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3487B -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3487B
CN110743487B CN201911040730.3A CN201911040730A CN110743487B CN 110743487 B CN110743487 B CN 110743487B CN 201911040730 A CN201911040730 A CN 201911040730A CN 110743487 B CN110743487 B CN 1107434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titanic acid
slurry
adsorbing
adsorption
radioactive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07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43487A (zh
Inventor
张千
张川
张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MILSON TITANIUM DIOXI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MILSON TITANIUM DIOXI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MILSON TITANIUM DIOXI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MILSON TITANIUM DIOXI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407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4348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1668 priority patent/WO202108228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743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3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43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3487B/zh
Priority to ZA2021/10572A priority patent/ZA202110572B/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0203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compounds of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B01J20/04
    • B01J20/0211Compounds of Ti, Zr, Hf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0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4Treating liquids
    • G21F9/06Processing
    • G21F9/12Processing by absorption; by adsorption; by ion-exchan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吸附材料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偏钛酸配制成质量浓度为900‑1000g/L偏钛酸浆料,调pH值为8‑9,加入分散剂,搅拌分散均匀后,制得A浆料;(2)将A浆料湿法砂磨至平均粒径≤0.5μm,制得B浆料;(3)加入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对偏钛酸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制得C浆料;(4)加入造孔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D浆料;(5)经微波干燥制得E物质;(6)进行气流粉碎,在气流粉碎过程中同时进行有机表面处理,制得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本吸附材料不仅可吸附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还可以修复核放射性污染土壤,具有吸附效率高、吸附速度快、成本低廉,吸附之后可漂浮于水面,易于回收和再重复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附材料的技术领域,涉及核废弃物中放射性元素的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能去除核废水中和修复核污染土壤中放射性元素的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水体中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源于核发电中原子反应堆设施等排放的废水,主要含有铀、锶、铯、钚、钍、镭等放射性元素,与传统的复杂工艺相比,本吸附材料具有工艺简单、吸附效率高、易回收再利用、处理效果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还可以应用于核放射性污染土壤的修复。
背景技术
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的人工污染源除了医用射线源,还有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以及核电站的各种放射性废弃物等,核电站工业包括核燃料的开采、反应堆的运行和辐照后燃料的回收等,在这些过程中都会产生放射性水污染。而在核电站工业中,放射性水污染最严重的是核燃料的再处理,目前核电站造成的全球性水污染最为严重,尤其核电站遗留的各种放射性废弃物,它通过水、土壤、植物、动物等,最后进入人体,从而危害健康。辐射通过人体时,能与细胞发生作用,影响细胞的分裂,使细胞受到严重的损伤,以致出现死亡、细胞减少和功能丧失。还能使细胞产生异常的生殖功能,能使胎儿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发生结构畸型和功能异常,使一代甚至几代人受害,还会引发各种人体的癌症、白内障、不育症,甚至早死。即使是微量的核废弃物,人体受到照射后,也会出现机体效应,通常表现为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等情况。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处置核放射性废水,减轻其对人类的危害,已成为核电站放射性废水处理面临的迫切需求。
目前处理核放射性废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絮凝沉淀、蒸发、离子交换、生物处理和膜技术等方法,这些处理方法存在着处理效率低、处理费用高、后续处理繁琐以及产生二次污染等不同的缺点。
吸附作为一种有效、方便、稳定的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含有放射性元素废水的处理。但是吸附处理的效果与吸附剂的性能有很大关系。目前有关报导了活性炭、天然无机粘土矿物、钛酸盐、石墨烯等作为吸附剂来处理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废水,但是其存在不是吸附效率较低、就是难以回收再利用以及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造价较高等缺陷,导致无法实现工业化的大规模的应用。另外,目前针对核放射性污染的土壤,去除土壤中的放射性元素效果也是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吸附剂对放射性元素吸附效率低下、不易回收再利用、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等缺点,提供一种以工业偏钛酸为基础原料,在经过湿法砂磨之后,再进行水溶性偶联剂表面改性活化处理,再加入造孔剂,烘干造孔,再进行气流粉碎的同时进行有机表面处理,制备一种针对核废水和土壤中的放射性元素,具有吸附效率高、吸附速度快、成本低廉、可漂浮水面的偏钛酸吸附材料,针对核废水,在吸附放射性元素之后,易于回收、还可以再重复利用,另外还可以对核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通过灌溉,偏钛酸吸附材料可漂浮于水面之上,达到除去土壤中核放射性元素的目的。
本发明为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偏钛酸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配制成质量浓度为900-1000g/L的偏钛酸浆料,然后调节偏钛酸浆料的pH值为8-9,再加入分散剂,搅拌分散均匀后,制得A浆料;
(2)将A浆料放置于砂磨机中,进行反复循环湿法砂磨,直至偏钛酸的平均粒径≤0.5μm,制得B浆料;
(3)向B浆料中加入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3-5%,边加入边搅拌,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2h,对偏钛酸表面活化处理,制得C浆料;
(4)向C浆料中加入造孔剂,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5-8%,搅拌混合均匀后,制得D浆料;
(5)将D浆料在80-90℃的温度下,进行微波干燥3-5h,制得E物质;
(6)将E物质进行气流粉碎,在气流粉碎过程中同时进行有机表面处理,制得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
步骤(1)中所述偏钛酸为硫酸法制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平均粒径为3-5μm,偏钛酸质量百分含量≥98%,堆积密度为0.8-1.0g/cm3
步骤(1)中调节偏钛酸浆料的pH值为8-9采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5-20%的NaOH水溶液进行调节。
步骤(1)中所述的分散剂为硅酸钠,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0.5-1%。
步骤(4)中所述造孔剂为碳酸铵。
步骤(6)中所述有机表面处理所用的有机表面处理剂为三羟甲基丙烷,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1-3%。
步骤(1)、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搅拌的搅拌转速均为800-1000rpm。
如上述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吸附材料在吸附含有放射性元素废水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I、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
II、将步骤I得到的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加入到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废水中,以2000-25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完成吸附。
控制含有放射性元素废水的温度为55℃,pH值为9.5。
如上述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吸附材料对土壤中放射性元素吸附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i、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
ii、将步骤i得到的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加入到土壤中进行吸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用主要原料为工业偏钛酸,为硫酸法制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平均粒径为3-5μm,虽然对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但是其难以溶于水,吸附效率较差,经过本发明的进一步湿法分散砂磨,不仅减小了其平均粒径,还降低了其堆积密度,通过烘干过程中的造孔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偏钛酸的比表面积,也进一步提高了其对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性能;再通过水溶性偶联剂表面活化处理以及气流粉碎过程中采用三羟甲基丙烷,对偏钛酸进行有机表面处理,对偏钛酸的表面进行了羟基活化作用,不仅提高了偏钛酸材料对放射性元素的吸收性能,还使材料均漂浮于核废水面之上,有利于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
(2)本发明吸附材料在针对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吸附时,在2000-2500rpm进行高速搅拌,可使偏钛酸和放射性元素充分接触,吸附效果较好,吸附后偏钛酸可完全漂浮于水面上,易于回收;尤其是控制废水的温度在55℃,pH为9.5时,吸附材料的吸附效率最佳。
(3)本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在吸附放射性元素之后,经过质量百分含量为15-20%的盐酸洗脱之后,可重复使用。
(4)本发明所制备的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不仅可以应用于处理核废水中放射元素,还可以修复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土壤,通过对土壤的灌溉,偏钛酸吸附核放射性元素之后,可漂浮于土壤灌溉水面之上,从而方便易于除去土壤中的放射性元素,经过盐酸洗脱之后,还可以重复再利用。
(5)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所用原料价格低廉,对于核放射性元素去除工艺操作简便,并且材料易于回收再利用。
本发明漂浮偏钛酸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机理为:
本发明对放射性金属元素的吸附主要有物理吸附、化学健吸附即化学吸附以及物理化学健共吸附的作用。
(1)首先核废弃物溶液中放射性金属元素要穿过溶液与偏钛酸材料之间的界面膜层,放射性元素只有通过这层液-固膜层之后,才可以与偏钛酸材料表面相结合。本发明由于利用了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和三羟甲基丙烷,对偏钛酸表面进行了活化处理,可完全漂浮于水面之上,为了让偏钛酸与废水充分接触,让核放射性元素有效、快速穿过液-固膜层,从而采用了高速搅拌;
(2)当放射性元素穿过这层液膜之后,到达偏钛酸材料的表面,放射性元素开始向偏钛酸复合材料的内部扩散。偏钛酸的分子式为TiO(OH)2,含有羟基活性基团和氢键,对放射性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化学吸附性能,但是本发明采用造孔技术,使偏钛酸吸附材料微孔结构增加,从而提高了其物理吸附效果。
具体的偏钛酸吸附放射性金属元素如下:
TiO(OH)2+2A++2OH-=TiO(OA)2+H2O
另外本发明采用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和三羟甲基丙烷,对偏钛酸表面进行了羟基活化处理,共同增加了其表面羟基化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偏钛酸的化学吸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试验样品1对水中铯元素的吸附量与吸附平衡时间的关系图。
图2为试验样品1对水中铯元素的吸附量与搅拌转速的关系图。
图3为试验样品1对水中铯元素的吸附量与溶液温度的关系图。
图4为试验样品1对水中铯元素的吸附量与溶液pH值的关系图。
图5为试验样品1对水中铯元素的吸附量与重复试验次数的关系图。
图6为本发明制备试验样品1所用原料偏钛酸的SEM照片图。
图7为本发明所制备的试验样品1的SEM照片图。
图8为本发明所制备的试验样品1的TEM照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制备的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具有高效、快速吸附放射性元素的性能,尤其可应用于核废水中放射性元素的吸附,吸附之后材料均可漂浮于水面之上,有利于回收,再利用,并且还可以重复再进行吸附使用;也可以应用于核放射性元素污染土壤的修复。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一、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偏钛酸溶于去离子水中,以800rpm的转速搅拌,配制成质量浓度为900g/L的偏钛酸浆料,再利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NaOH水溶液,调节偏钛酸浆料的pH值为8.0,再加入硅酸钠,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0.5%,以850rpm的转速搅拌,分散均匀后,制得A浆料;
(2)将A浆料放置于砂磨机中,进行湿法反复循环砂磨,直至偏钛酸的平均粒径≤0.5μm,制得B浆料;
(3)向上述B浆料中滴加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5%,以900rpm的转速,边加入边搅拌,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0h,对偏钛酸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制得C浆料;
(4)向C浆料中加入造孔剂碳酸铵,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7.5%,以880rpm的转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制得D浆料;
(5)将D浆料在80℃的温度下,进行微波干燥3.0h,制得E物质;
(6)将E物质进行气流粉碎,在气流粉碎过程中同时加入3%偏钛酸质量的三羟甲基丙烷,对偏钛酸进行有机表面处理,制得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
所用偏钛酸为硫酸法制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平均粒径为3.1μm,偏钛酸质量百分含量≥98.3%,堆积密度为0.82g/cm3
实施例2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偏钛酸溶于去离子水中,以900rpm的转速搅拌,配制成质量浓度为950g/L的偏钛酸浆料,再利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7%的NaOH水溶液,调节偏钛酸浆料的pH值为8.5,再加入分散剂硅酸钠,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0.8%,以950rpm的转速,搅拌分散均匀后,制得A浆料;
(2)将A浆料放置于砂磨机中,进行湿法反复循环砂磨,直至偏钛酸的平均粒径≤0.5μm,制得B浆料;
(3)向上述B浆料中滴加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3%,以950rpm的转速,边加入边搅拌,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5h,对偏钛酸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制得C浆料;
(4)向C浆料中加入造孔剂碳酸铵,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6%,以900rpm的转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制得D浆料;
(5)将D浆料在85℃的温度下,进行微波干燥4.0h,制得E物质;
(6)将E物质进行气流粉碎,在气流粉碎过程中同时加入1%偏钛酸质量的三羟甲基丙烷,对偏钛酸进行有机表面处理,制得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
所用偏钛酸为硫酸法制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平均粒径为4.2μm,偏钛酸质量百分含量≥98.4%,堆积密度为0.93g/cm3
实施例3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偏钛酸溶于去离子水中,以950rpm的转速搅拌,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00g/L的偏钛酸浆料,再利用质量百分含量为20%的NaOH水溶液,调节偏钛酸浆料的pH值为9.0,再加入分散剂硅酸钠,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1.0%,以980rpm的转速,搅拌分散均匀后,制得A浆料;
(2)将A浆料放置于砂磨机中,进行湿法反复循环砂磨,直至偏钛酸的平均粒径≤0.5μm,制得B浆料;
(3)向上述B浆料中滴加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3.5%,以1000rpm的转速,边加入边搅拌,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2.0h,对偏钛酸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制得C浆料;
(4)向C浆料中加入造孔剂碳酸铵,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7%,以980rpm的转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制得D浆料;
(5)将D浆料在90℃的温度下,进行微波干燥4.2h,制得E物质;
(6)将E物质进行气流粉碎,在气流粉碎过程中同时加入1.5%偏钛酸质量的三羟甲基丙烷,对偏钛酸进行有机表面处理,制得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
所用偏钛酸为硫酸法制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平均粒径为4.5μm,偏钛酸质量百分含量≥98.5%,堆积密度为0.95g/cm3
实施例4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偏钛酸溶于去离子水中,以1000rpm的转速搅拌,配制成质量浓度为980g/L的偏钛酸浆料,再利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6%的NaOH水溶液,调节偏钛酸浆料的pH值为8.7,再加入分散剂硅酸钠,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0.7%,以950rpm的转速,搅拌分散均匀后,制得A浆料;
(2)将A浆料放置于砂磨机中,进行湿法反复循环砂磨,直至偏钛酸的平均粒径≤0.5μm,制得B浆料;
(3)向上述B浆料中滴加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4%,以870rpm的转速,边加入边搅拌,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8h,对偏钛酸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制得C浆料;
(4)向C浆料中加入造孔剂碳酸铵,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5.5%,以980rpm的转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制得D浆料;
(5)将D浆料在87℃的温度下,进行微波干燥5.0h,制得E物质;
(6)将E物质进行气流粉碎,在气流粉碎过程中同时加入2.5%偏钛酸质量的三羟甲基丙烷,对偏钛酸进行有机表面处理,制得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
所用偏钛酸为硫酸法制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平均粒径为3.5μm,偏钛酸质量百分含量≥98.3%,堆积密度为0.87g/cm3
比较例1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偏钛酸溶于去离子水中,以800rpm的转速,搅拌配制成质量浓度为900g/L的偏钛酸浆料,再利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NaOH水溶液,调节偏钛酸浆料的pH值为8.0,再加入分散剂硅酸钠,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0.5%,以850rpm的转速,搅拌分散均匀后,制得A浆料;
(2)向上述A浆料中滴加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5%,以900rpm的转速,边加入边搅拌,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0h,对偏钛酸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制得B浆料;
(3)向B浆料中加入造孔剂碳酸铵,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7.5%,以880rpm的转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制得C浆料;
(4)将C浆料在80℃的温度下,进行微波干燥3.0h,制得D物质;
(5)将D物质进行气流粉碎,在气流粉碎过程中同时加入3%偏钛酸质量的三羟甲基丙烷,对偏钛酸进行有机表面处理,制得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
所用偏钛酸为硫酸法制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平均粒径为3.1μm,偏钛酸质量百分含量≥98.3%,堆积密度为0.82g/cm3
比较例2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偏钛酸溶于去离子水中,以800rpm的转速搅拌,配制成质量浓度为900g/L的偏钛酸浆料,再利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NaOH水溶液,调节偏钛酸浆料的pH值为8.0,再加入分散剂硅酸钠,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0.5%,以850rpm的转速,搅拌分散均匀后,制得A浆料;
(2)将A浆料放置于砂磨机中,进行湿法反复循环砂磨,直至偏钛酸的平均粒径≤0.5μm,制得B浆料;
(3)向B浆料中加入造孔剂碳酸铵,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7.5%,以880rpm的转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制得C浆料;
(4)将C浆料在80℃的温度下,进行微波干燥3.0h,制得D物质;
(5)将D物质进行气流粉碎,在气流粉碎过程中同时加入3%偏钛酸质量的三羟甲基丙烷,对偏钛酸进行有机表面处理,制得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
所用偏钛酸为硫酸法制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平均粒径为3.1μm,偏钛酸质量百分含量≥98.3%,堆积密度为0.82g/cm3
比较例3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偏钛酸溶于去离子水中,以800rpm的转速,搅拌配制成质量浓度为900g/L的偏钛酸浆料,再利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NaOH水溶液,调节偏钛酸浆料的pH值为8.0,再加入分散剂硅酸钠,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0.5%,以850rpm的转速,搅拌分散均匀后,制得A浆料;
(2)将A浆料放置于砂磨机中,进行湿法反复循环砂磨,直至偏钛酸的平均粒径≤0.5μm,制得B浆料;
(3)向上述B浆料中进行滴加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5%,以900rpm的转速,边加入边搅拌,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0h,对偏钛酸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制得C浆料;
(4)将C浆料在80℃的温度下,进行微波干燥3.0h,制得D物质;
(5)将D物质进行气流粉碎,在气流粉碎过程中同时加入3%偏钛酸质量的三羟甲基丙烷,对偏钛酸进行有机表面处理,制得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
所用偏钛酸为硫酸法制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平均粒径为3.1μm,偏钛酸质量百分含量≥98.3%,堆积密度为0.82g/cm3
比较例4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偏钛酸溶于去离子水中,以800rpm的转速搅拌,配制成质量浓度为900g/L的偏钛酸浆料,再利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NaOH水溶液,调节偏钛酸浆料的pH值为8.0,再加入分散剂硅酸钠,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0.5%,以850rpm的转速,搅拌分散均匀后,制得A浆料;
(2)将A浆料放置于砂磨机中,进行湿法反复循环砂磨,直至偏钛酸的平均粒径≤0.5μm,制得B浆料;
(3)向上述B浆料中滴加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5%,以900rpm的转速,边加入边搅拌,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0h,对偏钛酸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制得C浆料;
(4)向C浆料中加入造孔剂碳酸铵,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7.5%,以880rpm的转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制得D浆料;
(5)将D浆料在80℃的温度下,进行微波干燥3.0h,制得E物质;
(6)将E物质进行气流粉碎,制得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
所用偏钛酸为硫酸法制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平均粒径为3.1μm,偏钛酸质量百分含量≥98.3%,堆积密度为0.82g/cm3
对比例1
用实施例1所用的偏钛酸作为对比试验的对比样品,所用偏钛酸为硫酸法制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平均粒径为3.1μm,偏钛酸质量百分含量≥98.3%,堆积密度为0.82g/cm3
二、对水中放射性元素的吸附试验
以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制备的产品为试验样品1,进行试验,本应用试验分别配制质量浓度为100mg/L的CsCl和SrCl2水溶液,作为含有放射性元素铯和锶的核放射性试验废水,试验检测仪器采用美国安捷伦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规格型号:7700X),对水中的铯和锶元素含量进行测试。
首先以质量浓度为100mg/L的CsCl水溶液为被吸附放射性铯元素的废水,以试验样品1为吸附剂,添加量为0.8g/L,用20%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或20%质量浓度的盐酸来调节溶液的pH值。首先以固定的转速和溶液的温度以及pH值来确定吸附剂的吸附的平衡时间,然后再分别对不同的搅拌转速、试验溶液的温度和pH值对吸附剂的吸附量的影响进行试验。
吸附剂的平衡吸附量计算式为:qe=(C0-Ce)·V×0.001/m
式中:qe—吸附剂的平衡吸附量,单位为mg/g;
C0—放射性水溶液的初始浓度,单位为mg/L;
Ce—放射性水溶液吸附平衡之后的浓度,单位为mg/L;
V—放射性水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m—吸附剂的质量,单位为g。
(1)漂浮偏钛酸的吸附平衡时间的试验
取CsCl水溶液200mL,加入试验样品1为0.1600g,以2200rpm的搅拌转速,溶液温度为25℃、调节溶液pH值为7.0,每隔0.5h,测试溶液中的铯元素的含量,计算试验样品的吸附量,具体的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本试验样品1经过2h吸附,即可达到了吸附平衡,吸附量为102.8mg/g,吸附速度较快。
(2)不同的搅拌转速对吸附剂的吸附量的影响
分别取CsCl水溶液200mL,各自加入试验样品1为0.1600g,溶液温度为25℃、调节溶液的pH值为7.0,分别以不同的搅拌转速,搅拌平衡2.0h,测试溶液中的铯元素的含量,计算试验样品的吸附量,具体的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本试验样品1在搅拌转速为2000-2500rpm时,吸附量较大,在2200rpm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吸附量为102.6mg/g,低于该转速范围时,吸附剂与水中放射性元素由于接触频率不够,导致在2h的吸附时间内达不到吸附平衡,而大于该转速范围时,由于转速太大,物理剪切作用力导致偏钛酸物理吸附进行脱附,反而导致吸附量减少。
(3)不同的溶液温度对吸附剂的吸附量的影响
分别取CsCl水溶液200mL,各自加入试验样品1为0.1600g,用10%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为7.0,以2200rpm的搅拌转速,分别在不同的温度下,搅拌平衡2.0h,测试溶液中的铯元素的含量,计算试验样品的吸附量,具体的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本试验样品1在溶液温度为55℃时,达到最大的吸附量,吸附量为120.1mg/g,说明本发明所制备的漂浮偏钛酸,在该温度时,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低于该温度时,吸附活性较低,而大于该温度时,由于温度太高,导致使偏钛酸的化学键吸附发生脱附,反而降低了其吸附量。
(4)不同的溶液pH值对吸附剂的吸附量的影响
分别取CsCl水溶液200mL,各自加入试验样品1为0.1600g,溶液温度为25℃,以2200rpm的搅拌转速,分别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搅拌平衡2.0h,测试溶液中的铯元素的含量,计算试验样品的吸附量,具体的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本试验样品1在溶液pH值为9.5时,达到最大的吸附量,吸附量为110.3mg/g,说明本发明所制备的漂浮偏钛酸,在水溶液为pH值时,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小于该pH值时,由于溶液中的羟基含量低,使羟基化学键的吸附活性较低,而pH值大于该值时,由于羟基含量太高,反而破坏了偏钛酸的氢键,致使化学键的吸附发生了脱附,导致吸附量降低了。
(5)对铯和锶元素吸附的对比试验
通过上述的试验结果,得出了本试验样品吸附水中放射性元素最佳的试验条件,分别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4和比较例1~4所制备的试验样品以及对比例1的样品进行吸附铯和锶的试验,分别取CsCl和SrCl2水溶液各200mL,各自加入试验样品均为0.1600g,溶液温度为55℃,调节pH值为9.5,以2200rpm的搅拌转速,搅拌平衡2.0h后,分别测试溶液中的铯和锶元素的含量,计算试验样品的吸附量,试验结果见表1所示。
表1试验样品对水中铯和锶元素的吸附量和去除率的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2252763220000151
Figure BDA0002252763220000161
由表1的试验结果可知,在本发明的最佳试验条件下,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实施例1~4所制备的试验样品,对放射性铯元素的最大去除率达到了97.8%,对放射性锶元素的最大去除率达到了90.2%,明显高于对比例1以及比较例1~4的试验样品。
(6)吸附剂重复吸附试验
取CsCl水溶液200mL,加入试验样品1为0.1600g,溶液温度为55℃,调节pH值为9.5,以2200rpm的搅拌转速,搅拌平衡2.0h后,测试溶液中的铯元素的含量,计算试验样品的吸附量,然后过滤试验样品,再利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5%~20%的盐酸洗脱之后,再重复进行10次试验。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本试验样品1经过10次重复吸附放射性铯元素之后,对废水中铯元素的去除率仍然达到了95.0%以上。
三、对放射性元素污染土壤的吸附应用试验
以试验样品1为吸附剂,选择某核发电厂污染的土壤进行实际应用试验,经过测试污染土壤中核放射性元素平均总含量为25.3mg/kg(取土壤样品深度为0~10cm),以每亩实施翻耕土壤加入试验样品为50kg,翻土深度为0~10cm,每隔1个月对土壤进行一次灌溉,经过三次对土壤进行灌溉,测试土壤中核放射性元素平均总含量为4.36mg/kg(取土壤样品深度为0~10cm),对放射性元素的总去除率达到了82.8%。
在灌溉之前先对土壤进行旋耕/翻耕,然后对土壤进行灌溉(如漫灌),翻耕到土壤表面的吸附材料会在漫灌水中漂浮出来,漂浮到漫灌水的表面,从而达到与土壤的分离,通过多次的翻耕、漫灌,逐次减少土壤中吸附材料的滞留量,实现对土壤中吸附材料的去除。
当吸附材料漂浮于漫灌水的表面上时,将其抽吸到过滤设备中,通过过滤进行回收漂浮的吸附偏钛酸材料,然后再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5%~20%的盐酸洗脱之后,漂浮偏钛酸可以重复再使用。

Claims (9)

1.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偏钛酸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偏钛酸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配制成质量浓度为900-1000g/L的偏钛酸浆料,然后调节偏钛酸浆料的pH值为8-9,再加入分散剂,搅拌分散均匀后,制得A浆料;
(2)将A浆料放置于砂磨机中,进行反复循环湿法砂磨,直至偏钛酸的平均粒径≤0.5μm,制得B浆料;
(3)向B浆料中加入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3-5%,边加入边搅拌,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2h,制得C浆料;
(4)向C浆料中加入造孔剂,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5-8%,搅拌混合均匀后,制得D浆料;所述造孔剂为碳酸铵;
(5)将D浆料在80-90℃的温度下,进行微波干燥3-5h,制得E物质;
(6)将E物质进行气流粉碎,在气流粉碎过程中同时进行有机表面处理,制得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所述有机表面处理所用的有机表面处理剂为三羟甲基丙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偏钛酸为硫酸法制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平均粒径为3-5μm,偏钛酸质量百分含量≥98%,堆积密度为0.8-1.0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调节偏钛酸浆料的pH值为8-9采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5-20%的NaOH水溶液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分散剂为硅酸钠,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0.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三羟甲基丙烷的加入量为偏钛酸质量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搅拌的搅拌转速均为800-1000rp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吸附材料在吸附含有放射性元素废水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
II、将步骤I得到的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加入到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废水中,以2000-25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完成吸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控制含有放射性元素废水的温度为55℃,pH值为9.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吸附材料对土壤中放射性元素吸附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
ii、将步骤i得到的漂浮偏钛酸吸附材料加入到土壤中进行吸附。
CN201911040730.3A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10743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0730.3A CN110743487B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CT/CN2020/071668 WO2021082283A1 (zh) 2019-10-30 2020-01-13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ZA2021/10572A ZA202110572B (en) 2019-10-30 2021-12-17 Method for preparing adsorption material for adsorbing radioactive elements and applic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0730.3A CN110743487B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3487A CN110743487A (zh) 2020-02-04
CN110743487B true CN110743487B (zh) 2020-11-17

Family

ID=69281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0730.3A Active CN110743487B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43487B (zh)
WO (1) WO2021082283A1 (zh)
ZA (1) ZA2021105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9910B (zh) * 2020-11-25 2022-06-10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一种用于液体铷铯资源提取的金属铁氰化物吸附剂颗粒制备方法
CN113628778B (zh) * 2021-06-17 2023-12-08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尾矿放射性元素转移与吸附方法
CN114082399A (zh) * 2021-10-15 2022-02-25 东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n,p-掺杂多孔碳材料的铀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37656A (zh) * 2022-05-23 2022-08-02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密度可控同位素载体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6043B (zh) * 2011-04-20 2014-01-01 宁波新福钛白粉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涂料用钛白粉的制备方法
CN103406114A (zh) * 2013-07-11 2013-11-27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高放废水处理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01262B (zh) * 2014-01-27 2017-01-25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磁性复合铀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826574B (zh) * 2015-04-20 2017-03-29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纳米 TiO(OH)2 铬离子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05023625B (zh) * 2015-06-10 2017-09-26 北京大学 放射性有机废液中微量铀和/或钚的回收方法
CN105032341B (zh) * 2015-08-28 2018-09-28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含铯、锶、钴废水的无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6719214B2 (ja) * 2016-01-15 2020-07-08 富士チタン工業株式会社 オキソ酸イオン吸着剤
JP2017140576A (ja) * 2016-02-10 2017-08-17 富士チタン工業株式会社 オキソ酸イオンの吸着方法
US20170253621A1 (en) * 2016-03-04 2017-09-07 Fuji Xerox Co., Ltd. Metatitanic acid p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6698853A (zh) * 2017-02-08 2017-05-24 合肥智慧龙图腾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的方法
CN107138134B (zh) * 2017-07-03 2019-07-02 兰州大学 一种改性二氧化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744796B (zh) * 2017-11-09 2020-01-0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水体中铀提取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5540A (zh) * 2018-12-19 2019-04-26 河北麦森钛白粉有限公司 一种非晶态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215935A (zh) * 2019-05-24 2019-09-10 江苏特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型高容量钛系锂离子交换剂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82283A1 (zh) 2021-05-06
CN110743487A (zh) 2020-02-04
ZA202110572B (en) 2022-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3487B (zh) 一种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655243A (zh) 一种采用TiO2吸附-光催化还原处理含铀废水的方法
CN111215026A (zh) 一种利用纳米碳管负载纳米零价铁处理含铀废水的方法
CN112552920B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41659A (zh) 一种利用多级介孔生物炭材料激活过硫酸盐降解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CN112076727A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修复剂及制备方法
CN111686703A (zh) 一种去除水中Cs+的复合微胶囊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6669B (zh) 一种利用机械法硫化硫化亚铁降解含硫有机废水的方法
CN113578267A (zh) 用于富集核废水中铀的多晶型纳米氧化镁生物炭吸附剂
CN104772111A (zh) 一种羟基磷酸钙-活性炭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CN102816933B (zh) 一种铬渣的处理工艺方法
CN101585565B (zh) 冷凝水脱盐方法及冷凝水脱盐装置
CN106710659B (zh) 一种利用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吸附废水中铀酰的方法
KR20120074942A (ko) 중금속 흡착제 및 이를 이용한 중금속 제거 방법
CN202796087U (zh) 一种核废水处理用中转罐
Zhan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uranium in the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of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used to treat uranium-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CN110776179B (zh) 一种硫化铅锌矿废水中可控降解捕收剂协同处理镉的方法
KR101725258B1 (ko) 이온교환 수지를 이용한 전기동력학적 고효율 우라늄 오염 토양 처리 방법
CN113936835A (zh) 一种基于水华蓝藻的铀污染修复方法
CA2565637C (en) A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uranium(vi) species in the form of uranyl complexes from waters
CN109499551B (zh) 一种含磷酸酯基螯合树脂及制备与处理含铀废水的方法
KR20180026903A (ko) 프러시안 블루의 회수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세슘의 제거 방법
CN113713754A (zh) 一种石墨相氮化碳/磁性针铁矿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015270B (zh) 一种复合铁粉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Guilhen Influence of pyrolytic temperature on uranium adsorption capability by biochar derived from macauba coconut resid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