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3578A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3578A
CN112833578A CN202110066831.9A CN202110066831A CN112833578A CN 112833578 A CN112833578 A CN 112833578A CN 202110066831 A CN202110066831 A CN 202110066831A CN 112833578 A CN112833578 A CN 112833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temperature value
refrigerant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668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红霞
刘忠民
李新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668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3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3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3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3High amount of refrigerant in th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3Temperatures near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2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discharg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制冷循环系统、抽吸装置及控制器,抽吸装置具有第一冷媒入口,且通过第一冷媒排放管连接至制冷循环系统,抽吸装置能够向第一冷媒入口提供抽吸力,第一冷媒排放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控制器用于:在制冷模式下,获取压缩机的实际排气温度值;将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值代入预置的第一关系式中,计算压缩机的理论排气温度值;通过比较压缩机的实际排气温度值与理论排气温度值,判断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充注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当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充注量大于第一阈值时,则打开第一开关阀,以通过抽吸装置排放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冷媒。本发明的空调器能够实时判断制冷循环系统是否过多,并能够自动排放冷媒。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用于解决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冷媒量充注量过多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冷暖空调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下所需的最佳冷媒量不一致,一般在额定制冷时所需的冷媒量少,在额定制热时所需的冷媒量多,且有时候为了提高空调器的制热能力只能牺牲其制冷能力,这时候便会出现制冷运行时冷媒量过多的情况;另外,在空调器的开发过程中,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用的大小不匹配,也会出现制冷、制热模式切换后冷媒过多的情况;而冷媒过多会导致压缩机的功耗增加,能力发挥不出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其能够实时判断制冷循环系统是否存在冷媒量过多的情况,并能够自动排出冷媒。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其包括:
制冷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压缩机、节流装置、室内换热器及室外换热器;
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具有第一冷媒入口,所述抽吸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一冷媒入口产生抽吸力,所述第一冷媒入口通过第一冷媒排放管连接至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冷媒管路上;
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排放管上;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开关阀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空调器的制冷模式下,获取压缩机的第一实际排气温度值;
将获取到的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值代入预置的第一关系式中,计算得到所述压缩机的第一理论排气温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式中记录了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与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值之间的关系;且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值包括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值、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室外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室内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室内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实际排气温度值与压缩机的第一理论排气温度值的比较结果,判断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充注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当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充注量高于第一阈值时,则打开所述第一开关阀,使所述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冷媒被所述抽吸装置抽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关系式为:
Tdt=a0+a1·F+a2·T1+a3·T2+a4·T3+a5·T4;
其中,a0、a1、a2、a3、a4、a5为权重系数,且均为常数;Tdt为压缩机的第一理论排气温度值,F为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值,T1为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T2为室外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T3为室内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T4为室内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被配置为:
根据公式Δ=Tdt-Tdr,计算第一偏差;其中,Δ为第一偏差,Tdt为压缩机的第一理论排气温度值,Tdr为压缩机的第一实际排气温度值;
当所述第一偏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表明空调器内的冷媒充注量高于第一阈值。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当所述第一开关阀的打开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关闭所述第一开关阀。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吸装置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内设有具有真空度的储液腔,所述第一冷媒入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一种空调器,其包括:
制冷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压缩机、节流装置、室内换热器及室外换热器;
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具有第二冷媒入口,所述抽吸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一冷媒入口产生抽吸力,所述第二冷媒入口通过第二冷媒排放管连接至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冷媒管路上;
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设于所述第二冷媒排放管上;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开关阀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空调器的制热模式下,获取压缩机的第二实际排气温度值;
将获取到的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值代入预设的第二关系式中,计算得到所述压缩机的第二理论排气温度值;其中,所述第二关系式中记录了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与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值之间的关系;且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值包括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值、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室外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室内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室内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实际排气温度值与压缩机的第二理论排气温度值的比较结果,判断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充注量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当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充注量高于第二阈值时,则打开所述第二开关阀,使所述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冷媒被所述抽吸装置抽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关系式为:
Tdt′=a6+a7·F+a8·T1+a9·T2+a10·T3+a11·T4;
其中,a6、a7、a8、a9、a10、a11为权重系数,且均为常数;Tdt′为压缩机的第二理论排气温度值,F为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值,T1为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T2为室外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T3为室内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T4为室内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被配置为:
根据公式Δ=Tdt′-Tdr′,计算第一偏差;其中,Δ为第一偏差,Tdt′为压缩机的第二理论排气温度值,Tdr′为压缩机的第二实际排气温度值;
当所述第二偏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则表明空调器内的冷媒充注量高于第二阈值。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当所述第二开关阀的打开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吸装置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内设有具有真空度的储液腔,所述第二冷媒入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热电偶,其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进风口处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温度;
第二热电偶,其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中部盘管处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
第三热电偶,其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风口处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的进风温度;
第四热电偶,其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中部盘管处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以及
第五热电偶,其设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处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二热电偶、所述第三热电偶、所述第四热电偶及所述第五热电偶,以分别获取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室外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室内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室内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
本申请的空调器,其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有抽吸装置,通过冷媒排放管将抽吸装置与制冷循环系统相连通,并在冷媒排放管上设有开关阀;在空调运行时,通过监测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以及压缩机的相关参数值,能够实时判断制冷循环系统是否存在冷媒量过多的情况,并通过控制开关阀能够将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冷媒排出至抽吸装置中,可有效避免空调器由于冷媒过多导致的功耗大以及性能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本申请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空调器的控制器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防止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冷媒量过多的控制方法;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空调器的控制器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防止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冷媒量过多的控制方法;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空调器的控制器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空调器防止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冷媒量过多的控制方法。
图中,10、制冷循环系统;11、压缩机;12、节流装置;13、室内换热器;14、室外换热器;15、四通阀;a、第一阀口;b、第二阀口;c、第三阀口;d、第四阀口;
20、抽吸装置;e、第一冷媒入口;f、第二冷媒入口;
30、第一冷媒排放管;
40、第一开关阀;
50、控制器;
60、第二冷媒排放管;
70、第二开关阀;
81、第一热电偶;82、第二热电偶;83、第三热电偶;84、第四热电偶;85、第五热电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定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改变。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于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应注意,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要素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复数。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
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
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冷媒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冷媒气体,所排出的冷媒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冷媒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节流装置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冷媒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冷媒,蒸发器蒸发在节流装置中膨胀的冷媒,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冷媒的蒸发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冷媒气体返回到压缩机。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本申请中的空调器如图1-图9所示,其包括制冷循环系统10,制冷循环系统10包括通过冷媒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1、室外换热器14、节流装置12、室内换热器13,通过压缩机11、室外换热器14室、节流装置12、内换热器及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
另外,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制冷循环系统10中还设有四通阀15,该四通阀15具有第一阀口a、第二阀口b、第三阀口c及第四阀口d,压缩机11的排气口及吸气口分别连接第一阀口a及第二阀口b,室外换热器14的一端连接第三阀口c,室内换热器13的一端连接于第四阀口d。通过切换四通阀15能够切换空调器的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当四通阀15切换至第一阀口a连通第三阀口c、第二阀口b连通第四阀口d时,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此时室内换热器13用作蒸发器、室外换热器14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当四通阀15切换至第一阀口a连通第四阀口d、第二阀口b连通第三阀口c时,室内换热器13用作冷凝器、室外换热器14用作蒸发器,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
以下示出本申请中的空调器的几种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如图1、2所示,除了具有上述结构外,还包括:抽吸装置20、第一开关阀40以及控制器50;抽吸装置20具有第一冷媒入口e,抽吸装置20能够对第一冷媒入口e产生抽吸力,第一冷媒入口e通过第一冷媒排放管30连接至连接室外换热器14与节流装置12的冷媒管路上;第一开关阀40设于第一冷媒排放管30上;控制器50分别与第一开关阀40、压缩机11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能够给制冷循环系统10自动排放冷媒,且参阅附图3所示,在制冷模式下防止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量过多的控制方法具体为:
S1、控制器50获取压缩机11的第一实际排气温度值;
S2、控制器50将获取到的制冷循环系统10的运行参数值代入其内预置的第一关系式中,计算得到压缩机11的第一理论排气温度值;其中,第一关系式中记录了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11的排气温度值与制冷循环系统10的运行参数值之间的关系;且制冷循环系统10的运行参数包括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值、室外换热器14的进风温度值、室外换热器14的中部盘管温度值、室内换热器13的进风温度值、室内换热器13的中部盘管温度值;
S3、控制器50根据压缩机11的第一实际排气温度值与压缩机11的第一理论排气温度值的比较结果,判断制冷循环系统10的冷媒充注量是否高于第一阈值;若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量过多(即其中的冷媒充注量高于第一阈值),则压缩机11的第二实际排气温度必然会低于计算的第二理论排气温度;
S4、当制冷循环系统10的冷媒充注量大于第一阈值时,表明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过多,则控制器50控制第一开关阀40打开,此时室外换热器14与节流装置12之间的冷媒管路中为低压液态占主要部分的冷媒,室内换热器13与节流装置12之间的冷媒管路中为高压液态冷媒,则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高压液态冷媒分别经过第一冷媒排放管30、第一冷媒入口e后由抽吸装置20抽出,即实现给制冷循环系统10自动排放冷媒;当制冷循环系统10的充注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则表明制冷循环系统10的冷媒不存在过多的现象,控制器50控制第一开关阀40持续保持关闭。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在制冷过程中,能够实时监测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量是否过多,且一旦发现冷媒量过多时能够自动排出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以保证空调器的功耗较小、且性能得到优化。
更具体地,第一关系式为:Tdt=a0+a1·F+a2·T1+a3·T2+a4·T3+a5·T4;其中,a0、a1、a2、a3、a4、a5为权重系数,且均为常数;Tdt为压缩机11的第一理论排气温度值,F为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值,T1为室外换热器14的进风温度值,T2为室外换热器14的中部盘管温度值,T3为室内换热器13的进风温度值,T4为室内换热器13的中部盘管温度值。
其中,a0、a1、a2、a3、a4、a5表示对压缩机11的第一理论排气温度值的影响程度,由大量实验测试数据拟合得到;具体地,在每台空调器出厂前,在制冷模式下,通过设置多组不同的压缩机11的频率(单位Hz),再分别测量与各压缩机11的频率相对应的压缩机11的排气温度(单位℃)、室外换热器14的进风温度(单位℃)、室外换热器14的中部盘管温度(单位℃)、室内换热器13的进风温度(单位℃)以及室内换热器13的中部盘管温度(单位℃),然后将各组参数的数值代入第一关系式中以拟合得到其中的a0、a1、a2、a3、a4、a5;通常,各台空调器中的a0、a1、a2、a3、a4、a5均有所差别。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Δ=Tdt-Tdr,计算第一偏差;其中,Δ为第一偏差,Tdt为压缩机的第一理论排气温度值,Tdr为压缩机的第一实际排气温度值;
当第一偏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m1,则表明制冷循环系统10内的冷媒充注量高于第一阈值;此时则判断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量过多。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值m1为2℃~7℃。
另外,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4后还包括:
S5、当第一开关阀40的打开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t1时,关闭第一开关阀40,停止排放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即通过定时的方式,控制排放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量。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时间t1为3s~20s;一次排放3s~20s后,继续进行监测,以判断是否仍需排放,如此循环直至冷媒排放完成。
进一步地,在步骤S1时开始计算空调器的运行时间,在步骤S5后还包括:
S6、判断空调器的运行时间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周期时间t2,当空调器的运行时间达到t2时,将空调器的运行时间计数清零,并回到步骤S1,即对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进行周期性地监测、调节,不仅调节简单,且能够精确地控制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排放量。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周期时间t2为1min~5min。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抽吸装置20包括储液罐,储液罐内设有具有真空度的储液腔,第一冷媒入口e与储液腔连通(附图中未具体示出);储液罐为抽过真空的,因此无需借助动力部件能够实现抽吸。作为可替换方案,也可将抽吸装置20设置为包括例如泵送组件等的结构,同样能够实现对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进行抽吸排放。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包括第一热电偶81、第二热电偶82、第三热电偶83、第四热电偶84第五热电偶85;第一热电偶81设于室外换热器14的进风口处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14的进风温度;第二热电偶82设于室外换热器14的中部盘管处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14的中部盘管温度,第三热电偶83设于室内换热器13的进风口处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13的进风温度,第四热电偶84设于室内换热器13的中部盘管处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13的中部盘管温度,第五热电偶85设于压缩机11的排气口处用于检测压缩机11的实际排气温度。
控制器50分别与第一热电偶81、第二热电偶82、第三热电偶83、第四热电偶84及第五热电偶85电连接,在上述步骤S1中,控制器50通过第五热电偶85获取压缩机11的第一实际排气温度值;在上述步骤S2中,控制器50分别通过第一热电偶81、第二热电偶82、第三热电偶83及第四热电偶84以获取室外换热器14的进风温度值、室外换热器14的中部盘管温度值、室内换热器13的进风温度值、室内换热器13的中部盘管温度值。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关阀40为电磁阀。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具体参阅附图4、5所示,其除了具有上述结构外,还包括:抽吸装置20、第二开关阀70以及控制器50;抽吸装置20具有第二冷媒入口f,抽吸装置20能够对第二冷媒入口f产生抽吸力,第二冷媒入口f通过第二冷媒排放管60连接至连接节流装置12与室内换热器13的冷媒管路上,第二冷媒排放管60上设有第二开关阀70,且第二开关阀70控制器50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能够实现给制冷循环系统10自动充注冷媒,且如图6所示,在制热模式下防止制热循环系统中的冷媒量过多的控制方法具体为:
S1′、控制器50获取压缩机11的第二实际排气温度值;
S2′、控制器50将获取到的制冷循环系统10的运行参数值代入其内预置的第二关系式中,计算得到压缩机11的第二理论排气温度值;其中,第二关系式中记录了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11的排气温度值与制冷循环系统10的运行参数值之间的关系;且制冷循环系统10的运行参数值包括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值、室外换热器14的进风温度值、室外换热器14的中部盘管温度值、室内换热器13的进风温度值、室内换热器13的中部盘管温度值;
S3′、控制器50根据压缩机11的第二实际排气温度值与压缩机11的第二理论排气温度值的比较结果,判断制冷循环系统10的冷媒充注量是否高于第二阈值;若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量过多(即其中的冷媒充注量高于第二阈值),则压缩机的第二实际排气温度必然会高于计算的第二理论排气温度;
S4′、当制冷循环系统10的冷媒充注量大于第二阈值时,表明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过多,则控制器50控制第二开关阀70打开,此时室外换热器14与节流装置12之间的冷媒管路中为高压冷媒,室内换热器13与节流装置12之间的冷媒管路中为低压液态占主要部分的冷媒,则此时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高压液态冷媒依次经第二冷媒排放管60、第二冷媒入口20由抽吸装置20抽出,即实现给制冷循环系统10自动排放冷媒;当制冷循环系统10的充注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则表明制冷循环系统10的冷媒不存在过多,则控制器50保持第二开关阀70持续关闭。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在制热过程中,能够实时监测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量是否过多,且一旦发现冷媒量过多时能够自动排出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以保证空调器的功耗较小、且性能得到优化。
更具体地,第二关系式为:Tdt′=a6+a7·F+a8·T1+a9·T2+al0·T3+all·T4;其中,a6、a7、a8、a9、al0、all为权重系数,且均为常数;Tdt为压缩机11的第一理论排气温度值,F为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值,T1为室外换热器14的进风温度值,T2为室外换热器14的中部盘管温度值,T3为室内换热器13的进风温度值,T4为室内换热器13的中部盘管温度值。
其中,a6、a7、a8、a9、a10、a11表示对压缩机11的第二理论排气温度值的影响程度,由大量实验测试数据拟合得到;具体地,在每台空调器出厂前,在制热模式下,通过设置多组不同的压缩机11的频率(单位Hz),再分别测量与各压缩机11的频率相对应的压缩机11的排气温度(单位℃)、室外换热器14的进风温度(单位℃)、室外换热器14的中部盘管温度(单位℃)、室内换热器13的进风温度(单位℃)以及室内换热器13的中部盘管温度(单位℃),然后将各组参数的数值代入第二关系式中以拟合得到其中的a6、a7、a8、a9、a10、a11;通常,各台空调器中的a6、a7、a8、a9、a10、a11均有所差别。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Δ′=Tdt′-Tdr′算第二偏差率;其中,Δ′为第二偏差,Tdt′为压缩机的第二理论排气温度值,Tdr′为压缩机的第二实际排气温度值;
当第二偏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m2时,则表明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充注量高于第二阈值;此时则判断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量过多。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值m2为2℃~7℃。
另外,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4′后还包括:
S5′、当第二开关阀70的打开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t3时,关闭第二开关阀70,停止排放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即通过定时的方式,控制排放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量。
示例性地,第二预设时间t3为3s~20s;一次排放3s~20s后,继续进行监测,以判断是否仍需排放,如此循环直至排放完成。
另外,在步骤S1′时开始计算空调器的运行时间,在步骤S5′后还包括:
S6′、判断空调器的运行时间是否达到第二预设周期时间t4,当空调器的运行时间达到t4,则将空调器的运行时间计数清零,并回到步骤S1′进行循环,即对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进行周期性地监测、调节,不仅调节简单,且能够精确地控制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排放量。
示例性地,第二预设周期时间t4为1min~5min。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抽吸装置20包括储液罐,储液罐内设有具有真空度的储液腔,第二冷媒入口f与储液腔连通(附图中未具体示出);储液罐为抽过真空的,因此无需借助动力部件能够实现抽吸。作为可替换方案,也可将抽吸装置20设置为包括例如泵送组件等的结构,同样能够实现对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进行抽吸排放。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包括第一热电偶81、第二热电偶82、第三热电偶83、第四热电偶84及第五热电偶85;第一热电偶81设于室外换热器14的进风口处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14的进风温度;第二热电偶82设于室外换热器14的中部盘管处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14的中部盘管温度,第三热电偶83设于室内换热器13的进风口处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13的进风温度,第四热电偶84设于室内换热器13的中部盘管处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13的中部盘管温度,第五热电偶85设于压缩机11的排气口处用于检测压缩机11的实际排气温度。
控制器50分别与第一热电偶81、第二热电偶82、第三热电偶83、第四热电偶84及第五热电偶85电连接,在上述步骤S1′中,控制器50通过第五热电偶85获取压缩机11的第二实际排气温度值;在上述步骤S2′中,控制器50分别通过第一热电偶81、第二热电偶82、第三热电偶83及第四热电偶84以获取室外换热器14的进风温度值、室外换热器14的中部盘管温度值、室内换热器13的进风温度值、室内换热器13的中部盘管温度值。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开关阀70为电磁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在制冷模式及制热模式下均能够实现对制冷循环系统10的冷媒自动排出;具体参阅附图7及图8所示,其除了具有上述结构外,还包括:抽吸装置20、第一开关阀40、第二开关阀70及控制器50,且抽吸装置20开设有第一冷媒入口e及第二冷媒入口f,第一冷媒入口e通过第一冷媒排放管30连接至连接节流装置12与室外换热器14的冷媒管路上,第二冷媒入口f通过第二冷媒排放管连接至连接节流装置12与室内换热器13的冷媒管路上,第一开关阀40设于第一冷媒排放管30上,第二开关阀70设于第二冷媒排放管60上,控制器50分别电连接第一开关阀40及第二开关阀70。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如图9所示,在空调运行时,控制器50首先需要判断当前运行是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防止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量过多的控制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作赘述,且在制冷模式下需要控制第二开关阀70始终保持断开;
在制热模式下,防止制冷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量过多的控制发发则与上述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不作赘述,且在制热模式下需要控制第一开关阀40始终保持断开。
综上,本申请的空调器,其设置有抽吸装置,通过冷媒排放管将抽吸装置与制冷循环系统相连通,并在冷媒排放管上设有开关阀;在空调运行时,通过监测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以及压缩机的相关参数值,能够实时判断制冷循环系统是否存在冷媒量过多的情况,并通过控制开关阀能够将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冷媒及时排出至抽吸装置中,可有效避免空调器由于冷媒过多导致的功耗大以及性能差等问题。
本说明书参考附图来公开本申请,并且还使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申请,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采用合适的材料以及使用任何结合的方法。本申请的范围由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并且包括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想到的其他实例。只要此类其他实例包括并非不同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字面语言的结构元件,或此类其他实例包含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字面语言没有实质性区别的等价结构元件,则此类其他实例应当被认为处于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压缩机、节流装置、室内换热器及室外换热器;
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具有第一冷媒入口,所述抽吸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一冷媒入口产生抽吸力,所述第一冷媒入口通过第一冷媒排放管连接至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冷媒管路上;
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排放管上;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开关阀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空调器的制冷模式下,获取压缩机的第一实际排气温度值;
将获取到的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值代入预置的第一关系式中,计算得到所述压缩机的第一理论排气温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式中记录了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与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值之间的关系;且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值包括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值、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室外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室内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室内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实际排气温度值与压缩机的第一理论排气温度值的比较结果,判断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充注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当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充注量高于第一阈值时,则打开所述第一开关阀,使所述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冷媒被所述抽吸装置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关系式为:
Tat=ao+ar.F+a2'T1+a3.T2+a4.T3+a5.T4;
其中,0、a1、a2、a3、a4、a5为权重系数,且均为常数;Tdt为压缩机的第一理论排气温度值,F为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值,T1为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T2为室外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T3为室内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T4为室内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被配置为:
根据公式Δ=Tdt-Tdr,计算第一偏差;其中,Δ为第一偏差,Tdt为压缩机的第一理论排气温度值,Tdr为压缩机的第一实际排气温度值;
当所述第一偏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表明空调器内的冷媒充注量高于第一阈值。
4.根据权利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当所述第一开关阀的打开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关闭所述第一开关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内设有具有真空度的储液腔,所述第一冷媒入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压缩机、节流装置、室内换热器及室外换热器;
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具有第二冷媒入口,所述抽吸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一冷媒入口产生抽吸力,所述第二冷媒入口通过第二冷媒排放管连接至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冷媒管路上;
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设于所述第二冷媒排放管上;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开关阀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空调器的制热模式下,获取压缩机的第二实际排气温度值;
将获取到的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值代入预设的第二关系式中,计算得到所述压缩机的第二理论排气温度值;其中,所述第二关系式中记录了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与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值之间的关系;且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值包括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值、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室外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室内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室内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实际排气温度值与压缩机的第二理论排气温度值的比较结果,判断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充注量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当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充注量高于第二阈值时,则打开所述第二开关阀,使所述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冷媒被所述抽吸装置抽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关系式为:
Tdt′=a6+a7·F+a8·T1+a9·T2+a10·T3+a11·T4;
其中,a6、a7、a8、a9、a10、a11为权重系数,且均为常数;Tdt′为压缩机的第二理论排气温度值,F为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值,T1为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T2为室外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T3为室内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T4为室内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被配置为:
根据公式Δ=Tdt′-Tdr′,计算第一偏差;其中,Δ为第一偏差,Tdt′为压缩机的第二理论排气温度值,Tdr′为压缩机的第二实际排气温度值;
当所述第二偏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则表明空调器内的冷媒充注量高于第二阈值。
9.根据权利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当所述第二开关阀的打开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内设有具有真空度的储液腔,所述第二冷媒入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热电偶,其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进风口处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温度;
第二热电偶,其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中部盘管处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
第三热电偶,其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风口处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的进风温度;
第四热电偶,其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中部盘管处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以及
第五热电偶,其设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处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二热电偶、所述第三热电偶、所述第四热电偶及所述第五热电偶,以分别获取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室外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室内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值、室内换热器的中部盘管温度值、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
CN202110066831.9A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空调器 Pending CN112833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6831.9A CN112833578A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6831.9A CN112833578A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3578A true CN112833578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28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66831.9A Pending CN112833578A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357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6166A (ja) * 2000-11-20 2002-05-31 Fujitsu General Ltd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
CN103292526A (zh) * 2013-06-04 2013-09-1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的调试方法
CN110849007A (zh) * 2019-11-26 2020-02-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940067A (zh) * 2019-12-16 2020-03-3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模式下自动补充加液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023484A (zh) * 2019-12-16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量自动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6166A (ja) * 2000-11-20 2002-05-31 Fujitsu General Ltd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
CN103292526A (zh) * 2013-06-04 2013-09-1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的调试方法
CN110849007A (zh) * 2019-11-26 2020-02-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940067A (zh) * 2019-12-16 2020-03-3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模式下自动补充加液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023484A (zh) * 2019-12-16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量自动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3862B2 (en) Air conditioning unit having dynamic target condensing and evaporating values based on load requirements
CN102105752B (zh) 空调装置
US10955160B2 (en)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utilization units connected in parallel to a heat source unit
CN111780362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U2007208694B2 (en) Air conditioner
CN110319541B (zh) 一种大排量变频多联机系统的卸载调节控制方法
US5970721A (en) Mixed refrigerant injection method
WO2023092889A1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
CN116123663A (zh) 空调器
CN109073304B (zh) 制冷装置
CN106931547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833577A (zh) 一种空调机
JP3724239B2 (ja) 冷却装置
JP3555575B2 (ja) 冷凍装置
CN110319542B (zh) 一种大排量变频多联机系统的卸载启闭控制方法
CN114857665B (zh) 多联机系统
CN112833578A (zh) 一种空调器
US20220128275A1 (e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CN107110586B (zh) 制冷装置
CN112503810A (zh) 冷媒调节系统和空调器的冷媒调节方法
KR101450545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CN114857664B (zh) 多联机系统
CN114576794B (zh) 空调器及其制热智能控制方法
CN214406580U (zh) 冷媒调节系统
JPH11211251A (ja) 超臨界蒸気圧縮サイクルの運転方法および運転装置、ならびに空調制御方法および空調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