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9007B - 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49007B
CN110849007B CN201911172043.7A CN201911172043A CN110849007B CN 110849007 B CN110849007 B CN 110849007B CN 201911172043 A CN201911172043 A CN 201911172043A CN 110849007 B CN110849007 B CN 110849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valve
refrigerant
exhaust temperature
air conditioner
refrigerant qua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20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49007A (zh
Inventor
卢国军
王义祥
易忠衍
秦中海
袁封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20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49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49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9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49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9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7Capillary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5Refrigerant lev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属于空调领域,所述冷媒量自动调节装置,包括顺次连通并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组件和室外换热器,还包括与所述冷媒循环回路连通的冷媒量调节回路,所述冷媒量调节回路与所述节流组件并联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可以控制空调系统中循环的冷媒量,保证空调系统运行的最佳冷媒量,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换热效能。

Description

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中的冷媒在系统内循环流动,实现制冷运行或制热运行模式;而想要达到制冷或制热能力的最佳值,就要使换热器内的蒸发能够全部完成,因此,空调系统在不同安装条件、不同工况下运行时,所需要的冷媒量是不相同的。如当室内机与室外机使用长连管时,空调系统需要的冷媒量会较多,这时需要追加适量的冷媒;若没有追加冷媒或者追加的冷媒量不准确,就可能导致空调器出现制冷或制热效果不好、运行能效低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空调器中的冷媒量处于最佳值,以避免出现制冷或制热效果不好、运行不稳定或能效比低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装置,包括顺次连通并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组件和室外换热器,还包括与所述冷媒循环回路连通的冷媒量调节回路,所述冷媒量调节回路与所述节流组件并联设置。
由此,通过顺次连通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组件和室外换热器形成的冷媒循环回路,并在冷媒循环回路中增加冷媒量调节回路并与所述节流组件并联,通过冷媒量调节的回路控制冷媒回路的冷媒流量,以使得空调系统能保持在最佳冷媒量状态下运行,保证空调系统的制热或制冷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量调节回路包括:
具有两个端口的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节流组件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储液器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节流组件之间的管路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上对应设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其中,所述储液器中预置有冷媒。
由此,通过设置冷媒量调节回路,在储液器以及与储液器两端连通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并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分别对应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在储液器、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之间的配合下,控制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节流组件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节流组件之间的管路的流量;使得空调系统无论在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下运行,均可对冷媒量进行调节,以控制空调系统中循环的冷媒量,保证空调系统运行的最佳冷媒量,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换热效能,增加空调系统的制热和制冷效果,提高空调运行能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上均设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与所述第一控制阀或所述第二控制阀串联。
由此,在管路上设置毛细管,并通过控制阀控制毛细管可以更准确的对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进行控制,避免因回收或补偿的冷媒量与空调系统运行所需的最佳冷媒量不符而影响空调系统正常的运行的现象发生,保证空调系统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空调器中的冷媒量处于最佳值,出现制冷或制热效果不好、运行不稳定或能效比低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采用如上述任一所述的冷媒量自动调节装置,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空调器运行时的工作参数,其中,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以及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根据所述工作参数判断是否满足进入冷媒调节模式的条件;若满足所述进入冷媒调节模式的条件,则控制冷媒量调节回路上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开启或关闭,以调节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
由此,将空调器制热或制冷模式下的压缩机排气温度作为增加或回收冷媒的控制参数,通过储液器向冷媒循环回路中增加冷媒或回收冷媒循环回路中的部分冷媒。可以提高向冷媒循环回路中补偿或回收冷媒的控制精度,防止在空调系统在不需要调整冷媒量时进行误操作,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运行能效。
进一步地,所述进入冷媒调节模式的条件包括:所述排气温度大于最高排气温度值;或;所述排气温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最低排气温度值;其中,所述最高排气温度值和所述最低排气温度值均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获得。
由此,通过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判断空调是否进入冷媒调节模式,依据排气温度与最高排气温度值或者排气温度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与第一预设温以及排气温度与最低排气温度比较结果进行判断,通过判断结果,可具体的判断空调是否进入冷媒调节模式,在确定冷媒进入调节模式后,根据冷媒调节模式进行冷媒流量的控制,进而提高空调运行的能效。进一步地,还包括:根据所述空调器是否为首次运行判断是否进入冷媒调节模式;若所述空调器为首次运行,则进入所述冷媒调节模式。
由此,通过判断空调器是否首次运行,判断空调是否进入冷媒调节模式,由于新安装的空调器需进行冷媒量调试,故可直接进入冷媒调节模式;无需对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进行判断;减免不必要的工作程序,以及空调直接进行冷媒调节模式,能够对其冷媒流量进行精准的控制,保障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冷媒量调节回路上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开启或关闭,以调节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具体包括:在所述空调器进入所述冷媒调节模式后,再次获取排气温度;根据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当所述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根据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开关状态。
由此,在空调进入冷媒调节模式后,对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进行判断,通过判断结果将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运行状态具体化,进一步提高是否对冷媒循环回路进行补偿或回收冷媒的判断准确度,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能效。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的条件为:所述排气温度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由此,根据压缩机排气温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判断空调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空调处于稳定状态时,才能对其运行模式下的冷媒流量做到精准的控制,从而保证空调制热或者制冷效果达到最佳。
进一步地,所述当所述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根据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开关状态,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是否落入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范围内;当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没有落入所述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范围内时,获取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若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或除湿模式,则根据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按照第一规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开关状态;若所述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根据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按照第二规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开关状态。
由此,通过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与目标排气温度阈值进行比较,通过判断结果,确定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对制冷模式下或者制热模式下,分别对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运行状态按照不同规则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是冷媒循环回路进行补偿或回收冷媒的判断准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规则包括:若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下限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常闭、所述第二控制阀开启第二预设时间;若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上限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所述第二控制阀常闭。
由此,制冷或除湿模式下,按照第一规则进行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控制,通过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与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上限值或者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下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第一控制、第二控制阀的开关和运行时间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对补偿和回收的冷媒量的定量调整,避免调整后的冷媒量与空调系统运行所需的最佳冷媒量不符而影响空调系统正常的运行,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规则包括:若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下限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所述第二控制阀常闭;若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上限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常闭,所述第二控制阀开启第二预设时间。
由此,制热湿模式下,按照第二规则进行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控制,通过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与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上限值或者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下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的开关和运行时间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对补偿和回收的冷媒量的定量调整,避免调整后的冷媒量与空调系统运行所需的最佳冷媒量不符而影响空调系统正常的运行,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当所述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根据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开关状态,具体还包括:若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落入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范围内,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退出所述冷媒调节模式。
由此,在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后,根据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与目标排气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空调是否退出冷媒调节模式,在冷媒调节完成后,空调中的冷媒流量已经能够保证空调系统正常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正常,运行能效也达到最佳后,可退出冷媒调节模式,按照空调正常模式运行。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保证空调器中的冷媒量处于最佳值,以避免出现制冷或制热效果不好、运行不稳定或能效比低的情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除湿度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除湿度的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除湿度的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除湿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机,2-四通阀,3-室内换热器,4-节流组件,5-室外换热器,6-储液器,7-第一管路,8-第二管路,9-第一控制阀,10-第二控制阀,11-第一毛细管,12-第二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下述若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一般来说,空调系统的冷媒的充注量是固定不变的,且存在一最佳值;冷媒在空调系统内循环流动,实现制冷运行或制热运行,调节室内环境温度,保证室内环境温度达到设定值。然而想要达到制冷或制热能力的最佳值,就要使换热器内的蒸发能够全部完成。而空调系统处于不同工况时,达到最佳运行条件所需要的冷媒量是不相同的,例如: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使用长连管时,空调系统需要的冷媒量会较多,。若不能及时对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进行调整,则在异常工况下,无法使空调系统在最佳冷媒量状态下运行,从而出现制冷或制热效果不好、运行不稳定或能效比低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冷媒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在冷媒循环回路中增加冷媒量调节回路,并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来控制冷媒量调节回路的运行状态,及时对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进行补充,或吸收部分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以使得空调系统能保持在最佳冷媒量状态下运行,保证空调系统的制热或制冷效果。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装置,包括顺次连通并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的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3、节流组件4以及室外换热器5,还包括与冷媒循环回路连通的冷媒量调节回路,所冷媒量调节回路与节流组件4并联设置。
具体的,通过顺次连通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3、节流组件4和室外换热器5形成的冷媒循环回路,并在冷媒循环回路中增加冷媒量调节回路并与节流组件4并联,通过冷媒量调节的回路控制冷媒回路的冷媒流量,以使得空调系统能保持在最佳冷媒量状态下运行,保证空调系统的制热或制冷效果。其中,冷媒量调节回路包括具有两个端口的储液器6,储液器6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一管路7与室内换热器3和节流组件4之间的管路连通,储液器6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二管路8与室外换热器5和节流组件4之间的管路连通;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8上对应设有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其中,储液器6中先灌注有一定量的冷媒。
较佳地,本发明的储液器6的容积V储液器6=(0.2~0.4)*空调系统容积V系统,确保储液器6能存储和释放足够的冷媒。
优选地,空调在生产时,空调外机需要增加相应的冷媒量△M,冷媒量△M=标准液冷媒M*V储液器6/V系统。其中标准冷媒量M为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关闭时系统运行时最佳的冷媒量,冷媒量△M也可根据不同型号的空调器进行设置,能够确保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关闭时,系统运行时最佳的冷媒量。
通过设置冷媒量调节回路,在储液器6以及与储液器6两端连通的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8,并通过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8上分别对应的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在储液器6、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之间的配合下,控制室内换热器3和节流组件4之间的管路以及室外换热器5和节流组件4之间的管路的流量;使得空调系统无论在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下运行,均可对冷媒量进行调节,以控制空调系统中循环的冷媒量,保证空调系统运行的最佳冷媒量,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换热效能,增加空调系统的制热和制冷效果,提高空调运行能效。
当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气态的冷媒由压缩机1经四通换向阀流出,经由室外换热器5冷凝为液态的冷媒后,经节流组件4流向室内换热器3,并在室内换热器3内进行蒸发,完成蒸发后的冷媒再一次经四通换向阀流入压缩机1内,进入下一个循环。由于,冷媒量调节回路的第一管路7与室内换热器3和节流组件4之间的管路连通,第二管路8与室外换热器5和节流组件4之间的管路连通;当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大于最佳冷媒量时,可以开启第一控制阀9时,由四通换向阀流出的气态冷媒,流入储液器6中储存,直至空调系统内的冷媒量处于最佳状态后,关闭第一控制阀9。而当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小于最佳冷媒量时,可以控制第二控制阀10开启,储液器6中预置的冷媒直接流向室内换热器3,以补偿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直至空调系统内的冷媒量处于最佳状态后,关闭第二控制阀10。
相应地,当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气态的冷媒由压缩机11经四通换向阀流出,经由室内换热器3冷凝为液态的冷媒后,经节流组件4流向室外换热器5,并在室外换热器5内进行蒸发,完成蒸发后的冷媒再一次经四通换向阀流入压缩机1内,进入下一个循环。当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大于最佳冷媒量时,可以开启第二控制阀10,由室内换热器3流出的液态冷媒,流入储液器6中储存,直至空调系统内的冷媒量处于最佳状态后,关闭第二控制阀10。而当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小于最佳冷媒量时,可以控制第一控制阀9开启,储液器6中预置的冷媒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四通换向阀流向室内压缩机1,以补偿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直至空调系统内的冷媒量处于最佳状态后,关闭第二控制阀10。
可以看出,在空调制热外侧高温和制冷外侧低温状态下,通过减少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可以降低压缩机11系统所消耗的功率,从而可提升空调系统的能效。
而在空调制热外侧低温和制冷外侧高温状态下,通过增加冷媒流量,可以降低排气温度、降低外盘管温度和压力(制冷外侧高温),也可以延缓外机结霜、提升制热效果(制热外侧低温),从而达到使机组能够正常运行、增强用户体验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冷媒量自动调节装置,通过储液器6以及与储液器6两端连通的管路上设置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在储液器6、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之间的配合下,使得空调系统无论在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下运行,均可通过冷媒量调节回路对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进行调节,以控制空调系统中总循环的冷媒量,保证空调系统运行的最佳冷媒量,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换热效能,增加空调系统的制热和制冷效果,提高空调运行能效。
此外,第一管路7与第二管路8上均设有毛细管,第一控制阀9与第一毛细管11串联;第二控制阀10与第二毛细管12串联。在管路上设置毛细管,并通过控制阀控制毛细管可以更准确的对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进行控制,避免因回收或补偿的冷媒量与空调系统运行所需的最佳冷媒量不符而影响空调系统正常的运行的现象发生,保证空调系统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冷媒量自动调节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空调系统的室外机上,可以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可以理解的是,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若冷媒量较小,会影响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当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若冷媒量较小,会影响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通过设置检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室外环境温度,并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来判断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是否需要调整,进一步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空调器中的冷媒量处于最佳值,出现制冷或制热效果不好、运行不稳定或能效比低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如图2、3、4所示,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采用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冷媒量自动调节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空调器运行时的工作参数,其中,工作参数包括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以及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TP;
S2、根据工作参数判断是否满足进入冷媒调节模式的条件;
S3、若满足进入冷媒调节模式的条件,则控制冷媒量调节回路上的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的开启或关闭,以调节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
由此,将空调器制热或制冷模式下的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压缩机排气温度作为增加或回收冷媒的控制参数,通过储液器6向冷媒循环回路中增加冷媒或回收冷媒循环回路中的部分冷媒。可以提高向冷媒循环回路中补偿或回收冷媒的控制精度,防止在空调系统在不需要调整冷媒量时进行误操作,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运行能效。
步骤S2进入冷媒调节模式的条件包括:
S21、排气温度TP大于最高排气温度值TPmax;或;排气温度TP在第一预设时间T1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Ti,且排气温度TP小于最低排气温度值TPmin;其中,最高排气温度值TPmax和最低排气温度值TPmin均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获得。第一预设时间T1的范围为:3-5min,较佳地,第一预设时间T1为3min,3min能够有效的检测出排气温度的变化量。第一预设温度Ti的范围为:1-2℃,较佳地,第一预设温度Ti为1℃,1℃说明排气温度已经处于稳定状态,可以进行冷媒调节。通过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判断空调是否进入冷媒调节模式,依据排气温度与最高排气温度值或者排气温度3min内的变化量与第一预设温以及排气温度与最低排气温度比较结果进行判断,通过判断结果,可具体的判断空调是否进入冷媒调节模式,在确定冷媒进入调节模式后,根据冷媒调节模式进行冷媒流量的控制,进而提高空调运行的能效。
例如:某型号的空调,测试在室外环境温度30℃~35℃,室内环境温度24℃~27℃,排气温度的范围是76℃~82℃,那么TP=(76+82)/2=79℃,TPmin=76-5=71℃,TPmax=82+5=87℃。
S22、根据空调器是否为首次运行判断是否进入冷媒调节模式;若空调器为首次运行,则进入冷媒调节模式,这是由于新安装的空调器需进行冷媒量调试。在此,所述空调器首次运行是指:新机器的首次运行调试,新安装的机器第一次运行。
通过判断空调器是否首次运行,判断空调是否进入冷媒调节模式,由于空调首次运行,可以直接进入冷媒调节模式;无需对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进行判断;减免不必要的工作程序,以及空调直接进行冷媒调节模式,能够对其冷媒流量进行精准的控制,保障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
步骤S3控制冷媒量调节回路上的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的开启或关闭,以调节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具体包括:
S31、在空调器进入冷媒调节模式后,再次获取排气温度TP;根据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判断空调器是否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当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根据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以及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控制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的开关状态。在空调进入冷媒调节模式后,对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进行判断,通过判断结果将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的运行状态具体化,进一步提高是否对冷媒循环回路进行补偿或回收冷媒的判断准确度,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能效。
S311、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的条件为:
排气温度TP在第一预设时间T1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Ti。第一预设时间T1的范围为:3-5min,较佳地,第一预设时间T1为3min,3min能够有效的检测出排气温度的变化量。第一预设温度Ti的范围为:1-2℃,较佳地,第一预设温度Ti为1℃,1℃说明排气温度已经处于稳定状态,可以进行冷媒调节。根据压缩机1排气温度在第一预设时间T1内的变化量与第一预设温度Ti进行判断空调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空调处于稳定状态时,才能对其运行模式下的冷媒流量做到精准的控制,从而保证空调制热或者制冷效果达到最佳。
S312、当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根据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以及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控制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的开关状态,具体包括:
判断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是否落入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的范围内;当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没有落入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的范围内时,获取确定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若运行模式为制冷或除湿模式,则根据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按照第一规则控制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的开关状态;
若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根据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按照第二规则控制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的开关状态。
通过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与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进行比较,通过判断结果,确定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对制冷模式下或者制热模式下,分别对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的运行状态按照不同规则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是冷媒循环回路进行补偿或回收冷媒的判断准确度。
第一规则包括:
若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小于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的下限值,则控制第一控制阀9常闭、第二控制阀10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第二预设时间T2的范围为:15-25S,较佳地,第二预设时间T2为20S,20S能够保证冷媒通过第二控制阀10流入储液器6,从而减少空调系统中的冷媒量;
若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大于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的上限值,则控制第一控制阀9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第二控制阀10常闭,较佳地,第二预设时间T2为20S,20S能够保证冷媒通过第二控制阀10流入储液器6,从而增加空调系统中的冷媒量。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的下限值的下限值可以为:Tp目标-1℃;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的下限值的上限值可以为:Tp目标+1℃;目标排气温度的阈值TP目标是根据空调的实际类型和型号进行设定的。
制冷或除湿模式下,按照第一规则进行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进行控制,通过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与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的上限值或者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的下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第一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10的开关和运行时间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对补偿和回收的冷媒量的定量调整,避免调整后的冷媒量与空调系统运行所需的最佳冷媒量不符而影响空调系统正常的运行,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
第二规则包括:
若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小于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的下限值,则控制第一控制阀9开启第二预设时间,第二控制阀10常闭;
若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大于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的上限值,则控制第一控制阀9常闭,第二控制阀10开启第二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T2的范围为:15-25S,较佳地,第二预设时间T2为20S,20S能够保证冷媒通过第二控制阀10流入储液器6,从而减少空调系统中的冷媒量。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的下限值的下限值可以为:Tp目标-1℃;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的下限值的上限值可以为:Tp目标+1℃;目标排气温度的阈值TP目标是根据空调的实际类型和型号进行设定的。第二预设时间T2的范围为:15-25S,较佳地,第二预设时间T2为20S,20S能够保证冷媒通过第二控制阀10流入储液器6,从而增加空调系统中的冷媒量。
制热模式下,按照第二规则进行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进行控制,通过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与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的上限值或者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下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第一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10的开关和运行时间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对补偿和回收的冷媒量的定量调整,避免调整后的冷媒量与空调系统运行所需的最佳冷媒量不符而影响空调系统正常的运行,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
S313、当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根据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以及所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控制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的开关状态,具体还包括:
若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TP落入目标排气温度阈值TP目标的范围内(即排气温度TP变化不超过1℃且TP目标-1℃≤TP≤TP目标+1℃),则控制所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关闭,退出冷媒调节模式。在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后,根据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与目标排气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空调是否退出冷媒调节模式,在冷媒调节完成后,空调中的冷媒流量已经能够保证空调系统正常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正常,运行能效也达到最佳后,可退出冷媒调节模式,按照空调正常模式运行。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
相比于现有空调器不能及时对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进行调整,在异常工况下,无法使空调系统在最佳冷媒量状态下运行,从而出现制冷或制热效果不好、运行不稳定或能效比低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在冷媒循环回路中增加冷媒量调节回路,并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来控制冷媒量调节回路的运行状态,及时对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进行补充,或吸收部分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以使得空调系统能保持在最佳冷媒量状态下运行,保证空调系统的制热或制冷效果。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冷媒量自动调节装置,所述冷媒量自动调节装置包括顺次连通并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的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3)、节流组件(4)和室外换热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冷媒循环回路连通的冷媒量调节回路,所述冷媒量调节回路与所述节流组件(4)并联设置;
所述冷媒量调节回路包括:
具有两个端口的储液器(6),所述储液器(6)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一管路(7)与所述室内换热器(3)和所述节流组件(4)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储液器(6)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二管路(8)与所述室外换热器(5)和所述节流组件(4)之间的管路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7)和所述第二管路(8)上对应设有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其中,所述储液器(6)中预置有冷媒,所述储液器(6)的容积V储液器6=(0.2~0.4)*空调系统容积V系统,所述储液器(6)中预置的冷媒量△M=标准液冷媒量M*V储液器6/V系统,其中标准液冷媒量M为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关闭时系统运行时最佳的冷媒量;
所述第一管路(7)与所述第二管路(8)上均设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与所述第一控制阀(9)或所述第二控制阀(10)串联;
所述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空调器运行时的工作参数,其中,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以及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
根据所述工作参数判断是否满足进入冷媒调节模式的条件;
若满足所述进入冷媒调节模式的条件,则控制冷媒量调节回路上的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的开启或关闭,以调节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
所述控制冷媒量调节回路上的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的开启或关闭,以调节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具体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进入所述冷媒调节模式后,再次获取排气温度;
根据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根据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9)和所述第二控制阀(10)的开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冷媒调节模式的条件包括:
所述排气温度大于最高排气温度值;或;
所述排气温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最低排气温度值;
其中,所述最高排气温度值和所述最低排气温度值均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是否为首次运行判断是否进入冷媒调节模式;
若所述空调器为首次运行,则进入所述冷媒调节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的条件为:所述排气温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根据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9)和所述第二控制阀(10)的开关状态,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是否落入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范围内;
当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没有落入所述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范围内时,获取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或除湿模式,则根据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按照第一规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9)和所述第二控制阀(10)的开关状态;
若所述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根据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按照第二规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9)和所述第二控制阀(10)的开关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则包括:
若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下限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9)常闭、所述第二控制阀(10)开启第二预设时间;
若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上限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9)开启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所述第二控制阀(10)常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规则包括:
若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下限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9)开启第二预设时间,所述第二控制(10)常闭;
若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上限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9)常闭,所述第二控制阀(10)开启第二预设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根据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9)和所述第二控制阀(10)的开关状态,具体还包括:
若所述再次获取的排气温度落入目标排气温度阈值的范围内,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9)和所述第二控制阀(10)关闭,退出所述冷媒调节模式。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
CN201911172043.7A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110849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2043.7A CN110849007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2043.7A CN110849007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9007A CN110849007A (zh) 2020-02-28
CN110849007B true CN110849007B (zh) 2022-04-08

Family

ID=69604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2043.7A Active CN110849007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490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5243A (zh) * 2020-03-16 2021-09-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1550904B (zh) * 2020-04-13 2021-10-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1578552A (zh) * 2020-05-22 2020-08-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空调器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503738B (zh) * 2020-12-17 2022-05-17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冷媒调节方法
CN112682902B (zh) * 2020-12-30 2022-04-2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冷媒分配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2833578A (zh) * 2021-01-18 2021-05-25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CN112833577A (zh) * 2021-01-18 2021-05-25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机
CN112944613B (zh) * 2021-01-29 2022-11-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12944617B (zh) * 2021-01-29 2022-09-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13203169B (zh) * 2021-05-10 2022-04-2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循环量调节方法及空调器
CN113432348B (zh) * 2021-07-05 2024-03-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循环量调节装置、方法及空调系统
CN113639485B (zh) * 2021-07-23 2023-03-2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热泵设备排气过热度的方法、装置和热泵设备
CN113819637B (zh) * 2021-08-30 2023-03-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全场景高效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01410B (zh) * 2021-09-09 2022-08-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机组及其冷媒量控制方法、装置
CN113959111B (zh) * 2021-10-29 2023-03-3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及用于控制热泵系统的方法、装置
CN114517973B (zh) * 2022-02-28 2023-11-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分流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80360B (zh) * 2022-03-04 2023-06-1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烟草的烘干系统和用于烟草的控制方法
CN114704980B (zh) * 2022-04-01 2023-07-1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及冷媒注入量调整方法
CN114738975B (zh) * 2022-05-07 2024-04-26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多联机空调以及存储介质
CN114992719A (zh) * 2022-05-16 2022-09-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换热组件、室外机、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5473A (ja) * 1989-07-21 1991-03-1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冷媒回路
JP2002156166A (ja) * 2000-11-20 2002-05-31 Fujitsu General Ltd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
CN103292526A (zh) * 2013-06-04 2013-09-1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的调试方法
CN105509242A (zh) * 2015-12-23 2016-04-2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冷媒追加控制方法
CN106482376A (zh) * 2016-09-10 2017-03-08 赵向辉 制冷或热泵系统及其冷媒循环量调节方法
CN107525211A (zh) * 2017-07-17 2017-12-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及其过冷管组的故障检测和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5473A (ja) * 1989-07-21 1991-03-1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冷媒回路
JP2002156166A (ja) * 2000-11-20 2002-05-31 Fujitsu General Ltd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
CN103292526A (zh) * 2013-06-04 2013-09-1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的调试方法
CN105509242A (zh) * 2015-12-23 2016-04-2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冷媒追加控制方法
CN106482376A (zh) * 2016-09-10 2017-03-08 赵向辉 制冷或热泵系统及其冷媒循环量调节方法
CN107525211A (zh) * 2017-07-17 2017-12-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及其过冷管组的故障检测和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9007A (zh) 2020-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9007B (zh) 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940055B (zh) 一种空调器制热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US108305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nt in vapor compression system
US7472557B2 (en) Automatic refrigerant charging apparatus
CN110671777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03712309A (zh) 一种空调器冷媒流量控制方法
AU2007208694B2 (en) Air conditioner
CN105910357B (zh) 空调系统及其阀体控制方法
CN111486508B (zh) 一种自适应冷媒量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29965B (zh) 一种低温制热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80537B (zh) 基于电子膨胀阀开度的化霜控制方法
JP2016196971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188230B (zh) 一种多联空调的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空调
CN114279050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66521A (zh) 一种低载除湿精密空调的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14322106A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15200170A (zh) 空调器的喷焓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4165845A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
CN112539481A (zh) 室外机冷凝器、室外机及变频空调器
CN113719964A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JP5677198B2 (ja) 空冷ヒートポンプチラー
US20220128285A1 (en) Water regulator
CN111561770B (zh) 新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42507A (zh) 一种空调辅路阀的控制方法、空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35072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系统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