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再剥離性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4363A (ja) * 1997-01-21 1998-08-04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キ組成物、偽造防止シート、及び偽造防止粘着ラベル
CN1449348A (zh) * 2000-06-27 2003-10-15 参天制药株式会社 包装体
CN102016960A (zh) * 2008-04-30 2011-04-13 共同印刷株式会社 回射体标签片及固定粘贴有回射体标签片的物品
JP2015127110A (ja) * 2013-12-27 2015-07-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包装用積層スティック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包装用スティック並びに包装用スティックレーザー印字体
CN105280087A (zh) * 2014-06-20 2016-01-27 琳得科株式会社 防篡改标签、判定防篡改标签是否被再利用的方法、以及标签结构体的用途
JP2017137097A (ja) * 2016-02-04 2017-08-1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不正開封防止紙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13709B2 (ja) 2022-08-05
JP2020046572A (ja) 2020-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601246T3 (es) Contenedor a prueba de manipulación
US20090183410A1 (en) Customizable, double-sided adhesive information label
US20080067802A1 (en) Self-laminating label for a wristband
KR20090021078A (ko) 첩부시트
JP2007206446A (ja) 封緘ラベル
JP2008058349A (ja) 透明容器用管理ラベル
CN110930863A (zh) 再封合防止用标签及带有再封合防止用标签的箱体
US20190000713A1 (en) Container such as a blister pack
EP4030410A1 (en) Multilayer label
WO2006094152A2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d method of labeling
JP3103879U (ja) 偽造防止テープ
US20060267572A1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label and method of labeling
US20050022434A1 (en) Label with pocket for card insert
US10363728B2 (e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labels, and multi-layer composite
JP3172519U (ja) 改ざん防止用ラベル
JP7234588B2 (ja) 医療機器用包装材
JP4758188B2 (ja) 封印シール
JP2010032709A (ja) 情報隠蔽用ラベルおよび情報への不正行為確認方法
US20230410691A1 (en) Label for matrix tubes
JP6819137B2 (ja) 配送伝票
JP2007003723A (ja) タックラベル、及びタックラベルの製造方法
CN214671451U (zh) 一种多层复合型压敏胶标签
JP2006276783A (ja) 封緘ラベ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10440B2 (ja) 包装体
CN219778417U (zh) 一种揭启留底型医药包装防伪标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