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9487U - 一种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9487U
CN211689487U CN201922319932.3U CN201922319932U CN211689487U CN 211689487 U CN211689487 U CN 211689487U CN 201922319932 U CN201922319932 U CN 201922319932U CN 211689487 U CN211689487 U CN 211689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bbin
winding
winding device
braking
w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199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延磊
陈震
谢阳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199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9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9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9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及包括该绕线装置的缝纫机,该绕线装置包括绕线器,绕线器包括用于套设梭芯并带动梭芯转动的绕线轴,梭芯与绕线轴之间通过卡簧保持周向固定,绕线装置还包括制动机构,制动机构能够在绕线轴转动时作用于梭芯预设时间并使梭芯在预设时间内停止随绕线轴转动。通过在绕线器启动后,由制动机构作用于梭芯,阻止梭芯随绕线轴同步转动,利用绕线器带动绕线衬垫和割线刀以及缝线起绕线头的旋转实现将缝线起绕线头收紧缠绕在梭芯上,使得梭芯完成绕线后不存在外露的起绕线头,从而避免了梭芯在使用时与梭壳产生过大的摩擦力,能够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缝制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及一种包括该绕线装置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在缝纫面料时,由旋梭和机针相互配合以将底线和面线互相交织连锁缝纫在面料上,从而形成线迹。底线一般较短,因此在缝纫过程中需要频繁地更换梭芯以及对更换下的空梭芯进行绕线。目前已有绕线割线一体的绕线器,例如,公告号CN20559092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绕线割线一体绕线器,公布号CN107460655A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无需预绕线的梭芯绕线装置,都集成了绕线和割线功能。
参见图1,现有绕线割线一体的绕线器1,将绕线衬垫11固定套设在绕线轴12上,割线刀13固定在绕线衬垫11上,且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形成有夹线间隙。绕线时,将梭芯2套在绕线轴12上并置于割线刀13上方,绕线轴12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固定槽121,该固定槽121中固定安装有卡簧14,卡簧14的中间部分沿绕线轴12的径向向外突出于绕线轴12并与梭芯2相抵接,通过卡簧14的作用力使得梭芯2与绕线轴12相对固定,绕线轴12受驱动而转动,并带动绕线衬垫11、割线刀13及梭芯2同步转动,从而可将缝线缠绕在梭芯2上。绕线结束后,将梭芯2从绕线轴12上取下,然后将缝线夹持在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的夹线间隙中,再将缝线用割线刀13割断。因此,割断后的缝线线头会被夹持在所述夹线间隙中,虽然由此可在下次绕线时免去预绕线,实现自动绕线,但也会存在起绕线头过长的问题。梭芯2完成绕线后,起绕线头外露,过长的起绕线头会导致梭芯2在使用时与梭壳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容易产生卡顿,使底线张紧力变大,造成缝制错误,严重影响缝纫机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起绕线头收紧缠绕在梭芯上的绕线装置及一种包括该绕线装置的缝纫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绕线装置,包括绕线器,绕线器包括用于套设梭芯并带动梭芯转动的绕线轴,梭芯与绕线轴之间通过卡簧保持周向固定,绕线装置还包括制动机构,制动机构能够在绕线轴转动时作用于梭芯预设时间并使梭芯在预设时间内停止随绕线轴转动。
优选地,梭芯包括芯轴和设于芯轴两端的凸缘,制动机构包括用于与凸缘相接触并阻止梭芯转动的制动件。
优选地,制动件沿梭芯的轴向与梭芯相对设置,梭芯的凸缘上开设有供制动件插入的插接孔。
优选地,梭芯两端的凸缘上均开设有插接孔。
优选地,制动机构还包括与制动件相连接的动力件,动力件驱动制动件运动,使制动件靠近或离开梭芯。
优选地,绕线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绕线器是否启动的检测件和与检测件相连接的控制器,动力件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根据检测件的检测信号控制动力件动作。
优选地,绕线器包括可拨动的压臂,压臂在非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变换,使绕线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或工作状态;检测件为设于工作位置处的开关元件或感应器。
一种缝纫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绕线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进步: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通过在绕线器启动后,由制动机构作用于梭芯,阻止梭芯随绕线轴同步转动,利用绕线器带动绕线衬垫和割线刀以及缝线起绕线头的旋转实现将缝线起绕线头收紧缠绕在梭芯上,使得梭芯完成绕线后不存在外露的起绕线头,从而避免了梭芯在使用时与梭壳产生过大的摩擦力,能够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缝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绕线割线一体的绕线器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绕线器 11、绕线衬垫
12、绕线轴 121、固定槽
13、割线刀 14、卡簧
15、压臂 16、绕线主座
2、梭芯 21、芯轴
22、凸缘 23、插接孔
3、制动件 4、检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绕线装置包括绕线器1制动机构。
其中,绕线器1为现有的集成绕线和割线功能于一体的绕线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能够实现绕线和割线功能于一体的绕线器1的具体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例如,绕线器1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其包括用于套设梭芯2并带动梭芯2转动的绕线轴12、固定套设在绕线轴12上的绕线衬垫11和固设于绕线衬垫11上的割线刀13,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缝线起绕线头的夹线间隙,绕线时,将梭芯2套在绕线轴12上并置于割线刀13上方,梭芯2与绕线轴12之间通过卡簧14保持周向固定,具体为,在绕线轴12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固定槽121,该固定槽121中固定安装有卡簧14,卡簧14的中间部分沿绕线轴12的径向向外突出于绕线轴12并与梭芯2相抵接,通过卡簧14的作用力使得梭芯2与绕线轴12相对固定,绕线轴12受驱动而转动,并带动绕线衬垫11、割线刀13及梭芯2同步转动,从而可将缝线缠绕在梭芯2上;绕线结束后,将梭芯2从绕线轴12上取下,然后将缝线夹持在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的夹线间隙中,再将缝线用割线刀13割断,因此,割断后的缝线线头会被夹持在所述夹线间隙中,成为下次绕线的缝线起绕线头。
制动机构设于绕线器1处,且制动机构位于绕线器1绕线轴12上的梭芯2的一侧,制动机构能够在绕线轴12转动时作用于梭芯2预设时间并使梭芯2在预设时间内停止随绕线轴12转动。由于梭芯2与绕线轴12之间通过卡簧14保持周向固定,因此通过制动机构向梭芯2施加阻力,克服卡簧14的作用力,即可阻止梭芯2随绕线轴12同步转动,实现梭芯2的制动。
本实施例的绕线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缝线起绕线头夹持在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的夹线间隙中;绕线器1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后,可以在绕线器1启动设定时间T1后,启动制动机构,所述设定时间T1使得缝线在梭芯2上缠绕一定初始圈数,该初始圈数的大小并不局限,例如可以为2-10圈,优选为5-7圈,所述设定时间T1可以根据设定的初始圈数来确定;启动制动机构时,制动机构动作并作用于梭芯2预设时间T2,使梭芯2在预设时间T2内停止随绕线轴12转动,而绕线器1保持工作状态,绕线衬垫11和割线刀13仍随绕线轴12同步转动,夹持在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的夹线间隙中的缝线起绕线头也随之转动,并可在转动过程中收紧缠绕在梭芯2上,因此可将缝线起绕线头从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的夹线间隙中脱出并将其收紧缠绕在梭芯2上;预设时间T2为制动机构的启动时间,亦即制动机构的工作时长,所述预设时间T2可以根据缝线起绕线头的长度和绕线器1的工作速度来设定,应满足使缝线起绕线头从割线刀13与绕线衬垫11之间的夹线间隙中完全脱出并全部缠绕在梭芯2上;启动制动机构预设时间T2后,使制动机构复位,制动机构动作并离开梭芯2,使得梭芯2在卡簧14的作用下恢复随绕线轴12同步转动,绕线器1开始正常绕线,直至绕线完成,绕线器1停止工作。
由此,本实施例的绕线装置通过在绕线器1启动后,由制动机构作用于梭芯2,阻止梭芯2随绕线轴12同步转动,利用绕线器1带动绕线衬垫11和割线刀13以及缝线起绕线头的旋转实现将缝线起绕线头收紧缠绕在梭芯2上,使得梭芯2完成绕线后不存在外露的起绕线头,从而避免了梭芯2在使用时与梭壳产生过大的摩擦力,能够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缝制效果。
参见图2,梭芯2包括芯轴21和设于芯轴21两端的凸缘22,两凸缘22之间形成用于收容缝线的绕线槽。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件3,制动件3用于与梭芯2的凸缘22相接触,通过制动件3与梭芯2凸缘22的接触向梭芯2施加可克服卡簧14作用力的阻力,从而阻止梭芯2随绕线轴12同步转动,实现梭芯2的制动。
通过制动件3与梭芯2凸缘22相接触向梭芯2施加阻力的方式并不局限。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制动件3可以为一柱状件,将制动件3沿梭芯2的轴向与梭芯2相对设置,且制动件3设置在梭芯2远离割线刀13的一侧,在梭芯2远离割线刀13的一端凸缘22上开设可供制动件插入的插接孔23。绕线器1启动、梭芯2随绕线轴12转动的过程中,制动机构启动时,制动件3动作并向梭芯2移动,当制动件3移动至与梭芯2的凸缘22相接触且梭芯2凸缘22上的插接孔23转动至制动件3处时,制动件3则可穿过插接孔23,此时梭芯2受制动件3的阻挡限制而无法继续转动,但绕线轴12在绕线器1工作状态动力作用下仍保持转动,从而实现了梭芯2在绕线器1工作状态下的制动;制动机构复位时,制动件3动作并退出梭芯2凸缘22上的插接孔23且离开梭芯2,梭芯2在卡簧14的作用下恢复随绕线轴12同步转动,绕线器1开始正常绕线。优选地,可以在梭芯2两端的凸缘22上均开设有插接孔23,使得梭芯2在套设在绕线轴12上时不需要有正反向之分。优选地,可以在梭芯2每端的凸缘22上均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插接孔23,使得制动件3向梭芯2移动至接触梭芯2的凸缘22后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插入凸缘22上的一个插接孔23内。在另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制动件3可以为板状件或板状的夹持件,此时可以通过制动件3与梭芯2远离割线刀13的一端凸缘22的压力接触向梭芯2施加摩擦阻力,实现梭芯2的制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制动机构还包括与制动件3相连接的动力件(图中未示出),动力件驱动制动件3运动,使制动件3靠近或离开梭芯2。制动机构启动时,动力件启动并驱动制动件3向靠近梭芯2的方向运动,使制动件3与梭芯2接触并向梭芯2施加作用力;制动机构复位时,动力件复位并驱动制动件3向远离梭芯2的方向运动,使制动件3离开梭芯2。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绕线装置还包括检测件4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检测件4用于检测绕线器1是否启动并生成检测信号,检测件4和制动机构中的动力件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根据检测件4的检测信号控制动力件动作。当绕线器1未启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检测件4不产生检测信号。当绕线器1启动时,检测件4检测到绕线器1启动而生成检测信号,并且,检测件4将检测信号输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该检测信号,并根据该检测信号,以接收到该检测信号的时间为起点,在设定时间T1后向动力件发出动作指令;动力件接收并响应于该动作指令而启动且驱动制动件3运动,使制动件3向梭芯2移动并插入梭芯2凸缘22上的插接孔23内;在向动力件发出动作指令预设时间T2后,控制器向动力件发出复位指令,动力件接收并响应于该复位指令而反向动作复位且驱动制动件3反向运动,使制动件3退出梭芯2凸缘22上的插接孔23且离开梭芯2,绕线器1继续正常绕线。由此实现了本实施例的绕线装置工作过程的自动控制。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为独立的控制器,也可以为缝纫机的主控制器,控制器的形式并不局限,可以采用现有的控制器,如PLC控制器或单片机。
本实施例中,绕线器1的启动可以通过可拨动的压臂15来实现,具体为,绕线器1可以包括可拨动的压臂15,压臂15在非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变换,使绕线器1处于非工作状态或工作状态,即可以通过拨动压臂15使绕线器1启动进入工作状态或停止工作,当压臂15处于非工作位置时,绕线器1处于非工作状态;当压臂15处于工作位置时,绕线器1处于工作状态。通过可拨动的压臂15使绕线器1启动或停止工作为现有技术,本文不予赘述。优选地,检测件4可以为设于压臂15工作位置处的开关元件或感应器,则压臂15被拨动至工作位置处时可以触发检测件4,使其生成检测信号,从而实现检测件4对绕线器1是否启动的检测。检测件4采用开关元件时,可以通过压臂15与开关元件的接触按压实现开关元件的触发,使其生成检测信号,开关元件可以为机械式开关或感应电子式开关。检测件4采用感应器时,可以通过压臂15到达工作位置时感应器对压臂15的感应,使感应器生成检测信号,感应器的形式并不局限,可以采用现有的感应元件。本实施例中,检测件4采用开关元件。检测件4可以设置在绕线器1的绕线主座16上,检测件4、压臂15和绕线衬垫11均置于绕线主座16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制动机构中的动力件的形式并不局限,可以采用任意能够实现驱动制动件3做直线运动的动力源,如气缸、液压缸、电动推杆、电磁铁或电机等。
基于上述绕线装置,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缝纫机,本实施例的缝纫机包括本实施例的上述绕线装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绕线装置,包括绕线器(1),所述绕线器(1)包括用于套设梭芯(2)并带动所述梭芯(2)转动的绕线轴(12),所述梭芯(2)与所述绕线轴(12)之间通过卡簧(14)保持周向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能够在所述绕线轴(12)转动时作用于所述梭芯(2)预设时间并使所述梭芯(2)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停止随所述绕线轴(1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梭芯(2)包括芯轴(21)和设于所述芯轴(21)两端的凸缘(22),所述制动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凸缘(22)相接触并阻止所述梭芯(2)转动的制动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件(3)沿所述梭芯(2)的轴向与所述梭芯(2)相对设置,所述梭芯(2)的凸缘(22)上开设有供所述制动件(3)插入的插接孔(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梭芯(2)两端的凸缘(22)上均开设有所述插接孔(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制动件(3)相连接的动力件,所述动力件驱动所述制动件(3)运动,使所述制动件(3)靠近或离开所述梭芯(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绕线器(1)是否启动的检测件(4)和与所述检测件(4)相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动力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件(4)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动力件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器(1)包括可拨动的压臂(15),所述压臂(15)在非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变换,使所述绕线器(1)处于非工作状态或工作状态;所述检测件(4)为设于所述工作位置处的开关元件或感应器。
8.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绕线装置。
CN201922319932.3U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Active CN211689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9932.3U CN211689487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9932.3U CN211689487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9487U true CN211689487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3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19932.3U Active CN211689487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9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17312A (en) Thread storage and delivery device
JPH07108357B2 (ja) ミシンの下糸供給装置
US6564731B2 (en) Sewing machine having a threading device
CN105734850A (zh) 一种自动绕线割线一体绕线器
CN211689487U (zh) 一种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JP2693107B2 (ja) 下糸自動供給装置及び縫製装置
US5651322A (en)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with bobbin support
JP4559337B2 (ja) スプライサ装置
JP2007252414A (ja) ミシンの下糸巻き装置
CN211546881U (zh) 一种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JPH09313763A (ja) 下糸巻機構
JP4007249B2 (ja)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切断装置
CN110878449B (zh) 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US3332381A (en) Automatic underthread winding apparatus for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s
JP2003049333A (ja) 自動玉揚げ機
US5769343A (en)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the bobbin thread of the sewing machine
US3741492A (en) Apparatus for winding sewing thread upon bobbins
JP2004131276A (ja) 異種糸の糸継ぎ巻取装置
JP2868735B2 (ja) ミシンの下糸供給装置
JP2000037582A (ja) ミシンにおける糸切断装置およびこの糸切断装置の使用方法
JPH0674Y2 (ja) ミシンの下糸クランプ装置
JPH0731779A (ja) 下糸自動供給装置
CN210561125U (zh) 缝纫机绕线器用割线装置
CN110983660B (zh) 一种缝纫机断线自动回收装置
JPH0255533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jiang yike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330000257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winding device and sewing machi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