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7315B - 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以及卫生洗净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以及卫生洗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47315B
CN110847315B CN201910753310.3A CN201910753310A CN110847315B CN 110847315 B CN110847315 B CN 110847315B CN 201910753310 A CN201910753310 A CN 201910753310A CN 110847315 B CN110847315 B CN 1108473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water storage
storage unit
deodor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33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47315A (zh
Inventor
浮贝清岳
音羽勇哉
上本颂子
中道俊一
矶野香奈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t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t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548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7925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548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4542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to Ltd filed Critical Tot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47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7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47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7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05Devices adding disinfecting or deodorising agents to the bow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4Special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entilating devices
    • E03D9/05Special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entilating devices ventilating the bowl
    • E03D9/052Special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entilating devices ventilating the bowl using incorporated f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8Devices in the bowl producing upwardly-directed sprays; Modifications of the bowl for use with such devices ; Bidets; Combinations of bowls with urinals or bidets; Hot-air or other devices mounted in or on the bowl, urinal or bidet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以及卫生洗净装置,能够兼顾大型化以及复杂化的抑止和除臭性能。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具有:风扇装置,从吸气口吸入空气;存水部,设置于除臭风路中并能够在除臭风路中积存水,该除臭风路将吸气口与排气口连通并使空气流通;供水部,向存水部供水;排水部,形成从存水部进行排水的排水口;负压形成装置,在存水部形成负压;以及控制部,控制负压形成装置的驱动。控制部驱动负压形成装置,借助通过该驱动而形成的负压来将流入至存水部的空气推压于从供水部供给的水,由此将从供水部供给的水存积于存水部。

Description

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以及卫生洗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以及卫生洗净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在卫生间中进行除臭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公知有各种装置。另外,公知卫生间内的空气所包含的臭气成分之中存在水溶性高的成分,提出了一种通过使空气与水接触来使空气所包含的臭气成分溶解于水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
例如,有一种设置于温水清洗便座并具备向被吸入的空气喷出水的水喷出装置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水喷出装置具备存积水的储水部以及配置于该储水部的底部的振子,或者水喷出装置是将水以雾状喷出的喷嘴。
另外,作为这种除臭装置,存在将被吸入的空气向积存于消臭室内的储水内导入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23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4-117074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方式中需要振子或喷嘴,存在除臭装置因振子本身或喷嘴本身、进而因用于使振子或喷嘴动作的机构等而大型化以及复杂化的担忧。另外,在如专利文献2那样向水中导入空气的方式中,通常需要具备比较强的吸引力的吸引装置,存在除臭装置因吸引装置的大型化而大型化的担忧。在不具备上述的大型化或者复杂化的结构的情况下,虽然可抑止大型化以及复杂化,但存在除臭性能降低的担忧。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能够兼顾大型化以及复杂化的抑止和除臭性能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以及卫生洗净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具有:吸气口部,形成吸气口;排气口部,形成排气口;风扇装置,从上述吸气口吸入空气;存水部,设置于除臭风路中并能够在上述除臭风路中积存水,该除臭风路将上述吸气口与上述排气口连通并使空气流通;供水部,向上述存水部供水;排水部,形成从上述存水部进行排水的排水口;负压形成装置,在上述存水部形成负压;以及控制部,控制上述负压形成装置的驱动。上述控制部驱动上述负压形成装置,借助通过该驱动而形成的负压将流入至上述存水部的空气推压于由上述供水部供给的水,由此将从上述供水部供给的水积存于上述存水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由于借助伴随着空气的流动的负压的形成来将水积存于存水部,所以包含臭气成分的空气沿着该水的水面流动。这样的结构例如与不借助负压的形成积存水而预先在水箱蓄积水并使空气与所蓄积的水的表面接触的结构相比,能够增多与水面接触的空气的量,能够使臭气成分向水的溶解效率提高。这兼顾了大型化以及复杂化的抑止和除臭性能。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基于第一方式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通过上述负压形成装置的停止来使积存于上述存水部的水从上述排水口排出。
通过第一方式能够兼顾大型化以及复杂化的抑止和除臭性能,但在积存水时,当是维持着积存有水的状态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总是存在水,所以存在因该水引起的生物膜的形成。因此,可考虑通过排水机构进行排水,但在使用可动部件例如电磁阀作为排水机构的情况下,存在因电磁阀的粘着而产生开阀不良导致无法排水的担忧。另一方面,根据第二发明,即便不使用可动部件作为排水机构,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控制和结构从存水部进行排水,能够抑制生物膜的形成。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基于第二方式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上述负压形成装置为上述风扇装置。
根据第三方式,与利用除了从吸气口吸引空气的风扇装置以外还具备形成负压的装置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大型化。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基于第一~第三方式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上述存水部的底面朝向上述排水口形成为向下倾斜。
根据第四方式,能够更可靠地从存水部进行排水,能够减少残存于存水部的水,能够抑制因残存于存水部的水引起的生物膜的形成。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基于第一~第四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积存于上述存水部的水的水面形成上述除臭风路的一部分,上述存水部在上述存水部中的上述吸气口侧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以缩窄上述除臭风路的截面积的方式从内壁面突出。
根据第五方式,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在除臭风路的截面积因突出部而缩窄了的部分被加速。由此,形成除臭风路的一部分的存水部的水的水面容易晃动(容易起伏),能够使空气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增大。空气与水面的接触面积的增大使空气中的水溶性高的臭气成分向水的溶解效率提高。
另外,根据第五方式,不使用由具备振子或喷嘴的水喷出装置或者具备比较强的吸引力的吸引装置向需要的水中导入空气的结构,通过缩窄除臭风路的截面积这一简单的结构,能够使空气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增大,使水溶性高的臭气成分向水的溶解效率提高。因此,能够兼顾大型化以及复杂化的抑止和除臭性能。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基于第五方式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上述存水部形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与上述第一空间连通并位于比上述第一空间靠上述吸气口侧,上述突出部从上述存水部的上表面朝向下方突出,形成上述第二空间的内壁面。
根据第六方式,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在除臭风路的截面积因突出部而缩窄了的部分被加速。由此,形成除臭风路的一部分的存水部的水的水面容易晃动(容易起伏),能够使空气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增大。空气与水面的接触面积的增大使空气中的水溶性臭气成分向水的溶解效率提高。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基于第六方式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在积存于上述存水部的水形成有与从上述吸气口流入并沿着上述存水部的底面流动的空气对置的壁状的水面。
根据第七方式,通过空气与壁状的水面接触,能够提高水溶性高的臭气成分向水的溶解效率。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基于第七方式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还具有水承接壁,该水承接壁从上述存水部的底面朝向上述除臭风路内突出,上述水承接壁的上端位于比上述第二空间的上表面靠上方的高度。
根据第八方式,容易在积存于存水部的水形成上述壁状的水面。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基于第八方式的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在从上述水承接壁经由上述第一空间至上述第二空间的区域积存水。
根据第九方式,能够使空气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能够使空气中的水溶性高的臭气成分向水的溶解效率提高。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涉及的卫生洗净装置具备第一~第九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并被设置于具有盆部的便器,其中,上述排水口朝向上述盆部开口,从上述排水口向上述盆部排水。
根据第十方式,即便在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之中,特别是在设置于卫生洗净装置的除臭装置要求小型化时,例如与向积存于盆部的水之中排水的结构或向供坐便器的排水流入的排水配管排水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除臭装置的复杂化以及大型化。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基于第十方式的卫生洗净装置,其中,上述排水口为上述吸气口。
根据第十一方式,与排水口和吸气口分别独立形成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除臭装置的复杂化以及大型化。
根据本发明,能够兼顾大型化及复杂化的抑止和除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坐便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中的水除臭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从图3的水除臭单元拆下了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中的水除臭单元的剖面立体图。
图6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中的存水动作时的剖视图。
图7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中的排水动作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坐便器;10…除臭装置;20…水除臭单元;23…吸气口;24…排气口;25…排水口;30…控制部;40…水除臭部;41…水承接壁;45…供水部;50…存水部;51…第一空间;52…第二空间;60…风扇装置;70…氧化催化剂;80…除臭风路;100…便器;101…盆部;200…卫生洗净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使说明的理解变容易,在各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尽可能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坐便器1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1所示,设置于卫生间的坐便器1具有坐式大便器(以下,简称为便器)100和设置于便器100之上的卫生洗净装置200。便器100具有盆部101,该盆部101朝向上方开口并积存有水。对盆部101而言,通过使用者对操作部(未图示)进行操作而被洗净水洗净,向排水配管(未图示)排出洗净水。卫生洗净装置200具有实现经由便座(未图示)坐到便器100的使用者的臀部等局部的洗净的局部洗净功能部等。另外,卫生洗净装置200具有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以下,简称为除臭装置)10。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除臭装置10的俯视图,表示了拆下图1中的卫生洗净装置200的罩201的状态。其中,在图2中,省略了局部洗净功能部所包括的喷嘴等而未图示。
如图2所示,除臭装置10具有水除臭单元20和控制部30。
图3是水除臭单元20的立体图。
图4是从图3的水除臭单元20拆下了罩22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水除臭单元20的剖面立体图。
如图3~图5所示,水除臭单元20具有外壳21和罩22。在外壳21与罩22之间的空间设置有水除臭部40、风扇装置60以及氧化催化剂70。
通过风扇装置60的驱动,使得空气在外壳21与罩22之间的空间内流动。在供该空气流动的风路(除臭风路)80的一端部设置有吸气口部,在另一端部设置有排气口部。吸气口部形成吸气口23,排气口部形成排气口24。除臭风路80将吸气口23与排气口24连通。除臭风路80中的吸气口23以及排气口24以外的区域被外壳21以及罩22覆盖。风扇装置60为西洛克风扇,例如也可以使用轴流风扇或横流风扇。
吸气口23位于除臭风路80的最上游,排气口24位于除臭风路80的最下游。风扇装置60被配置于比水除臭部40靠除臭风路80中的下游侧。氧化催化剂70被配置于比风扇装置60靠除臭风路80中的下游侧。在吸气口23与排气口24之间,从吸气口23侧依次配置有水除臭部40、风扇装置60以及氧化催化剂70。
水除臭部40具有存水部50。存水部50具有第一空间51与第二空间52。第一空间51与第二空间52相互连通,第二空间52位于比第一空间51靠吸气口23侧。第二空间52设置于吸气口23与第一空间51之间。
在水除臭单元20被设置于图2所示的便器100之上的状态下,吸气口23朝向盆部101开口。
通过风扇装置60的驱动,从吸气口23经由第二空间52向第一空间51吸入空气。第二空间52在除臭风路80中的下游端的高度比第一空间51在除臭风路80中的上游端的高度低。这里,“高度”表示外壳21的内表面与罩22的内表面之间的沿铅垂方向的高度。第二空间52作为风路截面积比第一空间51缩小了的收缩部发挥功能。第一空间51是风路截面积比第二空间52扩大了的扩大部。
如图4所示,在外壳21中形成存水部50的侧壁的部分设置有供水部45。供水部45例如被设置于存水部50的接近除臭风路80中的最下游端的位置。例如从供水源(自来水管)向供水部45供水,通过使水从形成于供水部45的供水口(未图示)朝向存水部50流入来进行供水,存水部50能够积存该水。此外,在本发明中,设置供水部45的位置并不局限于存水部50的接近除臭风路80中的最下游端的位置,只要是能够向存水部50供水的位置即可。
积存于存水部50的水被从排水部排出。排水部形成排水口25,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气口23兼作排水口25,排水口25朝向盆部101开口,积存于存水部50的水被从排水口25向盆部101排出。存水部50的底面朝向排水口25形成为向下倾斜。
在存水部50中,在风扇装置60侧的除臭风路80中的最下游端设置有水承接壁41。水承接壁41从存水部50的底面朝向第一空间51的除臭风路80内突出。水承接壁41的上端位于比其下端靠除臭风路80中的上游侧的位置。水承接壁41的上端位于比第二空间52的上表面靠上方的高度,水承接壁41的上端与存水部5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高度)比第二空间52的高度高。在水承接壁41的上端与罩22之间形成有允许空气从第一空间51向风扇装置60侧流通的空间。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除臭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6是除臭装置10中的存水动作时的剖视图。
图7是除臭装置10中的排水动作时的剖视图。
若检测到使用者向便器100就座,则通过控制部30的控制来驱动风扇装置60,从供水部45向存水部50供给水。例如,风扇装置60的驱动与从供水部45的供水同时开始。或者,风扇装置60的驱动时机与供水时机可以存在时滞。控制部30控制风扇装置60的驱动开和停止以及水从供水部45的供给开始和停止。使用者向便器100就座的检测由设置于便座、便器100或者卫生间的传感器来检测。
被控制部30驱动的风扇装置60从吸气口23向除臭风路80内吸入空气。在图6中,用黑粗线的箭头表示了除臭风路80内的空气的流动。被从吸气口23吸入的空气在存水部50的第二空间52以及第一空间51中流动而被吸入至风扇装置60,进而从风扇装置60吐出的空气通过氧化催化剂70并被从排气口24排出。
大气压下的空气被从吸气口23吸入至除臭风路80内。即,风扇装置60作为使除臭风路80产生负压的负压形成装置发挥功能。由于存水部50的底面朝向排水口25(还兼作吸气口23)形成为向下倾斜,所以通过控制部30供给至存水部50的水能够在存水部50的底面朝向排水口25流动。另外,在存水部50的底面也未设置拦截水的流动那样的构造。因此,通过控制部30供给至存水部50的水能够直接被从排水口25排出。
然而,在风扇装置60被驱动的状态下,通过在存水部50产生的负压来使向与水的排水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的空气推压于水,可将从供水部45供给的水积存于存水部50。
水从供水部45的供给在规定时间后被控制部30停止。例如能够通过风扇装置60的转速控制来对在存水部50产生的负压的大小进行控制。根据该负压的大小,既存在从供水部45供给的水全部被保持于存水部50的情况,也存在从供水部45供给的水的一部分被从排水口25排出、剩余的规定量的水被保持于存水部50的情况。优选将从供水部45供给的水全部保存于存水部50,由于通过该结构能够将更多的水保持于存水部50,所以能够进一步确保除臭性能。另一方面,由于能够通过负压的大小来调节保持于存水部50的水的量,所以例如即便因设定成从供水部45供给了欲积存的量以上的水而导致从供水部45供给的水的量发生偏差,也能够一边将被供给的水的一部分从排水口25排出、一边更可靠地将欲积存的量水保持于存水部50。
被从吸气口23吸入并包含臭气成分的空气以沿着积存于存水部50的水W的水面的方式流动,积存于存水部50的水W的水面形成除臭风路80的一部分。而且,作为小便臭的原因的氨、三甲胺等水溶性高的臭气成分溶解到积存于存水部50的水W而被除臭。
在除臭风路80中进一步向下游侧流动的空气中的、不溶解于水W的硫化氢、甲硫醇等作为大便臭的原因的臭气成分被氧化催化剂70除臭。氧化催化剂70将硫化氢、甲硫醇氧化而分解。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水除臭部40对水溶性高的氨、三甲胺进行除臭,并且能够利用氧化催化剂70对比氨、三甲胺难以溶解于水的硫化氢、甲硫醇进行除臭。除臭过的空气被从排气口24排出。
另外,能够利用积存于存水部50的水W对被从吸气口23与空气一同吸入的尘埃、纸片等粉尘进行捕捉,能够抑制因粉尘流动至氧化催化剂70引起的氧化催化剂70的性能降低。并且,由于风扇装置60也配置于比存水部50靠除臭风路的下游侧,所以还能够抑制粉尘到达风扇装置60。另外,通常在除臭装置的吸气口设置有用于捕捉粉尘的过滤网,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存水部50捕捉粉尘,可以不设置过滤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消除维护过滤网的麻烦。
另外,通过在使用了一个风扇装置60的一个除臭风路80中配置水除臭部40与氧化催化剂70的简易结构,能够有效地对水溶性高的臭气成分和水溶性比上述臭气成分低但氧化分解性高的臭气成分双方进行除臭。能够兼顾大型化及复杂化的抑止和除臭性能。
存水部50具有高度比第一空间51低、作为风路截面积较小的收缩部发挥功能的第二空间52。从吸气口23吸入的空气通过该第二空间52被加速。由此,形成除臭风路80的一部分的存水部50的水W的水面容易晃动(容易起伏),能够使空气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增大。空气与水面的接触面积的增大会使空气中的水溶性高的臭气成分向水的溶解效率提高。因此,例如与通过水喷出装置进行的水的喷雾、向储水内导出水的结构相比,能够既抑止大型化以及复杂化、又抑止除臭性能降低。
另外,若空气在第二空间52(收缩部)被加速,则空气推压水W的压力提高,将水W保持于存水部50的效果也提高。
在卫生间放置芳香剂的情况较多。一般,若氧化催化剂附着了芳香剂等所包含的醇类成分(例如乙醇、甲醇),则存在产生异臭的担忧。虽然醇类成分在水除臭部40能够溶解于水,但存在若溶解有醇类成分的水向下游侧飞溅则氧化催化剂70会沾上溶解了醇类成分的水的担忧。特别是在将水除臭单元20设置于卫生洗净装置200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小型化而水除臭部40与氧化催化剂70的距离容易较近。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抑制积存于存水部50的水W向氧化催化剂70侧飞溅的飞溅抑制装置,设置有水承接壁41。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既能通过向存水部50的水W的溶解来有效地抑止醇类成分向氧化催化剂70的附着,还能通过水承接壁41抑制溶解有醇类成分的水向氧化催化剂70侧飞溅,能够抑止氧化催化剂70沾上溶解有醇类成分的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仅通过水W向存水部50的储水来实现醇类溶解,所以例如能够形成为比从喷嘴喷雾水雾等简易的结构。并且,由于水承接壁41也为简易的结构,所以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既抑止大型化以及复杂化、又抑止因醇类成分导致的在氧化催化剂70处的异臭产生。
另外,存水部50中的第一空间51被设置为高度以及体积比第二空间52大而扩大了风路截面积的扩大部。这样的第一空间51也能够作为上述飞溅抑制装置发挥功能。即,通过在第一空间51中风路截面积扩大而能够使空气的风速减少,由此能够抑制水W向下游侧的飞溅。还能够抑制水向风扇装置60的飞溅,能够抑止风扇装置60的故障、性能降低。
图6中示出了在从水承接壁41起经由第一空间51至第二空间52的区域积存了水W的例子。水W只要积存于至少第一空间51的一部分区域即可,可以不积存于第二空间52。当在第二空间52也积存有水W的情况下,能够使空气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这使空气中的水溶性高的臭气成分向水的溶解效率提高。
由空气推压的水W被水承接壁41拦截,向除臭风路80中的下游侧的后退被阻止。在该状态下,容易形成与从吸气口23流入并沿着第二空间52的上表面流动的空气对置的壁状的水面Wa。以该壁状的水面Wa为边界,比水面Wa靠除臭风路80中的上游侧的水面形成于比下游侧的水面高的位置。在比水面Wa靠上游侧的水面与比水面Wa靠下游侧的水面之间形成有阶梯差。通过空气除了与水W的上表面接触之外,还与壁状的水面Wa接触,由此能够提高水溶性高的臭气成分向水的溶解效率,粉尘更容易被水W捕捉。
由于水承接壁41延伸至比吸气口23侧的第二空间52的上表面靠上方的高度,所以被水承接壁41拦截的水W在第一空间51内的高度容易比在第二空间52内的高度高。这容易在第一空间51与第二空间52的边界附近形成水面的阶梯差,容易形成壁状的水面Wa。
使用者从便器100离座,基于离座由控制部30停止风扇装置60的驱动。由于风扇装置60的停止,使得存水部50恢复至大气压,保持为积存水W的状态的力被解除。而且,由于存水部50的底面朝向排水口25向下倾斜,所以如图7所示,积存于存水部50的水W被从排水口25向便器100的盆部101(如图1、2所示)排出。使用者从便器100离座由设置于便座、便器100或者卫生间内的传感器来检测。
在使用可动部件例如电磁阀作为排水机构的情况下,存在因电磁阀的粘着而产生开阀不良导致无法排水的担忧,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设置这样的排水机构,仅通过停止基于风扇装置60实现的负压的形成就能够排水。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从存水部50排出水,减少残留于存水部50的水,能够抑制因残留的水引起的生物膜(biofilm)的形成。另外,被积存于存水部50的水W捕捉到的粉尘等也与水W一同被排出。
另外,作为形成负压的装置,能够通过除臭装置为了空气的吸入排出而原本就需要的风扇装置这一最小限度的电构成要素实现存积水与排水,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形成负压的泵等,能够实现成本减少以及小型化。
另外,通过使存水部50底面向下倾斜,容易从存水部50排出水,能够进一步减少残存于存水部50的水,能够提高抑制生物膜的形成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借助伴随着空气的流动的负压的形成来将水W积存于存水部50,该水W的水面形成除臭风路80的一部分,包含臭气成分的空气沿着水W的水面流动。这样的结构例如与不借助负压的形成来积存水而预先在水箱蓄积水并使空气与所蓄积的水的表面接触的结构相比,能够增多与水面接触的空气的量,能够使水向臭气成分的溶解效率提高。因此,本实施方式兼顾大型化及复杂化的抑止和除臭性能。
氧化催化剂70例如以盒形态构成,相对于卫生洗净装置200能够装卸而进行更换。如图2所示,由于氧化催化剂70配置于卫生洗净装置200的外壳202的外缘部侧,所以使用者容易更换氧化催化剂70。
另外,氧化催化剂70例如具有蜂窝构造,拥有消除风扇装置60的动作声的效果。与将风扇装置60配置于比氧化催化剂70靠外壳202的外缘部侧的结构相比,上述的氧化催化剂70与风扇装置60的配置关系能够减小除臭时的噪声。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对除臭装置10设置于卫生洗净装置20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除臭装置只要设置于包括大便器以及小便器的至少任一个的卫生间即可,除臭装置10例如也可以设置于小便器。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对作为负压形成装置而采用了风扇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通过风扇装置的空气吸引来形成负压,只要负压形成装置能够在存水部形成负压即可。例如也可以采用泵作为负压形成装置,并通过泵的空气吸引来形成负压。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对吸气口兼作排水口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吸气口23还兼作排水口25的结构,也可以将吸气口23与排水口25分别设置为独立的构成要素。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对排水口朝向盆部开口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以构成为排水口25不朝向盆部101开口。例如可以构成为存水部50的水从向积存于盆部101的水之中开口的排水口排出或者存水部50的水从排水口排至供坐便器1的排水流入的排水配管。
此外,即便在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之中,特别是在设置于卫生洗净装置200的除臭装置要求小型化时,将排水口25朝向盆部101开口的结构与利用向积存于盆部101的水之中排水的结构或向排水配管排水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除臭装置的复杂化以及大型化。
通过使第二空间52的上侧的面与下侧的面之间的距离(上下方向的长度)比第一空间51的上侧的面与下侧的面之间的距离(上下方向的长度)小,能够使第二空间52的风路截面积比第一空间51的风路截面积小而使第二空间52作为上述的收缩部发挥功能。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通过在第二空间52的上侧的面与第一空间51的上侧的面之间形成阶梯差,来使第二空间52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第一空间5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小。
或者,能够通过在第二空间52的下侧的面与第一空间51的下侧的面之间形成阶梯差,来使第二空间52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第一空间5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小。
或者,能够通过使第二空间52的侧面间距离(横向的长度)比第二空间51的侧面间距离(横向的长度)小,来使第二空间52的风路截面积比第一空间51的风路截面积小。
以上,参照具体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内容,能够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11)

1.一种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具有:
吸气口部,形成吸气口;
排气口部,形成排气口;
风扇装置,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空气;
存水部,设置于除臭风路中并能够在所述除臭风路中积存水,该除臭风路将所述吸气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并使空气流通;
供水部,向所述存水部供水;
排水部,形成从所述存水部进行排水的排水口;
负压形成装置,在所述存水部形成负压;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负压形成装置的驱动,
所述控制部驱动所述负压形成装置,借助通过该驱动而形成的负压将流入至所述存水部的空气推压于从所述供水部供给的水,由此将从所述供水部供给的水积存于所述存水部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
通过所述负压形成装置的停止来使积存于所述存水部的水从所述排水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
所述负压形成装置为所述风扇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
所述存水部的底面朝向所述排水口形成为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
积存于所述存水部的水的水面形成所述除臭风路的一部分,
所述存水部在所述存水部中的所述吸气口侧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以缩窄所述除臭风路的截面积的方式从内壁面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
所述存水部形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并位于比所述第一空间靠所述吸气口侧的位置,
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存水部的上表面朝向下方突出,形成所述第二空间的内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
在积存于所述存水部的水形成有与从所述吸气口流入并沿着所述存水部的底面流动的空气对置的壁状的水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
所述卫生间用除臭装置还具有水承接壁,该水承接壁从所述存水部的底面朝向所述除臭风路内突出,
所述水承接壁的上端位于比所述第二空间的上表面靠上方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其中,
在从所述水承接壁经由所述第一空间至所述第二空间的区域积存水。
10.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卫生间用除臭装置,并被设置于具有盆部的便器,其中,
所述排水口朝向所述盆部开口,从所述排水口向所述盆部进行排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卫生洗净装置,其中,
所述排水口为所述吸气口。
CN201910753310.3A 2018-08-21 2019-08-15 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以及卫生洗净装置 Active CN1108473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4842 2018-08-21
JP2018-154841 2018-08-21
JP2018154842A JP7179256B2 (ja) 2018-08-21 2018-08-21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JP2018154841A JP7245429B2 (ja) 2018-08-21 2018-08-21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および衛生洗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7315A CN110847315A (zh) 2020-02-28
CN110847315B true CN110847315B (zh) 2022-04-15

Family

ID=69584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3310.3A Active CN110847315B (zh) 2018-08-21 2019-08-15 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以及卫生洗净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7121B2 (zh)
KR (1) KR20200021888A (zh)
CN (1) CN110847315B (zh)
TW (1) TWI79963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20673A1 (de) * 1997-05-16 1998-11-19 Loesner Witold Entlüftungsvorrichtung für Spülklosetts mit Spülkasten
CN201209271Y (zh) * 2007-02-09 2009-03-18 王�锋 便器负压水封排臭装置
CN104968867A (zh) * 2013-02-07 2015-10-07 盧鋕宁 空气处理装置
KR20160142213A (ko) * 2015-06-02 2016-12-12 신해란 좌변기 기반의 탈취 장치
CN106522334A (zh) * 2016-12-23 2017-03-22 石芳泽 防臭坐便器
JP2017223030A (ja) * 2016-06-15 2017-12-2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温水洗浄便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13964B2 (ja) 1990-08-31 1997-05-28 日本電気アイシーマイコン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同期分離回路
JPH04117074U (ja) 1991-03-29 1992-10-20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消臭装置
JP2006097311A (ja) * 2004-09-29 2006-04-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水洗トイレ及び水洗トイレの脱臭方法
TWM277766U (en) * 2005-04-15 2005-10-11 Ying-Jie Shie Negative pressure type toilet de-odoriz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20673A1 (de) * 1997-05-16 1998-11-19 Loesner Witold Entlüftungsvorrichtung für Spülklosetts mit Spülkasten
CN201209271Y (zh) * 2007-02-09 2009-03-18 王�锋 便器负压水封排臭装置
CN104968867A (zh) * 2013-02-07 2015-10-07 盧鋕宁 空气处理装置
KR20160142213A (ko) * 2015-06-02 2016-12-12 신해란 좌변기 기반의 탈취 장치
JP2017223030A (ja) * 2016-06-15 2017-12-2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温水洗浄便座装置
CN106522334A (zh) * 2016-12-23 2017-03-22 石芳泽 防臭坐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7315A (zh) 2020-02-28
US11047121B2 (en) 2021-06-29
TWI799632B (zh) 2023-04-21
KR20200021888A (ko) 2020-03-02
TW202012751A (zh) 2020-04-01
US20200063421A1 (en) 2020-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7314B (zh) 大便器用除臭装置
CN110847315B (zh) 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以及卫生洗净装置
JPH08302796A (ja) 水洗便器用泡発生装置
JP7179256B2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CN111074984B (zh) 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以及卫生洗净装置
JP7261391B2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JP7245429B2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および衛生洗浄装置
JP7179257B2 (ja) 大便器用脱臭装置
KR102674785B1 (ko) 토일렛 공간용 탈취 장치 및 위생 세정 장치
KR20100131897A (ko) 변기탈취장치
JP7212309B2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JP2007092493A (ja) トイレ消臭芳香装置
JP2010090621A (ja) 衛生洗浄装置
JP7330432B2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JP7482388B2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および衛生洗浄装置
JP2010116729A (ja) トイレ装置
JP7395123B2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JP7462880B2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及び衛生洗浄装置
JP2021127622A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JP7368789B2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KR200219365Y1 (ko) 좌변기 악취 제거 장치
JP2020063622A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JP2001073430A (ja) タンクレス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