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8449B - 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8449B
CN110878449B CN201911334095.XA CN201911334095A CN110878449B CN 110878449 B CN110878449 B CN 110878449B CN 201911334095 A CN201911334095 A CN 201911334095A CN 110878449 B CN110878449 B CN 1108784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hole
wire
passing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340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8449A (zh
Inventor
陈震
张延磊
谢阳光
刘明耀
张超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340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84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8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8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8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8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9/00Applications of bobbin-winding or -changing devices; Indicating or control devices associated therewith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47/00Needle-thread tensioning devices; Applications of tensometers
    • D05B47/04Automatically-controlled tension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及包括该绕线装置的缝纫机,该绕线装置包括绕线器,绕线器包括用于套设梭芯并带动梭芯转动的绕线轴,绕线装置还包括用于通过缝线的过线机构和设于过线机构处的压线机构,缝线经过过线机构送往置于绕线器上的梭芯处,压线机构能够作用于经过过线机构的缝线并使缝线在过线机构处停留预设时间。通过在绕线器启动后,由压线机构和过线机构相配合短时间夹持固定缝线,利用绕线器带动梭芯的旋转实现将起绕线头收紧缠绕在梭芯上,使得梭芯完成绕线后不存在外露的起绕线头,从而避免了梭芯在使用时与梭壳产生过大的摩擦力,能够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缝制效果。

Description

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及一种包括该绕线装置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在缝纫面料时,由旋梭和机针相互配合以将底线和面线互相交织连锁缝纫在面料上,从而形成线迹。底线一般较短,因此在缝纫过程中需要频繁地更换梭芯以及对更换下的空梭芯进行绕线。目前已有绕线割线一体的绕线器,例如,公告号CN20559092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绕线割线一体绕线器,公布号CN107460655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无需预绕线的梭芯绕线装置,都集成了绕线和割线功能。
参见图1,现有绕线割线一体的绕线器1,将绕线衬垫11固定套设在绕线轴12上,割线刀13固定在绕线衬垫11上,且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形成有夹线间隙。绕线时,将梭芯2套在绕线轴12上并置于割线刀13上方,绕线轴12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固定槽121,该固定槽121中固定安装有卡簧14,卡簧14的中间部分沿绕线轴12的径向向外突出于绕线轴12并与梭芯2相抵接,通过卡簧14的作用力使得梭芯2与绕线轴12相对固定,绕线轴12受驱动而转动,并带动绕线衬垫11、割线刀13及梭芯2同步转动,从而可将缝线缠绕在梭芯2上。绕线结束后,将梭芯2从绕线轴12上取下,然后将缝线夹持在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的夹线间隙中,再将缝线用割线刀13割断。因此,割断后的缝线线头会被夹持在所述夹线间隙中,虽然由此可在下次绕线时免去预绕线,实现自动绕线,但也会存在起绕线头过长的问题。梭芯2完成绕线后,起绕线头外露,过长的起绕线头会导致梭芯2在使用时与梭壳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容易产生卡顿,使底线张紧力变大,造成缝制错误,严重影响缝纫机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起绕线头收紧缠绕在梭芯上的绕线装置及一种包括该绕线装置的缝纫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绕线装置,包括绕线器,绕线器包括用于套设梭芯并带动梭芯转动的绕线轴,绕线装置还包括用于通过缝线的过线机构和设于过线机构处的压线机构,缝线经过过线机构送往置于绕线器上的梭芯处,压线机构能够作用于经过过线机构的缝线并使缝线在过线机构处停留预设时间。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绕线器是否启动的检测件和与检测件相连接的控制器,压线机构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根据检测件的检测信号控制压线机构动作。
优选地,绕线器包括可拨动的压臂,压臂在非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变换,使绕线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或工作状态;检测件为设于工作位置处的开关元件或感应器。
优选地,过线机构包括第一过线件,第一过线件设有供缝线通过的第一过线孔以及沿第一过线孔的径向设置且与第一过线孔相连通的压线孔,压线孔供压线机构通过,使压线机构能够伸入第一过线孔内并将缝线压紧在第一过线孔的孔壁上。
优选地,压线机构包括沿第一过线孔的径向设置并与压线孔相对的压线杆和驱动压线杆做轴向往复运动的动力件。
优选地,压线机构还包括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的套筒、置于套筒内的弹性件和沿套筒的径向伸入套筒内的卡接件,套筒套设于压线杆远离压线孔的一端,弹性件弹性顶压于套筒与压线杆之间,且压线杆与卡接件相抵持,动力件与套筒相连接。
优选地,过线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一过线件与绕线器之间的第二过线件,第二过线件设有供缝线通过的第二过线孔以及沿第二过线孔的径向同轴设于第二过线孔的两侧且均与第二过线孔相连通的第一推线孔和第二推线孔,压线机构还包括沿第二过线孔的径向设置并与第一推线孔相对的推线杆,推线杆受动力件驱动做轴向往复运动,第一推线孔和第二推线孔供推线杆通过,使推线杆能够穿过第二过线孔并将缝线推出第二过线件。
优选地,推线杆靠近第一推线孔的一端设有卡线槽。
优选地,过线机构为夹线器,夹线器包括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第一夹线板与第二夹线板之间形成有供缝线通过的夹线槽,压线机构包括与第一夹线板相对设置的压紧板和驱动压紧板朝第一夹线板运动的驱动件。
一种缝纫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绕线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显著的进步:
利用本发明的绕线装置,通过在绕线器启动后,由压线机构和过线机构相配合短时间夹持固定缝线,利用绕线器带动梭芯的旋转实现将起绕线头收紧缠绕在梭芯上,使得梭芯完成绕线后不存在外露的起绕线头,从而避免了梭芯在使用时与梭壳产生过大的摩擦力,能够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缝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绕线割线一体的绕线器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绕线装置中,压线机构与过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绕线装置中,压线机构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绕线装置中,压线机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绕线装置中,压线机构与过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绕线装置中,压线机构与过线机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绕线装置,绕线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压臂与感应器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绕线装置,绕线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压臂与感应器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绕线器 11、绕线衬垫
12、绕线轴 121、固定槽
13、割线刀 14、卡簧
15、压臂 16、绕线主座
2、梭芯 3、过线机构
31、第一过线件 311、第一过线孔
312、压线孔 32、底座
33、第一支杆 34、第二过线件
341、第二过线孔 342、第一推线孔
343、第二推线孔 35、第二支杆
36、夹线器 361、第一夹线板
362、第二夹线板 363、过线勾
364、夹线弹簧 365、调节旋钮
366、夹线杆 4、压线机构
40、驱动件 41、压线杆
411、卡接部 42、套筒
421、安装孔 43、弹性件
44、卡接件 45、推线杆
451、卡线槽 46、连接板
47、连接杆 48、压紧板
481、接触部 49、支座
5、缝线 6、检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一
如图2至图5所示,实施例一提供本发明绕线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一的绕线装置包括绕线器1、过线机构3和压线机构4。
其中,绕线器1为现有的集成绕线和割线功能于一体的绕线器,本实施例一中采用的能够实现绕线和割线功能于一体的绕线器1的具体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例如,绕线器1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其包括用于套设梭芯2并带动梭芯2转动的绕线轴12、固定套设在绕线轴12上的绕线衬垫11和固定在绕线衬垫11上的割线刀13,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形成有夹线间隙,绕线时,将梭芯2套在绕线轴12上并置于割线刀13上方,通过卡簧14的作用力使得梭芯2与绕线轴12相对固定,绕线轴12受驱动而转动,并带动绕线衬垫11、割线刀13及梭芯2同步转动,从而可将缝线5缠绕在梭芯2上;绕线结束后,将梭芯2从绕线轴12上取下,然后将缝线5夹持在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的夹线间隙中,再将缝线5用割线刀13割断,因此,割断后的缝线5线头会被夹持在所述夹线间隙中,成为下次绕线的起绕线头。
过线机构3用于通过缝线5,缝线5由供线处提供,供线处的缝线5经过过线机构3送往置于绕线器1绕线轴12上的梭芯2处,通过绕线器1工作带动梭芯2旋转,使缝线5缠绕在梭芯2上。压线机构4设于过线机构3处,压线机构4能够作用于经过过线机构3的缝线5并使缝线5在过线机构3处停留预设时间。
本实施例一的绕线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缝线5的起绕线头夹持在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的夹线间隙中;绕线器1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后,可以在绕线器1启动设定时间T1后,启动压线机构4,所述设定时间T1使得缝线5在梭芯2上缠绕一定初始圈数,该初始圈数的大小并不局限,例如可以为2-10圈,优选为5-7圈,所述设定时间T1可以根据设定的初始圈数来确定;启动压线机构4时,压线机构4动作并作用于经过过线机构3的缝线5,使缝线5在过线机构3处停留预设时间T2,则在该预设时间T2内,供线处提供的缝线5在压线机构4和过线机构3的共同作用下不再继续送往梭芯2,而绕线器1保持工作状态,梭芯2以及绕线衬垫11和割线刀13仍随绕线轴12同步转动,故而可收紧缝线5的起绕线头使其缠绕在梭芯2上,因此可将起绕线头从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的夹线间隙中脱出并将其收紧缠绕在梭芯2上,所述预设时间T2可以根据起绕线头的长度和绕线器1的工作速度来设定,应满足使起绕线头从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的夹线间隙中完全脱出并全部缠绕在梭芯2上;启动压线机构4预设时间T2后,即缝线5在过线机构3处停留预设时间T2后,使压线机构4复位,压线机构4不再作用于经过过线机构3的缝线5,使得缝线5可以从过线机构3通过而送往梭芯2,开始正常绕线,直至绕线完成,绕线器1停止工作。
由此,本实施例一的绕线装置通过在绕线器1启动后,由压线机构4和过线机构3相配合短时间夹持固定缝线5,利用绕线器1带动梭芯2的旋转实现将起绕线头收紧缠绕在梭芯2上,使得梭芯2完成绕线后不存在外露的起绕线头,从而避免了梭芯2在使用时与梭壳产生过大的摩擦力,能够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缝制效果。
优选地,参见图2,本实施例一的绕线装置还包括检测件6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检测件6用于检测绕线器1是否启动并生成检测信号,检测件6和压线机构4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根据检测件6的检测信号控制压线机构4动作。当绕线器1未启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检测件6不产生检测信号。当绕线器1启动时,检测件6检测到绕线器1启动而生成检测信号,并且,检测件6将检测信号输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该检测信号,并根据该检测信号,以接收到该检测信号的时间为起点,在设定时间T1后向压线机构4发出动作指令;压线机构4接收并响应于该动作指令而启动且作用于经过过线机构3的缝线5,使缝线5在过线机构3处停留;在向压线机构4发出动作指令预设时间T2后,控制器向压线机构4发出复位指令,压线机构4接收并响应于该复位指令而反向动作复位且不再作用于经过过线机构3的缝线5,使得缝线5在过线机构3处停留预设时间T2后恢复从过线机构3通过而开始正常绕线。由此实现了本实施例一的绕线装置工作过程的自动控制。本实施例一中,控制器可以为独立的控制器,也可以为缝纫机的主控制器,控制器的形式并不局限,可以采用现有的控制器,如PLC控制器或单片机。
本实施例一中,绕线器1的启动可以通过可拨动的压臂15来实现,具体为,绕线器1可以包括可拨动的压臂15,压臂15在非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变换,使绕线器1处于非工作状态或工作状态,即可以通过拨动压臂15使绕线器1启动进入工作状态或停止工作,当压臂15处于非工作位置时,绕线器1处于非工作状态;当压臂15处于工作位置时,绕线器1处于工作状态。通过可拨动的压臂15使绕线器1启动或停止工作为现有技术,本文不予赘述。优选地,检测件6可以为设于压臂15工作位置处的开关元件或感应器,则压臂15被拨动至工作位置处时可以触发检测件6,使其生成检测信号,从而实现检测件6对绕线器1是否启动的检测。检测件6采用开关元件时,可以通过压臂15与开关元件的接触按压实现开关元件的触发,使其生成检测信号,开关元件可以为机械式开关或感应电子式开关。检测件6采用感应器时,可以通过压臂15到达工作位置时感应器对压臂15的感应,使感应器生成检测信号,感应器的形式并不局限,可以采用现有的感应元件。本实施例一中,检测件6采用开关元件。检测件6可以设置在绕线器1的绕线主座16上,检测件6、压臂15和绕线衬垫11均置于绕线主座16的上表面。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一中,优选地,过线机构3包括第一过线件31,第一过线件31设有第一过线孔311和压线孔312。第一过线孔311供缝线5通过,因此第一过线孔311沿缝线5前进方向贯穿第一过线件31。压线孔312沿第一过线孔311的径向设置,即压线孔312的轴线与第一过线孔311的轴线相垂直,并且,压线孔312与第一过线孔311相连通,压线孔312供压线机构4通过,使压线机构4能够伸入第一过线孔311内并将缝线5压紧在第一过线孔311的孔壁上,因此压线孔312沿第一过线孔311的径向贯穿第一过线孔311一侧的孔壁,压线机构4在第一过线件31一侧与压线孔312呈相对设置。压线机构4启动时可经压线孔312伸入第一过线孔311内并将缝线5压紧在第一过线孔311的孔壁上,使缝线5不能从第一过线件31的第一过线孔311中通过,从而实现缝线5在过线机构3处的停留。
较佳地,参见图3,过线机构3还可以包括底座32,底座32上固设有第一支杆33,第一过线件31固定支撑在第一支杆33的上端,由此实现对第一过线件31的支撑固定,使得第一过线件31能够适应供线处提供的缝线5的高度。
较佳地,参见图3,压线机构4可以包括压线杆41和动力件(图中未示出),压线杆41沿第一过线孔311的径向设置并与压线孔312呈相对设置,即压线杆41的轴线与第一过线孔311的轴线相垂直。动力件与压线杆41相连接并驱动压线杆41做轴向往复运动。动力件与控制器相连接,由控制器控制动力件工作,实现压线机构4动作的自动控制。压线机构4启动时,动力件驱动压线杆41向第一过线件31上的压线孔312运动并伸入第一过线孔311内,使压线杆41将缝线5压紧在第一过线孔311的孔壁上并保持在该压紧状态;压线机构4复位时,动力件驱动压线杆41反向运动并退出第一过线孔311和压线孔312。为便于压线杆41通过,优选地,压线孔312设为沿第一过线孔311的轴向延伸的腰型孔。
进一步,参见图4和图5,压线机构4还可以包括套筒42、弹性件43和卡接件44。套筒42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即在套筒42内部形成有一凹腔。弹性件43置于套筒42内部的凹腔内,且弹性件43沿套筒42的轴向设置。卡接件44设于套筒42上,且卡接件44沿套筒42的径向伸入套筒42内,套筒42开口的一端套设于压线杆41远离压线孔312的一端,弹性件43弹性顶压于套筒42与压线杆41之间,且压线杆41与卡接件44相抵持。动力件与套筒42相连接,动力件驱动套筒42做轴向往复运动而带动压线杆41做轴向往复运动。通过弹性件43的弹性顶压作用,可使压线杆41与卡接件44相抵持,实现压线杆41在套筒42内的定位,同时使压线机构4具有一定的预压力,从而使得压线机构4启动时压线杆41作用于缝线5的压力能够快速达到压紧缝线5所需的压力,并且能够对动力件的驱动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将硬接触变为软接触,可保护缝线5不受损伤。
较佳地,套筒42开口的一端外周面上开设有安装孔421,卡接件44与该安装孔421配合连接,且卡接件44的端部伸入套筒42内部。压线杆41远离压线孔312的一端外周面上沿径向向外延伸有卡接部411,卡接部411与卡接件44卡接配合。安装时,可以先将弹性件43放入套筒42内,然后将压线杆41设有卡接部411的一端伸入套筒42内,向压线杆41施加压力,使压线杆41将弹性件43压在套筒42上且卡接部411经过安装孔421,再将卡接件44与安装孔421连接并使卡接件44的端部伸入套筒42内,最后放松压线杆41,压线杆41的卡接部411在弹性件43的弹力作用下与卡接件44相抵持。优选地,弹性件43可以为预压缩弹簧,卡接件44可以为螺钉,安装孔421设有与螺钉配合连接的内螺纹。
本实施例一中,动力件的形式并不局限,可以采用任意能够实现驱动压线杆41做直线运动的动力源,如气缸、液压缸、电动推杆、电磁铁或电机等。
基于上述绕线装置,本实施例一还提供一种缝纫机,本实施例一的缝纫机包括本实施例一的上述绕线装置。
实施例二
如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二提供本发明绕线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二中,过线机构3还包括第二过线件34,压线机构4还包括推线杆45。
其中,第二过线件34设于第一过线件31与绕线器1之间,第二过线件34设有第二过线孔341、第一推线孔342和第二推线孔343。第二过线孔341供缝线5通过,因此第二过线孔341沿缝线5前进方向贯穿第二过线件34,本实施例二中,第二过线件34上的第二过线孔341与第一过线件31上的第一过线孔311同轴设置,供线处的缝线5先后经过第一过线孔311和第二过线孔341后送往绕线器1上的梭芯2处。第一推线孔342和第二推线孔343沿第二过线孔341的径向同轴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二过线孔341的两侧,即第一推线孔342的轴线和第二推线孔343的轴线均与第二过线孔341的轴线相垂直,并且,第一推线孔342和第二推线孔343均与第二过线孔341相连通。推线杆45沿第二过线孔341的径向设置并与第一推线孔342呈相对设置,即推线杆45的轴线与第二过线孔341的轴线相垂直,推线杆45与动力件相连接并受动力件驱动做轴向往复运动,即动力件同时驱动推线杆45和压线杆41套筒42做轴向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二中,推线杆45和压线杆41相平行且位于过线机构3的同一侧。第一推线孔342和第二推线孔343供推线杆45通过,使推线杆45能够穿过第二过线孔341并将缝线5推出第二过线件34,因此第一推线孔342和第二推线孔343分别沿第二过线孔341的径向贯通第二过线孔341相对两侧的孔壁。
本实施例二的绕线装置,在压线机构4启动时,动力件驱动推线杆45和压线杆41同时向过线机构3运动,在动力件驱动压线杆41伸入第一过线孔311内并将缝线5压紧在第一过线孔311的孔壁上后,可以使动力件继续提供驱动力,驱动推线杆45继续前进,此时,套筒42在动力件的驱动下压缩弹性件43而相对压线杆41发生位移,推线杆45则经第一推线孔342伸入第二过线孔341内后,接触并推动第二过线孔341内的缝线5从第二推线孔343伸出,从而将缝线5推出第二过线件34,由于缝线5在第一过线孔311内被压线杆41压紧固定,因此推线杆45将第二过线孔341内的缝线5从第二推线孔343推出时会对缝线5的起绕线头端起到拉拽作用,加速起绕线头从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的夹线间隙中脱出而收紧缠绕在梭芯2上,从而缩短需要缝线5在过线机构3处停留的预设时间T2,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起绕线头从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的夹线间隙中完全脱出并全部缠绕在梭芯2上,提高效率。压线机构4复位时,动力件驱动套筒42带动压线杆41反向运动并退出第一过线孔311和压线孔312,同时驱动推线杆45反向运动依次退出第二推线孔343、第二过线孔341和第一推线孔342。为便于推线杆45通过,优选地,第一推线孔342和第二推线孔343均设为沿第二过线孔341的轴向延伸的腰型孔。
为确保推线杆45穿过第二过线孔341时能够将缝线5推出第二过线件34,本实施例二中,优选地,推线杆45靠近第一推线孔342的一端设有卡线槽451,推线杆45伸入第二过线孔341中后,卡线槽451能够收容第二过线孔341中缝线5,使缝线5与推线杆45保持接触,从而随推线杆45的运动被推出第二过线件34的第二推线孔343。卡线槽451优选地为开设于推线杆45靠近第一推线孔342的一端端面上的圆弧型凹槽,圆弧型凹槽具有光滑表面,可避免对缝线5造成损伤。
较佳地,本实施例二中,过线机构3的底座32上还固设有第二支杆35,第二过线件34固定支撑在第二支杆35的上端,由此实现对第二过线件34的支撑固定,使得第二过线件34能够适应供线处提供的缝线5的高度,并且,使得第二过线件34上的第二过线孔341与第一过线件31上的第一过线孔311处于同一水平轴线上。
较佳地,本实施例二中,压线机构4还包括连接板46和连接杆47,套筒42和推线杆45平行间隔地固定安装在连接板46的同一侧,压线杆41设于套筒42远离连接板46的一端,连接杆47在连接板46的另一侧与连接板46相连接,且连接杆47与套筒42和推线杆45相平行,动力件与连接杆47相连接,从而实现由动力件驱动推线杆45和压线杆41同时做轴向往复运动。
基于上述绕线装置,本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缝纫机,本实施例二的缝纫机包括本实施例二的上述绕线装置。
实施例三
如图8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三提供本发明绕线装置的第三种实施例。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三中,过线机构3为夹线器36。夹线器36的结构形式并不局限,可以采用现有的夹线器。例如,如图8所示,夹线器36可以包括有第一夹线板361、第二夹线板362、过线勾363、夹线弹簧364、调节旋钮365以及夹线杆366,夹线杆366与绕线器1的绕线轴12相平行,过线勾363、第二夹线板362、第一夹线板361、夹线弹簧364和调节旋钮365沿夹线杆366的轴向由下至上依次套设在夹线杆366上,调节旋钮365与夹线杆366为螺纹配合,故调节旋钮365在夹线杆366上的安装位置上下可调,夹线弹簧364的两端分别与调节旋钮365和第一夹线板361相抵持,第一夹线板361与第二夹线板362之间形成有供缝线5通过的夹线槽,过线勾363的两外端处分别开设有一个位于夹线槽外周侧的过线孔,缝线5穿过过线勾363上的一个过线孔、绕过第一夹线板361与第二夹线板362之间的夹线槽后从过线勾363上的另一个过线穿出,从而实现从夹线器36通过。由夹线器36可以给缝线5施加一定的张力,使梭芯2处所绕的缝线5更加紧密。
本实施例三中,由于过线机构3与实施例一不同,相应地,压线机构4与实施例一也不相同。参见图8,本实施例三中,压线机构4包括与夹线器36的第一夹线板361相对设置的压紧板48和驱动压紧板48朝第一夹线板361运动的驱动件40。驱动件40与控制器相连接,由控制器控制驱动件40工作,实现压线机构4动作的自动控制。压线机构4启动时,驱动件40驱动压紧板48朝第一夹线板361运动,使压紧板48接触并压紧第一夹线板361,从而将缝线5压紧固定在第一夹线板361与第二夹线板362之间的夹线槽内并保持在该压紧状态,此时,缝线5不能通过夹线器36,实现了缝线5在过线机构3处的停留;压线机构4复位时,驱动件40驱动压紧板48反向运动并离开第一夹线板361,使夹线器36恢复正常、缝线5能够正常通过夹线器36。
较佳地,本实施例三中,压紧板48的一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支座49上,压紧板48在支座49上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夹线杆366,压紧板48的另一端可活动地外套在夹线器36上并相对间隔地位于第一夹线板361的上方,压紧板48朝向第一夹线板361的一面延伸有多个与第一夹线板361相接触的接触部481,多个接触部481沿第一夹线板361的周向均匀分布,驱动件40则与压紧板48的中部相连接并向压紧板48施加平行于夹线杆366轴向的作用力,从而可实现驱动压紧板48绕支座49摆动,使压紧板48上的接触部481压紧或离开第一夹线板361。
本实施例三中,驱动件40的形式并不局限,可以采用任意能够向压紧板48施加作用力使压紧板48绕支座49摆动的动力源,如气缸、液压缸、电动推杆、电磁铁或电机等。
本实施例三中,检测件6采用感应器,感应器设置在绕线器1的绕线主座16上并位于压臂15的工作位置处。参见图9,当压臂15处于非工作位置时,绕线器1处于非工作状态,压臂15与感应器相互分离且不干涉,此时,感应器不会感应到压臂15。参见图10,当压臂15被拨动至工作位置时,绕线器1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压臂15移动到感应器的上方,此时,感应器会会感应到压臂15而生成检测信号。当然,本实施例三中,检测件6也可以为设于压臂15工作位置处的开关元件,通过压臂15与开关元件的接触按压实现开关元件的触发,使其生成检测信号,开关元件可以为机械式开关或感应电子式开关。
基于上述绕线装置,本实施例三还提供一种缝纫机,本实施例三的缝纫机包括本实施例三的上述绕线装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绕线装置,包括绕线器(1),所述绕线器(1)包括用于套设梭芯(2)并带动所述梭芯(2)转动的绕线轴(12),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用于通过缝线(5)的过线机构(3)和设于所述过线机构(3)处的压线机构(4),所述缝线(5)经过所述过线机构(3)送往置于所述绕线器(1)上的梭芯(2)处,所述压线机构(4)能够作用于经过所述过线机构(3)的缝线(5)并使所述缝线(5)在所述过线机构(3)处停留预设时间;所述过线机构(3)包括第一过线件(31),所述第一过线件(31)设有供所述缝线(5)通过的第一过线孔(311)以及沿所述第一过线孔(311)的径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过线孔(311)相连通的压线孔(312),所述压线孔(312)供所述压线机构(4)通过,使所述压线机构(4)能够伸入所述第一过线孔(311)内并将所述缝线(5)压紧在所述第一过线孔(311)的孔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绕线器(1)是否启动的检测件(6)和与所述检测件(6)相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压线机构(4)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件(6)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压线机构(4)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器(1)包括可拨动的压臂(15),所述压臂(15)在非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变换,使所述绕线器(1)处于非工作状态或工作状态;所述检测件(6)为设于所述工作位置处的开关元件或感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机构(4)包括沿所述第一过线孔(311)的径向设置并与所述压线孔(312)相对的压线杆(41)和驱动所述压线杆(41)做轴向往复运动的动力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机构(4)还包括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的套筒(42)、置于所述套筒(42)内的弹性件(43)和沿所述套筒(42)的径向伸入所述套筒(42)内的卡接件(44),所述套筒(42)套设于所述压线杆(41)远离所述压线孔(312)的一端,所述弹性件(43)弹性顶压于所述套筒(42)与所述压线杆(41)之间,且所述压线杆(41)与所述卡接件(44)相抵持,所述动力件与所述套筒(4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机构(3)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过线件(31)与所述绕线器(1)之间的第二过线件(34),所述第二过线件(34)设有供所述缝线(5)通过的第二过线孔(341)以及沿所述第二过线孔(341)的径向同轴设于所述第二过线孔(341)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二过线孔(341)相连通的第一推线孔(342)和第二推线孔(343),所述压线机构(4)还包括沿所述第二过线孔(341)的径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推线孔(342)相对的推线杆(45),所述推线杆(45)受所述动力件驱动做轴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推线孔(342)和第二推线孔(343)供所述推线杆(45)通过,使所述推线杆(45)能够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341)并将所述缝线(5)推出所述第二过线件(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线杆(45)靠近所述第一推线孔(342)的一端设有卡线槽(451)。
8.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绕线装置。
CN201911334095.XA 2019-12-23 2019-12-23 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Active CN110878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4095.XA CN110878449B (zh) 2019-12-23 2019-12-23 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4095.XA CN110878449B (zh) 2019-12-23 2019-12-23 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8449A CN110878449A (zh) 2020-03-13
CN110878449B true CN110878449B (zh) 2021-10-26

Family

ID=69730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34095.XA Active CN110878449B (zh) 2019-12-23 2019-12-23 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844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6184A (ja) * 2000-08-30 2002-03-05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下糸巻取り装置
JP2007252414A (ja) * 2006-03-20 2007-10-04 Juki Corp ミシンの下糸巻き装置
CN102535041A (zh) * 2010-11-18 2012-07-04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缝线卷绕装置
CN104233654A (zh) * 2014-10-20 2014-12-24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梭芯自动绕线装置及方法
CN106367900A (zh) * 2015-07-24 2017-02-01 蛇之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梭心的保持件
CN108221202A (zh) * 2016-12-22 2018-06-29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梭芯绕线穿线机构及方法、缝纫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6184A (ja) * 2000-08-30 2002-03-05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下糸巻取り装置
JP2007252414A (ja) * 2006-03-20 2007-10-04 Juki Corp ミシンの下糸巻き装置
CN102535041A (zh) * 2010-11-18 2012-07-04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缝线卷绕装置
CN104233654A (zh) * 2014-10-20 2014-12-24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梭芯自动绕线装置及方法
CN106367900A (zh) * 2015-07-24 2017-02-01 蛇之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梭心的保持件
CN108221202A (zh) * 2016-12-22 2018-06-29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梭芯绕线穿线机构及方法、缝纫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8449A (zh) 2020-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4245B (zh) 缝纫机的夹线装置的作业方法
CN105568575B (zh) 一种缝纫机去鸟巢结构的松线装置及使用方法
JPH07108357B2 (ja) ミシンの下糸供給装置
JP5403401B2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CN110878449B (zh) 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JP5766405B2 (ja) ミシン
KR200482460Y1 (ko) 재봉틀 및 이 재봉틀로 솔기의 시작부를 재봉하는 방법
JP2000325683A (ja) ミシンの鳥の巣防止装置
CN101591843A (zh) 刺绣机自动夹线系统
KR20180092292A (ko) 이중 박음질 재봉틀 및 짧은 공칭 초과 실 길이를 갖는 솔기 시작 바늘 실을 제조하는 방법
CN211689487U (zh) 一种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CN211546881U (zh) 一种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CN108796855B (zh) 产生具有目标线缝突出部的线缝起始顶线的组件和缝纫机
CN114318696A (zh) 全自动缝纫机用自动绕底线机
CN216360551U (zh) 一种用于缝纫机底线的绕线器
JP2021013718A (ja) ボビンユニットの運動機構
JP3730300B2 (ja)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H06503008A (ja) 本縫いミシンにおいて縫製開始時に上糸端の長さを短縮させ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8950907A (zh) 一种具有自动绕线功能的缝纫机
CN214422866U (zh) 缝纫机的气动切刀
CN219490365U (zh) 一种绷缝机断底线停机装置
CN219260433U (zh) 一种链缝剪线起缝辅助装置及链缝机
CN110117877A (zh) 一种去鸟巢机构
JPH0674Y2 (ja) ミシンの下糸クランプ装置
CN210420448U (zh) 起缝夹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