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7578A - 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7578A
CN110877578A CN201910811408.XA CN201910811408A CN110877578A CN 110877578 A CN110877578 A CN 110877578A CN 201910811408 A CN201910811408 A CN 201910811408A CN 110877578 A CN110877578 A CN 110877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opening
garnish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14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7578B (zh
Inventor
佐藤贤太郎
香川怜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77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7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7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7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2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B60J10/24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having tubular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2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B60J10/26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urface shape
    • B60J10/265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urface shape the surface being primarily decora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8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 B60J10/84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arranged on the vehicle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6Sealing st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车门开口部的下缘部的外观设计性,并且能够确保车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的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12)具备:第一内装件(26),其划定出车门开口部(15)的下缘部(21);以及密封条(16),其在比第一内装件(26)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安装于车身。第一内装件(26)具有上段部(41)和下段部(42)。密封条(16)具备:密封条安装部(71);以及密封唇(73),其在密封条安装部(71)的上表面的车宽方向内侧与该上表面相连,且从上方重叠于下段部(42)。

Description

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已知有沿着在车身侧部形成的车门开口部的开口缘而配置有内装饰件的结构。作为内装饰件,已知有具备沿着车门开口部的下缘配置的侧踏脚板装饰件(以下称作第一内装件)和与侧踏脚板装饰件的前方相连的前围侧内衬(以下称作第二内装件)的结构。
例如在日本国特开2015-6862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结构:第一内装件与第二内装件的端部彼此夹着密封唇而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由此第一内装件及第二内装件彼此组装。
发明内容
然而,在日本国特开2015-6862号公报的结构中,第一内装件、密封唇及第二内装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因此车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可能缩小。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能够提高车门开口部的下缘部的外观设计性,并且能够确保车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的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具备:第一内装件,其划定出形成于车身的车门开口部的下缘部;以及密封条,其在比所述第一内装件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安装于所述车身,所述第一内装件具有:上段部;以及下段部,其位于比所述上段部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所述密封条具备:密封条安装部,其安装于所述车身;以及密封唇,其在所述密封条安装部的上表面的车宽方向内侧与该上表面相连,且从上方重叠于所述下段部。
(2)在上述(1)的方案的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具备第二内装件,该第二内装件在所述第一内装件的前后方向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内装件相邻,所述上段部中的前后方向的第一侧的端部从上方与所述第二内装件中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重叠,所述第二内装件的上表面中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与所述下段部的上表面平滑相连,所述密封唇从上方重叠于所述第二内装件中的所述车宽方向外侧部分。
(3)在上述(2)的方案的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上段部中的前后方向的第一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下段部靠前后方向的第一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1)的方案,密封唇收容于在上段部与下段部之间形成的台阶部分。由此,与如以往那样将第一内装件与密封唇重叠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密封唇从上段部的上表面的突出量。由此,能够提高车门开口部的外观设计性,并且确保车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
其结果是,例如使乘客容易乘降。
作为第一内装件与第二内装件的连结方法,也考虑到使第一内装件和第二内装件的端面彼此在车宽方向的整体范围在前后方向上对接的结构。
然而,在上述的结构中,由于第一内装件及第二内装件的尺寸偏差、热变形等,可能使得端面彼此的间隙大幅张开、或者间隙在车宽方向上不均匀(例如呈ハ状张开等)。其结果是,认为有损车门开口部的下缘部的外观设计性。
于是,根据上述(2)的方案,上段部中的靠近第二内装件的端部从上方与第二内装件中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重叠。由此,能够抑制在第一内装件与第二内装件之间形成前后方向的间隙。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车门开口部的外观设计性。
而且,根据上述(2)的方案,第二内装件的上表面中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与下段部的上表面平滑相连,并且密封唇从上方重叠于第二内装件中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因此,下段部与第二内装件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的分界部分由密封唇覆盖。由此,能够抑制在第一内装件与第二内装件之间视觉辨认到前后方向的间隙。另外,能够抑制在下段部与第二内装件中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的分界部分处密封唇呈台阶状变形。由此,能够抑制在密封唇产生翘曲,能够提高车门开口部的外观设计性。
根据上述(3)的方案,上段部比下段部与第二内装件中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的分界部分向前后方向的第一侧突出。由此,即便在下段部与第二内装件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的分界部分中产生了未由密封唇覆盖的部分,也能够将在第一内装件与第二内装件之间产生的间隙抑制为最小限度。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车门开口部的外观设计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使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及前侧车门断裂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而得到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图3的V部放大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沿着图4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4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从图4的车门开口部结构取下密封条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着图8的X-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沿着图8的XI-X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上下左右等方向若无特殊记载,则与对于车辆10而言的方向相同。另外,图中箭头UP表示上方,箭头FR表示前方。在实施方式中,将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12简记为“车门开口部结构12”。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以车辆10的右前侧部(车身)11为例来说明车门开口部结构12。不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门开口部结构对于车辆10的任意车门开口部均能够适用。
图1是从车宽方向内侧(车室18侧)观察具备车门开口部结构12的车辆10而得到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使车门开口部结构12及前侧车门14断裂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图2所示,车辆10具备车门开口部结构12和前侧车门14。车门开口部结构12是沿着车门开口部15的开口缘设置有密封条16的结构。
前侧车门14经由铰接部(未图示)而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右前侧部11中的位于比车门开口部15靠前方的部分。前侧车门14对车门开口部15进行开闭。在前侧车门14的关闭状态下,密封条16介于车门开口部15的开口缘与前侧车门14的外周部之间。由此,车门开口部15由前侧车门14以密封状态封闭。另一方面,在前侧车门14的打开状态下,车门开口部15借助前侧车门14而开放,由此例如乘客能够经由车门开口部15而相对于车辆10乘降。
车门开口部15形成于车辆10的右前侧部11。车门开口部15在从车宽方向观察的侧视下例如形成为矩形形状。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开口部15由开口下缘部(下缘部)21、开口前缘部22、开口上缘部23及开口后缘部(未图示)划定。
图3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车门开口部结构12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车门开口部结构12而得到的放大立体图。
如图3、图4所示,开口下缘部21包括下边梁(车身)25(参照图2)和侧踏脚板装饰件(第一内装件)26。
下边梁25在从前后方向观察的剖视下形成闭合截面结构。下边梁25沿着车门开口部15的下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侧踏脚板装饰件26相对于下边梁25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侧踏脚板装饰件26沿着下边梁25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图5是表示将图3的V部放大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4的沿着VI-VI线的剖视图。
如图5、图6所示,侧踏脚板装饰件26安装于与下边梁25连结的未图示的地板(车身)等。侧踏脚板装饰件26具备上部装饰件34、内壁装饰件35、外壁装饰件36及卡止片37(也参照图3)。
上部装饰件34具有装饰件上段部(上段部)41、装饰件下段部(下段部)42及连结段部43。
装饰件上段部41配置于与下边梁25的上凸缘25a基本相同的高度。装饰件上段部41在车宽方向上以一定的宽度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装饰件下段部42在装饰件上段部41的车宽方向外侧位于装饰件上段部41的下方。装饰件下段部42的内缘(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边)经由连结段部43而连结于装饰件上段部41的外缘(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边)。
如图6所示,连结段部43随着趋向上方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延伸。需要说明的是,连结段部43也可以沿着重力方向延伸。如图5所示,上述的装饰件上段部41的上段前端部(第一侧的端部)41c比装饰件下段部42的下段前端部42c及连结段部43的连结前端部43a向前方延伸。
在上部装饰件34的前部(装饰件前部44),在从装饰件上段部41跨至装饰件下段部42的部位形成有装饰件嵌合部40。装饰件嵌合部40从装饰件前部44朝向下方突出。
内壁装饰件35从装饰件上段部41的内缘朝向下方伸出。
外壁装饰件36从装饰件下段部42的外缘中的位于比装饰件前部44靠后方的部分朝向下方伸出。
卡止片37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设于外壁装饰件36。卡止片37在从外壁装饰件36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之后,朝向上方弯折。卡止片37的上端部立起到与装饰件下段部42的上表面同等的高度。卡止片37在比上凸缘25a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沿着上凸缘25a配置。
图7是图4的沿着VII-VII线的剖视图。
如图5、图7所示,开口前缘部22包括前支柱(车身)31(参照图7)和前围侧内衬(第二内装件)32。
前支柱31从下边梁25(参照图2)的前端部立起。前支柱31在上下方向观察的剖视下形成闭合截面结构。前支柱31沿着车门开口部15的前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前围侧内衬32相对于前支柱31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侧踏脚板装饰件26及前围侧内衬32是对车室18进行装饰的例如树脂制的内装饰构件。
前围侧内衬32例如安装于与前支柱31连结的前围(车身)等。前围侧内衬32具有内衬主体45和内衬后部46。
内衬主体45在侧踏脚板装饰件26的前方沿着前支柱31(参照图7)随着趋向前方而一边弯曲一边向上方延伸。
内衬后部46是上述的侧踏脚板装饰件26的前部(装饰件前部44)从上方与该内衬后部46重叠、且将侧踏脚板装饰件26及前围侧内衬32彼此连结的部分。内衬后部46以与上述的上部装饰件34同等的宽度从内衬主体45的下端部(后端部)向后方延伸。具体而言,内衬后部46具备上部内衬51、内壁内衬52、外壁内衬53及腿部内衬54。
上部内衬51具有内衬上段部56、内衬下段部57及连结段部58。
内衬上段部56相对于内衬下段部57位于车宽方向内侧。装饰件前部44中的装饰件上段部41从上方重叠于内衬上段部56。
内衬下段部57相对于内衬上段部56位于车宽方向外侧。内衬下段部57相对于内衬上段部56向下方凹陷。内衬下段部57的车宽方向上的宽度比上述的装饰件下段部42的宽度宽。在内衬下段部57的前部形成有将内衬下段部57沿着上下方向贯穿的开口部59。
连结段部58将内衬上段部56与内衬下段部57之间连接。具体而言,连结段部58具有内壁58a和前壁58b。
内壁58a从内衬下段部57中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上方立起。
前壁58b从内衬下段部57的前端部向上方立起。需要说明的是,连结段部58可以以随着趋向上方而在水平方向上沿着远离内衬下段部57的方向倾斜,也可以在重力方向上立起。
如图5所示,内壁内衬52从上部内衬51的内缘朝向下方伸出。
外壁内衬53从上部内衬51的外缘朝向下方伸出。
外壁内衬53相对于前支柱31的凸缘31a在车宽方向内侧隔开间隔地配置。
腿部内衬54从内衬下段部57的后端部向下方伸出。
图8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从图4的车门开口部结构12取下密封条16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图8的沿着IX-IX线的剖视图。
如图8、图9所示,侧踏脚板装饰件26的装饰件前部44从上方重叠于内衬后部46。即,内衬后部46的后缘位于比装饰件前部44靠后方的位置。
图10是图8的沿着X-X线的剖视图。
如图10所示,装饰件前部44通过装饰件嵌合部40嵌合于内衬下段部57的开口部59而从上方重叠于内衬后部46。
在装饰件嵌合部40嵌合于开口部59的状态下,装饰件下段部42的下段前端部42c在前后方向上接近或抵接于连结段部58的前壁58b。由此,装饰件下段部42的上表面与内衬主体45的上表面平滑相连。需要说明的是,装饰件下段部42的上表面与内衬主体45的上表面优选配置为共面。不过,装饰件下段部42的上表面与内衬主体45的上表面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稍微错开。
图11是图8的沿着XI-XI线的剖视图。
如图10、图11所示,在装饰件前部44处,装饰件上段部41从上方覆盖内衬后部46的内衬上段部56的整体、以及内衬下段部57中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装饰件上段部41的上段前端部41c位于比连结段部58的前壁58b靠前方的位置。即,在装饰件前部44处,装饰件上段部41从上方覆盖连结段部58的前壁58b。在装饰件前部44处,装饰件上段部41的上段前端部41c为随着趋向前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弯曲面。由此,装饰件前部44与内衬主体45的上表面无角部地相连。
如图6、图7所示,密封条16沿着车门开口部15的各开口缘部21~23配置。密封条16仿照车门开口部15的形状而形成为矩形框状。密封条16介于车辆10的骨架构件与内装饰构件(例如侧踏脚板装饰件26、前围侧内衬32等)之间。即,在开口下缘部21处,密封条16介于下边梁25与侧踏脚板装饰件26之间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在开口前缘部22处,密封条16介于前支柱31与前围侧内衬32之间。
密封条16具备密封条安装部71、第一密封唇72及第二密封唇(密封唇)73。
密封条安装部71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U字状。密封条安装部71在图6所示的开口下缘部21处例如嵌合于下边梁25的上凸缘25a及侧踏脚板装饰件26的卡止片37。密封条安装部71在图7所示的开口前缘部22处例如嵌合于前支柱31的凸缘31a。
第一密封唇72从密封条安装部71向车宽方向外侧以悬臂的方式延伸。第一密封唇72随着趋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下方下垂。
第一密封唇72的上表面与密封条安装部71的上表面相连。第一密封唇72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第一密封唇72在前侧车门14(参照图2)的关闭状态下夹持于车门开口部15的各开口缘部21~23与前侧车门14的外周部之间。由此,车门开口部15的各开口缘部21~23与前侧车门14之间被密封。
第二密封唇73从密封条安装部71向车宽方向内侧以悬臂的方式延伸。第二密封唇73随着趋向车宽方向内侧而向下方下垂。
第二密封唇73的上表面与密封条安装部71的上表面平滑相连。
第二密封唇73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
第二密封唇73的前端部(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在图6所示的开口下缘部21处收容于由装饰件下段部42和连结段部43划定的台阶部分。具体而言,第二密封唇73的前端部从上方接近或抵接于装饰件下段部42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密封唇73的上表面位于比装饰件上段部41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不过,第二密封唇73的上表面也可以是与装饰件上段部41的上表面同等的高度、或者比装饰件上段部41的上表面稍微向上方突出。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密封唇73的车宽方向上的宽度优选为到达装饰件下段部42与连结段部43的分界部分的程度的宽度。
在图7所示的开口前缘部22处,第二密封唇73的前端部从上方接近或抵接于内衬主体45的上表面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如图4所示,在开口下缘部21与开口前缘部22的分界部分处,第二密封唇73从上方覆盖装饰件下段部42的下段前端部42c与连结段部58的前壁58b的分界部分。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条16的第二密封唇73采用了从上方重叠于侧踏脚板装饰件26的装饰件下段部42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第二密封唇73收容于在装饰件上段部41与装饰件下段部42之间形成的台阶部分。由此,与如以往那样将第一内装件重叠于密封唇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第二密封唇73从装饰件上段部41的上表面的突出量。由此,能够提高车门开口部15的外观设计性,并且确保车门开口部15的开口面积。其结果是,例如使乘客容易乘降。
作为侧踏脚板装饰件与前围侧内衬的连结方法,也考虑到使侧踏脚板装饰件与前围侧内衬的端面彼此在车宽方向的整体范围在前后方向上对接的结构。
然而,在上述的结构中,由于侧踏脚板装饰件及前围侧内衬的尺寸偏差、热变形等,可能使得端面彼此的间隙大幅张开、或者间隙在车宽方向上不均匀(例如呈ハ状张开等)。其结果是,认为有损车门开口部的下缘部的外观设计性。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内衬后部46被装饰件前部44从上方重叠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内衬后部46的后缘被装饰件前部44从上方覆盖。由此,能够抑制在侧踏脚板装饰件26与前围侧内衬32之间形成前后方向的间隙。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车门开口部15的外观设计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前围侧内衬32的内衬下段部57与装饰件下段部42的上表面平滑相连并且第二密封唇73从上方重叠于内衬下段部57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装饰件下段部42与内衬下段部57的分界部分由第二密封唇73覆盖。由此,能够抑制在侧踏脚板装饰件26与前围侧内衬32之间视觉辨认到前后方向的间隙。另外,能够抑制在装饰件下段部42与内衬下段部57的分界部分处第二密封唇73呈台阶状变形。由此,能够抑制在第二密封唇73产生翘曲,能够提高车门开口部15的外观设计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装饰件上段部41的前缘位于比装饰件下段部42的前缘靠前方的位置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装饰件上段部41比装饰件下段部42与内衬下段部57的分界部分向前方突出。由此,即便在装饰件下段部42与内衬下段部57的分界部分中产生了未由第二密封唇73覆盖的部分,也能够将在侧踏脚板装饰件26与前围侧内衬32之间产生的间隙抑制为最小限度。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车门开口部15的外观设计性。
(其他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替换及其他变更。本发明不被上述的说明限定,而仅由技术方案的范围限定。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侧踏脚板装饰件26的装饰件前部44从上方重叠于前围侧内衬32的内衬后部46的结构,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将内衬后部46从上方重叠于装饰件前部44。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第一内装件设为侧踏脚板装饰件26且将第二内装件设为前围侧内衬32的情况,但并非仅限定于该结构。第一内装件与第二内装件在前后方向上相邻配置即可。

Claims (3)

1.一种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具备:
第一内装件,其划定出形成于车身的车门开口部的下缘部;以及
密封条,其在比所述第一内装件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安装于所述车身,
所述第一内装件具有:
上段部;以及
下段部,其位于比所述上段部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所述密封条具备:
密封条安装部,其安装于所述车身;以及
密封唇,其在所述密封条安装部的上表面的车宽方向内侧与该上表面相连,且从上方重叠于所述下段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具备第二内装件,该第二内装件在所述第一内装件的前后方向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内装件相邻,
所述上段部中的前后方向的第一侧的端部从上方与所述第二内装件中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重叠,
所述第二内装件的上表面中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与所述下段部的上表面平滑相连,
所述密封唇从上方重叠于所述第二内装件中的所述车宽方向外侧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其中,
所述上段部中的前后方向的第一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下段部靠前后方向的第一侧的位置。
CN201910811408.XA 2018-09-06 2019-08-29 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 Active CN1108775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66572A JP7015224B2 (ja) 2018-09-06 2018-09-06 車両のドア開口部構造
JP2018-166572 2018-09-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7578A true CN110877578A (zh) 2020-03-13
CN110877578B CN110877578B (zh) 2023-09-19

Family

ID=69621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1408.XA Active CN110877578B (zh) 2018-09-06 2019-08-29 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15224B2 (zh)
CN (1) CN110877578B (zh)
DE (1) DE10201921307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5595A (zh) * 2020-05-25 2021-11-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28452B1 (ko) * 2022-12-14 2024-01-24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고층건물의 공사장용 화장실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8678A (ja) * 2003-09-16 2005-04-07 Kanto Auto Works Ltd スカッフプレートの取付け構造
CN1876471A (zh) * 2005-06-08 2006-12-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开口部结构
JP2010052458A (ja) * 2008-08-26 2010-03-11 Suzuki Motor Corp テールエンドトリムの端部係止構造
CN104290579A (zh) * 2013-07-16 2015-01-21 铃木株式会社 车门结构
CN104334409A (zh) * 2012-05-22 2015-02-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结构
CN107444080A (zh) * 2016-05-24 2017-12-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0787A (ja) * 1998-12-28 2000-07-11 Toyoda Gosei Co Ltd 自動車におけるフロントドアの開口縁構造
DE102007062254A1 (de) * 2007-12-21 2009-06-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Abstützung einer Einstiegsverkleidung an einem Trageelement eines Kraftfahrzeug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8678A (ja) * 2003-09-16 2005-04-07 Kanto Auto Works Ltd スカッフプレートの取付け構造
CN1876471A (zh) * 2005-06-08 2006-12-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开口部结构
JP2010052458A (ja) * 2008-08-26 2010-03-11 Suzuki Motor Corp テールエンドトリムの端部係止構造
CN104334409A (zh) * 2012-05-22 2015-02-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结构
CN104290579A (zh) * 2013-07-16 2015-01-21 铃木株式会社 车门结构
CN107444080A (zh) * 2016-05-24 2017-12-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5595A (zh) * 2020-05-25 2021-11-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CN113715595B (zh) * 2020-05-25 2024-03-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213077A1 (de) 2020-03-12
CN110877578B (zh) 2023-09-19
JP7015224B2 (ja) 2022-02-02
JP2020037372A (ja) 2020-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34072A1 (en) Resin roof attachment structure
JP6700979B2 (ja)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US20140217773A1 (en) Vehicle door
JP7049626B2 (ja) 車両用ドアのシール構造
CN110877578A (zh) 车辆的车门开口部结构
JP4612711B2 (ja) 車両のドアサッシュ部構造
US20180079285A1 (en) Vehicle door frame
US6641205B1 (en) Vehicle door sealing assembly
JP3518166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5493476B2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JP6256587B1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20199885A (ja) シャッター付きトラック荷台のシール構造
JP2000355219A (ja) ドアベルトライン構造
US11577592B2 (en) Continuous sealing flat assembly for unibody truck cargo box
JP6829811B2 (ja) 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
JP7489015B2 (ja) 車両の泥水汚れ防止構造
JP2001328429A (ja) リヤゲート構造
JP6079794B2 (ja)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JP7233463B2 (ja) ドア構造
JP6986154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US11472272B2 (en) Vehicle entrance structure
JP6919998B2 (ja) 車両のドア
JP4687134B2 (ja) 車両用ドアガラスのシール構造
JP4177806B2 (ja)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JP7236263B2 (ja) 自動車ドア用ガラスキャッチ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