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5344U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5344U
CN220235344U CN202321367282.XU CN202321367282U CN220235344U CN 220235344 U CN220235344 U CN 220235344U CN 202321367282 U CN202321367282 U CN 202321367282U CN 220235344 U CN220235344 U CN 220235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openings
groups
display panel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672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672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5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5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5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像素界定层和多个第一发光部的显示面板。其中,像素界定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组和多个第一联通部,第一联通部与第一开口组中的多个第一开口联通,并且,第一联通部的深度小于第一开口的深度。如此,在向第一开口组内填充液态的发光材料以形成第一发光部的过程中,该液态的发光材料可以在第一开口组内的多个第一开口之间流动,可以减小多个第一开口中的发光材料的厚度差。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英文: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写:OLED),显示器件相对于液晶显示器具有自发光、反应快、视角广、亮度高、色彩艳、轻薄等优点,能够广泛应用于显示行业。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基板像素界定层(英文:Pixel Definition Layer;简写:PDL)和发光层,其中,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部,像素界定层包括多个开口,限定出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开口,发光部可以位于像素开口中。
但是,上述显示面板中的发光部的膜层厚度的均一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像素界定层和多个第一发光部;
所述像素界定层位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像素界定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组和多个第一联通部;
所述第一开口组包括多个第一开口,每个所述第一开口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朝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凸起部朝背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的方向凸起,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环绕所述第一开口组的中心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第一开口组的中心和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的连线平行的方向;
所述多个第一发光部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中;
所述第一联通部与所述第一开口组中的多个第一开口联通,所述第一联通部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的深度。
可选地,所述像素界定层还具有多个第二开口组和多个第二发光部,所述第二开口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口,所述多个第二发光部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开口中;
所述第二开口具有绕所述第二开口组的中心排布的多个第二凸起部,所述多个第二凸起部包括至少一个朝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开口之间凸起的第二凸起部。
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二凸起部还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凹陷部背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的一侧的第二凸起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呈心形;
所述第一开口具有连接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两个第一边缘,所述两个第一边缘分别包括两个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外部突出的外突边,所述外突边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呈弧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凹陷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组的中心的一侧;
或者,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凹陷部背离所述第一开口组的中心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联通部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联通部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中的多个第一开口联通,且所述第一联通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开口组的中心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联通部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联通部包括多个第一条形联通结构,所述第一条形联通结构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组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联通,且所述多个第一条形联通结构围绕所述第一开口组的中心排布。
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行列排布;
所述第二开口组和所述第一开口组在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的行方向上交替排布;
或者,所述第二开口组和所述第一开口组在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的行方向上交替排布,且所述第二开口组和所述第一开口组在所述第一开口组的列方向上交替排布。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口组包括一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形状呈星形;
或者,所述第二开口组包括两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呈三角形,所述两个第二开口沿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的列方向或者行方向排布。
可选地,所述像素界定层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条形联通结构,所述第二条形联通结构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开口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的深度;
所述第二条形联通结构与所述第二开口组中的两个第二开口联通。
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二开口组与所述第一开口组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组中的多个第一开口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口组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行列排布;
所述像素界定层还具有多个第三开口组,所述第三开口组包括多个第三开口,所述多个第三开口环绕所述第三开口组的中心排布;
所述第三开口组和所述第一开口组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布,所述第二方向为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的行方向和列方向均交叉的方向;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三发光部,所述多个第三发光部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第三开口中。
可选地,所述像素界定层还具有多个第二联通部,所述多个第二联通部与所述多个第三开口组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联通部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三开口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的深度;
所述第三开口组中的多个第三开口位于对应的第二联通部的槽底。
可选地,所述第二联通部具有多个第三凹陷部和多个第三凸起部,所述多个第三凹陷部和所述多个第三凸起部围绕所述第三开口组的中心交替排布,且所述第三开口组中的多个第三开口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联通部的多个第三凸起部位置处,所述第二联通部的多个第三凹陷部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三开口组中相邻的两个第三开口之间;
所述第二联通部的第三凸起部位于相邻的第一开口的第一凹陷部背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像素界定层还包括多个第三联通部,所述第三联通部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三开口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的深度;
所述第三联通部与所述多个第二联通部中沿第三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二联通部联通,所述第三方向为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的行方向平行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像素界定层还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三开口组;
所述第三开口组包括多个第三开口,所述多个第三开口环绕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组的中心排布,且所述第三开口组中的第三开口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组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之间;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三发光部,所述多个第三发光部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第三开口中。
可选地,所述像素界定层还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三开口组,所述第一开口组包括四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组包括四个第三开口;
所述第三开口组中的三个第三开口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组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之间,所述第三开口组中的另外一个第三开口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组中的一个第一开口背离所述第一开口组的中心的一侧;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三发光部,所述多个第三发光部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第三开口组的第三开口中。
可选地,所述像素界定层还包括多个第三开口组,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和所述第三开口组均行列排布;
所述像素界定层还具有至少一个第四联通部,所述第四联通部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三开口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的深度;
所述第四联通部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开口组对应,所述第四联通部与对应的第三开口组中至少两个第三开口联通。
可选地,所述像素界定层还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三开口组;
所述第三开口组包括多个第三开口,所述多个第三开口沿第四方向排布,所述第四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
所述第一开口组中的多个第一开口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三开口组中的多个第三开口在第五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五方向为与所述第四方向垂直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像素界定层还具有多个第三开口组和多个第三发光部,所述第三开口组包括多个第三开口,所述多个第三发光部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第三开口中;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绿色发光部、蓝色发光部和红色发光部,所述绿色发光部用于发出绿色光线,所述蓝色发光部用于发出蓝色光线,所述红色发光部用于发光红色光线;
所述蓝色发光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中,所述绿色发光部位于所述第三开口中,所述红色发光部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供电组件,以及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供电组件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提供了一种包括基板,像素界定层和多个第一发光部的显示面板。其中,像素界定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组和多个第一联通部,第一联通部与第一开口组中的多个第一开口联通,并且,第一联通部的深度小于第一开口的深度。如此,在向第一开口组内填充液态的发光材料以形成第一发光部的过程中,该液态的发光材料可以在第一开口组内的多个第一开口之间流动,可以减小多个第一开口中的发光材料的厚度差。可以提高多个第一发光部的膜层厚度的均一性,进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发光部的理论尺寸与实际尺寸的曲线对比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沿A1-A2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沿B1-B2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沿C1-C2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显示面板10包括:基板11、像素界定层(英文:Pixel Definition Layer;简写:PDL)12、多个发光部13。其中,像素界定层上12上具有多个像素开口121,多个发光部13可以位于多个像素开口121中,基板11上包括用于驱动发光部进行发光的像素驱动电路。
在显示面板10的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溶液制程的方法形成发光部13,在湿法成膜工艺中,可以先通过溶液制程在像素开口121内充填溶液(该溶液为液态的发光材料,包括溶质和溶剂),然后采用减压干燥工艺去除溶液中的溶剂,以使像素开口121内的溶质形成发光部13。上述充填溶液的技术可以包括喷墨打印技术,其中,喷墨打印设备的喷头包括多个喷嘴,以同时形成多个相同颜色的发光部13。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多个喷嘴的喷墨量不能保持完全一致,导致多个发光部13的膜层厚度的均一性较差,进而导致多个发光部13的发光均匀性较差。
并且,溶液干燥的过程较易导致形成的发光部13的均一性较差,影响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具体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溶剂的挥发,溶液的体积不断收缩,但是溶液与像素开口的侧壁的最初接触的界面位置却保持不变,这是由于溶液与像素开口121的侧壁之间存在钉扎效应,该钉扎效应使得干燥后形成的发光部13的边缘存在攀爬现象。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图2是图1中示出的发光部的理论尺寸与实际尺寸的曲线对比图。图2示出了采用溶液制程形成的发光部13的边缘攀爬现象的效果图,请同时参考图1,该发光部13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可以呈矩形,发光部13的发光区域的理论宽度为a0,理论长度为b0,而实际形成的发光部13中,发光区域(图2中以20nm厚度的膜层对应的宽度为例进行说明,当发光部13中的膜层厚度较大时,该部分厚度较大的膜层不能用于发光)的实际宽度为a1,实际长度为b1。理论上,当发光部13的实际宽度a1与理论宽度a0的差值越小,实际长度b1与理论长度b0的差值越小,即像素开口121中的发光部13的各个区域的膜层厚度相等,该发光部13的发光面积越大。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攀爬现象,导致发光部13的发光面积较小。
另一方面,由于像素开口121的长度和宽度的差别较大,在减压干燥过程中,溶液在像素开口121的长度方向上受到的微作用力与在像素开口121的宽度方向上受到的微作用力不同,导致干燥后形成的发光部13的膜层在像素开口121中的分布不均匀。示例性的,在同一减压干燥工艺下,图3中的a1/a0的值与b1/b0的值差异较大,即就是,在同一减压干燥工艺下,发光部13的宽度方向上达到较好的平坦度,而长度方向上的平坦度较差。从而使得发光材料的平坦性较差,导致发光部13的亮度的均一性较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2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20沿A1-A2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20沿B1-B2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3、图4和图5。该显示面板20可以包括:基板21,像素界定层22和多个第一发光部23。基板21可以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发光部23进行发光的像素驱动电路。
像素界定层22可以位于基板21上,像素界定层22可以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组22a和多个第一联通部t1。其中,第一开口组22a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开口221,每个第一开口221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f1排布的第一凹陷部b11和第一凸起部b12,第一凹陷部b11朝靠近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方向凹陷,第一凸起部b12朝背离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方向凸起。多个第一开口221环绕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排布,第一方向f1为与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和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连线平行的方向。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可以为第一开口组22a的几何中心,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也可以为第一开口221的几何中心,示例性的,第一开口组22a可以包括四个第一开口221,一个第一开口221中的第一凹陷部b11和第一凸起部b12的弯曲方向可以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凸起部b12是指第一开口221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的形状向背离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一侧凸起,同理,第一凹陷部b11是指第一开口221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的形状向靠近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一侧凹陷。
多个第一发光部23分别位于多个第一开口221中,即多个第一发光部23可以与多个第一开口221一一对应,多个第一发光部23可以位于同一个第一开口组22a中,第一开口221中的多个第一发光部23可以绕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排布。
第一联通部t1可以与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联通。第一联通部t1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第一开口221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即就是,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第一联通部t1的底面和像素界定层22背离基板21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开口221的底面和像素界定层22背离基板21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位于同一个第一开口组22a的多个第一开口221中的多个第一发光部23的发光材料可以为同一种发光材料。在通过溶液制程向第一开口组22a内填充液态的发光材料以形成第一发光部23的过程中,该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可以通过第一联通部t1连通,可以使得液态的发光材料在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之间流动,以使得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内形成厚度相近的发光材料。如此,可以提高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发光部23的膜层厚度的均一性,进而可以提高多个第一发光部23的发光均匀性。上述溶液制程中的充填溶液的技术可以包括喷墨打印技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基板,像素界定层和多个第一发光部的显示面板。其中,像素界定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组和多个第一联通部,第一联通部与第一开口组中的多个第一开口联通,并且,第一联通部的深度小于第一开口的深度。如此,在向第一开口组内填充液态的发光材料以形成第一发光部的过程中,该液态的发光材料可以在第一开口组内的多个第一开口之间流动,可以减小多个第一开口中的发光材料的厚度差。可以提高多个第一发光部的膜层厚度的均一性,进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f1并不特指某一个方向,第一方向f1可以为多个方向,并根据第一开口221的排布位置发生变化。并且,第一方向f1可以为一个第一开口221中的第一凹陷部b11和第一凸起部b12的排布方向,换句话说,第一方向f1可以为一个第一开口221中的第一凹陷部b11和第一凸起部b12的之间的最短连线所在的方向。
此外,第一方向f1为与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和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连线平行的方向,该平行表示第一方向f1与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和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连线之间可以近似平行,并非绝对平行,即就是,当第一方向f1与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和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在指定夹角范围内时,也可以认为第一方向f1与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和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连线平行。该指定夹角范围可以为0度~20度。示例性的,当第一方向f1与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和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连线之间具有8度或者10度的夹角时,可以认为第一方向f1与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和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连线平行。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一个第一开口221中的第一凹陷部b11和第一凸起部b12的之间的最短连线可以经过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
请参考图3,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像素界定层22还可以具有多个第二开口组22c和多个第二发光部25,第二开口组22c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口223,多个第二发光部25分别位于多个第二开口223中。第二开口223可以具有绕第二开口组22c的中心z3排布的多个第二凸起部b31,多个第二凸起部b3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朝向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221之间凸起的第二凸起部b31。
多个第一开口组22a可以行列排布,第二开口223可以具有沿行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二凸起部b31,以及沿列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二凸起部b31。两个沿行方向相对的第二凸起部b31可以与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221之间的空隙相对设置,即该第二凸起部b31可以朝向两个第一开口221之间凸起。如此,可以较为合理地利用显示面板20中的布局空间,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在显示面板20的单位面积中设置较多的第一发光部23和第二发光部25,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开口率。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6,可选地,多个第二凸起部b31还包括至少一个位于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凹陷部b11背离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一侧的第二凸起部b31。第二开口223可以位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凹陷部b11围成的区域中。即就是,可以根据多个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凹陷部b11围成的区域的形状设置第二开口223的形状,第二开口223的边缘上的多个位置处与第一开口221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可以相同。如此,可以使得第一开口221和第二开口223之间的像素界定层22的在平行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尺寸较小,可以使得第二开口223在平行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尺寸较大,能够提高第二开口223的开口率。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开口221的形状可以呈心形。第一开口221可以具有连接第一凹陷部b11和第一凸起部b12的两个第一边缘s1,两个第一边缘s1可以分别包括两个朝向第一开口221的外部突出的外突边,外突边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呈弧形。第一开口221可以具有两个第一边缘s1,两条第一边缘s1沿对称轴对称,该对称轴可以经过第一开口221的几何中心,且与第一方向f1平行。在第一开口221中的两个外突边的凸起方向相反,以使得第一开口221的面积较大且边缘较为圆滑。
外突边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呈弧形,可以使得第一开口221的至少部分边缘为弧形,有利于喷墨打印工艺中的液态的发光材料在第一开口221中浸润铺展,并且有利于该液态的发光材料在多个第一开口221之间流淌。同时,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形状为矩形的像素开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有弧形边缘的第一开口221的边长更短,可以减小边缘攀爬现象造成的影响。如此,可以使得多个第一开口221之间的发光材料在流动的过程中进行互补,以实现发光材料的膜层厚度均一化,可以提高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的膜层厚度的均一性,进而可以提高多个第一发光部23的发光均匀性。此外,在减压干燥过程中,溶液在心形的第一开口221的各个方向上受到的微作用力相同,可以使得干燥后形成的第一发光部23的膜层在像素开口中的分布较为均匀。
请参考图3和图6,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排布方式,第一种排布方式如图3所示,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凸起部b12可以位于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凹陷部b11朝向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的一侧。即就是,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凸起部b12和第一凹陷部b11均朝着第一开口组22a的外部凸起,如此,可以使得多个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凸起部b12之间的距离较近,从而使得第一开口组22a的多个第一开口221的排布较为紧凑,以提高第一开口组22a的开口率。
或者,第二种排布方式如图6所示,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凸起部b12位于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凹陷部b11背离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的一侧。即就是,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凸起部b12和第一凹陷部b11均朝着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凸起,如此,可以使得多个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凹陷部b11之间的距离较近,多个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凹陷部b11围成的区域内可以设置显示面板20上的其他开口,从而提高显示面板20的整体的开口率。
图7是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20沿C1-C2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7,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7,像素界定层22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高度范围L1为1微米~2.5微米。第一开口221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范围为1微米~2.5微米,第一开口221可以为像素界定层22上的通孔。第一联通部t1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范围L2为0.2微米~2.2微米,第一联通部t1可以为像素界定层22上的沉孔,换句话说,第一联通部t1的槽底的高度范围L3可以为0.3~0.8微米,也即是第一联通部t1的槽底与像素界定层22靠近基板21的一侧的底面在垂直于基板21方向上的距离范围可以为0.3微米~0.8微米。
如此,像素界定层22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两层结构,其中,靠近基板21的底层部分具有亲液特性,远离基板21的顶层部分具有疏液特性,且像素界定层22中的第一联通部t1的槽底可以具有亲液特性。如此,具有亲液特性的像素界定层22的底层部分和第一联通部t1有利于液态的发光材料在第一开口组22a的多个第一开口221和第一联通部t1中流淌,且使液态的发光材料能够在第一开口组22a的多个第一开口221中浸润铺展,具有疏液特性的像素界定层22的顶层部分可以避免液态的发光材料流出第一开口221。
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面板20的制造过程中,液态的发光材料在垂直于基板21方向上的高度大于第一联通部t1的槽底的高度,以便于液态的发光材料能够通过第一联通部t1在多个第一开口221之间流动,当液体的发光材料经过减压干燥工艺干燥后,发光材料的厚度小于第一联通部t1的槽底的高度。即就是,干燥后的发光材料可以不位于第一联通部t1中,或者极少量的干燥后的发光材料位于第一联通部t1中,位于第一联通部t1中的这部分发光材料可以不用于发光。由于第一联通部t1的深度相较于第一开口221的深度较浅,因此第一联通部t1可以将干燥后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221中的第一发光部23隔开,以避免相邻的两个第一发光部23串联。
请参考图3,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联通部t1可以与多个第一开口组22a一一对应。第一联通部t1可以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联通,且第一联通部t1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第一联通部t1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的至少部分重叠,如此,第一联通部t1可以将一个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凸起部b12联通,并使得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成簇状排列。
可以通过将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成簇状排列,并且通过第一联通部t1将多个第一开口221联通,以在喷墨打印工艺中,能够将液态的发光材料打印在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位置处(即就是第一联通部t1中),并使得该液态的发光材料在多个第一开口221之间流淌,多个第一开口221之间的发光材料在流动的过程中进行互补,以实现发光材料的膜层厚度均一化。在这种制造工艺下,一个喷墨打印的打印落点可以对应多个第一开口221,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一个喷墨打印的打印落点可以对应一个第一开口221,可以在不增加打印落点的数量的情况下,增大显示面板20上的开口率,以增加显示面板20的显示分辨率。
请参考图6,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联通部t1可以与多个第一开口组22a一一对应。第一联通部t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条形联通结构t11,第一条形联通结构t11可以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22a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221联通,且多个第一条形联通结构t11可以围绕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排布。第一条形联通结构t11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22a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221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的至少部分重叠,如此,一个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可以通过多个第一条形联通结构t11联通。
可以通过将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成簇状排列,并且通过第一联通部t1将多个第一开口221联通,以在喷墨打印工艺中,能够将液态的发光材料打印在第一开口组22a的任意一个第一开口221中,并使得该液态的发光材料在多个第一开口221之间流淌,多个第一开口221之间的发光材料在流动的过程中进行互补,以实现发光材料的膜层厚度均一化。在这种制造工艺下,一个喷墨打印的打印落点可以对应多个第一开口221,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一个一个喷墨打印的打印落点可以对应一个第一开口221,可以在不增加打印落点的数量的情况下,增大显示面板20上的开口率,以增加显示面板20的显示分辨率。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3、图8和图9,可选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行列排布,像素界定层22还具有多个第二开口组22c,第二开口组22c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口223,显示面板20还包括多个第二发光部25,多个第二发光部25分别位于多个第二开口223中。第二开口组22c和第一开口组22a在多个第一开口组22a的行方向上交替排布。
或者,如图9所示,第二开口组22c和第一开口组22a在多个第一开口组22a的行方向上交替排布,且第二开口组22c和第一开口组22a在第一开口组22a的列方向上交替排布。第二开口组22c可以位于在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组22a之间,第二开口组22c还可以位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组22a之间。如此,可以在基板21上较为均匀地排布第一开口组22a和第二开口组22c,以便于在显示面板上显示混色的显示画面。
请参考图3,可选地,第二开口组22c包括一个第二开口223,第二开口223的形状呈星形。也可以看做第二开口223的形状呈类菱形结构,第二开口223的中心与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的连线所在的方向可以与多个第一开口组22a的行方向平行。
请参考图8和图9,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开口组22c包括两个第二开口223,第二开口223呈三角形,两个第二开口223沿多个第一开口组22a的列方向或者行方向排布。示例性的,沿行方向排列的第二开口组22c中的两个第二开口223也可以沿行方向排布,且两个第二开口223中相邻的两条边均可以与行方向垂直。沿列方向排列的第二开口组22c中的两个第二开口223也可以沿列方向排布,且两个第二开口223中相邻的两条边均可以与列方向垂直。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开口223的形状并不为规则的星形或者三角形,第二开口223的第二凸起部b31可以为圆角结构,以便于液态的发光材料在第二开口223中流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0,可选地,像素界定层22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条形联通结构t5,第二条形联通结构t5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第二开口223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第二条形联通结构t5与第二开口组22c中的两个第二开口223联通。第二条形联通结构t5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对应的第二开口组22c中的两个第二开口223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的至少部分重叠,一个第二开口组22c中的两个第二开口223可以通过第二条形联通结构t5联通。
如此,在喷墨打印工艺中,能够将液态的发光材料打印在第二开口组22c的任意一个第二开口223中,或者将液态的发光材料打印在第二开口组22c的中心z3位置处,并使得该液态的发光材料在两个第二开口223之间流淌,两个第二开口223之间的发光材料在流动的过程中进行互补,以实现发光材料的膜层厚度均一化。在这种制造工艺下,一个喷墨打印的打印落点可以对应两个第二开口223,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一个一个喷墨打印的打印落点可以对应一个第二开口223,可以在不增加打印落点的数量的情况下,增大显示面板20上的开口率,以增加显示面板20的显示分辨率。
请参考图6,可选地,多个第二开口组22c与第一开口组22a一一对应,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开口组22c的两侧。第二开口组22c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口223,显示面板20还包括多个第二发光部25,多个第二发光部25分别位于多个第二开口223中。第二开口组22c中的第二开口223位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靠近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的一侧。第二开口223可以位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的凹陷部围成的区域中,即第二开口223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组22a之间的区域中,如此,可以较为合理地利用显示面板20中的布局空间,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在显示面板20的单位面积中设置较多的第一发光部23和第三发光部24,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开口率。
请参考图3,可选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可以行列排布,像素界定层22还可以具有多个第三开口组22b,第三开口组22b可以包括多个第三开口222,多个第三开口222可以环绕第三开口组22b的中心z4排布。第三开口组22b和第一开口组22a可以沿第二方向f2交替排布,第二方向f2可以为与多个第一开口组22a的行方向和列方向均交叉的方向。显示面板20还包括多个第三发光部24,多个第三发光部24分别位于多个第三开口222中。第三开口组22b可以包括四个第三开口222,多个第三开口组22b也可以呈行列排布。
如图3所述,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像素界定层22还可以具有多个第二联通部t2,多个第二联通部t2可以与多个第三开口组22b一一对应,第二联通部t2可以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第三开口222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多个第三开口222位于对应的第二联通部t2的槽底。
即就是,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第二联通部t2的底面和像素界定层22背离基板21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开口222的底面和像素界定层22背离基板21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位于同一个第三开口组22b的多个第三开口222中的多个第三发光部24的发光材料可以为同一种发光材料。在通过溶液制程向第三开口组22b内填充液态的发光材料以形成第三发光部24的过程中,该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多个第三开口222可以通过第二联通部t2连通,可以使得液态的发光材料在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多个第三开口222之间流动,以使得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多个第三开口222内形成厚度相近的发光材料。如此,可以提高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多个第三发光部24的膜层厚度的均一性,进而可以提高多个第三发光部24的发光均匀性。上述溶液制程中的充填溶液的技术可以包括喷墨打印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联通部t2的槽底也可以具有亲液特性,可以具有与第一联通部t1相同或者相似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赘述。
如此,第二联通部t2可以将一个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多个第三开口222联通,并使得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多个第三开口222成簇状排列。以在喷墨打印工艺中,能够将液态的发光材料打印在第三开口组22b的中心z4位置处(即就是第二联通部t2中),并使得该液态的发光材料在多个第三开口222之间流淌,以实现发光材料的膜层厚度均一化。在这种制造工艺下,一个喷墨打印的打印落点可以对应多个第三开口222,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一个一个喷墨打印的打印落点可以对应一个第三开口222,可以在不增加打印落点的数量的情况下,增大显示面板20上的开口率,以增加显示面板20的显示分辨率。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1,可选地,像素界定层22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三联通部t3,第三联通部t3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第三开口222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第三联通部t3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可以等于第二联通部t2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
第三联通部t3与多个第二联通部t2中沿第三方向f3相邻的两个第二联通部t2联通,第三方向f3为与多个第一开口组22a的行方向平行的方向。第三联通部t3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多个第二联通部t2中沿第三方向f3相邻的两个第二联通部t2在基板2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的至少部分重叠。如此,位于同一行的多个第三开口组22b可以通过第三联通部t3联通,可以多个第三开口组22b之间的发光材料在流动的过程中进行互补,以进一步提高发光材料的膜层厚度均一化水平,并且,可以使得第三开口组22b的打印工艺窗口较大,降低了显示面板20的制造难度。
请参考图11,可选地,第三开口222的形状可以呈圆形,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形状为矩形的像素开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三开口222可以为圆形,使得喷墨打印工艺中的液态的发光材料较易在第三开口222中浸润铺展,并且圆形的第三开口222的边长更短,可以减小边缘攀爬现象造成的影响。此外,在减压干燥过程中,溶液在圆形的第三开口222的各个方向上受到的微作用力相同,可以使得干燥后形成的第三发光部24的膜层在像素开口中的分布较为均匀。
第二联通部t2具有多个第三凹陷部b21和多个第三凸起部b22,多个第三凹陷部b21和多个第三凸起部b22围绕第三开口组22b的中心z4交替排布,且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多个第三开口222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联通部t2的多个第三凸起部b22位置处,第二联通部t2的多个第三凹陷部b21位于对应的第三开口组22b中相邻的两个第三开口222之间,第二联通部t2的第三凸起部b22位于相邻的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凹陷部b11背离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一侧。如此,可以在不影响第三开口组22b中的第三开口222的开口率的情况下,使得第三开口组22b对应的第二联通部t2的在基板21上的占用面积较小。并且,可以通过将第二联通部t2的第三凸起部b22设置在相邻的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凹陷部b11背离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一侧,即就是,将第二联通部t2的第三凸起部b22设置在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凹陷部b11的外侧,并且第三凸起部b22和第一凹陷部b11的凸起朝向相同,可以较为合理地利用显示面板20中的布局空间,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在显示面板20的单位面积中设置较多的第一发光部23和第三发光部24,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开口率。
请参考图6,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像素界定层22还可以具有与多个第一开口组22a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三开口组22b。第三开口组22b可以包括多个第三开口222,多个第三开口222可以环绕对应的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排布,且第三开口组22b中的第三开口222可以位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22a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221之间。显示面板2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三发光部24,多个第三发光部24分别位于多个第三开口222中。第三开口222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221之间的空隙中,可以较为合理地利用显示面板20中的布局空间,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在显示面板20的单位面积中设置较多的第一发光部23和第三发光部24,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开口率。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2,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像素界定层22还可以具有与多个第一开口组22a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三开口组22b,第一开口组22a可以包括四个第一开口221,第三开口组22b可以包括四个第三开口222。第三开口组22b中的三个第三开口222可以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22a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221之间,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另外一个第三开口222位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22a中的一个第一开口221背离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的一侧。显示面板2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三发光部24,多个第三发光部24分别位于多个第三开口组22b的第三开口222中。第三开口组22b中的部分第三开口222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221之间的空隙中,另一部分第三开口222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三开口组22b之间,可以较为合理地利用显示面板20中的布局空间,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在显示面板20的单位面积中设置较多的第一发光部23和第三发光部24,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开口率。
示例性的,第三开口组22b可以包括四个第三开口222,四个第三开口222可以分别位于第一虚拟四边形x1的第二凸起部,且第一虚拟四边形x1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中心,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中的一个第一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可以理解的是,该虚拟四边形x1并不是显示面板上的实际结构,仅仅用来表示第三开口的一种排布方式。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3、图14和图15,在一种可选地,像素界定层22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三开口组22b,多个第一开口组22a和第三开口组22b均行列排布,像素界定层22还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四联通部t4,第四联通部t4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第三开口222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第四联通部t4与至少两个第三开口组22b对应,第四联通部t4与对应的第三开口组22b中至少两个第三开口222联通。
第四联通部t4可以用于联通多个第三开口组22b中的第三开口222,以使得多个第三开口222中的第三发光部24的膜层厚度较为均一。
如图15所示,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第四连通槽可以将位于两列第一开口组22a之间的多个第三开口222连通,第四联通部t4还可以将位于两行第一开口组22a之间的多个第三开口222联通,多个第三开口222可以均位于第四联通部t4的槽底。如此,第四联通部t4可以呈网状结构,即就是,多个第三开口222可以在平行于第三开口组22b的行方向上连通,还可以在平行于第三开口组22b的列方向上连通。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20上的多个第三开口222中的多个第三发光部24的膜层厚度的均一性,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多个第三发光部24的发光均匀性。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6和图17,可选地,像素界定层22还可以具有与多个第一开口组22a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三开口组22b。第三开口组22b可以包括多个第三开口222,多个第三开口222沿第四方向f4排布,第四方向f4为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多个第三开口222在第五方向f5上的两侧,第五方向f5为与第四方向f4垂直的方向。第四方向f4可以为与多个第一开口组22a的列方向平行的方向,第五方向f5可以为与多个第三开口组22b的行方向平行的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开口组22b中的部分第三开口222位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的凹陷部围成的区域中,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另一部分第三开口222位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的凹陷部围成的区域外,即第三开口222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组22a之间的区域中,如此,可以较为合理地利用显示面板20中的布局空间,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在显示面板20的单位面积中设置较多的第一发光部23和第三发光部24,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开口率。
如图17所示,像素界定层22还可以具有多个第六联通部t6,第六联通部t6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第三开口222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第六联通部t6与第三开口组22b中的位于多个第一开口221的凹陷部围成的区域两个第三开口222联通,并且第六联通部t6还与位于两个第一开口组22a之间的两个第二开开口联通。如此,可以实现多个第三开口222中的发光材料的膜层厚度均一化。还可以增大显示面板20上的开口率,以增加显示面板20的显示分辨率。
请参考图3和图8,可选地,第一发光部23、第三发光部24和第二发光部25的数量比值可以为4:4:1或者4:4:2,在显示面板20显示混色画面时,第二发光部25可以复用。示例性的,图15所示虚线框所示的区域可以为一个等效像素组p1,该等效像素组p1中可以包括4个第一发光部23,4个第三发光部24和2个第二发光部25,即第一发光部23、第三发光部24和第二发光部25的数量比值可以为4:4:2,第二发光部25可以复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21的面积可以大于第二开口223的面积,且第二开口223的面积可以大于第三开口222的面积,以适配显示面板20上不同颜色的发光材料,并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发光材料的性能差异,调节第一开口221、第三开口222和第二开口223的相对大小和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请参考图9,示例性的,图9所示虚线框所示的区域可以为一个等效像素组p1,该等效像素组p1中可以包括4个第一发光部23,4个第三发光部24和4个第二发光部25,即第一发光部23、第三发光部24和第二发光部25的数量比值可以为4:4:4,显示面板20上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独立控制开启每一个发光部,可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显示效果。
请参考图3,可选地,第二开口223沿列方向也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凸起部b31,该两个相对的第二凸起部b31可以位于第二连通槽的第三凹陷部b21的外侧。换句话说,第二开口223的第二凸起部b31可以占用第二联通部t2的第三凹陷部b21形成的空间,如此,可以较为合理地利用显示面板20中的布局空间,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在显示面板20的单位面积中设置较多的第一发光部23和第二发光部25,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开口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联通部t2、第三联通部t3、第四联通部t4、第二条形联通结构t5、第二条形联通结构t5和第六联通部t6,可以具有与第一联通部t1相同或者相似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赘述。第二联通部t2的深度、第三联通部t3的深度、第四联通部t4的深度、第二条形联通结构t5的深度、第二条形联通结构t5的深度和第六联通部t6的深度可以和第一联通部t1的深度相同。
可选地,如图10、图11和图13所示,显示面板20可以包括绿色发光部G、蓝色发光部B和红色发光部R,绿色发光部G可以用于发出绿色光线,蓝色发光部B可以用于发出蓝色光线,红色发光部R可以用于发光红色光线;蓝色发光部B位于第一开口221中,绿色发光部G位于第三开口222中,红色发光部R位于第二开口223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基板,像素界定层和多个第一发光部的显示面板。其中,像素界定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组和多个第一联通部,第一联通部与第一开口组中的多个第一开口联通,并且,第一联通部的深度小于第一开口的深度。如此,在向第一开口组内填充液态的发光材料以形成第一发光部的过程中,该液态的发光材料可以在第一开口组内的多个第一开口之间流动,可以减小多个第一开口中的发光材料的厚度差。可以提高多个第一发光部的膜层厚度的均一性,进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供电组件以及显示面板,供电组件用于为显示面板供电。该显示面板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唯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20)包括:基板(21),像素界定层(22)和多个第一发光部(23);
所述像素界定层(22)位于所述基板(21)上,所述像素界定层(22)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组(22a)和多个第一联通部(t1);
所述第一开口组(22a)包括多个第一开口(221),每个所述第一开口(221)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凹陷部(b11)和第一凸起部(b12),所述第一凹陷部(b11)朝靠近所述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凸起部(b12)朝背离所述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方向凸起,所述多个第一开口(221)环绕所述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和所述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连线平行的方向;
所述多个第一发光部(23)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221)中;
所述第一联通部(t1)与所述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联通,所述第一联通部(t1)在垂直于所述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口(221)在垂直于所述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界定层(22)还具有多个第二开口组(22c)和多个第二发光部(25),所述第二开口组(22c)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口(223),所述多个第二发光部(25)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开口(223)中;
所述第二开口(223)具有绕所述第二开口组(22c)的中心(z3)排布的多个第二凸起部(b31),所述多个第二凸起部(b31)包括至少一个朝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开口(221)之间凸起的第二凸起部(b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凸起部(b31)还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凹陷部(b11)背离所述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一侧的第二凸起部(b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221)的形状呈心形;
所述第一开口(221)具有连接所述第一凹陷部(b11)和所述第一凸起部(b12)的两个第一边缘(s1),所述两个第一边缘(s1)分别包括两个朝向所述第一开口(221)的外部突出的外突边,所述外突边在所述基板(21)上的正投影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凸起部(b12)位于所述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凹陷部(b11)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的一侧;
或者,所述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凸起部(b12)位于所述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凹陷部(b11)背离所述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联通部(t1)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联通部(t1)与对应的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联通,且所述第一联通部(t1)在所述基板(2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在所述基板(21)上的正投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联通部(t1)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联通部(t1)包括多个第一条形联通结构(t11),所述第一条形联通结构(t1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组(22a)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221)联通,且所述多个第一条形联通结构(t11)围绕所述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1)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行列排布;
所述第二开口组(22c)和所述第一开口组(22a)在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的行方向上交替排布;
或者,所述第二开口组(22c)和所述第一开口组(22a)在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的行方向上交替排布,且所述第二开口组(22c)和所述第一开口组(22a)在所述第一开口组(22a)的列方向上交替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组(22c)包括一个第二开口(223),所述第二开口(223)的形状呈星形;
或者,所述第二开口组(22c)包括两个第二开口(223),所述第二开口(223)呈三角形,所述两个第二开口(223)沿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的列方向或者行方向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界定层(22)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条形联通结构(t5),所述第二条形联通结构(t5)在垂直于所述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开口(223)在垂直于所述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
所述第二条形联通结构(t5)与所述第二开口组(22c)中的两个第二开口(223)联通。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开口组(22c)与所述第一开口组(22a)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口组(22c)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行列排布;
所述像素界定层(22)还具有多个第三开口组(22b),所述第三开口组(22b)包括多个第三开口(222),所述多个第三开口(222)环绕所述第三开口组(22b)的中心(z4)排布;
所述第三开口组(22b)和所述第一开口组(22a)沿第二方向(f2)交替排布,所述第二方向(f2)为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的行方向和列方向均交叉的方向;
所述显示面板(20)还包括多个第三发光部(24),所述多个第三发光部(24)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第三开口(222)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界定层(22)还具有多个第二联通部(t2),所述多个第二联通部(t2)与所述多个第三开口组(22b)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联通部(t2)在垂直于所述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三开口(222)在垂直于所述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
所述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多个第三开口(222)位于对应的第二联通部(t2)的槽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通部(t2)具有多个第三凹陷部(b21)和多个第三凸起部(b22),所述多个第三凹陷部(b21)和所述多个第三凸起部(b22)围绕所述第三开口组(22b)的中心(z4)交替排布,且所述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多个第三开口(222)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联通部(t2)的多个第三凸起部(b22)位置处,所述第二联通部(t2)的多个第三凹陷部(b21)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三开口组(22b)中相邻的两个第三开口(222)之间;
所述第二联通部(t2)的第三凸起部(b22)位于相邻的第一开口(221)的第一凹陷部(b11)背离所述第一开口(221)的中心(z1)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界定层(22)还包括多个第三联通部(t3),所述第三联通部(t3)在垂直于所述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三开口(222)在垂直于所述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
所述第三联通部(t3)与所述多个第二联通部(t2)中沿第三方向(f3)相邻的两个第二联通部(t2)联通,所述第三方向(f3)为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的行方向平行的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界定层(22)还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三开口组(22b);
所述第三开口组(22b)包括多个第三开口(222),所述多个第三开口(222)环绕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排布,且所述第三开口组(22b)中的第三开口(222)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组(22a)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221)之间;
所述显示面板(20)还包括多个第三发光部(24),所述多个第三发光部(24)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第三开口(222)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界定层(22)还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三开口组(22b),所述第一开口组(22a)包括四个第一开口(221),所述第三开口组(22b)包括四个第三开口(222);
所述第三开口组(22b)中的三个第三开口(222)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组(22a)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221)之间,所述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另外一个第三开口(222)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组(22a)中的一个第一开口(221)背离所述第一开口组(22a)的中心(z2)的一侧;
所述显示面板(20)还包括多个第三发光部(24),所述多个第三发光部(24)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第三开口组(22b)的第三开口(222)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者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界定层(22)还包括多个第三开口组(22b),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和所述第三开口组(22b)均行列排布;
所述像素界定层(22)还具有至少一个第四联通部(t4),所述第四联通部(t4)在垂直于所述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三开口(222)在垂直于所述基板(21)的方向上的深度;
所述第四联通部(t4)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开口组(22b)对应,所述第四联通部(t4)与对应的第三开口组(22b)中至少两个第三开口(222)联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界定层(22)还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组(22a)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三开口组(22b);
所述第三开口组(22b)包括多个第三开口(222),所述多个第三开口(222)沿第四方向(f4)排布,所述第四方向(f4)为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
所述第一开口组(22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221)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三开口组(22b)中的多个第三开口(222)在第五方向(f5)上的两侧,所述第五方向(f5)为与所述第四方向(f4)垂直的方向。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界定层(22)还具有多个第三开口组(22b)和多个第三发光部(24),所述第三开口组(22b)包括多个第三开口(222),所述多个第三发光部(24)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第三开口(222)中;
所述显示面板(20)包括绿色发光部(G)、蓝色发光部(B)和红色发光部(R),所述绿色发光部(G)用于发出绿色光线,所述蓝色发光部(B)用于发出蓝色光线,所述红色发光部(R)用于发光红色光线;
所述蓝色发光部(B)位于所述第一开口(221)中,所述绿色发光部(G)位于所述第三开口(222)中,所述红色发光部(R)位于所述第二开口(223)中。
2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至20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20),所述供电组件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20)供电。
CN202321367282.XU 2023-05-31 2023-05-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20235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7282.XU CN220235344U (zh) 2023-05-31 2023-05-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7282.XU CN220235344U (zh) 2023-05-31 2023-05-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5344U true CN220235344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8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67282.XU Active CN220235344U (zh) 2023-05-31 2023-05-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5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7457B (zh) 阵列基板以及制作方法、o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EP3214650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CN108054184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EP3240029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CN109585490B (zh) 像素界定层、喷墨打印方法、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84605B (zh) 阵列基板、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31681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器件
CN109860223B (zh) 像素界定层、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喷墨打印方法
CN11164077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230133156A1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234085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11069749B2 (en) Pixel display module and mask for manufacturing the pixel display module
CN110854174B (zh)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540188B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5274783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掩膜结构
CN111584576A (zh) 显示面板
CN109119550B (zh) 喷墨打印的方法、像素结构、oled基板、显示装置
CN109326630B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掩模板
CN113594218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20235344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7426754U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17387163U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49391A (zh) 显示面板
CN109004009B (zh) 显示基板及确定像素结构的方法、显示装置
CN117598042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