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2347A - 显示装置、制造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制造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92347A
CN110892347A CN201880045783.1A CN201880045783A CN110892347A CN 110892347 A CN110892347 A CN 110892347A CN 201880045783 A CN201880045783 A CN 201880045783A CN 110892347 A CN110892347 A CN 110892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components
productivity
display device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57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樋口裕一
天野博史
多鹿阳介
清水太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92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23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7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quality surveillance of prod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3Quality monitoring using results from monitoring devices, e.g. feedback loop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366Lin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在显示通过执行多个处理来制造制造物(30)的制造设备(20)的生产率的显示装置(100)中,制造设备(20)具备多个包括多个构成要素的构成要素组,多个处理的各处理由从多个构成要素组中选择出的多个构成要素来执行,显示装置(100)具备:获取部(110),其从制造设备(20)获取制造日志信息;计算部(120),其基于制造日志信息,针对第一构成要素和第二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表示生产率的指标;以及显示部(130),其将表示每个组合的生产率的指标显示于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中的与组合对应的交点的位置,该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具有配置有多个第一构成要素的纵轴(210)和配置有多个第二构成要素的横轴(211)。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制造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制造设备的生产率的显示装置、具备该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显示制造状况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能够基于显示出的制造状况来掌握制造设备发生的异常,从而对所发生的异常进行应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74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工序与多个构成要素相关。例如,部件的吸附工序不仅与吸附部件的喷嘴相关,还与保持喷嘴的头部、供给部件的送料器以及作为吸附对象的部件等各种构成要素相关。因此,在仅确定出吸附工序的异常时,无法估计出喷嘴、头部、送料器以及部件等中的哪一方为异常的原因。因而,存在需要时间来确定异常的原因从而导致制造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下降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辅助对制造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下降进行的抑制的显示装置、制造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是显示通过执行多个处理来制造出制造物的制造设备的生产率的显示装置,所述制造设备具备多个包括多个构成要素的构成要素组,所述多个处理的各处理由从多个所述构成要素组中选择出的多个构成要素来执行,多个所述构成要素组包括第一构成要素组和第二构成要素组,所述第一构成要素组包括多个第一构成要素,所述第二构成要素组包括多个第二构成要素,所述显示装置具备:获取部,其从所述制造设备获取制造日志信息;计算部,其基于所述制造日志信息,针对所述第一构成要素与所述第二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表示生产率的指标;以及显示部,其将表示每个所述组合的生产率的指标显示于格子状对应图中的与所述组合相对应的交点的位置,所述格子状对应图具有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一构成要素的第一轴和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二构成要素的第二轴。
另外,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制造系统具备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制造设备。
另外,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方法用于显示制造设备的生产率,所述制造设备通过执行多个处理来制造出制造物,在所述显示方法中,所述制造设备具备多个包括多个构成要素的构成要素组,利用从多个所述构成要素组中选择出的多个构成要素来执行所述多个处理的各处理,多个所述构成要素组包括第一构成要素组和第二构成要素组,所述第一构成要素组包括多个第一构成要素,所述第二构成要素组包括多个第二构成要素,在所述显示方法中,从所述制造设备获取制造日志信息,基于所述制造日志信息,针对所述第一构成要素和所述第二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表示生产率的指标,将表示每个所述组合的生产率的指标显示于格子状对应图中的与所述组合对应的交点的位置,所述格子状对应图具有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一构成要素的第一轴和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二构成要素的第二轴。
另外,本公开的一个方式能够实现为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显示方法的程序。或者,也能够实现为保存有该程序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辅助对制造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下降进行的抑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造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获取的制造日志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显示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显示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的其它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进行的生产率指标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进行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的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进行的针对每个构成要素的异常判定或异常度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得到的针对每个构成要素的异常的判定结果和异常度的图。
图12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显示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的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4是示出由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显示装置进行的生产率指标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概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是显示通过执行多个处理来制造出制造物的制造设备的生产率的显示装置,所述制造设备具备多个包括多个构成要素的构成要素组,所述多个处理的各处理由从多个所述构成要素组中选择出的多个构成要素来执行,多个所述构成要素组包括第一构成要素组和第二构成要素组,所述第一构成要素组包括多个第一构成要素,所述第二构成要素组包括多个第二构成要素,所述显示装置具备:获取部,其从所述制造设备获取制造日志信息;计算部,其基于所述制造日志信息,针对所述第一构成要素与所述第二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表示生产率的指标;以及显示部,其将表示每个所述组合的生产率的指标显示于格子状对应图中的与所述组合相对应的交点的位置,所述格子状对应图具有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一构成要素的第一轴和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二构成要素的第二轴。
由此,将表示多个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的生产率的指标以二维的方式显示于格子状对应图,因此容易理解每个构成要素的生产率的高低。因此,能够容易地估计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
像这样,根据本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容易估计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因此能够迅速进行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的应对。因而,根据本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能够辅助对制造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下降进行的抑制。
另外,例如所述计算部还针对所述格子状对应图中的沿着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中的任一方的每行或每列进行统计处理,由此判定与该行或该列对应的构成要素有无异常或者进行异常度的计算,所述显示部还显示所述判定的结果或所述异常度。
由此,显示出构成要素的异常判定结果或异常度,因此能够更迅速地进行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的应对。因此,维护作业人员、制造作业人员(操作员)、制造现场管理者或生产管理负责人等人也可以不调查和判断异常部位,能够迅速地进行所显示的构成要素的应对。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所述制造日志信息中,针对所述多个处理的各处理,将进行了处理的多个构成要素与处理的实际结果相对应地进行表示。
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计算每个构成要素的生产率的指标,因此能够提高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的估计精度。通过提高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的估计精度,能够更迅速地进行该构成要素的应对。因而,根据本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能够更有力地辅助对制造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下降进行的抑制。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实际结果表示对应的处理中有无错误、对应的处理的开始时刻、对应的处理的结束时刻以及对应的处理是否良好的判定结果中的至少一方。
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计算每个构成要素的生产率的指标,因此能够提高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的估计精度。例如,处理的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之差相当于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在进行相同的处理的情况下,当比其它的处理需要更多的时间时,生产率变低。像这样,能够基于处理所需要的时间来计算表示生产率的指标。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实际结果表示对应的处理的开始时刻和对应的处理的结束时刻中的至少一方,所述计算部还基于所述制造日志信息中的、在规定的统计期间包括对应的处理的开始时刻和对应的处理的结束时刻中的至少一方的信息,来计算所述指标。
由此,能够将确定的统计期间作为对象来高精度地计算每个构成要素的生产率的指标。因此,能够减少计算指标所需要的处理量,因此能够缩短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并且能够减少计算所需要的功耗。
例如,根据本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通过将统计期间设为1分钟~数十分钟或1小时~数小时等短的期间,能够进行实时性高的显示。因此,每当发生异常时,能够进行构件更换等维护作业等对制造工序的改善。也就是说,即使不进行定期的同时维护等也可以。因而,根据本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能够减少生产线的停止期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还具备受理部,该受理部受理用户对多个构成要素组中包括的两个构成要素组进行的选择,所述计算部将由所述受理部受理的两个构成要素组作为所述第一构成要素组和所述第二构成要素组来计算所述指标。
由此,能够将确定的构成要素组作为对象,能够高精度地计算每个构成要素的生产率的指标。能够减少计算指标所需要的处理量,因此能够缩短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并且能够减少计算所需要的功耗。
另外,例如所述格子状对应图也可以是通过颜色或大小的差异来表示所述指标的热图。
由此,能够通过颜色或大小将生产率的高低以视觉上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显示。因此,能够容易地估计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指标包括以下指标中的至少一个指标:(a)不良数,其与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中的被判定为不良的处理的数量相当;(b)不良率,其与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中的被判定为不良的处理的比例相当;(c)错误频度,其与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中发生的错误的频度相当;(d)发生间隔,其与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中的被判定为不良的处理的时间间隔相当;(e)生产时间,其与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相当;(f)等待时间,其与为了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而进行待机的时间相当;(g)停止时间,其与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停止的时间相当;(h)通过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而制造出的多个所述制造物的成品率;(i)通过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而制造出的多个所述制造物的生产计划比;(j)通过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而制造出的多个所述制造物的检查结果;以及(k)通过对这些指标中的至少一个指标进行统计处理而计算出的统计量。
由此,能够以维护作业人员或操作员等容易理解的显示方式显示生产率的指标。因此,容易估计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并且容易估计构成要素的生产率的降低程度。因而,能够迅速地对该构成要素进行适当的应对。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多个所述构成要素组还包括第三构成要素组,所述第三构成要素组包括多个第三构成要素,所述计算部基于所述制造日志信息,针对所述第一构成要素、所述第二构成要素以及所述第三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表示生产率的指标。
由此,能够在一个画面中显示表示三个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的生产率的指标。因而,容易理解构成要素间的关系,更容易估计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
另外,例如所述格子图也可以是还具有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三构成要素的第三轴的三维格子状对应图。
由此,能够在一个画面中以容易理解的方式显示表示三个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的生产率的指标。因而,更容易理解构成要素间的关系,更容易估计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
另外,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制造系统具备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制造设备。
由此,通过显示装置来辅助对制造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下降进行的抑制。因此,根据本方式所涉及的制造系统,能够抑制制造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下降。
另外,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方法用于显示制造设备的生产率,所述制造设备通过执行多个处理来制造出制造物,在所述显示方法中,所述制造设备具备多个包括多个构成要素的构成要素组,利用从多个所述构成要素组中选择出的多个构成要素来执行所述多个处理的各处理,多个所述构成要素组包括第一构成要素组和第二构成要素组,所述第一构成要素组包括多个第一构成要素,所述第二构成要素组包括多个第二构成要素,在所述显示方法中,从所述制造设备获取制造日志信息,基于所述制造日志信息,针对所述第一构成要素和所述第二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表示生产率的指标,将表示每个所述组合的生产率的指标显示于格子状对应图中的与所述组合对应的交点的位置,所述格子状对应图具有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一构成要素的第一轴和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二构成要素的第二轴。
由此,与上述的显示装置同样地,能够辅助对制造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下降进行的抑制。
另外,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程序是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所述显示方法的程序。
由此,与上述的显示装置同样地,能够辅助对制造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下降进行的抑制。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实施方式。
此外,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总括性或具体的例子。下面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例,主旨不在于限定本公开。另外,关于下面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的、未记载于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另外,各图是示意图,不一定严格地进行了图示。因而,例如各图中的比例尺等未必一致。另外,在各图中,对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省略或简化重复地说明。
(实施方式1)
[1-1.结构]
首先,使用图1来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和具备该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的结构。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系统10的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制造系统10具备制造设备20和显示装置100。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系统10中,制造设备20进行制造物30的制造,显示装置100显示制造设备20的生产率。
制造设备20通过执行多个处理来制造出制造物30。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设备20例如是部件安装机。制造物30具有基板31和安装于基板31的多个部件32。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设备20在基板31上安装多个部件32。具体地说,制造设备20是配置于制造物30的生产线的制造装置的一例,通过将多个部件32安装于依次搬入的多个基板31的各基板31,从而搬出安装有部件32的基板31(即,制造物30)。搬出的基板31(制造物30)被搬送到进行接下来的制造工序(例如回流工序)的制造设备或进行制造物30的检查的检查设备等。
制造设备20具备多个构成要素组,所述构成要素组包括与制造物30的制造有关的多个构成要素(未图示)。多个构成要素中包括供给部件32的送料器、吸附部件32的喷嘴、保持喷嘴并在送料器与基板31(用于搬送基板31的线路)之间移动的头部等。例如,制造设备20具备包括多个送料器的送料器组、包括多个喷嘴的喷嘴组以及包括多个头部的头部组。
送料器、喷嘴以及头部分别是第一构成要素、第二构成要素以及第三构成要素的一例。送料器组、喷嘴组以及头部组是第一构成要素组、第二构成要素组以及第三构成要素组的一例。
制造物30是通过按顺序进行多个处理而制造出的。多个处理例如是多个部件32各自的安装处理。多个处理既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依次进行。
显示装置100是显示制造设备20的生产率的装置。显示装置100例如是具备显示器的计算机。显示器和计算机既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相独立地构成。
显示装置100从制造设备20获取制造日志信息,基于获取到的制造日志信息来显示制造设备20的生产率。制造日志信息是表示由制造设备20进行的多个处理的各处理的实际结果的数据。
图2是示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获取的制造日志信息的一例的图。如图2所示,制造日志信息针对多个处理的各处理,将处理的实际结果与进行了处理的多个构成要素相对应地进行表示。
如图2所示,处理的实际结果中包括进行了处理的时刻和处理是否良好的判定结果(不良标志)。进行了处理的时刻例如是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中的至少一方。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例如表示为以年/月/日的形式显示的日期和以时:分:秒的形式显示的时刻。此外,时刻也可以用毫秒等比秒小的单位表示。
例如用标志(不良标志)来表示处理是否良好的判定结果。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不良标志为“1”的情况下表示处理“不良”,在不良标志为“0”的情况下表示处理“良好”。此外,处理的实际结果中也可以包括在执行对应的处理期间有无错误。与处理是否良好的判定结果同样地,用标志来表示有无错误。
此外,在存在能够识别的多个不良或错误模式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用代码来表示处理是否良好的判定结果。例如,也可以是,在存在错误模式1和错误模式2的情况下,在错误代码为“1”的情况下表示“错误模式1的错误”,在错误代码为“2”的情况下表示“错误模式2的错误”,在错误代码为“0”的情况下表示处理“无错误”。能够识别的多个不良或错误模式例如是指部件无法吸附于喷嘴的错误以及虽然能够进行部件的吸附但是吸附位置大幅偏离了部件中心(即,正确位置)的错误等。
关于进行了处理的多个构成要素,例如按每个构成要素组进行管理。图2所示的单元A组~单元C组与第一构成要素组~第三构成要素组相当,例如是喷嘴组、送料器组以及头部组。“A001”、“B001”以及“C001”等用字母和三位数字表示的信息是各构成要素所固有的识别编号的一例。对识别编号的赋予方法不做特别限定。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处理P001表示出使用识别编号为“A001”的单元A、识别编号为“B001”的单元B以及识别编号为“C001”的单元C进行了处理。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记载为“单元A001”的情况下,意味着识别编号为“A001”的单元A。“单元B001”、“单元C001”等也是相同的。另外,在图2中,针对每个处理赋予了“P001”等识别编号,但是这是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而记载的,也可以不包括在制造日志信息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每个处理,从单元A组、单元B组以及单元C组的各单元组中各选择一个单元,选择出的单元相互协作地进行对应的处理。此外,根据处理的种类,也可以存在不选择的单元组。例如也可以是,某个处理仅通过单元A和单元B这两个单元来进行。另外,也可以从同一单元组中选择多个单元。例如也可以是,其它的处理通过两个以上的单元A来进行。
接着,使用图3来说明显示装置100的详细结构。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100具备获取部110、计算部120、显示部130以及存储部140。
获取部110从制造设备20获取制造日志信息。例如,获取部110获取图2所示的制造日志信息,并将获取到的制造日志信息保存于存储部140。
获取部110例如是与制造设备20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该通信可以是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中的任一方。
计算部120基于制造日志信息,针对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表示生产率的指标(以下,记载为生产率指标)。具体地说,计算部120针对第一构成要素和第二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生产率指标。更具体地说,计算部120将第一构成要素组中包括的所有第一构成要素和第二构成要素组中包括的所有第二构成要素作为对象,针对所有的组合计算生产率指标。例如,在第一构成要素组中包括N(N为自然数)个第一构成要素、第二构成要素组中包括M(M为自然数)个第二构成要素的情况下,计算部120计算N×M个组合的各组合的生产率指标。
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部120还计算第一构成要素与第三构成要素的组合的生产率指标以及第二构成要素与第三构成要素的组合的生产率指标。即,计算部120从多个构成要素组中选择任意两个构成要素组,针对选择出的两个构成要素组的各构成要素组中包括的构成要素的组合计算生产率指标。
此外,在与组合对应的实际结果未包括在制造日志信息中的情况下,计算部120不计算该组合的生产率指标即可。即,计算部120仅将与制造日志信息中包括的实际结果相关联的组合作为对象来计算生产率指标。
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部120基于制造日志信息中的、在规定的统计期间包括对应的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中的至少一方的信息,来计算生产率指标。统计期间是作为用于计算在该期间中进行了的处理的生产率的对象的期间,例如是1小时~数小时或1日~数日等期间。
计算部120将计算出的生产率指标与每个组合相对应地保存于存储部140。计算部120例如通过执行程序的处理器等实现。
具体地说,由计算部120计算的生产率指标是以下的(a)~(k)中的至少一方。
(a)不良数,其与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中的被判定为不良的处理的数量相当。
(b)不良率,其与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中的被判定为不良的处理的比例相当。
(c)错误频度,其与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中发生的错误的频度相当。
(d)发生间隔,其与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中的被判定为不良的处理的时间间隔相当。
(e)生产时间,其与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相当。
(f)等待时间,其与为了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而进行待机的时间相当。
(g)停止时间,其与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停止的时间相当。
(h)通过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而制造出的多个所述制造物的成品率。
(i)通过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而制造出的多个所述制造物的生产计划比。
(j)通过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而制造出的多个所述制造物的检查结果。
(k)通过对上述(a)~(j)中的至少一方进行统计处理而计算出的统计量。
用规定范围的数值来表示生产率指标。例如,在生产率指标为(a)不良数、(b)不良率、(c)错误频度、(e)生产时间、(f)等待时间以及(g)停止时间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生产率指标越小则表示生产率越高,且生产率指标越大则表示生产率越低。另外,在生产率指标为(j)检查结果的情况下,在检查结果表示制造物的不良品的比例时也是相同的。在生产率指标表示(h)统计量的情况下,在为了计算统计量而使用的原始数据为(a)不良数、(b)不良率、(c)错误频度、(e)生产时间、(f)等待时间以及(g)停止时间中的任一方时也是相同的。
在生产率指标为(d)发生间隔、(h)成品率以及(i)生产计划比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生产率指标越大则表示生产率越高,且生产率指标越小则表示生产率越低。另外,在生产率指标为(j)检查结果的情况下,在检查结果表示制造物的良品的比例时也是相同的。在生产率指标表示(h)统计量的情况下,在为了计算统计量而使用的原始数据为(d)发生间隔、(h)成品率以及(i)生产计划比中的任一方时也是相同的。
例如,计算部120从存储部140中存储的制造日志信息中提取包括第一构成要素和第二构成要素的组合的所有处理,读出与提取出的处理对应的实际结果(具体地说,不良标志)。计算部120例如计算表示不良的标志的个数相对于读出的标志的个数的比例(即,不良率)来作为生产率指标。此外,计算出的生产率指标表示对应的所有组合中的处理不良的比例、即不良率。
在此,作为一例,说明计算单元A001和单元B001的组合的生产率指标的情况。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单元A001和单元B001的组合存在两个(具体地说,处理P001和P006)。其中,不良标志为“1”的组合不存在。因而,单元A001和单元B001的组合的生产率指标为0(=0/2)。
另外,在单元A001和单元C001的组合的情况下,该组合存在三个(具体地说,处理P001~P003)。其中,不良标志为“1”的组合仅为一个(具体地说处理P002)。因而,单元A001和单元C001的组合的生产率指标为0.33(=1/3)。
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部120还针对由显示部130显示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参照图4)中的沿着第一轴和第二轴中的任一方的每行或每列进行统计处理,由此判断与该行或该列对应的构成要素有无异常或者进行异常度的计算。在后文中,使用图9~图11来说明具体的处理。
显示部130显示由计算部120计算出的生产率指标。具体地说,显示部130将每个组合的生产率指标显示于格子状对应图中的与组合对应的交点的位置,该格子状对应图具有配置有多个第一构成要素的第一轴和配置有多个第二构成要素的第二轴。另外,显示部130显示由计算部120得到的异常的判定的结果或异常度。具体地说,显示部130显示图4所示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在后文中说明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的详情。
显示部130例如是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或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平板显示器,但是不限于此。
存储部140是用于存储从制造设备20获取到的制造日志信息和计算出的生产率指标等的存储器。存储部140是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或半导体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
[1-2.生产率指标对应图]
接着,使用图4来说明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部130显示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图4是示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显示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的一例的图。
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是具有相互正交的纵轴210和横轴211的二维格子状对应图。如图4所示,纵轴210是第一轴的一例,构成第一构成要素组的多个第一构成要素(具体地说,单元A)沿纵轴210配置。横轴211是第二轴的一例,构成第二构成要素组的多个第二构成要素(具体地说,单元B)沿横轴211配置。此外,单元A和单元B均按照识别编号的升序进行配置,但是配置的顺序可以为降序,也可以是随机的。
在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中,在第一构成要素所属的行与第二构成要素所属的列的交点处表示出对应的第一构成要素和第二构成要素的组合的生产率指标。具体地说,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是通过颜色来表示生产率指标的热图。
更具体地说,根据生产率指标的值预先决定了规定的颜色。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组合的生产率指标的值相应的颜色的圆被配置于与组合对应的交点处。此外,圆的框线可以用与框内的颜色相同的颜色来着色,也可以是,仅将圆的框线着色为与生产率指标的值对应的颜色,框内为白色等。
例如,生产率指标能够取0.00~1.00的范围内的值。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将该范围分割为五个范围,对五个范围的各范围分配互不相同的颜色。例如,按从生产率指标最小的第一范围到生产率指标最大的第五范围的顺序分配了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此外,在图4中,通过填充在圆的内部的阴影的种类的差异来表示颜色的差异。也可以是,关于每个生产率指标的范围,并非使颜色不同,而是使如图4所示那样的点的密度差或格子的种类不同。
生产率指标的范围的分割及设定例如由计算部120来进行。具体地说,计算部120将计算出的所有生产率指标作为输入数据来进行聚类,由此进行生产率指标的范围的分割及设定。聚类的方法例如是ward法(离差平方和法)或k均值法等,但是不限于此。另外,分割数也可以不是五个,是两个以上即可。另外,计算部120也可以将生产率指标的范围平均分割。
此外,圆未配置于交点处的组合表示实际结果不包括在制造日志信息中。
在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中,也可以通过大小来表示生产率指标。具体地说,也可以是,在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中,以生产率指标越大则表示生产率指标的圆的面积越大的方式进行表示。另外,也可以是,取代圆(圈),用四边形、星形、菱形等其它的形状来表示生产率指标。
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构成要素组的每个组合生成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生成多个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在图4中,示出了仅显示一个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图5是示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显示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的其它例的图。如图5所示,以三个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202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
在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1中,沿纵轴210配置有单元B,沿横轴211配置有单元C。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1表示出单元B与单元C的组合的生产率指标。
在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2中,沿纵轴210配置有单元C,沿横轴211配置有单元A。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1表示出单元C与单元A的组合的生产率指标。
例如能够通过来自操作员等的操作来切换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202中的显示于最前面的对应图。或者,三个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202也可以排列配置在一个画面中。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中,将表示多个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的生产率的指标以二维的方式显示,因此容易理解每个构成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因此,能够容易地估计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
[1-3.第一动作(格子状对应图的显示)]
接着,使用图6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的第一动作(格子状对应图的显示)。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的第一动作(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地说,图6示出了由显示装置100进行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的显示处理。
如图6所示,首先,获取部110从制造设备20获取制造日志信息(S10)。例如,每当制造设备20进行处理时,获取部110获取关于该处理的制造日志信息。或者,也可以是,每隔1小时~数小时或1日~数日等规定的期间,获取部110获取关于在该期间进行的处理的制造日志信息。获取部110将获取到的制造日志信息保存于存储部140。
接着,计算部120针对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生产率指标(S20)。计算部120将计算出的生产率指标保存于存储部140。使用图7来说明生产率指标的计算处理的详情。图7是示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进行的生产率指标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计算部120从多个构成要素组中选择两个构成要素组(S21)。在此,将计算部120选择出单元A组和单元B组的情况作为一例来说明。单元A组例如由24个单元A001~A024构成,单元B组例如由32个单元B001~B032构成。
接着,计算部120针对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生产率指标(S22)。具体地说,计算部120从构成单元A组的单元A001~A024和构成单元B组的单元B001~B032的各单元组中各选择一个单元,计算选择出的单元A和单元B的组合的生产率指标。计算部120针对单元A001~A024和单元B001~B032的所有组合(24×32=768种)计算生产率指标。在与组合相对应的信息不包括在制造日志信息中的情况下,计算部120不计算该组合的生产率指标。
接着,计算部120在存在未选择的构成要素组的组合的情况下(S23:“是”),从多个构成要素组中选择其它的两个构成要素组。例如,计算部120选择单元B组和单元C组,与选择了单元A组和单元B组的情况相同地计算生产率指标。在针对从多个构成要素组中选择的两个构成要素组的所有组合进行的生产率指标的计算结束了的情况下(S23:“否”),结束生产率指标的计算处理。
回到图6,显示部130生成并显示生产率指标对应图(格子状对应图)200~202(S30)。使用图8来说明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202的生成和显示处理的详情。图8是示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进行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202的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显示部130从多个构成要素组中选择两个构成要素组(S31)。接着,在显示部130中,沿纵轴210和横轴211的各轴配置选择出的两个构成要素组(S32)。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在显示部130中,配置纵轴210和横轴211,在纵轴210的左侧配置单元A001~A024的名称(标签),并且在横轴211的上方配置单元B001~B032的名称(标签)。
显示部130还将由计算部120计算出的生产率指标配置于对应的组合的交点的位置(S33)。显示部130将计算出的所有生产率指标配置于对应的组合的交点的位置。由此,生成并显示图4和图5所示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
接着,显示部130在存在未选择的构成要素组的组合的情况下(S34:“是”),返回步骤S31,从多个构成要素组中选择另外的两个构成要素组,重复进行构成要素和生产率指标的配置处理。例如,显示部130选择单元B组和单元C组,与选择了单元A组和单元B组的情况相同地生成并显示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1。
在针对从多个构成要素组中选择的两个构成要素组的所有组合进行的生产率指标的计算结束了的情况下(S34:“否”),结束生产率指标对应图的显示处理。由此,如图5所示,生成并显示多个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202。
此外,在仅显示一个生产率指标对应图即可的情况下,将上述的步骤S31~S33进行一次即可。例如是接受了来自操作员等的指示的情况等,但是通过实施方式2来说明详情。
另外,在图4和图5中,纵轴210配置于左侧,横轴211配置于上侧,但是纵轴210也可以配置于右侧,横轴211也可以配置于下侧。各构成要素的名称以不与生产率指标重叠的方式沿对应的轴配置。
[1-4.第二动作(异常判定)]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的第二动作(异常判定)。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的第二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首先,计算部120选择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中的行或列(S40)。例如在图4中,在选择出的行或列配置粗线框来表示与单元A012对应的行或与单元B009对应的列被选择了的情形。
计算部120基于选择出的行或列中包括的生产率指标,来判定与选择出的行或列对应的构成要素有无异常或进行异常度的计算(S50)。使用图10来说明异常判定或异常度的计算的详情。图10是示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进行的异常判定或异常度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10所示,计算部120基于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中包括的所有生产率指标来生成频数分布(正态分布)(S51)。频数分布以横轴为生产率指标、以纵轴为频度(个数)的方式来表示。计算部120例如计算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中包括的所有生产率指标的平均值(总体均值)μ和标准偏差σ。
接着,计算部120计算选择出的行或列中包括的生产率指标的代表值(S52)。具体地说,计算部120计算选择出的行或列中包括的生产率指标的平均值或中间值等来作为代表值。例如,计算部120在选择了与单元B009对应的列的情况下,计算单元B009中包括的12个生产率指标的平均值。
计算部120通过计算该平均值相对于总体均值μ的偏差率,来判定有无异常(S53)。例如在与单元B009对应的生产率指标的平均值大于μ+2σ的情况下,判定为单元B009发生了异常。此外,将用于判定异常的阈值设为μ+2σ,但是也可以是μ+σ或μ+3σ。
或者,计算部120也可以计算选择出的行或列的生产率指标的代表值(例如平均值)的异常度。异常度例如是负的对数似然值。具体地说,通过((计算出的平均值-平均μ)/标准偏差σ)^2来计算异常度。
接着,计算部120将异常判定结果或计算出的异常度存储于存储部140(S54)。
返回图9,计算部120重复进行行或列的选择以及选择出的行或列的异常判定或异常度的计算,直到全部的行或列被选择为止(S60:“是”)。当所有行或列的选择以及异常判定或异常度的计算结束时(S60:“否”),显示部130显示异常的判定结果或异常度(S70)。
例如,显示部130显示图11所示的异常的判定结果和异常度的一览表。图11是示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得到的针对每个构成要素的异常的判定结果和异常度的图。如图11所示,针对每个构成要素示出了异常的判定结果和异常度。
此外,显示部130也可以仅显示异常的判定结果和异常度中的一方。另外,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将异常度以“高(高的)”和“低(低的)”这两个阶段表示,但是异常度也可以是计算出的值本身。
[1-5.总结]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和显示方法,将表示多个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的生产率的指标以二维的方式显示于格子状对应图,因此容易理解每个构成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因此,能够易于估计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
另外,由于显示构成要素的异常判定结果或异常度,因此能够更迅速地进行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的应对。因此,维护作业人员、制造作业人员(操作员)、制造现场管理者或生产管理负责人等人也可以不调查、判断异常部位,能够迅速地进行显示出的构成要素的应对。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和显示方法,易于估计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的应对。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和显示方法,能够辅助对制造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下降的抑制。
[1-6.变形例]
在此,说明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显示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了与从多个构成要素组中选择出的两个构成要素组有关的二维格子状对应图(具体地说,图4所示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但是也可以显示与三个构成要素组有关的三维格子状对应图。
图12是示出由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显示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300的图。如图12所示,生产率指标对应图300具有配置有单元A组的第一轴310、配置有单元B组的第二轴311以及配置有单元C组的第三轴312。第一轴310、第二轴311以及第三轴312相互正交。单元A组、单元B组以及单元C组分别为第一构成要素组、第二构成要素组以及第三构成要素组的一例。
在本变形例中,计算部120基于制造日志信息对第一构成要素、第二构成要素以及第三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生产率指标。显示部130将计算出的生产率指标配置于三个构成要素的交点处。
像这样,能够将表示三个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的生产率的指标以容易理解的方式显示在一个画面中。因而,更容易理解构成要素间的关系,更容易估计生产率低的构成要素。
(实施方式2)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针对能够从多个构成要素组中选择的两个构成要素组的所有组合生成并显示生产率指标对应图。与此相对地,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受理来自用户的指示,基于所受理的指示,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相同地进行生产率指标的计算和显示。
[2-1.结构]
首先,使用图13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1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400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13所示,显示装置400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相比较,不同点在于还新具备受理部450。在下面,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或简化对共同点的说明。
受理部450是用于受理来自用户的指示的用户接口。用户例如是在制造现场为了进行生产(制造)而操作制造设备的制造作业人员(操作员),但不限于此。例如,用户可以是制造现场的指挥监督以及进行工序管理和品质管理的制造现场管理者,也可以是基于生产计划制定每天的生产计划来管理实际结果的生产管理负责人。或者,用户也可以是维护作业人员等。具体地说,受理部450是与显示部130一体形成的接触传感器或物理按钮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受理部450受理用户对多个构成要素组中包括的两个构成要素组进行的选择。由用户选择出的两个构成要素组是配置于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的纵轴210和横轴211的构成要素组。受理部450例如使能够由用户选择的多个构成要素组显示于显示部130,使用户触摸构成要素组来进行选择,由此受理对两个构成要素组的选择。
另外,受理部450受理统计期间的指示。例如,受理部450从用户处受理统计期间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或者,受理部450也可以受理统计期间的开始时刻和期间的长度。计算部120基于由受理部450受理的统计期间来计算生产率指标。
[2-2.动作]
接着,使用图14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400的动作。图1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400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14所示,首先,获取部110从制造设备20获取制造日志信息(S10)。具体的处理与实施方式1相同。
接着,在受理部450受理了统计期间的指示的情况下(S121:“是”),计算部120设定统计期间(S122)。在设定了统计期间的情况下,仅将制造日志信息中的、与开始时刻或结束时刻处于该统计期间的处理对应的时间作为对象来进行生产率指标的计算。在未受理统计期间的指示的情况下(S122:“否”),将制造日志信息的全部信息作为对象来进行生产率指标的计算。
接着,计算部120将基于外部输入选择出的两个构成要素组设定为沿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的纵轴210和横轴211配置的构成要素组(S123)。具体地说,受理部450从操作员等受理两个构成要素组的选择的输入,计算部120将通过由受理部450受理的输入而选择出的两个构成要素组设定为生产率指标的计算对象。
接着,计算部120将设定的两个构成要素组作为对象,针对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生产率指标(S124)。具体的处理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步骤S21相同。
接着,显示部130将选择出的两个构成要素组沿纵轴210和横轴211的各轴配置(S32)。显示部130还将由计算部120计算出的生产率指标配置于对应的组合的交点的位置(S33)。这些处理分别与图8所示的步骤S32及S34相同。
由此,例如生成并显示图4所示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中的纵轴210和横轴211的两个构成要素组基于由了受理部450受理的指示。即,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所示的生产率指标表示由维护作业人员或操作员等人选择出的组合的生产率指标。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生成与由维护作业人员或操作员等人选择出的两个构成要素组有关的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00。因此,不进行人未选择的生产率指标的计算处理和生产率指标对应图的生成及显示处理,因此能够减少进行计算或显示等所需要的处理量。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一个或多个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制造系统以及显示方法,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对本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所得的方式以及通过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而构建出的方式也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颜色或大小的变化来表示生产率指标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在生产率指标对应图中,也可以将表示生产率指标的数值配置于对应的交点处。
另外,例如在纵轴210和横轴211的各轴配置了一个构成要素组,但是也可以配置多个构成要素组。例如,也可以是,在纵轴210配置单元A组,在横轴211配置单元B组和单元C组。由此,能够同时显示单元A和单元B的组合以及单元A和单元C的组合。
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在横轴211的一列配置单元B和单元C的组合。例如,在一列配置单元B001和单元C001,在另外的列配置单元B001和单元C002的组合。也可以将单元B和单元C的所有组合配置于横轴211。由此,能够将单元A、单元B以及单元C这三者的组合的生产率指标配置于二维格子状对应图。
另外,例如示出了制造设备20为部件安装机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制造设备20也可以是对金属或树脂等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加工装置以及进行被加工后的材料的成形的成形装置等。
另外,例如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显示装置中,也可以是,制造设备具备N(N为2以上的自然数)个包括多个构成要素的构成要素组,多个处理的各处理由从N个构成要素组的各构成要素组中选择出的N个构成要素来执行。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显示装置具备:获取部,其从制造设备获取制造日志信息;计算部,其基于制造日志信息,针对从M(M为自然数,2≤M≤N)个构成要素组的各构成要素组中选择的M个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表示生产率的指标;以及显示部,其将表示每个组合的生产率的指标显示于将M个构成要素组设为轴的M维格子中的与组合对应的交点的位置。
另外,(1)上述的各装置具体也可以是由微处理器、ROM、RAM、硬盘单元、显示器单元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在RAM(Ram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硬盘单元中存储计算机程序。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程序进行动作,由此各装置实现其功能。在此,计算机程序是为了实现规定的功能将表示针对计算机的指令的多个命令代码进行组合而构成的。
(2)构成上述的各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由一个系统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系统LSI是将多个构成部集成到一个芯片上而制造出的超多功能LSI,具体地说,是构成为包括微处理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等的计算机系统。在RAM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程序进行动作,由此系统LSI实现其功能。
(3)构成上述的各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由相对于各装置装卸自如的IC卡或独立的模块构成。IC卡或模块为由微处理器、ROM、RAM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IC卡或模块也可以包括上述的超多功能LSI。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程序进行动作,由此IC卡或模块实现其功能。该IC卡或该模块具有防篡改性。
(4)本公开也可以是上述所示的方法。另外,也可以是使计算机实现这些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还可以是包括计算机程序的数字信号。
(5)本公开也可以是将计算机程序或数字信号记录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软盘、硬盘、CD-ROM、MO、DVD、DVD-ROM、DVD-RAM、BD(Blu-ray(注册商标)Disc)、半导体存储器等所得到的。另外,也可以是这些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数字信号。
(6)本公开也可以经由电信线路、无线或有线通信线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数据广播等传输计算机程序或数字信号。
(7)本公开也可以是具备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其中,存储器预先存储有上述计算机程序,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程序进行动作。
(8)也可以是,将程序或数字信号记录于记录介质后进行输送、或者经由网络等输送程序或数字信号,由此利用相独立的其它的计算机系统来实施。
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或其均等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替换、追加、省略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利用为能够辅助对制造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下降进行的抑制的显示装置等,例如能够利用于工厂中的制造的管理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制造系统;20:制造设备;30:制造物;31:基板;32:部件;100、400:显示装置;110:获取部;120:计算部;130:显示部;140:存储部;200、201、202、300:生产率指标对应图;210:纵轴;211:横轴;310:第一轴;311:第二轴;312:第三轴;450:受理部。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显示通过执行多个处理来制造出制造物的制造设备的生产率,在所述显示装置中,
所述制造设备具备多个包括多个构成要素的构成要素组,
所述多个处理的各处理由从多个所述构成要素组中选择出的多个构成要素来执行,
多个所述构成要素组包括第一构成要素组和第二构成要素组,所述第一构成要素组包括多个第一构成要素,所述第二构成要素组包括多个第二构成要素,
所述显示装置具备:
获取部,其从所述制造设备获取制造日志信息;
计算部,其基于所述制造日志信息,针对所述第一构成要素与所述第二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表示生产率的指标;以及
显示部,其将表示每个所述组合的生产率的指标显示于格子状对应图中的与所述组合相对应的交点的位置,所述格子状对应图具有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一构成要素的第一轴和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二构成要素的第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部还针对所述格子状对应图中的沿着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中的任一方的每行或每列进行统计处理,由此判定与该行或该列对应的构成要素有无异常或者进行异常度的计算,
所述显示部还显示所述判定的结果或所述异常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造日志信息中,针对所述多个处理的各处理,将进行了处理的多个构成要素与处理的实际结果相对应地进行表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际结果表示对应的处理中有无错误、对应的处理的开始时刻、对应的处理的结束时刻以及对应的处理是否良好的判定结果中的至少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际结果表示对应的处理的开始时刻和对应的处理的结束时刻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计算部还基于所述制造日志信息中的、对应的处理的开始时刻和对应的处理的结束时刻中的至少一方处于规定的统计期间的信息,来计算所述指标。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受理部,所述受理部受理用户对多个构成要素组中包括的两个构成要素组进行的选择,
所述计算部将由所述受理部受理的两个构成要素组作为所述第一构成要素组和所述第二构成要素组来计算所述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子状对应图是通过颜色或大小的差异来表示所述指标的热图。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包括以下指标中的至少一个指标:
(a)不良数,其与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中的被判定为不良的处理的数量相当;
(b)不良率,其与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中的被判定为不良的处理的比例相当;
(c)错误频度,其与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中发生的错误的频度相当;
(d)发生间隔,其与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中的被判定为不良的处理的时间间隔相当;
(e)生产时间,其与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相当;
(f)等待时间,其与为了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而进行待机的时间相当;
(g)停止时间,其与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停止的时间相当;
(h)通过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而制造出的多个所述制造物的成品率;
(i)通过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而制造出的多个所述制造物的生产计划比;
(j)通过进行包括对应的组合的一个以上的处理而制造出的多个所述制造物的检查结果;以及
(k)通过对这些指标中的至少一个指标进行统计处理而计算出的统计量。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构成要素组还包括第三构成要素组,所述第三构成要素组包括多个第三构成要素,
所述计算部基于所述制造日志信息,针对所述第一构成要素、所述第二构成要素以及所述第三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表示生产率的指标。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子状对应图是还具有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三构成要素的第三轴的三维格子状对应图。
11.一种制造系统,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以及
所述制造设备。
12.一种显示方法,用于显示制造设备的生产率,所述制造设备通过执行多个处理来制造出制造物,在所述显示方法中,
所述制造设备具备多个包括多个构成要素的构成要素组,
利用从多个所述构成要素组中选择出的多个构成要素来执行所述多个处理的各处理,
多个所述构成要素组包括第一构成要素组和第二构成要素组,所述第一构成要素组包括多个第一构成要素,所述第二构成要素组包括多个第二构成要素,
在所述显示方法中,
从所述制造设备获取制造日志信息,
基于所述制造日志信息,针对所述第一构成要素和所述第二构成要素的每个组合计算表示生产率的指标,
将表示每个所述组合的生产率的指标显示于格子状对应图中的与所述组合对应的交点的位置,所述格子状对应图具有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一构成要素的第一轴和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二构成要素的第二轴。
13.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方法。
CN201880045783.1A 2017-07-14 2018-07-10 显示装置、制造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Pending CN1108923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8094 2017-07-14
JP2017-138094 2017-07-14
PCT/JP2018/026095 WO2019013225A1 (ja) 2017-07-14 2018-07-10 表示装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表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2347A true CN110892347A (zh) 2020-03-17

Family

ID=65001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5783.1A Pending CN110892347A (zh) 2017-07-14 2018-07-10 显示装置、制造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6158B2 (zh)
JP (1) JP7133775B2 (zh)
CN (1) CN110892347A (zh)
WO (1) WO201901322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5182A (zh) * 2019-03-19 2021-10-22 株式会社富士 装配错误的原因推定装置以及装配错误的原因推定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96548B2 (ja) * 2019-02-13 2023-06-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作業効率評価方法、作業効率評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26631B2 (ja) 2020-08-25 2023-08-15 株式会社Fuji エラー原因推定装置およびエラー原因推定方法
JP7484733B2 (ja) * 2021-01-06 2024-05-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4361A (zh) * 2003-05-02 2005-12-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造工程分析支持方法、使计算机执行该方法的程序、程序产品及记录介质
CN101356798A (zh) * 2006-01-13 2009-01-2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色彩再现评估设备以及程序存储介质
US7783455B1 (en) * 2005-03-04 2010-08-24 Globalfoundr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nalyzing process equipment processing variations using sensor data
US20120215335A1 (en) * 2011-02-18 2012-08-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cting combined tool incompatibilities and defects i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US20150039652A1 (en) * 2013-08-01 2015-02-05 Alpha Beta Analytic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analysis, screening and reporting of group performance
CN104364724A (zh) * 2012-03-12 2015-02-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加工工序计划装置
US20170293289A1 (en) * 2016-04-08 2017-10-12 Fanuc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system capable of improving availability ratio of manufacturing ce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4875B2 (ja) * 1990-11-29 2000-12-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レイアウト設計方法
JPH0637497A (ja) 1992-07-13 1994-02-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部品の組立装置
JPH06348769A (ja) * 1993-06-14 1994-12-22 Omron Corp 機械構成/機械配置決定装置またはその方法
JPH10198403A (ja) * 1997-01-09 1998-07-31 Hitachi Ltd 多品種生産方法
JP2994321B2 (ja) 1998-03-20 1999-12-27 九州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製造工程の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US6259959B1 (en) * 1998-09-04 2001-07-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erformance components of a manufacturing line
US6556949B1 (en) * 1999-05-18 2003-04-29 Applied Materials, Inc.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techniques
US6580960B1 (en) * 2000-06-22 2003-06-17 Promos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ding an operation/tool combination that causes integrated failure in a 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facility
JP2002182729A (ja) * 2000-12-13 2002-06-26 Sony Corp 生産制御方法
JP3733057B2 (ja) * 2001-11-16 2006-01-11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製造プロセスにおける操業解析装置、その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US6732000B2 (en) * 2002-05-30 2004-05-04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Unifi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tool set performance analysis
JP2007280365A (ja) * 2006-03-15 2007-10-25 Satoru Takemura 思考支援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7337033B1 (en) * 2006-07-28 2008-02-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ta mining to detect performance quality of tools used repetitively in manufacturing
JP4855353B2 (ja) * 2006-11-14 2012-01-18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製品の品質改善条件解析装置、解析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4386456B2 (ja) * 2007-05-30 2009-12-16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工程の処理順序を決定する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方法
US8648860B2 (en) * 2007-08-06 2014-02-11 Csi Technology, Inc. Graphics tools for interactive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machine data
JP5130037B2 (ja) * 2007-12-27 2013-01-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ボトルネック装置抽出方法およびボトルネック装置抽出支援装置
US8170704B2 (en) * 2008-03-31 2012-05-01 Globalfound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throughput models for semiconductor tools
US9870629B2 (en) * 2008-06-20 2018-01-16 New Bis Safe Luxco S.À R.L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data visualization and related applications
US8285414B2 (en) * 2009-03-31 2012-10-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valuating a machine tool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JP5540659B2 (ja) * 2009-11-16 2014-07-02 株式会社Sumco シリコンウェーハの工程計画立案システム、工程計画立案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872955A4 (en) * 2012-07-10 2016-08-10 Matitiahu Tiano MODULAR SYSTEM FOR REAL-TIME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OF THE TOTAL PERFORMANCE OF A MACHINING PRODUCTION LINE CALCULATED FROM ALL INDIVIDUAL WORKPIECES, TOOLS AND MACHINES
JP6209959B2 (ja) 2013-12-03 2017-10-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表示方法、表示装置及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US10054936B2 (en) * 2014-02-28 2018-08-21 Schneider Electric Software, Llc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production metrics for a line
WO2015167558A1 (en) * 2014-04-30 2015-11-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termination of compatible equipment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WO2017017733A1 (ja) * 2015-07-24 2017-02-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製造工程管理システム、製造工程管理方法および製造工程管理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4361A (zh) * 2003-05-02 2005-12-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造工程分析支持方法、使计算机执行该方法的程序、程序产品及记录介质
US7783455B1 (en) * 2005-03-04 2010-08-24 Globalfoundr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nalyzing process equipment processing variations using sensor data
CN101356798A (zh) * 2006-01-13 2009-01-2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色彩再现评估设备以及程序存储介质
US20120215335A1 (en) * 2011-02-18 2012-08-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cting combined tool incompatibilities and defects i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N104364724A (zh) * 2012-03-12 2015-02-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加工工序计划装置
US20150039652A1 (en) * 2013-08-01 2015-02-05 Alpha Beta Analytic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analysis, screening and reporting of group performance
US20170293289A1 (en) * 2016-04-08 2017-10-12 Fanuc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system capable of improving availability ratio of manufacturing cell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5182A (zh) * 2019-03-19 2021-10-22 株式会社富士 装配错误的原因推定装置以及装配错误的原因推定方法
CN113545182B (zh) * 2019-03-19 2022-10-18 株式会社富士 装配错误的原因推定装置以及装配错误的原因推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13225A1 (ja) 2019-01-17
US20200192339A1 (en) 2020-06-18
JP7133775B2 (ja) 2022-09-09
US11526158B2 (en) 2022-12-13
JPWO2019013225A1 (ja)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2347A (zh) 显示装置、制造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JP6057607B2 (ja)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0101735B2 (en) Modular system for real-time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of a machining production-line overall performances calculated from each given workpiece, tool and machine
US20180150066A1 (en) Scheduling system and method
US10860004B2 (en) Management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5159239B (zh) 一种spc策略自动更新方法及spc自动策略系统
US10699225B2 (en) Production management support apparatus, production management support method,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support program
CN103943523A (zh) 半导体生产过程中的抽样量测方法
CN111815099B (zh) 一种装配线生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700490B (zh) 一种提高产品良率的方法及系统
JP5958227B2 (ja) 工程管理システム
CN101652727A (zh) 作业指示系统、作业指示方法、作业指示程序、存储了作业指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以及作业指示装置
JP2009282703A (ja) 製造指示評価支援システム、製造指示評価支援方法、および製造指示評価支援プログラム
KR101527080B1 (ko) 시나리오 시뮬레이션 및 병목 공정 정보 처리를 포함하는 디지털 제조 최적화 시스템
CN102314527B (zh) 基于工厂建模的冶金质量建模方法
CN107577211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在制品物料拉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120253759A1 (en) Processing support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support device and method
JP6398339B2 (ja) 製造工場におけるスケジュール管理装置および製造工場の操業方法
JP5063444B2 (ja) ライン生産管理支援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7004618A (zh) 测量数据对制造工具位置和处理批次或时间的映射
TWI657402B (zh) 晶圓製造管理方法以及晶圓製造管理系統
JP5509062B2 (ja) 生産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JP3219972U (ja) 出庫管理装置
JP6320025B2 (ja) 需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需要管理方法
WO2019013196A1 (ja) 製造管理装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