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4174A -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4174A
CN110854174A CN201911175420.2A CN201911175420A CN110854174A CN 110854174 A CN110854174 A CN 110854174A CN 201911175420 A CN201911175420 A CN 201911175420A CN 110854174 A CN110854174 A CN 110854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yophobic
sub
pixel
groove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54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54174B (zh
Inventor
崔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54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54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54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4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54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4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H10K71/135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using ink-jet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该显示背板包括:基板;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设在所述基板的一侧,且所述像素界定层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开口、多个连接沟道和多个疏液凹槽;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在所述子像素开口中;其中,所述疏液凹槽设在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的间隙处,所述连接沟道设在所述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疏液凹槽之间,用于连通所述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疏液凹槽,且所述疏液凹槽的内壁构造为疏液表面,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构造为亲疏液可转换表面。该显示背板可以易于通过喷墨打印制备获得,不仅节省材料、提高加工效率,且对喷墨打印设备要求较低,易于实现高分辨率显示装置的量产。

Description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聚合物电致发光显示(PLED)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及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大尺寸等优点,随着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不断研发和薄膜制备技术的进一步完善,PLED技术有望快速实现产业化。相关技术中,喷墨打印技术通过打印喷头将打印墨水分别喷涂在显示背板的子像素开口中,以形成红绿蓝三基色发光子像素。由于这种方法能极大地节省昂贵的发光材料,而且通过使用有多个喷射口的喷头打印(如128或256个喷射口)可以大幅缩短制膜时间,因此,喷墨打印技术在PLED制造领域已被确认为向产业化发展的主流技术。但随着人们对分辨率需求越来越高,显示器件的像素会越来越小,而在如此小的像素内进行喷墨打印,对喷墨打印设备的要求十分苛刻,难以实现量产。
因而,目前高分辨率显示装置喷墨打印制备技术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通过喷墨打印技术制备且易于量产的显示背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背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背板包括:基板;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设在所述基板的一侧,且所述像素界定层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开口、多个连接沟道和多个疏液凹槽;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在所述子像素开口中;其中,所述疏液凹槽设在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的间隙处,所述连接沟道设在所述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疏液凹槽之间,用于连通所述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疏液凹槽,且所述疏液凹槽的内壁构造为疏液表面,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构造为亲疏液可转换表面。由此,上述显示背板可以易于通过喷墨打印制备获得,具体的,可以将墨水喷涂在尺寸和面积较大的疏液凹槽中,通过控制连接沟通内壁的亲疏液性,使得墨水在亲疏液的作用下流入特定的子像素开口中,不仅节省材料、提高加工效率,且对喷墨打印设备要求较低,易于实现高分辨率显示装置的量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所述疏液凹槽与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与每个所述疏液凹槽相两连通的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位于所述疏液凹槽的同一侧,所述疏液凹槽的底壁为沿靠近所述连接沟道的方向上逐渐向所述基板靠近的斜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阵列分布,相邻的两行所述子像素开口构成一个子像素开口组,每个所述子像素开口组中:两行所述子像素开口之间的间隙处设有一个所述疏液凹槽,每个所述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疏液凹槽之间设有一个所述连接沟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所述子像素开口组的两行所述子像素开口分别为第一行子像素开口和第二行子像素开口,所述疏液凹槽靠近所述第一行子像素开口的部分底壁为沿靠近所述第一行子像素开口的方向上逐渐向所述基板靠近的斜面,所述疏液凹槽靠近所述第二行子像素开口的部分底壁为沿靠近所述第二行子像素开口的方向上逐渐向所述基板靠近的斜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连接沟道的底壁为沿远离所述疏液凹槽方向逐渐向所述基板靠近的斜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背板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所述疏液凹槽的宽度为20~150微米;所述连接沟道的宽度为20~100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背板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所述像素界定层和所述基板中与所述像素界定层相接触的结构层由疏液材料形成,所述像素界定层对应所述疏液凹槽侧壁位置处的表面和所述基板中与所述像素界定层相接触的结构层对应所述疏液凹槽底壁位置处的表面共同构成所述疏液表面;所述疏液凹槽的内壁上设有疏液涂层,所述疏液涂层的表面构成所述疏液表面;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上设有亲疏液可转换涂层,所述亲疏液可转换涂层的表面构成所述亲疏液可转换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疏液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形成所述亲疏液可转换涂层的材料包括偶氮苯类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背板用于透明显示装置,所述疏液凹槽和所述连接沟道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明显示装置的透明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前面所述的显示背板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开口、多个连接沟道和多个疏液凹槽;使得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并通过喷墨打印工艺向所述疏液凹槽中喷涂墨水,以使得所述墨水通过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的连接沟道流入与所述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的连接沟道连通的子像素开口中。该方法可以通过向尺寸和面积较大的疏液凹槽中喷涂墨水而是实现在小尺寸的子像素开口形成特定结构,从而解决了喷墨打印方式制作高分辨显示器件在小尺寸像素内打印,对喷墨打印设备精度要求更高的问题,易于量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至少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设在所述子像素开口中的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层、第二颜色发光层和第三颜色发光层,形成所述发光层的步骤包括:使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且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疏液表面,并向所述疏液凹槽中喷墨打印第一颜色墨水,以使得所述疏液凹槽中的所述第一颜色墨水进入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形成第一颜色发光层;使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且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疏液表面,并向所述疏液凹槽中喷墨打印第二颜色墨水,以使得所述疏液凹槽中的所述第二颜色墨水进入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形成第二颜色发光层;使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且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疏液表面,并向所述疏液凹槽中喷墨打印第三颜色墨水,以使得所述疏液凹槽中的所述第三颜色墨水进入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形成第三颜色发光层。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包括前面所述的显示背板。该显示背板在实现高分辨率的同时,可以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制备,制膜时间短、成本低、且良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背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背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背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沿C-C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背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背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背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背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背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该显示背板包括:基板10;像素界定层20,所述像素界定层设在所述基板10的一侧,且所述像素界定层20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开口21、多个连接沟道22和多个疏液凹槽23;发光层30,所述发光层30设在所述子像素开口21中;其中,所述疏液凹槽23设在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21的间隙处,所述连接沟道22设在所述子像素开口21和所述疏液凹槽23之间,用于连通所述子像素开口21和所述疏液凹槽23,且所述疏液凹槽23的内壁构造为疏液表面,所述连接沟道22的内壁构造为亲疏液可转换表面。由此,上述显示背板可以易于通过喷墨打印制备获得,具体的,可以将墨水喷涂在尺寸和面积较大的疏液凹槽中,通过控制连接沟通内壁的亲疏液性,使得墨水在亲疏液的作用下流入特定的子像素开口中,不仅节省材料、提高加工效率,且对喷墨打印设备要求较低,易于实现高分辨率显示装置的量产。
具体的,可以将与需要流入墨水的子像素开口连通的连接沟道的内壁转化为亲液表面,将与不需要流入墨水的子像素开口连通的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疏液表面,然后向疏液凹槽中喷涂墨水,则墨水会向亲液表面处流动,从而使得墨水流入特定的子像素开口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疏液表面”是指该表面对喷墨打印的墨水的亲和力差,墨水从该表面流过后该表面上基本不会残留墨水;本发明中所述的“亲疏液可转换表面”是指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该表面对喷墨打印墨水的亲和力可以变化,在一定条件下,该表面可以对喷墨打印的墨水的亲和力差,使得墨水从该表面流过后该表面上不会残留墨水,形成疏液表面,而在其他条件下,该表面对喷墨打印的墨水的亲和力可以变好,使得墨水倾向于流向该表面,形成亲液表面,具体的,疏液表面和亲液表面可以使得位于疏液表面的墨水会在亲疏液作用下向亲液表面流动,具体到本发明,位于疏液凹槽中的墨水会在亲疏液作用的驱动下自发的沿着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的连接沟道流入到子像素开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基板可以包括衬底和形成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根据需要衬底上还可以设有必要的驱动电路和连接走线等,其中,衬底可以为玻璃衬底、柔性聚合物衬底等等,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而薄膜晶体管阵列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个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栅极、有源层、源极、漏极以及设在各层结构之间的栅绝缘层、层间介质层、平坦化层等结构,具体可以参照常规工艺进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1,每个所述疏液凹槽23与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21相连通。由此,疏液凹槽的尺寸和面积可以较大,更易实现喷墨打印,对于喷墨打印的精度、设备等的要求相对较低,易于实现量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喷涂到疏液凹槽中的墨水更加容易的流入子像素开口中,参照图1和图5,与每个所述疏液凹槽23相两连通的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21位于所述疏液凹槽23的同一侧,所述疏液凹槽23的底壁为沿靠近所述连接沟道21的方向上逐渐向所述基板10靠近的斜面231。由此,疏液凹槽中的墨水可以进一步在重力作用下向连接沟道和子像素开口中流动。
可以理解,显示背板上的子像素开口通常按照一定规律分布,以有效实现显示功能。考虑到实施工艺的难度和提高像素面积的利用率,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4,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21阵列分布,相邻的两行所述子像素开口构成一个子像素开口组200,每个所述子像素开口组200中:两行所述子像素开口之间的间隙处设有一个所述疏液凹槽23,每个所述子像素开口21和所述疏液凹槽23之间设有一个所述连接沟道22。由此,疏液凹槽的尺寸和面积可以做的更大,更加易于喷墨打印的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喷涂到疏液凹槽中的墨水更加容易的流入子像素开口中,参照图4和图6,每个所述子像素开口组的两行所述子像素开口分别为第一行子像素开口201和第二行子像素开口202,所述疏液凹槽23靠近所述第一行子像素开口201的部分底壁为沿靠近所述第一行子像素开口201的方向上逐渐向所述基板10靠近的斜面231,所述疏液凹槽23靠近所述第二行子像素开口202的部分底壁为沿靠近所述第二行子像素开口202的方向上逐渐向所述基板10靠近的斜面233。由此,可以进一步通过重力作用驱动疏液凹槽中的墨水向子像素开口中流动。需要说明的是,斜面232和斜面233之间可以设有平台部分234(参照图6),也可以没有平台部分,即斜面232和斜面233直接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7至图10,所述连接沟道22的底壁可以为沿远离所述疏液凹槽23方向逐渐向所述基板10靠近的斜面221。由此,更易于疏液凹槽中的墨水流入子像素开口中。
需要说明的是,疏液凹槽的底壁和连接沟道的底壁中,可以其中任意一个构造为斜面(参照图5、图6、图7和图9),也可以两个全部构造为斜面(参照图8和图10)。另外,构造为斜面的疏液凹槽的底壁和连接沟道的底壁可以通过像素界定层形成(参照图9);也可以是基板中与像素界定层相接触的表面直接构造为相应的斜面(参照图8);还可以另外引入新的结构层40以形成相应的斜面(参照图1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疏液凹槽23的宽度W1可以为20~150微米(具体如20微米、30微米、40微米、50微米、60微米、70微米、80微米、90微米、100微米、110微米、120微米、130微米、140微米、150微米等);而所述连接沟道的宽度W2可以为20~100微米(具体如20微米、30微米、40微米、50微米、60微米、70微米、80微米、90微米、100微米等)。在该宽度范围内,喷墨打印的墨水的流动性较好,如果宽度过小,墨水的流动性相对变差,如果宽度过大,则占用面积较大,不利于提高分辨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疏液凹槽的内壁和连接沟道的内壁的亲疏液性可以通过控制像素界定层的材料进行控制,也可以先通过像素界定层限定出疏液凹槽和连接沟道后,再对疏液凹槽的内壁和连接沟道的内壁进行改性。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界定层和所述基板中与所述像素界定层相接触的结构层由疏液材料形成,则利用像素界定层限定出的疏液凹槽的侧壁和与所述像素界定层相接触的结构层限定的疏液凹槽的底壁必然是疏液的,即所述像素界定层对应所述疏液凹槽侧壁位置处的表面和所述基板中与所述像素界定层相接触的结构层对应所述疏液凹槽底壁位置处的表面共同构成所述疏液表面。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像素界定层限定出疏液凹槽后,再在所述疏液凹槽的内壁上设疏液涂层,该疏液涂层的表面即构成所述疏液表面。其中,形成像素界定层和所述疏液涂层的疏液材料可以各自独立的包括但不限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像素界定层限定出连接沟道后,再在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上设亲疏液可转换涂层,该亲疏液可转换涂层的表面即构成所述亲疏液可转换涂层。其中,形成亲疏液可转换涂层的材料可以偶氮苯类化合物。具体的,由于偶氮苯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下可以实现顺-反式构型的可逆转换,因此,在紫外/可见光的调控下实现了表面超疏液-超亲液性质的可逆转换,具体为当用UV(紫外光)照射时,偶氮苯类化合物具有亲液特性;当用可见光照射时,偶氮苯类化合物具有疏液特性,故可以通过光照来调整连接沟道表面的亲疏液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背板可以适用于任何显示装置。但需要说明的是,透明显示装置中需要设置较大面积的透明区,因此其子像素的面积会更小,而本发明的显示背板尤其适用于透明显示装置,具体的,用于透明显示装置时,所述疏液凹槽和所述连接沟道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明显示装置的透明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由此,可以充分利用透明区的面积,可以实现较大尺寸和面积的疏液凹槽,实现喷墨打印的要求较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透明显示装置的子像素尺寸小,喷墨打印难以实现的问题,且特别适用于制备高分辨率的透明显示装置。当然,可以理解,此时需要疏液涂层、亲疏液转换涂层等满足透明显示装置的透光要求。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前面所述的显示背板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开口、多个连接沟道和多个疏液凹槽;使得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并通过喷墨打印工艺向所述疏液凹槽中喷涂墨水,以使得所述墨水通过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的连接沟道流入与所述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的连接沟道连通的子像素开口中。该方法可以通过向尺寸和面积较大的疏液凹槽中喷涂墨水而是实现在小尺寸的子像素开口形成特定结构,从而解决了喷墨打印方式制作高分辨显示器件在小尺寸像素内打印,对喷墨打印设备精度要求更高的问题,易于量产。
可以理解,发光层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发光材料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等。对于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中均一致,此时可以将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化为亲液表面,然后向疏液凹槽中喷涂墨水,一步即可在所述子像素开口中形成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
而对于不同颜色的发光材料层,则需要分步制备。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至少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设在所述子像素开口中的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层、第二颜色发光层和第三颜色发光层,形成所述发光层的步骤可以包括:向所述疏液凹槽中喷墨打印第一颜色墨水,并使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且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疏液表面,以使得所述疏液凹槽中的所述第一颜色墨水进入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形成第一颜色发光层;向所述疏液凹槽中喷墨打印第二颜色墨水,并使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且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疏液表面,以使得所述疏液凹槽中的所述第二颜色墨水进入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形成第二颜色发光层;向所述疏液凹槽中喷墨打印第三颜色墨水,并使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且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疏液表面,以使得所述疏液凹槽中的所述第三颜色墨水进入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形成第三颜色发光层。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包括前面所述的显示背板。该显示背板在实现高分辨率的同时,可以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制备,制膜时间短、成本低、且良率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的具体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游戏机、可穿戴设备、画屏等等,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前面所述的显示背板之外,还可以包括常规显示装置必要的结构和部件,以手机为例,还可以包括壳体、触控组件、照相模组、声音处理系统、主板、储存器、电池等等,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设在所述基板的一侧,且所述像素界定层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开口、多个连接沟道和多个疏液凹槽;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在所述子像素开口中;
其中,所述疏液凹槽设在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的间隙处,所述连接沟道设在所述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疏液凹槽之间,用于连通所述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疏液凹槽,且所述疏液凹槽的内壁构造为疏液表面,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构造为亲疏液可转换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疏液凹槽与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与每个所述疏液凹槽相两连通的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位于所述疏液凹槽的同一侧,所述疏液凹槽的底壁为沿靠近所述连接沟道的方向上逐渐向所述基板靠近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阵列分布,相邻的两行所述子像素开口构成一个子像素开口组,每个所述子像素开口组中:两行所述子像素开口之间的间隙处设有一个所述疏液凹槽,每个所述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疏液凹槽之间设有一个所述连接沟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像素开口组的两行所述子像素开口分别为第一行子像素开口和第二行子像素开口,所述疏液凹槽靠近所述第一行子像素开口的部分底壁为沿靠近所述第一行子像素开口的方向上逐渐向所述基板靠近的斜面,所述疏液凹槽靠近所述第二行子像素开口的部分底壁为沿靠近所述第二行子像素开口的方向上逐渐向所述基板靠近的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沟道的底壁为沿远离所述疏液凹槽方向逐渐向所述基板靠近的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
所述疏液凹槽的宽度为20~150微米;
所述连接沟道的宽度为20~10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
所述像素界定层和所述基板中与所述像素界定层相接触的结构层由疏液材料形成,所述像素界定层对应所述疏液凹槽侧壁位置处的表面和所述基板中与所述像素界定层相接触的结构层对应所述疏液凹槽底壁位置处的表面共同构成所述疏液表面;
所述疏液凹槽的内壁上设有疏液涂层,所述疏液涂层的表面构成所述疏液表面;
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上设有亲疏液可转换涂层,所述亲疏液可转换涂层的表面构成所述亲疏液可转换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液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形成所述亲疏液可转换涂层的材料包括偶氮苯类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背板用于透明显示装置,所述疏液凹槽和所述连接沟道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明显示装置的透明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11.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背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开口、多个连接沟道和多个疏液凹槽;
使得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并通过喷墨打印工艺向所述疏液凹槽中喷涂墨水,以使得所述墨水通过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的连接沟道流入与所述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的连接沟道连通的子像素开口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像素开口至少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设在所述子像素开口中的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层、第二颜色发光层和第三颜色发光层,形成所述发光层的步骤包括:
使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且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疏液表面,并向所述疏液凹槽中喷墨打印第一颜色墨水,以使得所述疏液凹槽中的所述第一颜色墨水进入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形成第一颜色发光层;
使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且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疏液表面,并向所述疏液凹槽中喷墨打印第二颜色墨水,以使得所述疏液凹槽中的所述第二颜色墨水进入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形成第二颜色发光层;
使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亲液表面,且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开口和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开口相连通的所述连接沟道的内壁转换为疏液表面,并向所述疏液凹槽中喷墨打印第三颜色墨水,以使得所述疏液凹槽中的所述第三颜色墨水进入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开口形成第三颜色发光层。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背板。
CN201911175420.2A 2019-11-26 2019-11-26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854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5420.2A CN110854174B (zh) 2019-11-26 2019-11-26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5420.2A CN110854174B (zh) 2019-11-26 2019-11-26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4174A true CN110854174A (zh) 2020-02-28
CN110854174B CN110854174B (zh) 2022-05-13

Family

ID=69604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5420.2A Active CN110854174B (zh) 2019-11-26 2019-11-26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5417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4711A (zh) * 2020-05-11 2020-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864200A (zh) * 2021-01-12 2021-05-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130803A (zh) * 2021-03-29 2021-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51632A1 (en) * 2014-09-22 2016-12-0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346680A (zh) * 2017-09-07 2018-07-31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8649052A (zh) * 2018-04-28 2018-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807457A (zh) * 2017-04-27 2018-1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以及制作方法、o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919605A (zh) * 2018-07-27 2018-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阻组合物、像素界定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192875A (zh) * 2018-09-04 2019-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板及制造方法、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713007A (zh) * 2017-10-25 2019-05-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9860438A (zh) * 2019-02-15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51632A1 (en) * 2014-09-22 2016-12-0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807457A (zh) * 2017-04-27 2018-1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以及制作方法、o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346680A (zh) * 2017-09-07 2018-07-31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13007A (zh) * 2017-10-25 2019-05-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8649052A (zh) * 2018-04-28 2018-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919605A (zh) * 2018-07-27 2018-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阻组合物、像素界定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192875A (zh) * 2018-09-04 2019-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板及制造方法、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860438A (zh) * 2019-02-15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4711A (zh) * 2020-05-11 2020-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227794A1 (zh) * 2020-05-11 2021-1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864200A (zh) * 2021-01-12 2021-05-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2864200B (zh) * 2021-01-12 2023-1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130803A (zh) * 2021-03-29 2021-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CN113130803B (zh) * 2021-03-29 2023-01-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4174B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54174B (zh)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807457B (zh) 阵列基板以及制作方法、o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463353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4904015A (zh) 高分辨率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
EP3605612B1 (en) Pixel defining laye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0868095B2 (en) Pixel defining layer,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700685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9860223B (zh) 像素界定层、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喷墨打印方法
CN111584605B (zh) 阵列基板、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12791B (zh) 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18233400A1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器件
CN110875417B (zh) Led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led显示面板
CN109119550B (zh) 喷墨打印的方法、像素结构、oled基板、显示装置
CN113299867A (zh) 显示面板、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30611B (zh) 显示基板、显示基板母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876437B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14649391A (zh) 显示面板
CN111490072B (zh) 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3990903A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CN220235344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28115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68038B (zh) 一种像素结构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
CN112951893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437753A (zh) 一种阵列基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WO2024000290A1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